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心得体会(精选10篇)
1.家校沟通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家长教师合作,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环境》心得体会
班主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个辛苦的差事。这个在学校里最小的“芝麻官”,却拥有庞大的“人脉网”——领导、同事、学生、家长,每天总有忙不完的琐碎事。在这里边,最微妙的关系要数和家长的关系啦,是战友还是对手?总游移在这尴尬的边缘,徘徊,彷徨。董大方老师的报告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的心田,绽放了温馨的花朵。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沟通的方法。
首先,家长和老师是亲密的同志。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我们应该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站在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上,解决问题,实现合作共赢。老师不能高高在上,把家长看做是被教导者,家长也不能把老师看做是服务员而气指颐使。二者在地位和利益上是平等的。
其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要有诚意。诚意才能拉近交流者的距离。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对学生真正关心,特别是当今社会的留守学生较多,父母难得回来一次,那么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要更详尽地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和爱好。比如说,孩子在家里的作业完成情况;用了多长时间;在家里是怎么玩的;都玩些什么;有些什么令人欣喜的事;有什么特长等等。你了解的信息对加深了解学生是有一定帮助的,同时也表示出你对孩子有真正的兴趣。用我们的真诚赢得家长的真诚,从而得到家长的支持,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温馨的环境。
再次,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主动热情地与家长交流,在心理上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过家访;电话联系;校讯通短信交流;召开家长会;接送学生时等方式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密切联系家长,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班上的王凯钰,冯祥龙等同学,主动学习意识差,在家拒绝写作业。我建议家长不要以训斥、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去做,而应更加重视兴趣的培养,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去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不要吝惜我们对孩子的表扬,试着转换一下方式。一段时间后,这两个孩子有了很大转变,考试成绩由原来的D级上升到C级。
最后,注意沟通的方式。尽管良药苦口,我们也尽量不让忠言逆耳。老师千万不要把家访变成了告状会,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站在家长的角度上交流问题。因为用适合对方的方式解决问题,对方才更易于接受。让家长相信你是为孩子好,是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交流的,而不是单纯的膏状。同时,也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孩子只有在心理安全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总之,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只有家长和教师通力合作,才能为孩子搭建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2.家校沟通心得体会 篇二
一件极不起眼的小事, 竟引起家长对学校如此大的意见, 令我感到深深的不安。
这也让我联想起一所投资上亿元的民办学校, 刚创办时, 学校管理规范, 条件非常优越, 学生争相涌入。但时间一长, 由于后勤管理不到位, 学生生活秩序混乱, 时常发生打架现象。个别家长到学校反映情况, 却未能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后来, 在学生生活区, 多次出现群殴的恶性事件, 导致家长对学校失去信心, 学生大面积流失, 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
俗话说:“千里大堤, 毁于蚁穴。”前几年, 不少学校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处理不及时, 激化了家校矛盾, 损害了学校形象。因此, 要想办成让家长满意的学校, 营造和谐的家校关系, 学校就必须虚心接纳和尊重家长的意见, 及时处理问题和沟通交流, 以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只有这样家校教育合力也才能得以体现。
对于“家长投米事件”, 我思虑再三, 召开了专题会议, 深入分析其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探索建立了一套家长意见反馈和处理机制, 设计了《家长意见反馈表》, 主要分为四部分:一是家长意见的内容, 二是学校调查的情况, 三是学校处理的结果, 四是家长阅后的回复。对家长意见的一般处理程序是:首先由部门负责人调查了解实际情况, 并根据学校制度做出恰当的处理, 然后填写《家长意见反馈表》, 由学生带回, 征求家长的意见, 最后再带给答复人。如家长仍不满意, 则根据回复情况, 再次作出处理和答复, 直至家长满意为止。
在“投米事件”发生后, 总务处立即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根据后勤制度对当事人给予了教育和处罚。家长接到反馈表后, 对学校的处理结果很满意, 还特地赶到学校向我表示了歉意, 说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 请求我不要处罚当事人。在此次事件的处理过程中, 由于学校充分尊重了家长, 解决问题做到了有理有节, 从而迅速化解了矛盾, 融洽了家校关系。
为拓宽家长的反映渠道, 学校还设立了家长意见箱, 在“校务公开栏”公布了校长电子信箱和热线电话, 以及教职工的联系方式。同时, 利用每次家长会和家长听课日, 发放《家长建议和意见书》, 多渠道征求家长的意见。近年来, 家长通过不同渠道, 在学生课外阅读、住宿生管理、学困生转化等方面, 给学校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为改进学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即时的沟通, 快捷的处理, 不仅有效地化解了家校之间的误解和隔阂, 塑造了学校的良好形象, 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声誉, 而且使细节管理、精致管理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3.家校携手沟通无限 篇三
