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鲁迅先生

2024-07-23

感怀鲁迅先生(共8篇)

1.感怀鲁迅先生 篇一

鲁迅先生的讽刺名言 鲁迅先生的讽刺名言名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名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鲁迅先生的讽刺名言 鲁迅先生的讽刺名言名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2、我以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起来。

3、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4、我们的古人又造出了一种难到可怕的一块一块的文字;但我还并不十分怨恨,因为我觉得他们倒并不是故意的。然而,许多人却不能借此说话了,加以古训所筑成的高墙,更使他们连想也不敢想。现在我们所能听到的不过是几个圣人之徒的意见和道理,为了他们自己;至于百姓,却就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

5、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自然赋于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退步的也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

8、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9、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10、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11、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2.感怀鲁迅先生 篇二

青年时代的鲁迅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 初入弘文学院预备日语江南班。此时的鲁迅就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鲁迅剪辫是江南班中第一个……”[1]

鲁迅去日本留学, 原是去学开矿的, 后又改学医。许寿裳在《鲁迅在日本》一文中说:“鲁迅在弘文学院的时候, 常常和我讨论下列三个相关大问题: (一) :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 (二) :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三) :它的病根何在?”鲁迅毅然决定放弃学医而从事文艺运动, 是为了能解决这三大问题, 首先他决定办杂志。“为了发起文艺运动, 首先想出版杂志……”[1]但鲁迅想办的杂志并没有办起来。“好容易在留学生里找到几个同志, 再加上几个愿意出钱的人, 大家商量决定出版杂志。”[1]鲁迅等预定出版的杂志取名《新生》, 正如他后来所说:“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1]然而“出版日期快到了, 但最后就隐去了若干担任文稿的人, 接着又逃走了资本, 结果只余下不名一文的三个人。这三个人乃是鲁迅及周作人和我。”[1]

鲁迅自己想办杂志虽然没有办成, 但他从事文艺运动的想法却始终没有放弃, 他在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1907年12月20日, 《河南》在河南旅日革命女志士刘青霞的大力资助下 (刘青霞捐资6000大洋) 刊出创刊号, 刘积学任主编, 张钟瑞任总经理。《河南》旗帜鲜明, 始终宣传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 主张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建立民主共和。所刊登的论说都表现着《河南》坚定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立场。

此时恰逢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期间, 鲁迅及时给予《河南》以大力的支持,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鲁迅先生先后以令飞和迅行两个笔名为《河南》写译了六篇巨作:《人间之历史》 (令飞, 1907年12月第一期) 、《摩罗力诗说》 (令飞, 1908年2、3月第二、三期) 、《科学史教篇》 (令飞, 1908年6月第五期) 、《文化偏至论》 (迅行, 1908年8月第七期) 、《裴飞诗说》 (令飞, 1908年8月第七期) 、《破恶声论》 (迅行, 1908年2月第八期) 。

《河南》确实如同一把锋利的钢刀, 刺入了清王朝统治者的心脏, 慑于《河南》的威力、影响, 清王朝以“言论过於激烈”为由, 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严防查禁, 他们查封了开封的大河书社, 同时清政府还指使驻日使馆勾结日本警署于1909年1月封闭了杂志社, 扣压了尚未发行的《河南》第十期, 至此《河南》停刊。

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 1919年的“五四”运动, 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以传播和发展, 中国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组织了起来, 成立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诞生, 就以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活动在中国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 其中自然也包括新闻报纸领域。在共产党诞生的同时, 国民党也经历了改组分化, 一时, 革命与反革命进行着殊死的较量, 无论是在军事上, 还是在新闻舆论上。这期间, 各种势力的宣传机器也都在为自己所代表的派别的权利、目的、利益进行着各自的斗争, 这一时期, 开封刊出的报纸多达百余种。

纵观二三十年代开封刊出的报纸,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豫报》。

《豫报》创刊于1925年5月4日, 社址在开封市砖桥街。它是在鲁迅先生的关怀下诞生的。该报的筹办者吕蕴儒 (名琦, 字蕴儒, 河南人) , 高歌 (河南孟县清城乡西沟村人) , 他们是鲁迅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任教时的学生, 另外一位是青年作家向培良。他们分别在1925年4月18日从开封给鲁迅去信, 谈了他们筹办《豫报》的想法, 表示要批判社会, 专注新文化运动。鲁迅先生表示热情支持, 他在给吕蕴儒的回信中说:“得到来信了, 我极快慰于开封将有许多骂人的嘴张开来, 并祝你们‘打将前去’的胜利。”[2]在给向培良的回信中说:“我想, 河南真该有一个新一点的日报了;倘进行顺利, 就好。”[2]《豫报》出版时, 吕蕴儒出任社长, 共产党员江厚之出任主笔。在《出版启示》中, 该报宣布其宗旨是:“发扬民意, 促进文化, 改良社会。”并说:“教育一栏, 以期促进本省教育之进步。本报副刊则为研究学术之机关, 尤为精粹。”《豫报》“每日出版十六开纸四面”。在《豫报》创刊号上, 除刊有《五四运动》一文外, 还刊有江厚之的《五四运动与国民运动》。

