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社会习题

2024-06-25

六年级上册社会习题(精选8篇)

1.六年级上册社会习题 篇一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

1、(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科学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享用着(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方便)。

3、(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

4、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年出生的(多利)。(克隆)、(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惊喜。

5、对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我们应当学会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的眼光去判断、分析和认识事物,这样才不会因愚昧无知,走入(精神误区)。

6、(科技)的进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迷信)和(伪科学),所以我们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

7、当社会在一步步走向文明,(物质生活)在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时候,社会对人的(文明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在社区生活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现代(文明人)和(文明社会)的气息。

9、扔一张纸、吐一口痰、说一句脏话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就是这一点小事,能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10、在取款台前和安检入口处都有一道(黄)色的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米线)。

11、保持你、我、他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空间的概念,也体现了对他人(隐私)和(权利)的(尊重)。

12、(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要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做一个(文明)少年,积极参与(社会文明建设)。

13、我们要注意自已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学会在公共场所兼顾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人的(权利)。这样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讲文明)的人。

14、人们在工作、学习、家务劳动之余,还有很多(空闲时间)。

15、选择什么样的(休闲活动),是休闲生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建立。

16、我们应该选择(健康)、(文明)的休闲方式。

17、在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有(阳光灿烂)的地方,也有形形色色的(陷阱)。对生活的种种(陷阱),我们一定要学会(拒绝)。

18、网络、电视、游戏??吸引我们的东西真是数不胜数,从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它取代不了我们对(图书)的阅读。

19、“吸毒一口,落入虎口”,(毒品)是人类公害,这已是全世界的共识,吸毒不仅使吸毒者本人的(身心)受到伤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20、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冰毒)等能够使人上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对人的(神经系统)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21、吸烟对人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均有影响。

22、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6月26日)。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5月31日)。

23、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文化)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已成为我们学习、工作和娱乐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

24、《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十条: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

第二单元

1、时间 历史事件、人物等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8月29日鉴定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841年5月29日三元里抗英,这是一次中国人民自发组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斗。

1860年英法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抢夺无数珍宝,圆明园变成废墟。

1894年日本对我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指挥者是邓世昌(致远舰)。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又上书皇帝,提出变法主张。18新法开始实施,因为这一年是戊戌年,因此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

1910月10日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力量在湖北武昌发动武装起义,史称“辛亥革命”。

19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9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是从北京开始的。

19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3)人,代表(五十)多名党员。

1928年毛泽东、朱德先后到达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1年9月18日日军袭击北大营和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侵占了东三省,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1934年10月17日到1936年10月22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1937年9月林彪指挥的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军队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1937年12月日军南京大屠杀,超过30万军民被杀害。

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 八年抗日战争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2、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有过(辉煌),也经历了(屈辱);享受过和平安宁,也有过英勇的(反抗)。

3、1925年爱国人士(闻一多)写的一组诗歌“七子之歌”,以拟人的手法将被外国列强夺去的七处失地比喻为脱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

4、(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最精美壮观的皇家园林,是世界闻名的(博物馆)、(艺术馆),被西方人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10月,侵略军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他们抢走了无数的珍宝。面对外国列强的野蛮行径,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5、二百多年前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列强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

6、鸦片是一种有强烈(麻醉性)的毒品,如果吸食上瘾就不易戒除。慢慢地,人就变成了面黄肌瘦,萎靡不振的大烟鬼。鸦片不仅会摧残人的(健康),还会侵蚀人的(意志)。

7、清朝末年,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

8、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放弃根据地,进行长征,从1934年10月17日到1936年10月22日。

9、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北平改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共和国的缔造者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

10、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和军队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11、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2、日本侵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

13、“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这是革命志士秋瑾的著名诗句。

第三单元

1、7月13日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8月8日,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三大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2、奥运五环是一个整体,亚洲是黄色的,非洲是黑色的,欧洲是蓝色的,美洲是红色的,大洋洲是绿色的,奥运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欧文奖)是奥运会上表彰杰出运动员的最高奖项。现代奥运会的发源地是(古希腊)。

3、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从1896—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中国仅参加过(3)次。 1932年,(刘长春)作为第一名中国选手独自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 4、1984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再次出现在(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赛场上,(许海峰)首夺奥运金牌,中国共赢得了(15)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位,世界上再没有人敢讥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了)。

5、在第28届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了110米栏记录,并平了世界记录。这是中国男运动员在奥运会田径赛场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6、20北京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总数(100)枚,金牌总数位居第一。第三十届奥运会是()年在( 英)国(伦敦)举办,中国金牌总数位居第二。

7、祖国一天天的强大,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日益提高,我国已成为国际重大事务中不可缺少的负责任的大国。

8、()年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国首脑,身穿(唐)装聚集上海。

9、19,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赔偿白银(4亿5千万两)。

10、(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简称是(WTO)。

11、()年12月3日,上海申办()年世界博览会成功。第一届世博会是在(1851)年举办的。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文 化背景)和(生活环境)。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周边有许多国家。

