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构建策略分析

2024-10-19

电信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构建策略分析(共8篇)

1.电信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构建策略分析 篇一

新形势下的和谐电信企业构建

刘念佩

2012-11-26 15:14:28来源:《通信企业管理》2012年第08期

当前,各电信企业自融合重组开展全业务运营以来,电信市场格局和企业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矛盾,这对创建内外部和谐环境、维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作为电信企业,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和基础在于科学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构建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而科学发展是对发展的有益补充和原则指导。要坚持“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加速发展。目前中国联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从宏观社会环境来看,“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下一代信息技术列为七大新兴产业之一,要求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研发和应用,加快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相关政策的出台将推动各领域、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电信企业实行全业务运营以来,中国联通WCDMA以其技术的成熟与领先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在3G市场上一枝独秀。面对当前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首先,要创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中国联通在网络、技术、品牌、客户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业务与服务转型、网络与技术转型、组织与人力资源转型,做大产业价值链,有效改变现有业务结构,促进中国联通由基础网络运营商向创新生活的信息服务领导者转

变,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各级联通公司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以3G业务为引领,以社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为重点的业务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信息服务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降低过度依靠传统语音业务带来的经营风险,努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要立足长期健康发展,正确处理规模、效益、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更为理性、科学的态度加强财务管理、投资管理,推动企业由规模型发展向规模效益型发展的关键性转变,有效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核心理念。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障政策,切实保障和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一是要使员工能够享受到国家法律规定的各类社会保险权利,要切实保障员工的收入,使广大员工充分享受到企业和谐发展的成果。二是要倡导“关心一线员工、尊重一线员工、服务一线员工”的理念,通过“职工小家”创建,让员工真正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和温暖。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员工的培训教育与职业发展机制,着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努力挖掘员工潜力,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创造积极向上的企业和谐氛围。四是要推动企业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坚持以企务公开为载体,使广大员工群众真正享有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员工群众参与和谐企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决定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企业文化为支撑

企业凝聚力的强弱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内核,是企业和谐程度的体现。而企业

凝聚力的增强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要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实现科学的刚性管理和企业文化的柔性管理相结合,从而为促进企业基业常青提供精神源泉和动力。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推进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的建设,要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营造学习氛围,开展以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职业技术复合型员工。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必将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建设一个学习型企业,使员工终生学习,不仅有利于员工的职业前途发展,也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发展和自主创新。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与外部环境协调发展

构建企业和谐的外部环境,要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即企业与客户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企业与政府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企业与社会之间生存与回报的关系、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竞合共赢的关系。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忽视了社会责任就不算成功的企业,只有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只有给予社会最优质的服务,社会才会给予企业回报及认同,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企业才是最终的受益者。因此,对企业来说,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以积极的态度承担社会责任,争做优秀的企业公民。要深化竞合观念,坚持走竞争与合作的路子,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强调理性竞争,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重点地区、重点业务、重点客户上,努力挖掘现有客户价值,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与竞争对手的共同发展。对合作伙伴,要注重打造行业价值链的创造力,坚持互惠互利,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和商业合作伙伴关系,营造良性发展的产业环境。对广大客户,则要坚持从客户感知出发,积极培育和发展新业务,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中提升企业价值,实现企业与

客户共同成长。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着力加强各级领导干部能力建设

建设一个善经营、会管理的领导班子,不断推进企业发展,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主导因素。首先,从思想上要明确对构建和谐企业重要性的认识,做到组织上健全、制度上落实、机制上保证、行动上带头。其次,要自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各级党委必须加强“四好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强化理论学习,注重学以致用,努力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学习成为一种需要,学有所为,学有所用;要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班子成员之间要加强沟通,自觉维护班子团队的形象,不断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加强作风建设,班子成员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优良作风,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增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构建和谐电信企业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要坚持民主、科学、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不断提升广大员工对领导者的信任度,争做构建和谐企业的模范。

总之,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做的重大战略部署,自觉把构建和谐企业融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之中,全力推动信息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创造信息化中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

2.电信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构建策略分析 篇二

1.1 身份识别

1.1.1 个人电脑口令设置

未要求设置无开机密码和硬盘口令验证,开机后只要直接输入正确的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行认证登陆电脑,接入公司网络。用户名和密码可以是普通用户权限,不要求一定用管理员帐号密码登录。

1.1.2 公用电脑口令设置

部分电脑是部门级的公用电脑,用于存放部门的公共资料或公用的数据信息等。对于这类电脑的用户名和密码一般都是公开的,也没有设置相应的责任人,只要输入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电脑,接入公司网络,访问公司资源,也可以随意从公司的相关服务器拷贝资料等。

1.1.3 供应商等其他外部电脑终端在公司内部办公区可直接接入内部网络使用

任何一台正常工作的电脑,只要带到公司连接上网线即可接入内部网络,访问和使用公司的资源,当然也可以拷贝一些内部资料到其电脑上。

1.2 终端接入

在内网,通过域认证加入域后,不管域用户是不是管理员帐号,终端将自动接入公司网络。在外网,在计算机终端未关机的状态下,通过安装的远程终端控制软件即可接入控制内部计算机终端。公司内部办公区域网络未做隔离,公共区域的终端可以直接访问敏感区域的服务器。流氓软件肆意流传,严重影响网络安全,导致病毒传播或者数据丢失事件时有发生。

1.3 补丁安全、防病毒技术

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又非常多,微软公司会通过定期发布安全补丁的方式来弥补这些漏洞,但由于端终用户缺乏相关知识,导致补丁安装的不完全,不及时,这就会严重影响终端计算机的安全,从而导致更严重的整个内网安全问题。对内部终端接入外部互联网的权限控制不严格,造成内部终端感染病毒类型多,无法有效管理和控制。经常造成网络故障,影响正常办公和企业单位信息安全,漏洞数量居高不下。

1.4 终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终端信息安全管理相关规范制度缺乏,且难以有效实施。整个管理体系,仅有一些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且这些制度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由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中没有明确的组织架构,导致终端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体现不足。相关管理人员没有有效的权利推行相关制度和监管制度的执行情况。类似场景的违规事件,在不同的部门判定的违规等级以及类型经常都不一致,导致员工认可度不高。

2 大型企业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策略

2.1 终端安全管理的理论

企业单位要更多考虑端到端的架构,安全永远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在制定了安全策略和安全制度后,更要考虑的是,如何能保证安全策略的贯彻执行?比如说一些公司在管理制度上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及时打补丁、不允许安装IM软件,但是如果员工不执行公司的策略,这个安全策略就是一纸空文。

公司的网络安全理念基于二点:首先,我们倡导从源头控制,网络的大部分不安全因素来自终端,终端通过一些非法的软件、移动介质引入了很多安全风险,所以对终端的源头控制,是保障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支撑;其次,是对业务系统的健壮性的加强,包括漏洞扫描,业务评估,建立安全基线和主机加固。