一、传统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家校联系中,只是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有限的传递方式与家长联系,绝大部分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很少与学校进行联系,那也就更谈不上沟通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长很难通过以往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加以了解,教师也无法通过这样的家校联系方法了解学生离校之后的表现。这样,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就出现了大块的灰色地带,这就让一部分学生钻了空子。比如写作业,虽然有的老师可能在学校会将学生的作业记录本一个一个地过关,但离校回家后,因为家长的信息不灵通,就无法知道教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学生也就可以借此对家长谎称“没有作业”,进而瞒着家长不写作业。等到交作业的时候,学生可以向老师撒谎,说写完的作业落在家里了。由于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比较少,老师也就无法向家长求证,进而也就听信学生的话,之后也会因为时间长、工作多而将学生忘带作业本的事忘在脑后。这样,学生就会两边撒谎,逃避写作业,也就不能通过写作业对之前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使得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差。学生也会因为习惯性说谎话,而经常不写作业,对学习失去兴趣,使自己变成“后进生”。等到学生变为“后进生”,家长和教师就会开始对学生的问题加以重视,想要将其转化为“优生”,但这时已经为时已晚。
二、利用新手段,创新家校联系方式
1.利用“校讯通”,促进家校沟通
“校讯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家长和教师之间可以实现实时沟通,家长和教师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实时交流信息。如家长可以借助“校讯通”对子女在学校的各种生活学习信息加以了解,并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向老师、学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和老师交流教育心得。而学校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将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信息告知家长,让家长对学生的各种情况加以了解,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等。这样,利用这一信息平台就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桥梁构建起来,促进家校之间相互沟通和联系,使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利用QQ这一通讯方式,促进家校沟通
虽然当前不少家长都愿意和老师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是仍有不少家长“害羞”、怕给老师添“麻烦”,使得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如我班一位家长说:“有时我想打电话跟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一来担心老师比较忙,二来又怕影响老师工作和休息。总之,顾虑太多啦!”为了打消家长怕“麻烦”老师的顾虑,笔者利用QQ这一通讯方式创建了本班家长沟通的QQ群。利用这一常见的通讯方式和家长互相交流,互相探讨教育孩子的方式,并及时解答家长的教育困惑。在QQ群中,家长也可以和其他家长互相交流,也可以表达对老师教育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可以畅所欲言,轻轻松松和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3.建立“家庭联系卡”,促进家校沟通
虽然有许多通讯方式可以促进家校沟通,但是仍有不少家长还是不会使用某些通讯方式或者懒于利用通讯方式了解学生的情况。为此,教师可以建立“家庭联系卡”,让学生采用自评、小组长评价等方式填写自己的在校表现,然后家长结合小组长的评价内容、其他任课教师的意见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写出自己的意见。同时,采用学生自评、家长评定的方法在联系卡上填写学生在家的表现。这样,通过“家庭联系卡”使家校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信息,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促进家校沟通。
三、家校沟通的注意事项
要想促进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最重要的不是沟通方式而是沟通态度。为此,教师和家长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促进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
1.巧用沟通技巧,用真诚的态度加以沟通
教师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态度,要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要注意沟通的技巧,适时向家长传递学生的负面信息,便于家长接受,促进沟通有效进行。
2.要想达到双方共识,实现沟通的真正目的,老师和家长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说真话,摆事实,不可以指责者的身份指责学生的过错。
3.沟通的过程中,双方应当使用文明用语
总之,只有家校利用新手段更新家校沟通的方式,达到实时、互动性的沟通,才有可能实现家校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马忠虎.家校合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家校沟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篇四
2012-06-28 10:23:56 作者:于水燕
来源:府前中学校园网
浏览次数:79 文字大小:【大】【中】【小】
家校沟通心得体会
初三物理
