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毕业论文(精选8篇)
1.金融创新毕业论文 篇一
【摘 要 】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理解和研究,本文在诠释公允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公允价值运用提出了措施与建议.我国应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发展的途径,我国也将进一步明确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
【关 键 词 】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 金融危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会计中应用公允价值的合理性也逐渐遭到人们质疑.由于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的时间并不长,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尚缺乏经验,特别是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备受瞩目,完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会计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前言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则以其优越性开始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历史成本模式在相关可靠性等方面已不能完全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新会计准则中也明确的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列为我国属性之一.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对于应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合理性产生质疑.
在美国金融危机中,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将矛头指向美国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如果未来全面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市场可能面对更大的争议.
要想把复杂的公允价值系统工程计量的风险最小化,就必须科学的设计改革方案,确保公允价值会计得到有效实施,充分考虑到各种变量和不确定因素,稳步推进公允价值计量来减小风险.
二、公允价值简述
公允价值的含义是在1995年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会议上,由国际会计委员会提出的,被记录在《金融工具的披露和列报》一文中.其主要含义是指在公平交易的前提下,当事人自愿进行负债清算和资产交换,并且对流程要熟悉.
我国提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在202月25日,由财政部发布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一文中,其中明确提出,在公允价值计量条件下,负债和资产应该遵循公平交易原则,交易双方在熟悉交易情况下对债务清算和资产进行自由交换.
公平交易是公允价值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参与交换的双方对市场交易准则的信任而达成的共识,这种潜意识上的共同交易价格就被认称为公允价值,能够客观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
1.若无相反的证据证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自愿的,公允价值必须在公平交易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才能产生,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
2.不同主体得出的价值信息缺乏可比性,计量客体的价值凡不是在市场上达成的,而是其他不同主体的主观价值判断形成的都不能视作公允价值.
3.对于某些不存在的实际交易,可以在市场上找些类似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单位.
4.如果市场上出现没有类似交易价格的情况,那么必须在合适、恰当的基础之上做出评估,确定恰当的计量属性,如果有相反证据证明此估算是不正确的,那么就应该进行从新评估.
三、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公允价值以市价作为计量的基础,最关键的问题是市价是否是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的反映.如果想以市值计价来反映资产未来真实的盈利能力,那前提条件就是金融市场得是有效的.相反,如果金融市场是无效的或者低效的,以市值计价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效果.
(一)增强了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
当市场的流动性比较弱时,金融机构往往利用短期融资来弥补长期资金的缺乏,这是造成金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资金流动性较弱的环境里,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被低估,资产往往也被低估,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高,使投资者对低迷的金融环境更加悲观.
(二)使经济周期变得更加波动
公允价值对市场周期具有明显的影响效应,即在市场高涨中,价格的上升将会计算到收益之中,这就容易推动资产价值的提高,从而会影响到对金融产品的评估预算;而在市场下落中,又会降低资产价值,影响收益,压低市场产品价值,造成价格下跌情况的发生,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三)对金融机构模式产生影响
理论而言,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主体行为和结果进行描述的信息系统.在金融市场秩序有效情况下,它能够实现信息反馈,能够很好地引导投资者进行数据分析.因此,这种信息系统一般对经济主体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四、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 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
1.会计公允价值中的信息质量问题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中规定,会计信息的使用必须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联,并且这种特征将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评价标准.然而,公允价值信息评估运用中,常常出现以未来现金流、市场价格、模拟评估等作为金融计量工具,以此为投资者提供服务,进而改变了这种相关度.
2.公允价值假设条件丧失后所造成的信息质量问题
公允价值的自引入到会计中以后,其可靠性就受到多方面的猜测质疑.当市场在活跃情况下,可以直接观察出公允价值的计量依据,这个时候的信息可靠度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市场一旦缺乏活跃,公允价值的计量依据则由主观判断,这就容易造成信息失真,甚至会出现被人操控的情况发生.
3.公允价值退出概念与可持续经营之间的矛盾
公允价值存在以下几种假设,如在每一季度末,实体单位会根据模拟估价或市场价格做出资产或负债的清算交换.这和资产负债的清算大致相同,但却和会计假设的可持续经营存在矛盾.
