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内容

2024-06-30

家园合作内容(精选8篇)

1.家园合作内容 篇一

美丽家园社区法律服务讲座内容

各位大妈、大爷、女士、先生,你们好!今天我代表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为大家结合案例讲一下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在生活中我们必然要为生活购买一些商品或服务,面对形形色色的商家,如今的市场虽然消费者占据主动地位,但是因为产品知识、需求紧迫性等的限制,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我们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下面我就六个主题来展开谈一下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消费过程中要成为四种人

在消费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消费者的权益常常遭受某种伤害。那么,消费者怎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呢?

首先,做个“明白人”。明白九大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七条至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保障安全权、知悉真情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求教获知权、维护尊严权和监督批评权。知道了这九大权利,消费者就可以“依权行事”。

其次,做“懂行人”。熟悉商品知识。不少消费者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后“大呼上当”,有的甚至人身安全也受到了伤害。所以,熟悉商品知识,善辨假冒伪劣,显得尤为重要。在购买商品时,要认明商标标志。假冒伪劣商品往往采用与名优商品相仿或相近的名号鱼目混珠、所以,应仔细辨别。此外,要注意购物场所。乡村偏远及路边小商小贩的商品小心购买,否则,出了问题无法对证。

其三,做个“细心人”,保存消费证据。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侵害,要向经营者“讨个说法”,就得有真凭实据。所以,保存消费证据异常重要。应保留的主要证据有票据、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修卡、保修期限、商家承诺及安全警示标志。

其四,做个“较真人”。勇于依法维权。消费者的权益在受到侵害时,应该理直气壮地“讨回公道”。请求消协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或与经营者达成协议求得赔偿。须知,漠然置之,会越发滋长了不法商家的侥幸心理和嚣张气焰,也会使更多的消费者受到伤害。因此,在权益受损时要做个“较真人”。

以上主要是在于事前防范,那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了,就要为自己讨个说法,大家要是注意观察的话,很多的侵权行为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二、饭店“谢绝自带酒水”是否合法?

各位一定都在外面的饭店用过餐,对于很多饭店“谢绝自带酒水”的牌子相信不会陌生,但是饭店提供的酒水通常是外面的2-3倍,甚至更多,饭店的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呢?

有的人可能认为饭店的这种行为是合法的,因为消费者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去或者不去,这既是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也维护了饭店的合法利益。饭店综合成本较大,不但包括酒水本身的成本,还包含了舒适的环境,考究的硬件设施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等间接成本,所以会认为饭店有权这样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由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第10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由此可见,饭店这种“谢绝自带酒水”的规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本意是相冲突的。但是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制定的,并于2002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明确提出,“饭店可以谢绝客人自带酒水和食品进入餐厅、酒吧、舞厅等场所享用,但应当将谢绝的告示设置于有关场所的显著位置。”这部行业规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们知道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有制定、修改法律的权利,其它有权国家机关可以制定法规、规章、条例及规定等,但是不得与法律相冲突。而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制定的规范只能算是一种协议,本身不是法律,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它也没有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只是对协会的会员具有约束力,对消费者而言并无法律效力。

作为消费者将如何面对饭店“谢绝自带酒水”的规定?如果饭店酒水价格高,消费者要喝自带的酒水,而饭店不允许的话,必然发生纠纷。消费者遇到此类纠纷后,可以采取与店家协商,到消协投诉,到饭店主管部门申诉,或是到法院诉讼的方式进行解决。

对于商家的很多搭售行为,消费者也要懂得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般来讲,专利产品、名牌产品或紧俏产品常常被用来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如买手机就得多买一块原装电池,安装宽带必须在指定营业厅买一部电话等行为。

三、假一赔十的承诺是否应遵照执行

很多消费者都知道如果购买一般的商品,商家有欺诈行为的,可以要求除返还价款外,还可要求购买商品价款一倍的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但是如果商家承诺“假一赔十”,商家的欺诈行为是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进行还是按照商家的承诺进行呢? 2004年10月11日晚上,在上犹县从事房地产开发的邱先生到当地小有名气的某超市烟酒柜台购买 “中华”牌长过滤嘴香烟,当时,超市里贴出了一张醒目的“明码标价,假一赔十”的店招。基于对超市“假一赔十”的信赖,邱先生按标价花了400元买了一条中华烟。可等他回家后拆开一看,里面不但充斥着香烟的霉烂味,而且全是标有“红梅”、“红双喜”、“山香”等牌子的香烟,唯独就不见“中华”的踪迹。邱先生当即返回到超市烟酒柜台交涉,但未果。于

是,邱先生又花了400元买了同样的一条“中华”香烟,并当场拆开,结果与前一条一样。邱先生随后向当地工商局和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求该超市按照承诺进行赔偿。当地的工商局于当天对该超市烟酒柜台中的“中华”香烟进行检查,发现全是假烟,后于11月8日对该超市处罚1万元。当地消费者协会组织双方进行了四次调解,但因双方分歧过大,调解不成,于是,邱先生一纸诉状把该超市告上当地法院。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假一赔十”的标示牌,是超市向消费者发出的公开承诺,是与消费者之间关于出售假货时进行赔偿的约定。参照有关规定,超市的这种承诺是为自己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商业机会的对价,并无意思表示的瑕疵。因此判令超市返还邱某购烟款800元并支付赔偿金8000元,双方均未上诉。

消费者和商家在买卖过程中已形成买卖合同关系,该合同内容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假一赔十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所以商家对假一赔十的承诺是有效的,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

四、食品行业十倍赔偿的规定

除了商家的承诺,对于食品行业,法律有明确十倍价款赔偿的规定。《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食品行业是有关人身体健康的最重要的行业,但是目前我国食品行业频频出现问题,如“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等等,随着一起起涉及百姓食品安全的事件被公之于众,国家开始不断加强和完善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从2009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统一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取消食品“免检制度”、权益受损的消费者可要求十倍赔偿。这些新规定将为解决当前人们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法律保障。

各位以后无论是购买到过期的食品还是假冒的食品,都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也是对我国食品安全事业尽一份力,杜绝问题食品。

五、消费者的人身权利应受到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作为消费者,我们经常招受损害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财产权益,有时候甚至我们的人生权益也会遭到侵犯。

北京一位姓张的老汉到某通信公司的专营店贴手机膜,新贴没几天的手机膜起泡,脱落,十分郁闷的张老汉就又来到前几天贴手机膜的专营店,找了一位女营业员说明情况,要求重贴一张。可是这位女营业员并不十分愿意给张老汉重贴,她告诉张老汉要先交钱再重贴。张老汉很生气,认为营业厅应该免费再换一张。坚持不下,张老汉只好答应给钱,但是他要求先贴膜后交钱。女营业员还是不愿意,叫他先交钱,然后再帮他贴膜。这时店里的人开始多起来,女营业员在一旁招呼其他顾客,不再理会张老汉。

于是,张老汉把手机拿到在旁边修手机的男营业员面前,叫他贴手机膜。这时刚刚与老汉争吵的女营业员又对着张老汉说:“交了钱也不给你贴!”于是这位男营业员立即说道:“给钱也不帮你贴!”张老汉顿时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与店员争吵了起来,争吵过程中,张老汉突然满头大汗,倒在地上动不了了。原来张老汉有脑血管栓塞,在营业厅的这一闹导致张老汉脑血管栓塞破裂。结果张老汉住院一个月,花去近8万元。张老汉的家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营业厅赔偿连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精神补偿费等在内的总共约9.2万元。

经一审法院审理,判决营业厅所属的通信公司赔偿张老汉约5万元。作为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如果自己的人身安全遭受到侵犯,就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未成年人的购买行为是否有效?

