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一星标准(6篇)
1.绿色建筑一星标准 篇一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EvaI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标函E2005]63号(关于请组织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的函)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的要求,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的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并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国家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中心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城市建设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有为 韩继红 曾捷 杨建荣 方天 培汪维 王静霞 秦佑国 毛志兵 马眷荣 陈立 叶青 徐文龙 林海燕 郎四维 程志军 安宇 张蓓红 范宏武 王玮华 林波荣 赵平于震平郭兴芳 涂英时 刘景立
目 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3.1基本要求……………………………………………………3 3.2评价与等级划分……………………………………………3 4住宅建筑………………………………………………………5 4.1节地与室外环境……………………………………………5 4.2节能与能源利用……………………………………………6 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7 4.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8 4.5室内环境质量………………………………………………9 4.6运营管理……………………………………………………11 5公共建筑………………………………………………………12 5.1节地与室外环境……………………………………………12 5.2节能与能源利用……………………………………………13 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4 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5 5.5室内环境质量………………………………………………16 5.6运营管理……………………………………………………17
1总 则
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
1.0.3评价绿色建筑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评价绿色建筑时,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评价。
1.0.5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标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术语
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dex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为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2.0.3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2.0.5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
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2.0.6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
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材料通过改变物质形态,生成另一种材料,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的材料。
3基本规定
3.1基本要求
3.1.1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建筑所处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3.1.2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应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3.1.3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周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并提交相应分析报告。
3.1.4申请评价方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规划、设计与施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关文档。3.2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
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3.2.2绿色建筑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住宅建筑或第5章公共建筑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划分按表3.2.2-
1、表3.2.2-2确定。
等级
★ ★★ ★★★
等 级
★ ★★ ★★★
表3.2.2-1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一般项数(共40项)
优选项数
节地与 节能与 节水与水 节材与材 室内环 运营
(共9项)
室外环境 能源利用 资源利用 料资源利用 境质量 管理(共8项)(共6项)(共6项)(共7项)(共6项)(共7项)
- 4 2 3 3 2 4 3 4 4 3 5 3 6 4 5 5 4 6 5
表3.2.2-2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一般项数(共43项)
节地与室 节能与能 节水与水 节材与材 室内环 运营 优选项数 外环境 源利用 资源利用 料资源利用 境质量 管理(共14项)(共6项)(共10项)(共6项)(共8项)(共6项)(共7项)
3 5 3 4 6 4 6 4 5 6 5 8 5 7 5 6 10
当本标准中某条文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参与评价,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
3.2.3本标准中定性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时方能评为通过。
4住宅建筑
4.1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4.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4.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4.1.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 m2、多层不高于28 m2、中高层不高于24 m2、高层不高于15 m2。
4.1.4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4.1.5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4.1.6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lm2。4.1.7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1.8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一般项
4.1.9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4.1.10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4.1.11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4.1.12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
4.1.13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4.1.14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革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 m2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
4.1.15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4.1.16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优选项
4.1.17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4.1.18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4.2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4.2.1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4.2.2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有关规定值。
4.2.3采用集中采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一般项
4.2.4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设遮阳设施。
4.2.5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
4.2.6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有关规定值高一个等级。
4.2.7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并采取其他节能控制措施,在有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定时或光电控制。
4.2.8采用集中采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能量回收系统(装置)。
4.2.9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优选项
4.2.10采暖或空调能耗不高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建筑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4.2.11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10%。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控制项
4.3.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4.3.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4.3.3采用节水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4.3.4景观用水不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4.3.5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一般项
4.3.6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4.3.7绿化用水、洗车用水等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4.3.8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4.3.9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优先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附近没有集中再生水厂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
4.3.10降雨量大的缺水地区,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集畜及利用方案。4.3.11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优选项
4.3.12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30%。4.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控制项
4.4.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GB 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要求。
