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婚恋观误区(论文)

2024-08-19

浅论大学生婚恋观误区(论文)(共6篇)

1.浅论大学生婚恋观误区(论文) 篇一

浅论婚恋交友节目主持人“新闻化”

宋田雯

2013-3-15 15:52:26来源:2013年03月13日14:22 今传媒

摘 要:近几年,婚恋交友节目由发展到崛起的过程中,进行了不少改革与调整。其中,新闻主持人在节目中挑大梁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本文主要以当下热播的《非诚勿扰》、《百里挑一》、《我们约会吧》为例,分析新闻主持人“转行”主持婚恋交友节目的可能性及相较于娱乐主持人的优势,同时阐述了新闻节目主持人为婚恋交友节目带来的内容、风格方面的变化及其意义。

关键词:婚恋交友节目;主持人;“新闻化”

自今年6月起,前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邱启明高调接棒《我们约会吧》以来,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又多了一位新闻主播出身的主持人。至此,引跑国内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三大王牌栏目《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谁能)百里挑一》,都启用了新闻类节目主持人来担此重任。在如今电视节目纷纷主打“娱乐牌”来博收视之时,婚恋交友节目却选择了“严肃”风格的主持人,这是别出心裁的无意之举,还是思考已久的突围之道?

一、新闻主持人“转型”主持婚恋交友节目的可能性

《百里挑一》的原主持人是被称为沪上荧屏“万人迷”的程雷,调查显示他是上海电视台观众认知程度最高的节目主持人。然而,由他主持的《百里挑一》成绩一直平平。2011年6月份,《百里挑一》栏目方将主持换成了《东方直播室》主持人骆新,他接棒的那一期(2011年6月10日)全国29城市收视率0.98,创下节目收视新高,首夺同时段省级卫视第一[1]。2011年8月,《百里挑一》姊妹篇——男选女版相亲节目《谁能百里挑一》开播,主持方面也由骆新挑大梁,并创造了收视开门红[2]。而《我们约会吧》的前主持人则是鼎鼎大名的何炅,他主持时节目的收视成绩已经不俗。在邱启明接任后,全新改版的《我们约会吧》屡次获得同时段全国收视第一的好成绩,并且收视不断刷新。另外,孟非主持的《非诚勿扰》长期以来一直霸占着相亲节目的头把交椅,并成为江苏卫视的品牌栏目,红遍全国。也许,孟非的成功并不能证明新闻主播一定适合主持婚恋交友节目。但骆新和邱启明接棒以来,节目所取得的收视与口碑双赢,则能够说明,有“新闻背景”的主持人比单纯的娱乐节目主持人更能掌控好摇摆在“娱乐表演”

和“生活服务”之间的天平。而这一点,恰恰是主持婚恋交友节目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是披着真人秀外衣的生活服务类节目。既要有娱乐表演的成分,也不能脱离务实的服务性。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单身男女寻姻缘、牵红线。在节目刚开播时,为了吸引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可能会展现更多的娱乐性、话题性。当节目渐渐走上正轨,有了固定受众后,便会强化它的主要服务功能,弱化娱乐炒作。这一点,可从《非诚勿扰》的发展中窥见端倪。因此,婚恋交友节目并不是单纯的娱乐节目,它本质上是生活服务节目。正是这一性质才使得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能够有施展拳脚的机会。当然,新闻主持人如果只有专业能力而没有个人素养,也难以征服相亲节目的观众。而被三大相亲节目挑中的孟非、骆新和邱启明,正是兼专业能力与个人魅力于一身的新闻主持人。

二、新闻主持人主持婚恋交友节目的形象优势

(一)重塑有别于娱乐主持人的睿智、稳重形象

稳重、睿智、敢言,是孟非、骆新、邱启明在主持新闻节目时所形成的形象特点。“转行”做婚恋交友节目主持人后,他们并没有走上完全娱乐大众的道路,而是部分沿袭了原来的形象。与一般的综艺娱乐主持人的时尚风——新潮的发型、摩登的服饰不同的是,几位新闻主播出身的主持人,在着装形象上相对朴素沉稳,装扮简洁大方,大部分时候都身着正式的西服,与年轻的男嘉宾形成对比,突显主持人稳重的主导地位。这种有别于娱乐主持人的稳重形象,提升了相亲节目的品味和格调,给人一种朴实、值得信赖之感。

(二)正面社会形象有助提升信任度

孟非、骆新和邱启明三位在主持相亲节目之前,就已经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广泛赞誉度。这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他们通过新闻主持、评论,展现出了一定的人文关怀和民生视角,从而受到了观众的肯定[3]。他们积极正面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受众对节目真实性的担忧。另一方面,良好的口碑不但有助于提升原有受众对节目的信任,还能吸收潜在受众。例如,原来因为是娱乐主持人主持节目而放弃收看的传统中老年观众,以及几位主持人的粉丝群体等等,都

有可能成为新的观众。事实上,主持人就是节目的“形象代言人”。社会形象越好,越能提高受众对节目的接受度,缩短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达到建树节目品牌美誉与忠诚的目的。

三、新闻主持人为婚恋交友节目带来内容、风格的变化

(一)百姓视角,生活话题

孟非、骆新、邱启明因主持新闻节目,长期关注民生话题,对大众心理非常了解。他们善于从普通百姓的视角看问题,并站在客观的角度给予理性分析和建议。另外,三位主持人已婚的身份使他们更能把握男女嘉宾的两性心理差异,这有助于他们提供更多实用的经验。孟非在主持《非诚勿扰》时,很喜欢与观众分享他与妻子的相处心得。有段时间,有传言说孟非和女同事关系暧昧,他的妻子也做过翻口袋、查短信的事情。孟非知道妻子误会后找机会当着女同事的面介绍了妻子,从此误会澄清,两人也和好如初。孟非在主持节目时,常用这件事总结出的经验,幽默地告诉大家:“如果老婆突然关心你的收入和开支,那么,你得小心了,你的婚姻生病了。[4]”主持人也是普通人,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尤其是新闻主持人,涉及到房价、工资、就业等社会话题时,他们比常人有着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在主持相亲节目的过程中,自然能够与嘉宾深入地探讨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而年轻的综艺娱乐主持人,一般来说对于社会生活话题了解得比较少,他们更喜欢和嘉宾聊一些时尚、休闲娱乐方面的话题。

(二)传递正能量,宣扬主流价值观

新闻出身的主持人因为植根于内在的修养,具有很强的使命感:就是要遵守道德底线,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由于个人价值观的差异,两性之间、嘉宾与主持人之间很容易产生冲突。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孟非、骆新、邱启明三位主持人并不会剥夺嘉宾表达观点的权力,而是为他们提供发言平台,将不同的声音传达出来,从而使各种意见在交锋中逐渐被厘清。他们擅用主流价值观去引导受众,提升大众文化的品格,更好地发挥平衡和协调作用。既不显得媚俗也不生硬,使电视大众文化在平衡中健康发展[5]。在《我们约会吧》近期节目(2012年10月03日)中,曾经被很多女嘉宾讽刺为 “极品男”的嘉宾再度登场,他显得很胆怯。邱启明观察到男嘉宾的紧张情绪后,立即作了适度的引导。他说:虽然女嘉宾不能接受男嘉宾上次对女友提出的要求,但这是他内心最纯真最理想的想法,这其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

