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加教学设计

2024-06-15

进位加教学设计(精选11篇)

1.进位加教学设计 篇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的例3、85页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以及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五、教具:口算卡片,课件。学具:小棒,计数器。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示卡片口算。

4+6=()

20+10=()

24+5=()

20+13=()

5+7=()30+40=()6+43=()17+60=()

2、用竖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44+32= 26+53= 74-24= 57-51=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我们班有没有小朋友收集邮票?收集邮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增长知识,可以培养办事认真的习惯和毅力。你们看,有两位小朋友都是集邮爱好者,他们正在数自己的邮票张数呢。(出示情境图)

2、根据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列式解答吗?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求和的问题:“两人一共有多少张?”并让学生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34+16”

(三)实践操作,探索算法。1.学生尝试计算34+16。

(1)“34+16=?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来讨论一下。同学们可以借助计数器、小棒这些学具,也可以尝试创新用别的方法,看哪个小组讨论的最好。”

(2)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教师巡视,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解算法。

反馈方法1:我们组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4个珠子。要加16,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个位上4个加6个是10个珠子。就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把个位上10个珠子拨去。得到50。

反馈方法2:我们组用小棒来摆的。先摆3捆4根,再摆1捆6根。4根加6根是10根,10根可以再捆成1捆。3捆加1捆再加1 捆是5捆就是50根。

反馈方法3:列竖式,并引导学生讨论应该从哪一位算起?说说自己的理由。

十 个

位 位 3 4 + 1 6 ————

先算个位4加6得10,个位写0,向十位进1,再算3加1再加进上的1得5,34+16=50.2、试一试 6 5+28=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再请一个学生板演,集体评议、订正。

3、结合两道算式,请小组讨论在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四)巩固提高,练习实践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分组练习,指名板演,并选择其中的几道题说说笔算的过程。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学生读题,再独立列式解答,注意提醒学生写上单位名称。展示交流时,说一说从题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你是怎样算的。

(五)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进位加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数形结合, 展露“1”

片段一:

师:你能猜出34+16的结果是多少吗?

生1:是50, 我是这样想的:34加6得40, 40再加10就得50。

生2:我也得50。我用30加10得到40, 4加6得10, 然后合起来也是50。

师: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个结果正确呢?

生1:摆小棒、拨计数器试试。

生2:列竖式再算一遍。

师:这些方法都不错, 我们先用摆小棒来试试。如果用小棒表示34加16, 怎样摆比较合适呢?和同桌商量好后再操作。

生:我先摆3捆4根, 再摆1捆6根, 4根加6根是10根, 10根可以再捆成1捆。这样一共有5捆, 也就是50。

师:摆放的位置有什么要求呢?

生:捆对捆, 根对根, 就像这样 (如图1) 。

师:你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看起来清楚、明白。

师:4根和6根合成1捆后, 这一捆你们认为应该放在哪儿最合适?

生1:不清楚, 随便放吧。

生2:就在后面吧。

生3:也可以摆在下面吧。

师:能说明理由吗?

生3:前面都是整捆的, 这样对齐好看。

师:你说的意思是这样吗? (出示图2)

感悟:在一些观摩课中我们看到, 很多教师执教这段内容时常常按教材要求:“先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 再想想用竖式怎样计算。”为学生准备多样的学具,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学具随意操作, 然后全班汇报总结各种操作方法, 学生很快就能得到34+16的竖式方法, 问题解决看似即开放又多样。然而, 基于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 他们一会儿摆小棒、一会儿拨算珠, 再来写竖式, 试图将所有方法都摆弄一次, 这样的自由操作过程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缺乏深入的思考, 知识的获得多数来自直接的信息传递。

数学家康托尔说:“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数学学习。上述案例中, 教师要求学生只选用摆小棒一种学具, 重点突出“如何摆小棒, 如何移一捆的小棒”。“摆小棒”使学生从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即现实问题数学化) , 由现实问题经过简化抽象后建立数学模型。在数形结合中使学生具有数学“简化”的潜意识, 这恰恰是数学建模的第一步。例如:“怎样用小棒摆34与16比较合适呢?”不仅给学生创造了积累活动经验的宝贵机会,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借助直观活动, “捆与捆对齐, 根与根对齐”渗透数位对齐的思想方法, 在无形中让学生经历了缜密的思考过程。再如:“4根和6根合成1捆后, 这一捆你们认为应该放在哪儿最合适?”这一问题的探讨, 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两位数加法中“满十进一”背后的道理。

二、位值体悟, 领会“1”

片段二:

师:我们通过摆小棒很快得到了正确结果是50, 借助计数器你怎么验证?

生1:我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拔4个珠子, 这样就是34。如何加16, 就在十位上拔1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

师:个位上的10个珠子就不动啦?就像屏幕上的图3, 这时怎么读?

生1:这样数就不好读, 4个十, 10个一。

生2:不行, 一定要把个位上10个珠子进向前一位。

师:不进位行吗?

生:不行, 一定要“满十进一”。

师:怎么拨?

生:把个位上的10个珠子去掉, 在十位上再拨1个。

师:10个珠子就换1个珠子呀?