2、我国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陆陆相邻。与我国隔海相望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3、新加坡国名源于本岛的(形状)像个狮子,狮子象征强大有力,故以其命名,又称(城市之国)。

4、“蒙古”一词包含(“勇敢”)和(“朴素”)。

5、(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海拔超过米的地区,占全国面积的1/4。(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一万三千多个岛屿组成。

6、泰国人喜欢吃富有(刺激性的)调味品,民间有(“没有辣椒不算菜“)的俗语。泰国人最爱吃的民族风味是(“咖喱饭”)。

7、朝鲜和韩国人都爱吃(朝鲜泡菜),它不仅味道好,还营养丰富,有益健康。

8、自古以来,我国与周边邻国(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广泛地进行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9、围棋起源于(中国)传到了周边许多国家;澜沧江从我国云南向南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我国的黑龙江与(俄罗斯)相邻,贸易往来非常频繁。

10、埃及著名的建筑是(金字塔),是为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坟墓)。

11、在(中美洲)的密林中有一座保存了数千年的古遗迹,它就是被人们称为“丛林中的神殿”的(玛雅文明)。

12、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希腊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13、 “木马计”的故事,出自古希腊诗人(荷马)的(《荷马史诗》);“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句名言出自古希腊大科学家(阿基米德)。

14、法国的首都是(巴黎),有艺术之都之称。

15、音乐之都(维也纳)有世界一流的歌剧院(维也纳歌剧院),它开始于每年的(5月9日)。音乐神童(莫扎特)6岁就在维也纳举行钢琴独奏会。还有(海顿、贝多芬、斯特劳斯)等音乐天才在维也纳生活过。

16、(纽约)是美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国际大都市,是闻名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最具特色的地方是(时代广场)。纽约被称为(世界大熔炉)和(“万国之国”)。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

17、意大利的首都是(罗马),最著名的有(罗马广场、大竞技场)。

18、俄罗斯有句谚语:“没有去过圣彼得堡,就没有真正到过俄罗斯。”(圣彼得堡)是俄国通往(西方)的窗口。

19、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横跨(亚洲和欧洲),亚欧大陆枢纽是(伊斯坦布尔)。

20、每当节日到来时,人们载歌载舞,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祝福)、(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1、(圣诞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铃儿响叮当》是在圣诞节唱的。(关心)和(救助)穷人是圣诞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22、(握手)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见面礼。

23、因纽特人居住在(冰屋)里,(雪橇)是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

24、“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澳大利亚)。“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是(蒙古族)。“仙人掌的王国”是(墨西哥)。

25、“世界母语日”是每年的(2月21日)。“国际土著人日”是每年的(8月9日)。

2.六年级上册社会习题 篇二

一、一题多用, 尽显习题的训练功能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是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中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 因此, 课本从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开始, 几乎每个练习都安排有一组口算的习题。怎样用好这类习题呢?

也许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做一做、写一写得数, 然后校对一下答案就算完事。而我认为这样不能起到口算训练的效果, 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中“熟练”的要求。

我在做此类习题的时候, 常常会安排这样的几个层次:

……

1. 全体起立, 每个学生从第一列开始认真报一报每一题的得数, 不比谁报得快, 只比谁报得准。

(学生认真地报答案, 陆续报完并坐下。)

2. 老师找到了那么多认真报得数的学生, 比如××、××, 还想继续找出几个最认真的。起立, 从最后一排往前再报一遍。

(兴许个别学生没报完就坐下了, 从后往前再报一遍可以给予弥补。)

3. 大家都报得非常认真, 老师请两位同学来比赛。

(随意地指题, 让两个学生同时报答案, 几次后分出胜负。可以进行两三组比赛。)

4. 大家都想赢?这样吧, 老师再给你们一次练习的机会, 等会儿我们再比。自己认真地再报一报答案吧。

5. 同桌两人比比看, 看谁有进步?

6. 拿出你的笔, 写上你正确而漂亮的答案。

……

当然, 并不是每一次口算的练习都要经过这6小步, 可以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应用的。

总之, 一组简单的口算习题, 我们可以多次地、多种方法地使用, 达到口算训练的目的。一年级的学生没有家庭作业, 我们不能指望学生在课后、在家里进行多少口算练习,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课堂上的每一次练习机会。

二、启发思考, 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

发展学生思维的主阵地在课堂, 主要的依据是教材。同样的教材, 由于教材智力因素挖掘程度的不同, 学生的思维发展就不一样。对于课本习题同样如此, 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从而获得不同的收获。

例如课本第92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当学生做完该题后,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说说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说:“第一组的得数越来越大, 第二组的得数越来越小”。有的学生说:“8加几, 加上的数越来越大, 得数也越来越大;7加几, 加上的数越来越小, 得数也越来越小”。还有的学生说:“8加一个数, 加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大1, 得数也一个比一个大1;如果加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小1, 得数也会一个比一个小1”。甚至还有学生有这样的发现:“8加上双数结果还是双数, 8加上单数结果就变成了单数”……

有时, 做完习题后,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的发现往往会比我们期待的更多、更精彩。

三、举一反三, 领会习题的内在意义

有些习题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但它却不是以一个新知识点的形式出现的, 教材也没有安排相应的例题教学, 但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 却是全新的。例如课本93页练习十二第9题填表:

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表格, 读懂表格也是一个难点。像这样的习题, 就要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直到理解其内在的含义。我在处理时, 是这样做的:

……

1. 通过观察、讨论, 正确找到表中的3个数学问题, 并正确解答。

2. 说说自己是怎么找到数学问题的?有什么体会?