4.4.2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一般项
4.4.3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4.4.4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4.4.5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
4.4.6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4.4.7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
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4.4.8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
4.4.9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
优选项
4.4.10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4.4.11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4.5室内环境质量 控制项
4.5.1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
4.5.2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规定。
4.5.3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A),夜间不大于35 dB(A)。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ri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dB,沿街时不小于30dB。
4.5.4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在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8%,在其他地区不小于5%。4。5.5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一般项
4.5.6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扰。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4.5.7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无结露现象。
4.5.8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
4.5.9设采暖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4.5.10采用可调节外遮阳装置,防止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玻璃直接进入室内。4.5.1l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或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优选项
4.5.12卧室、起居室(厅)使用蓄能、调湿或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功能材料。4.6运营管理 控制项
4.6.1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4.6.2住宅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
4.6.3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对垃圾物流进行有效控制,对废品进行分类收集,防止垃圾无序倾倒和二次污染。
4.6.4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并有严格的保洁清洗措施,生活垃圾袋装化存放。一般项
4.6.5垃圾站(间)设冲洗和排水设施。存放垃圾及时清运,不污染环境,不散发臭味。
4.6.6智能化系统定位正确,采用的技术先进、实用、可靠,达到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与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基本配置要求。
4.6.7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
4.6.8栽种和移植的树木成活率大于90%,植物生长状态良好。4.6.9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4.6.10垃圾分类收集率(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住户占总住户数的比例)达90%以上。4·6.11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优选项
4·6·12对可生物降解垃圾进行单独收集或设置可生物降解垃圾处理房。垃圾收集或垃圾处理房设有风道或排风、冲洗和排水设施,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
5公共建筑
5.1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5.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5.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5.1.3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5.1.4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5.1.5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一般项
5.1.6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5.1.7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5.1.8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5.1·9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5.1·10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5.1.11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问。优选项
5.1.12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5.1.13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5.1.14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5.2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5.2.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5.2.2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5.4.5、5.4.8及5.4.9条规定,锅炉热效率符合第5.4.3条规定。
5.2.3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5.2.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
5.2.5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一般项
5.2.6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5.2.7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5·2.8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 7107规定的4级要求。
5.2.9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5.2.10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5.2.11全空气调节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5.2.12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5.2.13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第5.3.26、5.3.27条的规定。
5·2·14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5·2·15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优选项 5·2·16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5·2·17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5.2.18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lo%,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用电量的2%。
5.2.19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目标值。
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控制项
5.3.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5.3.2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5.3.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5.3.4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5.3.5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一般项
5.3.6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5.3.7绿化、景观、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5.3.8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5.3.9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或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
5.3.10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
5.3.11办公楼、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20%,旅馆类建筑不低于15%。优选项
5.3.12办公楼、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40%,旅馆类建筑不低于25%。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控制项
5.4.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GB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要求。
5.4.2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一般项
5.4.3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60%以上。5.4.4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5.4.5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
5.4.6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5.4.7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性能。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
5.4.8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避免重复装修。5.4.9办公、商场类建筑室内采用灵活隔断,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5.4.10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
优选项
5.4.1l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5.4.12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5.5室内环境质量 控制项
5.5.1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设计计算要求。
5.5.2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和表面无结露、发霉现象。
