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子论语的教育学知识

2024-10-18

有关孔子论语的教育学知识(共8篇)

1.有关孔子论语的教育学知识 篇一

读《论语》,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办立私学。———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十三章)

在周朝,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孔子从三十岁就开始办私立学校,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招收一切愿意来学习的人来学习,打破了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悔焉。”(《述而》第七章);子欲巨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十四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见面礼得人,他都收他做弟子,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教育不应该分对象,不管你是官宦子弟或是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或贫穷或富裕,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男人或是女人;也不管你比较聪明,亦或者头脑比较迟钝等等都是有权受到教育的。孔子坚信即使是文化落后的确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并且坚信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能使很多人受益。

2.有关教育方法:

2.1启发式教育,并掌握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十八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原则。他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积极主动为主,对学生进行启发要掌握好时机,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进行启发。

2.2师生要相亲相敬: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为女死矣。”曰:“子在,何敢死。”(《先进》第二十三章)。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落在了后面。当孔子找到颜渊后高兴的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笑着说:“老师还在,我怎么敢死啊。”这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师生就应做到相亲相敬。

2.3思无邪,注重教材的思想性。

子曰:“《诗》三百,舍以敬之,曰思无邪。”(《为政》第二章)。古代文献都藏于官府,书写工具简陋一般人读书非常困难,相传孔子曾对古代典籍整理册订,编写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课本,即后世所谓的“六经”。此说不足以全信,但是确有改变过《诗》《书》《春秋》,即文学、政事、历史三种适合当时那个时代的书。他重视编写合适时代的教材的思想是毋庸置疑的。

2.4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二十一章)。孔子认为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为不同的人接受知识的能力不一,性格也不一,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不一样,所以因材施教是必要的。

3.有关学习方法:

3.1要以学习为一种乐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章)。孔子倡导学习之后就要经常去练习使用它,并把它作为一种乐趣。

3.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第二章)。孔子认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病的的源泉,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孔子谦虚的品质。

3.3在学习上,要注意温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第十一章)。孔子指出,如果一个人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时而能有新的知识,并且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理解能力的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3.4要学思并重。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十五章)。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学习应带上自己的思考,这样学习才能进步。同时也指出光思考也是不行的,有些问题并不是自己的思考就可以解决的,要通过学习他人的知识与经验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3.5要学会不耻下问。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第十五章)。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十七章)。孔子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虚心请教,不要不懂装懂。

3.6学习要学以致用。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第九章)。孔子非常注重学以致用的原则,并且也看出他的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实用性。

3.7品德修养要与知识技能的学习相并重。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十六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先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信和仁。当然做其他学问也是这样的。

3.8知识比生命更重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十八章)。孔子把修身治国的学说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也希望他的学生能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修身治国的学说。当然这种精神也适用于对一切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二、评孔子的教育思想

1.贡献

孔子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发生过长远的影响,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在我国教育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方针、教学原则、教授方法以及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等,依然基本上以孔子为楷模。就算是在当代也是对我们的教育影响甚大的。

孔子从古代文献、社会实践、为人忠诚、忠言可信四个方面教诲学生,我们可以把他看成孔老夫子的教学总纲。如果我们再把这个教学总纲进行实质性的归纳,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知识教育(文)、道德教育(忠、信)合作社会实践(行)。在孔子教育总纲

①中,他把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放在一起,实在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有的同学,不知道该怎么人生抉择。就业、考研,这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我强烈建议大家:向孔子学习,规划一下吧。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给孔子颁发一个大奖: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突出贡献奖。绝对名副其实,我们读读《论语》,就会感悟到,在教育界,这个老孔不简单,他的教育思想,渗透到了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教育体系完整、独立,光芒万丈、千古不朽,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②

2.弊端与不足

② 洪志漠.论语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1朱保安.读《论语》 谈教育——孔子教育思想解读[J/OL].3 [2011-5-12]

http:///wzzx/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84&Page=

3对于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是有弊端的,他的前提是要求学生相信教师的提示、书本的内容都是绝对正确的。也就是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去读书去思索。同时,这种方法又显然只适于孔子所谓的“学而知之”的高材生。他们理解能力较强善于适蹑孔子的思路,因而可以举一反三不用重教,至于那些基础较差的,仍旧只能尝着强制灌输的苦头。因此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发只能说是范围有限的改进。①

忽视科学这点是中外不少人对孔子的批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孔子那个时代,中国自然科学已经有了惊人的发展和积累。在天文学方面,如李约瑟先生所讲:“中国是文艺复兴以前所有文明中对天象观测得最系统、最精密的国家。”在数学方面,在商代就已经比较普遍地应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当然这没有《九章算术》中的内容那样高深。但只要有这些概念和最粗浅的运算技巧,在当时世界上也明显居领先地位。另据考证在物理及机械工艺在当时也是有较大发展的。但在《论语》和其它有关孔子的言行记录中,无论是数学、物理还是机械工艺等自然科学方面,均无丝毫反映。如果考虑到西周教学中本来有重数的传统,我们只能说孔子未能全面地继承和发扬他之前的文化知识。

3.我为孔子鸣不平

有人说;“孔子对人说话的态度是因人而异、等级分明的。孔子上朝时,与下大夫说话理直气壮、能言善辩,与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温良谦恭,孔子在国君面前就更谦卑了。如果国君在场,孔子总是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谨慎小心。进入朝廷之门,总是弓腰曲背,好像没有容身之地的样子。在国君面前,说话总象中气不足的样子。”

我想他们是没有认识孔子,没有真正了解孔子思想的。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八佾》)。我们都知道孔子思想主要以“礼”为核心,他一再强调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礼教,只不过在有些人人看来那是在或鄙视、或谄媚的对人罢了。同时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另一种体现。

三、我读《论语》中教育思想的感悟和收获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

可以说自从我开始读《论语》,认识孔子开始,孔子以及《论语》就深深的影响着我,孔子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让我受益匪浅,在学习上我时刻注意着预习与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老师上课时会真正听讲,努力抓住老师讲的重点、核心,也会不耻下问,也懂得学以致用,学思并重。我知道孔子的教育思想还有很多我没能好好领悟的,孔子说要以学习为乐趣,但是也有些科目我就是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孔子还说要把学知识、做学问要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但是只要有很小的外部因素的干扰就会影响到我的学习。

通过这一学期对孔子的深刻学习再加上写这篇论文查阅的相关资料,使我对《论语》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我以后会更多的去钻研《论语》,钻研孔子,钻研孔子的教育思想,更会改变自己不足的学习方法,努力对所学的相关课程投以最大的兴趣与精力,以学习为乐趣,认真、努力地学习。争取在进本科四年得到最大的收获。

① 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17

2.有关孔子论语的教育学知识 篇二

一、“温故知新”

《论语·为政》中说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要达到温故知新就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办法。

1. 多闻、多见、好学、博学。

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意思是只有通过“多闻,多见”,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才能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为“知新”打下良好基础。孔子是“好学,博学”的典范,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论语·述而》)他认为多思不如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他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他更感叹时间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 多学善思,学思结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他还告诫人们要善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还主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孔子要求人们对知识在乐学善思、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要“举一反三”,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要求人们不仅要“闻一以知二”,还要“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要在对已有知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去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4. 要学以致用,孔子说:

“贤资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交友,言而有信。显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这就是说要在实践中学习。只有经历过了,有了亲身体验,学到的东西才能应用,应用于实践的知识才是真正学会的知识。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因材施教是后人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概括。即孔子教学是要看对象的。他主张教育要切合受教育者的要求。需要从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最佳教育者的要求。在《论语·雍也》篇中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在《论语·先进》的记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教育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长处教给他们不同的内容。孔子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络,文学:子游,子夏。”关于“因材施教”,《论语·先进》中还记述了孔子一段有趣的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退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一因材施教思想:

1. 针对学生智力差异,分层次教学。

他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四类,而且认为生而知之的“上智”和困而不学的“下愚”是不能改变的。这种区分“智”、“愚”的高明之处,是他客观而正确地论述了前提条件:对前者他从自己说起,“我非生而知之者,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证明“上智”的天才实属罕见,言下之意,天赋高一点加上“敏以求之”,方能显出智力超群;对后者则强调由于“困而不学”的缘故,才出现“下愚”不能改变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他并不轻视任何人,只对那些因拒绝学习而不能摆脱愚昧的人表示遗憾。

2. 针对学生性格差异,进行因势利导。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着透彻了解,教育很富有针对性。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求性格柔弱,办事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因而鼓励;子路性格鲁莽,风风火火,冲冲撞撞,需要降温。

3. 针对学生的爱好差异,培养多向人才。

孔子很重视发展学生的爱好专长,如他对有代表性学生的优势归结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他认为“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德行突出的仲弓可以当君王;善于政事的子路可以管理军政,“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善于交际的子贡可以从事外交,等等。

4. 针对学生的实践差异,陆续推向社会。

如:“子使漆彫开仕。对曰:‘我斯之未能信。’子说。”“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雍也》)

5. 针对学生的工作差异,跟踪继续教育。

如“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给子游以重用人才的启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对冉求以必要的警告。由此可见,孔子从各个方面运用“因材施教”原理教育学生,做得很主动。如果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时,居优者为其做知识的向导,居中者为其做思路的开拓,居下者为其做知识的铺垫,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拘一格,成效必然会是丰厚的。

6. 针对行为表现的差异,让学生警惕“六蔽”。

如孔子所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喜欢仁慈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愚昧无知;爱耍小聪明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放荡不羁;诚实憨厚的人如不学习,难免上当受骗;个性耿直的人如不学习,难免固执己见;性格勇猛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惹是生非;胸怀刚正的人如不学习,难免狂妄自大。孔子在肯定学生行为优势的同时,强调由“不学”而产生的行为的负面,其目的在于激励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

《论语·述而》还明确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到疑惑,有主动思考却又不得解而非常渴望得到解答的时候,教师应对学生思考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教学方法有这样几点小措施:

1. 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就是把知识学活,由已知类推未知,由此及彼。说明对知识规律的把握可以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发现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性,并从启发思维、开阔思路、培养联想能力等三个方面找到了突破口,揭示出带有规律性的开发智能的方法,其指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四、切磋讨论,教学相长

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即子贡听了孔子的关于穷富的教导后领会了切磋、琢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论语·公冶长》)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孔子作为一位著名的哲人、教育家,他的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其教育活动的发展,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还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足可见孔子教育影响之深远。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其思想,应用其做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论语.

[2]伍晓明.《论语》中的“论辩”与孔子对言的态度.中国文化研究, 2008.

[3]孙小玫, 阮航.《论语》中的“谦”及其现代价值.社会科学辑刊, 2003, (3) .

[4]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齐鲁学刊, 2007, (1) .

[5]吴天钧.从《论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教育与职业, 2005, (1) .

[6]刘敬东.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目的.教育探索, 2000, (2) .

[7]冯皓, 秦晓磊.谈孔子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启发.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0) .

[8]刘青秀.由《论语》看孔子的教育对象观.现代大学教育, 2008, (3) .

3.有关孔子论语的教育学知识 篇三

关键词:《论语》;孔子;君子;标准

作者简介:杨彦科(1979-),男,陕西汉台区人,硕士研究生,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文学评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2

《论语》详细地记录了孔子和众多弟子学习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集中反映了教育家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在一部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大概有一百多次。毋庸置疑,“君子”是教育家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更是其毕生的人格追求。笔者力图通过对《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的言语、界定和文字描述进行深入的归纳、探究和分析,从而探究、理解和把握“君子”的深刻内涵和衡量标准。

一、“君子”的内涵

“君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孔子家语·五仪解》中说:“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及者,此则君子也。”由此可见,“君子”的内涵丰富,要求宽泛,标准较高。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高频率出现,约有109次,可见孔子对“君子”的重视程度之高和向往程度之深。笔者认为,教育家孔子之所以大力张扬君子风范,严君子小人之分,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为了借笔抒怀,展现自己的人格追求和修身要求,教育弟子注重个人品行的塑造和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化广大民众以“君子”标准做人做事,从而匡扶人性,合力转变不良社会风气。

二、“君子”的标准

所谓标准,指的是衡量某种事物的一般性准则。总体说,《论语》所体现的孔子思想中,衡量是否是“君子”的标准大致有四个,即基本标准、核心标准、做事标准和做人标准。

(一)“君子”的基本标准是不忧不惧,善良厚道

孔子提出,不忧不惧、善良厚道,这是要成为一个君子的基本标准和前提要求。在《论语·颜渊》中,司马牛曾经问孔子“何为君子?”孔子回曰:“君子不忧不惧。”这六个字看上去简单,但认真揣摩之后,其实不是一般都能到达的要求。何谓“不忧不惧?”通俗地讲,就是夜下无人时,自我反省,扪心自问,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愧疚的,更没有什么担忧和惧怕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要做到“不忧不惧”,反躬自问,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都光明磊落,经得起深究追溯,的确是太困难了,可见,孔子的这个最低标准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即君子的标准有三个,我是没有能力达到的:内心善良、心怀仁义、厚道待人、心胸宽广的人,就没有什么烦恼的事情困扰他,没有什么成败荣辱左右他;充满智慧、博文明理的人,他通常能够通达看事,抓大放小,懂得取舍,从而不会对这个纷繁复杂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所困惑;内心强大勇敢的人,心中就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你勇往直前,他心中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畏惧害怕了。这三句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前说的,但到现在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思想愈演愈烈,如何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中独善其身,这就需要我们从《论语》中汲取营养,努力拥有仁心、智慧和勇敢,最终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至于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二)“君子”的核心标准是胸怀天下,敢于担当

