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大纲

2024-09-11

高中语文大纲(精选6篇)

1.高中语文大纲 篇一

一、《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篇)

1、《劝学》(节选:学不可以已——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

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3、《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史记》)

4、《陈情表》(李密)

5、《藤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6、师说(韩愈)

7、阿房宫赋(杜牧)

8、六国论(苏洵)

9、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0、前赤壁赋(苏轼)

(二)诗词曲(30首)

11、氓(《诗经》)

12、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13、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14、短歌行(曹操)

15、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

16、山居秋暝(王维)

17、蜀道难(李白)

18、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9、将进酒(李白)20、兵车行(杜甫)

21、蜀相(杜甫)

22、客至(杜甫)

23、登高(杜甫)

24、登岳阳楼(杜甫)

25、石头城(刘禹锡)

26、琵琶行(白居易)

27、李凭箜篌引(李贺)

28、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

29、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30、锦瑟(李商隐)

3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了)(李煜)

32、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33、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

34、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35、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36、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37、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

38、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39、扬州慢(淮左名都)(姜)

40、长亭送别(正宫)(王实甫)《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文言文

1.《论语》六则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鱼我所欲也

5.曹刿论战

6.三峡

7.与朱元思书

8.出师表

9.桃花源记

10.五柳先生传

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12.始得西山宴游记

13.陋室铭

14.岳阳楼记

15.醉翁亭记

16.记承天寺夜游

17.上韩太尉书

18.墨池记

19.爱莲说

《孟子》

《左传》

郦道元

诸葛亮

柳宗元

刘禹锡

范仲淹

欧阳修

周敦颐

20.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二)古诗词

1.关睢

《诗经》

2.蒹葭

《诗经》

3.君子于役

4.陌上桑

5.龟虽寿

6.观沧海

7.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8.饮酒(结庐在人境)

9.木兰诗

10.杜少府之任蜀州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使至塞上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寄

15.渡荆门送别

16.行路难(金樽美酒斗十千)

17.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

18.次北固山下

19.黄鹤楼

20.望岳

《诗经》

汉乐府

北朝民歌

孟浩然

21.春望

2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题破山寺后禅院

2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5.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寞)

2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7.观刈麦

28.钱塘湖春行

29.雁门太守行

30.赤壁

31.泊秦淮

32.夜雨寄北

3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4.忆江南(梳洗罢)

35.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3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3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38.登飞来峰

39.江城子?密州出猎

4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1.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逞)

42.醉花阴(薄雾浓去愁永昼)

刘禹锡

刘禹锡

白居易

白居易

杜 枚

李商隐

李商隐

温庭筠

范仲淹

王安石

李清照

43.游山西村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5.过零丁洋

文天祥

别云间

夏完淳

47.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48.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49.论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2.巧言令色,鲜亦仁!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27.君子周急不继富.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54.寝不尸,居不容.5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6.未知生,焉知死?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5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6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6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6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64.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6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6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70.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7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7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7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

仁,有杀身以成仁.8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8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8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8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8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90.既来之,则安之.9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92.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9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9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95.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96.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97.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9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99.十五有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耳顺 七十古稀 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默写资料 195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9.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1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1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4.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15.闾阎扑

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1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8.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19.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

20.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1.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2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2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2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25.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2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7.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29.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30.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3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3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3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

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

三、必背高中名篇名句整理——诗词曲(30首)3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35.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3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37.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3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

39.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4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4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4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4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4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8.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49.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50.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5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5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54.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55.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5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7.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58.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59.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60.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61.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6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6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64.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6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6.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7.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68.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69.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70.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

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7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本届高中课本涉及可能默写的名篇名句

7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7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74.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7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潜《归去来兮辞》)76.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7.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7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7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80.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8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8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8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84.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8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8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8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8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8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90.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9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四、高考涉及的课本外的名言名句

9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9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9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9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9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97.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

9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99.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

10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10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102.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10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0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05.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0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0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0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9.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2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2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2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12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2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126.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27.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12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9.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

13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13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13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

13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1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13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13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13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13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14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41.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

14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14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14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史记》)

14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

14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14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司马迁《史记》)

1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

14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

15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司马迁《史记》)

15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司马迁《史记》)

15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史记》)

1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15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

15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

15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15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

158.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

159.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陈寿《三国志》)

16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16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6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6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16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6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太子少傅箴》)

16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

167.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

168.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冏《六代论》)