5.5.3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新风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设计要求。5.5.4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中的有关规定。
5.5.5宾馆和办公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中室内允许噪声标准中的二级要求;商场类建筑室内背景噪声水平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的相关要求。
5·5·6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有关要求。
一般项
5.5.7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有促进自然通风的措施。5.5.8室内采用调节方便、可提高人员舒适性的空调末端。
5.5.9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中的一级要求。
5.5.10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问功能安排合理,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5.5.11办公、宾馆类建筑75%以上的主要功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要求。
5.5.12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动空间设有无障碍设施。优选项
5.5.13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改善室内热环境。
5·5·14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5·5·15采用合理措施改善室内或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5.6运营管理 控制项
5.6.1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与绿化管理制度。5.6.2建筑运行过程中无不达标废气、废水排放。
5.6.3分类收集和处理废弃物,且收集和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一般项
5.6.4建筑施工兼顾土方平衡和施工道路等设施在运营过程中5·6·5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6.6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5.6.7对空调通风系统按照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 19210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5.6.8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完善。
5.6.9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技术合理,5·6·10办公、商场类建筑耗电、冷热量等实行计量收费。
优选项
5.6.11具有并实施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业绩与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挂钩。
本规范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应这样做的,采用 “可”。2本规范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2.绿色建筑一星标准 篇二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B/T50378-2006,绿色建筑除应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外,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详见表1和表2。
在绿色建筑的定义中,我们需要把握“全寿命周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健康、适用、高效”、“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几个关键词。我们需要认识到,绿色建筑并非由各种产品和技术堆砌而成,更不是高成本的代名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很多都是普遍、合理的设计原则。例如,要求根据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本就是基本的设计原则,从这条标准和原则中,我们应该知道,应尽量避免漫无目的地设计出体型奇异、东西朝向、大面积玻璃等违反基本设计原则的建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实现绿色建筑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建立绿色建筑观念,理解绿色建筑对建设事业的良性推动作用,继而通过共同努力,实现绿色建筑发展目标,既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放任自流,避免出现阳奉阴违或弄虚作假的状况。
绿色建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从政策制定到立项、规划、设计,再到施工、运营等各个方面,每个环节紧密相连,要实现绿色建筑发展阶段目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管理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而设计作为实现绿色建筑发展目标的先头部队,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将根据《广州市发展绿色建筑指导意见》关于绿色建筑发展阶段目标,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相关的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进行解读,分别从政策文件的制定、条文理解的疑问和设计实操的建议三个角度开展探讨,并对广州地区的绿色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住宅建筑
1. 政策文件制定的建议
(1)在“4.1节地与室外环境”的控制项中,除4.1.4条外,满足其余项的要求并不难,而4.1.4条要求住宅建筑日照标准须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的相关要求。让我们看看《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5.0.2条对于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广州为IV建筑气候区的大城市,应满足大寒日不少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根据《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篇)》(以下简称《广州细则》),我们以建筑间距要求最高的密度3、4区为例,探讨建筑高度为100米的住宅建筑日照情况。广州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大寒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约为51°,图1为大寒日正午广州日照情况示意,两栋建筑均为南北朝向,根据《广州细则》计算出南北建筑间距为71m,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正午,北面建筑依然有约12.3m左右的高度无法照射到阳光,即首层至四层住宅肯定无法满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考虑到不同时段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以及密度1、2区更小的建筑间距等因素,则无法满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住宅比例还将进一步上升。上述情况将促使城市规划主管部门重新审视《广州细则》的相关规定,否则将出现满足了《广州细则》,但不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控制项的情况,对实现绿色建筑发展阶段目标产生不利影响。但换一个角度思考,广州属亚热带地区,气候夏热冬暖,对日照的要求远没有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迫切,是否可以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本规定的3.2.2条,明确4.1.4条不参与评价,需要主管部门在制定本市绿色建筑技术指引、验收细则和评估标准时综合考虑。
(2)“4.5室内环境质量”的一般项4.5.7条规定,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无结露现象,此条文是指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应采取措施解决内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广州地区冬季极少会出现结露现象,但在每年3、4月份暖湿气流加强时,由于空气中水汽含量骤然增大,而建筑物墙体、地板的表面温度较低,极易凝结成水珠,也就是俗称的“回潮”或者“回南”。如果单纯从条文字面来看,广州绝大多数住宅建筑无法满足4.5.7条,但从条文所指的室内外温差情况来看,针对的是冬季室外冷、室内热的情况,又与广州“回潮”的情况有所不同,如何理解和执行此条文,需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技术指引时加以考虑。
(3)由于地处珠江三角洲,水系丰富、水量充沛,广州地区以往并未重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和中水系统的应用,为实现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需加强对非传统水源利用的重视程度。广州地区年平均降雨量达1600毫米以上,雨水无疑是广州非传统水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主管部门可在综合比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后,在制定相关技术指引时,对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做出明确规定。
2. 标准条文理解的疑问
“4.5室内环境质量”一般项的4.5.9条关于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的规定,由于广州住宅建筑较少采用集中空调,条文中所指空调系统(设备)是否包括分体空调?若包括,则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是可以实现的,即满足条文要求;若不包括,当住宅采用分体空调时,则4.5.9条不参与评价。
3. 设计实操的建议
(1)在“4.1节地与室外环境”的一般项中,4.1.9公共服务设施、4.1.13住区风环境、4.1.14植物栽植要求和4.1.15住区出入口要求在正常情况下较容易实现,满足此四项即可达到一星级标准,若需达到二星级,则可考虑实现4.1.16透水地面面积比,增加透水地面面积,不但可以改善环境小气候,还可以有效防止城市内涝。另外三项中的可利用的旧建筑、住区环境噪声控制、日平均热岛强度等受客观条件和客观环境影响较大,并非每个项目都能具备。
(2)“4.2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控制项中,4.2.1建筑节能标准对广州市而言,与《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的要求是一致的,理应满足,另外两条是关于集中空调的规定,广州住宅建筑较少采用集中空调,通常较高端的住宅建筑才会采用,若采用,满足这两条也是理所应当的。一般项中,若采用集中空调,则满足4.2.4合理设计、4.2.5选用高效设备和4.2.7高效照明即可达到二星级标准;若不采用集中空调,则4.2.6和4.2.8不参与评价,根据比例,满足4.2.4和4.2.7即可达到二星级标准。
(3)“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控制项中,要求景观用水不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也就是说,只要有景观用水,就必须设置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或者中水系统。一般项中,4.3.6雨水径流渗透和4.3.8高效节水灌溉较易实现,但达到一星级标准需满足三项,达到二星级标准需满足四项,换句话说,若不设置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或者中水系统,则连一星级的标准都无法达到。结合控制项的要求,可设置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用于景观、绿化等室外用水,则可满足4.3.7采用非传统水源和4.3.11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要求,达到二星级的标准。
(4)“4.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控制项中,要求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装饰性构件的定义在条文解释中有明确阐述,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女儿墙高度不能超过规范要求的2倍。一般项中,由于广州地区已明确要求使用预拌混凝土,以及C50以上高性能混凝土和HRB400级钢筋的广泛应用,所以满足4.4.3、4.4.4、4.4.5条,达到一星级的标准是不难的,若再满足4.4.8条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装修交楼,即可达到二星级的标准。
