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贷款调查报告写法六步骤(共4篇)
1.农村信用社贷款调查报告写法六步骤 篇一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新形势下农信社支持三农的首选贷款方式,也是打造诚信农信、平安农信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农信社通过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扩大了大款投放面,密切了农信社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信用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总体上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势头发展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小额信用贷款认识不到位。一是有一些基层信用社习惯于几十年的抵押担保贷款,对发放这些类型的贷款的心应手。而一旦让其发放信用贷款总感觉不放心,一旦贷款沉淀没有“撇绳”,因而对评定信用户及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不积极、不主动。二是个别信贷工作人员嫌评定信用户太麻烦,步骤太繁琐,对此项工作不热心。三是认为信用贷款大部分是小额,与其“广种薄收”,倒不如看准几个大户集中投放来得痛快。四是少数乡镇政府及村两委份内的工作很多,让他们介入信用户的评定工作认为是额外负担,还有的村干部不愿意在有关栏目内签字,怕将来承担经济责任。五是少数信用社主任不能正确处理信用工程的创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认为储蓄存款、盘活收贷是硬任务,信用户评定是软任务,对信用户的基础性工作做得不到位。
2、信用户对信用证认识模糊。评定信用户是一项十分严肃认真的事情,一旦农户拿到了信用证,就意味着他的信用程度得到了信用社的认可,他就可以凭信用证直接到信用社像取款那样十分方便地获得贷款。但有些信用户对得来不易的信用证并不十分珍惜,有的随便出借,有的随便把信用证扔到桌上,有的还把信用证和其他无关紧要的证件放在一起,有的还形成丢失。凡此种种,都说明信用户对小额信用贷款的内在含义认识不清。
3、信用社在具体操作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数信贷管理人员对持证农户取得贷款心存顾虑,总爱对贷款的用途、偿债能力再三追问,唯恐债务悬空,挫伤了一部分信用户的贷款积极性。二是少数信用社因受资金承受能力的限制,就人为地附加一些贷款条件予以限制。三是极个别信贷人员对信用贷款不能实行利率优惠。四是有的信用社对小额信用贷款和其他贷款一样,手续比较复杂。
二、工作建议
(一)大力宣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重大意义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密切信用社和广大农民群众关系的粘合剂,是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重要措施,是农信社实现农社双赢的主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农信社信贷管理方面的重大改革。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不仅能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贷款热情,引导贷款需求,扩大农信社市场占有份额,而且对于转变信用社经营理念,扩展信用社经营空间,使之立于不败之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农信社要对村两委、村民小组、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小额信用贷款的重大意义,使村干部支持信用户的评定工作,满腔热情地投身到信用工程的创建活动中去;另一方面,县联社、信用社领导要对广大信贷人员讲清小额信用贷款对信用社自身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使信贷人员克服麻烦、厌烦情绪,把小额信用贷款当作信贷工作的第一要务,当作自己联系农民群众的工作切入点和落脚点,自觉地、主动地、热情地发放小额信用贷款。
(二)紧紧依靠当地党政部门,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信用等级评定体系
信用社是地方金融组织,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信用社应积极地、主动地将信用评定工作向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进行汇报,引起他们的重视与支持。在具体工作中,还要充分发挥村干部的积极能动作用,让他们全程参与、全程跟踪。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社员代表、信用社工作人员组成的农村信用评定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优势,对申请要求成为信用户的农户,要从其信用程度、威望高低、家产状况、全年收入、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确定信用户的名额。在这方面,要坚持标准,坚持原则,宁缺勿滥,宁精勿粗,不能搞“大呼隆”,不能硬性分派评定指标。
(三)建立一套科学的信用等级监测体系
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它绝不是权宜之计,也决不是应景之作,此项工作耗时费力,同时细致缜密,因此有“系统工程”之说。正因为如此,我们对得之不易的各种数据要倍加珍惜。对这些数据最有效的保存办法就是用微机科学分类,建立数据库,将全套评定资料纳入数据库管理。县联社一级法人核算的,县联社设一个数据库即可;县乡两级法人核算的,县联社可设总库、各独立核算的信用社设立分库。数据库建立之后,要对信用评定指标实行动态管理、适时管理、定期检测。检测可分为现场监测和非现场检测。现场检测要求信贷工作人员亲临一线,入户上门进行调查分析,并将变动的数据及时纳入微机进行更正。非现场检测要根据各基层社的统计数据利用数学公式进行模拟计算,从中找出变化的东西,发现规律性的东西,预测信用户的信用程度发展变化趋势,指导全县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四)全面落实小额信用贷款各项优惠政策
