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2024-09-12

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通用11篇)

1.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篇一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打破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了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课内微小视频的播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决课文疑难、明确文章主旨、感受诗歌意境、培养写作兴趣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对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微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51-1

一、课外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具有明确的主题和通俗易懂、短小简明的特点,比较适合学生进行语文的自主学习。通常可分为以下三方面:①课前的预习性学习。在语文课前,学生利用微课的方式来进行课前预习,能够对整篇课文有个基本的了解,对于一些知识点也能够熟悉和明确,这样对于难以理解的地方会特别重视,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对其进行重点的关注。②课后的解惑和释疑。语文教学上课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课文有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会存在一些比较模糊的地方,因此,在课后利用微课对于没明白的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学习,能够及时让疑惑得以解决,这时,微课类似于课后辅导,有利于知识的巩固。③课外拓展学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兴趣,对一些课外延伸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课内展示内容

微课制作简单,可以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方便组织规划建立微课的资源库。老师在上课时可以将微课进行合理整合,可介绍些背景知识,也可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或者可以利用微课进行问题探究,从而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微课与传统的教学课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设计时,注入了讲解内容,能够实现独立教学。另外,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可能按照实际教学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补充。

课题导入轻快,内容讲解深入,时间过程紧凑,不必在参与和互动上过多花费心思,因而不同于课堂教学,同时,由于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上力求简洁高效,避免了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而舍近求远,能迅速带着学生进入课程学习。

三、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微课能够作为素材和方案说明在实践活动中应用。例如,课本剧表演和网络征文活动等,能够在文本方案的前提下,设计比赛的方案,发布微课形式的短片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还能够播放一些视频花絮,增强吸引力。在实践活动中,对于比赛中的方法、要求和关键知识点等,也能够使用微课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了解。比赛结束后,还能够通过微课将活动中的亮点进行整理总结,展示活动成果,进而扩大活动影响。

四、教研交流

语文教研的传统方式都是采用集体备课、说课和公开课的形式来进行,虽然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需要进行精心组织,消耗精力,甚至有时流于形式。利用微课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研,能够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充分地展示出来,仅需几分钟就能将教学的过程完整地展示出来。将微课作为开展教研活动的媒介,不仅能够更加便捷,而且可以打破时空界限。

微课教学通过图像、声音、文字、色彩,视听并举,提供的形象直观、清晰、生动,营造出由声音、色彩、形象等混合构成的学习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让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到亲切自然,达到如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开辟全方位立体化的思维通道,加大信息的接受容量,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理解能力的增强、鉴赏能力的提升。

同时,微课的广泛应用也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

1.化整为零,变零为整。

微课短小生动,可以辅助教师完成对复杂知识分解和整合。微课是视频方式的表达,通过对大多数的知识进行整合,放在同一类视频中进行播放。例如,讲解小说时,可依据小说的文本体式特征以及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采取定向分类定级的方式恰当地为具体的小说确定教学目标,利用微课将每一篇小说承载的重点知识呈现出来。同时,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往往反复推敲,完美呈现,而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反复学习,直到落实。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但一组微课可以全面展示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化整为零的办法更利于对知识的深入解读。

2.翻转课堂,提高效率。

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翻转了传统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微课的时间比较短,对所学内容的主题可以在几分钟内通过声音解读或者视频播放的形式对于授课内容进行概括的分析,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把课上本来属于学生思考提问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了课堂中的主动者。教学中因为有微课,可以缩短讲课时间,从而让师生互动更加充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触发了内在学习的动机,进而提升了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并掌握更多内容,从而提高了效率,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3.直面文本,解决疑难。

微课要求在短时间内讲清知识点,可以避免内容的繁杂从而有利于学生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直面文本,促使教师钻研文本,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一个复杂、难于理解的问题讲清的同时又能对文本进行拓展。教师深耕文本,研磨微课,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更能浓缩精华,制成精品微课,给学生充足的营养。制作微课时,老师需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关键因素,找出学生最感兴趣而又与文章重、难点联系紧密的问题,于无疑处生疑,利用图文并茂的讲解,及时启发学生。另外,微课也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查缺补漏和强化巩固知识。

2.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篇二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的概念最早于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提出,后来国内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对微课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和定义,虽略有不同,但其核心和理念还是一致的: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所开展的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从而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李玉平认为微课以数字化教学为主要呈现方式,主要利用学生碎片化学习时间,倡导300秒经历一次思考,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张一春认为微课是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平台的最佳途径。

微课有六大特点:1.短小精悍,视频长度一般在10分钟以内,为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通常控制在5~8分钟左右的视频为最佳。2.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及脚本,语言要精炼,重点要突出,环节要完整。3.要情景化,内容讲解要幽默、风趣、有吸引力,聚焦问题。4.微课以自主学习为主,环节设计上应适当提问,引发学习者思考,营造一种一对一的感觉。5.减少干扰,尽量减少视频录制过程中的干扰因素。6.微课资源容量小,画面清晰简洁,以便学习者流畅地观看。

二、微课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选题设计

教学设计选题要小,内容集中,教学环节要有创意,要精心、精致和精彩,选题在课程中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依据高职专业特点,可选择教学中的典型、重点或难点部分,可采用课前导入和课后拓展的方式,注重启发,讲解要生动,具有感染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都要遵循简短、完整的基本原则。要求切入主题迅速,方法新颖,对学生有吸引力;内容主题突出,实效性强,能直接聚焦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讲授思路清晰,语言要精炼,语速要适中,总结收尾快,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注重启发,设有悬念,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视频、课件、教案、习题及评价反馈等来营造教学内容的整体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形式新颖,能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三、高职院校微课的制作方法

(一)教学录像型

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常采用教学录像的方法,可利用摄像机或录播系统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学活动录制下来,制成微视频,可以有学生也可以无学生,场地的选择可以在教室、实验实训室、录播室,也可以在企业,教师可出现在镜头中也可不出现在镜头中,出现在视频镜头里的教师要求端庄、语速适中,后期可以对视频进行加工和剪辑,并配以必要的教学文字,教学效果更好。