(二) 会计公允价值的改进策略
1.健全完善我国会计公允价值的理论前提
我国会计公允价值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会计人员的专业评判技能还比较缺乏,经验严重不足,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因此,加强会计人员公允价值的评判能力,提高评判标准和规则是进行公允价值评判的前提,也是公允会计实务操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2.不断完善会计公允价值的应用
虽然公允价值与市场价格不相等同,但市场价格的可靠程度却相对较高,并且比较客观公正,也是公允价值最简便的评判来源.因此,应该加强对各级市场的培育,尤其是材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以此来确保会计公允价值来源的直接、客观和公正.当然,对于会计准则的制定者来讲,要进一步加强公允价值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努力汲取外界先进经验,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会计公允价值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在公允价值评估方面的技术投入,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对其进行不断改善、探究和完善.
五、结论
虽然公允价值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它的实施不仅孕育着巨大的机遇,同时尚存在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不确定因素.会计公允价值在实际运用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显得差强人意.但公允价值这种会计计量模式却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的日益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将不断的健全完善,资产评估行业也将不断的完善健全,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也将在现实应用中不断的改善完善,此种模式在未来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只要充分发挥公允价值的优点,避免缺陷与不足,充分综合各种变量因素,科学设计方案,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公允价值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善公允价值所需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就会使实行公允价值计量的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金融界和政客对公允价值的指责,只会让会计界痛下决心,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完善的公允价值会计,必将称为21世纪计量模式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潘念萍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J].会计之友,(06):154.
[2]刘思淼.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与监管启示[J].会计研究,2009 (08):356-357.
[3]王建成,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J].会计研究,2009(05):89.
[4]夏成才,邵天营.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J].会计研究,2007(02):269-270.
2.金融创新毕业论文 篇二
2008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创历史纪录的559万, 比2007年增加64万人, 而2009年将突破600万人。与此同时, 200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9%, 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 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必然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尽管如此, 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 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 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原本风光无比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 几乎都大幅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 而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外资银行也放缓了发展步伐, 地产、汽车、广告等实体经济受到波及, 石油石化、能源、矿产、出口贸易、物流类也前景不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 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 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与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反, 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 给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压力。
2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前景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 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重要的是,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球竞争以及中国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导致中国不能永远享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 产业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 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应该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国家创新战略, 这将使得我国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赖于基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高端劳动力群体。可以说,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初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这为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增长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 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教育部门积极出台七大举措全力促进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是教育系统迅速行动, 逐级落实责任, 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就业。二是千方百计为毕业生, 特别是为受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专业的毕业生收集岗位信息。三是举办系列招聘活动, 全面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四是全面加大创业支持力度, 大力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五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 重点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六是广泛组织实习实践, 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七是要求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积极应对形势变化, 加强对毕业生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 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 帮助学生坚定信心, 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积极主动地就业;同时, 大力倡导“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 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此外, 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也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 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3金融危机下毕业生的应对之策
逐年增加的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与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不言而喻。然而面对已成事实的严峻就业形势, 大学生们更要学会冷静思考, 积极行动, 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3.1调整心态、理性分析
