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通用7篇)
1.浅谈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篇一
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些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论文关键词:文学理论;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风骚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其次,注意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加强文化研究类课程的建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领域的激烈变革,我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视、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也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同时,文艺活动前所未有的市场化,这一切“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审美’的经典定义”。在某种意义上,文学这一传统范畴与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使中国当代的文化现象呈现出较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何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文艺学课程的改革呢?这里值得提及的是近年来为众多学者所倡导的文艺学的“文化论”转向,文化研究是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面对急剧变化的现实,打破原有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综合交叉,从而形成新的学术应对面的结果。当前大众文化的兴起,影视文化的普及,图像、网络文化代替了以往以印刷、出版为基础的文化传播方式,这些变化使我们已经很难固守传统上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门类为中心的文学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文艺学学科几年前已经:出现了“文化论”转向。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师,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中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给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所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剖析各种当代文化现象的能力,作为对时代所提出的这一问题的回应,在文学理论课程建设中,我们是否应当开设文化研究类课程?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作出这样的规划:可在一、二年级之间开设文学概论的专业基础课,为学生提供本专业的初步理论;在三年级重点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文本解读”或“文学批评实践”等专业必选课或专业限选课,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在四年级则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开设中国古典美学、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以及各种相关文化现象的专题研究等选修课程,更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论素养及阐释各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的能力。在选修课程的开设问题上,不一定规定具体的课程,而应在考虑学校的师资条件、学生本身的兴趣、需要的基础上作出安排。
针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中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现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就其巫待解决的问题而言,一方面,它需要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应充分注意到文学理论学科的实践性特色,开设相应的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出对作家、作品以及各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理论剖析的能力。
2.浅谈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篇二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材建设
0 引言
专业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能力和基本工程素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实验技能、工艺设计技能为目标;以基础、工艺、设计、计算机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五类知识为模块,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由于教改的成果固化在教材上,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教材的建设也应充分体现自身特色,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1 原有教材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过去使用的教材进行反复调研、分析,认为机械类教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逐渐加快,致使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未能及时在教材中反映出来。由于教材的知识内容相对陈旧,缺乏特色,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另外,随着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入,专业结构地不断调整,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相脱节,也使一些新开课程尚无相对应的教材[1]只好选用过去的老教材,使得一门课程有时需选用两本以上的教材,才能满足教学内容。
1.2 教材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多数工科的教材里面充满了大量的定义、公式和定理,忽视了现场应用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教材的内容而无法主动去“学习”,这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2],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感觉学非所用,这与教材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将实践融入教材有关,因此这种传统的教材编写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教学手段落后,计算机和多媒体的运用不够
教材内容较为刻板,教学手段落后,计算机和多媒体的运用不够,未能体现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纯的纸质教材已不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因此,应用先进的手段开发立体化教材已迫在眉睫,如多媒体教材,可使呆板的教学内容动态再现;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快速传递,使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以外进行互动[3]。
2 课程体系改革
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为“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在教材的建设上,按照知识能力模块构造课程体系,打破了过去按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老三门”构建教学体系的旧框框。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中,经过重组、整合和新增的课程有21门,使课程理论教学体系和课程得到优化,增加了新技术内容,注重了知识应用性。设计类课程中,将传统课程中“机床概论、切削原理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内容构建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将“夹具、刀具、常用机构、专机设计”等内容组建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二门课合并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同时,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每门课程都设置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反映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的全新设计类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做到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项目一一对应;课程设计(或实训项目)与实际工作项目流程一一对应;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的要求,来进行课程设计,选取知识点,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做到了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学生,实现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4]。
3 教材的建设情况
3.1 注重教材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是在理论指导下,解决实际工作中新的问题的能力,而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应用能力,通俗地说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后劲”和本钱。例如在编写《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的过程,为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了结构与结构设计,并强调在现场中常用的设计计算方法;为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做到各章设有“设计”这一节,并增设了“实例分析”内容;另外还加强了复习题与练习题部分,并在有关章节中适当地加入“思考与分析”,以深化教学内容,加强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2 立体化教材群的建设
立体化教材着重于课程的一体化建设,贯穿于教和学整个过程,即服务教师和学生,应用于课前、课堂和课后各个环节。根据新的课程体系,我们组成机械专业设计类课程系列教材编写组,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高质量的系列化、多层次的立体化教材群,大致涵盖了机械专业设计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出版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以及《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三本骨干课程的教科书。这套系列教材作为教育科学“十五”国家级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教材以立体化的形式呈现包括学习指南、习题题解、电子教案及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画面活泼生动,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性大增;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目前《机械设计基础多媒体教学系统》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配合教材出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以及《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已完成等待出版。与教材配套的课程设计指导丛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机械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对教材的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起到了强化实践设计能力的培养、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的作用,这些教材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4]。立体化教材群的建立,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方便了学生的自学。
3.3 网络课程的建设
教育部在2007年就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优质网络资源建设,并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在2008年我们完成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网站的建立。在此之后,我们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与改进。该网站包括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电子教案、课程实验指导书、学习指南、课程网上答疑系统、课程部分现场教学录像、课程样卷等。
4 结语
教材建设对于高校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材建设的手段也需不断更新,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当然,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课程不会代替课堂教学,目前纸质教材还是占有主导地位。但是通过现代化教材的建设可以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5],使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提高,增长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沈成凤,张蕴琨,杨丽丽.关于我院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2):40-41.