(二)屏幕录制型

对于一些理论型课程,常采用屏幕录制的方法,这类课程重视逻辑推理和演绎内容,可以通过录屏软件将电脑屏幕显示的教学内容(多以PPT的形式呈现)连同教师的讲解同时录制下来,后期制作时在主要环节加上字幕提示即可。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一键即可操作,很容易在广大教师中推广,常用的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o、Screencast、屏幕录像专家和剪辑师等。

(三)多媒体讲解型

它利用Flash工具、绘声绘影、QQ影音、电子相册、美图秀秀、Gif动画、3DMAX等动画影音软件等工具通过脚本设计、技术合成输出教学视频短片,这类微课视频画面美观、清晰度高、声画同步,制作有一定的难度,但制作质量高。也可以利用PPT2010/2013将PPT课件直接另存为通用的视频格式,教师可提前写好解说词并录制,再经过编辑去除背景噪声以及一些小错误等,效果更好。

(四)混合(富媒体)型

运用多种视频制作方式如拍摄、录屏及软件合成等多种方式编辑合成微课视频,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有:格式工厂、视频编辑专家。这类微课视频内容形式多样、效果好,能够给学习者带来全方位感官的体验,但制作成本高,制作难度大,往往需要专业的策划、动画制作、拍摄、后期编辑及配音等。

将微课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微课对传统课程的改革,体现在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过程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微课设计的思路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外由教师向学习者提供学习内容,学习者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完成学习体验,课堂上与教师开展讨论,从而增加了学习者与教师的交流互动的时间,这种教学模式将传授知识放在课堂外,将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堂内,颠覆了传统教学流程,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3.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篇三

关键词:微课;聋哑学生;兴趣;信心

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方式,它和传统的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它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聋哑学生因为听觉缺陷,造成他们对语言理解上的困难,加上手语表达的局限性,所以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时对于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非常困难,只能依靠视觉来进行理解和模仿,教学实践中将微课在聋体育教学课堂加以运用,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笔者就自己在聋体育教学实践中对于微课的应用探索作如下阐述:

一、选好微课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

选好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重要前提。教学设计是微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踏入教学实践的第一个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微课的教学设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传统的、一般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而微课教学则是比较简短、精悍的。所以微课的教学设计既要遵循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又要体现微课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特点。在实践运用中,教师针对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的教学内容,如:武术、技巧、篮球等的技术动作、技术重点、难点、常见的错误动作制作成微课,在教学时很好地运用起来,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体育教学应该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首要位置。聋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有赖于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微课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学习感觉:它调动了学生所有的感官参与学习,加上它有精巧、短小、自由、实用、高效等特点。时间上,随时随地,方便灵活;内容上,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形式上,生动活泼,极富吸引力。给学生一种新奇的刺激,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把微课模式运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它就改变和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有利于创设适合聋哑学生的良好学习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聋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每每看到聋哑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他们眼神里流露出的兴奋好奇和跃跃欲试,就知道他们学习的兴奋因子已经被激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

三、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提高教学实效

体育课是以身体运动或身体使用器械运动为主。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技术动作的学习都是由教师反复讲解示范,如:蹲踞式跳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踏板、腾空和落地这几个环节中普遍存在着错误动作,由于手语词汇量的局限性,学生在听教师的讲解时理解起来相当困难,聋哑学生对动作技术的了解基本上是依赖于视觉观察,但是因为这一组动作要求要非常迅速和连贯,学生用视觉观察并不能完全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分解教学方法,又容易使学生形成分解做动作的习惯,忽视了迅速连贯的特点。但是如果运用好微课形式,把这组教学制作成视频,就能帮助学生了解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直观、立体、全面掌握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提高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四、诊断纠正错误,增强学习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对学生所做动作的错误加以纠正,就可以避免学生形成错误动作,进而使学生正确掌握并提高技术、技能。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一种方式很受聋哑学生喜爱,学习效果相当好,学生不但在课堂上运用,课余时间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大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种方式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练习技术的动作录下来制作成视频,制作成微课,学生和教师一起作正误比较,及时诊断出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而针对错误动作进行准确的讲解和正确的示范,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和强化聋哑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特别是武术教学,动作路线、动作方向等众多要求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采用以上方式,学生会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好动作技能,在完成任务后,聋哑学生就能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心理上会得到满足和愉悦,优美协调的动作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微课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总结教学实践和经验,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行动是最重要的,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在过程中不断完善。在教学、教改的实践探索中,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施小菊.体育微格教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4.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篇四

摘 要:微课作为全新的教育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初中教育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结合近年来工作经验,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为例,对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学生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间的有机融合促使课程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课就是在此种背景下产生的。从实践效果来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能突显课程教育重难点,提升教学指导的针对性。当前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已经成为教师群体热议的问题。

一、导入环节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活动。从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利用一定数量的生活案例导入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理解概念性知识。微课在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可以划分成两个步骤:第一,结合生活事例,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启发学生;第二,从多个角度剖析实例,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异同点,从而构建数学模型。此步骤能够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中脱离出来,迅速进入状态,理解所学知识。此外,微课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对学生而言具备吸引力,为学生预习复习提供便利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这一课时,圆有两种定义方式:①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②圆是所有点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定义①描述定义,定义②揭示了圆的本质,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基于此问题,教师可以引入微课视频,借助观看视频测量多个不同的圆,归纳出圆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单一的语言解析相比,微课教学实践更加直观。

再如,教学有关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与相关教学软件的录屏功能,录制微视频,学生从图形的运动变化中将逐渐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内涵。在导入环节播放微课视频,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习,若是遇到不理解的,则可以多次播放视频,直到学会为止,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降低了学习难度,减轻了教??的工作量。

