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思考优秀作文

2024-07-18

换个角度思考优秀作文(共16篇)

1.换个角度思考优秀作文 篇一

有一次,朋友们在航海家哥伦布家中做家客,并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事表示不屑与讽刺,哥伦布因此拿出一个鸡蛋,让朋友们设法将其竖起来。可朋友们都失败了,而哥伦布将鸡蛋的一头敲破,它就竖起来了。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你可能更容易成功。

换个角度思考,是我们发现真理的捷径。我们都知道,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有一次在苹果树下思考。不巧被一只熟透的苹果砸中,他并没有因此抱怨,而是转向思考苹果下落的原因,经过努力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如果当时牛顿被苹果砸中后仅一味抱怨,或者把它当作小事弃之不理,而没有换个角度思考其中的奥秘,那么他可能错失了一次宝贵的机会去发现真理。可见,换个角度看待事情,给我们提供了发现的机会,换个角度思考吧,我们将更容易发现真理。

换个角度思考,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一位著名音乐家在未成名前到一地方演出,晚上被婴儿的哭声闹得难以入眠,可是,他没有苦于失眠,而是转变了思维,专注研究婴儿的哭声,经过探索和练习,他发现了婴儿哭声里的秘密,获得了发声的技巧,最终成为杰出的音乐家。由此看来,换个角度思考,让我们更加容易接近成功,换个角度思考把,成功之巅就在脚下。

换个角度思考,是我们达成目标的捷径。

2.换个角度思考优秀作文 篇二

换个角度, 可以对玉米行情进行一番解剖麻雀式的推理分析, 或可一探端倪。

价格异常一般来自于供求关系振荡, 其振荡幅度越大, 异常越显著, 市场越不稳定。将供、求分别以S和D表示, 两者比值越是接近1, 振荡幅度越小, 市场越稳定;反之, 供求比值越偏离1, 则市场越动荡。价格异常也可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除供求外还包括政策因素、贸易因素及全球市场变化因素等。就供求因素本身, 也可以细分为自然灾害、消费变化、工业消耗等。

通过数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几乎所有的因素都指向了 (玉米的) 生产:供求关系本质上至少一半是生产的事, 政策因素一般也都附着在生产环节发挥作用 (如通过补贴减少种植面积, 实现结构调整) , 全球市场剧烈波动的背后一定是某个主产区大减产或大丰收。生产的任何变化最终会以供应量的多少表现出来, 衡量多与少则是需求方的权利。需求比常年少的时候, 生产端的供应量即使减少也可能是充足的;需求旺盛的时候, 生产端的供应量再增加也可能是紧缺的。换言之, 有效供给才是王道。

3.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篇三

题目1:甲、乙、丙、丁四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甲做的个数为其他三人所做总数的[12],乙做的个数为其他三人所做总数的[13],丙做的个数为其他三人所做总数的[14],丁做了390个。求四人共做了多少个零件。

分析与解: 这是一道比较复杂的分数问题,题中出现的三个分率的单位“1”的量,看似相同,都是“为其他三人所做总数的……”,但实际上“甲做的个数为其他三人所做总数的[12]”中的“其他三人”指的是乙、丙、丁三人;“乙做的个数为其他三人所做总数的[13]”中的“其他三人”指的是甲、丙、丁三人;“丙做的个数为其他三人所做总数的[14]”中的“其他三人”指的是甲、乙、丁三人。也就是说,这三个分率的单位“1”是不相同的,所以不能直接比较与计算,这让我们感觉无从入手。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

“甲做的个数为其他三人所做总数的[12]”,也就是说若甲完成的是1份,其他三人完成的就是2份,全部零件就是1+2=3(份),那么甲完成的是全部零件的[11+2]=[13];同理,乙完成的是全部零件的[11+3]=[14];丙完成的是全部零件的[11+4]=[15]。这样得到的三个分率都是以全部零件为单位“1”,就可以进行比较和计算了。丁完成的390个零件占全部零件的(1-[13]-[14]-[15])。

根据:已知量÷已知量的对应分率=“1”的量,

列式为:390÷(1-[13]-[14]-[15])=1800(个)。

反馈练习1: 兄弟四人一起去买一台电视机,老大带的钱是另外三人所带的总数的一半,老二带的钱是另外三人所带的总数的[13],老三所带的钱是另外三人所带的总数的[14],老四带910元,这台电视机是多少元?

分析与解: 这道题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

解法一:用算术方法解答。前3天完成1500×20%=300(个)零件,每天的工作效率是300÷3=100(个),余下1500-300=1200(个)零件,还需要1200÷100=12(天)。

解法二: 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根据题意可以列正比例解题。

解:设完成剩下的零件还需要x天。

[1500×20%3]=[1500×(1-20%)x],解得x=12。

以上两种都是常规的解题方法,换个角度,还可以找到数量关系。

解法三:[完成工作任务的百分率工作时间]=每天完成的百分率(一定),也可以列出另一个正比例。

解:设完成剩下的零件还需要x天。

[20%3]=[1-20%x],解比例得x=12。

反馈练习2: 从李老师家到学校共有3600米,李老师骑车匀速前进,6分钟行了全程的[13],照这样计算,李老师骑车到学校还需要多少分钟?

4.换个角度思考作文 篇四

换个角度思考可以使自己快乐。有一对兄弟,在他们8岁那年的圣诞节前夕,两个顽皮的姐姐想整一整他们兄弟俩,于是设计了一个整蛊:给他们一人一盒干马粪做礼物。拆礼物的时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着看他们的反应。哥哥拆开他的那份礼物,房间里顿时充满了马粪的味道,他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正当父母和姐姐手忙脚乱地希望哄哥哥高兴时,弟弟好奇地打开了属于他的那个盒子,大家担心地一齐看着他。出乎意料,弟弟看了看自己的礼物大叫了起来,然后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快告诉我,你们把马藏到哪里了?”