随《豫报》发行的还有《豫报副刊》, 这是一个综合性文艺副刊, 由吕蕴儒、高歌、向培良等人编辑。

鲁迅先生认为《豫报》的出版很有意义。他于5月7日收到《豫报》的头两期后, 即于8日给吕蕴儒等写了回信。他说:“昨天收到两份《豫报》, 使我非常快活, 尤其是见了那《副刊》。因为它那蓬勃的朝气, 实在是在我先前的预想之上。你想:从有着很古历史的中州, 传来了青年的声音, 仿佛在预告着这古国将要复活, 这是一件如何可喜的事呢?”他又说:“倘使我有这力量, 我自然极愿意有所贡献于河南青年。”[3]

《豫报副刊》很有特色。在创刊号上, 他们发表《我们的几句申明》, 申明中说:“这个小小的副刊, 我们的意思, 是要把他作为一个研究学术的机关, 以庄严的态度, 整肃的精神, 坚毅不屈的意志, 来讨论科学、哲学、艺术及种种人生。……凡是有利于青年的———因为我们所注目的是现在的青年———尤其是批判文学, 都十分欢迎。”“将来怎么样呢?时间会告诉我们。现在, 我们只有努力干, 一直的向前进吧。”

《豫报副刊》是综合性文学副刊,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设有论坛、讲演录、科学浅谈、批评、小说、诗歌、戏剧、寓言、杂感等栏目, 在当时很有影响。前面引述的鲁迅先生那篇热情洋溢的《北京通话》, 便发表在5月14日的《豫报副刊》上。《豫报》共刊出140期, 1925年9月30日因经费困难, 该报停刊。

参考文献

[1]许寿裳.鲁迅在日本[G]//鲁迅生平资料丛抄·第五辑.山东师院聊城分院, 1978.

[2]鲁迅.鲁迅书信集·上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68, 69.

3.回忆鲁迅先生 篇三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鲁迅先生生病,刚好了一点,窗子开着,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着新奇的火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

鲁迅先生说:“这天气闷热起来,这就是梅雨天。”他把他装在象牙烟嘴上的香烟,又用手装得紧一点,往下又说了别的。

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过了一会又接着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混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

鲁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着我:“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混浊得很,所以把红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那天鲁迅先生很有兴致,把我一双短筒靴子也略略批评一下,说我的短靴是军人穿的,因为靴子的前后都有一条线织的拉手,这拉手据鲁迅先生说是放在裤子下边的……

我说:“周先生,为什么那靴子我穿了多久了而不告诉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呢?现在不是不穿了吗?我穿的这不是另外的鞋吗?”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

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许先生如此劝着。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幻想,安顿的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蒙蒙的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校对着一本别人的著作,我一走进卧室去,从那圆转椅上鲁迅先生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一点。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點头。

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那夜,就和鲁迅先生和许先生一道坐在长桌旁边喝茶的。当夜谈了许多关于伪满洲国的事情,从饭后谈起,一直谈到九点钟十点钟而后到十一点,时时想退出来,让鲁迅先生好早点休息,因为我看出来鲁迅先生身体不大好,又加上听许先生说过,鲁迅先生伤风了一个多月,刚好了的。

但是鲁迅先生并没有疲倦的样子。虽然客厅里也摆着一张可以卧倒的藤椅,我们劝他几次想让他坐在藤椅上休息一下,但是他没有去,仍旧坐在椅子上。并且还上楼一次,去加穿了一件皮袍子。

夜已深了,并且落了雨,心里十分着急,几次站起来想要走,但是鲁迅先生和许先生一再说坐一下:“十二点钟以前终归有车子可搭的。”所以一直坐到将近十二点,才穿起雨衣来,打开客厅外面的响着的铁门,鲁迅先生非要送到铁门外不可。我想为什么他一定要送呢?对于这样年轻的客人,这样的送是应该的么?雨不会打湿了头发,受了寒伤风不又要继续下去么?站在铁门外边,鲁迅先生说,并且指着隔壁那家写着有“茶”字的大牌子:“下次来记住这个‘茶,就是这个‘茶的隔壁。”而且伸出手去,几乎是触到了钉在铁门旁边的那个九号的“九”字,“下次来记住茶的旁边九号。”

于是脚踏着方块的水门汀,走出弄堂来,回过身去往院子里边看了一看,鲁迅先生那一排房子统统是黑洞洞的,若不是告诉得那样清楚,下次来恐怕要记不住的。

……

一个月没有上楼去,忽然上楼还有些心不安,我一进卧室的门,觉得站也没有地方站,坐也不知坐在哪里。

许先生让我吃茶,我就倚着桌子边站着,好像没有看见那茶杯似的。

鲁迅先生大概看出我的不安来了,便说:“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

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

“多吃就胖了,那么周先生为什么不多吃点?”