[2]徐金娥,周婷,张鸽盛.从人才培养看我国高校教材建设[J].大学出版,2010,8:61-63.
[3]顾晓峰,刘婷婷,胡春潮.论高校教材建设,立体化教材的开发及应用研究[J].职教论坛,2002,20:33.
[4]陈立德.机械类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探讨[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7,21(1):85-87.
3.浅谈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篇三
素质是在先天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的品质,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人才为目的,主要包括道德、智力、身体心理和文化素质教育,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加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提升思想境界,活跃思维、激发创造灵感,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加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我国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进程及理论研究成果
1998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并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对高等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并提供实践指导,随后教育部批准建立了第一批共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2005年教育部又增设了第二批共30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新增设的基地院校既包括综合性大学,还覆盖了师范类、艺术类、工科、医科、财经、政法、农林等院校,并适当向西部地区高校倾斜。两个批次共计百余所基地院校,在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陆续改变了原有的课程结构,将文化素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纳入课程体系,并建设了一批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
除了在实践方面的探索,关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2009年由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东南大学承办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召开,会议围绕文化素质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新形式下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路和方法。此外,十年来以基地院校为中心还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团队。如以党委副书记李继兵为核心的广西大学科研团队,2009年李继兵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管理现状与对策”,对我国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管理机构的建制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宏观分析,同年广西大学教务处陈树莲也在《中国教师》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新形势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以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质量为出发点,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问题进行了论述;以原党委书记李延保为核心的中山大学科研团队,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累累硕果,2006年龙莉、刘济科、李延保在《中国大学教学》上发表的论文“中山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探索”,以中山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就如何进行文化素质课程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南京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科研团队以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汪霞为核心,2010年汪霞、钱小龙发表在《江苏高教》上的论文“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和2012年钱小龙、汪霞在《兰州学刊》发表的论文“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与路径”,针对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总结。
二基地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体系的比较研究
(一)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清华大学早在1981年就开设了以文史哲为主要内容的人文选修课,1986年将人文社科选修课纳入课程体系。1999年作为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清华大学制定了新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案,并把本科生的专业理论课程总学分从170分压缩到140分,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5学分增加到13学分。清华大学现有的文化素质课程有150门左右,分为八大课组进行分类管理,分别是“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艺术与审美、科技与社会、当代中国与世界、基础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2009年清华大学召开了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指南》和《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管理办法》,决定重点建设23门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当代中国与世界”等人文社科领域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管理办法》还明确规定在每个清华学生选修的13学分的文化素质课程中,至少要有两门核心课程。这次会议突出强调了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从而使清华大学核心课程的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也大大提高,至2009年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已达到92门,基本满足了全校本科生的选课需要。2010年,清华大学有9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南开大学以“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并重”为理论指引,在文学院专门设有文化素质教学部,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语言文学类和艺术类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从2003年起,南开大学开始重点进行公共必修课程教学改革专项建设工作,出台了《南开大学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暂行办法》,将200门(次)的公共选修课划分为“自然科学与技术、人文、社科、艺体与实践”四个模块,模块中的每门课程为每周2学时,要求在一学期内完成,学生每选修一门课程计2学分,课程由获得博士学位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承担,采取150人以上的大班形式上课。2011年南开大学下发了《关于组织申报南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立项的通知》(教通字〔2011〕7号),学校在原有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决定启动南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立项工作,并提出在两年内建设20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目标。为鼓励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团队进行申报以提高课程质量,南开大学给予每门课程10000元的建设经费。
南京大学拥有层次分明的文化素质教育运行体系,南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是全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学校教务处负责文化素质课程的设置和管理,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则承担全校文化艺术类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南京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高度重视以公共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美育教育,学校规定在本科生必须选修14个学分的文化素质课程中,要有4~6学分为艺术类选修课,否则不能毕业。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40余门艺术类选修课,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电影、电视、文学等诸多门类,如艺术理论类课程有“艺术导论、西方美术史、西方音乐通论、西方芭蕾与现代舞”等,艺术赏析类课程有“西方电影赏析、歌剧经典赏析、中国书画鉴赏、民族器乐赏析”等,艺术实践类课程有“剧本创作、素描技法、纪实摄影、扬琴演奏、戏剧表演”等。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开设的艺术类课程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2006年其精品课程“艺术经典赏析”被评为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endprint
