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教育

2024-09-08

毕业生教育(精选7篇)

1.毕业生教育 篇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学生工作

简 报

第14 期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11年5月17日

毕业生教育大会

为全方位做好本届毕业生的教育及就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按照学校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基础,以完善学生就业服务为宗旨,以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为重点,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毕业生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其就业能力,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我院于2011年5月17日中午9点在3306教室开展了毕业生教育大会。参加本次毕业生大会的领导有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徐继增。徐继增书记从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西部人才规划以及自己对离校大学生的几点希望等方面对我院毕业生进行了教育。首先他带领我院全体毕业生共同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培养人才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投入大、产出低,因此对我国的教育必须改善;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努力学习,不断丰

富自己的知识,不断的进行创新、进行科学研究,以便走上工作岗位

时更好的服务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将

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将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结

合;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其次,他从西藏人才发展规划方

面对我院毕业生进行了教育。他提到了西藏人才发展的状况、面临的形势、人才发展的目标等方面,希望我院大学生抓住机遇,争取早日

成才。最后,书记给我院大学生提出了几点希望:离校前要做好相关

准备工作,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不要铺张浪费,不破坏公物,做到

文明离校;心细祖国,服务社会;希望毕业生顺应时代发展,养成终

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希望毕业生不断端正心态,诚

实守信,健全品格,成就自我;每位毕业生都要怀感恩之心,感恩母

校。

此次的毕业生教育大会在浓浓的校园情气氛下落下了帷幕。通过

本次的大会相信我院全体毕业生一定会向历届毕业生学习,牢记校

训,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为西藏未

来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为母校争光,为祖国争光。

报:分管院领导、学生工作部(处)、团委

送:各院(系)

发:思政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思政学院2011年5月17日(共印

15份)

2.毕业生教育 篇二

一、高校应届毕业生离校前心理波动原因

1、就业矛盾是毕业生心理波动的主要因素。

面对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尤其是通过人才市场交流会, 供需见面, 自主择业, 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不适应和一些心理问题。首先, 对社会需求情况不甚了解, 对自己在社会中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不能正确定位。一旦愿望没有实现, 便感到不公、不满、不平衡。其次, 一些毕业生面对择业自由度的扩大而不知所措, 不知道怎样去寻求出路, 推销自己。有的缺乏思想和精神准备, 尽管也知道未来要自主择业, 但没有想到真的“狼来了”;尽管也知道先就业, 后择业的道理, 但他 (她) 们“宁可做凤尾, 不愿做鸡头”, 结果痛失良机。再次, 对就业机构不健全和某些社会不正之风不理解。特别是当他们清楚地发现一些实力不如自己的昔日同窗靠“路子广”选择了远比自己好的单位, 便情绪低落, 牢骚满腹.极度困惑, 甚至发出“学习好不如老爸好, 老爸好不如金钱好”和“华联 (超市) 商品大甩卖, 找不到工作就回家”的感叹。还有的毕业生因为所学专业不紧俏, 学校非重点, 更不属211工程学校, 招聘单位对他们不屑一顾, 于是他们便有一种被歧视的感觉。以上三个方面, 使得部分毕业生感到无助、无望、无奈, 情绪处于波动、冲突之中, 于是极易产生“报复心理”, “破坏心理”。

2、个人情感问题, 造成情绪不稳的激动行为

毕业生离校阶段的心理状态是极其复杂的, 其情绪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方面欣慰于自己终于完成学业, 将要参加工作, 挣得工资, 为未来的事业、生活充满憧憬;另一方面或为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失落、或为失去熟悉的生活环境、同学感到伤感。特别是对于大部分过早涉入爱河的毕业生来说, 毕业就意味着分离, 也是心理上的一个严峻考验。有些因为两个人要去的岗位相距太远, 不得不忍痛割爱;有些受阻于家庭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分手;当然也不乏玩弄感情游戏, 把价值利用完了就果断分手的;即使有仍然坚持的也会为彼此环境改变, 两人距离拉大而对未来担心, 感到忧虑的。这些深陷感情漩涡, 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毕业生, 往往表现出情绪急躁, 易冲动, 与室友、同学关系紧张, 有的怀疑一切, 对周围的事看不惯, 有的愤世嫉俗, 破坏校园公物, 扔酒瓶、杂物, 瞎起哄, 使整个宿舍楼不得安宁等行为。

3、在校学习期间结而未解的疙瘩是毕业生滋事的重要因素。

随着大学生的思想感情日趋复杂, 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常常难以放下, 特别是临近毕业走向社会之际, 当他们回首四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 有的因长期未受辅导员或领导重视, 失落感和怀才不遇之感油然而生;有的在人际关系方面, 特别是在男女交往中也产生了一些矛盾, 留下了积怨;有的学生由于“党员没当上, ‘优干’没评上;‘三好’不沾边, 奖状不占份”, 于是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极不满意。他们怨天怨地, 就是不从自身寻找原因, 最后在将种种不满发泄在毕业离校时。

