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2024-07-21

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精选8篇)

1.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篇一

如何落实生物教学三维目标

一、围绕三个维度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课堂不是简单的摆事实讲道理,而要把学生作为长久性发展目标来培养。生物学是社会的科学,自然的科学,与人类生活、环境保护、社会活动等息息相关,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所以生物教学有很大的创造空间。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在理解、掌握某知识点的基础上才会有相应的应用行为,学生之所以不能对题目正确的解决或无从下手,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少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学应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出发,知识与技能目标设定为以实为要,基础知识伴随学生的终生成长。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解题方法的选择,是对知识和技能的反思和应用,是其他目标达成的媒介。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全方位的人才,要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自强的自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和钻研精神。传统的教学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做人,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教育家陶行知深深体会到知的苦涩,行的坎坷,欲获真知必行,故从陶知行政名陶行知。因此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应该以活见长,考虑掌握、记忆和再现知识的重要,也应考虑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重构、质疑知识的可能性。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以人为本,通过教与学达成个性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标,使学生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使之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陶行知认为:“这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教学中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校中就能够具备学校人和社会人双重身份,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走向社会。

二、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落实

三维教学目标强调教育的“平等性”,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首先要强调普及意识。在现实中,学生由于智力结构、思维习惯、知识积累等因人而异,在学科内容掌握上不可能齐头并进,甚至相差悬殊,这样就出现了学习成绩“优秀生”和“学困生”之分。搞好“学困生”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注重“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才的成长中,智能因素的差异只是一个基本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除智能因素外,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是智能发展的动力因素。“学困生”与“优秀生”的差异并不仅仅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信心、坚持性与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为了加快后进生的转化,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课上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之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应该承认,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教师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在处理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时,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学案,注重分层作业的设计和分层评价机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被鼓励和被要求的评价。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1、通过情境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特别是对于高中生来讲,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独立生活能力越来越强,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随之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会在他们脑海中产生许多问号。所以在刨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尽可能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能够自己联系实际,产生疑问,引起认知冲突。然后通过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解决问题,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使学生学习毫无强迫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思维也处于最佳状态,智慧的火花也会不断闪烁。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师应在实验课上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动手中善于求异,创造新的方法: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1、德育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良好的品德是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和谐生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高中生物教材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生动。可以说每一节生物专题都是德育教育的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素材,将德育教育贯穿在生物教学的全过程。

2、注重美、体、劳等其它方面的教育。三维目标同样强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渗透德育,强调刨新,而且要促进学生的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形态美和结构美的认识,使学生提高情趣,陶冶性情,从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生理和营养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营养饮食、科学锻炼,以达到强健身心等目标。

在生物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教师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从基础做起,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让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准确落实,使课堂焕发出教育的功能和活力。

2.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篇二

三维目标就是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它们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认知的根本;过程与方法是认知的枝干;知识与技能是认知的花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性方法的动力型目标。它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与过程以及必需的知识与技能逐渐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确立三维目标

从教学实践来看, 三维目标并不是彼此独立的,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基础, 并通过相互渗透构成课程目标完整的结构体系, 在教学实践层面必须使它们三位一体。因此, 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要把三维目标作为整体来完成。我们一般提倡教学目标少而精为好。落实的效度高一点, 也不要把三个目标维度生搬硬套进来。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三维目标

1.深挖教材, 充分利用身边教学资源。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 教师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 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2.教无定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素质上, 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能力, 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3.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在习题教学上, 既要注意解题策略的教学, 更要注意解题教学策略的研究。多让学生交流, 讨论碰撞, 发表意见, 充分暴露他们的思想和思维轨迹, 把培养迁移能力作为宗旨。

4.物理学史,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好材料。物理学史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科学方法, 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构建的健康高尚人格有着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5.动手动脑, 还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教学过程的着力点应放在学生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学习空间的拓展上, 让学生参与卷入教学活动中, 必要时教师要让出自己的三尺讲台。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 有时候这种课看起来是“失败”的但也是“成功”的。

6.多元评价,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的考试, 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 同时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 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目前的这种倾向淡化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不能够体现“让评价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 而不仅是一个终极的手段”。在评价中学会肯定学生, 赏识学生是现代物理教师的必备的教学技能。