一是在贷款条件上,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对那些诚实守信的农户,对因遭遇天灾人祸、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及时归还本息或无力归还本息的,经调查核实可予以适当展期,并敢于据实再发放少部分新的贷款,以帮助他们恢复元气,重整家园,养本生息。二是根据风险的大小和农户长期形成的信用状况,在人民银行准许的浮动幅度内,适当降低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体现小额信用贷款的优惠政策。三是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循环性的特点和信用贷款的具体用途,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使贷款的期限和和农业生产周期相衔接,充分发挥贷款和农业诸生产要素的掺合作用、推动作用。四是对那些确实有还款实力且信用程度特别高的少数信用户,可破例提高授信额度,体现信用社的差别政策。
2.农村信用社贷款调查报告写法六步骤 篇二
一、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现状
闽清县位于福建省东部, 是福建省省会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 下辖16个乡镇, 285个行政村, 总人口30万, 农业人口24万左右, 约占总人口的80%, 2008年末辖区内农户总数为64525户,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县。闽清县农村信用联社系一级法人的金融机构, 现有16个信用社, 5个分社, 21个营业网点, 员工220多名。
(一) 2001年以来闽清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总体发展情况分析
由表1中可以看出, 2001年以来闽清县农村信用联社各项贷款业务稳步发展, 其中农户小额贷款余额由2001年底的8005万元增加到2008年底的30704万元, 增长了3.8倍。农户小额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基本在45-51%左右波动。从不良贷款率来看, 农户小额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最高的为2003年的13.99%, 最低的为2001年8.23%, 平均为11.06%, 比各项贷款不良贷款率低7.63个百分点。
(二) 2001年以来闽清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分类情况分析
2001年以来, 闽清县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各类小额贷款的发展情况如下 (如表2) 。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闽清县农村信用社从2001年开始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贷款余额和占比逐年增加, 由2001年末的55万元和0.662%增加到2008年末的2081万元和6.778%。
2、农户联保贷款。
2001年以来, 农户联保贷款余额和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由2001年末的781万元和9.76%, 下降到2008年末的209万元和0.68%, 这主要是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不断增加形成的替代效应以及此类贷款的不良率逐年上升而减少投放造成的。
3、公司+农户贷款。
这是2006年以来创新的一种农户小额贷款产品。2008年末余额86万元, 2005年以前没有此类贷款, 不良率为0。该类贷款从无到有, 呈逐年增长趋势。
4、抵押类农户贷款。
这是农村信用社开展的一种传统的农户小额贷款种类, 一直是农户小额贷款的主要产品, 贷款余额占比基本在90-95%之间, 由于是传统的成熟产品, 不良率比较稳定, 基本在8-13%之间。贷款余额由2001年末的7171万元增加到2008年末的28328万元, 增长近4倍。
农户小额贷款主要投向以农、林、牧、副、渔业及服务业为主, 贷款期限以1年内短期贷款为主, 少量3年以内中长期贷款。
二、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产品的创新做法
近年来, 闽清县农村信用社在农户小额贷款产品及管理上积极进行创新, 试图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来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以提高农户小额贷款的效率和效益, 推动农户小额贷款的持续发展。
(一) 积极开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营销模式创新
主要做法是农村信用社与辖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 以“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农户”的营销方式, 通过公司创建种养殖基地, 为农户提供生产平台, 农户向农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 公司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 贷款由农户使用和偿还, 公司与农户双方签订产销协议, 明确产品销路由公司负责, 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 并制定最低保护价格, 从而使农户还贷资金来源更有保障和稳定。
(二) 担保方式和审批程序创新
增加了“农户一对一保证”和“农户小额基金联保”等方式;抵押担保方式主要以房产、林权、土地使用权、船舶、机械设备等多种抵押物为主, 同时根据农户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 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 逐步放宽抵押担保条件, 不断推出适合当地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简化抵押担保小额贷款评估审批程序。
金额单位:万元
注:不良贷款为四级分类
金额单位:万元
注:不良贷款为四级分类
(三) 积极进行“信用村”创建