鲁迅先生听了这话就笑了,笑声是明朗的。

……

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

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又过了三个月。

1936年10月17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

17日,一夜未眠。

18日,终日喘着。

4.回忆鲁迅先生 篇四

教学目标:

1、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教学方法: 讨论法 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 】: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 愧的伟人。这就是鲁迅先生。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形象:

小时候的鲁迅--天真、烂漫、充满童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赴日本 求学时期、弃医从文的鲁迅--觉悟、思想、爱国情怀 《藤野先生》

回国组织同盟会时期的鲁迅--觉醒追求、执着坚定 《孔乙己》 老师启发导入: 从学过的这些文本中,同学们似乎很容易不由自主地选择“伟大”这个词来形容鲁迅,他的地位如同圣人一般高大,好像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严肃的意味,让人只可远观,难以接近。

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回忆鲁迅先生》里,作者萧红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平凡的鲁迅先生。作者简介 萧红

二、初步感知--感悟鲁迅的普通与平凡

同学们课前也做了预习工作,下面同学们快速通读文本,感悟 萧红塑造的鲁迅形象。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一下,在这篇回忆录中,作者一共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细节? 鲁迅的“笑” 鲁迅的步伐 鲁迅品评衣着 鲁迅的休息

鲁迅昼夜陪客人、加班 鲁迅谈鬼故事 海婴的问好

病种时刻伴随的小画 鲁迅最后的时刻

<讨论>你觉得哪个片段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三、深入文本--感悟鲁迅平凡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老师引导:

体贴、明朗的笑、幽默展现了鲁迅先生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然而,如果我们细细品味细节,似乎还是能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接下来我们再来品读文本,感悟一下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蕴含着不凡之处。

现在大家将文本内容再次快速阅读,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形成文字内容,完成“任务二”马上每一组请一位同学来汇报成果。

1:作者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精神?

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

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2: 既然鲁迅先生“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鲁迅先生对衣着的 品评见解?

作者意在给我们呈现一个全方位完整的鲁迅形象。“看不见”是指鲁迅先生从来不关注穿着,说明他的注意力不在此,但他却从不缺乏审美观。鲁迅先生服饰美学观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和谐,这些美学观足见他独到的眼光。最后,作者借许广平之口,“周先生什么书都看”,从侧面说明了鲁迅先生知识的广博,学养的丰厚。3:作者写鲁迅先生的休息,强调了他“翻一翻书就是休息”,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特点?

表现鲁迅先生对时间的珍惜。

4:作者详写鲁迅先生一天的时间安排,有何用意?

突出鲁迅先生与常人不同的作息习惯,说明鲁迅先生 抓紧一切时间工作,表现了他忘我奋斗的伟大情怀。

5: 作者写了一段鲁迅谈鬼的故事,有何用意? 表现鲁迅先生勇敢大胆、幽默诙谐、富有科学精神。6: 作者写病中鲁迅先生常看的一幅木刻画,有何用意?

这明显是一幅生命的图赞,女人和飞散的头发,再加上小红花,完全是鲜活的生命。暗示鲁迅先生顽强的生命毅力。

7:文末写鲁迅生命的结束,突出“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用意?

作者运用讳饰手法,表现鲁迅“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彻底的奉献精神。表达作者的无限悲痛和怀念之情。

老师引导:(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细节描写,流露出真挚情感,除此之外,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朴实”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段朴实的句子来分析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特殊含义)

四、品味语言

联系上下文,体会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1.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第一句话,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一个“才”字突出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习惯,话虽平淡,情感却十分深挚。第二句话,主要是写保姆对海婴的吩咐,一个“总是”表现了鲁迅先生彻夜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也是鲁迅长期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的侧面表现。

2“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了人。”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做人的机会。

联想到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呐喊的一生,这里的“鬼”与“人”就都有了象征意义:这里的“鬼”是指那些品格低下,思想落后或者是立场错误的文化人,让鲁迅先生踢踢即为被鲁迅先生批评、批判,揭露其身上的劣根性,如能改正,自能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3.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言浅意深,词轻情重。两个“以为”,与鲁迅病情的实际相对立。鲁迅先生“以为”,是因为他一贯的不畏惧疾病,一贯的乐观自信;别人--热爱他的人“以为”,是因为对他的身体健康抱有太强烈的期望。然而不幸的是,这都是错觉--真是悲从中来。“准备冬天要庆祝”,因为都“以为”鲁迅先生病好了;特别提到“冬天”,因为,鲁迅先生在10月17日逝世,人们的期望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悲伤之情更深。

五、总结 主旨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去 世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2.写作特色

(1)真挚的情感表达。作者对鲁迅的性格为人、日常生活十分了解,他时时处处都感受到鲁迅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无私、诚挚、宽厚慈爱的长者风范。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描写了鲁迅的生活细节,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崇敬和怀念之情。

4(2)淳朴的语言艺术。课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琐事,以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平易近人的鲁迅先生,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3)生动的细节描 写。作者敏锐地捕捉了鲁迅先生的许多生 活细节,以小见大,微中传神,情真意切。普通而平凡--平凡中蕴含不平凡

(通过细节描写塑造神韵兼备的鲁迅形象)结束语:

5.《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体会鲁迅先生生活中的一面。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3、感悟生活中美好的瞬间。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大家说说在你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举手回答)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2、了解作者及背景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写作背景: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