169.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礼记》)

17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司马迁《史记》)

171.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17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

五、必背初中名篇名句整理

17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7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7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7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7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78.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现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7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80.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说苑》)

18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18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8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18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底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8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86.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8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18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18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2.高中语文大纲 篇二

第一节从数学教学大纲到数学课程标准

1、区别两个概念: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对各学科课程进行规范的纲领性文件, 教学大纲实际上是规定教学工作的一个纲要性文件, 因此常常规定的十分具体细致, 以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真正能够起到具有直接操作性的指导作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2、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本节从五个方面阐述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理念。 (1) 构建共同基础, 关注个性选择 (2) 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3) 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4) 与时俱进话“双基” (5)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第二节我国高中数学大纲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的全国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有关概念辨析。

[2]海南出版社发行的《高中新课程理念与实施》, 2005年版。

[3]江苏教育出版社发行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2004年版。

[4]人教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2003年版。

[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走进新课标——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2002年版。

[6]数学梦网《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解读》2006-4版。

[7]中学学科网《高中数学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2005-8版。

[8]中学数学信息网《高中新旧教材的比较与研究》, 2006-6版。

3.高中语文大纲 篇三

【关键词】《标准》 ; 《大纲》 ; 目标维度 ; 教育目标分类学 ;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36-02

一、概念界定

本文中的《标准》是2003年颁布的《标准》,《大纲》是2000年颁布的《大纲》,是1996年的大纲的修订版。目标维度指的是《标准》和《大纲》阐述目标所涉及的不同方面。

二、目标维度的比较

《标准》中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见表1。

《大纲》中没有明确提出目标维度,在第三部分内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中,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来描述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不同层次。其含义是了解:对知识的含义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这一知识是什么,能够(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理解:对概念和规律(定律、定理、公式、法则等)达到了理性认识,不仅能够说出概念和规律是什么,而且能够知道它是怎样得出来的,它与其他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有什么用途;掌握:一般地说,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形成技能,能够(或会)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

(一)维度的不同

从《标准》和《大纲》的目标维度来看,《标准》是从三个维度阐述了目标,三个维度并不是指三个目标,而是目标的三个方面,是融为一体的,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经历“过程与方法”,从而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大纲》阐述目标时用了三个行为动词,了解,理解,掌握,它是三个层次,具有逐级上升的特点,它是一维目标,实际上只相当于《标准》的“知识与技能”。《标准》从《大纲》的一维目标发展成三维目标,从量的角度看,《标准》更为全面。

(二)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标准》的三维目标与课程目标的阐述基本一致,课程目标中的第1点属于知识与技能,第2,3,4点属于过程与方法,第5,6点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要求而确定的具体目标方向。通过三个维度的目标的设置,在课程实施中设计目标的三个维度,通过高中三年的数学学习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而《大纲》的一维目标就显得与教学目的(相当于《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联系不够紧密,对知识分三个层次的认识对于实现培养数学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略显不够充分。

(三)行为动词的不同

《标准》的每一维目标又涉及不同的水平,各个水平又提供代表这个水平的行为动词(见表1),这对于数学教师具有启示作用。《大纲》只提供三个行为动词:了解,理解,掌握。这有利于数学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确定要达到的相应水平,但是这样的分层不够具体,明确,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把握。

(四)例子

对于等差数列这一教学内容,《标准》中目标阐述为:1.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2.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大纲》中目标阐述为: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对于等差数列,《标准》的目标阐述里面有“探索”、“发现”行为动词表现出过程性目标,同时也有知识层面的“理解”、“掌握”的行为动词。而且《标准》的阐述能让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操作,例如“通过实例”,“具体问题情境”等词都会给数学教师一些启示。《大纲》的阐述没有体现出过程性目标,用“理解”和“掌握”来反映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不同要求,这对于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提出很高的要求。

《标准》与《大纲》在目标的维度、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行为动词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主要是从《大纲》的一维目标变成《标准》的三维目标,用数学的语言说,即从一维数轴变成三维立体,这样《标准》的目标更加全面,更加丰富。

三、目标维度不同的原因

不管是《大纲》的一维目标,还是《标准》的三维目标,其主要的依据是教育目标分类学,1956年,经过布卢姆等人的努力,《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一书出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学习的认知领域划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每一层次再细分为若干子类,认知目标分层次递进,具有较强的累积性,具体见表2。

