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

2024-10-19

校园文化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共13篇)

1.校园文化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 篇一

校园歌手大赛实施方案

承办:市群众艺术馆

一、参赛要求

1、参赛曲目要弘扬时代主旋律,内容健康向上、富有校园生活气息,能反映出当代学生的精神风貌,尤其鼓励原创校园歌曲;

2、参赛曲目以独唱、组合等方式进行(民族、美声、通俗等唱法不限);

3、服装、伴奏带由选手自备;

4、每人(组)限唱一首,每首歌曲演唱时间限制在5分钟以内。

二、参赛对象

全市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在读学生

三、时间及地点

1、节目报名时间:204月18日―22日

报名方式:以县市区或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

报名地址:市群众艺术馆

联系人:刘老师、韩老师联系电话:2823960―4

2、比赛时间、地点

复赛时间:年4月23日地点:另行通知

决赛时间:2005年5月10日地点:人民广场

四、比赛程序

大赛分青年组(大中专生、高中生)和少年组(初中生、小学生)两个组别进行评选。各地各院校可根据初赛情况推荐3―5名选手(组合)参加复赛,复赛后各组再筛选出12名选手(组合)参加决赛。

五、奖项设置

复赛、决赛评委邀请专业人士担任,歌手大赛分青年组和少年组分别评出:最佳校园歌手5名,优秀校园歌手7名。

xx市第二届“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组委会

二00五年三月

附5:

2.校园文化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 篇二

设立科技文化墙

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学校把环境中的一切科技因素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纳入学生的知觉和兴趣范围内, 从而影响、催发、诱导、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心理、生理的成长, 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科技环境这一隐性教育资源“无声胜有声”的育人功能。一是墙壁张挂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简介,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浸染。二是将师生创造出的优秀科技作品适时嵌入科技窗。三是以专题科技展板、科技画报等形式, 宣传、展示科技动态、活动、成果, 烘托科技文化氛围, 激发师生科技探究兴趣。四是将学生中涌现出的获得过县级以上大奖的科技特长生授予“少年科技之星”称号, 激励全体学生在科技创新上有新突破。

举办科技文化节

学校每年举行一届科技文化节。科技文化节设立科学幻想画、科技制作、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科学实验报告、金点子、百科知识竞赛、科技专栏黑板报、科学知识小报、绿色环保小报比赛等项目。鼓励班级开展主题科技活动、主题探究活动, 提出改进师生生活、学校发展的科技思路。倡导各中队将科技走出校园, 为家庭科技致富建言献策, 为社会、国家构想科技发展策略。科技文化节为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接受科普教育的大舞台, 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 热爱科学和科学研究。

开设科技兴趣班

学校设有不同层次的科技班, 利用每周的兴趣活动课及假日教育活动时间, 宣传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传播科技知识。运用科技教材, 系统地传播科技知识, 指导创作技能技巧。为了使有科技爱好的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科技班的学生在全校中物色, 采取学生自愿报名、班级推荐的方式, 把具有对科技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吸引到科技班中来深造, 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及科技教材的编排,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地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知识讲座来展开想像、开阔视野, 用作品剖析来了解原理、启迪思维, 用实验操作、图纸设计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用参观调查来了解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新科技成果, 用优秀作品展览和评比来鼓励学生敢想敢学、勤制作, 从而把科技教育引向深入。

拓展科技教育课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指导学生积极探究周围环境, 初步认识世界, 进行生活和科学启蒙教育的课程。我们利用科学教材中古今中外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动人事迹和成果, 对学生进行人类进化发展史、科技成果创造史教育。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操作、教具学具制作、科学理论知识和启发性问题, 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帮助学生踏上人类科技进步的阶梯, 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 促进其创造心理品质的不断形成。

我们在现行的各类学科 (语文、数学、英语、思想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体育、美术) 的教学中进行全面的挖掘、开发, 并把挖掘、开发出来的科技因素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有机的渗透。在各科教学中都增加科技含量, 加大科技素质培养的力度, 由此形成较为完整的实施小学科技教学的体系。通过学科渗透, 丰富小学生的学科知识, 激发小学生的探索热情, 培养小学生严谨的思维方法。

学校在倡导学生读科普书籍、参与主题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上, 开展了“科学观察日记”活动。学生通过科学的阅读、科学的观察、科学的思考、科学的表达, 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 形成科学品质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校还以班集体为单位, 在规定的时间内, 围绕特定主题进行有教师指导的科技教育活动。如每年春季百草生长, 以某种野菜为主题开展科技研究活动;夏季高温多雨以某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为主题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秋季瓜果飘香, 以某种瓜果为主题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既有内容的结合, 又有能力的综合,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科技教育基地

小学科技活动教学必须依托社会, 实行开放办学, 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 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和条件。

我校作为城郊小学, 附近有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内, 有大型的火电厂, 有植物油厂, 有以竹、木为原材料的套装门业, 有橡胶厂, 还有铜板、鞋业、陶瓷、玻璃钢等企业。这些雄厚的科技力量和丰富的科技资源, 是学生接受科技教育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们通过争取, 在很多企业建立了科技实验基地, 学生定期到基地参观, 接受专家、技术员的现场指导, 并对技术改进、开发新项目 (产品) 提出建议。孩子们通过研究性学习, 设计出的一些模型、一些建议性的项目还被企业采用。我们还聘请专家为学校校外辅导员, 来校讲课、讲学和辅导学生。学生通过参观基地、实地考察、聆听讲座、动手操作等途径, 强化科学意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科学行为, 从小树立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和道德意识。

学校周围有广阔的农田, 这里盛产莲藕。学校所在地因此被誉为藕园。这数百亩荷花, 既为校园外围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更是学校可以开发利用的难得科技教育资源。我们聘请这些新型农民为校外科技辅导员, 让他们为孩子们介绍莲藕的知识, 介绍如何种植莲藕、如何食用莲藕。孩子们还通过网络搜索, 进一步了解了莲藕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 通过研讨, 提出了提高莲藕产量、进行链条式综合开发的切实有效的建议。莲藕基地的建设, 加深了孩子们对科技、对家乡的热爱。