二、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工作的对策

1、狠抓毕业教育工作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从源头上遏制毕业生离校失范事件发生的重要保证, 毕业生在离校前纵性滋事, 从根本上说, 是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所决定的。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立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 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增强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特别是在毕业阶段, 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前夜, 更应该充分发挥多方动员, 情理交融, 营造良好的毕业生离校氛围。毕业生毕业离校前, 要动员班主任教师与毕业生谈心, 设身处地地从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 在心与心的交流中落实思想教育, 变他们的被动接受为自然而然地受感染, 这样就能产生情感效应, 能使毕业生感到温暖, 不至于有已经被学校抛弃的感觉, 对学校产生留恋之情, 从而减少发生滋事的可能性,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毫无疑问, 毕业期间大学生最关心的是出路问题。此时学校若能及时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则对消除滋事的隐患起很大作用。就业指导工作要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政策指导。即向大学生广泛地进行政策宣传和教育, 井纠正他 (她) 们的片面认识和幻想。二是思想指导。即把世界观的教育渗透到就业指导工作中, 落实到择业标准、求职道德和成才道路方面。为此, 首选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 从个人实际出发, 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其次要帮助毕业生确立高尚的求职道德;再次要帮助毕业生选择正确的成才道路。三是技术指导。即对毕业生在招聘应聘, 就业程序, 个人表格及自荐材料的准备、整理和应用, 面试和笔试的技巧以及应有的礼仪举止等方面进行指导。就业指导的方式:一是提供职业信息, 广而告之。二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并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选择合适的职业。三是开展择业咨询, 回答毕业生有关就业问题, 提供选择职业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进行就业教育, 为毕业生解答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最常见的就业教育形式包括:为毕业生开设较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 不定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 个别谈话等。

3、制定完善合理的毕业生离校管理制度

各高校都要制定一系列的毕业生离校管理办法, 毕业实习的严格管理, 从毕业生财产的审查, 到毕业离校手续的办理, 到就业协议和户口迁移的办理, 到毕业证书的发放等, 要明确时间和责任人。把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具体要求制定成册, 事先发放给毕业生, 组织学习, 要求严格执行。在此期间, 严格督促各相关部门优先处理毕业生的事宜, 对于处理不当、不及时的责任人和部门要及时处理。

4、严格处理毕业生违纪违规行为。

开展“严格校规校纪”教育, 增强毕业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整治安全隐患, 强化行为管理。教育毕业生自觉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 文明礼貌、遵纪守法、不酗酒、不滋事、提倡广大毕业生离校时以健康文明的方式告别母校, 自觉维护学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对于毕业生在办理离校期间的违纪一定要严格处理, 不能大打“人情牌”, 从而导致毕业生依此“大做文章”。

5、开展心理咨询, 帮助毕业生走出心理误区

毕业生在就业阶段不仅有一般的思想问题, 而且还会产生一些择业误区和心理障碍。因此, 开展心理咨询, 让毕业生走出择业心理误区, 克服心理障碍, 就会消除滋事的心理基础。毕业生在择业问题上常见的心理误区主要有:一是期望值高, 理想与现实反差大。二是只讲眼前实惠, 忽视专业发展, 择业标准趋向功利化。三是互相攀比, 强求平衡, 这山望着那山高, 这花看着那花俏。四是孤芳自赏, 子命不凡。五是缺乏主见, 依赖他人。大学生择业出现的心理障碍多属适应过程中的轻度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咨询, 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6、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毕业生离校前心态复杂、情绪波动, 易受他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情感上存在爆炸性、两极性的特点, 处于心理动荡期和敏感期。因此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合毕业生特点的文体活动可以转移他们的消极思想, 松弛紧张的神经, 稳定情绪。毕业生还可借助文体活动抒发自己的情感, 展示自己的才华, 修正和再塑自己在老师、同学中的良好形象。文体活动还能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 使毕业生置身其中, 能获得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 使毕业生切身感受到学校对他们善始善终的关心和温暖。

摘要:文章对高校毕业生离校过程中易发的行为失范行为进行了简要分析, 指出这种行为发生的原因, 并就做好毕业生离校教育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行为失范,心理焦虑

参考文献

[1]李玉秀.从毕业生文明离校透视学生工作中的人本管理[J].文化建设, 2008 (1)

3.毕业生:教师的教育助手 篇三

“不懂问老师!”这是父母的叮咛,更是教师的劝学。可如果提出:“不懂问学生!”学生会感到惊慌,教师会感到不屑,家长会感到疑惑。学生会想:不懂问我,肯定是要追查什么?教师会想:不懂问学生,学科知识学生会比我懂?家长会想:不懂问我的孩子,那我送孩子来学校干什么?学生、教师、家长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每个角色都是一根定海神针,似乎一旦错位就会翻江倒海,所以每个角色都非常本分,殊不知这种本分正是教育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学生、教师、家长的身份不能改变,但是其身份代表的功能却是可以改变的。教育不是单向输导,教育是双向流动,在教育面前没有绝对的“老大”,也没有绝对的“小弟”,有必要的时候,出神入化的孙大圣也得叫只会念经的唐僧一声:师傅。