怎么实现风险的统一收集分析、管理和规避,这在整个安全体系中是最重要的工作。通过这个理念来实现端到端,从源头到业务系统,乃至整个网络的安全防护一体化。

2.2 终端安全策略分析

如何降低终端对网络及系统构成的威胁,要对终端进行相应的身份认证和安全检查,实现一体化的防护,所有终端在进入网络之前要到安全策略服务器上认证和安全策略检查,通过之后才准许终端系统访问相应的业务系统,这作为整个安全认证第一关,如果不符合要求就要进行相应安全的修补,包括针对安全策略进行检查,进行补丁的下载,进行强制杀毒安全权限的补任,修补之后又进行安全检查,这样形成一体的循环。终端安全管理主要包含以下模块:

2.2.1 网络接入控制模块

传统上来讲,在企业单位中终端接入网络是没有任何控制的,在终端接入网络后,在网络层是可以访问任何网络中的主机。这样的话就带来了很大的风险,然而,根据工作相关原则和最小权限原则,网络接入控制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终端在接入网络之前必须经过身份认证;

2)终端在身份认证后根据相应的权限确保只能访问相应的系统,比如市场的员工如无工作需要不能访问财务系统的网络;

3)终端在接入网络后可以进行限流,确保这个终端在中了病毒以后,不会影响网络和网络中的其他设备;

4)对于没有合法身份的终端进行强制隔离,不允许接入公司的网络。

2.2.2 终端策略强制模块

终端策略强制模块是安全管理通过技术手段贯彻执行的具体体现,只有符合公司策略的终端才能接入网络。企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定制安全策略,通过策略强制来确保所有终端执行公司的策略,否则强制隔离。

2.2.3 终端行为审计模块

终端行为审计模块可以帮助公司安全人员对安全策略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用户也可以通过工具进行自检。

1)用户可以自助检查终端是否符合公司的策略,如果不符合,可以按照提示先行修复;

2)审计员可以通过工具下载审计任务,自动检查出不符合公司策略的终端;

3)审计员可以监控终端的可疑行为,如使用USB硬盘等;

4)可以方便公司进行资产管理。

2.3 终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2.3.1 在战略层面公司高层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达成共识。

并下发公司级文件,向全公司全体员工明确计算机终端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2.3.2 在战术层面落实具体公司计算机终端信息安全标准、安装操作指引、审计指引等。

便于在统一的标准平台下,实施系统的自动统一管理。

2.3.3 在执行层面,每个三级部门设立信息安全专员,按相关规范要求在本部门内负责开展相关信息安全工作,并作为信息安全责任人对部门的信息安全考核结果负责。

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效果以及违规情况纳入所有员工的绩效考核,将信息安全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绩效考核联系起来,提供了员工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3.4 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相应的系统工具的使用方法作为专门的课程,以面授、网络自学、宣传邮件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

确保所有员工能够在信息安全方面有充分的认识。

公司通过使用安全方针策略、安全目标、审核结果、对监控事件的分析、纠正和预防行动和管理评审的信息来纠正和预防与终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不相符合之处,以持续改进终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 结语

要提高企业单位终端安全,就应该放弃对某些防护技术单一的依赖心理,而将企业单位的具体业务情况和业务环境相结合,制定出以安全策略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才能最终长期有效地保护企业单位信息资产的安全可用。终端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后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终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工具。

参考文献

[1]陈卫平.浅析终端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J].现代电视技术, 2011 (10) .

[2]卢海勤.终端安全防护技术及体系架构部署模式[J].中国金融电脑, 2012 (10) .

3.电信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构建策略分析 篇三

关键词: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054-01

计算机网络的高效、便捷、快速等各项特征,使得企业在当前时期开展各项工作时获得了极大的助益,但是,与此同时,网络应用所固有的一些安全隐患也引发了企业的重视,不管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系统问题,都会将网络置于危险的境地,从而对企业造成程度不等的损失。因此,为计算机网络在工作中的应用构筑完善的防御体系,成为当前时期企业管理活动的又一重要内容。近年来,企业纷纷针对此项工作采取了充分的措施,并为安全防御体系这一工作积累了诸多的经验。

一、企业为计算机网络构筑安全防御体系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在企业中的应用面临着人员故意破坏、操作失误、设备运行故障、系统遭遇病毒木马等恶意入侵、网络线路损伤、外部环境磁干扰及雷击等诸多的安全威胁,每一项问题都会使企业正常的工作受到不良影响,因此,企业必须为网络构筑有效的安防体系。其构筑工作应当注意以两个大的问题:

首先,企业构筑安全防御体系应当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分离的应用,做好对于网络流量的保护与控制,并且,为网络信息系统划分安全等级,以各个安全域作为载体实施安全管理。同时,企业还要利用防火墙、病毒网关、访问控制(网络授权、身份认证、网络密钥等)、故障的实时动态监测与隔离技术等对网络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安全保护,还要利用日志系统做好对于网络安全防御工作的日志记录与管理。

其次,企业对于网络安全体系的架构,要转变原有的单一平面结构,致力于构筑多样的层次化的结构体系,对企业所有工作进行属性划分,以办公网、日常应用网、生产网、外部服务网等几层机构构筑全面的独立的不同级别的安全管理。同时,要尽可能地利用高效屏蔽技术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隔离开来,避免二者在运行过程中相互渗透和影响,并且为各层次结构的边界区域增加控制措施点的布设,切实地将各网络之间的信息流通置于可控状态。

二、企业为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防御体系构建的内容

安全防御体系一般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安全防护这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中最后一项又包括了致力于实现网络安全的监测技术、隔离技术、授权与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体系与操作系统维护措施等几个方面。本文下面就具体地对这些方面加以分析:

(一)路由器与交换机

计算机网络安防体系一般都是由路由器与交换机两种关键因素共同布设的,其中前者为安防体系的第一道防护屏障,后者则为核心屏障,二者共同发挥作用为计算机网络尤其是局域网进行安全防御。

1.路由器。路由器作为安防体系第一层的结构设备,同时也是体系架构的边界防护,入侵者要想对网络进行非法入侵,首先就要对路由器进行攻击,突破其防线。因此,企业要为路由器设置全面完善的过滤规则,并根据网络问题的发生不断地对此规则加以补充,以切实地达到对于非法服务请求和IP地址的屏蔽。

2.交换机。交换机是安防体系架构的核心,它主要是用来对各种访问请求进行控制,并实施安全的信息交换功能。其中访问请求控制的实现主要是以ACL控制列表来实施,用户数据包展现的源地址端口、目的地址及端口、协议等各项因素,都要经过列表的筛选以及过滤。

(二)安全防护各项技术

1.监测技术。目前应用于网络行为监测工作的技术主要是入侵监测系统,企业通过为计算机网络关键部位设置此系统,能够在用户设置的监测规则指引下,扫描并监测各种端口,进而对各种异常访问行为实施动态的监控、捕捉以及报警,最终达到对于网络的安全防御。但是,它在当前的应用容易出现对于某些正常行为的监测与抵制,影响到正常应用的效果,一般要和其他的技术进行配合使用。