3.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研究 篇三

[关键词]校园 科技文化 班组文化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9-085

南宁市北湖路小学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35人,教师52人。2013年以来,我们提出走“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以科技教育为特色、以普及为基础、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推手、以竞赛为促进、以教研为引领,形成了处处是科技、人人学科学的良好文化氛围。经过近年来的精心打造,学校在南宁市逐步树立起了科技立校的特色教育品牌,成功举办了2013年、2014年南宁市青少年科学节,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全国“十佳”科技实践活动、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和谐单位、自治区绿色学校等各类荣誉称号120项。现笔者浅谈一下我校如何打造校园科技文化,以供读者参考。

一、以学生为本,积极打造校园科技文化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学校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学生为本、以探究为核心理念。近几年来,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大力引进科技元素,目前已初步建成科技大道、科趣园、求知长廊、壁挂式科技馆、科技体验室、科技作品展示厅和科学体验班等多处科技教育文化景观。值得一提的是,本校的求知长廊和壁挂式科技馆的建立。这里原本只是一个静态的宣传长廊,后来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进了多套壁挂式科技展示板,增加了2个大型书柜,存放了4000多册科技教育类书籍,把单一的长廊改造成了一个开放式科技图书室和壁挂式科技体验馆的求知长廊。学生都说,学校给他们创造了一个乐趣无穷的科技校园。

二、以班级文化为载体,激发团队创造潜力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延伸,是学校文化的内涵式发展。我校以班级文化为载体,把科技教育融入班级的日常建设中。如学校推行每个班级确立一个科技主题,以历史上的科技名人或科技元素为班级命名,涌现出了航母班、神舟班和钱学森班等别具特色的科技主题班。同时,各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探究精神,提炼班级口号、理念、目标和精神,制定班级发展愿景,让学生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学生以科技文化为班级精神,朝着班级目标和发展愿景努力奋斗,不仅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学生在浓厚的科学氛围中快乐创造、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三、研发特色校本课程,丰富科技教育内涵

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是学校推行科技特色文化的基础工程,为此,我们在校本课程上着力打造“三化”,即科技课程校本化、科学精神班本化、科学教法学科化。具体做法为:一是增加科技实践的时间。学校在执行国家规定的每周一节科学课外,还利用每周二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来增设科技实践课,给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二是研发科技校本教材。为解决班主任非科学专业出身的授课困难问题,学校成立了科学学术专业委员会,由科学专业的教师研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每周出示一期PPT课件供全体教师下载、学习,为学校推行科技教育打下良好的教学基础;三是把“手脑相长”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鼓励教师勇于突破常规。如语文学科学术委员会研究的“情境背诵法”“模型认字法”等,教师让学生在情境中背诵课文,使枯燥的认识生字的过程变得有趣;数学学科学术委员会研究的“学具辅助教学法”“树状条件分析法”,让数理更加形象,使得应用题的解题逻辑更加清晰;体艺学科学术委员会结合校园操编导了“兔子舞”,跳出了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

四、以活动为推手,打造师生的科技“盛典”

为进一步营造学校的科技文化氛围,我校还充分利用每年一度的科技节宣传日,积极承办南宁市级、城区级等各类科技节活动,依靠南宁市科学技术协会、教育局的大力支持,精心组织科技节活动,把每一次科技活动打造成为师生的科技“盛典”和科技“狂欢节”。在科技节活动中,学校组织开展航模、快艇、赛车和自制飞行器等各类竞技比赛,并对各班的科技作品进行展示和评比,拿出代表性的科技获奖作品和天文望远镜等真实的科技物品给学生动手体验,通过开展活动把整个校园的科技氛围进一步推向高潮。同时,我校还邀请市内各兄弟学校观摩、交流,逐步打响北湖路小学的科技教育特色品牌。

经过近年来的精心建设,北湖路小学的科技特色校园文化已逐步形成,并获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北湖路小学将继续拓展科技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全校师生的科学素养,让科技教育之花绽放校园,让科学在校园里流行起来。

4.校园科技艺术节活动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意见》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力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深化学校科技、艺术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才华和宏扬自身个性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和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成长。

二、活动主题和宗旨:

主题:“弘扬个性展示才华”

宗旨:建设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组织机构:

为保证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GD中学第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领导小组,负责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的总体协调工作及各项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

四、参加对象:

全校师生

五、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9日——4月30日

六、活动内容简介:(附活动一览表)

1、科协:(负责人:x)

①、学生优秀作品展

②、科技创意——鸡蛋撞地球比赛

2、语文组:——名著阅读竞赛(负责人:x)

3、数学组:——初中数学竞赛(负责人:x)

4、英语组:——英语综合知识竞赛(负责人:x)

5、文综组:——学生实事知识竞赛(负责人:x)

6、理综组:——初中地理、生物知识竞赛(负责人:x)

7、体艺组:

①、初一年段:——乒乓球迎面竞走接力比赛(负责人:x)

②、初二年段:——定点投篮比赛(负责人:x)

③、初三年段:——体育综合比赛(负责人:x)

④、第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负责人:x)

七、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是深化我校校园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各职能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方案要求,保证所承办活动的顺利开展。

2、突出主题、多出精品。

“弘扬个性展示才华”为本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的主题。各职能部门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必须紧扣主题,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精心设计项目活动方案,精益求精,多出精品。

3、精心策划、注重实效。

各职能部门要精心策划活动的过程,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活动的实效性,让全体学生在活动中宏扬个性,展示才华,增长知识,提高素质。

4、加强组织、注重安全。

5.校园文化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 篇五

(征求意见稿)

为营造浓郁的校园廉洁文化氛围,提高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意识,增强全体师生干净做人,规范做事,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现特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以“廉政勤政和遵纪守法·廉洁从教和服务学生·敬廉崇洁和诚信守法”为主题的系列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力争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和导向作用,以反腐倡廉为主题,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最终达到建设活力校园、质量校园、特色校园、和谐校园、一、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必要性

1、廉洁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大学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文化是一种精神,是社会存在中的普遍信仰和共同遵守的规范、惯例,对人的行为具有内在约束力和驱动力。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的积淀,融合了一切积极因素,对育人工作具有无形的、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廉洁文化,就是人们关于廉洁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廉洁文化状况,决定于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廉洁教育水准。一所学校能否风清气正,从根本上取决于廉洁文化对师生的影响程度。党中央在《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企业、家庭、学校和农村”。并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廉洁教育,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最近中共中央又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规划》要求,要按照《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深入开展廉洁教育,要发扬革命传统,挖掘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厚资源,实施“廉政文化精品工程”,推动廉政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确立的反腐败教育目标中,也强调要开展“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的内容。大学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大学开展廉洁教育,是实现培养目标,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举措。