3. 练一练:

说说找到了哪些数学问题?该怎么解答?

4. 比一比, 与刚才的表格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5. 再练一练:

你又是怎么找到数学问题的呢?怎么解答?

6. 与刚才的表格又有什么不同呢?

……

通过练习, 学生不仅学会了看表格的方法:有时需要横着看, 有时却需要竖着看;还知道完成表格首先要找到问题, 再根据具体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方法;有时用加法, 有时却用减法等等。当然,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变式练习:

如此“举一反三”, 学生不仅能正确地解答表格中的问题, 而且还能体会到用表格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捷与明了, 习题的价值与意义得以进一步提升。

四、强化细究, 体现习题的思维价值

有些习题, 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是需要“深入加工”的, 需要提供更多的实例进行细究。

例如课本第58页练习七的第4题:

不计算, 在得数比8小的算式后面画“√”。

当学生正确地做完题目, 说清“为什么”后, 我随手写下了“3+5=8”, 并抛出问题:根据你刚才的体会, 你能很快地编出得数比8小的加法算式吗?学生有的减少第一个加数, 编出了2+5、1+5、0+5;有的减少第二个加数, 编出了3+4、3+3、3+2等等;还有的同时减少两个加数, 编出了2+4、2+3等等。接着, 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又提炼出了方法:只要让其中一个加数减少, 或者让两个加数同时减少, 就能让得数变小;相反, 就能让得数变大。同样地, 还可以让学生根据“8-2=6”编出得数比6小 (或大) 的减法算式。

如此“细究”, 提高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思维训练机会, 拓展了思维发展的空间, 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提供了可能。

五、多样呈现, 落实习题的预设目标

有时改变习题的呈现方式, 能真正实现习题的目标价值。

例如课本第79页“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一估是多少, 再数出来。如果像课本那样直接呈现给学生, 学生往往为了追求“准”而舍去了“估”的过程, 直接用数的方法得到答案, 这样就达不到“估一估”的目的, 怎么办呢?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

……

1. 投影出示有10个草莓的图片, 数一数有多少个草莓?

2. 投影出示习题中的第一幅图, 只能看一会儿, 要求估一估比10个草莓多, 还是少?大约是多少个? (投影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 随即拿走图片)

3. 数一数草莓到底是多少个, 看看自己是估多了, 还是估少了?

4. 出示习题中的第二幅图, 仍要求只能看一会儿, 估一估比刚才的14个草莓多, 还是少?大约是多少个? (投影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 随即拿走图片)

5. 认真数一数、圈一圈, 看看自己是估多了, 还是估少了。

……

表面上看, 这样的处理与直接出示习题让学生做没有什么分别, 从量化的作业结果来看, 也不会区分出什么优劣。但是这样的处理, 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估”了, 既落实了习题的预设目标, 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由此可见, 习题的呈现方式也不是单一的, 而应是多样化的。

六、渗透孕伏, 品味蕴含的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

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往往会认为数学思想是那么高深莫测, 不会在一年级涉及, 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到四年级才教学, 低年级没有这部分内容, 所以不用管。其实不然, 在一年级上册, 很多习题中就蕴含了数学思想, 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就要求我们在习题教学时, 不能忽视平时的渗透孕伏。

例如课本第8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当学生做完这三组题后, 让学生比一比每组的两道题, 说说自己做题的体会。学生很容易发现每组的两道题得数是相同的, 而且学生发现, 算下面的题目就是像上面的题目那样“想”的, 例如算9+5, 就可以想9+1+4, 这样能算得又对又快。显然, 学生对于“9+5”转化成“9+1+4”已经有了很真实的体验, 转化的数学思想也就在学生的脑海里发芽了。

一年级的数学知识是简单的, 但可以提炼的数学思想与解题策略却也不少。例如学统计的时候, 就蕴含了分类的思想与列表格的策略;结合小棒图认数,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画一画图形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运用了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减法想加法又是互逆思想与倒推思想的渗透……这些都值得我们在进行习题教学时注意。

3.六年级上册社会习题 篇三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 英语习题 常见错误 解决对策

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英语练习中有一定的失误,为英语常见错误,主要表现在词汇混淆、形容词比较级掌握不当、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使用不当、句型错误等方面,对小学生英语练习有着不利影响。所以,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常见错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对策,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避免学生走向英语误区。

