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岗位职责风险

2024-09-25

人力资源岗位职责风险(共8篇)

1.人力资源岗位职责风险 篇一

1.负责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各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并报领导审批;

2.组织实施审批通过的人力资源规划,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实施进度;

3.组织拟定企业招聘、培训以及绩效考核等制度,拟定人力资源岗位说明书以及管理流程;

4.负责组织进行各部门人力资源需求以及员工需求调查和分析,制定具体的招聘计划以及培训计划;

5.负责招聘计划的实施,协助进行面试;

6.负责员工的入职与离职手续的办理工作,处理劳动合同纠纷;

7.负责组织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

8.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2.人力资源岗位职责风险 篇二

(一) 出纳岗位职责

出纳日常工作主要为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核算、生产经营往来结算、职工工资核算、外汇结算业务, 兼具保管现金、各种票据、有价证券和财务印章的作用。一般意义上的会计岗位主要负责企业所有经济业务的总体核算, 提供全盘会计核算的总体数以及分管各个会计科目的具体业务的明细核算, 为总账科目的核算结果提供完整详细的数据资料作为支撑。出纳岗位则分管与货币资金相关的核算和保管任务, 实现钱账分管的作用。这些岗位之间既相互依赖也相互牵制。

(二) 出纳岗位风险

影响出纳岗位风险的因素可分为人为的主观因素与工作失误的客观因素。在主观因素方面, 由于当今社会的各种诱惑, 出纳人员极易因为遭遇紧急情况而利用职权挪用甚至贪污财产。在客观因素方面, 出纳人员由于工作的疏忽, 或者由于个人能力缺陷, 做事不够细心严谨, 也可能导致企业的财产遭受损失。因此, 为了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和正常经营, 建立健全良好的出纳岗位内部控制制度极其重要。

二、出纳岗位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 主观因素

1、职权风险

出纳人员利用违法的操作对企业的资金进行挪用贪污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出纳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当中, 利用职权和监督上的漏洞, 登记虚假账目贪污企业财产。在业务发生事后抽取各种资料进行更改, 达到舞弊的效果。 (2) 由于在企业长期的工作中经手大量的结算业务, 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情况十分了解, 出纳人员抵抗不住诱惑而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 (3) 对于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企业, 在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 违规登陆其他岗位的账户进行操作, 篡改数据。

2、货币资金风险

企业库存现金极易出现被出纳挪用的现象。最隐蔽的手法是出纳人员利用最小的抽查间隔时间挪用现金, 短时间内为个人谋利, 比如:炒股。出纳也可能虚增职工人数, 提取现金工资后直接贪污。在支票和银行预留印章管理方面, 出纳可能随意提取现金或提取后并未登记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日记账, 或者未将库存现金送存银行。出纳未按业务指令操作而是私自转账等贪污挪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另外一些情况下, 出纳采用信用卡套现的方式将现金套取自用。

3、外汇业务不熟悉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国际经济贸易日益频繁, 出纳业务还会涉及到国际贸易的结算。因为国际贸易核算所使用的货币多在两种以上, 受通货膨胀和外汇管理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变化, 支付手段和国内贸易的差别较大。此项业务对出纳的能力要求更高, 需要掌握国际贸易结算与外汇管理的知识。许多企业不重视外汇管理制度, 任用一些对外汇知识不熟悉的出纳人员进行外汇业务结算, 可能频频出现差错及罚款等情况, 进而导致管理层无法获得最新经营情况的资料, 或获得的数据不全面, 甚至出现获得错误资料等情况。

(二) 客观因素

1、社会现状

目前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 一般只招聘一个会计并兼管出纳的工作, 或招聘兼职会计进行全盘操作, 或使用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由于出纳员和会计员相比, 工作程序比较简单, 对专业性的要求不高, 所以出纳岗位大多由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或工作能力相对较低的人员担任, 并且职务薪酬和福利待遇较低。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出纳人员难免出现一些负面情绪, 进而影响到工作。

2、保管风险

部分出纳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随意将贵重物品存放于潮湿的地方, 或者是靠近饮水机这类易出事故的电器周围。一旦事故发生, 便会殃及这些贵重物品。在日常工作中, 如果出纳人员的水杯靠近票据、现金这些纸质物品, 容易出现纸质物品的意外毁损。另外, 也可能出现由于出纳人员未及时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与其他工作人员的物品混淆存放而导致票据丢失等情况的发生。

3、日常工作疏忽

部分出纳由于职业能力较差, 可能出现未及时登记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日记账和各种结算业务的现象, 导致账实不符, 或者是出现填写凭证不规范, 现金短缺, 收入假币, 直接坐支现金, 随意签发空白支票和空头支票, 错过收款时间等现象。有些企业现金收支管理混乱, 随意支出现金, 各种白条抵库, 报销与经营无关的发票, 备用金的使用和管理混乱, 企业财产被内部职员以蚂蚁搬家的方式的骗取。有些企业也可能出现现金在提取、保管、发放过程中发生丢失, 因出租或出借银行账户而卷入经济纠纷, 面对领导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如:设立“小金库”, 迫于领导压力而违规操作等。

4、工作交接不规范

在工作交接时, 可能发生现金日记账余额与实际库存情况不符,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不符, 移交的岗位材料不齐全等情况。出现事故后, 交接人员的责任不明确, 前任出纳可能利用机会获得钥匙并盗取现金, 或者出现前任出纳贪污挪用的假账未及时查出, 出现记载错误而结果一致等情况。

三、出纳岗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 职务分离设置

通过职务分离控制, 明确各岗位的权力和责任, 保证监督权的独立性和业务处理的专一性。这样既可以相互制约, 又可以减少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 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定期进行人员轮岗, 调整后的出纳起到检查上任出纳工作问题的作用。设置多人一岗制度, 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出纳凭证和账簿使用后交由档案保管人员进行保管。适时更换出纳岗位的人员, 起到保守商业秘密的作用。购买正规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对软件的使用, 按照核算需求设置各岗位的权限。各岗位在操作时要检查信息的真实性。

(二) 出纳职业道德培养

企业在员工培训中要以国家出台的会计法规制度加强员工的法律观念意识和责任感。企业应根据最新法规和业务需求定期对在职员工进行教育考核, 保证出纳的能力适应最新的会计法规要求。要求出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留意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积极参与管理, 建立奖励与惩罚制度。对于出纳合法办理业务而受到打击报复的情况, 管理层要保护出纳人员。

