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规划范文

2024-10-05

未来的规划范文(精选8篇)

1.未来的规划范文 篇一

未来十年的职业生涯规划

系别:电子通信工程系 班级:应电113班

姓名:白青桃

学号:11041521

3时间:2012年2012年5月8日

我是一名应电专业的高职学生,面对现今日益激烈的社会,想要获得优越的物质生活,就要有良好的资质证明自己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否则将会被社会无情的淘汰。

社会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学历只是发展职业的一个条件。社会同样需要懂技术、动手能力强的人才

机会是平等的,但机会终究有限。我相信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因此我制定了自己的十年发展计划

第一年:也就是今年适应大学生活,熟悉大学环境,在不断的适应大学生活中提

高人际交往能力,多跑图书馆在图书馆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努力学好各科课程尤其是计算机和英语,计算机考取二级证书。

第二年:集中精力搞好专业课学习。英语通过四级考试,另外多考几个与自己切

身相关的证书以就业为首要目标,同时准备另学一门专业,适合自己的,并且自己喜欢的。

第三年:为就业做准备,多收集当今社会的热门职业发展趋向的资料,在假期跟

老师去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

第四年:大学刚毕业在找工作方面,不把目标定的过高,先在一家公司里做一名

普通职员,了解在公司工作需要懂得的知识,学会一些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技术和管理管理公司的方法。

第五、六年:在工作两年后对工作有了一些经验,稳定工作重点干好本职工作。

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争取获得本科学历。

第七至九年:争取工作上获得提升,当上主管后更要充实自己的知识,时刻观察

信息技术的动态,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样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第十年: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自己创办企业,寻求更大的发展

结束语: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都是有限的,若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

成时间和生命的浪费,对于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在校期间要不断调整自己,将自己的规划不断完善;毕业走上岗位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也做好将自己原有计划打碎,重新排列组合的心理准备,以适应新形势,创造新价值。

2.未来的规划范文 篇二

互联网思维消费特征,正在倒逼鞋企转型升级

生在电脑前,长在网络中的“80、90后”,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一代,不知不觉已经成为时尚消费的主力军团。这一现象给我国制鞋企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课题。他们的消费需求与过去有哪些不同呢?先生产,再找市场的传统模式将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呢?带着问题,我们可以一起去探究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进而思考:制鞋企业应该怎样给自己鞋款重新定位?以及,如何科学规划未来的产品架构?

时代在发展,格局在变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进步,年轻一代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加上生活环境的不断优化,人生观、价值观.包括审美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较于“60、70后”,“80、90后”的消费理念有何共同特征?如果我们用好奇心,细微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性,可以粗略归纳出以下四点:一、都有一定外语基础,时尚信息与国际前沿接轨,具有国际化视野:二、从小学画画,美学基础好,审美能力强,懂经典、追时尚、讲流行、选个性;三、对时尚产品的品质要求侧重性价比,崇尚物有所值、物超所值;四。消费观以自我为中心,超前消费者居多。另外,随着广大农村“80、90后”触网数量的扩张,对鞋款时尚、流行的要求将趋向城乡一体化,这也意味着个性化、特色化、时尚化消费的进一步扩张,由此,未来的鞋类市场对产品的设计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来自国外的ZAZR、H&M、M&S、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近几年来风靡一时,就是一个例证。众多的“快时尚品牌”之所以能够成功抢占我国时尚消费市场的先机,只因他们紧跟国际时尚,紧扣了年轻一代的消费心弦。

具有“快时尚”特质的产品既是满足互联网思维的产品,亦已明显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新宠”,并且每年都在呈几何式增长。按传统思维“先生产,再找市场”的工厂模式,将很快会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特征的新模式,即如何利用强有力的研发设计团队,通过精准的消费信息和市场定位进行研究、设计和生产、销售。由于互联网思维消费特征日益显著,市场正倒逼着传统鞋业必须转型升级,“产品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未来,至少具备以下三种类型特点之一的鞋企才更有可能实现持续发展:一是高技术类型的加工制造企业;二是实现高端制造个性化、特色化鞋类产品的品牌企业,三是具有“快时尚品牌”特质的鞋类品牌企业。面对“倒逼”,站在“产品为王”的角度,鞋企应如何把握转型升级?笔者认为,对制鞋企业而言:转型,就是从零部件简易组装型,向高技术企业转型:升级,就是从无法适应市场的微利产品,往研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升级。

“产品为王”时代,如何实现高附加值产品?

鉴于“产品为王”时代的特质,满足场合需求将是未来鞋类产品结构调整的新趋向。西方人最早提出的服饰穿戴T.P.0原则.分别是英文time (时间)、place (地点)、occasion (场合)或objective (目的)的缩写。这就是告诉人们在着装时要考虑时间、地点、目的这三大要素。东方人把着装与一个人的素养与内涵相联系,视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含物质和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同场合的着装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一张一弛,张弛有度”的处世哲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攀升,身处时代跨越期、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一代,对现代服饰、鞋类产品的消费需求,将会沿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轨迹,他们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毕竟我们已经接受并习惯了他们的服饰文化)。未来的消费需求可概括为三个层面:一是生理层面需求,它是以保护身体不受外界伤害为目的,进而追求舒适的基本诉求;二是心理层面需求,主要是追求自我、展现个性、体现品味,以自己认为合不合适为主要追求;三是社会层面需求,关键点是注重场合,符合国际礼仪(穿衣戴帽更多是为他人着想),追求展示文化内涵,丰富多种角色需求(套用一句广告词,“男人有很多面,今天你想秀哪一面?”)。

由此可见,未来鞋类产品将进一步细分,鞋子种类也更为丰富,会呈现立体交叉的状态,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扮演不同角色的需求,将是今后鞋类产品演变的新趋向;高档化,个性化定制服务将会顺势而起;大众化品牌,除了要求“品质”的同时,将会更加侧重于满足产品的“品相”和“品位”诉求。对制鞋企业而言,可以客观地去理解:“品质”依靠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去支撑完成;“品相”依靠增强美学设计,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让产品自己会说话;“品位”依靠文化、典故的植入,让产品更具有艺术灵性,让产品故事能渗透、可传承。

