选调生经验信息汇编

2024-06-17

选调生经验信息汇编(共4篇)

1.选调生经验信息汇编 篇一

工会组织经验信息汇编

目录

坚持“四个同步”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1 做好职工互助保障工作.................................4 三精准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7 三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8 强化责任担当主动谋划作为............................10

坚持“四个同步” 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工会工作的基础在组织,组织的基础在基层。市总工会按照摸清底数、分步推进、全面覆盖的思路,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求突破、四年促规范”的“四步走”建会规划,今年是“上水平”的一年。上水平,要体现在辖区企业普遍建会、产业工会有效运转、镇街工会基础扎实、企业职工全员入会上。

一是坚持普遍建会与规范建设同步,提升企业建会质量。

在去年的基础上,对25人以上未建会企业、8人以上小微企业、在建重点项目(企业)进行了第三次摸底,有针对性地推

动建会工作,达到“年内基层组织增长3%以上、会员增长5%以上、农民工会员增长20%以上、建会率动态保持在85%以上”的目标。对72个未建会的在建重点项目(企业)落实调研跟踪制度,确保做到工会组织建设、工会干部设置、发展职工入会与项目建设、班子建设、企业发展同步,从源头上抓好新建企业建会工作;对去年底尚未建会的34个25人以上未建会企业,利用2个月的时间指导其全部建会;对重点区域的近千家小微企业,用2年时间,通过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广泛覆盖,年内突破30%。截止目前,全市新建工会组织244个,比上年增长5%,新发展会员38160人,比上年增长6%,提前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

二是坚持产业建会与区域行业同步,扩大工会组织覆盖。

去年,我们主要抓了市级产业工会的组建工作,在全省地市中率先成立了13个产业工会,涵盖基层工会234家,覆盖职工8.67万人;今年,重点是完善措施,确保产业工会切实发挥作用。年初,召开了产业工会工作会议,充分征求产业工会意见,制定了《关于加强产业工会工作的意见》和《产业工会工作经费管理办法》,配发了《产业工会经费管理使用暂行规定》,对全市产业工会的组建成立、开展工作、管理服务等提供指导性意见和政策性扶持。在管理上,建立了市、县总工会分管制度,每名班子成员分别联系2—3个产业工会,切实加强指导;在组建上,提出了年内所有区市全部健全产业工会的目标,7个

区市拟建产业工会40个,已建成25个,9月份全部建成;在经费上,坚持奖勤罚懒,鼓励积极开展活动,将产业工会经费开支纳入市总预算管理,明确了经费开支范围,上半年批复市直10个产业工会经费预算66.36万元;在作用发挥上,各产业工会积极踊跃地组织开展劳动竞赛、职工文体活动,作用发挥明显。市属国企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创新竞赛涵盖了63个工种,医务工会将竞赛拓展到了精神卫生、免疫预防等公共服务的新领域,轻纺、机械工会组织的岗位建功演讲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文体活动极大地增强了产业工会的凝聚力。

三是坚持调查摸底与集中入会同步,全力抓农民工入会。

今年,我们在农民工入会上确定了增长20%的目标,上半年已提前完成,主要是调研充分、措施得力、落实到位。今年重点是摸清家政、物流、劳务派遣、农业龙头、在建工程、孵化器等100多家企业的底数,全市年初共有农民工22.8万人,农民工会员18万人,4.8万人尚未入会。我们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采取四条措施集中发展入会:一是在已建会企业中,尚未入会的农民工、工作半年以上的劳务派遣工,一律在用工单位就地入会,享受用人单位会员的同等待遇。二是在建项目工地计划施工半年以上的,全部在项目单位建立临时工会,所有农民工加入临时工会。三是对快递、物流等人员分散、流动性强的行业,依托产业工会、行业工会联合会进行覆盖;四是对新建工

会组织,必须在完成农民工入会工作的前提下,才能办理工会批复手续。目前,通过农民工集中入会行动发展会员36370人,比上年增长20%,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四是坚持政策扶持与能力提升同步,大力扶持镇街工会。

积极协调组织部、编办等部门完善镇街工会干部配备,全市81个镇街都配备了至少1名专职工会干部,工会主席全部由副科级干部担任或兼任。继续落实省总“一意见两办法”,7个区市(开发区)上报了社会化工作者选聘计划,年内全部上岗。首批录用的30名社会化工作者,由市总统筹协商,按照省、市、县三级配套政策,落实好每人每年3万元的工资补贴,省、市两级工会共拨付社会化工作者工资补助96万元,各区市工会配套35.4万元。加强镇街工会经费管理,严格按照留成比例提取,镇街工会活动经费221万元,平均每个镇街工会3.26万元。落实镇账县管制度,同级分管领导签字、上级工会审批后方可使用,经费使用效果与工作考核挂钩,奖勤罚懒、奖惩兑现,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扎实开展“工会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上半年举办各类培训班30多期,培训干部1400多人次。主动走出去开阔视野,组织各级工会干部学习考察、集中培训,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显著提升。

做好职工互助保障工作

今年来,县总工会坚持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为载体,坚持哪里有工会,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就宣传到哪里,坚持做到认识、宣传、措施、服务“四到位”,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为基层服务,为困难职工服务,从而激发企业和职工的参保意识。

广泛宣传,促进参保 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发放宣传资料,详细解读职工互助保障计划的各项条款及注意事项,让各基层工会会员了解职工互助保障计划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具有保费低、保障金额高、参保手续规范简便、服务到位、给付快等特点。利用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宣传,让广大职工深刻体会到职工互助保障确确实实是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是实实在在为广大职工谋实惠、真切体会到工会组织的温暖。

上下联动,突破难点 积极调动各基层工会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全力做好互助保障工作。针对一些未参保的单位,县总工会专职人员亲自与该单位衔接宣传互助有关 政策。其次对互保工作不了解、认识不够和新成立的单位,我们在抓好工会组建的同时,把互保工作作为一项指标任务来抓,千方百计推动,特别是已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又相对集中的企

业。

热情服务,推动有序 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件好事,有百利而无一害。为了把这一工作落到实处,县总工会始终把开展职工互助互济活动作为服务基层的一个窗口,我们的工会干部及专职人员做到了潜心学习、领悟、吃透职工互助保险业务知识,对职工的咨询做到百问不厌、关心体贴,对出险后的理赔本着全面、周到、便捷,用热心、细心、爱心、责任心服务广大职工,使基层工会和职工真正感受到互助保障给他们带来的方便和好处,得到广大职工的信赖和欢迎。

做好理赔,树立信誉 赔付工作是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信誉,也是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手段。做好理赔是动员职工参加职工互保最有说服力的举措,一个赔付实例能影响、启发一片。我们在赔付工作中,做好对理赔条款的解释,做到既把优势宣传到位、又不夸大其词,以诚信为本,树立职工互保的信誉。遇到参保职工出险后,在第一时间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及时上报材料,及时送达赔付金。截止8月26日,我会参保4834人次,参保金额达24万余元,共赔付100人次,赔付金额达15万余元。同时,为全县符合参保条件的23名市级以上劳模、2名能工巧匠和新入会的12名八大群体会员赠送互助保障计划62份,赠送金额达3712元。

诚信、优质的服务,增加了职工对工会组织的信赖,受到了多方好评,使我县的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真正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健康有序轨道。

三精准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为认真做好全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及时做好因各种原因返贫致困职工的帮扶救助,县总工会在三方面精准发力,发挥优势、积极作为。