于水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们要充分掌握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发动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确实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一、本着尊重的原则与家长沟通
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切忌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电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每次家访我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我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有时请数学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我们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家访中我表现出了足够的诚心和爱心,讲话也特别注意方式,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尽可能委婉的表达。如果我们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我们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忧,少报喜,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我们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对于个别不太讲理的家长,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5.家校沟通方案 篇五
民主小学六年级一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只有二者的有机整合,教育连续性的特点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教师只有充分和家长取得联系——架起沟通的桥梁,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短短的一段话,多次出现“一致”、“同样”、“志同道合”这样的词语,旨在向我们强调家校形成同步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充满着变化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以前那种单一的、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正逐渐被多元的、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所代替。
家校合作形成合力,教育才不至于5+2=0,这是教育者都已认识到的教育问题,也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如何让家长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走进孩子的心灵,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立足小学班主任的视角,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思考,谈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
要知道孩子都是从一个个独特的家庭中出来的,他们并不是一张张白纸。经验老道的老师往往能从一位学生身上看到其家庭情况和家长的影子。走进一个家庭,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孩子。教师需要教育学生,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引导家长,从而能为提高全民的素质出力。
一、沟通方式,无处不在。
实际而有效的指导是家长们迫切需要的。对于每个年轻的家长们,在为工作忙碌的同时又无不渴望“子成龙,女成凤”,但其中也不乏有一些由于忙碌,加上自身的条件有限,使他们对孩子只有爱的“渴望”,却缺乏爱的“能力”的家长。所以谈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其实是以教师为主动的,对家长具有一定指导的交流。
1、召开有备而来的家长会。
传统的家长会由于缺乏针对性和互动性,因此实效不大。要解决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障碍,就需要我们提供一个平等的舞台,采用一种更实在、更有效的家长会形式。其一,要让家长有“看”的: 班主任要精心布置教室,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墙上,陈列在讲桌上,展示在黑板上。家长们一来,就能发现自己孩子的作品,当然喜不自胜。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赞赏,也是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肯定。
其二,班主任要少说,腾出时间给家长说。
给家长以说话的机会,家长会有被尊重的感觉。虽然有些家长会借故推辞,但内心还是会很高兴的。这样一来,家长与班主任的关系也拉近了一步。家长发言时,最好请他们谈一谈对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或者在教育方面的一些想法。“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家长们的谈话对于我们开展班级工作是大有促进作用的,其他的家长也能够从中受益。在此,要让家长有听的。听老师简单的发言,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还是让他们听听自己孩子的心声。平时孩子与家长的接触虽然很多,但是在家长会这样一种情境下,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期待下,学生可能会吐露平时想说但不敢说、不会说的话。这样一来,学生与家长多了一份沟通,促进了家庭教育这一头,而学生更加一条纽带,把班主任与家长的心连接在一起了。
2、家访是传统而有效的沟通手段。家访中可以采用“听、观、提”三字方针,“听”就是耐心听家长讲孩子的思想状况、个性特点,虚心听取家长对老师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观”是观察学生在家学习的环境是否好,照明条件是否对视力有影响,同时观察家长的教育方法、思想素质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提”指的是如果发现什么问题,及时诚恳地向家长提出改进意见,还要根据家长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他们交换自己的看法,对学生在校表现向家长汇报时,坚持以表扬为主。和家长交谈,力求以心换心,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以自己的真诚获得他们的信任。整个家访过程,气氛和谐融洽,话语情真意切。把学生在校获得的奖励亲自送到学生家,对于孩子、家长来说是无疑是最大的鼓励。据我观察,凡是被家访过的孩子似乎更愿意亲近教师、更懂得“感恩”。
