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热门专业与行业分析:金融专业--金融分析师

2024-07-09

美国热门专业与行业分析:金融专业--金融分析师(共12篇)

1.美国热门专业与行业分析:金融专业--金融分析师 篇一

申请Finance,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要求GMAT成绩,有的学校也接受GRE,语言成绩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申请者们的.标准化考试分数都越来越高了,GMAT最好能上700,iBT也要在100以上才有可能上排名靠前的学校。本科学习金融,经济或者数理方面的专业是比较好的,如果不是这些专业的学生,就要尽可能多的选修这些相关课程。一般而言,本科的GPA在3.0以上就可以了。很多学校对申请人的工作经验都没有要求,但这并不代表学校不看重这一点。金融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再加上和别人差不多的各项成绩在申请上是有一定优势的。

对于很多应届毕业生而言,参加实习以及各种相关的研究和实践经历可以弥补这一问题,但是千万不要把自己在国内的某某商业银行打打杂之类的事情作为你的实习经验,所有的实习和实践经历都最好能够和你将要学习的专业挂上钩。对于没有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言,校内的各项活动以及其他的社会活动就是最好的表现机会了。

以上是美国金融分析专业情况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有意申请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所帮助。如有更多英国留学问题,欢迎咨询育路出国留学专家。

2.美国热门专业与行业分析:金融专业--金融分析师 篇二

近几年来, 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的发展, 为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金融中心, 切实采取措施, 着力构筑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 不断改善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目前, 大连市拥有分行 (分公司) 以上级金融机构71家, 大连市初步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各业协调发展, 中外资金融机构分工协作, 功能较为完备、运行比较稳健的金融服务体系, 是区域内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开放度最高的金融中心城市。

1. 网点分析

实际数据统计, 银行营业网点的比例决定了学生用工人数的多少, 由右图可看出学生分配在原国有银行比较多。

2. 学历构成分析

虽然今后银行招聘的最低学历是全日制本科, 但目前银行的现状仍然以专科和本科为主, 且进修本科和专科也统计在其中, 即中专毕业生通过业余学习, 取得了大专和本科学历, 目前在这两个比例中也不乏其人。

3. 用工分析

我校目前学生主要安置在大连市各大股份银行和外资银行, 从事前台柜员和服务工作, 有签订合同的正式工, 也有通过中介的派遣工。现在已与大连市几家银行进行了劳务派遣试点, 推算用工需求≈1657*15*14.24%=3539 (人) , 需要用工人数为3500多人, 除此之外, 学生进修专科和本科, 还有可能成为43.45%比例的人员。

二、证券、保险业从业需求

证券行业目前对职业中专学生的需求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各个岗位几乎都看不见我们的毕业生, 即便有也是十几年前的老面孔, 这使得我们的调查虽然短暂迅速但也充满无奈。

保险公司目前的人员需求情况是:保单录入和电话保险推销、车险办理等用工需求量大。

证券公司的主要需求是证券分析师、高级理财顾问和理财师以及基金经理且对学历的要求很高。

三、就业形势

1. 银行就业现状分析

(1) 就业状况:我校为各大银行输送了大批前台柜台服务的毕业生。就业程序是这样的:每年由银行来面试, 择优录用形为规范好、技能过硬, 语言表达能力、工作能力强的毕业生, 选中后先是进行半年的实习期, 实习期过后, 银行对表现出色, 喜欢在银行工作的同学签订合同。

(2) 就业稳定性:

(1) 银行用工待遇问题

录用职业中专学生“五险一金”不给予缴纳, 外地户口学生不予签订用工合同, 导致我们的毕业生流失严重。

(2) 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不够。学生的职业技能虽然过硬, 但文化底蕴不行, 表现在报告的书写表达及处理能力, 微机的排版能力等。

(3) 毕业生的岗位服务礼仪尚待提高。服务礼仪欠缺, 团队协作能力、意志品质欠佳, 常因服务态度不好而被客户投诉等, 这些原因导致银行与学生的签约率降低, 所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稳定就业率的关键。

2. 证券、保险业就业现状分析

我校毕业生分配到保险公司的占小部分, 多数学生都能够在岗前培训后胜任相关工作, 由于学生第一次步入社会, 对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证券公司暂时不需要职业中专的学生, 主要原因是我校学生学历水平未达到标准, 另一方面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还需要有证券从业资格。

四、专业设置改革思路:

加强我校将是专业金融事务专业的建设, 增设保险专业, 建立保险实训基地, 做到无缝对接, 零距离接轨。在人才培养上以满足各大保险公司对保单录入、保险展业推销为主, 在课程开设上以《保险基础》、《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营销学》、《机动车辆保险》等专业课程为主, 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保险技能, 未来本专业的毕业生将有广阔的就业空间。

五、教学模式必须改革

六、探索与思考

1. 改革教学理念

(1) 加大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结构;加强《金融保险技能》实训校本课程的开发, 以做中教、做中学为主线、研发适合本校与实训单位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2) 进一步推进理-实一体化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具体开设的课程为《会计基础理论与实务》、《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银行柜面基本技能》、《证券基础与实务》、《保险基础与实务》、《银行会计与实务》。

(3) 推进以从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的评价方式改革, 以达到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的准入标准。

2. 加强校企合作和培训基地的改建

为金融、保险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形成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多元化, 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邀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

3. 强化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

结合我校实际, 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并根据金融人才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走教科研之路,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3.美国热门专业与行业分析:金融专业--金融分析师 篇三

英国留学专家钱梅群介绍,伦敦政经学院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并称G5精英大学。它也是英国金三角名校和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是一所将教学与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科学领域的顶尖学校,也是法律、经济学、国际关系、政治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政策等方面研究的全球先驱。校友及教员之中包括16名诺贝尔奖得奖者,发展了最权威的经济理论,许多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思想、政治体系均源于该校。

热门专业: 会计和金融,商业研究,社会政策 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政策与管理,政治学,哲学,法律,社会科学,物理学等。

申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条件:

比较认可国内211重点大学 均分85以上 雅思7.0以上,但是非211,成绩十分优异的大学生也可以申请。特殊说明:LSE 会计和金融专业是英国非常顶尖的,其竞争性非常激烈。在泰晤士报的英国大学专业综合排名第三位,会计金融专业排在第五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明确提出优先认可中国排名靠前的三十所学校。