生:因为它们的位置不同, 1在十位上哦, 是1个十。

感悟:计数器上的算珠能清楚显示数位,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算珠不单是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而拨算珠比摆小棒更容易过渡到竖式计算, 学生在拨珠说数的过程中, 由最初抽象的几何图形到现在的数学表达式, 恰恰体验了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

首先, 学生要在计数器上定好数位, 然后拨上34, 还要加16该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接着“这时怎么读?”这一问题的提出, 将学生的思维由矛盾冲突又一次引向深入。随后计数器个位与十位上珠数的变化的过程, 让学生在珠、数联结中体现“满十进一”的迫切需要。这样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10个一是1个十, 10个十是1个百, 还扩展到“哪一位上相加满十, 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从而形成了“满十进一”整数加法的数学模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容易看出, 这种基于经验的对进位加法算式的理解, 有效地帮助学生直观体会数位的意义, 主动建构“位值制”, 既是进一步探索笔算方法的逻辑前提, 也是联结相关教学段落的核心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建模意识。

三、算法尝试, 变脸“1”

片段三:

师:用竖式该怎样表示呢?

生1:我是这样想的, 十位上3加1等于4, 就是40, 个位上的6加4等于10, 这个10我把它放在心里, 40加10就等于50。

生2:个位4加6得10, 十位3加1得4, 10和4合起来就是“410”。

师:你想的“410”其实是多少呢?

生:50呀。

师:应该用40加10才得到50哦?!这个1可以写在哪儿呢?

(学生改写竖式)

生1:我觉得1一定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

师:这个1与原来的数要有点区别, 我们要让它像“孙悟空72变”那样变!变!变!你们觉得变大好还是变小好呢?

生1:我觉得大比较明显。

生2:太大就和数字一样, 分不清。

生3:还是小的好, 写起来方便。

师:放在哪儿合适呢?

生1:放在十位上。

生2:放在横线上面吧。

师:说的有道理, 书上表示的方法 (如图4) 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学生阅读书本, 验证自己的想法)

感悟:通过摆小棒与拨珠的实践活动, 学生已经深刻理解“满十进一”的计算原理。然而, 由于学生首次接触进位加法的竖式写法, 进位的“1”写在哪儿?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未形成深刻的概念。案例中将“1”的写法抛给学生, “是变大还是变小?”这一简单问话引发学生在观察、猜测、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 逐步形成对竖式计算格式的需要和建构, 感悟竖式计算所特有的数学思维方式, 引发学生对进位加法计算道理的深刻理解。

3.进位加教学设计 篇三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探索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过程,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初步理解笔算加法的顺序和进位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两道题,谁愿意来算一算?(指名板演)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口算。(指名口答)

1.口算。

8+6 45+7 1+5+1

3+8 69+4 2+6+1

5+7 47+8 3+4+1

2.用竖式计算。

53+21 6+22

师:(指学生板演的竖式)他们算得对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

師:是的,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

师:我们先来看一幅图(出示教科书第85页例题的情境图,标明小华和小明)。瞧,小华和小明正在欣赏邮票呢。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华有34张邮票,小明有16张邮票。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师:很好。你能把这道题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吗?(学生口述)求一共有多少张邮票,该怎样列式呢?

生:34+16。(板书:34+16)

师:34+16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先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1:(边说边演示)我是用小棒摆的。先摆3捆和4根小棒,再摆1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50根。

师: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0根小棒的?

生1:3捆和1捆合起来是4捆,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4捆和10根合起来是50根。

师:你算的是对的。能把你摆出的小棒整理一下,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里有50根小棒吗?

生1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为什么可以把它们捆成一捆呢?原来的4根小棒是——4个一,6根小棒是——6个一,4个一和6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

生2:(边在计数器上拨珠边说)我是用计数器算的。先在计数器上拨出34,再在十位上拨1颗珠,个位上拨6颗珠。现在个位上有10颗珠,10个一是1个十,把个位上的10颗珠去掉,在十位上添上1颗珠。算出来也是50。

用竖式计算,先算什么?

师:个位上4加6得10,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表示1个十,所以要写在十位上。为了和原来的加数区别开来,进上来的1,要写得小一些。再算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是几加几?

生:十位上是3加1,再加进上来的1得5。

师:所以34加16等于50。(指个位上进上来的1)谁来说一说,这个1表示什么意思?

生: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上进上来的1。

师:这个1在用小棒算时是什么?在用计数器算时是什么?

生1:用小棒算时是捆起来的那一捆小棒。

生2:用计数器算时是进到十位上的一颗珠。

师:很好。请小朋友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这道题用竖式再算一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

师:用竖式计算加法,从个位算起。如果从十位算起,方便吗?为什么?

师:会用竖式计算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了吗?(会)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请小朋友独立地用竖式计算。(出示“试一试”)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师:(请板演的小朋友)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先算个位上5加8得13,在个位上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6加2再加1,得9,就在十位上写9。65加28得93。

师:他算得对吗?十位上是6加2得8,为什么还要再加1呢?