家里面有孩子的家长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小孩子买了不应该买的东西,如果数额小就罢了,如果数额大一些,那应该怎么办呢?

某小学6年级的12岁的学生小楠,看到不少同学都有了手机,小楠便要求父母给自己也买一部。但是小楠的父母认为,手机对小楠来说既没有用处,又影响学习,因此没有同意。

没过几天,小楠的妈妈就听到小楠的书包里有手机铃声响,才发现小楠已经偷偷买了一部手机。小楠告诉妈妈,他是从爷爷奶奶家里偷偷拿了1700元钱,买了这部手机。小楠的妈妈认为,经销商卖给小孩手机应该取得家长同意,便找到经销商,要求退货。经销商表示,当时没有看出小楠是未成年人,且手机已经使用有磨损,因此不同意退货。双方僵持不下,最后闹到了法院。小楠的妈妈有没有权利要求退货呢?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上述纠纷中,小楠12岁,还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范围内,花1700元购买手机,已经超过了他的年龄、智力应有的行为能力。因此,如果小楠的父母不同意他购买这部手机,则有权要求经销商退货。但是,如果小楠私自购买的不是手机,而是一般的铅笔、书本等物品,这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父母无权要求退货。案例中小楠的妈妈是可以向商家要求退货的。

以上就是今天讲座的内容。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不能一一例举,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大家提问,我们有专业的律师在现场解答。如果以后生活、工作中遇到法律方面的疑惑也欢迎来电垂询或是上门咨询。

2.家园合作内容 篇二

关键词:大学,精神家园,重建

精神家园是精神的栖息地, 是人的信仰之所在和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供生存意义的关怀和自我价值的定位, 保证个人身心系统的和谐稳态和心理能量的循环再生, 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作为研究传播高深学问、培养高等精英人才的机构, 大学从一开始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文化基地和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想乐园, 是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最高发展形式, 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引导世俗向着光明发展, 它的存在使人不复沦于黑暗和愚昧, 人类文化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和丰化。大学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精神家园的代名词, 这是大学建立伊始就具备的特性。

一、大学精神家园的意义

1、精神家园是归属之地

家园是人生活栖息之地, 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房屋。房子意味着生存和安顿, 使人有了保护自我的能力并获得安全感。精神家园是精神遮风挡雨的“庇护所”和“栖息地”。精神家园则是伴随人类文化积累和文明发展而出现的高级产物, 人类依赖其获得精神慰藉、斗争的勇气和生存的毅力, 没有了精神家园个体将失去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 在精神上也就成了“无根的野草”。

2、精神家园提供世界图景

精神家园以文化为基础, 文化是人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的符号系统, 是理解生存环境的媒介, 不同民族在不同环境中创造不同的文化, 但核心均体现为对世界的基本态度, 因此精神家园也能够以比较完整的价值形态表达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 向人们展示具有完整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图景, 帮助人们克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 更好的与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他人更与自己达成相处的和谐。

3、精神家园显示民族性格

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精神家园具有和传统文化一样的连续性和传承性, 其中为本民族成员共有并高度认同的部分体现着民族身份, 是民族整体意志、整体思想和整体精神的有机整合。身份并非是一种界定或者归宿, 而是对自身拥有的文化资源的不断开掘。共有精神家园的整合性克服了个体精神需要和精神追求的自私性和狭隘性, 如中华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有厚德载物、慎终追远的人格特点, 这种性格深深影响着中华儿女, 也使得我们在文化的传承、创新和融合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4、精神家园包含自我概念

精神家园通过显示文化身份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的完善和统一、形成更清晰的自我概念, 进而摆脱由“我是谁”带来的痛苦和焦虑, 这也是人类思想进步、文化创新的前提, 因为一个人“必须首先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 才能在人文舞台上发出独立的声音, ”一个人首先思想自由、人格独立才能有所超越和超新。可以说, 精神家园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大学精神家园的失落现状

建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民族发愤图强的理想, 也是人类精神追求的需要。围绕土木工程、教学媒介、学生数量等外在表象方面的建设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大学的现代化, 但文化冲突、价值紊乱的信息时代背景下, 大学精神文化的系统稳定建设缓慢, 无力抵抗外部不良文化的入侵和侵蚀, 失去了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大学人应有的独立原则, 不能很好地发挥文化启蒙和文明引领的作用, 大学俨然失去了精神家园坚实的阵地。

1、大学精神家园之外患

现代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 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但人类征服了世界的同时却又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 极度膨胀的物欲挤压下, 现代人因不再拥有自己的精神本质, 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不复存在。雅斯贝尔斯认为, 人一旦失去精神家园或陷入“无根”状态就是陷入了精神危机。人是环境的一部分, 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被环境塑造, 人的身心出了问题, 这个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可能早就出了问题, 反过来也是一样, 生存环境的变坏也会影响其中的每一个成员和元素, 因为系统中的各个成分是相互联系的。这时本该是人类精神慰藉最后一片沃土的大学似乎也未能幸免, 走出象牙塔的高等教育遭受着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冲击, 出现了工具化倾向日益严重的迹象——学风浮躁化、招生经济化、文凭市场化、学术腐败化……大学生不再对人类的前途命运有切己的关心, 不再对历史和传统心怀崇敬, 教育不再为了人自身发展, 而是更多的为迎合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目的。用尼采的话来说, 大学成了“精神本能退化的工厂”, 高等教育的一切任务变成“把人变成机器”, 使人失去自我和生命本能, 听命于知识, 听命于金钱, 听命于国家, 而独不听命于他自己。

2、大学精神家园之内忧

我国高等教育是嫁接外国大学而建立的, 在探索发展中逐渐暴露了自身的短板:一方面, 适应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并不清晰, 大众化发展中招生规模短时间内急骤扩大, 数量的“大跃进”的同时整体办学质量却没有一起提高, 大学人才大量外流, 大学生创新思维缺乏、文化素养偏低、心理素质低……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本职工作, 大学质量关键看人才质量, 人才质量表现在人才素质上, 而现在, 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仍然是个悬而未解的难题。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 处于学术系统中心的发达国家控制着学术发展方向和学术评价规则, 系统外围其他学术组织不得不被动追逐, 尤其发展中国家没有自己的大学教育特色和风格, 在高等教育世界舞台上只能随波逐流, 连育人的基本职能都难以真正实现, 更不用说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育人环境每况愈下, 大学自身问题种种, 大学曾经的光辉和魅力渐渐退去, 甚至大学本身的发展也变得岌岌可危, 这种教育的异化使得我们时刻处在教育危机当中, 大学精神家园正面临失落的危机。