LSE优先认可的中国院校名单(30所):Tsinghua University、Peking University、Fudan University、Zhejiang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University、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Jiaotong University、Jilin University、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ichuan University、Zhongshan University (Sun Yat-Sen Universit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University、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Shandong University、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Zhongnan Universit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utheast University、Tongji University、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 University、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Northwest Polytechnic University、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rtheastern University

本科:完成英国A-level并获得全优,IELTS 7.0或TOEFL 627(TOEFL机考263)

4.美国热门专业与行业分析:金融专业--金融分析师 篇四

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算得上是欧洲发展最快的一所商学院。与很多美国商学院致力于培养商业全才、大公司管理者相比,赛德商学院将教学与研究重点放在了创业上,为学员提供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创业技巧和人脉支持,每年推出上百个与创业相关的管理实践活动。

热门专业:

MSc in Financial Economics金融经济学

简称MFE,这一项目将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旨在为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培养掌握金融经济学分析工具的专门人才。所以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在知名投资银行、金融咨询公司等金融机构就业。

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 Judge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贾吉商学院(Judge Business School)是英国剑桥大学旗下的商学院,成立于1990年。除了提供一般的商学优等学士学位(Management Studies Tripos)课程之外,贾吉商学院也有开设工商管理硕士(MBA)、金融硕士(MFin)与相关的博士课程。

热门专业:Master of Finance金融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金融系 LSE Finance

热门专业:

MSc Finance and Economics 金融与经济学

MSc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of Risk管理与风险学

MSc Finance金融学

MSc Finance and Private Equity金融和私募股权

帝国理工商学院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

帝国理工商学院以研究为导向,培养出了很多的优秀管理人才。而且,该商学院一直与众多的知名企业和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有着十分强大的校友和人际关系网络,毕业生通常都在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企业或者其他商业机构工作。

热门专业:

MSc Actuarial Finance精算金融

MSc Finance金融学

MSc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风险管理和金融工程

华威商学院Warwick Business School

华威商学院也被评为拥有屈指可数的最杰出的本科教育水平的商学院之一,学院与久负盛名的沃顿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近年来,华威商学院在英国出版的排名中都保持在英国前5名,在欧洲前10名。

热门专业:

MSc Accounting & Finance会计与金融学

MSc Finance & Economics金融与经济学

MSc Finance金融学

MSc Financial Mathematics金融数学

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Cass Business School, City University London

英国伦敦城市大学Cass商学院位于伦敦金融城内,学生有机会直接涉足欧洲金融中心和伦敦金融城。

热门专业:

MSc in Banking & International Finance 银行与国际金融

MSc in Finance金融学

MSc in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管理

MSc i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 Finance国际会计与金融

MSc i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不动产投资

MSc in Finance & Investment (PT)金融与投资

雷丁大学ICMA中心 ICMA Centre (the Business School for Financial Markets), University of Reading

英国雷丁大学的ICMA中心(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Association),即国际资本市场协会。该协会被称为是全球金融界的精英协会,是一个为国际金融市场制定行业规范的机构,同时也是国际证券市场的贸易协会。

热门专业:

MSc Capital Markets, Regulation and Compliance资本市场规章和履约

MSc Corporate Finance公司金融

MSc Financial Engineering金融工程

MSc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金融风险管理

MSc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Investment and Banking国际政券,投资与银行业

MSc International Shipping and Finance国际海运与金融

MSc Investment Banking and Islamic Finance投资银行与伊斯兰金融

MSc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管理

★ 专业考察报告范文

★ 工业设计专业考察报告范文

★ 药品连锁企业工作汇报

★ 连锁企业开店策划书

★ 法国留学五大热门专业推荐

★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大学生自荐信

★ 英国留学土木工程专业

★ 英国留学四大热门专业

★ 英国留学专业展望

5.美国金融专业就业前景 篇五

根据美国劳动局的数据显示 ,2007 年金融分析师有 221,000 个职位 , 其中大部分任职于总部设在纽约市或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的金融机构。40% 的金融分析师工作在金融和保险业 , 包括证券和商品经纪人 , 银行和信贷机构 , 保险运营商。其他的在私营企业和政府工作

根据美国劳动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金融分析师有221,000个职位,其中大部分任职于总部设在纽约市或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的金融机构。40%的金融分析师工作在金融和保险业,包括证券和商品经纪人,银行和信贷机构,保险运营商。其他的在私营企业和政府工作。虽然美国经济现在进入缓慢的增长期,但是金融分析的职位需求增长依然高于平均水平,为37%,而且是未来10年增长幅度最快的10种行业之一。收入方面,2006年的数据显示年薪达到美金$66000, 最高的收入可以接近15万年薪。金融分析师是属于工作强度比较大的工作,而且可能需要经常外地出差,去拜访一些公司以及潜在的投资者,而且争分夺秒,通常压力都比较大。很多工作很可能在business hour以外的时间去完成。

6.美国热门专业与行业分析:金融专业--金融分析师 篇六

2007年3月,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将全球经济拖入衰退浪潮[1]。本文试图对次贷危机与新兴市场金融危机进行对比, 以找出其共性所在, 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危机防范提出一定的建议。

1 危机表现及其后果的比较分析

1.1 次贷危机

2007年3月13日, 新世纪金融宣布破产。当日, 道琼斯30股价指数暴跌242.66点, 全球股市随之下挫。7月, 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评级, 相应投资机构爆出巨额亏损。第四季度, 花旗与美林的亏损额均达98亿美元, 而瑞银亏损高达114亿美元。2008年3月14日, 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由于流动性严重恶化, 股价重挫45.88%, 美联储决定提供应急资金, 这是经济大萧条以来, 美联储第一次向非商业银行提供应急资金。同时, 全球股市剧烈震荡下行。虽然紧急降息和央行联手注资给股市带来了短期反弹, 但股市整体已进入下降通道。2007年全年道琼斯600指数比上年下跌0.17%, 是继2002年大跌32%后首度收阴。美元指数也进一步走低, 由此造成了黄金、原油等各类商品期货价格攀升, 特别是能源、贵金属和农产品的商品期货上涨最为显著, 引发了全球通胀浪潮。

