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化学创新教学中的应用-丁淑梅范文(5篇)
1.微课在初中化学创新教学中的应用-丁淑梅范文 篇一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在新课改下, 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式与教育的融合越来越深。在课程教学中, 借助微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对新课改下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的帮助。文章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 具体探讨了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 初中化学; 运用;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产物, 它也属于一种课程, 主要的载体为短小的教学视频。微课大多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 时长一般为8~10分钟, 内容短小精悍、主题明确、语言简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若教师应用微课进行教学, 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化学相关知识, 进而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一、借助微课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下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课前导入教学中建构与知识相关的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逐步对新课程的内容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然而, 以往课堂情境的创设上, 教师常常采取实验、故事导入等常用的情境创设方式, 这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构建效果不佳。为此, 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 在课堂导学过程, 借助微课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让学生亲身体验及感悟,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分析、思考与探究,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人教版初中化学元素符号知识内容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将微课技术运用起来, 以微课结合书本, 为学生展示居里夫人探索化学元素镭的故事;展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如造纸术与火药等的作用;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见金属材料的组成等。借助直观展示的方式, 让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
二、借助微课突破化学重难点内容
虽然说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 但是在这一时期的化学课程中仍旧存在很多抽象的知识内容以及重难点内容[2]。针对化学重难点内容, 如果化学教师采取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常常会让学生感觉头疼, 有的学生甚至还会失去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 为了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将微课引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借助微课直观生动的特点将化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展现到学生的眼前, 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概念, 消化并吸收化学知识点。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化学《物质的构成奥秘》这一单元知识内容的时候, 其中的重难点内容是让学生如何建构出微粒观。因为氧分子虽然在我们的身边, 但是却是我们看不着也摸不着的抽象事物, 如果教师只是用语言表述, 显然难以让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应用微课来播放“水通电分解”的实验操作与实验过程, 在播放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原理, 让学生对氧分子获得深刻的认识。采取微课教学方法, 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获得一些大致了解与掌握, 继而起到良好教学效果。
三、借助微课开展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在化学学习中涉及大量的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总结能力是主要的教学目标[3]。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 常常是教师演示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但是很多时候因学生对教师演示细节未掌握, 常出现实验失败及危险事故情况, 这样对实验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为此,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应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比如, 在开展“实验室制备氧气”这一实验教学的.时候, 教材上给出三种制备氧气的方法:将二氧化锰加到过氧化氢中产生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后分解出氧气;加入氯酸钠与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三个实验操作制成微课, 然后在教学中播放给学生, 让学生反复观看多次, 并且在实验细节部分暂停为学生讲解细节操作的必要性, 之后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及观察能力。
四、应用微课拓展化学知识内容
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但是在课本中却很少体现。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平常教学中, 教师在讲解相关章节的时候, 可以可利用网络收集到的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 以微课演示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讲解。如讲解“生铁与钢”的时候, 可用微课演示我国为纪念钢产量突破一亿吨时发行的纪念邮票的图片;讲解铁的性质的时候可为学生演示铁生锈的图片。通过微课的演示, 拓宽学生的视野及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
总之,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可将微课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让学生真正爱上化学这门学科, 大大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广余.微课, 让化学教学更具个性化[J].化学教学, , 16 (5) :25-28.
[2]孟静, 洪燕芬.浅析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电解饱和食盐水”微课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 , 23 (12) :37-40.
[3]周开军.“微课”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化学教学, , 14 (7) :30-33.
