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2024-11-06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精选10篇)

1.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篇一

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图式在英语听力理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激活学生听力理解中的图式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听力理解.本文介绍了图式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听力理解的认识,并探讨了图式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作 者:杨善江 肖德钧 YANG Shan-jiang XIAO De-jun  作者单位:杨善江,YANG Shan-jiang(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江苏,常州,213164)

肖德钧,XIAO De-jun(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常州,213164)

刊 名:宜宾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年,卷(期): 7(9) 分类号:H319.9 关键词:图式   听力理解   听力教学  

 

2.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篇二

关键词:图式,图式理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对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 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 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能在半小时内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写出不少于120词的短文, 内容基本完整, 中心思想明确, 用词恰当, 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学生反应写作有各种各样的困难。语言方面, 单词量不够, 很多单词不知道怎么说, 词汇单一。语法混乱不清, 不能写长句子。内容方面, 学生百科知识不足, 不注意观察思考、不留心积累生活素材, 临到写时, 大脑空空, 无话可说。形式方面, 文章结构不清晰, 无逻辑性可言, 不懂谋篇布局, 更不了解英语国家的写作形式。提高英语写作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题之一。

1 图式理论

图式是长期记忆中信息储存的一种方式, 是围绕一个共同题目或主题组织起来的大型信息结构, 其规模大于命题网络。“图式”一词源自古希腊文, 原意为“外观、形象”, 后来转意为“对最一般的本质特征的描绘, 或略图、轮廓、抽象图形”。图式的典型结构是按层次组织使信息子集归入更大、包容更广的概念之中。其实, 图式可简单定义为记忆中的背景知识和结构。图式可以是一个单词, 一个词组也可以是一个概念, 一条语法规则。

自德国哲学家康德 (Kant) 提出认知图式的概念, 到格式塔心理学家巴特勒特 (Bartlett) 对图式理论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尔哈特 (Rumelhart) 等对该理论的完善, 再到现代的广泛研究, 图式理论历经了22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 对该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图式论的主要论点是, 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 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 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 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康德认为概念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当它与人们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时才产生意义”。概念并非孤立地存储在记忆中, 而是相互联系, 构成了反映现实中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认知结构图式。到了20世纪初,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1932年德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在《记忆》一书中又对“图式”进行了新的解释。把“图式”定义为“对过去的反映和经验的积极组织”.并认为图式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任何与以往经验类似的活动中起作用, 即反复地反映就会形成图式."而一旦形成图式"以后的反映就会受到这种图式的影响.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图式”概念获得了更丰富的含义, 即当计算机、控制论和信息论深入到心理学, 使心理学中关于人类知识表征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后出现的"并被运用于研究阅读、理解等语言认知心理过程。

2 图式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 国外的研究者们就对图式理论产生了兴趣, 并开始了广泛的研究。在中国, 外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们也开始了对图式理论与外语教学这一课题的广泛深入的研究, 主要是研究图式理论对阅读以及听力的提高的影响, 近年来关于图式理论应用的写作教学的研究也有所增多。

在写作教学中, 图式可分为三种: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

2.1 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指学生已掌握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文章则是众多词汇的有机结合。例如围绕“Houserenting”这一主题就可能出现如下词汇:Landlord, landlady (房东) , tenant (房客) , House agency/agent (中介) , roommate (室友) , home stay (host family) (住在当地人家里) , student hostel (student accommodation) (学生宿舍) , dormitory (dorm) (寝室) , flat/apartment (公寓) 。如果学生对这些词汇不了解, 语言图式不足, 就会造成想写不会写的局面。

2.2 内容图式

指与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 它包括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风土人情、地理特征、历史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了解。除此之外, 还要阅读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了解某些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以便正确认识周围, 积累图式。比如作者曾经要求学生写一篇题为“Honesty:Is It Going Out of Style?”的作文。有些学生反映即使是用中文也不知道怎么写, 大家只知道诚实重要, 但为什么重要, 用论文的形式清楚地列出原因却觉得很困难, 而且感觉言之无物, 根本写不到要求的字数。如果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思考过这个问题, 至少能从“不诚实没朋友”以及“不诚实没法做生意”两个方面来展开写的话, 这篇文章就有话写了。

2.3 形式图式

即有关文章篇章结构的知识, 不同的文章类型有着不同的篇章结构。

由于英汉民族思维习惯不同, 某些文体的整体结构有别。如英语说明文段落发展呈典型的直线型, 文章始于主题句, 即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意思, 然后分点说明。也由于他们偏爱直线思维, 在表达思想时直截了当, 他们习惯于把要点放在句首说出。在语言表现上英语句式结构多为重心前置, 头短尾长。比如:Aspirited discussion springs up between a young girl who says that women have outgrown the jumping-on-a-chair-at-the-sight-of-a-mouse era and a major who says that they haven’t.这是个把要点放在句首说的典型句子。另外英语族人在描写情景、表述时间、位置时通常遵循从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 而汉语则恰恰相反。

3 图式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英语写作是一种书面形式的语言能力。它能够反映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技巧,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言输出技能。相关研究表明写作者在开始写作之前需要将语言、语篇知识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储存入大脑的短期记忆结构, 组成各种成分, 辨别其内容、功能, 把这些成分整合, 形成连贯的语言材料。为此, 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 应指导和帮助学生尽快建立并自觉运用图式知识,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1 加强语言教学, 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

具备英语语言知识是写好英语作文的基础。只有熟练地掌握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 建立起足够的语言图式。以词汇学习为例, 学生在写作前就应该掌握尽可能多的与这个话题相关的词汇。教师在写作之前可以先教学生相应的单词, 以便学生建立语言图式。以图表作文为例, 在表达“增加、提高”这类意思时可以先教学生有这样一些词, 并要求他们背下来:increase---rise, soar, climb, go up, get higher, rocket, jump, ascend, grow, shoot up.