传统的制鞋业是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只是在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定位和不同的做法,传统不是过时,而是因为产业太经典了,才成为传统。由于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渐趋成熟、理性,对于大众化、低价位的产品,要做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我们完全可以用产品的“品相”和“品位”去弥补。西班牙ZARA、Massimo Dutti等品牌的鞋类产品,近几年在中国市场获得巨大的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背后都有着强大的设计和研发团队作支撑,一方面,产品价格与品质匹配,另一方面,产品有主题、有故事,“品相”、“品位”俱佳,以此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首先是自我思维模式的转变,制鞋企业家要相信,一双好鞋子,西方人能做,心灵手巧的东方人一定能做得更好。遵循科学规律,坚守“科技融合品质、艺术融合品相、文化融合品位”的升级信念,有文化、有品位、高附加值的鞋类产品也一定会顺势诞生!

打造“企业核心款”,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

现今,我国鞋类消费理念已经进入成熟时期,品牌鞋企也到了必须要去考究一下鞋类产品的组织架构的关键时候。纵观国内外成熟度比较高的鞋类品牌,其产品架构基本上会用核心款、辅助款、点缀款三个层面去规划,只是每个品牌的定位不同,各个层面产品的占比不同而已,按照不同的占比凭主次、按重点区分产品结构。他们一定都会有自己企业的核心款,也可以说是品牌的形象款。比如:法国品牌TOD'S (托德斯),消费者称之为豆豆鞋、驾驶鞋,就是TOD'S品牌的核心款(品牌形象款),也是他们品牌的永恒主题;意大利品牌Salvatore Ferragamo (菲拉格慕),几款围盖男鞋和多个跟高的浅口女鞋都成为品牌的核心款(品牌形象款),款式样子深入人心,历历在目,都难以从人们记忆中抹去,这就是国外成熟品牌最引为自豪的关键技术要素,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款式基本不变,只做优化和微调。至于他们的辅助款,其来源,也都是以经过多年沉淀提炼、不断优化之后的经典款(基本款)为主,时常会加一些时尚元素,也可以称之为时尚款。他们的点缀款,都是代表国际时尚、潮流的款式,主要起到引领时尚的作用,款式上/设计上普遍比较前卫、新潮,按我们的叫法就是流行款。除了奢侈品牌鞋类产品之外,大众化高端品牌的Clarks (其乐)、Ecco (爱步)、Geox (健乐士)和国内的百丽、达芙妮等成熟品牌,其产品的架构都是如此规划的,也都有他们的企业核心款、辅助款和点缀款。如果用金字塔的形状去体现经典款、时尚款、流行款架构的话,塔尖代表企业核心款(或称经典款),塔中代表时尚款,塔基代表的就是流行款了。我国绝大部分打造品牌的制鞋企业,产品架构尚未成熟,甚至连企业核心款都还没有形成,以致消费者难以形成对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众所周知,近几年流行产品由于量大、供过于求,产量已大幅度地逐年缩减,加上产品生命周期短、库存压力大,致使很多企业不知觉地陷入了资金周转难的困境。跨越时代的过度时期,企业应当将产品重新定位的工作,早日列入议事日程。

探讨一种皮鞋分类的新趋势

本文最后部分,与大家一起探讨未来皮鞋类产品分类的新趋势。根据美国形象管理学的理论,按照国际服饰类产品场合分类与个人着装风格基本原理方法,笔者认为皮鞋类产品种类可作如下划分,供大家参考。

3.不要过度规划自己的未来 篇三

古人云:“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有些人总喜欢事前就进行细枝末节般的设计,这是种习惯,也许只有这样心里才踏实。可计划没有变化快,当现实和设想不同时,心中又会不免阵阵失落。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往事历历在目,突然发现真正按自己计划那样发展的事情少之又少,有些事情甚至是完全与自己的意愿相悖。

美国某中学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班级尘封了30年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重新开启后,惊讶地发现,全班竟然没有一人现在从事的工作和最初的愿望一致。

虽然规划未来很重要,但万事皆在变动,无法预料的各种机遇将不断出现在你面前。并且,这又是个快节奏的世界,环境在变,生活在变,就连我们自己也在变。生活有时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有太多的意料之外,也有太多我们无法预期的不定因素,影响着你并改变着你。因此,现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并且在机会和挑战出现时保持一颗积极的心。真正成功的人是在生活中明确了自己“优先级”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只能在一部分事情上表现出色,然后一股脑地把激情和热忱投入到这些事情上。只要踏踏实实地走好今天的每一步,就是对明天最好的交代。

事情是一步步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的,设计得再好再完美,没有付之行动,也是枉然。万事万物都有其形成的规律,需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毕竟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神话太少了。一点点的努力,一点点的积淀,无需多想,自然而然就会慢慢的达到一定的高度,水到渠成。

有个女孩子顶着一个奶罐,走在小路上,她边走边想,这次卖牛奶的钱可以买一百个鸡蛋,让三只鸡孵化这100个鸡蛋,只要悉心照料,一定会孵化100只小鸡。她又想只要这些小鸡养大了,就可以换一头猪,等到猪肥了,我把它卖掉,换一大笔钱,有了钱我不是还能买一头母牛和一头小牛吗?想到这里,女孩似乎看到了小牛在撒欢,高兴得手足舞蹈起来。结果奶罐从头上掉了下来,摔了个粉碎。女孩傻眼了,她的鸡、猪、小牛全成了泡影。