2007年末, 闽清县在建“信用村”59个, 其中已挂牌“信用村”13个。“信用村”农户总数12859户, 有贷款需求农户4499户, 建立农户经济档案7391户, 已评定信用等级农户1595户, 已获贷款农户1723户, 其中已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942户, 小信贷款余额861.53万元。
(四) 创新信贷管理手段, 形成适合农户特点的风险控制机制
小额贷款偿还率低是制约小额贷款盈利能力的首要因素。闽清县农村信用社积极创新适合小额贷款特点的风险管理手段, 减少信用社和借款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由此降低信贷风险。信用社发挥基层网点多, 信贷人员情况熟、信息来源广等便利条件, 充分了解贷款农户的实际情况。坚持贷前认真考察借款人还款能力, 深入分析评价贷款风险;贷中严格执行贷审会集体研究制度和信贷员、基层社主任双签审批制度;贷后加强跟踪调查, 信贷员定期深入管辖村镇, 及时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 严格监督贷款实际用途, 防止“垒大户”造成的信贷风险。
三、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户小额贷款还是以抵押类农户贷款为主, 农户信用贷款比例过低
从调查的情况看, 尽管农户小额贷款的占比较高, 农户信用贷款比例也逐年提高, 但是90%多都是抵押类农户贷款。这主要是因为农户信用贷款的门槛偏高、限制过多, 无法满足农户特别是相对贫困的那部分农户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
(二) 额度和期限不尽合理,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农业生产一般周期较长, 特别是养殖业和果树等特种经济作物的种植, 其生产周期往往超过一年, 而农户小额贷款的贷款期限一般都是一年, 与农业生产周期不相适应。另外, 农户小额贷款额度偏小, 不能满足农户生产经营需求, 也限制了农户小额贷款有效性的充分发挥。
(三) 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大, 政策支持不到位
农业靠天吃饭, 贷款存在风险是自然的, 小额农贷也不例外。目前, 农户发展农产品生产受到市场、自然环境、科学技术以及各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一旦某种因素突发, 就极易使经营农户损失惨重, 同时造成贷款风险。因而, 西方国家对农业的贷款利率特别优惠, 并有国家专项补贴和农业贷款保险等补救措施。我国目前没有这些政策措施, 农信社的农户贷款利率普遍比基准利率上浮, 增加了不良贷款形成的机会。
四、进一步发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措施建议
(一) 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创建步伐, 健全信用约束机制, 扩大小额信用贷款范围
农民的生活圈子、活动范围相对较小, 个人的信誉往往决定了他在乡村的知名度和地位, 信誉差比没有钱更可怕, 因此在农村个人信誉是被非常看重的。其实,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以农户的信誉为基础, 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免于担保、抵押。通过建立健全农户的经济档案, 评定信用等级, 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证, 营造“借债还钱”的良好信用氛围。同时, 要制订能上能下的农户信用等级标准, 严格评级程序, 最大限度地防范“信用户”评估失实风险, 进而有效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 达到降低贷款违约风险和提高本息回收率的目的。
(二) 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地界定农户小额贷的额度和期限
农村信用社要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 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积极开展支农贷款营销, 深入农村开展调查, 根据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和资金周转的需要, 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 至少应能维持农户整个生产周期的资金投入量。进一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公司+农户”贷款, 不断扩大农户小额贷的投放面, 充分发挥农户小额贷款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的积极作用。
(三) 强化政策支持, 完善保障体制, 建立农户小额贷款长效发展机制
一是建立农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由国家财政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 对农户小额贷款中的呆帐部分予以核销, 并给予一定的利息补贴;也可通过进一步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科赋予以弥补。二是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设立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政策性保险机构, 专门从事农业灾害预防和救助, 从达到增强农业和农户风险承受能力的作用, 也可间接减少农信社信贷风险。
摘要:农户小额贷款所面对的是商业化、市场化程度不充分的经济主体, 对于金融机构来讲, 这更多地意味着高成本和高风险。近年来, 基层涌现出的很多创新做法, 它们试图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来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以提高农户小额贷款的效率和效益, 推动农户小额贷款的持续发展。文章对福建省闽清县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贷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农村信用作,农户小额贷款,调查与思考
参考文献
[1]、汪三贵.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和前景[J].农业经济问题, 2000 (12) .