3.2 指导学生平时多思考多关注百科知识, 充实内容图式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英美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宗教、体育和娱乐密切相关的材料, 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 增加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积淀。此外应教导学生多关注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多阅读各种新闻等, 增加学生大脑中有用信息的储备量, 构建相应的新图式。

3.3 注重作文形式的讲解, 传输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在开始写作时, 学生常常对该作文的体裁、特点、写作的整体脉络与技巧等缺少必要的了解和掌握, 从而感到无话可说, 无从下笔。另外学生对英语的不同句式也往往不能够熟练地使用, 作文的句式显得单一。缺少对语篇深层次结构的掌握, 学生的作文往往结构松散, 缺少连贯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句式、体裁、以及篇章结构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形式图式。

4 结束语

只有在建立了上述三种图式后学生才有可能激活他们, 在看见相关题目时, 运用头脑中相关的知识进行写作。综上所述, 图式理论给写作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因此,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运用图式理论, 帮助并指导他们建立图式并激活已有图式进行写作, 从而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慧敏.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中国青年科技, 2006 (08) .

[2]李文英.试论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项基于图式理论的实证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 2005 (03) .

[3]王菊芬.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时代经贸, 2007 (05) .

[4]张素敏.掌握图式理论, 上好听力理解课[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11) .

[5]孙爱平.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 2009 (33) .

[6]苏晓萍.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山西科技, 2006 (03) .

3.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篇三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新闻听力;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98-02

在广泛的听力题材中,英语新闻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能够及时地反映世界最新动态,帮助学生了解时事,开阔视野,接触最真实的语言素材。由于英语新闻在结构、内容、句式、词汇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一直是英语听力学习中的难点。许多英语学习者往往只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单方面的提高,而忽视了利用语言学习所必须的背景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听力能力。本文通过对图式理论的分析,认为新闻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闻听力教学中以图式理论为指导,有效的激活学生对新闻听力理解中的图式知识,促进听力教学,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一、图式理论

“图式”最早见于哲学家康德的著作。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 Rumelhart)把图式概念发展为图式理论。该理论强调,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其认知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语言图式指学习者本身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内容图式指与文章内容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类图式在理解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图式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1.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听前图式的激活是思维理解的准备阶段,相关图式为吸收听力篇章信息提供了心理框架,能够为听者指出了听的方向、缩小了听的内容范围,故能缓解听者紧张害怕的情绪,从心理上增加了听者能够听懂的信心。

2.帮助预测和筛选信息。图式可以使听者对语言材料将要涉及的内容有一个预期,当输入的信息激活了听者头脑中相应的图式,听者就会不断地根据自己掌握的图式推测说话人可能会说的话,帮助领会文章的主旨。

3.补充语言表达的不足,有助于推理。当材料中省略了一些常识性的信息时,只要激活相应的图式,听者就能推理出被省略的信息,有助于迅速准确的理解听力材料。

三、图式理论在新闻听力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听力的过程是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的有机结合完成的。对于英语新闻听力这一难点,图式理论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1.重视听前热身训练,激活原有知识图式,同时建立新图式。听前阶段进行的主要任务是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和帮助学生建立新图式,因此,听前阶段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新闻听力材料来说,学生们平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途径在的头脑中都已不同程度地建立了相应的图式。教师应在听力教学中设法激活该图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原有知识图式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培养他们分析、预测、推理和判断的能力:①热身提问讨论:针对所听材料的内容,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并可以适当帮助学生预测即将听到的内容。②扫视文章标题、浏览文后所附练习,大致预测所要听的内容并能帮助判断出注意力应放何处。新闻听力材料往往涉及英美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背景知识,若听者知识面较窄,会直接影响对语篇意义的理解。教师在听力教学训练时应在听音之前介绍与新闻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帮助学生克服理解中的文化障碍。可以通过提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发放阅读材料、讲解、播放相关视频等方式进行。同时,鼓励学生课下关心时事、多积累新闻背景,增加他们大脑中有用信息的储备量。例如,听一篇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以下的准备工作:在热身时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如: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srael and Palestinian? Why is their relationship so intense?通过问题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关于巴以关系的图式,然后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介绍相关背景的知识,如:巴以冲突是中东地区的热点之一,起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不仅有宗教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的外部因素,双方也在谋求发展。在放音之前,让学生预览问题,大致预测所要听的内容,引导学生听重点。完成本篇听力后让学生在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巴以关系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多新的图式,提高获取知识的功效。

2.宏观分析语篇,培养学生形式图式的建立。要引导学生把握新闻听力材料语篇的结构和意义。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语篇特点,英语新闻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①结构特点:大多数的英语新闻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指在新闻报道中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整个新闻报道的开头,作为导语(lead),次要的新闻事实放在导语后,把最不重要的新闻放在末尾。因此在听新闻时,应引导学生抓住导语、段首语,从而掌握整个新闻的精华。②句法特点:新闻报道为了在一个句子中包含较多新闻信息,常采用合并句子的方法,组成语法结构复杂、松散、冗长的句子。通常采用以下三种形式:带分词结构的简单句、带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同位语。在了解英语新闻句法特点后,引导学生建立相应文体图式,逐步培养学生对长句子,复合句的敏感性,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一般规律。

