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共9篇)
1.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一
以下是一篇调研报告,欢迎大家浏览借鉴!
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正确地认识爱情的本质,处理好恋爱关系,爱情就会给人生带来幸福,否则就可能成为人生不幸的诱因。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爱情的永恒和不朽,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也有人由于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经历过不幸,对爱情持悲观的态度,认为美好的爱情只是文艺作品中的演绎,而生活中的爱情带给人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欢愉。
因为爱情是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也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值青春期,从艰辛的高中步入的大学生,没有了学业的重压,没有了父母的管束,没有了老师的叮咛,就如同打开了鸟笼的小鸟,在蔚蓝纯洁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渴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但是,由于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许多人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恋爱与性有关的各类问题的困扰。
研究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正确地认识爱情的本质,处理好恋爱关系,爱情就会给人生带来幸福,否则就可能成为人生不幸的诱因。因此,我们这次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辅之以网络调查手段,重点调查了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学生恋爱的相关问题,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业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恋爱能发生在任何时候,恋爱不只是大学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的调查问卷第一个问题里:“你有谈过恋爱吗?”回答 “有”的人达到了43%,很明显,这个虽然没有过50%,但是,出于中国“男多女少”的这一社会现状,说明了43%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而在我们对于有没有谈过恋爱这个问题的后续个问题里“如果有,那是在什么时候谈的”,选“大学”的竟然高达87%,而且,在没谈过恋爱的人群里说想谈恋爱的也很令人吃惊的达到了93%,当然,这个数字是不能概括一切,可是这个数字已经可以反映了许多问题了,说明了大学里谈恋爱这个现象已经是普遍存在的了。就谈恋爱正确不正确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研究的范围,暂不讨论,可是基于以上统计的数字我们已经可以对大学恋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了。
经过了我们学习研究小组的讨论以及网上调查了解,大学恋爱主要存在2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1.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
2.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所以,我们就以上两个方面着重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
① 增加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
在恋爱的过程中,少不了甜言蜜语的滋润,而在确认一段爱情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信,在拥有自信的前提下,对心仪的女孩子进行追求。并且在和异性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交际能力与语言表达。
要有效地提高社交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一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所谓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即为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而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可是但是本人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发现这两点关键都可以充分的锻炼,因为女孩子是世界上最难以琢磨的动物。
② 可以开阔思维
在开阔思维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一个很简单的案例经行分析:
光棍节当晚,广东工业大学的男生用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他们的“寂寞”,用宿舍的亮光组成了“11.11,i love u,广工,mm”几个字,寓意为:11月11日,我爱你,广东工业大学的mm们。网友们说,一间严重缺乏女生的大学,光棍节自然成为一年一度的民间嘉年华。确实如此,广东工业大学就是典型的代表。
看过了此案例,我们可以想到在没有恋爱之时都已经有如此广阔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那么在谈恋爱之时呢?谈恋爱就必须得讨好女孩子,所以说,谈恋爱可以开阔思维。
③ 可以从中学会关心别人
俗话说,女孩子天生就是要被呵护的,那么,如果当某个女孩子是你的女朋友时,你还不更加的对她进行呵护吗?这一点我们无需过多进行议论。
④ 了解多一些有关情感的事,有的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不至于以后过多的感情用事
感情是双方面的,连上帝都不可能单手拍掌,谈恋爱,首先就是一个过程,无论结果如何,都起码经历过了,因为,谈恋爱绝对能对人进行锻炼。
⑤ 从生理角度来说,谈恋爱可以缓解大学生某方面的需求
这个观点是学习小组里的调查员的观点,本笔者并不太认同,所以不多进行论述。不过这一点是确实是存在的。
⑥大学生在独立生活的过渡期,谈恋爱在生活、学习上的互相帮助有助于减缓过渡期的不适
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绝大多数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很少有单独外出旅行的经验,而却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的增大,对生活环境改变的不适等等因素,促进了大学生恋爱这种现象的发展,“找到另一半”也的确对在生活、学习上有着互相帮助并助于减缓过渡期的不适。
⑦ 有助于促进成熟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心理、生理的逐渐成熟,大学生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如何正确地驾驭爱情并且将其转化成人生发展进步的动力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正视的问题。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情绪,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起大学生中自尊、自爱、自强的学习榜样,引导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保持高尚的情趣与文明举止,并明确人生的志向与奋斗目标,用理性地思维方式驾驭自我,在以学业为重的同时,学习以人相处的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恋爱观.
二.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① 过分的沉溺于恋爱,荒废学业,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目标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有一个很简单的案例:一名大学生正在上课,突然间手机响了,然后就不顾正在上课匆忙的和老师请假要求离校。后来才知道,他女朋友要他陪了,他必须得去陪他女朋友。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名男生已经沉溺于恋爱之中而荒废了学业了。
② 浪费时间浪费钱财
和女朋友一起,总不能天天只散步吧?因此,谈恋爱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又是必须的。
③ 和朋友在一块的时间太少
这里我们有一句很形象也挺幽默的谚语:有了媳妇忘了娘。连娘都忘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忘呢?虽然这只是少部分人的思想,但是这一现象绝对存在。
④ 没有足够的经验,可能有错觉,很容易受伤,不好受,影响心情
俗话说:恋爱能享尽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皆有。有甜,就必有苦,所以,只要有恋爱就必然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啦!