换个角度思考,失败是为“成”积累“功”;换个角度思考母亲的唠叨是爱的证明;换个和角度思考,将牛郎和织女分隔千里的王母娘娘不是铁石心肠,而是被规所控。换个角度思考可以是从别人的角度来看。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就可以看出的缺点,使自己进步。做为21世纪的学生难道不应该学会换个角度思考吗?

换个角度思考也可以是换位思考。在英国的曼彻斯城,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第18轮的第一场比赛在埃弗顿队与西汉姆联队之间进行。比赛只剩下最后1分钟时,场上的比分仍然是1:1。这时,埃弗顿队的守门员在扑球时膝盖扭伤,剧痛使得他将四肢抱成一团在地上滚动,而足球恰好被传给了潜伏在禁区的西汉姆联队球员迪卡尼奥。迪卡尼奥离球门只有12米左右,无需任何技术,只要一点力量,就可以把球从容打进对方的球门。埃弗顿队之前已经连败两轮,这个球一进,他们就将遭受苦涩的“三连败”。在众人注目之下西汉姆联队球员迪卡尼奥没有用脚踢球,而是将球抱在了怀中。全场雷动的掌声,把赞美之情献给了放弃射门的迪卡尼奥。

从别人的角度思考,可以收获宽容,正直……

5.换个角度思考作文 篇五

要想从根本上去尽量完美的达成解决问题的目标,办法不是没有,而是在于每一个人的思考角度和处理事情的心态上。只要能够抱着一种积极解决所有瓶颈问题的正确思路,加上乐观,胸怀博大的心胸。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事,能让人们停下不停的向前探求真理的脚步。

这主要关键还在于每个人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态度。相对来说,执行力强,能坚决的执行更高一级领导旨意,并能快速的做出积极的反应落实到基层的每一个劳动者的人们。能将上级指令,在一丝不苟的传达下去的过程中,必将在既不古板生硬,又不违反上级要求规定的每一项政策和制度,执行监察落实巡视到底的看似矛盾实则千丝万缕关联中驰骋。

看待每一件无论是大事,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只要人们都能用一种不同于常人和市场竞争同行对手的敏锐独到的眼光,去审视并正确的评估自己产品的领先优势以及同行对手的产品优势,理智的阐述、评比、分析、比较,继而在品优就在原基础上不断的发扬光大;品质还存在着使用缺陷,严重的会导致市场份额的丢失时,就必须奋起直追,不甘落于人后。

有了这种能清醒、理智、谦虚、谨慎加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应用不同变幻的监察视角去正确的分析市场的动态、需求和消费者的市场需要。方能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市场竞争机制中,牢牢地占据着有利的市场优势。

6.换个角度思考作文400字 篇六

“因为家里的桃树马上就接果了,你也留不下几天,吃不上我自己种的桃子了。”这时,妈妈从房间里走出来。“哪儿的话?你姐是来晚了,前几天开的桃多漂亮,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说完,又对姐说着一些客套话。我一等妈妈的“演讲”完毕,又和妈妈没完没了的争执起来。

“你们别头发长见识短啦!关于这个观点,看法不计其数,你说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就像6这个字一样,你若认它是6,它就是6;你若认它是9,也是正确的;你若说它两个都是,仍然无错。其实,你们的说法都对,那又何必争吵呢?正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说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啊!

7.换个角度看待基地市场 篇七

基地市场所出现的种种负面状况, 笔者就不在一一赘述了, 这里, 笔者只是建议厂家老板换个角度来看待基地市场的定位问题。

作为厂家, 在考虑市场问题时, 必然是要看全局。基地市场也只是局部, 再重要的局部也是局部。局部是为全局服务的, 最终要带动全局, 当前的基地市场设计模式能起到为服务全局、带动全局的作用吗?难!因为有三个问题是很多厂家并没有考虑清楚的:

1. 基地市场的高投入, 所导致与常规市场之间的平衡问题如何解决?

2. 如何才能让基地市场真正成为其他市场的发展目标?基地市场的业绩成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复制?

3.如何才能让基地市场来服务其他市场, 服务全局?

笔者建议厂家老板们换个角度看待基地市场的定位问题, 把基地市场的主要职能定位在市场问题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对其他市场的教育定位, 而非集中在对业绩和市场收益的目标定位上。之所以提出此建议, 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1.平衡

最大的消耗是企业的内耗。内耗不仅仅是体现在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上, 各区域市场之间的矛盾也属于这个范畴, 常规定位的基地市场, 难免会获得厂家更为侧重的市场投入, 难免引起其他区域经销商的不满, 乃至厂家自己业务人员的不满, 认为厂家老板是厚此薄彼, 甚至还会把业务工作中出现的难题, 归结为厂家或总部没有像基地市场那样的投入。

若是以方案研发和教育定位, 那么基地市场只是承担了更多的市场问题, 没有什么超常规的费用投入, 也就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么, 基地市场与其他市场之间也不存在什么投入平衡或是厚此薄彼之类的问题了。相比, 即便是基地市场业绩产出不错, 那也是通过基地市场自身的技术方案的研发与先行实施而带来的, 与厂家的重点投入与照顾无关。

