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市建设历程(精选8篇)
1.襄阳城市建设历程 篇一
《襄阳市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暂行办法》解读--襄阳市
纪委 襄阳市监察局
《襄阳市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暂行办法》解读
我市近日出台了《襄阳市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推动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有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日前,负责起草该《办法》的市纪委监察局负责同志就《办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解读。
出台《办法》的背景。
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协助党委狠抓落实,不断加大明察暗访和追责问责力度,坚决纠正和反对“四风”,促进了全市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为加快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的作风保证。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为形成新常态,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我们起草了该《办法》,用文件和制度的形式使作风建设监督检查经常化、常态化,着力建立作风长效机制。
《办法》的政策依据。
主要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发[2010]3号)、《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发[2013]13号)、《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情况监督检查的办法》(鄂纪发[2013]2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此《办法》。
《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对作风建设监督检查责任主体、对象、内容、方式、职责、组织实施、舆论宣传、制度保障等作出规定,全文共有十四条。
监督检查的对象有哪些。
监督检查对象为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村(社区)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监督检查有哪些内容。
监督检查的内容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二十一条意见的情况,重点检查文山会海、违规配备使用公车、超标准使用办公用房、多占福利性住房、滥发津贴补贴、违规报销“三公”经费、违规使用专项资金、新建或豪华装修楼堂馆所、同城吃请、公款购买赠送节礼、工作日午间饮酒、“为官不为”、干部“走读”、“带彩”打牌、违规出入高档娱乐场所(私人会所)等问题。
监督检查有哪些方式。
一是自查自纠。各地各单位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自查、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逐一对照检查,抓好整改。
二是重点抽查。纪检监察机关对本辖区作风建设情况重点抽查。
三是明察暗访。暗访检查组由监管部门牵头,必要时协调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派人参加。
四是集中检查。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二十一条意见情况纳入市委督查内容,每年集中检查不少于4次。
五是巡察监督。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二十一条意见情况纳入巡察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巡察监督。
《办法》涉及到哪些各部门,各部门有哪些职责,这些职责怎样开展。
主要有党委(党组)部门职责、纪检监察机关职责、牵头部门职责、新闻监督部门职责。主要建立“四位一体”监督体系。
一是各级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负责本辖区范围内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二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三是相关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比如党委办、政府办负责“文山会海”、违规评比达标、迎来送往、领导干部未按有关规定执行请示报告和外出报备制度等问题的监督检查;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公务车辆购置、配备、使用、停放监督检查,负责办公用房超面积标准、超豪华装修问题检查,负责多占福利性住房问题的监督检查;人社部门负责滥发津贴补贴、机关干部及工作人员“吃空饷”等问题的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负责私设“小金库”、违规使用“三公”经费、超标准接待等问题的监督检查;审计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机关工委(县市区由组织部门)负责机关干部工作纪律监督检查;组织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负责领导干部“为官不为”、乡镇领导干部“走读”等问题的监督检查,会同本级党校负责党校学员违反有关培训规定等相关问题的监督检查;税务部门负责商场超市公款购买香烟、礼品、土特产、景区景点门票等问题的核查;公安部门负责党员干部“带彩”打牌,违规出入高档娱乐场所(私人会所)等问题的监督检查;发改部门负责违规新建、改扩建楼堂馆所等问题的监督检查;商务部门负责商业预付卡的发行、销售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工会部门负责福利发放标准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纪检监察机关负责本辖区违反八项规定问题重点抽查,对上述部门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再监督。四是新闻监督部门履行舆论宣传责任。重点曝光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重点暗访和揭露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仍然顶风违纪的行为;重点宣传襄阳开展以案治本、标本兼治的情况。聚焦侵害农民切身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聚焦窗口服务单位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庸懒散奢问题,聚焦执纪执法部门执法不公、徇私枉法问题。
如何保障《办法》的有效落实。
一是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由党委办牵头,召集政府办、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宣传、机关事务管理、人社、财政、审计、机关工委、国税、地税、公安、发改、商务、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听取监督检查情况汇报,督办工作任务落实,对有关问题进行定性,明确具体责任人,并形成处理建议。二是定期报告制度。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将监督检查情况及处理情况报党委办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三是问责追责制度。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施“一案三查”,追究直接责任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责任;对监管部门屡次检查未发现,纪检监察机关再抽查发现的问题,除按“一案三查”追究相关责任人员外,还要追究监管部门监督检查人员的责任;监管部门在监督检查时敷衍塞责,瞒案不报的,追究监管部门的失职责任;故意隐瞒事实或隐匿证据,以案谋私的,依纪依法从重处理。四是通报曝光制度。纪检监察机关适时采取内部通报、公开曝光等形式,对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查处情况、各职能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情况、各地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排名情况等在纪检监察网站进行通报。同时,严明报道纪律,未经审核或纪检监察网站对外发布的,各新闻媒体不得擅自曝光。
如何保障群众有效的参与监督。
政府12345热线平台、各级信访部门要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投诉渠道,认真受理并及时办理作风建设方面信访举报。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力量,做到检查对象、检查内容、检查地域以及时间节点全覆盖。
2.襄阳城市建设历程 篇二
襄阳自古以来就有着“南船北马, 七省通衢”之称, 是我国著名的交通枢纽城市。襄阳市面对国内中西部市场有着极佳的辐射地位。目前, 襄阳市已经建成了立体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一条汉江、两个机场、三条铁路、四条高速公路。这些交通网络的支撑给襄阳市的水运、空运和陆地运输都提供了便捷性。