生:这个1是从个位进上来的,所以要加上。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有什么不同?(完成课题的板书:进位)

师: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些什么?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师生共同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略)

4.进位加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教材一(下)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会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3、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尝试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正确笔算。

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两道题,谁愿意来算一算?(指名板演)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口算。(指名口答)

1.用竖式计算。

+ 21 34 + 12

2.口算。+ 6 4 + 7 9 + 5 7 + 6 + 8 6 + 4 2 + 9 8 + 8 + 7 4 + 8 3 + 9 5 + 6 + 30 + 40 50 + 30 + 10

师:(指学生板演的竖式)他们算得对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师:是的,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

师:我们先来看一幅图(出示教科书第85页例题的情境图,标明小华和小明)。瞧,小华和小明正在欣赏邮票呢。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华有34张邮票,小明有16张邮票。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师:很好。你能把这道题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吗?(学生口述)求一共有多少张邮票,该怎样列式呢?

生:34 + 16。(板书:34 + 16)

师:34 + 16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自己想办法算一算,算出得数后,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1)摆小棒。

生1:(边说边演示)我是用小棒摆的。先摆3捆和4根小棒,再摆1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50根。

师: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0根小棒的?

生1:3捆和1捆合起来是4捆,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4捆和10根合起来是50根。

师:你算的是对的。能把你摆出的小棒整理一下,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里有50根小棒吗?

生1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为什么可以把它们捆成一捆呢?原来的4根小棒是——4个一,6根小棒是——6个一,4个一和6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2)算珠。

生2:(边在计数器上拨珠边说)我是用计数器算的。先在计数器上拨出34,再在十位上拨1颗珠,个位上拨6颗珠。现在个位上有10颗珠,10个一是1个十,把个位上的10颗珠去掉,在十位上添上1颗珠。算出来也是50。

生3:我是这样算的,34 + 16,先算34加10得44,再算44加6,得50。

生4: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到黑板上写出竖式)先算4加6得10,再算3加1再加1,得5。

师:(结合学生的竖式引导)在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先从哪一位加起?

生:(齐)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上4加6得10,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表示1个十,所以要写在十位上。为了和原来的加数区别开来,进上来的1,要写得小一些。再算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是几加几?

生:十位上是3加1,再加进上来的1得5。

师:所以34加16等于50。(指个位上进上来的1)谁来说一说,这个1表示什么意思?

生: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上进上来的1。

师:这个1在用小棒算时是什么?在用计数器算时是什么?

生1:用小棒算时是捆起来的那一捆小棒。

生2:用计数器算时是进到十位上的一颗珠。

师:很好。请小朋友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这道题用竖式再算一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3)列竖式。

师:如果是列竖式,怎样列?

生说,师板书。

+ 1 6 师边板书,边说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数位要对齐)

课件出示竖式。

师:我们知道了在列竖式的时候数位要对齐,4和6是哪一位?(课件出示“个”)。3和1是哪一位?(课件出示“十”)

师:竖式列好了,怎么算呢?自己试一试,四人小组里讨论一下。

师:谁来说。生答。

师:你觉得从哪一位开始算比较好呢?为什么?

师:个位上的4加6得10,怎么办呢?让我们听听茄子老师是怎么说的。

课件演示茄子老师的话。

师:谁来说说茄子老师是怎么说的。

生说师板书,把竖式补书完整。

师强调: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1要写的小一些,在个位上写0,十位上在算的时候不能把个位进来的1漏了。

同桌互相说说怎么算。

二、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试一试。

师:会用竖式计算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了吗?(会)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请小朋友独立地用竖式计算。(出示“试一试”)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师:(请板演的小朋友)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先算个位上5加8得13,在个位上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6加2再加1,得9,就在十位上写9。65加28得93。

师:他算得对吗?十位上是6加2得8,为什么还要再加1呢?

生:这个1是从个位进上来的,所以要加上。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有什么不同?(完成课题的板书:进位)

师: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些什么?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师生共同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下面的竖式。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3.改错练习。

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错在哪里,并改正。

4.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5.《十几加几不进位》教学反思 篇五

首先,在学习“20以内的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不进位计算时,学生由生活情境中找到数学问题后,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十几加几等于十几,但当你问他们“你是怎么想的”时,他们就说不出来了。就在学生脑子一片空白时,我急中生智,巧用“连线”小帮手,使学生确信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在心理方面给予学生很大的信心,并板书。在此,又让我清楚的认识到机智的引导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帮助之大。

其次,画龙点睛之笔不可缺。一节课的生成需要教师的预设,虽然我做了预设,但没有精心全面的预设是不够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对于学生不同的算法,我都应该加以鼓励。然而,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拖沓”延误了课堂的有效教学,没有及时的总结提升课堂内容的重点,对学生的学生掌握新知影响很大。在当时巩固学生的.算法,优化算法:“先算个位上的数,再算十位上的数”强化不够。

再次,加强操作和观察演示活动。一节课下来,每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都有了自己的计算方法,并且有的认为这方法简单,有的认为那方法简单,我没有强烈要求学生统一用哪种方法,而是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有的学生甚至可以针对不同的题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学会了简单运用。

6.进位加教学设计 篇六

广元市金台小学

赵清华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二册第75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养成用竖式进行笔算的习惯。

2、体会在竖式计算只,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道理。

3、通过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竖式,会用竖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体会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具准备:课件、数字卡片、题单一份、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媒体播放音乐并出示大头儿子头像)

师:好听吗?说的是谁呀?你喜欢他吗?(媒体出示话语:我很棒!你行吗?你能像大头儿子那样自己说说自己吗?)