3.初中地理教学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篇三

一、抓住“灵魂”——地理图像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教师应抓住这一灵魂,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课标这一要求,我们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备图----读图----说图----导图----填图----绘图”。

备图:教师备课要准备好图。首先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对教材图、挂图、地图册、模型或教师板图板画等进行选择和制作教学用图;其次是在用图时间、讲解知识点及如何引导读图等方面作好安排。

读图:教师应将学生观察能力和注意力的培养置于重要地位。首先要弄明白地圖反映的主要内容、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内容;其次是弄清图中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范围、形状、大小和分布等情况。

说图:说图是学生运地图用语言来形象地表述地理事物。动眼、动口、动脑集中参与,并经过地理思维用地理语言表达出来,实现图与文的转换。因此说地图是培养地理思维的最好方式。说图不仅要说出应思考理解的内容(概念、形状、分布和特点等),还要说出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内在联系性(规律、原理、成因等),而且要在地图上善于分析、发现新的地理问题,获取新的地理知识。

导图:导图的过程就是把思维不断引向深入的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地图进行有目的有层次地分析,将“死”的地理知识转化为“活”的地理信息。教师要边启边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还可放开,巧妙诱导,激发学生大胆假设与猜想,再辅之以严密的分析、科学的判断。同时导图语言要简洁准确,适时板书,有的放矢,以简驭繁,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填图:填图既包括对地图反映地理事物的把握,也包括其变式出来的填空、选择与读图分析。填图的方式应多样,或地图册,或填充图册,或板图,或测试卷,其功能类似于目标检测,很具挑战性。这对于地理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学习更有兴趣、更有动力,对于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在填图中会发现不足,会重返读图,查漏补缺。因此作好填图训练,能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好胜心及其动手实践的能力。

绘图:绘图要求不必太高,或描其轮廓,或草图勾勒其大概。然后按要求将图中地理事物“对号入座”。绘图是实现文字向图形转化,是抽象知识的形象化。绘制一定数量的地图,不仅能刺激学生的记忆痕,强化记忆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审美能力。

二、把好“动脉”——地理活动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其认知水平重在感知,因此地理教学中应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多设计适应学生需求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来做、动手来画、动手来拼、动身来演,使全身心置身于教学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感悟。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听课学习,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我深深地感悟到:我们的每一节地理课,老师不是带领学生走进学习知识的课堂,而应该把地理课设计成一个个的活动,并利用艺术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旅游、去探险、去体验。让这条大“动脉”科学地有节奏地搏动起来,可以巧妙地对地理教学三维目标有效地优化整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三、联系“脊髓”——地理生活

地理新课程标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生存能力”。即“学习有用的地理学”是新课程强调的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留意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倡导“处处留意皆地理,地理就在你身边”。同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使学生能产生满足感觉和自豪感觉,提升求知欲望。

地理生活即是地理课堂的“脊髓”,有了“脊髓”,大“动脉”里的“血液”才会鲜活。生活的地理“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的地理“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活的地理“实”,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生活的地理“广”,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我们有理由也必须做到在学习内容上向生活渗透;学习空间上向生活拓展;在学习时间上向生活延伸;在学习形式上向生活贴近。只有这样才能“走进生活,走向发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样才能 更好地落实中学地理教学三维目标。

四、组装“大脑”——地理试题

地理试题就像人的“大脑”,可以对课堂教学做出有效的反馈。怎样组装这一大脑?重庆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张文革指出,地理试题的设计要做到:

1、找准切入点

我们的试题“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时代”,这样才让我们的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

2、抓住关键点

我们的试题一是要抓住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二是要抓住知识的连接点和转折点,这样才有利于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与综合、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活情感点

我们的试题要充满亲和力。试题语言要亲切、优美,情景材料要活泼,地理图像要清晰、美观,要有艺术感染力,还要充分挖掘地理科学价值。我们可以用趣闻、漫画载情,用地理故事引情,诗歌、谚语表情······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以及爱国热情。

4、挖掘创新点

首先,试题的呈现形式要新;其次,在试题的“开放性”上有突破;再次,试题内容立意要有创新;第四,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有创意。我们用新颖活泼有创意的的试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总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必须针对地理学科教学特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好教学活动,才能更有效地加强地理教学三维目标的优化整合,落实好教学的三维目标。

4.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篇四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同意,作为课程目标确实要关注三维目标,而且认识到过去大纲关注不多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新课改立足于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培养学生的素质,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众所周知,知识与技能维度是外显的、可以测量的,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达成一定的目标,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就难以测量,更主要的是它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学生自己的体验与积累来获得,这使得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显得比较难把握。化学课堂教学究竟该如何设计、如何实施才能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呢?