2.微课在初中化学创新教学中的应用-丁淑梅范文 篇二
一、对于抽象的微观世界, 微课具有更直观、生动的表现, 易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抽象的微观世界因看不见、摸不着, 对于初中生而言, 难以想象, 更不能理解。动画微课能恰当、合适地解决此类问题, 微课通过形象的动画, 能帮助学生“看到”奇妙的微观世界。例如:在鲁教版初三化学 (以下举例均为鲁教版初三化学) 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学习中,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构建微粒观概念, 帮助学生从微观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教材虽有图片, 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通过微课动画, 学生能形象地看到水分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是如何破裂成氧原子和氢原子, 氧原子又是如何结合成氧分子, 氢原子如何结合成氢分子的。极微小的分子、原子在微课中变得可视而有生命力, 学生在观看此段微课视频时常常惊呼且心情愉悦。又如, 在第三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学习中, 卢瑟福所做的α粒子冲击金箔实验, 现象与原子结构的推测解释, 很多同学理解上有困难。对于原子内部结构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 电子就像运动员一样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 这是不准确的。通过播放几种不同原子结构的解剖动画视频,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原子的结构和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构建起正确的微粒观。在突破微观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构建微粒观概念上, 微课提供了更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 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对于化学实验教学, 微课可提供更安全、效果更显著的实验素材。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 有些实验本身具有危险性, 有些药品或生成物本身有毒或有腐蚀性, 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例如: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99页) “方法探究”中, 用红磷测定空气的成分。因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酸性氧化物, 具有强腐蚀性, 不可用手直接触摸, 也不可直接闻气味。此实验探究不能在教室里做演示实验, 需要在通风橱里进行实验。如果链接相关微课视频代替实验, 则学生不仅同样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而且安全, 也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又如, 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实验探究中, 氢气的爆炸实验, 现象震撼,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氢气爆炸很容易伤着学生, 在教室里做此演示实验很不安全。此时链接相关实验视频, 不仅安全, 效果也很好。
三、微课可适度弥补学校实验教学不足带来的影响。
学校的经费有限, 相关的实验就难以开展, 但教学中又需要展示相关实验。为弥补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给实验教学带来的不便, 运用微课视频进行演示实验, 效果很好, 能达到教学目的。例如:第二单元第二节《自然界中的水》“蒸馏“实验。蒸馏瓶和冷凝管已不是必配仪器, 如何获得实验用蒸馏水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引入水的蒸馏实验视频, 让学生看到水的蒸馏过程, 知道蒸馏水是如何得到的。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而且进一步使学生明白了蒸馏是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方法, 是净化水中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操作步骤。观看视频, 记忆深刻, 更便于理解。又如,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活动天地6-3“乙炔的不充分燃烧和充分燃烧”, 氧炔焰切割金属实验, 学校没有电气焊设备, 该实验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少见到。链接微课视频, 就把生活和生产实际带到了课堂上, 这样学生自然印象深刻, 记忆持久。
四、微课内容的“点”状和可重复播放的功能能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在教育教学中, 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 这些知识点, 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 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内容非常碎片化, 非常精炼, 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 不泛泛而谈, 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一个小知识或技能, 因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 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自学有很大帮助。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 而且适合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微课视频播放快慢可以调节,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播放的速度。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 平时反应慢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反复观看, 较好地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五、反思。
微课虽然在化学教学中作用显著, 但仍然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 它只能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一是对于化学实验教学, 能够开展的安全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要尽量开展, 毕竟只有身临其境, 亲自动手实验, 才感受深刻。二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科学技能, 不要也不能弱化化学学科的实验功能。三是微课主要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学生借助小型多媒体播放器随时随地能够进行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观念的学习, 有些教学难点往往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这样就离不开教师的讲解, 教师的讲解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不断进行调整。
在教育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在教与学中的辅助作用, 更好化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 构建信息技术下的高效课堂, 需要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巧妙灵活地应用微课视频,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抽象的微观世界, 微课具有更直观、生动的表现, 易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对于化学实验教学, 微课可提供更安全、效果更显著的实验素材, 可适度弥补学校实验教学的不足。微课虽然在化学教学中作用显著, 但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 它只能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微课,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知行网www.zhixing123.cn.
[2]隋旭东.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4) .