2.隔离技术。企业一般利用网闸(即物理隔离、信息交换)来开展,它会在企业应用外部网络服务系统时,对内部网络实施保护,通过将内部网络与其他的不可信网络实施物理的隔离,同时及时破除某些攻击性的行为,避免外部网络影响到内部网络的安全。

3.授权与认证技术。此种技术大致包括数据加密、数字签名认证以及漏洞控制这样几类,前者是企业通过对某些重要的数据资料进行强化的加密处理,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数字签名则是要利用数字证书对各项文件资料进行签名与认证,使文件资料得以完整存储,并避免源发送者故意不承认所发送的信息。

4.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当前应用于网络安全保护最普遍的技术,它通过以固定的访问控制尺度作为标准,对网络进行设置,进而将可以访问和不可以访问的数据与IP地址加以区分,从而将可以访问的数据及地址纳入本身的防御系统中,将其与其他的用户隔离开来,避免非法访问的用户入侵网络,使网络信息免于遭受恶意修改或其他破坏行为的威胁。

5.病毒防护与操作系统维护。企业可以利用网络上本身有的杀毒软件,与自身所选择的系统病毒诊断工具加以连接应用,以构筑有效的防止病毒的体系,进而有针对性地实现对于病毒的监测与抵御。而且,企业要为网络加设漏洞管理的服务器,并在日常应用中及时关闭那些不常使用或不使用的端口以及服务器,及时地清理磁盘,进而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

三、结语

企业在当前时期针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构筑安全防御体系,已经成为其自身健康发展所必须落实的一项工作,因此,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于此问题的重视,并着力完善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杨永刚.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8.

[2]鲁林鑫.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和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4.

[3]郭永.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6.

4.浅谈电信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篇四

摘要:随着电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电信服务的不断增多,电信市场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电信产品由以前的卖方市场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电信企业想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而在市场营销策略实行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在电信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及几种重要的市场营销策略。

关键词:电信企业;市场营销;营销策略;市场细分;客户细分

1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电信市场逐步开放,电信企业已经告别了垄断经营、高额利润的时代,中国电信企业不仅要和国际电信企业竞争而且要和中国的电信企业进行竞争。目前,移动、电信、网通、联通、铁通等5家电信运营商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电信市场的开放程度越高,电信企业的竞争越激烈,而此时市场细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的主要方式,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客户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实行不同的营销策略。在激烈的竞争中,根据电信企业市场的特征,提出了全员营销、组合营销、体验式营销、拓宽范围及实行差别化经营的策略。

2电信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

作为一个电信企业首先要确定电信企业产品的目标市场,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就必须进行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并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

2.1 进行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

电信服务发热对象是有信息需求的广大用户。随着电信服务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信运营商服务的对象不断扩大,争夺电信用户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不是所有的用户对电信的需求是相同的,因此一个电信运营商不可能为所有的用户提供相同的服务。为了有效地进行竞争,电信运营商需要确定最能为之服务并能取得可观利润的四场细分,开展卓有成效的营销活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根据中国电信市场的情况,电信市场细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根据实施的难易程度,按地域、用户属性、用户使用电信的消费额、用户身份、用户使用的电信业务种类、用户的电信消费行为等,进行从易到难的市场细分工作。也可以按照地域,把电信用户细分为大中城市用户、中小城镇用户和镇乡用户;可以按照电信消费额度把电信用户细分为高端用户、中等用户和低端用户;也可以根据用户特征把电信市场细分为集团用户、商业用户、公众用户3个细分市场。

市场细分的关键目标是确定并描述具有相同性质的用户群体和他们的电信消费需求特征。市场细分可以揭示在一个大的、随即需求变动的市场中包含许多小的、可预见的和可对付的市场机会。只有在对市场竞争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对电信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才能针对不同的电信业务定位相应的目标市场。在此基础上,电信运营商应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投入与之相对应的资源,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的目标。

2.2进行客户细分

客户细分是市场研究的重要分析工具。它依据与企业成功相关的属性,从客户的角度去划分市场结构,从而吩咐企业的市场营销手段并提升企业对客户产品使用行为的理解,进而强化客户管理与沟通。

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聚类分析模型和算法对电信系统的客户进行分群研究,可以得到更精细的客户分布情况,有利于发现优质客户和目标客户,为制定更加精细的营销计划提供支持,对于提供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和减低运营成本有很大的益处。

3电信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3.1全员营销策略

全员营销不仅包括营销手段的整体性,还包括营销主题的整体性。传统营销是以生产者为中心,以产品售出为目的,而现代营销是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目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日本丰田公司的经历在推出凌志汽车时所说:“我们不应尽满足于客户满意,我们最终目的是使客户愉悦”。

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企业以市场营销为核心,市场营销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观念,将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生产管理、内部改革、资本运营等工作统一到服务和服务于市场这个中心上来,把搞好市场营销放在一切经济活动的第一位,以市场营销部门为中心,管理、生产、后勤部门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向市场营销部门提供服务。亦即搞好对外营销必须先搞好对内营销。某家旅游公司曾提出这样的口号“员工第一、顾客第二”,其含义并非是不重视顾客,而是将员工列为第一的目的在于是企业员工满意,以崭新的面貌迎接顾客,从而实现顾客满意吧。在树立“员工第一”思想的同时牢固树立“前一部门是后一部门的顾客”的思想,从而最大限度的激活内部市场营销。

全员营销的一个很大特征就是:每道工序、每个员工与顾客都处于同一个不可分割的价值链,每个员工的工作都与顾客密切相关,只不过越靠近顾客的对顾客的影响越大。对于电信企业不能仅局限于对外的窗口,更不能仅局限于营业厅而忽视了对另一些主要的服务群体如机线人员的管理。对于电信企业而言,机线人员服务人员的好坏对我们企业经营的影响更为直观。全员营销应注重这些重要环节,不允许出现任何的细微漏洞。

3.2体验式营销策略

在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值得回忆的感受的体验经济中,体验式营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注重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和预期欲望,并将客户对产品练好的体验、愉悦的感受升华为客户的忠诚,这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激发客户“迫不及待”的愉悦。体验式营销的重点是让客户从接触、使用产品中得到真切的体验,因此,它首先作用于客户的感觉。如电信产品中触屏手机,客户最初见到它时,只是感觉它怎么可能做到用手指轻轻触摸就可以呢?当企业采用体验式营销策略时,客户可以亲身体验触屏手机的方便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客户的需求和购买欲望。因此,体验式营销的策略应首先立足于做大、做强、做靓电信产品,使广大客户产生“迫不及待”的感觉愉悦。