[2]、张杰.解读中国农贷制度[J].金融研究, 2004 (2) .
3.农村信用社贷款调查报告写法六步骤 篇三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措施
长沙县在全国已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金融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小额农户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的品牌信贷业务之一,在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底小额农户贷款是否真如大家看到的那样有效?它存在一些什么问题?近日,我们就长沙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贷款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贷款业务的调查
此次调查,我们共调查农户182个,5个信用社。为了真实准确发现问题,有针对性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采取调查走访、填制调查问卷等方法。调查走访,就是深入田间地头、农民家庭实地了解不同类型农户对农村信用社贷款投向、贷款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或利用逢集向赶集的群众及个体工商户进行现场询问,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要求。填制调查问卷,就是根据调查内容,分别设计了贷款投向和贷款服务等19个问题,统一印制成问卷。2008年11月,我们小组成员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1份,占发出数的80.5%。
通过调查,我们汇总了其数据和结果,现主要分析如下:
1.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
我们发现,家庭年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占了25%,年收入在8000-20000的占了49%,年收入在20000-40000之间的占16%,在40000元以上的占了10%。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民的收入在不断增长,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是,农户却也需要很多资金用于生产、看病、做生意、子女教育等方方面面,即使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占了75%,也有37%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短缺问题,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时,33%的人是向农村信用社贷款,45%的人是私人借贷,4%的人是通过其它方式,18%的人是向银行贷款。此项调查说明部分农民把从信用社贷款当作自身筹资的最佳渠道,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但同时也反映出有些农村信用社还未得到农民的充分信任。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户资金短缺时大约有45%的人选择民间借贷,但是民间借贷利息较高,经营农业的农户在短期时间内通常无法偿还本金和利息。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6%的农户曾向或正在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但是实际过程中农村小额贷款项目大多数是由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持维护下去的,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覆盖率。农户贷款的主要方式是担保贷款(占54%),但是随着担保纠纷问题的逐渐增加,农民为他人作担保也日趋谨慎,一些手续复杂、金额较大的贷款还需经上级机构审批,导致农户贷款难度加大。
2.农户需求构成及农村信用社信贷支持方向
对于农户需求构成,问卷显示:用于生产资金占14%,,用于建房子占12%,做生意占18%,用于其他方面占56%。从以上需求可以看出,农民在贷款用途上表现为多样性,其中传统农业生产资金需求逐步下降。调查中反映出农民希望农村信用社贷款全面支持,既想贷款种庄稼,又想贷款建房子,还想贷款做生意。从贷款需求额度上看,比较大额的贷款需求呈急速上扬之势,3000—5000元贷款需求占调查户的31%,5000元以上贷款需求占调查户的46%。