3、现代通讯交流
(1)要想经常联系就可依靠现代的通讯工具了,电话、手机、短信,被很多老师和家长采用---方便、及时和有效。学生考试得了好成绩,发个短信报喜,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学生身体不舒服,及时打个电话通知家长,家长会觉得老师工作细致,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放心;过节过日,发条祝福的话语,家长会感到舒心,感到老师对我们的关心,更愿意与我们配合……电话、短信的交流,虽比不上面对面来得真实与自然,可是却能随时随地,又能应对突发事件,是一种灵活的沟通方式。(2)让班级博客、教师电子邮箱成为家校够通的桥梁。
班级博客因其担当未成年人教育的特殊功能,有别于其他完全开放的网络媒介。因此,班级博客提倡实名制,鼓励学生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聘请家长担任管理员,引领学生过健康的网络生活。博客是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和学校教育的一个窗口,家长可以在这里交流育子经验;而对老师而言,班级博客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得到了家长的更多理解和支持。博客的诞生让老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更频繁、更容易。
6.家校沟通技巧 篇六
实践证明:家校合作是学校搞好各项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家校联系的关键在“沟通”二字,而沟通的是否成功在于“技巧”方面,只有家长与教师双方通过交流彼此的观点、感情,求得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才能达到家校交流的最高境界。好,下面就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策略问题做一下交流
一、运用恰当的谈话方式。包括:
1、在正式谈话开始前,为了避免紧张,可向家长关切地询问孩子的在家生活情况,如:孩子每天什么时候睡觉、起床,平时喜欢和什么人玩,遇到问题一般愿意跟谁说,等等。
2、谈话内容要始终集中在孩子身上,尽量多介绍孩子在校表现,询问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谈论时尽量说“咱们的孩子如何如何,咱们班的孩子怎样怎样”,会让家长觉得很亲切。
3、要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要随便打断家长说话,与此同时还要巧妙答复与引导。如果始终是教师为主,家长可能会厌烦。教师越是乐于倾听,家长就越愿意交流。倾听时可多用开放式的提问,如“为什么”“怎么样”等,尽量少用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对不对”等。
4、尽可能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要说的内容,而不要用“你”来提出要求。如“孩子最近经常迟到,我担心这样会影响上课和学习”,而不是说“别让你的孩子再迟到了,这样会影响学习的”。最后强调一句:“我说明白了吗?”而不能说:你听明白了吗?尽量把责任揽到自己这边。
5、交谈一段时间后可略作总结,如“您的意思是„„”“您刚才说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您看对吗”,等等,以表示理解和认同。
6、在指出学生缺点时不要说“你的孩子今天又犯了什么什么错误”,而要从侧面切入:“你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要是在这几个方面改进一下就更好了!”这样家长会比较容易接受意见,也更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
7、教师与家长谈话态度要真诚、热情,谈话侧重点要因人而异。要讲究说话的艺术性,巧妙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对于较熟悉、性格直爽的家长,可直接进入正题,指出孩子近阶段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并互相商量对策;对于不大熟悉的家长,开始时可拉拉家常,以了解家长的性格,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谈话;
对那些脾气急躁、虚荣心强难以接近的家长,应多提孩子的长处,并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让家长感到自己是受老师尊重和被老师接受的。对于那些谦虚、诚恳有教养的家长,可直接挑明孩子近阶段的问题并商量对策;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其实是很有一套的。像这样的家长就可以让他就自己的家教经验给其他家长做报告,通过这个家长来激发其他家长的家教兴趣的想法,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
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学生的行为不论好坏,都应向家长说明。和家长交流时,教师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差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差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而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因此,应先向家长说明好的部分,使其心情放松后,再说明不好的部分。此时家长较容易接受教师讲述学生要改善的地方,也比较愿意配合教师来协助其改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我们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碰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特别是对我们学校来说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家长都有强烈的维权意识。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凶汉不打笑脸人)。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教师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圆满度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要想对以上沟通技巧掌握自如,首先要求班主任和教师对家长要备好课,对每位家长要了如指掌,至少要对你所要谈话的这个家长的 素质、品行有个大致了解,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前提还是要真诚。
二、掌握非言语技巧。研究表明,交往信息中面部表情占55%,声调占38%,语言占7%,因而与言语交流相配合的非言语交流特别重要。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能使用以下非言语技巧,效果会更好。