第二、强化客户“宾至如归”的情绪。体验式情感和情绪的集合,因此,可以说体验营销就是情感营销。情感营销诉求于客户内在的感情和情绪,目标是通过营造一个和谐、温馨、柔情的良好心情和心境,进而升华到欢乐、自豪、向往,甚至是激情澎湃的高亢情绪。消费者的体验达到如此境界,电信产品的营销就会“水到渠成”的获得成功。这就要求将产品的客观无情性转化为主观有情性。

第三、增添客户“爱不释手”的偏好。客户使用产品就是体验产品,体验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营销产品,也要伴随着体验、思考,要尽力站在消费者体验的基础上去认真思考,通过对电信产品的使用进而创新,为客户提供创造认知、激发需求和解除疑虑的体验,引起客户的注意、兴趣和惊奇。体验式营销的思考应突出其“与众不同”、“推陈出新”和“出类拔萃”。这样的产品才有竞争力和吸引力,才能使客户“爱不释手”,钟爱有加,从而使广大客户形成对产品的偏好,并乐意持久的使用。

3.3组合营销策略

组合营销是指电信运营商根据市场竞争情况,从目标客户群的电信需求特点和电信消费规律出发,按照发挥相关产品及元素之间的协同效应的原则,运用科学的营销方案设计方法,将同一电信产品的不同构成元素进行组合,或将两种以上的不同电信产品进行组合,或将电信产品和电信服务进行组合,或将电信产品与非电信产品进行组合,形成不同的营销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群的不同需求,最终实现提升客户价值和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第一、产品(业务)组合营销法。按照不同客户的需求特点而将固定电话、手机、电脑等终端通信产品组合起来,或者将本地电话、传统长途、IP长途、宽带上网、来电显示、短信等基础业务或增值业务组合起来。

第二、客户组合营销法。将具有密切亲情关系和工作关系的客户组合起来,对于这些客户之间的话务量给予话费优惠、话务量赠送、新电信产品优惠售卖或赠送、实物奖励、数量折扣等。

第三、时间组合营销法。即按照不同客户的需求特点而分别将白天与夜晚、工作日与周末及节日、网络流量的峰谷与低谷等因素组合起来,实行不同的价格标准或话务量赠送、新电信产品优惠售卖或赠送、实物奖励、数量折扣等。

第四、关系组合营销法。即电信运营商利用电信价值链关系开展营销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上游关系组合营销,即电信运营商可以与电信设备制造商、电信终端制造商、ICP、SP等企业合作开拓市场、服务客户。二是下游关系组合营销,即利用电信运营商从公司总部到省公司、地市分公司与当地的银行、证券、税务等单位互为大客户的关系以及与政府、学校、医院、开发区等单位的业务关系制定相互捆绑的业务营销组合方案。4结论

总之,电信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立足,必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营销策略。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全员营销策略、体验式营销策略、组合营销策略以及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在电信市场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通过细分市场创建属于自己客户的品牌是电信品牌的制胜策略。对于中国电信来说,目前对市场的细分还远远不够,充分挖掘细分市场的需求,根据目标客户的消费特点,设计针对特定群体的客户品牌,赋予品牌独特的个性,通过整合营销传播突出品牌个性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浅谈电信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创新吴开铭

[2] 论电信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岳彩龙

[3] 浅谈我国电信企业市场营销策略赵继芳

[4] 浅析电信企业市场营销策略陈夏祥

[5] 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王笑婷

[6] 浅谈中国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张威

[7] 浅谈电信营销策略创新黎志忠

[8] 客户细分在电信营销中的应用研究马子斌、杨鸿斌

[9] 市场细分_电信营销成功的核心孙诚

5.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策略分析论文 篇五

2计算机网络安全数据影响因素

对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来讲,不断强化网络数据安全的重要前提就是掌握数据网络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治标治本。影响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的因素包含很多种,笔者总结了比较常见并且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种因素,具体如下。第一,网络漏洞问题。网络漏洞问题主要是因为计算机需要根据IP地址将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但是因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具有多重性以及多样化特点,所以就会出现一些网络安全漏洞,加上计算机程序经常会一次性运行多个,其中任何一个都能够作为信息传输目标,管理上也会存在很多不足。计算机漏洞是影响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不断加强重视,才能更好阻止计算机不受到网络hacker或是病毒的攻击[2]。第二,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它会影响计算机网络运行。我们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经常会利用计算机传输或是存储一些文件,并且所有计算机中都会有一个共享的目录,虽然这种共享很好提升了计算机数据传输的效率,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计算机病毒,若是单个计算机遭受侵犯,会影响相关的数个计算机,这种共享的方式方便了病毒的传播。第三,设备故障问题。计算机本身的硬盘设备若是出现问题,也会引起计算机数据信息的泄露。比如计算机的磁盘失效或是计算机自身的电压不稳定等,都会导致计算机出现问题。很多时候计算机出现故障,经常会造成计算机网络数据丢失。或是相关操作人员对计算机硬件设备操作不当,造成计算机出现问题,数据丢失。

★ 计算机网络论文

★ 计算机网络相关简历

★ 网络协议第二章链路层

★ 计算机网络专业求职信范文

★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

★ 计算机网络管理个人简历

★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论文

★ 计算机网络行业实习简历

★ 计算机网络应用求职简历

6.电信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构建策略分析 篇六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张俊明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蕴藏着无尽的机遇,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是助推中国电信进入转型蓝海的重要动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困境,并根据中国电信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优势与特点,提出了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相关策略。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国电信

Abstract:There are endless opportunities of China

s SMEs(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information,it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hat helping SMEs achieve information promotes China Telecom into the blue ocean for transi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dilemma of China

s SMEs information,and makes related strategies to promote SMEs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Teleco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to SEMs.Keywords:SMEs(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InfomationizationChina Telecom

1.引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总体来看,大多数企业信息化水平还只停留在“邮件系统+局域网”的初级阶段。受此制约,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运行效率低下,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已经不得不面对来自内部管理、生产控制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中国电信是我国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我国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具有经济的正外部性,对推进和提升其他行业价值具有倍增效应,其发展速度和效益必然会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辐射作用。中国电信具有集团采购和整合优势,通过与系统集成商及供应商的合作,能赢得最低的经营成本,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较为经济的信息化方案,从而减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因此针对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以及中国电信本身的优劣势,提出中国电信有效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的策略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2.中小企业信息化内容与困境

2.1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作业、管理、经营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逐步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管理创新的过程。

从信息系统角度来看,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是营销管理信息化。建立覆盖各销售网点的计算机网络,将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客户需求、市场变化等信息纳入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控、调度、响应和分析,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开拓新市场。二是采购管理信息化。采购管理实现内部各相关程序和权力的公开、透明及有效制衡。三是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内部各单位使用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财会部门能同步得到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每一次业务活动的信息,并实时进行核算,提高会计核算速度。四是生产管理信息化。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对生产过程实行动态分析和监控,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使产品的生产质量得以保证。五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此目标是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发展和规划。