在“十一五”期间, 襄阳市就开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网络的状况, 并且抓住了中国工业有着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在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 也促进了物流业的较快增长。襄阳市物流业迅猛发展, 已初步形成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十一五”期间, 襄阳市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稳步上升, 连锁物流配送体系初步形成, 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逐步建立, 流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程度大幅提升, 襄阳市的物流业规模呈现着稳步上升的态势。“十一五”以来, 襄阳市抓住流通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时机, 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重点, 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批商贸流通企业茁壮成长, 专业市场建设成效显著, 连锁经营规模快速扩张, 物流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 电子商务发展方兴未艾, 商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效应充分显现, 流通产业优势初步确立。
襄阳市经济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物流业的支撑, 可以说现代化物流业的发展决定着襄阳市发展的优胜劣汰。结合襄阳市的交通网络和市场调查, 可以看出襄阳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有着巨大的潜能与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对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有利, 而且也是促进襄阳市经济的增长点。
2 襄阳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优势
2.1 襄阳市物流运输体系的完善
襄阳市凭借其立体交通网络的发展, 使其与全国各大城市紧密联合。在襄阳市的1000千米范围内, 就囊括了像武汉、西安、郑州、重庆、成都等内陆中心大城市。同时, 襄阳市又处于华中、西南、西北的“Y”型交通中心位置, 是连接着全国各个方向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些独特的交通优势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提供了良好的物流条件。
襄阳市内的汉江流域辖区195千米, 具备三级航道功能, 为货运提供了通江达海的优势条件;全市的11个港区, 62个码头, 为襄阳市提供了丰厚的水运基础。襄阳市辖区贯穿着316、207两条国道, 通车密度在湖北省仅次于武汉市, 高速密度甚至超越了美国, 同时襄阳市的农村通车率也位于全省前列, 这些公路为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公路基础。襄阳市有着全国特大铁路货运编组站———襄阳铁路货运编组站, 同时也是我国铁路运输八纵八横网络中的枢纽站, 独特的铁路枢纽地位为物流运输提供了铁路基础。襄阳机场具有国家一级通航标准, 直航国内10多个特大城市, 是襄阳市现代物流业的空运基础。襄阳市辖区内有“西气东输忠武线”、“西气东输枣十线”这两条天然气管道支线经过, 使得襄阳市成为了南阳油田至荆门石化的输油管道枢纽, 为石油、天然气等产品的运输提供了良好的管道基础。
2.2 襄阳市物流企业体系已经形成
襄阳市凭借着“十一五”的规划发展, 全市的各类物流企业借助不断繁荣的城乡商贸业, 已经具备了特色的物流企业体系雏形。据统计, 到2012年为止, 襄阳市的物流企业超过了800家, 专业的货运信息企业超过500家, 更是形成了16个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这就为全市的物流企业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3 襄阳市有着较强的现代物流思想意识
“十一五”期间, 襄阳市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1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襄阳市建设国际贸易系统的步伐。目前, 襄阳市已经与7个国际城市建立了友好的贸易伙伴关系, 通过积极平台的搭建, 襄阳市有着开放式的对外贸易合作平台, 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襄阳市与国际间的交流活动, 更是带动了襄阳市发展现代化物流企业意识的增强。
3 襄阳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定位
襄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需要经过严格的分析与计划, 同时也要求完整的战略与战术的配合。因此, 这就需要综合襄阳市的尽可能多的因素来考虑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目标。结合襄阳市的发展状况来看, 全市的辐射区域有着不断拓展的前景, 这就要求在襄阳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应该以不断变动的视野来规划襄阳市的辐射区域在整个物流网络中心中的角色与地位。因此, 襄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3.1 襄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
在襄阳市建设区域性的物流中心首先应当适应全国和全省对于加快发展物流产业提出的要求, 湖北省应该加大对襄阳市物流产业的扶持力度, 促使物流中心向着集约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应该以襄阳市特有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为依托, 通过对全市、全省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 构建一个具有综合运输方式、货物储存方式、信息提供方式等功能与特色相结合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同时, 应该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 制定科学的物流管理制度, 促进全市经济结构的根本性改变, 进而推动整体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3.2 襄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的具体目标
襄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是为全市的经济增长服务的, 因此可以将襄阳市打造成湖北省内核心的物流中心城市。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以湖北省的物流角度来定位的。襄阳市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湖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拉动力, 这无疑是对襄阳市的物流产业的重要作用给出的肯定。凭借着襄阳独特的发展优势与前景, 襄阳市完全有能力发展成湖北省内部的物流核心城市, 使襄阳市成为湖北的省内和省际的物流集散中心。
在具体规划方面, 结合襄阳市具有的汽车工业优势, 重点规划建设出一个具有现代化特色的物流信息中心, 同时可以在襄州区、高新区设立一个汽车物流周转点, 在樊城区设置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综合性物流园, 同时也可在襄城区建设能源新物流园区。在积极发展物流产业的同时, 注重物流产品的运输。实现城乡间的统筹规划, 也可以在全市的其他城区建设区域性物流园区。
4 襄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策略
襄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需要全市的共同努力, 要建设一个强大的物流中心, 需要制定完整的建设策略。
首先, 明确具体职能, 推进体制创新。结合襄阳市的实际状况, 区域性的物流中心的建设需要新型体制的支持。改革与创新现代化物流业的管理体制, 明确分配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 提高市场在物流业中的地位, 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物流管理体系。
其次, 规范物流市场, 优化物流环境。物流中心要想做大做强, 需要实现物流信息的公开与共享, 同时开展物流企业的评估、建立物流信息管理制度, 也能为襄阳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贡献积极的力量。通过物流评价系统的公开, 对一些缺乏竞争力、信誉低下的企业进行整治与处理, 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 为全市物流业打造良好的环境。
再次, 实施优惠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政府部门对于襄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应该加大扶持力度, 并且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例如, 合理进行物流企业的营业税收调整, 合理降低物流企业的水电价格, 合理开通货车在市区的停靠时间等, 这些措施都能够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鼓励中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整合, 扩大优秀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 扩大舆论宣传, 注重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进行襄阳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宣传工作, 提高物流企业的知名度。同时, 注重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培养, 这是现代化物流业的发展关键。可以通过开展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来普及物流的相关知识。同时, 应该加强物流人才队伍的建设, 使其融合知识型与应用型的物流人才, 为物流中心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建政, 庞德良.长春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定位及对策分析[J].东北亚论坛, 2003 (5) .