⑤ 浪费自己的感情和别人的感情,或者最后还是分手
有些同学在与异性交往中,不能准确区份友谊与爱情两种性质不同的感情体验,给双方平添许多麻烦。或者有些恋人由于家庭,出身,种族,信仰等不同而不能够由恋人变为夫妻,最后难免分手收场。
⑥ 泪水会流很多
恋爱会流泪吗?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你在感动的时候或者伤心的时候,都会流泪,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铁石心肠的人,而恋爱,是最能感人或者伤人的一件事。
【总结】
在经过以上对恋爱的益处与弊端的分析之后,我们已经可以对大学生恋爱进行一个客观的总结了。
当代大学生对于爱情,从总体上看是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的,能够正确地处理学习、恋爱和人生的态度等关系,以及恋爱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恋人之间的误会、失恋等等。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避免在恋爱问题上把握和处理失当。我们应该客观的吸取恋爱中的益处与避免恋爱中的弊端。
2.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二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 印刷业作为“十二五”中重点发展项目, 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但当前我省印刷企业普遍存在着高端技能型人才缺口大的问题, 制约了其发展壮大。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印刷类专业学生就业质量, 为我省乃至京津冀地区印刷产业提供可持续充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包括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薪酬、工作质量、工作稳定性、个人发展前景、工作幸福指数等七大指标23项内容。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客观反映河北省高职院校印刷类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制约因素。
二、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多渠道共发放问卷220份, 回收185份, 其中有效问卷176份, 效果良好。
(一) 就业率分析:
1、学生毕业后择业区域范围。
数据:62%选择户口所在地工作, 30%选择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发达城市工作, 8%选择南方及沿海区域工作。
分析:毕业后六成选择户口所在地就业, 三成选择在京、津等周边城市发展, 为京津冀印刷行业提供可靠而有效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保障, 符合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宗旨,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性促进作用。
2、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状态。
数据:学生毕业时已就业、创业、升学等去向明确的占78%, 继续找工作的占18%, 流散人群占4%。学生毕业后六个月就业率达到88%。
分析:说明学生在毕业后六个月内仍是工作的选择期, 我们应不遗余力的帮助其提供用人信息, 谋求就业岗位。
3、学生确定第一份工作的时间。
数据:学生在毕业前实现就业的占到72%。
分析: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制度是实现从学生向职员过渡的重要途径。今后, 我们应当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该项制度, 充分发挥它在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二) 专业对口率分析
数据:近六成学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四成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社会需求较大。
分析:多数学生愿意从事专业工作。
(三) 薪酬分析。
数据:三成以上学生期望毕业初工资3000元以上, 实际情况是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七成, 3000元以上仅占4%。工作一年后, 2000元以下比例降到45%, 2000-4000元比例增长到53%, 收入增幅较明显。
分析:毕业初, 部分学生期待值偏高。但印刷行业工资收入正在不断增长, 前景还是好的。应当教育学生从提高技能做起, 由少成多的初级阶段无法逾越, 需理性坚持。
(四) 工作质量分析。
数据:六成以上学生在民营企业工作, 七成以上学生选择较发达的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发展。但47%的工作单位没有为毕业生提供任何社会保障。
分析:毕业生的工作质量和社会保障较弱, 这是企业留不住人的重要原因。民营企业作为越来越壮大的经济实体, 为毕业生创造着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 其规范化、制度化和人本、人文关怀是其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五) 工作稳定性分析
数据:毕业一年内, 13%换4次以上工作。而未来职业生涯中, 两成学生愿意从事本行, 近三成不愿在印刷行业发展, 五成视发展情况定。
分析:印刷行业前三个月艰难期难坚持, 换岗率高。我们应当加强学生德、信教育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六) 个人发展前景分析
数据:21%受访者认为发展空间较大, 15%认为发展空间小, 64%没有明确观点, 弹性较大。薪酬提升诉求列第一位, 技能、工作阅历和获得晋升机会随其后。
分析: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迷茫, 我们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帮其树立客观的职业发展道路。
(七) 工作幸福指数分析
数据:日工作8-11小时占64%, 12小时以上占9%, 基于印刷行业特点, 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压力方面, 超四成毕业生感觉工作压力大, 这与日益激烈的竞争和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相关。
分析:印刷行业传统的高强度工作正逐步被数字化、高效率的工作过程取代, 缩短了工作时间, 弱化了工作强度。我们要更加关注技能提高, 增强竞争力。
(八) 学生主观态度分析
数据:择业准备中, 23%致力获取职业证书, 58%选择通过实习弥补经验不足, 25%没进行特别准备。
分析: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负责, 积极采取措施增强就业砝码, 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充分重视个人努力在工作发展中的主观作用。我们既要为其营造紧张、积极的环境, 也要加大力度去引导。
调查结语:
在综合分析问卷数据基础上, 得出以下结论:
一、河北省高职院校印刷类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现状:
1、就业率较高, 专业对口率占到六成左右, 多数学生愿意从事专业工作。印刷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量较大, 只要相应保障得当, 供需可以达到良性循环。
2、薪酬待遇行业整体水平偏低, 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较长, 高投入低收益使30%学生明确表示不愿继续从事印刷行业, 导致学生换岗率很高。
3、印刷行业在制度规范性和员工保障性上亟须提高, 学生在企业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这是印刷企业留不住人的原因之一。
4、工作时间长, 薪酬待遇偏低, 社会保障相对滞后和紧张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学生工作幸福指数不高, 就业质量不高。
5、学生就业盲目性较大和准备的不充分降低了他们的竞争力, 也使他们认不清自己, 找不准定位, 抓不住机会, 不能顺利就业。
三、影响和制约因素
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不仅体现在就业率,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就业力上。政府的支持, 行业的引导, 企业的参与, 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毕业生的内在努力, 共同作用, 整体促进, 才能使提高学生就业力真正落到实处。而如何实现, 确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勇于实践。
摘要:根据《教育部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1】12号) 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原则, 制作调查问卷,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针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调查的数据, 结合对相关高职院校以及相关印刷企业的调研, 以了解我省高职院校印刷类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现状, 并剖析影响高职院校印刷类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
3.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社会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冲突;自我调节
一、案例基本情况
(一)来访者一般情况
廖XX,女,1987年9月13日出生,汉族,XX大学三年级学生。姐弟3人,行1,身高大约1.61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联系方式:略。父亲为教师,母亲待业,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神经症,家族无精神病史。
首次来访时精神行为状况:来访者一个人前来咨询,衣着整齐,对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准确;情感活动与内心体验及周围环境相协调,情绪低落;接触主动,说话处事节奏平稳,能详细描述自己的感受,自控能力较差;自知力好,能够认识到自身长期以来不良情绪体验的变化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逻辑思维正常,求治心切。
(二)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
主诉:因恋爱问题出现自卑、焦虑2个多月,近期加重并伴有头痛、失眠、注意力差、学习效率低、好发脾气等现象。
(三)心理师对问题过程的描述
4个月前男友提出分手时曾出现过自卑、焦虑的症状,由于贫血、身体不好等多种原因两人没有分手,经朋友及同学的安慰,其症状很快得以缓解。2个月前发现男友暗自跟其他女生交往,害怕男友再次跟自己分手和希望获得爱情的愿望发生矛盾,另外面临第二次等级考试的压力,产生了心理冲突,再次出现自卑、焦虑的症状。
近期症状加重,并伴有头疼、失眠等躯体上的症状,朋友劝解自我开导均无效,痛苦不堪,前来咨询。
(四)来访者背景资料
通过摄入性会谈,来访者陈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目前的现状。
1.个人成长的自我描述
廖某从小接受着传统的家庭教育,在家排行老大,有弟妹各一人。父母事事要求她为弟妹做好榜样,因此她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小好强,学习自觉,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学玩耍、做游戏,小学、中学在学习上很努力,是家长、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同学心目中的好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父亲因对母亲不很满意,对母亲的态度十分冷淡,她对父亲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加之父亲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父女关系十分紧张。平时跟母亲相处得多一些,跟弟妹的关系还不错,自信、独立、追求完美是她的主要个性特点。
