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简介

2024-11-21

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简介(精选4篇)

1.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简介 篇一

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观后体会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幼儿园在开展系列庆祝活动中,组织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内容丰富,意义深远。

五月二十二日下午,在老师的组织下,幼儿园参加活动的小朋友都准时在纪念馆门前集合。亲子班的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首先在王进喜爷爷的塑像前合影留念,然后兴致勃勃的走进纪念馆。

在讲解员的引导和宣讲中,大家了解到了王进喜爷爷在旧社会吃不饱穿不暖的童年,了解到他长大后为石油事业奋斗的决心。随后的讲解,在大家面前展现了王进喜是怎样带领石油工人,人拉肩扛发展大庆油田的场面;又让大家再次体会到,在大庆油田会战初期,在如何艰苦恶劣环境下,是王进喜许下了庄严誓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更是在他的带领下,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感召下,大庆的石油工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通过参观学习,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铁人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参观学习,不但丰富了“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的内容,而且让从小就生活在大庆油田的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通过参观学习,让小朋友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我们十分感谢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集体参加爱国教育的机会。希望孩子们能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加珍惜今天的快乐生活!

2.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简介 篇二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大庆,它有着非常光辉的历史。我的家乡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他就是被誉为“铁人”的王进喜爷爷。10月17日我们外国语学校组织初一年级的全体同学,徒步从外国语学校到铁人纪念馆参观。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徒步走这么长的路。一开始走的时候,我感觉微风轻轻拂着脸庞也轻抚着树叶,有的金黄的树叶打着旋从树梢飘落到我们身上,像是与我们玩耍。明媚的阳光轻柔的洒在我们的身上,使我们的心情也像阳光一样明媚。走了一些时候,风好像不再那么轻柔了,像刀子一样割着我们的脸。阳光也没有了刚才的柔和,只剩下刺眼的光芒,让我们睁不开眼睛。刚开始轻快地脚步,也变得沉重的。但是,远远的看到纪念馆门前铁人手握刹把的巨大雕塑时,我们又来了精神。向我们的目标快步走去,铁人纪念馆终于到了。

在登上铁人纪念馆楼梯时,我留意的数了一下它的台阶有47级。我从前听说47级台阶代表着铁人的一生47年。我不禁想起他曾经说过的:“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的确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入纪念馆。步入大厅就能看到一面墙,。那是以王进喜爷爷打头的老石油工人们的棕色的石雕。每个人雕刻的栩栩如生很是高大、宏伟。引得我们驻足观望了很久。紧接着我们进入左侧通道。首先是铁人生前一部分遗物的展厅。王进喜爷爷实在太节俭了。他有一顶狗皮帽子又破有旧,真不知带了多少年呀!上面沾满灰白色的粉尘,给我直接的感觉就是他当年跳入泥浆中溅上的泥土。那件棉工服,早已破旧不堪,我看到衣角部位都露出白色的棉絮,蓝色的衣服表面都被洗的发白啦!看来已经穿了很久。王进喜爷爷就是这么节俭。党组织想尽办法对困难职工给予补助,像王进喜这样全家10口人的困难家庭每月有30元的补助,王进喜自己从来不花,他把这些钱省下来都补助给困难职工了。为我们树立了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形象。

3.铁人王进喜的故事 篇三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王进喜两句话: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什么叫人拉肩扛: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

什么叫;“盆端桶提”: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井。

想知道“铁人”名字来历吗?

1960年5月,打会战第二口井时,王进喜被砸伤的腿肿得很厉害,他两次从医院跑回井队,拄着拐坚持工作。

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奋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王进喜累得起不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 “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不愧为共产主义的先锋战士!)