以上三所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一些区别。清华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由来已久,在全国高校中起引领性作用,当前清华大学把重点放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上,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南开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特点是成立了专门机构承担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块体系;南京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则旗帜鲜明地强化美育教育。
(二)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文化素质通选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高等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没有被硬性贯以统一的名称,清华大学等院校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课”,而北京大学等院校则称之为“文化素质通选课”或“通识教育课”,无论哪种称谓,课程内容是基本相同的。
北京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被纳入到了素质教育通选课的体系之中。1999年北京大学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建设。2000年北京大学下发了《关于设置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的通知》(校发〔2000〕123号),学校决定从2000年9月开始在全校开设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每门课程定为每周2学时,要求在一学期内完成。北京大学将素质教育通选课的申报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进行建设,学校在各院系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通选课进行评审,筛选出150~200门的优质课程,采取逐步更新的方式进行建设,每年更新其中的10%~15%。北京大学还划拨专项经费支持素质教育通选课的建设,规定每门新开设课程将获得2000元/学期的资助,已开设课程的资助经费为1000元/学期。北京大学的素质教育通选课程分为“社会科学、语言文学与艺术、历史学、哲学与心理学、数学与自然科学”5个领域,2003年版的《北京大学本科生教学手册》规定,2000年以后入学的本科生毕业时要在以上五大领域中至少修满16学分,每个领域至少要选修2学分,而且在语言学、文学和艺术领域至少要修满4学分(其中必须有一门是艺术类课程)。
复旦大学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于2005年创办了复旦学院。复旦学院是复旦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实施机构,负责全校本科一年级和部分二年级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2012年复旦大学成立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小组,还构建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的“六大模块”,并围绕六大模块建设了180余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要求大学生毕业前在其中选择修满12学分。如今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调整为七大模块,分别是“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发展与当代中国、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审美与情志表达”。经过几年建设,复旦大学已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主轴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以小班讨论、多元考核、网络互动为特色的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模式。
武汉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始于2003年对原有《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新修订的方案把武汉大学的课程划分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通识教育课三大类,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时的40%~45%。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课又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指外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选修课分为指导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武汉大学统一规划了51门通识教育指导选修课,覆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数学与自然科学、跨学科领域”五大类,每一类别中设置不少于10门的课程,学生在每个类别中至少选修2个学分,毕业前总共要修满不少于12个学分,获自然科学类学位的大学生,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类至少修满4个学分。武汉大学的任意选修课指未列入通识教育必修课和指导选修课的其他通识教育课程,要求大学生至少要选修4个学分。
以上三所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相通之处是都被纳入到“通选课”或“通识课”的名称之下,其中北京大学的素质教育通选课程的建设成效比较突出,这主要体现在北京大学不仅采取长效机制对通选课程进行建设,还加大了资金投入,支持素质教育通选课程的改进和创新。
(三)专业特色突出的基地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全国财经类重点院校,199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后,最初成立了负责文化素质教育的西南财经大学文化素质学校,后来又演变为通识教育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负责实施全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被纳入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统一进行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共设有156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将其规划为“哲学社会科学、文学与语言、历史、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生理与心理健康”六大模块,其中重点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经济学通论、管理学通论、法学通论、历史通论、现代科技概论和社会学”七门课程,形成了具有财经院校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学校分阶段给予每门重点或精品课程不低于2万元的建设经费。2011年西南财经大学还创建了“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课程中心”,拓展了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资源。
华东理工大学作为全国理工类重点院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现已构建起以“中国文化导论”为中心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系列,具体包括“儒家文化研究、道家文化研究、佛教文化研究、现代禅学、中国民俗文化、中国古建筑研究、中国器物文化”等课程。
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作为综合研究型重点院校,也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华中科技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立足于课程改革,结合专业教学来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让文化素质教育进课堂。西安交通大学则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文理互补,形成了以“一个平台、四个支撑、三条主线”为框架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四)小结
通过对基地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首先,各基地院校都十分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一些大学还设立了专门机构落实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比较典型的如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其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虽然在各高校的名称不同,但是各基地院校都是围绕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中外文化、艺术修养等方面来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有的高校以“模块”进行划分,有的高校则用“领域”来界定,所以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培养目标是一致的。第三,各高校在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精品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建设,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以达到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质量的目的。endprint