一、小学六年级英语习题的特点

小学六年级英语习题主要体现出三方面特点:首先,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其次,考察学生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例如:听力习题考察学生听的能力,阅读理解习题考察学生读的能力。最后,英语习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六年级英语习题常见错误分析

1.词汇易混淆。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英语习题中存在着词汇混淆的错误,这是常见错误之一。例如:a,an这两个词汇的选用。在 apple和 pen习题中,由于a和an的词意相同,但前者用于辅音开头的单词中,后者用于元音开头的单词中,所以,an apple和a pen。学生在该题中,未能完全掌握二者的应用原则,故出现错误。

2.形容词比较级易错。形容词比较级知识点是学生易错点之一。比较级的句子结构通常为:什么+动词be+形容词比较级+than+什么,但是,由于形容词比较级在不同单词中有不同变化,所以学生容易出错。例如: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形容词,变成比较级时,变y为i加er,如heavy→heavier;以e结尾的形容词中,在结尾直接加r,如fine→finer。

3.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使用不当。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中有主格和宾格之分,学生对此问题的掌握程度不够,导致英语习题中出现错误。例如:人称代词“我”,单数形式为I,复数形式为me或my,单数时意为“我”,复数时意为“我的”。在例句: name is Han mei中,学生应该选用my,而不是I。

4.句型使用错误。在小学六年级英语习题中的句式主要分为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其中疑问句分为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学生在句式问答中容易出现错误。例如:What is this? 的特殊疑问句中,学生不能用“yes 、no”来回答,而是应该回答:Its a computer.

三、引导学生走出习题误区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为更好引导小学生走出英语习题误区,教师有必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理念而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遵循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而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发展为主,进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英语习题过程中有更大发挥空间。

2.选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通过对愉悦课堂氛围的塑造,使学生增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英语实践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听、说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水平,并让学生围绕所学的内容结合实际的生活进行情境对话,将所学的知识更好的与实际相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感觉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教师有必要选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走出英语习题误区。

3.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基础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进而在英语练习题中有更好应用。为此,教师应以扎实基本功和学生活学活用方面为教学重点,宁可放慢教学速度,也要使学生牢牢掌握教学知识内容,既要注重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培养,又要做好读和写的训练,使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过关。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师要想更好引导学生走出英语习题误区,有必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做到细心、耐心和用心,与学生做朋友,使学生在英语教学中获得学习乐趣,喜欢上英语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听取教师的解题思路分析和意见,促使学生成为快乐的学习者,更好掌握英语解题技巧,以减少英语习题中的失误,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积极意义。

结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要求师生在教与学中不断实践,并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活学活用,以更好掌握英语学科的学习技巧。目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英语习题中存在着一定的失误,既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又降低英语教学效果,不利于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进程。由此,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扎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更好开展英语教学,引导学生走出英语做题误区,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田黎.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孙晓芹.日照市农村小学英语课程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六年级音乐上册习题 篇四

世纪小学

李红妹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用进行曲速度演唱,开始为弱起。

2、《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由香港作家黄霑(zhan)在王福龄写的旋律基础上填词而成,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张明敏激情演唱后广为流传。各区第二部分从“长江、长城”开始,在节奏上有较大变化,演唱时注意调整气息。

3、《春天的故事》词作者蒋开儒 叶旭全,曲作者王佑贵;《东方之珠》词曲作者罗大佑;这两首歌曲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4、《“自新大陆”第二乐章》曲作者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他是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e小调第九交响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斯拉夫舞曲》和歌剧《水仙女》等。

5、《一个妈妈的女儿》词作者杨星火,曲作者阿金。这首歌曲演唱时要注意倚音、波音等装饰音的表达方式。

6、《我的祖国》是故事片《上甘岭》插曲,词作者乔羽,曲作者刘炽。《我和我的祖国》词作者张藜,曲作者秦咏诚。

7、《美丽的夏牧场》词作者高峻,曲作者徐锡宜。阿肯是哈萨克民间歌手的通称,他们一般都自弹自唱。

8、《赛马》是二胡独奏曲,曲作者黄海怀。《赛马》描绘了一幅草原上万马奔腾的景象,音乐热烈奔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作品充分发挥了二胡的多种演奏技法,既有歌唱性的旋律,也有模拟骏马嘶鸣和奔跑的音响效果。

9、《天堂》腾格尔词曲,属于蒙古长调。《金杯》是蒙古族民歌。属于短调。《牧歌》是蒙古族民歌,曾被改编为多种表演形式,如:马头琴独奏、小提琴独奏、二胡独奏、合唱等。