1、与家长保持平行的目光交流,避免仰视、俯视的眼光或游离的眼神。
2、用微笑、点头等表示对家长的尊重,用身体前倾间或以“对”或“是”等短语回应来表示对话题饶有兴趣,最好能动笔记录家长谈话的要点。
3、注意力集中,不要边谈边干其他事情,心不在焉。
4、在和家长沟通前、沟通中,要注意观察家长的情绪。当家长情绪不好时,最好不要“追”着家长谈话,可等家长情绪好转时再沟通。
三、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是成功沟通的开始,一般教师可根据所沟通问题的性质灵活选择。
1、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机,在校内或校门口沟通。这类沟通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且不需要回避他人。如,告诉家长孩子在某类活动中表现突出,孩子的仪容仪表该注意一下了,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近期在家休息状况等等。这类沟通能有效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为进一步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2、利用家长来访或家访,在校内一角或学生家里沟通。这类沟通一般需要回避他人,家长一般不大愿意让别人知道,学生也不愿意教师向家长“告状”,所以教师应单独与家长沟通,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告诉家长孩子损坏了公物,学习开小差,注意力下降等等。
3、约见家长来校或利用节假日,在教师办公室或学生家里等不受干扰的地方沟通。这类沟通内容往往较复杂,涉及的问题也较严重。如告诉家长住宿生夜不归宿了,参与打群架了,有攻击、自伤行为倾向等。此时教师可委婉地让家长认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并和家长一起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1、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2、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错了,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没什么大不了的,学会用“多大点事”为自己排解压力和困扰、学会释放,不要让烦恼超过24小时。凡事不要不重视,但也不要揪住不放)。
3、要始终尊重家长。如果家长的嗓门越大,自己讲话的声调就要越轻,速度要越慢。
4、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这是如何发生的?”“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
5、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以后再谈。
6、一些教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所以,教师应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查查看”“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
7、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辩白和表白。
——当沟通无效时。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冷静分析沟通失败的原因,然后尝试采用迂回的沟通策略。一位教师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班里一位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在和家长沟通希望其引起注意的过程中,家长却认为孩子没有问题也不可能有问题,甚至认为教师对 孩子有偏见。对此,这位教师既没有生硬地和家长继续交谈,也没有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放弃教育责任,而是改变了沟通策略。教师首先把有关儿童多动症的文章送给家长阅读,然后主动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经过多次观察,家长渐渐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幼儿相比,确实存在差异,便主动找教师沟通。在教师的建议下,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使孩子得到了及时矫治。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论多难沟通的家长,只要辅以灵活巧妙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确实是为孩子着想的,就能使沟通获得成功。
8、绕开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老人),主动和孩子家庭中较开明的家长进行沟通。
9、在各种建议都无效时,可以说“您想怎么办”或“您有什么要求”等,让家长直接面对问题。
10、推荐一些相关的杂志、书籍给家长阅读,或建议、安排家长参加有关专家讲座,以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认识。
11、家长会时安排家长参加相关活动,用事实说话,让家长自己发现问题。在家长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时,再与其进行沟通。
综上所述,与家长沟通,只要大家用心去做、心怀坦诚、真诚相待、尊重他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学会倾听,学会微笑,学会灵活运用沟通计巧,用真心换真情,有朝一日相信大家会在家校沟通方面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让家长切实成为我们的朋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获得更大的不可估量的帮助和支持,成为家校交流的高手,达到家校交流的最高境界。
几种家校联系的途经与方法
一、班级小型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小型、方便、内容灵活,而且根据目的和内容的不同,班级家长会的规模可大可小,可以开全班家长会,也可以开部分家长座谈会。
全班家长会是为全班学生统一要求召开的,其主要内容有:传达学校及班级工作计划;向家长提出共同搞好班级管理的建议和要求;汇报班级管理工作,征求家长对学校和班级管理工作的意见;针对班级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某些思想倾向和普遍问题,共同研究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组织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体会等。部分家长座谈会则是为了研究解决某些特殊问题而召开的,如女学生的妈妈会等。召开家长会时,可举办小型的学业成绩、劳动成果展览以及文艺、体育表演,使家长们具体地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和发展情况,以激励家长关心、支持班主任工作,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活动。