实体经济方面, 07年12月美国失业率增至5.0%, 为O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制造业活动指数下降至47.7, 为03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同时, 欧元区也调低了2008年的经济增长预期, 从2007年的2.2%降为1.8%, 这也是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低经济增速。

1.2 新兴市场金融危机

1.2.1 东南亚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 东南亚各国都加快了市场化进程, 经济发展迅猛, 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1996年, 美元的升值和美国利率的上调造成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首先从泰国开始, 受美国方面的影响泰国贸易迅速萎缩, 泰国国内的金融市场出现问题, 并导致了全国的政治动荡, 大量的外资企业宣布退出泰国市场, 最终造成泰国股市的崩盘。而就在这时候, 国际对冲基金开始对泰铢进行攻击, 泰国政府无计可施, 泰铢贬值严重, 宣布金融危机爆发。这次金融危机很快就影响到了东南亚其他国家, 菲律宾, 马来西亚, 印尼等国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股市下跌, 大量的金融机构倒闭, 东南亚经济衰退。这次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很广, 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东亚其他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2]。

1.2.2 俄罗斯金融危机

俄罗斯从1992年经济全面转型之后, 经济状况一直不理想, 深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就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 俄罗斯连续爆发了两次金融危机, 分别在1997年10月和1998年5月。金融危机首先影响到的是俄罗斯的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 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了俄罗斯国债的集体大规模外逃, 大约占到了俄罗斯国债总额的1/3, 汇率和股市相继受挫, 整个俄罗斯的金融体系和经济状况几乎呈瘫痪的状态。1998年, 8月份, 政府对卢布不再控制, 决定让其自由浮动, 并决定了单方面对内债和一部分外债进行延期偿付, 导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1.2.3 阿根廷金融危机

1998年下半年, 受国际金融形势动荡的影响, 阿根廷经济形势恶化, 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衰退。2001年第四季度, 受长期衰退困扰及金融和财政形势恶化的冲击, 经济大幅下滑, 陷入危机。危机引发了市场恐慌, 导致大量资本外逃和银行挤兑。政府被迫实行了限制居民提款和限制资金外流等管制措施, 引爆了蓄势已久的社会不满情绪, 出现严重的政治混乱, 国家陷入了以经济持续恶化、社会动荡不安和政治混乱为特征的全面危机。金融系统瘫痪, 银行业陷入破产边缘;生产大幅萎缩, 经济继13个季度持续衰退后于2002年一季度跌到谷底;失业率上升到25%以上;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危机还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及民众对政治家的信任危机。

1.2.4 越南金融危机

2008年6月5日, 胡志明股指从2007年的1170点巨挫至390.08点。CPI连续7个月高于两位数, 5月份更是创下13年新高, 攀升到25.2%。其中, 食品价格涨幅居首, 达到42.4%。截至5月30日, 越南盾兑美元贬值27%, 而且几乎每天都会贬值5~7个百分点, 这加大了越南当局稳定汇率的难度。楼市方面, 河内房价下跌了20%, 而胡志明市的跌幅达到50%。即便如此, 其住宅价格依然维持在每平20兆越南盾 (人民币8500元左右) , 商务楼则每平40兆越南盾 (人民币17000元以上) 。

2 危机成因的比较分析

2.1 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深层次的根源, 主要有如下方面[3]:

(1) 从宏观上讲, 国际和国内的流动性过剩为这次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在过去的5年中, 各国的低利率政策造成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 较低的资金成本压低了美国国内住宅的抵押贷款利率, 降低了贷款成本, 经济繁荣使居民收入大幅上升, 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对住宅的强劲需求, 抬高了房价。

(2) 次级抵押贷款产品设计上存在固有的缺陷。次级抵押贷款产品主要是基于房价的上涨和低利率上的, 在房市很火的时候, 银行就能够靠此得到非常高的利润还不用害怕风险;但是, 如果房市比较低迷, 利率上升, 这样会无形中增大客户的负担, 一旦这种负担超过了其实际能够承受的压力, 就会造成违约事件大幅度增加,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

(3) 管理机制的缺陷加大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政府把对次级贷债券的评估和监督责任完全抛给私人债券评级机构, 结果这些机构采用的评级标准并不十分真实可靠。当次级抵押贷款被打包成债券销售给投资者时, 债券投资者无法确切了解次级贷款申请人的真实支付能力, 危机风险加大。

2.2 新兴市场金融危机

2.2.1 前三次新兴市场危机的共同原因

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共同的原因如下[2]: (1) 资本账户余额:三次危机爆发的共同标志都是国际游资的突然逆转。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动, 极易滋生泡沫经济, 削弱了宏观经济基础。中国和印度能在东南亚危机中幸免于难的重要原因就是资本管制减少了投机性攻击的可能。 (2) 外债/GDP:巨额的外债负担是导致三次金融危机的最明显原因。所有危机国在危机前都有一个快速或持续、且数额巨大的外债形成过程。从债务形成开始到后续阶段, 这些资本流入总是包含着高比例的短期债权。这些债务的波动性极强, 一旦有风吹草动, 债权人就会中止已到期债务或者对未到期债务不再展期, 造成债务国的流动性不足, 引发危机。 (3) 金融自由化程度:金融自由化使得每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越来越多, 但也为金融危机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从而使得金融危机影响的范围和程度都被扩大。另外, 作为金融自由化的产物, 资本账户的自由化同样也使得国际经济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更加脆弱。 (4) 金融监管缺位:与外国非制造短期资本进入对应, 东盟国家对本国金融也采取放手发展的方式, 允许金融机构数目急剧扩张, 取消企业的贷款限额, 银行体系监管不严, 大量贷款被投入到房地产项目, 加之部分国家政治上的腐败, 给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 各国的金融监管又十分脆弱。据统计, 在1987年~1997年的10年中, 银行贷款逐年增加, 而贷款损失准备却在逐年减少。