2、《硫酸》性质教学中如何体现三维目标

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1(人教版)中有关硫酸性质的知识是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硫酸的知识基础上再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呈现出来的。主要学习浓硫酸的氧化性、脱水性和吸水性,重点学习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制一只氢气球”来引人新课,课一开始笔者进行了如下描述:“节日里人民公园内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四下看,各种娱乐设施应有尽有;抬眼望,蔚蓝的天空映衬下,几只硕大的气球正在迎风招展,煞是好看!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一次,我想让父亲给我买一只气球玩,父亲没有给我买,我伤心了好几天。现在想起来,不能怪父亲,那时家里孩子多,生活很紧张,没有闲钱买这些东西给我们玩。不过,从那时起,氢气球为什么会飞起来?它里面装的氢气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就一直装在我的脑海里,直到我读到初三在化学课上才弄明白。我当老师后,每当我讲到相关内容时,都要亲手给同学们,同时也是给我自己制一只氢气球。”接下来我就用简易装置(小啤酒瓶、小气球)和生活中能找到的反应药品(废电池外壳——Zn,废蓄电池液——稀硫酸)在两三分钟内给同学们制了一只氢气球。

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教师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抒发了感情,同学们静静的充满好奇的聆听着老师的故事,在情感上获得了潜移默化的感染,当一只活灵活现的氢气球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时,欢乐的气氛充满了课堂。同学们在巩固知识(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同时,也受到了浓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在师生共同复习并归纳初中学习过的硫酸知识时,教师着重强调“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才产生氢气,与浓硫酸反应不会产生氢气,金属活动性顺序氢以后的金属(如Cu)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随后提出问题:“Cu与稀硫酸不反应,与浓H2SO4反应吗?”学生猜测:能反应,并推测产物可能是CuSO4、SO2和H2O;接着再问,“如何检验CuSO4、SO2等产物?”同学们回答: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CuSO4溶液是蓝色的,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紧接着教师利用设计好的装置(如图)演示Cu与浓H2SO4反应,重点检验产物SO2(如图装置中铜丝可以抽动,用来控制反应,还增加了SO2通入石蕊溶液实验和尾气处理装置)。同学们观察现象并描述:不加热时无明显现象,加热时可以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证明

产生了SO2气体;试管底部有灰白色的固体析出,冷却后稀释反应液呈蓝色,证明生成了CuSO4。最后师生共同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对比分析Cu与浓H2SO4反应和Zn与稀H2SO4反应,认识到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可把Cu等不活泼的金属氧化。

这段教学设计及实施,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实验Cu与浓H2SO4反应产物的探究,涉及到过程方法的训练;有涉及SO2有毒尾气处理的环保教育,更有一“浓”一“稀”的硫酸与金属反应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从而使学生感悟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这些都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接下来,在学习浓硫酸与非金属(如木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由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课前他们做的探究实验——“探究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产物”的过程与结论。让我们来听听梁子琳同学的汇报:“课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探究性课题——‘检验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我们课外活动小组的成员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产物是CO2、SO2和H2O,接着我们讨论用什么实验装置和药品[2]来检验这些产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表自己的见解,尹康成同学说‘用石灰水检验CO2,石灰水会变浑浊,用品红溶液检验SO2,品红溶液褪色,用无水CuSO4检验H2O,无水CuSO4变蓝色。’连嘉成同学说‘可是SO2也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啊。’邓嘉芬同学突然说‘品红溶液、石灰水都会挥发出水分,得先把水检验出来。’我们小组经过激烈的讨论后达成共识,在气体产生装置后先连接一个装有无水CuSO4的装置来检验产物中的水,接着连接装有品红溶液的装置来检验SO2,接着连接装有KMnO4溶液的装置除去多余的SO2,并在后面再连接一个装有品红溶液的装置监控SO2是否除尽,最后连接装有石灰水的装置来检验CO2。我们的方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在实验室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相应的仪器药品,我们组装好仪器开始实验,老师只在装浓硫酸时帮了一下手,其余由全部我们同学完成,实验很成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探究中训练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理解了实验探究的过程方法,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他们积极发言,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争论中达成共识,最后顺利地完成实验。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收获颇多,正如同学们所说:“这样的实验探究让我热血沸腾,亲身感受化学实验的奇妙性,我对化学更感兴趣了。”“特别是讨论时的思维交流,让我们明悟了更多,正如那一句话:我有的一种思想与你的一种思想交换,我们各自便有两种思想。”“整个实验过程我们都是亲身参与其中,再也不会觉得学习化学只是死记硬背公式那么乏味;探究过程中我们遇到许多困难需要自己亲自解决,这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最后汇报实验过程与结论时,也增强了我的表达能力。希望今后能多搞这样的实验探究活动。”

