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中启示(共8篇)
1.思想政治工作中启示 篇一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启示
现在大学生矛盾着的思想状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他们中不少人是当年的红卫兵。他们痛悔自己过去十年的狂热,但有时在感情上又与过去难以割舍,否定了“史无前例”的十年,也造成了暂时的精神苦闷,难于找到解决这一矛盾的正确方法,往往处于?厢逯小S械娜伺椎袅斯?去的革命热情而变得消沉或讲究“实惠”,有的人则还未彻底摆脱“左”的影响。第二,对于现在,他们感到庆幸,认为自己能上大学是“时代的幸运儿”;但是社会上的落后面、阴暗面又使他们不满,强烈要求改革,而在这种改革要求中,有时又暴露出小资产阶级的平均主义、极端民主化、急躁和偏激情绪。第三,对于未来,他们热烈向往,憧憬高度民主和文明的四化强国;但又不能理解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不能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往往忽冷忽热,有的甚至丧失信心。还有的在寻找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因得不到正确答案而在理论上误入歧途。在矛盾中思索和前进的大学生迫切需要引导,这就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如何针对现在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特点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在调查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1.要积极引导,不要消极防范。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禁锢较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青年中活跃的部分。但是由于十年**后,对开放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因此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思想也比较混乱。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原则,又要十分注意方法,积极引导。不要单纯消极防范,那样容易造成抵触、对立。对极少数人脱离和反对党的领导的倾向,则要旗帜鲜明地加以教育、抵制、批判,否则也不利于争取绝大多数,不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2.要启发思索,不能靠简单生硬的灌输。有个教师在课上讲“政治是一种灌输”,许多学生就表示反对。他们对于灌输教育,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在新时期,政治工作者与学生同样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往往无法给学生以现成的答案。这就应当尊重学生的思索,并提倡与他们共同思索、平等讨论,在讨论中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方法,一起寻求问题的答案。如果既无答案,又不引导学生积极思索,政治工作就会丧失威信。
3.要提供充分的事实,不要空洞说教。现在一些学生很少轻信,我们应当改变缺乏具体事实的空洞说教,学会用大量生动事实去教育他们。有些复杂的问题,事实暂时还不充分的,就不能急躁,更忌把结论强加于人。可以教给他们以正确的思想方法,并用事实来佐证这种方法的正确。
4.要努力勾通感情,因势利导。学生在十年**中深刻体验了国家、民族和个人苦难,他们感情深沉,但也极易冲动。理解他们,同情他们,与他们勾通感情,这是取得共同语言的前提。有一次一所学校组织观看五十年代的一部纪录片,一些年龄较大的学生看到少先队员列队走过天安门广场,唱起嘹亮的队歌时,竟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因为他们回想起了在党关怀下幸福成长的少年时代和以后的十年浩劫。一个班级团支部为此组织了主题会,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可见,善于观测学生感情的波澜,去激起他们的感情共鸣,思想工作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要给以知识,开阔视野。学生渴求知识,这正是思想工作的有利条件。把知识与道理一起交给学生,他们就感到不仅满足了对知识的渴望,而且道理也因有知识作依据而更加可信。某校外语系原有许多学生常听某些港台歌曲。后来学生会请专人来介绍音乐知识,对这些歌曲作了客观分析,学生十分信服,认为这些歌曲确属情调低级,从此就不再听了。显然,这比单纯说抽象的道理见效快。
6.要根据不同对象,有区别地做工作。当前最明显的问题是,年龄不同的学生因社会经历各异而表现出许多思想差别,对于“理想”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又如关于道德问题:低年级学生一般理解为生活道德;高年级学生一般理解为政治道德(这是以往政治斗争留给他们的思想烙印)。所以,一刀切地进行理想教育或道德教育,很难取得完美效果。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经历,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2.思想政治工作中启示 篇二
19世纪中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出发, 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 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1.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是指从低层次的生存和享受需要到高层次的发展和精神需要。正如马克思说人的需要的丰富性, 从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新的对象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因此,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内容, 丰富人的需要结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2.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劳动能力和脑力劳动能力及其他潜在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 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人的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它的行为效果。马克思指出, 我们把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 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可见, 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精髓, 人的智力的发展要比人的体力的发展更为重要和迫切。
3. 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是马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 人的自主性是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马克思也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和谐发展, 是在共性基础上的独立个性的自由发展, 并且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 人的个性才能充分而自由发展。换句话说, 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渐代替“偶然的个人。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满足员工的现实需要和尊重员工的自由发展。在当代中国,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 集中表现为员工的情感情绪、思想观点、价值取向等矛盾。因此,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更加关注员工的现实需要和主体性, 才能真正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在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中, 思想政治工作者们应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导下, 重在使员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由此可见,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最大程度地挖掘员工的潜能。另一方面, 员工的全面发展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 当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 及时采取措施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变化的客观情况保持一致, 以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1. 秉承人的全面发展理念, 更加关注员工的精神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 而精神需要是人的内在的需要, 尤其是现代企业员工, 他们自由张扬的性格表达了其丰富的精神需要。然而, 当前对他们的这种精神需要的满足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缺失。因此, 要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就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念, 更加关注员工的精神需要, 要遵循员工的心理发展规律, 引导他们正确地满足自身的内在需要。