3、整体感知

①概括有关鲁迅先生的内容,并总结其特点? 点拨:鲁迅先生的笑声明朗(爽朗乐观);鲁迅走路的姿态轻捷(率真可亲);在鲁迅家做客(平易近人);鲁迅先生开玩笑(幽默);鲁迅先生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鲁迅先生对待原稿校样(淡泊名利);鲁迅先生看电影(随和);鲁迅先生休息(爱读书);鲁迅先生待人熬夜(热情);鲁迅先生吃鱼丸(尊重孩子);鲁迅先生包书(做事认真);鲁迅先生健康令人担忧(珍惜时间);鲁迅先生惜时奋进(珍惜时间)②思考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点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由衷的爱戴和怀念之情。③品味语言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点拨:鲁迅先生的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真诚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点拨:“抓”“扣”“伸”,这几个动词,极富感染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鲁迅的习惯性动作,体现出鲁迅 敏捷果敢、一往直前的性格特点。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点拨: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暗示着对光明新生活的向往。说明作者和鲁迅夫妇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互相高度理解的。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点拨: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深切关爱和严格要求。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点拨:感受到鲁迅先生工作的投入,废寝忘食。

“鲁迅先生坐在那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给你怎样的感觉? 点拨:鲁迅先生给我们一种朴实随和,非常亲切的感觉。

“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把这句话中的“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删掉,效果有何不同? 点拨:原句表现出鲁迅先生耐心的陪伴客人,不厌其烦,删掉后就不能体现出鲁迅先生陪客人的时间之长。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点拨: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为人,即便是小事,也做得非常的严肃认真。

三、课堂小结

本篇文章通过对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叙述,让我们感受到这位爱国伟人不仅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魄还有幽默、亲切、待人和善、尊重别人等等特点。同学们,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生活中不仅能够掌握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而且能够学习鲁迅先生关爱别人、珍惜时间等优秀品质。

四、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生活琐事

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细节描写

6.说到鲁迅先生 篇六

我眼中的鲁迅是个坚强、勇敢的人。鲁迅十三岁那年,由于家庭变故,家道衰落,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勇于挑起生活的重担,到当铺变卖东西,买药,照顾家人等,在磨练中变得更加坚强,后来,他到南京,到日本学习等,都可以印证苦难是生活最好的老师。

我眼中的鲁迅是个求知欲很强的人。他没有因为家庭的变故,家道的衰败而影响学习。强烈的求知欲使他进了当时被中国人所辱骂的“洋学堂”,并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公费留学的资格,我相信鲁迅当时不是靠走后门,而且也不会有那一门的富亲戚帮他走后门的,因此,多少年后,有一个树德学生也在孜孜不倦的学习着。

我眼中的鲁迅是个热爱国家的人。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解剖课成绩60分而受到日本人的怀疑,认为是因为老师露题的,这使他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又有一次,他在幻灯片中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而一群中国人在旁边看热闹的片段,精神受到很大的打击,从而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可怕,他弃医从文,用文字来揭露国人丑陋的灵魂,讨伐封建专制。“五四”运动至今已80多年了,而丑陋的事情还在神州大地上不断上演,我们都热爱祖国,但我们关键要学习鲁迅坚持正义勇于牺牲的行为。

7.感怀鲁迅先生 篇七

一、鲁迅小说中一系列“我”的形象

1.线索人物和陪衬人物

《孔乙己》中的“我”是一个小伙计, 因为样子傻, 伺候不了长衫主顾, 又因为不会在酒里羼水, 糊弄不了短衣帮, 于是只好做一件比较简单的事———专管温酒。因此“我”有时间和机会, 来观察发生在酒店里的一幕幕有关孔乙己的悲剧。作者用“我”———一个只能温酒的小伙计的视角来冷静地、客观地叙事, 将相关的四个片断串联起来, 使小说显得浑然一体。同时, “我”也是作者塑造的人物之一。“我”只有十一二岁, 正是童心未泯的时候, 又因为有点“傻”, 照理说应该是单纯的、厚道的、富有同情心的, 可是“我”却也是冷漠、麻木社会环境中的一分子。不仅每次众人嘲笑孔乙己时, “我”会附和着笑, 而且“我”还十分瞧不起孔乙己。当孔乙己要考“我”写字的时候, “我想, 讨饭一样的人, 也配考我么?”对没有“进学”的孔乙己鄙夷不堪。

另一个线索人物和陪衬人物是《祝福》中的“我”。祥林嫂三次到鲁镇, 并被步步紧逼, 求生不能, 求死不得, 直至在祝福声中凄惨地冻死在雪地里, 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展现的。“我”是全部事件的见证人, 在线索上“我”起着贯穿情节的“串场作用”。在小说中“我”是一位青年知识分子, 但却是祥林嫂命运的冷静的旁观者, 即便是在“我”与祥林嫂直接对话时, 也没有一丝热情。文中的“我”只是冷静地呈现事件的真实, 客观地再现冷酷的社会环境, 表现视生命如草芥的残酷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 像祥林嫂这样一个在封建礼教、迷信的沉重威压下的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被封建礼教所吞噬就是必然的了。