回答有哪些方面可以请教学生,这个问题非常广阔,很难概全。但哪些问题不能请教学生,却是可以道明的。作为学科教师,不能轻易向学生请教的只有学科内容,特别是解题方面,教师作为实然状态的学科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一个不会解题的老师是会受到学生轻视的。而其它方面,都可“以生为师”。在学科方面向学生请教,不是“不耻下问”而是“有耻下问”,而在其它方面与学生交流,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在教育中共同成长。

在信息多元化时代,与同学生交流的渠道是很多的,而如果想获得最真实的心声,莫过于通过QQ。许多老师也在用QQ,但是基本上用于聊天,很少用于教育。记得四前年,我还不知道如何用QQ,一位毕业生一定要送我一个QQ号,为了与我联系方便,就尝试着用QQ,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在我的QQ群里包括了这几年毕业的所有班级,学生在大学里有什么疑惑会与我沟通、交流想法,但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中我有什么疑惑,与毕业生们交流和请教,大家争相建议和畅谈感想,特别是在校期间的真实感受,许多教育疑惑在QQ里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通过QQ交流使许多教育中的疑惑得到了解决,并且这些答案不是从论文或者网上搜查出来的,而是通过与毕业生的真诚交流而获得的,更具有可信度。不可否认,我已经有了网瘾,但在网上很少玩游戏,主要用于撰写教育随笔且在博客中发表,通过QQ与学生交流,阅读教育书籍、杂志电子版等。现代人没有一点网瘾已经不太可能,但是网瘾也可以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合理利用。现代人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中有许多学习的内容和交流的手段,如果一位教师不懂得如何来利用网络,那也是有欠缺的。有多少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不管是学科问题还是教育问题,一个人的思想毕竟是有限的,只是茫茫大海中无力的一滴水,可是网络是一滴水们汇聚成的海洋,虽然里面有许多陷阱,可是更有许多通往成长的大道。当然在教师指责学生网络成瘾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弱弱地问一句:老师你也上瘾了吗?如果有的话,那也要合理上瘾呀!

通过QQ交流,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名副其实的教育助手,我会把疑惑直接通过QQ群大家一起交流,一些敏感性的问题会个别交流,有时会在QQ空间中写下日志,毕业生会跟帖。在QQ群里讨论过:怎么样的老师最受欢迎的?老师上课讲错题,课后订正,会不会降低威信?等等。个别交流过:中学生心中的早恋?尖子生高考失常的原因?等等。通过日志:如何评价一个敢“懒”的老师?事无俱细是个好老师吗?等等。并且养成了习惯,只要教育上有疑惑,就会通过QQ与毕业生们探讨。

虽然在QQ上与毕业生们几乎零距离地交流,但几乎不与高中生进行QQ交流。一直认为,教师应该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在这个距离里,师生之间既可以平等交流,可以保持一定神秘感。与学生距离远了,师生之间会有隔阂,距离太近了,会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如果通过QQ与高中生直接交流教育问题,甚至是一些敏感性问题,学生会因为害怕老师而不敢真实吐露心声,更何况许多教育问题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高中生的疑惑,沉陷疑惑的人不能通过商谈如何来解决疑惑来帮助远离疑惑,否则这些办法会是低效的,正如对一个通晓心理学知识的人,欲通过用心理学方法来打开他的心结,这会有什么效果呢?从毕业生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付之实践,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可以通过毕业生成为在校高中生的良师益友,因为毕业生告诉了曾经的心声,而这个心声是最为可贵的教育资源,老师,你善用了吗?

4.毕业生教育 篇四

2011届毕业班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们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这不仅意味着即将告别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还意味着即将面临小升初毕业考试的严峻挑战,这次考试,将是我们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一站。六年级114名毕业生将从这里起航,走向辉煌的明天。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在情绪和情感上都很不稳定,出现诸多的心理危机,大多数同学都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因此出现思维联系困难、精力(食欲)减退,丧失学习动力。在这个特别的时期(更年期也是一个特别的时期),意味着你的身体和心理逐渐长大了,有的同学情绪浮躁、惹事生非,有的行为懒散逃学迟到,还有的和家长、同学、老师关系紧张,出现了叛逆倾向。在很多懂得调理心灵的家长、老师的帮助下,很多孩子都能学会控制情绪,调节心情,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但也有的孩子的青春期是在监狱、少年管教所里度过的。

树 干=身体(健康的体魄)

树 枝= 花朵果实(才干)语文、外语、数学、钢琴、绘画、体育、舞蹈、学历、文凭、驾照等。

树 根=基础(品德)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人品。

小学阶段是培养树根、修整树干的关键时期,只有在小学阶段完成了这个成长,将来你长大了,这可大树才会开出花朵,结出果实。

有德无才=正品 有德有才=珍品 无德无才=废品 无德有才=毒品 小学阶段应该怎样打好人生的基础:

一、学会鼓掌(只有高尚的人才会鼓掌、愿意为别人鼓掌的人都是高尚的人)同意吗?

