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颂诗”的内涵是什么

2024-08-08

《诗经》“颂诗”的内涵是什么(共2篇)

1.《诗经》“颂诗”的内涵是什么 篇一

艺术不等同于“美”。美是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可以再现和表现的, 然而艺术则不然。狄尔泰认为艺术在上下文中才有意义;艺术在特定的历史中才有意义;艺术在人们的兴趣 (关注) 中才有意义, 因此不存在没有前提的艺术。所以, 面对“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 我们要选取角色, 不论是人、作品、事物, 都可以称为讨论艺术问题的依据。我们要改变以往对这种本质主义的追问, 首先将艺术放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来撕开艺术之为艺术的心灵特征的问题。当然, 我们要先明白艺术到底是不是一种社会生产?首先, 我们都知道,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 是社会生活的反应。艺术可以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各种事物。艺术是通过如政治、宗教、道德等这样的“中间环节”的意识形态翻印经济基础的。马克思把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 从人的社会本质是生产实践形态, 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生产形态, 即精神生产形态。我们所看到的艺术作品都是经过艺术加工而产生的, 而艺术加工的过程就是艺术创作活动。由于艺术是一种精神的生产形态, 所以艺术生产有两个内涵:一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二是意识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一种特殊方式。艺术作为精神生产活动, 只能以客观世界为基础, 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 在获得了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后才能进行创作。艺术对世界的认识离不开创作主体的鼓动作用, 离不开艺术家主观意识的限制和影响, 艺术对世界的认识是一种能动的认识, 是主体作用于客体并改造客体的艺术加工, 艺术提炼, 艺术创造的时间过程。从现实社会的表现上来看, 艺术是借用一定的表现手段, 来表现全面的现实生活, 影响人们对现实社会精神的认识, 并最终通过人的精神认识而影响客观世界, 对客观世界的变化起到推进或退后的作用。这样一来, 艺术就成为社会生产的一种, 即艺术生产。当艺术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生产而作用于社会时, 它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 可以是一首诗, 可以是一首好听的音乐, 也可以是一幅很美的画, 当然还可以使一篇很美的文章, 等等。这样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很多, 然而这些都被我们称之为艺术作品。

——艺术是什么

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艺术作品!前面我们提到的诗、文章、以至我们生活中的音乐等等, 这些都被称之为艺术作品, 只是作品所表达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当然, 既然作为艺术作品, 那么艺术作品到底是什么?它的好与坏到底有什么区别?它到底是用什么来做为评判艺术作品的标准的呢?艺术作品是艺术的真正存在, 是艺术价值的真正载体, 又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的审美经验、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因此, 首先我们要认为艺术品是一种区别于自然、理念等的存在物, 然后去探讨它和世界的特殊的联系。任何艺术家都是一定的家庭、一定的社会制度的社会生活、一定的民族文化以及一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 因此每个艺术家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的印记。既然艺术家选择的是运用审美的艺术形式去影响和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事业, 就更因当发挥艺术教育的骨干作用, 通过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地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 从而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 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这是艺术家又一个神圣的社会职责。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包含着丰富的变量因素。所谓变量因素, 是指每个艺术家的审美观、艺术观、个性特点、艺术素养和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艺术心理定势, 这些复杂的内容以及创作室的不同心境等等, 均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 对社会生活作出反应的方式、思路、成都、结果等, 也不尽相同, 千变万化。这就说明艺术主体作为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的中介是具有巨大变量因素的创造性地重要地位。正因为这样, 他所创造性建构而成的艺术作品, 不仅使欣赏者认识到现实的多样性及其不同的本质, 而且更有效的技法鉴赏者认识到现实的多样性及其不同的本质。因此,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主宰者, 是决定艺术产品的命运 (高低、优劣) 的“上帝”, 是一点也不夸张。

其次, 艺术是一种以情感为主的活动, 情感的激荡构成了艺术活动的基本意义。艺术之所以有别于摄影或其他的视觉艺术, 就在于艺术加入了艺术创作者的大部分脑力劳动。我们在对物体要进行艺术创作时, 我们都会因为自己当时的心情, 或是遇到什么事情而被影响的心理感受, 来看待要创作的物体。那么现实的食物就被我们的思想赋予了我们的思想感情。那经过我们情感作用的艺术作品, 就一定会带有情感的内容表达的表现形式, 当然, 这也就是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我们必须在艺术作品中加入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然而, 这种感情还要被艺术的接收者或是欣赏着读懂。所以我们认为, 艺术活动是由相互联系、先后承接、动态发展的各个环节联结而成的整体。正是在这一整体中, 艺术接受占有重要的地位。前面我们都提到了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而我们却忽略了美术的接受方式在美术本质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 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 也就是说, 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 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这就意味着,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 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它是与艺术接受联系在一起的;创作主体和作品与接受主体构成了特定的对象性联系。王朝问先生首先提出“再创造”“再评价”理论, 深刻地看到了接受是对艺术家创造的再创造, 对艺术家的评价的再评价;看到接受者与创造着之间双向互动的关系, 还启示了接受者与接受者、创造者与创造者、创造者与接受者之间多边复杂的互动关系。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首先在于艺术作品属于哲学家波普尔所说的“第三世界”、重的存在者。即它与纯自然物的“第一世界”不同, 它负载着主体给予它的意义, 具有符号功能。其次, 对艺术作品接受