2.2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困境。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但中小企业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开始着手推进信息化进程; 另一方面,又由于信息化有着投入较大、回收时间较长的特点,因此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着以下两大问题:

2.2.1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成本困境。中小企业预算低、利润少,对于企业信息化投资的敏感程度远大于大企业。而目前国内市场上信息化软件比较成熟的主要还是高端产品,面对的主要是大型企业,高昂的初始投入成本费用以及后续的二次开发、运行维护、系统更新和管理费用,令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2]。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根据数据统计:15%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障碍,多数中小企业更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市场或研发上,以降低投资风险,这些都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2.2.2外部环境差,缺乏适合的信息化方案。由于中小企业管理程序较为灵活自主,所以变动很大,管理程序的稳定性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管理软件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另外我国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过于昂贵,38%的企业认为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当前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管理软件产品还不多,大部分不能很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后续服务也没有跟上。国外企业管理软件又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很难为中小企业所接受。以中小企业信息化为特长的咨询机构极少,专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监理的机构也太少,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质量无法保证。

调查显示,71%的企业希望运营商能够提供企业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23%的企业需要给予信息化方面专业的指导咨询,15%的企业需要得到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咨询。此外,电子支付、信息安全、物流配送体系的滞后等问题也是影响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因素[3]。

3.中国电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驱动力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蕴藏着无尽的机遇,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是助推中国电信进入转型蓝海的重要动力,也是向“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的最好契机。中国电信启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信息化进程和产业发展需要;第二是来自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从基础电信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必须要求电信运营商服务于中小企业客户和市场;第三是用户需求,随着中国电信在商务领航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逐渐增加,并从单一的服务要求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的服务[4]。

中国电信拥有优良的网络、优质的服务力量和强有力的研发队伍,正在加快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步伐,致力于为行业用户提供整体信息化方案。中国电信的行业信息化开始于1994年,到2004年,服务框架已基本形成,能够为大客户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内容应用、网络规划、系统集成、网络外包等整体服务。目前,利用中国电信网络组建的全国性信息应用系统已超过两百个,覆盖银行、证券、保险、政府、企业、教育、跨国公司等行业。中国电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主要可以体现为以下两点:

3.1电信企业可以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

于规模分散、技术薄弱、资金有限,所以要充分调动、合理整合有关社会资源。而电信企业可以发挥技术输出作用,组合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管理咨询公司、工程监利机构的相关作用,逐步建立企业信息化支持、服务与保障体系,形成一个完善、诚信、高效的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服务体系[5]。

3.2电信企业的集团优势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较经济的信息化方案。成本困境是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困难之一。而电信企业具有集团采购和整合优势,通过与系统集成商及供应商的合作,赢得最低的经营成本,从而为企业提供最经济的信息化方案,减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资。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以 IT 采购的方式,做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最优质高效的服务。

4.中国电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策略

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今年初表示,公司正面临3年转型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企业必须聚焦于客户、紧抓市场商机、开拓信息化蓝海,方可实现转型新突破,跃上更高的目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最新趋势以及主要问题,中国电信需推出相应的服务策略。

4.1发挥中国电信在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产业联盟的有效合作。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是 ICT、增值业务体系中最具市场潜力、运营商价值最大的一个环节。但同时运营商对此市场的开发也将面临众多的艰难险阻,如用户需求差异化导致的市场充分细分化,信息化本身的高技术、高知识含量的特点导致的产品体系复杂化等是电信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重要特点与难点。中国电信拥有一个完整的链条,其环节包括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用户。过去,在窄带话音通信时代,电信用户、运营商、制造商构成了简单的产业链。在如今的电信市场上,任何一个基础电信运营商要想跨越整个链条,将每个环节都做好是不可能的。在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产品供应商的技术支持、运营商的包装运作、ICP的内容提供、价值链终端用户的认可使用等要素[3]。价值链上的各相关主体只有分别着眼于自身的核心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规模运作,才可能形成一个以电信运营商为核心的良性循环的价值链体系。要加强对渠道型合作伙伴的协调和管理,优化营销渠道,配合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营销;加强与终端厂商合作,突破固网终端瓶颈,加快提供有线和无线融合,通信、计算机和家电融合的多样化终端,才能实现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有效服务以及中国电信本身的稳定转型。

中国电信自身并不进行信息化配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过程中,需要通过与联盟中其它企业合作来完善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产品线。为了使产品线更加完整,中国电信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联盟的有效合作,并在联盟内部关键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业务分成模式,比如与提供 ASP解决方案的企业之间共同约定建立业务推广和分成机制。另外我们可以采用业务外包等形式,通过我们电信公司的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选择的语音、数据与多媒体应用相结合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需求和承受能力,推出不同的信息化套餐品种供其选择。

4.2整合现有的电信业务,更好地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随着中国电信经营理念的转变,也为了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需求,中国电信进入了全业务经营和各种业务整合的阶段。虽然目前中电信借助移动业务与固网业务的融合,加快业务价值链的捆绑给电信的发展带来

了新的空间,但是目前电信业务的整合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难以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服务。

4.2.1当前信息化业务战略不够明确,缺少业务的总体布局。由于缺乏业务的总体布局,用户无法享受到自由选择的乐趣,中电信也没有能够发挥多种业务的组合优势。增值业务核心价值并不明朗,撬动市场的“杀手锏”应用有待发现。应用与内容缺乏,在发展业务时很难找到切入点。因此,细分市场,贴近应用,以多层次的业务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4.2.2在整合业务以及推广全业务经营时,需进一步明确分工,减少流程,梳理组织架构。目前的组织架构将使得各种服务依然散落在大市场部、个人客户部、家庭客户、政企客户部、天翼公司、移动终端公司、号百公司、信元公司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的扯皮,推诿,消极,应付等思想使得中国电信将很难提供令客户满意的“端到端的全流程服务”,最终降低客户的感知,削弱了电信全业务运营的优势地位,甚至会出现服务出现问题找不到责任单位的现象。最为关键的是,在业务的界定,部门指标的下达上由于部门指标考核的因素,一些全业务性质的套餐与产品方案将很难划清收入来源与运营主体。使得全业务运营的优势被削弱。

4.3提高中国电信IT的整体支撑水平。中国电信目前的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属于木桶定律中描述的 “短板”,需要超常规发展。应按照既满足当前发展需要,又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建设新一代世界级企业信息化综合平台(CTG-MBOSS)为目标,以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架构为指导,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了更要的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电信IT系统需要在技术架构、应用系统、数据管理、基础设施、组织与管控方面都做出改变。

4.3.1基于BSS系统的整合,加快EDA和BSS建设,抓紧建好数据仓库,充分重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全面提升对市场分析研究和针对性营销的支撑能力。要加快企业的 IT 系统建设。当前重点是要加快经营分析系统建设,为前端营销人员装上“眼睛”,同时要加快建设和完善 BSS 和 OSS 等支撑系统,更好地支撑前端的经营工作,以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要求[6]。