(5)“4.5室内环境质量”控制项中,4.5.1日照标准与“4.1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的4.1.4条要求相近,不再赘述,其余条文中关于采光、通风的要求理应满足,需要特别关注的是4.5.3隔声减噪要求和4.5.5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在住宅建筑中,隔声减噪的重要环节通常为临主要街道的窗户、楼板由于撞击产生的噪音,以及电梯运行所产生的噪音,为满足4.5.3条要求,必要时需在上述部位采用中空玻璃及隔声减震材料;在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的项目中,须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装修材料,包括石材、板材、胶合剂等,以满足4.5.5条关于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胶合剂,采用低辐射的石材和E1级以上的板材已经是广大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共识,但往往容易忽略对胶合剂的要求,事实上,劣质胶合剂中含有大量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会严重污染室内空气。一般项中,4.5.6居住空间要求和4.5.8外墙内表面温度要求理应满足,即可达到一星级的标准;是否满足二星级标准,将视主管部门对4.5.7条和4.5.9条的具体规定而定(前文已述)。
(6)“4.6运营管理”主要为建成投入使用后的要求,但其中也有与设计密切相关的条文,如控制项的4.6.2分户分类计量、一般项的4.6.5垃圾站(间)要求、4.6.11设备及管道设置要求、优选项的4.6.12垃圾收集处理用房要求等,在设计时需加以关注和实施。
(7)一星级标准对优选项没有要求,二星级标准要求至少满足三个优选项,在目前的条件下,4.1.17、4.2.10、4.6.12三条关于地下空间利用、建筑节能标准和垃圾收集处理的优选项可以实现,可考虑在满足二星级标准时实施。将来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再生能源、非传统水源、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功能材料等逐步走进我们的设计和生活中,设计、建造和运营更高绿色建筑等级住宅的目标,必将实现。
二、公共建筑
1. 政策文件制定的建议
“5.1节地与室外环境”的优选项中,若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或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可分别满足优选项5.1.12和5.1.13条的要求,但若场地本身非废弃场地,而且没有可使用的旧建筑,则5.1.12和5.1.13条是否不参与评价,需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技术指引时进一步明确,若如此,则优选项总数减少至12条,根据比例,满足五个优选项则可达到二星级标准。
2. 标准条文理解的疑问
“5.2节能与能源利用”一般项的5.2.8条关于建筑外窗的气密性标准,条文中引述的《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已于2008年由《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替代,气密性能分级由原来的5级变为8级,原标准中的4级在新标准中应为6级。
3. 设计实操的建议
(1)“5.1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中5.1.3条的要求,除了有类似4.1.4条的规定外,还提出了控制光污染的要求。以往公共建筑的玻璃幕墙采用镜面玻璃的不在少数,但近年来,随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不断深化实施,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玻璃幕墙采用可见光反射率更低、更节能的双层中空Low-E玻璃,有效解决了玻璃幕墙的光污染问题,如珠江新城的广州西塔、林和西路的耀中广场等。在一般项中,满足5.1.9绿化物种选择、5.1.10场地交通组织、5.1.11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即可达到一星级的标准,若要达到二星级的标准,可考虑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满足5.1.8条要求。另外两项中的场地环境噪声和周边风速受客观条件和客观环境影响,并非每个项目都能具备。
(2)“5.2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控制项属常规设计内容,理应满足。一般项中,5.2.6总平面设计要求、5.2.7外窗可开启面积要求、5.2.8外窗气密性要求、5.2.13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也属常规设计内容,满足后即可达到一星级标准,在达到一星级标准的基础上,再满足5.2.10~5.2.12三项关于集中空调要求的其中两项,即可达到二星级标准。
(3)“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控制项中虽然没有必须利用非传统水源的规定,但在一般项的要求中,出现了和住宅建筑类似的情况,5.3.8高效节水灌溉和5.3.10按用途设置水表较易实现,但达到一星级标准需满足三项,达到二星级标准需满足四项,而其余各项都是关于非传统水源利用的要求。故可考虑设置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用于景观、绿化等室外用水,则可满足5.3.6雨水积蓄处理利用和5.3.7采用非传统水源的要求,达到二星级的标准。
(4)“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控制项的要求和住宅建筑完全相同,在以往的设计中,公共建筑加高女儿墙,或者在顶部设标志性的大型构件是很常见的,在将来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大量应用没有功能作用的装饰构件,满足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一般项中,满足5.4.3就近选用材料、5.4.4采用预拌混凝土、5.4.5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及高强度钢、5.4.6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不难,但满足5.4.6条需施工单位做好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作;而5.4.8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旅馆建筑可以做到,但办公和商场类建筑则存在较大困难,故办公和商场类建筑只能选择满足5.4.9室内采用灵活隔断,如轻钢龙骨隔墙、复合墙板等,至此可满足五项,达到一星级标准。剩下的两项分别是关于可再循环材料的使用和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使用方面的要求,必须满足其中一项,方能达到二星级标准。
(5)“5.5室内环境质量”控制项中,对节能、空气质量、噪声标准、照明标准等方面,根据相关规范作出了具体规定。一般项中,办公和旅馆类建筑满足5.5.8空调末端要求、5.5.10减少噪声干扰、5.5.12无障碍设施要求即可达到一星级标准,在此基础上,再满足5.5.11室内采光系数标准,即可达到二星级标准;商场建筑由于5.5.9和5.5.11条不参与评价,故满足前述三项,即可达到二星级标准。
(6)“5.6运营管理”中与设计密切相关的条文,有控制项的5.6.2废气废水达标、一般项的5.6.6设备及管道设置要求、5.6.8智能化系统要求、5.6.9设备自动监控系统要求、5.6.10办公商场类建筑分类计量收费等。
(7)一星级标准对优选项没有要求,二星级标准要求至少满足六个优选项,在目前的条件下,5.1.14透水地面面积比、5.2.16建筑节能标准、5.2.19照明功率密度、5.5.14空气质量监控、5.6.11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五条优选项可以实现。另外,可考虑实现5.4.12条,要实现此项,需在满足一般项5.4.6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的基础上,事先计算使用可再利用材料的重量和工程建筑材料总重量之比,满足大于5%的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及在工程决算材料清单中详细列明相关材料的使用数量。
在实现绿色建筑的发展阶段目标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从设计源头对绿色建筑这个系统工程进行控制、引导,为实现绿色建筑奠定良好的基础。一个先天不足的设计,会导致将来花费巨额的补救措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本质而言,是与绿色建筑的初衷背道而驰的。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在设计大纲中明确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结合现阶段的技术经济水平,在规划、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等各个阶段验证设计是否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切忌产品堆砌和技术冷拼,避免“只有高成本,才能实现绿色建筑”的畸形发展。另外,由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一定数量的条文为定性而非定量条文,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和个人理解不同的影响,建议将来在修订标准或制定技术指引和细则时,尽可能明确定量标准,以利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和执行。
除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管理等多方面的努力外,政府主管部门也可在政策方面进行引导,除了处罚性的措施外,也可考虑激励性的引导措施。例如,美国旧金山市规划局在2006年出台了一项政策,如果新建或改建的项目符合LEED金奖(LEED是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制定的“能源暨环境领先设计评估准则”,从5个环保角度对建筑进行评估,根据得分建筑可被定为基本级、银奖、金奖、白金奖4个级别),规划局将提前6个月通过审批,以鼓励开发商们修建绿色建筑。投资额巨大的工程,提前6个月开工意味着资金能够尽快周转,在优惠政策的激励下,旧金山有44座绿色建筑获得LEED的认证,跻身“美国十大绿色之城”。由此可见,通过引导、激励和处罚等措施,使有关各方建立绿色建筑观念,理解和关注绿色建筑,为提高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而努力,是实现绿色建筑发展阶段目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穗建技函[2010]2047号关于印发《广州市发展绿色建筑指导意见》的函.广州,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北京,200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北京,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主编.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篇).广州,200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JGJ75-200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绿色建筑一星标准 篇三
【关键词】绿色建筑 可再生能源利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Requirements i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Case study of one office building project in Tianjin
Li Bao-xin1,Yu Ying-yu2,Liu Xiao-fang1
(1.Tianjin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Tianjin300074;
2.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YantaiShandong264005)
【Abstract】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requirements exist in LEED, Green Mark, and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 as essential part for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n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in these standards. Finally, the sugges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in green non-residential building is proposed and one office building project in Tianjin is studied as study case.