基地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在共性之外,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南京大学的美育教育成效显著,西南财经大学开发了网络教育平台。此外,山东大学以中华悠久历史和文学史为教学切入点,依托文、史两院的学术优势,开设了“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和“中国传统文学修养”两门公共基础课;山西大学通过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活动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为此专门编写了名著导读手册,并为完成阅读要求的学生记学分;东北大学积极倡导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东南大学则通过有计划地举办一系列高水平的讲座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文化素质课程建设向前推进。
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大部分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它构建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仍然处于理念、制度、资源等方面的探索与建设之中,还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当前,理清思路、化解矛盾,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继续向前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课程目标定位存在偏差,致使教师和学生认识模糊,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被边缘化。(2)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失调,表现为理论性课程过多,实践性课程偏少,而且课程的实施方式单调,缺乏应有的生动性和互动性。(3)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大,缺乏配套教材,再加上课程实施过程缺乏监控,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致使一些课程的质量不高。(4)文化素质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现在的情况是,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没有覆盖到的边远地区高校,尚未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或是课程建设十分滞后。
(二)改进的方向
随着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也应不断创新。针对以上问题,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做到:1.准确定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既要立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还要体现学科之间的交融,关注教育的整体性。2.实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结构的合理性转变,改变课程设置过窄的状况,拓展课程类型,加强前沿课程建设,挖掘网络文化教育资源,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注入时代气息。3.制定规范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拓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有效地实现校际之间资源共享、学分互换。5.从理念上下功夫,突破原有的教育模式,提高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自觉性。
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正在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和格调”的要求,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
参考文献
[1]龙莉,刘济科,李延保.中山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8).
[2]陈树莲.新形势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J].中国教师, 2009(S1).
[3]顾沛.以科学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助力———以南开大学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
[4]何艳红.关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建设之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20).
[5]汪霞,钱小龙.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10(1).
[6]钱小龙,汪霞.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与路径[J].兰州学刊,2012(2).
[7]杨岚.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文化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11-19.
4.浅谈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篇四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职的一门基础课,它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常用的数学方法。本文对进一步整合和改造课程结构、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法等,以适应高职教育《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整合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1-0102-02
《高等数学》是高职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常用数学方法,并且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对本院和兄弟院校不同专业的《高等数学》课教学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查阅了相关资料和文献,认为应进一步明确《高等数学》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整合课程结构,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法,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
确保《高等数学》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地位
当前,高职数学教育中三对矛盾非常突出,即教学知识的起点高与学生数学素质低的矛盾,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矛盾。由于高职学生初等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加之数学本身抽象、枯燥的特点,使得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恐惧心理,教学质量难尽如人意。于是,从学校对课程安排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有被弱化的趋势,认为可以少学或不学这些难学的内容,让学生加强技能学习。例如,由于学生最后一学期要到企业顶岗实习,有些课程课时相应压缩,普通专业数学课开设教学时数140学时,占国家规定学时的70%左右,勉强能够满足课程学习的需要;而有的专业将教学时数压缩到70学时,占国家规定学时的30%左右,教师匆匆忙忙赶进度,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课业负担。有的教师为了照顾基础差的学生,大幅度删减教学内容,使得知识结构支离破碎,学生连专业课程学习需要的最基本的数学概念都没有掌握。
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提高思想认识,站在战略的高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地位,使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真正落在实处。一是必须保证一定的课时量。一般每周应4~6个课时,学习一年时间。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实现质的突破。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系统学习高等数学知识的机会恐怕以后很难再有。二是遵循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基本教学要求》,重新审视、整合、更新教学内容,通过降低难度、淡化理论、加强应用,使之既易于教,又便于学,更加贴近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又不乏体现高等数学的文化修养和实际应用的双重功能。三是对基础太差的学生,入学后即安排初等数学的课外补习辅导,并将辅导成绩计入期末考试成绩,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构建《高等数学》模块化课程体系
