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式课堂教学反思

2024-09-10

学本式课堂教学反思(4篇)

1.学本式课堂教学反思 篇一

“ 学本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点滴体会

刚到树人凤天小学时,何校长提出的“321”教学模式,凤天老师们示范课中的指导与引领,给我的教学思想深深地冲击,如何使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效的与自己的教学结合呢?正在实践与困惑时,区里新一轮“学本式卓越课堂”的教学改革拉开序幕并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从而让我进一步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迫切的想去探寻了解:何为学本式教学?如何在自己的数学学科教学中实施,怎样有机的与“321”教学模式结合呢?

认真查阅区有关“学本式课堂”的行动方案与有关文件,使我初步了解“学本式课堂”是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要体现学为中心的特点,要建构“先学后导、互助展评”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当堂自学”“学然后导”、“活动展评”、“同伴助学”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细细研读感觉是否这与我们树人凤天小学推行的“321”教学模式不谋而合,与洋思学校提出的先学后教的教育思想异曲同工。从而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学本式”教学的模式被更多的专家、领导、学校认同推行,而作为一线的教师注定将是改革的弄潮儿。如何实践,如何在课堂上操作?以前的教学彻底改变?还是合理改善有效利用?我一路实践着、困惑着。半学期来,从第一次观摩凤天老师的示范展示课和自己平时模仿实践,沿着“学生当堂自学---小组互学交流---全班汇报点评---教师归纳总结----课堂巩固检测”这样的模式教学,我看到了孩子在课堂上的自信与快乐,看到了部分孩子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然而课堂上的可变因素、时间的仓促、练习量的大量减少、练习课、复习课中的难以操作让我困惑、举步维艰。然而在一次学习中袁校长的一席话:课堂教学无论是先学后教、边学边教、先教后学,只要课堂上老师教的酣畅淋漓,学生学得小脸通红、小手高举、小嘴常开,这就是一堂好课。让我警醒:是啊,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模式是否一层不变、是否堂堂都如此、课课都适合呢?这又使我进入了新的思考。

上周三,回到树人聆听刘洪斌校长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的家长开放日一课,使我对学本式课堂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刘校长课前把《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的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先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师引出课题,简单讲解介绍立体图形、面、棱、顶点概念后,放手让学生小组互学交流学案,然后在全班以小组形势汇报展示,自己板演完善板书。其余学生对每个知识点补充完善,汇报交流中教师时时参与点拨。最后分层达标检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而教师则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刘校长的亲自实践与引领让我们与“学本式”教学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开始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然而学生的组织与汇报、课前导学案的研究与编写,课后分层达标检测的拟定与打印。这一切对老师的自身知识、教学技能与技巧要求更高,备课所需的时间更多,而我们平时的每一节课真能做到这一点吗?教学改革是为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而增加老师的负荷为目的吗?是否有二者都兼顾的两全之策呢?从课堂中,我们也感受到,当课堂交给学生去互学交流汇报时,40分钟时间是短暂而仓促的,学生的练习是没有真正落实的。

或许每一次的改革都需要阵痛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辨与总结才会渐行渐远。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与探索,让自己真正走进学本式教学!

特色:以学生为核心的“271高效课堂”

昌乐二中始终坚持“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的教育价值观,以“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为培养目标。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先进管理理念,将人本管理、文本管理、目标管理有机结合,提出“学校的产品是服务”,明确了学校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学校教育服务质量。

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只有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素质教育才有意义。一直以来,昌乐二中在对课程、课标、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271高效课堂”,实现了课堂个性化、学科化突破,育人水平进一步提高.所谓“271高效课堂”,就是把课堂时间划分为“2、7、1”三个部分:大约20%的时间,老师诠释学习目标,组织、引领、激励、点拨学生学习;大约70%的时间,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大约10%的时间,总结反刍,当堂检测。“271高效课堂”的主旨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

“271高效课堂”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小组建设和导学案编制为重点,营造自主、积极、合作、主动、创造的学习氛围,带给学生全新的生命体验,学生自信心、思维水平、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学习兴趣大幅提高。昌乐二中多年来中考、高考成绩名列山东省前茅。