十一、二岁这个时期比人生的任何时期都更重视友谊,同学之间的友情成了人生中重要的部分,甚至相当一部分精力都放在和同学的交往上了,而越是在乎越出矛盾,为此产生了不尽的烦恼,浪费了许多时间。学会鼓掌,就是学会欣赏,欣赏高雅的艺术、欣赏体坛的角逐,欣赏国家的过去、现在将来、欣赏国外的精良优秀之处,欣赏父母、欣赏老师、欣赏周围的每一个同学。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它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学习好的和不好的,将来为祖国作出的贡献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从小不努力,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将来是一定会吃苦头的,而且是大苦头。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很多人成年后都会后悔小时候没有打好基础,人生的大树没有长高(包括你们的父母)。所以,陈我们还没有定型,我们就有很多可能。我们要看到周围每个人的闪光点,要拼命为他鼓掌。掌声表明一个人的修养,在欣赏、鼓励的掌声中,鼓掌的人和接受掌声的人都成长了,优秀的品格也就形成了,你再咬咬牙,就成才了。当这种品格就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对自己就是自尊、自信、自强、有责任感,对于别人就是宽容、理解、团结、合作。因为你有那么多优点所以你不会变成废品,这就是大树的根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播种一颗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个品格,收获一个人生。

二、学会欣赏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我们中国人往往很谦虚,大家都知道谦虚是一种美德。骄傲使人落后。请你帮老师在黑板上写“自信”两个字,愿意的举手?很犹豫,很谦虚,我现在要是叫到一位没有举手的同学,他大都会说一句话:“我的字写得不好看,我们班***可以,他的字好看”(真的很难写吗?)可见你不自信,你是自卑的。等真有人在黑板上写了这两个字,你马上会说:“噢呦,简单那,我也会写。这谁不会写?”然后我发给他一个大红包,你可能又会说“你看他的那一竖写的好难看,一点都不直,老师偏心。”这叫:“嫉妒”,你记住,嫉妒是你的敌人,他总是蒙上你的双眼,让你看不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可有的同学就爱和嫉妒做朋友。不但不愿意为别人鼓掌,甚至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你要是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教你一招:拿着放大镜,找每个人的优点,多看他的优点,少看他的问题、缺点。有一个爱帮助人的同学,大家总是夸她爱帮助人,时间长了,他不帮助人心里都难受。学习好的同学,老师、家长、同学们都夸她,他不好对不起大家,所以越来越好。爱劳动的同学,老师说:“这孩子学习不好,就是爱劳动,他提起拖布就走!——干活去了!”(我的学生小谢的故事)

我们将要走上的这个社会,不再是墨守陈规的社会,他是创新和竞争的社会,(一个招聘者的故事:女孩、五楼招聘,走到四楼,等待时倒水、添水。主动,最后应聘成功。对于她来说,勤快就是她的特色,她大家展示了她的优点,没有顾虑,不怕羞,这就是素质)如果换做你呢?

三、学会克制自己

问题、你们重视义气吗?原以为朋友帮忙吗?当你的朋友让你帮他打架,甚至拿刀砍人时,你是否帮忙?人人都需要友谊,但哥们义气不是友谊。小故事:为了一块钱杀人、为了一句玩笑话放火,为了一句闲话打群架。最后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走进看守所,或者是到处流浪,有家不敢回。同学们,哥们义气害死人那!

那我们应当怎样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待人真诚友善,尊重他人,善解人意;一句话:亲密并非无间,友好需要距离。当你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发生冲突时,不是闭着眼睛想问题,而应该睁开眼睛看问题:不要对他犯下的错误耿耿于怀,那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你要主动反思自己(每次犯错误都先看自己),一个巴掌拍不响(拳拳相对-拳掌相对-掌掌相对的游戏)我们要主动沟通,错了道歉(两种方式:当面或书信)。

当老师批评了你,你怎么办?有的同学老师批评不服气,或因一件小事猜疑老师偏向,不公平等、害怕老师、恨老师,老师不知道,他内心痛苦,情绪低落半年多了。有的时候,老师真的很忙,也许真的是老师批评错了,但是老师没有意识到,你的气生了一火车,你划得来吗?那就找老师谈心(当面或书信)。