过度规划自己未来的人,最后只能像故事里这个小女孩一样,沮丧地离开那洒了一地的“财富”空手而归。

而《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看上去傻傻的,没有什么目标,但他忠于职守,遵循“不抛弃,不放弃”的人生准则,发掘自己的全部潜力,最终成为全能型的士兵,成为部队不能缺少的一员。而另外一个人“成才”则是个灵气十足,工于算计,胸有大志的人,他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得很好,但是,过强的目标感,让他忽略了生命中的很多人和事,连连遭到沉重的打击,最后悟出“不抛弃,不放弃”的真谛,完成了彻底的蜕变,才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士兵。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不要过度规划未来,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在行动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每个人都知道计划的重要性,尤其是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中短期计划,可以减少行事的盲目性,使人少走弯路,并且有助于自检、调整和完善。这里所说的是不要“过度”。比如说,一名六七岁的孩童说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就是过度,与其说它是一句豪言壮语,还不如说它只是一个懵懂孩童的天真戏言;一位身无分文、穷困潦倒的人,设想着自己将来要成为亿万富翁,与其说他是凌云壮志,还不如说他是画饼充饥、痴人说梦。

尽管规划未来很重要,但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更重要。因此,大家应努力将手头的事做好,并时时刻刻保持一颗开放的心,这样将得到更多不可预见的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南城的未来更美好范文 篇四

瓯江的南边,规划中的南城拔地而起。北边以南明山为界,东边以大梁山为界,西边以丽龙高速公路为界,西北边基本上以瓯江为界,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这个区的城市功能定位在浙西南地区工业发展的集聚中心,工贸业发展、居住环境优越的城市新区,包括产业核心区、城市功能区、体制试验区。

《丽水市南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南城的各项功能配套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布局。其中,工业用地规划布局为高新技术工业片区、七百秧东部工业片区、七百秧中部工业片区、七百秧南部工业片区;居住用地规划布局将主要集中在金丽温高速公路以北的富岭居住组团,居住类型分为普通城市居住区、拆迁安置区、高级生态居住区等;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布局将大致形成两大片区,一个是以七百秧水库北侧的开发区行政中心为核心,形成的面向工业组团的公共设施中心,另一个是结合富岭居住区组团,形成的面向居住的公共服务中心。同时,在整个南城城市功能布局上还配置有商业中心、综合医院、体育中心、国际物流中心、汽车站等大型配套设施。

5.未来的规划范文 篇五

花季已经成为记忆,雨季也早已离我们远去,黑色的六月我们艰难的渡过,而在被人们比作象牙塔的大学里的生活,我们又将收获些什么? 我们已经触碰到了大学那神秘的面纱,当我们慢慢地揭开面纱时,看到的会是绚丽多彩,璀璨亮丽的风景,还是满目苍痍?

人生好比大海航行,有正确的航线,才不会撞上暗礁,才能顺利地阻挡风雨,才不至于脱离目标,永远无法返航。

因此,经营大学生活,少不了规划。“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白事理的人,硬想使世界适应自己。”合理的规划可以使我们在不适应中,调整适应,从而发展适应,还可以令我们时时鞭策自己,不脱离人生的坐标,更快的到达成功的彼岸。一,自我盘点。

我对音乐,舞蹈,上网,看轻松的书籍,游玩等等都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大一的上半学期花了较多的时间在娱乐活动上,不太注重学习,所以,我首先应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在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发展兴趣爱好;

我的优点:有激情,有动力,做事比较细心,有自知之明,有自己的原则,人际关系可以,偶尔喜欢来个小创新……

我的缺点:1,身体抵抗力较差,所以日后要加强锻炼,天气转暖后要坚持早上跑步; 2,口才有待提高,缺乏演讲经验,日后要多锻炼胆量,参加演讲比赛,多与人交流; 3,贪玩,学习不自觉,不虚心听讲,因此要加强控制能力,多与同学沟通学习; 4,不喜欢制定目标,做事无头理,日后要尽量制定目标,多做有意义的事; 5,英语口语差,数学学得艰难,希望可以从优秀的同学那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方法 ……

二,大学四年的规划:

1,大一,(1),先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处理学习与娱乐的关系,(2),逐步适应大学生活,慢慢了解专业知识,学会利用图书馆,(3),发展人际关系,提高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4),适当地参加学校的活动,珍惜在学生会工作的机会,好好表现自己,(5),学会适应获得与失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6),认真思量,选着适合自己的专业。2,大二,(1),过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通过会计考试,(2),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假期可以打工实践,(3),为大三学习专业知识做准备,正确规划,准备英语六级考试,(4),面对新一届师弟师妹,要做好表率作用,具备一个学姐应有的宽容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培养气质与修养,(5),加强能力培训——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处事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争取入党。

3,大三,(1),过英语六级,可以的话,过计算机三级,决定是否考研,(2),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现实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3),争取把学习成绩提上更高峰,.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及应聘能力.,规划以后的工作

去向;

(4),提高求职技能,搜集与该专业相关的公司的信息,向学姐学长们寻求工作求职经验,多观摩人才招聘会,掌握简历、求职信的写法及其技巧,了解并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预习模拟面试,(5),适当的考取多种证件,尝试多种发展渠道。4,大四,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一年.要珍惜这大学最后的时光 学习仍然是主旋律,(1),工作申请,争取就业,工作去向与目标要更切合实际,(2),对前三年做一个总结,回顾自己所得,看是否达到规划,(3),最好能开始工作实践,强化求职技巧,三,其他:

1,慎重对待爱情。

有人曾将校园生活比喻成塞壬女妖的诱惑,大学生活很多彩,很美,但也处处充满诱惑,我们要懂得取舍,要耐得住寂寞,在激情中把握分寸,在别人羡慕的眼神中找回自我。2,要培养自己具备团队意识,要诚信,有责任心……

3,懂节约,合理用钱,不攀比,懂实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但是,无论眼底闪过多少刀光剑影,只要没有付诸行动,那么,一切都仅仅只是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

大一的上半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很快就会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恐惧,在和以前的同学的交流中得知,很多大学都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了。”或许现在我当真不知道自己还在混沌中,但我会记住朋友给我的一句话:“不要让意志被轻浮的气氛消磨,不要让理想在虚荣中变质,守住心灵的一片净土。” 我不知道大学生活会教会我多少东西,但我不希望,在以后回想大学时光时会是一片空白,我希望在我揭开大学面纱的刹那,看到的会是充满希望,前途无限的未来……