首先, 大学毕业生要相信市场是公平的。职业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团队合作好的大学生, 永远会被市场需要;要自信通过努力, 是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 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就应该多了解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和就业形势, 并提早规划自己的职业, 不要把自己关在学术的象牙塔里。最后, 大学生要清醒客观地认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 应该变压力为动力, 适当降低期望值, 还要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 也就是要放低姿态, 要懂得从基层做起, 吃苦耐劳, 这样的态度更能获得就业机会。
3.2积极行动、调整策略
俗话说, 求人不如求己。要想比别人多点机会, 就必须要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 尽早到单位进行实习, 以此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 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积极主动地就业。要多尝试, 不气馁, 善于总结, 能客观评价自己, 避免高不就低不成, 应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 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 不要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尽管金融危机会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但我国政府出台的大力度拉动内需政策, 将带来不少新增就业机会和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同时, 农村基层岗位和中西部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依然给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只要毕业生能正确认识自己, 找到能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并不困难。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 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并不特别明朗, 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应有长远打算, 寄希望在短期中就能找到合适工作是不现实的。
3.3掌握方法、轻松面试
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份清晰的简历, 所以求职的第一步是要学会制作个人简历。简单明晰的简历更容易让招聘方抓住重点。因此简历一般用A4纸打印一页即可, 最多不要超过2页。简历内容应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知识结构 (所学专业及核心课程的列表) 、实践经历、获奖情况、技能证书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兴趣爱好。在“应聘职位”一栏, 不要为了增加录取可能而填写过多的职位, 一般填写一个职位, 最多不超过两个职位。一般, 招聘方接到求职简历后最关注的内容依次是:社会实践和兼职经历、所学专业、毕业院校、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性格及爱好特长、外在形象等。在面试中, 企业最看重的首先是个人潜质, 也就是应聘者与岗位的匹配度;其次是专业知识、谈吐、个性特征和形象气质。而在人的素养方面, 最不能让企业负责人接受的是“不诚实”。所以在面试中要尽量放松, 恰如其分地展现自己的风采, 切忌夸夸其谈、虚假捏造。
遭遇金融风暴就业形势可能较严峻, 大学生对此要足够重视, 但也不必焦虑, 目前受影响较大的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而且并非所有专业都“过冬”。调查显示, 不同的专业区别很大, 外贸、房产、金融、物流等专业受冲击最大, 而受国家拉动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 基础建设、能源电力等行业反而有些企业大幅吸纳人才。
3.金融创新毕业论文 篇三
关键词:金融专业;大学生;就业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衰退,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波及,就河北省而言,四大国有银行自2001年以来招聘连年下降,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2005年左右便完成了基础营业网点的建设,招聘也越来越少,在这种艰难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对河北省高职高专的金融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我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我省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面向金融业一线的银行柜台操作人员、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及证券投资人才等,这种培养应用型行业一线人才的高职教育是区别于其它本科高等教育的。但是这种针对金融业一线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高职金融人才似乎并没有引起相关就业市场的关注,根据我们对近几年用人单位招聘我省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的需求率是最高的,比率是69.15%;其次是研究生,为25.47%;最低的是专科生,为5.38%。由此可见,我省高职高专金融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一种很不利的弱势地位。
二、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我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困境是由社会环境和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等问题综合造成的,因此,我们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解析我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社会环境问题:
国有银行改革以来进行的裁撤原有不适应银行发展的老员工、招聘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学历的应届毕业生的人员招聘计划,已经基本完成,人员招聘计划主要指向了拥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高精专的人才,对于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招聘,条件也基本上放在了 “211”、“985”等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基本上封闭了高职高专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进入渠道。
而随着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大多数股份制银行在河北省进行的网点建设完工,人员招聘也在急剧的减少,其人员招聘基本上放在了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国有银行旧有员工方面,已经很少在面向于高职高专金融专业毕业生进行招聘。近几年来国内经济的持续疲软,更是波及到金融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制约了金融行业的人员需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引发了大量的国际性金融机构破产,金融行业裁员严重。导致许多在发达国家金融行业工作的从业人员不得不返回国内进行再就业,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海归”留学生的回国就业,都进一步加剧了整个金融行业就业市场的竞争。在这种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我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无论是在学历方面还是在从业经验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其在金融行业的低就业率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二)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缺陷和不足:
在我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高职院校较为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以及业余活动的“繁忙”等原因,疏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追求“60 分万岁”,缺乏自我控制,大量的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没有充分的利用自己的在校时间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我素质,在就业机会出现时,却由于知识面过窄,知识储备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而错失就业机会。(作者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东显.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0,(2).
4.金融毕业实习周记 篇四
第十二周
到今天为止,已经结束了第十二周的实习工作。现在公司致力打造金融超市品牌,要求跟客户说的不再是银行存款贴息。而是我们这里是中祯财富,是做金融超市的,提供投资理财融资咨询服务的。可是刚说完几句话,不是说很忙没空,就是没兴趣直接挂电话,客户似乎不太接受这个金融超市,可能第一次听说金融超市吧?一连打十几个都是挂。本来这周都是阴雨天了,又被人拒绝,甚至会被客户骂,顿时心情又沉重起来了。现在打电话的感觉像又回到了当初打存款贴息+一样,要不断的刷电话量,才有意向客户。总之努力了,虽然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努力肯定是没收获的。自己在公司的实习也快接近尾声了,再努力一下!
