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和北非的练习题

2024-09-26

西亚和北非的练习题(精选8篇)

1.西亚和北非的练习题 篇一

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

古希腊的科学文化源远流长,其灿烂的文化成就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近代欧洲科学文化起源的基础。然而,起步就生机蓬勃的古希腊科学文化却不是奥林匹克山上诸神创造出来赐予欧洲人的。现代美国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曾这样说过:“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与其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1]因此,讨论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渊源必须首先从西亚和北非的文明中去寻找答案。

一、时空渊源

从空间看,古希腊文化的发育离不开爱琴海的哺育。“爱琴海区域是指以爱琴海为中心的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小亚细亚半岛的西部海岸地带。它恰处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这两个伟大文化的交汇处。这里海陆交错,山峦重叠,它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场。”[2]因此,在爱琴海区域中孕育出的古希腊科学文化正是在吸纳和借鉴了东方的先进文化,结合本民族特点基础上的伟大产物。

从时间上看,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渊源可追溯到克里特文明与埃及文明的接触。希腊文明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那里翻开了它的第一页。克里特岛和埃及的来往始于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40。在此后的一千年里,克里特岛凭借其地处埃及和希腊半岛之间的有利地理位置,成为埃及和希腊的贸易通道,使克里特文化吸取了许多古埃及文化的成分,“克里特岛的刻印、壁画、石器,更主要的是它的在文字中都可以感受到古埃及人对其的影响。”[3]与此同时,克里特文化还与其东边的古巴比伦、特洛伊、塞浦路斯、北叙利亚文化有密切的来往。

从范围看,相当多的系统性科学知识远在古希腊科学文化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西亚、北非等地区存在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名著不可能是古希腊文明的最初成果。“像所有辉煌的开端一样,这不仅是一次进化的序幕,而且是另一次进化的终结和顶点。”[4]即无论是古希腊人的数学、天文学或医学都是在从北非的埃及和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借用了大量观察和原始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的东方文化为古希腊科学文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利条件,才使起步较晚的古希腊科学文化迅速产生与发展起来。

古希腊科学文化是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以及其他东方文化与希腊科学文化相交汇、融合的产物。它不仅首次沟通了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还揭开了欧亚非大陆的人类文化大交流、大汇合的序幕。在这一过程中,古希腊科学文化又将借来的东西重新整合,产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复合体,进而奠定了欧洲文化的根基。

二、形式渊源

古希腊科学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三个阶段,无论是古风时期的希腊文字与艺术,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还是希腊化时期高度发展的自然科学,无一不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这可从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具体形式上找到其渊源所在。

(一)文字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腓尼基人对古代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所创造的文字字母。在古埃及象形文字逐渐简化成24个单辅音符号的基础上,腓尼基人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字母,共22个,为线性符号,只有辅音而无元音。“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希腊人原本没有字母,是腓尼基人把字母传给了他们。”[5]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加上了元音,便形成希腊字母,为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二)艺术

每一种古老文明都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埃及艺术也不例外。

古风时代的希腊,改变了早期建筑材料——木头和泥石,而学习埃及人采用大理石作为其建筑的主要材料。公元前7世纪中期,希腊人就开始采用大理石雕刻巨大的人像,他们制作这种直立人像的灵感直接来自古埃及,同时还从古埃及人那里学到了雕刻技术。对比一下古埃及与古希腊雕刻作品,便知用石头雕出同真人一般大小的雕像并非易事,任何无系统的策划都将导致失败。因此,古希腊人不仅采用了古埃及的雕刻艺术,还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埃及的比例系统。

同时,伴随着古风时代希腊人的航海和海上贸易,古希腊人不断带回西亚的金属制品、珠宝、象牙等。对古希腊工匠的制作风格影响最深的是彩陶制作工艺,从东方传来的动物图案也出现在古希腊的彩陶上,如用在古希腊自然环境中未曾有过的狮子来作装饰就是最好的证据。此外,象牙雕刻则完全是西亚的工艺,它使古希腊工匠们从几何图案的风格中解脱出来。

(三)宗教

在宗教方面,古希腊是开放的多神教宗教体系,在古希腊人所崇拜的神中,只有少数属印欧语系。古希腊众神中的阿波罗和阿佛洛忒可能都是舶来品,最早起源于西亚和小亚细亚,只不过它们传到古希腊的时间要大大早于古风时代。“在东西方宗教的联系中,对阿多尼斯神的崇拜又从西亚传入了希腊,腓尼基神话中的浦昂神(锤子神)也被希腊人接受,改称‘皮格梅’,即‘拳头大的神’”。[6]可以说,虽然在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独特宗教体系,但其中也折射出一部分西亚宗教的影子。

(四)文学

古希腊文学也受到美索不达米亚的诸多影响,如美索不达米亚的洪水故事和希腊神话中的笛卡利翁的传说相似,如伊阿宋和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上帝为惩罚人类而施的瘟疫是古希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学中相似的题材,希腊史诗的形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史诗中也可以找到原型。《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在苏美尔也有原型,同时,在赫西奥德的《神谱》中首次创造了神权更替的神话,其结构和细节都同西亚的一些神权更替的故事相近,而所有的这些都不是纯粹的巧合,而是交流与借鉴的结果。

(五)哲学

“希腊哲学的根源在埃及,那种认为哲学起源于希腊的流行说法是明显有误的。早在希腊人之前,埃及人就对宇宙本质,人类社会伦理问题提出了他们的哲学思考。”[7]同时,希腊人又在美索不达米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科学知识,带回了天文学和发达的数学原理,希腊人的思想和眼界也因此而大大拓宽。在此基础上,加之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浓厚兴趣与实践相结合,便产生了古希腊哲学,并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萌芽。

(六)自然科学

严密的自然科学始于希腊化时代。这一时期是希腊自然科学发展到顶峰的时期,也是东西方科学文化交流、融合的时期。在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汇合尚未开始之时,亚历山大对亚非广大地区的征服以及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建立已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亚历山大远征的过程也就是吸收系统的东方文化的过程,他死后,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托勒密、塞琉古、马其顿三大希腊化王国,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促使各国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文化渗透,兴办文化事业,在客观上进一步扩大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因此,古希腊的自然科学也就深深地打上了东方文化的烙印,主要表现在:

1.医学。自古希腊人将古埃及的许多药物和治疗方法引入欧洲后,至今还被欧洲一些闭塞的山区和农村地区的村民采用。前3世纪初,在埃及亚历山大城作研究的希腊解剖学家希罗菲卢斯证明,脑是思维器官,人的一切感觉都是通过脑神经传递的。此外,他还提出血液循环理论

,认为脉搏的轻重缓急可以说明一个人的健康程度。毫无疑问,他的医学成就实际上是建立在古埃及人的医学之上的。希腊的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中所举行的孵育仪式也可能源于埃及人的模式。埃及著名神庙中都收藏有大量临床观察的病例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丰富了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医案,也说明了希腊医学继承并延续了埃及人的医学成果。

2.地理学。亚历山大军队的远征可谓是一次异国探秘,远征军中有一批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和测绘师等专门人才,他们随军收集资料,绘制地图,在地理学上取得辉煌成就,大大丰富了古希腊人的地理知识。前3世纪中叶,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图书馆担任馆长的希腊学者埃拉托斯提尼利用古埃及地理测绘资料及希腊各地航海信息完成了地理学专著《地理概论》。

3.天文学。古希腊的天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巴比伦,同时也受到古埃及人的影响。古希腊天文学奠基人泰勒斯精心研究古埃及人、巴比伦人的数学和天文学后,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预测出了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时间。此外,希腊学者亚里斯托库斯根据巴比伦人的天文观测资料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前1世纪中期,希腊学者尤利乌斯·凯撒引进埃及的太阳历,稍加改变后,成为用凯撒名字命名的“儒略历”。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太阳历,也可以说是承袭了6000多年前埃及人的遗产。

4.数学。古希腊的泰勒斯还是一位数学家,他研究埃及的土地测量法后,制定出测量公式。毕达哥拉斯曾游历埃及、两河流域等地,吸取了许多先进的东方科学文化思想。相传他和他的弟子总结了当时的数学知识,发现许多数学定理,如“勾股定律”等。其实在他之前,两河流域等地的数学家早已懂得勾股定律,毕达哥拉斯可能只是作了验证和普及一类的`工作。前3世纪初,长期执教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总结了当时的数学知识,根据公理、定义制定了一系列计算公式,创立了欧氏几何,成就卓越。

由此可见,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各种形式都以东方文明精华为渊源,而并非其首创。

三、途径渊源

1.商贸。随着希腊历史进入古风时代,希腊人同古老的东方文明之间的交往也逐渐加深。“早在公元前9世纪,优卑亚和爱琴海上的希腊商人同冒险家就已经航海到西亚的西部沿海。他们在叙利亚北部的奥隆提斯河口建立起一个贸易点,开始同两河流域进行直接的商贸活动,不久,这里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8]与此同时,由于这时西亚社会动荡,不仅许多物产出口到希腊,也有相当数量的工匠为寻找生路,到克里特岛建立自己的手工作坊,从事珠宝饰品的加工和青铜器制作。

古希腊人还在埃及尼罗河的支流卡络色斯河岸建立了诺克拉底斯城。埃及法老萨美提克一世为争霸的需要,建立了强大的陆军和海上舰队,其士兵大多是希腊雇佣兵。他还邀请了许多希腊商人在埃及定居,诺克拉底斯城就是这一时期建造的,法老拉美西斯还答应希腊人把这里建成一个纯粹的希腊城,按自己的意愿经营市场。此后,诺克拉底斯就成了埃及和希腊以及其他地中海国家的商业中心。

此外,雅典的皮里优斯港也是当时著名的国际商港。在频繁的陆路和海上贸易中,古希腊人不仅带回了必需的消费品,还带回了精神产品,即东方的科学与文化。

2.殖民运动。对早期希腊科学文化有影响的还有殖民运动。早在迈锡尼文化时期就曾在爱琴海区域建立起了许多殖民地。随后,崛起于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北非、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建立殖民地。迈锡尼和腓尼基都是以西亚、北非繁荣的文化为基础,以商业、殖民活动为手段传播文明,创造出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对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科学文化的兴起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后,由于古希腊本土人口日渐饱和,耕地不足,出现经济、政治混乱时期。有航海传统的古希腊人迅速熟悉了气候、土壤与本土相似、而人口稀少的其他地区,他们沿爱琴海岸建立殖民地,甚至远达意大利和西西里,并在埃及地中海沿岸和东方的巴比伦建立起贸易中心。最终,希腊的扩张和殖民地使它在这一过程中更多地吸收和融合了东方文明精髓。

3.战争。古代东西方之间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战争,影响深远的有前5世纪的希腊与波斯的战争、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在希、波战争中,波斯向西传播了东方文明,使东方文明影响到多瑙河流域和希腊半岛。波斯、巴比伦、埃及和印度的古代文化沿着著名的波斯大道不断传向西方,直达希腊的各个城邦。亚历山大东征时,因其老师亚里士多德对印度哲学极感兴趣,便把一些印度人带回希腊,使希腊人更多地了解到印度哲学。此外,亚历山大还在各地搜集科学标本,送回希腊研究,其军队曾用过印度医生。而印度僧人也曾去过雅典传教布道。亚历山大死后,东方文明向西的传播有增无减,范围也更广阔,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东方文明向西方输出的最大港口。同时,战争又需要越来越复杂的攻守器械,这便增添了对新科学和新技术的需求,促进了文化的流动。这些无疑都说明战争也是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

4.旅行。古代西亚、北非的东方文明对欧洲人极具吸引力,促使他们到东方猎奇、探险和学习。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们每到一处都迫不及待地寻求与同行接触。古希腊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曾游遍波斯、埃及、腓尼基、小亚细亚等地,他的力作《历史》中描写了他在东方旅行时的见闻,把东方古国的风俗习惯、文化成果、科学技术等详细介绍到西方,对东方文明在西方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5.宗教传播。宗教是传播文明的特殊载体。犹太人在自己漫长的历史中创立了犹太教,其经典有《摩西五经》与《旧约》。公元前后,基督教在东方犹太教的基础上兴起,并首先进入欧洲希腊语地区。随着基督教的西进,希伯来人的《旧约》被译成希腊文。《旧约》连同东方的宗教思想一起传入西方,使希伯来的文化得以在欧洲传播,成为欧洲文化的又一源头。

