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散文《笑》(共7篇)
1.冰心散文《笑》 篇一
文章共提及了三次笑。“笑”的出处各不相同。第一处是孩子 的纯真的笑……主要表现初生生命所带来的希望与美好。表现了作者 对生命的珍视与热爱。第二处是少年的笑,文中少年是初涉世道 的平凡之人……生活的环境亦是朴素的乡村。仅仅是与驴儿为伴的少 年时光对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来说。显然是有些乏味的。但是 少年能以在花丛中寻找白色花朵为乐,非常好的表现了而安…… 热爱生命的青春朝气。表现作者对生活的喜爱与对美的 追求。第三处是老人的笑,着重表现生命黄昏时期的静谧之美 以此来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期的生命与生活都是美好的。起到了总领全 文,提升思想的作用。
三者的笑,都出现在朴素的民间住宅与民间生活中,表现了平凡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及对于生命之美的不懈追求……都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生命的热情……体现了了于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精神品格……
他们都表答着一种爱,代表朴素,不需回报的一种爱……
写作背景
冰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之一。
《笑》发表于1921年革新后的《小说月报》第1号上,是冰心成名作。
《笑》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题,也是一个寄予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形象。她用我国传统的创美方式诠释西方的这一思想。在新文学中,冰心的《笑》不愧为中西合璧的美文典范。
冰心这篇散文写于她二十岁时的1920年,在此前,她也开始创作小说了,她在中学时代在教会女子学校学习,“中学四年之中……因着基督教义的影响,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冰心“爱的哲学”具体为母爱童心和自然。《笑》就是这种哲学的图解。那时正是新文化运动热潮时期,在思想上和形式上都有别于旧文学,而此时,正在逐渐展现新文学形式的雏形,从时间上看,冰心的文章无疑是有开拓精神的。并且,把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注入口语白话文形式来表现,在当时具有普遍性,而《笑》正反映了这种时代精神。但是,文章用了一个具体的形象来传达‘爱’的思想,塑造美的形象,汲取我国传统的创美方式,并且审美过程中,只有通过传统的方式才能理解其间的`韵味。
散文《笑》赏析
本文呈现在作者面前的这一幅幅现实的和“心幕”中的“清美”的图画吧:安琪儿──这给人类带来幸福安祥的白衣天使,在月光的幽辉中“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雨中踏古道,新月挂树稍的时节,充满童稚的孩子在“兀自滑滑的”道旁“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土阶上,茅檐下躲雨之后,迎面是海上生明月,回头呢?茅屋里的老妇人“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给人带来心灵慰籍的温暖的“笑”,有来自物的,有来自人的,随时可见,随处都有,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去感受,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你会发现那温馨的不需要任何回报的爱。这就是冰心先生的《笑》所要阐释的哲理,也是她把对人生的体验奉献给读者的一片真情。
2.冰心散文《笑》 篇二
一.率真质朴
冰心的散文作品大多叙真事, 绘真景, 抒真情, 写真心, 具有率真朴素, 清新自然的审美特点, 冰心自己曾在《文艺丛谈》一文中说过:“仿杜诗, 抄韩文, 就使抄了全段, 仿得真, 也不过只是表现杜甫韩愈, 这其中哪里有自己!”“真的文学, 是心里有什么, 笔下写什么, 此时此地只有我”, 并说“能表现自己的文学, 是创造的, 个性的”, 冰心的散文, 每篇都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富有极鲜明的个性特点。
如《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一文, 作者写了自己在审判厅旁听北大学生案件公判的经过及感想。文中有叙事描写, 有议论抒情, 都是当时、当地自己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再现, 文字朴素自然, 如见其人。如开头一段:
二十一日早晨, 我以代表的名义, 到审判厅去听北大学生案件的公判。我们一共有十一个人, 是四个女校的代表。那时已经有九点多钟, 审判厅门口已经有许多的男学生。以后陆续又来了好些。我们向门警索要旁听证, 他们说恐怕女旁听席太仄, 不过有一条长凳子, 请我们举四位代表进去。我们谁也不愿意在被摈之列, 就恳切对他们说, “地方如实在太仄, 我们就是站着, 也愿意的。”他们无法, 就进去半天, 又出来对我们说, “只限你们十一个人了。再来的代表可真是没有地方了。”我们就喜喜欢欢的进去。可怜那些后来的代表, 真是不幸望门而不得入了。
文章老老实实写来, 没有一点虚饰, 呈现出一种朴素自然之美。
又如《往事 (一) 七》中:
那朵红莲, 被那繁密的雨点, 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 我不敢下阶去, 也无法可想。
……
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 慢慢的倾侧了来, 正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 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 只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 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段文字, 构思巧妙, 对生活中真实情景的描写及情感的表达, 显得准确、细腻、传神, 尤其是短句的使用和典雅的用词, 兼具了口语的亲切和书面语的凝练, 表现出作者对语言文字高超的驾驭能力。
抒真情是冰心散文创作的又一突出特点。
如《往事 (二) 六》抒发了作者远离故土、身处异乡时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思乡愁绪:
乡愁麻痹到全身, 我掠着头发, 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 指上捏着了乡愁。是实实在在的躯壳上感着的苦痛, 不是灵魂上浮泛流动的悲哀!