2.一般现状的自我描述
自述:我是一名大三学生,与男朋友交往已经快两年了。感觉相处得还是比较好的。四个月前男朋友突然提出分手,说“两人的缘分已尽,再处下去也不会开心。”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很大,感到非常的委屈、自卑和困惑。后才知道原来是男友外出比赛时看上了同专业的小师妹。而且对方从各方面来讲都不如我。当时情绪低落到极点。虽然后来因为身体原因生病住院,男友又表现出很关心的样子,并发誓跟那女生一刀两断,最终两人没有分手。但是,自认为男友对自己没有以前好,这学期开学(2个月前)他没有去车站接我,我自己带了很多行李(又赶上例假),觉得很委屈,他以前不是这样子的。我很喜欢他,不想和他分手,也特别想他对我好些。后来,同学告诉我看到他和另一个女生去溜冰,当时就呆住了,心里感到很委屈,害怕。他怎么能这个样子?问他也不做解释,有时就干脆躲着不见我。本想着快英语六级考试了,把这感情的事先放一放,可我现在上课不能集中精力,记忆的东西刚背会一会儿就忘记,感到很有挫败感。晚上怎么也睡不着,白天没有精神,注意力更难集中。其实我很想这次能考过(上次就差了几分),可是这个样子根本不可能通过,对自己一点信心也没有,真是没有用!我感到前途渺茫,对自己也十分的失望。最近两周更加心烦气躁,情绪不稳,不愿与同学有过多的交往,看什么人都不顺眼,好冲动,一点小事就容易失去控制,有时还自己哭,感到很疲乏。(以上内容根据来访者口诉整理)
二、咨询问题的归类及诊断
(一)对是否精神障碍的基本判断
依据上述来访者的资料,根据郭念锋教授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来访者的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内心感到痛苦焦虑,能主动寻求帮助;其症状表现出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保持相对稳定性;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
(二)心理问题的归类或诊断,诊断依据与鉴别
根据精神检查和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来访者个性好强,智力水平正常;与咨询师谈话时目光热切伴紧张、焦虑;情绪低落且不稳定。对自己的状况有客观的评价。未发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下面从社会学、心理学、医学这三个纬度进行对来访者心理问题进行归类诊断。
1.社会学分类层面
(1)恋爱婚姻与家庭问题;(2)人际关系问题;(3)学校学习与适应问题;
2.心理学分类层面
(1)情感(绪)问题;(2)认知问题;
3.医学分类层面
(1)根据CCMD-3,来访者心理行为症状不足以满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根据许又新的神经症评分标准小于6分,故也可以排除神经症。
(三)严重程度
依据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划分,廖某的心理问题属于严重心理问题,具体诊断依据如下:
1.该来访者自从男朋友第一次提出分手后,其痛苦的情绪体验是正常的反应,由于廖某从小有争强好胜的性格,但没有经历过大的失败和挫折,在面临失恋打击后,自我意识修正能力不强,特别对男友看上不如自己的小师妹耿耿于怀,自我评价走向一个极端;以至于后来男友没有去车站接自己却和其他女生去溜冰以及在学习中的不顺利所出现的心理问题都具有现实意义。
2.第一次和男友虽然并没有分手并很快消除了不良情绪,但其的认知观念发生了偏差,但这次听说男友与其他女生交往和考级问题时,导致其不良情绪的再次发生,症状持续2个多月。
3.反应强烈,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有泛化现象,如人际关系交往减少;在宿舍因心情烦躁有时会和同学发生冲突;出现睡眠问题,学习受到影响,痛苦无法自行解决;没有器质性病变。
4.来访者目前的情绪症状对其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反面已经产生轻度的影响。
(四)心里测查结果
1.SDS标准分59分解释:轻度抑郁
2.SAS标准分55分解释:轻度焦虑
根据测查结果可以看出,来访者情况不足以满足焦虑症条件。
三、心理师对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生物学层面
求助者为女性,21岁,正处于青年时期。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感染、高热抽搐、昏迷史;无严重头部外伤史。近一周来访者出现的头痛失眠、头痛、失眠、注意力差等症状主要是由于思想压力过重造成的,以至于影响到学习效果。
(二)社会与环境层面
依据埃里克森的理论,恋爱和婚姻是青年时期的主要任务。正因为来访者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而是采取消极的态度,产生了心结,自我评价走向极端——自卑,以至于再次出现感情危机时陷入了痛苦、苦闷之中。当来访者面临等级考试时,上次考试的失利本是个正常现象,但来访者并没有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这不但影响到学习,也应影响到社会交往方面,社会主动性降低,同时也影响到跟宿舍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
(三)心理原因
青年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到成熟的重要阶段。由于来访者的自我意识发展不够稳定,自我意识修正能力不强,当来访者面对男友提出分手所引发不良情绪时,加上其性格特点,认知观念产生偏差。来访者消极被动的处理恋爱问题,没有树立合理的恋爱观,但此再次面临感情危机时,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担心失恋的恐惧而产生的心理冲突再次被激化,与此同时担心等级考试不能顺利通过,其错误的认知观念被进一步强化,不良情绪症状不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以至于出现了泛化现象,社会功能也轻度受损。求助者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四、咨询方案与知情同意
(一)咨询目标的制定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协助其合理分析情感危机的原因
(2)纠正其对情感问题所产生的错误认知信念
(3)学习掌握ABC理论,针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分析,逐步减轻焦虑、自卑的不良情绪症状,改善睡眠状况
(4)探讨如何正确面对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
2.远期目标和终极目标
在消除来访者不良情绪体验这一远期目标的同时,帮助来访者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分析、判断自己的认知观念,修正错误观点,强化合理的信念,以达到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重返实现人的潜能,习得健康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人格的完善这一种终极目标。
(二)咨询方案制定所依据的理论及采用的治疗方法
咨询方案的理论依据主要是认知心理学理论,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以达到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目的。
(三)拟实施的步骤
合理情绪治疗方案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
任务目的:咨询师让来访者对合理情绪疗法有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咨询一次)
第二阶段:领悟阶段
任务目的:让来访者更深层次上领悟引发起不良情绪的根源所在,学会区分合理与不合理的信念。(咨询一次)
第三阶段:修通阶段
任务目的:主要运用于不合理信念辩论、家庭作业的方法和技术,使来访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和消除。(咨询三次)
第四阶段:再教育阶段
任务目的:巩固前几个阶段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帮助来访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新的反应模式,以减少生活中的情绪困惑倾向。(咨询一次)
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协商制订咨询方案,在开始实施方案时征求来访者的同意,向来访者说说明治疗效果取决于其配合程度,并指明在咨询过程中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每周会谈一次,一次50分钟。(治疗历时6周,主要过程见附件记录)
五、咨询效果评价
1.来访者的主观感受
心情开朗了许多,慢慢感觉到自信又回到自己的身边,学习积极主动,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缓和了很多,心态也逐渐平和,恋爱观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宿舍中也不乱发脾气,关系融洽。
2.心里测查结果对比
SDS:48分 解释:正常
SAS:46分 解释:正常
3.咨询师的评价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基本掌握了合理情绪疗法基本原理,能够很好的运用分析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认真完成家庭训练作业,咨询结束时来访者以往的不良情绪体验基本消失,治疗效果较好。SDSSAS测查结果标准分趋于正常范围内验证了治疗的效果。
六、总结
1.需要改进和肯定的方面
咨询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咨询技术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经验总结
虽然在咨询开始阶段,咨询师已经同来访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可是仍然会出现阻抗现象。这就要求咨询时及时准确地分析产生阻抗的原因,同时咨询时要灵活机动调整谈话的内容和方式。另外,要很好地掌握识别和处理移情,为尽量避免来访者移情与依赖的发生,在每次会谈中或咨询关系正常结束时,提早让来访者做好思想准备。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四
调查地点:网络调查与实地考察结合调查对象:在校及毕业两年内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上网查询、记录
调查人:贾春玲
调查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状况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我国经济也遭受其影响,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给09届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式更加不容乐观。
1、就业形式分析: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到2002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就业率上升到80%。200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今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2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3.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最值得关注。
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
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
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
