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历史发展因素论文

2024-09-09

国际法历史发展因素论文(精选11篇)

1.国际法历史发展因素论文 篇一

历史上阻碍中国科技发展因素之透视

中国的科技在古代曾领先于世界,但在近代远远落后了.学界关于其原因的`探讨,给出了立足不同角度的许多说法.本文将其中的主要结论归纳了七类,认为必须用系统方法分析该问题,并遵循系统论原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特点,指出:长期封建社会制度是阻碍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作 者:厚宇德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物理系,浙江临海,317000刊 名:科学学研究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年,卷(期):200220(3)分类号:N09 G301关键词:五行说 语言 原子论 系统论 层次假设

2.国际法历史发展因素论文 篇二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便创设有“小额贷款”这种扶贫性的金融服务方式,最初是为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以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质量。在历经个别试验、全面引进、扩大试点等几个阶段,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广。小额贷款公司是中国特色的又一创新型小额信贷模式,试点于2005年,主要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问题。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中小微企业的数量锐减,有幸存活的中小企业急需资金救命;与此同时,大企业订单减少,营运资金周转速度放慢,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为了在不增加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扶持中小企业度过难关,中央出台了有关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的指导意见,这既能提高大企业剩余资本的使用效率,还可以引导民间资金和地下钱庄阳光化。小额贷款公司等创新型小贷模式与国际信贷的发展有天然的联系,为使中国微型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不偏离国际发展趋势,本文特此对该领域作一梳理,此便为引言部分;文章的第二部分简要探讨国际小额信贷的起源;第三部分介绍国际小额信贷的典型案例;最好一部分是结论与建议。

二、国际小额信贷的起源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小额信贷专题组的研究,各种形式的储蓄和贷款小组最早出现在中世纪。但上海交通大学沈思玮副教授在对货币起源进行深入考究的时候,有了进一步的发现:大约公元前1100-前600年之间在地中海东部“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一些城邦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手工、商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急剧上升”,因而出现了最早的“工具货币”。由于地中海沿岸海盗贸易的昌盛及海上贸易下工具货币使用的不便,跨地区的货币存放及短期借债已经零星出现。在东亚集权制的国家,自耕农、佃农等农民阶级适逢天灾人祸不能按规定上缴苛捐杂税及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时,通常向地主富豪进行利滚利式的高利率小额借贷。18、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下各行业快速发展,贸易日益活跃,欧洲出现了规模化和正规化的储蓄信贷机构,爱尔兰已经有了无抵押小额贷款。到了20世纪早期,摆脱殖民统治谋求独立发展的拉美部分地区出现了小额信贷模式的信贷系统。

20世纪50、60年代,福利主义者通过国际扶贫基金、金融机构及其他非政府组织或直接向处于社会边缘的贫苦农民提供小额资助或有偿借贷,但这些活动没能改善他们的贫困状况,一些特许贷款也大量违约,这严重挫伤了救世主们的信心。20世纪70年代前后,一些个人或团体开始试验向贫困妇女或贫困组织提供小额贷款帮助其生产自救,由于各环节处理得当,一些模式获得了极大成功。

三、国际小额信贷的典型模式

目前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几种小额信贷模式包括印度尼西亚印尼人民银行小贷业务分离的个人贷款模式,孟加拉国格莱珉乡村银行小组联保贷款模式,乌干达村或镇整体信用担保模式,以及玻利维亚非政府扶贫组织转制商业银行的相互担保模式。

(一)BRI模式

印尼人民银行(Bank Rakyat Indonesia,BRI)是印度尼西亚主要的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探索扶贫减困的金融改革举措,1968年肩负双重职能,一方面按照普通银行标准向中产阶级和中小企业发放商业贷款,另一方面由政府补贴,向小农和小企业家发放特许优惠贷款。1969年BRI正式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贷款资金由中央银行以3%的利率提供,而农民支付的利率为12%,这个利率低于年通货膨胀率和小额储蓄的利率,因而BRI的小额贷款项目前几年接连亏损,只能依靠财政部补贴维持。贷款违约率也一直上升,至1984年违约率超过50%,3600多家乡村信贷部无一盈利,年营运损失超过200亿盾(崔德强等,2008)。

而后,BRI在体制机制止进行改革,在内部建立农村银行事业部,并继续下设基层机构和独立营业中心,并使之成为独立的盈利中心。首先,独立营业中心是基本经营单位,独立核算,可以自主决定贷款规模、期限和抵押,执行贷款发放与回收;其次,机构内部建立激励机制,每年经营利润的10%在第二年分配给员工;第三,实行商业贷款利率以覆盖成本(年利率32%),如果借款者在6个月内都按时还款,银行将每月返回本金的5%作为奖励;第四,在吸收存款方面制订存款越多利率越高的政策,以吸引储蓄;第五,严格分离银行的社会服务职能和盈利职能。银行可以酌情对农户进行培训,但并非必须去做的义务。经过改革后,BRI扭亏为盈,2003年11月在印尼成功上市,并同时在美国证券柜台交易市场(OTC)挂牌交易(赵小晶等,2009)。

(二)GB模式

由于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模式在一个极度贫穷的国家取得了高达96%的还贷率,且长年实现赢利,因而该模式最被世人称道,小额信贷也因而被认为是格莱珉银行模式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首创于1976年。

格莱珉银行传统的“经典模式”有几大特点:一,期限控制,仅为一年;二,小组放贷,先后有序(“2+2+1”,即根据贫困程度,优先贷款最贫穷的2个人,再贷给另2个人,最后贷给小组长);三,必须分批还款,不能一次还清;四,单一借款人借款上限控制严格。2001年到2004年,格莱珉完成向二代转型。到2003年末,格莱珉已经拥有1195个营业所、1.2万名员工,并覆盖了312万贫困农户,存款余额2.27亿美元,贷款余额2.74亿美元,基本贷款年利率20%,贷款回收率99.06%,净利润1100万美元(徐忠,2006)。今天,格莱珉银行以保持了9年的盈利记录成为兼顾公益与效率的标杆。而依靠无抵押的小额贷款,该银行加639万个借款人中有58%的借款人及其家庭已经成功脱离了贫穷线。通过格莱珉信托公司,“格莱珉银行”还将其模式复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目前格莱珉信托已在中国开展了16个项目,向5.35万人提供了共16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304万元)的贷款。

(三)村银行模式

1984年,乌干达成立了一家由国际社会基金资助的非营利机构(FINCA),致力于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小额信贷服务。其创造性的特点是:服务对象缩小为一个村或一个小镇。“村银行(Village Banking)”独特的区域运营模式可以有效利用社区信息和团体压力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问题。“目前该模式已被世界各国大约3000个组织广泛采用,成为国际小额信贷运动中的一种主要模式”(诸宁瑜,2012)。