2.学本式课堂教学反思 篇二

关键词:“学本式”卓越课堂;教师;学生;实践研究

韩立福教授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追求自我教育,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使学习者学会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学本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高境界, 是促进学习者和谐成长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促进师生全面发展,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学习者(学生及教师)自我教育。2012年秋,我区启动了“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从实施至今已经三年。三年里,我校认真根据区“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立足校情,加强实践研究,通过科学管理、研修助推、示范引领、行动研究等方式,真抓实干,有效地推进了“学本式”卓越课堂建设。

在三年的“学本式”卓越课堂建设行动中,我校拟定了以下目标:一是构建我校“‘学本式’卓越课堂”教学模式;二是探索我校“‘学本式’卓越课堂”实施策略;三是促进我校课堂教学的全面转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校进行了多次研究和谋划,开展了课堂调研,细化了教学管理的办法,明确了每一阶段的行动任务,一步一步地推进 “学本式”卓越课堂改革。

一、立足实践,探索模式

为探索我校“‘学本式’卓越课堂”模式和各学科教学模式,我校拟定了“三阶段四步走”的行动策略。所谓“三阶段”,即把模式探究分为 “自主探索—总结提炼—物化成果”三个阶段。所谓“四步走”,指“骨干引领——课堂试水——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学校首先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给骨干教师布置任务,要求骨干教師在模式探索中当好先锋;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让教师们学习观摩。在骨干教师示范引领的基础上,鼓励各学科教师根据“‘学本式’卓越课堂”理念尝试自主探索,上试水课。学校主要抓好了两个“点”:一是骨干教师带动,二是青年教师推进,以点带面推进“学本式”卓越课堂建设。待模式初步成型后,学校要求所有学科所有教师 “全面铺开”,根据已建模式,在课堂中积极尝试与验证。

最初,我们提出了“‘学本式’卓越课堂”五步教学模式,即:

但在实践验证中我们发现,此模式对于不同学科、不同课型,操作上有一定困难,普适性不够强。针对这一问题,学校经过反复研讨,提出模式构建应结合学校文化,从宏观的角度,以大的框架去总结提炼。最后,我们在学校“精纺细织”的办学理念的统领下,紧紧围绕 “学本课堂”特征,总结提炼出了我校的“三经两纬”精细课堂模式,即:

“三经两纬”精细课堂模式是我校推进“学本式”卓越课堂改革的成果,我们以学本课堂的“自学、互学、展学”三环节为经,以“教师、学生”两主体为纬。首先,在“自学”这条“经线”上,教师需精选自学内容,在自学活动中仔细观察学生,关注学生的自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以便做到以学定教;而学生则应根据教师提出的自学任务与要求专注地展开自学。

其次,在互学环节,教师则需要根据学习重难点,精心设计能引爆学生思维的问题,并对各小组互学情况进行细致观察,关注学习的细节,以便进行及时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而学生则需要根据互学任务展开小组互学,需要在组内进行细致的分工,需要在交流时做到语言精炼,表达准确。

接下来的展学环节,学生需要选择精致的展学形式,需要让展学的过程更精彩;而教师则需要适时进行精准的点拨,促使学生的学习结果得以提升,并促使学生的学习所得能有效迁移、拓展,指向运用。

此模式“经纬”相互交织,师生相互观照,教师为学生,学生得发展,普适性强,得到了全校教师的认同。目前,我校已初步建构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科学的学科模式,语文、数学学科正在学科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了不同课型的模式。

二、科学管理,推进实施

1、行政推动,落实部门职责。根据学校“学本式”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我校紧紧围绕研究工作,将教研、科研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相互统整,统一策划,实现了“研训一体”。

学校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联动”。德育处抓学生培训,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小组文化建设,优秀学习小组、班级评比;教导处抓课堂研究,导学单的编制和运用,教师共同体建设,学校模式的提炼;教科室做好行动方案、计划,做好思想引领、各类研修活动的策划等。通过分工协作,分块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促进研究工作落实。