一是精准建档。

县总工会集中一个月时间,抽调专人,由分管负责人带队分别深入全县8个镇,对原建档和新建档困难职工逐户逐人进行走访调查,核实每户困难职工身份、家庭信息、致贫返困原因、家庭收入及享受的工会救助政策。对采集的信息,严格对照困难职工建档和退档标准进行识别,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做到全县所有建档困难职工底数清、情况明,不漏一人、不错一人。

二是精准帮扶。

根据每个困难职工返贫致困原因,因人施策、精准帮扶。在省、市救助政策的基础上,县总工会制定了《工会职工大病救助补充规定》。今年以来,县总工会先后救助困难职工58人,打卡发放生活保障金171500元;大病救助12人,打卡发放医疗

救助金69400元;实施“圆梦计划”,资助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上大学3人,资助农村贫困户子女上大学12人,实施“关爱行动计划”,资助农村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子女上学69人,共计打卡发放金秋助学金88500元,有效地缓解了困难职工家庭困难。

三是精准脱困。

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纳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大局,与全县扶贫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时不断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跟踪帮扶效果,对困难职工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困难职工进行信息复核比对,并依据《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对致困原因消失、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脱困标准或实现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困难职工,严格按程序进行脱困,为巩固脱困效果,规定对已实现脱困的职工可继续享受大病和子女入学救助。三年来,全县共有583名困难职工实现了解困脱困,有力地确保全县困难职工同步实现小康,确保脱贫路上困难职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三措并举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全州项目工作会议召开后,州总工会迅速采取三项措施,坚决贯彻州党委关于助力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工作要求,受到广大企业和职工好评。

一是发挥群团优势,积极发出倡仪。

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政治引领和联系职工群众广泛的独特优势,3月16日,迅速在全州各界发出《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抗击疫情助力发展倡议书》,号召全州物业出租主体为受疫情严重商户减免租金,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全力支持企业共渡难关。

二是聚焦工会主责,出台硬核措施。

全州工会组织在认真落实州党委“十五条措施”的基础上,统筹工青妇群团资源力量,有针对性出台了《群团组织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十条措施》,其中州总工会全额返还小微企业2020年工会经费;对疫情防控期间,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较多、不减员、不下岗、不欠薪的企业给予经费补助等八条“硬核”措施,条条真金白银,真正受到企业和职工好评。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主动问计于企。

组织召开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座谈会,邀请全州制造、劳务、商贸、餐饮、旅游、教育和农业等行业,企业负责人代表、劳动模范代表、青年创业联合会代表和女企业家协会代表等20余人,与会代表分别实事求是反馈了州党委“十五条措施”在各行各业落地效果,大家一致认为,州党委“十五条措施”非常及时给力,企业复工复产愿望强烈,停产不停工强化内功,员工队伍基本稳定。同时,就进一步落实落细州党委“十五条措施”和州群团组织“十条措施”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

议。

强化责任担当 主动谋划作为

多年来,省总工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化责任担当、主动谋划作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工作创一流、人才出成果。

一、提高政治站位,对党绝对忠诚 始终以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中央、省委、全总的决策部署,凡事探究理论渊源、实践经验、问题症结、对策措施、发展趋势等,力求精准深透。落实要当好“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的要求,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二、工作严谨细致,勇于开拓创新 多年来,省总工会养成了求真较真的工作习惯,每个人都很“犟”,每一项政策规定都要查准查实,做到依法合规有出处。牵头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所属事业单位由21个精简为8个,事业编制由532个精简为278个,改出了活力、激发了动力、创造了效益,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和广泛认同。严格执行干部政策,三年来招录、遴选、调转12名年轻干部事业

单位公开招聘71人,以政策上严、执行上实、环节上细为标准,完成机关、产业工会职级套转和73人次职级晋升工作。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举办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班年均280期以上,培训专(兼)职工会干部年均超过1.7万人次。2018年,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秉承严谨细致的作风,组织召开全省工会代表会议,起草文件117个,审核完成256名省工会代表会议代表、112名我省出席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候选人、9名全总十七届执委候选人的审查、考察工作。接收6家产业工会,审核档案,捋顺编制、工资关系,展现出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责任精神。

三、务实勤奋敬业,笃定专注和谐 强大的团队力量是每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巨大支撑。部门全体党员在长时间日复一日的繁杂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心手相牵,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互相提醒、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成为省总工会这个团结和谐大家庭里一个昂扬向上的小团队。

2.选调生谈经验 篇二

大家好,写出这些体会,我是抱着诚惶诚恐的心境来写的,我只是在选调系统先工作了些时间,料定群中定有非常优秀的人员,将会在日后,依靠自己的品行修养、学识能力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造福社会和国家,走出自己完美而无悔的人生。但在工作之余,看到大家为考试而努力,很受鼓舞,希望我的点滴体会能对大家有些帮助。

首先,我希望大家先明白选调生和公务员的区别,这个大家可以在百度上找到国家政策层面的介绍,其实在实际的工作中,选调生和公务员都是国家的公职人员,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的区别就是两点,一是选调生可以经常和组织部门取得联系,而国家党政系统中组织部门的官员往往素质相对较高,能够给我们很好的学习和进步提供平台;二是可以给我们两年的基层一线的工作经验,为以后的从政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要想真正进步,还要看自己的悟性,重视在点滴工作中的思考。

备考(因时间很紧了,只讲术,不讲略与质)

主要是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籍是必须要买的,因为在网络上下下来的,往往比较散,收集及打印等耗费的经历比较大,相应的成本也就大了,不要省这点钱。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准备:买书籍两本:一本是行测的基本题型的讲解,一本是历年的真题。哪个出版社出的并不重要,书籍内容都差不多,关键是塌下心来真正的吃透。

建议先做一套近两年的真题,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摸摸自己的底,然后认真的分析行测书籍当中基本题型讲解那本书,弄懂弄清基本题型的种类和解体的技巧、规律和方法,结合相应练习练习熟。然后再将真题做3—5遍,每一遍都要吃透和总结,并确定自己对哪些题型解答有优势,哪些题型有劣势,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达到自己的扬长避短。

申论的准备:书籍也是买两本,一本是讲解申论的基本理论和一些范文、真题分析的,另一本是历年的申论真题。建议先看申论解析这本,之后,自己按照考试的时间,将历年的真题按照考试的要求认真答完,而后好好的对照答案和自己平时的积累,客观的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再进一步练习、提高。

现在我把自己的一篇以前写的心得发在下面,供大家参考。

实践中思考,锻炼中成才

一棵树能不能长成材,看其根系,根系发达方可枝繁叶茂,茁壮成长,终成栋梁;一个国家能不能繁荣昌盛,看其基层,基层稳健,方可良策施行,实现国富民强。选调干部深处国家党政系统基层一线,如何通过基层一线工作,真切了解国情、民情,尽快于基层实践中增强自身服务社会的才能,成为选调干部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在基层一线的工作,我对此问题有了一些体会,现阐述出来与同志交流探讨。在此对于如何的坚守岗位,勤恳工作,我不想多说,因为许多基层的老前辈们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能行,我们也应该能够做到。对于如何将工作分清轻重缓急,掌握工作主动权等具体工作方法我也不想多讲,因为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在这里就忧患思想,人生志向,修学储能,感恩

包容,工作方法等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所悟所得,具体而言,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选调干部,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胸怀忧国忧民之心,抱定福祉寰宇之志