时传祥:掏粪工人

名言:“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

党需要我干到什么时候,我就干到什么时候。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被评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在1959年全国群英会上受到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接见。感到了尊重与平等。(只有在新社会,与刘握手)

焦裕禄:

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1962年冬天,他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

名言: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路线教育,看电影,流泪

镜头1:一把破藤椅(“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镜头2:在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鱼水深情。民爱民亲民,充分反映了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怀。

镜头3:自己的子女不“照顾”:大女儿守凤去学校教书、“邮政局当话务员,都不中,要他到食品加工厂当了一名临时工,安排到酱菜组,改造她的思想有好处。”临走时,焦裕禄又强调一句:“你们不要以为是我的女儿,就另眼相看,应该对她严格要求。” 当时,焦守凤不认为爸爸让她经受劳动锻炼是关心她,让她养成自食其力的本领,心中“实在不满意”。而今,已经退休的焦守凤满含感谢之情地说:“现在想想,爸爸对我们兄妹的爱是一种大爱,他是在教我们怎么做人,怎么生活啊!”

今年4月,习近平同志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省兰考县时,提出一个问题:“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大家来这里学习,要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写于1990年7月15日。

党员干部怎么学习焦裕禄精神?

从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把焦裕禄精神当镜子照照自己。,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

刘云山:敢向好人主义说不 真正红红脸、出出汗

古人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焦裕禄同志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他抱着病痛的身体,忍着肝病的折磨,常年奔波在农舍、田地,置身于群众之中。每当风沙最大时候,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每当雨下得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他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他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焦裕禄同志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

孔繁森的事迹简介

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 里地委书记。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也题词“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邓平寿:生前被称为“泥脚书记”、“田坎书记”、“草鞋书记”、“挎包书记”

他下乡从不坐车,他的办公室永远都向群众敞开,他让虎城镇从一个山区穷镇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镇,最后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出殡那天,成千上万的群众,佩戴白花自发前来为他送行。

邓平寿喜欢下乡,除了镇上开会和赶场,他都要往下跑,不坐车,用脚走,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记一路。虎城的老百姓都说他“不架势”(没架子),给他编了一个 “四子歌谣”:不坐车子,不戴(草)帽子,不摇扇子,手上有块汗帕子。夜晚他总在做两件事:一是打电话,17个村的村主任挨个打一遍,询问各村的情况,交流他白天看到的问题。第二件事就是读书,特别是农业技术书籍。

邓平寿的节省出了名。他在县里开会,总是当天赶回。1999年,他带领镇干部职工10多人到宜昌、武汉考察,原计划6天的行程仅用了3天,节省开支5000多元。然而,镇里有块“永不消失的光荣榜”,榜上公布的都是捐款人员及数目,邓平寿的名字总是排在第一,每年不少于5000元。而到他去世为止,他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只有900多元。

病逝后竟有数千名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护送他的灵车回家,靠的正是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失去了一位自己的亲人

牛玉儒:这是牛玉儒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日子:

化疗刚结束,牛玉儒就于当日下午六点半回到呼市。此时,牛玉儒经过手术和化疗体重已锐减26斤,腰围从2尺9缩到2尺3,1米76的个头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可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一早,牛玉儒拖着病体,以顽强的毅力检查了东河工程、呼伦路改扩建工程、火车站广场建设工程、新华广场改扩建工程;

6月30日,牛玉儒第二次回呼市,出席全市基层党组织庆祝“七一”大会;

7月16日,他最后一次返回呼市,参加市委召开九届六次全委会议,做了近三个小时的工作报告;

8月4日,牛玉儒病情恶化。他让李理拨通了主管经济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吴浩峰的电话,布置了工作。

8月6日,牛玉儒全身水肿,生命进入倒计时。他仍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李理打电话报告自治区党委领导,他一定回呼市参加自治区党委中心小组学习活动,他对呼市的经济社会建设还有许多想法和建议;

8月8日,牛玉儒生命垂危。当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吴浩峰赶到北京看望他时,牛玉儒已经进入肝昏迷状态。