(四)阳光银行模式

1987年,玻利维亚也成立一家以捐款为资金来源的非营利性组织(PRODEM),与FINCA不同的是,PRODEM主要为城市小企业及自我雇佣者提供小额贷款,依靠的是相互担保人制度,即如果贷款人拖欠不还,所有相关的担保人将联合承担偿还责任。比印尼BRI模式更为干脆的是,PRODEM在1992年进行模块分组,将商业化运作的部分单独分离,成立了正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 Sol),这成为国际上第一个转变为正规商业银行的非政府组织。“为此,玻利维亚还专门颁布了有关资本充足率、资产风险加权、坏账准备金及信息发布等方面的专门法规,使它具有合法地位,可以办理全部银行业务,能够确定合意利率来弥补成本”(赵小晶等,2009)。

四、结论与建议

国际小额信贷发展方兴未艾,总体朝制度主义迈进。这给中国小额贷款公司等创新型小贷模式提供了战略发展方向。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小额贷款公司在国际主流的制度主义的框架内可以有三大发展方向:一是培育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成村镇银行,逐步使其以“正规军”的态势参与中国金融业的市场竞争,以此倒逼中国金融加快改革步伐;二是发展成互助基金,便于与小额贷款公司有紧密联系的企业之间进行资金调剂和周转,以提高企业联合应对资金困境;三是坚守纯粹的企业性质的金融服务机构,在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的指导和激励下,切实服务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问题。

摘要:本文考察了国际小额信贷的典型案例,并简要梳理了不同模式间的差异,以此为中国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小额贷款公司是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在国际小额信贷发展的制度主义的主流框架下,本文提出有关小贷公司发展的三个方向:一是发展成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二是发展成互助基金;三是坚守纯粹的企业性质的金融服务机构,在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的指导和激励下,切实服务好“三农”。

关键词:小额信贷,国际案例,典型模式,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崔德强,谢欣,有特色的BRI模式——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剖析[J],中国农村金融,2008年第07期

[2]徐忠,小额信贷.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启示[J],上海金融,2006年第8期

3.国际法历史发展因素论文 篇三

2013年11月28日,北京美妆博物馆、北京美妆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国际美妆文化研讨会暨伯纳赫品牌&北京美妆博物馆国际精品展在京隆重举行。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瞿怀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志刚、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闫世翔、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副秘书长张金铁、华北制药保健品及化妆品部总经理陈蕾、多优美康(北京)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志栋、武警总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志强、北大医学研究员刘毅等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领导,以及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媒体人士。此次发布和研讨会,还得到了华北制药集团、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报、健康时报、健康与美容、医学美学美容等单位和媒体的共同支持。

研讨会上,北京美妆博物馆总策划杨志刚教授做了专题演讲,指出建立美妆博物馆的历史意义——不看历史,无以知现在,不念过去,无以观未来。美妆趋势研究包括发展理论和未来判断,更是对已发生美妆产业历程的总结和展望。

会上,华北制药集团国家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发布了其最新研制的产品——白蛋白酵母酵素护肤品博纳赫。该产品具有保湿、防皱、除皱、美白的功效,已获得国家公开专利,是一款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生物高科技产品。该产品目前由北京多优美康(北京)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经销。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一致认为将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对推动中国美妆产业转型升级,让整个行业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代表对本次研讨会给予充分肯定,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深受启发,并对中国制造、民族品牌充满了信心。会后,杨志刚教授带领来宾对美妆博物馆邦定展厅法国精品厅进行了参观。(郭丽)

4.国际关系史(历史)[模版] 篇四

名词解释:

1、掷出窗外事件:是指1618年布拉格发生的新教徒 起义事件。波西米亚于1526年并于神圣罗马帝国,介于其经济和政治的双重优越性,使皇帝马特亚力图保持天主教势力在波希米亚的统治地位。1618年波希米亚王位空缺,马特亚便安置狂热的天主教徒费迪南公爵担任国王,引起波希米亚贵族的不满。特别是费迪南任国王后,大肆反对宗教改革运动,残酷迫害新教徒。1618年5月23日,愤怒的布拉格新教贵族和群众手持铁棍,长矛,齐声呐喊冲入王宫,按照布拉格古老传统将费迪南派遣的两名天主教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掷出窗外。“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2、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是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同帝国境内德意志新教诸侯缔结的和约。1555年在奥格斯堡签订。它是在查理五世长期镇压新教,新教诸侯发起反抗的背景下,经长期谈判而缔结的。主要内容:帝国各邦均不得以宗教理由挑起战争;承认路德教和天主教的信仰自由,两者平等,有同等权力;根据“教随国定”原则,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决定本人及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力等等。和约结束了天主教在德意志一统的局面,是路德新教与天主教在德意志平等存在的法律依据,德意志诸侯通过和约扩大了政治和宗教权势,侯国分立体制进一步巩固。

3、七年战争:是指1756—1763年间,英法争夺殖民地和商业霸权,以及普奥争夺中欧霸权而引发的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奥地利战争后签订的《亚琛条约》不仅没有解决英法间和普奥的矛盾,反而添加了许多的矛盾。于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典)集团双方发生了混战,即“七年战争”。战争以1763年签订的《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为终结。这次战争波及整个欧洲,影响深远: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冲突和争霸更加激烈。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使俄国在东北欧事务中起决定性作用。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七年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4、条顿骑士团:是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1189—1192)来自德意志地区的骑士多次获赠土地和城堡,并逐渐在耶路撒冷地区形成势力的背景下,于1198年3月5日条顿骑士团成立于阿卡(今巴基斯坦境内)。其后一直以阿卡为总部至1291年。它的早期成员全来自德意志民族,骑士团屈服波兰后被迫接受波兰人和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一起并称“三大骑士团”。条顿骑士团的口号是“帮助、救治、守卫”条顿骑士团参加了多次战争,并于1285年征服普鲁士地区。但于1410年,骑士团与波兰—立 陶宛联盟进行斗争,失败后逐渐衰亡。

简答:为什么说《威斯特法利亚和约》是近代国际关系史形成的标志?