[2]刘文茹, 赵启兰, 王耀球.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J].物流技术, 2001 (6) .
[3]平海.华中区域物流中心建立的思考[J].经济师, 2003 (5) .
[4]曲建.深圳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D].北京:2000年北京国际物流研讨会论文集, 2000.
3.襄阳江滩的历史文化建设 篇三
摘要文化是一方水土的命脉,文化建设的完善与否对一方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同时,文化建设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把襄阳建成综合实力强、辐射带动力大的省副中心城市。到目前为止,襄阳政府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方案成果卓越。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文化建设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中,各个领域的发展速度有着显著的差别。显然襄阳江滩作为在其文化建设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江滩的文化建设缺乏法制保障,设施后期维护不到位等。本文旨在研究通过优化襄阳的江滩文化建设,带动襄阳的经济发展,同时解决襄阳城市居民休闲设施缺乏等问题。
关键词襄阳江滩历史文化建设
汉江从襄阳的腹地流过,襄阳在汉江两岸发展起了其独特的汉水文化。水是一个文化之都的命脉,在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方面至关重要。在合理开发汉水资源的同时,江滩资源开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汉江一面江滩靠近最繁华的市中心,一面紧邻襄阳古城等襄阳市内主要的原始生态区域。利用襄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襄阳的江滩文化,一来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优化大片绿地,也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在此基点上其他行业也被一一带动。完善江滩文化建设无论是对襄阳经济的发展还是对襄阳的社会基础设施完善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只是目前还有一些现实性的问题亟待解决。如文化发掘利用不彻底,基础设施后期维护不及时,江滩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因此,积极着手完善襄阳江滩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襄阳的历史人文背景
(一)襄阳的历史风貌
襄阳踞汉水中游,东西交汇、南北贯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作为中国的历史名城,襄阳自古以来就是政治大家,名人骚客的荟萃之地。
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谋划《隆中对》为标志,襄阳成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源头;以羊祜镇守襄阳、杜预上表灭吴方略为标志,襄阳成为晋灭吴、完成统一大业的策源地。东汉末年,刘表领荆州牧,“爱民养士,从容自保”,把襄阳治理成为乱世中一片安宁的“绿洲”,吸引了众多谋略和艺术大家汇聚襄阳,像是诸葛亮、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宋忠、王粲、梁鹄、等,这使得當时的襄阳,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奠定了襄阳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除此之外,效法洛阳太学设的官学全国唯一,改定的《五经章句》作为经学教本开全国先河,官府藏书为全国之冠。除了在艺术文学上的成就,襄阳为我国的宗教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东晋高僧释道安在襄阳研佛学,统姓释,确僧规,首创中国僧制,编撰中国第一部佛经目录,奠定了印传佛教中国化的基础,使襄阳一度成为的佛教传播中心,并且影响后来儒学与佛教的交合。襄阳还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三国文化遗产丰富,《三国志》86卷中有18卷写到襄阳,《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阳,现存有50余处三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司马荐贤、三顾茅庐、马跃溪、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发生在襄阳的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历史带给襄阳的,不仅仅是文化,它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
(二)襄阳江滩的特点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全长1532公里,自丹江口水库坝下陈家港流入襄阳,襄阳境内汉江全长216公里,为地方江滩提供了优越的水资源条件。其中尚未开发的滩涂就有800多万亩。领先的水能资源和优越的能源环境,为襄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时带来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襄阳江滩承载了襄阳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楚辞》均发源和交汇于汉水流域,《诗经·汉广》描写的汉水女神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影响最深远的江河女神形象,一直演绎至今。在古代,襄阳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水陆码头,商业文明延绵2000多年。汉江造就了襄阳江滩,江滩承运着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襄阳江滩建设将作为襄阳崛起的重要部分。
二、襄阳江滩文化建设的意义与现状
(一)建设襄阳江滩文化的意义
汉江从襄阳的腹地流过,襄阳在汉江两岸发展起了其独特的汉水文化。水是一个文化之都的命脉,在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方面至关重要。在合理开发汉水资源的同时,江滩资源开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汉江一面江滩靠近最繁华的市中心,一面紧邻襄阳古城等襄阳市内主要的原始生态区域。利用襄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襄阳的江滩文化,一来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优化大片绿地,也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在此基点上其他行业也被一一带动。完善江滩文化建设无论是对襄阳经济的发展还是对襄阳的社会基础设施完善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只是目前还有一些现实性的问题亟待解决。如文化发掘利用不彻底,基础设施后期维护不及时,江滩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因此,积极着手完善襄阳江滩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襄阳江滩文化建设的现状