10、《我爱银河》词作者付林,曲作者施万春。这首歌曲的旋律以跳进为主,似乎表现了小星星在太空穿梭起伏的动态形象。演唱时之一旋律跳进时的音高关系。

11、《木星——欢乐使者》选自《行星组曲》管弦乐合奏,曲作者英国的霍尔斯特,《行星组曲》包括七个乐章,分别以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七个星球(除地球外)命名,它们分别是火星、金星、水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我们听到的第四乐章是一首雄壮的“ 欢乐颂歌”,既庄严伟岸,有亲切感人。

12、《蓝天向我们召唤》词作者李昭东 罗小玲,曲作者龚耀年。

13、《天地之间的歌》是电视系列片《天地之间》主题曲,词作者乔羽,曲作者魏群。这首歌曲创作于1983年,已在青少年中流传多年,歌曲通过活泼欢快的旋律,展

现了青少年积极向上、探究世间奥秘的精神风貌。

14、《小小少年》是德国影片《英俊少年》插曲,德国莱蒙〃罗森堡曲,肖章译词。《两颗小星星》也是影片《英俊少年》的插曲。

15、《碟中谍》片头曲是阿根廷作曲家拉罗〃席夫林作曲,这首主题音乐在影片中多次出现,配合剧情发展营造紧张、惊险的气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6、音乐是影视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有:

1、表达主题思想;

2、抒情状物,刻画人物思想感情;

3、渲染影片气氛,强化感情冲突;

4、加强戏剧性;

5、转换场景,描绘景物。

17、《啊,朋友》是南斯拉夫电影《桥》插曲。这首歌曲原是一首意大利民歌,表现了游击队员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

18、《照亮你的路》是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插曲,描写了一个寄宿制学校的代课老师组织孩子们成立合唱团的故事。法国布鲁诺〃库莱斯作曲。

19、《天空之城》主题曲是日本久石让作曲,《天空之城》是一部日本动画片,讲述了人们寻找传说中的空中城市的故事。主题曲旋律优美动人,曾被改编成多种表演形式。20、《雪绒花》是音乐剧《音乐之声》选曲,由美国奥斯卡〃哈默斯坦第二作词,美国理查德〃罗杰斯作曲,章珍芳译配。

21、《幽默曲》是小提琴独奏曲,由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作曲,作品中的休止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音乐充满了趣味。

22、《音乐瞬间》是一首钢琴独奏曲,由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作曲。

23、《画图展览会》选曲是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作曲,法国拉威尔配器。《画图展览会》是作曲家在参观已故挚友惠特曼的绘画作品展后,为表达怀念和尊敬之情而创作的组曲。这部作品分为十段,这里选听的是贯穿在各段之间的“漫步主题”和第六段“两个犹太人”。

24、《苏珊娜》是由美国福斯特作词作曲,竹漪译配。注意弱起和附点节奏。

25、《奥林匹克号角》是管弦乐合奏曲,由美国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作曲。《奥林匹克号角》是为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创作的。乐曲高亢激昂,向全世界 着友谊和真情,鼓舞运动健儿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古希腊,每四年举行一次,它体现了人类对于和平、友谊和进步的追求与实践。

26、《我和你》是北京奥运会主题曲,由陈其钢作词作曲。《手拉手》是汉城奥运会主题曲,由美国作曲家乔吉奥〃莫洛德尔作曲,美国托姆〃惠特洛克作词。

27、《阳光体育之歌》由李幼容作词,徐锡宜作曲。

28、《巴塞罗那》是巴塞罗那奥运会主题曲,由英国弗瑞迪〃默库瑞作词作曲。《圣火》是悉尼奥运会主题曲,由澳大利亚约翰〃夫曼作词作曲。

29、《意大利之夏》是意大利世界杯主题曲,由美国托姆〃惠特洛克作词,意大利乔吉

奥〃莫罗德尔作曲。

二、问答题

1、什么是英国管?

英国管 木管乐器之一,管嘴呈弧形,喇叭口为梨形,中部隆起,英国管音质柔和,圆润,有着田园、回忆、梦幻的色彩。

2、什么是骨干音?

骨干音:音乐中出现次数较多、位置较重要的音。如:开头、结尾、强拍或时值较长的音。《美丽的夏牧场》的骨干音是:6 2 3。

3、什么是二胡?

二胡 流行于中国广大地区的弓弦乐器,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4、蒙古民歌的两种类型是什么?

长调、短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两种类型。长调节奏自由、气息悠长,速度比较缓慢、音域较为宽广。如:

短调具有鲜明规整的节奏劾较快的速度。如:

5、什么是级进?什么是跳进?

音阶中相邻音级之间的连接称为级进。例如: 音阶中不相邻音级之间的连接称为跳进。例如:

6、什么是电影插曲?

电影插曲是电影歌曲的一种,为影片中某一特定场景而作。通常起描述某一事物、抒发情感或情绪,表达人物特定心理的作用。

7、什么是幽默曲?

幽默曲是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明朗愉快情绪的器乐小品。

8、什么是轮指法?