二、书面联系。书面联系,是班主任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和家长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通过书面联系,班主任可以把学校或班级要开展的重大教育活动,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及时告诉家长,使每个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
三、教师主动出访。家校交流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主动出访,主动出访有它独特的运作模式和作用,也是学校主动介入家庭教育的交流方式
主动出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交换意见、为家长提供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方式。通过班主任主动出访,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并和家长共同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既增强了班主任的高度责任感,又利于教师深入实际,了解社会,密切学校与家庭的关系。
主动出访又分分片拜访和家访两种。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季节,可以对学生家长分片拜访。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对全班学生家庭按远近分片划分,做好“逐片”访问的计划,然后通过信函或 7 者学生带回家的便条,与所选“片”的学生家长约定会面的日期和地点(最好在约定好另外一个时间以防因天气不好而不能行)。见面地点可以选择在附近的比较安静的地方。
四、电话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家庭电话日益普及,电话联系已经成为班主任和家长相互联系的重要手段。它快捷、省时,已成为班主任及时沟通家长最常用的方法。
五、便条或喜报。让学生带回家的匆匆而就、寥寥数语的便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手段。学生的精彩绘画、有趣的发言、优美的作文、好人好事等点滴的进步,都可以成为教师用便条或喜报向家长汇报的内容。便条或喜报可使用一个固定的标记,如一张笑脸或者其他类似的符号。
7.家校沟通心得体会 篇七
关键词:家校沟通,善于倾听,及时反馈,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 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直接参与者, 如何实现家长和学校的有效沟通, 让学生在成长期能快乐、健康、全面发展是班主任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谈一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合作。
一、善于倾听, 加强理解是家校沟通的第一步
在家校沟通前, 我们应该对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做一个详细了解, 必要时给家长支招, 教会他们怎样有效教育子女, 这样更有利于与开展合作, 形成合力。
我班上有一个叫孙某的学生, 进班时成绩还好, 但是有个时期成绩下降非常快, 尤其是英语默写, 每次都错一大半, 家庭作业情况也有很多疑点。经过谈话我知道了他是在校外辅导班做的作业, 对有些答案不确定, 所以就先拿铅笔做, 然后老师帮他检查, 最后他再拿水笔做一遍。对于这样的解释我根本就不认同, 脑子里的念头就是, 这些年轻的家长只管自己舒服, 花点钱把小孩往辅导班一放就什么都不管了, 真是不负责任。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散步经过一个茶楼, 在门口碰到了他的妈妈, 才知道前几年她跟丈夫离婚了, 一个人带孩子, 由于工作的原因导致她根本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每天下班回家时孩子已经睡了, 第二天醒来孩子也已经去上学了, 周一到周五几乎没多少时间跟孩子碰面, 送去辅导班也实在是没办法。听完她的话, 我为没有深入了解情况感到羞愧。于是, 我把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跟她做了一个交流, 建议她:1孩子上初中了, 无论如何一定要利用周末的时间多跟孩子交流, 多跟孩子谈话, 倾听孩子的声音。2找时间去辅导班抽查孩子的学习情况, 跟辅导班的老师多交流几次, 明确每天晚上孩子的学习任务, 既要完成笔头作业, 还要对第二天的默写任务进行抽背, 对于完形、阅读等能力题决不能因为孩子不肯做而帮着做。离开时她表示一定按照我的建议一起来帮助孩子。一段时间之后, 孙某的情况确实有了好转。
这种类型的家长有一定的压力, 有很多要说的话, 有时觉得很无奈。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能静下心来倾听他们诉说, 帮助他们释放心中的压力, 多替他们出谋划策, 让他们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 对于提高家校沟通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二、及时反馈, 加强交流是家校沟通的强心剂
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及时”。学生有了问题, 一定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了解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 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问题解决。这样, 既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又能拉近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距离。
去年我班上的学生徐某, 有一次周练习成绩非常糟糕, 可能由于心情不好, 放晚学时他整理书包特别慢, 于是我走到他身边批评了几句, 不过最后还是鼓励他下次要努力, 细心。本来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当天晚上我在外面散步时, 却接到了他妈妈的电话, 说他在家不肯吃晚饭, 不肯做作业, 就是一直哭, 问我怎么办。我在电话里先问她, 平时他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他妈妈说平时总是鼓励他表扬他, 很少批评他。我立即明白了, 这个孩子长这么大从来没受过什么挫折, 今天被我批评了, 肯定受不了, 如果不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他可能会对老师产生反感, 甚至恨老师, 于是我立刻决定要去他家一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沟通, 徐某终于慢慢平静下来了, 我走的时候, 他向我保证以后一定认真做作业, 认真对待每一次大大小小的考试。