2.毫不妥协的封建斗士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是鲁迅弃医从文后, 经过十二的沉默和反思, 写出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小说是以“我”———一个狂人的视角展开叙事的。小说没有具体的人物外形刻画, 有的只是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因而“狂人”, 不具备呼之欲出的立体形象, 然而正是因为这样使得狂人具有更为广阔的群体意识形态。作者采用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来写他的语言, 行文线索虽然常常很不清晰, 但是从整体上看来, 其含义却相当丰富而深刻。作者在这里揭示了:礼教就是吃人, 仁义道德只是封建礼教虚伪的面具。作品中写道:“我诅咒吃人的人, 先从他 (狂人的大哥———引者注) 起头, 主要劝转吃人的人, 也先从他下手。”所以, 作者在这里主要是借狂人的口揭示几千年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作品中的“我”, 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开炮的毫不妥协的反封建战士形象。

3.自我解剖者和探求新路者

《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一个善于解剖自己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对“我”的心理活动描写贯穿了全文。开始, “我”见老女人倒地时无动于衷, 料定她是“装腔作势”, 怪车夫“多事”, “惹出是非”, “也误了我的事”, 这是“我”的自私自利的表现。当看清了车夫的高尚行为之后, “我”的灵魂深处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 觉得车夫的形象霎时高大了, “须仰视才见”, 这表明“我”认识了车夫的正直无私的品质, 并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威压”, “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我”意识到“我”灵魂的渺小, 下了车, “我”没有思索地“抓了一大把铜元”让巡警转交给车夫, 但我并未因此心安理得, 而是怀着“怕敢想到我自己”的痛苦心情, 进一步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

《故乡》中的“我”通过回忆, 将过去和现实进行对比, 反映了在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日益凋敝。文中的“我”通过观察闰土、杨二嫂等人的变化, 感觉到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破产, 进而让人想到辛亥革命虽然从形式上推翻了帝制, 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大多数人的命运。因此“我”在小说的结尾有了关于“路”的思索。

4.天真可爱、纯洁无瑕的顽童形象

鲁迅的小说还塑造了一系列孩子的形象, 尤其小说中作为孩子的“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社戏》中的“我”喜欢钓虾、放牛、做游戏, 尤其对鲁镇的社戏情有独钟, 对看社戏的归途中“偷豆”的事情津津乐道。但不喜欢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这也是“我”喜欢在鲁镇生活的原因之一。这里的“我”是一个纯粹的顽童形象, 不喜欢封建教育, 对乡村生活的各种乐事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故乡》中的“我”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我”向往闰土的生活, 把月夜闰土刺猹的情形想象得栩栩如生;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 我希望闰土教“我”捕鸟, 希望了解更多的“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二、从“我”的形象中管窥鲁迅的精神变迁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无疑是复杂的, 他的精神世界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 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创作的众多的“我”中管窥出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上面第一类“我”是当时社会麻木民众的代表, 是鲁迅先生本想着力唤醒的“沉睡的人”。当鲁迅在日本决定弃医从文时, 他这样写道:“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所以我认为鲁迅先生把写作的首要目的确定为改变国民的愚昧和麻木。从上文的第一类“我”中可以看出, 《孔乙己》中的“我”只是一个孩子, 作者塑造“我”这一人物是有其深刻用意的, 连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也畏强凌弱、冷漠刻薄、缺少同情心, 可见这个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到了何种程度;《祝福》中的“我”是位青年, 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没有在他心中激起丝毫波澜, 可见是多么的冷静和冷酷。连青少年都如此这般, 大部分民众的麻木不仁和冷酷无情也就可见一斑了。

国民的愚昧麻木又是与一个国家的体制和传统密不可分的, 所以《狂人日记》中的“我”直接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封建体制和封建礼教。《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对中国体制和文化深入反思后, 深刻暴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弊端的一部小说, 里面的“我” (即狂人) “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里的“我”是一个狂人, 即“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他恐惧、多疑、思维混乱、逻辑不清, 如作品所写:“早上小心出门, 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还有七八个人, 交头接耳的议论我, 又怕我看见, 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像这样的认为人人要害他、要吃他的心理描写, 在作品中处处可见。如果单从表面看, 很容易认为狂人是真狂了。其实狂人的言论和心理虽然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 却又表现出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这方面, 最为突出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他从写满“仁义道德”文字的历史字缝里发现了吃人的本质。这段话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礼教的面纱, 揭露了封建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荼毒, 揭示了封建制度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 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做出的惊心动魄的概括。作者借狂人之口喊出:“你们可以改了, 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活在世上。”因此可以说,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想要惊醒民众的第一声呐喊, 是向封建礼教、封建制度宣战的第一声号角。

在那个黑暗深沉的社会里, 鲁迅先生一个人的声音毕竟微弱, 力量毕竟有限, 所以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独有叫喊于生人中, 而生人并无反应, 既非赞同, 也无反对, 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 无可措手的了, 这是怎样的悲哀呵, 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先生虽然孤独和寂寞, 但却并未停止探求中国新路的脚步, 于是有了上述第三类“我”的探索和寻找。从鲁迅先生的经历和作品中, 我们知道先生是倾向于革命的, 但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时局的演变又让先生非常失望, 所以《故乡》中的“我”希望寻找一条新路, 但是这条新路到底是什么, 先生自己也感到惘然, 所以他写道:“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对先生来讲, 中国应该另有前途, 但这前途究竟是什么, 先生也觉得模糊和渺茫。