3.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初中化学 微课教学 教学应用
微课是指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教学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效补充,能够为沉闷的传统课堂带来生机与活力。化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新接触的学科,学生一般会对化学所研究的物质世界和化学实验有很大的陌生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起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心理上对化学课程产生认同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师多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许多学生无法抓住教师的教学重点,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化学课堂失去兴趣,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微课教学时间短、针对性强和生动性的优势,增强化学课堂的趣味性,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端正学生的化学上课态度,提高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理论,降低教学难度
初中化学是以研究物质的组成为主要研究内容,其中涉及许多微观世界的概念,例如分子、原子、离子等抽象的化学概念,对学生的化学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同时,初中化学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科知识基础,需要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尽量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化学知识。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化学教师在讲授化学理论知识时,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日常所接触的化学现象入手,通过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与规律,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将化学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但由于初中化学中存在许多微观世界的知识,这些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由于质量与体积问题通常学生的肉眼没法识别,需要借助专业的化学仪器才能分辨。
对于这部分化学知识,由于学校的化学资源有限,教师只能以文字的形式给学生进行讲授,但毕竟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的接受程度有限,许多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不能充分理解吸收教师讲解的微观化学知识。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微课教学的形式,借助视频中专业的化学仪器将抽象的化学物质分解开来,将抽象的知识以一种具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思路能够打破空间的束缚,全面深刻理解化学中的微观知识。
这种微课教学形式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带来极大便利,更能将抽象的化学理论转化为生动具象的图频知识,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增强初中化学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水分子的变化》这一节时,为了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水分子的组成成分,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教学的形式,以视频的形式将水分子通电后的分离现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这种抽象物质的组成与变化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记忆及应用相关知识。
二、突出化学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初中化学来说,许多学生在刚接触的时候都对化学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因为化学学科所涉及的物质变化和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新鲜感,学生对其具有很大的研究兴趣。但随着化学教学内容的增加和拓展,学生发现化学学习内容不仅仅包括这些有趣的化学现象,更多大量的化學理论与定律需要学生记忆和理解,再加上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多是采用单方面讲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印象逐渐固定为枯燥的化学理论背诵与应用。
同时,由于许多教师对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安排课程内容,无法突出化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在听完化学课后没有任何重点知识的记忆,不利于学生对化学重点知识的把握。在这种教学现状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在充分解读化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选择重点的化学知识以微课教学的形式进行讲授,以10分钟的课堂时间就某一重点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在较短的化学课堂时间中掌握重要的化学知识。在一堂课上学生的注意力有限,许多学生无法在几十分钟的课堂中集中全部的注意力,教师的课堂讲授精髓可能也集中在几分钟内,所以微课教学的形式能够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精力实现最优的组成方式,使学生在微课教学的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高度配合教师的教学,对重点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点学习与记忆,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由于微课教学方式时间简短,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讲授时,要避免不必要的知识赘余,选择最合理最高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不断的微课教学实践下能够优化教师对化学知识的讲授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弥补化学实验资源的劣势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推动了化学理论的不断革新与进步,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为学生以后的化学实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但由于现阶段学校实验资源有限,许多学校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量,使得实验教学最终转变为教师的实验讲授或者演示,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水平,也不利于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由于部分化学物质具有危害性,许多化学实验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课堂化学实验的进行。在这种实验现状下,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利用微课教学形式弥补实验资源的劣势,使学生以视频的方式观察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进而得出相应的化学实验结论。同时,由于有些化学实验具有危险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的形式进行实验演示,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从这些实验中教给学生相关的化学理论,使学生能够全方面的获取知识与实验技能。
