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劳务合同

2024-08-19

剪辑劳务合同(共4篇)

1.剪辑劳务合同 篇一

农民上访是乡村社会诸多矛盾的集中反映,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基层工作的突出难题。本文试通过对于184起上访个案的分析,探讨农民上访的内部规律和化解乡村冲突的思路。初步看法是:上访现象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信访工作体系似应进行适当调整。我们曾经专门分析过农民日报收到的196封农民上访信,如果说,写信还是农民表达诉求的温和形式,那么,亲自进京上访则具有了更多的行动性,对于城乡稳定都有直接刺激。为了深化这项研究,199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对进京上访农民进行了一次专门调查。主要方法:

(一)跟踪查阅并统计了农民日报社群工部1998年和1999年两年的上 访登记记录;

(二)研究人员专门到报社接待上访农民并进行深度访谈。在1个月的时间里,共访谈上访农民15批(30人次),根据录音整理出个案报告15篇。

一、上访者:精英式人物开始突现

(一)人口特征:上访者是一个以男性居多、中年人居多的农民群体在报社的上访登记中,1998年和1999年共184次上访,其中1998年91次,1999年93次。考虑到有一部分上访没有登记,实际上访次数会更多。从性别看,男性150次,女性23次,还有11次未注明性别。在我们直接访谈的15起上访中,男性14次,女性1次。从年龄看,35岁至60岁的中年农民居多。上访登记中,这一年龄段的上访者有125次,占总数的67.9%。最大年龄者73岁,最小年龄者24岁。在我们接待的上访者中,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48岁。

(二)规模变化:与上年同期比较,1999年上半年大量增加而下半年显著减少。从登记来看,间的变化不明显,都是90余次。但是,内的分布却有显著差别。1998年1月至7月记录上访32次,8月至12月59次,1999年1月至7月记录上访65次,是1998年同期的两倍。但1999年8月至12月的上访记录次数锐减,只有28次,是1998年同期的一半。这种变化并不是常态,访谈发现,1999年下半年整肃法轮功和50周年大庆,北京和各地都加强了对于上访人员的控制,抑制了上访人员的增加。在访谈的15起上访中,初次进京者10起,再次或第3次进京者有5起。

(三)区域分布:上访者的来源地范围很广。在184次记录中,除5次未注明来访人地址外,其余179次涉及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河南省36次,河北34次,山东17次、黑龙江11次,四川9次、湖北9次、安徽8次、吉林、内蒙古和山西省各6次,重庆、辽宁和江苏各5次,其他省分别是1至4次不等,海南、西藏、上海、广西等没有。上访人次的差别显然与地理距离有关,但其他因素同时存在。

(四)职业构成:普通农民是上访者主体。上访者的社会身份绝大多数是农民,但具体职业不尽相同。从我们的直接访谈看,15起上访的30人中,普通农民20人、乡村教师1人、林地承包者1人、乡村医生2人、个体从业人员4人、村民组长1人,乡镇企业工人1人。从文化程度来看,15名主述人当中,中专学历1人、高中学历3人、初中学历10人、小学1人。

(五)上访者的个人表现:精英化趋向值得注意。在15起上访农民者中,我们与每起上访者都有两个小时以上的个别交谈,其中有一部分还一起就餐。从这些上访者在访谈交流过程中的个人表现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在数量上约占半数,可以称为“理性

型”。基本特点是:为上访准备了一定的书面材料;有比较清楚的叙事能力,能够完整有序地反映问题;对于相关的政策法律有初步了解,能为自己找一定的法律政策依据;态度自信但并不强硬。第二类在数量上是少数,可以称为“感觉型”。基本特点是:一般没有为上访专门准备材料;感觉到事情不合理,但又缺乏明确的政策法律依据,上访行为本身带有某种咨询性质。有的直接说“就是因为不懂法才上访”。第三类在数量上是少数,约占三分之一,可以称为“精英型”。基本表现是:一般有过上访经历,对于信访路径比较熟悉;表述问题头头是道,有条有理;能熟练地援引法律政策,甚至轻松地向接待者背出政策法规的部分原文。他们对于相关政策法律的熟悉程度往往令人吃惊。在态度上,高度自信而且立场强硬,有的很富有鼓动性。

访谈过程中我们形成的突出感受是,近年来上访事件的增多,上访经历的复杂,上访过程的漫长,正在磨练出一些善于表达部分农民利益的“上访能人”,这可以说是另一种乡村精英。这些人不同于旧社会那些喊冤叫屈的“告状者”,也迥异于改革初期那些为冤假错案平反而上访者。第一,他们的上访多数不仅仅为自己的某种冤情,而是往往代表着一个数量的村民,得到了特定人群的支持;第二,他们对于相关的政策法律有比较好的理解把握,有些人甚至有一定的现代政治知识;第三,他们在村民中具有相当强的动员能力,是冲突过程中基层政府的主要谈判对手。有不少人来北京上访前曾经组织策划过较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如河南农民李进才曾组织400多名村民到地委上访,吉林农民江宪文曾组织了200多村民到省城上访。话语中,他们虽然常常会感叹自己力量微弱,但同时又强硬地认为公理在自己方面,因此,当正常的上访失败时,不讳言将进行更有力量的努力„„

一些地方官员经常说某人是“上访油子”、“痞子”等。现在看来,对于一些人做何道德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乡村中有什么样的策动能力。不论这些上访精英的个人品行如何,或者在上访过程中是否怀有个人目的,但作为上访代表而言,他们不仅有见识,能看到部分农民的共同利益所在,而且有魄力,能够将这种分散的共同利益实现某种组织化的表达,因此,他们被相当一部分农民推举为代言人。当这些人与一定范围内的公众利益、集体力量相结合时,在乡村社会中的影响力是需要关注的。所以,探寻乡村冲突的化解机制,需要重视对于这类人物的观察分析。

二、上访诉求:群体性的利益表达

(一)主要诉求内容

农民上访反映的问题涉及农村生活的很多方面,多数事件具有综合性,如负担问题直接连着土地问题甚至腐败问题。根据直接引发冲突的“事由”加以简单分类,大致如下:

A、农民负担问题(63次)。其中:反映乱摊派滥收费52次;农业税不据实征收2次;公粮收购中打白条、压级压价、暴力征粮等问题7次;电费问题2次。

B、土地问题(51次)。其中: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村干部将款项挥霍,对于农民补偿不合理,19次;土地利用不合理16次,如耕地非法变为宅基地,工业造成耕地污染,水土 流失严重等;土地承包问题11次,主要是农民承包的耕地、林地权益被侵犯;还有5次记录只注明“土地问题”,具体内容不详。

