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024-11-15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共12篇)

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一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潞城市第三中学校 郭巧莲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就能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化学知识所包涵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其中化学与自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精彩纷呈的实验内容,趣味性都很强。教师在授课时对这些内容如能精心设计,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新鲜感、轻松感,从而增强化学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例如:我在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后,拿出一张纸,先把纸撕成两半,再把纸烧掉。提问学生:这两个过程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得出,撕纸的过程是物理变化,烧纸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充分地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主动地发展.而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 1 学习的乐趣,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为此整堂课的程序设计为制趣—初立志—讨论—实验—自学—辨析—再立志。如一位老师的绪言课一开始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条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老师不作答,而是说,我给大家再变个魔术。学生忽转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又被“魔术”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随后老师再制趣,只见他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茶水变墨水的“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高潮。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 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由此不难看出,一堂绪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最后,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事实证明,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 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以外,教师还必须开拓学生的思路,想方设法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一方面利用化学知识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美学等学科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还可通过对一些科学家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正是由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从而懂得兴趣广泛性的重要。

四、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化学采取分批识记,从绪言开始,日积月累,效果很好。

五、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生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 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对抗赛法为例,每章结束或临近期中期末考试复习,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复习变得生动活泼,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复习的效果比题海战术好得多。实践证明,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是大纲赋予的任务之一,而且是提高教学成绩的一条有效措施。学习上的成功,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使之努力奋斗。尤其是青少年,当经过努力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他们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二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让学生爱上化学

让学生爱上化学这门课, 才能学好化学课。教学过程中, 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 让学生尽情的参与、表达。我们的课堂要建立在学生的情感、动机的需求上, 让学生带着安全的情绪走进课堂, 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信心, 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与权利, 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这样的气氛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 学生心情舒畅了, 求知欲旺盛了, 思维也活跃了, 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 才有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设计形象的课堂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实验、图片等各种手段都能通过精心的设计, 成为课堂导入的素材。教学绪言这一部分时, 可采用视频导入, 通过录像资料把绚丽多彩的世界和丰富多彩的物质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 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和重要, 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又如在进行氧气教学时, 可采用演示实验教学导入新课。准备好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 问学生能否判断出哪一瓶是氧气?这样, 学生的注意力会马上集中起来, 产生浓厚的兴趣, 根据自己的判断提出各种答案。教师在教导学生讨论之后, 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个集气瓶中。学生看到老师用这么简单的方法解决了问题, 现象又这么明显, 感到很神奇, 一定会记忆犹新。然后在引导学生分析氧气的“色、味、态”等物理性质和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那么, 学生一定会轻轻松松学会这节课。

三、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 从化学走向社会。新教材就新课标中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提供了许多与学生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并搜集一些课外的相关资料,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引导学生在这些情景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演示实验、化学故事、新闻报道都可用于创设学习情景。身边的重大新闻也是很好的素材。如在进行“盐、化肥”教学时利用案例, 夫妻制作毛鸡蛋误用亚硝酸盐, 致多人中毒伤亡, 认识食盐与盐类的区别。

四、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 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课堂上演示一些明显的化学实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开始上第一、二节化学课时, 增做“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绢”、“无中生有 (两无色液体相混生成白色沉淀) ”、“水中生火”、“两棒相遇冒白烟”等有趣的化学“魔术”。学生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 兴趣很浓。其次满足学生动手的愿望, 在“做化学”中获得成就感, 刚开始学化学时, 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不熟练, 我就安排一些简单易操作, 且提供完整实验方案的小实验。例如“巧点蜡烛”、“验指纹”、“清水变色”、“烧不着的纸船”、“灼烧葡萄糖”、“点燃镁条”等简单小实验, 虽然是“照方抓药”, 但学生初次动手做化学实验, 实验中的现象让他们在课堂上欢呼起来, 实验中即使是一点小小的成功也会让他们兴奋不已。通过观察实验现象, 动手操作小实验, 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学习兴趣高涨, 为学好化学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五、提供实验探究的机会, 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喜欢实验, 特别是自己做实验。如果能够满足学生的这种迫切心里需要, 就能进一步发展学习兴趣。新课程活动与探究建议列举了大量的实验活动。这些活动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例如, 在第一单元, 化学基本操作的教学本来是比较枯燥的, 我们可以带学生走进实验室。老师在讲解演示的同时让学生模仿老师, 练习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加热、液体药品的加热、酒精灯的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洗涤玻璃仪器等基本操作。再例如设计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少量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用酒精灯火焰的不同部位加热等量的水, 记录沸腾所需时间等实验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比如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颗粒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滴管的使用, 量筒的使用, 液体药品的加热等,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启发, 使学生对药品的量有明确的认识。如用试管加热液体药品时, 液体不能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 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和思考。经过这种看老师演示——动手模仿——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 学生会大致掌握化学的基本操作, 而且兴趣盎然。