我最近发现,我们六年级的孩子们开始不穿校服了,大家说:“校服小了”其实言外之意是说:“校服太土了”。此时的你们已进入了爱美阶段,这很正常,要是到了这个年龄还一天吊着两筒鼻涕,那完了,肯定心智不健全。大多数孩子,在这个时期都会开始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这是心智健全的表现!(鼓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样都爱美,但是表现方式不同。有正确审美意识的同学,会选择美观大方的衣服,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审美意识的同学,就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开始盲目模仿他人,互相攀比,认为这就是时尚。(白衣服、黑脖子、还学人走路一摇三晃)觉得那就是气质。咱们个别女同学喜欢用头发遮住脑门和眼眉,甚至遮住半个眼睛,给人带来压抑沉闷的感觉。男生喜欢把自己的头发打上着哩水让它竖起来,“报喜鸟”,有的同学甚至染发烫发。衣着不伦不类,一些同学为衣服、头发攀比伤脑筋,牺牲了很多宝贵时间。失去了本应该属于自己这个年龄段的英俊潇洒的自然美。为此家长和孩子之间也经常发生摩擦,带来很多不愉快。我们一部分小学生看见哥哥姐姐们的打扮也盲目模仿,使自己童稚的风采荡然无存了。相反,我们小学生中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从不可意打扮自己,朴素、自然、大方、干净整洁,而是把精力和工夫都花在学习上,他们精神饱满,散发着青春的活力,给人奋发向上,热情爽朗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学生美。盲目效仿,只会带来“东施效颦”的效果。(小孩子叼烟卷谁见了都会笑)

四、学会鼓励自己

问题:你是个充满信心的人还是还是自暴自弃的人?在座的学生大多都是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成长过程中过多的溺爱和过少的竞争,没有经受困难和挫折历练的机会,就像生长在温室里的鲜花,弱不禁风,难以承受风霜雨雪的考验。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和磨难时,便丧失勇气,只能退缩和逃避,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习得性无助狗的故事)所以,当你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时,首先,要分析原因,给自己加油鼓气,相信自己,继续努力。暗示自己:世界上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决不能轻言放弃,放弃就等于终身的失败,坚持到底才能胜利。记住一句话:“成长会伴着痛苦的磨砺!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麦子、青稞压过会长的更高)

六年的学习,早出晚归,没吃糠咽菜,但是我们确实已经在硬板凳上考验了自己六年了。你从一个小不点长成了一个可以承担责任的少年,你在用毕业考试向家长、老师和同伴说明:六年,我很努力,这是我六年的学习成果。也许因为方法、勤奋等原因,你不是很好,但是你是没有放弃的,你是勇敢走过的。

小学时期是人生最纯真的时期,这时的友谊最美好,每年六年级毕业时,很多孩子都会抱着老师哭,舍不得老师、舍不得同学,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拥抱过你们的老师、班主任?他们像妈妈、像爸爸,像亲人、像朋友。你生病了有时老师看不到,可每次老师生病你都看到,因为你生病在家里休息,老师却坚持上班。不到万不得已,没有老师请假。尤其是六年级这一年,你到了中学,很难在遇到老师这样用心对你。所以,在你们毕业的时候,班干部提议,每个同学和老师做一次拥抱。感谢这么多年来老师的付出,也让老师知道你是那样爱他!虽然你学习不好,虽然你调皮、虽然你不爱讲话!然后要感激班里那些十名以下的同学,他们很不容易,经常被老师批评,被好同学看不起,他们是背着包袱和你们一起奔跑的人,学习好的同学才自豪和自信。因为他们,你们才显得很好。看到了他们的不容易,他们的坚持、勇敢、不放弃,你们应该做什么?(鼓掌)

毕业考试,我们已经通过期中测试了,有的同学成绩不理想,有的甚至失望了,小升初考试不会根据成绩分学校,所以不要有太多的负担。但是,到了哪个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在乎你的成绩。因为在一个新的环境,新的班主任哪里,你的成绩就是你的名片。所以不管你平时学的如何,抱定必胜的信心,能多考一分,就为你的将来赢得一份尊严。

有的同学一考试就紧张,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心理暗示和放松训练 还要,送给大家一个数学考试秘笈:

一、放慢速度,一遍做对;

二、格式标准,步骤有序;

三、准确、快速的运算(平时训练);

四、严格规范演草纸。(公正、清楚、分块、整洁)

考试前老师会给大家上的这一课,就是不想你背着心理负担迎接考试,迎接中学生活,希望你们,卸掉包袱,轻装上阵,打一场漂亮的毕业考试攻坚战,最后祝大家在六年辛苦学习的检验中,自信、努力,认真答卷,回报老师、回报学校。也祝老师们在温暖的六月又一次收获桃李芬芳。

绍文乡中心学校政教处

5.毕业生教育实习总结2022 篇五

1、学校放假,班主任教师要认真讲清楚学生离校的时间和开学返校日期,嘱咐学生路上注意安全,严格按学校规定去做去办,安全到家,准时返校。

2、开学日班主任要提前到岗,一面安排学生对学习环境、住宿环境的卫生清扫,一面督促学生按时交费注册,防止丢失和被盗,掌握假期中学生家庭出现的特殊情况,及早将特困生向学校汇报。

3、学生在校期间,无论是走读生还是住校生,要严格请销假制度,并认真做好登记,对假满未归的学生一定要和家长联系,弄清原因,发现有特殊情况及时向政教处或有关领导汇报。