学校还利用行政会和教师大会对“学本式”卓越课堂的情况进行及时总结,边总结边要求,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做到一学期一个大主题,一个月落实一项重点,层级推进,有的放矢,促进落实。

2、培训跟进,促进师生转变。①邀请专家团队到学校讲学,更新教师观念。学校先后两次邀请区进修学院龚雄飞院长为全校教师做 “学本式”课堂的讲座;邀请进修学院余华云副院长到校为全校教师解读《沙坪坝区“‘学本式’ 卓越课堂”新授课评价指导标准》;邀请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陈大伟教授结合现场课例做了观课议课的指导。②借助共同体的力量,派老师参加研讨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共同体的研讨活动,借助共同体的力量打造薄弱学科,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③重视校内研修与培训,通过同伴互助,提高教师对学本式卓越课堂的认识。我们通过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卓越课堂大家谈”主题论坛,一线教师“经验分享会”等活动,让教师们齐参与,共分享,共同进步与提高。④加强学生培训。学校先后对行政小组长、学科小组长进行了集中培训,各班对学生进行了合作技能的培训。针对学生怯场、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我们从改革朝会开始,由学生担任主持人、主讲人,让教师退居幕后,把学生置于台前。学校还开辟了“毛毛虫剧场”,每周二、四中午让学生自己主持、策划开展才艺展示,为学生提供“练胆”的平台。学校还把每堂课进行“课前三分钟”交流作为课程来推进,让每位学生都有大胆展示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力。

nlc202309081018

3、改革评价,培养学生能力。学校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大胆改革评价,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一是改革课堂评价,指出一堂“好课”标准不是看老师演绎得有多精彩,而是看学生表现有多精彩,并把一堂课必须有2个小组展示汇报作为底线指标。二是开展学生能力测评。上期开始,我校为了进一步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了评价方式的改革,逐个对组内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特别是展学能力进行了测评,期中,我们对语数两门学科进行了抽测,从每个班级中随机抽取2个学习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自学互学,然后逐一到展学室展学,三名评委老师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现场打分,测评完毕后我们统计了年级的满分人数、年级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各班级平均分等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学校根据测评结果分等级对任课老师和参评学生进行了奖励,并制作了满分视频集供老师、学生们观摩学习;期末,我们对全校所有学生逐个进行了能力测评。本期期中,我们也对综合学科进行了抽测。三是改革期末考评,我们把学生期末能力测试成绩按20%计入学生期末成绩,与教师期末绩效考评挂钩。通过改革评价,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三、课堂转型,走向卓越

在“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中,如何实现课堂的全面转型,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我们运用了“问题+引领+督导+反思”的策略,促进教师课堂转变,引领教师走向卓越。

1、问题导向,实施专业引领。研究中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行动研究,通过专业引领,促进课堂转型。研究初期,学校针对老师们编制导学单的困惑以及核心目标定位不准,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不明确等问题,特地邀请了教研员王华老师到校做讲座,区导师班学员何恩蒲、向蓉来校上示范课,教研员董晓宇老师作专业引领。研究中期,针对《导学精要》如何有效使用,课堂中“自学、互学、展学”三环节如何有效实施等问题,学校再次请教研员董晓宇、王华老师到校作培训,重庆市数学名师卞小娟到校和我校教师进行同课异构,较好地解决的老师们的困惑。研究后期,針对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展学”的实效性等问题,学校邀请教研员吴行鹏老师为全校老师做讲座,邀请董晓宇、张焕颖老师就现场课例进行剖析、引领,有效地帮助了老师们实现课堂转型。