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就业,他们约占“毕业漂族”的50%。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在上述三类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第一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如无大的变故,属于相对稳定的群体。第二类人虽然边看边干,但能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就业。但第三类人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二、就业前景
众所周知,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是相当严峻的。“求职之路难”是每个求职者内心最真实的感叹,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走出来的时候,也会不由发出同样的感慨。事实也的确是如此,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前景,不少毕业生都感到无奈,背负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沉重的心理包袱去求职,当他们八方求索四处碰壁的时候,也只能在求职道路上慢慢的摸索和徘徊。高等教育的持续改革将会逐步改进大学生更好的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
1、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大学已经开始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消除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我国的大学可能需要创新教学,创新课程,创新专业乃至于创新大学,创新高等教育。
2、大学正在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行动。在教学模式创新行动方面,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通识型教学、以需求驱动的实践基地建设为标志的实践型教学、以强调研究方法为内容的研究型教学、以拓宽国际视野为目标的国际型教学、以培养就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能力型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和投入为目标的参与型教学等都在不断尝试,试图通过教学创新,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3、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大学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大学正在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三、就业心理
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
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1、过度焦虑与急躁
就业时许多大学生是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还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感到心中无底。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是正常的。但一些大学生的焦虑过了头,成天都充满了各种不必要的担心以及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不宁、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行为上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常常心急如焚、四面出击、东奔西跑,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又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冷静观察以及对自我求职的理性思考,做了许多吃力不讨好的事。因此常常都有一些毕业生在并不完全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匆匆签约,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或发现了更好的工作时,有追悔莫及,甚至毁约,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心理困扰。
2、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心理
与就业时的急躁心理相反的是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消极,平时也不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了就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等下去,满意时也不主动争取,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的态度,期待着有单位会主动邀请。还有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轻易低就,明明已经找到工作,但拖着不肯签约,总希望有更好的单位出现。
另外有些大学生自恃条件很好,认为“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可以大有作为,但在择业时却常常要么碰壁要么找到的工作不满意,于是抱怨“世上无伯乐”,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成天闷闷不乐、怨天尤人。
3、攀比与嫉妒
在求职中,同学之间“追高比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同学在求职中经常相互吹嘘自己的职业待遇好、收入高,导致职业期望越来越高,求职变成了自我炫耀。还有些同学看见或听说别人找到了条件优越、效益较好的单位心理上就不平衡,抱着“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态度非要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单位,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社会需要特点、职业发展及就业中的机遇因素。
一些毕业生对别人所找的工作心存嫉妒,特别是看到自认为条件不如自己的人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就更容易出现嫉妒心理,于是有些人故意对别人的工作冷嘲热讽、贬低、讽刺和挖苦意图打击别人,更有甚者抱着“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的畸形心态在用人单位面前造谣中伤、打小报告。
4、抑郁与逆反
在择业中受到挫折后,一些毕业生同学会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表现为失落抑郁、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他们常常会放弃一切积极的求职努力、听天由命。严重时还会对外界的环境也漠然置之,减少人际交往,对一切都无所谓,并进而导致抑郁症。
而另外一部分毕业生,则对正面的职业教育、职业信息存在逆反心理。对来自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及同学和用人单位的正确信息、善意批评与建议,他们不相信、不听从,偏要对着干,要按自己的一厢情愿去求职。比如当别人为其推荐某工作单位时,总是抱有戒心,别人讲得越多他越不相信。当求职失败时,不总结自己的问题,甚至明明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也不改正,在以后的求职中依然我行我素,听不进任何批评与建议。
四、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
1.供与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
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分明显。
3.冷与热分布不均,冷热两极反差强烈。
总之,在现阶段,就业难仍然是个不争的事实,在我们身边,依然可以看到很多
很多迷茫的眼神,奔波在各处各行的学子们在寻找着自己的立足之地。但即使当前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前景那么暗淡,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有理由鼓起信心,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明天努力奋斗!
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敢做敢为的青年先锋。作为受过高等教
5.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调查的报告 篇五
调查报告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带有神圣色彩的名词,它常与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联系在一起,爱情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感的寄托,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甚至有人提出了“设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的观点,当然爱情也会伤害一些人,有些人由于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经历的不幸,对爱情持着悲观的态度,认为爱情只是童话都是骗人的,公主和王子不可能长相厮守。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和所面对的爱情现状,我们选择了这次主题为“大学生恋爱问题调查”的调研。
一.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以及恋爱现状,并分析其原因。
二. 调查对象
南开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
三. 调查方式
在学生中发放问卷,回收进行结果统计。
四. 调查时间
2011年12月1日至10日
五. 调查内容
大学生的恋爱观在看待各种恋爱问题上的体现,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答案
六. 调查结果的分析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恋爱状态及恋爱史;选择恋爱的动机;在选择男女朋友时的考虑因素;对爱情的认真程度以及对爱情的预期结果;对在男女朋友交往过程中行为举止的认识,考虑到男生与女生的性格与生理因素的不同,在调查中采取了男女生分别统计的方式。这点在后期的结果分析中体现了一定的优势。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恋爱率为19.5%,有恋爱史的为50%;女生的恋爱率为11.5%,有恋爱史的百分率为40%。关于恋爱动机的调查中显示,有男生会为了面子而寻找女朋友,此现象在女生中是不存在的,可以解释为男生恋爱率高于女生的部分原因,更多的恋爱关系是由于彼此之间的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或者仅仅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形成,并无所谓的动机可言,这两方面在男生中所占的比例为65%,在女生中达到76.9%。在大学生恋爱中为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也占有20%左右的比例,这与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是有关的,远离了高中强制性学习,被他人安排好的生活,让他们的精神状态较之前的干劲十足有了很大的下滑,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强烈的空虚感与焦虑感,为了所谓的充实自己的生活,会有部分学生选择恋爱来逃避生活。
在关于选择男女朋友的考虑因素的问题结果统计中,男生更加重视相貌的占44%,人品与志趣是否相投占到了33%,而在女生中则更多的考虑志趣相投的占50%,考虑人品的比例也占到了38.4%,而在相貌问题上仅仅占了10%。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生与女生的不同,男生在考虑恋爱问题时会有面子心理作祟,是刻意的追求童话里王子与公主的事迹,况且好多都不是王子。而女生恋爱比较看重你内心的温暖,是心的沟通,是不经意的小浪漫,这些都源自于彼此的志趣相