【Key words】Green Building;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
1. 前言
(1)绿色建筑作为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降低污染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绿色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均有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要求,同时根据不同的绿色建筑评估等级规定了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策略。
(2)目前的绿色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利用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缺少完整详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分析过程;往往是在现有设计方案基础上验证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否达标;在现有设计方案基础上叠加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以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初投资较常规系统高,上述问题可能会降低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同时盲目堆砌技术违反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3)本文主要关注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定、不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的研究,首先分析了美国LEED标准、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天津市绿色建筑标准对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相关要求,然后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对我国绿色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利用进行思考,并结合天津市某办公楼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
2. LEED评价标准中可再生能源利用
美国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esign)标准是美国绿建协会(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提出的以商业运作为主要运行模式的国际化的认证体系,包含街坊(LEED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和建筑(LEED for New Construction, Core and Shell Development, Schools, etc)两个层面的标准[1][2]。LEED标准鼓励和认可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分为两种形式: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和异地绿色能源。鼓励采用项目现场可再生能源的自给来减少应用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与经济负担,其评价是基于场地内可再生能源提供的量占建筑能耗费用的比例,不同评分对应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要求如图1所示。异地绿色能源在于鼓励建筑应用电网资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通过至少为期2年的可再生能源合同来从异地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来满足建筑35%的电耗。
图1LEED NC标准中不同评分对应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要求
表1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可再生能源比例与评分
3. Green Mark评价标准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Green Mark标准是由新加坡建设局制定并主导实施的、实践比较成功并在亚洲国家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一套评价标准。该标准鼓励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评分根据建筑的预测能源效率指标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电耗的比例来进行(表1),最高得分为20分[3]。
4.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定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申报中最常使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主要有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在此标准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天津市绿建标准)是结合天津市的地域特点和发展情况而制定的,天津地区的所有绿色建筑项目均应依此标准进行评价。天津市绿建标准中规定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满足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25%,或可再生能源提供采暖(制冷)满足建筑热(冷)负荷的10%或者地热供暖满足建筑热负荷的20%),得分20分,并设有优选项鼓励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10%,对应的评分如图2所示[4]。
图2公共建筑中优选项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
图3天津市某三星级办公楼方案示意图
图4建筑屋顶的太阳辐射模拟分析
5. LEED、Green Mark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内容对比
5.1LEED标准、Green Mark标准、天津市绿建标准在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都具有相关的要求,综合比较各标准中相关内容,其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1)各标准都将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为评价建筑绿色与否的重要内容,鼓励建筑对场地内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对应条款的评分都是基于可再生能源占建筑能耗的比例,以此鼓励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多的采用。
图5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确定思路
表2三星级绿色建筑的优选项达标分析(公共建筑+设计标识)
5.2其不同点为:
(1)LEED标准除了鼓励采用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外还对异地绿色能源的应用进行鼓励,对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技术的应用具有促进作用,并对合同能源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关于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计算,LEED标准基于建筑的能源账单,Green Mark标准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建筑总电耗的比例,天津市绿建标准基于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转为一次能源后占转为一次能源后建筑总能耗的比例;
(3)LEED标准中对可再生能源的界定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不同,其中LEED标准认为地源热泵等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形式不为可再生能源利用;
(4)对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定可再生能源利用具有必要性,而LEED、Green Mark标准的较高等级评定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要求相对较低。对于根据天津市绿建标准申报三星级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而言,在所有优选项(12条)参评的条件下,至少需要满足9条,得分不低于14分。设计标识阶段优选项达标分析如表2所示。对于一般公共建筑项目而言,透水地面面积比通常会成为制约因素;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一般不具备实时报警功能;外遮阳以固定式外遮阳为主;利用旧建筑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在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条件下,优选项得分无法满足要求,公共建筑的项数也不满足要求。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的建筑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必不可少的。
6. 绿色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议及案例分析
6.1项目概况
本文以天津市某办公楼为例进行分析,该建筑面积为20000m2,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图3)。场地位于浅层地热能较适宜区,并具有地源热泵埋管区域。天津市太阳能资源属较丰富的二类地区,总辐射接近6000MJ/m2,可利用天数近200天,并且建筑屋顶遮挡较少(图4)。
6.2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的确定思路
根据项目功能及定位,进行绿色建筑预评估,确定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项目所在地的资源条件;同时注重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最终满足绿色建筑评价要求(图5)。
6.3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的技术与经济适用性比较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地热水供暖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是通过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水箱等设备将太阳能转换成生活热水的热能。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进行供冷供热,充分利用了土壤的跨季节蓄热。地热水供暖系统以地热水及其尾水梯级利用作为供暖热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经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表3),本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为太阳能空调系统耦合地源热泵系统,其中生活热水作为空调系统的一个用户末端对太阳能进行利用,最总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约为30%,远大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要求的10%,为项目达到三星级提供有利条件。
表3本项目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 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表1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可再生能源比例与评分
7. 结论与展望
LEED、Green Mark标准中关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相关内容对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的相关内容具有启示作用,应完善天津市绿建标准中对异地绿色能源的要求,以此促进合同能源、智能电网等技术的应用。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关注以下方面:
(1)在规划和方案设计阶段,将可再生能源利用考虑在内,不同的项目有一定的差异性,应结合项目的定位和功能,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比较,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运营管理便利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确定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
(2)三星级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
(3)对于地热水供暖系统,在有资源条件的项目中可采用,但是地热井对地下地质结构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参考文献
[1]LEED 2009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2]LEED 2009 for New Construction.