2、加强督导,促进教师反思。①对课堂进行全面诊断。去年5月,学校邀请所有学科教研员到校,对所有老师的课堂进行了全面诊断,并评出等级。教研员还结合听课情况,对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让老师们了解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②加强校内听课督导。学校校级、分管主任通过听推门课,了解教师课堂转型的情况,对转型不够的教师加强指导,并充分发挥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开展组内教研,加强同伴互助,促进课堂转型。③以“展、评、赛”的方式带动教师全体卷入。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学本式”卓越课堂展示课、研究课或赛课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实现课堂转型。本期,我校还开展了“学本式”卓越课堂家长开放日活动,每个班逐一开放半天,让家长走进课堂听课,了解我校“学本式”卓越课堂改革的情况,接受家长的监督与评价。④加强教研组建设,形成良好的研修氛围。我们认真抓好学科教研活动,加强学科组、年级教研组建设,聚焦“学本课堂”,组织开展主题研讨、集体备课、“一课三研”等活动,推进“学本式”卓越课堂向纵深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田慧生主任说:“学本课堂的创建适应了深度课改的需要,其核心贡献在于真正解放了学生,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课堂中真正落了地、扎了根,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成长、自主发展有了现实土壤和广阔空间。一定意义上讲,学本课堂的探索代表了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于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的确如此,三年的“学本式”卓越课堂研究行动,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课堂发生的巨大变化,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常态,小组成员能在组长带领下根据所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学习,讨论解决办法。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自学、互学、展学,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对话,共同建构知识,发展思维,提升能力。教师和学生关系更为融洽、民主、和谐,课堂成了学生的舞台,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参考文献

[1] 韩立福.教育新视野:学本教育.《人民教育》2014.9.

[2] 韩立福.学本课堂: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现代教育报》2012.4.22.

[3] 田慧生.学本课堂推动深度课改.《人民教育》2014.16.

[4] 顾明远.素质教育要以学为本.《人民教育》2014.16.

[5] 韩立福.“问题导学”:当代课堂教学深度改革新方向.《江苏教育研究》2013.01.

3.学本式课堂教学反思 篇三

1.‚学本式卓越课堂‛倡导‚学生发展为根本、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的改革方向。

——摘自《沙坪坝区中小学‚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

2.学本式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实施策略:

三管齐下,提升干部教师课程能力;多维组合,建设行动共同体;同中求异,建构‚学本‛教学模式群;开发导学精要,优化学习资源;研制评价标准,引导课堂变革方向 ——摘自《聚焦课堂 变革创新 让梦想在现实中生根开花》

3.与传统讲授式课堂相比,‚学本式卓越课堂‛最大变化莫过于‚还课堂于学生‛.4.‚卓越课堂‛的三层含义:卓越是一种态度,卓越是一种过程,卓越是一种可以实现的理想

5.‚‘学本式’卓越课堂‛突出‚先学后导、互助展评‛的核心要义,提高自主学习的程度、合作学习的效度和探究学习的深度,追求‚当堂自学、同伴助学、活动展学、互动评学、教师导学‛的课堂形态。

——摘自《沙坪坝区中小学‚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

6.全面推动‚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将重点实施以下六大行动计划:学校课程建设行动、教学方式变革行动、课程能力提升行动、教学研究引领行动、教育技术助推行动、学校工作评估行动

7.课堂教学改革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抱着永不停歇、勇创一流的态度,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8.‚学本式卓越课堂‛具有生命性、系统性、优质性、开放性、发展性等特征。

9.‚学本式卓越课堂‛是由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独立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系统。

10.也许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但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艺术的修炼中逐步完善自我,享受渐入佳境的愉悦,这样才不枉在教育的神圣殿堂走一遭。开发学科导学精要基本理念:功能导学化、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品质化,基本结构:目标定向、自学引导、达标检测

——摘自《聚焦课堂 变革创新 让梦想在现实中生根开花》

11.开发学科导学精要基本原则:学本性原则、必要性原则、问题性原则、课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12.对待‚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有三点具体要求: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将工作重心下沉到课堂;进一步改进培训和教研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强化区级层面、学校共同体层面和校内各层面对‚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推进工作的领导、管理和考评,确保实施全过程方向明,措施硬,不松劲,不动摇,出成果

——摘自肖长树主任在卓越课堂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3.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更进一步就是教会学生自学、互学、展学。

——摘自肖长树主任在卓越课堂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4.‚学本式卓越课堂‛分两步实施,三层达标:前3年转型升级,全面达标;后2年巩固提高,再上水平。

——摘自肖长树主任在卓越课堂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5.‚学本式卓越课堂‛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让我们聚焦‚卓越课堂‛行动,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加快全区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为把我区建设成重庆市现代化教育强区而努力奋斗