2.2.2 越南金融危机的成因

2000年以来, 越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也积累了大量的风险。表面上看, 此次危机的主要是输入型通货膨胀造成的, 其根源则是内忧外患的双重结果。2008年上半年, 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就上涨了38.54%。作为石油输入国的越南无法自主制定能源价格, 国际油价的飙升使国内财政承受巨大压力。尽管是世界第二的大米输出国, 世界粮价的高速上涨加速了其出口增长, 但也带动国内粮价上涨, 成为国内CPI居高不下的元凶。同时, 越南在2006年加入WTO后, 就开始放开资本项目的外资直接投资。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放宽到49%。直接投资扩大了越南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流入房地产、股市的组合投资则通过推高资产价格反过来又推高了商品服务价格。从内部而言, 越南国内的投资过高, 2002-2006年投资占GDP比例依次为33.2%、35.4%、35.5%、35.6%和35.7%;高投资导致其进口增长过快, 从2002年以来经常项目一直是逆差, 且逆差额从2002年的5.98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67.22亿美元, 占GDP比重从1.7%上升到9.6%, 而1997年泰国爆发危机时, 其经常项目逆差占GDP比例才6.5%。

另一方面, 越南同泰国、俄罗斯和阿根廷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 越南盾在资本账户下不能自由兑换;其次, 越南外汇储备超出了3个月的警戒线;再次, 越南的外债/GDP的比率约为30%, 远低于100%的警戒线;最后, 越南的贸易伙伴除菲律宾外均有贸易盈余。这使越南金融危机的传染性相对较弱[4]。

3 启示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带有向全球转嫁的性质, 给各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我们深刻认识到, 即使像欧美这样发达的金融市场, 同样可能发生严重的市场失灵。虽然我国尚未发生金融危机, 但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在金融开放已成为趋势的当前, 从其他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 防范金融危机并且增强自身抵御能力就更为重要。在未来中国金融自由化、金融证券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 有效监管和谨慎开放是此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最大启示[4]:

(1) 慎恰当地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 把握好金融开放的速度;

(2) 在鼓励金融创新和衍生工具发展的同时, 要严格加强监管;

(3) 适当调整货币和财政政策, 既要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衰退的大潮中寻求经济增长, 又要严密控制高速增长引发的通胀压力;

(4) 谨慎而积极地处置对外金融投资。

摘要: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和新兴市场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 针对其危机表现、产生原因及后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以期找出其共性所在, 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金融危机的防范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次贷危机,新兴市场,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胡星.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警示与反思.社科纵横.2009, 1.

[2]杨德权, 刘.新兴市场金融危机传染诱因的实证研究.价值工程, 2006, (11) .

[3]郭志广, 张桂文.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原因对比分析.商场现代化, 2009, (2) .

7.美国留学金融专业大学排名 篇七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金融工程计划为留学生提供了金融业的职业生涯准备与需要的知识和技巧,虽然项目时间很短,但在这一年中会通让学生通过在世界各地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前沿公司的实习,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就业机会。

金融工程专业排名No.2: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的金融工程是一门很跨多领域的学科,申请的`学生需要熟悉金融理论、工程的技术方法与数学工具和程序设计操作,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为学生提供了金融工程的应用方法与财务的定量方法。而且学校为同学们提供证券公司、咨询等机会,或者组织学生为分析定量公司的财务部门和金融部门制定业务以获得实践经验。

金融工程专业排名No.3:纽约大学

8.金融数学专业分析 篇八

金融数学又称数理金融学、数学金融学、分析金融学,是利用数学工具研究金融,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学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金融数学也可以理解为现代数学与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因此,金融数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很快,是目前十分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

培养目标

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掌握金融理论基础并接受严格数理金融思维训练,具备运用数学金融知识、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严格科学思维训练,能凭借坚实的数学基础和金融基础,在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部门从事经济分析、经济建模、金融产品设计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金融数学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与金融分析方法进行经济、金融信息分析与数据处理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在金融、投资、保险等部门从事金融分析、策划与管理等工作,并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

培养要求

系统掌握应用数学、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底和严谨的数学思维模式。具备灵敏获取信息能力和分析信息能力,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具有在经济、金融领域从事定量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及设计经济数学模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置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多元统计分析、运筹学、数值分析、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工程学、保险学、金融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9.美国热门专业与行业分析:金融专业--金融分析师 篇九

美国次贷危机, 全称为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顾名思义, 次级按揭贷款, 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的。因为相对来说, 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和还款能力证明, 或者其他负债较重, 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 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 就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

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是信贷环境的改变, 特别是房价停止上涨。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状况本来就比较差, 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 或还存在其他的负债, 因而还不起房贷。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房价上涨的情况下, 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 可以通过再融资, 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的方式收回贷款。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 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在较大规模集中发生这类事件时, 危机就出现了。

美国的次贷危机早在2006年底就开始了。具体来说, 其产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到2003年6月, 经过了13次降低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 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 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 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这一阶段持续的利率下降, 是带动21世纪以来美国房产市场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出现的重要原因。

从2004年6月起, 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2005年6月, 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2006年8月, 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 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 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 促使了房价下跌, 同时也引得按揭违约风险大量增加。

其次, 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关。进入21世纪, 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 全球范围美元贬值、利率长期下降、资产价格不断上升, 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 激发了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的流行。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 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 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最后, 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行为有关。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 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 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 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 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大。

二、对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风险的几点认识

1、金融风险已成为影响最大的越来越集中的社会风险

由于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全面渗透乃至控制, 金融资本经营相对集中, 使得金融部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牵引资源配置的核心, 即通过金融资本的流动就可影响甚至决定着人力资本、其他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要素的流向与相互结合, 因而对于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和整个实体经济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金融资本的集中, 也使其人为操纵因素与投机意味愈加浓烈, 尤其是以金融资本为直接经营对象的“金融创新”形式的发现与广泛使用, 致使金融资本极易脱离实体经济而单独运行。如果失去了产业资本的支撑, 金融资本营运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也就更大。这说明, 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所带有的市场性金融风险随着金融资本的日益集中也变得集中化了。问题的关键是, 一旦这种集中性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 不仅会造成金融资本营运的中断, 更为严重的是, 它将影响甚至极大地破坏着实体经济效率, 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秩序。

2、体制或机制因素越来越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

随着以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以及证券化为特征的全球性金融变革趋势向各个国家的蔓延, 金融风险普遍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应, 也使各国的经济体制、法律制度与监管能力在对这种趋势的反应中变得日益突出与重要。但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甚至尚未建立的基础上, 就片面地以金融自由化来带动经济发展, 使高度市场化的金融制度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实体经济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磨擦与冲突, 这种体制因素所导致的不协调与不确定性的增大, 就使得以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与犯罪风险为主要内容的一类金融风险成为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的潜在隐患。