[3]BCA Singapore, BCA Green Mark for New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 Version NRB/4.1, 2013.01.
[4]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Tianji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DB/T29-204-2010.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6-15-836
[作者简介] 李宝鑫(1984.01-),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绿建工程师,可持续设计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可持续设计总监,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认证专家(LEED AP(BD+C)),从事生态规划、建筑可持续设计、环境建筑物理分析与应用、CAAD、国标绿建咨询与LEED咨询等工作。
图2公共建筑中优选项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
图3天津市某三星级办公楼方案示意图
图4建筑屋顶的太阳辐射模拟分析
5. LEED、Green Mark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内容对比
5.1LEED标准、Green Mark标准、天津市绿建标准在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都具有相关的要求,综合比较各标准中相关内容,其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1)各标准都将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为评价建筑绿色与否的重要内容,鼓励建筑对场地内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对应条款的评分都是基于可再生能源占建筑能耗的比例,以此鼓励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多的采用。
图5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确定思路
表2三星级绿色建筑的优选项达标分析(公共建筑+设计标识)
5.2其不同点为:
(1)LEED标准除了鼓励采用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外还对异地绿色能源的应用进行鼓励,对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技术的应用具有促进作用,并对合同能源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关于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计算,LEED标准基于建筑的能源账单,Green Mark标准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建筑总电耗的比例,天津市绿建标准基于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转为一次能源后占转为一次能源后建筑总能耗的比例;
(3)LEED标准中对可再生能源的界定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不同,其中LEED标准认为地源热泵等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形式不为可再生能源利用;
(4)对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定可再生能源利用具有必要性,而LEED、Green Mark标准的较高等级评定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要求相对较低。对于根据天津市绿建标准申报三星级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而言,在所有优选项(12条)参评的条件下,至少需要满足9条,得分不低于14分。设计标识阶段优选项达标分析如表2所示。对于一般公共建筑项目而言,透水地面面积比通常会成为制约因素;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一般不具备实时报警功能;外遮阳以固定式外遮阳为主;利用旧建筑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在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条件下,优选项得分无法满足要求,公共建筑的项数也不满足要求。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的建筑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必不可少的。
6. 绿色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议及案例分析
6.1项目概况
本文以天津市某办公楼为例进行分析,该建筑面积为20000m2,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图3)。场地位于浅层地热能较适宜区,并具有地源热泵埋管区域。天津市太阳能资源属较丰富的二类地区,总辐射接近6000MJ/m2,可利用天数近200天,并且建筑屋顶遮挡较少(图4)。
6.2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的确定思路
根据项目功能及定位,进行绿色建筑预评估,确定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项目所在地的资源条件;同时注重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最终满足绿色建筑评价要求(图5)。
6.3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的技术与经济适用性比较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地热水供暖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是通过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水箱等设备将太阳能转换成生活热水的热能。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进行供冷供热,充分利用了土壤的跨季节蓄热。地热水供暖系统以地热水及其尾水梯级利用作为供暖热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经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表3),本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为太阳能空调系统耦合地源热泵系统,其中生活热水作为空调系统的一个用户末端对太阳能进行利用,最总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约为30%,远大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要求的10%,为项目达到三星级提供有利条件。
表3本项目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 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表1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可再生能源比例与评分
7. 结论与展望
LEED、Green Mark标准中关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相关内容对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的相关内容具有启示作用,应完善天津市绿建标准中对异地绿色能源的要求,以此促进合同能源、智能电网等技术的应用。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关注以下方面:
(1)在规划和方案设计阶段,将可再生能源利用考虑在内,不同的项目有一定的差异性,应结合项目的定位和功能,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比较,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运营管理便利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确定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
(2)三星级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
(3)对于地热水供暖系统,在有资源条件的项目中可采用,但是地热井对地下地质结构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参考文献
[1]LEED 2009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2]LEED 2009 for New Construction.
[3]BCA Singapore, BCA Green Mark for New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 Version NRB/4.1, 2013.01.