在孔子的思想中,不忧不惧、善良厚道只是成为君子的前提和基础,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孔子认为,成为君子的核心标准是胸怀天下,敢于担当,心系苍生,做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在《论语·宪问》中,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要胸怀天下,心系苍生,敢于承担,而不要总惦记着自己家里的小日子,关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事情。这种责任担当和广阔胸襟,逐步就演化成为儒家学派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至于在后代的杜甫、范仲淹身上都能看到《论语》以及孔子的思想印记。为了阐述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孔子多次把君子和小人进行比较,通过对小人行为的驳斥,从而反衬君子的伟大。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心中常思提升道德水平,常思礼乐法度的约束;而小人则常思个人的私利,常念个人的荣辱与得失。言下之意,小人往往只追求满足自己的私利和欲望,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可以视道德于不顾,视法度于无睹,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真正的君子则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严于律己,从小事做起,以道德为约束,以法律为准绳,以公平正义为原则,胸怀天下,心系苍生,这也是君子的最核心的标准要求。

(三)“君子”的做事标准是言行合一,身体力行

要想言行合一,首先要心口合一,而后才能做到言行合一。言行合一也是一种求真求实的做人原则。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意思是说那些经常巧舌如簧,看上去老是讨好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之心的。由此可见,孔子很厌恶那种喜欢说大话,善于夸夸其谈、说大话的人。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以前我对人的态度是,只要听到他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的态度是,听到他说的话,还要考察他具体的行为后,才能相信。”孔子一生游历多国,阅人无数,正因为遇到过许多言行不合一的人,所以痛定思痛,在以后考量一个人是不是君子时,尤为重视对一个人具体行为的观察。正因为如此,在《论语·里仁》中,孔子提出,真正的君子应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即真正的君子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身体力行见实效,而不是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做起事来稀稀拉拉,成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中的侏儒。

(四)“君子”的做人标准是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指对人包容、以诚相待,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个人品德和正义力量去团结其他人;“比”是互相依附,即用个人的私利和小团体利益勾结在一起。意思是说,作为君子,他们往往会用正义和道德去团结大多数人,而不是用个人私利去勾结一小撮人;而小人则往往是用个人私利拉帮结派,勾结一小撮人,却从来不用正义和道德去团结大多数人。毫无疑问,孔子对团结大多数人的君子是大力赞赏的,但对勾结在一起党同伐异的小人极力鞭笞的。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还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指能够和睦、友好的相处。“同”是指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分歧。孔子认为,在处事为人方面,真正的君子能够与其他人和睦、友好、融洽的相处,但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地,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不会为了维护和睦的关系而去附和、苟同于对方的意见;而小人则是为了私利表面上毫无原则的去迎合、赞同别人的意见,但内心却抱着一种不和善友好的态度。其实在日常生活,再亲密无间的朋友难免有对同一件事情持有不同看法的时候,这很正常,但对待分歧时所持有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却成为了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

综上所述,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对君子的内涵和标准进行浓墨重彩的阐述,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历久弥坚,它所蕴含的思想价值直到现在还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笔者不能一一概括总结。在继承和发扬孔子教育思想中,我们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尽可能用历史的观点和当代的观点对《论语》中“君子”的标准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和扬弃,从而古为今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教化作用。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94.

[2]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肖起清,张意柳.君子人格:论语的灵魂[J].江淮论坛,2005(6).

4.论语孔子的语录 篇四

【译文】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10、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1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12、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13、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1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15、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1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17、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18、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1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20、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1、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22、《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2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24、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2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2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2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28、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29、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出自:孔子《中庸》

【译文】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30、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31、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3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33、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4、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3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36、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37、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38、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3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40、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41、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出自:孔子《大学》

【译文】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4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44、《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4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4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4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4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4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5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51、朽木不可雕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5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5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5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5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5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5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5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5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6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6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6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6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6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6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67、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6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69、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7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7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7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7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74、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7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7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7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78、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7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8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81、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82、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8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84、有杀身以成仁。——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8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8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8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8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8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90、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91、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9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9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94、当仁,不让于师。——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95、有教无类。——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96、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9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9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9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10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出自:孔子《论语》

【译文】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相关阅读:

论 语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analects [5An[lekts] n. 论集,文选

2、perplexity [p[5pleksiti] n. 困惑;窘困

3、bidding [5bidiN] n. 命令,吩咐

4、docile [5dEusail] a. 驯顺的,驯良的

5、dictate [5dikteit] n. [常用复]命令,支配

6、incomparable [in5kCmpErEbl] a. 无比的,无双的

7、gourdful [5guEdful] n. 一葫芦的量

8、unendurably [5Qnin5djuErEbli] ad. 难忍受地,不可容忍地

1、《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隶楷行草美名远扬,诗经论语堪称国粹,唐诗宋词万古流芳,外邦亦来学中文,我中华儿女怎能不将中国话,行中国书,写中国字,扬中国名。

5、爱情《论语》:短信传情,不亦悦乎?有爱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关心常相伴,不亦知己乎?子曰:手机一响,胜过玫瑰千朵,爱你没商量!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7、“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1、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于丹论语心得下载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13、为做学问而读书,是读书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人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有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然而,莘莘学子能功成名就的毕竟有限,差别不在于人的智商和才气,关键在于人的毅力,在于能不能持之以恒。

14、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孔子那样被人们评头论足、津津乐道地评说了两千多年。他是一个平凡谦恭的人,却成了人们心中的神话。曾经有人把他捧上九天,也曾经有人把他贬入地狱。但是他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统制力的思想家,人们不得不通过他而思维,不管是否认同、是否继承他的思想理念。

本文就《论语》的记载对孔子做一次浅近的解读。

一、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者

《论语》中孔子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智者,缘于他一生对学问的不懈追求。《论语》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学习”指的是学习周礼。孔子认为,学习就是“致其道”,这是做人、从政的必要条件。孔子对自己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才能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从自己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另外,孔子在对待学问上注重精益求精,主张治学应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浮夸偏颇、懒惰懈怠的劣习。孔子不仅自己乐学善思,更对弟子循循善诱,教导他们也去勤奋好学。

二、等级制度的维护者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当时礼崩乐坏,周天子衰落,诸侯争霸,大夫逐利,士与庶人或富而骄,或贫而谄。这样的局面,孔子认为是由于人心不古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用道德的力量去规范人们的行为。

于是,孔子提倡“仁”,这是他所认为的至高无上的道德价值观。为了“仁”被大多数人接受,孔子周游列国、教授讲学。另外,孔子的思想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礼”。“礼”是孔子为社会和人们确立的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和行为规范。”君使臣以礼,臣以君以忠。”是孔子对这一政治规范概念的经典概括,他本人就是礼的忠实守护者。“子入太庙,每问事。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问事。’子闻之,曰:‘是礼也。’”在孔子看来,礼的一系列基本规定不仅普通百姓必须遵守,最高统治者也理应恪守,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在孔子看来,周礼是从夏、殷之礼损益而来的,是比较完美的,以后既使周灭亡,周礼有所损益,那种损益也是修修补补而己,周礼的核心内容就是百代以后也是不会改变的。(《为政》)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用麻布作礼帽,这是合于周礼的;如今大家都用丝来作,这样俭省一些,我同意大家的作法。臣见君时先在堂下跪拜,然后升堂再跪拜,这是合于周礼的,如今大家都直接升堂行跪拜礼,这就有些轻慢了。虽然违反大家的作法,我仍然要遵从古礼,先在堂下跪拜。(《子罕》)孔子宁愿同意在物质上节俭一些,也不同意在行为上省略一些。虽然孔子十分执着与周礼,但是春秋末期有些周礼制度遭到多少人的背弃,在潮流面前,他有时候十分顽固,有时候则的灵活变通的。但是,孔子的变通和灵活是有限的,虽然从政之心甚高,但不能与国君重臣共事,缺乏政治家纵横捭阖的手段。在他身上,学者的纯洁清正是十分突出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理想主义最终压倒了灵活性。