这样的文字, 传达出人所共有但又为人所不能言的普通情感, 准确、新颖、感人至深, 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
在冰心的一些议论性散文中, 作者却一扫温柔婉约的风格, 直陈观点, 雄辩斩截, 文笔犀利, 颇多卓见。
如短文《解放以后责任就来了》:
我们只管挣扎, 只管呼号, 要图谋解放, 要脱去种种的束缚。是的, 我们是要求解放;但是同时我们要牢牢的记着易卜生的话:“如今完全脱余之系属而自由;汝之生活, 返于正道, 今其时矣, 汝可自由选择, 然亦当自负责任。”———他在《海之夫人》剧中, 用华瓦尔的口气说的。———我们一面要求解放, 一面要自己负责任;否则只有破坏, 没有建设, 解放运动的进行, 要受累不浅了。
全文仅160多字, 观点鲜明, 论证充分, 干脆利落, 斩截有力, 极有说服力。
又如《文学家的造就》一文, 是冰心难得的长文, 文章对怎样造就文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全文见解新颖, 论点鲜明, 论证有力, 逻辑严密, 思路清晰, 语言锐利, 读来让人信服。
二.柔婉典雅
冰心十分喜爱中国古典文学, 并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 她的散文常在流畅自然的口语中融入婉约典雅、凝练含蓄的书面语, 并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 文章散发着一种浓浓的书卷气息。
《通讯四》中:
江水伸入田垄, 远远几驾水车, 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 树围水绕, 自成一村, 水漾清波, 树枝低压, 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 荷着锄儿, 从那边走过之时, 真不知是诗是画!
有时远见大江, 江帆点点, 在晓日之下, 清极秀极。
这段文字, 有着文言文的洗练整齐, 表现出清新淡雅的审美特点, 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被细腻传神的呈现了出来。
又如《通讯十五》中:
今早黎明即醒, 晓星微光, 万松淡雾之中, 我披衣起坐。举眼望到廊的尽处, 我凝注着短床相接, 雪白的枕上, 梦中转侧的女孩子, 只觉得奇愁黯黯, 横空而来。———今日何日, 正是故国的岁除, 红灯绿酒之间, 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语。这里却只有寂寂风雪的空山。
文中充满了古典文学的柔婉、雅致之气, 语言中深藏着羁旅乡思的淡淡清愁, 十分动人。
冰心还十分擅长巧用古典诗词点化文章, 去传情达意。
如《山中杂记·十》中:
早起朝日未出, 已满山满谷的起了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 欹枕倾听, 使人心魂俱静。春是鸟的世界, “以鸟鸣春”和“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这两句话, 我如今彻底的领略过了!
文中化用了《春晓》及“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表达了自己病中心情恬淡、静如止水的心境。
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也是冰心散文艺术语言的重要特色。
如《往事 (一) ·二十》中:
何如脚儿赤着, 发儿松松的挽着, 躯壳用缟白的轻绡裹着, 放在一个空明莹澈的水晶棺里, 用纱灯和细乐, 一叶扁舟, 月白风清之夜, 将这棺儿送到海上, 在一片挽歌声中, 轻轻的系下, 葬在海波深处。
想象吊者白衣如雪, 几只大舟, 首尾相接, 耀以红灯, 绕以清乐, 一簇的停在波心。何等凄清, 何等苍凉, 又是何等豪迈!
以万顷沧波作墓田, 又岂是人迹可到?即使专诚要来瞻礼, 也只能下俯清波, 遥遥凭吊。
更何必以人间暂时的花朵, 来娱悦海中永久的灵魂!看天上的乱星孤月, 水面的晚烟朝霞, 听海风夜奔, 海波夜啸。
比新开的花, 徐流的水, 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
这段文字有对偶:“人间暂时的花朵”、“海中永久的灵魂”, “天上的乱星孤月”、“水面的晚烟朝霞”, “新开的花”、“徐流的水”;有排比:“何等凄清, 何等苍凉, 又是何等豪迈”;有比喻:“白衣如雪”;有化用古语的:“一叶扁舟”、“月白风清”、“乱星孤月”等。还运用了大量的单音词及文言词汇、文言句式, 如:“耀以红灯, 绕以清乐”、“下俯清波, 遥遥凭吊”、“以万顷沧波作墓田, 又岂是人迹可到”、“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等等。这段文字, 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 经过作者的精心熔铸, 读来凝练流畅, 文采照人。
三.图画美
冰心曾在她谈创作的文章中提到文学创作者应该懂一些绘画的知识, 以运用在文章的构思中。冰心的很多散文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表现出冰心独特的审美趣味。
如《通讯十》中:
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 我总是脸上堆着笑, 眼里满了泪, 听完了用她的衣袖来印我的眼角, 静静的伏在她的膝上。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 只母亲和我, 最后我也没有了, 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
这段文字,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具体可感的单音动词“堆”、“满”、“印”、“伏”等, 把自己被伟大的母爱所融化的那种抽象的、难以言说的深刻情感举重若轻地点画了出来, 精当蕴藉, 回味深长。
冰心散文的“画意”还表现在她的很多写景散文在取景上具有强烈的中国山水画的构图意识, 选点、远近、浓淡等非常讲究。
《图画》中:
半山里, 凭高下视, 千百的燕子, 绕着殿儿飞。城垛般的围墙, 白石的甬道, 黄绿玻璃瓦的门楼, 玲珑剔透。楼前是山上的晚霞鲜红, 楼后是天边的平原村树, 深蓝浓紫。暮雾里, 融合在一起。
转过山坳来, 一片青草地, 参天的树影无际。树后弯弯的石桥, 桥后两个俯蹲在残照里的狮子。回过头来, 只一道的断瓦颓垣, 剥落的红门, 却深深掩闭。原来是故家陵阙!何用来感慨兴亡, 且印下一幅图画。
这段文字, 作者在描画景物时, 选取了“山坳”、“青草地”、“参天的树影”、“弯弯的石桥”、“狮子”、“断瓦颓垣”、“剥落的红门”等景点, 由远及近, 构图合理, 错落有致, 完全是一幅清新俊朗、色彩明丽的山水画。
色彩美是冰心散文图画美的另一个突出特点, 表现出冰心对色彩的审美趣味, 极富个性。
《往事 (二) 之十》中:
春光真明媚!芊芊无际的山坡上, 开了万树不知名的黄的、白的、红的、紫的花, 内中我只认得樱花已开了, 丁香已含苞, 杨柳的嫩黄, 与松枝深绿, 衬以知更雀的红胸, 真是异样的鲜明!
