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学生在音乐中找回自信教育论文

2024-10-01

让更多的学生在音乐中找回自信教育论文(精选2篇)

1.让更多的学生在音乐中找回自信教育论文 篇一

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回自我

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回自我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周峰

江苏高考作文的批阅早已尘埃落定,可是权威专家们的感慨却时时萦绕在耳畔:今年的作文题关乎青春,提到青春,与之紧密联系的就是爱情,然而在阅卷中,老师们发现鲜有考生涉及这个话题。这是很可悲的一个现象。

其实,可悲的又何止于鲜有写关乎爱情的文章呢?事实证明,能真正写出自我的文章也很少,至于有个性,有独特发现的观点的文章就更是凤毛麟角了。一言以蔽之,高中生作文“无我”的现象严重突出。

一、具体表现

在多年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作文“无我”的具体表现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胡编乱造,生搬硬套。不少学生由于缺少对生活的自身体验,或者疏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写出来的东西常常干篇一律,甚至不惜去凭空捏造。不少学生一味地“拷贝”、拼凑材料,机械背诵所谓的素材、美文,生搬硬套故事,套作现象严重。

(二)思路狭窄,假话套话。许多学生打不开思路,又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发散创造性思维,写出的文章假话连篇,套话泛滥,有的照搬哲学概念,索然无味,令人生厌。而对于“敏感”话题,却又不敢越雷池半步。

(三)片面极端,人云亦云。不少学生热衷于写反面教材,但常常片面化、绝对化地看待问题,故意夸大阴暗面,扭曲事实真相。作文缺乏真正独到的观点,行文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有一部分学生在作文中能说真话,抒发真实情感,但往往抒发的是对社会对人生的消极情感,与自己的年龄极不相符,这其实也是“无我”的表现。

(四)内容浅幼,干瘪枯燥。学生普遍缺少阅读积累,写出的作文低级幼稚、内容干瘪、语词匮乏、叙述单调、情趣乏味。也有的`故作高深,一味地追求“高大上”,虚无缥缈,这恰恰使文章失去了思想的厚度、情感的蕴藉。

二、对策思考

尽管由于这样那样的种种原因,高中生作文“无我”的现象仍然严重突出,但是在高考改革的态势下,作文教学改革探索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少真正关心教育的专家和普通教师都积极投入到这场改革的洪流中,寻找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回自我、真正张扬个性的诺亚方舟。()对此,笔者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也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要从命题导向上进一步做出正确的调整

客观的说,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已经在有意地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写出当下青少年的人生体验与认知,今年江苏高考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示例。这样的导向对于作文教学,对于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找回自我无疑是一股强劲的春风,我们要呼唤这股春风刮得更猛烈些。

(二)教师要更新作文教学的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写作教学“回归本体”价值观念的巨大转变,应当建立“能够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见解,生动、形象、准确地表现出来的文章就是好文章”的评价标准,还中学生作文以清新、自然、率真的风格。

一线教师既不能无为而治,又要避免急功近利。我们不能把眼光只放在几节作文课上,将学生写作活动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局限在写作课上,而要把作文教学渗透在平时点滴的语文教学与语文活动中,以一种开放式的眼光来看作文。要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尽可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会多角度辩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溯流寻源,回归本我。

(三)要自上而下建立科学有序的作文训练序列

一门课程,没有实用性的教材,没有有序的内容和计划,完全凭教师个体的经验和自觉性来进行自主开发和个性教学,这在任何一个学科中都是不可思议的。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校“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一环,高中作文教学必须对高中写作教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量,才能建立起一套适合教学实际的完整、有序、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教师必须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其新基础课程理念中提出:“应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特殊认识活动论的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高中作文课堂教学要让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成为常态课,接上地气,给予学生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就要求作文课堂教学不能单一化,更不能僵化,要勇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善于思考、乐于写作、积极修改、参与评价,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总之,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回自我,对写作教学而言,这是正本清源的第一步。惟有如此,才能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才能展望语文教学美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