二、例题解析环节

习题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教师应选取具备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解答,随后进行学习指导,这样既能深化学生学习印象,又达到了突出学习重点、训练解题能力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解析练习题,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从而强化解题能力。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这一课时,主要教学任务是利用“线段图”解析数学行程问题中的多种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利用此数量关系解答实际问题。在微课堂中教师需要构建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解答例题。如:甲乙两人在同一道路上从相距5千米的A、B两地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3千米/小时,甲带着一只狗,当甲追乙时,狗先追上乙,再返回遇上甲,再返回追上乙,依次反复,直至甲追上乙为止,已知狗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求此过程中,狗跑的总路程是多少?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梳理关系式开始,因为不能直接求出狗的总路程,所以问题间接转化成甲乙两人的追击问题。狗跑的总路程=它的速度×时间,而它用的总时间就是甲追上乙的时间。答:设甲用x小时追上乙,根据题意列方程5x=3x+5,解得x=2.5,狗的总路程:15×2.5=37.5答:狗的总路程是37.5千米。借助解答数学例题,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然后列出方程,最后求解问题,不仅能够训练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且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效果。

三、复习反馈环节

初中教育因为涉及的科目较多,学习任务较重,所以开设知识反馈环节至关重要。每当学习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就需要开展一次复习反馈活动,以此巩固微课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知识分层的手法,将本单元知识按照主次划分层次,录制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学习印象的基础上提升学习效果。在复习环节,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批改作业,相互指出存在的不足,交换解题思想与学习想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如:在复习分式方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立足于整体将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构建数学思维导图,并在复习环节引导学生填充导图中的空缺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快速浏览微课视频,提供某一主题,引导小组讨论绘制思维导图。成员在交流过程中会碰撞出许多新想法,有效激发了创新思维。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后,播放微课视频,梳理知识结构,查缺补漏,不仅创新了复习活动形式,且有效实现了复习目标。

综上所述,微课已经渗透进初中校园中,其教育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对微课的重视程度,利用微课创新设计课堂教育,不断提升教学层次,从而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5.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篇五

1.1应用现状

微课作为当前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已经被引入到高职院校当中。以学校中计算机专业领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它就首先在高职院校内部建立了教学资源平台,营造现代化教学环境,并以微课作为切入点来推动教学改革进程,某些学校也推出了像“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教育活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本身是具备专业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特征的,它所谈到的“设计”主要对应于艺术层面,而“制作”则与技术层面相对应,所以可以将其称为是一门技术综合艺术的复合型学科。在具体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操作过程中,应该将每一个知识操作点都作为微课视频来制作,即通过微课视频形式来导入课程案例,并整合知识点,深化教学课程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完整性。

1.2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它也存在一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或来自于教学本身,也来自于学生和学校,具体来讲可以总结归纳3点内容。

首先在教学方面,《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本身在学术性质方面存在复杂性,即它所涉及的知识点体系规模非常庞大且复杂,可能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理解和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举例来说,它就涉及Css语言、Html语言、Dreamweaver、Photoshop软件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有关“Photoshop的图像与图形基础处理”技术,也要综合多种软件来教会学生在实际设计操作过程中的软件应用功能转换能力。但实际上,由于知识体系太过庞大和复杂,高职生很可能无法做到多点知识技巧兼顾,也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其次在学生方面,客观讲高职生的文化与专业能力都存在严重的参差不齐,相比于普通高校学生有一定差距,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所一直存在的弊端问题,难以回避。高职生整体素质偏差,特别是基础教育功底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定力和认知能力不足的严重缺陷,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课在《网页设计与制作》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技术运用和作用发挥。

6.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篇六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医学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 (ESP) 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医学英语教学是医学类院校在校生把英语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相结合, 实现英语应用能力跨越的主要途径。医学类独立院校在校生与其他高等院校学生相比, 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探索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教学模式, 是一项值得长期探索的问题。

二、独立学院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 医学英语教学和基础英语教学出现“脱节”现象。

在大多数独立学院当中, 衡量英语教学成绩的主要标准就是四、六级通过率。结果就是学校和院系把大量的师资和资源都投入到了基础教学当中。而医学英语, 尽管每个人都知道这是真正提高医学类院校在校生相关专业领域英语能力, 实现学科交叉, 切实拓宽医学生就业前景的重要课程, 由于其价值评估的不明确性, 加上学习的难度较大, 就处于领导不重视, 学生不喜欢的境地。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为例, 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 学校实行了分级教学, 把学生按照英语成绩和能力分成不同的等级, 因材施教,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以及考试过关率的稳步提高。到了医学英语教学阶段, 又把学生们混在一起, 采用“有教无类”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师的备课和授课难度上, 还是在教学效果上, 都显得不尽人意。

(二) 从师资力量上来讲, 医学英语教学队伍力量过于薄弱。

不管是师资数量还是授课教师的能力, 都限制了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数量上, 在大多数医学院校中, 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数量比从事基础教学的教师数量要少得多。拿新乡医学院来说, 在承担同样一个年级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基础英语教师的数量是9人, 而医学英语教师的数量是2人。教学任务过于繁重是无法充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在授课教师能力方面, 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医学英语的授课教师都不是出身医学英语专业, 而是由英语专业的硕士生或者是英语能力相对较好的医学教师担任。前者没有相关的医学背景和医学知识, 后者的英语能力又不足以支撑其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 这也就无法充分保证教学质量。

(三) 从学生方面来讲, 独立学院的学生本身英语基础较弱, 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

哪怕是经过了前两年基础英语阶段的学习, 到了高年级需要学习专业英语的时候, 学生也会觉得课程内容过于艰难, 无法有效消化课堂内容。医学英语课时的有限性和教学任务的规定性又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的扩充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微课应用于医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模式, 是指以视频为载体, 围绕授课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某个知识点进行重点讲授的一种讲授模式。最早把“微课”这个概念用于教学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教授。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 微课是传统的课堂教授和学习的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微课的出现对于当前医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为解决当前医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因而具有巨大的可行性。

(一) 微课可以作为师资力量的一个有效补充。

当前医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亟待加强。在客观条件和因素受到限制, 师资队伍建设缓慢的情况下, 微课就成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微视频的制作, 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行知识的学习, 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讲授时间, 从而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对具备相关专业素质的医学英语授课老师的迫切需求。