2. 秉承人的全面发展理念, 重点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 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这就启示我们, 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员工的全面发展, 而员工的全面发展有赖于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因为任何人都要靠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 而资源的获取量取决于人的创造能力。因此, 在日常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 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秉承人的全面发展理念, 努力塑造员工的自由个性。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 人的发展即人作为主体的自愿、自主的发展。因此, 自由的个性是员工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员工没有自由的个性, 在工作中就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见, 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念, 塑造员工的自由个性非常必要。要努力营造积极、包容的舆论环境, 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 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核, 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对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包括:秉承人的全面发展理念, 更加关注员工的精神需要, 重点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 努力塑造员工的自由个性。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启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思想政治工作中启示 篇三
关键词: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启示
据统计,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微博用户已达到3.2亿,约占中国网民总数的65%。在大学校园,微博的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尤其是腾讯公司将微博与QQ平台融合后,对早已是QQ常客的大学生来说,微博已成为他们触手可及的媒介工具。微博不但能达到QQ、MSN等即时通信的效果,还能让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社会资讯,更可以感受到思维的碰撞,因而受到了大学生的追捧。可以说,微博所带来的“微时代”已经深刻影响了校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讲,如何面对“微时代”的挑战已是无法回避的话题。
一、改变观念,主动融入微博世界
微博的发展十分迅速,上海交通大学谢耕耘教授有个形象的对比:“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面对这种发展趋势,高校管理者应积极主动地融入微博世界,倡导一种真实的、客观的、向上的校园媒介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再是微博的看客,要学会在微博上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生活。
然而,目前多数高校还没有将微博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原因有三:其一,认为微博给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对学生的成长和校园稳定不利;其二,认为微博信息太片面化、感性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其三,没有看到微博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模式的巨大影响力,认为微博只是娱乐工具。实际上,微博在高校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存在。在对待微博的态度上,应重在“疏”而不在“堵”,通过疏导可以发挥微博的信息传播优势,积极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意愿,从而把问题解决在源头。
二、占领阵地,形成特色和影响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讲究“三贴近”,既然大学生如此关注微博,那么微博上就应该有老师的声音。例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朱海风的微博开通半年来,发表了707条微博,“粉丝”人数达到了5374人。学生一有问题就在朱海风的微博上留言,他总能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予以解决,一时间“微博书记”的称号传遍了全省高校。看来高校管理者如果能够放下身段,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微博为媒介并与他们平等进行交流,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且也会受到学生的追捧。
微博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就不仅仅是个别教师的事情,必须建立一个微博互动平台。在学校层面上,如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都应该有自己的微博,可以将与学生相关的信息发布出去,同时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把微博作为与学生交流的桥梁。从院(系)层面上,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教师和辅导员都要开通微博,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予以教育和引导。同时,要注重微博的品牌效应,从命名到组合成平台都要根据微博的特点,确保关注方便、内容鲜活、具有特色,从而把微博平台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
三、重在建设,提升信息传播能力
目前,比较流行的即时通信工具如MSN、QQ、飞信等,其信息传播一般都在好友之间进行,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对于传播技巧没有太高的要求。而微博则有明显的不同,具有了大众传播的某些特点。其一,微博的信息可以流向不特定的人;其二,随着“粉丝”的增加,信息的传播范围可以无限扩大;其三,信息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可以说,微博的影响力对博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处理上,必须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能够对虚假有害信息进行区分;在信息的傳播上,必须对信息传播后的影响尤其是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预测;在信息的政治把握上,必须有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及时发现不好苗头,用正确的政治立场进行回应。因此,微博平台建设任重而道远。
四、重视教育,提高学生鉴别能力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要求微博实名制,并指出实名制是为应对少数人妄图通过微博传播谣言蛊惑公众、制造舆论事端等行为。笔者认为,之所以存在网络谣言蛊惑公众、制造事端的情况,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普通受众的盲从。如果我们能从培养受众媒介素养的角度出发,提高受众对信息的鉴别能力,这种盲从就会减少,微博不良信息传播的空间就会大大压缩。在大学校园里,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有意相信谣言、传播谣言,而是他们不具备辨别能力,要让学生对媒介信息具有鉴别能力,就必须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从而让大学生从根本上抵御网络传播道德缺失、网络有害信息泛滥、网络不良舆论盛行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楠.微博究竟改变了什么——对话《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负责人谢耘耕[N].解放日报,2011-01-11.
[2]李见新.“微博书记”朱海风[J].河南教育(中旬),2012,(1).