三、大学精神家园的重建内容

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人类发展必然需要大学的繁荣, 重建大学精神家园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澄清大学精神家园的重建内容是进行大学文化生态建设、重建大学精神家园的前提。大学时研究高深学问的文化机构, 后工业时代应当从文化的视角和时代的高度深刻认识当代大学应当承担的重大使命。

1、大学的责任

大学与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 “文化即人化, 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 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大学将文化这一特定的适应机制镶嵌到人的内部精神系统以实现育人。大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以“育人为本”的机构,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大学如何发展, 这始终是大学的主要责任, 包括“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内的大学所有的工作都应以此为中心。大学务“育人”之本方能兴“办学”之业, 尤其我国大学是在社会根本变革发生的内容和产物, 最初的目的就是发奋图强, 在文化激烈碰撞的国际化时代, 这仍然是我国大学肩负的历史责任, 而且任务更加艰巨, 高等教育只有通过育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2、大学的理想

大学“是一个栽培普遍性的理念与理想, 如平等、公正、和平的地方, 这些理念与理想对于纯洁而有朝气的大学生具有启发和挑战的作用。”大学育人不仅要教给学生一技之长以谋生, 更要应将价值观这一文化核心放在首位, 引导学生开拓视野、追求高尚境界以及辨别是非, 以此作为“文化育人”的基础, 并以大学精神的形式稳定并积淀成大学文化生命力的精神家园。多元文化碰撞的后工业时期, “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正统的思想规范失掉权威性, 而新的价值观念尚未确立, ”整个社会的文化体系处于濒临瓦解和支离破碎的危难关头。大学生比任何其他的历史时期和文化阶层的人都需要有强有力的价值观的引领。高等教育要更加重视灵魂塑造, “把通过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实现从有知识的人向有文化的人的深刻转变作为自己应当承担的永恒的第一社会责任, 体现出一种对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关怀, 使大学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

3、大学的原则

自我意识是自由意志的源头, 也是创造力的源泉, 在自我意识下“人不仅生存着, 而且知道自己生存着, 他以充分的意识研究他的世界, 并改变它以符合自己的目的。”人有意识的站在观察者的位置, 通过探究世界而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己更好相处。但理性的自我意识并非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修养的, 大学教育对于理性意识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的基本原则是, 经过思考运用一切工具和全面发展人的所有潜能, 让学生在一切行动和信仰上做出自己的抉择, 并通过认知让他们完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负责人的意义。”大学除了传授知识和做人的道德, 还要教会学生通过认知达到个人独立的目的, 激发他们自主自愿的掌握自己、做思想上真正的自由、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独立是大学的生命, 具体谈之则指向学术自治, 它是大学建立伊始就确立的理想, 于此也形成了学术自由的大学灵魂。“严格来说, 一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原则和人类探求知识的原则是优先的, 否则大学对文明的复兴, 对中国的贡献是非常小的。”破坏了学术自由可以说就摧毁了大学的生命, 对于社会也是裨益无多的。

4、大学文化自觉

历史文化是人类精神创造和自身的生长轨迹, 更是人归属的根本, 失去传统文化根基的民族也就失去了生命。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学的过去、现在、未来都要扎根历史, 在历史文化的批判继承中培养个性和形成特色以努力现实奋发图强的历时使命。对自己文化的了解、熟悉和认同是文化自觉的主要部分, 同时人类文化共生意识也是现代大学应该传播和繁育的文化自觉内容。全球化发展使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 这不仅给文化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也使文化原本的稳固性受到冲击, 甚至面临被异化的威胁。正如弗里德曼指出的那样, 全球化使所有的文化都是统一和标准的。人类浩瀚的文明史和旺盛的生命力是建立在文化复杂多样性的基础上的, 失去多样性的文化对于人类将是巨大的损失和危害。文化的多样性和时代发展的多维性, 决定了我们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来观察、理解、学习和研究异文化。“在异己的东西里认识自身、在异己的东西里感到是在自己的家, 这是精神的基本运动, 这种精神的存在只是从他物出发向自己本身的返回。”大学应当也能够成为文化自觉最高的场所, 这也是大学被看作精神家园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黄万华.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 (序) [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9.

[2]吕红.海外移民文学视点:文化属性与文化身份[J].福建论坛, 2006 (12) :102.

[3]冯天瑜.文化守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24.

[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 2001:140.

[5]第环宁.台湾文人的归属意识及文学的归属主体[J].甘肃社会科学, 2002 (04) :19.

[6]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对大学理念的再认识[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1 (07) :4-5.

[7][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3.

[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113.

[9]韩水法.何谓中国大学[N].科学时报, 2010-11-02 (07) .

3.幼儿园家园共育各阶段内容 篇三

关键词:幼儿;家园共育;各时期

一.入园期

小孩子入园的这段时间,都会有一些孩子不愿意接触新的环境、新的人或是不适应新的环境,而产生心理压力、陌生感,甚至是恐惧感。由于小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很容易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也随之下降,因此也就更容易出现感冒、咳嗽、胃肠道不适等病症。

以上这些,情况,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可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去解决。

首先,家长应适当提前一段时间让孩子去试着接触即将要面对的新的集体环境。或者,通过本小区内稍微大一点的小孩讲幼儿园兴趣的事情,吸引将要进园的小朋友,通过提前适应阶段,让孩子新环境形成一个很自然的过渡阶段。

其次,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可以适当提供给孩子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通过逐渐过渡让孩子渐渐去适应集体生活。

再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配合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家长可以选择和孩子一同体验几天幼儿园的崭新生活。

二,亲子情感相对“断奶期”

熟悉环境

幼儿园老师建议家长在入园前,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园中的活动场地进行玩耍,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家长对自己的情绪要控制:

要学会“狠心”。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孩子一哭就很不放心,便躲窗外看,还有的中途来看望,这样孩子的哭闹次数会增多,时间会延长。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心软下来,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勿给孩子消极暗示

专家认为,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相当重要的。相反,我们许多家长在送孩子入园前,经常无意中会对孩子这样说:“如果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家里长辈也说:“过几天就要到幼儿园去了,这两天让宝宝多玩玩吧。”他们不知道,这样的言语对孩子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入园前产生抵触情绪。在孩子意识中会认为幼儿园就是惩罚自己的地方。

三.家园互通,渗透期

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沟通。家长应该如何向老师提出意见而又不影响孩子呢?现在向家长和老师推荐以下策略。

一、不要等到孩子有了严重问题才去找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在轻松气氛下互相认识的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

二、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错误是偶然所为。专家常提醒父母:“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

三、即使家长很生气,而且家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长同老师交涉之前也要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四、即使家长希望老师听听自己的意见,也不要伤老师的面子。较好的做法是:首先要让老师感觉到,家长的看法是正确的。当老师真正意识到家长的看法是有道理时,老师是能够认真听取家长意见的。

五、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不谈一些比较重大的家庭问题,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平时表现的家庭问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异常时获得老师的理解。

六、“我的孩子是很乖的,怎么会在幼儿园里调皮捣蛋呢?”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对孩子最了解。每当老师对孩子提出不同看法时,家长往往很不高兴。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完全和在家时不一样,这样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老师和家长经常交换意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

七、尽管家长有进行合作的诚意,但是老师是否会显出不愿意配合的意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家长们之间可以互通情况,必要时向园方或其他有关方面反映,以便及时进行干预。

八,家长参与家长会,这是每一个家长必须参加的活动,从中了解自己孩子在园里的表现情况,也了解幼儿园的发展理念。了解老师教育教学情况,有时可以这借机会向幼儿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九.兴趣班:由于家庭多方面原因,小孩进入幼儿园后,对部分学习工具产生强烈的情趣,我们老师学会观察记录反馈个家长,也许这一个兴趣在家长的配合下会影响孩子一生..