用不同的手指交替演奏相同的音就叫轮指法。例如:

]

三、技能题

1、认识下列乐器

二胡

四、认识著名作曲家

舒伯特(1759-1828)

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乐派向浪漫乐派过渡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舒伯特在艺术歌曲写作方面成就巨大。

德沃夏克(1841-1904)

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又译自新大陆)、《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斯拉夫舞曲》、和歌剧《水仙女》等。

穆索尔斯基(1839-1881)

5.六年级上册剪纸习题答案 篇五

择菜选第二个,刁难选第一个,机灵选第二个,数九隆冬选第一个,薅草选第一个,三伏盛夏选第一个。

刁难的本义是使人为难,在文中指“我”捂住姥姥的眼睛让她剪纸;挑剔的本意是过分的在细节上指摘,在文中指被捂住眼睛的姥姥的剪纸无可挑剔;耍赖的本意是使用无赖的手段,在文中指作者不认账;调皮蛋的本意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在文中指“我”很调皮。

1.一是因为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二是因为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

2.一这幅剪纸仿佛告诉我们慈祥的姥姥正驮着顽皮的孙子体现了祖孙两人间浓浓的亲情。

二这幅剪纸仿佛告诉我们慈祥的姥姥和孙子在一个锅里吃饭体现了祖孙间的温馨。

三这幅剪纸仿佛告诉我们慈祥的姥姥对作者的期待,期待作者不忘记祖孙间的深厚情谊。

第一个短文:

1.前引号,感叹号和后引号,逗号和前引号,逗号,逗号,感叹号和后引号。

2.选A,D。

3.熟能生巧的.意思是无论做什么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勤练不止,都能成功。姥姥剪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了。是因为她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4.为了表现熟能生巧,我”把姥姥的手必做眼睛,吧姥姥的剪刀比作两根延长的手指。

第二个短文:

1.不管,总。只要,就。

2.姥姥对我的期待是不要忘记他们祖孙间像草地一样的感情。

3.心境指作者无时无刻都在思念姥姥技艺高超的剪纸。梦境指梦中总不是映现出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

6.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 篇六

练习指通过反复进行某一个或某一种操作而使特定技能得以提高的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1

《跟祖父学诗》

一、查字典

“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再查_____(声调可不标);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部,再查____画。

“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听见;B、听见的事情,消息;C、出名,有名望;D、用鼻子嗅气味。

请你给下面的“闻”选择合适的解释。

1.你闻闻这是什么气味?()

2.奶奶家生出的小牛居然只有三条腿,成了这一带的奇闻。()

3.处处闻啼鸟。()

二、看拼音写词语

jǐnɡ ɡào yáo tái bái lù shuāi lǎo tí jiào

()()()()()

三、辨字组词

唬()瑶()沥()衰()

琥()摇()厉()衷()

四、课文内容我知道。

1.本课选自________的回忆体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联系上下文,说说“房盖被你抬走了”是什么意思,表达了祖父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W wen 门 61.D 2.B 3.A

二、警告 瑶台 白鹭 衰老 啼叫

三、吓唬 瑶台 淅沥 衰老

琥珀 摇摆 厉害 热衷

四、1.萧红童年跟祖父学诗

2.“房盖被你抬走了”意思是说作者念诗声音很大,似乎要掀翻屋顶,是一种夸张的写法。表达了祖父对作者的关心与疼爱之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2

《草原》

一、熟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lè、lēi)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yù、yū)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3.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yǐn、wěn)隐有鞭子的轻响。

4.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jǐn、jīn)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5.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bá、bō)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二、辨字组词。

竟()陈()啼()差()

境()阵()蹄()羞()

蛟()忍()毯()便()

跤()涩()毡()鞭()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草地上的羊群就像绿毯上白色的大花。(缩句)

2.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原人民与远客语言不通。草原人民与远客却十分亲热。(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四、课文整体梳理:按照文中的叙述顺序把下列各环节排列起来。

深情话别、盛情款待、尽情联欢、热情迎接、激情相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xuàn lè

2.yū

3.yǐn

4.jīn

5.bō

二、

究竟、环境、陈设、阵雨、啼叫、马蹄、相差、羞涩、蛟龙、摔跤、忍住、羞涩、毛毯、毡子、方便、鞭子

三、

1.羊群就像大花。

2.几只小鸟在枝头鸣叫 在歌唱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3.草原人民与远客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却十分亲热。

四、

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

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3

《青山不老》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大树

()的波光

()的狂风

()的环境

()的设想

()的波浪

二、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 B.表语意转换 C.表声音断续

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

三、读句子,做练习

1.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1)在括号内给加粗的字注音。

(2)解释下面各字在句中的含义。

作:__________ 逆:__________ 擎:__________ 坠: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另一种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几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答案】

一、茁壮 粼粼 肆虐 恶劣 宏伟 起伏

二、1.B 2.A 3.C

三、1.(1)nì dào qínɡ zhuì

(2)起 方向相反 举,抬 落,掉下

(3)大风刮起时,能将牛马吹得倒退,或将它们吹到空中两三丈高,然后又落下来。

2.(1)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也指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2)老人与环境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同青山一样,永不会老。