4.思想政治工作中启示 篇四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靠各种会议,靠党员干部,靠先进典型,靠报刊杂志,靠戏剧歌曲等多种形式对军队和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良好的效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关键词:抗日战争 思想政治教育 表现形式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胜利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及其广泛宣传教育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把争取抗战胜利作为全党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针对党内外和统一战线中各阶级、各党派、各界群众的实际状况和认识水平,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工作,在领导教育全党全军、宣传动员广大群众、团结争取友党友军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研究我党在特定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对于当前复杂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积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形式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讲得非常明白,怎样做抗日的动员?要“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1],由此可见,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多种形式,也就是说共产党以各种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以各种会议为主的政策宣传
利用各种形式的会议,如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党的活动分子会议、群众集会以及重要纪念庆祝活动等,发表演讲、讲话、报告,在党内、军队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自瓦窑保会议后,共产党在全国各界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和动员工作,使抗日民主运动得到迅速发展。1936年3月的晋西会议上,张闻天作了《共产国际“七大”与我党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的报告,指出:“目前的关键,是建立统一战线――抗日的人民统一战线。”1937年5月的苏区代表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报告,指出:“我们的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坚固的团结,是为着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目的。”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宣传鼓动提纲等。这些都是我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民主、巩固和平、早日实现抗战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
2、以党员、先进典型为主的榜样式引导
为了战争胜利,为了全民族的解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更应该成为军民的模范,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人格力量来带动群众、感化群众,通过“身教”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2]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较好效果,与始终强调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是分不开的。
共产党还非常重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来引导群众,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榜样来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榜样为表率,有巨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引导作用,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团结和凝聚广大民众。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了《纪念白求恩》一文,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号召大家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1944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在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说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使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党员和战士的行动指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
3、以报刊杂志为主的新闻媒介宣传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运用各种新闻媒介,包括出版报刊、发表文章、宣传材料和印发传单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他们非常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把报纸办成宣传抗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阵地。毛泽东明确指出 “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3]共产党在各地区先后创办了一批报刊,作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的工具,在武汉地区公开发行的《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宣传了抗日持久战的思想,指明了抗战的前途,坚定了全国人民包括国统区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发表的大量文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教育宣传方面发挥了巨大鼓动和动员作用。由此可见,报刊作为解释和宣传中共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喉舌”,坚定了党和人民的立场,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载体。
4、以戏剧歌曲为主的文学艺术型动员
在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个表现形态是寓教于文艺,也就是说利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广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了抗战的胜利、全民族的解放,中国共产党强调文艺的政治性,强调文艺对于军队和人民群众的教育作用,“文艺服从于政治,今天中国政治的第一个根本问题是抗日”,“发
展抗日文艺,振奋军民,争取最后胜利。”[4]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更是进一步明确了文艺具体的政治任务,即“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5]在党的抗战文艺思想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战文艺浪潮,出现大批抗战文艺作品:《咱们要反攻》、《在烽火中》、《打鬼子去》、《省一粒子弹》、《流寇队长》、《农村曲》、《军民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这些话剧、歌剧描写了抗日战场、军民英勇抗敌、民众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以及侵略者的残暴等,深深地感染了社会各阶层的民众,激励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斗志,具有特殊的感召力,对鼓舞士气、宣传抗战起到了无法估量的巨大作用。
5、以学校为主的系统教育
党中央抓住战局平稳的有利时机,开设政治教育课程, 开展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中提出,为了进行长期抗战,全民族的任务之一是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为此,创设并扩大各种干部学校,为抗日战争培养出了质量好、数量多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抗日干部;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广泛发动群众业余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在青年、成年中扫除文盲,提高其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其中,冬学是抗日战争时期群众业余教育的主要形式,很受群众欢迎。它主要是在冬季农闲时期开办,群众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参加。有些冬学保留下来成为常年民校。党领导创办的各种学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中国革命培养出成千上万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经验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但是仍旧需要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并加以发展、创新,使其继续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1、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
正确处理言教与身教的关系,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始终强调党员和干部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是分不开的。邓小平同志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讲到:“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周恩采同志以身作则、产十律己,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化身。”[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得有针对
性,细致深入和为群众所乐于接受。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凡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新时期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着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真情实感,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理论要求,真正做到教育与带动广大党员和群众,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2、注意发现和树立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运用榜样的力量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生动而有效的方法,有巨大的号召力、感染力和引导作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团结和凝聚广大群众。抗日战争时期,党在艰苦的环境下,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在工业战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赵占魁运动”,开展了向劳动英雄吴满有学习活动,以及树立359旅在南泥湾垦荒种地的典型。这些典型的树立和宣传教育,都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教育效果。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挖掘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积极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同样会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3、重视信息网络技术,发挥其宣传优势