职业岗位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需求的多样性,《高等数学》的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笔者科学认识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的内涵,对现行教材进行整合和改造,构建了包括“共用基础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
共用基础模块包括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数学软件简介,约需70学时(不含复习考试),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函数概念是描述运动变化的基本工具,极限方法是微积分学的基本方法,在函数概念和极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微积分理论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一切理论成就中,未必再有什么像17世纪下半叶微积分的发现那样被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如果在某个地方我们看到人类精神的纯粹的唯一的功绩,那正是在这里。”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基础部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高等数学的宏伟大厦。微积分将教会学生如何在运动与变化中把握世界,将复杂问题归纳为简单规律和算法,它是现代文明人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按照“必需”的原则,笔者把函数、极限、一元微积分作为高等数学“共用基础模块”的主体内容。电子计算机的强大计算功能使数学如虎添翼,也改变了数学应用的实践方式。为了使学生摆脱复杂的笔算和推导,有更多的时间更新知识,让学生尽早掌握以科学计算和作图为主的数学软件的应用,这也是“共用基础模块”的内容之一。
专业选修模块包括空间向量、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矩阵与线性方程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线性规划初步、数值计算方法等,笔者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用70学时讲授其中的部分模块(或其中的部分内容)。如果说“共用基础模块”遵循的是“必需”的原则,那么“专业选修模块”体现的是“够用”的原则。高职教育通过不同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不同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人才,而不同专业课程对数学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在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学习中,需要解决大量的空间计算问题,空间解析几何就是该专业的学习内容。因此,在讲解空间坐标轴的旋转时,重点应该是点的坐标定位,而不是复杂的曲面方程的推导和论证。在通信技术、电子电工类专业,在电路分析时需要利用矩阵的相关知识,矩阵与线性方程组就是该专业的学习内容。教学时重点不是矩阵的性质的证明,而是运算法则的应用。根据专业课程学习的需求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求,应精选基础的数学教学内容,掌握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学习,获得学习专业知识的数学工具和能力。
改革《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都是经过系统的基础数学专业教育的,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基于过去的经验所形成的价值偏好与思维定势,会影响高职教育价值观念的形成。一讲数学,不顾今天学生的实际和高职教育定位,就自觉不自觉地追求体系的完整、逻辑的严密、计算的技巧,这成为制约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潜在因素。因此,应该更新观念《,高等数学》的教学要从纯数学转向“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应用数学”。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要适合高职学生智力因素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中要注重背景导入、例题引路,讲课时要直观通俗、定性描述,淡化理论体系,强化实际应用,重视形象思维,指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教师要了解专业的数学背景及数学知识的工程背景,使数学教学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才是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目的。
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让计算机走入高职数学课堂,应用优秀的数学软件,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把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和繁杂的计算技巧中解放出来。例如,几何画板软件可以实现几何图形的动态化和“形”与“数”的同步化。图形可以随意运动,图形的大小可以任意改变,并在变化过程中保持几何性质和图形间的关系不变;可以测算出“图形对象”的数值,并能把“形”与“数”的潜在关系及其变化动态地显现出来。基于几何画板的特点,把几何画板引入《高等数学》教学中,能使函数的性态、极限、导数、积分等抽象的数学内容直观形象化,从现象到本质,从抽象到具体,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和思考;此外,它能辅助创设学习情境,突破教学难点,渗透数学思想,丰富和扩展数学学习内容和形式,给予学生“做数学”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发散思维和学习能力。只有革新过去单纯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突破和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才会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李广全.关于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9).[2]云连英.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数学课程设置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8,(4).[3]马来焕.高等数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张顺燕.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作者简介:
5.浅谈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篇五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建设计划)项目管理,保证建设计划顺利实施,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实施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川教〔2010〕4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设计划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支持办学定位准确、产学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的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项目院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发挥项目院校的示范作用,带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人民满意、具有四川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四川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三条 建设计划专项资金由省、院校举办方和项目院校共同承担,按照统一规划、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
第二章
申报与评审
第四条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按照建设计划,组织申报评审工作。工作程序包括:推荐、预审、评审、公示、公布结果五个环节。
(一)推荐。由举办方(市、州政府、省级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等,下同)按照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建设计划项目申报通知,组织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申报,并组织有关专家对所推荐院校的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形成论证报告。通过论证的院校填写《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推荐书》(以下简称《推荐书》),确定推荐院校名单,上报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
(二)预审。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根据资格审查标准,对申请院校进行资格审查。对通过资格审查的院校,组织专家组进行实地考察。专家组依据预审标准,结合实地考察情况,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各申请院校进行投票表决;根据各校得票的高低,按照建设名额,遴选出参加评审(答辩)的院校名单。
(三)评审。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遴选出的院校进行评审。评审采用申报院校现场陈述并答辩、专家评审的形式进行。
(四)公示。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申报院校的优势特色、产业类型、区域分布,确定立项建设院校名单并在相关媒体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