讲到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在演示“黑色的香肠实验”,并解释脱水原理后,给出信息:“清华大学学生刘某用浓硫酸泼动物园的熊事件,还有社会上及个别丧心病狂的人用浓硫酸伤害他人。”一方面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另一方面既教书有育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里品质。

本课归纳小结时,不仅要有知识归纳,还要点明本节课大家分享了活动小组实验探究的过程、方法和结论,由浓稀硫酸性质的差异体会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从而形成本课的知识体系,明确三维目标。

关于课堂练习的设计,笔者设计以下两个层次的课堂练习:一是巩固知识的练习; [练习1] 下列现象表现了硫酸的哪些性质 ① 浓硫酸滴在纸上,纸变黑。___ _ ② 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____ ③ 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____ ④ 木炭放入热浓硫酸里有气体放出。____ ⑤ 铁、铝与冷浓硫酸不反应。____ [练习2] 下列几种气体不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CO2 B.H2 C.NH3 D.O2 E.Cl2 二是思维能力训练题。

[练习3]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浓硫酸和稀硫酸,请设计简单方法区别它们。(提示:本题是个开放性问题)练习3使本节课达到了又一个高潮,同学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达七种鉴别方法:密度法、黏度法、稀释法、露置法、氧化法、脱水法、钝化法。设计这道课堂练习,目的在于巩固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学生反应来看,确实达到了教学设计的目的。

3、分析与讨论

从本课例来看,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都得到了体现,即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应获得哪些知识与技能,如通过本节课学生要掌握浓硫酸的三大特性;知识与技能是通过怎样的过程和方法来实现的,如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这一知识点是通过实验探究(有师生课堂上共同完成的实验探究、还有课外活动小组课外的实验探究汇报)的方法来掌握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获得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形成什么样的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形成学生自己的情感,如通过创设“给学生制一只氢气球”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营造了快乐的学习气氛,通过一“浓”一“稀”硫酸与金属反应表现的性质差别,使学生感悟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

成功的课堂教学一定关注教学的三维目标,而且三维目标的实施应该是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从新课程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化学课堂教学实现三维目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⑴ 创设具有教育教学价值的教学情景

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景,即与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相联系,引发学生兴趣、思维和想象;创设与学生新旧知识相联系能够激发认知冲突的教学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积极探索。如:本课通过创设“给学生制一只氢气球”的实验教学情景,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这一教学情景既是对旧有知识(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回顾,又是学习新知识(浓硫酸的特性)的生长点,更是与稀硫酸相比浓硫酸是否也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质疑点,对于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浓硫酸强氧化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⑵ 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实验探究,问题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也就是在操作探索中教给学生具有迁移价值的东西,从而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比教给他们知识更为重要。如本节课中尽管浓硫酸的性质教学不宜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出于安全考虑),但依然可以在课前由几名课外小组成员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然后让它们在课堂上汇报实验情况,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探究过程、方法、结论和心得体会。

⑶ 用问题激活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

化学新课标提出不仅要关注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化学教学实际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用问题去激活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提出问题,让学生怦然心动;分析问题,让学生浮想联翩;解决问题,让学生茅塞顿开;应用问题让学生妙不可言。