周峰,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文科党支部书记、教务处主任、工会副主席,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1990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先后担任班主任,其中高三年级班主任17届。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主题教育设计获全国教育科学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评为南通市“优秀班主任”、南通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市劳动模范,被授予南通市“青年五四奖章”,表彰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2.让更多的学生在音乐中找回自信教育论文 篇二

我班有两名生理缺陷儿童 (以下简称甲、乙) 。

甲因患有先天性小脑萎缩症, 身体动作极不协调, 说话走路手扭身歪, 样子很是吓人。现在六年级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再加上同学的歧视和学习的困难, 使得他性格愈发内向, 性情暴躁, 经常和同学们发生纠纷。刚接班时, 他就成了我关注的重点, 我清醒地意识到, 长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和他谈心是我接触他的第一步, 我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坐在一起谈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话题, “你家就住在附近吗?”“下次走亲戚时能到我家做客吗?”“上节课的内容还有不明白的吗?”“你喜欢学哪些知识?”通过谈话, 在拉近我俩情感距离的同时, 我也了解到甲的记忆力还是可以的, 他对一些历史人物和名言警句等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于是在教学中, 我就抓住甲的这一特点, 常提问他一些拿手问题。比如, 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 我就问他:“你能把彭德怀的有关情况介绍给大家听听吗?”尽管他在回答时有点停顿、有点结巴, 但对问题乐于接受, 很有兴趣。这样, 既调动了他的积极性, 又使其他学生对他刮目相看, 再加上我对有歧视心理的同学进行了批评教育, 让所有同学都意识到“尊重残疾人的人格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渐渐地, 他与同学的关系融洽了, 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第二学期甲期中考试语文得了67分, 这是他上小学以来第一次“及格”。在一次家访时, 甲的父亲高兴地说:“徐老师, 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一位老师。”听了这话, 我感到很欣慰。甲在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老师, 课堂上是你第一次提问我, 第一次教我写作业, 同学们打我是你护着我, 下雨了你把我送回家, 你要同学们和我一起玩, 记得有一次我哭了, 是你给我擦眼泪……你像妈妈一样关心我……”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过后, 我与甲谈起这篇日记时, 他说爸爸告诉他还得在“你”字下面加一个“心”子底, 多好的学生啊!我怎么忍心舍弃他呢?事实又一次证明:“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乙患有羊痫风, 可能是因为这个学生发病时的恐怖状态, 多数学生都不愿与她交朋友。当我第一次看见她孤独地坐在教室的角落时, 不禁心里一阵发酸, 那双无助的眼神告诉我, 她是多么想得到帮助啊!通过了解, 我知道她跟奶奶学得一手好剪纸, 我便找到了帮助她的好方法。劳动课上的才艺表演, 着实让她露了一手。在众多羡慕的眼神中, 我忙趁热打铁, “大家想学吗?”“想。”“你愿意把你的绝活教给羡慕你的同学吗?”“当然可以。”为了便于交流, 我把她调到座位中间, 她教得认真, 同学们学得仔细。另外, 私下里我告诉了同学们与乙相处的注意事项, 我还有意地多与乙交往接触, 这对其他同学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很快周围的同学便与她亲热起来。开始时, 课堂上我一提问, 她就好像触电般迅速把头伏到桌面上, 偶尔偷看我一两眼, 但每次这个时候我总会用微笑的目光去鼓励她。渐渐地, 乙由一开始的低头沉默, 逐渐敢于与我的目光相对, 通过这无声的交流, 她终于第一次举起了手。尽管她说得结结巴巴, 但我给她的都是鼓励和表扬的话语。兴奋的她从此举手的次数多了, 回答也越来越流利。课间是关爱学生的最佳时间, 铃声一响, 我便约上另外几个同学一起跳皮筋、踢毽子……让乙融入其中, 乐在其中。通过接触, 同学们说:“她心眼挺好的, 又很聪明, 我们喜欢和她一起玩。”乙在同学们中间得到了关爱, 看到乙那活泼的笑脸我这才宽了心。

上一篇:贵大论文格式要求下一篇:浅析对人力资源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