古代政治家范仲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就是要我们时常具备一种忧国忧民、服务群众的忧患思想。因为只有始终保持一种忧患思想,才能够始终抱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工作,去破除阻碍社会科学发展的各种瓶颈。我们深处基层,在看到繁荣向上的一面,深感些许欣慰的同时,我认为更多的是不断的分析思考基层实践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决之的方法、策略。在此,我想提一下我目前所忧之处,有三:一是忧决策,先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家庭要想过好日子,就必须对家里有几口劳力,几头耕牛,几亩田地,几许剩余资金等情况有了明确的了解之后,才可能根据这些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的家庭生产计划,经过辛勤的劳动之后,实现家庭的进一步富足。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如此。但经过目前在基层一线的工作实践及结合自身调查思考发现这样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目前国家统计系统在省一级机构的工作人员大约是120人左右,地市一级为60人左右,县一级为15人左右,而到乡镇一级的统计站点,仅有一名工作人员,且这名统计人员往往又兼任基层政府的其他工作,然而,一个乡镇少则三五千人,多则十万人以上,就这样一名统计人员,但且不论其能力素养多高,就凭一个人去统计整个乡镇各项农业,工业,商业,矿产资源等数据,能否保证其完整、真实、及时、有效,而上级党政系统直至国家的各项方针决策大都是通过对这些统计数据进行加工整体之后,作为其基本决策依据的,那决策的科学性又如何。每逢想到此处,忧虑万分。二是忧执行,由于在基层负责一个韶关市政府牵头的中医药示范种植产业项目,在整个项目前两期建设过程中,通过与群众和基层村委的长期接触,并通过与其他省份选调干部的探讨交流,了解情况,发现目前大多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基层党组织涣散的问题,再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如不尽快探索出新型科学有效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密切干群关系的话,党在农村和基层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实施落实的过程中势必会大打折扣,甚至部分将难以切实落实。每每想到此处,亦深感忧虑;三是忧胆量,具体而言是当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与基层工作中长期沿袭下来的错误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内容相遇时,敢不敢说“不”,并想方设法对之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和改进。如若不敢,则工作中存在的错误的工作内容、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将长期积淀,最终积重难返。四是忧自身是不是能始终以自定的“立志修身,修学储能,强健体魄,造福百姓”的十六字方针严格要求自己,尽早练就服务百姓的本领,不负人民和组织的期望。正因为有了以上的忧虑,自己在工作中,面对问题时,自然而然养成了思考其根源,并适时从实践中加以改进的习惯,于总结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洞察、处事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抱定造福百姓之志,祛除做大官思想,坚定作大事信念,胸怀忧国忧民之心,方可做到站得正,走的稳,行的远。

二、培养谋划全局之能,积淀治世理政之才

仅有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心是不够的,还应在党政一线练就谋划全局之能,积淀治国理政之才。只有具备了造福百姓的才能,才得以使报国为民之志得以践行,那我们如何在基层一线工作中积淀治世理政之才呢?我认为有四个字最为重要:“总结思考”,即通过在分析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推理,练就见微知著的本领,不断积淀治世理政才能。

在南雄市全安镇人民政府,我主要负责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是党政办公室工作,同时协助镇政府其他部门处理相关工作,二是作为丽珠.南雄三七GAP示范种植基地多方合作项目政府方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规划实施。在工作过程中,我体会到三点:

1、“不能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必须培养一种谋划全局的能力,才可能出色的完成好工作,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具体而言就是在处理繁琐、量大任务的同时,一是学会分清工作任务的轻重缓

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真正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同时还要注意不断掌握所在乡镇的整体情况,明确所在乡镇在南雄,韶关甚至全省中区域角色及区位定位,切实为所在乡镇提出科学发展建议,切实起到参谋作用,并在思考和总结中培养自身的全局意识,进而避免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在处理和思考问题时,还要学会站在全局的角度,将自己及所负责的具体工作在全局中准确定位,依据所处的位置,科学高效,具有开创性的开展工作,并学会用科学的推理思维,“推而知其上”,进而了解一个县,一个地级市,一个省,一个国家党政工作内容及工作规律。促进自身从政能力的提升。

2、善于深入思考,不断总结,做到见微知著,积淀治世理政之才。一是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仅要思考促使其产生的直接、具体原因,更要深入思考其出现的如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根本原因,并在思考过程中不断增强对问题的根源洞察力和见微知著的能力,进而不断积淀自身理政才能。二是能够运用推理升华的思维,学会“解剖麻雀”的工作理念,即在完成好基层政府工作的同时,工作思维和工作思路绝不能仅局限于基层一级政府,而是要根据各项工作在基层的执行流程及实施落实过程,运用系统整合性思维,推理和总结出各个领域工作及组织施行过程中的共性,进而了解整个党政系统的运营规律,把握工作的本质,提升从政能力。

3、学会运用利益分析整合方法,谋划全局,推动工作开创性展开。不断学习和深入领会利益分析的方法,在遵从科学规律,科学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运用利益这一重要调控整合工具,系统整合各相关方的力量,引导各方力量逐渐形成合力,促进工作科学有效开展的整合能力必须培养。由于我在基层负责的三七基地建项目是韶关大学、韶关市委九三学社、丽珠集团利民药厂及韶关市政协等相关部门合作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单位在思考和提出建议及具体工作落实时,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自身利益,如何在各方共识的基础上,运用利益分析和利益杠杆整合各方,形成合力,促进项目科学有效运行,变成为决定到这个项目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在具体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能力的掌握对顺利开展工作,特别是多方合作工作的重要,故我必须在自身实践工作中不断而且将继续提升自身这方面的能力。

三、常驻感恩包容之心,力行正道沧桑之事

身处党政一线的我们,要想较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党政工作人员,还需要一颗感恩包容之心,既要感恩于人民,感恩于组织,跟恩于领导同事的指导和帮助,又要感恩于工作过程中的失误和受到的批评,感恩于成长路上一切促进我们成长的因素,并始终以一颗包容的心,大包容的心,培养自己涵养万物的境界,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力行正道沧桑之事,并不断从其中培养自己逐渐形成一种“遵从规律,抓住本质,宏观全局,科学结合实际,正确决策,并重视人的主观能动因素,而后开创性的开展工作”的工作理念,指导自己在实践中立德立行。此外,学习方面我有两个的体会:一是真正体味到智慧能力是不断积累的结果。即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必须不断的针对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适时的发散性的深入思考和总结,才可能形成自身智慧能力的积淀和源泉,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具体而言,既要读懂弄通工作业务方面的书,并在自身政治理想的指引下,在积累工作能力的同时,注意搭建自身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明了各个领域的工作内容、工作规律和工作方法;同时也要在实践之中学会悟方法,察规律,并适时将二者统一协调,争取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以上所感,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以求与同志共同进步。谢谢!