三、知人救世的圣人

朱熹称赞孔子是“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的,孔子具备最高德行的同时又有拥有最高智慧。孔子自我评价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都在不断追求达到圣人的境界。

孔子评价一个人往往能够做到一分为二。即使对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孔子也能够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他。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这就委婉地批评了颜渊缺乏质疑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孔子能够准确地评价一个人,并想选拔优秀的人才拯救现世,从孔门弟子子夏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中就明确指出他们胸怀改革社会的理想。孔子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遭到冷嘲热讽,经历无数磨难之后还是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救世的思想鼓舞着有志之士,历经千年依然如斯。

四、诲人不倦的导师

孔子创办私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严谨执着的学习态度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少可取之处。

孔子虽然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但是却承认自己“非生而知之者”。他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相信经过后天学习钻研可以获得知识的精神是值得肯定与学习的。

5.《论语》中孔子的形象 篇五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概括了中国人文的基本思想,建立的独特的信仰体系,他的一生都在用人生道德和基于道德的典范来教育人、影响人。这也正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根基。孔子的思想贯穿两千年来于国人的生活和文化至今,对世界范围上的许多人都长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原著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仁”、“礼”和“中庸”。

《论语》中通过大量细致的神情语态描写,展示了孔子的人物形象。孔子也正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孔子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孔子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包涵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和挚爱之心。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作用与影响之大。而研究分析孔子的形象,《论语》更是最好的理论来源和分析依据。

以下便是对于《论语》中孔子形象的几点分析。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其性格都不会是单一的,而是丰富而多面的,这一点孔子也一样,因为孔子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而不是文学家们套用某种模式想象出来的,因此孔子也就和常人一样有着爱恨别离喜怒哀乐,他的性格形象也应该是丰富而充实的。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性格非常丰富的孔子形象,他并非一味的道貌岸然正襟危坐,而是一个和常人一样有着真性情的人,而他有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作为生日的优秀品质,所以,《论语》中的孔子不是一个单一的形象,而是一个立体丰富多面的形象,作为学者,他知识渊博,勤学不缀;作为导师,他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作为君子,他守礼谦和,执着坚毅;而他却又有着普通人的幽默可爱,平和亲切。

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孔子,大多数人认为的,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他思想的核心即所谓的“仁”、“礼”以及他对于教育的贡献和影响,几乎尽人皆知。但孔子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还应该是一个学者的形象。学者形象也是孔子所有形象的基础,如果有渊博的知识底蕴,孔子未必就会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这样。

一、学识渊博

孔子博学,人皆共识,这也是孔子给予自己的定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孔子信而好古,对古代知识的了解尤为丰富,孔子熟悉古代的规章典范,对《诗》、《书》、《易》、礼、乐无一不精。《论语》中多次有孔子对此的论说。《孔子》中孔子多次谈及《诗经》,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的其所“(《子罕》)”。由此皆可知,孔子对于《诗经》是深有研究的,同样,孔子的音乐修养也同样深厚,“子谓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敖如也,绎如也,以成’”“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实际上,《诗》、礼、乐一直是孔子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孔子认为,大到社会,小到个人《诗》、礼、乐都可以起到教化开明的作用。“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孔子不仅熟知古代的电机并且往《诗》、礼、乐往能给予极为精确毫秒的点评.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曾对这些古代的典籍加以学习和整理.据史料记载,孔子曾编次散乱的《诗》、《书》,修葺废坏的礼、乐,晚年更序《易传》而作《春秋》,孔子对中国文化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孔子一生好学不厌,在当时乃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被看作是几乎无所不知的人。也正因为如此,有许多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包括当权者、名士都曾向孔子请教,而且各种问题也涵盖各门各类。孔子是鲁国人,鲁国王公几乎都曾向孔子请教过问题。“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八佾》)“哀公问曰:‘何为民则服?’”(《为政》),在《为政》当中还有许多的鲁国当权者都曾向孔子请教过问题,除了本国人,《论语》中也有着许多其他国家当权者曾向孔子请教的记载。《颜渊》篇里就曾记载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卫灵公》礼也曾有“卫灵公问陈于孔子”的记载。而孔子对于这些社会、人生、政治、礼仪、伦理道德灯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的品评、理解与判断,以及当权者对于孔子学识的认知,也正是孔子博学多识的最好证明。

孔子在青年时期就以博学多闻而著称,不仅时人对他推崇备至,众弟子更是对他崇敬有加,其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曾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这是颜渊对于孔子其师学问的高深的由衷赞叹。从《论语》所见,孔门弟子“问学”于孔子者,有仁、礼、道、知、君子、士、成人、干禄等等,几乎无所不有。孔子皆问有所答,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并非照本宣科千篇一律,而是结合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而作出不同的回答,亦足见孔子学识之渊所知之博。

二、以学为乐

孔子博学多才并非“生而知之”(《述而》)或“”固天纵之将圣(《子罕》),而是刻苦钻研学习所得。孔子的学识渊博语气好学是分不开的。孔子自己曾坦诚的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学,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这句话可以概括孔子一生求学的态度,也是孔子学识渊博的根本原因。

《论语》开篇就是孔子论述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尽管孔子一生谨言慎行,对自己的评价也向来谦虚,但惟独对自己“好学”这一点,孔子从不回避,且直言不讳,也深以为豪。孔子曾自信满满的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为何孔子能如此好学?学习对于孔子,是作为人生“不亦说乎”的一件乐事来做的,对于一个“乐知者”来说,兴趣和求知欲是最好的动力。

对于孔子来说,学习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乐事,可孔子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孔子少年生活凄苦,夫子曾自述“吾少也贱”(《子罕》),按当时的家境和礼制,孔子虽“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但孔子也是很难接触到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的正规系统的教育的。那么孔子的渊博学识又是从何而来呢?对于这一问题,孔子的弟子子贡有很好解释:“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孔子难以接触到正规系统的教育,但孔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学习道路,子贡所说,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同样人人都可以是他的老师。这并非我们牵强附会,而是可以在《论语》中找到依据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从任意的三人当中,就必定有我的老师,向别人的长处学习,通过见识到别人的短处而完善自己,此是谓人尽可师,即便是孔子名扬以后,这一学习方式依旧没有改变,一路走来,孔子渊博的学识也就不难理解了。

学习对于孔子来说,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孔子曾对子路说过一段话:“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仁”、“知”、“信”、“直”、“勇”、“钢”,此皆为孔子所认为作为君子的必备品德,但这六种品德均需以“好学”为前提,假若不“好学”,这些君子之德便失去了根本,反而会衍生出各自的弊端。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将学习摆在了他一生中何等重要的地位。