3.听力过程中调整图式。训练学生不断调整图式。在听前阶段学生被激活的固有图式或所建立的新图式对理解听力材料有很大帮助,但产生的预测和推理不一定是准确的,这就有待在听的过程中得到改进。在听力过程中,教师需要训练学生根据所听信息不断调整更新图式。可以训练学生速记能力,对所听新闻材料做摘要,引导他们识别重要细节的信息,记下关键词、句,尤其注意段首句和一些标志词,达到有效记忆所听内容的目的。

4.听后巩固与扩充新建图式。教师应在听音之后训练学生巩固和扩充新建立的图式。同时,就听力技能、相关背景知识、词汇语法知识做出总结,使学生能把刚获得的有关背景知识的新图式储存到长期记忆中。

英语新闻听力一直是听力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认为以图式理论为指导的英语新闻听力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意识到听力教学不只局限于语言层面上,还应重视激发学生对听力的兴趣,帮助学生储备新闻背景知识、语篇特点,使他们大脑中具有丰富的图式知识,从而实现听力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Coady,J.A Psycholinguistic Model of the ESL Reader[M].Mass:Newbury House,1979.

[2]Rubin,J.A Review of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Research[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

[3]庞晓青,张晓春.动用图式理论 改善听力教学[J].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66-73.

[4]孙兵.试论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J].现代教育论丛,1999,(2):43-45.

[5]王晓红.图示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J].社科纵横,2007,(1):173-174.

[6]蒋红艳.语篇模式在voa英语新闻听力中的分析及应用[J].贺州学院学报,2009,(12):95-97.

4.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篇四

论文关键词:图式理论;听力教学;背景知识

论文摘要:英语听力课耗时多、收效低的局面长期困扰着外语教学工作者。图式理论的产生为提高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图式理论强调“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实践表明,在听力课堂中运用图式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确实可以取得很大的成效。

“哑巴”英语是目前英语学习者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因为听力在语言交流中起着其先行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比说更重要。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不仅作为一种成熟的理论而且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已广泛地应用到许多学科。本文从对“图式理论”的概念的理解、发展来探讨如何利用“图式”理论来提高听力教学效果。

一、图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图式”(schema),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781年由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在其著作《纯批评理论》)(CritiqueofPureReason)中提出的:“新的概念只有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图式”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条是由Piaget在1926年第一次使用的,按照他的理论,人的认知是一一系列通过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而获得新的概念的过程,这种过程贯穿了人的一生。正式发展“图式”理论的是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R.C.Anderson,他把大脑中的知识比做一张抽象的大网,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都显示在这张大网中的单元结构中。他认为“图式”在大脑中是按照意思组织起来的,一个人所获得的新的经验或在以前的经验上所增加了新的内容都可以补充到“图式”中;每个“图式”都嫁接在其它的“图式”上,而且每个“图式”都有自己的子“图式”;随着新信息的摄入,“图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或被重新组织起来;子“图式”的变化又可以带动整个大脑“图式”的变化。许多认知心理学家都对“图式”理论做过精深的研究,例如,Carrel和Eisterhold(1983)也把“图式”定义为学习者以往习得的知识(即背景知识)的构架,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图式”(背景知识)结构无论对于L2还是L1学习者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大量的认知理论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新的信息是在对已知信息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下获得的。“图式”理论产生的最直接的意义就在于这门新型的科学不断地应用到了教学领域,并对教学实践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图式”理论和外语教学结合的切合点,以前主要在和泛读教学的结合上,实际上“图式”理论对于听力教学也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利用“图式”理论来提高听力课堂教学效果

图式理论强调,人的信息处理方式主要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时,这种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而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时,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的加工。

听力理解中的“自下而上”的过程是指听者运用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等知识来理解所输入的材料的过程。那么如何利用“自下而上”的模式来建立图式呢?

1.语音图式的建立。基本的语言知识是语言理解的必要条件,听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训练,因为英语发音中的辅音连缀、强读、弱读、连读、省音等都在汉语的.发音体系中找不到任何的共性,这就成了中国学生听力理解的一大障碍。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掌握连读、失暴、省音、同化等技巧,帮助学生熟悉英语句子的重音、语调、节奏等特点,同时讲解基本的英音和美音之间的区别,从而为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打下基础;下面的这些句子是从ListentoThis中选出来的,都存在着特殊的语音现象:a,1wanttospeaktotheMan—agerI(这句话中,want(t,t)to之间存在省音现象),而且在听音过程中,学生要注意感受说话人强烈的语气。b,Wewillbehappytotake(k,k)care(r,)ofit.这个短语中既存在着省音现象,也存在着连读现象)。C,India(r)andPakistan之间存在着增音现象。事实上,只要涉及到英语语言,诸如此类的语音现象贯穿着整个听音过程。因此,听力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巩固这样的语音知识应是听力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有了扎实的语音基础,学生才能够掌握其它的听力技巧,并提高听力水平。

5.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篇五

大学英语教学很长时间一直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课堂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者,忽视了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性,而过分依赖教师,把教师放在学好英语的`关键位置上,这种方法已经逐渐受到质疑.文章主要通过对建构主义教学观、学习观和教师观的研究,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创新思维等改革措施,逐步完善大学英语教学,以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 者:王晓涛  作者单位:晋中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刊 名: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25(6) 分类号:H319.1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  