3.选调生经验信息汇编 篇三

今年以来,**针对选调生参加工作时间短、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缺乏等实际问题,坚持把选调生培养选拔工作作为建设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的源头工程,通过实施“滴灌育苗”工程为选调生服务,实现选调生培养管理常态化、长效化,让选调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一、导师帮带传经验。

建立选调生到村任职机制,安排选调生到村“墩苗”历练,分别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合作社理事长助理等职务。出台《**实施“滴灌育苗”工程提升选调生写作能力工作方案》《关于县领导结对帮带到村任职选调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健全责任明确、分级负责的导师管理机制。1名选调生分别确定1名县领导作为“帮带导师”、1名单位领导干部作为“实践老师”,实行“一人一秧”“多人共育”的“滴灌育苗”模式。县级领导帮带,突出思想教育。采取定期走访谈话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选调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听取意见和要求,协调解决在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单位领导帮带,突出言传身教。以村情调研为主线,带领选调生入户走访,熟悉村情民意,掌握农业生产知识和农村工作方法,定期布置调研课题、手把手指导撰写信息稿件等方式,提升调查研究和提炼总结工作等能力。

二、精准培训强理论。

把选调生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针对选调生从“校门”到“农门”实际,分期分段选派选调生参加读书班、中青班、轮训班等培训。采取邀请业务专家授课、信息文稿写作、重点工作调研等方式,重点上好政治理论、综合写作技能、群众工作能力等课程,实现选调生100%全覆盖培训,为更好开展各项工作奠定基础。结合该县少数民族占到总人口92%的实际,大塘、西江等乡镇利用“干部夜校”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苗族日常用语、农村工作实用知识等方面为选调生安排“培训小灶”,增强选调生群众工作能力。帮带导师每月向选调生推荐一本精选书目,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布置“作业”,帮助选调生扎根基层、墩苗历练、成长成才。

三、强化管理提干劲。

4.社情民意信息汇编 篇四

目录

促进教育均衡保障教育公平.............................1 多形式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5 关于防止培训机构治理中问题反复回潮的建议.............6 关于根除城市“群租”顽疾的建议......................11 关于规范物业公司滥用“电梯门禁卡”的建议............14 关于规范校园内网络投票的建议........................17 关于加大培育发展行业商协会扶持力度的建议............19 关于加大预付消费监管的建议..........................22 关于加强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的建议....................23 关于尽快健全和完善电动自行车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加强管理的建议................................................25 关于提升基层创业服务质效的建议......................27 关于完善医疗扶贫机制稳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建议..........29 关于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31 关于小微企业注册登记遇到问题的建议..................34 建议重视农村村级卫生室建设..........................37 山区教育问题不容忽视................................39 提高精细化社会管理水平提升本市民生满意度............40 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的建议....................44 乡村振兴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建议..................48 中小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应不留盲区..................51

促进教育均衡 保障教育公平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今年市两会期间,促进教育均衡、保障教育公平,成了市政协委员们的共识。聚焦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优化X教育资源等问题,市政协委员们纷纷支招、献策。

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X中学优秀师资短缺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关系到教育起点的公平。市政协委员X在调研中发现,目前X、X老城区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较低。

学前教育的发展不均衡,还表现在幼儿园的区域分布中。“X城区公办幼儿园多数分布在X路以东,X路以西优质资源短缺;X街道西部区域公办幼儿园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资源相对缺乏,特别是X区块。”X说。

在调研中,X还发现,老城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随着新城区域健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渐形成,X、X老城区居民盼望孩子入读优质幼儿园的需求和呼声逐年增强。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市政协委员X在调研中发现,由于财政经费投入有一定差距,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普遍不如公办幼儿园。各县区补助远不及市本级,两类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差距更大,加上一定比例的公办幼儿园实行定向招生,我市并未实现学前教育的完全

公平。

今年市两会中,X中学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也引发了不少关注。市政协委员X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市X中学优秀教师数量不足,存在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X分析,X中学优质师资流失多、招聘难是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

为此建议:

加强学前教育扶持力度优化海岛教育资源配置 聚焦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X中学优秀师资短缺等现状,市政协委员提出“金点子”。

市政协委员X建议,要统筹推进区域学前教育布局调整,在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控制性规划编制时,提前做好学前教育发展和幼儿园布局规划。同时,加大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力度,提高配置标准。

学前教育高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X建议,要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加大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的补充力度,依法依规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待遇水平。“我市可以探索建立幼儿园师资交流机制,进一步提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X说。

“要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促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提升。”X建议,要进一步完善《X管理办法》,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经费补助标准,重点加大二级园以上普惠

性民办幼儿园的补助力度,逐步缩小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的差距。

聚焦加强学前教育扶持力度,市政协委员X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X建议,要进一步强化财政保障,逐年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建立与全市幼儿园多样化办园体制相适应的学前教育财政保障体制,逐步提高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我市应尽快建立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投入绩效评估、审计机制,从资金上保障师资稳定,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为学前教育招生服务区制度的落实夯实基础。”X建议,在加强财政保障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县区扶持,尽量确保市、区两级普惠性幼儿园同步同质发展。

针对X中学优秀教师不足的问题,市政协委员X建议,市属重点中学与X中学要开展“挂钩结对”,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建立全方位指导交流机制。根据X中学需求,每年定期选派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支教,并通过“传帮带”,将市属优质教育资源送到X中学。

“我市应设立支教X中学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教学校基地建设、教师生活补贴和考核奖励,提高支教教师的积极性。”X建议,在评优评先中给予X中学骨干教师一定倾斜,通过上挂培训 等途径,使X中学各学科均有教师进入市内外名师工作室团队,切实加大X中学名师培养力度。

多形式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目前X金融业在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短板和不足:

一是受制于军民融合产业的保密特性,银企双方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在信用、信誉、信息等方面未能有效衔接,“信息孤岛”问题突出,严重束缚了金融业的支持介入。

二是受制于军民融合产业的专业特性,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不足,金融机构授信方式不够灵活的问题还普遍存在,多元化综合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此建议:

1.探索建立军民融合企业信贷审批“白名单”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建立军民融合金融支持名单制度,确定重点支持企业。探索建立保密合同认可机制,由银企双方共同认可的第三方进行合同认证,出具担保、进行背书。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名单企业简化信贷条件,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2.完善金融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制定出台针对军民融合产业的创业投资、产业基金、产权交易、发行上市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政策,更好地满足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完善军品企业财务核算和产品定价机制,允

许将企业财务成本计入产品成本,鼓励企业更多地运用金融工具来解决研发生产中的资金不足问题。

3.建立军民融合产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 搭建专业化的军民融合产业知识产权评估平台,通过市场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开展针对军民融合产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设立军民融合产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军民融合企业的资金投放,缓解军民融合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4.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加大产品服务创新 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军民融合企业创新推出订单质押、票据融资、供应链金融等特色化产品。引导保险机构针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特点,积极开发个性化、特色化的保险产品,为军民融合企业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

关于防止培训机构治理中问题反复回潮的建议近年来,教育部会同多部委持续对校外培训机构展开专项治理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按照相关部署,当前治理工作进入到了集中整改阶段。但是我们也发现部分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出现了反复回潮的现象,不仅让治理工作变得错综复杂,更影响到了下一步工作的整体推进与整改落实的效果。

一、出现培训机构问题反复回潮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家长和学生的“补习刚需”造成培训机构问题反复回潮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课外培训机构之所以在目前如此高压的态势下依然出现热度不减的现象,是因为“补习刚需”造成的。在当前中、高考的抉择面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每位家长的心声,也是广大师生面临的严峻考验。目前,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教学质量确实存在差异,由于学生个性越来越强,叛逆心理严重,教师本身在学生管理中就会出现一定困难,因此造成学生成绩存在差异。另外有些学校大批引进没有教学工作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的临聘教师任教,因此得不到家长的信任和认可,引起家长的极度恐慌和焦虑。另外,公办学校积极落实减负要求,不断转变评价方式,师生名义上是减负了,但是还得尴尬的按照分数才能考入理想的学府。如此一来。作为第三方的校外培训机构就成为学生和家长实现“梦想”的有力推手。因为学习成绩差的家长在校外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辅导机构,并根据学习进展情况自由进行选择更换;针对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家长主要进行的是校际之间的对比,他们生怕因为学校老师只注重后进生从而耽误了自己孩子的成绩。也就是说如果中、高考制度不从根本转变评价机制,升学的压力继续存在,这两种心态