三、诚实自信

如果说好学成就了孔子的渊博学识,那么诚实则构成了孔子作为一个学者的整个人生实践的基础。尽管作为一名学者,孔子在十分年轻时就已经声名远播,孔子也一直对于自己的好学精神引以为豪。可作为一个真是存在的人,孔子也有自己的希望、理想以及烦恼、忧患,而且他的烦恼和忧患正寓于他的希望和理想之中。孔子学习的目的是修身,是希望成为一名君子,可孔子却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宪问》)”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谓之有得。”(《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在理想与忧患之间,孔子毫不讳言“不能”,这正是夫子的可爱之处,这绝非造作,也不仅是自谦,这更是一种内心的理性自觉与为人的诚实。诚如夫子对子路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问政》)从《论语》里可以看出孔子谨言慎行,不言无据。“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孔子为什么不说这些东西呢?因为他们本是一些虚无缥缈的对象,孔子自知无法把握,也就是“不知”,所以不说。这也正是孔子的真性情,他从不做抽象空洞的说教,不故作高深。这也是孔子被广泛地视为只是一位常识的道德说教家的缘故。殊不知,这才正是作为一名学者最为难能可贵的平时。“吾有知乎?无知也。”(《子罕》)这是孔子的大实话。

可孔子作为一位诚实的学者,又自有学者的自信与痴情。孔子视自己为古文化的承载着和传述者,并由此而自认具有某种天赋的神圣权利和超凡魅力。诚如我们上面看到的,孔子固然诚实,可这诚实绝非矫揉造作,也非有意自谦,而是孔子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有不足之处,可这绝不代表孔子是一个妄自菲薄的人。相反的,孔子既然能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更能丝毫不掩饰其自信。《论语》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孔子相信,一个鄙陋的居所或因为君子的到来而不再寒酸,而这君子并非他人,而是指孔子自己。不近如此,孔子还坚信“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一个有德行的人,即使身居山野,也自然会有志同道合之人为邻。这是何等的平和,又是何等的自信。这真正的自信,来自于对自身修行的肯定,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掌控,也真是这份自信,才有了孔子在生命中屡遭迫害时的泰然自若。“子畏于匡,乐:‘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狂人其如予何?’”(《子罕》)又有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把孔子与弟子们演习礼仪的大树砍到了。弟子劝解孔子速速离去,可孔子却怡然的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孔子的自信,是会让敌人望而生畏的。

无论是事出偶尔,还是命中劫难,我们都可以看到孔子面对危难时的泰然自若。如果说“德不孤,必有邻”的自信是来自于孔子对自身修行的克宁,那么这磨难中表现出来的自信,则来自于孔子对于自身角色的期待。孔子自视为古文化的传承者,有着上天赋予的大德行大力量,凡人是奈何不了他的,尽管这自信借助于想象中的庞大外在,可它仍然是基于孔子对于自己学着角色的定位。

诚实和自信完美的结合在一个人身上,而这自信又绝不丝毫含有自以为是的成分,这也成就了孔子非凡的个人魅力。“苟用我者,斯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这自信中,透露着孔子超凡入圣的大气。

6.论语孔子的名言警句 篇六

1、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2、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论语》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孔子《论语》

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论语》

6、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论语》

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9、“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1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

11、三思而后行。——孔子《论语》

12、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论语》

1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15、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1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

1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8、君子不器。——孔子《论语》

1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2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22、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切·格瓦拉

23、欲速则不达《论语》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之恶《论语》

25、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2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论语》

2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论语》

2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9、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论语》

30、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孔子《论语》

31、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论语》

32、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论语》

33、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论语》

3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论语》

3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论语》

3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论语》

3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论语》

3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

3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4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4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论语》

4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43、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44、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丘《论语》

45、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46、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47、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论语》

4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49、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孔子《论语》

5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51、“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论语》

52、朋友切切思思。《论语》

53、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

54、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55、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论语》

56、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论语》

57、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论语》

58、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论语》

59、“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论语》

7.《论语》管窥孔子的“仁”学思想 篇七

一、《论语》中“仁”的内涵

林语堂认为, 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 以伦理为法, 以个人修养为本, 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 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也就是说, 孔子“仁”学的出发点是修身, 但最终是要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一方面, “仁”是孔子想要推广强化的社会道德规范。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颜渊》) 按照“仁者爱人”的说法, “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 希望人人尽伦尽职。这样, 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颜渊》) 。从这个核心出发, 进而是“入则孝, 出则悌”, 最后, “泛爱众”, 接下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尧曰》) , 形成了孔子的利民思想。“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学而》) , “使民以时”即是利民思想。在这里, “仁”是作为人的道德规范出现的。

另一方面, “仁”同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强化统治阶级权力的工具。孔子说:“人而不仁, 如礼何?” (《八佾》) 从而提出了“仁”要维护“礼”, 为“礼”服务。要使个人和社会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就必须使外在于个人的“礼”, 变成其内在的东西。所谓“仁”, 其实就是内在于个人的“礼”。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正是要人们摆正君臣、父子的关系, 严格遵守“礼”所规定的臣服从君、子服从父这种社会等级秩序, 即“忠”“孝”道德意识。在这时, “仁”与“礼”构成了具有二元论特征的统一体, 成为了维护统治阶段利益的工具。

二、《论语》中“仁”学思想对主体自觉性的重视

孔子主张, 必须通过主体 (即自我) 的自觉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这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礼云, 礼云, 玉帛云乎哉?” (《阳货》) 又说:“人而不仁, 如礼何?”没有人的主体能动性, 作为道德规范的“礼”是无法起作用的, 正所谓“欲仁而得仁” (《尧曰》) , “求仁而得仁” (《述而》) 。可以看出, 孔子主张达到“仁”之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 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 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 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论语》中讲到“仁”的语条, 最重要的是答颜渊的一段话。颜渊问“仁”, 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 而由人乎哉?” (《颜渊》) “为仁由己”是说人们自主、自愿、自觉地选择并践履道德, 不为外物所支配, 不为外力所强迫。“为仁由己”是要靠主体的自律和内心信念的驱动来达到“仁”。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述币》) 在他看来, 仁并非远离人们而高不可攀, 只要树立了“欲仁”的信念, 人人都可以成为仁人。那如何成为仁人呢?孔子认为首先应该“立志”:“仁以为己任” (《泰伯》) , 然后“择善而固执之” (《中庸》) 。通过“笃实躬行”来达到“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 的觉悟, 则会树立坚定的信念, 从而体现出人的主体性觉悟和人生信仰态度。

“为仁由已”也体现了孔子对“行”的强调。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 (《里仁》) 肯定人人都有行仁的能力, 但能否成为仁人君子, 关键就看他是否“用力”去“行”。

孔子还特别注意在内心修养方面的“行”, 即主体基于自身的自觉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省察, 以达到理想的境界。如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内省不疚, 夫何忧何俱?” (《颜渊》) 只有这样做才能不为利诱, 不为物移, 坚持以“仁”为价值取向。所以, 孔子“日三省吾身” (《学而》) 。孔子还对“自讼”, 也就是自我批评非常重视, 通过“君子戒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中庸》) , 人生一世, 孰能无过?“不贰过” (《雍也》) 、“过则勿惮改” (《学而》) , 并要从内心上严厉地解剖错误, 批判错误,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卫灵公》) 加强自我批评, 才能在道德上的高标准要求和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仁”学思想具有其现实的进步意义, 也具有受时代限制所必然产生的落后性。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 发挥“仁”学思想中的积极内涵, 对不断进步的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

摘要:“仁”这一思想范畴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核心之一。在孔子之前, 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所限, “仁”学思想还比较零散, 尚未构成完整的哲学体系。孔子对“仁”的思想加以省察与反思, 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考察《论语》中相关语条, 可对孔子的“仁”学思想作一浅要探析。

关键词:论语,仁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林语堂 (著) , 黄嘉德 (译) .孔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

[2]肖必恒.论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嬗变.人民论坛, 2010.23.