[4]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Tianji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DB/T29-204-2010.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6-15-836
[作者简介] 李宝鑫(1984.01-),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绿建工程师,可持续设计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可持续设计总监,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认证专家(LEED AP(BD+C)),从事生态规划、建筑可持续设计、环境建筑物理分析与应用、CAAD、国标绿建咨询与LEED咨询等工作。
图2公共建筑中优选项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
图3天津市某三星级办公楼方案示意图
图4建筑屋顶的太阳辐射模拟分析
5. LEED、Green Mark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内容对比
5.1LEED标准、Green Mark标准、天津市绿建标准在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都具有相关的要求,综合比较各标准中相关内容,其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1)各标准都将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为评价建筑绿色与否的重要内容,鼓励建筑对场地内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对应条款的评分都是基于可再生能源占建筑能耗的比例,以此鼓励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多的采用。
图5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确定思路
表2三星级绿色建筑的优选项达标分析(公共建筑+设计标识)
5.2其不同点为:
(1)LEED标准除了鼓励采用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外还对异地绿色能源的应用进行鼓励,对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技术的应用具有促进作用,并对合同能源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关于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计算,LEED标准基于建筑的能源账单,Green Mark标准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建筑总电耗的比例,天津市绿建标准基于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转为一次能源后占转为一次能源后建筑总能耗的比例;
(3)LEED标准中对可再生能源的界定与天津市绿建标准不同,其中LEED标准认为地源热泵等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形式不为可再生能源利用;
(4)对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定可再生能源利用具有必要性,而LEED、Green Mark标准的较高等级评定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要求相对较低。对于根据天津市绿建标准申报三星级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而言,在所有优选项(12条)参评的条件下,至少需要满足9条,得分不低于14分。设计标识阶段优选项达标分析如表2所示。对于一般公共建筑项目而言,透水地面面积比通常会成为制约因素;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一般不具备实时报警功能;外遮阳以固定式外遮阳为主;利用旧建筑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在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条件下,优选项得分无法满足要求,公共建筑的项数也不满足要求。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的建筑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是必不可少的。
6. 绿色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议及案例分析
6.1项目概况
本文以天津市某办公楼为例进行分析,该建筑面积为20000m2,绿色建筑目标为三星级(图3)。场地位于浅层地热能较适宜区,并具有地源热泵埋管区域。天津市太阳能资源属较丰富的二类地区,总辐射接近6000MJ/m2,可利用天数近200天,并且建筑屋顶遮挡较少(图4)。
6.2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的确定思路
根据项目功能及定位,进行绿色建筑预评估,确定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项目所在地的资源条件;同时注重技术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以较低的成本投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最终满足绿色建筑评价要求(图5)。
6.3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的技术与经济适用性比较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地热水供暖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是通过设置太阳能集热器、水箱等设备将太阳能转换成生活热水的热能。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进行供冷供热,充分利用了土壤的跨季节蓄热。地热水供暖系统以地热水及其尾水梯级利用作为供暖热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经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表3),本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为太阳能空调系统耦合地源热泵系统,其中生活热水作为空调系统的一个用户末端对太阳能进行利用,最总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约为30%,远大于天津市绿建标准中要求的10%,为项目达到三星级提供有利条件。
表3本项目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比较 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表1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可再生能源比例与评分
7. 结论与展望
LEED、Green Mark标准中关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相关内容对国家绿色建筑标准的相关内容具有启示作用,应完善天津市绿建标准中对异地绿色能源的要求,以此促进合同能源、智能电网等技术的应用。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关注以下方面:
(1)在规划和方案设计阶段,将可再生能源利用考虑在内,不同的项目有一定的差异性,应结合项目的定位和功能,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比较,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运营管理便利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确定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
(2)三星级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
(3)对于地热水供暖系统,在有资源条件的项目中可采用,但是地热井对地下地质结构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参考文献
[1]LEED 2009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2]LEED 2009 for New Construction.
[3]BCA Singapore, BCA Green Mark for New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 Version NRB/4.1, 2013.01.
[4]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Tianji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DB/T29-204-2010.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6-15-836
4.绿色建筑一星标准 篇四
来源: 天津建设网 作者: 科教处时间: 2010-2-1
1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
建科教[2010]107号签发人:韩培俊
------------------
关于颁布《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中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设计,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按照我委《关于下达2009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建科教[2009]338号)的文件要求,编制完成《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经我委组织专家审定,现批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29-195-2010)为我市地方工程建设标准。自2010年4月1日起在我市中新生态城实施。其中,第3.2.2(第2款)、4.1.1、6.2.4、6.6.2、6.6.3、7.3.2、7.3.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各相关单位要认真执行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有不明之处及修改意见请及时反馈给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
本标准由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由天津市建设科技信息中心负责征订和发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翻印和复制。特此通知
5.江西省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篇五
厦门市明确承担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日常管理工作机构
厦门
近日, 厦门市建设局、厦门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明确承担厦门市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日产管理工作机构为厦门市建筑节能管理中心, 具体负责厦门市一、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机构的备案及监督, 负责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应用的协调和监管, 在信息平台发布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等具体工作。 (信息来源: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信息平台)
云南省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
云南
2016年4月29日,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云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通知》 (云建法[2016]245号) 和《关于聘任云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专家的通知》 (云建法函[2016]204号) 。由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省工业信息化委员会负责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 明确了云南省建筑节能协会是承担全省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日常管理工作的机构, 并提出了云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要求和机制。同时已受理专家委员会专家申请, 征集云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专家。 (信息来源: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信息平台)
内蒙古自治区开始征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专家及试点评价机构
内蒙古
近日,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工作会议。由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立了自治区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协调组及日常管理办事机构。办事机构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科技开发推广中心, 陈久旺担任办公室主任, 张少峰为副主任。并明确了下一阶段自治区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工作重点。日前已经开始征集自治区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机构和专家。 (信息来源: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信息平台)
浙江省2家评价机构开展绿色建材试点评价工作
浙江
6.每期一星——陶澍 篇六
姓名: 陶澍 学校: 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二年级
兴趣爱好: 书法、绘画、象棋、游泳、钢琴
个人小成绩:第三届江苏省中小学师生书法展示赛中,硬笔书法作品获低年级组金奖;“新世纪杯”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奖赛中,参赛作品获金奖;“魅力校园”第十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暨“我爱我的祖国”校园艺术作品展,条山“怡神养性”获二等奖。
最令家人开心的事: 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最头疼的事: 挑食
最喜欢的动物: 调皮可爱的猴子
最喜欢的一本书: 《想变成一棵树》
最大的愿望: 长大成为汽车设计工程师
小缺点: 动作过于麻利
劳动最光荣
今天是劳动节,吃过早饭后爸爸要我洗碗。我先把桌上的脏碗一个一个地往上摞,再把筷子收齐,一起小心翼翼地捧到池子里,打开水龙头,把第一个脏碗慢慢地旋转着在自来水下冲洗。碗里面干净了,外面还是脏兮兮的,于是我又把碗的外侧对着水,一边用手抹着碗,一边转着碗。碗洗好了,该洗筷子了,我把一把筷子放在水下搓,筷子摩擦出了“嚓、嚓、嚓”的声音,水花四溅,真好玩!