调查表明,很多农村信用社虽然把服务“三农”作为办社宗旨,但在具体发放贷款时,仅限于支持农民购买化肥、种子、农药、耕牛等,对农民做生意、建房、小孩上学、购买家用电器等不予理睬,对种养业、农副产品转换加工由于害怕风险不敢大胆支持。当向农民调查“农村信用社在哪些方面支持不够?”时,问卷显示:做生意占 23%,建房占12%,养殖业占44%,子女上学占21%。
3.农户对农村信用社贷款满意程度
问卷显示:贷不到款占15%,不知道怎样贷到款占 32%,需托熟人才能贷到款占28%,需给信贷员请客送礼才能贷到款占25%。农民从信用社贷到款后,满意的占11%,比较满意的占31%,不满意的占48%。对信用社不满意的原因:信用社办事太慢占31%,贷款手续麻烦占56%,信贷员要回扣或请客送礼的占5%。这反映出农户对信用社贷款不是很了解,即使想贷款,也不知道怎样贷,而且对农户来说,贷到款比较难。在被调查的农户中,有 29%的农户认为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偏高,而其余农户认为这是比较合理的,因而有68%的人能按时归还贷款。导致部分农户认为利率偏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部分信用社变相提高贷款利率,或向贷户收取工本费,甚至让贷户摊销费用;二是农民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政策不了解,拿信用社贷款利率与农行或其它商业银行进行比较。三是农民对贷款知识不了解,不知道贷款逾期、挪用有加罚息规定。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贷款业务调研反映的基本问题
1.农村信用社贷款抵押和担保难
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农村信用社的小额农户贷款业务总体上较为灵活。但一些生产规模大的农户所需贷款存在着急、频、大等特点,小额农户贷款难以满足其要求。此外,农村信用社对额度较大的贷款都要求贷款人提供有效的抵押或担保,而农户小额贷款的抵押物多为房产等,当贷款出现风险时,抵押物变现难。加之抵押手续收费过高,农民不愿缴纳这笔费用,造成抵押手续不规范,形成了许多无效抵押。
2.农民对部分农村信用社服务不够满意,特别对贷款手续麻烦反映强烈
据调查了解,农村信用社办事太慢和贷款手续繁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很多信用社为防范风险,除按照有关程序发放贷款外,还根据本社实际,补一些贷款程序,使贷款手续复杂化。二是一些农村信用社不论金额大小,一律要求担保和抵押。不敢大胆使用《贷款证》,农民虽然领取了《农户贷款证》,但贷款并未优先,农民贷款3000、5000元这些小金额的,也要找担保人或抵押物,找不到担保人或抵押物的,就只好放弃贷款或借高利贷。三是一些信贷人员不能科学合理地执行贷款程序,往往是办完这个手续,才想起那个程序,有些农户贷款手续办完后,很长时间用不到现钱。四是一些信贷人员迫于考核压力,未到收获季节就向贷户催要利息,农民只得重新向外举债,疲于应付。
3.信贷人员缺乏贷款营销观念,有“惜贷、慎贷、惧贷”现象
通过调查,农村信用社对小额农户贷款宣传力度不够,偏远农村的农民对小额农户贷款不甚了解,也就不会去接触和申请贷款。没有了资金的持续输入,农村经济的发展则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调查中还发现信贷人员惜贷、慎贷、惧贷问题较为突出。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实行了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对过去手续不全、违章放款造成资金损失的责任人给予了从严处罚,实行了下岗收贷,这给信贷人员造成错觉,即放款即担风险,不放款一身轻,款放得越多,处罚越大,于是对前来贷款的贷户即使是小额农户贷款,在寻根问底后,还是放心不下,迟迟不敢发放。更有甚者,少数信贷人员,从个人工作清闲、舒适考虑,围着现有余额转,不主动进行贷款营销,对农民合理的贷款要求,往往也以无指标为由拒绝。
4.信贷的工作模式不规范
目前经营的信贷资产缺少贷款营销管理制度,没有认真执行规范的贷款操作步骤。许多信贷业务等客上门,贷户申请借款时信贷人员对其实际状况没有深入调查。信贷员的服务态度也有待改进,有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在“人情”、“关系”、“金钱”面前,存在贷款手续不完备或违规放贷的现象,如:有的农户在贷款时请信贷员吃饭、送礼等。
三、进一步发展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贷款业务的措施
1.拓宽信贷渠道,延伸服务领域
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应以立足农村地区、服务农村经济为出发点,去开展业务。要把小额农户贷款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起贷款超市,要根据当地实际,适当增加贷款品种。一是积极开办农民生活、消费贷款,对农民建房、子女上学、婚嫁、治病、购买家用电器等都要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业。通过支持公司加农户,走产、供、销、贸一条龙的路子,带动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积极支持培养农产品经纪人,负责农产品的营销,帮助农民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三是支持个体经营户和私营经济组织。对信用观念强、自有资金充足、经营项目有市场的个体经营户和私营经济组织,能提供必要抵押担保的,都要给予大力支持。