(二) 微课可以对医学英语课堂进行有效的补充和扩展, 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当前, 大学数医学院校医学英语的课时数过少, 同时教师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这就导致了大多数教师对课堂内容的讲授不足够细致, 对课外相关知识的扩展不足。微课恰恰能弥补这一点。通过制作微课, 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 要求学生在线上进行学习, 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延展性。

(三) 微课可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的需求。

当前大多医学英语教学为大班授课。学生们的程度参差不齐, 学生们对教师讲授知识的要求和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只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这也导致了一些底子弱的学生“吃不到”, 而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微课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有的放矢,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的目标。

四、微课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 通过微课进行相关语法的讲解。

独立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法不过关的问题。即便经过中学阶段和大学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的学习, 学生也普遍反映需要教师讲授语法, 而课堂时间限制了该项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师可以根据讲述内容, 通过微课对相关语法进行讲解, 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观看学习。一方面节省了课堂时间, 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课堂的讲课效率。

(二) 通过微课对医学英语词汇进行讲解。

医学英语的词汇是学习医学英语过程当中的一个重点, 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学习过程中, 学生普遍反映医学术语太长, 太难, 太复杂。学生一看到医学术语就望而生畏, 从而降低了对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因而, 在课堂上对医学术语的讲授应该以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为主, 知道医学术语的构成等。降低课堂上对学生的要求。在课下, 通过微课的形式, 对相关词缀、词根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 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需求。

(三) 通过微课对长难句的句子分析和翻译方法进行讲解。

长难句的句子分析和翻译是学生四、六级以及考研考试的要求, 是医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和学习难点。单靠课堂上一句两句话的分析和翻译难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因此, 在课下, 可以通过微课对句子结构的各种成分、各种翻译的处理方法, 如拆分法、转词性法等通过实例进行大量的分析和讲解, 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

(四) 微课是实现学生和教师互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大学里学生和教师之间接触相对较少, 加上大多数学生敬畏老师的心理, 哪怕有问题也不愿意问。微课的出现可以打破这种隔阂。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线上沟通, 或者学生代表以收集的方式对学生们的问题和需求进行搜集, 教师通过微课进行回答和讲解。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实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高。

五、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模式, 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是对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展。在当前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 英语教师们应当不断探索微课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和新可能, 充分发挥其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特点,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铁生, 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5~13

[2]王竹立.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 2013, 3:37~43

[3]马雁.ESP理论视角下的医学英语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探索——基于医学英语教学的个案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 2009, 1

[4]闫培香.学习需求分析与专门用途英语[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8, 3:126~128

7.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篇七

【关键词】 微课;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chool teaching, and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outstanding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quiry teaching with the Micro-lecture in the teaching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ures, and to form an effective interaction with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mote each other. It can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urses.

【Key Words】 Micro-lectur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urses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2

1 微课与教学现状

2012年是国内微课建设和发展的“元年”。随着可汗学院和翻转课堂在全球的迅速走红,以在线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课迅速在全国中小学、高等院校甚至在企业教育等领域全面铺开。所谓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1]。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及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2]。

而目前军队院校和地方高校均存在电子技术发展较快与高校电工电子类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更新较慢的矛盾,课程学时减少与教学信息量增大之间的矛盾。电工电子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由于教学方式单一,在课堂上提供的信息量相对较小,往往较难满足学员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通过调研发现,《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毕业后学生还需要大量学习新的电子技术知识。而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点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课堂教学当中。基于此,本文提出在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中合理有效的利用微课更好地实施探究式教学,使之能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效互动并相互促进,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知识无限而教学课时有限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深化教学改革的作用[3]。

2 教学组织新模式

区别于以教员为中心、以知识掌握为本、以知识结构为驱动的传统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学员为中心,以能力发展为本,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活动。表1将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角色定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评价标准5个方面进行比较,归纳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由表1可见,探究式教学在角色定位上强调教学过程中学员由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教员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员在分析、探索、协作、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发展;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创建情境进行体验式学习,组织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调动学员主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资源上鼓励学员在指定教材以外对参考书籍、多媒体课件、音视频资料等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利用;在评价标准上根据学员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研究方法及工作成果等多个角度形成综合评价以反映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及过程中发展的能力。而这种教学模式正与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改革方向相吻合。但是,课堂教学的形式本身所存在的局限造成了探究式教学的一些实施环节无法有效开展,其主要特点无法得到全面呈现,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4]。

而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的特点。作为微课主要载体的教学视频一般在10分钟左右,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内容精简、主题突出,满足了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的需求。微课所提供的情境化、自主化和合作化的学习环境,与探究式教学模式所主张的体验式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观点非常契合。根据微课与课堂教学的特点,将两者相结合,把探究式教学中一些无法在课堂内完成的环节以微课为载体加以实施,使探究式教学能够得到更充分地开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如图所示,微课和课堂教学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不同的支持,发挥不同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帮助和指导。由于电类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创设情境”环节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既与学习内容相符又贴近学生生活或实际应用背景的情境。在“启发思考”环节中,教师需要对复杂的知识内容进行分解,打包成难易适中又相互联系或层次递进的知识模块,并为每个模块设计出有启发性的、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自主探究”环节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引导,而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提供指导和帮助。比如指导学生如何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探索研究的学习环境等。在“协作交流”环节中教师要协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展开课内讨论和协作,并在需要时进行启发和点拨。在“总结提高”环节中,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点评。在微课中,学生主要发挥主体作用,开展自主探究和学习。学生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他们可以在课外通过微课预习或者回顾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内容,还能够在微课平台上寻找到更丰富的学习资料,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微课平台自主地查找、整理和利用各种资源。每个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源不同,因此他们很可能针对同一问题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甚至得到不同的结论。在交流讨论的過程中就会产生更多的思想碰撞,从而更大程度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在课内讨论中不能深入展开的问题,学生能在课外通过微课平台将讨论延续下去,并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与更多的人进行互动。同时,学生通过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跟踪在微课平台中的学习轨迹,并结合其他学习者的反馈,能够完成对某一阶段学习的进度和深度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

3 总结

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有利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了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授课效果[5]。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982553.htm.