C、乡村干部贪污腐败以权谋私问题(24次)

D、村级选举违法问题(4次)

E、农村教育问题(4次)。如村小学失修无人管、乡村教工资被拖欠等。

F、打击报复问题(30次)。包括干部利用权势对上访人进行人身伤害、非法关押等。在我们的15起个案访谈中,有12起上访人提到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报复。

G、政法部门问题(12次)。主要是反映地方司法部门徇私枉法或判决不公,如吉林省杨淑涛反映其子被人杀害,公安部门要求受害人家属“私了”。

H、其它问题(6次)。如反映县种子公司出售假种子、乡镇机构精简清退退人员不合理、村里五保户没饭吃等。

(二)上访组织形态

从上访代表的利益背景来看,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为单个人或单个家庭的利益来上访,称“个体型上访”。个体型上访采取的形式主要就是单个人上访。上访人就是利益直接受到侵害的人,如反映本人的离婚问题、反映家人被村主任打伤、反映村里随意撕毁与自己的土地承包合同等。

第二。为某个群体的共同利益上访,上访者称代表若干村民,所提交的上访材料有若干村民签名甚至指印,我们称之为“代表型上访”。这里的群体是个不确定的范围,指有着共同利益而且这一利益受到相同侵害的部分村民,有的是几乎一个村民组,有的是几十个承包户,有的是几十户耕地被征用的农户,有的是一个行政村中的部分农户,也有的是一个有着共同利益的特殊群体,如河北邱县的一 个现役军人母亲上访,代表70多户现役军人家属反映乡政府扣发两年的优抚金。在我们直接接待的15次上访者中,有2次是个体型上访,13次是代表型上访。代表型上访的重要特点是,上访者一般都是结伴而来,多数情况下是两至5人。报社的上访接待记录一般只登记主诉人,因此无法统计每起上访者的具体人数。据群众工作部的负责人说,在上访者中,大概有三分之二为两个人以上。

第三、有共同利益诉求的若干农民一起参与上访或者大部 分参与上访,这种上访既有利益的集体性,又有行动的集体性,突出特点是以行动的规模化来显示诉求的强烈,我们称为“集体型上访”。这与通常基层政府部门所说的“集体上访”概念有所不同,后者不论上访人背后的利益群体有多大,只要上访人数达到5人,即定为“集体上访”。在我们接待的13起代表型上访中,最多人数是5人,均不属于我们定义的集体型上访。但是,有8起在来京上访前发生过集体型上访,规模从60人左右到400人左右不等,其中:集体上访到乡县一级的有4起,上访到地(市)一级的2起,上访到省一级的2起。

三、上访行动:一个理性的诉求过程

在直接访谈中,我们没有发现在言语语行为上有“滋事”倾向甚至无理取闹的上访者。听报社接待人员介绍,他们曾遇到过个别蛮不讲理或者精神上似乎有点怪异的人。绝大多数上访农民在表现上都是平和、理智的,访谈人员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交流对话。因为我们能很耐心地倾听,上访者都表现出欣慰和感激,反映从来没有那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这么认真地听他们讲话。

(一)上访者怎样来到北京

A、绝大多数是经过逐级上访来到北京的。我们访谈的上访者,只有一例从乡镇直接到北京来上访,他说不知道“不能越级上访”的规定。其余14起都是先到乡镇、到县市、到省一级一级逐级上访的。

B、上访的费用筹集。代表型上访的费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上访代表自己承担,这是少数情况。河北农民康树元说:“村民们信得过我,就让我来替大家上访,还要凑钱给我,我不要。我自己能负担得起。”辽宁农民李启阳说:“这些年我搞韩国小食品生意,赚的钱我都用来上访了。”一种是共同共同集资。集资又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均摊,支持上访者农户负担的费用相同,如每户50元;其二是自愿出资,每户数额不限,30、50不等。

C、上访农民都准备了若干份上访材料,这些材料送到各个部门单位,包括控告信、村民签名、相关的证明材料等。

D、上访农民了解法规政策的途径主要有:

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

自己买书看。一位上访者称为了上访买过300多部法律书,另一位还给我们看了他刚刚买的《土地法释义》。

亲威朋友以及热心人提供。山西农民郑金和说“我这些文件(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是从当干部的朋友那儿要的。”

(二)上访者在北京

A、上访农民在北京一般都去过3个以上的中央部门或者新闻单位。他们往往是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部门都跑遍。

B、上访者的北京生活。主要有四种形式:

住每天10~20元的便宜旅馆;

借住在亲威或朋友家;

借住在来京打工的老乡处;

靠打工、捡破烂等维持生活,居无定所,上访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又不同于以就业为目的的外出农民。

(三)进京上访后的心理准备

几乎对于所有的上访人来说,都面临一个问题:这次来京上访后,如果问题仍然不能得到解决,他们会怎么办。这也是我们向他们正面提出并讨论的问题。从10几位上访者的回答看,有4种选择:

第一、继续上访。辽宁的李启阳说:“我是铁了心要上访的。这问题一天不解决我就一天不安歇,就是上访一辈子,我也认了。国家需要安定这我们都知道,可我们上访农民都是有真凭 实据的,有照片,有录音,有录像。”

第二、放弃上访,转向正面对抗。吉林江宪文说:“我们村民已经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六条做出决定了,罢免现任村长,但镇上不批,所以现在他们还没下台,要是实在不行,我们回去后就行使我们的公民权利。”河南李进才说:“现在我看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我准备回去发动我们村的群众,真正依法选出我们村民的当家人。”

第三、选择躲避,外出他乡。安徽农民董辉说:“我想好了,这回要是真的不行,回去我就准备搬家。我在湖北打工,我就把我全家老小都搬到湖北去!至于户口问题,孩子上学问题,唉,只有以后再说了,一步一步来吧!先逃出去再说。”

第四、接受失败现实,放弃上访。内蒙古农民杨荣久说:“我们农民能有什么办法,这事拖了3年多都得不到解决,我们已经告到头了,没有别的办法了!”