六、组织分组竞赛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我们教师讲课的时候, 不要把我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 而要仔细观察他们能不能接受, 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是我们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可以首先把学生分成几组竞赛, 最后得分最高的奖小礼品。由于是竞赛, 所以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 纷纷认真思考, 有的学生给出我们的答案会令我们大吃一惊, 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 而常规教学法往往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没有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七、师生角色互换, 激发参与的兴趣

常规教学法就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 学生在讲台下听, 久而久之, 容易造就学生的懒惰性。他们会这样想:反正老师是要讲的, 我思考不思考没什么关系, 只要我上课听懂就行了, 究其原因, 仍然是没有培养出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以换一换位置, 学生在讲台上讲, 老师在讲台下听, 让学生像教师一样, 在课下备好课然后再上讲台讲。一方面, 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另一方面, 也锻炼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角色互换, 学生也学会了尊重老师。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激情的紧张度, 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最好的精神心理气氛。已境激情, 已思激情, 激发学生快乐的、积极向上的情绪。

八、开展课外活动, 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更好的巩固学习兴趣。如在进行空气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电脑收集近阶段自己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报告, 分析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 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又如, 在进行“爱护水资源”的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国庆假期收集所在地水污染情况, 收集爱水的措施, 调查家庭用水情况等。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应该努力去探索去研究, 把握学生的心里特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 积极探索化学的奥秘, 培养化学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设计形象的课堂导入,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 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提供实验探究的机会, 组织分组竞赛活动, 师生角色互换, 开展课外活动, 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激发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慧中.怎样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J].化学教学, 2008, (1) :7-10.[1]杨慧中.怎样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J].化学教学, 2008, (1) :7-10.

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三

1.创设问题情景法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的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因此,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能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既紧张活跃,又和谐生动的理想气氛。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联系生活实际,如在讲分子的基本性质时,可以先举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八月桂花开,为什么在树下还能闻到香味?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为何容易干?问题一提出,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情景是一种心理机制,它对大脑皮层具有很强烈的持续刺激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加深记忆。

2.实验法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最具吸引力和说服力,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恰当运用一些有趣的实验,既能向学生直观形象地传授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在课前教师先在讲台上摆设好各种金属有铜片、铁丝、铝片、锌片,上课时告诉学生将要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性质实验现象,让学生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教师再总结并板书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顺序表。既形象又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教师用实验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时,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不能使课堂气氛过于活跃而偏离主题。这就要求教师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3.信任激励法

有些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写错了,教师先表扬他不怕错的精神,再对他说:“下次还请你,老师相信你能行。”在“下次”之前,教师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那么,相信他的“下次”总会有进步的。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要经常关注他,提问他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经常肯定他鼓励他。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底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4.帮助鼓励法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缺乏勇气,找不到良策时,教师既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又要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创设克服困难的条件,掌握学习方法,逾越学习障碍,完成学习任务,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获得量。比如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学生感到知识多难以理解,我总结了5条,让学生熟练背过,再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学生做针对性巩固练习,就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需要记忆的很多,学生有遗忘现象是正常的,教师要经常提问,才能巩固。我教的学生中有位同学化学方程式不会写,我发现根本原因是化学式不会写,归根结底是元素符号和原子团符号及其化合价记得不熟。于是我先让他把基本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原子团符号及化合价记熟,又教会他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方法。又一次听写化学方程式我发现他已经基本会写了,化学学习成绩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事实证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迷惑状况、遇到困难、思维阻塞是正常现象,教师在学生出现这些现象时,不及时地予以帮助,那学生的困难就会越来越大,欠的“债”就会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课堂教学效率只可能是每况愈下。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