利。如果女嘉宾不认同,可以用道理来反驳,而不是以霸道锋利的语言来奚落他。这一点评赢得全场掌声。作为相亲节目的主持人,邱启明不揭伤疤,用人文关怀引导观众走向更高的审美层次[1]。而普通的娱乐主持人往往因过于注重娱乐或能力不强而忽视了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

(三)把握平衡点,掌控能力强

婚恋交友节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娱乐节目,它的主要功能是服务。因此,在“秀”与真实之间的平衡点需要把握,否则容易走向极端。娱乐主持人在主持时,抢了节目嘉宾风头的情况时有发生,网上对此的批评议论并不少。也许他们并不是有意为之,只是娱乐的天性使他们忘了顾及他人感受。娱乐主持人何炅在主持《我们约会吧》时就把注意力放在找笑料上。在一期节目(2012年01月21日)中,男嘉宾问女嘉宾在平时生活中是不是也穿得像在舞台上一样性感,女嘉宾解释说:“比较少(这样)吧。”何炅就接话说“是比现在穿得还少吗?”引得全场哄堂大笑,而女嘉宾则显得有点尴尬。开玩笑是可以的,但需要把握好度。如果只为展示主持人的搞笑本领而不顾嘉宾的感受,则会把节目引向低俗。相反,内在涵养很高的新闻主播们会在嘉宾们需要帮助时适当地用幽默来解围。用他们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及缜密的言辞,赋予节目灵魂而不在于表面的娱乐,为节目加分不少。比如在最近的国庆特别节目《百里挑一》(2012年10月05期)中,一位男嘉宾在展示才艺“报菜名”时因一时紧张忘记了先前准备的内容,骆新见状赶紧用玩笑的语气说:“我估计你已经吃了半条鱼下去了!”闻言全场拍手大笑。这种调侃将男嘉宾忘词的窘态描述成被鱼卡住的状态,形象生动。正是这样的幽默化解了男嘉宾的紧张情绪,给他缓冲的时间,同时也调节了节目气氛。

新闻主持人转做“电视红娘”的成功,开辟了电视节目创新的一条新道路。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毕竟,“严肃化”的新闻主持风格在脱离严肃的政治、经济、社会话题后,需要进行调整才能够很好地融入其他类型节目。我们可以看到,几位主持人都是在变化中一步步走来,而不是一成不变地用原有方式来主持相亲节目。

一个节目的成功有许多因素,正如一盏明灯能闪耀黑夜必定少不了每一颗螺丝钉的功劳,但其中最重要的一定是能让它通电的装置。而主持人在节目中,所扮演的正是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相亲节目“半娱乐化”的性质与“半严肃化”的主持风格所碰撞出的火花,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从而将收视推向制高点。

2.浅论大学生婚恋观误区(论文) 篇二

一、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误区的种种表现

(一) 以自我为中心的爱情表达方式。

爱情的表达方式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现在的校园提供了许多机会让学生更开放地表达自己的爱情, 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 校园的每一个地方, 都成为恋人们缠绵的地方, 他们不顾周围路过的同学, 旁若无人地做着自认为很浪漫的事情, 甚至有恋人在大白天许多人路过的校道旁开始自己的缠绵。马克思曾说:“在我看来, 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虚, 甚至羞涩的态度, 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过早的亲昵。”爱情是激情的涌动, 是喜悦的流露, 它需要传递与表达。但是爱情的表达要在尊重对方意愿的基础上, 尊重群体的心理, 是合乎场合的。爱情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代、观念、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应当学会采取合适的爱情表达方式, 避免粗俗的不合时宜的表达方式。

(二) 以物质为主导的婚恋追求过程。

有的大学生, 特别是女生, 对于另一半的经济条件和工作岗位很是看重, 如果男方经济条件不好那就一律免谈。在现实中不少大学生在恋爱中, 向对方提出过多的物质要求, 这不但给对方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 而且亵渎了爱情的纯洁美好。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 有的女生便产生一傍大款二傍高官的念头, 至于这些男士的其他条件则可以降低。恋爱在他们眼中纯粹是交易, 他们逐渐成为金钱和权势的奴隶, 虽然在物质上相对富足, 但精神空虚, 很少有真正的爱情和幸福。

(三) 以感性为主体的性爱呈现形式。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在踏上社会之前的过渡时期, 在此期间, 人的身心还没有完全成熟, 情感及职业等方面还极不稳定, 因此恋爱的成功率并不高, 如果恋爱中的男女由于缺乏理智而出现越轨行为, 而恋爱关系又不能走向婚姻, 一旦处理不好就将对以后的情感和家庭生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故不宜过早发生性行为。当代学生受西方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对性行为持较为开放的态度的人数有上升趋势, 校园恋爱、同居行为已不是个别现象, 更有甚者对性行为持不严肃态度, 在校园里造成不良影响。

(四) 以恋爱为生活全部的爱情经营模式。

由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往往会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需求。一些大学生把恋爱视为生活的主要目标, 于是花前月下、出双入对, 对恋爱以外的事情不感兴趣, 以至于荒废了学业, 疏远了同学间的友谊。此类情况在海外学子中尤其普遍。在国内时在家长的约束下他们还是以学业为主, 一旦出国念书, 在“山高皇帝远”的情况下, 就容易将学习抛诸脑后, 恋爱和有娱乐就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 学业的荒废就不可避免。恋爱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是人生的全部, 人生还有更重要的目标和理想需要我们去追求。

(五) 以偏激行为来处理失恋的消极心理。

从心理角度来看, 失恋可以说是大学生求学期间最严重的挫折之一。失去了对方的爱情, 而这种情感又无法替代, 就容易使失恋者产生消极表现和做出偏激行为。主要体现在:

1. 自卑心理。

失恋使大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吸引力产生极大怀疑, 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再去爱人。有的学生因为失恋觉得没有面子, 在同学、亲友面前无地自容, 特别在异性面前失去自信, 这表现出失恋大学生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出现偏差。

2. 绝望心理。

这是失恋所带来的一种极端心理反应, 尤其当处于热恋中, 其中一方被另一方拒绝而分手时, 这种心理表现得格外强烈。当事人很难心理平静, 甚至可能发誓以后不再恋爱, 对爱情绝望。

3. 报复心理。

这是大学生激情犯罪的一个常见起因。失恋后, 有的学生失去理智, 把自己的痛苦全部归因于对方的抛弃, 认为对方对不起自己, 因此产生报复心理。特别是由于一方不道德而导致的失恋或恋爱进程明显受他人阻挠, 更容易使当事人产生报复心理, 这种心理带有破坏性。

4. 悲愤、渺茫消沉心理。

有些学生一旦失恋, 就学业、前途也不顾了, 终日沉浸在极度痛苦中, 变得性格古怪, 使人难以接近;有的人选择对自己行为不加约束, 放纵自己, 借酒消愁, 对他人的关心不予理解, 冷漠、痛苦, 严重的甚至导致精神分裂症;有的什么都不考虑, 只感到一片渺茫, 今后也不知怎么办。

5. 一了百了的自杀念头。

当失恋者感到十分痛苦而无法自拔的时候, 他们会采取非常极端的做法, 走上绝境, 以死来求得痛苦的解脱。

二、改变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误区的对策

作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 我们必须进行一些尝试, 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大学生良好婚恋观的道德培养途径。通过实践和总结, 我认为以下几种途径是我们值得尝试的。