四、上访升级:冲突积累的因素

(一)上访的升级

上访多数都起因于农民和乡村基层干部的冲突,而上访者从家乡走进北京,是上访升级的表现。从我们的直接访谈来看,上访升级有两种机制:

第一、直接利益受损引起初期的上访,而且逐级上访都没有解决,最后来到北京。主要特点是,一开始冲突就比较激烈,在后来的上访过程中,虽然问题没有解决,但也没有明显的扩大或加剧。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政府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作为。

第二、上访引起上访的升级。在初次上访后,作为上访起源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增加了新的冲突,导致进一步的上访。如上访农民被拘留、上访群体被暴力驱散及打击报复等现象出现,引起农民更多不满而进一步上访。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政府主要问题是对于上访事件本身处置失当。

(二)信访部门的因素

毫无疑问,各级信访部门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对于稳定农村卓有贡献。但是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感到,信访部门在化解冲突、解决问题方面的作用还发挥得很不够。信访工作人员通常的处理方式是:第一、把农民的上访材料留下来,填一封信转到其他部门,让上访人回去;第二、把上访地区的干部叫来让他们把上访群众领回去,自己解决。转信往往不解决问题,而让基层干部来领人只是矛盾的下交。一方面,材料在一层一层向下转,另一方面,农民在一级一级向上走,上访行动往往是“终点又回到起点”。这其中,主要不是信访工作人员个人的问题,而是信访部门本身有种种体制性的局限。如有的农民去县政府信访办反映违法征用耕地,而征地过程本身就是土地经过县政府批准的,在这种的情况下,县信访办只能无所作为,农民也只有继续向上走。

(三)司法部门的因素

某些地方的领导对司法部门的干预已严重影响了法律执行。内蒙一农民反映,他们组的土地被乡村干部非法卖掉二十几亩,他们到法院起诉,法官告诉他:“当然你赢了,连判决书也拟好了,但我不能宣判,否则我的饭碗也没有了。”

(四)媒体承担了上访者过多期望。

越来越多的上访者涌向媒体,把媒体看成了主持正义的希望寄托,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情况,显示出行政和司法部门不得力。媒体没有实际权力,媒体也有自己的运作方式,他们强调“新闻”价值,有时甚至重视“炒作”的需要,也要受一些规章制约。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当然非常重要,但是媒体的暴光,不应当也不可能成为化解社会冲突的制度化途径。

五、关于农民上访:理解和意见

(一)关于上访的正面理解

上访显示了农村存在的种种冲突与不和谐,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上访是消极的负面的。对于基层干部来说,上访是农民对于他们权威的一种挑战甚至抵抗,因此他们不能容忍甚至敌视。但是,任何社会都存在冲突,都需要正常的冲突化解机制。我们认为,上访也有正面的意义,根本一点是,上访并不是“造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抵抗,而是一种体制内的利益诉求形式,甚至可以说是现行体制内积极的政治参与。如果说农民上访是一种对于基层政府的抗争,那么这也是一种“依法”抗争,而无意动摇政府本身的合法性基础。农民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他们没有采取直接的对抗方式,而是以现行的政策法律为依据,在现有的社会政治体制内部寻求帮助,这正说明他们相信政策法律,相信政府,说明他们还有一定的政治效能感。这应当是党和政府所愿意看到的。对于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信访这种冲突化解渠道的有效性,使绝大多数上访者能在体制内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至于使有些人被迫采取制度外的解决方式。

(二)加强信访体系建设的一点意见。

信访体系成功的关键是对于各种权力部门监督的有效性。现在的问题是,信访机关主要设置在行政部门内部,农民所控告的部门往往就是这个信访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显然让信访部门来纠正这些部门的问题是困难的。于是农民只有继续向上告,而在上一级机关,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目前的信访体系,虽然从外部看是群众监督,但从内部机制看还是权力机关的自身监督。信访在本质上应该体现人民群众的监督权,而有效的监督应该是,由权力的授予者来监督这种权力的使用。因此,可以考虑的调整思路也许是,在各级人大常委会之下设立比较完备强大的信访机构,将信访监督和人大常委会对于政府及其它权力机关的监督结合起来,将上访事件的处理和人大常委会经常性的执法检查结合起来。

在信访体系调整中,有必要建立人民代表和农民上访之间的制度性联系,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在解决农民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难点问题中的作用。农民有诉求可以首先找人民代表,人民代表也应当积极主动地到上访农民中做工作。如果上访者的要求不合理,代表应该做好解释安抚,如果上访者的要求是合理的,应该积极帮助落实。人民代表在掌握民情、代表民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可以从那些基层农民最关心的事情入手,特别是那些导致农民上访的事情。通过这种信访体系的运作,可以将大量冲突化解在基层,也让人民代表实实在在地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密切人民代表和农民群众的关系。

2.电影剪辑剧本范例 篇二

女A:按揭申请通过了吗? Time:00:16:12 男1:悬了,不好说 …

Time:00:18:20 女B: 都已经提交申请快半月了 …

Time:00:19:24 男2: 征信调查已经通过了 现在到银行审批中了…

Time:00:26:04 女A:还在审批?都快半月了,这办事效率也太低了吧? Time:00:27:14 等到我花儿都谢了…

Time:00:31:05 男2:这次情况不一样 Time:00:37:01

客户他(她)不是成都本地人,明白了吗? Time:00:40:11 女A: SO WHAT?那究竟还要等多久? Time:00:44:15 男2:再等等吧 Time:00:47:21 女B:等尼妹啊 Time:00:49:14

【情景 2】

男3:目前我们在成都,绵阳,遂宁,广元,南充,乐山,内江,资阳,德阳 Time:00:55:23

成立了 32家分支机构遍布全省,服务网络完善高效。Time:01:02:12 老大:还服务完善高效?这点小事都办不好。Time: 01:08:06 男4:老大…老大… Time: 01:14:17 客户他 ….Time: 01:17:10 男5: 客户他不是本地户口 Time: 01:21:10 男6:嗯

他来自火星 Time: 01:23:22 老大:未满 18周岁,高富帅,老爸叫李刚的统统出去 …

Time: 01:42:17 我顶你个肺 Time: 02:01:03 办这事的人我顶你个肺!Time: 02:04:20 这星期无论如何也要把做好 … Time: 02:07:00

一个征信调查就调查了一个礼拜 Time: 02:11:18

你们都干什么吃的? Time: 02:17:00 男7:老大,老大…可是客户不是本地人啊。Time: 02:27:21 老大:不是本地人怎么了? Time: 02:31:04

不是本地人又怎么了?