这里, 作者在她所描绘的画面中, 精心选取了大量的色彩词黄、白、红、紫、嫩黄、深绿等, 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幅万紫千红、斑斓夺目、生机盎然的春光图, 令人赏心悦目。
四.音乐美
冰心散文的语言, 不仅看起来优美典雅, 读起来也有一种舒缓柔婉的美感。她在散句中常常夹以排比、对偶等, 使语言节奏长短相间, 参差错落。
如《寄小读者》 (二十) 中:
故乡没有这明媚的湖光, 故乡没有汪洋的大海, 故乡没有葱绿的树林, 故乡没有连阡的芳草。北京只是尘土飞扬的街道, 泥泞的小胡同, 灰色的城墙, 流汗的人力车夫的奔走。
这段文字中四个“故乡没有……”的句式及四个名词性偏正短句“……的……”的运用, 使语言整齐畅达, 气势贯通, 一气而下, 铿锵悦耳, 很有节奏感, 呈现出整齐、均衡、如行云流水般的韵律之美, 令人在心理上产生出一种顺畅、舒适的快感。
冰心散文还多运用叠音词, 不仅增强了语言的描绘力, 使文字富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而且产生了一种复沓、绵缈的音律之美。
如冰心早期的散文代表作《笑》开头一段:
雨声渐渐的住了, 窗帘后隐隐的透进青光来。推开窗户一看, 呀!凉云散了, 树叶上的残滴, 映着月儿, 好似荧光点点, 闪闪烁烁地动着。
句中“渐渐”“隐隐”“点点”“闪闪烁烁”等叠词的运用, 创造出一种柔和轻盈、细腻绵缈的美的意境。
冰心散文很喜欢用儿化, 带给读者一种亲切、柔和的审美感受。
如《宇宙的爱》中:
它们依旧是叶儿, 水儿, 云儿, 也依旧只是四年前的叶儿, 水儿, 云儿。———然而它们却经过了几番宇宙的爱化, 从新的生命里欣欣的长着, 活活的流着, 自由的停留着。
儿化的运用, 使这段文字读来极富亲切柔和的音乐之美。
综上所述, 冰心散文语言极富个性, 她一生崇尚美、追求美, 在她的散文语言中显露出她独特的美学追求, 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这不论是对当代的散文创作还是散文理论的丰富, 都是一种珍贵的可资借鉴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傅光明.许正林编.冰心散文全编 (上、下)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 4
[2]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12
[3]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7
[4]田斌.略论冰心散文的诗画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5 (10)
[5]张建秒, 刘飙.试析冰心作品中的“真”与“爱”.江西社会科学, 2007 (12)
3.论冰心散文的语言内涵 篇三
【关键词】语言内涵 ; 语言魅力 ; 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77-02
冰心的散文丰富的语言内涵来源于她对我国古典文学的深厚的修养,这也是冰心散文的魅力所在。巴金说她是“一盏不灭的灯”。赵朴初说“她的作品犹如冬天的太阳”。冰心的散文来自于生活,熔铸在情感之中,她描绘景物,设色淡雅,穿插多姿,隽美倩丽,言情含蓄,委婉尽致,言婉而情深,耐人寻味。
一、深邃、含蓄的语言魅力
冰心散文的语言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回忆的抒写。因为她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乎都是她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的“埋存”,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她感情的天地是山间流出的溪水,平平稳稳;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
她善于把感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中,使其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在《往事》之七这篇佳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
白莲在繁杂的雨点摧残下凋零了,洁白的花瓣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随风摇曳,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沉浸着作者怜惜的情感,以此作为与红莲的对比。那朵初开的、亭亭玉立的红莲,是高雅、清芬、瑰丽的形象,可以说是审美主体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无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斜。这自然界的雷声雨点,无疑也是黑暗动荡时代的风雨,它摧残着娇嫩的花朵,侵袭着美好、纯洁的心灵。在风雨飘摇之中,一个大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着开满的红莲。尽管雨势并不减退,而左右欹斜的红莲又稳稳地玉立着,狂暴的雨点,只能在荷叶上面,聚了些无力的水珠。这里的倾侧、覆盖,透露出一种崇高、感人的美。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遮护红莲同母亲的慈怜,无条件的自我牺牲精神,柔和地交织在一起,寄托着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坚强的力量、英雄无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好事物的行动的赞颂。文章的主题自然得到了升华。
二、独特、精炼的语言艺术
“清丽”、“典雅”确为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有深湛的古典文学修养,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其超群卓尔的语言而蜚声文坛。那时,她响应时代的呼唤,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但“她的语体文是建筑在旧文学的基础上,不是在口语上。”故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又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练、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语言好比叶子点缀在思想的枝头。正如冰心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独特的语言。”
冰心的语言清丽爽洁。在短短的这篇《往事(二)之一》中,幽幽思绪,柔绵情感,都通过细致清丽的语言加以表现,写黄昏的“郁郁”,雪铺的“绒绒”,心的“沉沉”悲哀,都格外传情。因雪而生的沉郁心情,对苏东坡诗的感触,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索等文字,讲究而通畅,秀丽可人。
冰心的语言温婉、雅致。如在《寄小读者之通讯十五》中,作者写道:“今晨黎明即醒,晓星微光,万松淡雾之中,我披衣起坐。举眼望到廊的近处,我凝注着短床相接,雪白的枕上,梦中转侧的女孩子,只觉得奇愁黯黯,横空而来。”这类温婉、雅致的叙述中隐隐蕴含着一种无可名状的清愁:“故国的岁除,红灯绿酒之间,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语,这里却只有寂寂风雪的空山……不写了”,话语中深藏着多少羁旅乡思的淡怨。
有人曾将冰心的文字比作“镶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一池春水,风过处,漾起锦似的涟漪。”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一致延续在冰心当代散文名篇中。如《樱花赞》、《小橘灯》等晚期作品既保持了她固有的温婉、清丽、细腻、隽永等风格,同时又一改“微带着忧愁”的迷茫、空幻、暗淡的色彩,代之以欢愉、舒展、奔放的旋律,增添了几分明朗和健美的豪情。
三、结语
散文的语言要求是严格的,又是简单的,它包括了四大特点:一是自由行,二是口语化,三是文采化,四是简洁性。冰心散文的语言是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和口头语锤炼后的创造。她把古典语言现代化,把书面语言通俗化,把口头语言艺术化,透现出词汇、句子、段落、语调、韵律、色彩、结构的美,这是一种大手笔,并非所有的作家都能做到这一点,而她做到了。
参考文献
[1]冰心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4.冰心笑原文 篇四
冰心的散文《笑》写三次“笑”的内涵是以哪句话统一的?大家认为作者想通过三次笑的描写反映什么中心呢?