2. 技术研究作为主导

做市场出业绩, 说到最后, 还得是靠技术和信息在作为核心。如果单纯靠厂家总部的广告支持与投入, 那就是拿钱在买业绩了。从根本来看, 几乎所有厂家业务人员所宣称的市场难题, 绝大多数都属于技术问题。当然了, 从厂家业务人员和经销商老板嘴里喊出来可往往都是费用和支持问题了, 不钻研市场, 光顾伸手要支持, 拿不到支持就说市场难做, 就没信心, 然后更难出业绩, 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作为厂家老板, 最终是要培养一群靠技术做市场的业务团队, 还是养一群靠费用来做市场的业务团队呢?同样的道理, 面对经销商也是这个思路。若想从根本上强化业务团队的业务能力, 那就最好把基地市场定位成技术研发基地, 专司进行各类市场难题的收集和解决方案研发工作。相关解决方案首先在基地市场试行, 确有效果, 再进行全国推广。以技术研究发先导, 相关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实际市场, 提升业绩, 增强大家信心, 高涨的信心又会促进对技术研发工作的促进, 这样一来, 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 作为人员培养基地

生意要靠人做, 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但业务人员的个人能力往往决定了业绩收益。并且, 绝大多数厂家的业务团队都是参差不齐的, 同样一道业务指令, 能给理解出几十种不同的结果出来。并且, 业务团队的流动性大, 新招来的业务人员几乎都是半成品, 往往是短暂培训之后就下放到市场一线, 甚至可以说是让他们自生自灭。当然了, 厂家总部每年也在外面请几个老师进来给上上课, 可就那么几次的培训课程, 对业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又多少实际效果, 往往培训到最后, 业务人员的反馈就两句话, 第一句:我那个市场很特殊;第二句, 主要是因为公司不给投入……

基地市场既然是技术研发基地, 那就更应该是教学基地, 新进员工先到基地市场, 学习锻炼实操一段时间后再外派到其他市场, 一是学技术, 基地市场汇总了各类常见市场问题, 也同时拥有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二是培养习惯, 培养遇到市场问题, 着力从技术角度来解决的习惯, 否则业务人员们就要从费用角度来寻求解决方案了。许多厂家不是一直在说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吗?那这学习型组织究竟建立在哪里?很多厂家也没有个实际落地的解决方案, 到最后往往变成一句口号, 基地市场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落地所在吗?

8.换个“角度”看美国 篇八

进入21世纪后,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全球化诸方面,美国又一次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大大小小的国家提到美国都有万语千言,但最典型、比较普遍的看法不外乎:美国没有历史、精神贫乏;虚伪、狡诈且横行霸道。于是就有了“山姆大叔”、“世界警察”、“单边霸权”……诸如此类的称谓。但归根结底,每个国家又都不得不和美国打交道,这样就形成了国际关系中的一种对美国又憎恨又离不开的独特的矛盾心态,人称“美国现象”。

解读美国精神

很多人在谈及美国的历史及精神时总是认为,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没有什么悠久的传统;虽然其物质文明极度发达,但在精神生活上美国是贫乏的,是当今世界上的暴发户。

如果仅从建国开始算起,美国的历史在世界主要大国中的确是最短的。但不要忘记,美国思想的渊源来自欧洲、主要是英国,美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只不过欧洲的这种思想传到美国之后,在“新大陆”上被打上了深深的美国烙印而已。如果以实行代议制共和国的先后论长短的话,美利坚合众国无疑称得上世界第一——美国的独立比法国大革命还要早上13年。此外,美国从立国之初就确立的以法制国、反对“人治”从一开始就为美国的民主制度及此后20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国的精神传统概括说来,就是基督教精神和体现在宪法中的自由民主主义思想。美国没有国教,有着政教分离的传统。但是宗教在美国社会生活和政治文化中却是一支具有强大影响的力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影响着美国的外交政策。可以说,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宗教色彩最为浓厚的国家。早在19世纪,法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历克西·托克维尔就曾说过:“宗教在美国不直接参与社会政治,但它却被看成是国家政治机构最重要的部分。”2002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同教皇保罗二世举行私人会谈时也提到,天主教会在“美国是如此重要的机构,在我们国家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盖洛普调查公司曾经对美国的宗教情况进行过一次深入的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每10个美国人中,有9人说他们从不怀疑上帝的存在,8人说他们相信自己将会在末日审判时被召到上帝面前述罪。此外,90%的美国人做过祈祷,88%的人相信上帝对他们的爱。”基督教精神对美国人称得上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至于自由主义,它的重要前提是“人生而平等,拥有某些与生俱来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在美国,特别强调机会平等,提倡人们在平等的机会中凭个人的才能和奋斗获得成功。它成为美国人的共同理想,甚至普遍信仰。正是这种信仰,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族的移民凝聚在一起,成为特有的美国精神。

虚伪还是诚实

说美国虚伪,远的例子是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唯一的胜利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毁灭了德国,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而英国和法国的地位则受到了削弱,不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他们都不能有效地与美国对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与此相似。与其它任何大国相比,美国最后卷入战争,在战争中失去的最少,而在战后决算中却获得了最大的利益。于是,人们认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都是先坐山观虎斗,大发战争横财,直至交战双方战得筋疲力尽之时,方才加入进来夺取胜利果实。