抗日战争时期的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功,与党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是分不开的。“宣传思想工作历来是党的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条重要的战线。革命战争年代如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如此,在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更具有创新的特殊重要性。”[7]在新的环境下,信息技术特别时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政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政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因此,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不仅要重视利用传统形式的宣传思想工作,如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等大众传播工具,还要重视和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趋力避害,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互联网己经成为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的建设工作、思政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应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既要积极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又要大力加强管理方面的建设,把这两方面的工作都搞好了,我国的信息网络化就可以迅速而又健康地向前发展。
4、善于利用各种活动中,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就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各种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更要结合当代社会的需求、生活的需要渗透到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社区活动、社会管理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寓教于乐。通过日常的生活管理、社会活动、文化生活、环境建设等多种方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化、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融
入到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企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示范作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从而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5、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和创新
抗日战争时期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活泼、方法灵活多样,使得广大党员和群众乐于接受直接的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把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涵义、主要特点、运用要求,还应根据新的形势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不讲究方式方法,不分对象、条件、场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老生常谈,空话套话连篇,绝对不会有成效。要特别警惕和防止形式主义的东西。思想工作必须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
注释:
5.思想政治工作中启示 篇五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视域中的社会平等思想及启示
郑流云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摘要:社会平等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始终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此文试图从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来解读我国当前的社会平等问题,并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深入探讨,来对我国当前社会平等问题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三形态理论;社会平等
中图分类号:A81/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723X04 - 0030 - 05
平等,是人类自古至今孜孜以求的理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人们对社会平等的渴求也与日俱增。但究竟什么叫社会平等,马克思虽然没有做过专门的论述。可是,我们仔细研究其社会学说史,就不难发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平等思想。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并着重阐述了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社会平等思想的不同内涵,从而为我们科学理解社会平等思想的丰富内涵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当前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为了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推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对于我们科学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国的社会平等问题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平等是当前中国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性课题
平等,是哲学领域普遍关注的永恒主题,更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现实性课题。所谓平等( Equality),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但在不同时期,不同阶级的平等观是各不相同的。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平等的要求空前强烈。就正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为目标走向现代社会的当代中国而言,我国古代传统的平等观,即从我国古代思想史和农民革命史两条线路去考察的社会平等观,如: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小国寡民”、庄子的“至德之世”、《礼运篇》中的“大同社会”等中国先哲们的社会平等观,以及从秦汉以来的历代农民战争中所提出的革命口号,诸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等,都只是停留在关于共同人性、人类共同本质等形而上的思辨层面,少有实质平等的论述,未能为解决我国现实中的社会平等问题提供合理的证明。因此,我国改革开放后,人们对社会平等问题的研究,更多地开始从西方政治哲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注重从机会平等来研究我国当前所存在的社会问题。所谓机会平等,就是指社会应该为每个成员追求自身利益、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平等地提供必要的机会和条件。在研究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由于西方的机会平等理论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私有制导致贫富分化,贫富分化导致不平等竞争,不平等竞争最终导致分配的不均,社会矛盾的激化。所以,这一理论也未能为解决我国现实中的社会平等问题提供合理的证明。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的社会平等思想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平等问题的科学指南。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提出和发现了人类历史最重大的发展规律:三大社会形态历史演进规律。马克思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一道发展起来。”由此可见,马克思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其发展大致将经历以下三个历史形态(阶段):“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并且指出了在不同社会形态(阶段)中,社会平等观的内涵是各不相同的。
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对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为目标走向现代社会的当代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在我国现阶段处于“共时态”化阶段,即同时并存。这就是说,在我国当前还存在(本网网 )着传统的“人的依赖关系”,又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内引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一主流形态,同时,作为所有制主导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初级形态的“自由人联合体”正处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过程中。因此,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平等观不仅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关注的重大现实性课题。
二、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所体现的社会平等思想
马克思提出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都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前后承继的历史过程,不同社会形态由于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对应的经济基础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不同社会形态中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平等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个图表来表示,通过对如下图表的科学分析,使我们发现并且认为:自从国家出现以来,人类社会的平等化进程大致经历并且即将经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1)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人的依赖关系阶段,形成了形式不平等(特权属于强者)、实质更不平等的等级社会;(2)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形成了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平权社会;(3)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形成了形式不平等(对弱者给予特别照顾)、实质平等的平等社会。简言之,就平等程度而言的人类社会进程依次为:等级社会、平权社会、平等社会。
(一)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人的依赖关系:形式不平等、实质更不平等的等级社会
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这就是说,第一大社会形态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以前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是人类社会进入人的依赖性关系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的依赖性关系在其始初阶段“完全是自然发生的”,于是形成了原始社会的“家庭、氏族、公社”及其成员的依赖关系。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了古代共同体和封建制度的历史时期,并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人的依赖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人的依赖关系在“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也就是说,这种人身依附关系由于受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从而决定了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由此所形成的社会也只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