5.竞争法

实践表明,大多数人在竞争氛围下的参与积极性远远高出平时。因而,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设计问题比赛,“一题多解”的解答问题的比赛,背元素符号的接力比赛,默写化学方程式比赛等等,使本来枯燥单调的化学内容在学生间相互竞争所产生的热烈、高昂的情绪氛围中被掌握。

学生掌握一定程度化学知识以后,就会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增长才干。因此,教师应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创造一个自由、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下转第122页)(上接第113页)习竞争环境。

6.体验成功法

每个人都需要被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师从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赞赏,让瓦拉赫学化学,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才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就是“瓦拉赫效应”,它启示我们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只要纠正对了就要赞赏,让他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学生答题正确了,教师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样”、“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语言予以赞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青少年好学的欲望。情感教学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成功是导致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学习的某些成功或某次成功导致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的萌发,并在兴趣的推动下,取得更进一步的学习成功,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形成了“成功——兴趣——更大的成功——更浓的兴趣”的良性循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贯彻“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上,不应以完美无缺的解答作为评价学习成功的唯一标准,而应对学生思路解答中的某一步骤乃至某一个数据、一个化学符号的正确性都加以分析评价,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因此,教师要创造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建立起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

4.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四

<摘要>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就能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各样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去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如:上好绪言课,重视实验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地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主动地发展,享受学习的乐趣。关键词: 激发

实验教学

开展

新颖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来说,它的知识所包涵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其中化学与自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精彩纷呈的实验内容,趣味性都很强。教师在授课时对这些内容如能精心设计,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新鲜感、轻松感,从而增强化学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例如:我在讲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后,拿出一张纸,先把纸撕成两半,再把纸烧掉。提问学生:这两个过程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得出,撕纸的过程是物理变化,烧纸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充分地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主动地发展.而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先将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与做法归纳如下: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有趣,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鉴于有趣对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为此整堂课的程序设计为制趣—初立志—讨论—实验—自学—辨析—再立志。如一位老师的绪言课一开始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条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老师不作答,而是说,我给大家再变个魔术。学生忽转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又被“魔术”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随后老师再制趣,只见他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 2

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茶水变墨水的“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高潮。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1]由此不难看出,一堂绪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理论,可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3

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最后,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事实证明,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以外,教师还必须开拓学生的思路,想方设法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例如学习《酸的性质》一节,可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设计下列实验:氧化铜加水,再稍稍加热,不反应;氧化铜加酸,加热,反应发生,生成蓝色溶液。通过这一实验,学生可得到氧化铜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正确结论。通过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这种兴趣还不够稳定,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便容易丧失信心。为了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一方面要通过学科渗透德育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如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只有努力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一方面利用化学知识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美学等学科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还可通过对一些科学家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正是由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从而懂得兴趣广泛性的重要。为了搞好课外活动,首先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摸清他们最感兴趣和对一些知识的需求,以此选取活动内容,制订活动计划。例如,第一次活动可选取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的测定,这易为学生接受并产生兴趣。学生对活动是否有兴趣,直接取决于第一次活动的成功与否,进而影响其今后的学习。为此,活动前教师应认真准备,用一些身边熟悉的水果(如橙子)和蔬菜(如大白 4

菜)作为原料进行实验测定,进而对各种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作比较。学生们通过实验,掌握了过滤操作的使用步骤和量筒、托盘天平及滴定管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测定,同学们懂得了维生素C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维生素之一,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情绪高涨,比做课本中的实验更有趣。[2] 再如,经过一系列的活动以后,最后开一个化学晚会,晚会的内容有相声、魔术、谜语、趣味实验等,表演者全部是学生。通过此项活动,对表演者和观众都起到了开阔视野的积极作用,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之大大增加。

四、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批识记,从绪言开始,日积月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五查”:一查分子式写的是否对;二查配平是否正确;三查“等号”有没有写;四查条件有没有标注;五查该画的“↑”或“↓”有没有画。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溶解性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五、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生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对抗赛法为例,每章结束或临近期中期末考试复习,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复习变得生动活泼,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复习的效果比题海 5

战术好得多。比如每学完一章,教师事先拟订好题目写在投影片上,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或组与组之间或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教师打出投影片之后,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参与激烈的竞赛和角逐,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反复做题、讲题所无法达到的。总之,这种方法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得牢固。另外,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化学计算的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巩固下来。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实践证明,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是大纲赋予的任务之一,而且是提高教学成绩的一条有效措施。学习上的成功,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使之努力奋斗。尤其是青少年,当经过努力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他们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1]曾清意:《初中绪言课教案设计》,《化学教学》2006年第9期。