6.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篇六

图式理论是近来出现的许多新的阅读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掌握图式理论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指导英语阅读教学.本文通过阐述阅读理论的信息处理方式及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旨在说明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作 者:王梅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3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H3 关键词:图式理论   英语阅读   大学英语教学  

7.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篇七

1 会话含义理论概述

会话含义理论是由美国哲学家Grice在1967年提出的。Grice认为, 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 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 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 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具体体现为以下四条准则:1) 数量准则: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2) 质量准则:不能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 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 关联准则:说话要贴切, 要有关联。4) 方式准则:避免晦涩, 歧义, 说话要简要, 有条理。根据Grice的会话原则, 为了使会话正常而顺利的进行下去, 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应该遵守会话原则。但在实际的话语交际中, 人们并不总是恪守这些原则。出于各种需要, 交际双方通常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这就要求人们越过话语的表面意思去设法领会其深层含义, 从而正确解读说话者的真实意图。

2 会话含义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 学生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即明明知道会话的字面意思, 却总也猜不透其表达的深层含义, 从而妨碍对听力材料的正确理解, 试看下面的例子:

W:Are you coming with me to the history museum, George?

M:I already have my hands full with this book report.

Q:What does the man mean?

A.He must hand in a report about the museum.B:He has already visited the museum.

C:He has to read a history book.D:He is too busy to go with her.

女士邀请男士一起去历史博物馆参观, 男士却说自己的双手已被读书报告占满了, 这样的话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因此违反了会话原则的质量准则。不过, 女士在意识到对方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时, 就会透过话语的表面推出其真实意图, 即男士很忙, 不能跟她一起去。

M:Would you like to stop for a rest now?

W:We're almost at the top of the hill.

Q: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Stop and take a rest B.Wait for the rest of the people to come up

C.Keep goingD.Rest when she is tired

男士想建议女士休息一下, 而女士却没有正面回答是不是现在要休息, 而是陈述了一个他们就快要到山顶了的事实, 这显然违反了会话原则的关联准则。但从女士有意违反关联准则我们不难看出她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建议男士继续前行, 等到山顶以后再休息这样一个意图。

M:Let's get the kid something

W:Ok, but I veto I-C-E-C-R-E-A-M.

Q:Why did the woman say it that way?

A.She doesn't want the children to know what she is talking about

B.The children ask too much for ice creams.

C.She wants to show her wit in dealing with children

D.She is just humorous.

男士说要给孩子们拿些吃的, 女士建议冰激凌, 可她在建议的时候却用了一个政治术语veto, 同时对ice cream采用了一种非同寻常的表达方式。这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 用语晦涩, 有背常理。可是我们也不难看出, 她这样表达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不引起孩子们的轰动而采用的一种大人可以理解, 而孩子却不知道的方式。

3 会话含义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例子,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会话含义理论在成功解读说话者真实意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会话含义理论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性对我们的大英听力教学产生了如下启示:首先, 从教学工具来看, 我们决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录音机, 磁带的模式上, 而是要借助多媒体, 网络, 语音实验室等先进工具, 尽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感, 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地道的表达方式。其次, 从教学方式来看, 传统的开机—听材料—对答案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要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坚持小班授课, 在课堂上采用role—play, group discussion, story—retelling等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 使他们认识到听与说在实际生活中是融为一体的。只有听说能力的协调发展, 我们才会更好的去体会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再次, 从教学内容来看, 我们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人工设定的语料, 而是尽量采用真实的对话语境来做教学材料, 并为学生讲授一些与听力相关的语言学及文化背景知识, 扫除学生因语言学理论缺乏或风俗习惯差异而引起的听力理解障碍。

4 结束语

英语听力理解不仅仅是要理解话语的字面意思, 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要从字面意思出发去领会说话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在这一语言解码过程中, 会话含义理论无疑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鉴于此,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利用这一理论来为教学服务, 在听力教学模式改进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有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Levinson.Pragma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Dan Sperber, 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胡壮麟, 姜望琪.高级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8.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篇八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听力;改进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9

一、引言

听力是分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是发展语言技能的基础,是提高交际能力的中心环节,在外语教学中十分关键。但是,听力理解又恰恰是大多数学生最薄弱的一部分,听力训练费时多而收效少。因而如何提高听力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听力技能,已成为英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尝试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听力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学习兴趣,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二、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语言学家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图式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提出。20世纪3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将图式定义为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动态组织,是一种积极的发展的模式,并首次提出图式理论。有关图式的概念,一些学者曾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安德森、鲁梅哈特和加内尔等人更加完善了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在大脑中形成后会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这为人们从记忆中重新获取相关的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在人的大脑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图式,如:打电话的图式、问路的图式、商场购物的图式等。

三、图式理论框架下的听力理解

(一)听力教学中的三种图式

听力教学中,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语言图式主要指听者的语言知识,听力理解的基础。如果听者语音知识不足,辨音能力很差,就无法轻松激活图式。

内容图式是指材料的内容范畴,又被称为主题图式,对文章主题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当听者在听到相关信息时,能利用已有图式进行预测和判断。形式图式指的是对各种文章体裁、结构的知识,当听者对材料所使用的文体比较熟悉时,就能轻松地从文章格式的结构和发展推测出文章内容。