3.赵永杰等.机械原理课程探究式教学改革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4(9).

4.韩姗姗等.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微课与课堂教学结合[J].计算机教育,2014(6).

8.微课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研究 篇八

教育技术学2班

梁小凤

20112215012052

摘要:初中物理知识概念性强,较抽象,有的实验在课堂上较难实现,而且费时较多,因此大多数老师都是直接讲述,缺少实验验证,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微课是指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因此把物理知识结合实验通过微课的形式向学生传达,可以弥补课堂上老师缺乏实验验证的不足,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讲解。本研究以声音的产生为例设计一门微课程,体会微课在初中物理学科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

初中物理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Micro-lecture)概念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 David M.Penrose 于 2008 年提出。在国内,最早提出“微课”概念并进一步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进行推广的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在维基百科中,将“微课”界定为:“微课(Micro-lecture)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利于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方式呈现的实际教学内容。”而百度百科中,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是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在 2013 年举行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官方文件中,将“微课”界定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二、微课的特征

从微课的发展与实践来看,微课具有区别于传统教学的突出特征。1.微课要“微”

微课之所以称为“微”课,是因为它具有知识点小,授课时间短的特点。微课只围绕一个小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将其录制成教学视频短片。整个微课只为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没有过多的铺垫和渲染,使得重点突出、短小精悍,非常有利于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现今社会,生活速度加快,导致文化快餐化,很少有人能耐得住性子去看一两个小时的课程。微课视频的时间一般限制在 10 分钟以内(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限制在 20 分钟以内),适合人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适应碎片化学习。2.微课还是“课”

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但不是只包含课程讲解的视频,而是一个完整的课程学习资源环境。在微课的教学资源中,不但要包含教学视频和教学设计,还应提供教学演示课件、讲义、教学案例素材,以及课后微练习和微练习的素材等教与学的资源。这样,既可以提供给学习者进行泛在学习,可以提供给教师进行共享和研究。同时还应该在实践中提供反馈渠道,使学习者可以将自己实际遇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疑惑和进一步的需求反馈给教师。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学习,还可以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的改进。

3.微课以“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工具来学习或训练的方式。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跨越地域限制,利用现代通讯终端,如手机、PDA 等设备(通常不包括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进行远程学习的方式。移动学习相较于在线学习,更加着重于利用触控输入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而不是利用键盘、鼠标输入的笔记本电脑或台式计算机。微课的制作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微课的发布利用移动互联网,因而可以保障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以及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的可能。4.微课要系列化

微课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而是要成为系列化课程,即根据统一的课程主旨,将微课构建成为“微课程”。因而在微课的设计之初就要从课程体系的全局观点来考虑,将课程包含的内容划分为若干边界清晰、离散而又具有一定耦合性的知识点。再按照知识点间的联系,让这些微课有机结合。为了达到学习目的,还要围绕每个知识点和其相关知识点设计微练习,进行微评价。再根据评价与反馈,为学习者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建议,方便学习者在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途径,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微课在初中物理中应用的优势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而初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基础,较为注重概念的学习理解,中学物理课要教给我们很多物理虽和物理规律,这些知识概念性强,有的还很抽象,而在传统的课堂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教师往往把概念或知识点给学生陈述一遍,缺乏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学生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为了将物理规律简单、明了、准确地表达出来,常常需要借助很多特殊的方式,比如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但受时空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把每个小小的概念都用实验演示的方法展示给学生,学生如果没听懂,老师也没有时间再为学生演示第二遍。如果把抽象的物理知识结合场景演示通过微课的形式向学生传达,学生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去学习一个知识点,而且这个过程更加直观具体,如果没有听懂,还可以返回去再听第二遍,不受时空的限制。

四、声音的产生微课设计与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初中物理的第一张第二节的内容,这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开端,培养兴趣的起点,更是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如何去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的至关重要的一课。因此,这次选用声音的产生这个知识点作为案例,设计一节微课,看看微课在物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

(一)教学目的 本次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声音都是怎样产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提问——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物理学习过程,培养学科性思维,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次课程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展开,通过提问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的思路跟上老师的教学进程,然后重点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明白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接着总结我们这次探究问题的过程,教给学生方法和思维。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后思考,巩固所学内容。

(三)微课教学设计 1.教学课件的设计

教学课件以PPT为载体,采用图片与文字结合的综合型课件,力求简单明了,按照“提问——猜想——验证——结论”的思路分为四个板块,使得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清晰明了。2.教学实验设计

这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怎样通过实验表现物体发出声音时产生了振动成为了实验的关键。因此实验设计通过容易产生形变的物体与发声的物体接触产生形变来表现发声物体的振动,具体实验设计如下:

2.1音叉发声振动

在音叉没有发声的时候,拿它与水接触,水很平静;然后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再与水接触,可以看到平静的水向四面溅起。前后对比,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时候产生了振动。

2.2铜锣发声振动

用一根细线挂一个乒乓球,并把线拴在支架上,在乒乓球下面放一面铜锣,铜锣不发声时,接触(不要用力)乒乓球,乒乓球静止不动,然后敲击铜锣,铜锣发声的同时接触乒乓球,乒乓球动起来,说明铜锣发出声音的时候产生了振动。2.3鼓发声产生振动