襄阳江滩处于襄阳市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继承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然而,这些本该随着城市发展而逐渐崛起的城市资源却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及利用。同时,大众舆论最看重的社会安全问题也存在着许多漏洞。如2007年襄阳古城墙襄阳公园内侧墙体有顶部青砖到底部墙基全部塌陷,塌方墙体将城墙下一间平方覆盖,附近游乐场的一位经营游乐设施的老板被砸伤。因此合理建设襄阳的江滩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襄阳江滩文化建设途径
(一)充分利用资源
1、发掘江滩历史文化
襄阳上承汉末,下启魏晋,是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源头。因此三国文化遗产丰富,在《三国志》86卷中有18卷写到襄阳,《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阳,列如司马荐贤、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然而三国的文化遗址遗迹在当下面临着很多问题。许多旅游景区开始引进一些与当地特色文化相关的各类塑像,而襄阳古城上,唯一昭示其浓厚历史的除了那一方方厚重的青砖,便鲜有能反映其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各类雕塑,绝大部分地区因太过单调乏味、人迹罕至,以至于被杂草侵蚀。偶尔会有中老年人登上城墙晨练。襄阳北面城墙毗邻汉江,登城观江本是襄阳一大旅游特色,届时滔滔汉江,对岸的商业大楼一览无余。发展至今却少有人问津。
2、发掘江滩的民俗文化
孔明灯是诸葛亮的发明,对于继承了诸葛亮文化的襄阳,更是充分发掘了它的灵魂,为纪念诸葛亮,近年来,每到元旦就会有上千民众前往汉江沿岸举行孔明灯会,随着一盏盏孔明灯升上夜空、随风飘流许下来年的宏愿。由于孔明灯会是由群众自发近些年来刚兴起的,所以并没有相关组织给予制度保障。2014年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为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因此,将孔明灯会设定为一个特定的更加规范化的节目就显得尤为重要。自2009年襄阳龙舟大赛恢复以来每年的诸葛亮文化节襄阳都会举行龙舟赛事,届时省内高水平的选手都会前来参赛。江中健儿们奋力搏击擂鼓呐喊,汉江两岸万人聚集观赛,场面好不壮观。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以及记者也为之震撼。类似于此类重大赛事如果做好事前事后的宣传亦可以提高襄阳的知名度。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能比网络宣传更加的快捷高效。提高襄阳的知名度首先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宣传网站,大力宣传孔明灯会、龙舟大赛等盛会。
(二)襄阳江滩的安全与生态建设
1、船舶管理
由于襄阳一桥与二桥之间相距甚远,汉江两岸有不少市民选择乘坐私营的客船来回襄城与樊城之间。所以从古代就有的私营客船至今都未绝迹,这些客船虽在下水之前接受了海事部门的审查,他们一旦拿到执照就不再受任何管制,船舶的安全性也再没做过检测。因此海事部门必须定期对这些下水的船只进行安全检测。这也是为了乘客的生命安全及襄阳在外的声誉考虑。
2、城墙维护
城墙维护,在过去十几年中发生过几起因杂草漫长而导致古城墙荒废或倒塌的事件。在2007年襄阳古城墙襄阳公园内侧墙体有顶部青砖到底部墙基全部塌陷,塌方墙体将城墙下一间平方覆盖,附近游乐场的一位经营游乐设施的老板被砸伤。登城望江是襄阳旅游的一大特色,管理和维护荒废的古城墙也是出于对游客的安全及襄阳的声誉的考虑。
3、江滩生态环境建设
由于产业链的不同,城市绿化带分布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汉江南侧的襄城得是襄阳古城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因考虑到古建筑的保存与修缮,所以一直非常注重与古城相适应的生态绿化建设。而与之相对的汉江北的樊城侧高楼林立,只种有几排稀松的小树苗,作为在经济建设中承担重任的综合服务区,其江滩却因江滩绿化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其生态环境没有想着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要扩大樊城江滩的绿化带面积。如此,不仅完善了樊城的生态环境建设,在外来人员进入襄阳城区地带首先看到的是襄阳优越的生态环境,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更有助于吸引外来人员来襄阳投资。
(三)后期维护+完善法制制度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公共文化建设都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有关部门的大力投入,更需要襄阳市民的支持和参与到建设中来。襄阳江滩历史文化的传承需要襄阳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建设襄阳江滩的历史文化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建立和完善法制制度,也需要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更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四、研究成果
汉江从襄阳的腹地流淌而过,从环保的层面看,襄阳江滩的生态状况基本反映了襄阳市区的生态状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地方旅游业的坚实的砥柱。从市区文化建设的层面看,襄阳江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完善江滩文化设施,城市居民的休闲场所就会得到改善。江滩的文化得到发展更能提升居民的文化修养,提升整个城市的整体素质。不但居民的幸福指数提高,城市在对外经贸方面也更具競争力。
参考文献:
[1]襄阳市简介.襄阳人民政府,2015-04-18.
[2]湖北襄阳着力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N].中国改革报,2014-03-10.
[3]湖北省行政区划——各城市简介.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2012-09-13.
[4]襄阳入围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襄阳市政府网站,2014-08-11.
[5]襄阳地理环境(概述).襄阳政府网.
[6]2013年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网.
[7][襄阳]诸葛亮文化,1800多年的襄阳“烙印”.荆楚网,2012-09-29.
[8]襄阳市欲打造全长2公里樊城“外滩”.襄阳房产网新闻中心,2010-11-30.
[9]省水利厅考察贾家洲项目[N].襄阳日报,2011-04-25.
[10]打造“襄阳江滩”添彩魅力古城[N].襄阳日报,2011-03-09.
[11]叶长丽,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究——2002年至2011年城市社区个案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05.