十.布置家庭作业:每到晚上,我县体育中心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再那里玩沙子,钓玩具鱼,对石膏头像上色,这些都是家园共育内容的园外拓展作业,也使得小孩学会与园外小朋友学会和睦相处。形成良好个性。

十一:提供亲自教育机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都有这样的体验。两个人本来并非特别亲密,但在一次完全"零距离"的谈心后,却成为莫逆之交。父母如果希望与孩子的关系更融洽、更亲密,希望家庭气氛更和谐、更温馨,就应当想方设法让孩子向你倾诉。另外,给孩子倾诉的机会,让孩子宣泄心中积郁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找不到宣泄的通道,就会对人产生损害,而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而言,伤害就更大。他们可能因此变得冷漠孤僻,自我封闭,对人与人的感情不信任。也可能因此走向偏激、叛逆,

总之,在实际操作上,以上各个阶段不是分得很明显,可以互相渗透,几个同时并用。才达到良好的家园共育效果。

作者简介:

4.家园合作 篇四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幼儿园视家长为促进其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保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作出反应。

(2)家园合作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需求,但家园合作围绕的核心是儿童,他们是幼儿园的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3)家园合作需要合作双方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它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对幼儿园乃至整个教育的信任与支持,也包括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接纳和对家长参与的信心。

(4)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即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的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自己是专业教育工作者,比家长懂得更多的教育知识,具有更强的教育能力自居,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与家长一样的儿童

教育的主体,相互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看到,儿童既是自己的子女,也是国家的未来,自己有责任与教师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任何形式的不闻不问都是一种失职。鉴于教师在合作中的领导地位,我们认为,教师有责任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合作的态度。

心理学原理表明,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合作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需要。当幼儿园满足了家长的合理需求时,家长

合作的愿望和热情回更高,态度也会积极;相反,当家长有某种合理的要求,而幼儿园没有加以注意,甚至当家长被自身的一些问题(如婚姻危机、失业、经济困境等)缠身是,那么家长就不会热心于家园合作。在许多不成功的案例中,家园合作活动的目标的确定、活动的实施等都是以幼儿园为中心,只考虑幼儿园单方面的需要,而置家长的需求与处境不顾,家长是否乐意、是否有时间、是否有能力,都不被幼儿园关注,只能被动地参加。这样的做法自然是不能激发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兴趣的。因此,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激发他们参与犹如眼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不管是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还是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儿童的发展上。

六、存在问题:

目前,在家园合作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家长与教师应该“各司其职”,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孩子在幼儿园归老师管。家长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因而不愿意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并认为要求家长参与是幼儿园在推卸责任;幼儿园则认为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添乱。二是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水平低,不懂教育,没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三是家长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以上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必须得到澄清

我们孩子离不开教师指导,更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不是 教师出题,让家长回答,更不是指挥命令,要在家庭和幼儿园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较多采取间接方式来影响家长行为引导幼儿,使教育的意图逐渐的、自然的转变为家长的愿望和动机,从而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昨晚,参加了新区幼儿园京京班的家长会,真的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华老师精心准备的媒体演示和详细的解说中,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前教育的任重而道远。

作为家长,我们平时对孩子的关注无非是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够不够、生没生病等生活细节问题,特别在独生子女时代,“奶奶代”和“妈妈代”围着孩子团团转,却忽视了孩子自身能力的发展。听了华老师的讲解,我感觉到,孩子的教育是事无巨细,从点滴开始的,小到拧开水笼头洗手、穿脱衣物、跟老师问好,大到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懂得跟别人分享并学会倾听等,都是需要父母耐心的引导和重复示范才会取得成效的。

华老师还强调,在教育中,家长不能刻意去教育孩子,而应做到随机教育。对这句话,我也深有体会,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有时有意识地在生活中的点滴渗透教育起到的效果可能更大。

另外,父母还需对孩子的成长、点滴进步给予及时关注和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一点都不假。“赏识教育”在教育孩子中也是举足轻重的。就像华老师说的,当孩子第一天哪怕是把衣服反穿了,也不要去责怪他,而应以赞赏的眼光去看他,须知这是孩子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在以后的第二天、第三天……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在穿脱衣物上的洒脱自如的。以上几点是我的一些点滴感受,真的谢谢家长会,谢谢京京班的老师们,也祝愿我们的孩子在京京班茁壮成长!

家园沟通技巧父母手册

 东方网教育 2011年06月16日10:53 来源:搜狐

宝宝入园后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不适应幼儿园严格的作息时间而被老师当做“捣蛋鬼”揪来批评;孩子带去幼儿园的球和小自行车屡被其他孩子抢用;孩子好不容易被选上文艺汇演的舞台,却在最后一刻遭淘汰,而老师忙于最后的彩排,对“落选宝宝”并无一句安抚;幼儿园屡屡遗失公用玩具后,老师提出来,所有的孩子在离园前都要把裤兜翻过来检查„„遭遇这些“事件”,身为父母,我们的情绪可能是气恼、愤懑,又特别地怜恤受委屈的宝宝„„ 

妈妈经验:哪些情况需要父母介入沟通

一、当幼儿园严格的作息时间已经成为孩子对幼儿园抵触情绪的源泉时

丁丁妈:丁丁去了幼儿园,别的还好,就是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午睡成了丁丁的梦魇。他是那种白天睡得很少的孩子,晚上8:00上床,早上7:00醒,睡得很足,非常不适应幼儿园里漫长的午睡。丁丁躺在小床上煎鱼,只要老师一转身,他就撩拨附近床铺的其他小朋友,做鬼脸,翻筋斗,发怪声,受到老师的多次批评。我也很急,求救于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她们对我“秘授机宜”说,应该尽量缩短丁丁晚上的睡觉时间,比如,让他熬到10点钟再睡。这个法子我试了,行不通,一到晚上8:30,丁丁已经困得不行,好像用火柴棒去把他的眼皮撑起来,都撑不住。丁丁老受批评,越来越不喜欢幼儿园,每天吃午饭的时候就紧张,生怕睡不着。丁丁越紧张,就越睡不着,等孩子们三点钟起床去玩桌面游戏时,丁丁反而哈欠连天,直想睡觉。老师更生气了,更认为丁丁是有意在捣蛋。

我是怎样解决的:

因为丁丁委屈得不得了,我只有背着他去跟老师做了一次沟通。我说了我们全家延迟丁丁睡眠的努力,老师的态度马上和缓下来,她反而安慰我说:“丁丁的作息时间也是不错的,将来去了小学是没有机会午睡的,丁丁会很习惯,其他小朋友反而要重新适应。”我提出可不可以让丁丁不午睡,老师很为难,说这样做可能会引发其他小朋友的攀比——比如有的孩子纯粹是为着贪玩不午睡,他也许会说“为什么丁丁可以不睡觉我不行,这不公平!”老师认为这会引发管理上的混乱。最后,我与老师商议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与丁丁约定先睡半小时,如果半小时后还睡不着,老师就带他去活动室玩一些折纸类的游戏(此时,别的孩子都睡着了,不会发现丁丁的“特殊待遇”)。一个人玩纸艺是很容易发困的,一般玩了半个多小时,丁丁的眼皮就耷拉下来,老师会带他去睡觉。现在,丁丁对上幼儿园要午睡这件事,已经完全没有心理负担了。

二、当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权益老是受到其他孩子抢占时

媛媛妈:我家媛媛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有着体育传统的幼儿园,从中班开始,孩子们都要学习滑旱冰、骑小自行车和打少儿排球。旱冰鞋、小自行车和排球都是自备,原则上都是自用。我们都给媛媛买了最好的装备,生怕孩子的运动安全有个差错。结果呢,全班小朋友的装备都放在一起,老师一说“开始”,媛媛的好东西都被别人抢走了,轮到她拿时,球是瘪的,小自行车是没有辅助轮的。媛媛回家哭得梨花带雨,奶奶心疼地说:“你可以告老师呀!”媛媛哭道:“老师不管这事,让我自己找小朋友解决!可是我不敢„„”

我是这样解决的:

我很快意识到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看着媛媛无助而伤心的眼神,我知道这件事给她造成的阴影可能一时半会儿难以消除,长此以往,她会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欺负人的,就是恃强欺弱的,这不好。我去找老师沟通,老师听了媛媛的情绪反应也很吃惊,她说,把所有的装备放在一起混着玩是她的主意,目的是不想让四五岁的小孩过早地觉察到“贫富差距”,她却没有料到孩子之间,却由此有了“强弱差距”。经过反复思量,我们一起想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办法,将全班36个孩子分成四组,每组轮着有一次选装备的优先权,这就使得买了普通装备的孩子,与我家媛媛一样瘦弱胆怯的小朋友,一样有着选择较好装备的机会,同时又不让他们觉得老师在帮他们,不伤及他们的自尊。

这两天,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媛媛很高兴地回来告诉我说,孩子们已经打破了一个人独玩的局面,三三两两组合起来玩。因为,谁都想玩好球,骑好车,如果你这次不想到别人,下次别人也不带你玩了!

三、当孩子成为委屈的“陪练”,而老师又没有及时安抚时

玲玲妈:到文艺汇演前一刻,老师才通知我家玲玲说,16个打小鼓的宝宝,最后只需要12个上台表演,她和另外三个小朋友被淘汰了。这事儿前一天没有预兆,孩子还在兴高采烈练习打鼓,结果,老师说,“你不用准备演出服了”,玲玲整个人都焉了。文艺汇演那天,她闹肚疼,死活不肯去幼儿园。看着她灰心丧气的模样儿,我心疼极了。

我是这样解决的:

我去找她们老师讲了自己的看法:“幼儿园的选拔和竞争,要避免最终只淘汰四分之一的小朋友的这种情况,16人当中选12人,与24人或32人中选12人,对被淘汰的孩子的打击是不一样的。少数几个小孩子被淘汰,他会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中表现最差、最笨拙,或者是老师最不喜欢的小朋友。”老师听了我的分析,道歉说,她们忙昏了,真的没想过这么深;当时只想着舞台的纵深度不够,不能容纳四排孩子打小鼓,换作三排孩子上场,可能效果更好。“事已至此,可怎么弥补呢?”我和老师商议了半天,一致认为该给这4个淘汰的孩子组织一场“复活演出”,让她们给来开家长会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表演一场“花样小鼓”,为此,老师和正式参演的小朋友,都纷纷为她们的重新排练出主意、想办法,开心的笑脸终于又回到玲玲的脸上。

四、当孩子被评价为“问题小孩”,而流露出对未来小学学习的惧怕情绪时

彬彬妈:一上大班,一学习拼音和算术,彬彬就仿佛成了一个问题小孩,他屡屡把p成q,d写成p,u写成n,又把2和5写反,好像成了“2”和“5”镜子里的影像。这种错误讲了多遍不改,老师就有点着急上火,有一次老师开玩笑说:“你这种情况还择什么校呀!白花钱。”我儿子回来一脸愁容,说,妈妈我怎么这么笨,没有小学老师会喜欢笨小孩的,我怕从幼儿园毕业,怕去上小学。我的心像被揪了一下。也许幼儿园老师是无意的,但一句无心的玩笑话很可能被孩子都放大成对自己根深蒂固的评价。长此下去,孩子自然对学习越来越畏惧,对就要到来的小学生活越来越畏惧。

我是这样解决的:

我把我的看法委婉地跟老师提了,建议她多增加对孩子的鼓励,也增加对小学老师的“正面宣传”,不要一味强调小学老师要求严、惩罚多,要多对孩子说:“小学的学习也很有意思,老师组织小朋友做游戏,上体育课还玩‘老鹰抓小鸡’呢。”“小学里的很多内容老师都教给大家了,大家还小嘛,所以学起来会有一点困难,不要紧,大家都是聪明孩子,慢慢来!”老师有点惭愧地说:“彬彬妈你真的很有办法。”又说:“看来教彬彬这样敏感的小朋友,咱还真得多讲究方法,多付出观察和耐心。”

其他有赖于与老师沟通的情况:

1.当孩子有不舒服但又必须拜托幼儿园看护时

虽然有晨检,但有些孩子的健康状况不佳,却未必能引发老师的关注。此时父母必须将孩子的病况告知老师,说明没有传染问题,以便于老师安排食堂做一份清淡的病号饭,并提醒孩子增减衣物,减少活动量并安排休息。

2.当孩子昨日受伤而老师未及时发现时

即使你不想追究谁的责任,遇到这种情况也要告诉老师,提醒老师对全体小朋友进行安全教育,如有“肇事者”,应找他特别认真地谈一次话,以杜绝“事故”苗头的再次发生。这也是对幼儿园的关注与负责。

3.当孩子没有听清回家后的功课时

发生这种情况,要么是自家宝宝注意力不够集中,而老师没有发现;要么是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和任务没有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孩子和家长都会有遗忘。提醒老师改进“布置功课”的方式,可以方便父母和孩子共同执行。

专家指路:想取得更好的沟通成效,要注意三原则

原则一 换位思考

毕竟两三个老师要照管三四十个孩子的生活起居、活动安排,留心到他们每个人的情绪变化,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所以平时要求孩子们步调一致也是为了方便管理,带着某种不得已的成分。父母跟老师去做沟通,多数是希望老师给予自家孩子更多的精力和关注,照应到孩子的个性化需求,而这些要求可能会给老师带来额外的压力和不便,对此,千万不要以指责、对峙的态度去参与沟通,不要说“您有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或者说,“我家宝宝受了这么大委屈您都没有注意到,您太疏忽了。”要对老师的辛苦抱以感激之情。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应该换位思考,对老师的些微疏忽予以充分谅解。