——摘自肖长树主任在卓越课堂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6.‚内涵发展的本质是学校的文化自觉,内容有教师专业化、课堂优质化、管理科学化‛

‚课堂优质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

‚课堂优质化既包含课堂内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优质化,也包含课堂外部教师队伍专业化、教学管理科学化‛。

实施‚卓越课堂‛行动,是深化内涵发展的‚核心点‛和‚引爆点‛

——摘自肖长树主任在卓越课堂大讲堂上的讲话

17.我们构建教学模式、编制导学单、建设学生学习共同体、培训干部教师、强化共同体和学校工作考评等,都是手段。‚加快实现课堂教学从教师教授为本向学生学习为本的全面转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才是目的。

——摘自肖长树主任在卓越课堂大讲堂上的讲话

18.课堂转型要注意三点: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要体现学为中心的特点、要建构基本的教学模式。

19.‚学本式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其实也是在继承沙区课堂改革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我们希望能够不负众望,乘势而上,追求卓越,再上新高。

4.“生本式卓越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篇四

2013年1月23日,合川区中小学“卓越课堂”建设工作会规划出未来五年的新蓝图,“前三年,100%达到‘有效课堂’标准,后两年40%达到‘高效课堂’标准,10%达到‘卓越课堂’标准。”在合川区教委指导下,区教科所研制了“生本式卓越课堂模式框架”,初步构建了区域层面整体推进卓越课堂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一、“生本式卓越课堂”内涵特征

“生本式卓越课堂”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课堂,由最优化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独立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系统。基本特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落实“学生发展为根本、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第二,强化“先学后导,评价反馈”的核心理念。第三,坚持“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评价训练”的教学基本程序。第四,明确“学、导、评、练”作为师生互动的四种教学行为。各模块所占时间比例要因课而异、因生而异。

二、“生本式卓越课堂”的推进举措

课题形式整体推进。“卓越课堂”建设需要科研引领。区教科所设立了“卓越课堂”专项课题,组建了区级、学区、学校三级研究共同体,整合力量,克难攻坚,努力探索“卓越课堂”建设的策略、途径与方法,初步构建了具有我区特色的“卓越课堂”教学模式,制定了各学科教学评价标准,建立了课程辅助活动体系和“卓越课堂”教学资源库等。

教师分类分层推进。充分考虑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采取了教师分类分层推进的策略。一是不同类别的学校要求不同。要求100%的教师达到“有效课堂”标准要求,力争薄弱学校教师10%达到 “高效课堂”标准;一般学校教师20%达到“高效课堂”标准,5%达到“卓越课堂”标准;优质学校教师50%达到“高效课堂”标准,20%达到“卓越课堂”标准。二是不同的教师要求也不同。普通教师上“达标课”,合格基础上追求高效;区级骨干教师上“展示课”,高效基础上追求卓越;市级以上骨干教师、重庆名师、特级教师、研究员教师上“示范课”,力争全面达到“卓越课堂”的标准。

学校分片分类互动共进。一是着力实施“领雁工程”,让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使其共研、共享、共进;二是积极开展“学区教研”,优质学校作为对口帮扶和教研援助单位,采取分片定点的方式开展“送教”活动、片区开放周活动及专题研究等,引领片区内学校共同发展。三是构建“卓越课堂学习共同体”,全区共建立了8个“卓越课堂学习共同体”。促进共同体内各学校共同参与、共同发展。

搭建多个互动共进平台。通过卓越课堂论坛、专题讲座、校本课程展示等活动,丰富教育学识,更新育人理念;通过卓越课堂基本功比赛活动,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卓越课堂片区联动,扩大成果交流,促进均衡发展。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和行为。课堂教学质效高低的关键是备课、上课和评价。因此,备课、上课和评价是“卓越课堂”建设的重点内容。我们出台了《中小学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和《卓越课堂评价标准》,侧重在备课、上课和评价三个环节进行了优化规范,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生本式卓越课堂”成效初现

上一篇:县公司家客发展思路下一篇:提醒人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