当我们对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予以考察时会发现, 随着金融变革的进展, 金融法律经历了一个由开始时强调管制到后来强调监管以及再后来放松监管的过程, 但发达国家的“放松监管”强调的是在利率自由化与金融市场国际化过程中的“有效监管”。在新兴市场国家与地区, “放松监管”变成了消极的“不加监管”, 明显的表现是, 金融立法滞后,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监管体系支离破碎, 透明度不够, 监管效率低下, 这种状况必然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

3、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同政府财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尽管要求政府减少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影响较大, 但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资本规模的日趋扩张, 金融部门的“外部性”也越来越明显。一家金融机构的破产会涉及到大量产业企业与家庭的利益损失, 因而不管是国有的还是非国有的金融机构, 这种“外部性”的扩展已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准公共部门”, 金融产品的经营也就成为了一种“准公共产品”的营运。如此情况下, 金融风险的防范就不能不与政府财政有关。事实上,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动荡, 都是由政府财政作为最后危机的解决者, 至于解决的效果如何, 能否制止危机的进一步蔓延, 则要视各国财政实力而言。1980年以来, 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金融问题, 这些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直接耗费的资金高达2500亿美元。这说明, 没有强大坚实的财政基础, 就不可能有稳健可靠的金融市场, 也就没有切实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三、对当前我国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与化解的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以及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日益开放的国民经济中金融资本的集中趋势明显加快, 也必然伴有不可忽视的金融风险。但从我国能够顶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一事实看, 我们对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因而, 我们既应该对主要的金融风险隐患有明确足够的认识, 又应该在吸收他国经验教训的过程中, 发挥已有的优势, 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对形成我国金融行业风险的因素分析

(1) 银行资产质量恶化, 不良贷款比重较高。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 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 融资格局以银行的直接融资为主, 在统一利率的政策指导下, 对支持企业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各级政府对银行的日常经营干预较大, 不仅信贷资金的经营带有“半财政”性质, 而且扭曲了银企关系。在近几年的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 逃债、废债现象严重, 这无疑加重了银行的压力。长期积累的结果, 便是银行不良贷款比重较大, 风险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份额超过40%, 应收未收利息数额较大。其中, 由于我国财政集中的国民收入在过去的20年间逐年减少, 财力较紧, 因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补充较少, 使其资本充足率较低, 影响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其他综合性商业银行, 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高通胀时代, 高息揽储、相互融资现象严重, 信贷资金运用的约束性较差;由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城市合作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过去的信用社乱集资现象严重, 亏损较大, 使其营运隐含着较大风险。

(2)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日益加剧。我国的非银行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这类机构在发展中演化为“金融百货公司”, 不但与商业银行一样从事存贷款与投资业务, 也大量涉及证券经营业务。然而, 由于种种因素, 金融信托机构资产质量仍在下降, 不良资产增加。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 许多公司的逾期待收贷款占贷款总额的50%以上, 一些公司净资产为负数;全国所有信托投资公司的账面统计资本充足率为6%, 有些机构的这一指标为负数, 成为当前金融风险主要隐患之一。

(3) 金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所隐含的风险不断加大。金融资源基本上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渠道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配置的。就我国目前间接金融配置看, 金融机构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不够, 而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 非国有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3%。但直接金融资源配置却并未适应这种国民经济格局的变化, 银行信贷政策基本没有考虑个体私营企业的需求。国有企业占全社会总产值的1/3左右, 但是国有企业贷款占到90%左右, 融资与产值贡献率极不协调。

(4) 股份公司及其证券、期货市场的不规范因素多, 投机成份大。在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上, 由于占大部分的法人股、国家股不能流通而造成了如下结果:一是无法通过股票市场开展并购交易行为, 加之董事会基本由国家股东与法人股东把持, 从而不但使已上市流通的股票难以起到“支配证券”的作用, 而且也影响了股市对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贡献;二是导致分红回报率非常低, 甚至根本不予分红派息;三是目前股权结构所决定的产权关系不清晰及其衍生物 (如流通权的不同, 配股权转让的差异同表决权、分红派息权相同的矛盾等) 的影响, 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必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大幅波动也就难以避免。

2、防范与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建议

(1) 充分利用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优势。我国在以下五个方面有防范外来金融风险冲击的优势。一是我国利用外资数量巨大, 最近五年来吸引与利用外资2000多亿美元, 基本上是长期的直接性投资, 这不仅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而且没有短期资本投资冲击的问题。二是1994年开始的外汇体制改革, 为防止大量投机资本的入侵奠定了基础。三是我国主要加强了同世界与亚洲开发银行的合作, 从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争取了大量贷款, 并全部直接投资到产业部门、能源与运输系统的改造、农业发展、环保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上;与此同时, 在争取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贷款中, 我国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政策, 并未因此受到牵制, 主动性较大。四是我国在积极推进对外开放的进程中, 始终立足于国情, 根据国内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与监管能力, 谨慎行事。五是我国经济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人民币币值稳定, 人民群众信心充足, 这是我国抵抗金融风险的最根本力量。

(2) 加快银企体制改革, 理顺银企关系, 活化银行资产。财政部应大量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 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标准, 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但最根本的还是应当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 按《商业银行法》规定, 切实落实分业经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强化约束机制等改革措施;在对银行信贷资产按风险标准分类并予以有效管理, 对不良资产存量进行重组与清理的同时, 还应积极推进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 理顺银企关系。经过改革至少能够解除目前困扰银企关系的信息约束问题, 使银行与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上具有竞争意识的企业实体。

(3) 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对于问题较多的信托投资公司, 在清理的基础上坚决与各级政府部门脱钩, 杜绝经营资金的财政化。基于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机构问题关注较多, 国际金融动荡尚未平息, 为了避免引起过大的波动及对信心的消极影响, 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清理应慎重, 主要按金融信托的应有原则积极进行改组, 尽量实行平衡过渡。对于证券经营机构, 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 完善有关会计账户体系结构, 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对证券投资清算资金的监督作用。