4.襄阳城市建设历程 篇四
全力打造“绿色襄阳”
襄阳市环境保护局陈尧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
大家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话题。由于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学习实践不够,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环境不堪重负,形势呼唤变革。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代中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国保持了30多年的经济快速、持续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跃居世界第二。在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逐年增加、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能源消耗总量增长过快的同时,全国主要环境质量指标正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也不能不看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已经相当严峻,突出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十分巨大,环境污染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吃得更好更健康的问题就更加突出起来了。有网民调侃说:“现在吃什么都不放心。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水都怕有害元素”。
我国在环境问题上面临的国际压力也进一步加大。作为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CO2、SO2排放量居世界第一。我国SO2、NOX、CO2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是由出口产品产生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受惠于我国出口产品和环境逆差,又利用环境问题向我国施压,制造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一二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明显,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复杂,解决起来的难度比任何国家都要大。未来几十年,中国还要发生惊天动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大变化、大发展中,就必须把“天、地、人”关系安排好。我们不可能也绝不能再走西方大国经济发展的老路,必须走出自己的科学发展道路。
二、根本变革的关键在于选择科学的发展观,“绿色襄阳”彰显智慧。
建设绿色襄阳,就是要打造“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保持城市文化与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要大力推进全国低碳城市建设。二要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三要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四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按《绿色襄阳规划》,未来五至十年,襄阳市将着力推进四项重点工程:
一是生态功能分区工程。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形成层
次分明的生态安全保障系统,将城市划分为红线区、黄线区、绿线区,并以此为依据布局产业。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构建“一城两带三区五廊”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
三是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严格项目环评制度,推动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交通,使用再生能源,兴建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突出水污染治理和大气治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四是循环经济发展工程。加快建设襄阳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抓好国家再生资源试点城市,谷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及高新区节能产业园建设。
为了实现绿色襄阳建设的宏伟目标,我市将着手实施“五类绿色项目”计划,尽最大努力使我们生活的城市,青山永驻、碧水长流,永远与绿色同行。
第一类是绿色产业项目,包括绿色农业、低碳工业、绿色服务业等。第二类生态环保项目,包括森林生态项目、矿区与土地修复项目、生态流域与整治项目、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工业污染减排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第三类绿色交通项目。第四类为新能源项目。第五类为水利项目。
5.襄阳城市建设历程 篇五
第29号
《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5月13日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5月23日起施行。
市长 别必雄 2013年5月23日
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和使用,确保市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治理水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湖北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313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区范围内(含襄州区,下同)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 市建委负责本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申报、征收和使用的日常管理工作,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按照市建委的要求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市物价局依照管理权限,负责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制定及监督管理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审核、拨付、监督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的监测工作。
市审计局负责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的审计监督工作。
市水利局负责组织实施水资源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协助代征单位进行自备水源的单位和个人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工作。
第四条 在本市市区范围内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城市排水管网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
—1—
本办法所称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是指收集、接纳、处理、输送城市污水的设施的总称。包括接纳、输送城市污水的管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装置和处置污泥的相关设施及专门用于污水处理的专用河道、水库、湖泊等。
城市排水管网是指汇集和排放城市污水、雨水的管道、沟(河)渠、泵站等设施所形成的网络系统。
第五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由市物价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城市排水管网的成本、利润、税金以及单位、个人的承受能力制定,按照城市供水价格管理权限审批。
当征收的城市污水处理费不能满足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时,可以申请调整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
第六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按照用水量按月计征。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其用水量按照水表显示的量值计算。使用自备水源、已安装水表的,其用水量按照水表显示的量值计算;未安装水表的,其用水量按照取水设施每日运转24小时的最大流量计算。建筑施工等临时抽排城市地下水排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城市排水管网的,按照规定纳入计征范围。
第七条 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其城市污水处理费由市建委委托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在收取水费时一并代征,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对代征情况实施监督。城市公共供水企业代征的城市污水处理费应当单独核算,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
使用自备水源的单位和个人,其城市污水处理费由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征收。
市水利局对申请自备水源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严格审核,从严控制,报经市政府同意后方可批准;同时,应将审批情况及时向市建委进行通报。
第八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不得免缴。确有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的,可向市建委申请缓缴,同时报市财政局备案,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第九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实行计划管理,市建委应会同市财政局于每年2月底以前下达当年征收计划。
城市公共供水企业代征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计划,由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根据城市公共供水企业每年的实际售水量合理确定,报市政府审定后下达。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应与其实际售水量同比例足额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
—2—
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计划,由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根据自备水源每年实际用水量合理确定,报市政府审定后下达。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和规定,足额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
第十条 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按实际征收总额4%的比例支付代征手续费,用于代征单位代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发生的有关费用。
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物价局等有关部门,对上一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审核,根据征收计划完成情况对代征单位予以奖惩。具体奖惩办法由市建委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征收的城市污水处理费纳入市级财政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全额缴入市级财政专户,专项用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运行、维护,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市建委应在本部门官方网站或相关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布污水处理费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二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环保局、市建委和市物价局,根据市环保局和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提供的水质排放监测报告和污水处理量,以及市物价局核定的污水处理运营费用,按规定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企业支付城市污水处理费用。