在一面鼓上放一些绿豆,当鼓不发声时,绿豆在鼓面上静止不动,当敲击鼓是,鼓发出了声音,鼓面上的绿豆也随着乱跳起来,说明鼓在发声的时候,产生了振动。

2.4吉他发声时琴弦在振动

一把吉他,我们不动它的时候,它没有发出声音,当我们拨动琴弦的时候,吉他发出了声音,这时候我们看见琴弦在振动。2.5音箱发声时在振动

在一个音箱上用一个纸盘装一些绿豆,音箱不发声时,纸盘里的绿豆静止不动,当播放音乐时,纸盘里的绿豆跳动起来。说明音箱发声时产生了振动。

(四)教学方法设计

此次课程通过讲授法和实验演示法相结合的方法向学生展示声音产生的原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领悟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思维。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由音乐“森林狂想曲”中的一小段导入课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引发学生的思考 3.启发:让学生用手轻轻触摸自己的喉咙声带的地方,然后说一句话,感受喉咙有什么变化

4.猜想:由刚才的启发提出猜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5.验证:带领学生一起操作已经设计好的五个实验,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6.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7.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探究的过程为“提出问题——猜想——验证——得出结论”

五、总结

将微课应用初中物理必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新方式。微课短小精悍、利于移动学习,学生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而在课堂上,教师如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某个知识点,而又不想费时费力的去准备素材和实验,同样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体会学习过程。相信微课在物理学科中将会有更好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任兴燕,微课教学初探,北京宣武红旗大学学报,2014(1)

9.论微课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九

关键词:微课;作文教学;自主选择;再现情境;拓宽空间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3-0086-02

语文作文微课,是指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将作文教学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层次条理、素材选择、修改润色、佳作欣赏等各环节中的重点、难点,与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结合起来制作成微课,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移动教学等方面。语文作文微课以其“短、小、精”,再现作文情境,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权利,丝丝缕缕渗透到学生作文的方方面面,拓宽学生作文的空间,让学生在作文中体会美好,创造美好,能有效解决学生“不知道作文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作文”的难题。

一、再现作文情境――童心飞扬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可见,生活是作文之本。学生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可是为什么学生写作文时会感觉无从下笔呢?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自己身边事和物的观察和感悟。而微课能再现丰富的作文情境,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而使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美好,让童心激情飞扬。

1.再现活动场景

2.再现自然美景

大自然是美不胜收的,也是变幻万千的。每个人的视角是有限的,无法看尽奇妙的大自然。如何把瑰丽无比的自然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呢?当黄叶纷纷飘落,秋天悄然来临,教师带领学生们开展了“一起找秋天”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们走进大自然,把找到的秋天用喜欢的方式展现出来,可以画一画,可以写一写,可以拍摄照片、录像„„然后,教师根据学生们搜集的资料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精美的微课。然后,带领学生欣赏大家共同制作的微课,让学生感受身临其境的美妙:一碧如洗的天空纯净明洁;火红火红的枫叶打着旋儿飘落;黄绿相间的草地向远处伸展;一望无际的稻田翻卷着金色浪花;色彩斑斓的菊花迎着秋风怒放„„多美呀!强烈的视觉冲击,打开了学生们美好的心灵,他们睁开慧眼,怦然心动,激情迸发,表达也就水到渠成。纯真的童心在笔尖流淌,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美好。

二、自主选择学习――童真流露

学生的作文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这样的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不客观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正视差异,区别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作文教学的资源来开发。运用语文作文微课指导学生写作,就是一种非常人性化、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语文作文微课往往是选取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点进行指导讲解,能准确地定位教学内容,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相对完整。这样,每个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微课资料,解决自己的困惑,以点带面,通过一个个看似零碎的知识点的指导,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全面提高。例如: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习作3,要求给远方的亲友写一封信,介绍一下自己美丽的家乡。从四年级学生的写作需求出发,教师共制作了八个微课:“我们一起选素材”“书信的格式”“信封的格式”“我们一起写景色”“我们一起写特产”“我们一起写风俗”“我们一起改病文”“我们一起赏佳作”。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观看学习,观看之后,组织观看同一微课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收获。如果看一遍理解得不透彻,还可以再看第二遍,第三遍,通过反复的观看来掌握写作的技巧。当然,老师也要参与讨论交流,指导学生认识共性的问题,解决共性的问题,或单独指导学生个性的问题,真正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同时,教师还把微课上传到学校公共学习的平台上,让每个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可以观看学习,回家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选择自己的薄弱点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就像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一样。这样的作文教学,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意愿,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在自主选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求得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拥有童心,流露童真。

三、拓宽作文空间――童趣满溢

学生的世界是天马行空的世界,学生喜欢想象,善于想象,想象和幻想是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作文也离不开想象,离开了想象的作文,犹如离开了灵魂的肉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作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小学语文作文微课,以其画面精美、不受时空的限制的独有特点,拓宽学生作文的空间,引导学生在生活和想象、想象和生活中穿梭;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纵横;在天上、地下、宇宙之间驰骋。

10.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篇十

【摘 要】为增强大学物理实验的实效性,我校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本文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举措进行归纳与总结,旨在与同仁交流,推进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微课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 应用