笑 冰心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注释
安琪儿:天使,是 angel一词的音译。原意为:天使“,在西方文学中常用作天真、美丽
纯洁的象征。
兀自:仍然,还是。
潺潺: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濯:洗
我仍是想——默默的想:一个人暗自在想;
水泡儿:雨水坑中的水泡儿;
漾漾:微微动荡。
绾:系,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
清美:清秀美丽。
闪闪烁烁:光忽明忽暗,一闪一闪的。
苦雨孤灯:形容人的心境多风雨苦痛,感觉孤单寂寞。
眼花缭乱: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
理解
本文是冰心(1900-1999)的早期成名之作,于1921年1月发表在《小说月报》第一期上。冰心的散文以秀丽典雅、纯真无邪著称。她早期信奉“爱的哲学”,泛泛宇宙中的一切,尤其是对母亲、儿童和自然美的爱。《笑》正体现了她的这种思想。她讴歌超现实的“爱”,也就是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污浊的不满和失望。
美之处
《笑》是冰心较早的一篇散文,是新文学运动初期有名的一篇用白话写成的美文。之所以称其为美文,具体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情美
《笑》可以说是冰心“爱的哲学”的诗意盎然的文学表达。在天真而善良的冰心的眼中,世界是充满鲜花和阳光的,对于人生的忧愁和痛苦,她提出用“爱”来解脱。该文用了“三个微笑”来体现她的这一理想。第一个微笑是远离现实只在天国中才能存在的小天使的微笑——画中小天使安琪儿的笑,然后是两个类似于天使微笑的人间的微笑——儿童的笑和老妇人(母亲的形象)的笑,就是这样的三个圣洁而美丽的微笑,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天国般的境界,渲染了“母爱、童真、自然”,也宣扬了“世界是爱”的理想。作者用优美的文字烘染出浓郁的抒情气氛,字里行间充满了女性的温柔和诗意的和谐。
景美
在每一个微笑出现之前,总有一幅清美的自然景象映衬着,这样景与人互相交织、辉映成趣。比如那段描写儿童的微笑的文字,长长的古道,潺潺的流水,湿烟里的绿树,挂在树梢的一弯弓儿似的新月,悠闲走着的驴儿,赤脚微笑的孩子,组合成一个和谐的诗的画面。还有第三幅画面,迷蒙的小雨,乱转的水泡,“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的麦垄和葡萄架子,同样是一幅诱人的田园画。由此,自然、童心、母爱真正融化在爱的调和里,共同成就了一个圣洁美好的理想世界。
语言美
5.冰心《笑》读书笔记 篇五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的语言。安琪儿,孩子,老妇人,微笑,把处于孤独中的冰心打动了,他们向着冰心笑,亲切地笑,一句话也没说,可是冰心却用那娟秀的文字告诉我们:听!那不是吗?他们向你问好呢!他们希望和你聊天呢!他们想跟你交朋友呢!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复杂,简单的是那瞬间的表情,复杂的是那心灵的开启。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动人的音乐。冰心用她的特有的纯洁的笔,奏出了一曲响彻心扉、感人至深的歌,虽没有指挥,没有和声,甚至连明显的调都没有,但是我们能从中悟出来,想想,那不就是音乐吗?它埋藏在涓涓的文字下,只要多看几眼,似曾相识的旋律就会奏起,心灵深处的圣洁就会升腾起来。
微笑是人类一种高尚的表情。安琪儿是天堂的精灵,孩子是凡间的仙子,老妇人是德高望重的圣母。动物是无法微笑的,微笑只属于人类。因为人类可以用心感悟,可以尽情表达,可以无限创造。蒙娜丽莎的神秘一笑打动了全世界,人类创造了全宇宙最伟大胜利的情感。
6.冰心《笑》原文及赏析 篇六
发表于1921年1月礼赞“爱的哲学”的《笑》,是“冰心体”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第一篇引人注目的美文小品。冰心早期是个泛爱主义者。她从小面对大海,海的女神陶冶了她倾向自然的个性,并要“借着无瑕疵的自然造成我们高尚独立的人格”(冰心《人格》)。母爱的慈恩使她觉得找到了宇宙间一切爱力的原点和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儿童的天真使她追求人类社会的童年精神。基督教义给她博爱情怀,博爱思想又拨动了她与泰戈尔哲理共鸣的心弦。于是颂扬母爱,讴歌童心,赞美自然,建立“爱的哲学”的理想天国,构成她早期创作的三个基本乐章。
《笑》创造了爱和美的理想和谐的境界。作品以三个微笑为线索和艺术聚焦,连缀编织三幅美景。开头出现的第一幅清美图画是:雨声住了,凉云散了,月光在树叶残滴上烁动,如萤光千点,幽辉里出现了壁画上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安琪儿是基督教传达神意的使者,是美和爱的象征。然后作者拉开默想的心幕,描出另两幅画:先是五年前雨后的古道旁,绿树笼罩湿烟,新月挂在树梢,一个孩子“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是低吟童心的纯洁天真。继之是十年前农家门前,麦垄新黄,果叶嫩绿,月出海面,一个老妇人“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是轻唱慈祥宽厚的母爱。三幅清丽画面又都融入了对自然的赞美。最后绾结全篇:“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作品超越时空和虚实,融合仙界和故乡,心契上帝使者和尘世人物,把三个微笑叠印成爱和美的和谐意境。作者用“爱的哲学”作为改良社会和人生的理想蓝图,固然显得虚幻,但文中意境的清光和性情的清溪还是照亮并流到了读者心头。
散文清丽的意境出于娟秀之笔的绘画技巧。三幅画都以初夜的静谧、雨晴的清新、新月的淡光构成立体背景,烘托人物抱花微笑的主景。但共性中又突出并丰富画面的个性。首幅画以对光的敏锐感觉照亮艺术生命,特别以幽辉浸润安琪儿的美丽神采。第二幅画以潺潺水声和绿树湿烟并举,实现声和静的调和,映衬小孩子的赤真稚影。第三幅画以色彩的视觉美唤醒审美愉悦,用麦垄柔和的新黄和葡萄叶宁静的嫩绿渲染老妇人的安祥气度。作品笔致秀婉淡雅,文字清新隽丽,感情澄澈细腻,结构单纯完整,充分体现了“冰心体”散文的风格。
7.冰心散文《笑》 篇七
探讨冰心儿童散文的特色,评价其中的得失,对繁荣我国现阶段的儿童文学创作,特别是促进儿童散文的发展,无疑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一、冰心儿童散文前后期风格不同