第十三条 经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的污水,未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不得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企业拨付污水处理服务费,并由环保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用不足以维护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经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提出审核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第十五条 不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的,代征单位应及时将拒缴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单位和个人名单及相关材料提交市建委,由市建委按照《湖北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擅自改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由市物价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依法查处。
第十七条 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一)截留、挤占、挪用城市污水处理费的;
(二)擅自批准减缴、免缴、缓缴城市污水处理费的;
(三)对违法行为不依法处理的;
(四)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建委负责解释。市建委应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各县(市)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3年5月23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本办法施行过程中,国家和省出台新规定的,按照新规定执行。
6.襄阳城市建设历程 篇六
政网
一、加强纪律建设,维护政令畅通。一是加强对学习遵守党章情况的监督检查。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党章规定的八项义务,认真查找和纠正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党性修养,自觉用党章规范言行。加强对党的政治、组织、宣传和群众工作纪律执行情况督促检查,做到党章规定什么就坚决维护什么,党章禁止什么就坚决纠正什么。二是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维护政治纪律放在首位,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行为, 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三是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政府主导、行业主管、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的监督检查机制,督促各级各部门细化工作内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对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任务一项一项地检查,没有落实的一项一项地督办。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个襄阳”战略规划、11个新区规划、34个专项规划开展监督检查,重点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东津新区建设、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权力行使、资金运行、项目建设、干部成长“四个安全”。
二、加强作风建设,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规定。一是严格落实作风建设各项规定。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先后出台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实施意见》,狠抓督促检查,对顶风违纪的要严肃处理、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让作风不良的人付出代价、承担责任。弘扬以“四种风气、三个敢于”为主要内容的新风正气,大兴学习提能、克难求进、雷厉风行、亲民便民之风,敢于坚守原则、担当责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公务接待大手大脚、人情请托、借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非法敛财、抹牌赌博和公车私用滥用等问题专项治理,每月一次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严格追究责任,公开通报。大力倡导“三短一简一俭”,改进文风会风,市直单位召开的全市性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时间不超过2小时,市级领导原则上不参加部门会议。坚持厉行节约,严肃整治违规公款消费行为,2013年全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要在上年基础上压缩30%,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年终进行审计检查,不达标的进行问责。建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评价机制,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重要依据。二是打造襄阳治庸问责、市民问政特色品牌。整治“庸懒散奢”决不搞一阵风,深化“三抓一促”,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实打实解决基层难题。建立投诉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马上办、帮你办、我来办。深化政风行风评议,开展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微博问政。规范干部从政行为,建立全年十二个月的常态化巡查机制,不定期对《廉政准则》和市委“八条禁令”等规定执行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曝光一起。三是以作风转变推动环境优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广税收征管“先办后审”改革,建立网上政务大厅,从审批项目最少向审批环节最优转变。将全市行政执法部门纳入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建立软环境动态监测制度。倡导“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建立纪检监察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市县纪委联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2013年,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全体干部每人联系一家企业,凡是企业提出帮助办理的事项,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竭尽全力帮助企业协调有关单位办理,直至问题解决,真正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动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一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还要消除“细菌”,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时刻保持子弹上膛。严肃查处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切断权钱交易通道,绝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突出办案重点,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贿赂、腐化堕落案件,严重损害群众合法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人身权利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惩处力度。探索实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支持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县市区交叉办案、异地办案新模式,打破人情网、关系网。建立查防一体化机制,开展查办案件“后一半”工作,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督促发案单位建章立制。完善反腐败组织协调工作机制,纪检监察、审计、司法、电信、金融协作配合,做到信息互通、合力增强。在县乡两级构建全覆盖的“阳光农廉网”,加强对惠农政策、集体“三资”、农村低保、项目资金的监管。加大对少数地方和单位骗取、挪用财政专项资金,截留征地补偿款等问题查纠力度。探索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整合村民代表、民主理财小组、村级纪检小组、纠风监督员、信访监督员等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和民意反应机制,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件。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铁笼子。制定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实施意见,推进财政预算和决算公开,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立制度廉洁型评估专家库,让党员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犯不了错误。把中介机构防治腐败作为社会领域防治腐败重点,对违纪违法、诚信缺失的中介机构,实施行政监管性、行业性、市场性和社会性惩戒,推动中介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把执行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作为加强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措施,对违反制度规定,随意变通、刻意回避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三是更加重视对“一把手”的监督。防止“一把手”队伍这个“关键的少数”成为腐败问题“易发的多数”,防止决策失误、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和干部失足。完善“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员制度。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凡是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一律予以取消或废止。将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的宣传教育总体部署,作为党员干部培训必修课,让反腐倡廉教育成为常态。
四、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打造反腐倡廉“铁军”。一是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加强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每位班子成员负责一个创新课题研究、督查一个重大建设项目、联系一家重点企业、参加一次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暗访、与普通群众开展一次面对面座谈。市纪委常委会要按照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的要求,做到五个带头: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完成市委交给的任务;带头加强学习,认真研究解决反腐倡廉中的突出问题;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程序、规则和集体意志办事;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遵守党纪国法,严于律己,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二是以深化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活动为途径,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以“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标准,在市县两级全面推行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接受监督工作,完善“敞开监督大门、广开纳谏渠道、公开接受评议”模式,自觉接受“两代表一委员”、特邀监察员的监督,虚心听取人民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坚持每年接受一次公开评议测评。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党性原则,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不准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相违背的言论,不准越权批办、催办或干预有关单位的案件处理等事项,不准以案谋私、办人情案,不准跑风漏气、泄露工作中的秘密。三是以推进纪检监察派出(驻)机构改革为动力,创新和完善纪检监察工作机制。按照全省纪检监察机构综合派出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强化派出机构统一管理,加强对科级及以下干部监督,切实解决中间梗阻、监督缺位问题。