5.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五

乐学好学才能有好成绩,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中逐渐获得了一些感触:

1.“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所以教师要成为学生喜欢的人,你所担任的课才能被他们所喜欢。

2.主动接受才是有效的接受式学习。

在设计以掌握知识和搜集信息为主要目标的设计时,首先应明确的问题是主动发现与间接接受知识的问题。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间接知识,但是间接知识也需要主动地学习接受,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知识接受知识,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最有效的,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3.激发学生兴趣是主动学习的钥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积极主动性。学生爱学乐学,效果当然会很好。记得有一次公开课,给六年级的学生上四年级的课程,因为是旧知识,料想学生会索然无味。做课老师是这样处理的:教师目光扫过每一个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到了不一样的神情,是不是对你们手里那本新书感到奇怪呢?”学生回答说是,老师说:“不要奇怪,因为在你们拿到这本书的瞬间,你们已经和老师一起完成了时空穿越,来到了2011年的3月19号!那时的你们在上——”“四年级——”孩子们面呈豁然惊喜之色。“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学习全新的知识——分数的意义?”洪亮的声音整齐的响起:“愿意——”整节课学生们兴趣盎然。

4.设疑(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问题的创设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或由课外归结到课内,也就是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培养的是学生的一种问题意识探究意识。而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基础,这就促使学生主动地搜集获取知识,获取的知识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对自己的信心越足,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浓。

6.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篇六

“用智慧激活英语教学,做幸福的英语老师” 让我对如何激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1. 以情感激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老师的热情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充满激情的一节课一定会让学生振奋。能充分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学习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一种活动,师生关系好,学生便爱听你的课,乐于接受你的观点,对这门课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自然课堂效益高。

2. 以竞争激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有一种求胜心理,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巧妙组织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求胜欲望,活跃课堂气氛。组织例如课堂抢答、分组竞赛等活动。

3. 以游戏激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是寓教于乐的具体表现。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游戏,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有新鲜感。游戏的种类应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虽然我们不能在一节课中总是使用游戏,因为太多的游戏使孩子们烦躁,但我们可以在一节课的大多数教学环节中使用游戏。组织教学中,通过游戏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课堂上来;操练时,比赛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复习时,游戏能使枯燥的单词,句型变得可爱。游戏能使情景对话变得简单。巧妙设计游戏活动,能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激活课堂教学。

4. 以交流激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课堂要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状态,老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语言交流充分地在课堂上展开。这种语言交流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课下交流也非常重要。 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帮助其及时解决。通过作业本上的沟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5. 以艺术激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语言既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表达,音乐育德,音乐开智,音乐冶情,音乐促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把音乐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英语课堂充满了艺术气息。

6. 以创新激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适当使用绘画的形式可以从直观上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简笔画就是一种直观,便捷,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发展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途径之一。

在英语教学中精美的课件使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富有艺术性。并且当今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尤其农村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学生们接触英语的机会少,语言不地道,所学语言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文化,在实际生活中也不能得体地、经常地运用。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英语教学应发挥多媒体的网络功能,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英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同时不同的颜色搭配,随着不同的内容而变化,让人耳目一新,并能刺激学生的感觉,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兴奋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7.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七

一、巧设导入, 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于漪老师也提出:在课堂教学中, 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抓住课堂的导入环节, 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 歌唱家定调, 第一个音定准了, 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 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 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 导入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与败。一个巧妙、新颖、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可以在第一时间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设计课堂导入时, 我们要以初中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为中心, 以设计出最佳导入。常用的课堂导入法有故事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新旧知识联系法、直接导入法等等。