《威斯特法利亚和约》的签订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首先,它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以及战后情况处理的先例。和约把提请仲裁或者和谈作为解决争端的优先体制,反对首先使用武力。其次,和约确立了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是国际关系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在其后长达几百年里,依然是解决各国矛盾和冲突的基本原则。而且王权原则的确立为近代国际法创立奠定了基石。第三,和约废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统治西欧国家的神权政治体制,打破了西欧帝国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把国际法从神权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近代国际关系产生的起点。最后,和约缔结后,常驻外交代表机构制度走向确立。

总之《威斯特法利亚和约》结束了全欧规模的三十年战争,而且使欧洲大陆形成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产生了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体系—威斯特法利亚体系。威斯特法利亚体系虽然更多展现的是欧洲的国际秩序,但它所确立的一些原则都是全球性现代化国际关系原则。因此《威斯特法利亚和约》是国际关系史的一个划时代事件,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简述维也纳体系的基本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

5.国际法历史发展因素论文 篇五

1、反法同盟:

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①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②建立:1882年三国同盟形成;1907年三国协约形成。③性质: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④组成国: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核心是德国);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核心是英国)。

3、法西斯同盟

⑴形成:①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②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正式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集团”。

③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⑵活动: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1940年6月法国投降。1940年秋德国猛攻英国。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①原因:随着法西斯国家侵略战争规模的扩大,法西斯势力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最大的威胁

②过程

a、二战爆发后,美国改变中立态度,对英国等进行援助

b、1941年8月,罗斯福、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c、同时,美英开始援助苏联

d、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③意义: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

5、国际联盟

①提出: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②建立: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联,1920年1月,在日内瓦成立,为英法所操纵。③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④实质: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⑤主要活动: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等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

⑥解体: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6、联合国

①建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②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③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

④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运动。⑤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⑥作用:初期联合国实际为美国所操纵。后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7、欧洲共同体 ①原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快合作。②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由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组成。

③主要国家:起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后来又有一些西欧国家加入。到1986年,又有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六国加入欧共体。

④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⑤影响:a、西欧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政局日益稳定,它的国际地位提高并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和历史 篇六

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罢工运动。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这一天终于来到了。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这下,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火车变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鸦雀无声,所有的仓库也都关门并贴上封条。

5月3日,芝加哥政府当局终于撕下了“民主”的假面具,用暴力镇压工人。他们组织罢工破坏者在警察的保护下混进工人的罢工队伍,故意制造混乱,以此为借口,当场开枪打死六个工人。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极大愤慨,他们决心为死难的工人兄弟们报仇!

为纪念美国工人1886年5月11日的罢工运动,把这一天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在以后的每年5月1日,各国的工人阶级都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以争取自身的权利。

劳动节的意义

7.国际法历史发展因素论文 篇七

教室的历史变迁

教室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必不可少的场所, 有学校就必有教室, 其起源至少应与学校的起源同步。我国历史上学校起源于夏、商, 当时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六艺”, 而“为政尚武”是当时的政治指导思想, 教育配合这两件国家大事来进行, 于是具有军事训练意义的武, 成了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夏、商、周的教育机构有“庠、序、辟雍”等, 序是一间无墙无室的敞厅, 射箭习武的地方[1], 辟雍是天子的乡射之宫, 在一块周围环水的圆形土洲上, 盖上一间简陋的茅草房子, 作为天子游射、飨宴、习乐的地方, 这间茅草房子又称射庐[2]。无墙无室的房子和茅草房子应该是教室的雏形。这种结构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相适应, 其内部布局和其他器物的配置应按当时的技术条件布置, 最大化便利习射。春秋时期, 孔子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 不分贫富贵贱开门讲课, 以自由讲学的模式开展教学, 《庄子? 渔父篇》记载“孔子游于缁帷之林, 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 孔子弦歌鼓琴”。孔子垒土筑坛, 并移来银杏树栽在坛边, 就形成杏坛, 即孔子讲学的地方。在缺少资金支持的情况下, 又是私学启蒙阶段, 这是与尚武习射不同的另一种“教室”的原始形态。

进入封建社会, 汉朝设立官学太学, 建立有太学校舍、博士舍, 博士舍中有内外讲堂[3]。这个讲堂就是官学中的教室形态。私学进一步发展为书馆、乡塾、精舍 (精庐) , 精舍一般位于林壑幽深、风景优雅、远离市井之地。私学大部分是在经师自己的宅第举办, 有的没有专门的施教场所, 就在各种地点和场合随机开展教学活动[4]。如李恂“潜居山泽, 结草为庐, 独与诸生织席自给”。汉代将经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自由研习和问难是其主要教学形式。无论是官学的讲堂还是私学的精舍, 已经具有专门施教的场所, 适应当时独尊儒学的政治需要, 也为满足统一帝制国家经济发展人才培养需要。当时的教室形态已有发展和进步 (图1) , 室内的陈设已有专设的讲台席和学生坐席, 也因竹简的出现而使室内的装备更显丰富。

书院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与官立学校并行的一种学校教育机构[5], 它是孔子私学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6]。讲堂是书院的核心功能区, 是教师完成讲学与论道的主要教学场所。嵩阳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 建于北魏, 历经唐、宋、元、明增建, 明末毁于兵火, 清初重建。书院中的讲堂 (图2) 是一座面阔三间、硬山卷棚式建筑。从实景图来看, 讲堂的结构延续了汉代精舍与讲堂的形态, 从授课想象图 (图3) 来看, 教室的布局主要适用当时讲学与自由研习式教学方式, 堂内的陈设也因木艺进步, 教师的讲台有桌椅的出现, 其他物品配置也是适应教学的需要的。

(来源: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e03443f0100qznp.html.)

来源: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e03443f0100qznp.html.)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1b8c5f0100g4f7.html.)

岳麓书院建于北宋, 其讲堂五间单檐歇山, 前出轩廊七间, 总面积468平方米[7], 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 是书院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 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讲堂的檐前和中央大厅挂有皇上所赐牌匾, 四周的墙壁上嵌有名人的碑刻。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坛, 讲堂内不设椅子, 学生自带蒲团席地而坐, 以示对教师的尊重[8]。岳麓书院的创建晚于嵩阳书院, 其讲堂内的布局与环境的创设似乎比嵩阳书院更加突出教师的作用和环境氛围对学生的影响。

私塾是不同于书院的另一种教育机构, 主要是为幼童提供启蒙教育的场所。因为私塾位于塾师的宅第里或祠堂内, 其教学场所室内的结构 (图5) 不同于书院讲堂开放式的结构, 但其教学方式以诵读为主, 在布局形式上与书院并无差别, 室内的陈设也以木制家具和纸、墨、笔、砚作为主要的教育工具, 而成为私塾教室的主要陈设物, 同时也重视室内环境氛围的建设。

来源:百度百科)