(二)图式理论对听力理解认识的指导作用

根据图式理论,听力过程不仅是一种新信息的输入和处理过程,也是背景知识与新信息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它包括听者与说者之间交流过程,听者的旧图式与新信息相互联系的过程。在听力理解的有限时间里,听者不一定能辨认出听力语篇中的每一个语音或知道其中每一个词的意思,也不太可能细究每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这时只有运用图式把所听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找出适当的“结合点”,并把它们融入头脑已有的图式中,经过整合,就可能形成易于理解的新图式。

图式能够促进记忆。图式的实质就是一种结构、一种框架。人们回忆的时候,总是要按照一定的“线索”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而图式就是用这种框架结构把课文按“线索”进行组合,因而易于记忆、易于提取。

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形式。自下而上指先由细节(如一个单词,词组或意群)上升到语句水平,再过渡到整体理解,使听者能够注意新信息是否与所预期的内容相符。自上而下的方式首先是总体理解,先听文章大意,然后再注意细节,能加速信息的吸收和理解,在輸人的信息有不同解释时做出选择。

英语听力过程中可交互使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这两种模式,即互动模式(interactive)。听者既要运用语音、词汇和句法知识,同时还要借助大脑中已有的背景图式,互动地获得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四、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听前导入阶段、听力理解阶段和听后巩固阶段三个阶段入手,应用图式理论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一)导入阶段的图式激活

图式激活,是指学习者通过所接受的信息去判断该信息可能涉及的内容,并根据判断从已有的图式框架中提取可能相关的图式。图式激活在听前起着辅助导向作用,可以帮助预测,提高对材料理解的准确度,能够缓解听者的紧张害怕的情绪,使听者从心理上增强听懂的信心。如果没有激活所需的图式,当听者毫无准备地直接进入听力理解状态,那样会使理解难度加大。因此,在听力教学中,尤其对于初级阶段的学习,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加大背景知识的输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头脑中的图式,从而准确激活。

教师可结合所听材料,有的放矢地介绍一些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在听有关“western film“(西部电影)

的主题前,向学生介绍”西部片是美国早期拓荒者来到西部地带发生的一些传奇故事,剧中通常会有个“cowboy(西部牛仔)”,“the guy is tall,handsome”,典型性格是“cool,tough”,并且通常故事情节是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然后再举代表了西部片的基本模式和经典风格的电影《关山飞渡》为例,这是为很多中国人熟悉的西部片,并播放部分片段,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西部电影的图式。这样不断积累,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就会越来越丰富,听的时候就会自觉调动相关图式顺利理解所听材料。

另外,关键词是与听力材料主题相关的词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进行讨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将其思路引导到听力材料的脉络上来。如:“Youve got a gastric form of flu,Ill write you a prescription.”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man?”

在听到这句话之前,如果向学生先介绍了“flu”(流行感冒),和“prescription”(处方),那么学生在做问题时,就很容易知道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了。

(二)理解过程中的教学引导

对于自身在听力课堂中的角色,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只是被动地听英语材料,根据问题做出答案。我们在教学中首先鼓励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进行听前的预测。鼓励学生听前认真分析选项,预测段落主题或谈话内容,从四个选项中寻找提示信息,缓解学生听前因茫然而产生的紧张情绪。例如下面这道题目:A.At a hospital/B.At the airport/C.At Mrs.Smith‘s home/D.At Saxons home.根据这四个选项,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地知道该题的出题点是where即地点。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个选项加以分析。第一个是在医院,学生学过的相关的词和短语有:doctor,nurse,Prescription等。第二个是在机场,学生学过的相关短语有:land,take off,see sb Off等。第三和第四都是具体的人名,在听的过程中应该格外注意。

此外,在听力理解训练中,教师还引导学生交互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策略,有效促进听力理解能力的增强。

请看以下对话:

W:Excuse me,Madam.Could you please come to the manager office with us?Our video mirror has detected what you have done.

M:Oh no,you must make a mistake.I ve done nothing wrong.I am innocent.

Q: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from this conversation?

A.She is watching./B.She is working./C.She is driving./D.She is shoplifting.

从对话中,我们很快捕捉到“manager office”(经理办公室)和“video mirror”(摄像头)、innocent等词,再根据我们大脑中已有的有关图式,我们确信这几个词应该和“超市偷窃”有关系,故选答案D。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听辨出关键词和关键句,识别重要细节的信息,以便检验自己的预测的“自下而上”的策略来加强对听力问题的理解的一个例子。

(三)巩固阶段的强化训练

听力练习完成后,听力训练活动并没有结束,这时正是促使学生加深印象、巩固所学内容图式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听力内容及其文化背景进行讨论,也可以组织学生反思自己做错题的真正原因,或者适时地向学生讲解听力理解策略,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听力理解水平。比如在听完关于餐馆就餐点菜的听力材料后,除了进行听力练习,我着重向学生介绍了了西餐的五大构成:餐前开胃品(appetizers),主菜(entrees),蔬菜(vegetables),甜点(desserts),餐后饮料(beverages)。以及西餐的菜名和西餐上菜的顺序。

不仅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兴趣盎然,而且丰富所学内容图式。

五、结语

综上,听力理解既是语言文字的处理过程,又是听者已有的背景知識的运用和处理过程。用图式理论来指导英语听力教学,先建立声音反应图式,同时尽量扩大听者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积极预测、判断、理解,从而尽可能多的建立起各类相关知识图式,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和促进学生建立、激活材料内容的相关图式,培养其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因而大大提高英语听力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Solso,R.L.Cognitive Psychology(third edition)[M].London:Allyn and Bacon,1991.