(一) 加强“两课”建设, 加强婚恋观教育。

尽管我国的教育从小学起就开始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但是由于社会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使得现在有这样的说法, 一学期的辛苦教育, 学生一个假期全忘了, 甚至有“五小于二”的说法。因此要使在校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除了积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外, 还要让其树立起正确的“心理”, 自觉增强反腐抗变的能力, 面对不良风气和行为能自觉抵制。因此在加强“两课”建设的同时, 以思想品德课为基础, 增开如人生观、婚恋观和心理卫生等选修课, 对正确的婚恋观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 并可侧重对大学生恋爱道德和恋爱责任的教育, 拓宽和丰富“两课”的内容, 教育学生学会处理恋爱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

(二) 利用主题讲座、心理咨询、电话热线等形式展开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教育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教育, 学生则以受教者的身份被动的接受教育。主题讲座、心理咨询、电话热线等形式能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使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况, 同时注意处理好知识教育和心理辅导之间的关系。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在父母的过度庇护下, 成长经历一般比较顺利, 缺乏对失败和挫折的心理体验。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 极易产生受挫心理, 造成情绪波动。心理调节能力较差, 因此, 利用主题讲座、心理咨询、电话热线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和增强心理调适方法, 学会正确对待恋爱、婚姻中的问题。

(三) 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 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小环境。

社会是个大环境, 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 站在思想前沿, 接受新生事物较快, 思想活跃, 渴望友谊、交往, 同时社会阅历浅, 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 在鉴别能力上不够成熟等特点。因而在高校的婚恋观教育中, 要围绕社会上婚恋问题的热点和焦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 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和认识社会现实问题,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社会大环境中存在的消极现象,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人生价值观。同时, 积极营造校园小环境, 包括校园环境美化、净化, 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四) 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 对学生进行恋爱观教育。

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是校方不可推卸的责任, 学校无可争议地成为大学生学习期间的监管者。学校首先要组织力量对校园的新时期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探讨, 帮助学生认清爱情“可遇而不可求”的实质;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体系, 引导大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 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坚持“学业在先, 恋爱在后”, 大力宣传表彰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典型, 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业。启发学生正确处理好同学、恋爱、友谊的关系, 教育学生反对纵欲、批判性解放、性自由等错误观念。

家庭也应承担教育子女的义务,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恋爱是人生的必修课, 但不是大学的必修课。父母要教育子女, 爱情不能制造的, 如果为了恋爱而恋爱, 那么学分和感情分都会受到巨大的损失。恋爱对象的挑选应以共同的理想、志趣做基础, 而不是为了满足暂时的生理或心理需要, 要勇于提倡大学生寻求纯洁高尚的爱情, 坚决反对盲目地游戏爱情。学校与家庭紧密联系, 形成互动, 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 使之格调高尚、行为端庄。

学校与家庭紧密联系, 形成互动, 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 使之格调高尚、行为端庄。这样一方面能促使他们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 督促自己进取向上, 另一方面教育他们文明恋爱, 不轻尝禁果、跨越雷池。

总的来说, 大学生恋爱背负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已越来越少, 年龄、家庭、地位, 信仰这些都成为不设限的限制, 为大学生恋爱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虽然他们的恋爱观随时代发展愈趋现实, 但一些封建保守思想仍存在。爱情是美好的, 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大学里除了爱情还有许多其他有意义的事等着我们去尝试。所以,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乐观, 积极、真诚、有分寸地恋爱是我们最明智之选。

摘要: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中的重要群体, 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 他们的行为观念无疑代表了年轻人的主流和方向, 关系到民族、国家的明天, 也影响到社会文明。婚恋观是个体在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折射点。大学老师需要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 培养他们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的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中出现的问题, 树立婚恋责任意识, 并帮助大学生形成对美好婚姻家庭的正确认识, 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存在误区,处理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小英.大学生婚恋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3) .

[2]邹春平.浅析大学生恋爱现象.宁德专学报, 2005VOL15 (5) .

3.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报告 篇三

调查时间:2013年6月7日

调查目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爱情这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一直是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对大学生恋爱是理解的、祝福的。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恋爱与婚姻的看法,我们十五班1组进行了此次大学生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在网上调查的学生是来自不同的的大学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的学生是来自我们本校不同专业的学生

调查形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我们通过当场随机发放给同学填写并当场回收和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组总共做了110份问卷。总共回收109份。回收率达100%。

调查过程中处出现的问题与解决:

本次问卷调查的题目是从百度下载下来的,下载下来的题目有很多问题不太符合本次调查问卷的目的,因此我们组的组员对有问题的题目进行修改,是它形成了一份新的问卷调查题目。

调查经过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的讨论结果如下:

1、决定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

2、决定本次调查的题目是从网上下载下来并对其进行修改;3决定本次调查份数为110份,并由我组成员每人负责10份;

4、决定每个成员所负责发放10份调查问卷并回收和统计。

5、最后由各个成员把自己统计后的结果发给田争艳同学,并让田争艳同学进行本次问卷的全部统计,统计完后再把统计结果发给我们组的各个组员;

6、由各个组员依照统计后的总结果,各自写本次调查问卷总结。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你是否赞成大学生谈恋爱?()

A.赞成 B.不赞成 C.无所谓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赞成大学生谈恋爱,这说明大学生谈恋爱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是不可缺少。

2.你认为大学生为什么会谈恋爱?()

A.因为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B.因为寂寞 C.因为周围的人都在谈恋爱 D.因为父母的催促 E.其他——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一半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在于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而另一小半大学生认为因为寂寞而谈恋爱。

3.你觉得大学恋人是否最终可成为夫妻? A.会 B.不会 C.说不清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同学认为大学恋人最终是否成为夫妻,说不清。

4.你的恋爱观是什么?()

A.只愿一生爱一个 B.每一次都是认真的 C.遇到合适的为止 D.没想过

由统计结果来看,不同的同学恋爱观不一样,大部分同学的婚恋观是:每一次都是认真的。

5.你对恋爱的态度是什么?()

A.共同努力,坚持到底 B.顺其自然 C.有了更好的就换

统计结果,55.0%的同学对恋爱的态度是:顺其自然;39.4%的同学对恋爱的态度:共同努力,坚持到底。说明同学们对恋爱是认真的。

6.若你与自己倾心的恋人毕业后在不同的城市,双方均有较好的事业发展,你的事业和爱情发生了冲突,你会?()A.分别发展,继续交往 B.分手,选择新感情 C.跟随对方 D.说服对方跟随自己

从数据结果来看,当事业与爱情发生冲突时,大部分同学的选择:分别发展,继续交往。说明同学们期待爱情与事业一起两个都不能放。

7.如果失恋你会怎样做?()

A.死缠烂打,努力挽回 B.痛不欲生,不知所措 C.重新开始新感情 D.让时间来疗伤

大学生在谈恋爱的同时也会有可能失恋,面对失恋,我们如何解决呢?从统计数据结果来看,大部分同学面对失恋所采取的应对方法是:让时间来疗伤;而31.2%的同学选择的是:重新开始新感情。这两个选择是比较合理和积极的。

8.你对大学生同居现象的态度()A.只要相爱就可以 B.在各方面允许的情况下未尝不可 C.坚决反对 D.无所谓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同学们对大学生男女同居现象的态度各不相同,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各方面允许的情况下大学生男女同居未尝不可。

9.你认为大学生婚前发生性行为的动机()

A.发展和巩固感情 B.对性的好奇 C.追求快感 D.满足好奇

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动机,被调查的大部分同学认为:产生该动机是对性的好奇。

10.你对在校大学生结婚这一现象有何看法?()A.可以接受 B.可以接受别人,但自己不会这样做 C.坚决反对 D.没意见

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开放,大多数同学们认为在校大学生结婚是可以接受的,69.7的同学认为可以接受别人,但自己不会这样做。

11.你如何是看待婚姻?