(三) 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管理

企业应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对于库存现金数额较多的, 采用不定期抽查时抽查的间隔天数不能过多。检查出纳人员对收据的使用情况, 收据的购买由非出纳人员承担。对收据的总数和使用过的收据存根联与记账联, 要检查数量和记载的数据是否合理。对于内部员工流动性较大的企业, 应由非出纳人员每月统计在职职工的人数。使用支票的出纳人员和保管银行预留印章的人员分离, 使用时登记支票使用簿后再取用。根据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银行存款。由出纳保管信用卡密码, 其他人保管信用卡, 在使用时, 将卡交付使用。单位信用卡保管人员应不定期陪同出纳查询信用卡的余额。

(四) 安全管理

企业应当制定相关的工作规章制度, 监督出纳人员在保管现金、会计凭证、空白票据、有价证券、保险柜钥匙与密码、账簿、相关印章等重要财产时, 做到防火防水放偷盗。应将重要物品放置在远离办公场地里的危险电器和化学品处的位置。办理业务期间严禁将水杯放置于办公桌上。现金、账簿等物品使用后应当及时存放于保险柜, 不得随手放在办公桌上。在岗位移交前不得将密码和钥匙交付他人, 使用时应由出纳亲自取用和存放, 并不定期的更换保险柜密码。

(五) 日常工作管理

出纳按要求办理银行和现金结算业务, 及时登记日记账, 审查和正确填写收付凭证后, 方可办理现金和银行票据的收付业务。对于已经收付的凭证, 应当加盖“收讫”、“付讫”章, 现金收付当面点清。仔细识别钞票的真伪;现金收入送存银行, 不得“坐支”现金。在办理银行票据的支付业务中, 根据银行存款的实际余额填写支票, 不得签发空白支票, 应根据实际数量由出纳亲自签发或授权后签发。填写错误的支票, 加盖“作废”章。票据的签发与会计凭证的填写, 应当按照规定正确书写出票时间和数字的大小写。企业应当规定职员使用备用金与差旅费的限额, 若数额较大超过制度的规定, 应由上级管理人员批准。审核职员的报销单时, 应仔细审核发票, 包括数量、日期、用途等, 检查单据是否被涂改, 要认真审核报销单的用途, 无法辨别使用用途的应当经领导签字后报销。预借的差旅费, 领取前先登记使用簿, 当职员返回企业后, 及时催促其办理报销手续并收回余款, 对于大额资金, 应当以转账的方式办理。建立备用金管理制度, 根据业务情况核定备用金的数量, 利用登记簿监督现金的领取和支付情况。严禁将银行账户非法出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办理银行结算业务。对于领导的不合理要求, 要及时向企业高级管理层反映情况。

(六) 外汇业务管理

由于外汇结算工作的特殊性, 相关企业需要设置独立的外汇结算工作岗位。严禁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对外汇进行操作。对外汇出纳人员加强培训, 使其熟悉外汇相关知识和外汇的管理制度, 监督其外汇账户的管理和外汇业务的核算工作。按照国家外汇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文件, 办理外汇出纳业务, 时刻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并及时调整, 为企业经营提供最优的操作方案。

(七) 货币资金清查

对于库存现金, 做到日清月结,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月末编制现金盘点表, 查找现金盘盈与盘亏的原因, 发现库存现金溢余而无法查找原因的, 应作为营业外收入或冲减费用入账, 不得私设“小金库”。对于银行存款的清查, 企业应有专人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无论双方的最终余额是否一致, 都应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核对最终结果, 及时查账纠错。定期编制出纳报告单, 向领导出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以及有价证券的目前余额和使用情况, 为经营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八) 工作交接

《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 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由会计机构负责人 (会计主管人员) 监交。”在工作交接之前编制一份详细的移交清册, 整理交接的物品, 在监交人的陪同下与接交人进行财产清查。如有问题, 应当找出原因并及时解决。对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交接, 双方人员应当对计算机存储的数据进行核实, 在确认无误后, 当事三方在移交清册上签字。新出纳接手后, 应立即更改保险柜的密码, 保管好钥匙, 对前任出纳人员的业务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后仔细核实并向上级部门反映。

四、结论

在商业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壮大不仅限于产品的质量, 更多的是在比拼管理能。细心严谨的企业管理文化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众多企业的出纳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财产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掌握企业经济命脉的货币资金岗位, 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注重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摘要:出纳岗位是会计工作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掌握着企业货币资金业务的操作职权, 若忽视对该岗位管理制度建设, 会给企业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本文通过整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对出纳岗位的影响, 简单阐述岗位的性质和风险, 针对企业出纳岗位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 提出一些严谨科学的制度建设观点, 为企业管理决策者提供建议, 期望起到事前监督控制的作用。

关键词:出纳岗位,内部控制,职责风险,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宋艳敏.刘晓东.会计制度设计[M].科学出版社, 2011

[2]杨文武.出纳入门培训教程[M].海潮出版社, 2012

[3]郭延孟.出纳岗位风险管控体系探究[J].商业会计, 2013, (10)

[4]王纲.浅谈怎样降低和分散出纳岗位工作的风险[J].经济师, 2013, (03)

[5]张德瑛.浅析出纳工作常见差错及防范对策[J].考试周刊, 2014, (19)

[6]徐.浅谈出纳工作要求及管控[J].现代商业, 2014 (3)

3.人力资源岗位职责风险 篇三

关键词:人力资源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客观因素;规避风险对策

一、人力资源风险存在的客观因素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正常运行的特殊资源,与其他资源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人力资源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体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对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起着指导性作用。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是由于企业管理方式不够全面造成的。人力资源综合性运用能够完善经济,带动企业经济的进步,当前人力资源风险存在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力资源优化分配不合理存在的风险

经过相关数据统计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各大企业都缺乏专业型人才,而且劳动者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比较低,影响着企业整体性发展,因此,需要扩大对人才方面的技能培养,以此满足市场经济的基本需求。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持续上涨,虽然劳动力得到了满足,但是严重缺乏技术含量,阻碍了企业经济的提升和发展,久而久之会处于资源欠缺的发展势态,需要定期为工作人员展开培训工作,從劳动者的基础能力出发,不断培养他们综合能力。

(二)资金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带来的风险

社会经济在持续发展的同时,对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会越来越高,需要工作人员从细节抓起,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从另一方面来看员工的福利待遇也得到了满足,各大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带动了资金成本的持续上涨,会给各大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严重的化会导致一些企业面临着倒闭的状态。