(五)公布结果。公示期满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确定并公布立项建设院校名单。立项建设院校填报《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和《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
第五条 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根据已批准项目院校的重点建设任务等因素,下达省财政专项建设资金预算。项目院校举办方根据省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和预算资金,组织项目院校修订《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切实落实《推荐书》对项目院校所承诺的政策及资金支持责任。
第六条
项目院校举办方组织专家对学校修订后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进行论证,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核批复后,正式启动项目建设工作。
第七条 项目院校按照批复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建设方案》一经审定,应严格执行,在建设过程中一般不得进行调整。如确需调整的,项目院校须报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核准后方可实施。
第三章
管理职责
第八条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负责统筹指导建设计划的相关工作,起草相关政策文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组织对项目院校建设情况开展绩效考评和检查验收。
第九条 项目院校举办方是所属院校项目实施的主管单位,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组织专家对学校修订后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进行论证;
(二)负责指导、检查、监督项目院校的建设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三)负责统筹落实项目院校的建设资金,对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四)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报送项目院校项目完成的阶段进展报告和总结报告。
第十条 项目院校法人代表是项目建设主要责任人。项目院校应成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本校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检查等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及本办法的要求,编制、报送项目建设方案和项目任务书,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二)按照批复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确定的建设内容,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建设投资和预期目标。
(三)统筹安排各渠道建设资金,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及本办法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四)每年3月底将上项目建设进展、资金使用等情况形成报告,上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五)接受教育、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检查和审计。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十一条 建设计划的资金包括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院校举办方安排的建设专项资金、院校自筹资金、以及其他(行业、企业)投入的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省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在评审结果公布后下达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统筹安排各种来源的专项资金,可优先使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
第十二条 省财政专项资金下达后,项目院校举办方的专项配套资金须与省专项资金同步足额拨付到项目院校,院校自筹资金也须按计划及时到位。第十三条 项目院校应统筹安排使用专项资金,科学、合理编制本校建设项目的总预算及预算。项目预算作为项目院校综合预算的组成部分,须纳入学校总体预算。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项目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内涵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院校要严格遵守有关财务管理规定,专款专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基本建设和人员支出,不得用于项目院校偿还贷款、支付利息、捐赠赞助、对外投资、抵偿罚款等支出。第十五条 建设资金支出主要包括:
(一)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费:是指项目院校建设过程中购置、调试、改造、维护实验实训设备以及相关实训制度建设、规程设计发生的费用。
(二)专业和课程建设费:是指项目院校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对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进行教学研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相关课程教材和教学课件等发生的费用。
(三)师资队伍建设费:是指项目院校用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聘请专家所需经费。
(四)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费:是指项目院校用于支持基础性强、需求量大、覆盖面广、共享程度高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开发、资源库建设以及项目公共管理平台建设费用。
(五)其他费用:是指除上述费用支出外,其他与项目院校建设相关的“对口支援”等非基本建设类费用支出。
(六)基本建设费:是指与建设任务相关的教学基础设施、教学基本建设支出,按照现行有关的投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十六条 项目院校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确保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按期完成。专项资金当年结余,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省级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川府函【2008】337号)相应的规定管理。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支付,纳入项目院校财务机构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确保专款专用。
第十八条 凡纳入政府采购的支出项目,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经过招投标、集中采购等规范程序后方可列支。
第十九条 项目院校应将项目收支情况按预算科目纳入单位决算统一编报。
第二十条 凡使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均为国有资产。项目院校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合理使用,认真维护。
第五章
检查与验收
第二十一条 建立省级监督检查、举办方监管和项目院校自我监测的三级监控考核体系,对项目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实行事前充分论证、事中监控管理指导、事后效益监测评价的全过程监控和考核。
(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依据项目院校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负责检查和监督项目院校的建设进展情况,组织专家对项目院校进行绩效考核和检查验收。
(二)项目院校举办方负责领导项目的实施,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与进度。
(三)项目院校负责建设项目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
第二十二条 在检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中止或取消项目等处理。
(一)项目执行不力,未开展实质性的建设工作;
(二)擅自改变项目总体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
(三)项目经费的使用不符合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
(四)无正当理由未完成项目总体目标;
(五)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第二十三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院校应会同其举办方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申请项目验收。项目总结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和成效,重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示范与辐射成效,以及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使用效果,资金管理情况与存在问题等。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项目院校建设与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与验收。