4.刍议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四
[关键词]初中化学 微课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077
微课即微型课程,主要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依托,以实际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是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记录。微型课程的出现旨在帮助处于不同学习水平与认知特点的学生获得更为高效的知识强化效果,同时也为了提高教师在有限课时内的教学效率。笔者现以微课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应用为论题,从微课的设计、实践策略以及发展三方面入手展开讨论,以期为初中化学的现代化教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优化微课备课流程,提升微课的针对性
微课作为微型课程,首先在于其囊括的知识内容“微”、时间“微”、讲解方式“微”,旨在为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更为详细的演示,使其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从而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或容易集中于某个问题的讨论,使得该部分微课过于冗长;或未能抓住教学重点,不具备针对性,应用价值低。因此,要真正利用微课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发展,必须首先对微课进行备课优化。
优化微课的备课流程,要求教师首先明确在一节课堂中所要经历的各个环节,在日常备课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与提炼,包括重点、难点、易混淆点、可创新点等方面内容的提炼,并以课上学生的学习成效为判断依据进行微课的录制,使得微课既符合教学计划,又与学生的学习、认知阶段相符。例如,在初三化学复习课中,教师可针对各主题知识点进行微课备课,如“与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在备课时,教师应充分考虑三方面:知识结构;学生学习水平;表现形式。知识结构要求教师对与盐酸相关的化学式进行分类,包括纵向分类以及横向分类,使微课具有小主题的针对性;学生学习水平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考虑学生普遍欠缺的部分,针对重难点制作微课;表现形式要求教师明确分类难点与个体难点的差别,提高微课的针对性。
二、应用于演示教学中,发挥微课普适性优势
微课的特征决定了其“产品化”的属性,在某些程度上,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以及不同教师之间可通过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微课产品的“普适性”优势,使学生能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获得更高质量的强化。演示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十分常见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将知识可视化以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微课作为更简便、更直观的多媒体教学途径,恰好与演示教学的本质和目的不谋而合,在化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将微课用于演示教学中,要求教师首先能抓住一定知识点内的可演示重点,避免笼统化误区;其次,要求教师在使用微课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铺垫与引导,使学生能顺利进入高效学习模式。例如,在“与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微课教学中,教师将录制的实验过程进行精炼,剔除多余环节,仅显示实验主要步骤,每段微课尽可能控制在3分钟内,尤其注重化学反应的现象演示。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微课的教学设计以及应用进行合理安排,使学生在演示的微课资源中获取针对性强、细节优化的有效学习信息,并在日常的薄弱环节复习过程中有效应用。
三、微课与互动性教学相结合,促教学高效化
从微课的制作与使用途径上看,似乎多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课堂参与比例不高。其实不然,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本身不具备教学意图,若教师未能在微课的使用过程中及时加以引导、讲解、练习、组织与互动,将导致课堂陷入另一种不受管控的局面,学生在微课学习中的高效性也将难以保证。因此,笔者认为,要促进初中化学微课教学的高效化发展,还应将其与互动性教学相结合,只有师生共同参与才是教学和谐的最佳状态,才能为维持学生高度的学习态势提供坚实保障。将微课融入互动性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系统时充分把握一定课时内的各个教学环节,及时设置学习任务以获得教学反馈,从而做到教学的实时性监督与优化。例如,在完成“与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微课教学引导环节后,教师可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建立小组教学系统,让各小组分别完成“与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与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微课制作,并分享。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解疑引导,以互动的形式促进微课的开放化发展。可见,微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频率与价值,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的任一环节有效利用微课进行辅助,这有助于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水平。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具备可重复性、提炼性、新颖性等时代特征,对于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只有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总结、实践、创新,才能真正发挥微课的综合效益,才能推动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进程。
[ 参 考 文 献 ]
[1]孙忠民,康举.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06):28-29.
[2]曹秀芳.分析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5(20):251.