(三)员工队伍稳定性的风险

各大企业的人力资源流动性比较强,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导致在短期内或者一定期限内更换工作。伴随着企业工作人员的大量流动,无疑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也会造成大量培训费用的流失,还会重新聘请新的员工,新员工刚上任的熟练操作程度跟老员工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进行阶段性的练习,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这些都是需要作出慎重的选择。

二、人力资源管理整体过程中的风险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具有灵活性和复杂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人力资源系统秩序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全面,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费用,将各个操作管理系统进行分析探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具有特殊性,是一种将人体系统和组织系统相互统一的管理设备。因此,要严格要求企业管理秩序,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员工的基本操作行为,定期进行综合指标考核,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变得更加简便快捷。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影响着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而且,全球经济化系统随时更新变化,使得管理范围缺乏明确性,这些问题的产生都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风险。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全面性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具有全面性,是由不同的组织软件构成的,但是这个操作整体系统相对比较复杂,需要从各个环节深入研究资源管理风险存在的原因,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注意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从另一方面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还需要特定的人来进行部件组织和安排,将资源管理综合目标与个人的技能水平相互联系,从而避免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产生。在系统管理过程中要加大开发力度,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提前进行实地考察。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功能效果,因此,要将组织系统与环境水平相互结合,有利于提升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特性。

三、规避人力资源风险和管理风险的方式策略

完善规避人力资源风险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方式对策是当前发展形势下的重要举措,首先是人才选拔,要提前做好人力资源设计和规划,根据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未来的发展需求,选取适用型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发展人才。其次,还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优势特点,实行奖励机制,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有利于带动员工的工作的热情,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性发展,企业还要定期对员工展开技能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基本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最后,还要建立完整的员工机制制度,根据制度的规定严格要求每一位离职员工,避免发生冲突。

四、结语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详细分析可以发展,经济体制在不断改革变化的前提下带动着整个市场经济的变化,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提升了员工的基本思想理念。总体来说,大量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水平,才能有效确保企业经济运行的发展地位。

参考文献:

[1]赵航.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及其防范[J].企业经济,2011,07:83-85.

[2]许峰.浅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J].中国科技信息,2012,11:202+222.

4.风险管理部岗位职责 篇四

工作职责

1、认真落实各项金融风险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研究制定和推动落实本行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风险管理规划工作,建立健全本行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2、编制全行不良贷款清收计划,制定相应考核办法,并做好相关指标下达和计划的考核;

3、调查分析全行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贷风险管理状况,负责对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比例等单项风险指标的监测、预警和变动分析;

4、制定信贷风险界限,对重大投资、重大贷款、风险资产进行实时有效监控,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识别;

5、负责全行各项风险评估认定工作,对全行大额贷款申请、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不良资产处置、不良贷款利息减免进行风险预测和认定审批;

6、负责信贷风险资产管理,监测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清收贷款,定时向领导报告清收情况;

7、负责不良贷款的化解处置工作,协助网点做好有关涉政、涉案、涉诉贷款的清收工作,做好网点不良资产的核销呈报以及抵贷资产的审批、管理、变现等工作;

8、负责全行信贷风险管理业务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及时向领导提供有关风险控制防范的数据统计,提出工作建议和政策方案;

9、建立健全本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修订和完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经理岗

1、全面负责风险管理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本部门工作进行总体规划部署,确定本部门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2、负责本部门员工综合管理,包括工作任务分配、员工考核监督、业务指导等;

3、负责本部门发行或转发的各类文件的最终审核定稿工作,组织制定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组织制定和实施全行不良贷款清收计划和考核办法,做好相关指标下达和考核;

5、组织调查分析全行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贷风险管理状况,作出流动性预警以及处置预案;

6、负责组织全行不良资产的清收、化解和处置,协调全行涉诉、涉案、涉政贷款的起诉、理赔等工作;

7、根据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提出抓好不良贷款管理工作的措施意见供领导参考和决策,并指导督促各网点清收不良贷款;

8、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不良资产处置、不良贷款利息减免进行认定审核,上报领导批示;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风险监测岗

1、负责检查全行贷款客户资料,对客户进行风险评级,保证评 级的公正、准确,对贷后发生重大变化的客户进行重新评级;

2、负责调查分析全行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贷风险管理状况,并起草编制相关风险预警报告;

3、负责监测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供领导参考和决策;

4、掌握了解大额贷款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现风险隐患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

5、负责定期提示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信贷资产进行贷后检查,发现贷后检查出现预警信号的贷款,及时汇报相关领导;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风险评估岗

1、负责大额贷款资料真实性审核,对大额贷款合同的基本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以及和审批依据的一致性进行审核,确保签订合同质量;

2、对发放的大额审批贷款逐笔做好登记工作,做好贷款公示、出具《公示无异证明》等相关工作;

3、负责全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管理;

4、负责不良贷款利息减免进行初步认定评估,并做好会议记录;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不良资产处置岗

1、负责全行涉诉、涉案、涉政贷款协调工作,配合网点负责人积极协助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及政府部门全力清收不良贷款;

2、及时将收到的执行案款和物资入帐保管,归还诉讼执行费用、贷款本息及相关费用;

3、负责督促调离职工清收自贷、担保、引荐及责任贷款;

4、协助不良贷款上升过快、不良贷款较多的网点清收不良贷款;

5、负责各网点不良资产核销、呈报以及抵贷资产审批、管理、变现等工作;

6、负责资产拍卖、保管工作。积极与多家拍卖行、各家媒体进行广泛合作,对不良资产进行变现及有效利用,盘活不生息资产;

7、研究总结不良资产处置方法。认真学习国内外不良资产处置的先进方式,研究不良资产的处置新举措;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综合岗

1、负责统计、分析全行的信贷业务数据,包括全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汇总台账、全行职工责任贷款台账、涉政贷款台账的建立和登记工作;

2、负责风险部各类上报上级单位报表的报送工作,保证其真实性、客观性,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向部门经理提供资产状况、市场风险等决策依据;

3、负责起草风险部发行或转发的各类文件,修订和完善风险资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做好风险部各类文件、台账的接收、整理和归档保管工作;

5、负责本部门各项统计材料收集、会议记录和报告撰写工作;