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的良知, 应该是改造社会的先驱者。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 要么顺应社会, 成了龌龊社会的一部分, 甚至成了统治阶级的帮凶;要么穷困潦倒, 迂腐穷酸, 自私自利, 连生活也没有保障。那么作为迂腐的、自私的、甚至狡黠的知识分子到底应该怎么办?要改造知识分子, 作者认为首先应该从淳朴的劳动者身上学起, 学习他们的勤劳、无私、高尚的品格, 从而改造自己的灵魂。《一件小事》最后一段写道:“这事到了现在, 还时时记起, 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 努力地怕要想到我自己。”生动地表现了“我”敢于正视自己, 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我”从车夫身上看到其人品的高尚, 因而反省、自责。我想, 作者是想表现普通劳动人民身上的闪光点, 把学习劳动人民朴质、无私的品质, 作为改造旧知识分子灵魂的一剂良药。

8.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篇八

三哥是进步分子,亲友们都猜测他是中共地下党员,至少也是中共外围组织的成员。三哥很有才气,从小酷爱读书、写作。他写的新诗、杂文,不时在成都的报刊上发表,很受亲友们夸奖。他爱读鲁迅的书,记忆力又好,他曾给我讲解《悼柔石》(惯于长夜过春时)这首诗,最后一句“月光如水照缁衣”,他说“缁衣”是古代犯人穿的黑色囚服。意思是说:自己以一个反动政府的通缉犯的身份,写下这首给柔石的悼诗,是不会有地方发表的。后来看见周振甫、孔繁荣对鲁迅诗歌的注和诠释(周振甫:《鲁迅诗歌注》(修订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孔繁荣:《鲁迅诗歌诠释》,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都没有说出这层意思。我服膺三哥的解释。

1949年,内战阴影笼罩四川。下半年,学校已处于瘫痪状态,学生大多不再到校,教师也纷纷回家。几个家住县城的学生时不时去学校张望,其中除我和弟弟外还有两兄弟。知道他俩正在看鲁迅的杂文,我和弟弟就去向他们借,一本一本地读下去。一直到1950年学校正式恢复上课后,几个月间,我们从《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读到《且介亭杂文末编》,越读越有兴趣,从此与鲁迅著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读着鲁迅的书,自然想更多地了解鲁迅,只要发现出版物中有介绍和评价鲁迅的作品,总要买(借)来看看。

鲁迅是美术爱好者,1931年他应蔡元培先生之请写出《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晚年他花了很多时间提倡新兴木刻。通过鲁迅著作我接触了版画,并成为麦绥莱勒和凯绥·珂勒惠支作品的爱好者。

我读鲁迅著作并逐渐对鲁迅先生产生敬仰之情,完全是从独立的自由阅读中建立起来的。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才发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由于几十年社会的变迁,让现代青年认识真实的鲁迅,认识到他的伟大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真的假不得,假的真不得”,只要按照鲁迅先生所昭示的那条管道(即“纸上声”),从先生的著作中,是能够理出线索、辨清真伪,看到真实的鲁迅先生的。

我谈谈自己阅读鲁迅著作的体会、心得。

一、从《鲁迅书信集》见鲁迅的真情

鲁迅深知中国文字狱的酷烈,凡因言获罪的人总要抄家。凡抄出的当事人写的东西,不管是否曾经公开发表,只要与当局意见不合,一律作为罪证。所以,鲁迅凡发表意见、抨击时弊之作,要么不写,写了就求尽快发表,产生它的社会效应。

许广平先生对此心领神会,鲁迅去世后,许广平尽快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古小说钩沉》《嵇康集》《汉文学史纲要》等整理出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去世后,鲁迅纪念委员会即呼吁先生生前友好献出鲁迅手稿及书信。不到一年时间(1937年6月)许广平就编定出版了《鲁迅书简》(影印本),共收书信69封。此事一直延续下来,1976年出版的《鲁迅书信集》(上下两卷)共收书信1381封,到1987年版《鲁迅全集》出版时,已收有书信1445封(《两地书》不计在内),近年又有增长,而且有很重要的信件补充。

这是研究鲁迅生前人际关系的重要文献。那时民间的通讯手段以信函为主,《鲁迅书信集》让我们后人得以真实地了解到鲁迅与各种各样的人之间的关系。

像任何人一样,鲁迅给不同的人写信,其言词和态度有所不同。他给某些人写信(大半是回信)是“应付”;而给另一些人写信则毫无顾忌,畅所欲言。胡风、萧军与萧红,曹靖华、王冶秋都是他畅谈的对象。这里选几段鲁迅先生的信函抄在下面:

好在现在旧团体已不存在,新的[原书注:指作家协会]呢,我没有加入,不再会因我而引起一点纠纷。我希望这已是我最后的一封信,旧公事全部从此结束了。(《致徐懋庸》,见《鲁迅全集》第13卷,第365页)

年年想休息一下,而公事,私事,闲气之类,有增无减,不遑安息,不遑看书,弄得信也没有功夫写。病总算是好了,但总是没有气力,或者气力不够应付杂事;记性也坏起来。英雄们却不绝的来打击。近日这里在开作家协会,喊国防文学,我鉴于前车,没有加入,而英雄们即认此为破坏国家大计,甚至在会上宣布我的罪状。我其实也真的可以什么也不做了,不做倒无罪。然而中国究竟也不是他们的,我也要住住,所以近来已作二文反击,他们是空壳,大约不久就要消声匿迹的。(《致王冶秋》,见《鲁迅全集》第13卷,第370页)