到了中午,妈妈说要洗羽绒服,我听了立刻央求妈妈让我洗,妈妈爽快地同意了。我连忙把袖子挽得高高的,卷起裤脚,戴上手套,穿上套鞋,到了阳台。妈妈已经把洗衣液倒在盆里了,衣服也平摊在阳台地上了,我接过妈妈手中的大刷子,让刷子毛在洗衣液里浸一浸,拿起刷子用力在羽绒服上来回刷呀刷。不一会儿,我身上就冒汗了,我感觉天气热极了,请妈妈帮我脱下衣服,然后继续用力刷,特别是衣领和袖子可脏啦,妈妈叮嘱我要多刷几下。我按照妈妈的嘱咐,终于把羽绒服刷干净了!真累啊,但是望着被洗得干干净净的羽绒服,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劳动真光荣!
菠 萝
我喜欢吃菠萝。它有着黄色的身子和绿色的叶子,坚硬的“外壳”上面带着一丛丛小刺,只要轻轻一碰它,手就会被戳疼。
要想吃到菠萝美味独特的肉那可不容易。在家里,没有特制的工具,很难去掉它的皮,要请卖水果的叔叔用特殊的刨子刨去菠萝的外皮,菠萝的肉看上去很光滑,但这时还不能吃。它黄色的肉上面嵌着一枚枚咖啡色的小圆点,卖水果的叔叔用刀旋转着将这些小圆点一排排地挖去。回到家,妈妈还要用刀把菠萝的叶子切去,再把菠萝切成一个个长条,放在冷盐水中浸上五分钟,才可以吃。
我拿牙签戳起一大块菠萝往嘴里送,哇!味道很独特,甜而不腻,很爽口。
认 牌 匾
我家住在顺达路上的金鑫花苑。走出小区的大门,一只金黄的大麒麟一下子映入眼帘,那便是“大麒麟阁”,扬州有名的老字号点心店。“大麒麟阁”的对面是“可可餐厅”,进去一看,一张张桌子边坐着吃饭的客人,桌上的饭菜飘出诱人的香味。“可可餐厅”的旁边是“王山熟食”,透过橱窗,一只只肥嘟嘟的老鹅,香喷喷的鹅肫,看着就让人流口水。紧挨着“王山熟食”店的是一家“大华小吃”,隔壁一家“五金电器”里面有电池、接线板、万用表、灯泡……顺达路上最大的非“金鑫商品城”莫属,里面有玩具、鞋子、计算器……本来这里是一个菜场,因为里面太脏太乱,所以就被改造成商品城了,现在里面干干静静,规划合理,一个个摊主把自己的摊位收拾得整整齐齐。
顺达路两边开满了小店,还有“一品香茶叶店”“东方超市”“超恒西饼屋”……给附近的居民生活带来了方便。
看 牙 医
一天,妈妈突然大叫起来:“快来看!” 爸爸立刻从床上跳下来, 像火箭一样奔到我身边。哦!原来是我的乳牙还没有掉,乳牙的里面又冒出了白色的恒牙。婆婆说:“去让牙医看看吧,最好把乳牙拔掉。”我痛苦地说:“好吧!”
到了牙医诊所,我心里害怕极了,轻声问妈妈:“可不可以不拔?”妈妈坚决地说:“不行!”
开始拔牙了,我央求医生轻点,医生叔叔微笑着说:“好啊!”话音刚落,他就猛地一拔,霎时,我感觉嘴里有一股血腥味,原来是我的牙床出血了,幸运的是我的乳牙已经被拔出来了。
家长寄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语文老师赵素兰寄语:
【绿色建筑一星标准】推荐阅读:
绿色建筑一星标准内容07-07
绿色建筑终稿06-18
绿色建筑课程大纲06-20
绿色建筑的论文07-15
绿色建筑材料运用09-01
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10-03
2022安徽绿色建筑专项资金申报通知08-09
绿色环保的钢结构建筑08-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07-30
核桃绿色环保标准化种植生产示范实施方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