就会依然存在,家长对补习市场的刚需就不会消失,因此短期内培训机构必定会出现问题反复回潮现象。

(二)培训机构违规违法成本低造成培训机构问题反复回潮 正是因为有了市场需求,甚至是刚性需求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因此一些培训机构才会冒着违规违纪甚至于违法的风险继续顶风上。目前,培训市场主要由教育局审批的培训机构、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的教育咨询公司和一些形形色色的黑班黑校组成的。教育局审批的培训机构由教育局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也是目前主要整顿规范的对象,绝大部分机构在一年多的治理中都趋于规范了,能够认真落实文件要求。然而教育咨询公司的存在却多数为挂羊头卖狗肉,因为很多教育咨询公司就是为了打擦边球,因此超范围经营现象最为普遍和集中,他们打着教育咨询的幌子,组织一些公办学校教师或无任教资质人员偷偷摸摸进行文化课提前教学、超纲教学,因为其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因此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办学市场秩序。黑班黑校的存在是个社会长期的毒瘤,他们处于三不管的地方,因此根本不会遵照什么法律法规,更不要说遵循教育规律了。然而教育部门在查处这些违规违法现象时,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多数以劝说为主,因此形成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你来了我就锁门,你走了我就继续开班,假如风声再紧了,我就换个地方再办可

谓是有恃无恐。其实培训机构问题反复回潮有很大程度跟他们有关。正是因为这些培训机构出现问题后处理过轻,因此严重干扰了治理的效果。

(三)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和科学长效管理机制造成培训机构问题反复回潮 目前针对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还只是上级下了文件,教育局及相关部门就集中进行检查,由于人员有限,所以对培训机构的监督不能真正意义做到全面覆盖和网格化管理,因此部分培训机构在没有有效监督的前提下,就会出现违规违纪的行为,久而久之治理就变成了一纸尴尬空文。另外,由于教育部门只是注重对培训机构的治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校园安全、教育科研研发等缺乏有效引导与管理,并且没有重视其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教育科研管理,因此许多办学者将培训机构作为生意、买卖和赚钱工具来做,教师更是想怎么讲就怎么讲,严重背离了我们的教育方针,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建立科学有效而且全面的管理机制才是治理民办学校有效的方式与方法。

二、在整改落实中应该注意到的现实问题 在各级部门积极推进整改落实的大背景下,一些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不能回避的。一是,针对某些地方在阶段性治理中总结的成功经验应该给予推广。二是,面对违规现象的出现

应该给予从重处罚并通过媒体面向社会进行曝光。三是,坚持各部门联动机制,开展综合执法,不能走过场,真正做到说要关掉的机构不能只是下个通知,摘个牌子,要没收其设施设备,有关部门对其违法所得进行坚决追缴,其个人纳入个人诚信记录。四是,针对一些公办学校和教师违规违法进行办班补课的,应该进行通报,屡教不改的要追究学校领导责任,教师坚决清除教师队伍。并真正将这项工作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五是,针对群众举报的线索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对线索进行逐一核实并进行查处。

三、关于下一步治理工作中的几点建议 (一)建议加快中高考改革,转变评价机制的步伐,通过顶层设计,真正把学生减负与素质教育与中高考唯分数论有机分离,进一步消除家长和学生对培训机构的刚性需求。

(二)建议加大对违规违法现象的处罚力度,建立培训机构黑名单制度,针对一些问题严重切屡教不改的培训机构负责人,要坚决纳入行业黑名单中,在本行政区内坚决不能从事与教育培训相关的行业;对教育咨询公司、黑班黑校要坚持长期有效监管,加大其违规违法的成本,加大处罚力度。

(三)建议不断拓宽监督的有效渠道,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作用,联合成立教育行风督查组,聘请他们担任监督员,对培训机构展开明

察暗访,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与自我监督,不断完善监督机制。

(四)建议按照民办教育的管理方针,教育部门对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要对学校教育教学实施科学化、常规化的管理,要在民办学校发展兼职教研员、开展教师职称评定,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专师队伍,让培训机构不断增加教育教学内涵,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五)建议尽快对培训机构盈利性和非营利性进行有效界定,并在媒体和机构中进行公示,同时加强对培训机构业务范围的界定,从根本上杜绝超范围经营现象的出现,便于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

关于根除城市“群租”顽疾的建议

X反映,在外来务工人员的现实需求和业主、二房东、中介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双重驱动下,“群租”有了其生存的土壤。虽经多方整治,但始终是管理顽症。

一是基层执法难 到目前为止,极少出现对“群租”行为的行政处罚案件,影响了法律法规的震慑效应。一是“执法程序”存在漏洞。目

前进行行政处罚的前置条件是责令责任人限期改正。实际操作中,当事人为逃避打击,往往会与执法人员“打游击”,在“整改通知书”的规定期限内拆除隔断、转移床铺,整治结束后迅速恢复隔断和必要生活设施。由于其不满足“逾期不改正”的罚款必要条件,城管部门只能再次要求其整改,造成“群租—整改—群租”的循环往复,执法人员十分被动。二是“执法流程”相对繁复。查处一起“群租”案件,从第一次现场检查、询问调查、认定当事人、责令改正,到第二次复查,直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环节众多。一旦当事人拒不改正其违规行为,必须待复议诉讼期(六个月)届满之后再行催告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环节多、耗时长。三是“执法力量”难以整合。《X实施意见》中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但各部门各自权力有限,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调查取证难 X年X月X日开始,“群租”相关行政处罚事项由房管部门整体划转至城管部门。实际操作中遇到如下问题:一是“门难进”。“群租”案件的调查需要执法人员进入住宅内部。由于城管执法部门没有被赋予可采取强制措施进入室内勘查取证的权利,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有些甚至以保护私人住宅权为由肆意阻碍执法,“门难进”成了案件办理的拦路虎。二是“责难定”。根据现有法律法规,“群租”责任人是“群租”行为实施人,— 13 —

而不是房屋所有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群租”或经过二房东、三房东甚至四房东的层层转包,或由中介暗箱操作,责任人往往难以认定。三是“证难取”。对“群租”行为的认定需要对租客、房东及实施违规行为的责任人进行调查取证,对人均居住面积、居住人数、是否存在赡养、抚养、扶养关系以及租金流向开展详细调查,对相关利益链进行梳理。由于城管部门只有调查权,而没有公安部门的侦查权,案件取证较为困难。

为此,建议:

一、提高违法成本,形成“不敢违”的态势 “群租”只需要用轻质隔断对房屋进行简单分隔并设置床铺、卫生设备等生活必需品,费用低廉、违法成本低。“群租”参与者只需在执法部门下达“整改通知书”后拆除隔断,整治过后再把隔断安装起来,简单方便。但违规后产生的经济利润相当可观,两者之间的反差导致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参与者趋之若鹜。建议适时修订《X条例》《X管理办法》。特别是针对难以对群租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现状,修改《管理办法》第X条中关于“X”的条款,改为“X”。