体育课的反思

史岩峰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在进入高校后, 高校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 但是学生对各类体育比赛的热情高涨, 所以针对我们学校的体育课进行了反思, 我认为体育教学应由重知识传授和练习向注重学生发展和提高参与的兴趣转变, 由教师重“教”向学生重“学”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根据教学观念的变化, 逐步改进教学策略, 使课改理念高度统一, 紧密结合, 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效果大幅度的提高,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反思应注意的问题是要提高对教学反思重要性的认识

传统教学模式是,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 这一传统的“灌输化”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景中, 想象和模仿各种动作, 体会哪种方法可以使动作完成的更加合理, 运动成绩更好。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发现→探究→学习等步骤, 在老师的辅助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活动过程师生互教互学, 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使得教师的交和学生的学更加细致、也可以使教师在分析课程的过程中, 更加细致, 也更容易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1. 叙述要全面突出重点, 分析要细致入木三分

一些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反思中, 使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体育教学的过程, 客观记录教学流程的比重很大, 但是平淡如水没有突出重点, 透彻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更为欠缺。仅仅局限在概述成功的体会与存在, 而对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以及在下次课中如何改进等重要问题却没有进行很好的分析和探讨。因此, 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要避免平淡的叙述, 分析较少或不透彻的现象。

2. 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感受和反馈

关注学生的需求,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享受学习的乐趣, 养成健全的人格。当前教学反思表现出一种“重教轻学”的现象, 使得教学反思的着眼点往往集中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效果等“教师怎么教”这一层面, 而对“学生怎么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的过程, 体育教学必须避免“死气沉沉”的现象, 教学反思也应做到“目中有人”, 既关注体育教师自身的教, 也关注学生的主体感受。

二、整合课程资源, 让知识鲜活起来

利用生活资源、捕捉课堂资源。课堂互动把握得好的教师会使互动成为各种各样的资源。教学时特别关注一些有价值的资源加以利用。如学生在练习时:有的整套动作做得好;有的某一环节做得很棒;有的提出的问题特别有思考价值;有的出现错误带有普遍性等, 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知识与实际情况就结合在了一起。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敏锐的直觉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将这些问题捕捉并加以利用, 使这些成为教师在教学工程中可以随时利

的无限创造还在于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第三, 历史的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是一个先后相继、不断向前的不可逆的过程, 而且在形态上它还是由先后之间的差异、区别、变化、不同所构成的。从艺术接受出发来探讨艺术的意义, 对艺术的本质和中心意义的消解, 强调艺术接受的意义, 从而强调艺术阐释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 这是现代哲学在艺术理论中的体现。

所以现在再来回答最初的这个“艺术是什么”的问题, 我们可能就不会再盲目了。我们可能会说, 艺术就是生活, 艺术就是情感等等。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 艺术越来越不能离开我们生用的教学资源。

1. 让音乐走进课堂

体育课是单调的、重复的练习来锻炼身体的, 这是很多人给体育课下的总结。在这里我的观点是体育的锻炼可以不这样的。在体育课上我们仍然可以有美的享受, 方法之一这就是让音乐走进课堂。比如:上课前的准备活动播放一些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调动学生的运动欲望,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配播轻快乐曲, 在体育课结束部分用音乐舞蹈的形式来结束课程。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快气氛外, 还能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这不仅是优质体育课的需要, 也是未来体育课的需要。因此, 针对体育活动的单调乏味, 教师需要创造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 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 使教学形成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

2. 体育游戏化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应该是跑啊、跳啊, 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 这是专业运动员的必经之路。而体育课其实根据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来安排的, 游戏才是体育课参与者的运动动力。如果体育课的教学是机械而无生命力的话, 学生肯定是不会感兴趣的, 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的。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学生“无精打采”。他们的“无精打采”也正是因为体育课的枯燥乏味, 机械的反复练习。这时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 使课程变得生动多姿, 学生听起来就会有滋有味, 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3. 记录教学中闪现的智慧