[2]周相丽.图式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9.图式理论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篇九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浅析唐诗翻译的难点和策略(开题报告+论)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

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下电影字幕翻译分析--字幕翻译的实用技巧 从建立商务关系的角度对比中美商务礼仪 初中学生听力理解障碍简析及应对策略 The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从语言角度分析《功夫熊猫》中中西文化的交融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 英语新闻中委婉语的社会功用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中美消费观的差异

英国喜剧电影和美国喜剧电影的不同特点分析 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扮演的角色

从目的论视角下对比研究《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两个中译本 言语行为理论与英文电影幽默语的翻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论中文菜单的英译

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看女性身份的遗失和找寻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英文歌名翻译 从新闻用语特点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

A Study of Adaptation Theory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等效原则视角下的汽车商标中译探析 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从《当汽车等待的时候》看欧•亨利的写作特色 简论爱伦•坡的建筑意象

经济学视野下的《鲁滨逊漂流记》 浅谈商务合同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 对比分析嘉莉妹妹与简爱的女性形象 《了不起的盖茨比》叙述者尼克分析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从《大卫科波菲尔》的女性人物塑造看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动物庄园》的主题浅析 比较“迷惘一代”与“垮掉一代” 中英花卉隐喻下的情感叙事对比研究 金融英语的规范性及翻译策略研究

从《消失的地平线》看儒家中庸之道的积极含义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从文化差异角度论商标词的翻译

爱伦坡《泄密的心》的恐怖效果 中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钗头凤》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 英汉状语语序修辞对比与翻译 中英道歉策略对比研究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 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 从中英广告词中分析概念隐喻 凯瑟琳与苔丝悲剧命运的比较 中西方文化中的节日比较

论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女性主义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浅谈《竞选州长》中的幽默与讽刺 《红字》中场景描写及其象征意义

委婉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合作原则”特点及社交功能 英语语义歧义分析及其语用价值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从女性主义角度比较关系张爱玲和简•奥斯汀的婚恋观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节奏分析 哥特式特征在《黑猫》中的运用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探讨发现式学习理论在高中任务型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浅析儿童自然英语教学法的心理学优势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女主人公性格浅析 解析《拉帕西尼之女》中贝雅特丽丝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群像 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 从电影《姐姐的守护者》分析人的自私性 委婉语和礼貌原则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

A Study of Self-Other Relation in The Painted Veil 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成长的烦恼》中的言语幽默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

《觉醒》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自我的过程

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ailure 从引进好莱坞大片看中国意识形态转型: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开题报告+论)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 性别话语模式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

中英爱情谚语的隐喻研究及其翻译 88 广告英语修辞特点及其翻译 89 口译者听力环境的适应研究

中国现代散文风格精彩再现——评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91 从《理智与情感》中看人格与性格对婚姻选择的影响 92 耶稣成为弥赛亚以及被民众接受之原因 93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管理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 96 中美肥胖问题比较研究

从曼诺林角度研究圣地亚哥形象

两代文学家的“优胜劣汰”--论《洪堡的礼物》中的反讽寓意 99 从孤独心理学解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中中老年人的心理 100 On Aesthetic Value of Thomas Hardy’s Poems 101 浅析福斯特《霍华德庄园》中的人文主义 102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103 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to Reading-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105 英汉称呼语的对比研究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 107 青少年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焦虑与对策 108 激发幼儿学习英语兴趣 109 浅析中美婚礼习俗差异

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 111 浅析英语演说中对照与其他修辞格的混合应用 112 《永别了,武器》的意象分析

Feminist Thoughts of Theodore Dreiser——A Case Study of Sister Carrie 114 从无知到成熟:论爱玛的成长历程 115 中美婚姻时间选择的对比研究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117 基于合作原则的金凯瑞式美国幽默分析 118 论标示语汉英翻译中的等效问题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人生哲学的主题分析

A Brief Study of Rhetorical Devices Employed in President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Structure 121 人格、环境与命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 122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 12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124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125 A 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126 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角度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128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129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元素分析 131 卡门-波西米亚之花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 133 Culture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134 从《推手》看中美文化差异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135 对《嘉莉妹妹》中摇椅意象的解读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赵丽蓉的小品 137 《哈姆雷特》与《夜宴》中人物塑造的比较研究 138 中英婚礼习俗中的红和白颜色文化的研究 139 中学生英语阅读语义障碍和其教学应对策略 140 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及其翻译 141 简奥斯汀作品中的讽刺和说教主义 142 公共演讲中的模糊策略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4 战争留下的伤痛--《太阳照常升起》主要人物对比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Phonetic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in JEFC 146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

从关联-顺应理论视角研究旅游文本英译 148 从《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看霍桑的罪恶观 149 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动物形象的转换

The Causes of Maggie’s Death in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151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海明威作品 152 论英汉习语中的动物文化 153 人性在《红字》中的体现

154 浅析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婚姻伦理观

155 试论“选择性”口译的应用——从释意派理论角度分析口译工作中的变译现象 156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和谐”研究

157 On the Combination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in John Keats’s Poems 158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159 《白鲸》与《老人与海》中的海之意象分析 160 从《杀死一只知更鸟》看家庭教育学