本课例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浓硫酸可以与Cu反应这一事实,而是提出问题:“Cu与稀硫酸不反应,与浓H2SO4反应吗?”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展开思路,浮想联翩,并在交流中拓宽思路,体验乐趣,激荡情感。本课例中在学生课外小组合作探究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产物时,学生独立设计、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后终于解决了问题,那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舒畅感,使学生无比兴奋,学生此时的情感是愉悦、自信的,从而树立起学好化学的信心,形成持久的探索欲望。设计开放性问题,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后的妙不可言的成就感,设计练习3无疑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5.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篇五

迎春镇中心学校

陈宪金

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上的目标和能力要求。具体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首先应明确一节课的知识目标体系,也就是说这节课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然后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和应用意识,并且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学习知识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一、课堂教学怎样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

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要顺次展开四个层次:

1、情境创设: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2、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3、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为此应该设置智力台阶: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是实践与综合应用。

最后要落实四项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课堂教学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三、课堂教学怎样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出来的吗?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都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一般说来,态度与价值观,可能是没法“教”的具体内容当中,通过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在教育教学当中,得到更好的实施。

在主体性认识没有形成或改变以前,可以告诉他可能有几种价值选择,正确的选择是什么;还可以告诉他错误的选择有什么不利影响,甚至可以强迫他按照正确的选择去行动。但是,只要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选择不是建立在自主性认识的基础上,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因为它们不会影响学习主体此后的选择。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的认识。

其实,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不外是让学习主体有可能实现主动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如此,知识、能力教育亦如此。

四、课堂教学怎样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知识与能力的整合,过程与方法的整合,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整合,具体分析如下:

1、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再发展的史实,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重视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与方法选择的意义,授学生以“渔”,使学生受到方法论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2、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之中,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获得坚实的基质。重视教与学的方式的配合: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素养以及教学条件为依据,选择课堂教学的方式。重视学生活动与训练的设计:保证覆盖面和参与度;体现程式性,留下延伸性。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选准探究内容、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营造探究氛围、亲历探究过程、启迪探究思维、体现探究价值。重视交流:动口——语言交流、动手——操作交流、动键——网上交流。重视互动:动脑——思维互动、动身——实践互动、动情——情感互动。

3、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获得体现的载体。一要重视情境创设:创设源于学生的经验而又高于学生的简单经验的学习情境,把学习目标定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内,激励学生跳起来摘取学习成功的桂冠。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获取、加工、评估、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清晰地思考的能力,包括对价值观的思考、逻辑和数学的推理、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和思考,以及预测和预报的能力;有效交流的能力,包括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例如在公众场合掌握讲话的语言和身体的语言,正确运用正式和非正式的书写、语法,掌握各种文体以及风格,快速浏览、阅读的能力等;理解人类环境的能力,基本掌握有关人类环境的各种知识;知晓人类和社会的能力,基本掌握人类和社会进化、发展的知识;个人生存能力能力,包括个人为生存和自我保护而必需的教育和训练。创设源于学生心理需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有效性。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提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二要重视榜样的力量: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通过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及落实 篇六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又如何将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对“语文素养”的认识

“素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里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从工具书的解释来看,“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这一概念提出是时代的产物。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表达,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主要包括下列几项:

1、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培养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探究能力、明辩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感情。

4、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和文字欣赏能力。

5、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文字、文化知识等。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分析新课程提出的“语文素养”可将其特点总结为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语文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二、“三维目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通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特别是分析研究课程标准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教学大纲比较的异同,便可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教学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程标准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阅读方法的运用、个性发展等,这些都是教学大纲所没有的。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应有新的理解,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总目标”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运用语文”。“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方法”,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教学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与教学过程之中。

4、理清三维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和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它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5、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如,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第6条规定:“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信心”“积极”“感兴趣”是情感、态度的要求,“表达”“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参加”“发表”就体现过程,如何讨论和怎样发表意见则体现学习方法地要求。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要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

三、“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的有效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3、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对象;

2、学生的行为;

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

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如《西湖的“绿”》三维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通过自学,学生 能 迅速无误 地 读出5个生字。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 深入 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绿的喜爱。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3、理解课文内容,学生 准确 了解“西湖的‘绿’”的特点,深入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三)教学内容的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如《西湖的“绿” 》的教学,老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深入解决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

1、课文写了几处的绿,每处的绿有什么特点?