2、廉洁文化进校园是反腐倡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需要以廉政文化为支撑。廉政文化是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对于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营造良好氛围,净化育人环境,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具有基础性作用。高校历来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应承担着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但是高校校园近些年随着频繁),腐败案件也屡见不鲜。为此,党和国家对高校反腐倡廉建设非常重视。最近,教育部党组起草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各地征求意见,下半年将与中央有关部门联合下发。意见稿要求高校从三个方面加强教职员工的反腐倡廉教育。一是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二是要加强重要岗位

和重点环节工作人员的反腐倡廉教育。三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们要坚持管理干部、教师、学生三层联动、同步推进的办法,分类施教,确保反腐倡廉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廉洁文化进校园是我党搞好党风廉政工作的需要。

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抓好优化环境工作,是新的形势和任务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要继续深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或使命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维护社会的公平和公正;既要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又要促进社会各阶层成员的和睦相处;既要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更要有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而高校校园安稳工作是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教育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文化基地,其廉政文化建设则更具有特殊性、人文性、育人性和持续(性)因)此,(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于(构建)党风廉

二、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并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我校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以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为核心,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通过大力弘扬廉洁文化,促进党员干部、教职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意识,建立多方位廉洁网络,着力营造良好的“敬廉崇洁、已(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文化氛围,形成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教师和学生为基础、以丰富的廉洁文化活动为载体,逐步构建有教育系统特色的校园廉洁文化体系。

三、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在学校领导、行政干部、党员教师中开展以“廉政勤政和遵纪守法”为主题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勤政廉洁、依法治教、民主办学、科学管理、自警自励、公正廉明,以诚修身、以信立德、顾全大局、乐于奉献、为师生服务。第二层面: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廉洁乐于)奉献,为学生提供最优教育服务,用爱心和智慧来培育、用真情和行动去激励、用人格和情操去感召学生,用业绩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做一名传承文明、开启人类智慧、爱岗敬业、使人民满意的大学教师。

第三层面: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把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学业学习、党团活动以及其它各项活动中接受文化熏陶,培养尊敬廉洁人物、推崇廉洁行为的情感,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学生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尊师重道、自律自强、刻苦学习、求实创新、志存高远、团结奋进的栋梁之才。

四、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四项基本工程

第一、阳光政务工程。

1、加强领导干部思想建设,改进工作作风

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的“两个务必”论述等党内重要文件和国家政策,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以鲜明的正反两方面教材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以人为鉴,谨慎言行。通过传达文件、学习讨论和观看电教片,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认识和勤政廉政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促使领导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贯彻落实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指导水平。在工作作风上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对工作做到难事不推诿,失误不埋怨,敏感的事透明办,力求使大事得到教职工的支持,难事得到教职工的理解,好事办得教职工高兴。一切评先、评优、职称晋升都进行量化考核,一切都让教职工自己的工作说了算,一切都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杜绝论资排辈,杜绝暗箱操作和个人权力因素的影响,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积极为师生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2、坚持校务公开,推进阳光工程

校务公开是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措施。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领导干部应认真执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做到校务公开工作的“四个结合”: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与学校管理目标相结合;与规章制度相结合;与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校务公开的内容应全面、准确,形式应灵活有效,程序应明确规范,做到及时公开政策、及时公开决策和工作过程、及时收集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做好反馈和整改工作。真正使教职工拥有知情权、审议权和监督权,提高公开的质量和水平。

3、推进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把推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大事来抓,积极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继续落实和不断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让教职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益,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参政

第二、廉洁教学工程。

1、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先进事迹,努力提升教职员工的廉洁意识。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奋发图强,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做到自尊、自重、自警、自省,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2、推进廉政文化进课堂。结合思想政治课、品德社会课以及其它学科教学,挖掘学科教材相关内容,根据学生实际,重点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把廉政教育纳入德育课,作帮助学生树立清正为人、廉洁办事、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第三、诚信教育工程。

1、广泛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升国旗仪式、班会、设计开展生动活泼、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得到廉政体验,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校园廉政文化教育体系。

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提倡学生诚信考试、诚信贷款、诚信为人。组织学生签署诚信考试、诚信贷款承诺书,举办以诚信考试、诚信贷款(等为)主题的讨论会及演讲比赛、征文(等生明白做人最基本的道理、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使他们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培养清正廉洁、为公为民的社会责任感,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第四、文明校园工程。

通过开展一系列以塑造文明校风、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等为主题的征文比赛、问卷调查、征集文明用语、践行文明公约、青年风采文明形象大使评选、全校艺术歌曲大赛等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吸引力强的活动,在校园里营造出文明礼貌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以“行为文明、教室文明、食堂文明、楼栋文明、宿舍文明、网络文明”为内容的“校园文明工程”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文明意识,规范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为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校园先进文化、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思想保证和动力支持。

五、将永州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主要载体

1、充分挖掘利用永州本土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作为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主要载体,倡导学生学习永州的远古稻作文化、舜文化、柳文化、女书文化、瑶文化、碑刻文化、理学文化,剖析舜帝、柳宗元、元结、周敦颐、陶铸等永州廉政文化代表人物及其廉政特性,透过历史剥离出其中以民为本、廉洁为上等合理的伦理道德、政治道德文化精髓。阐明其传承意义,以及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组织师生到舜帝“道德为先”、柳宗元“民生为本”、周敦颐“廉洁为上”和陶铸“无私为民”4个特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进行瞻仰学习,开展一系列向永州著名廉洁名人及革命先烈们学习的宣传及主题摄影、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各类竞赛活动,确保各项学习取得深入人心的效果。

2、在师生中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结合我校校园发展和建设的特色,挖掘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高校校园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意义,力争推出一批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如廉洁校园精品课程,优秀论文等,并把优秀理论成果用于指导实践,形成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学习机制,提升和确保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深入性和实效性。

六、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五个结合。

1、廉洁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等,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强的廉洁意识。

2、廉政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上加载精神境界、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敬业精神、人格品德、廉洁操守等教育内容。

3、廉洁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廉荣腐耻的道德观念,促进廉政文化建设在校园的开展。

4、廉政文化与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利用永州本土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倡导学生学习永州的远古稻作文化、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剖析舜帝、柳宗元、元结、周敦颐等永州廉政文化代表人物及其廉政特性,透过历史剥离出其中以民为本、廉洁为上等合理的伦理道德、政治道德文化精髓。阐明其传承意义,以及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5、廉政文化与校本课程相结合。要充分利用学科教学、主题活动、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来实施,重点把握编写校本教材、研究教育方法和提高教师素质三个环节,努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优化环境氛围,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积极动员广大师生全员参与,在全程渗透、时时关注、人人重视上做文章。