投,和心灵上的那份默契。在关于“你心中的伴侣”的问题中可以看出,有时现实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但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另一半的美好形象,每个人都怀揣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在关于“对爱情的认真程度以及对爱情的预期结果”的问题结果分析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待爱情很认真,认为爱情可以让学习生活更加有动力,“在恋人与工作之间做出选择”选择恋人的男生54%,女生也占25%。陷入两难的同学占到了男9%,女29%,约10%的学生会以工作为重,终止爱情。虽然爱情在现实面前会很脆弱,但是能对爱情抱此信心,也不失为一种对爱情认真程度的表现。对于是否选择将大学恋爱与婚姻相联系,96%的女生和74%的男生会选择顺其自然,因为未来有太多未知的情况,但是仍然有58%的女生和40%的男生选择了尽量朝一个目标奋斗。虽然大家对爱情十分珍视,但学生们并没有将爱情作为生活的全部,只有不到5%的同学认为恋爱失败时,生活没有意义,69%的学生视为获得更成功恋爱的经验积累。
在关于“对男女朋友交往过程中行为举止的认识”,65%的男生和38.5%的女生对公共场所恋人过甚亲密的现象表示无所谓;22%的男生和8%的女生对此表示反感,13%的男生和51%的女生认为那只出现在电视剧中的浪漫,调查显示不到1%的学生认为这种行为是正常的。对于此项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恋人比较注意自己在公共场合的举止,不想造成不好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高达66%的学生认为:恋人见面不应该少于两天一次,由此体现了大学生恋人彼此的依恋性。对于恋人之间的消费男生普遍认为消费大,75%的女生认为消费一般,在结合关于消费“AA制”调查结果分析,那男生较多认为应该男生付,而女生较多认为应该AA制。对于大学生恋人同居,婚前性行为的调查,35%的学生反对,46%的同学对此持中立态度,只有10%的同学持支持的态度。真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在现实中很遥远,在恋爱中恰当的行为举止以及尊重对方是必要的。
对于“同性恋”的调查中,有26%的同学认为同性之间也会有真正的爱情,27%的学生不支持此行为,40%的学生持中立态度,7%的学生坚决反对。可以看出同学对同性恋大多还是包容与接受的。
6.关于大学生就业社会调研报告 篇六
一、调查数据
2001年,114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2010年,630万;2011年预计达到660万!„„这是一组来自教育部且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1年6月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超过80%,2002年底就业率降到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近几年就业率也维持在70.6%左右。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峻,且在今后几年内都不容乐观。
针对这一现象,在线对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做了一些相关的调查,主要是调查大学生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一)就业难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最后,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
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两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
2011年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可能达到几百万人,但相关人才供给有限。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1)》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11年,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
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1年,人才缺口数字巨大,将达1220万人。
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
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预计到2011年,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三、调查结果
从就业难原因和就业形势两方面来看,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原因有两点: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值得思考;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四、建议
(一)、关于就业心态的建议
1、调整心态,放低架子,虚心学习,在能力没达到时到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务实些。
2、主要是平衡眼高手低的心态
3、心态要端正,从基础做起
4、大学生在首次就业时,要有好的心理素质,不要期望太高,即使不如意,可作为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
5、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心态放平
6、关键是心态的转变、对职业的预期值也需要适时加以调整
7、大学生应提高敬业精神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端正择业的心态调整以及注重职业道德
(二)、关于专业知识的建议
1、关键在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调整心态
2、应该更加地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要有适当的薪酬期望
3、专业理论不全面,缺乏基础操作技能,薪酬待遇期望过高
4、现在的大学生基础知识太薄弱,职业素质也有待提高
(三)、关于品德
1、企业喜欢录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毕业大学生们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确切地说,这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
2、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3、道德素质很重要的,不要忽视
4、提高品德修养 增强实践经验
(四)、关于实践
1、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端正就业态度
2、希望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目前的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理想就职
3、提高自身素质;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整就业心态
4、建议多参加社会实践,这对求职者、对企业而言是双赢
5、加强社会实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务实勤奋
(五)、其他
1、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机会。提高职业教育的数量
2、高等教育应更多与实际的中国企业管理现状相结合3、学校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引和辅导
4、中国的大学教育也需要改革
五、调查总结
7.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七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变化, 双鸭山市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活跃市场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截至目前, 占双鸭山市中小企业主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单位数已发展到37650户, 其中企业2260户, 从业人员达13.7万人。2009年, 全市民营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90亿元, 同比增长23.6%, 超年度目标3.6个百分点, 占全市生产总值 (不含农垦) 的比重可由2008年的42%达到46%, 到2010年、2015年, 民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可分别达50%、62%。2009年, 全市民营经济一、二、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分别实现43146万元、472508万元和384346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29%、29.7%、19.3%, 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一五”初期的1∶37.2∶61.8调整到4.8∶52.5∶42.7。规模以上民营企业 (年营业收入达500万元) 已发展到110户, 全年预计完成增加值41.8亿元, 同比增长26.5%, 占全市民营企业增加值的76.1%。
双鸭山市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虽然在全市的GDP比重中已越来越占据主要位置, 但由于自身的特殊性, 其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制约, 如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 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效益下降;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自主创新难、平等待遇难等共性问题仍然存在;部分扶持政策尚未落实到位等诸多原因。而融资问题首当其冲。据初步统计, 双鸭山市现有3485户中小企业中, 有77%企业表达了贷款融资愿望, 实际资金需求量约为60亿元, 而2008年双鸭山市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放贷量仅为8.27亿元, 即便受经济刺激政策影响, 年初以来双鸭山市各金融部门都较大幅度的提高了对中小企业的放贷额度, 但与60亿元的资金需求量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双鸭山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2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1) 中小企业先天存在不利于融资的因素。
相比大企业, 中小企业产业层次较低, 基础薄弱, 规模较小, 抵御市场能力较弱。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存在比较大的风险, 管理不够规范, 部分缺乏现代企业制度, 经营随意性比较大。一些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 财务状况不透明, 财务报表不健全, 无法向融资方提供有效信息。同时固定资产积累也比较少, 传统可抵押担保资产不足。一些企业挂靠集体合资合作经营, 不同程度存在土地、厂房等所有权权属不清的问题。
(2)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贡献度比较高, 而每次创新都面临巨大风险。