4.3.2实施IT系统需求流程管理和IT系统资源动态管理。为了满足业务发展和信息化服务的需要,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支撑系统常常面临着业务部门频繁的新增业务需求,导致了频繁的系统升级和软件版本的更新。建设需求流程管理模块,对需求进行规范管理,是解决需求实现要求快速、准确、灵活与需求流水线长、干系者多之间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需求流程管理模块主要实现流程跟踪、任务提醒、记录查询、系统升级管理以及版本管理等功能。

IT系统资源主要包括主机、存储、网络设备等硬件资源及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软件资源。要将对系统的维护工作从被动转为主动和实现系统的科学规划,实施系统资源的动态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IT系统资源的动态管理,更好的提升电信IT整体支撑水平,应做好建立动态的系统资源资料库和建立资源变更操作工作流程这两项工作。

4.3.3为了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要求,需要对现有孤立的信息源进行整合,通过统一的信息化规划,保证信息标准的统一,满足当前发展需要的同时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确保未来的系统能够遵循统一标准,实现系统之间的集成和信息共享,避免出现新的信息孤岛。

4.4聚焦客户,更有效地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晓初提出了中国电信的战略目标:做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要求中国电信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网络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坚持“诚信经营和精确化管理”,实行“网络”和“业务”分类经营,积极与媒体、娱乐、信息内容服务商合作,向客户提供完整、综合、高附

加值的信息服务。聚焦客户,针对客户的需求不断完善中电信各个服务环节是有效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之一。为了更好的聚焦客户,真正实现电信“用心服务,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应重点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4.4.1进行中小企业客户信息的分析。客户信息分析是通过对客户信息和消费数据的关联、挖掘、分析,得出对业务营销、市场细分、服务水平等有重要意义的关键信息,从而增强企业对市场的灵敏反应能力,提高用户服务水平,达到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客户信息分析过程包括以下三阶段:客户行为分析、重点客户发现和效能评估[7]。

4.4.1.1客户行为分析。①行为分组:根据客户行为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各个群体有着明显的行为特征。通过分组,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发现客户的消费规律。②客户理解:将客户在行为上的共性与已知资料结合起来,对客户进行具体分析。

4.4.1.2重点客户发现。80%的利润来自 20%的客户,重点客户发现主要考虑以下方面:潜在客户、交叉销售、增量销售和客户保持。

4.4.1.3效能评估。效能评估是评估市场策划和市场活动能否达到预定的目标。

4.4.2定期与中小企业客户进行双向沟通。电信可以定期抽调后端专业技术人员与前端营销人员或客户经理,相互配合,主动与客户沟通,让客户感觉到企业与用户之间不仅仅是一种买卖关系,更多地体现为朋友关系。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使所有的用户自觉成为电信产品推销员、市场调查员、信息反馈员。每月上门走访应不少于1次。在于大客户的接触中,应向大客户宣传各项电信信息化新业务,了解客户的不同需求,掌握大客户的消费心理,进行市场预测,把握客户的未来信息化需求。另外客户的走访,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让用户多了解一些业务和技术,减少由于用户知识缺乏而导致的投诉和申诉率。

另外电信的技术部门可以投入技术骨干力量,介入售前服务,前后端协同配合,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设计最优消费方案,设身处地为客户利益着想,真正实现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比如网络宽带业务,要协助中小企业,使之对所需求的产品进行规划和指导,合理的进行消费,为客户节省资源,真正的做到服务客户。

4.4.3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策略。当前中小企业对通信的消费需求已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趋势。电信竞争日趋白热化,每个业务领域,至少有两家以上的运营商在争夺市场,同时业务间的异质竞争更是如火如荼。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电信若想取得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主动权,就必须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建立优势。毕竟在各运营商技术上已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谁先抢得服务的优势,谁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谁就占了市场先机。因此,中国电信企业应从传统的业务竞争中解脱出来,不断开发新的、有个性的服务类型,今后的竞争将是细节的竞争。参考文献

[1]扈瑜、杨富源.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市场,2008(22):78~79[2]吴新颖.中小企业信息化与中国电信的“商务领航”业务[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袁小明、薛玉林.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电信运营商的对策探讨[J].江苏通信技术,2006,22(3):44~48

[4]程意平.电信运营商开拓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战略选择[J].网络电信,2005,7(11):

20~21

7.电信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构建策略分析 篇七

【摘 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同时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上,人类进入了计算机网络协同工作的新领域,这也是信息化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文中对计算机网络协同企业办公平台的构建的背景进行 了分析,并分别从当今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协同办公平台的模拟及计算机网络协同企业办公平台的实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协同办公;办公平台;信息化

1.计算机协同企业办公平台构建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有许多工作特别复杂,单单靠一已之力无法完成,在工作中需要多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共同参与来完成,这即是协同工作。这点在企业当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如在企业中给某一个部门分配一项任务,这时则需要部门中的几个人共同来协同工作,使任务得以圆满完成。在网络高速发达的今天,信息都集中上网络上进行传播,所以当你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时,如果单靠自己的能力去搜索查找,则会相当困难,不仅费时费力,也很难保证所搜索到的信息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如由多人共同协作来完成,则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使工作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所以由计算机网络支持的协作工作得以产生,并在企业中得以广泛的应用。

2.当今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经济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科学技术也取得飞速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都得以大幅度的提高。近些年来,国家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大力的扶持,使企业也开始向信息化时代迈进。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产品的成本越来越趋于平民化,软硬件产品得以较大幅度的降低,所以这对企业在进行计算机网络设施建设时是十分有利的,成本的降低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处于全球的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所以企业更急切的需要建立计算机网络协同办公平台,才能保证企业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占有一定的优势。

随着网络的普及,企业在办公时都需要网络的支持,在目前的施工企业当中,对引进了多套管理系统来进行使用,这样员工在办公时则需要应用多套办公管理系统,同时还要在各个管理系统中进行不断的转换,不仅严重影响了办公效率,同时也造成了相互之间的混乱,使员工对利用网络办公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在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普及的今天,更需要一个好的办公管理系统,这样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办公的效率。

3.计算机网络协同办公平台的模型

3.1传统的网络办公平台模式

在企业内部的办公模式中,很早已经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但是应用的范围与技术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所以在技术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在传统的网络办公平台中,基本上只是对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是通过对OA办公系统的改造来进行的。在企业的内部交流中,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来进行沟通。在企业的首页,对各个系统都进行了综合性的管理,想要访问哪个应用系统,就需要进行频繁的切换登陆,在远程访问上受到地域的限制比较强。在信息的使用方面,比较注重于信息的功能性,而没有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可操作性,在管理上不够严谨,信息比较混乱。由于这种应用系统开发的比较早,所以在兼容性方面还不够成熟,系统的运行效率较低,不利于现代化的企业办公。