因为受国外班级授课制和政治经济等的影响, 清政府于1898年下令改书院为学堂。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办学形式的学堂, 逐步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学堂内的结构形态 (图6) 最大的变化就是黑板的出现、课桌椅布局变成了排排桌、教室的容量大大增加。

(来源:百度百科)

自民国到新中国成立, 直到现今学校教室形态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教室的外形结构以长方形为主, 黑板、讲台、排排桌是目前教室最主要的配置, 尽管随着视听技术的发展, 教室内配置的设备先后出现过幻灯机、录像机、录音机、电视机等, 但因信息技术的进步, 这些产品逐步被电子白板、交互式触摸屏等设备取代。

纵观几千年来教室的发展变迁, 从茅草屋到讲堂到教室, 其发展是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 随着不同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变迁, 同时教室的结构、形态以及室内设备的陈设等极大地受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影响。

教育为什么需要教室

教育为什么需要教室?很难找到相关的研究资料。在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史上, 教室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存在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 这个原因将伴随着人类的发展, 影响着未来教室形态。

(一) 人的学习过程影响

人到底如何学习?有很多研究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也形成了诸多学习理论。如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信息流程。学习者从环境中接受刺激, 这个刺激推动受纳器 (听觉的、视觉的等) , 并产生神经信息。这些信息形成选择性知觉, 到短时记忆, 到长时记忆, 最后被有意义的编码形成概念, 完成知识的学习过程。还有人认为, 学习过程是指受教育者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下, 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从这些理论可知, 人的学习必须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 如眼、耳、鼻、触觉等获得外界的刺激形成神经信息。那么, 反过来思考人的学习方式、效果等就一定受到感觉器官感知度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人具有社会性, 其学习的过程、内容和方式等也必然受其社会性的制约。基于此, 教与学的过程, 既要在教师正常的嗓音可传播范围之内, 也要在学生的听觉可以听见的区域之内, 才能发生教与学的行为。另外, 因为封闭的空间在同等距离的条件下, 声音的强度和混响效果都要远远好于敞开的空间, 这为教师长时间讲课降低了嗓力的耗费。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学习不仅仅是个体行为, 而且是互动和交流的过程, 这就要求学习的场所必然是一个较大的空间, 要求多人可以同时参与活动。这就不难理解, 几千年来教室从无墙无室的射箭茅草屋、孔子的杏坛、汉代的精庐、明清的讲堂, 再到如今各种类型的教室的变迁了。在没有电声和电视设备的古代, 教室必然是在人自身的感觉器官和社会性的引导下, 逐步变迁。

(二) 人获取知识通道的影响

从教室的历史变迁来看, 历史上并没有出现物理空间非常大的教室, 究其原因, 诚然有建筑技术的影响, 但也有受人获取知识通道的感知能力的局限。在古代, 仅靠口耳相传, 人获取知识的通道主要为眼和耳, 其感知能力必然限制了教室的空间大小。在近代电声技术与影视技术出现后, 才有现在的报告厅等大型的教育场所。那么这种感知通道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 受人的嗓音与听力通道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教师大声讲课的音量为70分贝, 学生最适宜听到的声音为45分贝, 假定最远端学生所处位置的音量为45分贝, 那么按照声音在开放空间中衰减的规律, 可以测算出教师离学生的最远距离。同时, 教师一堂课很难长时间保持70分贝嗓音, 如果嗓音过低就会影响最远端学生的听课效果, 为了减少声音的衰减程度, 就应在封闭空间, 通过墙壁的反射来降低声音的衰减值。但是封闭空间如果太大或太小, 都会影响声音的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过长会降低教师讲课的清晰度, 过短会使人感觉干闷。因此, 人的嗓音和听力决定学习最好在教室中进行, 并且决定了教室不宜过大, 也不宜过小。

其次, 受人的视觉通道的影响。在黑板出现之前, 教室主要受嗓音与听力通道的影响比较大, 在黑板出现以后, 教室同时也受视觉的分辨力的影响。人眼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分辨力, 这个分辨力是有限的。在足够晴朗的晴天, 无反光、正常视力的人对白底黑条的分辨角度最小为1', 可测算在1米处能够看到1.455毫米的弧长。按笔画复杂的数字“8”计算, 竖的方向共有三条线和两个空隙, 那么要在教室后面看清楚“8”字, 人眼的视角至少需要5'。假定教师在黑板上写的“8”字高度为25毫米, 则教室的最长长度为17.2米。而实际一般情况下, 人眼分辨力差不多为3', 教室光照条件达不到晴天的照度, 人眼也存在近视的现状, 因此教室的长度远达不到17米的长度。当然, 可以将字体增大, 解决分辨力的局限, 但是又会带来黑板容量的新问题。尤其是当前交互式触摸屏的尺寸和分辨率与人眼的分辨力一起局限了教室空间。

(三) 人与人直接交流的有效性影响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是自教室出现以来最基本、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 这是由人类特有的语言文化属性和人类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那么这种知识的传递方式决定了教室的产生, 也将决定着教室的延续存在。按照香农-韦弗的信息传播模式, 人与人直接交流与通过其他媒介传递信息相比, 信息从信源发出, 通过信道, 到信息接受者, 噪声干扰最少, 有效信息最多, 并有即时反馈, 符合人类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信息传递模式, 因此最有效。曾经有人因为电视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 预测学校和教室将消亡的论断, 这只是不了解人为什么成为人的肤浅看法。教室中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不只有传递知识的作用, 还有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功能, 促进人的社会化和社会角色形成, 也有交流感情的作用[9]。面对面的交流, 教师与学生的非语言信息, 如外表表象、面部表情、音调高低、形体语言以及大脑思维动态过程,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外部信息反馈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及时调整沟通的方式、语调、时间长度和态度等, 从而减少语言传播的障碍[10], 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在网络技术成熟的当下, 尽管有无数种的网络学校和网络课程出现, 但并不能取代有教室的学校教育, 而只能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影响未来教室发展的因素

教室的产生和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因素在不同的时代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从教室的历史变迁和为什么需要教室的分析可以看出, 教室的发展除了受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属性的影响以外, 还受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水平、教育理论因素和文化历史传承等因素影响。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对未来教室的探讨, 是基于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 对不远的将来的一些思考。