5.金融学毕业鉴定 篇五
在专业学习方面,我学习的是国际金融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胜任外向型经济工作和适应国际竞争的专门人才。通过四年学习,我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金融、国际金融实务、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电子商务、会计学、财政与税收等专业课程。其中四门学位课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同时顺利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学业平均成绩超过75分即将取得东南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毕业鉴定《金融学毕业鉴定》。本人学习态度端正,由于大学的授课和高中时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在课下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须自己钻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而我也非常喜欢去图书馆学习,迄今为止大学阶段已看课外书籍一百多本。大学以前,一般学生都是死读书的典范,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进入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也在不断地成熟。毫不夸张地说,大学四年没有安心地在图书馆好好看基本书,那就绝对没有真正意义上读过大学。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改变人思想的地方。本人还注重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每逢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完成实践报告。
在综合能力方面,本人大学四年来一直担任班级组织委员。尽管有时候会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更累一些,但我自己对此很是满意。毕竟在这锻炼中提升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包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能力,做人与处世的能力等等。另外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工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我的爱好也比较广泛,对体育方面都比较感兴趣。曾代表班级参加校首届体育知识竞赛并获得了三等奖。课余生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最大的爱好是踢足球。在去年的校首届足球联赛中,我作为主力参加了国贸专业队,并在六场比赛中打入了五球,其中包括联赛首球和决赛第一球,最终我们专业夺得了冠军。
在操行品德方面,各方面表现也很出色。在生活上,我崇尚简单质朴的生活,不铺张不浪费,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我的时间观念也比较强,约好的时间总会提前到达。小时候的生活也锻炼了我的吃苦耐劳精神,自理自立的能力。我热心待人,诚实守信,具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勇于挑战自我,有思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我与同学关系极其融洽。四年来,我不断的自我反省,努力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6.经济金融毕业论文 篇六
摘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金融经济和谐发展的根基,具有长远、根本性的意义。
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了解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并且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解决,帮助实现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的金融经济快速、和谐发展。
关键词:金融经济;发展;金融生态;构建
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包括金融业的生存与发展相关的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同时包括文化、人口、地理等多方面的作用,这是站在广义的角度谈金融生态环境构建。
如果从狭义的角度说,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主要是在微观层面上进行,比如社会的信用体系、中介服务、会计准则等等。
通过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准确把握金融运行的规律,帮助金融经济实现和谐发展。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对于金融业发展的意义
(一)金融业的科学发展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业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做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以科学发展观发展金融业,让整个金融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金融业是我国信贷资源的掌控者,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够将微观经营与宏观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信贷资源配置的效率能否提升,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可持续的提供资金支持。
(二)金融体制改革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我国的金融行业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初步形成规模,同时在分工协作、门类方面都做的比较好,支持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虽然我国的金融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有不够好的地方,比如其脆弱性、不和谐性,应该加强深化改革。
这种深化改革要依靠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推动利率的市场化,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等等。
(三)金融业的稳定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是有风险的行业,如果风险累积在一起可能会引起金融危机,一旦金融危机发生,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势必遭到破坏。
建设金融生态环境是保证我国金融业稳定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基础。
只有金融业稳定,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人们生活也才能够稳定下来。
(四)金融经济的和谐发展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资金流向,目前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对地区、有关企业等进行内部评级,金融生态环境优质的地方会吸引到更多的资金。
相反的,资金便会流出去。
所以,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只有重视这个问题,才能够促进地区金融发展,提高地区金融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金融运行的质量好坏也受到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
如果金融生态环境差,可能会让银行面临着很多不良贷款,信贷投入的能力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整个地区的金融运行质量下降。
金融是否能够和谐发展也受制于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让金融业提高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
二、金融生态环境构建方式
(一)用金融相关法律作支撑我国金融方面的法制务必要健全起来,加快金融机构的破产法出台,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从而监督进行机构合法、稳健经营。
如果金融机构要破产的话,需要遵循市场原则,其成本的承担着应该是该金融机构股东、相关利益人,避免依赖国家的财政处理其破产情况。
(二)做好风控保证公众利益金融行业历来都是有风险的,政府作为金融监管的主体,有职责保护公众利益,制定完善金融监管机制,构建“一行三会”的协调机制。
将人民银行作为主导,为地方金融行业与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研究实施办法,保障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组织有规划的进行。
(三)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当前,我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企业信贷的咨询系统,通过互联网可以查询到每个人的信用信息情况,这也有赖于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通过这样的手段可以实现信用资源的共享,同时维护债权人的权益,通过掌握客户的信用情况达到降低信贷风险的目的。
这样一来,信贷质量逐步提高,社会信用环境质量也得以提升,有助于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四)金融产权制度与法人治理要做到金融业快速和谐的发展,需要推动产权多元化发展,保证金融主体多元化。
在金融投资的主体方面扩大范围,同时也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一系列改革,在治理结构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并且要积极进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花钱买机制”。
(五)经济运行环境的优化在进行经济环境的优化方面,需要将银政与银企之间关系的改善作为基础,之后分“三步走”。
其一,调整布局和结构。
我国的产业政策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相结合,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
其二,优惠政策的推出。
出台一些有利于金融行业发展的政策,帮助金融行业获得经济效益与经营质量的双提升。
其三,打击金融犯罪违规行为。
金融领域一直是违法犯罪滋生的重灾区,通过打击各种金融犯罪行为,也包括一些逃债行为。
加强执法力度,为我国的金融机构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安全保障。
三、结束语
总之,促进我国金融经济和谐发展需要构建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而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国政策的支持。
金融行业上下一心携手努力,既要创造有利于金融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也更加要注重人民的利益,做好风险的控制,保证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失。
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金融经济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宏莉.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经济和谐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3):219.