5.风险管理部各岗位岗位职责 篇五

总经理岗岗位职责

一、贯彻执行信贷政策和管理制度,整合业务操作流程,规范各类借款合同文本,承担贷款利率管理,检查督导信用社信贷操作程序,促进贷款管理规范化,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纠正,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二、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分析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搞好经济预测,掌握信贷业务发展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提出业务发展合理化建议。

三、负责全辖贷款营销目标计划的分解和管理,按月提供贷款营销考核数据。

四、负责联社贷款审批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审核客户信用等级、授信额度、用信额度和用信价格。

五、负责联社风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实施贷后管理、风险分类、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工作。

六、组织审查认定大额资产风险分类,定期分析汇总全辖总体风险状况并形成书面报告。

七、负责组织对信贷制度、实施方案的修订和贯彻落实,组织信贷审查、风险管理条线的业务培训和协调服务工作。

八、组织对各类统计报表的报送和审核。

九、协调本部门各岗位业务工作、负责本部门文件转发、办法制度草拟和简报调研等综合资料的整理完善,负责本部门对外宣传协调和接待工作。

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贷款审查岗岗位职责

一、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和信贷政策、制度、办法和工作部署。

二、负责对大额个人客户和法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的审查,确保信用等级评定准确,授信额度合理。

三、负责全县信用社上报的信贷业务的审查,有效识别和充分揭示风险,提出是否同意支持意见和防范控制风险的措施。

四、参与联社贷审会大额贷款的审查审批,分发相关资料、做好审贷记录、统计审批结果。

五、负责对上报信贷业务资料和贷审会资料的收集、登记、存档工作。

六、贷款发放前审查是否落实贷前条件和用款条件,并对信贷业务合同文本、法律文书及相关凭证要素等资料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

七、管理好人行征信系统和信用社贷款管理系统,及时提交客户信息,处理他行和客户提交的异议申请,并对基层信用社对两大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八、对客户经理工作进行日常检查,并进行业务操作技能培训。

九、根据前台部门反馈的信息和市场需求,对信贷新产品进行开发研究,负责对开发成本、效益的预测和评估。

十、服从联社和部门领导,完成联社和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风险管控岗岗位职责

一、对全县贷款的贷后检查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发现风险及时预警,提出处置方案,并督促处置方案落实。

二、负责审核基层信用社上报的风险分类认定资料,对全辖风险分类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对本部门风险认定工作及时总结,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

三、管理好小额贷款系统,监控农户小额风险状况,检查指导农户信用评定和贷款核额,负责对全县小额农贷发放与贷后管理进行定期巡查。

四、负责大额贷款风险定期分析制度,并将相关情况汇总报联社贷审会和风管会。

五、参与联社风管会,分发相关资料、做好会议记录。

六、负责对基层信用社进行贷款风险管理业务培训。

七、负责严格按信贷管理要求,做好审查岗B角工作。

八、服从联社和部门领导,完成联社和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统计岗岗位职责

一、严格执行统计制度及相关规定,并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编制、汇总和报送辖内信用社统计报表至相关管理职能部门,不得虚报、瞒报、漏报、迟报、伪造和篡改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二、积极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统计分析资料。

三、定期编制辖内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情况进度表,并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四、规范统计工作行为,做好统计资料的整理、备份、保存等工作,确保统计资料和统计数据安全可靠。

五、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下级统计部门和人员的工作。

六、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经授权,不得泄漏和擅自公布本单位的任何统计信息。

七、服从联社和部门领导,完成联社和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合规风险管理岗岗位职责

一、加强学习,明确岗位职责,及时转变思维、角色,为岗位履行打下良好基础。

二、草拟我县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实施细则,为全县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组织梳理重要规章制度,力保县联社出台且现行的重要业务规章制度的合法合规性,制度办法之间的相互衔接。

四、规范合规审查工作,对县联社出台的制度办法严把制度审查关,进一步提升制度的合法、合规性、一致性和连续性。

五、做好县联社员工合规教育与培训工作。

六、定期或不定期对营业机构合规职责履行及开展合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合规意见或建议。

七、负责按时报送合规工作报告。

6.岗位职责风险点(共9篇) 篇六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朝阳【wlsh0908】整理 朝阳【wlsh0908】整理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朝阳【wlsh0908】整理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二:岗位风险点 岗位职责风险点: 一、一类(一级):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证、照)类风险点:

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类风险点是指行政受理审查、核准的工作人员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卫生局、监督所的廉洁自律及其它规定,引起申请人的申诉、投诉、诉讼和行政复议以及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后果。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在形式审查过程中,对重大质疑点,疏忽或故意隐瞒、未及时提醒管理相对人或及时处理,可能产生行政处理未到位或难以到位的后果。

(二)在形式审查过程中,因业务不熟,不能做到一次性告知,给申请人带来不便,使其产生不满情绪,可能导致其向卫生局或上级进行投诉。

(三)在形式审查过程中,违反工作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可能产生提前发证(照),导致比较严重后果,引起行政复议被撤消或行政诉讼败诉的后果。

二、二类(一级):行政处罚(案)类风险点

行政处罚类风险点是指具体执法办案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市局、监督所的廉洁自律及其它规定,引起当事人的申诉、投诉、诉讼和行政复议以及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后果。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不按规定使用案件系统,查办案件系统外运行,造成人情案、弃案的发生,可能导致不廉洁现象出现。

(二)违反办案程序、裁量权等规定,滥用裁量权,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或者重责轻罚、轻责重罚,可能造成具体行政行为不合法,导致行政复议被撤消或行政诉讼败诉。

(三)截留私分、变相私分、提前预收罚没款的,可能导致不廉洁现象和行政复议撤销和行政诉败诉。

(四)在案件调查取证环节中,未坚持证据穷尽原则,未按照程序规定依法取证,遗漏证据,可能导致案件定性、裁量不准确,导致行政复议被撤消或行政诉讼败诉。

(五)在查办案件环节中,未坚守办案纪律,向当事人泄漏案情,或利用职权收受当事人的好处,不能严格执行案件处罚裁量权标准,可能导致行政处罚出现畸轻畸重现象,导致行政复议被撤消或行政诉讼败诉。