(一)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教室形态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影响学校校园的规划、占地面积、教学楼的设计、教室生均面积的大小、室内设计、设备配置, 等等。因为教育投入不足, 造成我国教室面积设计标准偏低, 教室内“人满为患”。按照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中小学设计规范》, 每班不超过45人, 小学普通教室生均1.36平方米, 教室面积最大为61.2平方米。而美国用地紧张的纽约州生均面积为2.65平方米, 班级规模27人, 教室面积为71.5平方米, 加利弗尼亚州小学教室面积达89平方米, 生均2.79平方米[11]。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后, 很多学校尝试实施走班制来落实课改的精神, 改变教育的困局, 可这需要有相应的教室条件保障学生流动走班选课, 也需要调整教室的空间结构, 增加满足教学需要的设备、扩大教室的面积以适应走班。有研究表明, 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人, 否则就会“顾此失彼”。以西方国家班级规模改革的历史来看, 最初实施班级授课制时每班50~60人, 到20世纪50年代小学班级人数还有40~50人, 到80、90年代小学班级人数已经降到30人以下, 到如今欧美国家有些学校已经将班额降到20人以下[12]。小班化教学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必然是未来教育的改革趋势。小班化改革不只是教室数量的增加, 教室内部的形态、功能都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二) 科技水平因素

科技水平是影响教室内设备配置、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历史上, 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 影响到教室内书籍存放的形态;电声与视像技术的出现, 改变了教室内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网络技术的出现, 让教室的结构由实体变成虚拟。随着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 未来教室将会朝着数字、数据、虚拟现实的方向发展[13]。到底什么技术才是影响未来教室发展的关键技术呢?从人接受信息的通道来看, 电声、视像、网络技术延展了人的感觉通道, 改变了信息呈现方式, 增加了信息呈现的重复性, 提高了信息搜索的便捷性, 但是这些技术并不一定就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学习的效率。比如, 多屏技术在教室内应用, 是否一定能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效率, 值得研究。在人的感知能力不变的情况下, 提高有效信息的传播, 追踪记录学生教室内的学习行为, 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分析, 个性化地开展教学是未来教室的技术发展方向。

(三) 教育理念因素

8.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 篇八

【关键词】 历史教育 国际视野 联系 借鉴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样一条广告词:“在中国看世界,让世界看中国”。职业的敏感性使笔者油然而生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一下子打开了自己的教学思路:这不就是历史新课程教学要追求的广度和深度吗?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讲述中国的历史离不开世界这个大的国际环境,在纵横捭阖中,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实、掌握历史发展的过程;又利于学生学会说历史、用历史,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更能促进教师学习国外先进的历史教育理念和方法,实现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新课程目标。为此笔者结合历史新课程教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和实践。

一、横向比较——理解历史发展的事实

1. 在比较中找方法,掌握历史发展的过程

历史是令一些不会学习的学生非常头疼的一门学科,他们认为知识点既多又复杂,非常难记,难以应对考试的要求。但是如果找到合适的方法,科学合理地理清知识点,还是非常容易记牢的。比较法就是一种有效记忆知识的方法。

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认识到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密切联系,将其完全隔离开来。这里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中国史是世界史的一部分,世界史对中国史的发展进程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能融会贯通地将知识点构建成一个概念网络,就能帮助理解、增强记忆,克服死记硬背,真正将知识活学活用,内化建构。例如,世界史中新航路开辟这个历史事件,教师在讲述时就应强调其对中国的影响,如玉米甘薯的引进,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葡萄牙占领澳门等,这样学生会非常容易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这一新知识,也利于学生对相关中国史的复习巩固和提高。

2. 在比较中增自信,增强民族文明的自豪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我国在许多方面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到明朝后期和清朝时期才开始落后于西方。比较历史有利于分析现实,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现在居于强国地位,经济实力比较强大,我国虽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是我们在中外历史比较中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我们祖先的聪明睿智,我们文化的灿烂辉煌,从而极大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信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例如,四大发明自不待言,还有郑和的远洋航行比新航路的开辟早半个世纪,麻沸散的发明,圆周率的运算,赵州桥的设计等等都雄居世界第一位。

3. 在比较中找差距,提高民族復兴的紧迫感

在为民族文明史自豪之时,我们也应深入反思,为何明清时期渐渐落伍了呢?虽然现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但早已失去昔日泱泱大国的辉煌,是科举制扼杀了读书人的创造性,还是儒家学说培育了人的顺从性,从而失去了斗志,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高压性,还是建国后文革等政治运动的破坏性……为此我们付出了很多,与一、二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经历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苦难历史,付出了八年抗战的惨重代价,在比较中学习这些历史知识,它就会在学生耳边敲响一次次警钟,不用空喊口号,也不用刻意灌输,在年幼的学生身体里,爱国的热血立刻就会沸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激情自然会被重新点燃。

二、纵观全局——改变历史教育方法

1. 打破教师一言堂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实践多年,但是一言堂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因为受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就连在幼儿园的教室里人们也认为鸦雀无声是正常现象,并尽量想办法达到这一效果,这是多么不容易又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

我们都有这样一种直观印象,中国的孩子非常听话、顺从,外国的孩子则不服管教,学校里似乎也没有限制孩子的措施,而是任其发展。实际则不然,例如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就提到了美国教育学生的方式,他们也有一套约束机制和惩罚手段,和中国不同的是,他们从来也不限制学生的言论自由。课堂上应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尤其是历史课堂,学生从课外阅读中了解了很多的内容,有的甚至是教师都不知道的,所以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说,勇敢表现,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增强学生自主体验

在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中,笔者注意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作业,都是学生动手实验的居多,此外还有查阅资料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2]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找方法,寻乐趣,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各个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从而建立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尤其是历史课堂。

首先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去参观,当活生生的历史摆在眼前的时候,学生马上就会产生学习兴趣,深入探究的冲动和愿望会油然而生,比起干巴巴的讲述要强许多倍。

其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例如初一历史第一课,我们可以开展一项寻找历史的活动,请学生收集有关的历史图片,在班级举办一次历史图片小展览,并要求准备者说出其中的内容,比比看看谁收集的多,谁讲的故事生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现三个突破

(1)突破教材,引经据典。学生喜欢会讲故事的老师,古今中外概莫如此,这也是现在的《百家讲坛》栏目收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这要求教师有很高的文化底蕴,所以教师平时要多学习,多积累,突破教材,引经据典,融会贯通,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nlc202309041255

(2)突破大纲,有学无类。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只要有用的知识都需要去学习,不一定非要按照大纲的考试要求,一二三的将其模式化,从而使课堂显得僵硬、呆板,学生学起来也枯燥无味,老师也有种理屈词穷的感觉。

(3)突破祖训,寓教于乐。谁说教师一定要威严,学生一定要听话?谁说没有了严肃就不是为人师表,谁说没有了顺从就一定是大逆不道?我们应该突破祖训,让沉寂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涉及到艺术史的知识,可以放放相关的音乐,看看名家字画,从而真正走近这些艺术大师;和战争有关的,就看看相关的影片,从而使课堂丰富多彩起来。

三、网罗大千世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1. 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历史知识包罗万象,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深入的了解历史,整个世界将会了然于胸,那将会拥有何等的心胸与气魄!