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体育教师有时会灵机一动, 产生一些有益于教学的灵感, 如变换新颖有趣的教学组织形式, 插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 运用能烘托课堂练习活动气氛的信号与提示等。这些都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闪光点, 它们可能稍纵即逝, 如果不注意积累, 很快就会忘掉, 课后及时记录下来, 天长日久, 再经过“精加工”, 就会不断改进、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 所以体育教师要形成随时记录的习惯。

4. 记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见解

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新型体育课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 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体育教学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 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要看学生学和练的结果, 对教师的教与自己的练, 学生有直接和深刻的体会。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 教师要积极予以肯定并虚心接受, 这既是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师的思路, 使教师的教学能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完善,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而体育教师在思想观念方面予以更加充分的重视, 才不会将教学反思视为额外的负担而敷衍了事;使教学反思流于形式, 浮于表层。教学反思需要教师思想意识层面的认同, 行为层面的落实。教学反思更不是一种口号, 不是随便应付, 更不是胡思乱想, 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贵在坚持, 贵在自觉。

作者简介:

史岩峰, 2005年于西安体育学院毕业, 2006年起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任教, 并承担了体育课的教学活动。

活的各个方面了。艺术就真正的是我们的生活和情感, 当然它更能表现我们情感的内在感受, 它可以让更多的大众用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实际, 这也正是人类自己生活、生存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年2月.

2.论《倾城之恋》中“诗经”内涵 篇二

在《倾城之恋》中, 极为引人注意的是《诗经·邶风》中的《击鼓》在文中借用范柳原之口的化用。范柳原先后两次提到, 第一次是在电话里:

柳原不语, 良久方道:“诗经上有一首诗———”流苏忙道:“我不懂这些。”柳原不耐烦道:“知道你不懂, 你若懂, 也不用我讲了!我念给你听:‘死生契阔———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我的中文根本不行, 可不知道解释得对不对。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 生与死与离别, 都是大事, 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 我们人是多么小, 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第二次是两人去登结婚启事, 路上看见战火后的香港那“平淡中的恐怖”, 范柳原旧话重提, 又将这诗念了一半。

可以肯定的是, 张爱玲一定是有意为之的。不仅因为之后多次再版都没有改过, 并且在《倾城之恋》作品发表后, 她在《自己的文章》中, 不再假借小说人物之口, 而是自己开口再次谈到《击鼓》中的这几句诗:“‘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 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显然, 张爱玲认为《击鼓》原文是具有积极因素的, 那么她的化用是否是要消解掉这种积极呢?《击鼓》是首反战诗, 通过一个远征异国、久戍不归战士的口, 控诉了无休止的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契阔”二字, 《毛诗》训成“勤勉”, 黄生《义府》以为“契, 合也;阔, 离也;与死生对言”, 我认为后者黄生的理解更为贴切。诗歌借战士之口表达了有家不能回、与妻子分离的痛苦。“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此句至理真言体现了中国人最为典型的诠释“爱”的方式———含蓄而坚决, 生死而不渝。无论发生什么, 我与你是有誓言的, 是有媒妁之言约定好了的。“成说”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无疑很重要, 因为婚姻要讲究媒妁之言。而张爱玲借范柳原之口将其改为“与子相悦”, 这“相悦”里便大有文章。范柳原从小在英国长大, 接受的是西方的礼仪教育, 他对白流苏寄居的那个旧式大家庭是非常反感的, 自然也就反感中国传统的媒妁之言的婚姻模式。他认为爱情最重要的两情相悦, 是两人在一起相处时彼此的心心相惜, 而不是以婚姻作为捆绑。但是一心只想要结婚的白流苏并不能理解和接收这一信息, 她体会不到范柳原所认为的两情相悦是比“与子成说”更深挚更纯粹的爱。两人由于思想文化所导致价值观念的分歧在这里便冲撞起来。我想, 范柳原心里是万般无奈的, 因为自己爱的人理解不了自己。“盟誓”不见了, 剩下的是范柳原的哀叹。当他们去登记结婚时, 范柳原旧话重提中可见, “与子相悦”在范柳原这里代表着一种极深的人生情感与价值观念。而白流苏最终依然没能理解, 她只要结婚。如果说范柳原爱白流苏体现了被洋场生活腐蚀了的他对古中国情调的认可, 但他毕竟受到现代观念的洗礼, 终究无法接受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刘川鄂认为范柳原这个人物表现的是“情”与“欲”的冲突, 我认为这两者的冲突与分离在白流苏身上更为明显。某种程度上说, 他们俩都没有拥有真正的爱情, 一个将“欲”掩盖, 只想要所谓“情”能带来的经济支撑;一个在“欲”的糜烂中早已丧失了给予“情”的能力。相对于消解掉《诗经》原意中的积极性因素, 更重要的是透过这种分歧来突显中西方的文化冲突, 而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冲撞中的爱情便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而所谓消解, 或许只是张爱玲自觉不自觉地带上了自己的爱情观。