综上所述,可知古希腊科学文化固然是古希腊人的杰作,然而它也是西亚、北非等东方科学文化基础上的产物,离开了西亚、北非的古老文明与东地中海特别是爱琴海区域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古希腊科学文化的起源便无法得到完整的解释,这不仅说明古希腊科学文化的产生有其高度发展的时空、形式、途径渊源,也有力地说明了“文明来自东方”[9]。

【参考文献】

[1][5][6]商昭印:《世界文化史》,华东师大出版社,第91、94页。

[2]郑敬高:《欧洲文化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4页。

[3]兹拉特科夫斯卡雅:《欧洲文化的起源》,三联书店,第100页。

[4][美]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第61页。

[7][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第23页。

[8]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48页。

[9][美]乔治·萨顿:《科学的生命》,商务印书馆,第116页。

2.西亚北非向何处去? 篇二

确实,各国发生动荡的深层次原因不尽相同:埃及、突尼斯的街头示威一开始属于反对家族统治、高失业率、贫富鸿沟和贪污腐败的民众运动;利比亚冲突的背后虽也有类似问题,但主要是部落和精英之间的争斗;巴林的动荡掺杂着教派冲突,还有外部势力的插手;也门和阿尔及利亚的动乱则有基地等组织在其中煽风点火;叙利亚的世袭制存在严重危机,但其中也有教派宿怨。

尽管有许多争论和不同意见,但在一点上人们是有共识的:这股潮流的发展势头已经不可逆转,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并彻底改变这些国家、乃至整个中东的面貌。西亚北非向何处去?这是一个最难回答也最难预测的问题。显然,把美国或欧洲的模式完全照搬到那里是不可能的,但政教合一的原教旨主义体制也很难为日趋世俗化的公民社会所接受;土耳其的模式也许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土耳其自身也在发生变革。笔者以为,最有可能的是在曲折复杂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具有中东特色的伊斯兰民主体制。它实行议会民主和自由选举,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价值观,又需要军队作为权力运作的依托。

与以前西亚北非的民众运动不一样,这次中东“革命”伊始,街头示威中并没有出现反美和反西方的口号,使美国及西方领导人暗喜。但是,不久后他们便按捺不住了,开始利用这次“革命”拓展利益和推广价值观,还想借此提高自己的国内支持率,将主要打击目标指向伊朗、利比亚和叙利亚。他们迷信武力和强权,动辄对别国狂轰滥炸。几乎在联合国决议通过的同时,每颗价值百万美金上下的导弹便砸向了利比亚。以致有人戏称,现在轰炸一个国家比给那里打个电话还容易,因为有时拨了多次电话还打不通,而发射导弹只要按一下就可以了。

目前,北约的轰炸早已越出了联合国决议“保护平民”的授权范围,造成大量伤亡和破坏,可能使利比亚成为又一个伊拉克或索马里。同时,在对待与利比亚事态类似的问题上,美国和西方的双重标准也暴露无遗。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卡扎菲曾被西方树为“弃核”典范,他在放弃发展核武器后反遭西方打击,必然成为一个反面教材,使伊朗和朝鲜更加坚定走另一条路的决心。

3.西亚和北非的练习题 篇三

2.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问)这三幅图表现了世界上哪个地区的地理景观?

西亚和北非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块神秘的土地。

(讲授研讨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篇,讲解教材将西亚、北非合为一个地区的原因。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日常获得的知识和刚才提供的图片,能不能说说有哪些国家属于西亚和北非?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政区图

引导学生先在地图中确认西亚北非的范围,然后依次找出主要国家并进行填图练习。

(教师演示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北非政区图

(提问)

1、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

2、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是不是海?

3、本区有哪些主要的海峡?

4、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

(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注意大洲之间的界限)

(总结)西亚北非的位置极其特殊,有人将其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启发式提问)西亚北非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使得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那么,它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课件展示)丝绸之路、苏伊士航海线路图、土耳其海峡图

(学生讨论)注意在讨论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

1.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线最便捷的路线;

2.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想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哪个海峡?)

(讲解)陆路——有铁路、公路通三大洲。

航空——由我国飞往东非、北非、西欧,都经过新疆、西亚。

海运——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大西洋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总结)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来)

(承转)西亚北非不但地理位置特殊,而且在其它方面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该地区的地形。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地形图

(提问)

1、西亚北非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2、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师简要介绍两河流域及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课件展示)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古代文明

(讲解)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是目前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

(课件展示)死海

简要讲解死海名称的来历及特点。

(课件展示)世界气温途、世界降水量图、世界气候类型图、阿斯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西亚北非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讲解)由于该地区炎热干燥,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在北非的阿齐济耶曾出现过57.8°c的世界最高温记录,而且本地区降水稀少,有的地区甚至几年不下雨。很多国家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

(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中找出没有河流的无流国)

(提问)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纬度、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教师简要总结)

(进一步观察气候类型图)在本地区是否只存在热带沙漠气候?

(课件展示)地中海式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该种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类型?

(利用图表进行分析,简要讲解这种气候的成因)

(承转)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能够发现,气候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温少雨的气候使得本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大家从图上能看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吗?——北非西亚地区在气候的影响下,沙漠广布,尤其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课件展示)撒哈拉沙漠景观

(学生活动)沿北回归线量算撒哈拉沙漠从大西洋岸到红海边的距离(约5200km)

(讲解)刚才计算撒哈拉东西距离,表明横跨整个北非;现在再看一看南北纵贯情况,北起地中海,南抵苏丹草原。总共面积777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1/3,比澳大利亚大陆还要大,堪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承转)“撒哈拉”原意是“一块广阔的不毛之地”。尽管“地上光秃秃,沙子砾石满地铺”,但是,地下却与地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状况,撒哈拉沙漠的地下水、石油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地下水出露地表的地方还分布有小块绿洲。

(提问)撒哈拉沙漠正在扩大蔓延,人们已经意识到沙漠化的危害。这么大的土地应当如何利用,如何改造?