从冰心赴美前夕的1923年7月开始写作,一直持续到学成归国后的1927年,冰心通过描写她的“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眼泪”,尽情歌颂祖国、母爱、童真和大自然,尤其是母爱,②虔诚地讴歌母爱和童心是冰心早期儿童散文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特色。而这一创作特色是和‘爱的哲学’分不开的。冰心“爱的哲学”是超阶级的。她幻想把“母爱”作为改造世界的原动力,用“爱”来感化世人。这当然是行不通的。在“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所以与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起逃进“爱的哲学”的避风港里自我陶醉,是因为当时的资产阶级虽站在统一战线的一边,但却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受到这种阶级氛围影响的冰心,作品中自然表现出若于改良主义的色彩,对于那些“悬在天上人间的中段”的青年,当感到人生虚无时,当在黑暗的现实中受到心灵的创伤,以用本能的、天性的、无条件的、血统的母爱来疗伤,无疑是“一剂良方”。
但是冰心提倡的母爱和童真还是有它积极可取的一面,不能一概予以否定。冰心的爱的歌唱,既传达出全人类普遍相通、凡人皆有的一种高洁情愫,也表现了生活在充满虚伪、奸诈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于纯真、无私的感情的渴求。③这爱的启迪正是现代人性的初步觉醒,是典型的“五四”启蒙话语。也正是从冰心开始,母爱才受到理直气壮的认可和普遍的文学关注。冰心是世界文字中把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家之一。冰心以最炽热的语言讴歌母爱,把母爱宣扬为至诚至大、至高无上的伟力,把母亲宣扬为孕育着一切的“万有之源”。在她的笔下,母亲的爱是博大、深厚、忘我的,母亲的爱又是具体可感的。“我的头发……就是你(母亲)付给我的万缕柔丝”。母亲的爱“包围着我”,“听得到她心脉的和缓跳动”。她因此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之中。当不安宁的心灵需要寻求安慰和归宿的时候,母亲就成为最安全的寄寓之所。特别是在去国三年所写的《寄小读者》通读集中,她以悱恻缠绵的笔触把这种赤子之情写得十分动人。《寄小读者》是冰心“最自由、最不假思索”的作品。在《通讯,十》中,她几乎是怀着一种颤抖的欣喜,津津回味着母亲对她述说过的有关她幼年的事,“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脸上堆着笑,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襟来印我的眼角,静静地伏在她的膝上。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有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而在《往事(一)之七》中,她更是发出了这样的呐喊;“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风雨中,红莲旁边一个大荷叶慢慢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为它承受了全部的风雨。这一带有偶然性的自然景象立即触动了作者温柔的情怀,联想到柔弱的自己与恩慈的母亲之间的亲情,由衷地发出对崇高母爱的赞叹。这种感情是多么的纯洁、美好,也是值得珍重的。 有时,她对母亲的挚爱又和祖国的抒怀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如她在给母亲的信里写道;“故国纵是一无所有,然已有了我的爱,便是有了一切!……飞扬的尘土呵,何时容我再嗅着我故乡的香气……”(《寄小读者·通讯二十》)而在返家的途中,她是那样欣喜若狂;“亲爱的母亲,我的脚已踏着了祖国的田野……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在最短的时间中,即又飞进母亲的怀里。祖国的海波,一声声的洗淡了我心中个个的梦中人影。”(《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八》)。对于“可爱的海棠形的祖国”,她怀着深切的眷念之情。贯穿在冰心散文中游子的那种“仰首欲攀低首拜”的思绪和爱国情愫,像一根红线串联着她所有的作品,赋予它们更积极、更丰厚的内涵。因此,郁达夫评论道:“对父母之爱,对小弟兄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同病者之爱,使她的笔底有了象温泉水似的柔情。”同时,冰心总是用一种亲切细腻的叙述口气,娓娓道来,详略有致,充满了恳切的情意。这种叙述语气,是冰心儿童散文的重要特色,加强了她作品的“温柔”色彩。
对纯真童心的歌颂,是冰心宣扬的母爱向另一方向的自然延伸。冰心把童真看得格外珍贵。她认为“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她视儿童为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善反衬社会之丑恶及世风的堕落:“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她把儿童作为纯真的象征。她自己在青山沙穰疗养院里养病时,也就“不妨重做小孩子”!“一切思想,也都照着极小的孩子的径路奔放发展”,“有时对自己说些极痴的话……偶然睡不着,就自己轻轻的为自己唱催眠的歌”,从思想到行动都进入了“童心完全来复”的境界。在《往事·十四》里,她借小朋友杰的话,把海想象成一位女神:“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在海波之上……”这种充满童心的想象显得奇特美丽I难怪会使儿童读者感到亲切,受到感染。而这种感染力的实现,正是借助于作者的“童心来复”。童心是沟通作者和儿童读者间的桥梁,也是开启儿童思想和心灵世界的钥匙。冰心的儿童散文,抒情阐理的方式和语气也特别注重儿童的特点,遵循“童心”特有的逻辑。她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情趣中,以情感人。