第二、廉洁文化进校园(要)以“环境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文

第三、廉洁文化进校园要深入、持久,注重有效,要做到一进机关、二进课堂、三进家庭、四进教材、五进教室和宿舍。

六、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四大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4月 日至5月 日)

1、制定活动方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2、营造活动氛围。学校通过校报、校园新闻网、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

3、抓好思想发动。学校要召开动员会、学习会,组织教师、学生参加英模报告会,利用校园网、校报、国旗下讲话、团日活动等阵地,全方位的进行廉洁文化教育的思想发动工作,真正使廉洁文化教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头脑。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5月1日至12月10日)

1、在落实上下功夫。学校要认真指导督促各机关、系部,落实廉洁文化教育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各机关、系部要根据2010年学校工作要点,根据学校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方案,制定开展廉洁教育活动的日程表,列出进度计划,落实内容、人员、时间、地点、措施、考核,一步一个脚印,狠抓落实,抓出成效。

2、在活动上做文章。学校要分别在领导、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通过开展以廉洁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第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主题座谈会,主题报告会、主题团日活动、主题板报、国旗下的讲话、演讲比赛、朗读比赛、歌唱高雅艺术歌曲比赛、征文比赛、感动我们的美妙瞬间摄影比赛、观看廉洁教育影片、创作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领导、教师、学生拿出廉特色校园、和谐校园、文化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进行严格监督,促使活动能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三)全面总结阶段(2010年12月10日至12月31日)

1、树立典型,召开全校总结表彰会。认真总结在“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好载体、好方法,形成教育机制,将“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制度化、常规化。评选、表彰一批在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12月中旬)

2、收集廉洁文化教育活动优秀作品、优秀材料,并汇编成册。1月起)

1、建立廉洁教育长效机制,建立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廉洁教育成效评价体系,确保廉洁教育内容始终渗透在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学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学风建设中与日常行为中。

6.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营造浓厚的校园科学氛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拓展学生的特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主题

发展与创新

三、活动时间

2011年11月

四、组织机构

为保证科技节活动顺利开展,设立望新学校校园科技节组委会。组长:方奇

成员:吴俊恒李敏李兰平胡雨鹰黄明贵向树华

五、活动内容

(一)校园科普展览

1.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展览活动,利用宣传墙、移动黑板等刊出科技专栏。

2.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普图片展。

3.利用学校、班级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收看与科普知识相关的视频节目。

4.举办科技节科幻画比赛

5.放映科技电影(至少看一场科普电影)。

(二)科技活动

1.车模拼装及四驱赛车竞速

2.空气动力车直线方向竞速

3.遥控汽车比赛

4.乒乓球加高

5.鸡蛋闯地球

6.手掷飞机

7.滚熟鸡蛋

六、活动阶段

(一)准备阶段:11月份

1.制定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2.安排人员,逐一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3.准备场地,落实器材,动员学生参与。

4.制作横幅、海报、宣传牌等有关资料。

(二)实施阶段:11月-------12月

1.学校按既定方案开展活动。

2.做好学生参与(参赛或观摩)工作。

3.做好优秀作品评选、展示等工作。

(三)总结表彰、成果展示阶段:12月

1.学校安排国旗下讲话,专项总结科技节活动。

2.表彰表现优秀的班集体、学生个人。

3.做好网站宣传工作。

七、活动要求

1.各班级应积极主动参与科技节活动,做好中小学校园科技节各项现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充分展示学校科技特色及学生科技活动风采。

2.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力争80%的学生参与各项科技节活动。

7.校园文化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 篇七

一新校区概况

安徽科技学院新校区, 又称安徽科技学院蚌埠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 是安徽科技学院在安徽省蚌埠市新建设的校区。占地585亩, 位于蚌埠市大学城 (龙子湖区) , 矩形地块 (东西约700米, 南北约550米) 。东至学海路, 南至黄山大道, 西至汤和路, 北靠核工业部214所。周边紧邻4所高校、蚌埠大学科技园、蚌埠高铁车站、龙子湖风景区及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凤阳校区相距约13公里。

二文化背景

安徽科技学院新校区的所在地——蚌埠市, 简称蚌, 别名珠城, 是安徽省的旅游集散地之一, 皖北的旅游中心。蚌埠拥有璀璨的古代文明, 可以追溯到7300年前的双墩文化, 坐落在蚌埠市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双墩村的双墩遗址, 是安徽省境内发现的一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 是淮河文化的突出代表。安徽科技学院在凤阳的老校区已经建校六十余年, 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特点, 校园学习氛围浓厚、植物景观丰富、教学建筑独特。同时又与所在地凤阳的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 新校区的设计既要紧随蚌埠文化, 又要与老校区的特点相结合, 显示其新老关系与地域传承。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美化校园环境形象

通过对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研究, 融入有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的景观形象, 增强校园环境的美感、历史文化感和地域特色, 营造舒适、美观的校园环境。

2. 增强师生的校园归属感

作为学校的成员,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 都有着以校为荣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优美的校园文化景观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 增强师生的校园归属感。

3. 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将地域文化景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增强环境景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吸引学生到室外活动, 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对学生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 引导大学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方向

近几年, 我国各大高校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新校区建设。在新校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上应凸显学校文化, 展现学校风格与办学特色, 增强新老校区的地域文化特色, 延续校园文化传承。

四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1. 设计理念

新校区入口是学校的象征, 不仅代表学校的景观文化, 更能够体现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她是其整体形象的第一道景观, 是门面、是标志, 更是其办学理念最直观、最突出的体现。不仅如此, 她更是连接校园与所在城市的重要媒介, 不仅在校园师生的生活中, 更是在城市生活中, 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 在进行新校区入口设计时, 必须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仅仅抓住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这两条主线, 体现出人与自然、景观与情感、科技与文化的交融统一, 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校园景观, 建设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高校入口景观。