6.大学四年的规划以及未来规划 篇六

萨里国际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

09一班刘妍妮

大学四年的规划以及未来规划

从埋头苦读的高中生话一下子过渡到大学,我需要一个系统的规划,无论是为以后工作的打算还是为自己能力的提升,这个规划都将成为我努力奋斗的标尺。

很多大学新生认为自己终于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杀了出来,可以松一口气了,希望在大学里好好享乐一番,因而容易产生松懈、浮躁心理,致使学习动力不足。其次,高中阶段很多同学把整个心思都扑在学习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造成兴趣狭窄,特长缺乏,一旦进入大学,他们迫切想补偿回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各种各样的兴趣上,而逐渐忽略了学习。再者,高中阶段,学习时间高度密集,是被动型管理,大学学习则是自主管理,很多人在这两个阶段的交接中,一时难以适应。所以,首先摆在新生面前的问题就是怎样进入主动学习的角色,尽快制订学习计划。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殿堂,也是寻求知识的场所。它需要同学们积极主动挖掘知识,研究学问,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古谚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后,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要学会运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去获取大量信息,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遇到难题时要学会与同学互相协作探讨,这种自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业成绩。刚刚毕业的阿炜建议新生们“要多多旁听外系的课程,如会计、法律、摄影、口才、投资等,以拓宽自己的眼界。在你走上工作岗位后,你会发觉那些知识是非常实用的。而一旦走出校门,你就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免费资源了。”

首先,大学一年级: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规划意识。

来到萨里学院首先必须完成的就是通过雅思考试。但对于大一上半学期,我准备先适应一下大学的生活,争取学好每一课不掉队,而且争取做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因为上半学期还不算很忙,所以我会选择看看课外书,听听英文带,看看英文电影。一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还有要积极参加学院以及学校的活动,多给自己提供锻炼的机会,多跟学哥学姐交流。再有,就是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大学不想高中,圈子很小,只要搞好跟自己班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就好。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社会很复杂也很简单,关键看你怎样处理。这个寒假,我准备出去学雅思的预备以及基础课,还有下学期通过四级考试。最重要的还是学好各门基础课。

大学二年级,首先是继续在周末去上雅思课,因为大三之前的最大任务就是雅思。至于要开设的微观经济学以及管理学,我虽然还不大了解,但肯定不会简单,应该天天上自习,而且上课不能睡觉,可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继续增强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下学期要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大学三年级,首先我先不准备考研,所以大三的时候课会少一半!我会利用大部分的时间找机会实习,搜索公司信息,同时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参加和自己专业有关的活动,与同学交流求职工作的心得体会,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也想老师和一些毕业人士请教求职的一些相关问题。而且应该去学习一下日语,在进一步加强英语口语交流的能力。

大学四年级,我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任务。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度自己前三年的学习和工作做一个总结,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作出果断的决定,为下一步做好充分准备。还有,我准备在大学毕业之前通过大学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以及相关与就业有密切关系的证件。

再次进行职业规划。首先进行的是自我评估。学生可根据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评价,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职业兴趣点。比如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是经济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擅长哪些技能如分析,对数字敏感,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可从中查找出自己的一些弱点,如抗压力能力、合作能力较弱,考虑问题深度不够,文字表达能力不佳等,以便今后及时改进和加强。

其次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主攻方向也就是梦想,但首先要细化自己的目标,如毕业后争取进入知名的大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市场推广工作。短期目标确立一般应着眼于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例如,参加相关的能力培训或证书资格考试等。

毕业后,我想找到一份工作后再去考研,可能会到国外也可能在国内。而工作的主要方向就是一些跨国公司,与我的专业基本吻合。还有我主要的缺点是缺乏毅力,这是个很致命的问题,我应该尽快克服。还有必须在这几年坚持做的1.看书2.交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特别是在中国,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3.计划:每年要有大目标,每月要有中目标,每天要有小目标4.多去接触社会5.培养个人情商。

未来是光明的,同时又是充满希望和荆棘的。只有通过我自己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上述的梦想和规划,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萨里国际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

7.智慧城市:以标准规划未来 篇七

2014年5月9日, 由十多家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及金融机构发起的“中国智慧城市投资联合体”在京成立, 以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2014年5月15日, 国家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举办“2014智慧城市论坛”, 论坛指出“2014年堪称‘智慧城市落地元年’”。

这缘于前些时日国务院印发的纲领性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明确要求, 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绘制了路线图。

2014年5月29~30日, 中国北京“国际城市智能化技术与服务大会”又隆重召开, 主题是“新概念新智能智能激活城市神经科技开启城市智慧”。同期进行了“亚太智慧城市论坛主题大会”, 并举行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城市信息化建设培训班启动仪式。

一段时间以来, 社会上关于智慧城市的联盟也不断涌现, 尝试新的探索和运作, 如: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等等。

智慧城市热度超前, 将近沸腾, 尤其在发展中的中国。在这种沸腾中, 我们认为, 必须有更多冷静的思考。

继上期《中国标准化》刊出一批关于智慧城市标准化的专家论点后, 本期杂志推出“智慧城市:愿景与现实的思考”续篇, 主要针对目前我国这一炙手可热的领域, 查问题、找不足、思对策、议发展, 荟萃各种有价值的见解, 多角度剖析和观察, 深入地持续地思考。

我们的角度不仅看“喜”, 也看“忧”, 因为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 现在正“在路上”, 有许多喜忧参半的事儿——我们认为。

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很烫!

智慧城市的热度,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火如荼的发展, 人们对更现代化的经济、生活方式越来越热烈的向往和需求, 一路走高, 引燃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突破。

目前, 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等城市相继提出智慧城市战略举措, 我国已有两百多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相关规划。尤其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 在方兴未艾的新型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 智慧城市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向, 这已是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很急!