然而美国人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坚持说:美国是被卷入两次大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要实行德国、墨西哥、日本的反美同盟及实行的无限制潜艇战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美国才参战的。即便如此,在战后反战的美国民众仍不依不饶。1934年4月,在二战的危机日益加剧之时,美国参议院还成立了一个以孤立主义者奈伊参议员任主席的委员会,负责调查美国参加一战与军火制造和销售商之间的关系。1934年底,奈伊委员会提出一个调查报告,公布大量材料和机密文件的内幕,试图证明美国是被大银行家和大军火商拖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随后才有了1935年8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防止美国卷入任何新的欧洲战争的中立法。以后中立法又不断延长,直至1937年4月通过的“永久中立法”。

对于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就更觉得委屈了。当时二战已经爆发,欧洲形势发生了剧变,但罗斯福总统为了博得美国民众同意,仅仅是修改那个禁止美国参战的中立法就历尽千辛万苦。到了1940年底,就在英国已经面临历史上最为危急的生死关头之时,罗斯福总统坐在壁炉边、以打比方借自家的水笼头给邻居救火的谈家常方式,苦口婆心地作美国民众的工作,才获得美国老百姓的理解,让美国国会于1941年3月通过了租借法案,代替了新中立法。如果不是1941年日本错误的偷袭让数千美国男儿命丧黄泉,美国民众群情激愤,美国政府即使再想参战,也很难获得美国民众的支持。即便如此,在珍珠港事件后的1943年间,美国仍有十几万的青年上街游行,反对美国参战。美国人的“诚实”由此可见一斑。

说美国虚伪,近的例子是关于导弹防御的争论。2002年6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就正式退出反导条约发表书面声明指出,美将尽快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并呼吁国会批准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预算。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发展计划和退出反导条约之举遭到了包括美国的许多欧洲盟国在内的国际社会、许多美国议员和军控问题专家的强烈反对。布什称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决定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理由是:“保护美国人民和军队不受越来越严重的导弹威胁,尤其是来自恐怖分子和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远程导弹的‘无赖国家’的威胁”。

而国际社会对美国退约及建立NMD、TMD的理解是:美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导弹威胁,所谓的“无赖国家”的导弹也根本威胁不到美国,美国所称的威胁只不过是借口而已。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真实目的是:要建成太空武器系统,进一步增强美国的全面优势;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带动相关高技术的发展;遏制俄罗斯和中国等。应该说,这些见解都道出了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给美国带来的好处及对国际社会的不利影响。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国际社会的这些看法并不是美国国会得以通过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理由。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经常用来谴责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一个理由——即美国国内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反对政府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和我们理解的其实并不是一回事,美国国内的反对者,无论民众还是国会议员反对政府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理由皆是因为他们认为现有的技术不足以得到期望的结果,而不是不赞成政府所说的“美国面临导弹威胁”这种说法,这和我们所说的“美国面临的威胁是虚幻的”这样的理解大相径庭。由此看来,美国民众是相信存在着这种“导弹威胁”的。

看来,要弄清美国的诚实与虚伪,还需要进一步去了解美国,了解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美国社会的体制运作规则。

谁影响谁

与美国相比,其他较弱的国家当如何与强大的美国打交道呢?

“9.11”事件发生后,布什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当我看到,仇恨美国的情绪在一些伊斯兰国家泛滥……他们对美国的误解让我感到惊讶,由误解产生的仇恨更让我惊讶。我本人相信,就像许多美国人所相信的一样,这是个美好的国度。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无法相信竟然有人仇恨美国。”

作为强者的美国由于不真正了解弱国对美国的看法,吃了如此大的苦头。作为相对弱小的第三世界国家当换位思索,努力了解美国,解读这种“美国现象”。

不真正了解美国而吃亏的例子不少。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苏联主席赫鲁晓夫挑起了“古巴导弹危机”。当时他认为:苏联就生活在美国导弹的旁边(指当时美国早先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的核导弹),而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不过使美国人也将生活在苏联的导弹旁边而已。美国人想的却完全不是这样,以当时美国国务卿腊斯克的话讲就是:“你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我们的导弹包围中了,而我们却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才受到了这样大的震动。我们无法从这种震动中摆脱出来。”

事实上,美国政府的行动受制于他们的宪法,这是美国国家制度上的最大特点。宪法规定美国总统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国会为它的立法机关。总统在很多问题上要征求国会意见。宪法还规定总统和国会要分开选举,总统由各政党提名,提名程序由政党和州共同控制,由选民直接选举。而国会参、众两院议员都是由当地选民投票选出。每州选民选举出来的两院议员,必须是那个州居民。众议员差不多总是州内他那个选区的居民。确切地说,国会代表着地方利益。

这种总统与国会的分开选举非但将权力分开,而且似乎形成了政府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之间永久性的冲突,也使得议员的行动可以如此自由,能够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与政府在国际关系的看法的不同意见。两院因在宪法上的地位相等,所以彼此之间要维护自己的政策。

将这许多不同的和独立的因素归并起来,便产生了所谓“人们同意统治”的制度。凡是重大改革一定要有超过半数以上的选民支持,这是一种默契。这样,由总统→国会→议员→媒体(反映民众意愿)→民众,这样一种层层的制约机制,使得美国总统做决定时受选民即美国民众、媒体的影响非常大。这种影响力之大有时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表现在现实的国际关系就是,美国政府可以不顾很多重大国际条约的限制我行我素,却不能不受国内民意的影响和制约。

9.高一换个角度思考800字作文 篇九

高一作文:换个角度思考

113班曾霭兴小学生作文

潮水刚刚退去,美丽的沙滩上出现了许多小鱼,它们挣扎着,一条条灰白的小身体在一蹦一蹦地想要回到海的怀抱,血红的夕阳似乎把海烧着了。任鱼儿竭尽全力也未能如愿。这时,一个小男孩来到海边,拾起一条条的鱼儿扔向大海,大人笑他:“这么多的`鱼,你哪能捡得完啊?再说谁在乎呢?”小男孩仰起稚嫩的小脸说:“那些鱼在乎!”夕阳淡淡地铺在海面上,如同纱帐,许多鱼儿因为小男孩的在乎而获得了继续生存的权力。但是如果小男孩也像大人那样站在人的立场上想,结局就不一样了。