四、绿化山林,改造山沟 山沟大环境的恶劣险峻 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 村干部的介绍和老农的陪同参观

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4

《丁香结》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wǔ)媚。

B.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蒙眬(lóng)。

C.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俯(fǔ)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

D.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chā)的绿,然后才见到那两扇红窗。

二、辨字组词。

缀()案()雅()拙()

境()按()鸦()茁()

三、“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在这些丁香花身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A

二、

缀(缀满)案(答案)雅(幽雅)拙(笨拙)

境(环境)按(按时)鸦(乌鸦)茁(茁壮)

三、作者将丁香拟人化,使无意识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5

《好的故事》

一、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纵横交叉。()

2、飘荡;起伏不定。()

3、消瘦得像被削过一样。形容憔悴。()

4、一眨眼一刹那。()

5、突然。()

二、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谈谈你对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昏沉的夜”的理解。

三、学习运用本文“圆形结构”的构篇方式,写一处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综错

2、荡漾

3、瘦削

4、一瞬间

5、陡然

二、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次提到“昏沉的夜”。他用“昏沉的夜”暗喻旧中国的黑暗。但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期盼:既是昏沉的“夜”,就总会过去,天,总是要亮的,太阳终究会照亮大地的。

三、

示例: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顺着人行道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7.六年级上册社会习题 篇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人间真情”。整个单元以主题统整语文材料, 将悟读、演读、诵读相穿插, 融品味、想象、表达于一体, 把读与写、学与玩、说与做有机融合, 活化各项训练, 增强感悟效果, 进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美好情感,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元目标

综合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利用课后“用钢笔描红”及练习的“写好钢笔字”和“学写毛笔字”进行书写指导与训练, 练好写字基本功;学会利用插图, 联系上下文, 借助字词典等方法体会“针锋相对、唇枪舌剑、负荆请罪、巍然屹立、天经地义”等词语的意思, 不断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相关段落, 不断提高默读速度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阅读剧本, 排演小话剧;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段、勤于搜集资料等方法, 感悟廉颇知错就改, 蔺相如顾全大局, 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品质, 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 懂得爱人就是爱己;尝试向父母表达真挚的谢意, 懂得报答, 学会感恩;习作叙事清楚, 结构完整, 练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展现人物心灵, 表现人物品质;弄清采访的基本注意点以及具体要求, 在实践中学习采访。

要点提示

本单元可安排13课时, 课时安排及要点提示如下:

1.《负荆请罪》3课时。要点提示:学会阅读剧本, 在品味人物对话中感受人物品质是教学重难点。

2.《船长》3课时。要点提示:感悟船长品质, 透过外表体会内心是教学重难点。

3.《爱之链》2课时。要点提示:紧扣“链”字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 学习语言、行动、神态等描写方法是教学重难点。

4.“习作2”2课时。要点提示: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 表达真情实感是习作重难点。课堂中引导学生抓细节、有条理地叙述。

5.“练习2”3课时。要点提示:“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和“口语交际”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建议

备课时, 要注意本单元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单元作为一个整体, 通盘规划和设计, 充分发挥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协同作用。

1.《负荆请罪》备课时要以“负荆请罪”为红线, 串联第一幕内容整体设计, 做到“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首先, 鼓励学生根据课题探知内容:什么叫“负荆请罪”?谁负荆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负荆请罪?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其次, 引导学生回忆 (以前学过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 剧本的一般特点和阅读要求, 激发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 入情入境地读好人物对话。边读边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情, 引领学生体悟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品质, 并带着感受品读文本, 在文与意的交融中体会蔺相如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 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第三, 帮助学生排演小话剧, 进一步体悟人物的内心活动、性格品质, 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促进语言的内化。最后, 以课堂为起点, 激发学生课后走进《史记》故事, 了解更多历史人物和事件。

2.《船长》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比较《负荆请罪》与《爱之链》, 本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想象。首先, 图文结合, 精读场面, 走进人物, 帮助学生理清船长组织自救这条明线。其次, 通过对“可怕、一窝蜂、像疯了似的、炉子被海水淹了、机器停了、20分钟、动作再快点、轮船沉没了”语句的品析, 披文入情, 理清客轮被撞后情况越来越危急、心情越来越紧张这条暗线, 并通过朗读把万分危急之情表达出来。这样, 明与暗交织, 文与意交融, 水到渠成地凸显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最后, 让学生思考哈尔威船长可以逃生吗?启发学生结合课文的重点语句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 体会哈尔威船长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神圣的使命感。也可站在船长或乘客的角度, 进行写话训练, 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展开心灵对话,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船长崇高的境界、伟大的人格。