男7:那 ,那此事如何解决? Time:02:33:06 老大:安装一个GPS不就解决了的事情吗?这都想不到吗? Time:02:36:20

气死偶咧…

Time: 02:40:01

公司成立与8年来专业从事融资担保及风险管理,Time: 02:42:19 专业团队共800余人。Time: 02:50:19 100多家合作汽车4S店。Time: 02:54:17 叫我如何不气愤? Time:03:01:07 这样的状态如何创立行业品牌形象? Time: 03:13:06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Time:03:15:14 更别说做出贡献了? Time: 03:20:22 出现这种事情 Time: 03:26:11 让尔等如何面对江东父老? Time: 03:27:16

这是造什么孽啊? Time: 03:33:18 公司成立于2003年 Time: 03:38:09 注册资金 2.907亿 Time:03:39:09 是四川省最早开展投资担保业务的公司,Time: 03:40:15 这样还谈何融通资本,Time: 03:43:17 助推产业,浩瑞社会? 03:44:05 女A: 别哭了,事情总会解决的 …

Time: 03:48:19 老大:难道你们就没有解决方法了吗? Time: 03:58:07 要不去诚担网上申请看看…

Time: 04:02:08

男7:诚担网()? Time: 04:09:20

老大:这事就这么定了 要是在诚担网上还没有解决的话 你们就提人头来见我!

Time: 04:14:22

3.新闻剪辑分析 篇三

新闻周报是独具川师特色的一档新闻节目,其新闻题材体大多是与川师相关的会议、活动、校园等,节目是以一个片头开始的,片头通过灵动的手法简洁明了的展现出了川师的风貌,怎样才能在短短的是几秒钟展现呢?那就需要剪辑这个工具了,在这段里会议室,学术报告厅,图书馆,校园和校园里的标志性的地方以动画的形似两个一组同时展现出来,通过这种剪辑方式在较短时间和较小空间里展现了学校风貌,交代了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从节目内容提要可清晰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剪辑是整个创作的后期工作,意在最彻底地传达创作者的意图,提要把本期节目的所有内容进行简介,通过剪辑把主持人加在新闻中去,主持人的解说增加了与受众的交流感。介绍以主持人的说词和新闻视频对位开始,可见剪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把新闻现场的画面剪辑出来,避免垃圾信息,让受众了解到节目的大概是关于那些的;其次,通过剪辑把主持人的解说和视频画面连接在一起,以简洁的话语介绍新闻,保持观众的新鲜感。

四川师范大学省级大学科技园认定评审会这条新闻中充分展现了剪辑在新闻中的作用,在交代会议内容时选用全景,交代会议规模和与会人员的面貌。讲到某某人说话时,画面就剪辑这个人上以近景表现人物的面貌、状态和讲话,讲到ppt时画面又切到幕布上,做到声话对位。同时在画面剪辑上减去没有用或过长画面也在另一方面上丰富了新闻事件的内容,受从可从剪辑组合出来的画面中得到更多的讯息,比如在该会议中从与会人员的一些动作,表情,服装等中看出他们性格,精神状态或对会议的见解看法等。通过这种剪辑方式使新闻视频成为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让受从更加直观、形象、深刻的了解新闻内容。

在浩文公司专家聘任大会这条新闻上可见剪辑的一种作用--交流。会议公司人员和学校领导或公司领导分坐在台上和台下,视频画面通过交替剪辑台上、台下的画面,促成台上台下的交流,和配音一起从视觉上和听觉上还原了会议当时的情景。对画面中台下人物正面反面的交替剪辑也表现出参会人员的不同风貌,场内的不同气氛。画面景别变化剪辑在一起更加丰富了新闻的画面。

从周报中的访谈节目中在展现苏迪这个尼泊尔留学生时候,通过剪辑拍摄嘉宾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时的动作变化,表情变化以及画面景别变化展现出了嘉宾苏迪的性格特点,在人物访谈正反打、全景的交替出现给受从一种交流感和现场感。同时现场是由多台摄像机拍摄,通过剪辑,保证同期声连贯的前提下把各个摄像机的拍摄画面组接在一起,多角度的拍摄展现出视觉的新鲜感,减少观众的视觉疲惫。通过剪辑展现了节目现场以外的事情,如:由苏迪的杯子展开的苏迪和其他留学生们平时的生活和精神风貌。

2012级广电3班

4.〈山村女教师剪辑文案 篇四

主持人: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西部教育。今天我们在节目当中,想跟您共同谈谈贫困山区的老师,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工作是什么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而且我相信,每个人的一生当中,肯定有那么一位老师给你的印象是最深的,或者是他在你人生当中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在今天我们请出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之前,让我们先看一段片子,这段片子,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前不久刚刚在吉林省珲春地区拍摄的。(放大屏幕)

在吉林省东部边陲的森林山脚下,有这样一位女老师,从1996年8月至今,她每天骑自行车绕过四座山,趟过五条河,往返34公里路,风雨无阻地坚持上课,将一批批山里的孩子送进了上一级学校。7年来,她一万多次穿越大山,两万五千次趟过河流,共走了8万多公里的山路水路,相当于走了三次两万五千里长征。

主持人:片子当中的那位主人公,就是今天我们要请出来的嘉宾,她是来自于吉林省延边自治州珲春市果树新村小学的教师,马宪华老师,让我们掌声请出马老师。马老师您好。马宪华:大家好。

主持人:刚才我们大家从那个片子当中看到了,您的身影出现在那条路上。那条路很长,很难走,我们看到要爬山,要过河,跟我们讲讲那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马宪华:这条路线,从我们家出来的时候,先绕过一座山,然后路过一片坟地,然后再趟过三条小河,再路过一段水壕路。这段水壕路是农民们春天插秧和秋天收割时才走的路,也就是黄泥路。

主持人:就是刚才我们在片子当中看到的自行车过去的时候,要往下刮那个泥,就是那条路,非常泥泞。

马宪华:是的。然后再绕过三座山,趟过两条河,就来到了果树新村小学。

主持人:第一次过坟地的时候害不害怕?