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高于平均水平。据统计, 到2008年年末, 我国金融部门为中小企业放贷的不良贷款率为11.6%, 高于整个银行业七八个百分点。另外, 我国传统的金融体系就是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服务对象而设计的。在银行体系中, 大银行由于信息和规模的经济优势, 具有天然大企业倾向, 股份制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推行了国有大银行的经营策略。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资源占有量少, 平均成活期短, 在与大型企业的博弈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3) 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与金融部门的放贷体系不协调。
中小企业贷款使用期短是其典型特征, 以占双鸭山市规模以上民营主要组成部分的选煤业和粮食加工业为例, 其融资需求多处于每一年度的下半年甚至第四季度, 而这一时期正是金融部门紧缩银根、减少放贷规模及数量的时期 (金融部门对外发放贷款多为上半年) , 企业向金融部门申请贷款的周期又较长, 大数额的放贷业务还要受到上一级管理部门的限制, 如果提前早贷势必会增加生产成本, 如按需贷款又往往面临无款可贷的尴尬境地。
(4)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机制体制不健全。
双鸭山市目前可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公司仅有市融通担保公司1家, 而作为我省兄弟地市的牡丹江市, 民营贷款担保机构已经发展到28家。
(5)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太窄。
3 双鸭山市现阶段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主要做法
(1)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 (双政发[2008]14号) 文件规定, 自2009年起, 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原来的50万元增加到500万元, 重点用于扶持优势中小企业发展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市政府《关于工业经济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实施意见》 (双政发[2009]4号) 文件规定, 从2009年起, 市政府安排200万元工业项目开发前期费用, 专项用于支持煤电化钢等重点工业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安排2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 重点用于重点技改项目、技术创新项目等贷款贴息, 每年拉动工业信贷资金4亿~6亿元。
(2) 建立“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
市政府双政发[2009]4号文件规定, 对企业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市政府分别给予50万元和20万元的资金补助;对通过省级以上鉴定且达到国家领先水平、当年投入试生产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新产品, 市政府给予所在企业30万元补助。对在境外设立高新技术研发机构的企业, 除享受国家和省相关优惠政策外, 可以根据其投资额给予适当的科技补助;对列入国家和省技术创新计划的高新项目、高新产品、高新技术和产业化项目, 除享受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外, 市政府给予10万元和20万元的资金奖励和融资扶持;对获得中国名牌的产品、省名牌产品、免检产品、国家专利的企业, 市政府一次性给予10万元以上奖励 (不重复奖励) 。
(3) 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 市中小企业局会同市财政局2007年以来共计为双鸭山市中小企业争取到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775万元。二是通过推进银企保三方对接, 2007年以来全市各金融机构累计向中小企业投放贷款36.4亿元。三是利用双鸭山市已组建多年政策性担保公司 (市融通担保公司) 为部分中小企业解决因抵押担保不落实而出现的贷款难问题, 现此公司共有担保本金9000万元, 自成立以来累计贷款担保总额达4亿元。同时, 集贤县政府、尖山区政府也都正在积极筹备组建担保公司, 这些担保公司组建成功后, 必将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建议与思考
(1) 加强服务。
一是各级人民政府要定期召开银企保项目对接会, 解决银行、企业、担保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促使银企保三方增进了解, 加强合作。二是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在深入企业了解实情的基础上, 每半年向金融部门推荐一次财务制度健全、经营和信用状况良好的非公有制企业。支持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 拓展融资渠道。三是金融部门要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小、使用周期短、缺乏抵押能力等典型特征, 密切结合双鸭山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实际, 不断推出适合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 优化融资环境, 降低融资成本及金融企业金融风险。
(2) 落实政策。
虽然双政发[2008]14号文件已规定:“自2009年起, 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原来的50万元增加到500万元, 重点用于扶持优势中小企业发展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但据实际了解, 2006年3月7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 (双政发[2006]8号) 文件中所规定的“设立市政府中小企业 (乡镇企业) 发展专项资金, 重点用于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扶持具有示范作用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加快发展。2006年, 预算安排50万元, 以后视财力状况逐年增加”都未曾兑现, 更不用说新增加的450万元发展专项资金的财政预算。而双政发[2009]4号文件中规定的“从2009年起, 市政府安排200万元工业项目开发前期费用, 专项用于支持煤电化钢等重点工业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安排2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 重点用于重点技改项目、技术创新项目等贷款贴息, 每年拉动工业信贷资金4亿~6亿元”, 其2200万元配套资金的匹配情况也未必乐观。另双政发[2008]14号文件中规定的“金融部门应把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信贷投放重点之一, 每年信贷投放额度不低于新增贷款的30%的贯彻落实情况也有待相关部门的具体考证和长期跟踪督办。
(3) 搭建多方位、多层次的融资担保体系。
一是市融通担保公司虽然年担保能力已达到3亿元, 但由于9000万元的资本金达不到金融机构要求的1亿元的门槛, 与银行合作存在很大困难, 实际年担保额度仅在9000万元左右, 急需资本金注入。二是在市、县两级筹备组建新的担保公司, 特别是民间担保公司已势在必行。三是积极与外省、市有实力的担保公司建立沟通与联系, 力争使其在双鸭山市设立办事处, 为双鸭山市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四是构建信用良好的大企业互助担保体系, 为互助体系内的大企业向专业银行申请短期贷款业务提供便利条件。五是《黑龙江省工业企业助保金贷款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已进入到征求意见阶段, 并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出台, 《办法》中提到:“市 (地) 县建立本地区企业助保贷款风险补偿金, 省政府按市 (地) 县政府出资额的2∶1比例进行匹配。专业银行按风险补偿金1∶10比例放大贷款。省政府出资1亿元, 作为全省工业企业助保贷款风险补偿匹配资金, 并视市 (地) 县出资额情况可适当增加总量出资额度。”以此推算, 如双鸭山市财政出资500万元设立上项资金, 就可得到省政府的1000万元匹配金及专业银行的1.5亿元的放大贷款, 且此《办法》中还含有符合条件的申贷企业只需提供相当于贷款金额50%以上 (含) 的抵、质押担保就可向专业银行申请最高额度为30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为三年的申贷业务的相关规定, 此项资金如能顺利设立将势必极大地缓解双鸭山市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4) 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诚信建设。
一是引导规范企业坚持依法诚信。双鸭山市中小企业目前正处在发展提高阶段, 有些企业管理不规范, 财务制度不健全, 信用建设滞后, 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主要“瓶颈”, 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 使贷款增速减缓。因此, 各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督促企业自觉依法经营, 诚信立业,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并配合建立信用征集、评价、披露和奖惩等制度, 全面开展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督促和引导企业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二是要加大企业诚信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各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动员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诚信中小企业”的建设工作中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 大力宣传双鸭山市中小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 宣传诚信典型, 曝光失信案例, 让企业树立诚信理念, 增强诚信意识, 养成诚信习惯, 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风尚。三是开展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把此项工作作为双鸭山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建设“诚信双鸭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与金融部门及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部门寻求合作, 整合各单位的信用信息资源, 建立开放式的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 逐步实现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使用的社会共享, 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环境。
摘要:为了解双鸭山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情况, 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渠道,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较快发展, 2009年民建市委议政委员会、企业委员会组成联合调研组, 对双鸭山市中小企业融资的情况开展了调研。
8.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 篇八
一、家庭因素