5.浅析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五
关键词:微课;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2–003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微课是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1]。它具有“时间短、容量小、内容精”、“可反复观看学习”、“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内容”等特点。上科版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一节“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中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何充分发挥该实验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笔者通过自制“电解饱和食盐水”微课并应用到課堂教学,教学效果显著。借此,与大家交流分享微课辅助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感悟。
1 传统化学课堂教学的局限之处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相关知识是在学习粗盐提纯后、学习氯碱工业时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第一课时讲解粗盐的提纯、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物并制取盐酸和氢氧化钠等知识点,这种授课方式以知识灌输为主,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往往缺少对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及原理的透彻分析。有些学生跟不上课堂进度,得不到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而有些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希望更深入地学习该实验的原理和拓展知识,却苦于无处寻求帮助。
另外,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一般用U型管装置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在作业中却会出现不同的电解装置,这时学生就常常无法辨识和正确解答。其实,许多化学实验原理相同,却可以设计出不同的装置。课堂上由于时间、空间所限,无法对实验装置一一枚举和拓展。
2 微课设计的思路
随着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微课学习成为了解决这一类学习问题的有效方法。合理利用微课能很好地体现出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理想状态,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微视频“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长约6分钟,集中讲解一个知识点,问题凸显、主题鲜明、重难点一目了然,既可以用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也可以帮助基础薄弱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学生的学习能有的放矢,学习效率更高。
“电解饱和食盐水”微课中还列举了四种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并通过比较,分别讨论了每套装置的优点和缺点,能有效启发学生思维,拓展教学深度,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课外学习需求。
3 微课的设计和制作
本微课的制作经过了选题→编写脚本→制作课件→教学录制→后期制作五个步骤。
3.1 微课的选题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不好的选题则会使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
“电解饱和食盐水”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符合微课制作的初衷:教学资源分享,为学生解惑,启发教学。同时,这节课包括多个实验以及不同实验装置的比较,适合用多媒体表达。
3.2 微课脚本的编写
微课虽然“时间短”、“容量小”,但是“内容精”。在制作微课脚本时要紧紧围绕主题“电解饱和食盐水”。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先进行电解实验,再检验产物,得出结论,落实化学基本原理,最后通过查阅资料比较几种常见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装置,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3.3 微课课件的制作
在内容设计方面,课件中是只需要放核心内容,补充的部分可以通过教师口头表述,避免出现照本宣科读课件的微课。课件设计时内容要与实验现象相辅相成,不能脱节,最后要设计合适的随堂练习,以便学生检验学习效果。在版面设计方面,“电解饱和食盐水”内容偏理,所以背景尽量以素雅为主,以凸显实验现象和文字。
3.4 微课教学的录制
本节微课的制作主要是利用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面对课件和实验视频录制讲课语音。录制时要选择安静的环境,避免杂音干扰。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屏幕”按钮,开始录制。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同时配合本节课中的多个实验视频以及必要标记工具,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3.5 微课的后期制作
本节微课的后期编辑工作首先是纠错。使用Camtasia Studio视频录像软件剪辑录制的视频。剪辑时要检查修改视频中出现的书写或者描述性错误,一定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并且删减教学过程中的停顿与拖沓声音与画面,保证整节微课的教学内容紧凑有效。
其次是添彩。为微课制作简单的片头,使学生在学习前就能先知道本节微课的题目、授课教师、微课适用对象及教材版本、单元、知识点等信息。还可以为微课配置合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舒缓放松的环境下完成学习。编辑完成后,选择合适的视频格式进行视频输出。
4 微课实录
盐溶液导电的奥秘
——电解饱和食盐水
小时候,大人都会告诫我们:不能用湿手去摸电器,因为手上沾的水珠溶解了皮肤表面的氯化钠。那么溶解了氯化钠的水为什么变得能导电了呢?
氯化钠俗称食盐,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它做调味剂,你知道它还有哪些用途吗?在医学上,生理盐水是浓度为0.9%的NaCl溶液。氯化钠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可以制得多种化工产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将饱和食盐水与电源相连会发生什么。
请看这个装置,在倒置的半个塑料瓶中盛放饱和氯化钠溶液,瓶口的双孔塞中分别插入铁棒和石墨棒,铁棒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我们称为阴极;石墨棒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我们称为阳极;在两电极的上方,分别倒置一个盛有饱和食盐水的小试管。
接通电源,请大家观看实验录像,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1 接通电源后,电极表面有什么现象?
问题2 两个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分别是什么颜色?