2.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贷款
简化贷款手续是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方便农民贷款,一是对小额农户贷款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尽最大限度地方便贷户;二是界定农户贷款证办理条件,在推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公示制”的同时,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如:家庭总资产在1万元以上、信用观念较好、申请贷款金额在 5000元以内的(无陈欠贷款和外欠款的)农户,信用社必须满足其融资要求。三是规范贷款发放程序,对小额农户贷款的条件打印成册,发到每个农户手中,使在其贷款时一次过关,减少麻烦。
3.实行“五率”考核,完善激励机制
实行“五率”考核,就是在坚持贷款第一责任人和终身责任制约束的同时,建立激励机制,使信贷制约与激励对等,完善工效挂钩,对信贷人员核定百户农民贷款率、贷款运用率、新增贷款占比率、贷款收回率、贷款收息率,对超额完成放贷、收贷、收息任务者实行奖励政策,鼓励和促进信贷人员按照贷款操作程序主动发放和收回贷款,积极拓展信贷业务。
4.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
针对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包村包片,单兵作战,硬任务软考核”的工作特点,积极探索信贷管理新途径,全面推行《信贷员工作日志》制度,其内容是:信贷员今天到哪村去吸收存款,明天到哪组去收贷款,要提前制定好工作计划,并将一天的工作情况详细地记入日志。信用社依据日志内容定期对信贷员出勤、服务等情况进行抽查和考核,有效地解决信贷“出勤难考核、工作难检查、服务难衡量、违规难发现”的四难问题。同时为及时掌握广大农户的信用情况,逐步建立农户个人信用档案制度,其内容包括个人的身份证明和社会档案、个人银行账户和收入来源、个人所掌握的技术和文化程度、个人可支配的用于抵押的资产和社会保障等情况。提高农户贷款覆盖面,及时满足农户资金需求。
5.制订小额信贷支农计划,创建小额信贷支农亮点工程
每年要部署小额信贷支农措施。凡符合支持条件的农户,均敞开供应贷款,随到随受理,确保小额信贷支农资金及时到位。 每个信用社找出一到二个小额信贷支农贷款的示范点,对这些示范点进行宣传和推广,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6. 要实行全员营销,全力塑造城区信用社新形象
根据目前县域存款业务发展的新特点,牢固树立创新发展观念,把存款业务市场做大、做强,扩大储蓄存款总量,积极争取客户,巩固客户,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人熟、地熟、点多面广的优势,实行全员营销。从长沙县信用联社了解到,长沙县自推行小额农户贷款试点以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对小额农户贷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当时还是要办理担保手续,对农民来说,最有效的担保是房产,而大部分农户无房产证,贷款仍然是难事。今年初,长沙县信用联社率先在全省全面开展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创建信用村镇活动,按等级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证,并设立了多个网点,农民凭证可在核定的限额内到柜台前直接贷款。此举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江背镇金洲村558家农户有412家领取了贷款证,核定贷款总额达160万元,信用社现已投放贷款65万元,支持全村发展花卉苗木1400亩,使全村90%的农户从传统的粮食种植转向花木种植。
7. 建立担保服务体系
由于农村产业周期长,投资见效慢,加上能提供的抵押担保有限。因此,各级政府应出资尽快成立担保机构或基金,努力改善农村贷款担保难的现状。如,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社会创办农村贷款担保公司,缓解农村贷款担保难状况,等。
参考文献:
[1]刘彩,周琴.我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问题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8(2):151-152.