8.多边关系的《论语》与孔子 篇八

不管近代以来中国文明遭遇的障碍是否和有无宗教有什么具体关系,现代人似乎有一致的判断,认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教堂,无论历史多么悠久,也是件很悲哀的事情。李泽厚是第一个认识到这一问题严重性的思想家,他先是反思革命,接着是想把《论语》设计为国民的《圣经》。尽管这种思想已和他早年提倡的“西体中用”主张发生了背离。他认为《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中国虽然没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样的人格神,“所以孔子毕竟不是耶稣,《论语》并非《圣经》”,但是,只要通过我们“对这一‘半宗教半哲学’的文化精髓既解构又重建的工作”,就可以创造性地转化为业已“失去了儒学所具有宗教性的品格和功能”。为此,李泽厚对朱熹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提倡儒学宗教化的牟宗三进行了切割和反思(《论语今读·前言》),对白牧之、白妙之夫妇合撰的《论语辨》的“过犹不及”的“解构”也进行了批评(《论语今读·后记二》)。李泽厚的设想从1989年秋冬开始,到《论语今读》1998年10月在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再到2004年3月三联书店再版,他踽踽独行,引领了接下来出现的“《论语》热”,但他的行为是悲剧性的。因为《论语》企图建立的是一个此岸的道德王国,没有营造一个彼岸的世界,《论语》不问鬼神问苍生,孔子不打算在人间建造天堂和地狱,这和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维特根斯坦说:“上帝好像对人们说:不要演悲剧,就是说,不要在尘世扮演天堂和地狱。天堂和地狱是我的事。”〔1〕在黑格尔看来,“中国人只有一个国家的宗教,这就是皇帝的宗教”,“在中国人那里,道德义务的本身就是法律、规律、命令的规则。所以中国人既没有我们所谓的法律,也没有我们所谓的道德”〔2〕。不具有宗教品格的《论语》,可能充当我们的《圣经》吗?它的操作程序和兑现价值究竟在哪里呢?何况,《论语》道德的、非物质的价值观念,和当初中国正在推动的市场精神格格不入,这是其一。李泽厚孤掌难鸣的另一个原因,是启蒙受众的宗教意识与生俱来的淡漠。“过日子”的世俗文化在骨子里是非宗教的。早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本土后,先纳闷中国人只认识“日子”不认识“上帝”,接着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的“吃教”行为。刘晓枫先生“基督救世”遭遇的命运同样如此(这里我们不去讨论我们是归化基督还是坚守孔子)。

所有的努力体现的只是少数先知先觉者的诉求。选择的合理性也许掌握在先行者李泽厚手里,但现实的合理性却并非如此。早在去国之前,李泽厚的思想设计就遭到了刘晓枫和刘晓波两位后学的质疑。八年之后,那场只要物质不要基督的经济实验露出了弊端,隔岸观火的李泽厚看在眼里。在为自己《论语今读》写前言时,又勾起了几年前的这一段往事:“还得提一下几年前轰动一时、洛阳纸贵的刘晓波先生批评我的大文。这大文批判我说,‘他的理论大有复活孔子之势’,结语和警句是:‘孔子死了。李泽厚老了。传统文化早已后继无人。’(《中国》1986年第10期)其斩钉截铁不容分说的风采确实惊人,但记得我當时看了,却高兴得跳了起来:居然把我和孔子直接拉在一起了,真是何幸如之。不过那时倒丝毫没想到我会写这本《今读》。我当时想到的只是,刘的结论未免太匆忙和太狂妄了;来日方长,我虽然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者必大有人在。今天回想起来,宛如昨日事,而白云苍狗,世情多变,又真不免沧桑之痛,感慨系之了。1994年春二月癸酉年岁暮于Colo-springs。”寓居美国的李泽厚,经历着两种文化的切割之痛,心灵却响应着乡愁的理念,牵挂着曾被放逐过他的彼岸的乡土启蒙。他不无伤感地说,“是书起始于北京,完成于异域,多年生活舒适,心境寂寥”。如此伤感使人想起另一个流亡者萨义德的乡愁:“大多数人主要知道一个文化、一个环境、一个家,流亡者至少知道两个;这个多重视野产生一种觉知——借用音乐的术语来说——是对位的(contrapuntal)。……流亡是过着习以为常的秩序之外的生活。它是游牧的、去中心的(decentered)、对位的;但每当一习惯了这种生活,它撼动的力量就再度爆发出来。”〔3〕当启蒙遭遇重创而流亡的李泽厚只能扮演堂·吉诃德的角色和风车羊群作战,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中国在二十与二十一世纪之交经历了突发性的资本积累之后,社会却无法完成其正义、公平与诚信机制的转型。吊诡的是贫穷时我们盼望“衣食足而知荣辱”;可现在看到的情况是,衣食足而不知荣辱。在经历了血与火的革命洗礼之后,一切都破坏殆尽。疯狂的市场经济与不适当的权力机制合谋制造的繁荣,同样无法拯救人们的心灵,反而使国民劣根性有了改头换面、粉墨登场的机会,并得到了极致的表现。普遍滋生的腐败和道德堕落状况,普遍的一阔脸就变暴发户心态,比起贫困来同样让人寒心。“孔子热”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中出现的。一个有过耻辱记忆的种族,一个无法获取宗教精神支撑的种族,在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觅中,又祈望于传统幽灵的眷顾。近代以来,在被动挨打磨难中我们学会了舍己从人,这本来是正常的事情。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现代思想的设计,从“脱亚入欧”到“脱儒入法”追求的不正是洗心革面、脱胎换骨的革故鼎新吗?!