[2]刘继平.杂议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4):14-16.
[3]黄晶玮.和谐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善[J].经济视野,2012(10):180.
7.金融创新毕业论文 篇七
1 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1 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负面影响
1.1.1 导致大学生的厌学情绪, 造成学习动力不足。
因金融风暴, 许多企业大量裁员, 招聘人数萎缩, 在这种情况下, 大部分企业更青睐“技工”———有技术的员工, 而不是大学生, 因为他们能尽快为企业创造利润,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读书热情, 一个本科生还不如一个“技工”呢?大部分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 是为了将来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 然而, 在这种情况下, 毕业即失业, 这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导致厌学情绪。
1.1.2 增加毕业生的心理压力, 导致不良后果。
在金融危机下, 失业是一种残酷的命运。据报道, 清华大学研究生因找不到工作在福建跳楼身亡, 说是不愿成为家里的拖累。来自农村的部分学生, 有“光宗耀祖”想法, 读大学不仅承载着父母的希望, 甚至是整个村子的希望。而如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这不仅给大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而且让大学生更觉得有愧于父母, 甚至要承受父母所处的生活环境的舆论压力。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大三女生刘伟因“求职压力过大”而自杀, 失业可以使一个人的生活陷入绝境, 甚至可能出于悲观而做出破坏性的选择, 从自暴自弃、自虐自戕到攻击社会, 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
1.1.3 迫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考研, 造成恶性循环。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造成就业压力激增, 于是不少学子纷纷选择考研。2009年全国124.6万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4.6万, 增幅约为4%。据文都教育考研专家徐之明分析, 2010年考研人数将大幅度增加, 预计将达到180万人。然而, 物以稀为贵, 什么东西到了批量生产, 质量就达不到保证了。据报道, 过去10年间我国研究生规模急剧膨胀, 增长超过7倍, 在校生从1998年17万人, 剧增到2008年的128万人, 其中博士研究生的数量更是超越美国, 位居世界第一, 2006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2005~2006) 》就显示, 56.9%的硕士生导师和47.8%的博士生导师认为研究生质量在下降。三年之后, 研究生就业及有可能面对挑战, 到时会同样因就业压力而继续读博, 这就造成恶性循环, 使得逃避就业压力而读书的人, 不得不在书海里挣扎, 且素质不一定能得到提升。
1.2 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正面影响
1.2.1 根据人才需求, 转变就业观念。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造成巨大求职压力, 他们的求职心愿更加务实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已降低了求职的期望值, 他们不再只青睐于大城市了, 如北京、上海、深圳等等, 而是去省内的较大的二线或三线城市, 他们的目光有所下降。二是大学生不再把自己当成“天之骄子”, 不能吃苦, 眼高手低, 这些将不再是当代大学生的特征, 他们已作好了吃苦的准备。三是大学生不再去追捧那些热门专业如金融、地产、外贸类企业, 而是根据自身兴趣, 本着“先就业, 后择业, 再事业”态度去应聘。
1.2.2 适应市场变化, 提升创新能力。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情况下, 为适应企业的要求, 毕业生在不断改变自己, 使自己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 不再单纯的去追求一张文凭, 而是把目光放在能力提升上, 追求实际。大学生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想出新点子、新方法, 提升创新能力。新华网兰州2009年3月20日电, 一些冷门专业毕业的研究生, 用本科文凭择业, 靠“老本行”找饭碗成为研究生“曲线就业”的新方法。
2 金融危机条件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应对策略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中新成长劳动力的一部分,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还关系到国家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所以政府、社会、学校、毕业生应联合起来, 以不变应万变、“稳定压倒一切”的方法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力保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稳定就业。
2.1 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2.1.1 完善规章制度, 净化求职环境。