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或正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载体呈现教学内容,围绕具体知识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而展开的教学活动[1]。微课有别于经典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主题鲜明、指向确定、资源丰富、情景真切、短小精悍、使用灵活[2],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同时可协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强化已学知识,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微课是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延伸[3]。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条件等多因素影响,通过大学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始终存在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而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较好地弥补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短板。因此,尝试将微课教学模式引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之中,必将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常规程序就是学生上课前对实验目的、原理及仪器操作方法等进行预习,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前有了明确的心理准备与实验方案,对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操作关键步骤、实验过程需要掌握的技术等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实验过程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率与效果。但实际情况与教学设计的预期往往存在差异,如学生实验前的预习距离独自娴熟完成实验要求达到实验目的尚存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学生对实验预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學生仅将实验教材(讲义)的相关内容照抄到预习报告册上,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应付教师的检查;二是条件限制,部分学生虽然对实验的兴趣较浓,但是却只能观察实验仪器图片,按照教材的实验步骤设想实验过程的各种现象,时常出现边翻看讲义边进行实验仪器操作,由此必然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很难准确、快速地进行实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效果。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完成实验任务为目的,教师讲解的时间十分有限。以我校的大学物理实验为例,一堂实验课总共是135分钟,教师讲授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相关仪器操作及注意事项,清楚实验过程前后步骤的关联度及相互影响、制约的因素,显然时间非常紧张,甚至无法在教师讲解时段完成。教师在实验操作前的讲授环节,为了使学生清楚实验原理,仪器操作娴熟准确,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为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实验操作训练时间,讲授环节无法面面俱到。对于中学接受过系统物理实验培训,实验基本功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驾驭实验能力较强,教师在仪器操作训练方面的讲解相对可以精练;但来自基层偏僻乡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当地中学教学条件落后,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匮乏,以及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基础教育模式的影响,思维上就轻视甚至忽视实验能力的培养与实验素养的提升,客观上缺失实验技能系统培训,这部分学生进入大学,面对正规的实验教学、规范化的实验操作训练,显得不知所措,对于基本的操作规范知之甚少,势必一定程度上导致对仪器操作存在畏惧感,实验过程无从下手,面对复杂的仪器设备一片茫然。实验课中的实验原理部分基本在前期相关理论课上已阐述过,但是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实验操作前讲授环节如讲授过细、过繁,不仅挤占学生实验操作的训练时间,而且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产生厌烦情绪;讲授太过简略,理论知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又无法理解实验原理,难以把握实验要领,只会按照教材规定的实验步骤机械地完成任务。学生的基础知识、实验基本技能掌握存在差异,对教师讲授内容的取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讲授的重点内容很难符合不同个性化学生的需求。探索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必将充分发挥微课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弥补常规实验教学讲授时间短与学生个性化差异大的矛盾,促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微课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面对常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微课的特点,我们探索把微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大学本科物理实验教学中,以此补充常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短板,延伸物理实验教学的外沿,拓展学生实验技能学习平台,满足学生不同个性化的需求,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创建理想的教学环境

微课通常以视频为载体,教师讲授,再配以PPT辅助来呈现,教师讲解可对照实物直观演示。微课展示形式具体、直观、生动,避免了抽象、枯燥的描述性叙述,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思考[4]。这一特点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具有良好的契合度。实验课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熟悉实验仪器及操作规程与步骤,一般实验教材(讲义)上只有对实验原理的介绍,对仪器只说明实验需要使用仪器的名称,但是这些仪器如何操作,注意事项是什么,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步骤有哪些,学生依然不甚了解,这样的预习针对性、实效性欠佳。但利用微课直观的表现形式可轻易解决该问题。通过对各种仪器操作步骤进行演示来直观展示操作过程及出现的具体现象,通过微课形式详细讲解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学生观看的过程犹如身临其境。学生根据自己掌握实验所需相关知识的实际情况,选择观看实验原理及实验仪器操作等内容的微课视频,解决实验前教师提出的问题。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也是发现、解决自己在实验预习时的疑惑产生的过程,在实验进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生的预习效率大幅提高,事半功倍,也体现了差异化学习教学的思想。课堂上学生在实验操作正确率、实验结果准确度高的前提下进行实验的速度加快,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娴熟掌握和对影响实验成败关键步骤的把控能力掌握。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微课设计通常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目标单一,指向明确。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讲授部分分为原理、仪器讲解、实验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四部分。将四部分内容分别制作成微课视频,传至网上,学生在实验预习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5]。如理论知识欠缺,就将主要精力重点投入原理部分微课视频的观看学习,一遍没有解决问题,可以查资料再重复观看学习,直到弄懂为止;同样,对于实验仪器或仪器操作比较陌生的学生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仪器部分微课视频的学习上。又如实验项目中涉及了前期实验项目中的某种仪器,此时学生又已淡忘了对该仪器的操作,则可通过原来的那一节微课视频进行温习。例如《调节分光计和测定三棱镜折射率》实验,将如何调节分光计制作成一次微课视频,这样在后期的实验项目《光的偏振》中涉及分光计调节的时候,对分光计调节掌握不熟练的学生,就可以通过分光计调节这次微课视频进行温习,提高本次实验的效率与成功率。通过微课视频形式可以满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益。

三、结语

目前,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模式,尚需不断完善,使其趋于成熟,教育界有识之士都在积极地探寻与实践。实践表明:微课教学模式已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较好地展示了它的实效性,应该坚信,随着微课应用实践不断推进,微课在促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过程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李纪元.MOOC 背后的理念[J].中国教育网络,2013(04):39-41.

[3]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19.

[4]姚橙.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效率的研究与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13(03):31-33.

11.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篇十一

1 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在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指导下,以短小的在线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活动。近年来,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优势受到各个学科的关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用日趋广泛,其特点明显,具体表现为如下五个方面:(1)时间较短,通常情况下,微课的时长为5~10min,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时间较短,被称为课例片段或者微课例;(2)内容精准,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微课内容可以是一段程序演示,也可以是一个操作要领或者习题讲解,但是内容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案例恰当,数据精准,同时教师必须用精练的语言展示清晰的逻辑思路;(3)容量较小,微课的容量不宜超过30 M,并且其格式以诸如mp4、flv和rm等流媒体格式为主,以此保证学生快速且流程地进行在线观看,同时对于重要内容也可下载至移动设备进行反复学习;(4)趣味性较强,微课内容并不是将知识点生硬地呈现给学生,而是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呈现,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视频内容和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效处理,保证其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观看兴趣,使得学生在生动的氛围中掌握实际操作的要点;(5)方法灵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微课内容,课前复习、新课导入、小结拓展或者知识巩固等多个环节中均可利用微课教学。

2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微课设计基本情况

2.1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微课设计原则

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微课的引入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微课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应遵循如下两方面原则:(1)坚持科学的定位,在微课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必须以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在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2)合理且适度地选取和分解教学内容,在微课内容选取过程中,教师必须对知识点和主题进行系统把握,避免一刀切地进行所学内容分解,并将其全部通过微课形式进行传授,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中必须按照微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且适度的选取,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2.2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引入微课的必然性