六月十六日信收到。以前的几封信,也收到的,但因杂事多,而所遇事情,无不倭支葛搭[原刊注:江浙方言,纠缠不清之意],所谓小英雄们[原刊注:指“国防文学”倡导者,其中不少人原先是年轻的左盟盟员],其实又大抵婆婆妈妈,令人心绪很恶劣,连写信讲讲的勇气也没有了。今年文坛上起了一种变化,但是,招牌而已,货色依旧。

今年生了两场大病。第一场不过半月就医好了,第二场到今天十足两个月,还在发烧,据医生说,月底可以退尽。其间有一时期,真是几乎要死掉了,然而终于不死,殊为可惜。当发病时,新英雄们正要用伟大的旗子,杀我祭旗,然而没有办妥,愈令我看穿了许多人的本相。本月底或下月初起,我想离开上海两三个月,作转地疗养,在这里,真要逼死人。(《致杨之华》,《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6期扉页)

第一封是他与徐懋庸的绝交信,自然徐懋庸并非一人,他是代表着一个群体的。从那以后,鲁迅和他们再没有书信往来。所以我们也可把发出这封信的日期看作一条分界线。

第二封说明了是哪些人在攻击鲁迅,使鲁迅不得不强支病躯公开予以反击。

第三封信是2003年6月才公开的重要文献。为什么这样晚才公开此信?我想可能是信中所涉及的人都已作古,不会再引起什么麻烦了。收信人杨之华是瞿秋白夫人,瞿秋白牺牲后她被组织送往苏联,在共产国际工作,一直和鲁迅保持着联系。鲁迅写这封信时,离去世只有一个月零两天了。看到信中出现了这样的句子令我震惊,“其间有一时期,真是几乎要死掉了,然而终于不死,殊为可惜。”“新英雄们正要用伟大的旗子,杀我祭旗……”足见新英雄们对鲁迅伤害之深。这封重要信函的后一部分涉及瞿秋白的遗著,将在下文补充。

二、鲁迅推重陈独秀

毛泽东有句名言:“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可是世界上的事没那么简单,偏偏有些敌人反对的人和事,我们也起劲地反对。例如陈独秀,他是中共的创始人,在1921到1927年间长期担任中共总书记,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1919年6月、1921年10月、1922年8月、1932年10月,陈独秀先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四次[王观泉在《新闻选择的法眼和良心——关于陈独秀第五次被捕》一文的题目中指出,陈独秀有过五次被捕,

然而没有开列具体日期(见《人,在历史漩涡中》,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6~23页)。我取胡明说,他开具了陈每次被捕的具体日期,虽然我并不完全赞成他对陈独秀的评判。参见胡明:《正误交织陈独秀——思想的诠释与文化的评判》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页)],最后那次被捕后被判刑,整整关了五年。他成了国共两党共同惩治的对象。我们再看这期间鲁迅对陈独秀的评论:

但是《新青年》的编辑者,却一回一回的来催,催几回,我就做一篇,这里我必得纪念陈独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我怎么做起小说来》,1933.03.05,见《鲁迅全集》第4卷,第512页)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是开着的,里面有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无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忆刘半农君》,见《鲁迅全集》,第6卷,第71-72页)

前一段里,鲁迅先生公然把他在新文化运动中作出的贡献归功于陈独秀的催促。后一段里,鲁迅以文学的笔触,将新文化运动的两位主帅——陈独秀和胡适之,做了风趣而又不乏深刻的对比。在鲁迅笔下,陈独秀是那样心胸坦荡、光明磊落;胡适之则富于睿智、深谙权变。十分明显,他是倾向于陈独秀的。

当鲁迅写这些文字时,陈独秀早已成了共产党的叛逆,国民党的阶下囚。而鲁迅先生对这样大的变故,视若不见,充耳不闻,我行我素地坚持自己的交友之道。这就是鲁迅,真正的鲁迅。

三、鲁迅友直瞿秋白

瞿秋白与鲁迅的交往开始于1931年10月,鲁迅正在为曹靖华译《铁流》一书的出版操劳。大概从茅盾和冯雪峰口里知道了一些瞿秋白的情况,于是鲁迅邀请瞿秋白翻译格·涅拉陀夫为《铁流》写的序言。瞿秋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很得鲁迅欣赏。在曹靖华译《铁流》的《编校后记》中,鲁迅历数搜寻毕斯克列夫木刻的困难之后,笔锋一转,写道:

没有木刻的插图还不要紧,而缺少一篇好好的序文,却实在觉得有些遗憾。幸而,史铁儿竟特地为了这译本而将涅拉陀夫的那篇翻译出来了,将近二万言,确是一篇极重要的文字。读者倘将这和附在卷末的《我怎么写(铁流)的》都仔细地研读几回,则不但对于本书的理解,就是对于创作,批评理论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的。(绥拉菲摩维支著,曹靖华译:《铁流》,鲁迅:《编校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32页)