布卢姆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对于我国教育实践影响很大,《大纲》目标阐述的“了解”、“理解”、“掌握”这三个层次很大程度受布卢姆六个层次的影响,根据《大纲》中“了解”、“理解”、“掌握”的含义,大致对应于布卢姆的“知识”、“领会”、“应用”,但是“理解”可能也有“分析”等层次的成分,“掌握”也有“综合”、“评价”等层次的成分。《大纲》中的三个层次的提法是借鉴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结合我国当时的应试教育现状,三个层次的提法更是从考试的角度出发的。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里面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和“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提法实际上就不仅仅停留在原来知识与技能的维度上,而是多了两个维度的内容,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说,《大纲》虽然在教学目的中有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義观点的提法,但是却没有明确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教学内容仍然在知识层面提出目标,这样教学目的中的提法有些被“孤立”。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标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关注了情感领域,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发展。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情感领域分类层次见表3。endprint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情感领域,主要涉及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等非认知要素,这和《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吻合的,对于数学学科而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认识到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广泛应用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更为重要的内化过程。

就过程与方法维度而言,布卢姆认为教学过程或活动是一种手段,不属于目标范畴,所以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是我国创新的提法。新课改以来,有部分学者认为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是值得商榷的,主要是从理论层面,教学层面,评价层面来说明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的不足。笔者认为《标准》中将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主要是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考虑的。对于数学教学,传统的课堂更多的是教师讲授数学知识,《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则要求数学教师教学中要适当地介绍数学知识的背景,重视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对于数学学习,《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不能机械地记数学知识,而是在数学教师创造的数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生成的过程,掌握研究数学的方法,从而实现“做中学”。所以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实际上是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点笔者认为是合理的。

从《大纲》的一维目标发展成《标准》的三维目标,主要是我国关注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更多领域,不仅仅只从考试的角度对知识与技能维度设定目标。同时对数学学科教育有了新思考,以知识为载体的数学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过程,对数学的认识和情感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四、一些启示

一直以来,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乏味,这和数学的学科性质有很大的关系,数学学习必然有证明、计算等程序性的知识,《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正是为了这一问题提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数学教师,一个只传授知识的数学教师必然会让大部分学生机械地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存在问题的,学生无法对数学感兴趣。《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维度强调注重数学知识生成的过程,学生体验过程,体会从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一些数学概念课,传统的课堂可能更多地采用这样的步骤:呈现概念,概念辨析,概念应用。学生很少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大部分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标准》下的课堂的呈现方式:概念引入,得出概念定义,概念辨析,概念应用。教师呈现关于概念的实例,经过抽象归纳、问题解决等方式由学生给出概念的定义,这样的过程更多地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在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背景和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一个数学教师经常在数学课堂上体现“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更有利的,大部分的学生以后是不研究数学的,一些数学知识以后可能也不会用到,但是对于数学的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数学思维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却是很重要的。

五、总结

《大纲》和《标准》的对比分析内容有很多方面,本文从目标维度的角度着手,分析了目标维度的差异,讨论了形成差异的原因,从讨论差异原因中发现《标准》相对于《大纲》的发展,最后给出一些启示。《标准》從目标维度角度看比《大纲》更加全面,使得目标更加的“立体”,这无疑是数学基础教育的一大进步。数学教师按照《标准》的理念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2).

[4]孙名符,谢海燕.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1):63—66.

[5]刘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与近年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之比较研究[J].中学教研(数学),2003(10):31—34.

[6]盛群力,马兰,褚献华.界定三维教学目标之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0(2):31—35.

[7]张春莉,高民.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十年的回顾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1):57—70.

[8]郭腾.继承与发展——新课程三维目标与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异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4):135—136.

[9]严菊婷,王晓亮.关于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5):42—43.

[10]盛群力.21世纪教育目标新分类[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

[11]黎加厚.新教育目标分类学概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12]李善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高中数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高中语文大纲 篇四

●从容说课

《桃花扇》是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孔尚任的代表作。孔尚任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曾受到康熙赏识,授为国子监博士,踏入仕途。在江淮治水期间游历了扬州、南京的一些古迹,结识了一些廉洁之士、明末遗民。写成《桃花扇》,上演之后引起了明朝故臣遗老的亡国之痛和康熙的不满,第二年因文字祸罢官。