A.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B.不一定要结婚 C.没有想过

谈婚论嫁是当代青年生活必须经历的事,大部分同学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必须的。

12.你认同哪种结婚的动机?(可多选)A.真心相爱 B.经济利益 C.生儿育女 D.到结婚年龄 E.对另一半的责任 F.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1真心相爱 ○2对另一半 同学们对结婚最突出的动机是:○3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的责任 ○

13.你认为结婚的两人一定要有感情基础吗?()A.一定 B.不一定

对于结婚的两个人一定有感情基础吗,这个问题。少部分同学认为不一定,但是大部分同学认为一定。我赞同大部分同学的看法。

14.你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情绪会不会收到恋情的影响?()A.完全不会 B.有点受影响 C.影响很大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恋情会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

15.你择偶时认为下列哪些因素最重要?(可多选)(A)道德品质(B)文化程度(C)两人感情(D)气质修养(E)生活习惯(F)兴趣爱好(G)能力才干(H)健康状况(I)性格脾气(J)相貌身材(K)价值观(L)父母意见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同学认为择偶的最重要因素:

1、道德品质 2文化程度 3两人的感情 4气质修养 5性格脾气

16.你希望你的男/女朋友的能力:()

A.比自己稍逊 B.与自己相当 C.比自己强

对于自己心目中的那一个的能力,大多数同学都想自己心目中的他或她能力比他或她强。

17.现在许多女性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你是否赞同“女依赖男”的观点?()

A.赞同 B.不赞同 C.无所谓

干得好当然比嫁得好啦,嫁得好,女依赖男,那万一出什么差错,男的不在了,嫁得好又有什么用。所以,大多数同学不赞同是对的。

18.当你发现了你的恋人有你很厌恶的缺点时,你会怎样做?()A.莫不做声,强忍着 B.当面告诉他∕她 C.爱屋及乌 D.重新考虑是否真的合适

当你发现了你的恋人有你很厌恶的缺点时,你会怎样做。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同学认为,当面告诉他或她,这样比较好。

19.在恋爱期间,你认为约会所花费的开支应该是谁出?()A.男生 B.女生 C.AA制 D.分情况而定

对于恋爱期间,约会所花费的开支应该是谁出这确实是个问题,毕竟花的是父母的血汗钱,谁出谁都会心疼,这得分情况而定了。

20.你会为了在大学里谈恋爱而降低自己选择要求吗?()A.会 B.不会 C.有可能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同学认为在大学里谈恋爱不会降低自己的要求。

21.你对网恋的看法?()

A.现代人求新求变的心态,所以网恋都不长久 B.不看好,而且觉得满是陷阱 C.是解决生男生女的好办法 D.没想过

网恋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很多同学因为网恋上当受骗。所以很多同学认为不看好,而且觉得满是陷阱,这是正常的。对于网恋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否认,有的人是通过网恋来认识并结合在一起的。但是网恋的弊还是大于利的。

22.你认同闪婚么?()A.认同 B.不会长久的 当今社会,闪婚越来越严重,通过调查表明,很多大学生是不认同闪婚的,他们认为闪婚是不会长久的。

23.你如何看待如今离婚率甚高的现象?()

A.很正常,不合就离 B.对婚姻没什么看法 C.结了就不会离 D.会担心自己也有如此结果

当今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大部分同学认为很正常,不合就离。我认为离婚率高是因为男女之间的感情不是很深厚,感情基础不坚定。

24.你对婚姻道德观是什么看法?()

A.要忠于对方 B.容忍一夜情 C.精神出轨可以原谅 D.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到的婚姻观,最重要的是要忠于对方。

25.你是如何看待相亲的?()

A.节约时间 B.被父母催促 C.觉得好玩凑热闹 D.真心想找到另一半

4.大学生婚恋观调研报告 篇四

实践报告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

班级: 组别: 成员:

指导老师:

目录

一、调查背景

二、课题提出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结果

六、调查分析

七、体会感悟

八、导师评语

一、调查背景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恋爱已经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了大学生婚恋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由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进而发展到正视现实、积极引导。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问题的态度和观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的进步增强,固有的婚恋价值评判体系正受到冲击。作为跨世纪的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正折射出代中国社会婚恋价值观的种种。

大学生婚恋观是指大学生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大学生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其不但直接影响其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当代大学生生理条件成熟,思想开放,加上校园环境的相对自由,婚恋已成为高校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的碰撞也给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带来了考验。因此,如何使当下大学生婚恋现实与传统婚恋道德相调和成为当务之急。而所谓的婚恋道德是指个体反映在婚恋中所必须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现代社会中再用以前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已经不太现实了,但是一定的准则还是要遵循的。

现在有一句流行用语叫做: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在耍流氓,的确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把婚姻家庭看作谈恋爱的终极目标,恋爱意识的开放性与传统恋爱家庭的矛盾,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判断的迷失他们恋爱的主要目的不是婚姻家庭,而是寻求精神寄托和感官享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婚恋是以孤独为恋爱动机,而以人品、才能、性格、志同道合等为标准,寻求择偶对象。这样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状态:动机“低劣”标准“高尚”。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性”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恋爱产生于性的生理机能的成熟使异性产生倾慕彼此靠近交流的渴望。性爱是性的行为表现是恋爱、婚姻不可或缺的内容。当代大学生对未婚同居还是比较宽容的。传统的婚恋观念中恋爱——结婚——性行为的递进模式是符合社会婚恋道德规范的,但在当代大学生婚恋中这一模式已不是必然约束,而是被解构成恋爱——性行为——结婚。在大学生中对婚前性行为也是比较宽容的。这可能与当代大学生接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想更多,而不太看重中国传统性道德有关。这样的模式在传统婚恋观中是违反婚恋道德规范,受社会群体谴责的。但现实情况是这一模式已被半数多大学生认可。

所以我们就对于生活周围的大学生进行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进行详细的调查,进而更加了解现今我们生活中大学生的婚恋观,并且去寻求造成的因素。以下是调查的详细说明。

二、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高校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各界和高校对此现象也投入了较大的关注。但仍未能形成较完整、系统的定论。就现状来说,高校掀起的恋爱热,覆盖面广、影响深,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了长安大学在校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的本科学生及这些学生周围的朋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为了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对于调查对象也做了分析:关于本次随机抽样调查我们总共受访人数147人,男生79人,女生68人,男女比例1.16:1;关于调查渠道我们用了包括维信朋友圈、qq空间、qq群等多种渠道;关于本次调查问卷问题的设有32个大体上接近真实恋爱的情况确保了样本的准确性使得得出的结果更加的真实可靠)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的大学生《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内容涉及到了如何看待爱情、恋爱观、父母对于自己爱情的看法、择偶的标准、爱情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面对、婚姻前后的看法、如何对待性行为、及父母一辈和家庭环境对于自己爱情的影响等多个方面。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们自己及周围朋友中发放问卷确保了调查样本的准确,总体上以长安大学的学生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大学的大学生为样本总体,更能接近我们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真实情况,问卷以电子问卷采用网络形式发放,秉承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五、调查结果