她从不以少年儿童的教育者出现,不是以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侧重于爱的启迪、美的熏陶,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培养他们成为心灵健康的现代文明人。她象一位知心的大姐姐,在与孩子们促膝而谈,“用孩子的口气,说天真的话。”特别是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翘首远望,怀念着军阀混战中的破碎的山河,字里行间流动着淡淡的乡愁……这些都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播下了爱的种子。这种爱的启迪点点滴滴化作作者的真性情,化作作者的悄悄话而传递给小朋友。她的现代民主思想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封建等级制度观念是水火不相容的。她以自己“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而自傲,甚至自勉“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为止”。她将自己的整个内心世界袒露在儿童读者面前,让自己的心灵与读者的心灵相撞,不时爆出感情的火花。
nlc202309020417
解放后,冰心有机会较广泛地接触国内外的现实生活。因而冰心儿童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有了很大扩展,作品中就多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生活图画。她回国以后献给读者的第一件礼物——《陶奇的暑期日记》,写的是一个小孩子在一个半月中的生活记事,然而作者却尽可能地在作品中展示出广阔的生活,幸福的小伙伴们丰富多彩的暑假活动,正面表现了新中国儿童的幸福生活和他们在党的抚育下健康成长。除此以外,作品还广泛地涉及了旧社会的黑暗与痛苦,解放以后祖国沸腾的社会主义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行为,以及从侧面表现了日本人民的灾难和美帝国主义的罪恶,这一切都构成了作品的富于时代气息的广阔背景。在《还乡杂记》中,她以明快的调子、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故乡的深刻变化,赞美了勤劳的故乡人民,在《二寄小读者》中,展现了一幅幅国际间人民好往来的动人画面和绚烂多姿的异国风情,她描绘出了意大利西海岸绮丽的风光,英国格拉斯哥城的苏格兰民歌晚会的情景,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的盛大;也向读者诉说了意大利农民和工人的苦难生活,美国、非洲黑人的不幸命运和他们的斗争。而《三寄小读者》则是循循善诱地向儿童讲小道理,进行“五爱”教育。她已经基本放弃对身边琐事的描写,而努力用她的笔来吹响同时代的号角。在创作中努力以新的革命的思想来教育小读者,作品中闪耀着一种以往所没有的新思想的光芒。冰心这个时期作品里明显的变化就是再也看不到那种缱绻动情的亲子之爱的描写。此时的冰心,正努力用她的笔来描绘祖国伟丽的生活和时代风云的变化。冰心还常常在文章中巧妙的糅进一些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使小读者在妙趣横生的情境中扩大知识面,增添智慧,培养儿童的博爱之心和进取之心。
如果说,跳出母爱的狭窄小圈子,使她作品的题材面扩展了,那么,避开写母爱,则使她早期散文所特有的情感魅力消减了。同时,童心也在悄悄地变化。作者不再是那位“模仿小孩子的口气,说天真的话”的大姐姐了,变成了一位慈祥的老师,而在《三寄小读者》中,甚至出现了大段的“社论”式的语言,儿童文学的意味便淡了许多。这些变化都是“左”的文艺思潮的影响造成的结果。冰心以觉醒的眼光发现了母亲,发现了儿童,则照亮了一片被遮蔽的生命世界。他们是“五四”文学旗帜下的两大重要命题,体现了“五四”文学现代化的实绩。它对现代人性建设的努力,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贡献,应该得到历史的承认。
二、冰心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散文艺术大师
郁达夫对她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冰心女士散文的倩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柔和细腻的笔调,微带忧愁的色彩,含蓄委婉的手法和清新明丽的语言,是冰心早期散文艺术风格的基本特色。
冰心的散文总是以情感人。她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将其融汇进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用温柔的情思和微愁的意绪感染读者,把读者带进诗一般美妙的境界。这种微愁的意绪正是冰心所刻意追求的自己情感的独特性,也是她作品的内在旋律。冰心幼年受到祖父和父母亲的溺爱,刚懂事时,她随着父母住在烟台海边。冰心爱海,为人所共知。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在她稚嫩的目光中,世界便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的大海。”单调而孤寂的生活,使她的思想发展不同于常态的小女孩。她与大海为友,常对着大海沉思默想。那漫长的海岸,孤独的灯塔,萧索的村庄以及如咽如诉的喇叭声,都以忧郁的色彩深深地印进了童年冰心的脑海里,化作一种潜在的情感力量。一经触动,便会形成强烈的旋律,影响着作品的基调。《寄小读者》等三组散文大部分是在客居美国时写的。她说;“去国以前,文字多于情绪。去国以后,情绪多于文字。”(《通讯·十六》)去国怀乡,思亲恋母,便是她这一时期作品里流露出来的主要情绪。冰心写道,当客船一离开黄浦江岸,她便想起“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的诗句。而且“无意中看到同舟众人,当倚栏俯视着船飞溅的浪花的时候,眉宇间似乎都含着凄恻的意绪。”而到了威尔斯利,一天到湖上玩,忽然忆起左辅的《浪淘沙》词,“觉得情景悉合,随手拾起一湖石,用小刀刻上:‘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两句,远远地抛入湖心里,自己便头不也回地走转来。”并且这样想:“只要湖水不枯,湖石不烂,我的一片寄托此中的乡心,也永古不能磨灭的!”(《通讯·十六》)把个思乡之情写得何等感人,何等淋漓尽致。这种客居生活的愁绪和童年生活的感情印记叠印在一起,表现为冰心作品中具有独特情感的“乡愁”。她在《往事(二)》的序诗里这样写道:“她是翩翩的乳燕,横海飘游,在她频频回顾的飞翔里,总带着乡愁!”这正是她这一时期生活和创作情感的自我写照。由于归思而漫涌起的无边乡愁,经过冰心着意的渲染和诗意的处理,变得格外凄恻感人。如在《往事(二)·六》中,她这样写着乡愁:“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是实实在在的躯壳上感着的苦痛,不是灵魂上浮泛流动的悲哀!”把乡愁写成是实实在在的感觉,虽是作者的夸张,却形象、真切。应该看到,冰心的乡愁里深蕴着爱国情感。无论在日本抑或在美国,她总是在怀念故乡。她告诉小读者:“小朋友,我不是一个乐而忘返的人,此间纵是地上的乐园,我却仍是‘在客’。”(《通讯·二十》)而山河破碎、贫穷落后的故国又不能不使客游他乡的冰心平添几分乡愁。这种流贯于冰心作品之间的淡淡的乡愁,形成一种内在的旋律和笼罩整个作品的艺术气氛,使之更具艺术魅力。如果说,冰心是写母爱最成功感人的作家之一,那么,她也是写乡愁最成功最感人的一位作家。