马宪华:当时,我确实觉得挺害怕的。每当我走到这儿的时候,头发直往上竖,心里直打鼓,总觉得,身后好象有什么在跟着我似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我时常小声唱歌。

主持人:您用唱歌的方式,来克服这种恐惧。马宪华:可以这么说吧。

主持人:那刚才我们从片子当中也看到了,还要趟那个小河。.马宪华:是的。在上班的路上,我一般是穿一双鞋,然后再带一双鞋,到河边的时候,就可以换上靴子,然后过去。如果有时水大的时候,穿靴子也过不去的情况下,我就只有脱掉靴子,然后挽起裤腿,趟河过去。但有时还可以经常碰到一些桃花水的出现。

主持人:我不知道这个桃花水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马宪华:这个桃花水一般是春天冰雪融化的时候,那个带冰茬的水。主持人:那是非常冷,那您肯定遇到桃花水。

马宪华:是的,有一次我正趟着桃花水过河的时候,正好走到河的中间,这时冰碴儿塌了下去,我连人带车掉入了水中,这个时候我急忙喊了救命,正好碰见一位老农出来放牛,他听到喊声急忙把我从河里拽了出来。

主持人:真没想到您还会遇到这么多的风险。说起马宪华老师这些年来路上的艰辛,我想,果树村的村民是最了解的。今天,我们把果树村的老村长也请到了现场,下面请老村长来说说

汪村长:路特远,特别珲春是海洋性气侯,说风就风,风雨变幻莫测,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不论刮多大风,下多大雨,七年来,从不间断,没有耽误过半节课。因为教室就是我的家,所以我知道的最清楚。有一次下大雨,学生就去了,找我给开门,我说你不用开门了,老师不能来。他们都举着伞,这些学生蛮有信心,都说能来,当时我挺生气,把地整得很湿。然后我就说开门吧。等到点了,我过去看看,看老师来没来,真就来了,他们就在上课。这个事,给我印象特别好。学生比我了解老师了解得更多了。比如说2001年下了一场大雪,山里的雪没人深了,平道上一般都拉腰深。这个时候人走不了,珲春整个断绝交通。但是马老师能应时上课,并没晚一分钟。主持人:马老师,您给我们说说,那天您是怎么到学校的?

马宪华:当时路特别的不好走,我走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就快来到了学校。在学校快二里地的时候,我发现一些小孩,拿着小铁锹在撮雪,大的在前面,小的在后面,孩子们的背后是一条一尺来宽的小道,我又走了几步,发现这是我们班的学生。他们看见我,急忙喊,老师快走好路,我们来接你来了。主持人:当时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您是什么样的反应?

马宪华:其实我当时脸上和身上,全都冻得冰凉。但是心里却热乎乎的。孩子们看到我脸冻得通红,都一起伸出小手给我捂脸,当时我把孩子搂在怀里,激动地说,同学们,老师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了。这一刻,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主持人:马老师,我们觉得,您看这么难走的一条路,所以我想,这不仅是对你体力上的挑战,而且也是对您意志上的考验00:25:07:07 马宪华:我其实也曾经动摇过,但是每当送走一批孩子的时候,我总想,是否能坚持下去。但是一想到我的一些坚持可能会改变这些孩子一生的命运,所以我想,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主持人:我觉得,今天和马老师聊到这儿,我自己是非常的感动,我们在想,当初为什么要在果树村这么个地方建这么所小学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果树村的汪村长给我们说说吧?

汪贵忠:93年,延边州林管局接受外地承包户来珲春管理万亩果园,我们那个万亩果园当时的情况很糟,所以接受了外地承包户,他们来了之后,托家带口,在这个山沟里盖了房,盖了一些茅草房,由于户数多,果树新村当时就这么产生了。当时有很多的家庭有小孩,到了上学年龄了,可是附近没有学校。无形之中,孩子们都困在了家里,他们漫山遍野地跑,到了该读书的年龄不能读书。这怎么办呢?他们就找我,其实家长着急,我也着急。

因为在这个时代,不能让小孩当睁眼瞎,他们就委托我找教育局帮忙,当时我就一口答应了,跑到教育局去了。我当时和局长表示,教师的工资我们出,只要你们派来老师就行,解决我们上学难的问题。当时接待我的是于锦仙局长

主持人:今天于局长也来到了我们演播现场,我们请于局长来跟我们说一说,当时听到了汪村长的情况之后,您是怎么答复他的。

于局长:当时我们的市教委非常重视这件事,我们一致感到,做为珲春市1995年刚刚通过国家普九验收,96年正是应该是巩固提高的时期,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普九工作绝对不能退缩,普九工作更不能出现死角。大家还表示,不管这个孩子有没有户口,也不管这个孩子来自哪个省,哪个市,只要来到我们珲春,就应该有学上,有书念。当时,一方面,我就责成我们当时的督导室主任梁昭喜同志,普教科黄原胜科长到村里去调查了解。另一方面,我也着手考虑,是不是派一名热爱教育事业,责任心强,意志品质坚定,有一定教学水平的农村老师去任教。当时把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我们当时督导主任梁昭喜主任。

主持人:梁昭喜主任今天也在座。好,那我们请梁昭喜主任跟我们谈谈 梁照喜:当时是受于局长的委托,我到万亩果园,看到果农都住在山里的小窝棚里面,而且孩子们在山上疯着野着,没有书念,不办学,确实不行。那么选谁去呢?想来想去我想到马宪华老师。

主持人:怎么想来想去,就想到马宪华老师了呢?

梁照喜:在高中时候,我是她的校长,对她挺了解的。她心眼儿好,肯吃苦,负责任,我觉得她最适合。可以说用最急切的心情和最信任的这种感情求马老师去教学。主持人:马老师,当时梁主任找你的时候,跟你说了果树新村的情况,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马宪华:从心里说,确实是不打算去。第一个,就是路途太远,来回可能大约得70里路左右。在原来的学校,可以离家近,可以照顾家,还可以照顾孩子。主持人:当时您一下子就回绝了梁主任了吗?

马宪华:没有,因为当时梁主任是我高中时代的老师。所以我也不好意思回绝他。我跟梁主任说,我考虑考虑吧。主持人:考虑之后呢?