(学生讨论)

(总结)人类是可以用植树种草的生物措施来预防。

(新课结束,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西亚和北非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其影响下的自然环境。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发现,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如气候、水文、地形、生物彼此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地理环境。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方式合理,人类与地理环境才能协调发展。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 西亚和北非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范围和国家

2、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

苏伊士运河 土耳其海峡

3、高原为主的地形

4、炎热干燥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5、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 教案点评

4.西亚北非局势动荡 篇四

当今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调整,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日益凸显。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西迪布吉德城管的暴力执法使得一名青年商贩愤而自焚,此事激起了民众对政府的怒火,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骚乱和流血冲突事件。这件事情只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的一个导火线,是一个外因,并不是真正的原因,这是由西亚北非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历史等因素内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西亚北非地区的动荡局势加剧,金融危机开始向政治和社会危机转移,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国家治理的理念,对大动荡的发生和发展,对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内因

1、政治原因

西 亚北非的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君主制和共和制,虽然形式上有所差异和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种专制。国家的政权大多由国王、总统、领导人掌控,政权的继承者通常 是掌权人的儿子或者是兄弟,这是由家族或近亲统治国家的一种缺乏民主的政治方针。这种落后的政治体制存在于亚西北非大多数国家,为如今国际世界少见的。西 亚北非的政治问题,主要表现在:

(1)国家的实权大多由 国王、总统、领导人掌控。西亚北非大多数的君主共和制是在推翻封建王朝或结束了殖民统治之后才建立的。在实施君主共和制的过程中,由于革命不够彻底,所谓 的君主共和制保留了大部分君主专制。当初革命的领导者变成了不带皇冠的君王,想尽办法享用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权力和权利,慢慢的衍化出了国家元首终身制和世 袭制。例如,埃及的穆巴拉克执政30年,也门的萨利赫执政33年,利比亚的卡扎菲执政高达42年!表面上是君主共和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专制,这些国家的最 高领导人为了维护自己对国家的统治地位,将自己的子嗣和亲戚都安排到国家关键部门,并计划让他们就任或者继承。溯其根源,这种制度的建立者大多都是军人,他们依靠武力和暴力登上领导人的位置,打心底就崇尚以武力树立威信的治国方针,这些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君主共和制在西亚北非的利比亚、叙利亚、伊 拉克、埃及等国家盛行,这其实就是一种蔑视民主的残酷专制制度。这些曾是人民爱戴的革命领袖在权力的腐蚀下走向了极端的不归路,他们被人民群众推上最高领 导人的位置,又被人民群众从最高领导人的位置驱赶了下来。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来自各国民主、民权和民生等思想在西亚北非得到了大面积的传播。西亚北非各国的最高领导人世袭制和终 身制,以及政府腐败,使得人民更加呼吁民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当前腐化的政治激烈冲突,引发了社 会矛盾的激化,引起了这次西亚北非的大**。

2、经济原因(1)西亚 北非大多数国家属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西亚北非大多数国家依赖于出口石油、发展旅游和外资来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相对单一,抵 抗外界影响的能力差。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给出于国际分工边缘位置的西亚北非以重创,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递减,西亚北非的经济安全得不到保障。“经济决定上 层建筑”经济安全受到了威胁,使得西亚北非的政治相对不稳定。

(2)西亚北非大多数国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 福利性保障措施不够完善。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多数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容易激发人们仇富心理和对政府的怨恨。金融危机给西亚北非大多数国家造成了很大 的冲击,物价上涨,就业率降低,只有30%左右的青年就业,更加剧了人们对国家的不满。

3、宗教原因

西 亚北非大多数国家采取政教合一的国家治理方式,西亚北非这些国家中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中又分逊尼派和什叶派,除了伊拉克和巴 林什叶派人数较多,其中伊拉克和叙利亚是什叶派统治国家,其他大多数国家都是逊尼派人数较多。不同宗教有不同的起源和文化,相同的宗教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 宗教教义和信仰,宗教和信仰之间的冲突和分歧会引起地区或国家之间的战争。在近期的西亚北非大**之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就是伊斯兰势力在**中迅速崛起扩张。近几个月来,各色伊斯兰势力在埃及、突尼斯、摩洛哥议会选举中获胜,很有登台政治的可能。

二、外因

1、美国实施大中东改造计划的政治遗产的负面影响,以及在此次北非中东变局中美国的动荡摇摆,引发了众多西亚北非国家的不安和疑虑。

5.西亚和北非的练习题 篇五

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__ 形势与政策__ 专业班级:_ 物流管理2班 姓 名:_ _ 姜浪 __ 学 号: 11321310226

2011 年12月30日 《形势与政策》结课论文

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及启示

姓名:姜浪 学号11321310226 【摘要】

2010年,突尼斯某街头小贩遭到执法人员的粗暴对待随即自焚抗议。突尼斯一夜之间便易了主。发端于突尼斯的动荡席卷了整个北非西亚地区。相继埃及政府垮台,利比亚动荡引来了英法美等国的军事打击,也门、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北非西亚地区陷入了30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动荡的局势?对我们又有哪些启示?本文将为你一一详细介绍。

一、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

1、经济问题

(1)北非西亚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靠石油出口、旅游业、外资支撑其发展,但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形成了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经济发展势必受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2)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还有贫富分化悬殊。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上物价飞涨,原本就业不足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民众生存处境更为困难,致使不满情绪高涨,求变心理骤升。

(3)很多国家国内失业率非常高,青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

2、政治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这些国家大多是强人把持政权,普遍缺乏民主,采用家族统治,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治者独裁专制,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1)一个是强人执政,长期把持政权,如像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30多年,卡扎菲更是统治利比亚40多年;第二个方面是世袭制,典型代表是沙特阿拉伯。这种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政府腐败问题严重,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来自外界的民主、民权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国民的民主需求日益强烈,而当地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体制僵化、改革严重滞后局面,加之政府严重腐败,家族和朋党垄断利益,贪污严重,民怨沸腾,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3、文化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国家大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加上受殖民文化(或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思想文化“营养不良”,畸形发 展。