2. 设计的基本思路

校园入口景观设计只有形式美和流行的风格是不够的, 应具有特定的文化特色及氛围, 很多校园景观做得很有形式的美感, 但看上去更像是城市景观或大型企业工厂, 而没有校园的识别性,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校园特有的文化内涵。结合安徽科技学院自身的历史、文化环境等, 探究校园精神, 最重要的就是挖掘校园特色, 尊重校园现有空间环境, 利用其特性, 合理进行校园入口文化景观的设计, 创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 实现校园景观特色设计的真正意义。为了营造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景观, 新校区入口广场景观设计重点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传承校园文化, 体现地域特色。学校的文化是学校的底蕴, 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根基, 只有不断地传承我校数十年来的深厚的文化积淀, 才能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在新校区的建设上, 尤其要注重文化的传承。校园的入口广场是校园的窗口, 也是最重要的景观节点之一, 因而也是文化传承最好的载体。在新校区广场景观设计中, 必须充分注重历史文化的承接与现代新校园的结合。针对明代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点:一为可转化为抽象装饰纹样的明代文化, 如明代石刻、服饰、室内装饰等纹样;二为可直接利用其形象转化为互动装置艺术的形象, 如凤阳花鼓等。

安徽科技学院新校区入口广场两边分别是教学楼和实验楼, 前方正对图书馆, 设计要充分利用校区内独特的建筑环境和自然景观, 营造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空间, 以体现大学教书育人和环境育人的特点。作为校园的窗口, 在广场设计中要充分体现校园的景观和文化特色, 并与安徽科技学院数十年的文化积淀相结合。设计中结合新校区所在地蚌埠市的文化, 将主体雕塑做成一个打开的“蚌”的形象, 中间置以文化雕塑, 并以水系连接, 与珠城文化相结合, 展现魅力新校区的新的地域特色, 同时水系连接左右“蚌壳”雕塑, 意喻新老校区相连接, 蕴含校园历史与人文精神。

第二,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宗旨。校园文化景观主要服务于学生, 是满足学生学习、生活、休闲等要求的具有公共性的场所, 同时还兼有与生态、文化、美学及其各种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使用相一致的使用功能, 使用人群——学生是校园文化景观的最大特点。校园的文化景观设计中应当把学生的需求作为文化景观衡量的标准, 把学生的行为特征作为文化景观组织的依据, 探索文化景观层次与要素之间的组成比例, 协调学生与文化景观的生理和心理关系。校园文化景观应更具人文关怀, 校园绿化带和广场是吸引学生的场所, 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进行入口景观设计时, 将四周以大草坪的形式展现, 其中穿插座椅, 形成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 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之余, 有足够的空间与大自然相融合, 并能开展各种室外学术或社团活动。

第三, 注重场所精神的营造。勒内·迪博斯说:“场所精神象征着一种人与特定地方生动的生态关系。人从场所获取, 并给场所添加了多方面的人文特征。无论宏伟或者贫瘠的景观, 若没有被赋予人类的爱、劳动和艺术, 则不能全部展现潜在的丰富内涵。”大学校园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作为校园重要门户的入口广场, 其设计的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因此, 设计中要注重场所精神的营造。主要体现在水体、草坪、雕塑景观的营造上, 将主要道路放在了左右两侧, 中间置以大型开敞空间, 主题雕塑以水系环绕, 大草坪将广场围合, 中间按道路需要设置小路, 整个景观开敞大气, 一气呵成, 使人与环境融为一体, 更能展现校园特色。

大学校园的广场空间是校园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体现大学场所精神的物质载体。它在塑造大学校园形象以及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 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的规划设计始终要以尊重场所精神作为设计的灵魂与依据。对于大学新校区的建设, 要对其校园原有场所精神进行二次传承。

五结束语

在新校区的校园景观建设上, 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和谐为本, 以传统的文化轴线为传承, 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景观中, 展现校园独特的美丽, 开创校园文化景观新形象, 做到互动、参与、文化、艺术于一体, 使校园保持更加持久的文化魅力。

摘要:从创新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角度, 以安徽科技学院新校区入口广场景观为例提出校园景观设计的理念及基本思路, 探讨如何将地域文化与校园景观相结合, 从而营造出个性鲜明、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 以期对其他高等学校的校园历史文化景观布局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校园,地域文化,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简波、戴珊珊.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析[J].南方建筑, 2005 (1)

[2]樊艳艳、马静.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 2011 (9)

[3]欧潮海、余剑.高校景观规划的人文化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7)

[4]叶瑞龙.校园人文景观规划设计[J].科技信息, 2009 (15)

[5]张凤、王营池.构筑特色高校景观意象——西南科技大学校园规划与景观设计新解[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9 (4)

[6]葛盈辉、金卫华.大学文化品位的营造与提升[J].浙江社会科学, 2005 (2)

8.校园文化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 篇八

一、借地域文化丰厚科学教育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应如何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应如何满足人才成长对素质的多元需求?我们认为,学校教育,除了知识传授,更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会运用科学的态度去关注社会、环境和人生,进行思维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科学教育以其独特的地位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校地处中国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园内,园区主要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各类“530”创业人员、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大型央企入驻园区。我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一些学生的家长就在科创园内工作,家庭氛围、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善学、好问、喜欢动手操作是儿童的特征,对科技的神往更是他们的天性。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对照学校特征,再次审视学校教育教学现状,为师生创设成长的平台,我们确定了以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汇是融合,彼此吸纳促互补,交相借鉴共进取;汇更是升华,唯有崇尚同心合力,臻于浑然一体,才能形神兼备,形成办学风尚。

二、从经验的繁杂走向理性的整合

从已有经验出发,科学教育可以涉及海量的静态知识、科技制作、实践创新、科学小论文写作等项目,并由此可以衍生出相应的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等。经验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便利,但是,经验的繁杂会带来过重的负担,负担过重必将导致肤浅。如果不对科学教育做统整规划、精致设计,它就可能以口号的形式存在配以无序的体力劳作。因此,我们从已有经验和可查询资料出发,构建了科学教育的基本框架:行动纲领——广学识、汇德能;实施策略——主动探究、乐于创生;达成方式——协作共进、融会贯通。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并从这个视角出发,设计制订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和融文化理念下校本科技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确立,让我们的科学教育在重视感性操作的同时,更注重了理性的把握。

三、变单一操作为整体融合

科学教育在不经意间就可能表现为课堂教学、学生实验、科学小制作等单一的、局部的操作行为,要发挥它的应有功能,就必须着眼于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和谐发展、学校整体运作的视角,作整体融合,让全体师生漫步科苑,感受文化,怡情励志。

我们的行为是:

1.构建网络。构建以学校教师、校外科技教育辅导员为一体的教师队伍,以知识学习、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以课堂、少年宫、学校、家庭、科创新城实践基地为一体的教学环境,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科学教育网络,推动科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师资培训。组建各有专长、年段搭配的科技特色教育研究团队,先后邀请教研室领导、省内外专家、校外科技辅导员等来校作科学教育方面的专家引领;积极安排教师赴昆山、南京、天津等地参加学习考察;组织市内的优秀科技辅导员就课堂教学、科学实验等作理论辅导、实践指导,为科学老师拓展视野、提升能力、积淀内涵。

3.环境优化。汇溪楼和汇泽楼之间的科技小广场——博识天地,让师生拓展视野,增长见识。物竞天择篇,人生驿站篇,经典吟唱篇,发现之旅篇,博雅之德、博学博识之智、博健之体赋予了“博大”更新、更深的内涵。科技名人馆,展示着古今科技名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身边的科技名人,春华之师,让我们见贤思齐、励志自强;漫步科学视野,科技探索馆,内设开放式科技读书吧、科学探秘厅、科学航天馆、科学体验室、科学实验室、科学探究室、探究俱乐部,集天文与地理、已知与未知、文学的浪漫与科学的缜密于一体。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墙、一楼一室,都演绎着“和融文化”的灵动与美丽,整座校园构成了一本多彩的、高雅的、无声的教科书,让师生漫步其间,驻足流连,怡情励志。让全体师生感受文化、向往科技、不懈探求、创新精进。

4.开设校本课程。围绕科学教学内容,开设了电子百拼、物联网创意设计等13个科学教育第二课堂,并通过精心规划、精致构思、精益求精的设计,编写出了《漫步科学》校本教材。同时,明确规定,除科学课堂、少年宫科技教学时间以外,凡是涉及科学教育的元素,都必须作最大化的体现,从而形成人人、时时、处处参与的全员科学教育局面。

5.以竞赛促提升。从科普介绍到实践操作、从科技演讲到小论文撰写、从现场制作表演到优秀成果展示,引领学生走向科学、走近科学、走进科学。辛勤的努力,也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参加全国、省、市各类科技类比赛屡获佳绩。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少科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团体会员、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广汇人正努力描绘着学校科技教育与校园文化的色彩与基调,展望着前景与辉煌。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们深信:“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只要每一名广汇人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和衷共济,我们的科学教育,定会在和融承聚中走向宽广。

9.“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 篇九

●参赛对象:1―5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第一阶段:20xx年11月24日――12月9日作品构思、制作

第二阶段:20xx年12月10日上交作品

●活动宗旨:

加强环保教育,在学生中建立“勤俭资源,物尽其用”的环保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勤俭意识,体现当代学生的风采。引导参与手工制作学习、实践,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学生奇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创作,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进程中培养学生酷爱生活、关注生活的好习惯。

●活动要求:

1.参赛作品以废旧物品为主要材料进行制作,如:饮料瓶、易拉罐、泡沫、旧布料、旧报纸、挂历纸、小纸箱、蛋壳、果壳、毛线、树叶、吸管、冰糕棒、纸筒、各色钮扣、纸杯、火柴棒、旧光盘、酸奶瓶、彩纸、卡纸、海绵纸等等。材料不限,外型美观、简洁,创作符合生活而又大胆新奇。

2.平面手工和立体手工都可。

3.作品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构思奇妙、富有创造性。

4.学生作品可通过家长的协助共同完成。

5.参赛作品需注明作品名称及制作人所在班级、姓名。

6.每班作品很多于5件。

7.参赛作品上交至美术组,同一组织评选。

●组织进程:请各班自行预备作品,并进行班内评比,12月10日前每班将提拔出的五个作品交至美术老师―周淑霞老师,并由周老师组织相应教师进行校级评选。获奖作品在全校展评。

●评比要求:

1.评分标准:总分10分;

创意性5分美观性3分精致性2分

2.组织评选,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并颁发奖状。

(二)科普知识比赛

●参加对象:3―5年级学生,自愿报名。

●活动时间、地点:科学课上组织展开

●活动要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书面闭卷答题的情势进行。

●比赛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册内容约占50%,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题目的能力。学校提供具有开放性的课外科普知识比赛题库内容,约占50%。

●评奖方式:

按成绩高低,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比赛裁判:魏海峰、韩春芳

(三)徒手撕纸”比赛

●参加对象:1―3年级学生。比赛每班各3人。

●活动时间:12月15日班队会

一年级(下午2:00)二、三年级(下午2:40)

●比赛地点:树人楼二楼家委会教室

●比赛要求:徒手撕1张A4纸,越长越好。

●比赛材料:A4纸2张(1张备用)

●比赛工具:双手

●比赛规则:

(1)制作纸条时,纸条不可断裂,发生断裂情况可以在较长段纸条上进行再制作,不可将已断裂的纸条以打结等各种方式再行连接;

(2)在测试区域,两名学生各按一段固定,悬空平行拉直,示意裁判丈量边沿与边沿之间的垂直间隔;

(3)测试时间2分钟,依照长度排出名次。

●比赛裁判:张继红、杨丽芳、杨学东

(四)扑克牌搭高楼比赛

●参加对象:4、5年级学生。比赛每班各3组。

●活动时间:12月15日班队会,四、五年级(下午3:30)

●比赛要求:用一副扑克牌(54张)、一个透明胶或两面胶搭建高层建筑。

●比赛材料:一副扑克牌(54张)、透明胶、双面胶

●比赛工具:双手

●比赛规则:

(1)各班在自己教室搭建高层建筑,可选3个小组(每组最多2人),代表参加比赛、参赛小组要有自己的名称。

(2)除一副扑克牌(54张)和透明胶及两面胶之外,不能出现其他材料,否则一票否决。

(3)在稳定的基础上以高度为主要取胜标准,而且搭建的建筑必须能独立支持。

(4)高度相同的条件下,以建筑的美观和新奇性作为判定根据。

(5)建筑当场制作,限定时间为10分钟。

●比赛裁判:周淑霞、杨丽芳、盛中国

(五)“自制小火箭”放飞比赛

●参加对象:4年级学生。比赛组数不限。

●活动时间:12月15日班队会(下午3:30)

●活动地点:科学实验教室外

●比赛要求:

1.可以是水火箭、气火箭、火火箭

2.二人组成参赛队,事前在家里制作好小火箭。

●比赛规则:

1.带好事前做好的小火箭,二人共同协作完成比赛任务。

2.测试在赛场提供的位置上进行,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3.每队有三次比赛机会,飞得最高的一次为比赛成绩。

●比赛裁判:魏海峰

(六)计算机文字录入比赛

●参加对象:四年级段学生。由各班班主任做好参赛学生的报名工作(每班参赛人数限5人),并将参赛学生名单于12月7日放工前交微机室。

●活动时间:12月15日班队会4年级(下午3:30)

●比赛规则:

1.比赛时间设定为30分钟,汉字录入内容为指定语文教材浏览篇目,输入法自选。

2.各参赛选手必须提早10分钟进入赛场,迟到者不延长比赛时间,参赛选手依照签到顺序选择计算机顺序编号就坐。

3.比赛进程中不得与其他选手交换讨论,不得干扰其他选手的正常比赛。比赛进程中如有题目,选手应马上举手报告,请赛场工作职员解决。选手应规范操纵,因错误操纵死机所引发的一切损失责任自负。

●比赛成绩评定:

1.学生应依照指定文章的顺序输入,文字录入的正确率必须到达96%;

2.以正确录入文字数目的多少进行评分。

●活动地点:本校微机室。

●比赛裁判:刘扬

(七)电脑“网络搜索技能”大赛

●参加对象:参加对象:四年级段学生。由各班班主任做好参赛学生的报名工作(每班参赛人数限5人),并将参赛学生名单于12月7日放工前交微机室。

●活动时间:12月15日班队会5年级(下午3:30)

●比赛规则:

1.比赛时间设定为30分钟。

2.各参赛选手必须提早10分钟进入赛场,迟到者不延长比赛时间,参赛选手依照签到顺序选择计算机顺序编号就坐。

3.比赛进程中不得与其他选手交换讨论,不得干扰其他选手的正常比赛。比赛进程中如有题目,选手应马上举手报告,请赛场工作职员解决。选手应规范操纵,因错误操纵死机所引发的一切损失责任自负。

●比赛成绩评定:网上信息搜索,以完成题目答案正确性为标准,评委评卷的分数进行评比。

●活动地点:本校微机室。

10.学校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 篇十

成立20xx年里集中学生科技节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竞赛项目及辅导教练

三、竞赛时间及要求

1、交作品项目:11月8日前上交。

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科技实践活动科技实践活动(含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报告)、科幻绘画、电脑制作竞赛

2、现场竞赛:11月9日进行

科学知识竞赛、奇思妙想纸质模型承重赛

3、以班为单位组织本次活动,每个项目都必须一人以上报名参加,每个项目上交一件以上作品。

4、所有已参赛作品不再参加本次评奖。参加今年上半年科技实践活动(含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优的作品,虽不参加本次活动,但其结果计入本次活动团体总分。

5、各项目具体要求:

A、小发明:必须是自创作品,是对生活、生产、学习用品的发明或改进,历届比赛中没有出现的作品。强调创新性、实用性,制作必须精制。作品上要张贴好申报表(见附件)。

B、小论文:必须是通过自己亲身观察、实验得到的学习方法、解题技巧、实验结果、观察发现,文章在1000字以上,并配有图片、影像、观察日记等原始资料,无原始材料的论文不予评奖。作品用纸质档案袋装好,并在封面上张贴好申报表(见附件)

C、研究性学习或科技实践活动:必须是亲自研究、实践得到的对自然界、社会生活等某一方面的研究或实施体验。资料要求完整,有活动(研究)方案,过程、报告,要突出科学性,并整理成册,用纸质档案袋装好,并在封面上张贴好申报表(见附件)

D、科学知识竞赛限九年级且每班5人参加初赛,主要考查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以实用科学知识为重点)、科学应用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竞赛时间60分钟。

E、科幻绘画项目不进行现场绘画,绘画主题不限,纸张规格为54cm×38cm,4K纸,要求在绘画作品背面右下角粘贴好《科幻绘画申报表》。

F、小制作项目要求自带工具、制作材料,现场制作,种类不限。但不能直接将成品通过组装而成,必须有原材料、加工制作、组装等过程。小制作评奖标准:操作熟练、动作流畅占30%,作品创意30%,作品质量占40%。时量150分钟。

11.校园文化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 篇十一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

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此外, 还要倡导道德自律, 强化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

2.在网络环境下, 正确认识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主题。在网络环境下, 要正确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导方向, 通过校园网络文化活动, 使当代大学生在良莠不齐的道德思想天地中, 明辨是非, 武装头脑自觉抵制歪理学说;坚定信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网下文化、艺术、体育与科技创新活动, 使网络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相互结合, 大大提高学生利用网络开展校园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3.在网络环境下, 切实掌握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方法。利用网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应该掌握灵活有效的方法, 把握学生主体的特征, 此外还要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过程的监管。一定要以学生为本, 找准网络活动的切入点, 把活动深入到师生中间, 同时还要注意点面结合, 多创品牌活动, 提高活动的层次, 让学生自愿参与到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来。

总之, 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 无疑是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族。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高校, 网络一进入校园, 就以其传播快速、信息量大等优势迅速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交流、社团活动、文艺体育和管理制度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 在网络环境下, 如何利用网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显得十分重要, 也值得探究。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高校校园, 深入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校园网络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平等交流的互动平台, 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日常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的传播圈。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引起学者的关注, 有人把它称为“隐性课程”, 有人称为“第二课堂”, 有人称为成长成才的“软环境”,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最生动具体的表现, 是人们可感可触的文化现象, 是校园文化得以产生和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 是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练兵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背景下, 如何将网络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利用网络有效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互联网不仅是一种高新技术, 也是一种文化。它对于传统文化的生产、流通和传播、接受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促使传统文化生成模式的转型, 而且网络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意蕴, 构成了一种崭新的传承范式。”网络的飞速发展, 给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也不可避免的对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3年1月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 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 作为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 学生的占比达到25.1%。高中和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到了较高的水平, 尤其是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上网比例接近饱和, 基本维持在中国网民总数的22%左右。据调查显示, 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网民玩网络游戏的高达99%, 甚至有部分大学生网民由于过度沉湎和依赖网络而成为“网络控”、“手机控”、“网络成瘾者”。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网络在高校校园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已经深刻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 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 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 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 越来越深刻, 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在国民建设中的作用。