(六)暂扣及罚没物品没能及时进行登记、入库,物品清单中对物品型号、数量等登记不详,可能导致物品损毁、丢失、侵占、挪用、数量型号出现差错等不良后果。

三、三类(二级):监督检查类风险点

监督检查类风险点是指承担监督检查职能的工作人员,包括:年检、巡查及业务科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市卫生局、监督所的廉洁自律及其它规定,引起行政相对人的申诉、投诉、诉讼和行政复议以及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后果。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对监管责任区内的管理相对人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缺乏控制力,特别是对重点行业、地区监管不到位,可能造成辖区重大卫生安全隐患。

(二)对巡查中发现的案源线索等不上报,不登记,可能产生收受当事人的好处等不廉洁行为。

(三)对发现的违法隐患查处、指导不及时,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影响。

(四)对巡查发现的问题,未按法定程序出具《监督笔录》、《监督意见书》,未及时留存文书档案,以及发现的卫生安全隐患不及时给予制止,不及时上报、函告相关单位,可能造成工作失职。

(五)对未办理卫生许可,不认真核查,造成数据不清,可能导致行政行为不合法。

(六)在办理“卫生许可”或日常监督中,故意刁难或设置不必要条件,可能产生给予好处后,才办理卫生许可,或对于涉嫌违法行为,私自默许继续经营。

(七)对企业恢复核准不认真,可能造成不符合企业恢复条件的企业给予恢复。

(八)复审审核不严格,使不该吊销“卫生许可”的企业、个体工商户被误吊销,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可能引起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申诉。

(九)利用监督行为,强行收取不应收取的费用,可能导致乱收费现象的出现,引起管理相对人的不满,诱发申诉、投诉的现象发生。

(十)对容易产生问题的行业未制定应急预案,可能导致出现紧急情况时无对策可行,贻误时机,造成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的后果。

(十一)检测覆盖面不够,检测不及时或未按上级安排抽样检测要求检测,可能导致卫生安全事故。

(十二)广告审查不严格、广告宣传监督不到位、辖区内可能出现严重违法广告、导致媒体曝光事件的发生。

(十三)对辖区内的有形市场索证制度监督检查落实不到位,可能使假冒伪劣产品、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出现人身安全事故,造成出现的问题无法追溯。

(十四)对不符合对外出证条件的行政相对人给予违法出证及对案件审核、把关不严,可能造成行政复议被撤消、败诉,给单位造成损失或影响。

(十五)在处理消费者申诉、调解消费者纠纷过程中,不公平、公正,可能导致申诉人向一级上访或群访等后果。四、四类(一级):行政事务管理类风险点

行政事务管理类风险点是指所机关、各分所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市卫生局、监督所的廉洁自律及其它规定,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后果。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人事管理风险点:

1、在人事管理、干部任用、考核、评先等方面,不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具体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可能导致领导决策失误。

2、在人事管理、干部任用、考核、评先等方面,不深入基层调查,偏听偏信,可能造成失察失误。

3、在人事管理、干部任用、考核、评先工作中,泄露相关信息,可能造成不应有的影响。

4、违反人事纪律,私下许诺先进称号、评定职、级等,可能造成人事管理不公平、公正的后果。

5、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利用发展党员的机会,违反组织发展原则,收受被发展对象的好处,可能导致党员标准降低。

6、在干部违纪案件查处中,坚持原则不够,查办不深入,可能造成错案。

(二)财务管理风险点:

1、不认真执行年初的财经预算,可能导致开支不合理,造成挪用、误用财政资金,影响工作正常运转。

2、在大额资金的使用上,未经集体讨论,可能导致资金使用不当,给工作造成不利。

3、年终财务决算时,由于帐表不符,可能造成财务数据不准,给财务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三)资产管理风险点:

1、购置资产时,违反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采购物品,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

2、分配资产时,不按实际需要进行分配,受人情因素干扰或收受好处,违反规定分配,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

3、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录入不及时,可能造成固定资产丢失。

4、资产处置过程中,处置不合规,随意处置,可能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

5、罚没物品管理不严格,不能按规定出入库,可能造成物品丢失或损坏。

五、五类(三级)、公共类风险点:

(一)公共类风险点是指全所工作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市卫生局、监督所的廉洁自律及其它规定,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后果,具有共性特征。具体有以下几点

1、不认真履行“一岗双责”,领导和监督职责履行不到位,造成本单位出现严重违法违纪问题。

2、在公务活动中,接受馈赠或宴请,可能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审批、监督管理等过程中,可能产生违反法律和纪律规定的不廉洁行为。

3、对亲属及身边的工作人员管理不够严格,可能出现不廉洁行为,造成不良后果。

4、对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未按规定及时上报或隐瞒不报,错过了解决的最佳时机,可能造成损失或严重后果。

5、工作中,不注重服务态度和言行举止,可能引起当事人的不满,导致当事人上访、投诉,损害卫生监督形象。

6、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审批、监督管理中,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可能产生涂改、隐匿、伪造、偷换、故意损毁有关记录或者证据的行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7、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对热点、焦点问题情况不明,把关不严,可能给卫生局、卫生监督造成不良影响。

8、在数据统计过程中,不认真及时统计,可能造成迟报、虚报或瞒报,给工作造成严重后果。

9、档案管理不严格,特别是文书档案、案件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企业档案等出现丢失和损坏,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10、印章管理不严,违规使用印章、印章被盗用、丢失,可能对单位造成不良的影响。

11、接听电话、收发邮件不及时,可能导致本单位工作出现失误,造成不良后果。

12、机要文件收发、传阅、保管、流转等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失密,给监督所带来影响。

思想道德风险点: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有注重业务知识学习、轻视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倾向,可能产生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素质下降。

2、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工作中有畏难情绪,怕承担责任,怕得罪人,可能产生工作一般化,不能开拓工作局面。

3、不服从领导,消极怠工,不能及时安排、有效落实自己份内工作,可能导致工作出现偏差或失误。

4、为违法当事人说情,干扰办案,可能导致收授请托人的好处等不廉洁问题。

5、不能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形成本位主义思想,独断专行,可能导致创新发展、争先创优意识不强,工作业绩不佳。外部环境风险:

1、公务活动: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用、公款报销或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2、由于受到现今社会物质为上的思想影响,可能“八小时”以外的个人生活不健康,生活情趣不高尚,造成对工作不积极的风险。

3、由于接受亲朋好友和同事托清,可能产生违反纪律的行为,造成执法不公的风险。

篇三:大队长岗位职责风险点和防控措施一览表 第二大队岗位职责风险点和防控措施一览表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四:岗位职责和风险点查找表 岗位职责和风险点查找表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五:风险管理部各岗位岗位职责 风险控制部各岗位岗位职责