所谓自然经济,就是指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封建庄园、农民家庭)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在第一大社会形态里,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指出:“……自然经济,也就是说,经济条件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还是在本经济单位中生产的,并直接从本经济单位的总产品中得到补偿和再生产。此外,它还要以农村家庭工业和农业相结合为前提。”恩格斯进一步补充说,自然经济就是指“生产或者是为了生产者本身的直接消费,或者是为了他的封建领主的直接消费。只有在生产的东西除了满足这些消费以外还有剩余的时候,这种剩余才拿去出卖和进行交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经济就是指一种以生产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如:欧洲中世纪,就是这种自然经济的典型模式,因为它“生产的直接的主要的目的,是保证手工业者、手工业师傅的生存,因而是使用价值”。
在自然经济社会里,由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价值,而是使用价值,这就决定了人们在政治生活领域中必然表现为一种人身的依附关系,即统治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最初也完全是自然发生的,后来阶级出现了,这种关系就带有政治性和阶级性,成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关系,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说:“在这里,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是同(个人和社会之间)原始关系相矛盾的”即这种人身依附关系相矛盾。这就是说,在自然经济社会里,等级身份成为这一社会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之间的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完全泯灭了主体间的平等和主体自由,平等关系只存在于等级内部,同一等级的社会成员面对着相同的等级规则具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而整个社会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的作用比任何平等要大得多。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该词是在广义上使用的),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日耳曼人在西欧的横行,逐渐建立了空前复杂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等级制度,从而在几个世纪内消除了一切平等观念。”这就更进一步证明了,“在至今只存在自然经济或主要存在自然经济的国家中……个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所以说,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古代社会是一个形式上不平等、实质上更不平等的等级社会。
(二)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物的依赖关系: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平权社会
整个人类社会从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古代社会转变为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说:“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里,人的生产能力不再像古代社会那样,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而是依靠物力、凭借财力,增强了自身的独立性,形成了普遍的物质交换。因此,在第二大社会形态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其产品的社会关系,由此,商品经济就成为第二大社会形态在经济生活领域中的集中体现。
所谓商品经济( Commodity Economy),是指以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形式。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独立性”;二是“对物的依赖性”。从“人的独立性”来看,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普遍的商品交换,导致人从血缘关系、人身依附关系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成为市场行为的平等主体,获得了主体的独立性。这就是说,在第二大社会形态里,“一切人,或至少是一切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第一大社会形态的“地方特权,等级特权,以及相互的人身束缚”。但从“对物的依赖性”来看,由于商品本身的二重性特征,决定了“以交换价值和货币为媒介的(本网网 )交换,诚然以生产者相互间的全面依赖为前提,但同时又以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完全隔离和社会分工为前提,而这种社会分工的统一和相互补充,仿佛是一种自然关系,存在于个人之外,并且不以个人为转移。”这就是说,在商品经济背后,存在着一只“无形的手”,人在这只“无形的手”的束缚下是没多少自由、平等可言的。
在第二大社会形态里,平等关系也只是体现在商品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平等,在“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就是说,社会平等也只是体现在价值交换过程中的等价交换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其实质肯定是不平等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旦离开了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交换、交换价值等等最初(在时间上)或者按其概念(在其最适当的形式上)是普遍自由和平等的制度,但是被货币、资本等等歪曲了。”“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们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来鞣。”所以说,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物的依赖关系,它所体现的社会平等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而实质上是不平等的。
(三)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形式不平等、实质平等的平等社会
马克思说“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大社会形态发展的集中体现。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生产不再是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取而代之的则是为满足整个社会成员个人全面发展其自由个性之需要的产品经济。
所谓产品经济就是指以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联合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式。在这种“以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在未来的产品经济社会里,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私有制被消灭,社会生产的目的不再是为了交换价值的生产,而是为了使用价值的生产。但是,我们知道在第一大社会形态里,社会生产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使用价值的生产,而不是交换价值。那么,第三大社会形态与它有何区别呢?
在马克思看来,主要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不同,从而导致经济基础(自然经济与产品经济)的.差异,并最终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平等观。第一大社会形态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发展,由此就只能形成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等级社会(上面已论述过,这里不再累赘),而第三大社会形态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和私有制被消灭的基础之上,由此就形成了以自由人联合体为基础的真正平等社会。这里所说的平等是指“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平等。由于不再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由此产生的形式平等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这个社会里,从“各尽所能”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形式上不平等的社会,因为,能者多劳和给弱者赋予最充分的照顾(即弱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享受社会的一切劳动产品),这就体现了一种形式上的不平等。但从“按需分配”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社会财富极度丰富和实质平等的社会。正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要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所以说,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它所体现的是形式上不平等,而实质上是平等的平等社会。
三、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对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平等问题的启示
马克思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将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以人获得自由、平等的程度为根据,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历史演进规律,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对社会平等问题的研究必须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联系起来。因此,笔者认为,这一理论将对我们深刻理解和正确审视我国当前的社会平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下拟对此展开分析。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并且还存在着多层次性。建国6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面貌。马克思说:“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其所制约的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类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内取得自由。”根据我国目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处于“共时化”状态(即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初级形态的自由人联合体同时并存)。这就决定了我国当前制定一切有关社会平等问题的方针政策都必须从这一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首先,从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自然经济来看,中国是一个有着多年历史的封建文明古国。一家一户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使血缘关系成为整个社会关系的原型和基础,人们之间的这种血缘关系由于其人口和地域的有限性、狭隘性、封闭性,使其所形成的交往形式也就具有狭隘性、封闭性,而不可能具有开放性,因而与这种血缘关系相匹配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只能是一种特权关系,即形式上不平等(特权属于强者)、实质上更不平等的一种封建特权。