4.农村信用社贷款调查报告写法六步骤 篇四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逐步探索而成的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贷款方式 ,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它的普遍推广 ,对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民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进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户服务的办社宗旨,立足农村、以农为本,在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创建信用户、村、镇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村信用社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工作,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这一做法简化了农民贷款手续,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实现了“双赢”的目标,较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了解农民的需求,更加有效的实施惠农政策,我社在上级领导下,开展了我市信用社小额贷款发放情况调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情况,从中得到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调查情况以下:
二、调查内容:了解我市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发放情况。
三、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我在去年12月在XX镇黄家村走访了五个农户,从调查情况表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对象比较宽广,额度适合,程序简便,贷款证
发放率达到80%以上,基本上能够满足农户生产发展需要。但是也有些农户反映到信用社贷款难度大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四、贷款难的原因分析:
1、社会信用环境不佳,诚信度不高。一些农户受欠贷大户的影响,还贷时相互看齐的跟风心理也是信誉下降的重要原因。加之部分地方政府欠债较多积重难返,无法给辖内农户以正确的信用引导,起到表率作用。近年来,信用社对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简化了手续,凭农户贷款证发放贷款,得到了广大农户的拥护。但是,个别农户对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认为这些贷款是国家拨下来的,不要白不要,有的借去之后,就不再偿还,把小额农户贷款作为国家民政资金对待。据统计,近几年该社发放小额农户贷款按期收回现金不到60%,结息、延期、换据的人多,还本的人少,特别是3000元以上的大额贷款中能到期按时还本的人更少,给贷款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2、自借他用,私借公用借款多,债务难以落实,影响信用社放贷的积极性。近年来,帮助他人贷款的现象比较多,有的贷款户借用他人贷款证套取贷款,特别严重的是私借公用的贷款多,造成债务不落实。有的乡村干部为缴纳税费,为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本人或家人的名义贷款,归公家使用。据统计,全县私借公用的贷款385户1416笔,贷款金额4146万元,由于集体经济不足,根本没有偿还贷款的来源,这些贷款不但本金无法偿还,就是利息也是长期拖欠。至
今全县共拖欠利息达315万元。严重影响到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也挫伤了信用社放贷的积极性。
3、担保抵押跟不上贷款需求,造成贷款困难。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除个别农户外,绝大部分户维持普通的农业生产的需的资金越来越少,凡没有老欠贷款,信用社都完全能够满足农户普通生产的资金需求,主要是从事规模种养大户,他们无有效的担保抵押物。同时规模项目贷款的高风险也制约放款的积极性,如绿丰果业公司2003年至2006年先后在信用社贷款200余万元,该项目已出现了很大的风险,至今贷款本息未还。根据贷款政策要求,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所有贷款都必须办理有效的担保抵押手续,否则要追究经办人责任,而农户一般均难以提供可抵押的有效物品,资金需求与信贷政策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
4、贷款抵押物评估手续繁琐,评估登记费用过高。如房产抵押贷款必须在县级房地局办理评估登记手续,而县房地局目前没有房产评估机构,要通过衡阳市评估公司评估,手续繁琐。同时评估登记费用过高,目前,各项费用加起来达到了7.5‰,贷款户负担加重,影响到还款的积极性,信用社的收贷难度大,只有拒绝发放,以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五、对策和建议
(一)对农户信用等级实行动态管理和合理限额
一是在坚持科学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和核定贷款额度的基础上,评定信用户之后要定期年检,考虑到工作量的问题,可以边调查、边发