161 现代小说《到灯塔去》的解读:从时间蒙太奇和多视角叙述角度 162 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 163 对意象翻译的初步研究

164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65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幽默语言的翻译

166 《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的反战思想分析 167 黑人英语克里奥起源论

168 文化杂糅背景下的身份诉求——解读奈保尔的《半生》 169 浅谈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 170 语境适应论下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

171 从爱情观的转变谈《飘》中斯嘉丽的成长历程 172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的文化差异

173 Elements of Chinese Culture in Wallace Stevens’ Poems 174 北京奥运官网英译:功能主义视角 175 《苔丝》中的女性与自然 176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77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able Manners an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78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179 从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看委婉语的翻译 180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

181 英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认同——《京华烟云》赏析 182 浅析莎士比亚《辛白林》中的女性形象 183 分析《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

184 从奥巴马演讲的不同译文看语域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18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6 浅析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

187 英语外教与中国英语教师写作教学风格对比研究

188 从目的论角度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基本颜色词为例 189 从语域和博客语篇角度解读博客传播 190 浅谈英语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 191 中西方恭维语的比较与分析

192 Cultural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193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 194 从顺应论的角度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195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技巧 196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197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West-Eastern Business Negotiations 198 试论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异同——商务英语书面语的特点

10.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篇十

文化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默认分类 2010-01-07 23:30:12 阅读2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文章发表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双月刊).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把文化图式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来。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通过教师的讲授来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文化图式,并在学生头脑中建构和扩大新的文化图式;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自主建构知识。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文化图式;文化背景知识;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Schemata into College Intensive English Teachi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main study how to put forward the way of applying cultural schemata into college intensive English teaching.And how to activate the students’ existed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construct and broaden the students’ new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by teachers’ instruction;how students use their initiative to construct their own knowledge by themselves.Also the practical specific methods include.Key words: cultural schemata;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college intensive English teaching

一、引言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英语教师只注重学生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注重词汇和语法教学;却很少关注其他方面,尤其是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结果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头脑中没有与之相关联的文化背景知识来帮助其阅读文章,所以感到非常吃力,甚至出现了不能正确理解文章意思和误解作者的真正意图的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把文化图式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激活学生已有的文化图式的基础上,建构和扩大学生新的文化图式;教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并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和能力。

二、文化图式理论概述

(一)图式理论

图式(schemata)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F.C.Barlett(1932:201)于20世纪30年代在其著作Remembering中提出的[1]。所谓“图式”指的是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这种储存不是事实、经验简单的罗列和堆砌,而是围绕不同的事物和情景而形成的有序的知识系统,人们把这种知识系统称为图式[2]。Widdowson认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人脑中的知识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当人们处理新知时,总会把它与已知相连接,从而给新知提供依据[3]。胡壮麟指出“图式—意为储存知识的信息包—在语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通俗的讲,图式就是一种知识结构,一种认知的方式或手段。图式理论被介绍到中国之后便广泛应用于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这方面的论著颇丰,娄玉娟,梅忠波的论文研究了图式理论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着重研究激活“语言图式”,“语境图式”,“文化图式” [5]。姚旦墅则融文化图式理论于外语教学实践,着重研究文化图式对语言教学的启示和意义,语言

课堂上进行文化渗透的几项原则等[6]。

(二)文化图式理论

图式可以分为(1)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2)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3)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文化图式可以归属于内容图式。

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ta)是指是以文化背景知识为基础形成的图式,它通过一种知识组织模式把人类先前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之中,是储存文化知识的信息包。文化图式也可以理解为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习俗、民俗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它在理解语言和文本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中国人结婚要穿红色的衣服,因为红色象征着喜庆;而红色在西方文化中则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在西方国家结婚时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白色象征着新娘的高雅纯洁,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而在中国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是一个基本禁忌词。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的行为必然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我们学习英语,就必须要学习西方的语言表达、习俗、交际关系、思维方式等,这样有助于我们的言语表达和言语理解。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进行知识传授以帮助学生建立文化图式,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三、当今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笔者长期以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在当今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吃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由于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非常困难。他们不能正确的理解文章的意思,甚至会误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一般来说读者不理解读物具有三种可能性:1)读者未具备适当的图式。在此种情况下,读者根本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2)读者或许具备适当的图式,只是读物的作者未能提供充分的线索使读者的图式发生作用;3)读者对文章会予以始终如一的解释,但未真正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会误解了作者的意思。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的时候,需要将输入信息和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输入的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对信息处理的一系列过程,即人对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和储存[7]。所以很有必要把文化图式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来,运用图式理论的知识来解决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吃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由于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非常困难。他们不能正确的理解文章的意思,甚至会误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一般来说读者不理解读物具有三种可能性:1)读者未具备适当的图式。在此种情况下,读者根本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2)读者或许具备适当的图式,只是读物的作者未能提供充分的线索使读者的图式发生作用;3)读者对文章会予以始终如一的解释,但未真正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会误解了作者的意思。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的时候,需要将输入信息和已知信息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输入的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对信息处理的一系列过程,即人对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和储存[7]。所以很有必要把文化图式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来,运用图式理论的知识来解决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解决办法

基于当今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着手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解决。在教师方面,我们着重加强教师在讲授与所学文章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基础上,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文化图式,并建构和扩大新的文化图式。在学生方面,就是要加强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一)教师方面

在教师方面主要是通过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文化图式并建构和扩大新的文化图式来实现。