2、作者用了那么多的“绿”,阅读时我们为什么不会觉得重复?第一个问题就是着眼于整体,问题的解决,要引导学生概括,抓主要信息;第二个问题就是着眼于细节,问题的解决,既要引导学生比较,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

(四)教学过程的实践化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习作教学,我们仍然可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激活想象世界,在构思、表现时倾诉情感,表达情感,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

(五)教学指导的方法化

老师要有强烈的方法意识,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

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指导

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或记忆性知识,它具有静态的性质,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教科书中大量的课文可看作是陈述性知识,从语言积累的角度来说,主要是熟读成诵。老师的指导主要是如何根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和熟记方法掌握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指导

程序性知识也叫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它具有动态性质,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对技能的形成具有定向作用,能直接指导技能的训练和促进技能的形成。教科书中的程序性知识 见于课文的“导读”“阅读提示”“思考·练习”以及“习作”、“口语交际”的提示当中,更多的是没有见诸文字,全凭老师根据教材特点而定。阅读教学中程序性知识的引导,要引导学生经历初读感知——精读感悟(体验)——复读升华和熟读成诵,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领悟重点词句的步骤方法,如重点语句的先理解字面意思,再联系时代背景,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言外之意,体会思想感情,然后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又如习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在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学习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等方法。

3、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指导

策略性知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情景中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不同于圈画、批注、评点等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明确每次要从教科书学到什么,要利用哪些资源和怎样利用这些资源,要采用怎样的学习策略才能达到学习目的等。

(六)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学生答问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或问:你的依据是什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的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用表示赞赏或用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老师也不要压制,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疏导。实践证明,只有多元的教学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才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是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它能否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广大教师对它的认识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

用。

四、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表述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课程目标是最核心的部分。课程目标的描述应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下面列举目标描述的一些行为动词供参考。

学习水平常 用 行 为 动 词 举 例 知 识

1、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

2、理解——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3、应用——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 会写、读准、认识、学习、学会、把握、了解、写下、熟记 理解、展示、扩展、使用、分析、区分、判断、获得、表现、扩大、拓展 评价、掌握、运用、懂得、联系上下文

技 能

1、技能——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2、独立操作——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

3、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等 讲述、表达、阅读、复述、诵读、写出、倾听、观察、朗读、推想、揣摩、想像、转述、讲述、选择、扩写、续写、改写、发现、借助、捕捉、提取、收集、修改

过 程 与 方 法

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

感受、尝试、体会、参加、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讨论、积累、体验、策划、交流、制定计划、收藏、分享、合作、探讨、沟通、组织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反应——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

1、领悟——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喜欢、有-----的愿望、体会、乐于、敢干、抵制、有兴趣、欣赏、感受、愿意、体味、尊重、理解(别人)、抵制、辨别(是非)、品味、关心、养成、领悟

以上行为动词的使用,可以形象、具体地反映出课程理念的变化。了解和研究目标描述可以对我们理解课程改革的本质和各课程标准有很大帮助,并可作为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衡量学生学习水平时参考的依据。

五、结语

三维目标,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深远,是不可忽视的。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将这一理念领会透彻,并力求每节课都体现这些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又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每一个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使其积淀成为人的最深厚、最基本的东西。

7.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篇七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 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载体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 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同样, 在这个过程中总会伴随着学生一定的情感和态度。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 我们要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为此, 我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对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 应把知识和技能目标放在首位。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常规性教学任务, 是数学学习的重点, 是教师钻研教材和预设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每节课的内容不同, 目标和重难点及关键点也就不同, 学生学到的知识点和所要掌握的技能也就不同。比如, 应用题教学通过对不同类型应用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计算题教学通过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必须以数学能力为前提, 没有最起码的感受力、记忆力, 感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没有一定水平的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 理性的数学知识也难以理解和掌握。