那天的事情, 也许我和徐某通个电话, 安慰一下他就过去了, 但效果肯定没有到他家这么好, 所以我觉得, 家校沟通最重要的是“及时”, 错过了时机, 效果就打折了。
三、发挥语言艺术魅力, 保证家校沟通的有效性
在家校沟通过程中, 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对学生的情况一定要先赞美, 后批评。一个学生在学校只是一个班级的几十分之一, 而在家长的心中就是全部。所以, 教师在和家长交流时要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 可以先谈学生的优点。在家长对教师信任后再婉转指出学生的不足, 这样可以使家长与教师的交流更顺畅, 既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给家长和学生保全了面子。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使学生在今后也容易把自己的心里话和教师倾诉, 愿意让教师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这就是语言艺术魅力带来的成效。
8.平等的家校沟通 篇八
家校沟通通常都会涉及权威的问题,只要父母觉得“孩子在学校上学,自己多少受制于老师”,那么校方的权威感就产生了。因为这样想的父母占多数,从而“老师做权威”也成为一个通常的现象。老师不仅是做孩子的权威,也做家长的权威。
然而,任何的权威感都是我们赋予的,校方的权威感也不例外,如果父母处于平等的心态,对方也很难权威起来。平等的沟通不在于对方怎样,而在于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是平等的,对方没有办法耍大牌,他慢慢就会进入平等。所以要记住:不要讨好老师、去打击或者否认老师,我们直接做一个平等的、认真的、敞开的、尊重的沟通。我们尊重老师,也尊重自己。进入这样一个频道,沟通就会进入建设性的,也只有平等的沟通,才是建设性的。
若达成平等性沟通,须先化解“权威”投射,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不感到自己和学校的关系是“受制于”的关系,而是彼此需要和尊重的关系,我们理应支持学校的选择,但不意味着我们没有选择,我们有很多主体性可以发挥,包括要不要继续在这个学校。一个人越有主体性,就越能感知到自己可以选择、正在选择,主体性越低,就越觉得没办法,觉得受制。这不取决于头脑中的理由和“眼前的现实”,而取决于作为父母的我们,自身内在的权威课题修习得怎样。
尊重老师,也尊重自己
平等的沟通是我们尊重对方,也尊重自己;我们看重对方,也看重自己。在沟通中,是有对方也有我们自己的,如果老师说的无论对错,我们都唯唯诺诺,那在孩子心中就只有老师、没有自己;相反,如果只是觉得这老师水平太差、态度又有问题,看不上眼,那实际上是只有我们自己,没有对方。
平等的沟通,是有对方也有我们自己,就是我们对于老师是有接收性的,我们的心里是准备接收的,老师所讲的合理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就去肯定、吸取,有共同的意愿我们就去感谢和合作。
当我们能够给出老师尊重,我们自然认同老师讲话的合理性,认同他话语里的责任感和爱意,认同他的良好的愿望,我们就可以和他连接。至于一些具体的观点、具体怎么做,我们都能去探讨、去问询,我们抱着一个态度:双方不一定要达成共识,存在不同也是可以的。只有平等的交流,才是有效的、彼此受益的。
具体怎么做
请允许我零散地举例。
A 核准焦点
老师讲了很多话,孩子最近纪律也不好、作业也不积极,不讲卫生等等。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师的话里面,信息量挺大、点很多,我们是无法给出回应的。这时候我们可以去追问:“老师,我觉得您说的话都很重要,您可以一个个地和我讲吗(或您最想告诉我的是什么)”,核准焦点才能推进交流。
B 深入交换
老师说,“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或者“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通常老师在讲这句话想传达的是:孩子有什么问题,反映出家长有哪些地方没做好。通常是有这样的指责和期待在里面。如果我们因此而感到不舒服,那我们就没有发挥,我们自己就没有“站起来”。就好像对方用一句话,给我们穿上了一件衣服,把我们箍得很难受,我们觉得很不舒服、很难过,然后开始不喜欢这个老师。这是父母没有自己的表现,有自己的表现是:双方是平等的,不在意对方说什么,而都能去如实应对。
实际上,这时候可以问:“老师,我同意您说的。那么,您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这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评价或者情绪,而是一个对沟通的推进。孩子是家长的镜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有合理性的,所以我们可以认同。这个认同不是一个手段,不是为了达成一个好的沟通的手段,而是它本来就是可以认同的,这里面是有合理性的。这个推进是:那么你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可能和我看到的不同。有可能你看到了很有价值的东西,那我愿意去听你说的这部分。有可能你看到的只代表的是你的观念、信念,而你的信念和我的信念是不同的,这时候我也允许有不同的信念存在。我会告诉你我是怎么想的。我不会要求自己去适应你,获得你的理解、认同,我也不会把我的信念强加于你,我尊重你的看法,也告诉你我怎样看。
C 转化方向
比如老师讲:“这孩子的自律性太差。”那我们就可以去问:“是,老师,我也这么觉得。那么,您觉得怎么可以去提高一个孩子的自律性呢?”如果老师说要我们多加管理,我们可以继续问“您是说,孩子的自律性来自于我们的约束吗?”
比如老师说:“你看他老是不听讲,他的学习该怎么办?他的成绩这么落后。”我们可以去说:“谢谢您对孩子这么看重,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帮助他呢?”或者可以说:“您觉得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即便老师的话语里含有批判和担心,我们可以去把它扭转为一个探讨。我们可以去请教老师,我们不是以老师为权威,而是去请教。他能够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建议,当然很好;如果他不能够提供,那么他在指责的时候,也会收回或者减少他的指责,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办。
总之,当我们遇到来自老师的期待或批判,我们先感谢老师的看重和关心,然后去请教或者商谈如何转变。不管老师说孩子哪些地方不够好,我们都可以去问:“您是怎么理解的?您觉得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会这样?您对他有什么建议?您觉得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样就把沟通的性质转为建设性的了。
D 表达恳请
有时候老师的做法并非无可商榷,这很自然,老师和我们一样都不是完美的,没有谁应该怎样,当老师出现不当言行的时候我们可以怀着尊重去表达恳请。比如,老师说孩子上课老不听讲和别人说话,然后批评孩子:“你自己不学习,还不让别人学习吗?他怎么老是影响别人,这样我们怎么上课!你这样的学生我教不了了!”