冰心更是一位语言艺术大师。许多墨客文人对她的语言充满羡慕和独特的见解。引用王欣先生的话说“她感觉细腻、想象舒展、谈吐生香、举止凌风,她用平易的白话文娓娓讲述,却旋起了数千年文学的伏雅柔美的乐感。”王欣先生还说,“胡适甚至撇开了自己对文言的蓄谋攻击而明确的褒扬了冰心白话文中注入古典汉语诗文的首创佳绩。”并声称:“这一语言高度至今未被超越。”④她的散文作品里,不但清词丽句随处可摘,而且文字铿锵悦耳,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和图画美。她善于把抽象的不可言状的情感表达得十分具体生动,因而能抓住儿童的心使孩子们得到美的享受。这种魅力是和作者在语言上的磨炼分不开的。在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冰心就已经接触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冰心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比较深厚的修养,在创作中合理地吸取和融化某些文言词汇和句式,精心地推敲、锻炼,变成自己独有的清新、典雅的语言.在当时被读者誉为“冰心体”的文学语言。试举《通讯·七》中例子:“痴绝的无数的送行者,在最远的最重的离愁,飘然西去!”这里便是活用了李清照的词句;“只恐双溪舴舟,载不动,许多愁。”温柔多情,微带忧郁的色调,含蓄不露的艺术表现,清新隽丽的文学语言,这一切就养成了冰心在作品中所努力追求和精心创造的艺术风格。
nlc202309020417
解放后,冰心不但大力呼吁为儿童写作,而且身体力行,“只拣儿童多处行”,写下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大部分是散文。她尝试用“旧皮袋装新酒”,发扬自己原有的艺术风格,用以反映崭新的生活和崭新的时代,在《还乡杂记》、《再寄小读者》通讯集等作品中,依然洋溢着“冰心体”的迷人风采,而且结构更其严谨,笔墨更其精到。冰心称得上是一位用文字代替色彩的超等画家,她绘景设色从不用重彩浓抹,往往极简约深淡雅的几笔便能达到传神之妙。如《海恋》中,冰心描绘了童年时的那片海,是她“童年的游伴”。屏蔽似的连绵不断的南山,围抱过来的丘陵,一层一层的麦地,平坦无际的沙滩,横亘南北的大海,层次清晰,色彩分明,画面宽阔而又雅致。如《还乡杂记》中,写闽北公路:“是细细的红土铺成的,光滑如拭,纤尘不生。”写森林:“浓郁的森林,深绿的帐幕一般,把我们围盖起来。”至于描写国外风光的篇章,更是琳琅多姿,“声,色、味”俱佳。如《再寄小读者·通讯五》写西西里岛海边生活的风味:“枕上听得见鸥鸣和潮响,用饭的时候,仿佛也在啖咽着蔚蓝的水光……”正如冰心自己所说的那样,她这一时期的作品,“去掉了早期那种温柔的色彩和忧郁的调子,涂上了明丽的色彩,换上了明快的曲子。”那种微带忧愁的悱恻的情调再也不成为她乐曲中的旋律,这是因为她所要表现的生活和题材起了变化,她作品的调子自然也要跟着变化。如果说冰心早期的创作在清丽。典雅与抒情韵味中既含着温柔、又泛着忧愁,因为她“五四”时期所追求的“诗神是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⑤那么解放后,她则保持了自己原有的语言个性,原来的清丽、隽永等风格也得到了发展,其中的忧愁荡然无存,取代的是喜悦、明快、刚健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是冰心前后期儿童散文创作特色的一个重要区别。值得一提的是,冰心后期所写的《我的故乡》和《我的童年》等篇章,感情真切,文笔朴美,具有高度的文学性,既是优秀的传记作品,又是儿童散文佳作。冰心说;“十几年来,我还没有这样畅快挥写过!我的回忆象初融的春水,涌溢奔流。”读它,就象读《寄小读者》一样,平易、自然、亲切、动情。让人欣喜地感到,冰心终于冲破了“心有余悸”的禁锢,又敢于并开始了“写自己”,从而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使她在散文创作上取得了新的成就。从讴歌超阶级的“母爱”,到尽情歌颂共产党的英明伟大,讴歌祖国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再以小资产阶级的情怀描写自然,而是透过美好景物的描绘,讴歌当家作主、用辛勤劳动改造和装扮祖国的美丽河山的人民——写的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之景,抒的是对人民热爱感激之情。这些无不深深地刻印着伟大的民族艰难而稳健的足迹,无不凝聚者作家对历史的深刻的思考。几十年来,她也曾彷徨过,但她总是不停地进步,即使是泥泞、荆棘,她也踏过去,在时代的风雨里摸索着,跋涉着,寻找着真理,追求着光明。如果说,冰心过去那种艺术风格只能得到旧社会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所欢迎和喜爱,那么可以说,冰心今天的艺术,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艺术财富了。
三、冰心儿童散文创作风格不同的原因