7.襄阳城市建设历程 篇七
1.1 是促进襄阳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现实需要
襄阳市作为湖北省金三角中重要的一翼和湖北省第二大城市, 设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张“国牌”, 在湖北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2003年, 省委、省政府又明确将襄阳市纳入全省“一主 (武汉) 两副 (襄阳、宜昌) ”的发展战略, 意在强化襄阳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襄阳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规划》中提出, 从2009年到2012年GDP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四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 促进襄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跨越发展, 对襄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轮的强劲发展中, 襄阳高职教育将实现转型、跨越、提升, 在专业设置、高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 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为襄阳市、湖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2 是创新高职教育体制、提升高职教育服务能力、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 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 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 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并把“社会服务领先”作为示范院校入选的五大条件之一。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迫切要求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水平,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拓展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也迫切要求襄阳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立足襄阳, 服务湖北, 辐射周边, 在创新教育体制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成为改革的先锋。
1.3 是实现襄阳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襄阳正处在建设小康社会, 调整产业结构、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经济大发展时期, 襄阳经济发展靠什么?关键是人才, 是大量的满足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即使是高新技术含量较高的襄樊汽车工业园区, 专家认为, 在未来的人才结构中高职专科技术人员要达到60%以上。这类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职教育。要求高职教育通过人才培养实现为社会的服务, 突出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 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 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 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 使高职教育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
2 高职教育服务襄阳经济建设的现实问题
2.1 服务目标欠准
“社会服务是教育之本”的理念还没有在高职院校真正深入人心, 更没有成为教职工的自觉行为, 特别是“社会服务领先”和为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甚少。尤其是教师为襄阳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不足, 以及高职院校为地方提供必要服务所设置的专业面窄, 也不够精细, 加上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地方实际就业的人数较少。也就不能真正赢得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在决策、经费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广泛支持。
2.2 服务内容及效果欠佳
一是毕业生与本科生甚至中职生在能力素质上没有显著差别, 择业、创业及人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为襄阳经济社会提供服务的吸引力也就不强。二是为襄阳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科技转化、技术创新等服务的能力不足。三是为襄阳经济、生产、社会及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甚至没有重大建树。
2.3 服务方式欠活
一是没有很好的利用现有专业、师资、场地、仪器设备等资源, 为企业在岗职工、转岗人员和下岗人员举办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培训面不大。二是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三是“走出去、请进来”对口支援交流的力度不大。
3 高职教育服务襄阳经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3.1 准确定位办学方向
3.1.1 服务面向定位。
目前, 襄阳市的各行各业亟需大批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但实际上这类人才的缺口较大, 整体素质偏低, 从而制约了襄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 高职教育要坚定不移的服务于地方支柱产业, 突出做好服务汽车产业和现代农业两篇大文章, 针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内陆汽车、农业强市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的区域和产业特点, 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提供全方位优质的社会服务。3.1.2培养目标定位。按照高职的人才规格和基本特征, 把培养目标定位在技术应用能力强, 基础理论适度,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着力培养动手能力强、技能水平高,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服务襄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2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3.2.1 建立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
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 形成“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机制。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实现与行业企业相互促进、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把襄阳产业的动态变化和企业的人才战略作为跟踪、研究和服务的对象, 以紧贴襄阳汽车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为主的专业为突破口, 通过建设“校中厂”、“厂中校”,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与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形成订单培养、企业实习、委托培养、专业共建、基地共建、技术攻关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 使高职教育成为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为企业提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3.2.2组建“校企互动、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拓宽兼职教师引进的渠道和方式, 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上课, 专兼职教师比例逐步达到1:1,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到优秀行业企业专家传授的真实有效的实践技能。
3.3 努力增强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科研及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面向襄阳支柱产业及社会民生的技术应用研究服务机构, 打造社会服务团队, 搭建技术服务平台, 提高服务社会的技术能力。二是大力开展社会培训。依托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 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培训。三是加强服务团队建设。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高职教育人才与技术的实力, 将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专题, 明确各专题的目标、内容及责任人, 并由责任人负责吸纳成员, 构成若干个服务团队。四是完善终身学习服务支持体系。为满足城乡劳动者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要, 构建和完善社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为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支持。
3.4 加快改革教学模式
一是调整和改革教学计划。第一, 从模式上确立能力本位和素质教育的思想。第二, 课程结构上突出“实、活、新”的特点, “实”即注重内容上的实用性, “活”即课程结构要适应职业要求和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新”即课程内容要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第三, 实践课与理论课有机结合。二是设计更新教学内容,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应用型教学体系的要求, 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聘请一些在本专业长期工作的企业人员、学校教师和管理干部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 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共同开发课程, 并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协议合作、互惠互利”形式,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办学。三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1) 加强校内外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 加强教师实践本领和研发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 襄阳高职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襄阳经济建设的需求, 通过改革办学体制、强化内涵发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更好地服务襄阳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襄阳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奋力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必须依托高等职业教育培育襄阳经济建设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高职教育服务襄阳经济建设的意义、现实问题和改革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对襄阳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襄阳经济,服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惠坚, 坚持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八大问题与对策《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4年05期.