3.2基于计算机网络协同的企业办公平台

在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将网络技术不断的优化,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的办公中,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对网络技术进行深化的过程中,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模型,结合企业的办公实际,建立起网络协同的企业办公平台,打造出一个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办公平台,为企业的运行提供有利的环境。网络协同的企业办公平台,对于企业中日常事务可以进行自动化的管理模式,在信息的沟通上更加的便捷。对于各种文档的管理提供了一个规范化的平台,对于企业的管理也更加的标准化。这种系统的建立,在操作上比较简单,实用性非常强,可以针对企业的运行实际开发优秀的办公系统,既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员工的工作需求,最大限度的为企业服务。

4.平台的开发和基于平台的协同办公实践

某企业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发了办公文档、技术资料、人力资源、生产管理和分析模块、设备资产管理模块等,并实现了强相关性链接开关机制,形成了协同办公的信息平台,即在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上彻底消除了企业内部存在的信息膨胀、信息孤岛、信息非结构化、信息非个性化等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4.1精准的OA 定位

企业要对自身的OA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到底是选单一的简单事物沟通、知识共享的OA,还是重点在业务、人事、财务过程管理OA;其次,要有足够的灵活扩展性。最后,OA作为一个全员使用的平台要快速上手。

4.2便捷性

企业在原局域网上架构办公平台,无需复杂的设施既可实现系统运作。支持企业远程办公和不间断服务,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集中办公室的办公方式,用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连接办公。

4.3可促进业务流程优化

“协同办公”是基于动态、规范、平滑和高效的流程体系,通过对企业现有流程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企业的规范化和高效运作;以流程带动信息、物资和资金在企业内部无障碍流转,并通过与后台数据库的链接实现相关数据的更新。因此,“协同办公”能促进更加高效的管理流程的产生。

4.4促进知识管理

企业知识创新和积累需要有知识管理所需的完整的IT 工具、知识存储库和知识交流场所,以及基于知识的评估体系以支持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分析和决策。“协同办公”的技术基础是企业的知识,企业的知识水平决定“协同办公”的水平。因此,“协同办公”使企业更加关注自己的知识水平。

4.5人性化

与企业信息门户结合的办公系统打开了一个通向企业资源的窗口。所有的企业资源都被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上,并个性化地展示给不同的用户群组和个体,使用户们可以获得与自己最相关及最感兴趣的信息。信息门户意味着更高效的运作、更体贴的服务和更人性化的管理。

4.6可保证数据安全

整个办公自动化环境不仅是一个灵活、开放的环境,同时也提供多种安全机制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及完整性,保障企业业务的正常运转。包括身份认证、角色分配、用户操作监控、日志报告、信息安全级别设定等,并支持多级别、多层次的安全性定义。

5.结束语

8.电信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构建策略分析 篇八

王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 辽宁葫芦岛(125200)

E-mail:yunlonglian@163.com

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突飞猛进,电信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电信技术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已成为电信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主要研究网络时代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动因和动力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方式和方法,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推动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上台阶,上层次,上水平。

关键词:网络时代,电信企业,技术创新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r Telecommunications

Enterprises in China

Wang yun

Abstract: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s fast,network information advances by leaps and bounds and the competition among telecommunication enterprises are increaing fierce,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especially the innovatiion of core technology,has become the eternal power for the telecommunication enterprises’develop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motives and driving forces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the ways and methods for innov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elecommunication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Key words:internet age, telecommunication compani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引言: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电信企业已经意识到:世界在变化和调整,电信垄断在打破,消费者的信息意识在觉醒。中国电信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和做优。我们认识到,技术创新是条件,机制创新是本质,管理创新是核心,业务创新是关键,服务创新是保障。

目前,我国电信市场主要以3G(第三代移动通信)、NGN(下一代网络)、VOIP、三网融合这四大技术为主要支撑技术,这也是未来电信市场的主要技术支撑。经过改革,我国在基础电信领域已有6家全国性的运营商,各主要业务都有两家以上的企业参与竞争,已初步形成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而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外资本对国内电信企业的影响将逐渐增强,“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国内运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这对我国电信业技术提出了创新要求和挑战,我们不能把技术仅停留在低端状态下,应该使网络技术进一步升级换代。

一、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电信网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科学技术要面向通信建设,通信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坚持高起点、新技术,实施跨越式发展,从而迅速提高了网络技术层次和科技含量,缩短了与世界通信发达国家的差距,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又不断刺激

和推动了市场需求范围及种类的拓展,促进了电信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技术创新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电信企业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把技术创新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符合中国电信实际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较好地发挥了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改革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并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总体态势良好(以中国电信集团为例)。(1)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中国电信集团以“一个整体、两个层次”的创新架构进行运作,中国电信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则作为一个开放的、跨专业、跨部门的科技决策咨询平台,初步形成了中国电信集团与各省(区、市)公司相辅相成、集团主业与辅业资源有机结合、研究院的专业研发与企业员工岗位创新互为补充的工作格局。(2)技术创新投人持续增加。雄厚的资金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研究的前提,中国电信集团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定的竞争力,不断加大科技投入,2006年科技投入比2005年增长79%,其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约为0.88%,投入与产出成比例增长。(3)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日趋紧密。中国电信集团面向市场,积极探索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服务。各省(区、市)公司特别是身处市场一线的本地网,把握市场的真实需求,形成了创意的主要源泉;集团的研发体系对原子基层的创新“火花”进行树立、加工、提炼和升华,发挥了创新成果的“推助器”作用,使技术创新成果具备普及推广的条件,发挥了技术创新成果的“放大器”作用。技术与市场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在一起。(4)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从中国电信集团研发机构到各省(区、市)公司,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意识不断增强,相关的管理流程不断完善,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长,专利质量不断提高。中国电信已拥有专利81件,其中发明奖21件,专利申请数为208件。随着知识经济市场化的到来,人们纷纷开始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2.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成效显著。近几年来,中国电信集团对NGN(下一代网络)、IMS(IP多媒体子系统)、3G、ISMP(移动综合业务平台)、IP多媒体、IPTV、视频通信、P2P、电信级以太网、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WiMax和FCFTx等重要技术领域的跟踪研究是及时的、深入的,这既保证了我国电信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创作新的技术,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又避免了盲目地进行技术创新所造成的技术泡沫对企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研发工作的重心正向网络和业务应用转移,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重点突破的研发成果,为企业的业务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积累了新形势下依托产业链伙伴共同研发的宝贵经验,如移动综合业务平台的研发和建设。ISMP是第一次以运营商为主导进行研发并实现试点商用的重大项目,集研发、测试、试点、商用为一体,是自主创新项目的典型。在研发工作中,中国电信与国内外知名厂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拥有大部分知识产权。ISMP采用国际先进的横向综合业务平台架构,实现高性能的多业务集成和管理,以及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计费、统一认证、统一门户五项功能,能支持多业务捆绑和灵活的CP/CS业务开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严格的项目管理和软件版本管理,保证了系统的互通性、兼容性以及未来业