如《论语-子路》中所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这种特权关系的表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模式逐渐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自然经济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依赖关系”的消失,在“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如:政府部门中的“家长制”作风,企业中的“家族化”现象以及乡村社区的“能人治理结构”等,都是其表现形式。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社会关系中残存的宗法观念、等级观念,上下级关系和干群关系中在身份上的某些不平等现象”,就必须根本改变它赖以产生和存在的自然经济基础,建立起与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相适应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次,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历程来看,它是一个从“人的依赖关系”走向“物的依赖关系”的自觉历程,也是一个“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逐渐生成的过程。市场经济把人的生产能力从“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解放出来,使人获得了主体的独立性。因此,有学者认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虽然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性质不同,但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社会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即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就是说,市场经济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这种共同的经济形式决定了形式平等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平等观的理论依据。但是,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的独立性”和“对物的依赖性”两个方面。因此,市场经济就既有促进我国社会从传统的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向现代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市场经济的平等原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等价交换的平等,其实质是不平等的。如果我们不对市场加以规范和引导,就会导致不合理的竞争,最终导致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最后,从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具有初级形态的“自由人联合体”在我国逐步形成。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这一根本原则从而为我们抑制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平等的消极方面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又是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之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就又制约了社会平等的完全实现。正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也只能是形式上的平等,“这个平等的权利还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带着它脱胎而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总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远远没有达到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甚至还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下,应实行怎样的社会平等观,应该由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来决定,而不能超越阶段。如果我们不以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为指导,科学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是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为借口,要求消除一切差距,实行平均主义或完全的结果平等,那是无视我国现实条件的一种奇谈怪论;但是,如果我们以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为借口,任凭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坐视不理,那也是与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相违背的。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l]马克思恩格斯令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张晓东当代中国人多元生存形态的道德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10)
[3]俞德鹏.社会主义平等原则的内涵是机会平等[J].社会主义研究,,(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马克思恩格斯伞集(第25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令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 篇六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育内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当今世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国家从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呈现出丰富多采的面貌。
一、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一)内容丰富,地位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新加坡政府把它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另外两个基础是能力教育和双语教育),使之具有战略地位。美国许多州的大学都硬性规定,必须拿到政治科目的学分才能拿到学位。有的国家还专门建立了“社会道德委员会”等机构,实行专人专做道德教育的有关工作。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政府,拨出相当数量的专款,资助道德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美国的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有两个主旋律:一是把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进行传播和灌输;二是宣扬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在新加坡,政府提出道德教育要“三兼顾、五强调”,即个人、社会、国家兼顾;法育与人情味兼施;理想与现实兼行;强调国情,强调国家利益,强调新加坡特色,强调内容形式应符合时代要求,强调寓教育于故事之中。德国的中小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为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的献身精神”。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这与韩国、德国十分相似。
(二)途径广阔,方法灵活。
第一,学校德育。
1.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专门设置了德育课。英国中学的德育教材是《生命线》,很有特点。如教材上有这样一些问题:有人纵火会发生什么?一个男孩请他喜欢的女孩看电影,该由谁付款?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学会做判断。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关心和发展深思熟虑的生活方式。日本的道德课教学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如讲解、讨论、看录像、演剧、唱歌、辨论等。不拘一格、活泼有趣。道德课的评估不打分,而是对学生的有关认识特点和行为倾向进行分析。在美国,虽没有专设道德课,但包含了许多德育课程的科目。而且,美国很注意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以上这些做法都值得我国学习。
2.组织课外校外活动。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必须选择参加课外活动,并把分数计入成绩册。他们推行真实教育,课堂讲授结合社会生活,不但带学生去参观社会发展的成就展览,也带领学生参观监狱、禁毒展览、反艾滋病展览等。这样学校德育就是开放的,延伸到学生的校外生活中。
3.隐蔽课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关系、教师对教学所持的态度、学校提倡的东西、校内的舆论导向、校园的面貌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不亚于正式的课程,所以西方国家称之为“隐蔽课程” 。日本极其重视隐蔽课程的作用,对教师的学历、仪表、言谈举止甚至容貌都有规定;对学生的要求就更加严格,有详细具体的学生守则、操行评定标准、多种多样的奖惩制度。美国教育界历来重视隐蔽课程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作用。一是力求课堂学习与环境教育活动目标一致。二是校园环境应与社会环境相一致;校内生活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应该与社会一致,这样在校内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4.务实的管理。许多国外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道德行为导向的管理。世界导师制发祥地的英国牛津大学对学生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有规定,导师对学生要求也非常严格。美国的公立学校也有类似我国学校的“班主任”制度。中小学班主任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有管理学生的“硬任务”,如学生的注册、考勤、身体及心理状况,组织参观、旅游,与学校和学生家长联系等。香港地区的学校对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增加自治能力。
第二,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
1.宗教教育。西方国家除直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更多的是继承了把宗教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去的传统。通过遍布全国的宗教团体和广泛的宗教活动,把民众的宗教信仰巧妙地转化为对政府的顺从。美国政府极其重视利用公民宗教作为实行统治的思想舆论工具,美国公民自幼年起就时时处处感受到“上帝”的存在,“美国精神”也随之一点一滴沁入心脾,铸成他们的灵魂。在今天,俄罗斯总人口中有一半以上处于东正教精神思想控制之下,教会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机构。
2.政党与政治活动。政党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角色之一。两党竞选往往被看成是一场政治闹剧,但从普及和宣传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社会主张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来看,又是很有时效的。新总统的就职演说的主旋律就是爱国主义。约翰・肯尼迪在就职典礼时讲的“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成为美国人崇尚的名言。1
[1][2]下一页
993年46岁的比尔・克林顿在就职典礼上喊出了 “振兴美国”的口号,他号召年轻一代为美国的发展做出贡献。这种政治活动给美国公民上了一堂关于美国价值观念的政治课。
3.家庭教育。新加坡视家庭价值为东方社会生存发展的核心观念,所以对于家庭教育格外关注。政治通过立法、政策导向来维护家长的完整,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是对学校教育很好的补充和深化。日本的家庭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日本通过建立家长教师协会等组织来促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和配合。