(1)北非西亚很多国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奇高。

(2)有的国家大国心态很浓厚,或者出于部落的保守观念,不愿意采取合理的方式“敞开胸怀”。(3)受长期的世界形势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在北非西亚地区发生了激烈碰撞,导致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

4、宗教问题

从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上看,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中东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就是中东动荡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二、对我国的启示

1、经济方面

(1)改善我国的经济类型避免经济结构单一化。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发展有计划的有条理的吸收外资,避免外向型经济的出现,使国家的经济命脉被人掌控。(2)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在发展中逐步缩小人民群众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避免经济的两极分化,减少贫富差距。完善财税制度,普及社会保障。

(3)鼓励自主创业,大力推行下岗职工创业的优惠政策,减少下岗人员,降低下岗率。对农民工加大关注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工资拖欠等问题。

2、政治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加大反腐力度

(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消除腐败土壤,建立健全预防腐败机制,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完善决策机制,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国家机关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文化方面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有选择的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受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坚决抵制低俗文化,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危害。

4、宗教、民族方面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6.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内在原因分析 篇六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北非西亚局势的动荡也不例外,表面看来其动荡是由一个失业大学生的水果小摊被城管没收愤而自焚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线,决不是真正的原因,究其原因,无非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经济问题

(一)北非西亚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靠石油出口、旅游业、外资支撑其发展,但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形成了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经济发展势必受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二)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还有贫富分化悬殊。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上物价飞涨,原本就业不足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民众生存处境更为困难,致使不满情绪高涨,求变心理骤升。

(三)很多国家国内失业率非常高,青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

二、政治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这些国家大多是强人把持政权,普遍缺乏民主,采用家族统治,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治者独裁专制,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一)一个是强人执政,长期把持政权,如像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30多年,卡扎菲更是统治利比亚40多年;第二个方面是世袭制,典型代表是沙特阿拉伯。这种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政府腐败问题严重,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来自外界的民主、民权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国民的民主需求日益强烈,而当地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体制僵化、改革严重滞后局面,加之政府严重腐败,家族和朋党垄断利益,贪污严重,民怨沸腾,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三、文化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国家大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加上受殖民文化(或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思想文化“营养不良”,畸形发展。

(一)北非西亚很多国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奇高。

(二)有的国家大国心态很浓厚,或者出于部落的保守观念,不愿意采取合理的方式“敞开胸怀”。

(三)受长期的世界形势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在北非西亚地区发生了激烈碰撞,导致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

四、宗教问题

7.形式与政策看西亚北非动荡问题 篇七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

论文名称 年 级 2012学 院 专 业 学 号 02125104 姓 名 任课教师 完成时间 2013.04.01 成 绩

浅谈对西亚北非动荡的认识与思考 级 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夏馨怡 徐 永 健

浅谈对东亚北非动荡的认识与思考

内容摘要: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国际局势不确定性、模糊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愈加鲜明。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持续动荡,至今仍无偃息的迹象,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国家治理的理念。随着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开始向政治和社会危机转移;中国周边环境出现新变化,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大动荡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对中国发展的启示提出粗陋意见。

关键词:动荡;影响;启发;发展是硬道理

正文部分:

一、近年西亚北非动荡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动荡现象

2011年初,西亚北非地区动荡之火蔓延至埃及,一系列街头示威、游行、集会、罢工等抗议活动随之爆发,并最终导致政权更迭。后来,利比亚、叙利亚等国也陷入持续动荡。突尼斯和埃及先后出现社会动荡,伊斯兰势力趁乱崛起。西亚北非大动荡长期积累的能量一时难以全部释放,于是各种势力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施加影响。

2012年的西亚北非可谓变局与乱局交织,动荡国家乱局持续,转型国家重建艰难,原有热点并未降温,宗教力量明显上升,地区格局深度调整,大国博弈更加激烈。“暴力升级”是2012年叙利亚最为突出的特点,从上半年在大马士革、霍姆斯等地的爆炸,到年中发生在胡拉、哈马的大屠杀,再到下半年两次的“大马士革总攻”以及至今都未结束的“阿勒颇解放战役”,战火如雨后的野草般蔓延。4万多人死亡,50万人逃往他国,250万人需要粮食救济„„

2012年,巴以冲突经过大半年沉寂后,于11月爆发“集束式波澜”。11月14日至21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代号为“防卫之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致使14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伤,以色列也有5人死于哈马斯的火箭弹。11月27日,巴勒斯坦已故领导人阿拉法特的灵柩被打开,这一“开棺验尸”之举惊动世界。

中东媒体大多预测,2013年巴以冲突酝酿着新的变数和不测,双方大打出手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二)动荡原因简单分析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北非西亚局势动荡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既有法英美等国起的

作用,还有新兴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但这些只是起到了催化获推动作用,最主要的在于内因。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政治问题。北非西亚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强人执政,长期把持政权,如像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30多年,卡扎菲更是统治利比亚40多年;第二个方面是世袭制,典型代表是沙特阿拉伯。这种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政府腐败问题严重,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其次是经济问题。北非西亚各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形成了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第三是民生问题。由于政治腐败,导致对民生问题的漠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人民生活困苦。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物价上涨、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等等一系列民生问题的出现,激化了民众与政府之间本来就存在的对立情绪。在民生问题中,就业问题具有突出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突尼斯革命就源于失业大学生自焚引起的骚乱,同样的问题在埃及、沙特等国都存在,在有些国家相当严重。人口多,就业率低,失业率高,大量社会闲散人员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第四是文化问题。北非西亚地区国家大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加上受殖民文化(或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成为导致危机和冲突易于被彼此效法的重要原因,即我们所说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此,动荡发端于突尼斯,却席卷了北非西亚各国。

因此,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原因也可以说是阿拉伯国家各种日积月累的矛盾在合适的条件下集中爆发的结果。