《桃花扇》写的是明朝末年“南京近事”,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主要内容是,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一见钟情,侯方域以一把宫扇赠香君。阉党余孽阮大铖辗转资助香君妆奁之费,想以此结纳侯方域及复社之士,以解自己为正直知识分子所不齿的困境。香君怒斥阮大铖,退还妆奁,阮大铖怀恨在心伺机诬陷侯方域,侯方域连夜逃出南京,投奔史可法。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缢。奸臣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迎立福王。昏君奸臣不理朝政,沉醉于腐化享乐的生活,并伺机报私仇,强逼香君嫁与他们的亲信为妾。香君不从,撞破头颅,血溅宫扇。友人杨龙友在宫扇上略加勾画,画成一枝桃花。李香君将此扇寄与侯方域。福王贪恋声色,香君亦被选入宫中,她在筵前痛骂奸佞,被幽闭宫中。侯方域也被阮大铖捕入牢中。清兵南下,扬州城破,史可法殉难,南明颠覆,侯李出狱相遇栖霞山,取出桃花扇共叙旧情,张道士以国恨家仇喝断爱情,两人分别入道。

这部历史剧集中地反映当时民族的、阶级的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复杂而又尖锐的矛盾,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谴责了弄权误国的权奸。歌颂了民族英雄和维持民族气节的人民,总结了一代兴亡的历史教训。《哀江南》选自该剧的最后一出《余韵》。明代宗室苏昆生目睹南明的兴亡。南明灭亡之后,他故地重游,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唱出这套沉郁、悲怆的曲子。《哀江南》由七支曲子组成。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中间六支曲子以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分析抒情的表现手法是学习的重点,欣赏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是难点。可组织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反复诵读课文,结合重点曲子、重点语句进行课堂讨论。有条件的学生可课外阅读《桃花扇》全剧,或观看影片《桃花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反复吟诵,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积累有关知识,为自行欣赏戏曲打下良好基础。能力目标

1.品味准确、形象、生动的戏曲语言,提高对戏曲文学的鉴赏能力。

2.认识超现实的联想和想象、借景抒情等中国戏曲重要的艺术手法对表现优美意境的作用。

德育目标

1.深刻体会剧中真挚、深沉的故国情思。2.领略中国戏曲文化那感人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

1.品味优美感人的词语的表达作用。2.揣摩、体会蕴藏在曲中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运用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表现优美意境的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明确:三部分。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写苏昆生重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为全文定下浓郁、悲怆的基调。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写苏昆生凭吊昔日国都的各处地方,抒发亡国之痛。第七支曲子是尾声,为写苏昆生总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景象的变化,痛悼南明的灭亡,唱出强烈的亡国之痛。

(2)苏昆生凭吊了哪些地方?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

重点突出了明孝陵、明故宫、秦淮一带的板桥和旧院。苏昆生按自己览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描写了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

(3)课文中哪些语句能点明全篇的主旨? 明确:“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

(4)请找出曲词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简要说明其效果。

提示:曲词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和排比。如对偶句“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排比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等。这些对偶句、排比句的运用,使曲词抒情浓郁,节奏优美,声韵铿锵。

(5)曲词第二部分依次写了孝陵、故宫、秦淮、板桥、旧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寓情于景。这几支曲子随着作者行踪依次写来,集中笔墨写景,一气呵成,并且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为第七支曲子的抒情蓄势。

(解说: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阅读中的“困惑”提出质疑,在多向交流、探究中解决问题。这种课堂活动方式充分体现主体性教学的精神和“以生为本”的思想。)

2.自然点拨

重点:欣赏准确、生动、形象的戏曲语言。(1)“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此句的重点是“猛抬头”,这三个字不仅可以使人想见苏昆生心怀亡国之痛,低头沉思的情形,而且陡然一转,表现了感情的急剧变化,使人仿佛看到他突然发现“秣陵重到”的情态。“重到”的“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灭亡之前和灭亡之后,往昔与今日的时间界限,引出苏昆生目睹的南明灭亡之后南京城的凄凉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怀旧伤今的写景抒情基调。

(2)“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这是苏昆生第一眼看到的景象,四个修饰词“残、废、瘦、空”非常形象,以“残”修饰“军”,使人想见败军溃逃的情形,这是虚写,是因“废垒”这一眼前实景而引起的联想;“残军”与“瘦马”也是虚实相对,前者为眼前之未见,后者为眼前之所见。昔日用于战争的“垒”“壕”如今已“废”“空”,又衬之以卧躺在空空荡荡的城壕中的瘦弱战马,更显凄凉。这些描写生动具体,寥寥数字就真切地呈现了南京城郊战后伤痕累累的凄凉景象。