4.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工具和重要途径。政府通过电视、报纸、电影、书籍等媒介宣传官方的政治道德信息,去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目前,电影、广播、电脑网络、高保真唱片等技术已被国外学校广泛运用于各类教学,包括德育教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知识水平。
二、对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第一,借鉴别国经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效益。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提醒我们,务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上来。西方发达国家曾因片面追求高科技而忽视青年人的人格教育,造成公民道德败坏、家庭崩溃等社会问题,现在各国已采用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我国现代化比发达国家晚了近一百年,我们已没有时间重演别人的悲剧。必须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汲取其教训,加强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注重对教育效益的研究。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做法,由政治拨专款资助研究工作的进行。
第二,坚持“意识形态化”,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
各个国家都在旗帜鲜明地宣扬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美、英、法、德、日都在宣传资本主义如何优越,新加坡、韩国则一方面毫不含糊地宣传自己的资产阶级民主建国理念,一方面又抵制“西方”思想的侵蚀。所以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题中应有之义,我们绝不能忽视。中国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并且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含义,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
第三,将学校德育重点转移到发展道德思维和培养道德能力上来。
学校德育的任务是向学生灌输社会的主导思想意识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以往,我国的学校德育特别注重观念的灌输,在方法手段上缺乏灵活性,学生的道德思维得不到培养和发展。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学校德育的方法,把教育对象置于一定的认识情境,帮助他们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提高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固定其思想的基本思维模式,达到使他们独立自主地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道德观念的建立到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只有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培养道德实践能力,才能保证受教育者真正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
第四,加强社会大环境和其它方式的配合。
国外非常重视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必须搞“大政工”的观念,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人们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而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又要靠公民的自觉性、社会良好的控制手段、专业人员的良好素质以及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7.思想政治工作中启示 篇七
一、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
安东尼奥·葛兰西是意大利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家。 与马克思不同的是, 葛兰西的政党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 都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来阐述。葛兰西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但在上层建筑内部, 市民社会即涵盖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政治社会的基础。葛兰西强调:“每个国家都是伦理国家, 因为他们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把广大国民的道德文化提高到一定的水平, 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1]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20世纪, 文化发展被提到了日益重要的位置。葛兰西认为, 让国家政权得到有效稳固的办法是确保统治阶级在文化和意识上的领导权能够得到稳固。一旦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受到削弱, 国家也就进入了危机状态。葛兰西也始终认为, 无产阶级政党在建立国家以及维护国家稳定的同时应注重构建一个“总体性世界观”。“总体性世界观”就是一种强调统治阶级获得文化领导权的表现方式。在葛兰西看来, 政权要想稳定, 要想形成文化的领导权, 其首要的条件就是被统治者自愿地接受和赞同, 并且这是一个斗争、冲突、平衡、妥协的复杂过程。与文化研究接轨,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传播工作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工作在此可以比喻为一种将领导型的文化予以传播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传播的主体在葛兰西看来, 便是“有机知识分子”。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社会, 就必须首先建立一种文化, 通过这种新的文化培育出一种新的市民, 在其中起主体作用的便是“有机知识分子”。除此之外, 大众传播的手段以及对于大众文化研究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在此方面亟需有效的借鉴。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及其相关认识
思想政治工作中,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内容便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既是一种传播活动又是一种教育学习活动, 既有传播类活动的普遍性, 又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为特定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过程。要处理好这两种特性, 首先就要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必须确定好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学进行交叉研究的理论依据问题, 也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概念界定问题。与传播学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为一种传播活动, 有其目的性、开放性、交互性。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作为一种针对主体为人的活动, 是一种强调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 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交换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结构, 学术界也有很多关于结构的要素认定与讨论。“1. 三要素结构说。岳金霞认为, 以信息为基础, 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结构要素分为信源、信息和信宿。2. 四要素结构说。李粱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结构应包括四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即教育者、讯息、媒介、受教育者。3. 五要素结构说。刘雷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传播内容、 媒介和反馈等五个要素有机构成的。这五要素之间交互作用、 有机结合、缺一不可。4. 七要素结构说。张晓波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应由七要素构成, 即教育者、信息、通道、受教育者、反馈、障碍和环境。”[2]思想教育大众化传播即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传播学理论结合起来, 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意识形态教育与传播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
三、葛兰西“文化霸权”思想给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带来的启示与反思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产生, 主要是鉴于其所处时代资产阶级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文化本身所占有的主导地位所带来的反思。葛兰西认为, 无产阶级政权要想得到稳固, 就必须始终掌握文化的主控权, 建立一个类似于资产阶级文化时代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主控下的社会。在21世纪,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分强调意识形态, 建立文化霸权的思想已经不现实了, 但我们始终可以借鉴其思想。
(一)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层次,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化建设
葛兰西始终认为, 完成文化霸权的掌控始终要由有机知识分子来承担。葛兰西将有机知识分子置于夺取领导权文化革命的主体地位, 同时又将无产阶级民众置于这场革命的客体地位。葛兰西首先明确了革命意识和革命意识的承载者—— 有机知识分子在民众中的非自发性, 强调动员有机知识分子的力量去灌输文化理念。民众作为下层社会集团, 其历史是支离破碎的。其借鉴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 一方面要打造相关的有机知识分子作为队伍的领军人;另一方面又要反映出现今时期不再同葛兰西时代那般只注重领军人物的教化, 而是强调全覆盖、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打造为有机知识分子、 注重无产阶级队伍的层次化建设与立体化建设。“有机知识分子”不一定如葛兰西所言为之, 而是要为“创新型人才”。
(二)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受众方面, 强调在环境上构建一个“市民社会”
要培养我国公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在培养公民意识的外在方面, 外在环境的构建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与威胁。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源被污染的角度来看, 当代社会信息流动较大、信息传输工具多样化、信息遭遇污染的概率大大增加。在理论研究领域, 信息污染的内涵界定是比较复杂的。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优良的信息环境, 减少错误信息、垃圾信息、过载信息、失效信息的出现。在培养公民意识的内在方面, 要注重内在意识的培养。在全球化日益扩张的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公民的要求也日益被抬高, 一方面目标是如此, 另一方面要求公民本身有此类条件。公民的要求既要实现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 又要懂得国际化规则的“世界公民”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打造为国际化视野。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重点要把握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