二、东亚北非动荡对中国的影响

(一)震荡局势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突尼斯、埃及政变后,新政府迟迟未能建立,街头政治还在延续,政治势力正在重新分化组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政府。除却埃及的政治情况堪忧,利比亚、也门的政局更是混乱。因为部族势力的存在,期陷入内政的可能性将会存在。在此期间,我国境内外的不法之徒,企图通过互联网煽动国内居

民非法聚集,妄图引发“街头政治”,不能不说是个别人企图把乱局引向中国的一种尝试,对此我们应十分清醒、高度警惕。一个自主、强大的中国永远是历朝历代各族人民的企盼。经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与发展,正朝着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奋进,对此我们应十分珍惜,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和谐与稳定。

(二)震荡局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非洲和中东北非政局不稳加剧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作为工业社会的血液,原油价格的上升将进一步推升全球经济的通胀态势。两地政局的动荡会严重威胁到中国能源供应的稳定,如果事态继续扩大,中国石油将出现油价暴涨甚至供应中断,将加剧中国的通胀压力,制约经济高速发展。两地政局的动荡会严重威胁 到中国能源供应的稳定,如果事态继续扩大,中国石油将出现油价暴涨甚至供应中断,将加剧中国的通胀压力,制约经济高速发展,导致中国抗通胀难度升级。

(三)影响我国石油安全和能源战略

由于中东北非社会局势动荡对国际石油供给及运输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从而在中长期内增加了国际油价的不确定性。此次中东部分国家局势动荡加大了油价的波动。随着危机扩散到主要石油输出国,将进一步推高油价,而这或为全球脆弱的经济复苏带来新的不可预知的冲击,对中国经济以及能源安全的影响不容小视。中东两地政局的动荡会严重威胁到中国能源供应的稳定。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从中东北非和非洲原油进口量占到其中81%。目前,中东北非和北非国家的动荡有继续蔓延的趋势,对我国在这一地区企业的投资和经济利益造成冲击,对我国经济以及能源安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三、西亚北非动荡印证的道理以及对中的启示

(一)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中东北非发生的政局动荡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国家须以经济发展作为治国的第一要务;而为了保证国家的发展,首要前提就是维持政局的稳定,只有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才能顺利进行,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只有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顺利,才能消除动荡的根源,长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才能得以实现。

中东北非在西方势力的鼓动下发生政治骚乱,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当事国的民众。动荡给各当事国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使得本来就脆弱的经济结构雪上加霜,民众生活更加艰难。政局动荡还给当事国的安全带来一些威胁,突尼斯、埃

及和利比亚等国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抢”、“烧”、“砸”等暴力犯罪现象,社会秩序混乱,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更严重的是,内战使得利比亚有40 多万人逃离该国,沦为难民,而且难民数字还在不断上升,这导致利比亚的人道主义灾难日益严重,同时也给周边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政局动荡还波及世界的经济和安全。利比亚持续的动荡推高了油价,可能再次引起世界能源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甚至导致极端势力抬头,进而对整个世界构成新的威胁。

(二)中国由西亚北非动荡得到的启示

在经济方面 :(1)改善我国的经济类型避免经济结构单一化。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发展有计划的有条理的吸收外资,避免外向型经济的出现,使国家的经济命脉被人掌控。(2)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在发展中逐步缩小人民群众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避免经济的两极分化,减少贫富差距。完善财税制度,普及社会保障。(3)鼓励自主创业,大力推行下岗职工创业的优惠政策,减少下岗人员,降低下岗率。对农民工加大关注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工资拖欠等问题。

在政治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保人民当家作主。(3)加大反腐力度,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消除腐败土壤,建立健全预防腐败机制,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完善决策机制,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国家机关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文化方面:(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2)有选择的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受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坚决抵制低俗文化,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危害。

参考文献

8.西亚和北非的练习题 篇八

您的分数为 58,您未能通过此次的考试,请继续努力!

一、判断题(2分 X 15 = 30 分)1.与欧美国家相比,阿拉伯国家承受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更差,而且由于地理上更靠近欧洲国家,受到的危机影响也更加直接。

(1)对

(2)错

2.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海湾国家的统治者曾经采取扩大公有部门、多招公务员的方法来解决就业问题。

(1)对

(2)错

3.埃及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所拥有的资源不相匹配,依然呈显出较为滞后的状态。

(1)对

(2)错

4.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下台之时,国会曾经承诺三个月内进行议会选举,六个月内进行总统选举。

(1)错

(2)对

5.利比亚对于其国内现代社会的培育明显滞后,不仅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比,即使在阿拉伯国家当中也是比较落后的。

(1)对

(2)错

6.土耳其模式的“世俗化”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制度层面上的“世俗化”,另一种是文化层面上的“世俗化”。

(1)错

(2)对

7.约旦没有穆斯林兄弟会。(1)错

(2)对

8.由于巴林对美国的西亚北非战略极为重要,美国并没有鼓励巴林的反政府运动。

(1)对

(2)错

9.对于美国来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属于激进力量。(1)错

(2)对

10.随着西亚北非地区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其在未来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将受到一定影响。

(1)错

(2)对

11.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万穆斯林人口的国家,其所采取的政策,需要考虑到国内穆斯林人群的感受。(1)对(2)错

12.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给西亚北非地区的国家带来了一时安宁。(1)错

(2)对

13.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人道主义。(1)错

(2)对

14.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护自身发展环境的和平与稳定。(1)对

(2)错

15.西亚北非地区政局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国内稳定的影响较小。(1)对

(2)错

1.约旦等以石油为主要国家财富的国家是由()掌握政权的。

(1)军队(2)国会(3)王室(4)总统

2.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利后开始反思自身制度上的问题,最终决定完全实行()的制度。

(1)“世袭共和”(2)君主世袭(3)社会主义(4)完全西化

3.美国认为西亚和北非地区的()有问题是导致西亚北非地区动荡的主要原因。

(1)政治制度(2)宗教信仰(3)经济体制(4)民族构成

4.穆巴拉克下台之初,有学者认为埃及将走上()的世俗化道路。

(1)阿富汗(2)以色列(3)伊拉克(4)土耳其

5.伊拉克萨达姆的政权垮台之后,其国内出现了政治的()化。

(1)叙利亚(2)黎巴嫩(3)土耳其(4)埃及

6.部分西亚北非国家由于在()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本国的国家政权相继发生更迭。