冰心出生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这个资产阶级家庭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有着联系.她从小就接触了封建统治者视为禁书的宣传品,在家庭的小环境中耳闻目睹的是父亲身上那传统的爱国思想。迈出闺阁,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中,这位大学一年级生更为爱国思想所唤醒。作为当时的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冰心对封建势力和旧礼教有所否定和揭露,对被磨牙吮血地吞食的弱小者有所同情;但也对软弱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方式有所肯定。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冰心还无法懂得当时的真正雄心壮志是怎样在父辈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情况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她看不到出路,她彷徨、迷茫、忧愁,只好躲进“爱的哲学”自我陶醉,远离现实斗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革命统一战线中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容身之处,而冰心以她特有的女性的纤巧和情怀,让人们从母爱的深沉,童心的纯真,自然的壮美中找到精神的慰藉。当感到人生虚无时,就用无条件的母爱来治疗,她的超阶级的爱通过感情的诱导使儿童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淡淡的忧郁是冰心散文的感情基调。冰心为什么在前期总是怀着淡淡的忧郁?是家庭的原因构圃了她社会经验的锻炼了吗?在远离祖国,远离母亲又遇病魔缠身的情况下,冰心脆弱的心灵里,充满着怅惘的忧郁的情绪,但这不是她作品中忧郁色调的本质。冰心虽然时常思考着生活,思考着人生,可是由于她当时没有先进世界观的指导,没有与广大群众密切结合,她对于自己的思索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科学的答案。正如她所唱的,“我是一个盲者,看不见生命的糊途,心头有说不出的迷惘和胡涂。”这才是她忧郁的真正原因。
解放后,她回到了祖国,享受到了党的亲切关怀。同时,党和政府还为她提供了接近劳动人民和参加政治活动的良好条件,沸腾的建设生活和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英雄气概,经常激励着她;世界各国人民反帝的革命怒潮,又不断地鼓舞着她的战斗热情。面对着灿烂的现实和英雄的人民,她的作品呈现了崭新的面貌。她关心儿童文学,但已经不是为了“解放个性”的需要,而是认识到这是革命的接班人和坚强的后一代。于是,冰心在她的创作中就努力以新的革命思想来教育读者,描绘社会主义祖国容光焕发的生活,闪耀着一种以往所没有的新思想的光芒,给小读者勾画了一幅幅国内外的美好风光。然而,全新的题材,全新的人物,全新的主题对冰心来说是陌生的,她以旧有的手法描绘崭新的内容,使她呈现的艺术比较粗糙,在艺术上的特长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但冰心的与她原有的风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的艺术风格在她的作品中已逐渐形成(《小橘灯》)。冰心在解放以后所形成的艺术特色是:一种由深沉的战斗激情,明朗的艺术色调,含蓄地表现手法和清新秀丽的文学语言和俊逸明丽的美。
纵观冰心的作品,可以看到“爱”的主旋律与其多重奏回响在她所有的作品中,虽然她很少正面表现时代的风云、重大的事件,但是,她的创作具有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的作用,纯正的审美趣味与强烈的道德力量,使她的作品葆有永不凋萎的艺术青春,因而赢得一代代读者的喜爱。
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著名作家,也是在儿童散文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并取得非凡成就的艺术大师。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深受老舍先生的影响,以老舍辛勤的劳动为榜样,以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为本世纪之末的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主人努力写出一点有益于他们的东西。从冰心半个多世纪来创作的丰赡多姿的儿童散文作品中,我们不但能得到美的陶冶,而且可以得到许多有关儿童散文创作的宝贵的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冰心对儿童文学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
注释:
①茅盾,《冰心论》,1934年8月《文学》第3卷第2号,P22
②陈恕,《冰心佳作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杜,2005年7月出版,P48
③王欣,《冰心创作“五期论”》,海峡文艺出版杜2000年出版,P122
④吴宏聪、范佰群主编,《中国现代丈学史》,武汉大学出版杜,1991年2月出版,P481
⑤歌者,《论冰心的创作》,file:∥G:/论冰心的创作.htm
参考文献:
[1]冰心.《樱花赞》(散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63年12月出版
[2]冰心.《冰心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0月出版
[3]冰心.《冰心散文选》.人文出版社.1953年出版
[4]吴宏聪、范佰群主编.《中国现代丈学史》.武汉大学出版杜.1991年2月出版
[5]卓如.《冰心全集》(1919-—1922年)第一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出版
[6]汪文顶.《冰心散文的审美价值》、《文艺评论》.1997年第五期
[7]茅盾.《冰心论》、《冰心论全集(上)》.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出版
[8]陈恕.《冰心佳作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杜.2005年7月出版.
【冰心散文《笑》】推荐阅读:
冰心母爱的散文09-01
冰心散文读后感400字06-27
《冰心散文》读后感600字10-10
读冰心散文集心得体会10-04
冰心笑教学设计08-06
冰心与基督教-析冰心“爱的哲学”的建立09-30
山河拱手为君一笑散文09-08
忆读书冰心08-28
春水冰心10-04
冰心梦赏析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