吴浩峰原本只想看一眼牛书记就走,可是牛玉儒一见老吴,就不让他离开,示意他汇报呼市经济工作。在吴浩峰汇报工作的短短20分钟时间里,牛玉儒就昏迷了数次。

8月14日,牛玉儒走了„„ 51年的人生,对于有着火一般工作热情的牛玉儒来说,实在太短。

在牛玉儒眼中,群众利益无小事。面对生死关头他却说:“我没事”。这,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光辉写照。呼市的一位干部说:“我们入党时都面对党旗宣过誓,牛玉儒实现了自己对党的庄严承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牛玉儒属于这样一种人,死亡对他们来说似乎无可奈何。他的全部精神反映在他的工作中,贯穿于党的事业里。尽管他已经逝世,但知道他的人,与这个充满激情的人交往过,回忆起他来,就感到,他仿佛还活在人们的心间。

郭明义事迹简介

郭明义,当选2010感动中国人物,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他敬业爱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感动了亿万群众,被亲切的誉为 “爱心使者”、“当代雷锋”。

他先后捐款20万元,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孩子;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第一批加入鞍山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和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行列。无论是身边工友、同事,还是社会上素不相识的群众遇到困难,他都毫不犹豫伸手相帮,有什么送什么。而自己的家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至今还住在鞍山市郊,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水泥地、白灰墙,没有任何装修。最值钱的电视机,还是团市委听说他捐献了3台电视机后,专门送给他的。22岁的女儿至今住在只有4平方米的门厅里。

2010年8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对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 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随着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的广泛传播,郭明义爱心团队迅速发展壮大,从2010年8月的40个分队、5800多人,猛增到如今的160多个分队、6万多人,每天都有志愿者通过网络、电话、书信等多种形式,源源不断的加入。

4.《铁人王进喜》读后感 篇四

作者姓名:D 作者单位:SY公司**队 联系方式:

为贯彻落实油田公司《关于开展读书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为响应**分公司工会、**大队决定开展读书活动的号召,**11队近期举办了小队读书交流活动,队领导要求大家每人读一本有意义的书。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庆人,作为一名三年高中生活在大庆铁人中学度过的铁人的后代,作为一名现代石油工人,我选择了《铁人王进喜》这本书。铁人王进喜的事迹,从我儿时起就耳熟能详,而今重新细细品味这边书,更多的感慨和感动油然而生。

该书讲诉了王进喜同志,一个老共产党员,如何从一个旧社会的放牛娃成长为新中国的优秀石油工人。王进喜出生在玉门,后来支援大庆,他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新中国诞生不久,目睹列强的经济封锁,面对国家建设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石油的严重形势,王进喜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立誓“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 1 去”,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概,“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终于拿下了储量丰度高、含油范围广的大庆油田。在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中,王进喜带领的1205钻井队,在当时物资极其匮乏人、拉肩扛的艰苦条件下,仅用124个小时就打完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钻井速度最高纪录。而王进喜“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的光辉形象也深深的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他运用积累的经验、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大庆谱写了中国石油史上光辉的篇章,至今为世人歌颂。

王进喜没有文化,解放后自学识字,但是他的很多话都很有道理,很有中国人的气魄。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北风是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诸如此类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在他那个年代,正是有他这样一批人物,坚持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刻苦专研我们国家才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才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才搞出了原子弹氢弹……铁人的精神,就是中国人的精神。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 2 的人。王进喜就是这样的人。

时空转变,精神永恒。如今我重读《铁人王进喜》,又一次被他那种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和工人阶级主人翁责任感所感动。时间跨越半个多世纪,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变化,石油工人的工作环境优越了,生活富足了,但我们绝不能忘记老一代石油工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将这种铁人精神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将这种精神作为企业员工为国奉献的精神支柱。

作为大庆油城的油田子女,我们是大庆油城建设的主力,肩负建设大庆再铸油城辉煌的重任,我清楚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油田工人,就要学习铁人满腔热情的爱国精神;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和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学习他对工作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习他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尤其要学习他的宽容友爱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继承铁人精神肩负起建设大庆在铸大庆辉煌的重任,才能不辜负他老人家对我们后代人的重托。

上一篇:学校食品安全事故校长检查材料下一篇:一些伤感的爱情语句摘抄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