赵国重用蔺相如,使得廉颇不满。他想,自己出生入死久战沙场,到头来竟比不过一个文弱的蔺相如,实在是不公平。真是冤家路窄,一日两人在街上相遇,廉颇气势汹汹,毫无让路之意,蔺相如远远见了,忙叫驱车人改道而行。众人不解:“蔺相如为何如此胆小,惧怕廉将军呢?”他答道:“你们错了。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会怕廉将军呢?赵国之所以未被秦国侵占,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使它有所顾忌。但如果我们两人不和,不正合了他人之意么?”廉颇听到这些话后,惭愧万分,于是负荆请罪。他说:“我真的是太狭隘了。只考虑自己,而不从国家民族的角度考虑,真该汗颜三思啊!”作文

站在国家大局的角度思考是一种智慧。

公共汽车是一种方便市民的交通工具。同样的情形,我却见过不一样的处理态度。司机这一趟的“生意”真是好得不得了。乘客多得跟馅饼似的。又到一站了,有人要上车。司机回顾车里汗流浃背的人,笑着招招手示意人太多了不载了,然后车上的人便如逃过一劫般松了一口气。回头看看那等人的乘客理解的微笑,心里不禁很受触动。换了是我也许也会气愤得捶胸顿足的。作文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也是一种宽容。

10.换个角度思考议论文 篇十

——题记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这句歇后语深刻地道出了变通方法的重要性。

飞蛾不懂得变通方法,最后只能落得个丧身火海的悲惨地步。

邰丽华,这朵无声世界的花儿,开得那样美丽,那样动人。她双耳失聪,但却没有放弃对美丽舞姿的追求,没有放弃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尽管她什么都听不到,但她却用自己的`手臂勾勒出了人性之美,勾勒出了令人震撼的动人的画面。

在困难面前,邰丽华摒弃了自己的缺陷,用变通的方法看待世界,所以,她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刻苦成就了艺术的殿堂。

换个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纵使繁华过后只剩一个苍凉的手势;纵使苍凉成为每一个繁华的注脚;纵使枯萎成为你生命的全部内容,你的世界依旧温暖如春,因为世界处处充满爱。

换个角度看世界:喜马拉雅山千百年来独自守望西藏,是因为它忘却了独居的寂寞,而记住了漫步云端的逍遥和自在。

换个角度看世界:哈雷彗星花76年,也要再来地球一次,因为它忘却了赶路的痛苦,而记住了蓝色星球璀璨的美丽。

萤火虫——不是不知道最暗的星也比我辉煌,但我还是一点一点地飞行,尽管我只有这么一点点光。

换个角度看世界,无论生活怎样荆棘坎坷,你仍旧可以笑对人生。

“蓓蕾一般默默地注视,夕阳一般遥遥地等待,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1.换个角度看看“家” 篇十一

去年,我们终于有机会在中华女子学院接触到了香港大学社工系的李维榕教授,当时她正在那里讲结构式家庭治疗。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她当时的话:“许多父母都认为他们的孩子有问题,都像治病一样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治,以为我会给一剂良药,然后他们就能接一个他们想像中的治好了的孩子回去。我告诉他们,这是不可能的!”听到这里,我为这位专家的大胆和坦率而震惊:“既然你不能治疗孩子,又如何称你为治疗大师呢?”但很快,我就理解了李教授。她告诉我们,孩子是生活在家庭之中的,如果他在这个环境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决不可能说与这个环境无关。如果割裂开原来的环境单纯地讲治疗,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当这个孩子再回到旧环境中时,问题又可能重现。因此,在她的治疗中,是要求父母和孩子同时参加的。整个家庭的参与以及治疗师的巧妙沟通作用,也许会使家庭的成员发现,真正有问题的人极可能不是表面上行为不正常的那一个。

是啊,我们习惯了线段式的思考。这种思考总是简单地归结出责任所在。所以当孩子出了问题,我们便开始责怪孩子。但实际上,“家庭”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循环不息的“动环”,每个家庭成员所扮演的角色都是这个动环中的一部分。他可能是原因,也可能是结果,没有什么事情是孤立存在的。

在我们后来和李维榕教授的又一次谈话中,她告诉我们,家庭治疗,目的并不是去找问题,而是去找家庭中的力量,哪怕是使他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情况都会有所不同。李教授认为,从家庭的角度来看,有时候孩子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教育,而使他们自身成长。要有一段时间看不见孩子,让他有一个自己的空间,能够自己发展、自己长大。要让孩子有自己的生活。

翻开李维榕教授所著的《家庭舞蹈》,她的朋友林燕妮所写的序,使我们更增加了对她的了解:“没有人天生就是强者。维榕小时,是个极易受伤的孩子,那令她了解受伤是怎么一回事。

“复杂的大家庭,令小小的她已面对过很多问题,她了解问题是怎么一回事,更体验到问题不一定必须有现成的解决方法,人才可以面对世界快乐地生存下去。

“岁月将她的聪明提炼成睿智,把她准备得更好,成为新一辈出色的心理治疗家。”