借助于电视媒体的点金术、历史“位移”造成的“时间差”、百年来轮番的战争与革命造成民众对于古典文化教育的蒙昧,站在时间的裂缝上,于丹在“百家讲坛”的演讲,在通识意义上对于孔子《论语》的宣传或推广,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论语》被作为流行文化消费,流行文化遵循着简明、轻快和一次性的原则。人们暂时逃离了日常经济生活的压迫,老板、领导生硬的脸孔,“单位”、“一地鸡毛”的烦心事,引车归来,围坐电视机旁接受于丹的布道。我们应该比较一下,看看于丹演讲的听众和当年一些邪教讲经说法的受众,在文化层次、生活状况、职业分布、心理特点上有何异同。在权力和技术制造的荒原上心灵无所皈依,久旱逢甘露,他们渴望着心灵的呵护、人性的抚摸。于丹的成功在于采用心理、美学的方法,而不是历史、考据的方法,在盛世繁华的表象下,于丹知道自己说什么和怎么说。于丹对《论语》进行文学、审美的解读,这种解读无疑是十分有效的。她首先承诺给你一片“天空”和坚实的“大地”,这样你就会由“梦游”变成了“现实”中“大地”的行走者。如同穆罕默德道场一样具有神谕的功能:“‘山过来!’山就过来了。”“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你要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这就是《论语》中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这种心境和胸怀,既可以弥补你先天的遗憾,也可以弥补你后天的过失;同时能使你有定力,有真正的勇敢,使你的生命饱满、充盈,让你有一种大欢心,让你的人生有最大的效率,让你的每天进行着新鲜的轮回,并且把这些新鲜的养分疏导给他人。”“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换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经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夫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于丹解读《论语》的知心话,句句打动听者的心坎。心灵鸡汤同样具有膏药的功能,使听众的心灵随着她轻盈的、失去依凭的催眠童谣舞蹈,一起迷失在魔幻的迪尼斯乐园。经典的解读在“女巫”的嘴里制造了时尚。所谓时尚,是西方社会学术语,指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其特征是时髦、短暂,可迅速为一群体所仿效,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衣着、语言、宗教、娱乐等。时尚并非贬义词,并非简单的附庸风雅,乃现代社会的一种制衡因素,个人借以发泄内心被压抑的情绪,调和心理平衡。西方学者对时尚的研究,有如下理解:1.时尚往往由社会名人雅士、文人骚客开创发端,一经流传,便为人们仿效,洛阳纸贵;作为他们争取社会地位或自我炫耀的手段。2.时尚会制造一群粉丝。这个群体呈现出无组织无纪律、无结构、非理性的状态。3.时尚制造的一种表达方式存在时间较短,执行着简便、快乐和一次性的游戏规则。4.时尚能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审美心理,提高追随者的人格、品德、情操,使他们关注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甚至在某个时间段、一定范围内引领或影响着当下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5.时尚多流传于某个阶层,但有时也流布于不同阶层、团体,或社会情况相似的群体之间〔4〕。在权力默认的前提下,借助于能制造点金术奇幻的霸权媒体,于丹营造了一场浮光掠影的时尚。虽有轻佻浮华之嫌,但也不乏令人肃然起敬的因素,她为自己制造了一场语言的狂欢窃喜。“于丹现象”说明,一个民族在沟通自己历史精神的实践工程中,有时并不需要像李泽厚先生那样刻意提出“论语圣经说”,不需要苦苦追寻一个民族静穆的初始、学理意义的原真,不需要无限地上溯最早的征兆,而是意味着按照当下的所需,用心灵和本能的灵光,而不是知识的力量去摄取。原始的记忆、传统的偶像,在穿越春秋时间隧道时,早已发生了位移、转换、变形、延宕。有时戏说历史比正说历史更具有歪打正着的效能。维特根斯坦认为,“思想也可以贱价出卖”,“宗教的疯狂产生于非宗教的疯狂”〔5〕。

精读原典、考据与义理交互阐发,“对抗性”的阅读、训诂、关键词的统计以及加减法的规则,是李零采取还原《论语》文本的基本策略。作者一再说他“受”过“刺激”,看来看去,害得他将近“耳顺”之年再做“愤青”。他说自己是“越活越糊涂,越喝越明白”,“我的知识千疮百孔,我的记忆颠三倒四,不能不借助于古人叫玄思冥想”。对于一个有考古学背景的学者,即使要发“玄思冥想”、奇谈怪论,也必须坐实在考据的基础上。作者参考的主要文本有古人读《论语》著作六本,今人读《论语》著作十本,不包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新发现的郭店楚简和上博楚简。李零利用自己考古专业的优长,地下新发现的与《论语》有关的材料,去完成一个《论语》的考古学工程。李零读《论语》分为导读、文本解读、结论三大部分,这是一个立体交叉的全方位考察,这对于他是一次跨专业的探险、跨文本的实验,这种新的学术操练,或许还受到了福柯知识考古学和道德系谱学的感染。《论语》作为知识意象,即人类精神现象的构成,两千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庞大的道德体系建构,而作者的使命就是要拆解它,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传统的考古学一直是隶属于历史学的一个分支,知识考古学则是反历史学(思想史)的。传统考古学注重研究古代人类的物质性遗迹,知识考古学家则注重研究历史学家、思想家遗留的精神性纪念物。福柯的经验启示着李零去努力挖掘《论语》作为精神现象如何建构的可能性和其构成的全部秘密,进而探寻被传统经学抛弃的思想文化的痕迹、遗骸、扭曲与延宕的证据。关注孔子作为人和经验的存在,关注孔子作为形而下的所指,比直接解读儒学的教义更深入人心。所有的文本解读都紧扣一个“人”,让孔子“这个人”去直接面对他文本中制造的“圣人”、“仁人”、“贤人”、“君子”乃自“小人”,揭示其各自的内涵,从中显露出孔子作为“人”的“真身”。李零说:“我从酒色财气研究人,丝毫不是降低人的标准。人有很多生物本能,研究本能,才能洞见人性”,“动物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的丑陋。”“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一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论语》有个优点,就是没有后人的那种虚伪劲儿。”“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