金融危机下, 企业招聘人数大幅减少, 然而有些企业却在招聘会上, 虚设岗位, 招而不聘, 这样误导求职者, 导致“就业倦怠症”和“求职疲劳症”, 让求职者信心丧失殆尽。所以, 政府应尽快完善就业市场的信息管理, 实现招聘信息真实透明, 政府可以直接与企业进行沟通, 反复确认岗位, 核实需求量。还有许多企业违约协议, 企业无限期推迟上岗时间, 使领到毕业书的大学生不知何时上岗, 对此,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比如, 要求报到证应在大学生毕业之前发放, 有效期为一个月, 在此期间, 用人单位应该接受学生。政府应完善规章制度, 给大学生求职一个良好的环境。
2.1.2 降低创业门槛, 营造宽松的环境。
为促进大学生毕业生就业, 政府部门想毕业生之所想, 急毕业生之所急, 把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放在首位, 制定许多优惠政策, 去年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 全方位支持创业者。但当前就业压力也并没有马上转化为创业的行动, 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很少, 其中原因除了创业难之外, 还有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和前置审批程序过于繁琐。所以, 政府必须把创业门槛降低, 甚至实行创业的超国民待遇, 给创业者一个宽松的环境十分必要。
2.1.3 加大就业经费投入, 落实优惠政策。
根据官方乐观预测, 到2009年6月底大学生毕业离校时, 初次就业率能维持在70%水平, 按611万毕业生数据计算, 至少有180万学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 对于这些学生, 虽然有大学毕业生实习基地, 有部分高校的科研实习计划和“学士后”计划, 解决毕业之后的暂时去处, 但是, 他们终究要走向就业市场。而2010年的大学毕业生数据, 将在660万以上, 就是在正常情况下, 就业形势也很严峻, 而眼下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 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能否有所增加, 尚难预料。所以, 政府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到基层的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政策, 针对未就业毕业生的大学生职业培训基地, 及以支付新进大学毕业生职业培训费用的方式 (或者税收优惠) 鼓励企业招聘新大学生, 这些措施, 可以从“救急”转为固定措施, 继续适用于2010届毕业生, 为此, 政府部门应该统筹对大学生就业的经费投入, 而不能到了来年, 再重新思考对2010届毕业生就业的促进办法。这样, 可以更早启动就业工作, 完善配套措施, 落实优惠政策。
2.1.4 完善政策机制, 鼓励大学生从事特定的职业。
任何国家都难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大学生从事特定职业的问题, 这需要国家通过有效的政策介入和刺激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 鼓励大学生到特定的地区、特定的企业、特定的职业就业, 并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2003年中国启动的“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 之后实施的“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都具有开创性的价值。今后还应在激励的具体化、补偿水平的确定以及大学生未来发展上实施更多的完善措施。
2.2 建立高校职业指导体系, 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
2.2.1 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 完善职业指导体系。
大学生在上大学期间, 政府、企业、学校就应形成以就业指导培训、综合能力素质测评、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就业支持等为内容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通过建立和发展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 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和择业观,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 并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决策, 让他们能够将职业规划战略融入其终生规划之中。作为学生培养基地的大学首先应当设立自己的就业咨询服务部门, 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职业信息、建议与指导等便捷的就业服务, 并应考虑将职业指导和职业管理融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之中。
2.2.2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包括供求信息市场、就业指导市场、就业培训市场和人才交流市场等要素。这些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互为补充, 形成一个整体, 促进毕业生就业。目前, 供求信息渠道不畅通, 供求信息的及时传送严重堵塞;就业指导工作, 缺乏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人员, 缺乏培训就业工作人员的优秀专业教师和优秀教材 (就业法律法规、就业心理) , 指导活动主要停留在大学课堂上, 集中在群体指导上, 学校的个性化指导人力不足, 政府所属机构和社会上的个性化指导几乎是空白。高效要逐渐形成一个功能齐全、服务全面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就业信息市场和就业指导市场的建设, 重点是建设就业信息网, 这是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核心。
2.2.3 组织人才交流会, 搭建人才供求平台。