二、复习铺垫:

1、听题口算(卡片出示)+ 40

+ 20 +20 70 +16 47 + 2

+ 3(每答一道,出示大头儿子的答案)

2、谁能说说:

45、4和5各表示什么,在什么位?

三、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师:大头儿子不仅学习好,而且爱帮助、关心别人。他知道楼房小学的常建军小朋友有困难,就和小头爸爸一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他们的爱心。(媒体出示):小头爸爸捐了34元钱,大头儿子捐了5元钱,他们俩一共捐了多少钱?

1、列式并板书

2、口算(学生口述算理,师板书结果。)

3、竖式计算

师:口算大家都会了,今天大头儿子主要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另一种算法——用竖式笔算。(1)、认识竖式

师:竖式就是竖着写,先写第一个加数,为了准确知道它的位置,我们给它写上数位。34表示什么意思,各写在什么位?(师随即板书),34 + 5,然后在左边写上加号。猜一猜,第二个加数写在哪里?(生猜想)师:十位上没有该怎么办?最后下面划上一横线,表示等号。(生跟着老师写一写)

(2)动手操作:摆小棒算一算

(3)媒体出示小棒图说明算理,并写出结果。(4)练一练:写竖式

+ 4

7+ 42

师:小朋友们认识了竖式,自己试着写两个竖式,好吗?(媒体出示习题,生拿出题单写竖式)(5)比一比:你对了吗?

(媒体出示大头儿子写的竖式及话语:我做对了,你对了吗?)

(6)小结:

师:你觉的用竖式笔算,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媒体出示大头儿子的小结)

(二)创设情景,体会规律

师:大头儿子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棒。

(媒体出示)大头儿子跳绳,第一次跳了27个,第二次跳了32个,两次一共跳了多少个?

(1)列式(板书)

(2)用竖式表示(指名板演,并说说你的想法。)

动手操作:摆小棒并说理由。

(对于出现从十位加的现象,老师要给予肯定鼓励)(3)与大头儿子作比较。

师:谁能像大头儿子那样自己评价自己。

(三)比较例1.例2的区别,引出课题,并板书,(四)引导学生小结。

师:你感觉到两位数加两位数,首先怎么样?再怎么样? 四 .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师:小朋友,大头儿子不仅爱学习,爱锻炼,而且还喜欢游戏,今天他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到数学游乐宫去玩一玩,你们喜欢吗?

(媒体出示数学出示数学游乐宫中的三个游戏)(1)排排坐

师:他们的位置坐错了,你瞧,他们都哭了,你能帮他找找座位吗?(学生指明竖式错误,改正后,旁边的哭脸变笑脸)(2)数果果

师:这儿有一堆糖果,大头儿子数来数去,有些数不清了,你能帮他数数吗?(媒体出示糖果图,先3袋(每袋10颗)零1颗,后1袋 零3颗,完成右边的竖式。)(3)我是小小神枪手

师:大头儿子很爱打靶,他想和大家比试比试,愿意吗?(媒体出示4个靶子,每个靶子上有一个竖式,计算现的结果写在靶中心)2.发展练习:

师:用1.2.3.6这4个数字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竖式,你能写几个这样的竖式?

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一人记录,其他人用卡片拼竖式,小组交流,五.总结:

7.进位加教学设计 篇七

在高性能微处理器和DSP处理器中,二进制加法器的运算速度至关重要。加法器常常处于高性能处理器运算部件的关键路径中。随着微处理器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对加法器的运算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为了减少进位传输所耗的时间,提高运算速度,人们提出了许多快速加法器结构,如行波进位(RCA)加法器、跳跃进位加法(CSKA:Carry-SKip Adders)、进位选择加法(CSLA:Carry-SeLect Adders)、超前进位加(CLA:Carry-Lookahead Adders)等。它们都是利用各位之间的状态(进位传递函数P、进位产生函数G等)来预先产生高位的进位信号,从而减少进位从低位向高位传递的时间[2]。

在各种各样的加法器中,超前进位加法器(CLA,carry look-ahead adder)由于速度快、结构工整而广为流行。因此,如果能对它进行进一步改进,使其性能更优的话,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1现有超前进位加法器的设计

1.1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基本原理

设一个n位的加法器的第i位输入为ai、bi、ci;其中ci是低位来的进位,i=n-1,n-2,…1,0;c0是整个加法器的进位输入,而cn是整个加法器的进位输出。则其和以及进位的表达式如下:

只要ai-1bi-1=1,就会产生向i位的进位,所以称g为进位产生函数。同样,只要ai-1+bi-1=1,就会把ci-1传递到第i位,所以称p为进位传递函数。如果把式(5)展开,就会得到