经理岗岗位职责

一、贯彻执行公司政策和管理制度,整合业务操作流程,规范各类监管合同文本,承担监管业务风险评定管理,检查督导公司各部门风险防控操作程序,促进业务运营管理规范化,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纠正,有效防范业务经营风险。

二、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分析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搞好经济预测,掌握监管业务发展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提出业务发展合理化建议。

三、负责对公司所有监管项目的风险评定和管理。

四、负责公司监管业务审批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审核项目是否进入。

五、负责风险控制部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监管业务风险管理、风险分类、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工作。

六、组织审查认定监管项目风险分类,定期分析汇总全辖总体风险状况并形成书面报告。

七、负责组织对风险控制制度、实施方案的修订和贯彻落实,组织监管审查、风险管理条线的业务培训和协调服务工作。

八、建立健全公司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衡量、风险应对、风险监测、风险报告的循环处理及反馈流程,并协助管理层将其整合、落实到公司各岗位以及业务流程之中;

九、协调本部门各岗位业务工作、负责本部门文件转发、办法制度草拟和简报调研等综合资料的整理完善,负责本部门对外宣传协调和接待工作。

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风险管控岗岗位职责

一、对公司贷款的各部门风险防控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发现风险及时预警,提出处置方案,并督促处置方案落实。

二、负责审核基层监管员、客户经理、片区主管上报的风险分类认定资料,对全公司风险分类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对本部门风险认定工作及时总结,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

三、负责分析审查对外文书的修订与发放(含监管报告),对文书中涉及的风险管控类事件进行分类管理。

四、负责对各监管项目业务风险定期分析,并将相关情况汇总上报。

五、负责对基层监管员、客户经理、片区主管进行项目风险管理业务培训。

六、负责组织协调已出现的业务风险事项处理、力争将公司的损失减小至最低。

七、负责监管业务的运营风险进行独立核查。

八、服从公司和部门领导,完成公司和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档案编汇管理及统计岗岗位职责

一、严格执行统计制度及相关规定,并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编制、汇总和报送各项目监管情况信息汇总表至相关管理职能部门,不得虚报、瞒报、漏报、迟报、伪造和篡改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二、积极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统计分析资料。

三、对公司监管项目建立详细的档案信息,并及时根据各种事件的发生及处理情况对档案进行更新,做到每一个项目有据可查、有理可依。负责对以档案资料的归类、备份、保存等工作,确保档案资料和数据安全可靠。

四、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下级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相关工作。

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经授权,不得泄漏和擅自公布本单位的任何统计信息。

六、服从公司和部门领导,完成公司和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合规风险管理岗岗位职责

一、加强学习,明确岗位职责,及时转变思维、角色,为岗位履行打下良好基础。

二、草拟我公司合规风险管理实施细则,为公司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组织梳理重要规章制度,力保公司出台且现行的重要业务规章制度的合法合规性,制度办法之间的相互衔接。

四、规范合规审查工作,对公司出台的制度办法严把制度审查关,进一步提升制度的合法、合规性、一致性和连续性。

五、做好公司员工合规教育与培训工作。

六、定期或不定期对业务部门及其他部门合规职责履行及开展合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合规意见或建议。

七、负责按时报送合规工作报告。

八、服从公司和部门领导,完成公司和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篇六:岗位(个人)廉政风险点查找表 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查找及防控措施登记表

单位(部门)名称:****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填表人:单位(部门)负责人:

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查找及防控措施登记表

单位(部门)名称: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填表人: 单位(部门)负责人:

篇七:对岗位职责风险的一点思考(南映山)岗位职责风险探析

南映山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工作领域,进一步增强我党反腐倡廉工作实效,党中央早已开展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鉴于该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就要求我们必须防范于未然,从每一名党员做起,着眼于每一个岗位职责风险点,使每一个岗位担当职责,才能遏制腐败。

所谓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环境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风险,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或不作为,乱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作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作用不容忽视。可能产生岗位职责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复杂,有外因也有内因,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城建档案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风险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建档案馆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尽管城建档案工作默默无闻、枯燥无味,它虽然不是资金流动的主要渠道,但毕竟不是生存在真空里,也有岗位职责的风险点和造成腐败的温床。城建档案所涉及的领域宽广,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正因为它具有专业广、接触的领域跨行业、单位多的特

点,所以决定了城建档案与社会有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也与城市建设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城建档案的有机联系分不开,故而就使得该项工作岗位职责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就会有各种细菌的侵袭,时刻都有被感染的可能。

(二)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风险。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利在当今,泽及后代,与此同时,也就决定了城建档案工作的产生的价值和作用不能在短期之内体现出来。作为城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每天要面对细致繁杂的档案整理工作却不能体现人生价值,思想方面难免会出现厌烦和倦怠。

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与本职枯燥无味的工作形成强烈反差,导致意识形态领域要接受严峻的考验,如果思想品行经不起利益的诱惑,思想道德就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外部环境诱惑存在的风险。随着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积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建档案人也是一种物质考验。城建档案人员每天上下班是两点一线,工作寂寞清贫、月工资比公务员少近千元,生活质量差,温饱不保。有少数人来单位办事,为了达到个人目的,用社会上一些不良习俗对工作人员进行物质诱惑,那么相关人员能否坚持原则,就存在外部环境诱惑风险。

以上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因素,都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能够正确履行职责或不作为、乱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风险点,甚至衍生后果严重的腐败行为。下面,我对可能出现的岗位职责风险点做一个大致的归纳。

1.如果缺乏监督机制,就会造成经济管理上的漏洞形成腐败。权力缺乏监督就会滋生腐败。为保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执政能力就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目前监督机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对主要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成为党内监督体系中的最薄弱环节,从而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在没有强有力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利用职权,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索贿。从很多腐败大案要案上看足以证明这种“权力腐败”在各类腐败中危害最严重、影响最恶劣。同时,一把手自身腐败就不可能在本单位、本部门真心实意地抓反腐败工作,上行下效,那里就会腐败成风。不监督或监督不了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只监督一般干部,党内监督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市民政局最近发生的事情就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

2.在行政决策上,如果没有实施民主集中制,就会形成“一言堂”的家长制作风,产生决策失误,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意志、主张的充分表达,也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地体现。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的体现。“一把手”负有重大责任,“一把手”必须坚持原则,把