“据调研, 智慧城市标准缺失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三大问题之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主任戴红说。她是在出席2014年2月24日中国桂林“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交流会”时作此表述的。“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交流会”吸引了来自ISO、IEC、ITU等三大国际标准组织, 以及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等国约150名国内外智慧城市领域专家到场, 切磋、研讨, 问道智慧城市标准化。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指出, 智慧城市标准是智慧城市有序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调研认为, 没有统一标准支撑, 往往会造成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由于各地对智慧城市理解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有可能造成各个城市盲目建设、城市间应用造成更多孤岛和难以联通的问题, 导致智慧城市“不智慧”的局面。

智能和智慧是一回事吗

智能和智慧是一回事吗?

不一样!从字眼上的区别就很明白。但许多地方、许多人似乎不明白。哪怕同一篇文章中描述同样的事物, 有作者措辞时会忽而智能、忽而智慧, 随意辗转于这两个词之间, 觉得是同义词, 更有甚者, 市长签署的红头文件中也出现类似随意的变换, 将其当成一回事, 没意识到个中差别。其实, 或算近义词吧, 在和城市建设组合到一起的时候, “智能化”和“智慧化”并不是一回事。这个分不清, 恐怕搞不好智慧城市建设。

面对当前铺天盖地的智慧城市舆论中这一或隐或现的问题, 中软公司云计算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冯宇彦坦言:“智能与智慧, 说的是事物的两个角度。”他用了3个词给记者进行阐释——自动、互动、联动。“我的理解, 智慧城市是自动的、是互动的、是联动的。智能, 强调了自动这一层面, 但仅有智能太片面了。智慧则不一样, 强调互动, 交互性, 要互相沟通;强调联动, 秩序性, 要相互协作。”

“有人肯定会混淆这个概念, 比如智能电网, 你可以理解在设备一级、线路一级, 它本身有这个智能性, 能够自动化处理某一事务, 但是智慧呢, 要求这个自动线路还可以跟以前的知识库、跟其他子系统、多个单元之间产生互动, 预见可能发生的情况, 主动协商, 联动处理, 所以说智慧代表了更高层级, 要把各件事结合起来, 走经验, 综合判断, 从整体上系统解决, 再比如智慧医疗, 因为要结合各方情况包括社保、医院等, 不只局限在卫生局层面, 而具体到某一单元比如智能救护车, 我们可以称它智能的。”冯宇彦说。

“走经验, ”冯宇彦说这话时指了指脑袋, “意思就是过脑子。比如膝跳反射, 你扎一下膝盖会自动弹跳, 是自动反射, 但没经过脑袋。”

“智慧城市讲的是人的智慧, 我们许多信息化的产品是智能的, 不是智慧的, ”谈到这个话题,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秘书长熊垓智援用李克强总理关于“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求, 宕开来讲, 延伸解读, “以人为核心, 脱离了人那不叫智慧, 那叫智能,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误解了, 以为通过信息化的建设,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通过所有这些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好了, 那就是智慧城市, 大错特错, 它最多只是叫物理层面的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 但不是智慧城市的全部。”

北京邮电大学钟义信教授在“2014智慧城市论坛”上发表演讲

熊垓智指出, 智慧城市是要把智能的技术、智能的产品, 通过人的操纵、人的管理, 互联互通, 服务于人, 智慧是以人为核心的, 它离开了人是没有用的, 所有的需求都是围绕人在转, 一是人的管控, 二是围绕人的需求, 让它服务于人。

2014年5月15日, 在“2014智慧城市论坛”上,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童腾飞在作关于智慧北京的主题演讲时称:“不要以为计算机的智慧能代替人的智慧。”软件和计算机的智能总有局限性, 人的智慧是无限的, 要让人的智慧融入到系统智慧当中来。

“我觉得, 标准化研究的首要内容是术语的含义和定义, 其次才是具体技术标准和规范。这是因为, 一切技术标准和规范都建立在对相关术语的准确定义的基础上。术语定义失之毫厘就会导致标准规范差之千里。”2014年5月20日, 国际信息研究学会名誉主席、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钟义信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所谓“谋定而后动”, 概念先要弄清。因此, 冯宇彦也提出, 现在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当务之急是要完成对智慧的定义。这是智慧城市标准化的第一步。“第一个标准, 在通用标准里, 关于术语和定义, 尽快形成结论, 形成规范。”他禁不住使用了强调的语气。

安全, 不该被忽略的基础

让人欢喜让人忧!

XP停止服务, 银行终端或许潜在风险——这是2014年4月8日美国微软停止windows XP系统服务之际, 媒体关于金融安全的关注。中国网民有些不开心, 甚至多少有些担心。因为大家普遍感受到互联网界不可控因素无形中存在。没办法!技术是别人的, 所以被动, 无可奈何, 哪怕——有朝一日“我为鱼肉”……

网络安全是第一要务——熊垓智强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具有完整中国知识产权的可控的技术”被他屡次提及。

熊垓智说:“智慧城市不安全, 是白建的。”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像XP引发的效应一样, 技术命脉被别人掌控的话, 很多事情是你自己决定不了的。对此, 熊垓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风筝线要掌握在中国人手中”。

“所以说, 我建议以北斗技术为核心建立智慧城市标准体系, 因为北斗是中国的, 中国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

好消息!2014年4月28日, 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召开。

这从国家层面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科学发展归口管理;这在北斗系统工程建设和应用推广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这对确立北斗系统在国防和国家应用主导地位, 扭转我时空基准受制于人、依赖于人局面具有重大意义。田世宏在会上指出:“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要树立中国的标准, 意义重大, 但任重道远。北斗标准化工作要紧密跟踪国际形势, 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让中国标准走出去, 从而带动中国技术、服务走出去。”

好消息!2014年4月21日, 在中国TD-LTE产业发展研讨会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奚国华称, 2014年中国主导的4G标准将覆盖全球30亿人。

“因为4G是中国的, 4G同时是国际标准, 也是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 ”熊垓智表示, “智慧城市, 标准引领, 我们在制修订标准时要把技术安全、可控等因素考虑进去, 不能从根本上忽略了安全第一这个问题。”