[2]吴启迪, 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 2004年4月1日《光明日报》.
8.襄阳城市建设历程 篇八
关键词:苏东剧变;古巴;经济建设;经济改革
中图分类号:C63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045-02
古巴经济长期维持以蔗糖生产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与东欧停止对古巴援助,改变与古贸易方式后,古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加大对古巴的经济封锁力度,更加剧了古巴的经济困难,使古巴陷入了巨大的经济困境。为应对严峻形势,解决和改善人民的迫切生活问题,恢复经济增长,古巴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长时期的经济探索和改革历程:
一、苏东剧变后,应对经济困难时期(1990—1996年,“古共四大”)
1990年9月,古巴宣布进入“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为应对“特殊困难时期”的严重情况,1991年10月古巴共产党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确定下来。同时强调要合理使用土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发展牧业、养殖业,以解决食品供应等问题。“四大”以后,古巴开始逐步探索经济改革之路,并最终取得了良好成效。
1990—1993年,古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5%,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对外贸易严重滑坡。在此情况下,1993年古政府着手进行改革,如:将国营农场或企业转变为规模较小、具有合作社性质的“生产合作基础组织”;放宽对外资的限制,将合资企业确定为一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宣布私人持有美元合法化,允许个人拥有外汇和个体经营部分服务行业,使古巴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取消国家的外贸垄断权,扩大企业自主权,扩大个体经济等。
1994年,古巴政府推出重新开放农贸自由市场,在自由市场上,个体农民、合作社农民在完成上缴国家的任务后,都可以出售自己多余的粮食和其他产品,从而缓解了食品供应困难的严峻形势;设立工业产品和小商品市场;向外资开放全国生产部门等一系列改革开放新举措。
1995年9月5日,古颁布了第77号法——《外国投资法》,放宽了外国投资条件。该法不仅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司法保障,也有利于加强古巴同外国企业界、金融界的联系,促使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5%。
1996年古巴推出新的经济措施包括:增加个体户税收;公布《自由区和工业园区法》,在减免税和金融劳务管理上给予外商优惠;起征个人外汇收入所得税,进一步完善税制;扩大社会保险。同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农业增长17.3%、工业增长7.8%、发电增长5%、财政赤字降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
二、深化政策调整,经济逐渐恢复时期(1997—2007年,“古共五大”)
1997年10月,古巴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坚持一党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同时,首次提出把经济工作放在优先地位,出台了许多新的指导方针。包括: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继续采取措施稳步推进经济改革,并尽可能减少由此带来的社会代价;坚决抗击美国的经济战略及其意识形态攻势等。会上,古共第一书记菲德尔·卡斯特罗指出,“经济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特殊时期,在对古巴强化封锁的情况下,经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五大”以后,古巴的经济调整不断深化,继续推出一些新的改革措施:
1997年,古巴成立了新的中央银行,这标志着经济重组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在政策方面,古巴将会计体系的全面检查与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改革相结合,以解决长期存在的逃税、盗窃和轻度腐败问题,此外也是为了提高财政分配效率。之后,古巴经济呈现出很大的活力,经济结构显著改观,财政状况得到良好改善,国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1998年,古巴启动国有企业改革,政府颁布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第187号法令,开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方面的系统改革。并且政府加大征税力度,明确优惠项,增加税收种类。除此之外,还新成立了四家银行。
1999年,古政府成立货币政策委员会,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化。从1996年至2000年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4.7%。
2001年,政府将一部分效率低的糖厂关停并转让后,为解决职工下岗问题,积极推出充分就业计划。此时社会上多数企业已经进入自我评估阶段。
2003年下半年起,卡斯特罗多次发表讲话,批评经济改革带来的很多扭曲和失误,针对产生的许多与革命原则不相容的现象,又进行了一次纠偏。这样古巴的社会风气才有了好转,到2005年经济增长达11.8%。
自2006年8月卡斯特罗因病住院以来,劳尔把发展经济视为当务之急。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措施,其中包括:为吸引外国游客而降低机场的停机费和加油费;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而大幅度提高牛奶和牛肉的收购价格;偿还政府应该向农民支付的各种款项;禁止警察对私人出租车采取过急的限制行为;修改海关的有关规定,允许古巴人从海外亲戚那里获得电子产品和汽车零部件,等等。
多年来的经济调整使古巴已逐步摆脱了巨大的灾难。宏观经济明显好转,社会政治较为稳定,人民的基本生活也得到了保障。有人认为,古巴经济的逐步恢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经济奇迹”,它不仅经受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严峻考验,而且也经受住了美国封锁和侵略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展示了一种能力:它能够直面人类历史上最强大国家的敌视和侵略,战胜严峻的危机;古巴在没有世界银行提供贷款,没有别国“援助”的情况下,在一个民众广泛拥护支持的制度和政府领导下,古巴大大提高了社会发展水平。
三、当前古巴经济建设和巩固发展时期(2008年至今,“古共六大”)
(一)劳尔·卡斯特罗新领导班子加强经济改革
2006年7月,古巴革命领导人、国家元首菲德尔·卡斯特罗因病不能继续任职。党和国家的领导重任就落到了时任国务委员会副主席的劳尔·卡斯特罗肩上。
从2008年开始,劳尔·卡斯特罗出任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之后,不负众望,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将政府工作重点放在解决经济和民生问题上。
2009年,古巴政府采取允许农民承包闲置土地的做法。在所承包的土地中,76.4%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有的用于粮食或蔬菜种植,有的用于畜牧业发展。同时,还约有12.8万份承包土地申请有待审批。
自古巴政府2010年9月公布鼓励私营经济发展措施以来,先前受严格限制的个体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餐馆、咖啡厅、快餐厅点缀古巴大街小巷,也为国家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打破50年不变的“铁饭碗”。很多古巴民众认为,发展个体经济将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更多税收,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劳尔上台以来动作最大的一次改革,在古巴社会产生了极大反响。
虽然自劳尔·卡斯特罗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并采取了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后,一时间,古巴普通百姓一成不变的生活秩序改变了,整个国家出现了新面貌,市场的供应情况也发生了变化,然而,这些具体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贫困状况依然存在。古巴民众普遍认为,改革措施固然好,但仍没有根本改善人们的生活。
(二)古共“六大”关于加强经济建设的决议
2011年4月,备受关注的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哈瓦那国际会议宫举行,经济改革成了这次大会的唯一议题。值得关注的是,古共“六大”通过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方针》文件中规定,古巴经济模式将继续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的所有制形式和“按能力和劳动”为依据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为基础;古巴经济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持续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诚如劳尔在闭幕词中所强调的改革的目的是要实现古巴经济模式的现代化,巩固古巴的社会主义制度那样,这一文件为古巴未来的经济改革道路指明了方向。
尽管这份文件中的开放私营部门、实现企业自主等不少措施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有些“似曾相识”,但古巴的经济改革从根本上说绝非照搬中国模式,而是结合本国国情,在自我发展道路上的大胆尝试。“六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古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变革为工作重点的、经济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的新时期,必将对古巴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古巴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方面已取得进展,即踏上了一条在变革开放中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古巴将具体落实古共“六大”所提出的具体变革措施,不断“更新”古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这一进程将是渐进、稳步和谨慎的。由于国内外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决定了古巴的经济建设始终是一个充满变数、曲折前进的发展进程。古巴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前景乐观。
参考文献:
[1]李锦华.“芸豆比大炮更重要”——古巴狠抓经济建设的做法及成效[J].经济瞭望,2010,(10).
[2]刘维广.古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J].拉丁美洲研究,2009,(2).
[3]李慎明.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08—2009):且听低谷新潮声(之五)[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毛相麟.古巴社会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徐世澄.当前古巴经济改革和经济形势[J].拉丁美洲研究,2004,(1).
【襄阳城市建设历程】推荐阅读:
建设文化襄阳的意义08-06
襄阳市中考免费10-14
襄阳经开区调研报告09-14
襄阳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08-26
诗,诗襄阳举人,诗的意思,诗赏析07-29
借鉴城市管理经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07-31
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诗歌07-03
沈阳城市群对城市发展的作用08-13
县级智慧城市建设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