1。激活已有的文化图式

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文化图式,使学生原来的已经被暂时性遗忘的信息得以被激活、调整和完善。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文化图式的激活可受主要信息和关键词、次要信息、思维习惯和倾向、特殊文化符号等因素的影响。

主要信息和关键词:这是影响文化图式激活的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在文化图式与主要信息、关键词之间最有可能建立这种激活文化图式的关联性。例如,当我们看一篇文章的时候,看一下关键字和摘要,就可以大体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次要信息:是影响文化图式激活重要因素,因为不仅看到主要信息和关键词能够激活文化图式,即使看到的是次要信息也可能导致文化图式的激活。就像读一篇文章,主要的信息可以激活大脑中的文化图式,次要信息也可以,有的甚至文章中的“纸言片语”也可以激活文化图式。

思维习惯和倾向: 是影响文化图式激活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都是不一样的,由于思维习惯和倾向性的不同,头脑中的文化图式能否被激活,被激活的内容及程度也不一样,例如同样是遇到了一个夜行人,一个警察会首先想到这个人会不会是罪犯,会不会犯什么罪。如果是一个卖小吃的则会联想到这人会不会买东西,这人有没有吃晚饭,需不需要宵夜啊。但是,如果是一个旅店的店主会想到这个人要不要住店。因为每个人站的角度,看问题的方式不一样,所以会有如此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个就是由于激活文化图式的思维习惯和倾向不同所造成的。

特殊文化符号:这也是影响文化图式激活的因素。因为有的文化图式不是以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是和人脑中的文化图式联系的特殊文化符号相关联的。例如“白宫”代表美国,“唐宁街十号”代表英国,“大笨钟”代表伦敦。当我们听到或看到这些特殊文化符号的时候就会立即联想到所指的事物。

2。建构并扩大新文化图式

在英语精读教学中,不仅要激活学生头脑中现有的文化图式,还要通过讲解一些新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建构并扩大新文化图式。丁海燕曾经指出:学生不仅需要储备语言知识,还应储备文化背景知识,在大脑中建立大量的图式[8]。并且,王岩,毛丽珍也曾经指出:建构主义以心理学、哲学和人类学为基础,认为知识是暂时的、发展的和非客观的,是经过学习者内心建构并受社会文化影响的[9]。所以需要我们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并扩大新的文化图式。

这些需要讲解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

(1)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当中蕴含的背景知识、文化典故等。

(2)文化艺术、宗教:包括著名的作家,作品,文学艺术流派以及取得的成就,主要的宗教派别等还有由此产生的文化典故,风俗习惯等。

(3)生活习俗: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当中形成的习惯,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生活在同一种文化中的人会感觉理所当然,但是外人却很难理解和掌握,例如中国人会问:“你吃了吗?”而英国人见面则喜欢谈论天气。

(4)国家社会背景:包括国家基本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常识。

(5)肢体文化:包括各国的手势、姿势、礼节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许多肢体语言是中西文化当中有,但表达的涵义却是不同的,这些需要特别的注意,这是构建文化图式的重要方面。

(二)学生方面

在学生文化图式的激活和建构并扩大的过程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自己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并且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1。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英语不是教会的,英语是学会的,所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0]。学习毕竟是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教师应该站在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保姆”,更不能“越俎代庖”,大包大揽的为学生做完一切。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积极的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坚定学生战胜困难的必胜信念。老师不是教科书的“留声机”,“扬声器”;学生也不是抄写作业的“机器”。双方都应该找准定位和摆正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2。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事实上,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能力形成、提高的过程[11]。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学生不断的进行思考,思维得到修正和完善,学习潜能得以极大开发和提高的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做练习时,不能只是简单的公布一下答案了事,而是注意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自己在思维的过程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从中去探寻思维的规律,养成正确的认知方式和习惯,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做出了成绩取得了进步就应该予以鼓励和表扬,而不是片面的追求最后的分数和名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的形成真正的学习能力.(三)具体操作原则和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原则和方法来建构并扩大学生的文化图式:

1.全面和重点相结合原则。全面就是要求教师在每次进行新课程讲解时,教师需要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全面的讲解,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这些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和传授要有系统性,并且要有重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结合的,能够体现西方文化鲜明特色和中西文化差异的即为重点。这样才能建构起合理的文化图式。

2.情景体验法。教师可以选取合适的场景让学生自编自演。这些场景可以是教堂结婚、商场购物等。这样学生可以修改原来不正确的文化图式,建立新的文化图式。使大脑中的文化图式不断丰富和完善。

3.阅读讨论法。阅读的内容不仅仅是小说、文化概况读物,还应该包括网络上的文化知识、英语原版经典电影、电视节目等。同时要有针对性,经常推荐一些对学习有益的材料让大家阅读。然后,针对大家感兴趣的文化话题进行讨论,扩大文化图式。

4.头脑风暴法。让学生针对某一开放的文化话题,畅所欲言,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思维,扩大学生头脑中已储存的文化图式。

5.语义映射法.可以允许学生就某篇课文中各个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表达出他们自己的观点。通过语义映射法,学生就会对文章的结构和关系有了较为清晰了解,在此基础上阅读文章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的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更快的来建构和扩大文化图式。

五、结语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图式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来。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来学习大学英语精读。我们需要通过教师的讲授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文化图式并建构和扩大新的文化图式;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生物课件下一篇:八大酒水定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