(3)“横白玉八根柱倒”一句中,一个“横”字,一个“倒”字,写出了景象的凄凉。“横倒”是无顺序地乱倒,可见是遭受战争创伤的见证。又加上“倒”的是白玉柱,又隐隐可见当年的繁华。由眼前景联想到当年景,自不免悲从中来,亡国之恨顿生。

(4)“舞丹墀燕雀常朝”,一个“舞”字写出燕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个“朝”字,又把这种情形与臣子拜见天子的庄严礼仪联系起来,给人以今昔对比的联想,表现了昔日神圣宫廷今日却极端衰败的景象。

(5)“剩一树柳弯腰”,一个“剩”字,意味深长,表明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

(6)“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莩。”苏昆生一路行来,早又到宫院门前,此时的苏昆生虽是樵夫打扮,直入宫门,再也不会有禁军前来喝问,一个“直”字写出了苏昆生当

用心

爱心

专心

中国人的欣赏观念,与孔尚任同时代的顾彩就把本剧的结尾改为大团圆。抗日战争时期著名剧作家欧阳予倩又改为侯方域做了清朝的官,穿着清朝官服去庵中寻找香君,被香君斥骂而走的结局。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讨论明确:悲剧性的结局,打破了古代戏剧大团圆的程式,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更大的思考余地,同时又把个人的情爱同国家的兴亡结合起来。更有力地突出了“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的创作意图。

改为大团圆的结局,虽符合人民的愿望,但流于俗见,缺乏艺术力,同时也削弱了主题的深刻性。

欧阳予倩所改的结局,符合历史真实,同时也适应当时抗战的大背景,弘扬民族气节,批判汉奸行为,和原剧有异曲同工之妙。

3.《桃花扇》一剧表现了很强的民族气节,但在清王朝却屡演不禁,广为传唱,你如何理解清政府这一做法呢?满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你又是如何理解文中的爱国思想的?

(解说:以上三题的设计在于拓展学生思维,把学习引向深入,答案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成理皆可,尤其是最后一题,学生回答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只要思想上不出现偏差,皆可加以肯定。)

五、课堂小结

这套北曲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整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击节,且寓情于景和直抒胸臆相结合,感情充沛,真正为全剧留下了不绝如缕、耐人寻味的“余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曲。

2.任选一角度,写一篇评析文章。●板书设计

哀江南

孔尚任

●延伸阅读

读元杂剧《墙头马上》第一折中女主角李千金的一段唱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哪吒令】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縻①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②里。蹙③金莲红绣鞋,荡湘裙鸣环佩,转过那由槛之西。

【鹊踏枝】怎肯道负花期,惜芳菲;粉悴胭憔,他绿暗红稀④,九十日春光如过隙⑤,怕春归又早春归。

【寄生草】柳暗青烟密,花残红雨滴。这人人和柳浑相类:花心吹得人心碎,柳眉不转娥眉⑥系。为甚西园陡恁景狼藉?正是东君⑦不管人憔悴。

【幺篇】榆散青钱乱,梅攒翠豆⑧肥。轻轻风趁蝴蝶队,霏霏雨过蜻蜓戏,融融沙暖鸳鸯睡。落红踏践马蹄尘,残花酝酿蜂儿蜜。

1.这四支曲子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2.作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来表达人物情感? 参考答案:

1.这四支曲子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象,表现了主人公渴望获得幸福爱情的心情。2.作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情感。

用心

爱心

5.高中心理教学大纲 篇五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

2、课程类别:高中常规课

3、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4、总课时:17

二、指导思想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指导要求,更好地做到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我们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在高一年级开展了“高中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系列指导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在保证自己心理健康的前提下还能够有所成长,对自己即将经历的阶段和即将面临的挑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应对技巧和战胜的信心。

三、教学目标

1、总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平衡。

2、分目标

(1)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加强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的指导;(2)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调节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源“,进行应试心理的辅导与训练。

四、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认识心理学(1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讲述心理学在大学的课程设置,纠正以往大家对心理学的认识误区,对心理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第二部分 人际交往指导(3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使其明白现在他们生活中出现的很多烦恼都是源于人际交往,进而讲授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心理学效应及文明礼仪,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教学法,现场调查法 第一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一、理论的讲解