二、健全工作网络,构建“合力治”的格局 一是加强承租人身份证信息登记工作,尽快与公安机关联网,解决“群租”发现难的问题,弥补监管“盲点”。二是构

建“群租”自治网络,由居委会牵头,组织引导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细化到每个楼组的神经末梢,依托“12345”热线及网格化管理等平台,不定期开展“扫楼上门”行动。三是结合小区综合治理加大资金投入,尤其针对投诉集中、易发多发的小区和楼宇,增设门岗、监控探头、智慧门禁系统等技防设施。四是搞好疏堵结合,多方筹措低价房源,特别是“群租”较多的地区,尝试“代理经租”等方式方法,尽量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等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关于规范物业公司滥用“电梯门禁卡”的建议

近几年来,X很多小区的物业公司擅自给电梯安装了“电梯门禁卡”。电梯门禁启用后,根据授权,业主只能到达自家所在楼层,无疑限制了业主的权利,如不能乘电梯到该单元共有部分、不能到其他楼层,电梯出故障时业主无法采取自救措施,导致使用电梯的危险系数提升。物业公司作出限制妨碍业主权利的行为,应当征得大部分业主的同意。建议加强规范物业公司滥用电梯门禁卡的行为。

一、电梯门禁卡阻碍了邻里交流 电梯门禁卡是居民接触和使用最频繁的,它作为一种保障性的辅助工具,深刻影响着社区内人们的出行方式,不管是购

房,还是暂时租房在这里生活,也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所有居民出门都必须记得携带,如果没有随身携带门禁卡,就会给生活带来不便,门禁卡的使用,不仅对社区内的居民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与外部的社会交往。在社区内部之间,必然也存在着相互隔离的情况。人们对安全感的渴求,不会因为进入一个社区共同体就完全松懈下来。人们要保卫自己基本的隐私,必然会与个体之外的任何人保持距离,而同时,他们又希望能与周围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和帮助。在门禁社区内部,每栋楼和每栋楼之间会有一定的距离,相对独立。而每个单元之间也不会是一套门禁设施,居民拥有的门禁卡只能对自己所在的单元门有效。进入一个单元之后,乘坐电梯的时候也需要刷卡进入,也就是说,非本社区的人即便能够进入楼栋,也不能通过乘坐电梯直达住户,除非是走楼梯。这就说明,门禁社区的内部门禁系统也在无时不刻的提醒居民,直到进入自己的家门的一刻,才是最安全的。门禁社区内部的隔离,是个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社区内的居民在安全方面得到了保障,隐私得到了维护,能和邻居照面,打个招呼,甚至是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其实都是居民所需求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门禁社区所造成的双向隔离,弊大于利。应慎用电梯门禁卡。

二、依法安装电梯门禁卡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和《物权法》规定:物业法第二十七条——业主依法享有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和物权法第七十条——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第七十三条——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擅自处分属于业主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业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物业公司安装门禁卡、电梯卡应召开业主大会讨论,需要业主大会同意,并要经过“超多数”(双三分之二以上)业主的同意。物业公司随意给电梯安装一个刷卡设备,或是给小区大门装一个门禁,侵犯了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改变物业管理区域内按照规划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用途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严禁“物业费捆绑电梯门禁卡”

物业费纠纷,应协商解决,不得采取“物业费捆绑电梯”的违法手段;作为物业公司,提供好的物业服务是义务,而对于恶意欠费的业主,物业公司也应该采取诉讼的手段维权;积极缴纳物业费也是业主的义务,这样也有利于物业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双方都收益。物业费的收取应该是协商、诉讼等合法手段,其他的诸如不让用电梯、不让出入园区、断水断电、取消使用停车位等行为都是违法的。

关于规范校园内网络投票的建议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普及,社会各行业多样化的网络投票评选活动日趋普遍,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社会团体、社会培训机构和个别学校(幼儿园)举办涉及在校学生和幼儿的网络投票评选活动。我们的朋友圈是不是经常被孩子父母或朋友的各种“求投票”刷屏?利用互联网优势技术来开展投票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些评选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发酵变形,延伸出部分乱象。

首先是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参与学校网络投票者,不外乎以下几类人。一是自家人,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另外是自家人的亲戚、朋友,比如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老乡、微信群友等,甚至扩大

到朋友的朋友。这些投票者中的大多数,对投票的对象并不了解,有些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只是因为情面,按要求“执行”,让投几号,就投几号,让投几次,就投几次。这样的投票方式,要达到真实,几乎没有可能。

其次,投票缺乏真实性,不公正 如果评优以网络得票多少为唯一标准,那么,得票高低的原因,并不是学生在校的表现优秀与否,而是父母的动员能力强弱。父母人脉关系广,动员能力强,孩子获得的票就多,反之,尽管孩子很优秀,但却很可能名落孙山。如果父母拉票时再采用了经济手段,那么“票选”的结果,还与父母的经济实力有关。父母有钱的,可以通过或明或暗的近似贿选手段,拉到更多的票,更有甚者可以借助网络购买刷票;父母经济拮据的,或者虽不缺钱,但不屑于采取这种不光彩行为的,孩子只能望票兴叹。为此建议:

一是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网络投票对学生和幼儿的负面影响,加强正面引导教育 网络投票引发的刷票、拉票行为导致投票结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容易诱导学生投机取巧、助长功利之心,与学校的育人目标背道而驰。各级各类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务必考虑其全面育人的价值,在各项评选活动中加强诚信教育,坚决杜绝刷票、拉票行为。

二是加强监管,慎用网络投票 涉及学生(幼儿)个人荣誉的各项评选活动原则上不采用面向社会的网络投票;校内社团和班级自行举办的活动,为调动本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应只限于本校内一生一票进行网络投票。如确需采用微信、QQ等面向社会开展网络评选,必须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同时要加强对网络投票活动的监管,对投票来源和票数增长情况进行跟踪审查,确保投票行为真实有效。

三是制订相关的法律政策予以规范,严厉打击销售倒卖行为 对于销售“刷票”者,一经发现了坚决查处,坚决杜绝恶意刷票、拉票等“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还校园一片洁净的土地。要深入研究校园评先选优网络投票活动适用的内容和范围,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坚持“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对于教育系统之外其他组织和个人针对在校师生所开展的类似活动,除有特别依据,如国家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外,一般不倡导,不支持,不宣传。

关于加大培育发展行业商协会扶持力度的建议

商会作为民间组织具有明显的经济性、民间性、统战性等特征,基本由非公经济企业和非公认识牵头组建,在市场主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参与社会管理中有独特的优势。培育发展商会组织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各级各类商会组织快速发展。目前,全省工商联系统有各类商会组织X个,其中行业商会X个,异地商会X个,乡镇、街道商会X个。商会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本行业的合法权益等方面,都较好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与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对比,我省商会无论从规模还是作用发挥都有很大差距,作用发挥有限。为此,建议由省委相关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商会作用。

一、加快推进商会管理制度改革 切实把商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做实,真正脱离“二政府”型商协会。工商联作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新成立的异地商会应统一归口工商联管理。对已脱钩的商协会,工商联将选择法人治理体系和党组织健全、职能作用发挥好的,经全面考核具备条件的吸纳为工商联团体会员。

二、加快培育发展商会组织 要围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大培

育发展新兴行业商会的力度,打造新型行业商会的品牌。坚持“宽进严管”的方针,放宽行业商会的准入门槛,允许适度竞争,优先在我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行业和政策导向行业,如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快新建一批行业商会,为行业商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三、加大商会培育扶持力度 积极协调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已经出台的针对行业协会商会在内的社会组织有关财税等优惠政策,继续采取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补贴活动经费等多种措施,为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提供资金、场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例如,X市自X年按照《X办法》规定对通过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成立的商协会给予X万元的开办补助经费,还对获评X级以上并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商会,每年给予一定额度资金扶持,X市政府设立了每年X万元的工商联所属商会建设工作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和扶持优秀商会发展。制定完善行业协会商会人才队伍建设措施,建立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切实加强行业协会商会人才队伍建设。