(1)宗教信仰(2)政治现代化(3)文化思想(4)经济体制

7.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也叫()。

(1)法塔赫(2)哈马斯(3)基地(4)埃塔 8.伊朗问题表面上是美国对其核问题的干预,实际上是美国对其()的不满。

(1)伊斯兰政权(2)石油经济体系(3)政教合一体质(4)波斯民族

9.中国认为,()在实践中恰恰是导致西亚北非地区动荡不安的基本原因之一。

(1)以色列模式(2)西方模式(3)伊朗模式(4)土耳其模式

10.2011年3月,西方国家提出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安理会决议,中国()。

(1)未出席(2)投反对票(3)投弃权票(4)投赞成票

三、多选题(4分 X 10 = 40 分)1.西亚北非地区的居民主要是()的后裔及混血后裔。

(1)突厥人(2)波斯人(3)阿拉伯人(4)犹太人

2.美国全国民主基金会的经费来自()。

(1)国会(2)民间捐助(3)联合国(4)企业缴税

3.非洲北部的()等国家地区属于西亚北非的地理政治区域。

(1)突尼斯(2)利比亚(3)阿尔及利亚(4)埃及

4.“哈马斯”的领导人大选成功后,()或是冻结了应该返还给巴勒斯坦的资金,或是冻结了对巴勒斯坦的援助。

(1)欧洲(2)美国(3)阿拉伯联盟(4)以色列

5.与其他的西亚北非国家相比,埃及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

(1)政治发展有较大的示范效应(2)同质化程度较高(3)经济发达(4)种族单一

6.美国对叙利亚的施压更趋严厉的原因是()。

(1)伊朗是美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的头号对手(2)叙利亚长期系伊朗的重要盟国(3)伊朗派兵镇压叙利亚的反政府运动(4)叙利亚在地区战略方面与伊朗保持同步

7.在此次“阿拉伯之春”运动中,奥巴马政府采取了重视()的政策。

(1)胡萝卜加大棒(2)经济制裁为主(3)价值观输入(4)地缘政治利益

8.“阿拉伯之春”指的是在()国家发生的一系列运动。

(1)美洲(2)亚洲(3)欧洲(4)阿拉伯

9.中国深信西方模式不能解决西亚北非地区国家的()问题。

(1)经济(2)文化(3)政治(4)环境

10.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要适时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做到()。

(1)统一民族意志(2)发展外部条件(3)创造机遇(4)把握机遇

在线自测

考试:西亚北非局势发展及其对国际关系影响

您的分数为 70,恭喜您通过此次考试,并获得此门课程的学分!

一、判断题(2分 X 15 = 30 分)1.“自由军官组织”运动从根本上解决了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1)错

(2)对

2.相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发展明显落后于时代。(1)错

(2)对

3.欧洲人按照离欧洲国家距离的远近,将亚洲国家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1)对

(2)错

4.就现代文明而言,西亚北非地区的人文发展较为落后。(1)错

(2)对

5.“中东与北非”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1)错

(2)对

6.2011年西亚北非地区发生政治危机以后,伊朗认为这是伊斯兰的觉醒,是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延续。

(1)错

(2)对

7.利比亚基本上是一个部落社会。(1)错

(2)对

8.埃及在历次阿拉伯世界战争中有着辉煌的战绩。(1)错

(2)对

9.由于巴林对美国的西亚北非战略极为重要,美国并没有鼓励巴林的反政府运动。

(1)对

(2)错

10.美国对也门的反政府运动采取了乐观其成的政策。(1)对

(2)错

11.由于不同的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不同,因此美国采取的政策也不相同。(1)错(2)对

12.随着西亚北非地区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其在未来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将受到一定影响。

(1)错

(2)对

13.“阿拉伯之春”运动为世人展示了一副充满希望但实则虚幻的前景。(1)对

(2)错

14.当伊拉克和利比亚政权被推翻之后,中国为他们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

(1)对

(2)错

15.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与美国的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