现阶段,我国计算机专业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必然导致学科教学模式的变化,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各高校纷纷开展计算机实践教学,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固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以此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需求,引进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以此推动计算机实践教学取得应有效果。由此可见,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引进微课模式是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教材内容单一且教师授课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效率和成果不甚理想。并且学生在教学需求和自身要求方面存在差异性,传统教学模式采取统一的授课与讲解,并未兼顾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进而产生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学习效果;第二,教学现状,在师资方面,很多学校并未开展有效的教师进修于培训活动,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更新与换代把握不准确,导致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不能创新和丰富具体教学内容。并且尽管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实践教学中仍以理论知识为主,仅象征性地要求学生进行模仿,而理论知识的表达较为抽象,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否定自己,进而对整个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2.3 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微课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必须满足如下要求:(1)开展有效的前期分析工作,首先对课程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教师的教学内容、模式和学生学习状况,以此发现原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其设置为微课开展的切入点,以此更好地发挥微课的作用;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应在对比分析学生学习内容、教学成果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最终确定具体教学内容;最后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分析,教师明确把握某一知识点学生应掌握的程度,以此作为微课设计的理论基础,对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的程序或者软件进行系统化的微课教学,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2)学习资源的设计,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所应用的微课教学资源多为视频,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遵照如下要求,首先为关联性要求,微课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教师在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必须注重各个视频之间的关联性,以此为学生系统地讲解所学内容;其次为丰富性要求,视频包含的信息必须是丰富且有效的,以此保证学生学习的完整性。同时视频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必须具有丰富性,包括文档、网站或音视频等形式,以此满足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多元化需求;最后为素材的指导性要求,教师在素材选择中,必须保证素材能够突出所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以此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点;(3)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遵照微课半独立性的原则,并且使得微课既可在课堂教学中以导入语等形式使用,还可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此丰富学生辅助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 微课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 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开展有效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

Corel DRAW X4软件为图形绘制与图像处理软件,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此使得学生充分掌握软件应用的相关规则,并将自己的创意理念应用其中,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在应用软件教学中引入微课模式,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选取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并辅以视频录像软件、Corel DRAW X4软件、PPT和耳麦等辅助工具,教师将Corel DRAW X4软件打开进行讲解和操作演示,同时开展屏幕录制、字母以及配音等程序,并在必要时辅以PPT对难点进行细致讲解。之后,在微视频录制完成之后对其进行整合与美化处理。并且本次微课设计主要包含Corel DRAW X4软件的核心功能,主要为:图形绘制功能,为学生展示基本绘图工具的位置和使用方法;色彩填充功能,其中以渐变色填充和交互式网状填充为例;对象管理和文本编辑功能,主要包括文本添加、图文混排和组合拆分等内容。教师创建学习平台,将录制好的微课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系统学习,并配以相应的检测题目,以此保证学生在课前对所学内容有所掌握,为其实践操作提供基础保证。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以情景导入的模式开展教学,教师要求学生制作贺卡,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对节日主题和赠送对象进行有效设定和合理分析,此后教师现场制作一张简易贺卡,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微视频积累的知识对贺卡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现场修改操作。此外,教师要求学生课下结合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反复观看和学习微视频内容,并自主进行贺卡设计,将设计作品上传至学习平台,师生可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交流探讨,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2 引入微课教学模式,以小组形式开展时间教学

在计算机专业中,Oracle数据库课程占据重要地位,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能力,其中数据库设计、相关对象创建和数据库更新为课程的基础内容。Oracle数据库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实操能力的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Oracle数据库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可引入微课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原有教学成果进行系统分析,以此总结出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微课制作,并向相关微课资源上传至学习平台,便于学生课前和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教师选取“存储过程与函数的创建”为微课教学内容,主要针围绕其中的“存储过程创建”“函数创建”和“两者之间区别与联系”三方面内容展开,具体教学活动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流程,在课前教学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对上传的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程度进行自主把握,并完成教师设置的课前学习任务,以此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课中教学部分,教师针对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难点,以此为主开展有效的讲解,并且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针对性地解决组内学生的具体问题,并组织小组就某些重点或者感兴趣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课后教学部分,教师进行反思性研究,针对以完成教学内容的效果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进行作业分享和总结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3.3 传统模式与微课模式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和演示为主,注重对系统知识的讲授,能够保证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但对于实操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必然会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有效内容,以此保证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步提升。例如在《Web编程与设计》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传统模式与微课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将课堂内容进行模块式划分,并将每个模块的内容再具体划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理论讲解的部分教师录制成10min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预习,针对其中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理解有偏差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比如在“Servlet技术模型分析请求”部分教学中,教师可将检索请求参数、检索HTTP请求等内容设置为微课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正式教学开始后,教师首先简要概述微课内容,就某个知识点进行重复讲授,以此加强学生的理解,并且在讲解过程中配合微课视频的播放,以教学方式的转换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检索请求参数”的讲解中,教师在播放用户登录执行程序的微课时,教师辅以具体操作演示,使得学生对该知识点具有直观的把握。此外,在教学评价环节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考试与测验的单一评价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照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间互评的评价方式,教师针对学生的微课自主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换算至分数计入学期成绩之中,而根据学生上传的作业和平时讨论情况学生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以此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必须结合教学实践,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基于微课模式的优势,将其引入到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微课设计,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中贯穿微课资源,转变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技术发展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微课的发展有利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转变。近年来,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计算机专业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将微课应用于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能够转变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最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该文简要概述了微课的特点,并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微课设计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微课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提高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廖坚.微课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5(73):118-118.

[2]王西锋.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4,30(11):35-37.

[3]闫瑞峰,周虹,李春洁,等.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的策略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6):164-164.

[4]杨立.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运城学院学报,2015(3):4-6.

[5]王菲,唐玉琦.微课在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6(2):236-236.

[6]黄浏展.微课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63-67.

[7]吴丹.浅谈基于微课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专业中的探索与应用——以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2016(6):15-17.

上一篇:三年级习作训练一:丰富的课余生活下一篇:开心的万圣节短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