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节内容时, 我充分利用初中生爱故事的特点, 运用屠狗洞的故事来导入: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有一个神秘的洞, 被称之为屠狗洞, 其神秘之处在于人进入洞中安然无恙, 而狗进入洞中则必死无疑, 长时间以来这个谜团一直困扰着人们。著名的科学家波曼尔决定前往探个究竟, 他拿着火把牵着狗走入洞中, 他发现火把的燃烧有些异样, 紧接着狗就晕倒了, 他俯下身时, 自己也马上感到呼吸困难, 要晕倒, 此时他恍然大悟, 抱着狗匆忙走出洞, 他终于解开了这一谜团, 原来所谓的屠狗洞就是……这样的故事导入法, 既符合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 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力, 同时又使学生产生疑问, 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妙用实验,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现行教材中有大量的实验, 这些实验具有生动、鲜明、新奇、有趣的特征。这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妙用化学实验,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积极动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氧气的性质”这一内容时, 我为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课前准备好一个集满气体的瓶子,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里, 让学生仔细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学生发现, 原来只是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后发生了剧烈的燃烧, 此时学生产生了疑问, 集气瓶里装的是什么气体, 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发生剧烈燃烧?此时面对学生的百思不得其解, 我告诉学生, 瓶子里装的是人类及动物生存所必需的气体———氧气。这样在鲜明的实验现象和教师的启发点拨下, 学生得知氧气最显著地化学性质就是支持燃烧。

三、联系生产生活, 让学生爱上化学学习

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最好的方法是使其知道这门学科值得学习。”可见, 将化学知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让学生认识到物质世界因化学而变得多姿多彩, 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途径。如我们都知道食用加碘盐的重要性, 可以预防碘缺乏症, 那么炒菜时等菜快出锅时再放碘盐, 有什么科学依据?学生通过相关的化学知识的学习, 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碘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碘酸钾, 碘酸钾就是碘的主要提供者, 但碘酸钾很不稳定, 在加热或光照时很容易分解, 而不利于人体碘的摄入量, 故此不要过早放碘盐。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切实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

四、自我评价, 在知识完善中发展兴趣

自我评价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学习完一节、一章甚至一个模块后我们要及时地自我评价, 通过简单的测试来检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寻找知识的遗漏点或遗忘之处。然后查阅笔记或资料填补知识的不足。在这样反复自我评价—知识填补的过程中寻找和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过程, 可使所学的知识更加完整和系统, 也使知识得到了灵活的应用。

8.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八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教师在充分分析学情、把握大纲教材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课型,联系实际精心设计教案,做好化学实验,用新鲜的知识和变化多样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奠定好学习基础。

二、树立信心,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挫折就容易放弃。要经常教育学生有顽强的学习意志,自觉地培养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实事求是地分析失败的原因;要有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鼓起勇气,面对现实,下决心施展自己其它学科的成功的学习本领,对付化学学习中的困难。相信经过努力,能获得中学初始阶段化学学习的成功,逐步将自己的思考水平调节到最佳,保持探索的好奇心,进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多思善疑

在辅导学生时,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差等生,即使是荒唐幼稚的问题,也要认真回答。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千万不能训斥、挖苦,而要多多给予鼓励,还要变学生问教师问题为教师主动询问学生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对学生能够回答出的问题,进一步问“为什么”,检验其知识的连贯性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掌握知识的快乐,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巩固了学习兴趣。

四、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适当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挂图、表格,尽可能把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完“硬水及其软化的方法”之后,提问学生:“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应怎样清洗?”学生讨论热烈,最后提示每个学生用家里的食醋看能否洗掉,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和生活联系紧密。

化学知识有些内容要熟记后才能应用。所以,要组织学生对一些必须记忆的知识进行攻关,如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刚开始学的时候,学生存在着记忆困难,教师就引导学生编顺口溜:“钾,钠,氢,汞一价银;二价镁,钙,银,铜,锌;三价元素有铁铝;四碳,五氮,六硫清。”虽然不够完善,但由于学生自己参与及顺口溜基本压韵,学生对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掌握就较好。

五、加强情感交流,巩固兴趣

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喜欢追星,他们会把自己喜欢的人当作偶像,如果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教师像明星那样爱戴,这名教师就会吸引学生对其教的学科产生兴趣。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

几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教师的情感在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能够放下架子,主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和尊重学生,不讽刺、不挖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这样学生会发自内心地觉得教师可亲可近,也就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自己也必须加强学习,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寻找教学中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因为课堂不仅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师生交流最直接、最广泛、时间也最长,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有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六、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教师和家长作为共同为学生成长付出心血的朋友,应经常保持密切联系,共商教子育生大事;父母应互敬互助,对孩子的教育要保持一致,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爱要理智,要坚持严格要求、正面教育与具体帮助相结合,千万不要体罚孩子。学校应有计划地请专家给家长讲授子女成才的规律,请教育子女有方的家长讲述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成功经验,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讲解和推荐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只要学校和家庭相配合,学生一定会健康成长。