思想政治传播活动与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构建是个双向互动、互相影响的过程。要培养一批“有机知识分子”, 做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发言人;通过建造“市民社会”, 营造出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整体性氛围, 借助媒介等手段努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工作。一方面, 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 要创新情感教育方法;另一方面, 要努力使网络技术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得到普遍运用。在“民族文化”确立传播方面,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容始终确立以传播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主干的中华民族文化。
(四)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度的“张弛有度”
在现今这个强调自由的时代, 文化领导权思想也同样提醒我们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力度, 强调“张弛有度”。 既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主导力度的确立, 也要顾及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与接受态度。在当今时代, 在领导权的确立方面要更为隐蔽, 必要的主体地位一直都很重要, 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要有效注重方式方法。葛兰西式依靠有机知识分子的“灌输”方法已不能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方式方法。对于传播过程的多重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反馈效果及其方式的优化, 同时也要注重媒介控制、强调自我意识的呼唤。
摘要:安东尼奥·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其理论对现实问题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现今, 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进入了重要的阶段, 极需要多样化的理论去充实。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现在加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地位以及教育传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文化领导权”思想中“知识分子”、“市民社会”、“民族文化”的角度去分析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文化领导权,思想政治工作,传播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奥·葛兰西 (意) .狱中札记[M].曹雷雨, 等,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社, 2000:214.
[2]黄世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问题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9 (7) :23-25.
[3]吕艳华.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4:2.
[4]李军.文化霸权-知识分子-文学-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研究[J].北方论坛, 2014 (7) :71-74.
8.思想政治工作中启示 篇八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通识教育 教育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强调政治方面的教育,忽视人格等方面的教育,并且没有真正深入人心,教育实效性有待增强。开始于西方的通识教育现正得到很多专家及学者的高度推崇和支持,很多高校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当前面对国内外各种思想的冲击,加强大学生群体思教育工作,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目前通识教育在各高校蓬勃发展,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引入通识教育,对思政工作改进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指党和国家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大学生,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我国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忽视思想品德和人格方面的教育,而且缺乏社会实践活动,影响工作实效。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叫通才教育,这种教育思想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是一种在美国发展成熟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世界知名大学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芝加哥等大学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资源采取多种方式着力开展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关注点在于如何做人方面的教育,从人格和人的心理角度促进人全面发展。哈佛大学在学校通识教育发展中很明确提出了他们的目标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换言之,就是培养具备一定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的人。20世纪初通识教育概念被引入我国,但由于不久之后专业教育模式兴起,教育模式发生了转变。最近30年来,伴随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战略的要求,一些知名大学,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率先进行了通识教育的尝试。为了适应时代培育人才的要求,在高校大力发展和推进通识教育已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契合性研究
1.对象一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培育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识教育的对象可以是所有人,在大学开展主要面对的也是大学生,为大学生进一步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2.目标具有契合性。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目前我国各高校更多倾向政治教育,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是相对的,它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有效扩展学生在自然领域、社会科学和人文精神方面的知识,将学生培养成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从某方面说,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它们都是为了培养能够全面发展且适应社会的健全人。
3.在教育理念方面的契合性。我国学者林春逸认为:“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致力于‘完整的人’的追求,都注重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都注重对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
三、通识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1.在高校中大力推行通识教育,逐步普及教育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实施,某些领域出现诚信缺失和贪污腐化等现象,这些现象对大学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使得一些大学生存在缺失信仰、人文精神和社会道德责任感下降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教育实践中往往过多强调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单向灌输的方式,致使教育中忽视人文和学生的品德教育,忽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爱。因此,当前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工作实效性尤为迫切。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促进人全面协调发展。
2.学习通识教育方法。高校现有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教育,忽视课后实践,常常直接向学生进行正面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灌输,这种只注重课堂知识传授的方式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忽视人的情感、道德教育和实际需要,致使大学生缺乏对人生问题和价值追求的深入思考,难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谈不上人格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通识教育是通过启发式课程教学、实践锻炼、生活体验和自我修养等方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实践体验,总结反思与感悟,促进心灵觉醒和境界升华。简单地说通识教育就是强调通过“课堂上学习,活动中体验,环境中熏陶”提高学生做人、做事的水平。教师要不断学习通识教育教学方法,变单向灌输式为启发式教育,善用课堂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注重与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交流,相互磋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推行体验式教学模式,把学生带到课外社会实践中进行真实体验,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实现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包含在通识教育范畴之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应该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在构建两者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时,首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并且注重大学生人格和思想品德等心理方面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其次构建课程体系时可吸取国外及国内一些高校教育建设的宝贵经验,取长补短;其他高校优质课程也可拿来加以利用,进一步丰富课程体系。最后,在构建思想政治与通识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时,首先确保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真正掌握和理解,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思想政治工作中启示】推荐阅读:
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经营管理中10-19
在探索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1-03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电信企业中的重要地位10-02
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07-09
Ipad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11-13
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表现08-21
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07-19
思想政治工作表现证明08-20
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自查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