每个层次的含义;自己的层级确定;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层级解释。

二、该理论在各行业的应用

第二、三节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一、首因效应

二、近因效应

三、刻板效应

第三部分 学习方法指导(8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学业,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 第一节 记忆力训练

一、记忆力规律的讲解

二、记忆力规律的利用

三、记忆力训练 第二节 注意力训练

一、注意力规律的讲解

二、注意力规律的利用

三、注意力训练 第三节 思维力训练

一、思维力规律的讲解

二、思维力规律的利用

三、思维力训练 第四节 观察力训练

一、观察力规律的讲解

二、观察力规律的利用

三、观察力训练 第五节 科学用脑

一、大脑规律的讲解

二、大脑规律的利用

三、大脑各规律的训练 第六节 树立合理的目标

一、自我目标分享

二、合理目标的特征

三、自我不合理目标的更正 第七节 制定合理的计划

一、自我计划的分享

二、合理计划的特征

三、自我不合理计划的更正 第八节 考试心理调节

一、考试心理规律的讲解

二、考试心理规律的利用

三、考试心理规律训练

第四部分 自我认识(4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并且在认识自我的前提下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第一、二节 我是谁

一、佛洛依德人格三我结构的讲解

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的讲解

三、自我认识的游戏体验

四、自我认识的全班分享 第三节 九型人格 一、九型人格测试的施测 二、九型人格测试的讲解

第四部分 情绪调节(2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情绪波动剧烈的年龄。心理健康课希望帮助学生认识情绪产生的原因,帮助其找到情绪应对的技巧,给学生一个平和的心态。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第一、二节 我的情绪我做主

一、艾力斯的情绪ABC理论

二、情绪ABC理论的训练

三、调节情绪的方法

6.高中语文大纲 篇六

5月, 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 同年8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司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普教处主任和教研室主任 以及人教社有关负责人参加的“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方案研讨会”。会上宣布将于秋季在山西、江西、天津市开始使用新教材,进行新课程方案的试点工作。作为高中二年级开设的生物课,当前抓紧学习新大纲, 为在秋季按照新大纲的要求来试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有着现实的意义。现就初学新大纲的一些体会,试 对高中生物新大纲的特点做一浅析,供同行参考。

新大纲分为五部分,即教学目的、课程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考试、考 查、教学评估及教学设备,内容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21世纪”的总体要求。

依据《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修订本)》(以下简称旧大纲)编写的`现行高中生物(全一册・人教 版)教材内容,体系完整、知识系统性较强,内容与课时吻合。但更多讲述的是经典的生物学知识,较少联系 当前迅速发展的生物科学新成果;在实验课的安排上,仅有5 个实验,且有一实验为选做,实际只要求完成4个 实验, 因而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科学素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世界观的培养。新大纲所反 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则更新了部分传统的理论性内容,如删去了“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证据”等 专题,代之以“现代的生物进化观点简介”内容。此外,更扩展了有关环境、营养、保健等联系实际的知识, 且增强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思想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体现出了时代要求的特征。现从下列7个方面来浅析其特点。

1.知识体系作了较大调整

旧大纲对高中生物必修内容侧重的是讲述生命科学规律,对高三年级的选修内容则为复习高二年级的知识 和初中的生理卫生内容,不仅知识体系重复,更体现出是为适应高考的需要而学(选修教材内容系高考所划定 的考试范围)。新大纲将旧大纲的8个单元调整为10个单元, 又将“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移至“生物的生殖 和发育”之前讲述,体系略有修改,使内容顺理成章,通过各单元间内在联系使学生接受新知识。而选修内容 体系则以全新的知识为主线,选取了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细 胞与细胞工程”“遗传与基因工程”等。反映出新大纲有着适应21世纪现代化科学的特色。

2.明确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方面要求

旧大纲只是提出了教学内容,而无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新大纲则在教学目标问题上,首次从知识、思想 、能力3 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知识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方面:要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知道如何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 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对现代生物科学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思想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方面:要继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同时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以形成生物的进化 观点和生态学观点;还要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促进对保护生物资源之重要性的认识。

能力培养方面: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动较活跃,思维方式即将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视基本技能 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和自学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 理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3.教学的知识点有所更新

新大纲对教学的知识点有较多的更新。原则是:在突出基础性,对基础知识

上一篇:世说新语《陶侃留客》原文及翻译下一篇:乡镇三年宣传思想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