接受本次调查的对象中,男生有79人,女生有68人。其中是独生子女的有64人,不是独生子女的有83人,男女比例,是否独生比例都比较均衡,因此调查结果较为准确。本次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恋爱,婚姻与性。

(1)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有36%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处于单身状态,47%的学生则有过一次以上的恋爱经历;而在为什么没有上大学前谈恋爱的问题上,40%的学生认为是因为父母和升学的压力,45%的觉得是自身原因造成,其余的则认为没有遇到合适的。40%的学生表示希望大学开始一段新的恋情,60%的学生则表示不希望或视情况而定。关于恋爱的最佳时间,近90%的学生选择是大学期间及其大学后,而只有10%的学生选择在大学前去谈恋爱,因此,在初恋的时间这个问题上,更多的人表示还没有到这个时间。

而在如何产生感情上,50%的学生选择了日久生情,其余的则更倾向于一见钟情和缘分一说;对于择偶标准的问题上,一半的学生觉得自己有较为明确的择偶标准,而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3个择偶标准分别是性格,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在恋爱的动机上,50%的学生表示是被对方的某种气质或特点所吸引,而50%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原因

对于恋爱中的现实因素问题,60%的学生觉得很重要,35%的学生觉得一般,而只有5%的学生觉得不重要

(2)大学生婚姻观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近80%的学生认为婚姻与恋爱的差别大,只有20%的学生认为两者差别不大或者没有根本区别;对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70%的学生表示赞同,30%的学生表示反对。

在对理想的结婚时间的调查中,有近95%的人选择了25~30岁期间考虑结婚;而在婚姻中会产生影响的因素中,大部分人把感情,经济条件,孩子排在了前三位,而把性,声誉排在后两位。在理想家庭的问题上,54%的学生选择了“自己,配偶,孩子,父母”的形式,36%的学生选择了“自己,配偶,孩子”的形式,只有1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配偶”的形式

在婚姻过程中,80%的学生认为现实因素很重要,18%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2%的学生认为不重要;而在社会上许多女大学生求保养,男性包小三的现象的问题上,大部分人的态度是坚决反对,少部分人的态度理解,但不支持,只有少部分人表示理解且支持。

(3)大学生性知识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没有过性行为,只有少数的学生有过性行为;而对于性的看法上,95的学生表示这是非常正常的行为,是生理需求,也是爱情的调味剂;因此在能否接受你的恋爱对象或配

偶在与你交往之前的发生过的婚前性行为的问题上,60%的学生表示自己可以接受,40%的学生表示不能接受;关于性知识的来源途径,大部分学生表示来自视频书籍等媒介,只有少部分学生表示来自父母的教育。

六、调查分析

恋爱观首先表现为恋爱认知,大学生在对自我性别的满意程度上,男生普遍高于女生。在回答“你对自己的性别满意吗?”问题时,男生中有91.1%的人选择满意;而女生中选择满意的人数比例为77.8%;3.3%的男生和10.6%的女生选“很难说”。在问到“男女生的智力有无明显差异”时,大部分的男生和女生都认为男生高,仅有一小部分选择女生高。在女生中,有41.2%的人选择“男高”,5.7%选择“女高”,53.1%认为无明显差异;45.3%的男生认为男高,1.9%认为女高,52.8%认为无明显差异。出现这种情况与我国社会存在的性别偏见有关。存在了很多年的“男尊女卑”思想在现代社会并没有被消除。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这种现象都普遍存在。男性大多承担政治领导、科学技术、企业管理、军人警察等较高层次的社会职业;而女性大多从事服务员、营业员、保育员、护士的功能较低层次的社会职业。这一切表明,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性别偏见在我 国是普遍存在的。

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获取婚恋知识和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网络、电视、报刊、书籍等大众媒体,占被调查学生的71.7%;其次是从朋友和同学处得知,占18.2%;而通过学校和家庭教育获得的最少,分别仅占7.9%和2.2%。在问到“你希望从哪里了解更多的性知识和恋爱知识”时,有45.5%的学生回答“希望通过学校设置专门的教育课程来了解”。由此可见,大学生获得婚恋知识和性知识的途径多样化,无师自通占主导方式。同时,对于性及婚恋知识有迫切需要,婚恋及性的教育应走进大学课堂。这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性”的话题是羞于被提起的。而网上的东西真假难辨,所以在家庭和学校普及性教育刻不容缓。应在大学生中开设性教育的课程,并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解答大学生性心理发展时期所存在的困惑问题。应在大学生中开设性教育的课程,并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解答大学生性心理发展时期所存在的困惑问题。应在大学生中开设性教育的课程,并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解答大学生性心理发展时期所存在的困惑问题。

正在恋爱的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从来没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调查结果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恋爱史的学生占大多数。大学生谈恋爱已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被调查的已恋爱的学生中,女生占61.1%,男生为38.9%。在选择“从没谈过恋爱的”人数中,女生占68.0%,而男生为32.0%。由此可见,正在恋爱的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从来没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女生高于

男生。这一是乎矛盾的结论与男女性别差异有关。与男生相比,女生更为感性,并且在生理、心理上较男生更早成熟。所以,对待恋爱比男生有更多的想象和渴望,希望有位护花使者能让自己依靠。在性意识的指向上,女性多以男性超群的才华、非凡的能力以及潇洒的风度为仰慕内容;男性则多以女性温厚的情感、温柔的性格、俏丽的容貌、妩媚的体态为追求目标。在性意识的表露形式上,男性总是竭力显示才华以博取异性的欢心,显得坦达直露;而女性太多腼腆矜持,甚至故意藏起“庐山真面目”使人难辨真伪深浅。

大学生恋爱比例随年级升高而且呈螺旋式增长。大学四年中,各年级大学生实际恋爱的比例有所不同。大学四年中各年级学生恋爱比例,随年级升高而呈螺旋式增长趋势。其中,大二有所停顿;大三出现转折,恋爱人数增长较其他年级显著。出现这些现象可能是因为,刚刚进入大学第二年各种考试接踵而来,都忙于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所以对恋爱这方面考虑的不是很多;到了大三,由于在学校里已经生活了两年,生活、学习各方面都比较稳定,也不必忙于找工作,同学间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会更多的考虑到恋爱的问题;大四恋爱比例最高。在大学四年级存在一种“黄昏恋”现象,就是到了大四会有一些人开始恋爱。可能是因为到了大四空闲的时间比较多,有些学生可能过去一直有喜欢的对象,但由于专于学业,无暇顾及恋爱,到了大四,希望能够把握住机会。

不同生源学生在恋爱比例上存在着差异。调查表明,来自城市的学生恋爱比例为44.5%,高于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学生的恋爱比例。生