马宪华:当时我犹豫不决。后来我想,还是我亲自去看一下吧。记得有一天我骑着自行车,到那儿去了一趟。到了果树小学,当时看到很多家长领着孩子,看到他们这些家长和孩子,这些渴求知识的目光,我确实心里很不平静。临走的时候,一个孩子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您来教我们吧。我要上学。听了他的话以后,我回到家里,反复思考,孩子那么想上学,我没有什么任何理由,不去教他们。我出生在珲春市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父母没进过学校的门,大字不识一个,他们养育了我们八个儿女,但是他们虽然家里很困难,但是他们千方百计地把我们一个一个都送进了学校。当时,我也看到了我小的时候,我同龄的伙伴,中途辍学的情景,所以当我看到果树新村的孩子的眼神,就想起了我小时候,小伙伴们那种渴望求知的眼神,所以想我还是去吧,去教这些孩子。所以我就去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主持人:那最终是什么事情就让您下决心,我要在这儿教书了。

马宪华: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当时教室里有13个孩子,有6岁到13岁年龄不等的孩子。当时我们教育局的领导,全村的人都在看着我。老村长说,这些孩子能不能上学,就全靠你了,你得帮俺,不然果树村就完了。其实,这时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大声地对孩子们说,从今往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只要你们想上学,我就一定不离开你们。也就从那时起,我可能决定了在这个学校当老师。

主持人:汪村长,当时开学典礼的时候,您也在现场,您还记得开学典礼那个时候的情况吗?

汪贵忠:96年8月16号,这一天是我们学校开学典礼的那一天。这一天,我们全村的男女老少全部停产到学校去了。当天很热闹,我虽然条件不好,但是我也借了音响和录音机。奏的乐曲,也有国歌,旗杆也竖起来了,在国歌声中,我们许多家长都激动地哭了,当时我也很受感动。他们哭什么,他们盼来了这一天,孩子有书念了。

主持人:马老师,我想自从您承诺了那一句话之后,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意味着他们从那一天开始,有了自己的学校,也有了自己的老师,他们原来也是在山上都跑惯了的,一下子把他们集中到教室里面上课,您觉得在教学上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

马宪华:当时这些孩子,确实坐不住,因为在外边跑习惯了。刚坐下,身上就像长刺似的,这儿转转,那儿转转,老师要问他的时候,他就说我要上厕所。主持人:那您怎么办呢?

马宪华:我们本来的课程是40分钟,因为孩子们坐不住,我只能把课程压缩到20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30分钟、40分钟。这样,可以说,用时间来调换他们经常在外面玩的这种心态。

主持人:那这些孩子6到15岁,年龄都不一样。他们接触的知识,肯定也不同。您怎么给他们上课呢?

马宪华:当时是按照一年级学生的课程,因为他们都没上过学,所以按照一年级的课程给他们讲课

主持人:可是随着这个时间的推移,可能年龄大的一些孩子他的教授能力就好一些,学的速度就要快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可能慢一些,这个,大家接受的方式不一样,您在教学上会不会也照顾他们呢?

马宪华:我们在一个班级,三个年龄段。有三年级的,还有二年级的,然后还有一年级的学生。

主持人:您把这些孩子分成了三个年级段。

马宪华:他们都在一个教室里,我就用这种方式,先教三年级的学生,让二年级,一年级的学生去预习或者是去复习,然后教完以后,老师布置一些练习,让他们去做。然后再教二年级的学生,然后再教一年级的学生。这样一节课觉得忙忙碌碌的。但是觉得,好象挺充实的。

主持人:这些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马宪华:这个问题我怎么好意思说呢?

主持人:那您要是不好意思说,我们就请我们现场的于锦仙局长来说一说。于局长:当时我们送她去任教的时候,果树小学是一个村小,是一个教学点,按规定,开语文课、算术课、品德课就可以了。她去了以后,把除了英语以外的七门课都开足了,开齐了。一个人上七门课,备七种教案,非常非常辛苦,非常不容易.特别值得肯定的是,马老师这么多年,为了检验自己的教学质量,为了考核学生的成绩,她每次中考和期末考试,都用我们市区小学的试题,并且请市里的领导和主任,把试题密封好,带回学校。带回以后,自己不监考,求老村长,汪村长当监考员。这几年来,她送走了三大批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在同期学校里都是名列前茅。

主持人:汪村长,现在您回过头来想,当时梁主任替您找的这位老师,您还满意吗? 汪村长:作为我们村来讲,马宪华老师对我们村的村民确实有恩。而我做村长的,确实很抱歉,有很多地方对不起马老师。因为啥呢?在我到教育局请老师的时候,我表态挺好,老师的工资我们出,但是条件很低,每个月300元,可这300元究竟怎么给的呢?一拖再拖,一直卖了果子后,有的家长才能把钱拿上来,还有的第二年,才能把钱拿上来。马老师从来没有怨言。我们果树厂季节性的活儿非常强,早晨三点多钟,夏季就去干活儿。那小孩怎么办呢?就到校去了,有的时候我还没起来,就得去开门。你像那么早去了,到晚上日落而归,中午还不回来怎么办。这些事全由马老师照顾。梳头、洗脸,热饭,有的学生还得老师给喂饭。家长都这么说了,把小孩交给马宪华我们放心。

主持人:那么我们今天谈到这儿,我想大家可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马老师作为一个教师,真的是非常不容易,但是同时我们又不能否认,马老师真的是一位非常称职的教师。在这儿,我想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可能您此刻会有您自己的一些想法,这段时间就留给现场的观众。

观众:我小学六年,也是在一所农村小学上的。在最开始的那个片子里,让我想起了那样的场景。我现在就读在清华大学里,每天,我在清华大学里徘徊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我现在的学业,我将来的事业,还有我的情感问题。但是我很少去再回忆小学的那段艰苦的经历。可以说今天这个片子唤起了我尘封好久的记忆。如果让我在这里,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说马老师过那种生活是人间的话,那么我现在过的这种生活就是天堂。所以说,我对于每一位,能忍受这种生活,在这种生活中奉献出自己的老师与其他的工作人员,我觉得是非常值得我们敬佩的。

观众:我也是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新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马老师再回头看,现在这几年的时光,这几年生命的历程。她可能会想,我的手抚慰了那么多渴求知识的心,我为社会多培养出了一个能识字,有文化的公民,并且尽管有猫头鹰凄厉的叫声,尽管有冰雪黑暗,还有夜路,但是更有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和学生挖雪道,迎接我这样的一种心灵的共鸣,我想,她一定是带着一种很激动很幸福的心情来回忆这一段时光的。我想这是马老师人生中最大的满足。人生中最大的满足莫过于对人的心灵的满足。我感谢马老师,并也向您致敬。我觉得我们今天来这里的几个清华的学生,一定会把您的故事,带回清华校园去。让我们当代大学生知道,在中国的版图上有这样的一个苹果村小学,还有您这样的一种人生,谢谢。

主持人:马老师,刚才您在说的时候,有一个细节我记得特别清楚,您说,您每天都要回家,能不能跟我们说说这是为什么?