四、积极支持商协会参政议政 建议每年召开至少两次由省委省政府领导与商会负责人沟通座谈会,专门听取对推进我省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同时

对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提出新的要求。建立政府重大行业决策征询商协会意见的制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制定出台涉及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政府规章、公共政策、行政管理措施和行业发展规划之前,应当通过一定的方式征求和听取相关商协会的意见和建议。对优秀的有一定代表性的商会会长,应给予适当的政治安排,进入参政议政平台。

关于加大预付消费监管的建议

生活中大到商场、健身房,小到美容院、理发店,我们经常会遇到多种形式的预付消费方式,消费者通过向商家预先付费,购买档次不同的“会员卡”享受到不同程度的优惠,商家则通过办理“会员卡”快速获得资金和稳定客源。但在实际中,存在消费者办卡后有些商家不按承诺服务,优惠难以兑现或者服务质量变差;有些商家声称经营不善、关门倒闭,实则卷款跑路,换地方重新开始圈钱;有的在规定使用年限内盘给第三方,对方不予认可会员;还有部分商家经常以预付卡超过时效拒绝客户使用等问题,消费者维权难度大,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为此建议:

——针对采用会员或预付卡等形式前置消费的企业,提高

注册资金比例,提升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当企业资不抵债、破产偿债时有能力清偿消费者预付款项。个体工商户使用预付消费方式时,要向主管部门申报、备案并交纳与经营范围相匹配的保证金,消费者权益受损优先从保证金中给予补偿。

——引入失信惩戒机制,建立预付消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失 信黑名单制度,将失信惩戒机制与国家信用治理体系进行有效衔接,对失信的、卷款跑路的涉事企业和工商户,纳入失信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净化预付消费市场。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将部分监管职能下沉至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加强教育管理、规范具体操作运行,提高企业和商户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促进行业自律。

——主管部门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将辖区使用预付消费方式的企业和工商户纳入监管范围,加大《X管理办法》执行力度,严格执行登记、申报、备案等制度,核查、校准负责人信息,确保消费者权益受损后能找到诉讼对象;开展理性消费主题宣传教育,发布预警信息,提醒预付消费中的陷阱和安全隐患,倡导理性消费。

关于加强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的建议

今年以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实现疫情阻击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提供了极大便利。与此同时,在特殊时期,大量的个人信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申报或登记。尤其是疫情期间,各地依托健康码、大数据行程卡在疫情防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过,这些信息非常完整,包含个人家庭、工作环境、个人出行等,价值很高,一旦被窃取,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造成人身财产损失。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严格明确个人隐私信息收集范围 各地应该加强收集范围的管理,明确要求手机联防联控所必需的个人信息应参照国家标准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坚持最小范围原则,收集对象原则上限于确诊者、疑似者、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除被授权的机构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疫情防控、疾病防治为由,未经被收集者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二、严格做好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工作 各级政府部门在收集、获取个人信息时,严格按照相关合法程序执行,做好登记,以备追查。统计信息的过程涉及个人信息的采集、汇总、共享、披露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当注意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以防出现数据泄露、丢失、滥用等情形。在汇总存储环节,应尽可能相对集中管理和处理个人信息,采用严密的访问控制、审计、加密等安全措施,在个人信息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做到专采专用,严格限制于疫情防控

目的,不得挪作他用,并且在疫情防控结束后按照规定予以删除。

三、严格个人隐私信息泄露违法泄漏监管 开展普法宣传与督查监督工作。对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等经手个人信息的相关人员进行普法教育和工作纪律教育,严禁非法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严厉追究当前已泄露信息的行为,追踪泄露渠道,确定为相关工作人员故意非法泄露的,要追究其责任,依法惩处。

关于尽快健全和完善电动自行车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加强管理的建议

电动自行车以其绿色环保、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等优势迅速占领市场,日益受到广大中低收入消费者的喜爱,已经成为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要交通工具.目前,电动自行车无牌无照,未经过驾驶资格培训和交通法规的学习,骑行者不按车道通行,随意变道,闯红灯,逆行等违规现象比较突出,为了整治国内电动车市场乱象,国家工信部等四部门批准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新规现行标准是最高车速由20km/h调整为25km/h,电机功率由240W调整为400W。根据新规而出台的新交规也较为严格,但是各地实施开展的情况并不理想,为

此,提出建议如下: 一是强化依法管理,依法给电动自行车办理牌照。建议相关部门根据老百姓的实际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对符合国家电动自行车标准的予以实名登记办理牌照和行驶证,并对驾驶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现在全国已有较多的城市开始为电动自行车办理牌照,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都已开始办理牌照,这些城市能对电动自行车办理牌照,依法依规允许电动自行车上道行驶,因为有了牌照,骑行人员大部分都能按交通规则行驶,大大减少了电动自行车违章的发生。因此,给电动自行车办理牌照是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乱象的最有效的办法。

二是对超标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进行有效的管控,避免大量的超标电动自行车流入社会,现在市面上老百姓骑行的电动车很多都存在超标问题,对这部分车辆也不能一禁了之,应该给一个过渡期,在实行办理牌照规定之前购买的可以办理临时牌照,然后规定一个过渡期,到期后强行报废。

三是办理牌照后,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遵章驾驶的舆论氛围,提高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是严格路面管控,规范电动自行车行车秩序。对无牌照上路的要坚决取缔,对违反交通规则的驾驶人员要见违必纠,违法必查。

关于提升基层创业服务质效的建议

近年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X办法》等文件,为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创业贷款贴息服务,切实减轻了创业者资金压力,让企业增信心、得实惠。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信息共享及时性不够 各镇(街道、园区)及村级平台主要负责受理贷款申请及申办材料的上传;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贷款审核、比对,并在X个工作日内将符合贷款条件的人员名单通知经办银行;经办银行负责在X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及时为其办理贷款手续。但在此过程中,基层平台无法及时掌握贷款办理进度和相关情况,信息尚未做到实时共享共通。

2.贷款担保手续简化不够 创业者去经办银行办理贷款时,银行会根据贷款人实际,要求提供自然人、不动产等反担保,但有些创业者尤其是农民创业者缺少可抵押、质押的担保物,从而导致无法成功贷款。

3.后期跟踪服务不够 通过调研发现,人社部门主要针对贷款额度高的创业项目进行上门走访、举办创业活动。其余创业者则主要通过电话问询了解,缺少对创业者经营情况、贷款使用、还款情况的跟踪

记录,跟踪服务还远远不够。

为进一步提升精准帮扶效果,加大创业贷款贴息扶持力度,助推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就业带动城乡劳动者稳定收入和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特建议:

一是建立宣传示范机制 精心设计具有较强吸引力、感召力的实践载体,为创业政策宣传建好平台、提供舞台。通过媒体、报纸、微信推送,及时将相关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出去,做到村民知晓、大众参与;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百姓大舞台等平台,让就业创业政策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创业之星”“新型职业农民”等典型的树立,让广大群众看到创业带来的财富与荣耀。