称使用上述公式来产生所有进位的加法器为超前进位加法器[3]。

1.2基本超前进位加法器的设计

直接使用1.1节中的公式形成的电路是不规则的。当加法器位数较大时,需要很长的驱动线,而且要很大的扇出和扇入,造成延迟较大。因此,当位数较多时,这种实现方式不太现实[3]。这时,需要对超前进位加法器进行分组。对于一个n位(n>4)的加法器,一般按4位一组的形式对其分组,组内实行超前进位,组间可以采用行波进位也可以采用超前进位。按照这种思路设计的4-位超前进位加法器如图1所示。当组间也采用超前进位时,需要使用如图2所示的组间超前进位逻辑。

设计多位超前进位加法器时,由于超前进位加法器的模块性很好,可以反复迭代图1的4位加法器和图2的组间进位逻辑。比如由4个4位加法器通过组间超前进位组成一个16位的加法器,再由2个16位的加法器通过组间进位组成一个32位的加法器或者由4个16位的加法器组成一个64位的加法器。为了方便,本文称这种超前进位加法器为BCLA(Basic carry look-ahead adder),基本超前进位加法。

1.3SpCLA和MCLA

可以看出1.2节提到的基本超前进位加法器广泛使用与门和或门。与非门和或非门的面积和延时比与门和或门要小。基于此思想,Yu-Ting Pai 和 Yu-Kumg Chen于2004年提出了SpCLA(simplified carry lookahead adder)和MCLA(modified carry lookahead adder)。4位MCLA和4位SpCLA的电路图请参见参考文献[4]。

4位SpCLA和4位MCLA的电路绝大部分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在MCLA里,组间进位信号G是用一个四输入的与非门产生的,产生的是G;而在SpCLA里组间进位信号G是用一个四输入的与门产生的,产生的是G的反信号G_n,其他地方都是一样的。由于后续许多逻辑门需要用信号G,而且这些门处于关键路径上,虽然也有逻辑门要使用G_n, 但是它们处于非关键路径上。这样对SpCLA来说,由于产生的是G_n ,因此需要另外通过一个非门来产生G,增加了关键路径的延迟,而对MCLA而言,直接用与非门产生的是G,因此,关键路径上的门可直接用,那些需要用G_n 信号的当然也需要G通过非门来产生G_n,会增加一级门延迟,但是它们处于非关键路径上,因此对速度没影响。当用它们分别组成32位和64位的加法器时,面积虽然基本相同,但是SpCLA会多好几个非门的延迟,并且加法器的位数越多,关键路径上的非门也越多,延迟差别也就越大,这可以从图1的综合结果里得到证实。关于MCLA和SpCLA的更多信息可参考文献[4]。

2ECLA的设计

MCLA对超前进位加法器进行了优化,从理论上分析,由于用与非门、或非门代替与门、非门,因此相对基本超前进位加法器(BCLA)而言,面积会更小、速度会更快。从文献[4]中MCLA的电路图来看,MCLA似乎对超前进位的门级优化已到了极限。但是,本文经过仔细研究,提出了一种更优的超前进位加法器,从理论上说,它的面积会比MCLA还小,而速度会比它还要快,为了方便区别,在本文中我们称它为Excellent carry look-ahead adder(ECLA)。

在AOI的逻辑结构中,OI是画在一起的一个或非门,A的个数可以是1、2、3。AOI的表达式又分为AOI***、AOI**两种。AOI**中的**表示前面两个与门A的各自输入端个数,一般数字不得超过3,AOI***则表示前面共有三个与门。AOI结构和OAI结构一般比通过许多NAND或NOR门的连接组合实现,在面积和速度上都要优越得多[5]。因此使用AOI或者 OAI结构的复合门来设计超前进位加法器的话将会进一步改进它的性能。本文提出的ECLA正是基于这种思想。

2.14位ECLA的设计

本文设计的4位ECLA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在4位的ECLA里,门级类型比较多。进位传输信号p0、p1、p2、p3都是用异或门生成的,但是进位产生信号g的产生就很不一样了。由于要用到信号g1、g2、g1_n、g2_n ,所以先用与非门产生g1_n、g2_n ,再用非门对它们取反产生g1、g2,当然也可以先用与门产生g1、g2 ,再通过非门产生g1_n、g2_n ,但是这样的话由于与非门比与门面积小,延迟也小,所以本文使用与非门加非门的形式。在4位ECLA里只要用g3_n , 不需要用g3, 因此直接用与非门产生g3_n, 这比先用与门产生g3 ,再用非门对它取反产生g3_n的方法无论在面积还是时序上都有几乎两倍的改善,因为它只使用一个与非门,而后者要一个与门级联一个非门。g0直接用与门产生,这里不用g0_n 是因为用g0 的话可以凑成一个AOI21复合门,而用g0_n 就不能凑成AOI21复合门。但是通过这个复合门