握全局,团结同志,善于带好班子,既要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又要进行正确的集中,始终要保持清醒地政治头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具有宽阔胸襟,公道正派,知人善用,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自觉遵守民主集中制,维护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在决策行为上着眼大局、全面统筹。

3.单位对外服务窗口如果给好处就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就会出现违规违纪问题。有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官僚习气重,对办事来访者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贪图享乐、铺张浪费,讲关系不讲原则、讲人情不讲纪律,搞小圈子、拉拉扯扯,甚至有极个别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把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抛在脑后,就极易出现违法违纪的风险点。

由于城建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环境的诱惑等方面的实际风险,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腐败风险。针对这些可能在工作中出现的风险状况,我们应该如何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呢?我想针对岗位中可能出现的职责风险,提出如下对策。

1、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权力制约比权力监督更有力度,制约指的是对权力的节制、控制和约束,而监督主要是对特定主体的监视和督促。而权力制约的主体多为公权力部门,是权

力部门之间在法制轨道上,由于分工和责任的不同而形成的相互约束和牵制。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是突破国家现行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另搞一套,而应当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的目标下,根据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的新发展和新情况,在坚持行之有效的传统手段的同时,修正缺陷,弥补不足,加强薄弱环节,对权力制约机制进行具体化、精密化的设计,推进权力监督制约手段的完善和创新。

2、坚持民主集中制下的决策机制。第一,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就必须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一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决策。人民群众参与决策既是决策科学化的保障,也是决策民主化的体现,要通过制度化,让人民群众参与决策过程,充分表达决策意愿;二要提高单位领导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单位领导是行政决策的最终决定者,必须要学法懂法用法,不徇私枉法。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防止久拖不决。在作出决策后,必须坚决执行,防止各行其是。

3、健全行政决策规则。依法科学、合理界定决策权,建立分级自主决策的决策体制,实现事权、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坚持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票决制和决策后的责任制。对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以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坚决杜绝决

策的盲目性、随意性和领导者个人独断专行。对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还要进行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等。

4、完善行政决策程序。科学严密的程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只有按程序决策,才能有效防止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美国法官法兰克弗特有一句名言:“自由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遵守程序保障的历史。”要坚持把合法性审查、科学论证、集体讨论作为重大决策过程的必要环节,明确决策的权力与责任,做到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对分离。

5、加强对单位服务窗口的监察和督促。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发展所需、民心所盼。我们一定要按照防范腐败风险的总体要求,找准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确保作风建设有新提高。结合我们部门实际,坚持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抓紧制定从严管理干部的具体办法,为推进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主要领导是抓班子、带队伍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本部门的作风建设。

7.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风险 篇七

关键词:开发风险,成因分析,风险规避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 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 人力资源开发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企业决策上的正确与否, 员工认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 都有可能给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带来风险。正确认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风险, 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 对于企业顺利地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目标,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开发风险类型

1. 开发观念风险。

人力资源开发实践的得失成败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人力资源开发观念。当前, 有些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 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没有形成全面、科学的认识, 开发观念保守从而导致人力资源开发在制度建设、实施与完善过程中存在滞后性与盲目性。

2. 开发制度风险。

企业建立各种人力资源开发制度, 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制度的定位问题, 即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二是制度的系统性问题, 即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制度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而不是简单的堆加。企业制度定位不准及制度不系统是人力资源开发制度风险的具体表现。

3. 开发技术风险。

当前, 人力资源开发的技术和方法很多, 如心理开发、在职教育和培训开发、文化建设开发、管理开发、国际开发等。一些企业引进了核心的人力资源开发技术, 但这些技术之间, 或者与具体的开发工作之间脱节。这种仅有零散的技术模块, 没有系统的技术体系和人员结构, 导致企业没能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 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4. 开发对象选择风险。

人力资源个体在个人的知识技能、劳动供给方向、工作动力、工作行为特征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同样的开发投入其结果大不相同, 有的可作栋梁之材, 有的朽木不可雕。如果选择了“朽木”进行开发, 其成本往往是无法收回的。另一方面, 企业在招聘过程由于聘人不当, 没有做到真正的人岗匹配, 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使企业蒙受损失。

5. 人力资源外流风险。

人力资源外流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如果企业技术骨干留不住, 职工违反合同随意跳槽, 会给企业带来很大危害, 一方面是跳槽人员带走了技术、市场甚至商业秘密, 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另一方面跳槽人员使企业蒙受人力资本投资损失。因为培养一个这样的人才, 不但要花费金钱, 而且需要时间, 这在短期内是无法弥补的。

二、人力资源开发风险的成因分析

人力资源开发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其根源是人力资源本身的特性。

1. 人力资源的生产性和消费性。

人力资源的生产性强调其首先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而且是在其他条件配合之下的创造。人力资源的消费性则强调人力资源的保持与维持需要消费一定的物质财富, 并且是无条件的消费。人力资源的这种双重性是相辅相成的, 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生产性方面的开发投入, 而忽视消费性方面的投入, 事必创成人力资源外流的风险。

2.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人力资源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意识性和可激励性。人力资源的使用会受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的影响, 当人的主观意愿与组织的目标不一致时, 就有可能造成组织目标的难以实现, 并给组织带来损失。

3. 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人力资源是有生命的物质实体, 其形成、开发、使用都具有时间方面的制约性。作为人力资源的人, 能够从事劳动的自然时间又被限定在其生命周期的中间一段, 处于不同的劳动年龄段, 其劳动能力也不同。企业的人力资源如果没能及时开发或开发后储而不用, 就会造成人力资源荒废、退化、过时的风险。

4. 人力资源的个体差异性。

人力资源个体由于智力、体力、技能和知识的差异, 其效用是不同的, 人的个体差异性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需要岗位对其选择产生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正是这种人力资源的个体差异性, 往往容易导致用人不当、开发错误的风险。

5. 人力资源的流动性。

人力资源的流动表现在跨岗位、跨单位、跨地区、跨国家的流动上, 而且多表现为“人往高处走”的特点。企业很难拥有终身雇员, 而雇员也很难“从一而终”。重新选择企业、重新选择职业的现象在现代企业中屡见不鲜。这说明企业人力资源是一种流动性资源, 而且, 市场经济愈发达, 这种流动性愈强, 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俞大。

三、人力资源开发风险的规避

1. 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开发观念。

企业要转变只重视管理的旧观念, 树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并重的新观念;转变开发方向单一化的旧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多层次、多方向开发的新观念;转变传统的人才静态管理的旧观念, 树立人力资源动态开发的新观念。