张永刚,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副总工程师、城市物联网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到, 目前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中面临“采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不多”问题, “来源于国外的一些成熟品牌的产品、技术几乎占领了中国智能建筑80%市场, 比如我们做智能建筑的楼控系统, 大多数采用西门子等国外企业的产品, 在售后和系统维护方面, 已经显露出受限端倪。”

“这和之前国内缺少支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的标准有关。”张永刚指出。

做接地气的标准

3级标准化工作推进机制, 5个已立项国家标准, 7类智慧城市标准框架。

记者参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最新“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发展规划”, 了解到我国目前已经正式立项5个智慧城市国家标准, 分别是《智慧城市SOA标准应用指南》、《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2部分:信息化应用和服务》、《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3部分:建设管理》;下一步拟重点研制标准领域涵盖基础标准、支撑技术标准、建设管理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应用标准等领域;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框架, 涉及总体、支撑技术和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宜居、管理和服务、产业和经济、安全保障等7大类别的标准。

参与标准制定起草单位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中电28所、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北京海淀区信息办、上海浦东智慧城市研究院、南京市信息中心、扬州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雅安市经信委、大唐软件、浪潮、东软、华为、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等, 成员包括技术研究机构、高校、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 来自各个层面。

而在国家智慧城市标准推进机制工作规划中, 2014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文建立了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项目工作组3级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 从上到下, 群策群力, 分工明确, 职责落地, 社会单元多环节介入, 项目分类不留下死角。

为了什么?

作为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成员单位之一的代表, 熊垓智的理解是:为了做接地气的标准。

“接地气, 我的意思是要贴民生, ”熊垓智说, “让大多数老百姓满意了, 让老百姓得实惠, 才真正做到了智慧。”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机制, 综合各方智慧,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的视线交集、产业链各环节的观点融汇, “众智成城”, 最大程度地实现普适的民意, 解决基层的矛盾。兼顾社会各方利益, 妥善处理民生关切。一句话:关注民生不留死角。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今后一个时期, 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一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 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于是, 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话题——进城农民工城市化问题在各方讨论中被抬上了桌面。

“这是一个弱势群体, 很容易被忽略, 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熊垓智表示,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正在研究关于对在城市工作中农民工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体系。”

于是, 在顶层规划中就有了下面更接地气的讨论——

“建议城市建立农民工电子档案, 实现职业能力与人力资源信息实时共享;”

“建议城市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医疗保险跨地域一卡通制度;”

“建议推进计划生育异地信息化建设;”

“建议关注打工子弟义务教育!”

……

其实, 得益于科学的工作机制, 这种讨论还会有很多……

关注老龄化的诉求

济南市区的一辆出租车上。

出租车司机无意中说了这样一个新型“潜规则”——这是一些司机在出租车打车软件投运后“因势利导”总结出的——“尽管打车软件由于安全等问题正遭受争议, 但应用以来却投巧地反映出一些客源信息, 我们根据电子订单中显示的始发地和目的地信息, 就能大致判断出是哪些类别的顾客, 不过, 我们在一些小圈子里, 投巧地反映出些客源信息, 我们根的顾的顾客, 不过我, 我们在一些小圈子里, 有一种几类人‘优先不拉’的说法, 譬如一看目的地是到妇幼保健院的, 多是孕妇或抱小孩的, 一看是到养老院的, 多是老年人……”不可思议的是, 或许受到当代的关于中国大妈摔倒扶不扶的道德怪论影响, 因为司机本人就有拉一病发老人被赖上而赔了许多钱的经历, 被他们列入不拉范围的, 竟然多是“老幼病残孕”等弱势群体系列!

加之打车软件关于未照顾老年群体多不太懂智能手机而无法使用的欠缺, 这项现代智能交通进程中的信息技术转化, 暴露了些许进步的主流下的小问题, 引起了些许市场乱象, 些许不规范之处, 亟需相关标准、制息息技术转化, 暴露了些许些许进步的主些许些许度进行完善!

“打车软件, 现在就没有这方面的标准、规范。”业内人士指出。更有甚者, 据了解, 目前我国已经发布和正在制定的国家或行业标准里, 在智能交通领域, 对老龄化人群的关注尚是空白!

这对实质上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而言, 委实是一种不该的忽略!其实打车软件现象已经从侧面暴露了这种忽视。“这就提醒我们在进行有些产品设计的时候, 要关注到这个方面。”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副总工程师台宪清对记者说。

作为未来智慧城市服务对象中重要人群, 老龄化人群已经和正在涌要人群, 老龄化人群已经和正在涌现出大量诉求。智慧城市标准化, 理应直面老龄化社会问题, 拿出相应解决方案。台宪清说:“特别是在智慧医疗、老人突发事件应急上, 市场很大, 需求很大, 所以关注也要更多。”

或者, 我们对老龄问题的标准化, 已经意识到重要性和紧迫性, 但对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于“上一代”老年人的关注, 好像被理所当然地遗忘了!

“关注老龄化需求, 这是一个很有必要的提议!”2014年“国际城市智能化技术与服务大会”会议代表普遍认为。不要以为信息技术是很前端的东西, 就和老年人无缘, 信息技术发展进步的红利, 最好兼顾到各个角落, 更何况是老龄化社会的主角?