活条件和环境对大学生恋爱观念会带来一定影响。城市生活条件好于农村,所以有更好的经济基础去谈恋爱,而农村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到了学习上。文、理科的恋爱比例差异不大,文科生的恋爱比例略高于理科生。大部分文科生认为恋爱的原因是“偶然的,本来没有考虑太多,有了合适的机会也就谈上了”。相比之下,在对待恋爱的问题上文科生较理科生感性,理科生更具有理性控制力例略高于理科生。这和不同学科的学生性格不同有关。文科生感性,喜欢浪漫;理科生理性,更注重实际。父母对于你大学恋爱的看法。从调查结果来看近一半人恋爱还是自由的,完全由自己决定,还有近一半要听从父母议建,有十分之一是受严重限制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放松会使很多大学生把恋爱当做一种感情体验,而偏离了恋爱的本质。“你是否有较为明确的择偶标准?”对于这个问题一半人是没有择偶标准的。也许大家只是有一些简单的要求,但没标准就没法选择出自己满意的另一半。由此可知很多大学择偶是盲目的。或者只是单纯的喜爱对方某一方面。所以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偶观。

择偶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许多大学生也并不是按照一个既定的模式框架取筛选周围的异性。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理想恋爱对象订出一些主、客观条件还是必要的。据调查大部分的大学生在选择恋人时首先考虑的是性格问题,其次是人品。同时对于日常习惯的要求也不低,还有对能力,气质,外貌也有一定要求。“选择好一个人非常重要,因为当你选择一个人时就意味这你的选择是一种生活、一种目标。一旦走了眼,那就意味着一场灾难”。性格、人

品和志趣是大学生所选择恋人采取的主要依据,这是一种比较高尚的标准,注重精神而不在乎其他条件。如社会地位、物质条件等。大学恋爱还是相对纯洁的,但偏于理想化、浪漫化。

大学里谈恋爱到底会不会有结果呢?这是很多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但笔者认为其实很大程度上跟大学生本身的态度是有关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对此认为困难很多,但只要坚持一定可以。有少部分认为最终很难走到一起。因为大学生当前所处的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大学生的思想也还没有完全定型,可塑造性是非常强的,同时对自己的信心也不够足,所以在对未来婚姻的把握上不敢肯定,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但也不排除一部分同学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高尔基说:“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贵的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需要产生动机,而动机支配着行为。大部分是因为被对方所吸引而产生了爱恋,每个人都会对美好的的东西有所向往和追求。有部分同学是为了寻找以后伴侣,正所谓先下手为强,早做准备以后不愁。还有部分的同学则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上大学生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内心比较空虚和孤独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个可以停自己倾诉的朋友。少部分同学是因为生理需求或环境影响。

大多数人认为现实因素(经济,工作,父母)对于恋爱和婚姻是重要并且十分重要的。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充满着浪漫与高尚,又逃不脱现实的残酷。无怪乎,有人说:“大学不谈恋爱,大学生活是不完

整的。”而现实的爱情从来就没有“世外桃园般的爱情”,就业后社会现实的考验、外界物质的诱惑、家庭的责任等等限制的问题直接摆在面前时,又有几份理想化的爱情能维持?

大学生在面对恋爱对劈腿时大部分的人选择果断分,五分之一的人认为可以给予一次机会,还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原谅但舍不得分,很少有人会以牙还牙,由此可知大学生恋爱还是理性并且乐观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大学生是带着尝试的态度去恋爱的。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自己与对方更大的伤害。所以,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懂得对他人,也是对自己负责。

针对社会上许多女大学生求包养,男性包小三的现象,你的态度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中55.10%示坚决反对,28.57%表示理解但不支持,2.04%表示理解并支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信息的交流高速发展,各种观念各种价值观交相呈现在纷乱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冲击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多元文化共生的当代大学生,与此同时,全社会性的拜金主义,人们以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人生的价值,这之中,必然会有些人想要走捷径获得高品质的生活与社会阶级较高的荣耀。从调查结果中显示,80%左右的大学生坚守传统道德的底线,具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这种现象,学校应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劝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建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全面而健康的审视自身价值。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才。

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婚前性行为和婚前同居的人数为高达138人,支持异地恋的人数为87人,支持裸婚和同的人数分别为44人、37人。支持闪婚和网恋的人数相对较少,分别为22人、21人。而80.27%的同学没有性行为,19.73%有性行为。在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时,82.99%的同学表示你情我愿,17.01%的同学表示坚守贞洁。在你对性的看法中,179个人认为性是非常正常的是爱情的衍生品和调味剂,65人认为是生理需求,较少的人表示排斥或难以启齿。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等西方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影响,加之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中国传统的婚恋观正在接受挑战。具有一定国际意识与潮流思想相结合的中国当大大学生更是如此。性更多的被认为是恋爱的调味剂与催化剂,是情侣间的正常行为。而并非传统文化认为性的婚姻性:婚前性行为女性不贞洁,男性放荡浪子。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应用,让异地恋的情侣更能相隔万里而沟通无阻,视频通话等交流手段更让生活没有距离。同时,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也让距离不再是问题。多种价值观的互相融合正是当代年轻人的特征。同性恋也可被部分人接受,裸婚也是可以。闪婚和网恋相对较少,时间是了解彼此的基础。网络环境的不安全与虚假信息让网恋支持者相对较少。加强网络环境安全与透明是急需的。由性行为数据上看,大学生虽说是观念开放,但实际行为却依然是尽量避免性行为的,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对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时,17.01%是拒绝的,这仍可体现传统性观念在保守的大学生中任由不小影响。这正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多元性。对于性的看法大多数人表示理解正常,少数人难以理解。造成这种现象,正显示出了中国性教育的匮乏,对于保守的古老大国,这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是一个无人触及的幽暗领域。

根据你现有性知识的来源途径来看,绝大多数人是来源于书籍视频和同龄人介绍,高达153人,而来源于生理卫生课的仅有60人,父母教育的有22人。可知加强性教育势在必行,学校或父母对孩子进行正当的性教育远比同龄人或者书籍视频更加健康。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对学生的一生都会有健康的影响。

恋爱关系发生性行为是否要结婚这个问题中,102人选择要看具体情况,要和不要的人数都为21人。可知传统的婚姻与性的捆绑关系正在慢慢变弱,而新型的健康的性观念正在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恋爱对象有婚前性行为是否接受的调查数据显示能接受的有88人,不能接受的有59人。也表明大学生对性的观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恋爱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83人选择增加了消费开支。对学习有影响的人仅有35人,没有消极影响的有47人。由此可见,恋爱果然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和一定的时间分配。但是收获的可能是学习的好友生活的伴侣。合理的支配时间可以让恋爱学习两不误。

七、调查感悟

针对上述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特提出以下一些对策与建议。首先学校和

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主要谈谈作为大学生自身应该怎样做。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二)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在一个人的身边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无论你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大,只有白头到老,结发夫妻会最牵肠挂肚,也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

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性行为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

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四)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确实,在大学生中,存在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但比率相当低,“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五)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因为在鲜花、美言的背后,恋爱双方要看清你所爱的人的“真伪”那是相当难的。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

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当代大学生随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识期的到来,在没有了各方面压力下,在充满美丽幻想的大学校园里,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序曲。但由于人生的经历、生活阅历的缺少,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爱的同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想法。影响着两个人的感情发展,甚至引发痛楚事件。

总之,当代大学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围环境影响的同时,必须培养自身道德,法律规范的修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助于大学生寻求自我真正的爱情,盛开幸福的爱情之花。