1.家长学历不高,不能处理好孩子的学习问题。从现有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看,他们中基本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
2.家长和孩子缺乏沟通。在调查中,有65%的父母一天工作要10至12小时。这是流动人口迫于为追求更多收入,延长劳动时间是必然的生存选择。
二、外部因素
1.学校教育机会缺乏。学校教育机会的缺乏,包括客观上不能上学和主观上不愿上学两种情况。
客观上不能上学,就是指无校可上。主观上不愿上学,指的是流动家庭的家长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送孩子上学的情况。
2.社区环境。社区环境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不可或缺的,社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进行。
首先,流动家庭聚居区对家庭教育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同老乡住在一起会带来一种归属感和精神上的支持,这对于那些因为方言口音而难以同当地人交流和感到受当地人歧视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而言尤有裨益。另一方面,同当地居民住在一起则使流动家庭特别是其子女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其次,由于流动家庭居住地方经常变动,带来社区环境的经常变动,从而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对于许多流动家庭来说,城市生活是不稳定的,他们居无定所,面对微薄而不稳定的收入和不断恶化的生活条件,很难保证给子女提供稳定和良好的社区环境。由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缺乏相对稳定的社区环境,其子女的社会化和城市化过程被多次中断,造成了其子女社会化和城市化的不充分状态,无疑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往往导致家庭教育无法顺利进行。
3.同龄群体。所谓同龄群体,指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群集合体。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流动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是流动家庭子女社会化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
子女随着父母进入城市后,其同龄群体也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同龄群体中同学朋友数量的减少。这是因为,在农村中由于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上的亲近,同龄群体中同学朋友往往比较多,有时一个村子的孩子差不多就组成一个同龄群体。而在流入城市后,由于原有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本上消失,流动家庭子女的同龄群体数量明显减少。
据调查显示,大多数流动儿童同龄群体中本地儿童数量不多,以流动儿童为主体的同龄群体带有极强的边缘色彩,这种同龄群体的边缘性,不利于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正常交往,从而加剧了自身地位的边缘化,甚至造成了流动儿童之间不良行为习惯的相互传染。
4.大众传媒。流动家庭子女在随父母流入城市后,感觉最明显的一个现象便是大众传媒比以前更加丰富多样了。丰富的信息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社会知识,激励孩子向成功人物学习;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娱乐需要,充实了孩子的课余生活,缓解了孩子的孤独苦闷情绪。
但是,信息量的增加对孩子的教育也产生了明显的消极作用,不健康传媒中(包括影视、读物等)大量的暴力、色情信息腐蚀了孩子原本健康的心灵,大量的虚假信息混淆了孩子的视听,孩子因为过量的信息而产生了迷航现象,显得无所适从。
5.地方制度。从地方制度因素来说,流动家庭在子女家庭教育上出现的各种失调现象,其根源在于我国社会长期形成的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以及为维护和巩固这种城乡分割体系而设立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的最大影响就是户籍歧视,流动家庭及其子女往往因为其农村户口兼流动人口而被当作“三等公民”,遭遇诸多不合理的待遇。
三、对策及建议
流动人口是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群体,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针对以上调研中发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的家长根本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知识,再加上流动人口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严重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发展。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汇集社会各方力量,依托大众传媒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渠道、全方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2.创设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家庭文化是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孩子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自己家庭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氛围。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小空间(哪怕是只有一张小桌子的小角落),不要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要注重孩子的精神生活。
3.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9.关于大学生视力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九
【调查人员】:xx xx xx xx
【指导老师】
学校 】:生物应用技术学院
【 活动计划 】:2010-5-
10、11查找资料,2010-5-13-6-
3走访调查,2010/6/14-18撰写活动报告
【活动起讫时间】:2010/5/10-2010/6/20
在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具备健康的体魄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大城市的发展,高楼耸立,大街小巷横穿各处,人们接近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忙忙碌碌,很少停息一会儿,放松身心。作为大学生,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学生的近视现象日趋严重。在班级上,很多同学都戴着眼镜。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视力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大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活动。
通过对大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患近视的严重性。通过调查报告,向同学们传达近视的危害,从而使广大学生们认识到要更好地保护眼睛。
1.文献研究法
(1)什么是近视?
我们都知道眼睛的基本结构是由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虹膜等几部分组成。光线经过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经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产生视觉,于是人便清晰地看到了物体,这就是眼睛的“工作”原理。
如图:蜡烛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是视力缺陷的一种,能看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近视是由于眼球的晶状体和视网膜的距离过长或晶状体折光力过强,使进入眼球的影像不能正确落在网膜上而落在网膜的前方。(如图是正常视力与近视眼的比较)
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由于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它使原来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光线发散后正好聚集在视网膜上。如图:
(2)近视人数的比例及其原因
为了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的视力情况,我们从网上查到了不少资料,里面的种种数据都使我们大吃一惊。最新一次全国24省市学生视力监测结果表明:8万多大学生,视力不良率达50.72%,近视率为44.2%;7万多高中生,视力不良率达50.72%,近视率为65.2%。这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都有一副沉重的‘眼镜’架在鼻子上!而更糟糕的是近年来,一些高校相继要求提高招生体检标准。近视学生在高校录取过程中,将受到极大限制。这些限制意味着每年有84%的高中考生,68%的初中考生被限考专业拒之门外。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多大学生视力下降呢?原因很多,其中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因素,眼睛过度疲劳和不合理用眼方式,使得不少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功能逐渐衰退而遭破坏。现在问题比较普遍的是学生课桌椅不规范,未能按年级、个体差异配置,不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教室采光不好也易造成学生近视。此外,长时间接触荧光物体,如电视、电脑等,也是造成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所以说不良的学习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质较差也不可忽视,我们从网上搜查的资料中:体校的学生出现近视率明显小于普通高校,仅为四分之一。这一方面与体育专业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体育专业学生喜爱运动、体质好有关。普通学校女生比男生不爱运动,也存在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的现象。
其次,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近视。大量的临床资料及动物试验说明:近视眼的形成与机体缺乏钙、铬等微量元素有关。甜食为酸性食物,一方面大量消耗体内的钙元素,另一方面升高血糖,改变晶体渗透压,是导致近视眼形成的又一祸根。
2.对“高登眼镜行”和“大众眼镜行”做一次采访。
问:来配近视眼镜以哪些人居多?
答:学生人数最多,尤其是大学生。
问:学生中度数一般为多少?
答:第一次在100-200度居多。
问:近视了不配戴眼镜视力会越来越深吗?
答:这要看保护的情况。有些学生不是真性近视,只要加以保护,做好预防,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近视已超过200度,如不戴眼镜,不仅影响了学习,还加深近视的度数,是很不好的。总之,不管是否近视,保护眼睛都是很重要的。
问:近视产生原因?
答:大学生近视产生的原因一般是:
1、阅读和写字姿势不正确;
2、阅读和写字时不注意光线的强弱;
3、生活和学习制度不健全;
4、先天的因素。
问:配戴眼镜的基本常识是什么?
答:配眼镜前应作散瞳验光,确诊是否为近视眼;配戴的眼镜,应该是度数合适的眼镜,度数不要过深或过浅;配戴眼镜后,仍然要注意用眼卫生,防止加深。要定期检查视力,如有发现视力下降,就要重新配镜。
问:能为大学生近视提些建议吗?