3.《爱之链》是“人间真情”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感受爱、品味爱、升华爱是本课教学的主线, 因此, 应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情感心理需求出发组织教学活动。首先,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此基础上, 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合作研读、讨论、品析。其次, 紧扣“链”字, 让学生感受老妇人暗暗资助孕妇时涌动的暖流, 感知爱的传递, 感受爱的扩散, 感悟爱的哲理: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人人都应该给予别人帮助。最后, 结合课后习题4,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 展开想象, 唤醒学生立体的深层的爱, 进一步体会“爱之链”的含义。

4.“习作2”是极具人文性的一次真爱表达。首先, 营造爱的氛围。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让爱的芬芳浸染每个学生的心灵。其次, 生成爱的共鸣。图文结合, 朗读《雪人》, 感受作者对小雪人深深的眷恋之情。补充阅读刘丙钧的《妈妈的爱》, 进一步感受身边的父母之爱。第三, 唤醒爱的记忆。围绕“爸爸 (妈妈) 所做的一件什么事也使我特别受感动”这个话题, 想一想, 并把最感动的事讲给最信赖的伙伴听。回想昨晚直接或间接向父母表达感谢时父母的神态、语言、动作等, 选择一个细节进行片断素描, 现场交流、评议。最后, 完整地抒写爱的心声。

5.“练习2”的教学与上述教学内容不可分开, 是有机的整合。安排了以下内容:

●语文与生活

选择答案时, 要将词语放入句子进行朗读, 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语细微的差别, 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建议老师先扮演主持人“王小丫”, 鼓励学生说明选择的理由, 充分亮出自己的思辨过程。最后, 引导学生学习“开心辞典”等节目形式, 组织游戏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诵读与感悟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 感悟人生的价值, 感受人间处处有真情。注意激发学生联系相关阅读、生活经验等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适时概括引领。

●口语交际

8.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按比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妈妈为我们冲糖水,不过今天由老师代劳,老师取了1杯糖,3杯水(注意糖和水的杯子一样)。将1杯糖和3杯水到入容器中冲成糖水。你能说说在这杯糖水中:

1、糖和水的比是多少吗? (1:3)

2、糖占糖水的( 1/4 ) 比是(1:4)

3、水占糖水的( 3/4 ) 比是(3:4)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看来大家对比的认识还是相当清楚的。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图——(出示情境图)能猜得出阿姨要大家帮什么忙吗?

1、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你们说说看,都有哪些分法?预设同学可能发表的意见,根据回答板书:

(1)平均分(若学生没提到,就以“我们以前不是学过‘平均分吗?怎么没人提啊?”来引导分析)

追问:平均分是怎么分?明确就是每班分一半。

(2)按大班和小班人数的比来分(或说,把橘子总个数除以学生总数,看看每人能得多少个,再分。)

追问:按人数比来分,那你能说出,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是多少吗?(3:2),怎么分才是按3:2来分,你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2、追问:还有其他分法吗?那么,在这么多种分法当中,你觉得哪种分法更合理呢?

3、说明:刚才那两位同学分析得都对,因为两个班人数不一样,所以平均分看似公平其实不公平。而按两班人数比3:2,我们把橘子也按3:2来分,肯定比较公平合理。

小结:通过上面的分法,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分配物体时按一定的比来分比较合理。

【设计意图: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既然这样,如果我现在就给你140个橘子按3:2来分,你能求出大班和小班各可以分到多少个橘子吗?请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1、师巡视辅导:写好的,可以和你组内的成员交流一下你的想法,有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写下来。

2、请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台板演,交流汇报(请板演的学生):“你先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吧。”等学生汇报后,问:“这个结果,大家同意吗?”再请其他同学复述:“还有谁也是这种做法的,你也来说说。”

方法一:画线段图,橘子一共分5份,把大班画成3份,小班画成2份。

可以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分别求出大班和小班分得的橘子数。

每份是:140÷(3+2)=28(个)

大 班:28×3=84(个)

小 班:28×2=56(个)

方法二:列式,先想到5份,然后根据分数的意义求出结果。

3+2=5

140×3/5 =84(个)

140×2/5 =56(个)

3、引导小结:好,还有其他做法吗?这些方法都可以,但在这么多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种呢?我个人觉得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都不错,建议大家都掌握。

四.归纳总结

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应先求出把标准量一共分了几份,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分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各部分的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将学生自主探索的结果进行梳理。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方法汇报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在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这节课新的知识增长点有机的联系起来,使得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得掌握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实践应用

1、师:刚才我们共同探讨解决了这样一道“按比分”的问题,觉得有困难吗?有信心独自完成一道这样的题目吗?好,请大家自己读题分析完成,有几种方法都可以把它写下来。

“小清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和奶的质量比是2:9,你能帮小清算算调制这些巧克力奶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吗?”

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好,已经完成的举个手?谁愿意带着你的本子到台前来介绍你的方法?”

学生上台展示汇报后,师:“他做得对吗?还有其他做法吗?你也来介绍一下。”

2、书P56练一练 第1、2题

六、评价总结,促进发展

上一篇:中秋之夜趣事作文下一篇:中寨小学2007至2008学年教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