在李维榕教授和许多有志于家庭治疗的医生与专家的积极帮助下,今天,我们开办“万花筒”这个栏目的条件终于成熟了。在以后各期“万花筒”栏目中,我们将陆续刊登李维榕教授和其他家庭治疗专家们的文章,并特别聘请中日友好医院的李子勋大夫为栏目主持人,为大家做必要的点评与解释。■

12.请换个角度看生活 篇十二

烦恼中寻找快乐

不少同学让他写生活中的烦恼总能写一大堆,而类似的作文是相当多的。我们不妨在烦恼中去找一找快乐。如,在家中爸爸和妈妈老是吵架,听一听他们在吵些什么,是不是为了在家中谁说了算而吵? 可以让他们来一次家庭民主选举,将他们的争吵当作是“竞职演说”。再如,你们家中每天早晨是不是为争厕所而烦恼,如果把一家三口的争夺看作是一场“三国战争”,其中的斗智斗勇必定妙趣横生。乐观、有趣本就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每位同学只要能用乐观的心态去观察生活,一定能发现许多类似的好题材。

关注生活的细节

很多同学总是用“正规”的目光来看待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如, 写运动会只知道写运动员如何比赛, 却忽视了在运动会上,有的同学只知道吃零食而对比赛漠不关心的现象。如果就此写一篇“吃喝运动会”,岂不有新意。

不少同学都写过家务劳动的作文吧! 你们怎么写的呢?如洗衣服,一定是从怎么搓、怎么加洗衣粉、怎么清洗、怎么晾晒写起吧!其实,我们小朋友的天性是好玩儿,帮父母做家务事也不例外,你们为何不注意写自己在劳动时是怎么“玩”的呢?

不要忽视了自己的感受

在学校,我们会和同学一起经历许多事,可是对于每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我们在写作文时不仅不能忽视这些感受,还应该围绕这些感受来写。 如在一次转陀螺比赛中,有个女生对陀螺毫不感兴趣,但她却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第二名。在这件事上,她当然不可能把转陀螺的技巧写清楚,不过她取得的结果本身却出乎意料,我就让她围绕“差点儿成功”来写,果然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作文。

如一次考试的作文题目是“成功的滋味”。不同的同学对于成功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优生在面对成功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想到自己如何努力, 想到有付出才会有收获。而差生面对成功,哪怕是一次举手答对问题,更多的可能是惊喜,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注意不同事情之间的联系

有些看似不关联的事情,其实是有联系的,联系在一起,作文便有了新意。如一名同学在《红领巾的故事》中写到了他的爸爸送给他一条既“古老”又“崭新” 的红领巾,这条红领巾爸爸保存了十多年……我看到这篇作文,立刻联想到现在的小学生不珍惜红领巾的现象,便问那名同学,自己戴过多少条红领巾了,他一时回答不出来。不过他立刻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更发人深省的作文。

13.换个角度作文 篇十三

它长着一身金灿灿的短毛,前爪不停地刨着土,尾巴翘的老高,一双机灵的小眼睛散发着狡诈的光芒……“啊,这是只黄鼠狼!”一位同行的驴友大叫起来,我好奇的缓缓蹲下身,仔细打量它……

你见我望着它,竟毫不避讳,干脆停止工作,机警的蜷缩着与我对视,双眸中先前的狡诈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哀求与恐惧,似乎哀求着:“求求你,别伤害我,我太小!”我正想伸手去抱它,脑海中立刻出现“黄鼠狼给鸡拜年DD假慈悲”的俗语,在半空中的手立刻抽了回来,对面的它先是一愣,然后黯然泪下,我有些急了,忙问:“你怎么哭了?”

它抹了抹眼泪,带着哭腔,轻叹“哎,这些年头我们黄鼠狼过得实在不易,人们猎杀了我们可怜的兄弟,我们连家们都不敢出了……”我记得曾有资料介绍,黄鼠狼能追寻鼠迹出入鼠洞,捕杀整窝老鼠,它们不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吗?想到这里,眼前的动物不再面目狰狞,可它的眼中划过的一丝狡诈的目光,它满脸的慌张神情显出它分明读懂了我的心意。它继续辩解道:“我也有时偷鸡解馋,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呀!村民撵,猎人追,食物短缺,为了自己的儿女,不得不……就因为这个,我成了人见人恨的黄鼠狼啊!……呜……”

14.换个角度作文 篇十四

那天晚上我在家里写作业,刚开始好好的,突然“啪”的一声,我被困在了一个黑暗的房间中。停电了,伸手不见五指,我凭借着外面一点的余晖想到了之前剩下的生日蜡烛。在黑灯瞎火的房间中,只得借月亮的余晖确认。我终于摸到几根蜡烛和一个打火机,只不过我在回房间的路上被绊了一下,幸运的是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我将它们绑在一起,点起火,火焰一下就照亮了我房间的一角。

忽然,有一个小黑影飞了过来,我被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只是一只飞蛾,估计是窗户没关好的原因。我想起了大人们常说的“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只见这只飞蛾扑闪着翅膀,离蜡烛越来越近,接着,“哧”的一声,飞蛾一头扎进蜡烛的火苗上,被火烧成灰烬。我不禁摇摇头,哈哈,这只笨飞蛾。

我继续写作业,突然想起飞蛾为什么会往光亮的地方义无反顾地撞上去,就算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呢?换个角度想,飞蛾生下来就注定了它短暂的生命,它是追求光明的。我这才明白,飞蛾喜欢光明就会大胆去追逐,执着到可以为此献身。

15.换个角度思考优秀作文 篇十五

本学期, 因为教学研究的需要, 我们对本年级84位参加文学社团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关于好词好句”的问卷调查,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 使我们对常见的“摘抄好词好句”这一学习方式有了更多更真实的认识, 这些信息牵引着我们进一步向老师、学生求感受、问想法.现将三次调查及交流的信息汇总如下, 以期引发同行们的关注与思考.