第二十四条 对于按项目总体目标和项目内容如期或提前完成,通过验收,成绩突出的项目院校,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给予表彰。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以后实行,各项目院校应会同其举办方按本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管理办法。
6.浅谈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篇六
一、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为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 肩负着培养面向社会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因此, 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需求, 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
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科式教育, 其重点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教学重点是以实践性教学为主。所以, 实训基地是教学过程中的也一个重要场所, 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过程, 最终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二、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
1.专业实践教学的功能
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之一, 是专业实践教学功能。教师应根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设相应的实践项目, 实训基地则提供专业岗位的基本技能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的场地。
2.产学研训相结合的功能
实训基地的建设体现科研功能, 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基地。实训基地不仅有优良的科研场所、先进的仪器设备, 同时还具备有利于科研工作开展的管理体制。
3.社会服务的功能
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和人才优势, 因此可以利用其资源优势为社会上特殊人群开展技术、培训、支持等方面的特殊服务, 这对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学校的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4.“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功能
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的突出特色, 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最新的特殊教育专业实用技术, 引导学生发现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 同时也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实践技能。因此, 教师应首先在实训基地不断地进行自我培训, 实现其实践能力的转变和提高。
三、当前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长期以来, 特殊教育由于底子薄弱, 经费有限, 观念没有更新, 因此使得特殊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一直成为整个教育系统建设中基地建设最薄弱的部分。
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企业要想接收高等特殊教育学生参加实训, 必然会挤占企业的一定资源, 同时要提供相应的生活、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条件。
3.企业参与的数目和层次不高, 没有能形成普遍参与的浓厚气氛, 也不能充分的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中, 加之适应企业参与的教育教学改革跟不上, 从而使得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没有能凸显出来。
4.校企双方管理上的空白, 使得学生参加实训后缺乏监管的力度和部门, 管理上双方未能协调一致, 导致管理上的真空地带。
四、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1.建设宗旨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 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存在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它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岗位实习与毕业设计 (论文) 等环节。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 建设宗旨为: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 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 并逐步发展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科研和实验的重要基地。
2.建设内容
(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由于校内实训基地主权属于学校, 学校拥有 (或大部分拥有) 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权限。因此, 建设上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满足基本理论的实践教学需要;②满足技能性实践教学需要;③满足综合性实训的教学需要;④满足学生技能发展和特长训练的要求;⑤满足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需要;⑥满足科研、研发的需要;⑦满足社会服务的需要;⑧实训基地应具有自发展能力。
(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 主权属于社会实体, 学校与实训基地之间是合作关系, 学校不拥有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权 (或部分拥有) 。校外实训基地具有独立进行行业领域内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社会实体的运作行为, 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原型和宿主。因此,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加强校校、校企合作, 保证实训基地建设的先进性。②建立“协作型”或“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以及建立“自主管理型”企业实训基地 (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③开拓实训基地实训项目。开设面向社会性的服务性项目, 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康复机构等开展技术服务。
(3) 加强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科研工作。根据学生学习阶段, 将一些实践性教学内容直接融入到工作实际中去, 与工作过程相结合。
(4) 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实践教学团队。可以安排教师定期到基地实践锻炼, 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自我,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及科研能力。同时, 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去基层特殊学校系统的学习,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此外, 还可以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
(5) 加强实训教材建设, 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编写相应的实训教材, 也可以应用国内外优秀的实训教材作为实践教学的教材。
(6) 规范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的管理规章制度, 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使实践教学能够有序地进行, 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意义
高等特殊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 是以培养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应该型人才为目标, 使基地成为特殊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和专业培训的重要场所。因此, 高等特殊教育要办出成效, 要办出特色, 必须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高等特殊教育专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对发展当今的特殊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使特殊教育专业院校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通过校校、校企的合作, 能够确保基地建设的先进性;可以解决实验教师师资的培养建设与管理的问题;通过开拓实训基地实践项目, 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性服务。此外, 还能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完善实训大纲和实训手册的编写;通过实训基地的开放, 使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内容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叶发钦.对特殊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 (5) .