(4) 提高银行信贷与资本市场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力度,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一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应以收益与风险的衡量为主要标准, 扩大对发展前景较好的非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 建议随着各家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的成立, 真正将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列入各行的年度贷款计划中, 作为中央银行起引导作用的“指导性贷款规模”也应明确列出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意见。二是向非国有经济开放证券融资市场, 特别是对于进入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的非国有企业, 允许并引导其根据现代股份制企业制度改制上市, 进行股权融资, 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持续发展的资本。与此同时, 对于符合条件的非国有企业, 也应允许按程序与要求发行债券融资, 经过市场自律组织的审查, 也可上市交易, 以改善企业资本结构。

(5)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 加强金融管理, 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当今世界已不可避免地朝着全球化方向迈进, 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的要求, 也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20年的对外开放实践, 外资流入已不同于当初纯粹工业资本的引进, 而是越来越多地以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为内容的金融资本流入中国, 这无论对保持海外工商资本持续投资的稳定性, 还是对加快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 都是必要的。但是, 金融资本相比工商业资本的流入, 附带着更大的风险因素。因此, 今后在继续吸引科技含量高的工业资本流入的同时, 应当加快金融监管标准与体制的建设, 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 积极稳妥地吸引金融资本的流入, 并重点从外汇管理制度与行业、企业准入的程度上予以严格监控。

(6) 增强财政实力, 提高金融市场风险化解能力。就当前来说, 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 积极推进已经确定的以“费改税”为重点的新一轮财税改革, 并加强财政管理、提高效率, 将现行税制范围内应收的税款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库。通过编制“国有资本预算”, 加强对国有资本营运的监控, 确保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特别是涉及到国有资产变现时, 能够保证政府财政的应有收入。在节约的原则下, 调整财政公共投资方向, 重点转向非赢利性公共工程项目投资等等, 以此促进财政机制的完善与财力的充盈, 使其成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坚强后盾。

(7) 优化股权结构, 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在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 优化股权结构, 通过市场逐步明晰产权关系, 借此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与发展奠定了合理可靠的制度基础, 减少了由于过分投机行为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8) 健全金融立法, 强化金融执法与监管力度。金融经营活动应在严格明确的法律法规制度界定下进行, 为此, 应当针对我国已开始运行的证券、期货、信托业的现状, 加快相关法律的立法进度;对于已有的法律法规, 在健全监管体系的同时, 应强化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行为, 确保健康的金融秩序。

摘要:本文通过对次贷危机和金融风险具体含义的解释, 指出金融风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已成为影响最大的社会风险, 分析了它对实体经济效率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秩序的破坏作用, 并指出其引发金融危机, 最终导致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混乱的事实, 最后提出了具体的防范与化解措施。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险,风险防范,对策与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小宪: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金融, 2004 (3) .

[2]张恩照:加快改革创新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J].中国金融, 2004 (4) .

[3]贡丹志: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金融时报, 2004 (2) .

[4]刘明康: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 2005 (11) .

[5]宋鸿兵等:金融危机白皮书[M].东方出版社, 2009.

[6]周正庆: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10.美国热门专业与行业分析:金融专业--金融分析师 篇十

1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3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4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5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6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7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8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9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

10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11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

12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13福坦莫大学Fordham University

14泽维尔大学Xavier University

15费尔菲尔德大学Fairfield University

16西雅图大学Seattle University

17斯克兰顿大学University of Scranton

18卡尼修斯学院Canisius College

19克雷顿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

20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

21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22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3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24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25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

26马凯特大学Marquette University

27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28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9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1.金融数学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篇十一

1、金融数学专业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多元统计分析、运筹学、数值分析、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工程学、保险学、金融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2、金融数学专业毕业后具备的能力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金融数学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与金融分析方法进行经济、金融信息分析与数据处理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在金融、投资、保险等部门从事金融分析、策划与管理等工作,并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

培养要求

系统掌握应用数学、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底和严谨的数学思维模式。具备灵敏获取信息能力和分析信息能力,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具有在经济、金融领域从事定量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及设计经济数学模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金融数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

金融数学专业旨在为金融业提供具有定量分析财务能力的专业人才,它着重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在金融系统中的应用。该专业在利物浦大学已有多年历史,而且证明毕业生受业面广,极受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欢迎。在该专业在中国首次出现,它将为中国乃至世界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急需的金融人才。

就业方向

虽然投资银行是金融数学的主要就业行业,但是本专业技能也适用于其它的行业并且有许多研究的机会。例如,那些进行商品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公司(能源公司、航空公司、大型钢铁公司、矿业公司及国际大公司)都会面临商品价格风险及外汇风险。他们便雇用金融数学家处理这些风险。

12.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分析 篇十二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金融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和金融监管之间的问题。首先, 金融监管部门的最主要任务是促进金融市场良性和可持续发展。但是这与其追求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价值目标经常会产生矛盾。正如资深议员谢尔比所说, “2008年金融危机表明我们的金融监管体系重视和取悦金融机构, 放纵其滥用市场的行为, 却忽视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应当调整其优先事项, 从而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是亟待的事情。”因此, 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效解决这两者的目标冲突。其次, 美国金融监管存在着中央与地方之间监管权限的斗争, 而且同一层面多个机构的存在。这些往往会延缓问题的反馈与解决效率。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针对性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在联邦建立一个单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尽管这和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传统理念相悖, 却成为美国金融改革的方向。金融危机后, 美国政府在《现代化金融监管框架蓝图》中提出了以目标为基础的最优监管架构。而它与澳大利亚采用的双峰模式较为相似。2009年6月份, 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管》的金融改革方案, 设专章比较详细的说明了改革的相关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倡导建立消费者金融保护署, 致力于保护美国金融消费者免受不公平的、欺骗性的和滥用的行为与惯例的损害。同时, 这也迎合了美国的主流民意。这样, 在充满风险的金融业领域, 建立一个专门的、独立的新机构强化对消费者的保护已经成为美国民众的共识。于是, 《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创设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它以消费者金融保护署为中心, 规定了相应的具体保障制度, 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权利保护体系。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能起到预设的效果, 一个重要的前提:必须保持独立性, 《多德—弗兰克法案》为此创设了诸多的规范予以保障。第一, 在人事方面,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的主管为署长, 由总统从美国公民中提名, 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署长负责确定保护署所有的雇员人数、人员任命和管理等;总统可因署长在职期间的无效率、失职或者渎职而罢免署长。第二, 其有独立预算, 由联邦储备系统支付其专用预算。第三, 赋予消费者金融保护署自主权, 保障其独立的地位。一方面, 除非法律另有特别的授权, 联邦储备理事会不得以《联邦储备法案》授权为依据, 干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的工作程序和事项。另一方面, 禁止联邦储备银行与联邦储备理事会并入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的任何职能。因而, 其无须对联邦储备理事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承担任何的法律责任。此外, 《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012 (c) 规定, 在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向国会提交立法建议、有关法律声明或者意见之前, 美国任何机构和官员无权要求署长或者其他成员向其提交关于立法建议、有关法律声明或者意见, 供其批准、表态或者审阅。