产生的是c1_n,而不是c1,这与c2,c3的产生方式不同。所以和S1的产生用的是同或门,这与其它三位和用异或门产生是不一样的。这样,由于通过使用与或非结构的复合门,在时序、面积上都得到了改善。

2.2组间进位逻辑和16位ECLA的设计

ECLA的组间进位电路如图4所示。16位的ECLA如图5所示,它由4个4位的ECLA通过组间进位电路级连而成。本文的32位和64位的ECLA是由16位的ECLA级联而成的,而32位ECLA由于其特殊性,级联电路与64位的稍有不同。

2.332位和64位超前进位加法器的设计

从图5可以看出,16位的ECLA是由4个4位ECLA级联而成的,组间进位电路如图4所示。32位ECLA由两级16位ECLA组成,但是进位信号C16 是由两个与非门产生的(如图6所示),不是通过如图7所示的Cj+1 电路产生的,虽然这个电路的逻辑功能是一样的,但是图7的结构由AOI21复合门加非门组成的,它的面积比图6的两个与非门要小,但是通过AOI21门产生的是C16 的反信号,因此需要通过一个非门,这样会使延迟变大。而从低16位加法器向高16位加法器的进位信号C16 处在32位加法器的关键路径上,因此这样会使整个加法器的延迟变大。所以本文选择如图6所示的电路,面积虽然大了一点点,但是经过对比发现,只改动这一点的话,会使32位ECLA的延迟减少差不多0.2个纳秒。因此增大一点点面积是值得的,这里运用了以面积换速度的思想。

64位ECLA由四级16位ECLA级联而成,组间进位电路如图4所示。可以看到组间进位电路的Cj+1_n是由AOI21加非门组成的,刚说过,这种电路比两个与非门的延迟要大一些。但本文对64位ECLA的进位信号C16采用的是AOI21加与非门的结构,因为在这里C16 没有在关键路径上,它虽然会使得S32:16的产生速度慢一点,但是不会影响整个加法器的速度,因为后面还有S63:48比S32:16产生的要迟。而对32位的ECLA而言,S32:16的产生迟了,整个加法器的速度就慢了。这样,在64位ECLA的设计中,本文在不牺牲速度的情况下,减少了面积。还有一点必须要考虑的是64位ECLA和32位ECLA的最终进位输出信号Cout的产生,由于它处在关键电路上,因此也采用图6所示的电路,使其产生的速度更快。总之,本文针对32位ECLA和64位ECLA的不同特性,针对性的采用适合它们的电路结构,使得各自的延迟、面积都达到最优。

3综合后的时序面积讨论

上面对几种加法器的相对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预测。为了证实理论预测的准确性,本文对它们进行了逻辑综合,给出了综合后的面积和延迟的对比数据。本文使用的综合工具是DC,版本为Y—2006.06—SP4,综合库用的是smic13_ss_1p08v_125c。为了得出合理的结果,对所有用到的门包括 AOI21和AOI32都采用***HD1X类型,其中1X 指的是驱动强度,驱动强度越大,则驱动能力越强,速度也就越快,但是面积也越大。本文统一使用驱动强度为1X 的门来对上面的几种超前进位加法器进行测试,为了进一步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综合时使用dont touch 命令,这样可以防止DC自动对设计进行优化,能够保证综合后的网表和门级设计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能够保证得出的结论是有意义的。

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ECLA相对其他三种超前进位加法器有较大的性能提升。总之,在上面的4种超前进位加法器中,Yu-Ting Pai 和 Yu-Kumg Chen提出的MCLA的面积、时序都比BCLA和SpCLA 的要好,而本文提出的ECLA是所有四种超前进位加法器中面积最小同时又是速度最快的。综合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

4结论

随着计算应用对硬件处理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出一个高速的硬件系统将变得至关重要,而加法器是用的最多的电路模块之一,它的性能往往成为整个系统的关键,因此设计一个性能优异的加法器就显得至关重要。超前进位加法器由于速度快,结构工整而受到广泛欢迎。

本文针对超前进位加法器进行研究,尽可能地采用AOI结构的复合门和与非门,并在细微之处认真考虑,反复进行理论分析并进行综合测试,提出了一种速度快而面积小的超前进位加法器(ECLA),并通过综合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检验,发现综合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

参考文献

[1]靳战鹏,沈绪榜,罗旻.并行前缀加法器的研究与实现.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5;22(12):92—95

[2]安印龙,许琪,杨银堂.并行加法器的研究与设计.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4):330—334

[3]黄舒怀,蔡敏.超前进位加法器的一种优化设计.半导体技术,2004;29(8):65—68

[4]Pai Yuting,Chen Yukumg.The fastest carry lookahead adder,Second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lectronic Design,Test and Appli-cations,2004:434—436

8.进位加法“魔鬼”训练 篇八

我计算老是比同学们慢,老师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又给爸爸打了电话,于是,今天晚上爸爸放下设计软件的工作,专门对我的计算进行“魔鬼”训练(这可是他说的)。

一听“魔鬼”训练,我吓了一大跳,是不是要把我训练得很惨呢?还是听我来告诉你,爸爸是怎样训练我的吧:

爸爸先在电脑上把从1+1到9+9的81个算式全列出来,然后把其实一样的两个算式去掉其中一个像2+3和3+2就去掉了2+3,然后又把得数不超过10的不进位加法去掉。他右手握着鼠标,左手不停地按着删除键,不一会儿,爸爸指着屏幕上的算式说:“这些剩下的就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要想口算算得快,就要把它们全背下来。”

看到我愁眉苦脸的样子,爸爸还把这些算式都编成了口诀,就像这样:

我数了—下,总共才20句,而且读起来还挺好听的,就像我经常背的《千字文》。

爸爸又教我一边背一边做“进位加法手指操”,左手和右手都代表一个数,大拇指代表5,其他四个指头表示1。例如“七六13”,可以这样做:

一看就知道7+6=13了。我试了一下,还真好玩!原来爸爸的“魔鬼”训练是好玩的开心鬼啊。

日志评论:

林泽宇2月11日11:23:35

我真羡慕你有这么好的爸爸。

许少鸿2月11日11:24:26

林泽宇在我家里玩,我们一起上网的。我爸爸也说张青青的爸爸真有办法。

张知阳2月11日17:42:22

对的对的,我爸爸也让我把这个口诀表抄下来呢。

艾若男2月11日18:33:31

我觉得这个手指操很好玩。

宋铭娜2月11日18:36:13

下次班级开队会的时候,我要把这个手指操变成一个漂亮的舞蹈,你们就等着看吧。

江老师2月11日21:36:34

这个进位加法口诀表和手指操,我要在班上推广谢谢张青青爸爸的好办法。

9.进位加教学设计 篇九

年度一师一优课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

学 校:__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 作 者:______ 胡 蕾____

两、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胡蕾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联系整百数的口算,初步学会用与加数接近的整百数估计三位数加法的得数;通过应用加法笔算法则进行计算,探索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督促学生逐渐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认真计算、验算和及时改正错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从低位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1.竖式计算。(全班做,请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62+253=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检查板演题,说说怎样算的,注意观察哪一位上满10进1的,明确十位满10向百位进1。

2、通过刚才的笔算,谁能说说笔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10进1)

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还将应用加法笔算方法,继续学习三位数加法的笔算,看看你能有什么新的发现。(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学例5 出示例5(1)学生读题,说一说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2)提问:你能列式吗?教师板书:298+405=?

(3)不计算,你能先估算一下一共几百本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只要合理就可以,把它们看成整百数估计。)

学生汇报。298+405可以这样估计:298接近300,405接近400,300+400=700,所以大约一共捐了700本。

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那以后我们在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时,一般把加数看作与他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4)你能用竖式准确地计算吗?

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上黑板边说边写。师:和的十位应该是几?百位呢?为什么?(学生回答)请同学们看一看,得数接近刚才估计的700吗?

笔算得数接近700,说明可能算对了,那到底对不对呢,可以验算一下。请小朋友自己用竖式验算?(学生验算)

这道题计算时,哪些数位上相加满10要进位? 2.完成教材第70页“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向千位进1.指名生板演并验算。

追问:这道题计算时,又是哪些数位上相加满10要进位:

3、比较发现

请同学们看看这里的两道题,各是哪些数位上满10向前一位进1的?和开始复习的题目比一比,进位上有什么不同:

指出:复习的题目只有一个数位上要进位,这里两题计算时,个位向十位进位,接着又向百位进位;十位向百位进位了,然后百位还要向千位进位。这样的加法就是今天学习的新内容:连续进位加。(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说明:连续进位加就是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再满10向百位进1,百位又满10向千位进1。所以我们就这样说,哪一位满10就向前一位进1。(齐读)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展示学生所写成果,交流:第一小题是怎样算的?(注意提示和的十位、百位上为什么是几)第二小题哪些数位上相加要进位?第三小题呢?

指出:笔算加法,要注意进位,只要哪一位上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再加。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创设情境,请学生当小医生帮助啄木鸟。

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错在哪里,说给同桌听,然后改正过来。

交流:第一小题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百位上应该得几?第二、第三小题呢? 你发现这三题都发生了什么错误? 指出:进位加不光要注意哪一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还要注意向前一位进的1相加时不要忘了加,否则也会发生错误。所以计算时一定要认真想、仔细算。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每一组做一题并验算,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说明,其他同学当小法官来判断正误,突出最后一题需要连续进三位。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快速读题并列式解答,指名生汇报。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交流:剧场400个座位够坐吗?你是怎样想的?(195人和198人都接近200人,200人加200人等于400人。两个年级人数不满400人,够坐。)

四、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位数加法笔算进一步认识了什么?有哪些体会和收获?(学生说各自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298+405=703(本)

10.进位加教学设计 篇十

当学生间交流时,我特别提出会说不如会听的观点,要求学生在听中补充,听后评价。尤其要比较自己的方法与谁的方法相似,从而按照思维方式将多种方法归类。这时学生对于多种计算方法的认识才清晰而有条理,算法的优化才在学生的心里得到内化。学生自愿地接受新方法,改善自己的解题策略。完成了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化过程。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归纳出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再加以板书,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因为课堂上,教师的必要引导是十分重要的,有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不至于盲目,有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更有意义。在学生生动而丰富的操作中,运用转化的思想,学生通过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一切不仅仅是列竖式计算的过程这一知识的需要,而且也是探究型学习方式的需要。