(1)对

(2)错

二、单选题(3分 X 10 = 30 分)1.突尼斯的经济主要依赖的是()。

(1)石油美元(2)旅游业(3)工业(4)商业

2.“阿拉伯之春”运动开始于()年底。

(1)2010(2)1989(3)1998(4)2005

3.20世纪50、60年代,西亚北非地区掀起()的斗争。

(1)反封建(2)信仰自由(3)反倾销

(4)反种族歧视

4.伊朗的宪法监护委员会要按照()裁决国家机构的决议。

(1)伊斯兰法(2)犹太法(3)基督教法(4)印度教法

5.在萨达姆政权时期,伊拉克是由()通过政治高压的方式来进行统治的。

(1)什叶派(2)逊尼派(3)塔拉巴尼派(4)巴尔扎尼派

6.卡塔尔曾举办()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

(1)东非合作论坛(2)亚太经合组织(3)世界银行集团(4)世界贸易组织

7.当今回教世界中,()是主流之外的最大支派。

(1)什叶派(2)逊尼派(3)穆尔吉埃派(4)哈瓦利吉派

8.伊朗90%以上的人口是()。

(1)逊尼派(2)什叶派(3)哈瓦利吉派(4)穆尔吉埃派

9.即使是()这样有一定现代化基础的国家,也不可能顺利实现政治转型。

(1)叙利亚(2)利比亚(3)埃及(4)伊拉克

10.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1)团结(2)统一(3)发展(4)稳定

三、多选题(4分 X 10 = 40 分)1.2011年埃及总统下台之初,一些学者开始预测埃及未来的政治走向,认为埃及可能走()等国的政治道路。

(1)巴基斯坦(2)伊朗(3)巴西(4)土耳其

2.()一直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视为恐怖主义组织。

(1)以色列(2)阿富汗(3)美国(4)利比亚

3.西方国家实行()的政治制度。

(1)三权分立(2)多党制(3)民主世袭(4)两党制

4.尽管美国两党在国家债务限额问题上有争论,但他们对于()的认识还是相同的。

(1)自由价值观(2)种族平等(3)民主(4)对外战争

5.关于利比亚战争的起因,如果说是为了石油,那么意大利应该更有发言权,因为()。

(1)意大利是利比亚石油的主要出口对象(2)利比亚针对意大利制造过恐怖袭击(3)意大利是其前宗主国(4)利比亚抬高石油出口价格

6.相对而言,利比亚战争之所以会发生,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有()。

(1)西方促使“阿拉伯之春”运动继续(2)利比亚在西亚北非国家中的影响力降低(3)法国的政治大国身份需要其发挥突出作用(4)历史原因

7.截止到2011年3月底,“阿拉伯之春”导致()的领导人下台,政府和反政府力量进入停滞、相持阶段。

(1)突尼斯(2)黎巴嫩(3)也门(4)埃及

8.美国将西亚北非地区划分为()等力量。

(1)摇摆势力(2)温和亲美力量(3)激进反美势力(4)中立势力

9.经过第一个十年的积累之后,中国综合国力显著上升,主要体现在()。

(1)外汇储备充足(2)GDP总量位居全球第二(3)市场容量极为广阔(4)边疆争端消除

10.从长远来看,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要善于()。

(1)接受(2)谋势

(3)顺势(4)塑造地区秩序

在线自测

考试:西亚北非局势发展及其对国际关系影响

您的分数为 69,恭喜您通过此次考试,并获得此门课程的学分!

一、判断题(2分 X 15 = 30 分)1.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海湾国家的统治者曾经采取扩大公有部门、多招公务员的方法来解决就业问题。

(1)错

(2)对

2.西亚北非地区的居民多数信仰犹太教。(1)错

(2)对

3.阿拉伯国家的经济高度依赖于旅游业,因此在现行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下,极易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

(1)错

(2)对

4.真正导致“阿拉伯之春”运动在西亚北非地区扩散开来的国家是黎巴嫩。

(1)错

(2)对

5.2011年,埃及解放广场的运动以及穆罕默德·侯赛因·坦塔维的下台促进了其他国家反政府运动的开展。

(1)错

(2)对

6.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下台之时,国会曾经承诺三个月内进行议会选举,六个月内进行总统选举。

(1)错

(2)对

7.利比亚基本上是一个部落社会。(1)错

(2)对

8.从长远来看,弱化的阿拉伯周边邻国对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无法构成威胁,符合以色列的国家利益。(1)对(2)错

9.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地造就了一个地区大国,那就是伊朗。

(1)错

(2)对

10.由于国家科技和军事实力的崛起,伊朗已成为了阿拉伯联盟的轮值主席国。

(1)对

(2)错

11.对于美国来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属于激进力量。(1)错

(2)对

12.在21世纪初,也门的半岛电视台因其所在地的特殊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有话语权的媒体之一。

(1)对

(2)错

13.到2011年为止,阿联酋的迪拜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1)对

(2)错

14.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给西亚北非地区的国家带来了一时安宁。(1)错

(2)对

15.在西亚北非地区的问题上,中国起着辅助性的作用。(1)错

(2)对

二、单选题(3分 X 10 = 30 分)1.也门的政治制度为()。

(1)“世袭共和制”(2)君主立宪制(3)君主制(4)民主共和制

2.()以后,由于英国的支持,西亚北非地区成立了许多王朝。

(1)第一次世界大战(2)两伊战争(3)美伊战争(4)第二次世界大战

3.“阿拉伯之春”运动开始于()年底。

(1)2010(2)2005(3)1998(4)1989

4.在西亚北非地区,实行“世袭共和制”的国家存在()的问题。(1)军队权力过大(2)中产阶层对抗政府(3)领导人文化程度不够高(4)领导人长期执掌政权不肯下台

5.“伊朗模式”是一种()。

(1)社会主义制度(2)君主立宪制度(3)政教合一制度(4)“世袭共和”制度

6.伊朗的宪法监护委员会要按照()裁决国家机构的决议。

(1)基督教法(2)犹太法(3)印度教法(4)伊斯兰法

7.()年,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1)2003(2)2005(3)2008(4)2000

8.目前,叙利亚反政府运动()。

(1)受到美国的大力打压(2)蓄势待发(3)还未成气候

(4)受到阿拉伯国家联盟默许

9.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仍然抱持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将推广()等价值观作为其西亚北非政策的重要指针和原则。

(1)个人主义(2)民主自由(3)享乐主义(4)世界大同

10.将()两国分开,并通过制造二者间的矛盾来对二者进行平衡,这是英国“分而治之”做法的一个实例。

(1)巴基斯坦和印度(2)黎巴嫩和约旦(3)也门和巴拿马(4)埃及和尼日利亚

三、多选题(4分 X 10 = 40 分)1.非洲北部的()等国家地区属于西亚北非的地理政治区域。

(1)埃及(2)阿尔及利亚(3)突尼斯(4)利比亚

2.西亚北非地区的政治发展总体趋势是()。

(1)破易立难(2)破继而立(3)破难立易(4)破而不立

3.埃及人口中的大多数是()。

(1)基督徒(2)阿拉伯人(3)逊尼派穆斯林(4)佛教徒

4.截止到2011年3月底,“阿拉伯之春”导致()的领导人下台,政府和反政府力量进入停滞、相持阶段。

(1)埃及(2)突尼斯(3)黎巴嫩(4)也门

5.西方国家通常是从()等角度看西亚北非的问题。

(1)人权(2)稳定(3)能源(4)民主

6.中国深信西方模式不能解决西亚北非地区国家的()问题。

(1)经济(2)政治(3)文化(4)环境

7.当美国或西方国家与中国谈到合作时,往往指的是中国应该支持欧美国家对西亚北非地区的()等国进行制裁。

(1)利比亚(2)叙利亚(3)以色列(4)伊朗

8.“阿拉伯之春”指的是一系列以()为主要议题的社会运动。

(1)环境(2)经济(3)民主(4)文化

9.安全形势的恶化使得全球投资者对石油()等环节产生不言而喻的消极影响。

(1)生产(2)使用(3)运输(4)开采

10.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美国有()战略措施。

(1)制裁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下一篇:小学一年级我爱读书作文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