4、对学生敏感的问题或有可能伤及学生人格、名誉、自尊等问题,要虚心向有经验的班主任教师请教,并及时报告给政教处或有关领导,必要时采取减压、缓冲、迂回等方法处置,严防学生出走或发生其他处我伤害事故。

5、学生违犯校规校纪,班主任要敢于严肃认真的批评教育,需要家长配合的,不要让学生本人回家去叫,最好用通讯设备联系或派班干部去请,对严重违纪学生,要向家长当面讲清楚学校的有关规定和意见,必要时亲自交于家长监护。

6、学生会、团委会以及其它处室组织的学生活动,明确要求班主任参加的一定要积极参与,没有明确要求的,要认真关注或指定专人负责,出现问题能及时掌握,妥善处理。

7、教育学生发奋学习,刻苦努力,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友情观;敢于严肃批评那些不务正业,经常出入“三室一厅一吧”的学生;对那些不接受劝说教育,非要谈情说爱,影响极坏的学生,可以报学校同意除名,让其家长领回。

8、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形成团结好学、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在与学生的交往接触中,要做好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平等、热情;不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学生;不护短、不偏袒学生;为师要正、诚、公、明。

9、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除了学校的要求和规定外,要多到教室听听、多到宿舍转转、多到操场看看,和学生谈谈聊聊,发现问题及早腰采取措施,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从而激发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10、按时参加各类班主任会议,乐于接受任务,工作积极主动,并结合本班全体具体情况布置、检查、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以求达到学生、家长、学校三满意。

11、要有良好的心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学生面前,班主任老师是“集体的领导者”、“知识的传授者”、“长者”、是“家长的代言人”,不可随便乱说、随便指责、随便发脾气,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上进务实、开拓创新。

6.毕业生教育 篇六

一、识读基层意识及基层意识教育内涵

1、基层意识教育内涵

基层是指各行各业中最低的、基础的组织或部门,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线单位”, 包含从广大农村、城市街道社区、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 到非公有制组织、中小企业、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的广阔空间。基层意识即知识分子自觉地走与生产实践、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的自觉反映。基层意识教育就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以及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

2、基层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校认为基层意识教育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基层认识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国情, 了解社会需要, 充分认识基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是基层成才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 立足基层, 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健康成长道路;三是适应基层工作能力的培养。为此基层意识教育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了解国情、了解基层, 培养大学生培养基层意识;增强大学生实践观念、群众观念、服从观念、劳动观念, 增强大学生奉献精神、与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面向基层, 为基层服务的思想, 自觉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基层意识教育是我校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人才的必然选择

1、基层意识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必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必需加快基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基层要发展, 必须需要大量人才, 基层蕴藏着巨多就业创业机会, 有利于毕业生成功就业。“基层”这一概念对大学生并不陌生, 但大学生对基层意识的培养并不是十分注意, 加之传统就业观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观念更难以形成, 基层就业难以实现, 因此引导与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是非常必要的。

2、基层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正确成长的内在需要

基层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健康成长。基层是毕业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现阶段国情、磨炼意志、砥砺品格、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的最好课堂。江泽民同志曾经十分明确地指出了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 这就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 与实践相结合, 与工农相结合。当代大学生要就业与创业, 要发展与成才就必须到生产第一线, 到基层去, 扎根于工农群众之中, 在实践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基层意识教育是我校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人才的需要

我校是坚持以地矿类学科为特色, 以工、农学科为优势, 理、文、管、经、教、医、法等其它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型院校, 所倚重和服务的是石油、农业、基础教育、基层医疗等四大行业, 其所特有的工作环境、工作特点、工作条件, 都需要有艰苦奋斗、坚韧不拔、乐观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毕业生。我校办学思想赋予了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基层意识教育的重任。

引导与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与创业, 一是靠国家政策引导, 当前国家和各地也相继相应出台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与创业制度与政策,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通道基本打通。二靠学校教育引导, 这是高校要做的工作。首先应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其二是加强大学生基层意识教育, 增强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意识、基层发展成才意识。基层意识教育就是要给大学生讲透这样的道理:基层空间广阔, 是大学生成就事业的试验场;基层事业无疆, 是大学生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基层大为作为, 是大学生成就伟业的沃土, 基层就业创业, 建功立业, 是有志青年奋斗成才的必由之路。

三、统一思想、确定目标、创新途径、全面开展基层意识教育

1、统一思想, 确定目标

我校开展基层意识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献身事业”特色人才的培养为主线, 以树立面向基层, 为基层服务的思想, 培养实践观念、群众观念、劳动观念与奉献精神、服从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为主要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努力提高基层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全面开展与推进大学生基层意识教育, 培养能够“下得去、干得好, 留得住”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的社会人才。坚持和贯彻这一指导思想, 我们牢牢把握“核心、重点、基础、目标”四方面的要素与内容, 并作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使之相互联系, 共同推进。核心就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观念、群众观念、劳动观念与奉献精神、服从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主要内容基层意识;重点是基层意识教育在过程上落实“四进”, 即进“理念”、“计划”、“环节”、“头脑”;基础是紧紧依托学校成熟的德育体系, 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目标是培养“下得去、干得好, 留得住”特色人才。