七、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应该让学生会学,这一点很重要。教师应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课后及时复习、练习,指导学生注意和学会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过程,即学会对比、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和演绎推理。在复习时可指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归纳概括以形成知识网络,学会记忆方法和自我检查,及时得到学习效果反馈等学习方法。在作业布置上,对概念理解型和知识了解型章节,不布置作业或少布置作业;对要求掌握的技能型章节,布置少量必做作业和一定量参考作业;对必须熟练掌握的技巧章节,不必一步到位,可适当分散难点,设置梯度,分步实施推进和提高,实现由想学到会学。

9.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九

1、充分利用好地图,课本插图,地理挂图组织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广,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借助地图,强化记忆。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使用地图的技能,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地理知识的记。

2、认真设计地理板图渗透于课堂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地理渗透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注意力随着教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等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可先打出绘有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接着课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的沉积,不断抽动绘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积带投影片,说明河床不断抬高,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向上拉动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投影片,这样,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在地理教学中地穿插地理趣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本中,有许多地理要领、地名、地理数据、地理规律及其成因,要求学生记住,这些抽象的内容,单纯地让学生去记,是很难记住的,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与一些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地理趣闻加以验证,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

5、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

10.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篇十

语文根基深厚,又是母语课程,本应是学生驾轻就熟的一门课,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不浓。有一篇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占总作业量的65%,作业的形式与学业测评的内容呈现正相关。这说明,应试教育的影响深远,评价单一,师生、家长忙碌追逐的是成绩,学生对语文与生俱来的热情在重压之下淡漠了。对于语文本身,教者疲惫,学者乏味。而学生们乃至社会上的整体情况,人们的语文水平并不好。这两年兴起的“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以及呼声越来越高的高考改革,要把语文成绩提高到180分,都是想引起人们对语文的重视,推动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对于怎样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我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

一、倾心课堂,增强感染力

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多彩,很多课文是名家篇章,我力求不负美文,倾心上好每节课。在钻研教材、改进教法、了解学生等方面认真下工夫。课堂上声情并茂的范读与讲解、诙谐幽默的互动与点评,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回味获得知识的轻松。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段感人的英雄事迹,让我的课堂有笑有泪,有声有色。

二、信息技术,为课堂添彩

信息技术的应用助力了教学,为语文课堂增色添彩,让学生饶有兴致地沉浸在语文学习之中。教学用的多媒体光盘,资源丰富,学生被其中展现的美丽景色、精彩动画深深吸引,尤其喜欢“游戏宫”的趣味练习,语文知识学得轻松愉悦,是寓教于乐的好素材。除此以外,我还制作了课件,更便于实施自己的教学。如学《翠鸟》时,我录制了一段微课,给学生讲翠鸟的外形特点,还把这段微课发到一些家长的微信上。看到微视频的同学像得到了莫大的奖赏一样,课堂上很活跃。我还让学生给翠鸟捕鱼的视频配音解说,学生很有兴趣,说得活灵活现。

三、不同学科整合,学出新意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让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中,把语文和其他学科整合,对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综合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等,作用不可低估。我教语文和音乐,很自然地就把两者整合起来了。学了课文《说声“对不起”》,我与歌曲《原谅我》联系起来,营造氛围,同时强调乐句的演唱要领,让学生体会怎样表达出道歉的诚意。一次,两个男同学起了激烈的争执,我鼓励“肇事者”勇敢地去道歉,同学们又唱起了《原谅我》,学以致用,知以导行,他俩在歌声中和好了。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更是高度整合,语文音乐水乳交融,伴着歌声欣赏北海公园的美景和电影片段,体会歌词的思想感情,再学唱歌曲,背诵课文,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得到了美的熏陶。

四、社团活动,发展学生兴趣

社团活动是语文课堂的有效补充,扎实地组织、长期地开展活动,对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一技之长都有巨大的作用。我在班里成立了钢笔字书写社团,从基本笔画教起,有步骤地组织活动。以三年级语文课本生字《同步描摹》为主要学习材料,识字写字、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渗透其中。学生们爱上了写钢笔字,也爱上了语文。