到了统筹的时候

“现在智慧城市建设是发展热点, 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出现产品交叉、应用交叉、运用交叉, 包括标准交叉, 现在是比较复杂的, 这一点我们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感受是非常深刻的, 希望我们能够做好标准的协调、编制工作, 确实能够避免我们标准的重复编制, 避免我们在应用当中采标无所依循, 当然了, 在这个方面确确实实需要国家很多部门都要采取融合的心态, 能够使我们标准的编制工作也能够融合。”在2014年4月24日召实需也能也够融够合。”在2014年4月24日召开的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 来自住建部的代表如是建言。

对此,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袁媛亦有同感。她对记者说:“统筹是现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工作当务之急。”必须看到, 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级的领导机构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 从而造成在智慧城市建设问题上政出多门, 多头管理, 各自有各自的不同体系和见解, 导致各地方政府疲于应对, 与此同时, 标准化工作也陷入“乱向”中, 企业和专家资源将不断被占用和重复建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开展关于成立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等组织和机制建设, 正当其时。

据了解, 此前, 只在去年, 2013年7月, 工信部牵头编写了《智慧城市实践指南》, 并发布了《中国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2013年10月, 住建部牵头编写出版了《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一书;行业和地方各有关方面针对智慧城市标准化进行了一系列运作及探索。“到了统筹的时候。”袁媛说。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住建部等有关部委, 建立国家层面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织, 从国家层面规划智慧城市标准战略、标准体系, 整体协调各相关标准组织的工作, 将加强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 值得期待。

“统筹规划, 协调开展, 还需要国际国内同步。”袁媛对记者称。正像ISO副主席伊丽莎白·斯坦福·布拉哈女士在出席2014年中国桂林“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交流会”时所说一样——“智慧城市需要智慧的交流”, 袁媛认为,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需要更多的融合和共享, 需要统筹考虑。

的确如此, 统筹, 堪称智慧城市发展元年一大主旋律。

实践和标准的关系

2014年4月29日, 正在开会的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盛雪锋接到了记者的电话, 除了必要的礼节, 还有关于智慧政务建设话题的延续。

盛雪锋对智慧城市尤其是智慧政务建设一直非常专注。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 结合国内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先行区域——浦东新区的实践, 他反复强调“智慧政务创新实践为国家标准体系建立作铺垫”。通过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先行先试, 浦东新区在智慧政务等领域逐步探索出有益经验、有价值的积累。“这些创新工作和实践都为现在建立国家层面的智慧政务标准体系、制修订相关标准及一系列智慧政务标准化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盛雪锋说。

业内人士认为, 尽管国内各有关方面前期对智慧城市建设各有探索及运作, 但在标准化的一盘棋下, 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转化为智慧城市标准化的基础性贡献, 成为参考依据和铺垫。

“智慧城市标准化不是一下子要做全新的标准, 新制定的标准也不是越多越好, ”袁媛表示,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思路, 首先要对现有的跟智慧城市紧密相关的标准进行梳理, 有许多标准是直接可用的, 可以直接引用和纳入到体系中, 其次才是看有哪些需要制定新的标准, 以及有的放矢进行具体应用领域标准化工作。”

各种实践成果为标准化提供铺垫和贡献, 标准反过来应用贯彻到实践中去, 并把效果和问题与时俱进地反馈到标准中来, 这样的标准会更实用。关于这个问题, 国家卫生信息共享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专家冯东雷, 在2014年4月2日第四届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暨第二届智慧医疗健康中国论坛上, 接受本刊记者现场采访时说:“到去年为止, 基本上我们围绕健康档案、电子病例这两个主要的需要共享的标准做了很多工作, 不过我们开始从制定标准转化成标准测评, 因为标准制定出来只是文本, 这个东西到底开发商、行业用户用了没用无法验证, 卫生部就做了一个标准复核型测评工作, 对医院和区域卫生机构测评。”

正如盛雪锋所言, 标准不是标准化工作的目标, 不做“实验室的标准”,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刘璇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进一步指出, 像智慧医疗标准, 还要贴近实际, 比如在浙江, 智慧医疗标准化要贴近浙江智慧医疗建设的实际情况, 满足建设的需求, 符合科学的进程, 围绕建设发展的目标进行, 确保标准体系的全面性与适宜性。

“让标准出效果才是目的, 国家要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强化标准的门槛准入机制, 都有助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杨琪也对记者说。

产城结合

姚占成, 一位中国普通农民。

他做了一个梦。他羡慕二十出头的女儿每天网购, 不用出门就能买到许多东西送到城里的单位去。或者有朝一日, 他家种的蔬菜也可以一点鼠标就通过电子销售的方式卖出去。“这样我就可以扩大种植范围、农场面积!”他想。尽管村里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多、有不少土地能承包, 但许多农活儿忙不过来, 目前除了自己家承包地外, 他只额外包下了进城开饭馆的弟弟名下几亩地。

姚占成梦想中的农业信息化情景, 是不是现代化农业的一种乌托邦?智慧时代来兮, 这个问号, 叩人心扉……

“城镇化第一推动是农业!”台宪清说。

“农业不实现现代化, 智慧城市建设远未成功, ”熊垓智说, “要实行产城结合。”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 带动国家产业发展, 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产业。农民是中国的最大群体, 农业问题关乎根本。“智慧城市建设要发展智慧农业, 把智慧农业和智慧城市联结起来。”不把“三农”考虑进去的智慧城市建设, 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熊垓智强调。其实, 作家路遥在创作中国城乡题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时即有过这样的思索和论证:必须达成全社会的共识——农村的问题也就是城市的问题, 是我们共有的问题。

张永刚针对目前外国企业品牌占据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半壁以上江山现状, 不约而同提及产业发展问题。“智慧城市是个趋势, 也是机遇, 智慧城市建设红利, 现在中国获取的只是劳动力成本层面的微薄部分。”张永刚指出, 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 发展壮大国内民族产业, 振兴民族品牌, 特别是智能建筑、家居产业, 在标准设计上介入, 这是大有可为的。

新能源是产业发展的一个热点, 当智慧城市和新能源相遇, 当热点和热点相碰, 我们间接听到了一些喜讯。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 和智能电网密切相关,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能电网建设, 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安全、可靠、清洁、高效、互动的电能供应, 智能电网必须关注向绿色能源发展方式转变,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发展, 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我国智能电网近年来是走在世界前端的, 引领了全球相关能源产业发展, 标准化也建功国际, 为中国获取全球市场话语权开了好头, ”面对记者,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副主任刘永东介绍, “在坚强电网标准化工作方面, 以特高压为代表, 我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首套特高压交流技术标准体系, 形成了77项技术标准,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输变电标准体系, 批准发布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等基础标准, 形成了符合IEC 61850系列标准的我国标准。”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近日发出一份通知, 要求国家机关进行信息类协议供货强制节能产品采购时, 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Windows8操作系统。有猜测认为, 此举或是出于网络安全方面考虑, 但业内同时分析, 这可能会给国产系统带来发展良机。巧合的是, 媒体称, 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近日曾表示, 工信部将继续加大力度支持中国Linux操作系统的研发应用。