“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儒家鼓吹的《论语》功能的神效性。《论语》的有效性如何在现代社会得以证实?如要按照“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古训,孩子们大学毕业是否可以顺利通过面试找到工作?孔子的卫生习惯如何,他讲过“七不食”是符合《卫生法》的。可是他饭前便后洗手吗?我们突然遭遇了非典,才知道我们连手都不会洗,我们有太多的坏习惯,像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每天晚上电视有个节目专门启蒙我们怎样洗手。一个民族于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一个普通常识或习惯的非规范所可能造成事实严重性后果的遐想,对于我们认识自我的冲击波是毁灭性的。这是否和经典思想的匮乏、先天不足有关?如何建立现代人对《论语》的信仰?农业文明产生的经典观念,如何指导现代人的生活?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论语》中的资本市场的价值观念是什么,如果没有外力的刺激作用,《论语》表达的“义利观”能否引导我们自然进入资本市场社会?《论语》所具有教化功能的普世化状态的真实图景是什么?《论语》或许仅仅与知识精英产生了某些沟通,而对于老百姓而言,或许是《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厚黑学》诸多著作中的某一部,才是他们捧读的《圣经》也未可知。一部近现代历史,实际上是一部西化史。“化”到今天这一步,再说弘扬传统是虚妄的。完全是心理因素作祟。说汉唐是人类文明的中心,和说自己“先前阔多了”有什么两样?在心理学上讲,这叫失败者的“心理补偿”或曰“高峰体验”。李零是不折不扣的“西化”派。他好以厕所的“全盘西化”为例,讲“西化”的彻底性和好处。我們过去上茅坑,和下地狱差不多,恶心得翻肠倒肚,现在我们不用发明,把他们抽水马桶的专利拿过来化为己有,这有什么不好。如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日常衣食住行所用,无一不是“化”过来的。哪一样是自己祖宗的发明?提起“知识产权”,西方人气不打一处来。我们还说人家“化”了我们。这不是“得了便宜又卖乖”吗。我们进化成“世界人”,有什么不好。我同意卞之琳先生的说法,与其说是“欧化”不如说是“化欧”;与其说“西化”何如说“化西”。刘秉义过去唱《游击队歌》:“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如果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西方成了我们的“后勤保障部长”兼“运输大队长”,这样说你的自尊心摆平了吧。例如穿衣,是捍卫“唐装”还是“汉服”,自己就说不清。过春节提倡过穿“唐装”,偶尔穿一下还行,穿久了就觉得傻,赶紧换上休闲装。即使“洋装穿在身,可心仍是中国心”,还不服气,为了“中国特色”,先改成中山装,再改成毛式制服,结果是越改越臃肿。目下我们很难买到毛式装,原因是没有销路不生产。如果小伙子不识时务还穿着毛式装,你看效果怎么样,肯定找不着对象。如果不是有过被动挨打的耻辱记忆,心理能这么过敏吗?如果我们没有盘根错节的五千年,还会这样斤斤计较“传统”吗?“传统”有如DNA生命因子,就在我们的骨髓里、血液里。鲁迅当年改造国民性,如果这个命题没有什么错误,那么国民性格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悠久的历史养成的夜郎自大的大国心态,和近代以来我不如人、被动挨打的事实又刺激着人们,二者的相互作用基本上构成了现代国人的心理图式。堂而皇之的民族主义、原教旨主义,和猫有猫道、狗有狗道的内耗相互扭结为一种非理性的力量,推波助澜地主导着现代中国。老说我们是礼仪之邦,“道德”闻名天下,结果是发现人不能只喝西北风。向西方学习,心里不好受,还得找一个自圆其说的理由,这不是心理病态就是心理变态。作者借用“俗话说,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对应我们当下的心态是“科技是人家的老婆,道德是自己的孩子”。“西方重个人,未必轻集体;重物质,未必轻人文。我们的推论是自欺欺人,‘他们,人和自然,关系太紧张,不像我们天人合一’,是完全说反了;‘他们不养父母,无孝心’,更是不懂人家的国情”。“中国的道德,哪点比人高?特别是社会公德。说话不算话,拿人不当人,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愚见以为,道德也应进口”。孔子是被他的学生捧起来的,像时下的博士捧博导,利益均沾,互惠互利。所谓的汉学是“他者”世界的学问,所谓的国学才是自己的“国将不国之学”,陈寅恪把“国将不国之学”概括为“不中不西之学”实在是经典之论。所谓的国粹是指“凡是西化推不到的地方,还剩下点什么化不掉,便是所谓国粹”。“孔子把从政当使命”,其实是“知识分子的宿命”。知识分子的基本状态是寄生于体制之内的井底之蛙,没有理性精神和世界目光,没有独立行走的能力。中国近代以来培养出脆弱的挣扎出乡土梦境的自由理性精神,在反右时期已被摧毁殆尽。文革时期,知识分子随政治起舞,事后拈出顾准、陈寅恪为自己争面子。现在的状态是受市场经济驱动,还说自己是忧国忧民。赫尔岑《彼岸书》言:“人如果不要图救世,而只救自己——不求解放全人类,但求解放自己,那倒反会大大有助于世界之得救和人类的解放。”

孔子符号索隐学的意义是什么,或者我们把他假定为什么。李零眼里,借用李敖的话说孔子是一个拙于谋生、急于用世的知识分子代表;于丹眼里,孔子是个传染快乐的现代心理医生,“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李泽厚的孔子是以“救世主”身份出现的。孔子何许人也?我们仍如坠五里烟云。跟跟派愿意仿效、学以致用;叛徒可以出卖圣人;狂人如果一旦叩响圣人的门就麻烦大了。尼采是最典型的一个,他说“上帝死了”,最受不了的是教徒。日本幸德秋水(1871—1911)也怀疑基督的存在,幸德秋水曾经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专著的形式论述过作为传说和虚构产物的《圣经》。据他研究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者是一副阳具的象征,就像是洋人脖子上系的领带。你说信徒心里多难受,此书在革命年代较流行。我国早期《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就是根据他的日译本转译的。“基督教徒以基督为历史人物,以其传记为历史事实,这是迷妄,是虚伪。迷妄阻碍进步,虚伪有害世道,是决不能允许的。这就要揭开它的假面,剥去它的伪装,暴露出它的真相实体,把它从世界历史上抹煞掉”〔6〕。西方美术史一再关注蒙娜丽莎是谁,达·芬奇为什么画下她,让后人从仿制印刷品的摹本去研究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达·芬奇和我们开什么玩笑,这也就为以杜尚为代表的后现代艺术家对《蒙娜丽莎》的发难埋下伏笔。杜尚给蒙娜丽莎鼻子下加上八字胡,又在她的下巴部位加上山羊胡。杜尚对《蒙娜丽莎》女扮男装的处理,是对当初流行的审美时尚和传统“再现”艺术观念的嘲弄。既然在世的各位都没有亲见蒙娜丽莎本人,既然印刷的达·芬奇《蒙娜丽莎》和杜尚的《蒙娜丽莎》都是摹本,都是对蒙娜丽莎的模仿和再现,你又能判断谁更客观、真实地再现了蒙娜丽莎本人呢?因为蒙娜丽莎死了,或者根本就不存在。帕斯卡尔就不无遗憾地指出:“美学的无聊来自于人们故意要在没有主题之外构造出一个主题来。”杜尚此举为他带来了昭著的恶名,但却警示了人们该如何重新面对原本和摹本的关系,重新思考艺术“再现”的问题。后来就有了A·瓦侯尔在一幅画面里仿制多个的《蒙娜丽莎:三十个比一个来得好》。再后來,就有了穿着牛仔裤的《蒙娜丽莎》。精神的遗迹与圣人的肖像,亦如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让人茫然莫辨。

不隐恶扬善,揭示事物的真相,有几分材料讲几分话,历史最终要接受理性的审判。《丧家狗》的出版标示着《论语》解读在当下语境中的一个事件,是思想档案和学术例案的双重凝定,历史铭记这个时刻。“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是李零的基本立场,良知与理性的双重觉知,有时人们往往或许确实容易接受一种太监做派,中国学界的悲剧是小狗跟着大狗一起叫唤,偶遇斗牛士就要瞠目结舌,李零忍把《论语》换作一曲《渔家傲》。面对李零的挑战,期盼着鸿儒国师的回应。

我们的出路究竟是借尸还魂,还是脱胎换骨、转换角色?是传统的复兴,还是涅槃式的新生?

(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版;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注释:

〔1〕〔5〕(英)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黄正东、唐少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18页。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25页。

〔3〕(美)萨义德著:《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4〕参阅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辞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6页。

上一篇:人文素养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创新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