5.宁夏大学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分析 篇五

徐明

【摘要】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为素质教育和婚姻咨询提供较为客观、可靠的实证资料。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942名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来源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着多维度、多元性的特征,且传统的婚恋观尤其是贞操观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新的《大学生管理条例》中有关大学生婚姻的规定。结论 大学生婚

恋观具有理想的浪漫主义色彩,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通过健康教育逐步解决。

【关键词】 婚姻;态度;横断面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1000-9817(2006)08-0699-02

【基金项目】 宁夏大学科学研究资助项目(编号:NS0510)。

【作者简介】 徐明(1963~),男,宁夏银川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

生性健康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银川 750021。

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随着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

击了以往的婚姻价值评判体系和婚姻行为的相对稳定性[1-2]。

21世纪大学生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这个时代婚姻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

间里中国民众的婚姻家庭状况。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

之间,生理、心理的发展使他们产生了恋爱的需要,对婚恋问题的关注和对恋爱的尝试是大学生在校生活的一部分。从2005

年9月实施的大学生新的管理条例,解除了大学生不能结婚的禁令。因此了解大学生的婚恋观,在实施性教育过程中适时地

进行婚恋教育,是高校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

校园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通过对宁夏大学学生婚恋观的调

查,探索该地区大学生婚恋观的多元的价值判断标准和总体发

展态势,为高校素质教育和婚姻咨询提供较客观、可靠的实证

资料。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宁夏大学选修健康教育课的不同专业大学生942名,其中男生527名,女生415名;来自城

市的学生405名,农村学生537名;汉族学生594名,回族学生

348名。年龄范围为19~23岁。

1.2 方法 使用自编问卷,采取集体问卷的方法。首先发放开

放性问卷,让学生将他们认为在恋爱中允许的行为和影响择偶的重要因素进行罗列,然后将项目筛选后分成3类。在这些项

目中,除是否恋爱是二元变量外,其余项目都按非常重要、比较

重要、一般和不重要4级评分,采用非常重要计4分、不重要计

1分的正向取分方式。问卷在匿名条件下进行填写。在正式施

测前,对40名大学生进行重测信度检验,2次施测的间隔时间 文章编号】 【

为2个月,结果表明,重测等级相关系数为0.724 ,说明该问卷的重测信度可以接受。共发放问卷942份,全部回收,均为可供

分析的有效问卷。全部资料采用EPI Info 6.04软件建立数据库

录入计算机,运用SAS 6.11软件进行频度描述t检验等。结果与分析

2.1 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31.6 %的大学生认为恋爱时可以

发生性行为,其中男生占39.8%,女生占23.4 %;汉族学生占

35.4%,回族学生占27.8%。男女、回汉大学生对恋爱时发生性

行为即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71,3.471,P值均<0.05)。

2.2 选择对象时所重视的条件 按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列的顺

序可以看出(表1),除男女大学生在对“爱情”认识有高度的一

致性外,其余各项目的内容和排序都有不同程度差异。项目排

序差异可以反射出社会对男性的角色期待是以事业发展为重,女性对未来丈夫的选择更注重未来发展,而男性更注重当前现

实。从婚姻对象选择条件的排序最前和最后几项的内容可以

看出,当代大学生择偶更注重个人良好的素质与内在条件,而

对家庭财产、社会地位、生长环境等外在因素却不太重视。此

外,在婚姻对象条件的排序上,童贞性被排在第8位(男生被排

在第7位,女生排在第10位)。

表1 942名大学生选择婚姻对象条件排序

条件总体(n=942)百分比/%排序男(n=527)百分比/%排序女(n=415)百分比/%排序

爱情3.64 1 3.60 1 3.69 1

健康3.40 2 3.31 4 3.48 2

温柔宽容3.38 3 3.54 2 3.21 4

漂亮性感3.12 4 3.45 3 2.78 7

兴趣一致3.08 5 3.16 6 3.00 5

发展前途3.03 6 2.69 8 3.36 3

善理家务2.86 7 3.24 5 2.47 11

童贞性2.71 8 2.90 7 2.51 10

收入2.65 9 2.43 9 2.89 6

职业2.52 10 2.36 10 2.67 8

学历2.39 11 2.21 12 2.57 9

年龄相当2.36 12 2.25 11 2.46 12

父母赞同2.20 13 2.03 14 2.37 14

家庭财产2.19 14 1.99 15 2.39 13

家庭社会地位2.15 15 2.12 13 2.19 15

生长环境1.95 16 1.93 16 1.97 16

2.3 婚恋价值取向 男、女大学生除在爱情、兴趣一致、家庭社

会地位、生长环境相似4个项目上存在一致性外,另外11项内

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2)。在温柔宽容、健康、漂亮性

感、善理家务、童贞性上,男生比女生要求更高,女生对发展前

途、收入、职业、学历、父母赞同、年龄相当等比男生要求更高;

在父母赞同项目上,男生不太关注父母的意见,而女生比较重

视父母的态度。说明女生在婚姻对象选择上更谨慎、更保守、更苛刻和更理想化。可能与女生对婚姻的需要较男生强,以及

对今后婚姻生活是否幸福担扰比男生多有关。

2.4 不同民族、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对婚姻对象选择的比较 不

同民族大学生选择婚姻对象条件前2位排序完全相同,依次为

爱情和健康,但从第3项以后排序上有明显的差异。除在童贞

性上回族学生比汉族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外,其余项目回族大学

生的均分都稍高于汉族大学生,说明回族大学生在对婚姻对象的选择上更保守和苛刻。不同生源地大学生选择婚姻对象条

件前5项排序完全相同,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发展前途、收

入、父母赞同、年龄相当以及童贞性各项的均分比来自城市的学生更高,提示成长环境对大学生婚恋观也有一定的影响,也

可能还有其他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2.5 对新的大学生管理条例中有关大学生婚姻的看法 统计

结果表明,有67.6%的学生认为新条例更人性化了,25.6%的学

生认为该条例对大学生有好处,40.5%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对于

婚姻可望而不可及,2.1%的学生说如果条件许可会选择结婚,但有27.9%的学生认为新条例与自己关系不大。

表2 宁夏大学男女学生对婚恋价值取向评分比较(x±s)

性别人数爱情温柔宽容健康漂亮性感兴趣一致发展前途善理家务童贞性

男527 3.60±0.57 3.54±0.55 3.40±0.56 3.45±0.68 3.16±0.78 2.69±0.79 3.24±0.66

2.90±0.84

女415 3.69±0.61 3.21±0.58 3.31±0.56 2.78±0.64 3.00±0.64 3.36±0.60 2.47±0.55

2.51±0.86

t值 0.339 2.193 2.243 3.869 1.916 5.890 4.196 3.790

P值 >0.05 <0.05 <0.05 <0.01 >0.05 <0.01 <0.01 <0.01

性别人数收入职业学历父母赞同年龄相当家庭社会地位家庭财产生长环境相似

男527 2.43±0.77 2.36±0.66 2.21±0.66 2.03±0.74 2.25±0.67 2.12±0.75 1.99±0.76

1.93±0.88

女415 2.89±0.69 2.67±0.73 2.57±0.75 2.37±0.83 2.46±0.73 2.19±0.72 2.39±0.67

1.97±0.66

t值 2.771 2.107 2.727 2.227 2.182 0.693 2.074 0.39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大学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着多维度、多元性的特征,且传统的婚恋观尤其是贞操观正面临严峻的挑