原则二 找准沟通的时机

如果在早上入园时找老师沟通,一般来说,老师只能给你两三分钟来谈问题。因为这个时候老师很忙,要观察每个小孩的情绪,检查必带的东西是否带齐,因此除非孩子带病带伤入园,要拜托老师照应,此时不是深谈的良机。下午四点到五点之间,是家长接孩子的高峰期,老师也是应接不暇的。过了下午五点,大部分孩子都被接走了,老师的情绪完全放松下来,此时的沟通才有利于双方谈得深入,谈得心平气和。

原则三 最好避开孩子这个“当事人”

5.家园合作共育 篇五

家园合作共育有利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几年来,我园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家庭是幼儿园重要合作伙伴”精神,与时俱进,开拓思路,开辟了家园合作共育的新途径,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宣传,促进家园信息交流。我们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促进家园间的信息交流。

1、宣传橱窗。我园在显要位置设置了家园宣传栏,每学期根据教育要求出2-3期,向家长介绍园内发生的大事、学前教育动态、孩子的各项活动以及有关科学育儿等方面的知识;每个班级在门口也设置了“家园联系”栏,每月一期,内容涉及到幼儿卫生保健、家教成功经验、幼儿园教育内容和信息等多方面。通过宣传橱窗,向广大教师和家长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教知识等,同时也成为了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渠道。不少家长利用接孩子的时间、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接受信息并付诸实践。

2、书刊宣传。我园为让家长从理论上较系统的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更科学的教育孩子。我们定期向家长发放了《家庭教育活页文选》等多种书刊,并坚持为家长们订阅了《早期教育》、《幼教园地》等杂志,开拓家长视野,增长知识。

3、材料宣传。我园通过每月一期的《幼教信息》、各班每周一期的《家长园地》,每周一反馈的《家园联系册》,定期向家长宣传保教知识,并进行实例指导。我们还创办了《家园共育》小报,内容有教师的“教育心得”、家长的“育儿经验”、孩子的“佳作欣赏”等多个专栏,成功架设了家园沟通的桥梁。

二、开展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共育

为了实现家园两轮互动,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我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采的活动,开创了家园合作共育的新局面。

1、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专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定期开会、座谈、探讨家教工作、幼儿园管理工作和家园联系等情况,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家园沟通中的障碍,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互动。

2、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针对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视智育,忽视德育; 超前教育,任其发展;滥用奖励,关照过度等问题,我园认为要提高保教质量,必须首先从更新家长的观念入手,为此,我园每学期都通过讲座、报告、看录象等形式向家长进行育儿指导,组织家长观看了《金色童年》系列讲座,《0岁方案》以及王才贵教授的新经典导读活动录象,使家长们受益非浅,从根本上提高了家长的育儿水平。

3、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我园定于每年的三月、十月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们来园观看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听课、评课,了解幼儿在园的种种表现和发展情况,亲身感受幼儿在园的成长和进步,也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足,同时,和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联系和探讨,以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达到最优化。

4、开展家园联欢会。每年的“六一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我们都组织家园共庆活动。每个孩子都准备精彩的节目,并在和家长的共同合作中,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以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而且通过家园同乐活动,促进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为每位幼儿都提供了表现的机会,深受家长的欢迎。

5、开展运动会等比赛活动。我们每年召开春、秋两次运动会,每次运动会都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并设计了“赶小猪”、“踩气球”等多项亲子活动,使家长和孩子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比赛,既锻炼了孩子体质,又增进了亲子间的交流。另外,我们还组织了“生活技能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在家长与孩子的合作中,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让家长们学会了如何与孩子相处。

6、新学期的家长会。家长会是增进家园合作的重要途径。新学期开始,我园各班都要针对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家长的思想状态,召开家长会。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园里的工作汇报、孩子的分析评定、需要家长配合的事情,最后要请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和家长在这一段时间内,共同对幼儿在家、在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现场分析,研究并找出对策,以确保各项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7、“家园衔接”亲子活动。为使新入园的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园开展了“家园衔接”亲子活动。本活动采取家长陪伴的方式,通过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让幼儿在熟识幼儿园环境及班内老师,慢慢消除幼儿在陌生环境中的恐惧心理。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幼儿很顺利的度过了家与园之间的衔接,而且还可以使家长从中了解到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老师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也了解了孩子的个性特点,为更好的开展保教工作做好了准备。

通过以上 各项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不断增强对教育的重视度,提高教育素质,更重要的是,在家园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中,教师与家长建立起了真诚的伙伴、互动关系,使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了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及时反馈,促进家园共同提高.我园十分重视家长的反馈意见,通过开展多途径的反馈活动,及时分析家长们反馈回的信息,认真整改,来促进家园的共同提高。

1、发放“家长评教表”。我园每学期末都发放“家长评教表”,通过书面形式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建议,教师的“育儿观念”、“奉献精神”、“幼儿在园发生的安全事故”等多个层面进行调查,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从中了解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整体水平,适时调整我园的目标、计划及管理方法。

2、各项活动后的反馈。在每次活动开展后,如“六一”、“元旦”、“开放日”结束后,我们都请每一位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整理、汇总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家长的心声,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和家长携手教育好孩子。

3、建立“家长信箱”。我园在门口设立了“家长信箱”,请家长随时向我们反馈情况、意见及建议,并定期开箱,汇总信息,及时改进工作。

4、家访与家园联系册的运用。我园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家访,了解孩子们在家的表现情况,并向家长们及时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做好家访笔记;我们还利用家园联系册的发放,进一步促使了教师随时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状况,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更好的与家长建立情感。

6.浅谈家园合作工作 篇六

推荐 收藏 ――我对家园合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赵冬梅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保证之一。《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保育和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起幼儿教育的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应采取了多种家园沟通的方式,如召开家长会、填写家园联系手册、进行随机访谈、开放半日活动、设置家园宣传园地、开设家长学校、召开亲子运动会等。总体看来这些形式为家园共育搭建了经验交流与分享的平台,共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就任何一种沟通方式而言,都存着不同程度的利与弊,下面是我对家园合作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接送环节是随机访谈的有效途径,尽量避免使用“挺好的”

接送环节是随机访谈的一种便捷有效的途径。首先,和其他的家长工作形式相比,接送环节传递信息最快、最便捷、最及时。每天早晨和晚上,教师与家长都会见面,抓住这一机会与家长进行沟通,能够增强家园同步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此时家园双方可以互相传递重要信息。早晨孩子入园时,教师可以快速了解昨日幼儿身体、情绪状况,以便在一天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实施个别教育;傍晚离园时,教师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情况,并为家园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另外,我们还应认识到,接送环节会折射出教师对孩子,家长的重视程度,折身出幼儿园的园风,教师的敬业精神,直接影响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看法、态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接送环节需要教师热情、耐心、坦诚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尽量避免只好“挺好的”、“还行”、“一般”这样的模糊词语来回答家长。“挺好的”是人们对事物模糊表态的一种方式,用这个词语来回答家长,一次、两次兴许可以,但久而久之,会让家长觉得这是在敷愆。因此。在说完“挺好的”后,教师一定要补充说明到底好在哪里,孩子有什么具体表现、进步或不足。其次,要适当给家长提一些教育建议。大多数家长都欢迎教师提出教育建议,认为这是教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但在提意见和建议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和场合。对少部分不理解教师工作的家长,要保持冷静,坦诚交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二、增强家长开放活动的实效性