二是完善创业扶持机制 进一步做好创业开办、创业帮扶、资金扶持、创业培训、补贴申领等方面的服务工作。降低门槛,开通贷款办理“绿色通道”。借助基层争创各级创业示范基地、青年就业见习基地等契机,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场地、房租等优惠,鼓励创业者参与到创业培训中去,提升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银行、市场监管、人社等部门联动机制,借助信息共享,实现部门间协作,各部门及时分享申请者的有关信息;及时统计创业者享受政策、资金扶持等情况,以便后期做好跟踪

服务。同时,将各部门办理制度、流程公开化,申报材料明细化,简化办事程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是建立跟踪回访机制 严格要求基层人社中心对申请贷款创业者在一个月之内进行首访,对扶持对象一季度访问不低于一次,其余创业者每半年回访一次,及时了解创业者经营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回款情况,协助银行做好贷款回收工作,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

关于完善医疗扶贫机制稳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建议

实现早日脱贫和稳定脱贫的任务目标,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帮扶对象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够保证其持续稳定地投入到正常的生产劳动中。然而,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大多数扶贫对象因病无法参与到正常的社会生产劳动中,使得脱贫项目的开展除了受经济环境因素的制约外,更多的要受到扶贫对象身体状况的限制,致使脱贫项目选择受到限制或无法实施。上述情况如果不能在短时期内改变,一方面,贫困人群因经济原因患病不敢就医,“小病”拖成“大病”,身体状况继续恶化;另一方面,重病人群为维持生命的延续,又被迫将仅有的收入投入到维持性医疗中,使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状态得不

到有效的改善。这不但无助于脱贫工作的完成,相反还会继续加重扶贫对象的贫困处境。为此建议,进一步强化医疗扶贫工作,完善有效的医疗帮扶机制,保证贫困人群恢复到健康状态,能够参加社会劳动,在稳固当前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稳定永久脱贫的目标。

一、完善相关医疗保障制度 对扶贫对象实施医疗救助,在短期内恢复或基本恢复其身体健康状态。一是整合医疗保险、财政、民政及社会慈善机构的相关资源,尽快建立扶贫医疗专项基金,解决医疗资金的筹集问题;二是针对贫困人群所患疾病,进行有效评估,确定有能力有效医治其疾病的医疗机构,建立相关医疗绿色通道,做到低成本、高效率。

二、建立疾病档案 对本辖区内扶贫对象进行健康状况普查,对扶贫对象所患疾病进行专家会诊,按照所患疾病愈后效果进行分类解决。一是对优先扶贫对象所患疾病在短期治疗后,可恢复到正常状态人群的医疗;二是对扶贫对象所患疾病经短期治疗后,可恢复一部分劳动能力人群的医疗,并持续关注后期的治疗情况,保证其向更好的效果发展;三是对扶贫对象所患疾病需经长期治疗后,才可恢复全部或部分劳动能力人群的医疗,重点关注其治疗的连续性问题;四是对扶贫对象所患疾病经治疗后无法恢

复劳动能力人群的医疗,以尽力保证其生活质量为目标,重点解决维持性医疗问题。

关于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X省国有林区是重点林区和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分布在X、X、X、X等山系,区域内建设有X个林业局,辖X个林场(森林经营所)。经营总面积X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X%,国有林区内总人口X万,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到目前为止,X重点国有林区纳入禁止开发区域内的X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保护区享受到补偿政策,其中森林公园X个,保护区X个。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补偿区域范围存在遗漏 根据《X》要求,X年新增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保护区没享受到补偿。X年国家新增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的X个林业局也没有享受到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X年之后森工新增纳入禁止开发区域的X个国家级保护区和X个森林公园没有享受补偿政策。X个市县没纳入补助范围,分别是:X县、X县、X县、X市和X县,涉及森工所在地林业局为:X、X、X、X等X个林业局。

二、补偿机制存在缺陷

一是公众和社会生态补偿参与度较低。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的认定上,没有考虑各地区的差异;补偿标准确定上更多的体现中央政府的意志,而忽略了林区职工、企业、非政府组织、当地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意愿。

三、生态补偿标准低 X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着“要温饱还是要环保”的两难困境,县域政府和林业局既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又要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问题。现行的补偿标准较低,不能有效兼顾补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者的成本投入以及机会成本等,影响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

四、生态补偿方式单一 X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主要靠政府补偿,市场等其他补偿方式的作用发挥不足。补偿方式主要是以“资金”为主的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补偿方式偏重“输血型”,而忽略“造血型”补偿。

五、生态补偿管理机构不健全 现行的生态补偿缺乏具有权威统一的管理机构的领导,各部门的管理缺乏协调性、统一性,各自为战,比较分散,不同部门往往相应减少用于环保的资金。

政策建议 一、研究实践生态补偿机制的多样化

从长远来看,现金补偿不能有效地改善受偿者的生计,影响受偿者的后续发展能力,可根据受偿者的需求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采取其他补偿方式,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方式组合,形成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在现金补偿的同时,可搭配一定的政策补偿,适度放宽地方政府在资金筹集方面、给予资源开发方面一定的优先权等,对受偿者给予自主创业优惠等政策,鼓励受偿者“转产改业”。探索其它的补偿主体,引入市场机制。研究采取全球范围内的配额交易方式进行补偿,如碳汇交易。

二、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平公开、权责一致”原则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 充分考虑居民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更多地关注“人”,在通过生态补偿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的同时,逐步增强受偿区居民及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由“输血”转变为“造血”,形成造血机能与自我发展机制,实现激励相容,达到双赢效果。

三、明确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准确划定X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红线,修养生息,限制开发,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生态环境保护事权的纵向转移支付补偿政策,并依据生态坏境破坏度及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难度适当提高转移支付标准,— 34 —

明确政府对X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国家主体责任。长期目标:完善X省相关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的政策,生态补偿法制化;在国家X发展战略下建立区域之间规范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逐步引入市场机制。

四、国家单独下达X重点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指标 X省国有林区应独立享受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将X省国有林区新增保护区纳入禁止开发区补助范围;享受《X规划》出台的转移支付政策;制定符合《X办法》;取消国有林区公益性建设项目配套资金,帮助解决道路及其它基础设施维护、维修问题。

关于小微企业注册登记遇到问题的建议

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省委省政府全面改善营商环境以来,一些自主择业的青年、大学毕业生、外出就业农民工等,加入创业群体,但在实践中,工商注册登记就遇到的一些问题,主要是申请企业设立登记、注销登记及领取营业执照等需提交的材料、流程、以及能够一次性告知的,却要反复提交,势必会挫伤投资者对初创企业发展信心和劲头,影响创业。

一、注册登记过程时遇到的主要问题

第一,企业核名 企业核名应注意提示,或者提供一个范围,有时在窗口核名通过,但过后又告知不能通过,且核名时间过长,可否注册后,即刻出现核名信息。

第二,经营场所租赁合同日期 创业者往往在企业注册之前,已经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不能要求创业者在核名当日或者之后。往往初创企业主很难知道核名哪天能通过,所以不能要求创业主在核名下来再去租房子。

第三,注册资料提示 初创企业注册所需资料提示不够,在计算机上注册缺少提示和辅助人员。相关部门应该在办公场所,设置专人为办事人员详细解答,提供在计算机上的辅助操作,避免重复操作,浪费时间。

第四,一次性告知 提交材料时,审核过后,如果有遗漏应一次性告知,且确定好标准,不能一次告诉一个,一个人告诉一个,造成一事跑多次。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坚持重实际求实效 进一步贯彻落实《X》要求,“申请文件、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但公司登记机关认为申请文件、材料需要核实的,— 36 —

上一篇:我与青奥作文850字下一篇:赏析语言风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