务体验的一致性,为FMC业务的开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3.虽然我国电信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社会,与国外电信集团相比,我们在技术创新这方面与国外仍有一定的差距。(1)企业自身创新机制不到位,创新能力不足;(2)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动力;(3)我国电信企业内部缺乏吸引人才的有效机制,人才流失呈逐年递增的态势;(4)政府的行政垄断,导致电信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和创新能力低下,因而必须通过民营化改革破除行政性垄断,从而为电信企业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扫清障碍,这也是提升电信企业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二)技术创新的动力

电信运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可分为四种: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政策激励和科技发展。1市场需求。是拉动电信运营企 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原因。新需求的产生、旧需求的更替以及需求规模的增加都可以拉动并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拉动技术创新,反过来技术创新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又会诱发新的需求,从而拉动新一轮技术创新,这样循环往复,使得需求拉动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和持续的动力。

2.市场竞争。竞争引导市场,运营企业千方百计通过提高网络功能、扩大业务范围、降低经营成本和价格,从竞争对手那里争夺客户,保持并扩大市场,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竞争使技术创新得到优化,企业根据需求对技术创新进行必要的选择,推动技术创新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

3.政策激励。中国电信业2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政策激励对运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十分重视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坚持高起点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实现技术跨越,使电信业的网络规模、业务总量、业务种类、技术层次、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迅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政企分开、电信运营企业重组、引入竞争等重大改革政策,更是激发了新一轮技术创新的热情。

4.科技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根本的、发展着的知识基础,和市场需求在创新中以一种互动的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对技术创新的推动有两个含义:一是解决技术的供给有无的问题,使技术创新能够有引入的对象和有选择的可能;二是解决技术供给的价格问题,使创新的成本尽可能下降。

二、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和方法

企业技术创新,原则上可以分为“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种。“技术推动”是指技术的发展使得提供性能和质量更高、性价比更好的业务成为可能,市场是技术研发的被动接受者,在通过电信运营商的宣传和培育,使用户的潜在需求转化成现实的购买力,从而获得商业成功。“需求拉动”强调市场是指导技术研发行动的构思来源,通过分析用户的需求和潜在需求,提出技术研发的目标,从而进行技术创新,满足用户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技术和市场的作用同样重要,因此两种动力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更多见。技术创新战略可分为自主技术创新、模仿技术创新和合作创新。不同的运营企业可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创新战略。

(一)自主技术创新

自主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最终获得市场上的承认。自主技术创新具有率先性,它最先的成果是提供商用的电信新设备,其次的成果是提供给最终用户的电信新业务,成功的自主技术创新必须要得到最终用户的广泛认可,这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投入高、风险大。自主技术创新要求企业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研究成果积累,始终处于技术领先的地位,是企业努力的方向。(二)模仿技术创新

模仿技术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在过程设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等创新链的中后期投入主要力量,提供在性能、质量、价格等方面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与率先创新的企业进行竞争,以此确定自己的竞争地位。

(三)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研究院所或高等院校合作共同推动创新的组织方式。这种合作创新的方式在电信运营企业越来越流行。创新过程需要企业全体部门的支持而并非技术部门可以单独完成,因此,对创新能够获得成功必须要从多方面、多环节进行保证。

1.加强创新管理,优化组织机构。保证创新工作达到高级管理层的普遍重视,创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创新战略,协调组织内外的各种资源。

2.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应加强技术跟踪和业务研发,增加企业的技术积累,加大对电信业务的创新控制力度,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

3.规范创新过程。一般来说,创新过程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和处理、创新环境建设、提出创新方案、解决各种技术问题、指挥协调等活动。整个过程需要有信息守门人、创新倡导者、创新构思产生者和项目管理者四个关键角色的紧密配合。

4.建立创新效益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便对技术创新进行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三、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确定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并从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技术开始,建立面向通信企业的技术支撑体系,落实人才竞争战略,加强电信网络管理和设备验证工作等诸多方面,探讨我国电信企业技术创新的应对措施。

(一)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电信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

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引导电信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世界各国政府都是如此。例如,韩国在发展3G业务时,经营3G业务的运营商都采用W-CDMA标准,但韩国政府认为标准太单一,市场风险比较大,对企业、国家都不利,韩国政府力主企业采用两种标准。结

果LG Telecom公司同意了政府的意见,采用了CDMA2000标准,其它公司则采用W-CDMA标准。美国政府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美国的Internet发展给予了产业政策指导,为Internet迅速走向全球起了重大作用。最近,随着日本IP网的发展,迫切要求使用IPv6,而IPv6的发展又可能为日本企业造就巨大的商机。因而,日本政府大力推进IPv6技术的商用化,从资金和国内企业的协调与国际合作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以及我国政府在推动国家信息化、电子商务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产业导向作用。这些都是政府主管部门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典型例子。为此,我国政府主管部门要特别重视能获得基础知识产权的产业发展方向(如IPv6、3G、IP电信网等),在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后,再进行相应的强有力的科技投入,目的是为了获取基础技术的知识产权。只有有了自己的创新技术,企业才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技术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业有了迅猛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电信运营业还是电信制造业,其经济实力仍处于劣势,不能要求国内的电信企业像国外大型电信企业那样,无论是短期开发项目还是技术储备性的长期研究项目,主要依靠电信企业自身来解决。在现阶段,国内的电信企业(无论是电信运营业还是电信设备制造业)往往将有限的资金投向近期能见效的项目,而投向影响长远发展和探索性的、风险较大的技术创新项目的较少。这是因为高科技投入非常大,风险也很大。要在短期内完全改变这种现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带有前瞻性、基础性、产业方向引导性的研究工作,主要应当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国内电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并广开融资渠道,加大国家财政投资,争取在重点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由此来鼓励并引领国内电信企业逐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政府应积极作好国内电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间的沟通、联合、协调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建立战略联盟,共享知识产权,提高投资效益,避免浪费资源,形成集约式的研究,创造出更多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技术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构筑电信高技术产业集团,阔步走向同际电信大市场。

(三)重视标准化工作

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关系到产业发展的前景和企业的市场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利益。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随着企业自身能力的增强和国内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在许多技术领域存在突破的机遇。政府应加强标准化方面组织引导工作,以维护我国权益,保障我国在全球电信环境下能自主发展,在参与国际电信标准的制定中增强我国作为电信大国的地位。这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四)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是促进创新的动力源泉。政府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服务,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五)落实人才竞争战略

人才是创新的基本要素。在信息通信技术不断融合的趋势下,对跨学科、跨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以及对技术、市场、管理有深刻理解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政府部门应当在人才培养上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六)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

市场竞争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确保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在不断创新中求得持续发展,保持产业整体的创新活力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双瑾,刘多.移动与IP智能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上一篇:二年级作文最熟悉的人下一篇:给父母的感谢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