为了更好地实现其职能和立法目的,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的署长可以设立若干的辅助机构。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013 (b) 规定, 设立了三个辅助的机构, 协助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的的工作。它们的职能分别为:研究、分析并且报告金融市场的相关情况;如果社区和金融消费者长时间处在金融服务水平较低的境地, 则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应当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设立免费专线电话、网站、数据库或者利用现有数据库, 收集、监督并且答复投诉。此外, 设立服役人员事务办公室和老年公民金融保护办公室, 分别向服役人员及其家庭成员、62岁以上的美国老年公民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保护。另外, 公平贷款与平等机会办公室应当推动相关法律的良好实施, 确保个人在社区平等而且无歧视地获得贷款等;金融教育办公室负责制定和实施各种计划, 提高金融消费者在知情权的基础上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等。笔者认为, 其直视金融市场和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状况, 非常实际、理性而且针对性地设计了辅助机构。金融实践表明, 对金融消费者进行咨询辅导后, 他们的金融市场行为更加理性和合理。如, 对4000名买房的低收入借款人进行贷款咨询辅导后, 金融消费者选择贷款更好, 90天内的不良贷款比例比平均低19%。而金融监管机构是国家消费者教育义务在金融领域的主要执行者, 处于消费者教育的领导地位。因此, 设立金融教育办公室致力于金融消费者多方面的教育, 从而夯实其权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而研究机构的设立, 为其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也是强化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重要基础。而面对权利保护的“洼地”———长期处于服务水平低下的消费者、社区与老年金融消费者, 各自设立专门的辅助机构予以特殊保护。这样实现了对服役人员及其家庭成员予以特别的保护。可见, 这些辅助机构重视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和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能为其有效保护提供长久的动力。此外, 根据实际情况, 对62岁以上的美国老年公民等弱势群体给予特别的保护。总而言之, 它们细化了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的部分权力而且专门负责相应的部分, 有助于其有效地实施, 将更有力地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基本集中了之前多个机构负责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职权, 诸如制定规则等广泛的权力。限于篇幅的有限, 笔者拟从金融消费者权利最核心的权利———知情权、隐私权和救济权三个角度对其相关的职权予以论述。金融机构等相关人应当按照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制定的规则, 应金融消费者的请求使其获得相关的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信息, 以使金融消费者理解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利益, 以及风险等, 但是保密的商业秘密等除外。同时, 应当尽量以易于理解的通俗语言完整、准确和有效的告知金融消费者。这样, 明确了金融机构负有金融信息告知的义务。同时, 站在金融消费者的立场, 突出了金融信息的可理解性, 为有效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奠定基础。此外, 为了实现模板样式的更能, 《多德—弗兰克法案》规定了试验性披露的相关内容。相关人可以根据消费者金融保护署规定的标准和程序, 以限制时间和范围的试验性安排, 向金融消费者提供试验性披露。而其标准和程序应当鼓励相关人实施试验性安排。这样, 金融消费者可以及时得获知相关的金融信息。广泛存在的金融欺诈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因而,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可依据其权力, 预防和减少金融欺诈。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明确金融欺诈的内涵: (1) 该行为或者该业务确实干扰了金融消费者对于金融消费内容的理解能力; (2) 不合理地利用:a.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商品或者金融服务的成本、条件或者实际风险的理解不足b.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商品或者享受金融服务时, 未能保护其利益或者其合理依赖的相关人违背其利益行事。

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022 (c) 规定,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收集、汇编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 但不得用于收集或者分析金融消费者的个人识别金融信息, 只有在下列情况下例外:一是金融消费者书面同意金融机构等向消费者金融保护署披露金融信息, 而且这些金融信息应当在合理范围之内;二是《金融隐私权法案》和其他现行法律规定或者表示允许的情况。同时, 其应该制定相关的金融信息的保密规范, 保证其依照联邦法律获取金融信息。

《多德—弗兰克法案》比较完善的规定了金融消费者权利救济的途径。首先,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应当在征求其他相关联邦权力机构的意见后, 建立一套应对金融消费者投诉的程序, 以便对消费者投诉做出快速反应。同时, 其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据库的管理系统, 与其他权力机构共享消费者投诉信息, 以及时解决相关的问题。其次, 《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034条 (a) 规定,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在征求相关联邦监管机构意见的基础上, 在适当的场合, 对金融消费者关于相关人的投诉, 给予及时的书面答复。其次,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对相关人和金融消费者的仲裁协定, 可依照法案采取禁止或者施加条件的行为。但是对其应该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首先, 采取的行为不仅要符合公众的利益, 而且还要有利于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其次, 《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028条规定, 支持采取行动的依据应当与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向国会提交的当事人仲裁问题研究报告结果相一致。需要强调的是, 对争议仲裁协定的限制不得视为对金融消费者与相关人达成仲裁协议自愿的禁止或者限制。最后, 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055条 (a) 和 (b) , 其可以对违反联邦金融消费者法案的相关人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追究相关人的民事责任, 其中主要的是请求适当合理的法定赔偿。如果其在诉讼中取胜, 则可以获得提起诉讼产生的各种费用。此外, 如果法院批准和解协议, 其可以对诉讼案件进行调解。这样, 对于金融消费者权利受侵害后,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在其职权范围内建立了各个救济途径, 以多元化的方式实现权利的救济。此外, 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017条 (d) ,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设立名为“金融消费者民事惩罚基金”的专项基金。其资金来源于消费者金融保护署依照联邦金融消费者法案对相关违法主体的民事处罚, 用于补偿上述违法行为的受害人。这样, 既能惩罚违法的民事主体, 又能弥补相应的受害人的损失。而当受害人无法确定或者无法实现补偿时, 其应当将相应的资金用于金融消费者的教育项目。这样, 一方面解决了棘手的问题, 另一方面投入于金融消费者教育, 夯实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础, 意义重大。