马宪华:因为我去果树小学的时候,我的爱人就极力反对,如果我要在那儿住的话,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主持人:会有什么不堪设想的后果呢?他怎么反对您的?为什么不让您去。马宪华:在原来的学校上班的时候,当时的工资是300元钱,到那么远的地方还是300元钱,路途还比较远。这样既照顾不了家里,也照顾不了孩子。当时,我的家里承包了20亩旱田,两亩水田,丈夫要养牛,种菜,还有鸡鸭鹅狗一些活儿,如果我去了,这些活儿全落在他身上,所以说他也忙不过来。主持人:您再给我们详细说说?

马宪华:当时我去的时候,我家养了五头牛,我去以后,一天早晨,因为这个雨特别大,我没有到学校住,到了市区姐姐家住。当时,住了可能是两天吧。当我回到家的时候,一看家里的牛没有了,只剩了一头牛,我就问我爱人,牛怎么没了呢?他说,你都不要家了,还管牛干啥,所以我俩就进行了争执,争执以后,我就知道,为了起早,他两点多钟起来,把牛放到山上去,然后再回来给孩子做饭,打发孩子上学。那天早晨,放牛的时候回来晚了一些,孩子就萎缩在墙角哭了,他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生气,孩子一见爸爸回来,急忙跑过去说,我害怕。所以说,当时,他确实挺生气的,就把家中的四头牛,牵到集市上去卖了。主持人:孩子那会儿是多大? 马宪华:七岁。

主持人:那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跟丈夫有没有吵架呢?

马宪华:当时,我听了挺不满意的。但是反过来一想,他确实也忙不过来。所以我就尽量控制自己。

主持人:你们两个就是因为,你到果树新村小学当教师这件事,发生争执也好,吵架也好,最严重到什么程度?

马宪华:最严重就是我俩要争执离婚的程度。主持人:跟我们说说那是怎么回事。

马宪华:记得有一次下大雨。道上特别黏。我骑车回来的时候,根本就骑不了车子,可以说是抬着或者是扛着这样走回来的。当我一推家门的时候,看到他在那儿喝酒,所以说我心里面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我说你咋不去接我呢。他说:“还去接你呢,谁管我啊,谁让你去的,这是你自己找的。”当时我听了以后,眼泪就哗哗地往下流。当时,我觉得,太不理解我了。后来我才知道,他干了一天活儿,正好赶上下雨,天比较冷,他回来准备了几个菜,正准备喝酒。当时我回来以后,我俩吵了之后,一气之下,我把桌子就周了。吵起来以后,我俩就闹了。这个日子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离。我说离就离吧。一气之下,我俩就出去了。主持人:去哪儿了。

马宪华:出去上大队去开介绍信离婚。主持人:这就要开介绍信离婚了? 马宪华:对。主持人:然后呢?

马宪华:后来,走到半道的时候,反过来又想,作为女人,为人妻,为人母,特别在农村来说就形成这种现状,女人就是伺候家里,男人出去干活,但是我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我就想,还是拉倒吧。就为这点小事,平时对我还算可以,就因为这点小事就去闹着离婚,影响也不好,所以我就把他拽了回来。主持人:到最后还是您先妥协了

马宪华:从那儿以后,我就尽量利用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和丈夫。尽量不管天多晚,备完课以后,把家里的衣服都洗干净以后,再睡觉。或者说,早晨做饭的时候把中午的份儿也带出来。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傍晚,插秧的时候,我回来走到路边看到地里还有一个人影,我想自己家的地都知道,我想一定是他在地里边,所以说我还没到家,就直接到了地里。到地边上,脱下鞋光着脚就上水田地帮他插秧去了,其实,他也挺理解我的,说天都黑了,你还来干啥,我说我干一点,你不就减轻一点负担,你就少干一点,所以说,我俩的问题,通过这件事,我俩也逐渐缓和了一部分,应该认为,夫妻之间应该互相谅解,互相理解。才能共同把这个家过得更好。

主持人:那您觉得,现在丈夫理解您了吗? 马宪华:大概是吧。

主持人:心里边还是没有谱儿。不是特别肯定。其实我觉得,丈夫现在态度是否转变了,还得听听您丈夫的,今天我们也专门把马老师的丈夫严令顺先生请到了现场。

主持人:严先生,首先我觉得,您有这样一个好妻子,真的是非常的幸运。但是我想问您,您是不是现在从心里上完全支持马老师的工作了?

严先生:我有生以来,到过北京头一次。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主持人:以后您还反对马老师去果树新村教学吗?

严先生:我以后再苦,再累,一切活儿都由我来承担。让她安心去工作,减轻她一些负担。

主持人:我先替马老师谢谢你了。我想您答应这件事了,可能您以后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可能以后早上就起得更早了,别把剩下的那头牛再卖了。严先生:那是不会的,还要靠它种地呢

主持人:马老师,刚才您说,在农村一个女人要为人妻,为人母,那孩子呢,您的孩子呢?

马宪华:就在我去果树小学的第一天,在我骑车准备从家里出发的时候,孩子就从屋里跑了出来。抱着我的腿哭个不停,说:“妈妈,你去上班的话,谁管我呀。以后那么远的上学路,谁领我上学,我怎么上学呀?”当时,我听了孩子的话,确实心里也挺难过的。这么小的孩子,才七岁,让他自己走四五里的山路,还要爬山,过河,确实挺难的。但是,我俯下身子对孩子说,你应该理解妈妈的心情,你需要上学,那么果园的孩子也需要上学。如果妈妈不去的话,那些孩子就没有书念,没有文化能行吗?所以说,妈妈还是走了。

主持人:可是他只有七岁,您在那个时候跟孩子说,我想孩子他还是不能理解的。马宪华:当时就是我难受得够呛。我含着眼泪走出了家门。当晚上我回来的时候,孩子不跟我说话。好几天都不理我。主持人:那您跟儿子也不能老这样啊?