在此期间,瞿秋白细读了鲁迅翻译的《毁灭》后给鲁迅写了一封长信。这封长信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充分肯定了鲁迅组织并且亲自参与翻译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名著的伟大意义;第二部分与鲁迅探讨翻译之道,这一部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在第三部分里,瞿秋白单刀直入,集中提出鲁迅译文中的九条错误。并且以第八条为例,剖析了错误之所在。然后写道:

所有这些话,我都这样不客气地说着,仿佛自称自赞的。对于一般庸俗的人,这自然是“没有礼貌”。但是,我们是这样亲密的人。没有见面的时候就这样亲密的人。这种感觉,我对于你说话的时候,和对自己说话一样,和自己商量一样。可是,他又紧接着抓住一个例子,把批评更加展开,最后归纳为:

这一点是特别值得提出来说的。当然,译文的错误,仅仅是一个字眼上的错误:“人”是一个字眼,“人类”是另外一个字眼。整本的书仍在我们面前,你的后记也很正确的了解到《毁灭》的主题。可是翻译要精确,就应当估量每一个字眼。(《关于翻译的通信》来信,见《鲁迅全集》第4卷,第370-379页)

瞿秋白比鲁迅小十八岁,他们之间没有见过面,这是他给鲁迅的第一封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率直与真诚。更值得赞叹的是鲁迅对这封信的态度——三周后,他给瞿写了长篇回信。瞿在来信中称他“敬爱的同志”,他在复信中称瞿“敬爱的J.K.同志”,说:“看见你那关于翻译的信后,使我非常高兴。”他阐述了自己对于翻译的见解,也对瞿秋白批评做了回答:

临末,我很感谢你信末所举的两个例子。一,我将“……甚至于比自己还要亲近”译成“较之自己较之别人,还要亲近的人们”,是直译德日两种译本的说法的。这恐怕因为他们的语法中,没有像“甚至于”这样能够简单而确切地表现这口气的字眼的缘故,转几个弯,就成为这么拙笨了。二,将“新的……人”的“人”字译成“人类”,那是我的错误,是太穿凿了之后的错误。(按:后面讲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错误,略)在你未指出之前,我还自以为这见解是很高明的哩,这是必须对于读者,赶紧声明改正的。(《关于翻译的通信》回信1931.12.28,《鲁迅全集》第4卷,第379-386页)半年后,鲁迅将这两封信以《关于翻译的通信》为题,收入《二心集》,公诸于世。依我看,正是这两封信奠定了鲁瞿友谊的基础。

虚怀若谷,从善如流,闻过则喜,这就是鲁迅,真正的鲁迅。

1932年春,鲁瞿第一次见面。9月1日鲁迅夫妇第一次访问瞿秋白;14日瞿秋白夫妇回访鲁迅。从1932年11月到离开上海去瑞金前,瞿秋白曾经四次到鲁迅家避难。鲁迅亲笔书一副古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瞿秋白,瞿秋白则为《鲁迅杂感选集》写了序言。

据冯雪峰回忆,鲁迅非常看重瞿秋白的论文,“闲谈中有好几次微笑着说:‘真是皇皇大论!在国内文艺界,能够写这样论文的,现在还没有第二个人!”’。对瞿秋白的杂文,鲁迅的评价是:“尖锐,明白,‘真有才华”’,但也指出它“深刻性不够、少含蓄,第二遍读起来就有‘一览无余’的感觉,等等的意见。”(冯雪峰:《冯雪峰忆鲁迅》:“‘左联’时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瞿秋白罹难后,《鲁迅书信集》中有十多封提及此事。摘录几段:

它事极确,上月弟曾得确信,然何能为。这在文化上的损失,真是无可比

喻。(《致曹靖华》,见《鲁迅全集》第13卷,第132页)

《死魂灵》的原作,一定比译文好,就是德文译,也比中译好,有些形容辞

之类,我还安排不好,只好略去,不过比两种日文译本却较好,错误也较少。

瞿若不死,译这种书是极相宜的,即此一端,即足判杀人者为罪大恶极。(《致

萧军》,见《鲁迅全集》第13卷,第199页)

从去年冬起,数人集资为它兄印译著,第一本约三十万字(皆论文),由

我任编校,拟于三月初排完,故也颇忙。此本如发卖顺利,则印第二本,算是

完毕。(《致曹靖华》,见《鲁迅全集》第13卷,第293页)

从这几封信函中可以看出:事出之后,鲁迅营救不得,忧心忡忡。“人给你杀掉了,但作品是杀不掉的”。鲁迅决定以出版译著的方式表达对杀人者的反击和对烈士的纪念。他熬病以“诸夏怀霜社”的名义编印出版了这部《海上述林》,“托内山先生寄到日本印成”。鲁迅先生不仅亲编亲校,设计封面、装帧、题签,而且连广告也亲拟。全书670余页,玻璃板插图9幅,佳纸精装,皮脊麻布面,金顶,当时国内的出版界还出不了这样高档的书籍。鲁迅说:“这一本书,中国书没有像这样的讲究的出过,虽则是纪念‘何苦’——瞿氏别名——其实也是纪念我。”(许广平:《关于鲁迅先生的病中日记和宋庆龄先生的来信》,引自《十年携手共艰危》,第12-13页)

上一篇:量具管理制度规范下一篇:四川大学货币银行学2018年第二次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