然而,历史这门学科的地位较低,因为在学生心目中它是副科,这和中国的传统观念有关,很早就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顺口溜,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态。而从《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中可以知道,美国没有主副科之分,每门学科都很重要,都要拿得到足够的学分才能升到高一年级。而在我国只要能学好语数外就可以认为是好学生,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端,从学生的整个人生发展的角度讲,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扼杀”。我们应该向学生明确历史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学好历史这门学科的必要性,用足够的耐心、信心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引领学生喜欢上历史。

2. 感悟真谛,启迪心灵

很多有大志向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流芳青史,而这些人物能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在与一些历史人物的对话中,我们能从他们高尚的品质中汲取动力,从坚持不懈的意志中学习坚持,从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气魄中找到果敢,从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中知道奉献。

3. 以史为鉴,和平发展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为了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实际上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资治通鉴》,正如培根曾经说过的那样,读史使人明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发挥这一学科的独特作用,使学生能从罗斯福新政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中体会到改革创新与锐意进取的重要性,能从一战、二战、抗日战争的苦难中感悟到和平的可贵性。

教育无国界,知识无国界,我们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同时将中外历史知識纵横编织,让学生真正学会历史,感悟历史,发挥历史这门学科的最大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9.第八课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篇九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5-

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第二课时 国际社会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国际关系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分析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以及我国的国家利益。

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原理,分析主权国家的行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我国在国家上的地位和作用。【重点难点】: 国家利益、我国的国家利益

《课前预习案》

一、【自主预习】(限时20分钟内,达成预习目标: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明确教材基础知识,把握关键词,重视理解掌握,用红笔标注好课本重点问题、不明白的问题写出疑问)导学线索 主干知识梳理 :

1、国际关系的含义、最主要的是什么、内容、基本形式?P94

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及其原因、一个国家如何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P94

3、为什么要维护我国的国家爱利益?P95

4、我国的国家利益有哪些?P95

5、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P95

编号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5-

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二、自主检测:

1.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是()A.共处、合作、对抗

B.共处、冲突、和平C.冲突、屈服、和平

D.竞争、合作、冲突

2.因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事件,西方于2014年对俄罗斯采取包括俄罗斯金融服务、能源和军工部门或有关材料部门的实体及“侵犯”乌克兰主权或“侵吞”乌克兰财产的人员实施一揽子制裁方案。2015年3月4日,美国白宫新闻局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延长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为期一年。奥巴马认为,“对美国安全和外交政策构成特殊和异常的威胁”仍然存在。这表明()A.国家性质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D.美俄两国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

3.2015年6月17日,中澳自贸协定在堪培拉正式签署。这是中国与主要发达经济体达成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整体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之一,不仅是中澳两国互利双赢的“双重奏”,更是引领整个亚太地区共同发展的“协奏曲”。这说明()A.中澳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B.中澳合作能够主导亚太地区事务 C.中澳结盟是两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D.共同利益是中澳两国合作的基础

4.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①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国家安全与国家统一 ③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 ④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当今世界,因领土之争而导致国际关系出现紧张局势的情况并不少见,各国就领土之争的解决也呈现出多种方式。当前亚洲海域领土争端的紧张局势持续升温,扰乱着各国关系,并威胁地区稳定。中国解决领土之争()①要坚定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②要兼顾其他国家的合理关切 ③必须提交国际法院进行裁决 ④要始终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探究学案》

合作探究

一、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尔同韩国总统朴槿惠举行会谈时,两国元首积极评价中韩合作,全面总结中韩关系发展经验,规划新形势下两国合作,达成许多新共识。两国元首一致决定,进一步丰富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使两国成为实现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

用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分析中韩建立“四大伙伴”关系的原因。

合作探究

二、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访问时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自己编号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5-

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1)我国为什么要坚决捍卫本国的正当合法权益?

(2)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如何维护本国的正当合法权益?

三、我的收获(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案》

1.2015年,国际局势正发生深刻的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使国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对国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①国际关系就是国家之间的关系 ②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③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④国际关系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5年6月24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圆满结束。双方求同化异新开局,就强化经济政策合作、促进开放的贸易与投资、提升国际规制和全球经济治理、支持金融市场稳定与改革四个方面达成一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②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③求同存异是各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④在国际关系中应主张求同存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15年1月16日,以“丝路五通”为主题的中国海外投资新年论坛在北京闭幕。与会各国驻华使节对“一带一路”表现出浓厚兴趣,热切希望参与建设,并欢迎中国企业前往投资兴业,扩大双边合作。各国积极响应并要求参与“一带一路”共建表明()A.各国间的共同利益是参与共建的基础 B.各国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编号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5-

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C.各国间的共同利益高于自身利益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4.2015年 7月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在俄罗斯乌法举行。会晤中发表的《乌法宣言》明确表示,金砖国家将共同努力应对挑战,确保和平与安全,推动稳定增长,帮助各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消除贫困、不平等和失业。力争更好挥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这表明()A.金砖国家的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B.共同利益是各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C.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D.国家间的竞争、冲突已为合作所取代

5.2015年7月8日,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乌法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中俄应该继续在上海合作组织中保持高水平战略协作,共同责成相关机制深化合作,在打击恐怖主义、禁毒等领域采取有力举措,维护地区安全,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为维护本地区各国共同利益发挥更大作用。这体现了()①中俄两国之间的分歧已经完全消除 ②中俄双方在国际问题上根本利益一致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政治、经济、军事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美方捏造事实,以所谓网络窃密为由宣布起诉5名中国军官。对美方这种“贼喊捉贼”、抹黑中国的做法,中方第一时间向美方提出抗议,决定中止中美网络安全工作组活动,并将根据形势发展对美方作出进一步反应。这体现了()A.网络安全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B.中美双方之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 C.中国政府坚持以冲突代替合作和竞争 D.我国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7.近年来,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断发起对我国的反倾销制裁。对此,我国坚决反对,并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的正当性在于()A.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国家间的利益对立是冲突和摩擦的根源

C.我国国家实力的提高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了基础 D.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8.2015秋季中非国际经贸博览会于10月在中非国际博览城枣庄举办,博览会包括商品展览展销、采购洽谈、论坛会议。中非经贸合作的发展,促进了非洲国家民生的改善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表明()A.促进非洲的发展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B.我国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C.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D.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课下作业:预习《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编号