问卷调查问题一你喜欢摘抄好词好句吗?为什么?

信息整理表一

思考一:

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过程.《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 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 导向是很明确的.一直以来, 摘抄是广大语文教师认可的一种积累方式.不仅仅是因为其方式简单、效果易见, 更因其具有便于检测的特性.

从以上的表格数据可以看出, “摘抄好词好句”也已成为大多数学生认可的一种学习方式.深入交流与剖析我们得知, 学生对“摘抄好词好句”的认可原因与教师的认可原因是基本一致的, 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对“摘抄”的认同来自于教师对"摘抄"的认同.

但是, 当我们细究学生喜欢的原因时, 不禁为其中的功利化趋势感到担忧.“摘抄好词好句是为了写好作文”成了大部分学生的共识, 也使得"好词好句很美"这样发自内心的赞美犹如沧海一粟般显得尤其珍贵.在呼唤“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今天, 在众多“喜欢”与“不喜欢”的理由中, 哪些是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获得的感受?哪些是学生自己通过实践获得的体验?哪些理由是符合语言发展的科学规律的?回到“摘抄好词好句”这一方式, 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才是摘抄的真正目的?

基于这样的思考, 我们觉得有必要从语文老师的角度了解他们对“摘抄好词好句”的原始思考.于是, 我们对26位语文老师进行了一项简单明晰的“摘抄价值”问询.

问卷调查问题二为什么要布置学生摘抄好词好句?

信息整理表二

思考二:

比较“信息整理表1、2”, 我们发现师生双方在“摘抄”对习作的作用认识上是基本一致的:学生认同度高达80%, 教师为69%.在“表2”中, 我们还发现有19%的教师关注到了“摘抄”与“阅读”的关系, 有11%的教师甚至关注到了“阅读──摘抄──习作”三者之间的关系, 而这样的认识在表一中却很难找到.这种差异引起了我们的进一步思考:

1.学生对“摘抄”价值的认识有多少来源于教师的影响?为什么学生、教师的认识会出现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是怎么造成的?这些问题的解惑需要专业人士的支持.

2.怎样的“摘抄好词好句”引导, 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地踏上“摘抄”、“阅读”、“习作”三者有机结合之路?而现在老师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教师们的理解是否到位, 指导学生摘抄是否科学有效?我们对教师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问题三平时你是要求学生怎样完成摘抄好词好句作业的?

A.从《好词好句》作文书上摘抄;

B.阅读一些好文章, 通过阅读去发现好词好句, 再摘抄下来;

C.由老师或同学向大家推荐;

D.其他, 请写在横线上

信息整理表三

思考三:

1.在阅读中摘抄

“在阅读中摘抄”是老师们普遍认同的看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出于对某些词句的喜爱, 将它们记录下来, 以便以后查阅.可见, 摘抄好词好句是以阅读为基础的.离开阅读, 摘抄的好词好句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 就像离开水的鱼儿一样是没有生命力的.这样的摘抄不能促使学生感受语言材料的鲜活、生动.

可见, 教师在布置“摘抄好词好句”的作业时应强化学生“在阅读中摘抄”的意识, 不要因摘抄淡化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我们建议在布置摘抄作业时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 阶段性:遵循由易到难, 从少到多的原则.第一学段不布置这项作业, 从第二学段开始适当布置.最初阶段可进行课堂上统一材料的阅读后进行摘抄, 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方法. (2) 语境性:多布置不脱离语境的摘抄, 要求摘抄整节整段, 在上面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字、词、句. (3) 丰富性:除了自由摘抄外, 可不定期地组织一些主题摘抄, 展开评比;还可改变作业形式, 如加入“概括内容、写写感想、配上插图、办摘抄报”等内容, 以提高学生兴趣.

2.阅读重于摘抄

其一: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像教师那样感受到“摘抄在阅读中进行”?通过与学生的谈话, 我们发现这主要是教师引导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反映教师经常只检查他们抄的好词好句, 很少关注阅读情况.当然, 这与阅读的难检测性不无关系.但是, 正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带有这样的偏差, 所以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了偏差.

当学生带着“摘抄好词好句”的任务进行阅读时, 会是一种怎样的阅读心理呢?阅读心理学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其中包含许多分过程和分技巧, 如识别字词、分析句法、进行语义分析、提取有关知识、做必要的推理等, 这些分过程是在人脑中同时进行的.仅一两种分过程的单独工作不能构成阅读, 只有多种分过程或分技巧相互协调, 阅读才能顺利进行.当学生的阅读带上“摘抄好词好句”的任务时, 大脑接受了这样强烈的指令, 势必会对这一分技巧倾斜, 淡化其他分过程和分技巧的工作, 破坏了阅读系统的协调性, 影响了阅读质量.难怪学生会说“摘抄是一种压力”、“书很好看, 我会忘记摘抄”, 而这样的孩子往往是一些真正热爱阅读的孩子.

“丰富积累、培养语感”, 《语文标准》建议首先从阅读数量入手, 大量阅读, 宽泛阅读, 这就要求学校、家庭必须多给孩子轻松阅读的时间, 使得孩子能从阅读中获得愉悦感, 从而更加热爱阅读.所以我们建议:教师要多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 清醒地认识到摘抄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阅读情况, 不能用“摘抄”作为评价学生阅读的主要依据.