大家看到,接通电源后,两电极表面均有气泡产生,说明有新的气体生成。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铁电极上方的试管中气体呈无色,石墨电极上方的试管中气体为黄绿色。
我们知道,氯气的颜色为黄绿色,猜测一:石墨电极表面产生的气体是不是氯气呢?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检验一下:
将石墨电极上方的试管取出,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观察到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可以证明石墨电极表面产生的是氯气。
问题3 你能推测铁电极表面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呢?
由于溶液中的元素为氢、氧、氯和钠四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猜测二:铁电极产生的是氢气。我们能否设计实验来验证一下呢?
取出铁电极上方的试管,将试管口对准火焰,听到“噗”的声音,可以证明铁电极表面生成的是氢气。
问题4 向铁电极上方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会有什么现象?请观察实验录像。
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同时产生碱性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应为氢氧化钠。
问题5 电解停止后,收集到的两试管中氢气和氯气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我们看到两支试管中的气体体积大致相等,说明生成的氢气和氯气体积比约为1:1。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 Cl2↑,其中氢氧化钠和氢气为阴极产物,氯气为阳极产物。
今天,我们揭开了食盐水导电的奥秘。其实盐溶液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导电,会发生化学变化。
下面,我们来完成这道习题:
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如图所示。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铅笔端作阳极
B.铂片端作阴极
C.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 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解答:电源、铂片、滤纸上的氯化钠酚酞混合溶液、铅笔以及导线组成了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铅笔写出红色的字迹,说明铅笔表面产生氢氧化钠,遇到酚酞变为红色,即铅笔为阴极。而与之相连的a为电源的负极。反之铂片为阳极,与之相连的b为电源的正极。氯气在铂片表面生成。故这道题选择D。
下面,我们再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方程式可知: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的氢气和氯气的体积比为1:1,但是收集到的氢气却比氯气略多,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完成这道思考题。
5 微課在“电解饱和食盐水”教学中的应用
5.1 应用微课预习新知
对于喜欢钻研的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前观看微课,这样既可以在课前了解知识框架,还可以预先理解部分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把预习中的疑问带到课堂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探讨,这样能有效提高听课质量。
微课“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课题。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课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其中包含的化学原理。课堂教学时,通过教师讲解,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将自己预习时的疑问与教师讨论,使自己的学习更深入。
5.2 应用微课复习拓展
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学习微课,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快进或慢放微课,甚至反复学习,从而有效理解知识内容,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希望能更深入学习的学生,课后在掌握基本化学原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进一步学习拓展知识,拓宽化学视野。
微课“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在班级集体授课后,使学生近距离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掌握反应产物的检验方法,理解学习内容。此外,学生可以按需选择学习,逐步突破“产物检验”知识难关。
本节微课讨论了用几种不同实验装置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微课掌握多种实验装置的用法。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装置的优点和缺点,学会设计实验装置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对探究方法的实践应用。
5.3 应用微课交流学习
微课作为“网络课程”可以借助微课交流平台,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观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论坛互相交流,分享心得体会。
微课“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http://gzmooc.edu.sh.cn/mooc/index. action)的一个课程。这个平台有讨论区功能,学生在学习微课过程中或学习后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或体会发表在平台的该课程讨论区,可以由教师线上回答学生的问题,也可以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共同进步。
6 微课教学的反思
微课“电解饱和食盐水”由电解食盐水的实验展开,总结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反应并探讨了电解的原理,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让学生在预习和复习时有的放矢。本节课又高于课程标准,在U型管的实验装置基础上还列举了三种实验装置,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
但因为固有教学模式的限制,微课“电解饱和食盐水”仍停留在有需要的或感兴趣的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还没有走进教师的课堂。如何将微课技术应用于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微课在初中化学创新教学中的应用-丁淑梅范文】推荐阅读: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用07-20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意识培养11-10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1-09
多媒体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的论文10-25
新课程理念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08-30
浅议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的教育论文10-15
初中化学创新教育探究06-29
初中化学备课范文09-20
谈“比喻”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04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