2、加强教育与引导, 唱响基层意识教育主旋律

我校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舆论宣传等途径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艰苦奋斗, 刻苦学习”之风、“立足行业, 立志成才”之风、“勇于奉献、基层就业”之风, “扎根基层、献身事业”之风, 为学生基层意识的形成、升华、固化营造良好教育氛围。一是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择业观, 从而在思想上提高大学生面向基层、投身基层实践的自觉性;二是坚持开展“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献身事业”为主线的主题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意志品质;三是坚持舆论导向, 通过网络、校报、讲座、就业指导课等多途径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思想教育, 宣传基层就业先进典型, 宣传国家基层就业各项优惠政策, 指明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主要渠道和途径, 增强毕业生基层就业意识, 激发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热情和使命感;四是开展就业形势报告, 分析就业形势, 介绍基层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 加强大学生的艰苦奋斗、奉献精神教育,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积极主动地到基层去、到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3、强化专业思想教育, 奠定基层意识教育的思想基础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是我校开展基层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我们坚持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一是做好入口教育, 在新生入学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时, 我们重点解决两个问题:着力解决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只有认同了所学专业, 才能主动的去学习, 创造的去学习;着力解决学生对未来就业方向的正确把握, 对学生讲清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和毕业后的大致去向, 使之早有思想准备。二是把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全过程, 引导毕业生树立“学一行, 爱一行”的职业意识。三是做好出口关教育, 加强毕业生教育, 引导毕业生“爱一行, 干一行”, 培养“立足行业、立足专业、立足岗位、扎根基层、成就事业”的职业发展意识。

4、强化社会实践, 培养基层工作能力

我们通过加强社会实践强化基层意识教育, 提升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一是改革教学模式, 突出实践教育, 我校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指导思想, 实施学程分段, 专业分流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实行“三通一特”, 即成立一年级教学工作部, 公共课全校打通, 基础课按学科大门类打通, 专业基础课按专业类群打通, 专业课开出特色;建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和社会实践等“四元结构”的实践教育体系, 加强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 力求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与技能为目的, 增强学生在应用、操作和技能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为毕业生基层就业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中, 坚持长期性、多样性、分类指导的原则, 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 从事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广泛地社会实践, 让学生深入实际, 深入社会, 服务社会, 培养大学生基层工作能力。

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服务毕业生基层就业

1、建立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我校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领导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的领导。把加强基层意识教育,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 把基层就业率纳入院 (系) 就业工作的考核体系。

2、落实基层就业项目, 服务毕业生基层就业

我们抓住“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湖北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基层选调生”等基层就业项目, 坚持以人为本, 本着思想工作做透、组织工作做细、服务工作做实的原则, 做好宣传动员、选拔推荐、资助服务工作, 引导和服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在毕业签约前, 全面介绍基层岗位情况, 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让毕业生去的明白。在毕业生基层服务期内, 有计划地深入毕业生工作单位进行调研慰问、对口支援, 让毕业生工作安心。在毕业生服务期满后, 仍然为毕业生提供周到的再就业服务, 让毕业生感受到学校关爱、社会关怀。

3、建立基层就业基地, 拓宽基层就业渠道

为引导与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与创业,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基层就业基地。一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基地;二是在鄂西北贫困地区建立资教生就业基地, 引导师范生到此就业;三积极探索毕业生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共建模式, 为毕业生进基层、艰苦行业就业搭建良好平台。我校石油工程等学院与石油企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广泛合作, 开创了石油工程主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共建典型模式, 同学们通实习增强了对石油行业、石油企业的认识, 为其进石油行业、石油企业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层。目前, 我校石油主干专业毕业生适销对路、供不应求。动物科学学院、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也与农牧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毕业生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联建模式, 毕业生在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期间就找到了基层意向就业单位。

摘要:开展基层意识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人才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引导与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与创业, 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基层意识教育, 引导毕业生树立基层就业创业、基层发展成才意识。

7.试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篇七

一、要充分认识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校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可以比喻为工厂的“产品”,那么,学校教育与工厂、企业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产品”本身也参与“生产”过程。因为学生是他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学生并非自然界的东西。但并不是所有学生在同等程度上都能成为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作为大学生一部分的毕业生群体,就因面临走向社会和人生的重大抉择,负有了必须直面现实的压迫感,这不得不显现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现在学生是收费上学,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的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都很大。如果是非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会更显得紧张,如果毕业生能力又相对较弱,那么更会感到前途的渺茫和黯淡。大学毕业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懒散习惯严重,纪律性差,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加上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使他们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增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也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拐骗欺诈,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社会现象也在侵蚀着、威胁着大学毕业生抵抗力相对弱小的心灵城堡,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如:孤独、恐慌、颓废,甚或无望的心理。这样一来,如何寻找工作,如何维护权益,如何防止诈骗,如何面对歧路,……诸如此类的问题纠缠在一起,都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样,解决好大学毕业生的思想困惑,帮助大学毕业生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更不可低估,所以,在对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我们应当有—个充分的认识。