编制人:王俊平审核人:王亚男 审批人:温媛

使用时间:2016-5-

班级:

小组:

姓名:

等级:

第二课时 国际社会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参考答案:

自主检测:DCDDA 合作探究:

1、答案:(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美两国作为主权国家,都有维护和发展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这是中韩建立“四大伙伴”关系的根本动力。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韩两国在经济、安全等方面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中韩合作的基础。中韩建立“四大伙伴”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本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繁荣。

2、答案:(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本国的正当合法权益。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和正义的。(2)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10.国际贸易的成因及历史启示 篇十

关键词:国际贸易 成因 等级制度 自由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商品交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剩余产品出现的产物,而现代意义的、大规模的国际贸易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相伴生的。本文试图结合历史现象以解析现代意义的国际贸易为何发端于西方小国而不是国民产值更高、剩余产品更为丰富的东方大国、其成因究竟为何,并引出这一解析结果对我们当前经济的历史启示。

在封建时代,由于封建壁垒及交通、通讯条件的限制,没有大规模的国际商品市场,而只是存在着一个个被分割的独立的国内市场。而每一个独立的国内市场,它又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的生产体。如果单纯地从经典理论出发,大规模国际贸易应当发端于两个大的生产体之间,因为它们有更高的GDP及更多的可供交換的产品,但历史事实并非如此。1500年以来,当中华帝国、印度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庞大帝国在忙于维护和巩固君主集权统治时,西班牙、葡萄牙、不列颠等地域狭小之国却打开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探索全球的兴趣。他们发现新大陆、找到新航线,进而开展了庞大的大西洋贸易和活跃的全球贸易。这一形势导致的最明显后果是在英国产生了一个不同于地主贵族的、富裕的商人和市民群体。而正是这一群体催生了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而,史学界普遍认为,对当今世界格局而言,16世纪是一个决定性、具有时代分水岭意义的世纪。

为什么国际贸易发端于西方小国,而不是东方大国。单纯从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上无法得到答案,因为早在西方发现新大陆和进行大规模远洋航行之前,我们的国民产值已居世界前列,我们的郑和船队已经完成了傲人的跨越太平洋、印度洋之旅。那么,其因究竟为何,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历史分析中找到答案。

一、东方帝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无论在生产资料及劳动力数量上均占有西方无可比拟的优势。经济上呈现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征,而这种自然经济具有天然的惰性。相较而言,资源匮乏、市场狭小的西方小国却有打开和融入国际大市场的强烈愿望和商业进取动力。东方的封建统治者仅从国内生产中抽取税收即可基本满足需求,而西方小国却需从商业活动中充实财政,这就导致了东西方的重农、重商之别。而在西方诸国中,英国的商业自由及藏富于民的政策,使得产业革命发生于斯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自然经济的惰性同时表现在,封建统治者既有能力以严格的户籍制度将人民牢牢地束缚于土地之上,最大限度地限制人员的流动和自由,又以苛捐及各种专营、特许制度等经济政策限制民间商业活动。而贸易是发生于平等自由主体之间的,东方帝国的制度极大地抑制了商业活动地展开。

三、由于以上经济特征的差异,导致东西方社会思潮向着不同方向发展。当中国的程朱理学开始确立,君臣父子封建等级观念日趋登峰造极之时,西方国家正结束中世纪黑暗的教会统治,萌动着第二次文艺复兴,进而产生提倡平等自由的天赋人权理论。人身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商业活动的自由使得西方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催生产业革命和国际贸易大发展的许多科技创新得以出现。

从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经济的惰性使得东方帝国得以建立巩固的封建统治,统治者得以对劳动力和社会经济活动实行严格的管控,再加上较大的国内市场容量,使得贸易规模缺乏成长壮大的动力,资本主义萌芽难以在这里生存。恰恰是由于自然资源的不足、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短缺、国内市场容量的狭小,使得西方小国有着冲出小市场、融入大市场、开展国际贸易的强烈冲动。这颗冲动的种子在西方封建统治松动之时茁壮成长,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欧洲破土而出。

国际贸易发端于西方并催生了西方的资本主义,这一现象对世界历史的演变产生极大影响。直至今日,西方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处于世界强国之列,它们仍然是国际贸易大国,在生产的世界分工和国际贸易次序和规则建立上拥有主要的话语权。

由上文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历史启示,无论在东方或西方,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精兵简政、轻徭薄赋和减少政府管控、给予社会充分的自由度,民间活力就会被充分激发出来,社会经济、文化就会呈现一派繁荣。我国目前的大好经济局面并非改革之初就由政府规划、设计好的,而是打破许多禁锢、允许民间探索和创新的政策所带来的。我国目前的外贸体制仍然是政府主导规划,而这些规划的主导思想即出口替代、进口替代政策实际上不就是那种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意识残留吗。大量事实证明,政府规划总是拉于民间创新之后,政府永远无法规划出网络服务、基因改良等新经济、新需求。只要给民间经济松绑、让政治权力与微观经济保持距离,我国经济就可能在运行质量、创新能力各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资料:

[1]强森(Simon Johnson)“欧洲兴起:大西洋贸易、制度转变和经济增长”(The Rise of Europe: Atlantic Trade,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剑桥中国史

作者简介:曾曼祺(1993年9月8-)女;籍贯:湖北黄石;单位职称:湖南工程学院大三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的形成及发展。

11.国际法历史发展因素论文 篇十一

科恩Cohen 最早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定义国际货币, 他认为国际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部门和官方机构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将一种货币的使用扩展到该货币发行国以外时, 这种货币就发展到了国际货币的层次①。科恩以货币的职能, 以货币使用的范围, 发行国和非发行国来区分国际货币和国内货币, 是国际货币的一个初步概念, 我们很容易看到他对国际货币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 对于向外扩展到其他国家的货币并不一定就发展成为了国际货币, 并没有对国际货币的具体特征进行定义。

货币国际化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在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记账单位、价值储备的作用便也得到了发展, 所以二者的关系式由对外经济发展决定了货币国际化的程度, 而国家对货币国际化在政策和体制方面的改革进步也能促进国际货币化。货币国际化的程度主要从一国货币国际度指数和一国货币的职能来衡量, 货币国际度指数是指货币在国际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 主要包括货币在国际贸易中支付数量指数、货币在国际贷款市场计价数量指数、货币在国际债券市场计价数量指数、货币在直接投资计价数量指数和货币在境外国家官方储备数量指数。