其二:教师和学生都如此强调“摘抄好词好句”对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 那么学生习作中有多少好词好句是从摘抄中得来的?这恐怕很难考证.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写得好不好, 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 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 还有许多功夫, 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时做的, 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东西的时候却成了极为重要的基础.”写作是“水到渠成”的事,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先生指的"功夫"不仅仅指阅读.但是, 我们也相信先生指的“极为重要的基础”也不仅仅指词句, 还包括经验、形象、思维、情感……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提出:“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的精神”是科学的作文教学的支柱.可见, 语言并不是作文的全部, 词句也不是作文的全部.摘抄好词好句能促进积累, 但并不代表就能提高写作能力.

而阅读就不一样了, 萨拉曾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 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 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 甚至创造意义.阅读能使学生收获很多, 而且这些正是作文所需要的.所以我们建议:在对写作的作用上, 强调摘抄不如强调阅读.

那是不是摘抄在现阶段已经没有必要了呢?那也不尽然, 梁启超先生在《治国学杂话》中曾云:若问读书方法, 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 极笨极麻烦的, 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他在此书中还专门用一整段来阐述“抄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 还提到摘抄的方法“遇有想抄录的, 也俟读完再抄, 当时勿窒其机”.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摘抄”作为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 对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现阶段我们要做的是消除“摘抄”的功利化倾向, 使学生爱上摘抄, 通过摘抄能让孩子们徜徉在神奇的汉语言的王国中.

本次调查, 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 部分学生与老师的问卷与交流, 只能呈现给大家一些关于“摘抄好词好句”的方法与思考.对“摘抄好词好句”价值与有效方法的进一步认识, 需要更科学的理论支撑, 需要更深入的问题调查, 需要更全面的数据佐证, 也需要更多更真实的老师、学生的声音.

16.换个角度审“美”  篇十六

不久前笔者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参访团赴美考察,十天行程紧凑、高效,给人提供了重新审“美”的机会。

美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个老问题。是宗教多于世俗,还是世俗多于宗教,或者干脆是宗教世俗化国家,向来看法不一。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美国基本上是个宗教国家。不过美国宗教色彩日益浓厚并为我们所认识,还是近些年来,特别是小布什担任总统之后的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Jack Citrin就此评论道,布什这次竞选连任获胜,是因为他及他的班子成功制造并控制了一个重要话题,即将竞选本身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转化成为人与上帝之间的对话。在这方面民主党显然不是对手。

近十年来,美国因经济扩张带动大批新城镇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新城镇的发展也就是教堂延伸之地,换而言之,这些新城镇必然会成为布什的支持基地。其中包括美国中西部各州那些被称为“红脖子”(Red Neck)的群体,他们笃信宗教、在农场和太阳下干活,关注社区发展远甚于外部世界,布什的“牛仔”作派与风格令他们很受用。此外,近年来美国对外用兵不断,军队里的宗教气氛也越发明显。

客观地讲,美国政治制度的设计迟早会对极端主义政策“纠编”。虽然人们看到美国政治因选举因素表现出强弱、分化态势,但选后已经出现平衡迹象。笔者感到需要关注的是美国宗教组织对赴美留学生影响日益加大。多年来,美国以自身经济、科技、制度等优势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同时又通过宗教笼络其心、留住其心、拴住其人。单这一点,任何其它国家都难以做到。

布什总统的个性始终是关注焦点。围绕大选在美国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布什观”:一方推崇有加,一方嗤之以鼻;一方认为他代表了美国的方向,一方嘲笑他根本不会独立思考。在与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校长Marc Holtzman的交谈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亲布什人马的立场。校长与布什家族关系密切,在布什第一任内曾获邀担任商务部副部长一职,不过他谢绝了。大选前,布什曾到丹佛市造势并与其私下交谈。总统问他:“迈克,最近怎么样?”答曰:“我感到很孤独。”“为什么?”校长说:“我是全美支持你的仅有的三个大学校长之一。”布什则故做惊讶:“这么多呀。那么,请告诉我另外两人是谁?”布什式的幽默与机智从中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布什只在大丹佛地区的格兰代尔市呆了一天,吃了一顿晚餐,他选择的是中国餐馆,而且是一个人独自去的。其他高级官员包括赖斯则选择了五星级酒店。多年来,人门所说的布什的“中国情结”仿佛又增加了些许分量。丹佛大学是美国新科国务卿赖斯的母校,提到赖斯,顺便也对中美关系说两句。赖斯上任表明国务院系统有了更大的发言权,而国务院是美职业外交家聚集的地方。多年来,美国对中国全面围堵有心无力,对中国积极友善又有力无心。未来四年中美两国关系“外松内紧”与“外紧内松”可能交替呈现。不过,也要始终警惕美国式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发狂”。

时下关于美国经济也是人言人殊。亚洲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金融家同时更像哲学家的索罗斯最近断言,美国经济已经进入“走走停停”阶段。当前美国经济正面临一个新的爬坡或下坡,如何应对并向好的方向转变正处于关键时刻,美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点。一个突出问题是美国资源分配“僧多粥少”迹象正在加剧,诸如减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反恐与安全成本增高等等使财政支出入不敷出。在美国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即有许多大学社科研究领域的教授抱怨经费分配不公,但这只是表面。仔细打听知道,美国正在进行“国土安全研究计划”。其中大部分拨款(95%)流向自然科学领域。我个人认为,这种研究计划的意义绝非仅限安全领域,一旦实施,势将打下美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未来影响不可低估。

上一篇:大班科学活动:变色龙变变变下一篇:经济管理学院全民健身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