五、多元评价,长效激励

评价激励是学生进步的源头活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怎样夸得有理有据,让人心悦诚服呢?新课程理念倡导多元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据此,我在班里试行了语文学习的综合评价。

在评价内容上,从学习的各个环节来分,包括预习、课堂参与、课后作业、课时与单元测评,从内容性质来分,包括朗读与口语交际、积累与运用、阅读与习作、社团活动。评价表是按学习环节设计的,每个主题小组一份。

在评价形式上,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长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师生评价为主,家长评价为辅。

在评价规则上,师生共同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性强的评价细则。实行“五星级”评价管理,满20颗星可晋一级。每周小组总结,半学期全班总结评比,评选星级学生、进步学生和优胜小组,给予表彰奖励。每天、每节语文课,组长组员都在关注评价表,那已经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了。一次,一个小组长的奶奶洗衣服时把小组评价表也洗了,但组员个个都记得自己的星星数,评比时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11.如何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篇十一

一、引发注意,激发兴趣

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不会觉得是负担,使大脑皮层在学习时高度兴奋。在这种情况下,所学的内容常常能够迅速而牢固地被学生掌握。为矫正学生因缺乏兴趣而引起的精神涣散、无心向学的现象,教师必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专注力方面下工夫。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课始,学生的兴奋点还在课外活动上,也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处在抑制状态,在兴奋转移的关键时刻,应设法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这是上好课的关键。另外,教师还应仪表端庄、亲切和蔼、语言生动,这些同样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教师应从多个角度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专心学习,减少分心现象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的过程。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总是板紧面孔,学生的心理就会感到压抑,因此,教师要力求创设和谐的情景,作为教师应以自然、亲切、充实的教态表情,持之以恒地以自己的良好感情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融洽的氛围,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富有情感且生动的语言往往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只有教师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层次清楚,抑扬顿挫,娓娓动听,幽默风趣,才能使枯燥的内容变的生动具体、形象。一堂化学课,如果密度过大,学生就会感到疲乏。一堂课好比演奏一曲乐章,有低缓也应该有高昂,有高潮也应该有低谷。恰当的穿插可以使一堂课保持合理的节奏,疏密相间,有张有弛,气氛活跃,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轻松地解决问题。

三、投入情感,激发兴趣

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与心理体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学生对老师有感情,“爱屋及乌”必定不自觉地对你所任的课程产生兴趣,这种自发的学习动力所产生的效果,是任何说教、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所不能达到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发生逃学现象,大多是由于老师的冷漠,师生没有感情造成的。教师应从情感入手奉献爱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努力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教师可亲、可敬、可信的人格魅力,勇于积极思考,大胆争辩;感受教师热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为人处世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影响着他们性格素质的提高。教师给予学生温暖,他们也会与人为善,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比任何说教能产生更大的作用。在平时,我即以情感教育为主,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情况,也经常和学生一起进行课外活动,在频繁接触中增进师生的了解和感情,形成极强的向心力。教师只有付出爱心,学生才会对你有深厚的感情,化学教学工作就会顺利进行,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竞争合作,激发兴趣

竞争合作是以“学生主体论、愉快学习”为主要理论依据,以“优势互补,竞争激励”为原则。它是一种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乐中求学,在学中求乐”的教学方法。在化学课堂,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一人任组长,本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学习。竞争合作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它保证学生在轻松愉快、人际关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而且同学们心理相容,思想易共鸣。有时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帮助比来自教师的更有效果。尤其是对化学成绩不好、在竞赛环境下很难成功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会使他们感到小组的成功也有自己的一份努力,增强了自信心。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各种各样的途径与方法,要视教学中的具体情况而定。只有让学生爱上学习,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学生才能学好化学,我们才能培养出符合素质教育的人才。

1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十二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说,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 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力量。 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 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 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学习兴趣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 其中与教学过程就有密切联系,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有趣味性。 所以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重要意义。