家长开放活动是幼儿园家长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在实践中,很多家长对此类活动都很感兴趣,也愿意积极参与,很多教师也想利用这类活动向家长展示自己的工作,以促使家长更好的支持自己的工作。但是,这项活动在实际操作时也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

家长方面,有的认为家长开放活动好是好,但每次活动班上人很多,乱哄哄的;有的认为开

放活动时,很多家长不是很注意,经常会指挥自己的孩子,挺影响活动的;还有的认为有时候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有的家长喜欢直接介入,并且总是指责别的孩子不对,这给教师、家长和孩子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教师方面,有的认为每次家长开放日,很多平时能够正常解决的问题都变的很难解决了;有的认为原来准备好的活动,来了很多家长后,环境马上变得很乱,闹哄哄的,只能扯着嗓子叫,真累;还有的认为组织过程中经常要不断地找孩子,因为他们有的赖在家长身边,有的跑到老师看不到的地方玩去了。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可以归纳出三方面原因:一是所有家长同时参加半日开放活动,空间有限,给幼儿园正常工作带来了困扰;二是家长不理解活动的要求,出现了某些不宜行为,使教师很难组织活动;三是活动过后家长就走了,家园没有交流和研讨机会,使得活动效果很难保证。因此,从家园双方需求出发,对家长开放活动可做一些改进。

1、改变活动的组织方式

首先,变集中开放为增加开放次数,减少参加人数,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活动空间问题,环境好了,幼儿情绪稳定了,家长心态平和了,开放活动正常开展就有了基本保证。

其次,开放活动前公布时间、内容,请家长自愿报名。有时可以有目的的安排一些家长参加。

再有,在开放活动前,教师动员家长配合,共同引导幼儿在家长在园时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参加班级活动。

这样,开放活动有了良好的环境,家长有了明确的目的,教师有了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幼儿也就有了积极的情绪和表现。

2、和家长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开放活动后,采用和家长一起座谈的方式,不仅让家长看到教师是怎么做的,还可以让家长了解教师为什么这么做。“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座谈,可以带动家长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使家长们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不断深化,并能积极交流自己的教育经验,也可使教师从家长那里获取很多宝贵的教育经验和知识。

三、家园宣传园地的内容宣传应配合作品展示

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往往注重具体内容,今天学会一首儿歌,就很满意,明天讲不出来,就要批评孩子。而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对孩子习惯、能力的培养。目前,幼儿园在进行课程改革,我们开展的各类预成、生成活动中,各种探索、操作、经验交流和发现成为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这就更难以具体的教学内容形式向家长展现了。因此,家园宣传园地在活动内容公布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孩子作品的展示,内容是各种形式的,教师记录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这可以是孩子在活动中一次事例的描述,也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表扬;孩子在活动中的照片,配以简明扼要的图片说明;孩子的作业,教师写上简要的评价;孩子在活动中的发言,教师给予据实记录;孩子收集的资料,注明是“某某小朋友和父母共同收集”等等。

这样,家长们不仅了解了每天的活动内容,也学会了从多个方面来评价自己的孩子,更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细致和辛苦。通过赞美孩子,教师和孩子的感情更加深了,通过家园宣传栏的展示,家长和教师的交流也更实在、更融洽了。可谓一举两得。

四、家园合作的前提是尊重家长

当前,家园合作越来越受到幼儿园乃至家庭的重视,从幼儿园的角度来看,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园合力作用发挥到最大,尊重是必要的前提。家园合作要以教师对家长的尊重为起点,最终赢得家长乃至社会对教师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现在,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参加园内的活动,大多要向领导请假,如果园内组织活动过于频繁,难免会影响到他们正常工作,家长“不支持”也就有情可原。对此,教师应予以理解,在组织活动时,不能要求家长必须到场。同时,教师还应考虑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不能为应付检查而随意把家长召集到幼儿园来。可以事先调查、了解家长在时间方面的具体情况,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活动安排。这样,家长活动的形式多了,有集体的、个别的,还有分组的,家长有了相对自主的支配时间的权利,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态度积极了,自然也就不在对立了。

以上所述,是本人的几点拙见,仅供参考,如有不妥,请多指教。

7.家园合作礼仪教育的途径 篇七

一、确立合理的家园合作礼仪教育理念

首先,很有必要确立合理的家园合作礼仪教育的基本理念,这将会让教育过程更有针对性,也是保障礼仪教育收获更好的成效的根基。幼儿园和家庭是孩子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场所,幼儿时期的孩子的各种生活习惯以及基本观念的形成也直接受到这两个环境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只有以家庭和幼儿园为共同的出发点,这样才能够让礼仪教育更好的得以渗透。一方面,幼儿园应当成为礼仪教育的主要阵地,孩子们在园内教师要充分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并且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家庭应当对于幼儿园内的教育内容加以巩固与强化,要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够很好的将从幼儿园内学到的内容加以实践。只有明确家园合作礼仪教育的基本理念,这样才能够让礼仪教育收获更好的成效。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礼仪,应以幼儿园为主导,而幼儿教师是本课题实施的关键因素。想要让家园合作背景下的礼仪教育更好的得到落实,这首先需要教师主动学礼、守礼“、正人先正己”,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师的专业化不仅仅体现在教育孩子的技能方面,还应该在言行举止方面做出表率。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内受到更好的影响与熏陶,这也会促使孩子们形成更多好的行为习惯。在这样的基础上幼儿才能够进一步将这些好的行为习惯带入家庭环境中,这才是礼仪教育有良好落实的一种体现。

二、提升家园合作礼仪教育的可操作性

提升家园合作礼仪教育的可操作性也很重要,只有为家园合作背景下的礼仪教育找到好的方法与途径,这样才能够发挥更好的教育功效。幼师应当有更多好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要想办法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够带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规范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进而让礼仪教育真正得到渗透。此外,教师要保障家长能够对于孩子的礼仪教育有充分配合,这也是家园合作背景的一种实现。教师可以给家长们留下一些具体的家庭教育的任务,无论是观察孩子的行为习惯,还是在家庭环境内对于幼儿园内学到的内容进行巩固,这些都是促进家园合作可以有的方式与途径。

想要深化礼仪教育的家园合作,一方面,应当以系统的礼仪课程为蓝本,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入园、离园、盥洗、教学活动、户外活动、进餐、午睡等各个环节中,随人、随时、随地、随事地进行随机教育。并在小、中、大班分年龄使用幼儿指导用书,在集体活动中融入礼仪歌谣、礼仪故事、礼仪表演等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向家长发放家庭指导用书,让家长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指导并巩固幼儿在幼儿园之外的言语与行为,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家园合作背景下的礼仪教育的可操作性,这也是让礼仪教育发挥更好的教育功效的途径所在。