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应该采用多种措施来应对金融风暴带来的就业困局。然而高校以往的职业指导工作方式相对传统, 就业信息的收集方式为被动等待, 指导形式多为笼统的指导讲座, 这样一来职业指导的效果是事倍功半, 所以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 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进一步稳定原有的就业渠道, 拓展新的就业渠道, 组织人才交流会, 使人才交流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多交流多沟通, 达成协议。
2.2.4 探索“1+2+1”培养模式, 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长江大学正在实行“1+3”模式, 就是大一主要把精力放在英语四级等基础课上, 剩下三年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这种方式取得一定的效果。其实, 我们可以探索“1+2+1”模式, 大一打好基础, 大二大三主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大四可以到企业生产现场,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完成毕业设计, 这样可以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仅避免了平时毕业设计的形式性, 而且真正让毕业生是学有所用, 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这些能力正是企业单位所期望的, 这样毕业生就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2.3 树立市场意识,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3.1 参与社会实践, 了解企业需求。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15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民营及高新技术企业、三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部分高校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 8类求职大学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就是, 在最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对企业忠诚, 有团队归属感、不苛求名校出身, 只要综合素质好、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有专业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带着激情去工作。我们了解企业的需求, 就明确了目的, 就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参加社团活动, 利用寒暑假多到企业里实习, 锻炼自己能力, 脚踏实地充实自己, 尽力缩小与企业的差距。
2.3.2 主动适应企业需要, 选修企业要求的课程。
如今就业形势严峻, 不再是等着企业来找我们, 而是我们要主动出击, 学习企业文化, 主动适应企业的变化、理念、氛围, 在学生生涯和职业生涯之间, 建起一座桥, 选修企业要求的课程, 比如在校内选修一些专业课程, 丰富自己的基础专业知识;培养自己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例如:动手能力、综合素质、英文能力等。而这些在求职中是非常重要的, 多方面提高自己, 使自己尽快步入职场, 符合企业的岗位要求。
2.3.3 增强自身素质, 提高竞争能力。
大学生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训练, 提高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道德素质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素质, 它包括责任心、诚实正直、职业道德等, 因此大学生应该首先提高道德素质, 增强自身就业能力。其次, 注重能力素质培养, 增强核心竞争力。当前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主动性和适应能力这四项就业能力因素中的核心能力, 才在就业的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获得职业的发展和成功。第三, 加强运动锻炼, 增强健康素质。成功的事业寓于健康的身体, 大学生应该在学校加强体育锻炼, 炼就健康的体魄, 为就业和将来事业的发展打好体质基础。
形势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与时俱进, 更新观念, 遵循市场规律, 把高等教育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之中, 搭建起学校和企业之间人才供求的平台, 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武亮, 苏勇等.没找到理想工作压力太大[EB/OL].http://news.sina.com.cn/s/2006-11-01/000011382758.shtml, 2006-11-01.
[2]大学生自杀背后的毕业生就业调查[EB/OL].http://www.tianjindaily.com.cn/hotnews/content/2009-04/13/content_744314.htm, 2009-04-13.
[3]童大焕.扩招研究生恐难解大学生就业之渴[EB/OL].http://www.news365.com.cn/wxpd/sp/fd/200902/t20090227_2217834.htm, 2009-02-27.
[4]都振兴.试析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5]马贵舫.创业门槛低点儿, 再低点儿[J]人才信息报, 2009-04-25.
[6]余春玲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 2.