这里面,老师有一个合理性,就是说——他作为老师,去维护课堂的纪律。我们可以肯定这部分,就是和老师说:“老师,我同意您做的。我觉得您说得对。不过,我恳请您只去提醒孩子,不必要去做延伸。如果您提醒他无效,那么您就通知我,我找他谈,您看这样可以吗?”
9.家校沟通的方法 篇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教师在学校做再多的努力,如果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就会事倍功半,和家长联系、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方法、实际操作上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家校联系的方式常用的有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等。家长会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方式,但这种家长会往往流于形式,内容单调,受时间限制,家长的收获甚微。家访是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它不具有普遍性,如果要解决一个共性问题,就难以达到最佳效果,而且教师也不具备这样的时间和精力。
现代化素质教育要求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和不同的成长背景因材施教,要求 家长和老师能及时沟通并改进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创新家校联系的方式,在家庭与学校间搭建快捷、实时、有效的沟通桥梁已是一种必然。
(一)改变家长会的开会方式。改变以往班主任、老师讲,家长听的做法。
调动家长的主动性,让家长兴趣盎然。在请家长的同时,让学生全员参与进来,共同查找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起研讨改进的方法,提高家长会的针对性。同时也把评选“优秀家长”活动贯穿进来,内容涵盖关爱和尊重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长示范作用和积极的家校合作意识等,调动家长参与孩子管理,德育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家长的言传身教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创新家访方式。改变家访“上门访”的单一模式,把电话访、约访、写信访等与上门访结合起来,使其途径与方法多样化,扩大家访面。
比如长托生大礼拜回家可以带一封倍受关切的信函,温馨提示家长关注学生在途中的交通安全,家中防火用电的安全,周末休闲游泳的安全等,让家长体会到学校对学生人身安全的密切关注,也提醒家长百忙之中不忘关心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三)通过课外作业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上完成的。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对教师所传授的思想的认识程度,又往往是在家长帮助下内化的,而课外作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求家长多与孩子在一起,多接触孩子,可以布置家长与孩子合作完成某项实践性的作业,也可以通过在课外作业上留言等方式传递给家长,以便家长进一步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这样的方式能被大多数家长所理解和接受,并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
(四)每个人都建立一张特殊的网络“跟踪表”。
把每一阶段,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需要改进的,都罗列“跟踪表”记录下每个孩子的成长。不能玩游戏,更不能和不良社会青年交朋友。并且在表格中还有“家长回执”一栏,要求家长填写意见、签名,以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成长。
10.家校沟通调查问卷 篇十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是两股巨大的力量,如何使两者的劲使到同一处,使教育的合力达到最大、出现最佳的效果,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迫切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以下关于家庭与学校沟通的调查问卷,请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它将有利于我们工作的改进与协调,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促进孩子的个人发展。
1、您认为加强家校联系,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作用是()A作用很大 B、作用一般C、作用不大D、没有作用
2、您觉得加强家校联系,以下哪种方式你合适你:()
A、家访 B、电话访 C、信访 D、家长会 E、家长到校面谈 F、其它
3、您是否主动到校找老师面谈,了解或反映子女的情况:()A、经常 B、偶尔 C、几乎没有
4、您是否主动打电话给老师了解或反映子女的情况:()A、经常 B、偶尔 C、几乎没有
5、您对子女在校的作息时间是否了解:()A、很清楚 B、不太了解 C、不了解
6、您对子女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是否了解:()A、很清楚 B、不太了解 C、不了解
7、当与子女的意见发生冲突时,您将如何处理:()A、他(或她)考虑事情不周到,我要替他(或她)拿主意 B、听取子女的看法后,一同协调冲突 C、为了不让子女生气,尽量满足他(或她)D、其它
8、您认为孩子除学习外,是否要参加一些其他活动()A、其他活动不应参加 B、课余可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场所 C、其它
9、对于孩子的将来,您的期望是:()
A、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其将来能出人头地,有一番自己的事业。B、期望不大,只希望其将来能自食其力,不再需要父母的供养。C、没什么期望,只希望其将来不要学坏,做违法乱纪的事。
10、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
11、孩子的哪些行为你无法理解?
12、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
【家校沟通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家校合作沟通案例08-22
家校沟通具体案例09-15
家校沟通工作计划08-10
怎样做好家校沟通小学11-04
家校沟通中的策略和艺术07-25
沟通心得总结09-15
沟通管理心得体会09-16
学习《有效沟通》心得体会06-27
有效沟通的心得体会07-09
与学生沟通的心得体会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