三、家园同步,提升礼仪教育实效性

对于孩子的礼仪教育的渗透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幼儿园都应当做出努力,并且两方应当有充分配合。只有让家园同步,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幼儿园可以加强和家长间的联系,并且可以将幼儿园内礼仪教育的进展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家庭环境中予以配合。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增加和家长间的交流互动,也可以让家长间交流一些好的家庭教育的心得。这样才能够促进礼仪教育的不断渗透,并且能够更好的体现家园合作的背景,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切实提升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让家园教育能够得以同步的方法有很多,幼儿园可以结合自身的各种环境与条件选取一些适宜的家园教育渗透策略:1建立家园联系本,每周把幼儿在园内的教育成长情况告诉家长,并请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在家的行为习惯记录下来告诉老师。家园联系本有利于家长和老师更详细地掌握幼儿的点滴进步。2建立家园栏我们就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3经常展示幼儿在一些幼儿园开展相关活动的照片,同时向家长征集幼儿在园以外的文明礼仪行为照片,让家长直观地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家园合作步入良性循环。4在“家长学校”中开展专项的礼仪知识讲座,让家长代表交流文明礼仪教育的经验与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事例。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策略,并且能够让家庭和园内的教育有更为紧密的联系。

8.积极合作 家园共育 篇八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合作;探索思路

作为基础教育当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乃至终生教育的重要基石,因此幼儿园教育一直以来是社会公众关注的中心和焦点。而在《纲要》当中已经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这也意味着幼儿园需要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并且邀请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当中,从而在双方通力协作下更好地完成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将以此为基础,简要谈谈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思路方法。

一、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简要概述

1.家园合作的具体内涵

所谓的幼儿园家园合作,具体来说指的就是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儿的发展过程当中,二者通过积极的交流与沟通,在相互配合与支持下,利用双向互动的家园合作共同实现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家园合作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着重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纲要》要求幼儿园需要将家长视为其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坚持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幼儿园需要鼓励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当中,并为其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提供必要的帮助,而这也是幼儿园家园合作诞生的背景。

2.家园合作的重要作用

从本质上来说,幼儿园家园合作其实就是一种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的交流活动,在此过程当中,幼儿园需要为家庭教育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服务,并积极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而家长也需要主动配合、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家园合作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同时从幼儿的日常行为、学习、生理以及心理等多个角度给予幼儿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双方通过实现优势整合,以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二、现阶段幼儿园家园合作存在问题

1.家长参与性不足

当前在幼儿园家园合作当中家长参与性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很少能够有时间参与到家园合作活动当中,加之部分家长直接将孩子交付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其他亲属,此类人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比较缓慢,一时难于接受家园合作这样的先进教育理念。而缺少家长的参与和配合也使得幼儿园家园合作成为空壳,丧失其应有作用。

2.合作内容有局限

在家园合作当中家长过于依赖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往往只是被动地等待幼儿园和教师与其联络,只有少部分的家长能够积极主动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而在此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沟通的内容也主要局限在幼儿在园内的表现、幼儿所犯错误等等,这也使得很多家长对家园合作产生误解,认为与教师沟通就是被教育或者领任务,因此也影响了家长的参与积极性。

三、积极合作 家园共育——幼儿园家园合作思路

1.树立科学教育观念

家园合作当中,幼儿园需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在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向其传输家园合作的理念与重要意义,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教育当中,进而在双方的相互配合、互相支持之下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共同树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念,在幼儿园方面,其需要将传统局限于室内的封闭教育转向至室外的开放式教育,通过组织安排各种各样的合作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其中。而在家长方面,其自身也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幼儿教育需要家长与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在平时家长需要积极学习育儿知识、掌握幼儿心理,并主动与教师联络关心幼儿园以及班级的事情,从而在幼儿教育方面与教师达成一致,明确共同目标,最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构建家园合作平台

在幼儿园家园合作当中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必不可少,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自由、高效、双向沟通,需要积极建立起家园合作平台。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家长联络簿实现与家长的双向沟通,在联络簿当中教师除了需要仔细写明幼儿当天的表现、存在问题等内容之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幼儿保健知识、家教注意事项等内容,以便能够有效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除此之外,幼儿园以及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当前发达的移动通讯技术,通过微博、微信等交流软件,教师可以在文字的基础上通过图片、影音视频等多种方式清晰直观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内的学习生活情况,使得家长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幼儿的进步与不足;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微博和微信当中定时向家长转发或推送育儿知识,家长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接收信息并认真阅读,从而将其更好地运用在实际家庭教育当中。

3.开展多种家园活动

在幼儿园家园合作当中开展多种多样的互动是其中一项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其实在家园合作当中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家长来说都是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家长通过家园合作能够系统地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有效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而幼儿园和教师也可以在家园合作当中对自身的教育形式、方法、内容等进行回顾与反思,从而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与改善。比如说幼儿园可以适当开设家长开放日,在开放日当中邀请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进行参观指导,并鼓励其积极提出自身的看法与意见。为尽量避免家长在开放日当中过于注重幼儿的表现等情况,教师需要在正式进入开放日活动之前提前告知其活动内容、活动目标等,让家长能够带着问题参加开放日活动,进而提升该活动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志愿者课堂活动,在这一活动当中由家长充当教师,带领幼儿完成当日的教育活动。教师可以事先结合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兴趣爱好制定恰当的活动主题,并要求家长做好相应的活动准备。譬如在组织幼儿参加“认识身边的电——节约用电”活动当中,某教师曾经邀请班级中在供电局上班的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发电厂,了解电能的由来,并利用苹果等水果带领幼儿制作“水果电池”,其他家长在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纷纷主动请缨负责管理幼儿安全和纪律,负责照顾幼儿饮食等。此番家园合作活动大获成功,幼儿在活动当中不仅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形成了丰富的知识体验,而家长在此过程当中也更加了解幼儿在园内的真实表现,并且对幼儿园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在日后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共同推动家园合作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家园合作具有明显的双向性,需要幼儿园同家长积极进行沟通与交流,在相互分享资源、互相默契配合之下共同实现“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考虑到当前在幼儿园家园合作当中,家长参与性不足、合作内容有局限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幼儿园和家长需要尽快转变教育观念,通力打造家园合作的平台,而幼儿园也需要尽可能多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园活动,从而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机整合在一起,全面推动学前教育的长效进步。

参考文献:

[1]吴重涵,张俊,王梅雾.家长参与的力量——家庭资本、家园校合作与儿童成长[J].教育学术月刊,2016,03:15-27.

[2]夏海,杨慧玲,韩元香,黄莉,梁莉.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研究——以XX高校附属幼儿园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39:259-261.

[3]杨芸,李远秀,张先慧,周丽红,李丽霞.重视幼儿园家长工作 实现家园和谐共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5,02:72-76.

[4]陈朝霞,彭丽华,陈达芬,周利娜.发挥家园合力 促进幼儿发展[J].当代学前教育,2015,04:36-38.

作者简介:

上一篇:2019关于教师工作心得体会感悟下一篇:环评考试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