二、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三个规律

第一,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实现个体社会化,使他们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社会成员。这就必须注意运用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原理和方法,遵循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基本规律,把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大学的全部教育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正确处理好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摆正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战略地位,使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高等教育也能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使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产生理想效果,发挥更大的效能。

第二,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类由各种教育因素组成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因素:教育者、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这三个基本因素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联系和矛盾运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是有规律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各种教育因素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受教育者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的过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由此出发,才能谈得上对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科学把握,才能真正谈得上对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才能获得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收效,使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会有违初衷。

第三,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大学毕业生思想活动和思想发展的规律。大学毕业生一般为22岁左右的青年,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从生理上看,他们身体发育迅速,大脑和神经系统发展较快;从心理上看,智能发展迅速,记忆力、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显著提高,求知欲强,感情丰富,兴趣广泛,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向不断增强,思想意志处在形成之中;从思想认识上看,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知与不知、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交错发展的重要时期,辨别力较低。大学毕业生正处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心理准备时期,是大学生活的最后阶段,他们都渴望找到理想的工作和单位,对毕业分配往往极其关心。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大学毕业生思想活动和思想发展规律,对症下药,循循善诱,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实施诚信教育,提升健康人格。信用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无形资本,已成为现代文明的显著特征,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的发展,靠的就是信用。管理的基石是信用,信用的基石是品格,品格的基石是信念,信念的基础是教育。对“诚信”的理解,传统从道德层面上来理解的多一些,而在现代社会,它不仅仅是当作一种相对虚化的道德准则,而且更注重信用制度的建立和个体尝债能力强弱的确认,把诚信作为一种制度的产物有其历史必然性。入世后的中国,诚信更是一种必须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否则,将受到无情的惩罚。诚实信用方面一旦出现负面信息,就会影响个人今后的资信情况。在中国,信用是决定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命运的根本,若没有信用记录,那将无法立足于社会。大学毕业生更应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夯实自己的信用基础,要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爱自己的信用。良好的个人品质,是大家认可、协作的长期依托。大学毕业生要扮演的角色决定了诚信在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诚信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完成任务、树立自我品牌的重要筹码。诚信是人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格又是做人的最核心内容,而如何做人又是“以德育人”最基础的东西,所以,对大学毕业生实施诚信教育,提升健康人格,是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这与“以德治国”方略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

第二,进行守法教育,捍卫法律尊严。守法,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义务,其内涵主要包括学法、知法、用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它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它决定着法律的面貌,而法律则通过一些强制性规范,使他们的守法遵纪意识得到增强,并强化为内心的道德法令,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守法既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每个大学毕业生道德自律的有效措施。大学毕业生在各种人才市场上上当受骗,或者作为消费者权利得到侵犯等种种不公平待遇出现时,要通过学法、知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以法律规范指引、评价、教育、预测自己的行为。为了达到此目的,学校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汇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举行相关的法律知识讲座,每所大学可相应地建立起法律援助中心的学生公益机构,为毕业生维权服务、撑腰,以此作为搞好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使大学毕业生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权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第三,把就业形势严峻、非热门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中之重。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此,就业形势严峻、非热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往往情绪低落、思想波动普遍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加强就业形势严峻、非热门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使他们明白: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市场上人才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供过于求时,此类人才的价格下降,形成了所谓的冷门专业,当供不应求时,使得人才的价格上涨,便形成了热门专业;专业与职业不同,不是因为学的不是热门专业就意味着你就失去了在热门行业发展的机会;知识与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大学教育培养的还不完全是一个成型的人才,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智商、情商、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若一个学生真正具备了学习能力的话,他的就业前景是会比较好的;现在的收入与将来的发展是不同的,这是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差别,若一个人真正热爱一份工作,即使看上去似乎是冷门职业,也可能会有很好的发展,终身就业的观念也要改变,所以说,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并不是绝对的,只要有正确的态度,具备一定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冷门与热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正如人们所说的:英雄不论出身。同时,还可以对就业形势严峻、非热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进行鼓励,鼓励他们扬长避短,自我提高,改变观念,既看到面临的现实问题,又不灰心气馁,要求他们在毕业以后,继续学习,多学习知识,多掌握技能,把自己培养成适合多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第四,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培育健康就业观。今天,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东风劲吹,建设前无古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正在探索中蓬勃发展,各方面已经发生而且还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当今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必要完全如同50年代那样,只以一味服从组织分配这种方式来实现远大的理想,但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要祖国强大,要民族繁荣,要社会进步,要人民幸福。还有一点,我们应铭记那些前赴后继,高尚其事,成仁取义,乃至流尽鲜血,献出生命的志士仁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当前,对大学毕业生加强健康就业观教育显得十分迫切,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既要努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又要乐于奉献,热爱集体。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田野的秋色下一篇:播音主持专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