其次, 将过程和方法列为课程目标,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 教学过程越简单明了、教学方法越直观, 他们就越容易接受, 对学习也越有兴趣。在小学数学课上, 选用讲解、说明等方法时, 教师的活动较多, 而学生的活动较少, 就不如采用问答、研讨、探究、引导发现等方法。后几种方法, 学生的活动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加, 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但是也不能排斥使用讲解、说明等方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要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年级、不同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不要生搬硬套。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 由于班级学生情况不同, 教学方法也不一定完全一样。例如, 在学生独立活动能力较强的班上, 可以更多地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而在学生独立活动能力较差的班上, 就需要教师多给以启发、引导。有时在一节课内还可以把几种教学方法组合起来, 以弥补单一的教学方法的不足。

8.如何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篇八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体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呢?笔者认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上的目标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过程与方法”既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其他目标达成的媒介。也就是说知识是载体,过程是核心,没有过程,就无法训练学生的能力,更谈不上思想方法的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知识的本来面目,这样做是为了使学生深化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使他们积累活动的经验,掌握有效的学习途径,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而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态度朝主动、积极方面变化。可见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二、要在正确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既不能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目标,看作是教学中必须贯彻执行的文件,也不能走向创造使用的极端——“唯有改变才是创意”的错误倾向,更不能进行盲目的“创变”,应在正确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要弄清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然后结合知识内容的特点认真分析本节课应如何展开知识的形成过程、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等,再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确定出适合自己学生的全面而又恰当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的确立,找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认真思考:(1)教材内容是否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需的?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哪些内容与目标无关?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哪些内容需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2)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应从何处切入?(3)教材内容所呈现的排列顺序是否能直接作为教学的顺序?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策略,如怎样调整教学顺序、提供怎样的现实背景、挖掘数学思想的方法、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设计或引进开放题、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甚至重组教材内容等等,使教学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且富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材料,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目前,许多老师没有把握好这一点,教学时往往把学生的认知起点视为零,对学生已经熟悉或经过独立思考即能获得的知识注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重复教学,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了许多有效的学习时间,而且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应有的发展。甚至有的老师为应付听课,上重课,把已学过的内容当做新的内容重学一遍。这种事倍功半的错误做法是与新课程的理

念要求极其相悖的,应该及时予以摈弃。

四、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的学习

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转变学生以往单一的被动的数学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应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注意的是,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并不意味着对接受性学习的全盘否定,对于许多单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难以感悟到的知识,教师还必须予以讲解。当然这里所说的讲解,是一种引导,区别于强制的和无目的的灌输。教师要把握讲解的时机,应在学生产生困惑的时候讲,要在学生感悟不出或是感悟肤浅的时候讲。实际上,不同的学习方式各有所长,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及缺陷,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我们必须集各种学习方式的所长,根据时间、地点、内容的不同有所侧重地展开,将各种学习方式根据需要有机地整合利用。

五、要淡化形式、注重实效

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状态看,刻意追求形式之风存在于不少的数学课堂之中,使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出一派“喜人”的景象,似乎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已经落到了实处。但形式的背后透露出了浮华,折射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新课程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变了,不再沉闷,不再死气沉沉,学生不仅积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还热烈地与同学交流。看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但很可能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认知水平没什么变化,最终的感受只是热闹了一节课。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只考虑到了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提倡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而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忽略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关键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什么知识、达到什么目的。好的教学方式都是为达到和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应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选择。应该注意,没有实效的教学方式,只能是流于形式,是无法达到教学要求的。“总之,形式永远是需要的,一个恰当的形式可以让课堂变得精彩起来。但是,真理多跨越一步也就成了谬误,如果不顾内容、对象等具体条件的不同而刻意追求形式上的相似,形式可能意味着无效。”

六、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语言的激励性和导向性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动力。而学生的成功体验主要来自老师和同伴的认定和激励,尤其是教师充满亲情的激励,对促进学生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语言的激励性和导向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表现突出、富有创意的学生时,要突出肯定他的过人之处,并予以激励,促进其产生更高的需求;评价需要改进的学生时,要在表扬的同时委婉地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在被充分肯定的同时轻松愉快地接受改进的建议;对于失败的学生,评价时更应设法予以宽松的心态,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让错的同学“悟”出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使他们乐于改进。课堂教学中,我们既反对面对学生的精彩发言而目无表情的僵冷状况,更反对不论青红皂白的一片叫好声。教师应善于运用恰当而充满激情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上一篇:英语记者求职信范文下一篇:爱心义卖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