2. 建立健全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

企业要建立科学的开发制度, 如用人制度、教育制度、培训制度、保健制度、激励制度、人员流动制度等。应保障各项制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

3. 努力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的系统性。

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的系统性首先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性, 它是由相互依赖的若干技术模块组成的, 但这各个模块不是简单的组合, 而是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的, 在实际运行中只有充分注意各组成部分的层次、协调和连接, 才能提高其有序性和整体的运行效果。其次, 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性还应表现在目标的系统性, 即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

总之, 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过程中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 勇于面对风险, 仔细分析风险, 善于规避风险, 不断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文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17~19

8.人力资源岗位职责风险 篇八

一、准确把握风险管理的内涵,理清思路,规范管理,搭建科学控制的软环境。

在谋划这项工作之初,章丘市国税局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首先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风险考评等不同风险管理的要素入手,及时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岗位风险控制工作的意见》,对全年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提出了全年风险控制管理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通过采取内外结合、由点到面推广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把建立风险预警、分析、评估和控制于一体的岗位风险防控机制作为全年工作任务;把模板化建设和预警指标库建设作为全年工作重点;把全面预防风险、持续化解风险作为全年工作目标。围绕深化意见,提出了具体的分阶段工作进度配档表。健全了组织机构,充实了工作机构风控办,内设综合协调、业务指导、巡查评价、人力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保障五个工作组,明确了工作职责,为深入开展岗位风险控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夯实工作基础,规范工作行为。围绕夯实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章丘市国税局对照现行管理制度和岗责体系,组织专人对高风险岗位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组织全员展开讨论学习,并认真填写了《岗位风险控制规范表》。按照工作流程的各个节点,界定风险控制的具体内容,做到对各环节的全程跟踪,实现了风险管理的模板化、规范化,使每名干部明确了“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为内控预防提供了控制依据。在此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将高风险岗位风险疑点及控防措施进行整理,编写了《高风险岗位电子手册》,对每个高风险岗位所包含的内容分别进行提示,快捷方便指导岗位人员工作应用。电子手册包括风险等级、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政策依据、工作标准、风险疑点、控制措施、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共九项内容,涉及高风险岗位106个,政策依据29件,工作标准141条,疑点提示150个,控制措施149项。

二、明确风险控制的管理重点,以点带面,注重实效,探索建立税源预警指标库体系。

为牢牢把握风险预防工作的主动性,章丘市国税局把 “五个转移”作为今年深化风险控制工作重点,尤其把“控制对象由内控向外控转移”作为重中之重。探索建立了以离散分析原理为基础的预警指标库构建框架。通过以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人工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将现有控管企业重新归类划分具有相同作业性质的行业小类,建立起品目库。结合现有的预警分析评估系统,测算重点行业的预警值,提出了行业疑点指标库建设构想。首先以工业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通用机械制造业”下具体品目为“塔机制造”企业为例,通过对其拟定的7类涉税指标、生产要素指标、财务分析指标进行采集、统计、测算、分析,计算该类产品相关指标要素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确定不同指标的平均值波动区间,分析其偏离程度,进而确定相关疑点企业及疑点指标。利用这一预警方法,充分暴露风险源,畅通了风险渠道,使得风险信息发生数量较同类行业增长了3倍。当前,章丘市国税局已经把煤炭运销、石料加工等行业纳入了预警指标库管理。通过上述预警控防指标的选择、建立,初步构建起了一个预警灵敏、指标体系完整、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预警控防指标库雏形,进一步从源头上发现问题,提高了税收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选择预警疑点次数较多的12户塔机企业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税款63万元,户均评估税款5万元以上。

三、强化风险管理的过程控制,推行岗位风险巡查和痕迹管理,涵盖风险管理全过程。

为加强风险管理的过程控制,章丘市国税局专门拟定了《岗位风险控制巡查实施办法》,并以此为指导结合税收征管基础检查工作在全系统内部组织开展了一次专项风险控制巡查工作。为加强组织领导,章丘市国税局专门成立了风险控制巡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的基础上,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巡查责任、巡查重点和工作分工。然后成立两个巡查工作组,由局领导带队开展巡查,巡查工作中实行底稿制。在巡查过程中,两次召开局务会听取进度汇报,指导开展工作。通过开展巡查共发现六大类31个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认真进行了原因分析,根据问题类别,划分“立即整改、正在整改和无法整改”三种情况分别进行了整改。

通过开展巡查工作,一是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风险控制巡查工作积累了工作经验;二是进一步促进了征管基础资料的规范和完善。发现了日常征管工作中在文书使用、程序操作、资料报送、签字盖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补充整改,使基础资料大大完善;三是全局上下提高了工作认识,特别是广大税收管理员更加深刻认识到,工作严肃认真对于防范执法风险的重要性,一旦放松要求,细小的疏忽,将可能造成巨大的风险隐患;四是提高了本职业务学习、提高执法水平的自觉性。不少工作人员意识到,要想干好工作,防止执法风险和执法过错的产生,就必须学好业务,把握工作依据,提高执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高标准、零差错的开展各项税收工作。如果抛开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新要求,单纯依靠惯性思维和经验主义开展工作,势必会对造成征管工作失误,产生执法风险。

四、实现风险控制的常态化、固态化,加强和完善体系建设,构建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为使风险内控预防工作常态化、固定化,章丘市国税局全面形成了这项工作的“三级管理”组织模式,建立起以党组为决策机构、管理分局和业务科室为管理机构、风险控制办公室为监督机构的三级内控组织机构。三级机构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开展工作,共同实现对内部环境的综合治理、外部环境的协调制约,实现了稳健保障、高效决策、快速反应的保障。与此同时,章丘市国税局不断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和完善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岗位风险和控制巡查实施办法》和《岗位风险和控制布控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办法,全方位多角度强化过程控制,及时把风险控制在过程当中,使风险不能扩大和蔓延。并且,对原有的各项内控制度进行了梳理,修订完善了复审复查、重大税务案件审理、规范性文件备查备案等制度,加大了执法监督力度,及时纠正执法过错,确保了各执法环节密切衔接,环环相扣,互相制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风险防控监控体系。截止7月底,共监控各类税收执法工作记录59140条,未发生一条执法过错,执法正确率达到了100%。

上一篇:定积分证明题方法工作总结下一篇:水利系统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