数学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让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交流合作,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和妈妈一起去玩具店买玩具的具体情境,妈妈只准许你买两件玩具该怎样设计购物方案呢?请你们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并计算出一共需要花多少钱?这个实际问题,将教学内容更好的融入了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中把握知识技能,学会思考问题的。所以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把握知识获得技能。

整节课教师的教适应了学生的学,给学生创造了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环境,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线的思想,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面都得到方发展。

11.科学发展比作为 进位争先创一流 篇十一

一、坚持开门搞活动,把解放思想作为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坚持开门搞活动,走群众路线,力求学习实践活动与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同频共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形成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共识。走出去,到无锡市、江都市和山东省桓台县等第一批试点单位学习活动组织经验,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江都、建湖、阜宁、灌云等地学习发展经验,排找发展差距。请进来,邀请6名领导专家就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领导干部的新闻意识与媒体应对、当前宏观金融政策等课题作专题辅导,提升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沉下去,根据工作需要,针对发展难题,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19篇调研报告,初步研究确定出台《关于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5个体制机制性文件。敞开门,通过召开多层面座谈会。设立征求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公布电子信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征集并梳理出意见建议107条,并原汁原味地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单位进行反馈,增强了整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讨论,围绕科学发展“目标是什么、差距在哪里、现在怎么办”,紧密联系各部门、各单位实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并在县内媒体上开辟专栏交流。通过深入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开展,清除了思想障碍,明晰了科学发展的思路举措,营造了“科学发展比作为、进位争先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突出实践特色,把保增长促发展作为最大实践

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响水发展实际,进一步突出实践特色,坚定不移保增长,抢抓机遇调结构,全力以赴促发展,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服务现有企业保护现实增长点。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明确四套班子领导挂钩服务,选派120名机关干部挂职服务,鼓励部门发挥职能服务,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开拓市场、解决难题。春节前后,积极动员企业“少放假、多加班、早复工”,加强经济运行指导和监测,建立日报制、周报制、专题会办制等制度,做到以天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积极实施技改扩能、降本增效、上市融资、战略重组、品牌创新等“五大工程”,出台奖励政策,促进企业提速增效、做大做强。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培植新增长点。扎实开展“项目投产达效推进年”活动,落实“四个一”(一个重点项目、一名挂钩领导、一套服务班子、一张开竣工时间表)项目推进机制,强化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责任和部门负责人服务责任,并通过月度通报、季度点评、两次项目集中开工集中观摩、常委扩大会随机点述服务项目情况等措施,加快八大类147项重点项目、实事工程实施进度,确保歌德诺贝柠檬酸、大和氯碱二期、粤港螺旋桨、中原起重机等重点项目按期竣工投产。三是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后续增长点。继续开展“项目攻坚年”、“外资突破年”活动,按照“政府抓产业、企业抓产品”的要求,坚持领导带头招商、小分队专题招商,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努力形成项目签约、开工、竣工、投产、储备工作“五个一批”良性循环。按照“培植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的要求,坚持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调整,坚持以投资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先后引进了投资40亿元的钛白粉、20亿元的石油储备、10亿元的酰胺类除草剂等一批重大项目、补链项目:积极引导造船企业进一步调优船型品种,大力拓展特种船、工程船、海上作业平台等造船修船业务,实现造船产业逆势上扬,力争年内有20条万吨以上船舶建成下水,不断拉长做粗主导产业链条,加快打造江苏沿海知名的造船、能源、环保化工三大产业基地。抓紧做好总投资40亿元的成日钢铁、总投资8.5亿美元的五常造纸等重大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以产业龙头项目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三、坚持高度关注民生,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根本目的

坚持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让科学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围绕创业富民,扎实开展“四送一帮”(送信息、送项目、送执照、送培訓、帮资金)活动,落实帮扶项目830个。结对3600多户群众创业;扎实开展创业援助工程,提供小额贷款,发展短平快项目,促进困难群体创业致富。围绕就业惠民,加大就业培训和服务力度,举办5场大型招聘会,4754名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未就业的大学生和退伍军人顺利实现就业;加大困难家庭就业扶持力度,扶持200户双下岗家庭实现再就业。围绕保障安民,加快县实验小学新区等4所学校建设,投入2000万元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均衡教育资源,促进学有所教;新建54家村级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促进病有所医;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55%,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万人,促进老有所养;加快11万平方米安置房、110套廉租房、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促进住有所居。围绕实事为民,县委、县政府确立县城公交建设、农村清洁能源改造等15件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已完成投入4300多万元,其中6件提前完成;各参学单位排出实事项目232件,并建立台帐,采取项目化、销号制的方式加以推进,目前已完成184件。县实践活动办公室专门成立项目实事组,加大督查推进力度,确保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上一篇:《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反思下一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故事教案《请你抱抱我》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