张爱玲说过《倾城之恋》的背景取材于《柏舟》这首诗。这首诗反映了《诗经》时代民间婚恋的现实状况:一方面, 人们在政令许可的范围内仍享有一定的性爱自由, 原始婚俗亦有传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况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 (《齐风·南山》) , 礼教已通过婚俗和舆论干预生活。所以诗中女子既自行择欢, 却又受到母亲的制约。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诗中也就表现了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恋自由而产生的反抗意识, 可以猜想《倾城之恋》与之在某些程度上有一脉相承之处。

其实, 《倾城之恋》最易被人记住又最易被忽略的便是“倾城之恋”这个题目。大多数人都认为“倾城”二字来自汉代诗歌:“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其实早在《大雅·瞻仰》中便有“哲夫成城, 哲妇倾城”的诗句, 相比汉代诗歌中侧重用“倾城倾国”形容女子貌若天仙, 《诗经》中“倾城”的“倾覆邦国”的意义更符合张爱玲的选题来源。很多人认为发生在范柳原与白流苏之间的这场“倾城之恋”本身也具有明显的“战争”性质, 只不过它是一场不见血迹的爱情心理战而已。这首先就否定的了两人间的真爱, 我一直不认同。我还是相信他们彼此之间有爱情存在, 只不过两人对爱情及婚姻的理解不一致而已。并且事实上, 互相之间微妙的心理猜测是男女恋情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真爱并不一定就能在一起, 而恰逢其时的“倾城”便给了这段感情一个偶然的机会, 这又恰好证明了爱情的偶然性。偶然的相遇相知, 又是偶然的分离, 如同胡张之恋相离的结局。而白流苏与范柳原, 只是比他们多了一个偶然, 或许是城市的倾覆成全了白流苏, 或许是为了成全白流苏, 整个城市为之倾覆。爱是一刹那永恒, 只不过白流苏与范柳原间一刹那的爱在婚后变成了柴米油盐的庸俗。然而这是千古或悲或喜的爱恋故事无法改写的结局。我并不认为张爱玲彻底消解掉了男女主人公间的真爱, 只是在战乱的年代, 爱恋似乎成了慰藉品, 而其实并不是, 爱一直都是爱本身。不管怎样, 张爱玲给了范柳原和白流苏两人看似相对圆满的结局。

“为赋新词强说愁”是许多人扣给张爱玲的帽子, 陈思和也明确提到这一观点。但是, 早在1932年圣玛利亚校刊《海藻》上, 就发表了张爱玲的处女作《不幸的她》, 那个时候, 十二岁的张爱玲就在文中写下如此苍凉的句子:“人生聚散, 本是常事, 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人寰的一天!”我愿意认为, 这种沧桑苍凉并不是装出来的, 因为我想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并不会心计地以为写一篇好的文章要靠苍凉之感来点缀。张爱玲不是一个全才, 而是一个天才, 是一个品味极高, 文学创造力极强的才女。对于她这种个性体验极强的人来说, 文字成为她生命的出口。生命给了她一世沧桑, 她便用文字创造出一个更为苍凉的人间。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有自身独特的一面, 张爱玲尤其如此。有谁经历过她那样的家族与家庭?但凡有一点类似经历的人都会容易理解她一些。人们常说, 没有经历的人是无权评论的。但对于张爱玲, 在这一点上未免苛刻了一点。家庭是一个人一生的烙印, 无可否认, 它就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 塑造了一个本就有着传奇性格的传奇女子。

张爱玲是一个读不透的传奇, 《诗经》更是一本读不完的经典。张爱玲骨子里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女子, 如同《诗经》传递出的万种风情都不离其宗。

参考文献

[1]刘川鄂/著《张爱玲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刘锋杰薛雯黄玉蓉/著夏中义/编《张爱玲的意象世界》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3]许子东梁秉钧/著刘绍铭/编《再读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4]陈思和/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5]袁良骏/著《张爱玲论》华龄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

[6]清秋子/著《爱恨倾城小团圆:张爱玲的私人生活史》京华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萤火虫下一篇:中外建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