放、边年检,减少信用社的工作压力。二是要合理利用抵押、质押、担保等方式发放贷款。要根据贷款户的经济状况、信用程度核定贷款额度,对农户一级信用户,信用贷款最多掌握在3万元以内,超过限额的贷款必须实行担保抵押,并且要完善手续。
(二)纠正认识偏差,防止短期行为
在贷款到期后尽量做工作收本收息,除特殊情况办理延期、换据外,原则上不予办理,以维护贷款期限的严肃性,防止换据手续缺失,造成贷款失去法律效力。同时必须坚持原则,利息不能随意少收,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可以有多少钱还多少本金和利息,通过连本带利的方式逐渐收回,对无故扯皮的,必须通过法律等手段强制清收,让其得不偿失。
(三)加强贷款管理,落实好“三查”制度
一是贷前调查要重点放在对贷户品行、道德、经营能力等方面,对平时喜好打牌赌博、用钱大手大脚、家中资产不足的农户必须从严控制。二是对亲戚成员突然群体性贷款的异常现象,要及时到农户家中调查,征求家庭成员意见,阐明政策,了解清楚后再发放,防止贷款垒大户。
(四)动员广大群众,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一是宣传上要加大“有借有还,按期归还,谁借谁还,不得拖欠”的宣传,同时还要注重对顶名、帮忙贷款危害性的宣传,积极消除一些社会负面影响。二是地方政府和涉农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不能随便干预信用社的贷款发放,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立足当地实际,不
能一轰而起,要根据农民的承受能力,市场前景,科学地规划项目和确定投资渠道。同时政府要在群众中树立信用形象,帮助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防止信贷风险,以诚信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简化手续,减少评估登记费用,减轻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可按照建设部等六家联合文件的要求,只要借贷双方协商认可的价格,房地局不再进行评估,只办理登记手续,从而减少评估环节和评估费用。
(六)推行新的贷款方式,实现了农村信用社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赢”效果
1.树立了农村信用社新形象。各信用社在推行小额农贷过程中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农户进一步了解了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业务范围、贷款程序。同时,进一步赢得了地方党政部门的支持,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环境。
2.强化了贷款行为约束。各信用社向农户发放“联系卡”、“监督卡”,不仅公布了信用社的举报电话,还公布了人民银行和地方纪委、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的举报电话,鼓励农户举报违反利率政策和行业不正之风,形成了一个较为广泛的监督网,信贷人员在贷款发放过程中时时处处受到监督和约束,过去屡禁不止的“吃、拿、卡、要”刁难借款人等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减少了,整个信贷队伍的工作作风焕然一新,农户贷款十分顺利。
3.缓解了业务面广与信贷人员不足的矛盾。由于针对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进行了信用评估,按照信用等级核定了贷款限额,简化了
贷款手续,减少了贷款的风险,信贷人员从繁琐的手续和环节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信贷员不足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同时,信贷员也有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送信息、送科技工作,提高了综合服务水平。
4.推动了贷款营销,加大了支农力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营效益。一是贷款方式的改进和服务的改善,使广大农户对农村信用社的看法转变了,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资金时首先想到的是找信用社解决,民间借贷现象大大减少,信用社贷款营销空间增大,贷款业务规模扩大。二是加大了支农力度,支农贷款投放占各项贷款的80%以上,有力地支持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三是推行小额农贷,较好地运用了资金,资金安全系数增加,小额农贷到期收回率达到90%以上,农村信用社效益回报率增长,经营效益明显改善。
六、调查体会
【农村信用社贷款调查报告写法六步骤】推荐阅读:
某农村信用社关于贷款五级分类情况总结报告07-10
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06-26
浅谈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对策09-21
北京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施细则08-16
2024年安徽农村信用社招聘面试复习题六09-02
农村信用社业务的调查报告08-17
农村信用联社理事会工作报告10-16
广西农村信用社07-24
有关农村信用社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