[2]姚丽梅, 王玉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7) .
7.浅谈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篇七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市场的开放步伐加快,物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应用人才的培养愈显重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情况,确定了基于岗位分析的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并提出了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分析;以能力为核心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规模扩大、发展快速的阶段。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机构的职业院校,其专业建设和管理策略是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做大、做强以及做优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因此,各院校迫切需要运用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来搞好专业建设。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是广东省第一个物流管理示范性建设专业,本文将对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丰富专业建设的理论及规律,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国内外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概况
(一)国外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概况。
物流管理是西方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已形成完善的体系,国外许多著名大学都开设了与物流有关的专业、相关课程或职业培训课程。
国外物流课程的设置一般是基于配送和运输等物流核心要素开展的,典型课程包括物流战略、配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的规划管理、配送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开发与使用。其中商学院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强调供应链管理,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技术和应用、供应链物流、战略与应用、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也包括相关的分析管理技术和方法,如仿真技术、统计学、运筹学、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法律与商业之间的交叉学科;土木工程系开设的物流课程包括港口规划与管理、运输系统分析、智能交通与车辆系统、运输管理与政策、道路网络管理系统、交通流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等;工业工程系开设的课程包括运营规划与控制、工业物流、库存系统等。
发达国家各种非正规的培训也非常普遍。物流行业协会和高校开展物流职业教育,开设的课程既涉及整个物流流程又各具专业针对性,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详细的课程大纲,能够使学员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所需课程。同时,欧美日等国还建立了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二)国内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概况。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本科专业由北京物资学院于2001年进行首次招生。到2005年底,全国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有近1000所。作为一个新设立的专业,其教学体系的定义和知识结构的标准尚不明确。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在物流专业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因为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与物流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物流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2.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及时更新,授课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课程偏重于原理的解释和分析,缺乏对企业物流管理案例的分析,更缺乏实践性、操作性教学环节,导致部分课程实用性较差。
3.物流实验室和现场实习条件缺乏。由于经费不足和教学设施及条件所限,大多数高校在物流实验室建设方面欠账较多,导致学生不能充分掌握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
二、基于岗位分析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学科型人才,应以岗位群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其核心是强调对成熟技术的应用,以技能应用为主要特征。因此,这类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从本行业、本专业领域有效的岗位需求中去探索。也就是对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分布、工作特点以及相应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针对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一)物流管理岗位分析及岗位能力分析。
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岗位也遍布于流通业、制造业、以及后勤服务领域,甚至基础工业和农业,物流已成为现代社会覆盖最广泛的行业之一。因此,在专业设置的论证调查中,我们归纳出三个从业岗位群:
1.以“运输”为核心的道路运输企业、港口、空港、货代、快递等类型企业。
2.以“仓储”为核心的储运、配送、批发等类型企业。
3.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工业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等。
岗位能力是为职业岗位服务的,物流管理所要求的岗位能力因岗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还需要进行岗位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
(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岗位能力分析是确立培养目标的基础,只有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工商企业、流通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培养具有完整人格道德、优秀职业素养和精湛职业技能的一线运营管理人才。
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设计。
为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一套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实践及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一)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有针对性,以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确立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兼顾不同的岗位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模块(如表2所示)。
(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过程与手段也必须体现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实践教学的探索中,我们采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模式,设计了一套适合能力训练需要的实训教学系统。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岗位能力所需要的实训项目可在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完成。
(三)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把握教学工作总体方向。
邀请物流一线专家与本校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发展,通过分析、研究、研讨和咨询等活动,制订本专业领域具体的培养培训计划及实施性培养方案,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并对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指导。
(四)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
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结合起来,加大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沟通,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把学生获得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转换成相应的学分。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
教学考核中,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五)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聘用与管理机制。现有专业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实习,地方和学校要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
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举办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训班、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资料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沈杰.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7).
[2] 陈代芬.物流管理操作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技术,2002,(5).
[3] 黄中鼎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3,(6).
[4] 张艳.高职教育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6,(4).
[5] 丁俊发.关于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的几点思考[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2,(9).
[6] 王骏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及其人才培养[J].物流技术,2003,(9).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推荐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提升措施论文10-16
高等职业教育知识10-15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论文11-13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学习有感10-05
高等教育职业化发展对策论文09-15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高等教育法规》考核作业09-16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方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