二、影响货币国际化的因素

(一) 国家的经济实力

国家的经济实力往往决定了该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从美元和日元成为国际货币中我们可以看到, 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历史原因, 美国的国土没有成为二战的战场, 当世界陷入混沌时期的时候美国却在积极的发展工业生产, 通过贸易、军火、战争贷款等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方面的超级大国, 战后更是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制明确了美元的主导地位。日本在二战以后飞速的发展经济, 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候, 日本银行财务省定期举行关于推进日元国际化的会议, 1994年4月在“关于21世纪中日元迈向国际化的进程”的日本银行内部会议上, 政府当局和金融经济学家就日本国际化的发展展开了论证。但至今没有顺利进行, 其中的原因是日本的资源匮乏, 且日本的对美出口占总额的30%以上, 其对美出口和进口原材料均以美元进行计价和结算的。所以虽然日本的经济实力强大但改变美元的绝对地位却是无力的。

从美国和日本在经济实力上的分析后, 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实力的强大能够使他国愿意接受该国货币, 愿意以该国货币进行计价和结算, 更可以为该国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另外, 当下美元虽然走低推出了弱势美元政策, 各国纷纷指责美国不负责任的行为, 但美元的地位却没有走低, 中国日本又一次大量买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 这其中有政治因素, 但不乏可以看出, 经济实力在决定货币国际地位上的作用, 美元走低但各国还是相信美元, 这背后根本的原因是综合国力。

(二) 国家货币的稳定程度

作为国际货币的一个职能就是要保持货币目前及未来的价值是稳定的, 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对其有足够的信心, 不用担心货币价值变化大, 通货膨胀高带来交易、投资、贷款和储备上的风险。货币要在国际货币职能的各领域发挥作用, 占据有利地位, 都要求货币币值稳定。一种货币成为被他国钉住的货币的重要原因, 除了两国经济关系密切外, 该货币的稳定性是重要条件。只有一国货币稳定, 钉住该国货币才有助于增强钉住国货币的信誉和稳定性, 起到稳定钉住国贸易与投资, 促进其经济发展的目的。

对此依然以美国和日本为例, 美国在二战后, 成为世界大国, 美元也成为中心货币, 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也很足, 纷纷购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 但随着美元外汇储备的扩张, 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就越来越担心, 毕竟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 如果美元出现动荡直接将导致国内的动荡。这在“特里芬难题”里也涉及到了, 美元为中心的单级货币体制最大的问题便在这里, 有无法克服的矛盾, 美国以外的成员国必须依靠美国国际收支持续保持逆差, 不断输出美元来增加他们的国际清偿能力, 这势必会危及美元信用从而动摇美元作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 反之, 美国若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 则其他成员国国际储备增长又成问题。

而对于日元国际化中, 货币的稳定程度可能成为了国际化道路中最大的障碍, 日本经济对外依存度极高, 本国经济处于发展不稳定状态, 从而使得日元货币不稳定而失去国际信赖, 历史上, 日元的剧烈波动已使国际社会对日元的价值发生了怀疑, 日本政府为了拯救长期低迷的经济, 使利率几乎降到了零利率, 失去货币这一调节能力, 无法影响市场, 使得日元的汇率大幅波动。亚洲危机后, 日本经济出现的持续的负增长, 失去稳步的经济增长, 日元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受到质疑。

(三) 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还需要拥有没有资本控制、广泛、深入的金融市场。发达的金融市场有利于国际社会对该国货币的需求, 而且金融市场发达, 市场参与者多, 交易量大, 也有助于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发达的金融市场还可以为各国投资者提供成本低、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 有利于出口商对国际贸易活动中外汇风险进行管理。从欧美来看美国金融市场占据很大优势, 相对于高度集中、一体化、市场准入门槛低的美国来说, 欧元区近年来, 也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金融法规、市场惯例协调, 安全性高成本低的支付系统, 证券结算系统一体化等。欧元的引入消除了区内投资的外汇风险, 进一步加快欧洲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在流通领域上, 则从人员往来、旅游、日常消费、留学、探亲等方面扩大至边境贸易乃至经贸、投资等领域。虽然人民币还未实现自由兑换, 但上述现象表明市场中的确出现对人民币的较大需求。 其中, 较为现实和主要的需求体现在计价和结算功能上。 事实上, 在周边地区的经贸活动中, 人民币已经开始作为 “区域结算货币” 而成为周边地区边贸结算的主要币种之一。此外, 台湾一些地区也在日常消费和小额贸易的支付中开始大量接受人民币, 并实现人民币与新台币之间的现钞兑换, 这为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和交流提供了金融支持手段, 也为扩大和深化经济金融联系创造了新的领域。②

在货币政策制度上, 2002年, 我国开始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QFII) 制度, 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为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③2006年, 国务院批准实施合格境内投资者QDII制度, 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金融机构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 推动对外证券投资项下可兑换。④2009年, 外汇局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经批准在一定限额内使用自有外汇和人民币购汇等多种方式进行境外放款。境外放款专用外汇账户的开立、资金的境内划转以及购汇等事宜均由外汇指定银行直接办理。并且在2011年1月1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货物贸易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 此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国家允许境内企业货物贸易出口的收入存放在境外, 切实便利境内企业进行跨境资金运作大, 减少其外汇资金跨境划转费用及汇兑成本, 帮助境内的企业减轻了成本增加了竞争力。而从整体上而言推动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四、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路径

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投资及双边贸易结算中的范围, 把周边国家和地区、东南亚华人比较多的地区作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先期目标。并在适当的时机下加强以人民币计价的直接投资。继续稳妥的推进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发展人民币业务。鼓励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推行稳定的货币政策, 币值不稳定, 容易引发人们对真实币值的怀疑, 损害公众对本币的信心, 而且过低的汇率水平对国内通货膨胀有较大的负作用, 一旦控制不好就有加剧通货膨胀水平的危险。

与此同时, 健全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制度, 在这一方面中国还是很重视的, 在最新的《货物贸易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管理暂行办法》中虽放宽了跨境流通的限制, 却加强了跨境流动资金的监管力度, 防范和减少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为人民币国际化中, 我国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提供制度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黄燕君.港币—人民币一体化:意义、条件、前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日]关世雄.亚洲货币一体化研究——日元区发展趋势.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3]黄达.人民币的风云际会:挑战与机遇.经济研究, 2004, (7) .

[4]姜波克, 罗得志.最优货币区理论综述兼论欧元、亚元问题.世界经济文汇, 2002, (3) .

上一篇:偷偷的喜欢上一个人的心情说说下一篇:服务居间协议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