答:用眼要卫生;有近视要配眼镜;多看绿色,看远处以调节眼睛。为了预防近视眼,最后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3.派发问卷,对学生进行简要采访
我们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视力情况,利用春节的时间,对大沥和潮阳两地的135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简要采访。详细的问卷内容如下:
经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如下:
1、近视者的百分比
调查对象
大学生
高中生
其他
近视眼人数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32%
15%
5%
现在,学生的近视眼已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据统计,本次调查当中,有 51 %的同学是处于近视阶段的,大约占了二分之一。而在所有调查人中,男生人数远远大于女生近视人数。
2.您看书的姿势是什么?
A离书面较近B离书面较远 C躺在床上 D路上看 E其它
第2题
A
B
C
D
E
33.56%
15.44%
30.20%
1.34%
19.46%
此外,我们通过采访,知道在休假时间中有24%是在看书的,看书并非一件坏事,但看书也看的合理,这里的合理并非指书的类别,而是指看书时的姿势要正确.要遵循“二要二不要”原则,所谓:“二要”是指眼睛和书本距离要保持一市尺,和连续看书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向远处眺望一会,而“二不要”是指不要在光线浅暗和阳光下看书和不要躺在床上看。可是根据数据显示,我们学生平时看书离书面较近和躺在床上看书的就占全校学生的64%.虽然力奋是好的,但为了成绩而损害眼睛的话,是很可惜。
3.您吃蔬菜和各类肉食的比例如何的?
A.蔬菜=肉食 B.蔬菜〉肉食 C.蔬菜〈肉食
第3题
A
B
C
41%
23%
36%
从上表看来,吃蔬菜小于肉食的占36%,蔬菜等于肉食的41%,但蔬菜大于肉食的只有23 %。虽然饮食习惯不是近视的直接原因,但也属其中一个原因。比如说如果缺乏胡萝卜素,维生素A,B2,就会使眼睛容易疲劳,从而造成近视。所以,我们要多吃维生素A,B2,含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如牛奶,动物肝脏,鸡蛋,花生,胡萝卜,蔬菜等。
4.您平时喜欢做什么?
A.看电视 B.看书 C.玩电脑游戏 D.体育活动 E.其他
第4题
A
B
C
D
E
32.80%
23.81%
21.69%
13.23%
8.47%
根据调查分析,在同学们平日的休假时间中,约有22 %的人是在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的,且不提这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光是电视机和电脑的辐射很容易造成近视,而且同学们在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的时候,超过70%的同学是看电视两小时以上的,这样长时间给眼睛造成了过多的负担而又不休息的话,近视只是迟早的问题。
5.您是什么时候开始近视的?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上学前
第5题
A
B
C
D
7.58%
36.36%
54.55%
1.52%
从上表可以得出,近55%的同学是在初中开始近视的,其次,小学阶段的有近30%。
这说明什么呢?一方面,初中升高中给学校及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严重造成大学生不健康用眼;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健康用眼的意识,没有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的看,学校及学生对健康用眼的意识不强。
6.您现在两眼近视平均度数为
A.100度以下 B.100-300 C.300-500 D.500以上
第6题
A
B
C
D
11.36%
56.82%
22.7
39.09%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00~300度的假近视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500度以上近视的学生仅有近9%,还算可观。
7.近视给您带来不便吗?
有92%的同学表示,近视给他们带来了不便,例如:
1、下雨时即使戴眼镜,看黑板也很模糊;
2、运动时戴眼镜很麻烦;
3、长时间戴眼镜眼睛会痛,上课效率降低;
4、吃饭时,眼镜会蒙上一层雾气 ;
5、将来找工作时也会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会对高考生带来阻碍。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到大学生近视的情况,总体来说,不容乐观,并且我们对近视的原因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如何防止近视。
如何让青少年端正用眼健康的态度呢?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大学生近视人数的比例以及原因来让青少年知道近视的害处,有效提高扩大青少年自我健康用眼的意识。
对此,我们诚心予以下列建议,希望大家加强视力的保护,防止近视队伍的扩大。
1、加强眼睛的卫生教育
从调查中看,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姿势不正确和距离近造成了视力下降,说明这些学生对日常行为中保持正确的姿势、适当的距离对保护视力的重要意义还没有正确的理解和重视。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强调,加强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我们认为,眼睛的卫生教育应从小学开始,一上学就要进行“三要两不要”的习惯教育,使学生把这些基本要求从小习惯化。
2、要注意眼睛的休息
调查已经表明,学习时间长是造成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尽管现在的高考、中考、初考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用延长时间、题海战术来追求升学率,不仅会使学生视力下降,造成永远不能弥补的损失,而且还会使学生的体质下降,严重防碍学习,所以各学科教学都有责任帮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降低学习强度,使学生有时间注意休息。
3、要采取积极方法进行保持和矫正
眼保健操已被多数学生重视,所以学校应在适当的情况下增加统一做操的次数,同时老师应认真辅导,纠正错误,使其发挥真正的保护作用。大学生近视中有一部分现在还只是假性近视,如果注意保护,还能恢复,有的则已成了真性近视,这时应戴适宜的眼镜来进行矫正,以保证视力的不断下降,不能随便应付,所以近视者都应到医院配制眼镜。
4、饮食合理
研究发现,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供应,可使有遗传背景而发生近视的青少年减少或中止近视度数的增加。因此,为避免发生近视,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食糖过多,会使血液中产生大量酸性物质,酸与肌体内的食盐,特别是钙相结合,造成了血钙减少,这就会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使眼轴易于伸长,助长了近视发生和发展。研究表面,预防近视可补充蛋白质、钙质、磷质、胡萝卜、豆芽、橘子、广柑、红枣等蔬菜水果也对预防近视有益。
5、搞好宣传
学校可以利用黑板报、讲座等形式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介绍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强化保护意识。
6、少看电视、玩电脑和游戏机,多与大自然接触
从调查中我们知道了大沥的近视人数远远大于潮阳的近视人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周围的环境,潮阳市的周围有山有海,乡村中青山绿水,许多学生都可以在学习完后到处走走,看看周围的青山绿水,放松一下自己,这对眼睛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要多于大自然接触。而大沥生活富裕,电视、电脑和游戏机每户都有,学生课余时间都沉迷于电视、电脑或游戏机中,这些对视力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到此,我们的报告总算告一段落了,心头的一块大石也就放下了。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确实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一种分析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在收集材料以及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切都使我们收益匪浅。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小插曲,其中的滋味无法一一道来,但我们真的很高兴很开心,因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一笔重要的财富。我们开始更加关心社会、热爱生活。我们需要这样的锻炼,它能提高我们的素质,让我们终生受益。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都知道了视力不好对我们带来了许多不便,眼睛是我们感觉器官中最重要的部分,大家的经验与知识,大部分是经由视觉或得,它不仅影响个人健康、安全、生活情趣……更阻碍学习活动,所以更显现出视力保健的重要性。所以眼睛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就等于财富,我们要好好的保护眼睛。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大学生医保问题的调查报告08-13
关于大学就业的调查报告09-26
关于在校大学生兼职问题调查报告08-20
关于大学生就业致两会的信08-18
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问卷10-18
关于大学生同居行为、婚前性行为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的调查问卷06-20
有关于大学生独立问题06-17
关于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