战,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新的《大学生管理条例》中有关大

学生婚姻的规定。具体地说,当代大学生性观念发生了质的变

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对婚姻对象的选择条件上,与外在条件相

比,都能以爱情为基础,更注重个人良好的素质、个体的发展潜

力,摈弃了传统的重门第、重财产等婚恋观,这是值得肯定的。

也表现出当代大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和高尚的精神风貌,反映出

当代大学生具有理想的浪漫主义色彩。

结果还显示,童贞性与笔者以往调查的结果[1]相比,有明

显的后移趋势,而且女生对男生是否保持童贞更宽容。不再是

大学生择偶的重要条件,贞操观在大学生尤其是汉族大学生的婚恋意识中逐渐淡化。对童贞性这一人的非本质特征的弱化,是时代进步和理性思考的必然结果。但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男

性大学生一旦涉及到作为自己的恋爱和婚姻对象时,对童贞性的要求就明显增高。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当恋爱前的理性思考

与恋爱中的现实出现了矛盾冲突时,大学生对是否保持童贞有

双重标准,即对作为自己婚恋以外的男女性是否保持童贞较宽

容,而作为自己婚恋的对象则要求纯洁、保持童贞。男性的这

一特点,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贞操观”、男尊女卑以及男

性对性的独占欲有密切关系。大学生对待童贞性的双重标准

将可能导致婚前性需要的满足与婚姻生活时童贞需要不满足的矛盾冲突。这一冲突的最终结果可能使婚前性行为和婚后

幸福度成负相关,婚前性行为和婚后性和谐成负相关。在离婚

案中,有婚前性行为比没有婚前性行为的比率高[2-3]。

婚恋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随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是必然

趋势,但在旧的传统观念被解构而新的观念尚未建构的社会转

型时期,许多不合理、非科学乃至被历史所证明曾给人类带来

灾难的观念乘虚而入。因此,应充分利用性健康教育这一阵

地,在普及性科学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

确的性观念,使他们能够在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历

史进程中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

是时代赋予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参考文献

[1] 徐明,邵佩兰.某校农科大学生性观念和婚恋观调查.中国学校卫

生,2002,23(2-B):145.[2] 卢淑华.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社会学研究,1997,11(2):

37.[3] 李银河.性的问题.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1.(收稿日期:2005-11-08)

6.略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的婚恋观 篇六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恋爱已经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了,大学生婚恋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由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进而发展到正视现实、积极引导。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问题的态度和观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固有的婚恋价值评判体系正受到冲击。作为跨世纪的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正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婚恋价值观的种种

告别了早恋的时代,我们迈进了大学校园,恋爱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开始蠢蠢欲动,婚恋问题也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直以来,在校大学生谈恋爱都是一个让高校德育工作者颇感棘手的敏感问题。从最早“在校期间,不准谈恋爱”的明文禁止到“不提倡、不反对”的普遍默许,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校园情侣一直是大学里一道特有的风景,而由之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倾向日益凸现,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婚恋观是指大学生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大学生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其不但直接影响其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当代大学生生理条件成熟,思想开放,加上校园环境的相对自由,婚恋已成为高校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的碰撞也给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带来了考验。因此,如何使当下大学生婚恋现实与传统婚恋道德相调和成为当务之急。

“最甜的蜜糖可以使味觉麻木,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太快和太慢,结果都不会圆满”。这是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句话。

当代大学生婚恋有很多不良的倾向。在公共场所完全不顾他人眼光做一些很露骨的举动。很多人恋爱的功利色彩渐浓。虚荣心理膨胀,为了要面子,博得旁人的艳羡也满足恋人的虚荣,不顾自身的经济能力和水平,花钱大手大脚,看电影、进舞厅、下馆子、送生日礼物,都要讲排场、摆阔气等。对“性”的轻视。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以及当前社会中鱼龙混杂的性文化的泛滥和长期以来性知识教育的淡薄,使得大学生们的性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不以为然和无所顾忌令很多高校德育工作者莫名惊诧。离婚率高。对于大学生结婚,我认为这并不成熟。虽然身为成年人,但是我们的阅历太少,社会经验不足,还有很多东西没有经历,谁也不能预知未来。面对毕业就业的现实,家庭的负担,很多大学生都是很难承受的,早早步入婚姻的殿堂,未免太轻率了。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离婚率是很高的。

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是,往往考虑的问题都比较片面,只考虑两个人在一起时的事情,如何让彼此的感情得带生化,而没有考虑到家庭、社会、周围事物的影响。往往在乎爱情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把爱情与婚姻想脱离。在意识的冲动下,不顾及后果和影响。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感到大学学习没了高考的压力,空闲时间多了,感到业余生活没有乐趣,尤其是到了周末或是特殊的节目,看到同学们各忙各的,自己一个人在宿舍是在是空虚、无聊、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难免心生寂寞,谈恋爱就成为一种排解寂寞的方式了。

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把婚姻家庭看作谈恋爱的终极目标,恋爱意识的开放性与传统恋爱家庭的矛盾,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判断的迷失,他们恋爱的主要目的不是婚姻家庭,而是寻求精神寄托和感官享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婚恋是以孤独为恋爱动机,而以人品、才能、性格、志同道合等为标准,寻求择偶对象,这样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状态,动机“低劣”,标准“高尚”。

很多大学生把有异性朋友作为是正式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自己有人爱,说明自己有魅力,值得人爱。并且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也就造就了一种“感情寄托”的心里。每个女生都有很强的虚荣心,这似乎是女人独特天生特质,也是客观事实。有时女孩子找男朋友就像为了能和其他人一样穿名牌时装,用高档化妆品一样。大学里恋爱的人越来越多,放眼望去,无处不在。在很多女生会认为有了男朋友就可以无限制地要求对方为自己做任何事情,男朋友就应该对自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女孩子受到宠爱理所当然。实际上,这所有的表现背后是女孩子的依赖心里在作怪,从大学之前对父母的依赖转变为现在对男朋友的依赖。

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性”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恋爱产生于性的生理机能的成熟使异性产生倾慕,彼此靠近交流的渴望。性爱是性的行为表现,是恋爱、婚姻不可或缺的内容。当代大学生对未婚同居还是比较宽容的。传统的婚恋观念中,恋爱——结婚——性行为的递进模式是符合社会婚恋道德规范的,但在当代大学生婚恋中,这一模式已不是必然约束,而是被解构成恋爱——性行为——结婚。在大学生中对婚前性行为也是比较宽容的。这可能与当代大学生接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想更多,而不太看重中国传统性道德有关。这样的模式在传统婚恋观中是违反婚恋道德规范,受社会群体谴责的。但现实情况是这一模式已被半数多大学生认可。

择偶标准无一不打着时代的烙印。物质生活的改善让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满足,青年人的择偶标准也转向“谈得来”、“情投意合”和“跟着感觉走”。

男大学生择偶的主要标准是一有人品,二有身高长相;女大学生则要求男方一要有人品,二要有能力,不仅要有事业心,还要懂得生活和有个性。总体而言,大学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的标准按重要程度来排序,依次为:人品、感情、能力、个性、身高长相、兴趣爱好、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经济条件和父母地位。

恋爱结婚自由是每个适龄人的权利。但是,作为大学生还需得到正确的引导。

上一篇:工作作风建设发言稿下一篇:淘宝客户要求微信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