2008年金融危机清楚的表明危机之前美国的金融法律难以有效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为了解决监管目标冲突、监管权限的斗争、监管套利和监管问责等问题, 美国转变其分权理念的传统, 设立联邦层面的专门的监管机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笔者认为, 其根本原因在于, 美国多部门的监管机构负有双重的价值使命:既要致力于金融市场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又要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权利。然而这两个价值目标既终极促进, 又现实矛盾。这种冲突在金融危机中充分暴露, 既破坏了金融的稳定, 又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因而以金融危机为契机, 美国政府推动金融监管机构两项职责的分离, 并且将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机构联邦化。这一重大的变革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诸多学者对它产生了一些担心, 认为其权力的强势会导致金融商品或者金融服务价格的过度上扬, 也抑制金融创新。因而, 仔细评估其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降低。这是美国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体系改革进程中重大的争议之一。因而, 各国在借鉴这一举措时也应当充分和谨慎的考虑。

创设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的建立, 大大强化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力度。第一,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是一个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多德———弗兰克法案》把消费者金融产品的监管权授予一个单独和干劲十足的联邦机构。它的设立凸显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不容侵犯的监管理念, 引领了新的金融监管价值导向, 也会大大提高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效率。而且它将分散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权力集中起来而且专职负责, 消除监管目标的冲突, 使其专注于金融消费者权利的保护, 实现了金融监管机构促进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利职责的分离, 为其权利的实现奠定了机构基础。恰如奥巴马在签署《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演说词中提到的“所有这些改革代表着历史上最有力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措施。而且, 这些保护措施将由一家新的消费者保护机构来执行, 该机构只有一项工作, 那就是充当人民的看护人, 而不是大银行、放贷人、投资机构的看护人, 看护人民与金融机构的互动”。第二,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是联邦机构。它集中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权力, 加强了对金融消费过程的介入和监管, 全方位扩张了联邦在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方面的权力。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第1022条 (a) ,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有权行使其在联邦金融消费者法律体系内的权力, 管理、执行和以其他方式实施联邦金融消费者法律的规则。这样,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的保护标准是最低的, 而各州在自行制定标准时, 必须高于前者的水平。这样, 既能坚守保护的底线, 又适当兼顾各州的不同情况, 从而鼓励各州更加积极地推动金融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其次, 它的创设, 提升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效力等级。《多德———弗兰克法案》是其成立的法律依据。为了保证适用的一致性, 其对“关联人”和“金融产品或服务”等和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所以, 该机构的成立使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阻止其他法律法规变革的重要屏障, 从而使其在相关的冲突中占据有利的境地。

综上所述,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进行金融改革, 创设消费者金融保护署, 形成了一套系统而且互相配合的组织机构体系, 强化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因而, 金融消费者权利的保护逐渐成为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重要目标和职能, 而且其在金融改革中的价值体系中的位阶提升, 并且创设对应的制度予以实现。这样, 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价值理念在美国金融监管立法中分量加重, 地位上升。但是有学者主张现代金融监管最主要的价值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利, 其主要依据就是危机后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署的建立。笔者认为需要商榷。20世纪80年代后, 美国监管机构信奉“最少的监管是最好的监管”的自由主义监管价值理念, 大大提高了效率的价值位阶, 从而淡化了对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保护的价值目标。这也是导致金融监管漏洞的思想根源。但是追求金融稳定、安全和发展是金融监管机构的首要任务, 而金融消费者权利的保护仅仅是其重要的目标之一, 而且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在这次金融监管改革中, 一再强调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的价值理念。例如, 美国《现代化金融监管架构蓝图》, 确认了金融监管的三大目标。而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保护只是其中之一。这主要是对过分追求自由与效率而轻视金融消费者权利错误理念的纠正。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 美国积极推动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 一方面加强传统的金融监管。另外,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创设消费者金融保护署。虽然其是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是其首要的价值。但它仅仅是金融监管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 甚至不是主要部分。即使被认为将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置于前所未有高度的《多德———弗兰克法案》, 在开篇中阐述了五个立法宗旨, “促进金融的稳定”放在首位, 而“保护消费者免受不良金融服务的影响”放在第四位, 而非将其放在金融监管的首要位置。这样的表述反应了美国立法者的一种价值取向。因此, 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价值理念在不同机构中有着不同的位阶。而将其在专门保护机构的地位简单得推演至整个金融监管体系是欠妥当的。因而, 其是金融监管重要而非首要的价值理念。这也恰恰是公法与私法分野的意义所在:公法规制权力, 可以起到间接保护权利的作用;而私法却直接保护权利。此外, 美国局部改变其分权的法治传统, 弱化甚至取消地方的权力, 大大加强中央层面金融机构的权力, 以有效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这种中央层面统一的专门金融消费者金融机构的设立代表了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的一种趋向。

参考文献

[1]Shelby Delivers Floor Statement on Consumer Protection Amendment, May 6, 2010.

[2]Gaffaney.Overview of the proposed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Agency[J].Consume L.Rev, 2009:271.

[3]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Sec.1011-1013.

[4]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Consumer Awareness of the FSA and Financial Regulation[J].Consumer Research Report, 2006.

[5]Sandra F.Braun stein.Financial literacy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Financial Services[J].Division of Consumer and Community Affairs, 2008 (4) :15.

[6]Braiewell J, Fister N.A View from the United Kingdom:New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s Takes Effect[J].Banking Law Journal, 2002 (8) :119.

[7]吕炳斌.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之构建[J].经济与金融, 2010 (3) :6.

[8]Oren Bar Gill, Elizabeth Warren.Making Credit Safer[J].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2008, 157 (1) :5–39.

[9]张路.从金融危机审视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3.

[10]施继元, 陈文君.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的突破和妥协[J].金融与经济, 2010, (9) :74.

上一篇:[2012暑期征文]《名人传》读后感之贝多芬第一次挫折下一篇: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进展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