一、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我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希望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这些学习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重要作用: 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 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 并使学生在自学、主动、深层次地参与教学过程中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从而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是准确、及时地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反馈, 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通过自学或合作学习, 学生把自己不会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 使师生之间有深层次沟通, 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好的了解, 在沟通的基础上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当学生需要时给予指导, 当学生茫然时给予建议, 当学生成功时给予赏识,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 有利于他们树立立充分的自信, 勇敢地面对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逐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 环境等非智力因素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成功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 可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的一切活动,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而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引导他们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和运用知识,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增强教学效果。一般来说, 创设化学学习情境通常有以下方法:一是在教学设计中利用认知矛盾、新旧知识、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直觉与客观事实的矛盾, 都可引起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欲望, 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例如在《原电池》教学中, 可以这样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播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池, 如手机电池, 笔记本电脑电池, 电动车用电池等图片和资料, 让学生明确电池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电池上, 产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些电池的工作原理,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当中,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和现象设计一些实验和问题: (1) 单独把铜片和锌片放进装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2) 把铜片和锌片一起放到装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3) 用导线把铜片和锌片连接起来一起放进装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实验的现象。通过对比, 学生会发现一个认识矛盾:为什么用导线连接铜片和锌片之后, 氢气会在铜片上析出而不是在锌片上析出, 这与以前所掌握的锌置换出氢气这个性质产生了矛盾, 是否因为连接后铜片发生了反应。 有了这个矛盾, 必然会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从而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原电池的相关知识。二是从化学与生活相结合入手创设情境。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创设情境, 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又有助于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苏教版必修一:《含硅材料与信息材料》的学习中, 我们就可以利用水电站的建设等与水泥的性质学习联系起来。利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玻璃和实验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等与玻璃的制取和性质联系起来, 还有生活中最常见的陶瓷等。 三是从化学与社会结合入手创设情境。 现代社会离不开化学, 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 它跟社会生产及生命、环境等现代前沿问题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例如学习卤代烃知识时, 可以联系氟利昂对环境的影响;学习聚合物知识时联系“白色污染”;学习氮的氧化物时联系“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 也可联系获得诺贝尔奖的“氧氮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等。通过合理的教学情境创设, 可以改变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感,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很好地实现“快乐学习”。

三、利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充分发掘实验的魅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实验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手段, 所有的学生都对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演示实验, 创设生动的实验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一是化学实验的内容要体现趣味性:化学实验的趣味化可以进一步发挥实验的动机功能, 吸引学生的注意,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相关知识的学习。 例如苏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关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只给有两个反应。 我们可以自己做个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并加深学生对过氧化钠性质的理解。 可设计为: (1) 用脱脂棉包住过氧化钠后, 往过氧化钠中滴入几滴水, 一会脱脂棉燃烧起来。 (2) 用脱脂棉包住过氧化钠后, 用长玻璃管往过氧化钠中吹气。 一会脱脂棉也会燃烧起来。 学生就会感觉很有趣, 水不是用来灭火的吗, 滴水怎么反而着火呢? 进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掌握原理。 二是化学实验内容要生活化, 绿色化。 贴近生活, 体现社会热点的实验有利于化学价值的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让学生能感觉学有所用。 这样也就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三是实验的形式要多样化: (1) 教材中的一些实验, 如果严格按照教材中的做法, 则可能达不到很好的实验效果。 我可以作相应处理达到实验目的。 例如:原电池的形成实验, 我们可以做个水果电池, 给一张贺卡供电, 使贺卡播发音乐。 照样可以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更方便, 过程更有趣。 (2) 一些教师做的演示实验可交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更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 (3) 一些实验可设计为微型实验等。 (4) 实验还需凸显探究性和创新精神, 探究能不断地让学生追求知识, 在探索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创新可让学生一直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 为提高兴趣提供长久动力, 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能力。

四、构建开放性的学习课堂

(1) 教学思想的开放, 在日常教学中创造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 营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合理定位师生关系, 教师要摒弃权威意识和观念, 建立起教学是与学生一起学习进步的思想, 使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保持平等。 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提出的一些尖锐问题要进行合理解答, 慎重对待, 不轻易否定。 多鼓励, 要尽量保护学生的热情。 (2) 教学形式的开放, 要多从课堂走向课外。 从校内走向校外,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化学。 结合化学学科前沿知识及化学史进行教学, 结合生活实践和社会进步进行教学, 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而且是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精髓所在, 更是素质教育的最好体现。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好如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就有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就会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 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有效的学习动力, 提高学习效率和水平。 从而使化学教学从应试教育中脱离出去, 成为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育, 这是化学教育的方向和最终目标。

摘要: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让学生积极地投入新课程改革,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重要意义。一是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是在教学中创设良好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 三是利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充分发掘实验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是构建开放性的学习课堂。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策划汇报下一篇:新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