马宪华:记得有一个雨天,别的孩子都被家长接走了,而我的孩子却没有人接。老师等了半天,还没有人接,老师只好把他送过了河,孩子光着脚,背着书包,顶着大雨,踩着泥泞的山路回到家里,正好这个时候,我也刚刚下班,走到家里,孩子看见我的时候,哭着跑过来,一下扑到我的怀里说,妈妈,你不要我了,我恨你。当时我的心里特别难受,我一下子把孩子搂在怀里,跟他一起哭,觉得,确实我作为一个母亲,确实是不称职的。当时我说,妈妈明天不去了。可是第二天早晨,我一醒来,一想到如果我不去的话,果树村的那几个孩子就可能没人教,所以说,我一咬牙又出发了。

主持人:那现在在果树新村小学当老师有七年的时间,跟儿子的这个矛盾一直都没有化解吗?

马宪华:记得有一天,我刚下班回到家,看到桌上已经摆着几个菜,爷俩都没有动筷,他们就在旁边坐着,听到我回来的声音,儿子跑出去问我,妈妈你给我买什么了。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儿子十周岁的生日。我骑车调头就往市里跑,爷俩不让我去,我也不顾爷俩的阻拦,一边赶路,一边想,我更恨我自己的脑袋,记忆差。早晨临走的时候,丈夫嘱咐我给儿子买一个生日礼物回来。可我当天,为了给孩子们补课,竟把这事忘得死死的。当时我想,我就是爬着也要满足孩子这一小小的要求。不知不觉,我就来到了市里,敲开了一家蛋糕店的门,给儿子买了一个大蛋糕。来回40多里地,我回到家的时候已经9点了。当我用颤抖的手给儿子切开蛋糕的时候,平时少言寡语的丈夫,也给孩子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此刻,我们家三口人,不知是怎样的心情,都留下了眼泪。这时,孩子一下扑到我的怀里说,妈妈,你是天底下,最疼爱我的妈妈。在我下班回来晚的时候,他经常到池塘边,或者是到河边去接我。有的时候我就问他,你长大了,你到底想做什么呢?他就说:“妈妈我也要当老师,跟你一起做伴。”

主持人:好,朋友们,那我们现在跟马老师聊到这儿,我想大家心目当中的马老师肯定是一个非常立体的一个形象,我想马老师不仅是一个好老师,同时,她真的也是一位好妻子,是一位好母亲。那么在这儿我相信,大家可能对马老师了解进一步加深了之后,可能又有自己新的想法和问题了。我们现在把时间留给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们。

观众:参加这个节目,我觉得,我上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堂课,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我学到了马老师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我觉得,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教师,非常需要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无论你做任何工作,你都会把它做得更好。

观众:刚才听马老师说,说自己的儿子对马老师说,恨她。其实按照一般的小孩子来说,非常理解小孩子的这种心情,但是我现在非常理解马老师。因为我平时,我跟我自己的母亲接触很多,我妈妈对我说,她自己如果这一生当中,如果我对她说,我恨她的话,她这一辈子都会活不下去的。那种心情是表现不出在脸上的,心里的痛苦比脸上的痛苦更要痛。但是我相信,现在马老师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也可能说非常非常理解自己的母亲。因为自己的母亲,为了那些果树新村的孩子付出了这么多,也是非常非常辛苦的,所以说,相信现在他们母子的感情是非常非常好的

主持人:我在想,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果树新村,这样的一个地方。如果我们不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节目。可能大家,包括我在内,我们不知道会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但是因为现在有了马宪华老师,我们知道了有这样一所学校,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有这么一位可敬的老师,朋友们可能会想,这样的一个地方,这样的一个人,我们是怎么知道的,是最先发现马老师的,今天我们请到现场一位新华社吉林分社的马扬记者。她是第一个把马老师的事迹报道出来的人。我们请马扬记者来谈谈当时的情况。

马扬: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我听说了马老师的事迹,当时听完了以后,我的心里是非常激动的,去年10月中旬的时候,我就和分社的另一位同志去了马老师家,在那儿呆了几天。说实话,整个采访过程,我是用一种非常激动的心情在进行采访的。整个采访过程,我接触的采访对象,有十五六位,不管熟悉马老师,还是不熟悉马老师的,都是流着泪在和我讲述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这还是我头一次遇到的。我是用这样一种非常虔诚,非常激动的心情在聆听马老师的故事,也是在认识马老师。回到分社以后,我就用非常快的速度把这篇稿子做成了。稿件经过我们总社的播发以后,引起了李岚清同志的重视。当天他就在稿件上做出了批示,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核实,如果情况确实属实的话,那么这样的人可以进行宣传。所以马老师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开始走出果树村,开始为我们大家所熟知。

主持人:我想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马扬记者知道了马老师的存在,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马老师,但是马老师的事迹,真正轰动全国,还要从一篇报道开始。这篇报道是在今年的的教师节上,中国教育报头版提名为《山坳里的那一缕阳光》,这篇报道写的就是马宪华老师的事。今天这篇报道的记者来自于中国教育报的主任记者,左春明老师也来到了我们现场。

左春明: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刚才这个大屏幕放的时候,我觉得,我太熟悉了,而且我再一次流下了眼泪,到最后采访的时候,那天很晚,当时我问梁主任。我说咱们现在这个珲春,还有多少个这样的教学点。一个老师,就撑起一个学校的这样的教学点。梁主任说,大概有20几个吧。马上,我就想到,那么全国呢?那么全国有多少这样的村小,有多少这样的教学点,又有多少这么苦,这么难,这么好的老师。当时,大伙儿都没有说话。都沉默了。最后我们就碰杯,为全中国所有,历尽苦难,痴心不改的老师,举杯,这个时候我们大家的泪水都下来了。

主持人:感谢两位记者,你们用心,用你们的感激,用你们的泪水,为我们写了这样感动的报道。马老师,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到珲春地区拍摄的时候,就听说您有一个愿望。而且您也曾经跟别人说过您的这个愿望,说您特别想找一个机会,穿一次裙子。我不知道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呢?

马宪华:因为女人,爱美都是正常现象。但是在我的工作环境下,我每天要骑车子上班,甚至还要每天趟河,在那种情况下,指定是穿不了裙子。

主持人:我们的同事去珲春采访您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回来跟我们说,然后我们就想,我们西部教育栏目一定要借这个机会,送给您一件礼物,我们想来想去,给您买了一条裙子。但是我们还是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我们特别希望您就在今天,就把裙子给我们换上,我们想看一看。怎么样? 主持人:请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生李姗姗给大家演唱一首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主持人:好,我们掌声请出马老师,怎么样,马老师,喜欢吗? 马宪华:非常喜欢 主持人:大家说漂亮吗? 观众:漂亮

上一篇:演讲稿 赞邮政下一篇:交通安全工作总结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