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 高校的特殊职能和历史使命, 决定了高校在提升社会的精神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 理应发挥引领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指出, 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是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是依附和从属于社会大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现象,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更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育人功能, 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 在网络环境下,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是一是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的物质文化过多, 精神文化缺乏。二是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存出共性有余, 个性不足。三是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存在主体与主导者参与的不平衡。四是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缺少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入。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完成由传统表现形式到现代创新形式的转型, 充分利用当前的网络环境, 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丰富载体的基础上, 实现高校校园活动的多样化、主体化、项目化、精品化、社会化、个性化, 将文化融合到大学生的行为当中。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是实现信息时代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 在网络环境下, 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2.校园文化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 篇十二

一、指导思想

青少年科技活动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开发科技人力资源、提高国民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近五年来,我校坚持举办校园科技节系列活动,校园科技节已成为我校学生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为了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现就2017年校园科技节安排如下

二、科技节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毛陇翔

副组长;冯金祥

成员:田军强

陈爱彬

张金玲

黄晓

孙红涛

孙永强

活动宗旨:实践、创新、合作、竞赛。活动主题:快乐生活、放飞梦想

四、活动时间、对象

活动时间:2017年10月16—31日;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五、奖励办法:

1、学校将在科技节各项比赛中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若干名。所有获奖者将分别授予奖状。

2、科技节按年级组设优秀班级评比,评选最佳班级奖,先进班级奖,优秀班级奖。班级加分累计方法:一等奖一个3分、二等奖一个2分、三等奖一个1分。

3、相关比赛情况、结果及优胜作品将在校园网上公布。

六、活动内容

(一)科普宣传

1、国旗下讲话,开幕式、动员。

2、广播、科普宣传窗、科技节横幅、活动方案。

3、学科渗透科普知识。(各任课教师)

4、科普知识讲座:模型制作,小发明技巧。

(二)科技竞赛

1、科学幻想画(1—6年级)

1)、竞赛内容:科幻画可用油画、国画、水彩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等绘画种类、风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现,作品一律在规格为38CM×54CM的纸或是其他材料上绘制,横竖放置均可,作品要求整洁。作品要求是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作品不得抄袭他人已发表过作品。

2)、竞赛要求:注明题目、班级、姓名,学校将对所有比赛作品布展。3)、评奖方法:艺术组老师做评委并布展。

2、小制作竞赛(1—6年级)

1)、竞赛内容:材料自选、造型自定的各类手工作品,有科技、科幻色彩的作品尤佳。

2)、竞赛要求:小制作提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最好有科技含量。注明作品名称、作者、使用说明等。3)、评奖方法:艺术组老师做评委。

3、模型比赛(1—6年级)1)竞赛内容:

A、云海A0005橡筋动力模型飞机(5—6年级)B、云海2橡筋动力模型飞机(1—4年级)C、四驱车比赛(4-6年级)

2)竞赛要求:各班由班主任先在班级中组织比赛,并推荐5名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比赛。学校操场现场比赛。四驱车比赛自主报名,不限名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评奖方法:科学组及各年级组长评奖。

4、科普知识竞赛(1—6年级)

1)、竞赛内容:科普基本知识,由学校科学老师出题。

2)、竞赛要求:现场比赛,答题正确多的为胜,各班推荐5名学生参加。3)、评奖方法:科学组老师负责出卷、评奖。

5、小发明,小创意竞赛(1—6年级)

1)竞赛内容:在教师辅导下的小发明小创意都可参加,可阅读校本教材《未来发明家》或到学校综合楼底楼走廊处参观学习发明方法、发明实例等。

2)竞赛要求:参赛者须填好申报表,小发明若有实物更佳;各班参赛名额不限。

3)评奖方法:科学组老师在科学课上介绍小发明并评奖。

6、信息技术

1)竞赛内容:电脑绘画)

2)竞赛要求:各班参赛作品数量不限,学校将开放电脑室,学生也可以家里完成后上交作品。电脑绘画作品一律在规格为28CM×19CM的纸,横竖放置均可,作品要求整洁。作品可以是打印稿上交,电子稿可在10月20日前

3)评奖方法:艺术组负责评奖。活动要求:

1、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做到精心组织、积极参与、讲究实效,鼓励每个学生参加。

2、要在普及和普遍参与的基础上择优,落实好参加校级比赛的人选。

3、各类比赛公平、公正、公开,评委工作严肃认真、公平负责。

4、各班要积极推选、申报少年科学院成员。

5、有关比赛的具体安排,届时请关注通知。

紫荆学校

13.校园文化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 篇十三

第四届校园科技节读书征文活动方案

各系:

为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激发读书热情和兴趣,丰富课余生活,扩展视野,陶冶情操,发挥图书、网络在育人、资讯收集、信息传播等方面的优势作用,营造良好的热爱科技、崇尚科技、使用科技氛围,决定在第四届科技节期间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征文主题:我们身边的科技

二、征文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三、征文活动截止时间:2010年12月10日

四、征文活动组织机构

活动设读书征文活动组委会和办公室。

组委会主任:郑晋文

组委会副主任:谭刚平袁体芳魏丽萍董光华

组委会成员:杨景华赵 杰王玉梅张晓艳刘文华 任文彪罗红兰赵晓萍孔令五郝爱军

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刘文华

成员:杨景华 赵 杰王玉梅

地点:图书馆

五、征文活动程序

征文活动次序按照学院制定方案、各系具体负责组织、学院组织评优评奖进行,具体程序为:

第一阶段(11月8日—12月7日),活动开展。由各系按照活动主题,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和制定方案,开展读书活动,撰写征文,浓厚系、班级读书氛围。由图书馆和网络中心提供保障平台,各科教师予以指导。

第二阶段(12月8日—12月10日),收集整理征文。各系将所有征文(纸质材料)于12月10日前交图书馆办公室,并按在校总人数的2%推荐征文(纸质与电子材料)。

第三阶段(12月11日—科技节闭幕),评比表彰。由活动组委会组织评委对推荐征文进行评优,评优结果作为科技节活动内容予以表彰。评选的优秀征文在校园网发布。

六、征文表彰项目及评比方案

征文活动分学院和系两级表彰。

(一)学院对征文活动优秀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表彰项目分系、班、个人三个分项。

1、单位奖:以各系、班级获得优秀征文的数量、参与征文的总量、图书馆借阅流量和活动方案四项加权计算所得评比。

2、个人奖:由组委会评委对征文择优评选。

(二)各系根据自身方案制定各自的表彰计划。

上一篇:国土局法治政府建设下一篇: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