8.金融创新毕业论文 篇八
【关键词】:金融风暴毕业生就业
2008年蔓延垒球的金融危机对经济带来动荡,也对人才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受到影响,被迫减产甚至关闭,难以为继。很多企业不得不削减用工人数,校园招聘的岗位也没有往年多了。与此同时,今年的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预计将超过600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就业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一个大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心态及特点
大学生就业心态在不同群体中表现不同。2008年的金融风暴对大学生就业存在—定的影响,许多毕业生感到非常迷茫,也感到很紧张。
就业地区上,大部分毕业生将就业地区放在了东部,仅有很少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去西部。2009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00万,其中,东部省市吸纳了将近50%的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以广东为例,预计今年将有50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求职,加上超过40万中职、中技生,也就是说将有超过90万的毕业生在广东职场上竞争职位。其他东部省市的就业竞争也非常厉害,而西部地区的竞争相对来说要小一些。但是还是有很多毕业生拼命去东部地区竞争,也不愿意去服务西部。
在职业选择上,大多数毕业生将目标瞄准了公务员,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各省市公务员招考竞争也很厉害,一些学生是逢公务员必考,一年之内辗转数省,路费、报考费花了不少,却没有什么结果。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学生们的求职热点向工作较稳定的国企和科研部门转移。不少毕业生认为大企业、大单位发展前景好,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对一些小企业嗤之以鼻。
在就业情绪方面,很多毕业生存在焦虑、幻想心理,情绪上存在障碍。许多毕业生在求职前往往踌躇满志,信心百倍,希望能够获得一个自己满意的职位,但同时也有很多毕业生也担心很多问题,如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专业特长能否得到发挥。很多毕业生在未确定单位之前非常地急躁,整日忧心忡忡,无所适从,有时候会失去自我控制。
二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高校扩招太急促,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了48%,其中,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9万人。2005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比1998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如今,高校扩招已经进入第10个年头了,政府数据显示,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人。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太多了,很多学生毕业也就等于是失业,就业上存在很大的困难。
2毕业生自身方面的原因。高校毕业生难就业其实也与毕业生自身有关。很多毕业生就业心态没有调整好,整天限高手低,只盯着公务员和大单位的岗位,对小单位不放在眼里,在地域选择上也很局限,只选择发达地区或者是自己心仪的地方,对于别的地方看都不看,找工作时就非常被动。还有很多学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将就业领域局限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不少大学生认为,找到的工作必须是和自己的专业相符合的工作,否则自己的大学就白上了。
3金融风暴对就业产生影响。现在还很难预测2008年美国次级债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肯定会影响2009年大学生就业。很多企业缩减用人计划甚至被迫裁员,也有宣布中止今年的大规模招聘计划。垒球经济低迷,中小企业的出口业务受到较大冲击,东莞每月都有几百家小企业或搬迁、或转产、或倒闭,形势不容乐观。垒球经济低迷,高校学子们在应聘之余时时感受到寒意,虽然很无奈但也只好面对现实。
4用人单位提高就业门槛。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就发生变化了。以前是用人单位去学校求材,现在却变成了诸多毕业生求着用人单位提供一个职位,用人单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用人单位纷纷提高门槛,对毕业生的要求增多。比如,很多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的毕业院校、第一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就学生方面来说,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只是从理论上接受教育,实践机会非常少,缺乏工作经验,不能迅速适应工作。这就给高校毕业生就业设置了障碍。
三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今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非常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要靠政府的支持,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各项相关措施,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以便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并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从根本上解决了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毕业生不是很愿意去基层工作,政府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尽可能拓宽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在城市中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大学生自我创业。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提出对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经营用地等方面提供支持,但规定的并不明确。政府应该抽出专人负责,针对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就业促进政策,政府鼓励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限制什么,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引导大学生创办能够产生较大社会价值的项目,能够发挥专业特长的项目,同时各级部门应该定期进行监督与管理,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2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确立正确的择业标准。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很盲目,弄不清楚自己的择业标准。在当前严峻的就业现实下,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弄清楚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明确自己的择业目标,确立正确的择业观。目前的就业形势要求毕业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不能单纯以薪水或就业城市作为选择目标。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很多企业为了缩减成本,对用人计划进行了调整,对所招聘的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将与很多失去工作需要重新就业的人一起参加竞聘,与这些人相比,毕业生在工作经验、工作技能方面占劣势,但工作热情要比他们高,毕业生需要保持虚心好学的心态,正确面对现实,对自己正确定位,做好职业规划,必要时可以选择专业咨询机构来包装自己,争取让自己顺利就业。
3高校要加大对就业指导的投入,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就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就业指导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公共关系学,管理学、法律等相关知识,同时要了解专业的发展空间、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等。日前很少有高校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都是由辅导员或行政管理人员兼任就业指导课程,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授课效果不是很好。为此,高校必须要加大对就业指导方面的投入,选派专人接受系统教育和培训,适应新的形势,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增加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价值观,讲课形式上要多样化,采取理论讲授与就业训练活动相结合,让就业指导课真正发挥作用。
【金融创新毕业论文】推荐阅读:
机构金融创新08-21
创新农村金融体系08-31
金融创新与发展11-01
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07-05
农发行金融创新初探10-24
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基地10-08
互联网金融与科技创新06-16
xx地市金融服务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