戴红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智慧城市是所谓“系统的系统”, 她说, 其目标是使得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

在钟义信教授看来, 对此有如下见解。钟义信对本刊记者介绍, 智慧城市建设要强调复杂系统工程方法。“任何城市都由众多不同功能的系统组成, 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则是由这些系统所构成的复杂综合系统。因此,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运用复杂系统工程的方法, 把城市如实地看作是国家和周边环境中的一个开放复杂大系统, 准确认识城市系统与国家和区域大环境、城市系统与城市内部的各种业务功能系统、城市系统与市内区域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在此基础上做好统筹全局的规划和顶层设计, 制定协同合作实施规划的路线图。”

来自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和总体组的信息显示:“接下来, 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关键标准的制定, 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智慧城市工作, 同时大力推进智慧城市标准的应用推广。我们希望, 在2016年能初步建立中国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 积极将中国的标准制定成果贡献到国际, 同时建立智慧城市标准服务体系, 为中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标准的咨询、培训、测试、评价等服务, 切实支撑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014年5月2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发布消息——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要求,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并列出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内容, “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标准”得到进一步明确。

记者调研发现,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深入分析标准化需求, 系统谋划标准体系, 明确工作的重点领域及未来几年急需制修订的关键标准, 以便系统有效地支撑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有关工作正紧锣密鼓展开。

8.未来世界的“交通规划师” 篇八

当一种别名为“海绵宝宝的低等生命闯入科学家视野的时候,对于脑和智慧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不禁又怀疑起来。

此“海绵宝宝”非彼海绵宝宝

当然啦,这里的“海绵宝宝”绝不是美国动画片中那个穿方裤子的家伙。不过与那家伙有些类似,作为古老而又神秘的低等原生生物,被科学家命名为黄色多头绒泡菌的“海绵宝宝”也是黄色的,而且跟动画片中的海绵宝宝一样,具有身体被破坏之后可以恢复原状的强大本领。

黄色多头绒泡菌存在于地球上已经数亿年之久了。不过这种生物并不罕见,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那么就会在森林里、落叶间、朽木边甚至自家花园里发现它们的踪影。它们总是喜欢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静静地爬行。如果你发现某个堆着树叶或垃圾的地方,有一些黄黄的黏糊糊的东西在成片移动,而且这些东西爬过的地方留下了一些黏液,那么你看到的很可能就是“海绵宝宝”——黄色多头绒泡菌了。

叫“菌”不是菌的“变形魔法师”

黄色多头绒泡菌是黏液菌的一种,它们曾因表现出一些与真菌极为相似的特征而被列入菌界,但它们实际上却是一种无脑的胶状变形虫,属于原生动物门。

作为虫子,黄色多头绒泡菌只由一个细胞组成。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细胞都包含着数百万的核酸、DNA小液囊、酶和蛋白质,而且还是一个可以任意改变形状的“变形魔法师”。

可以说,变形是黄色多头绒泡菌最拿手的本领之一。它们平时都喜欢附在朽木、枯叶等物质上,然后沿着一定的路径寻找食物。它们非常团结,喜欢集体行动,从来不怕同伴太多,而是多多益善。一旦遇上同伴,黄色多头绒泡菌们就会彼此抱成团,然后联合在一起行动,看起来就像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不过在外形上合为一体的黄色多头绒泡菌军团并不存在队伍太大而尾大不掉的麻烦,事实上,它的行动要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组织都更加灵活。黄色多头绒泡菌军团的整体形状可以像水或流沙一样发生随意扭曲、变形,并且会因环境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外形,比如在森林里,它会变成一个大黄球,在树叶上,它会变成一片“黄斑”,而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它则会变幻出类似珊瑚分枝的错综复杂的美妙结构。不可思议的是,它还可以被随意切割,切割之后,小颗粒们又会重新粘合在一起、使军团恢复到原先的样子——如此看来,黄色多头绒泡菌,才是真正杀不死的“小强”!

不一般的“吃货”

不论黄色多头绒泡菌军团是何种形状,有一点是永远无法改变的——爱美食。如果你看过《变形怪体》,那么或许就不难想象,当黄色多头绒泡菌军团遇见美食时是如何扑上去的——没错,它们正是这样,一遇见美食就迅速行动,从四面八方将食物包围起来,然后很快将它消灭掉。

此外,黄色多头绒泡菌还是相当挑剔又高水平的美食专家。一名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她精心准备了11种不同食物,然后将黄色多头绒泡菌放在这11种食物的中间。令她感到惊讶不已的是,这些挑剔的“吃货”只对这11道美食中的其中一道产生了浓厚兴趣,而这道“菜”,由2/3蛋白质和1/3碳水化合物构成,正是对黄色多头绒泡菌的生长最为有利的一道食物。

走迷宫“超级能手”

对一个吃货来讲,恐怕没有比美食更值得追求的诱惑了。黄色多头绒泡菌也是如此,它们可以为美食无所而不往——为得到美食,它们在人类的实验室里摇身一变,成了走迷宫的“超级能手”。

2000年,日本科学家中垣俊之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人为布置一个塑料迷宫,然后将一个黄色多头绒泡菌军团切碎、随意撒在迷宫中。实验中,中垣俊之等人发现,这些被切碎的小点开始在迷宫里迅速分散、寻找着它们的同伴。当一个小点遇到另一个小点时,它们就融合在一起,然后像滚雪球似的渐渐“长大”起来。接着,中垣俊之等人又在迷宫的出口和入口处放了几块琼脂——“吃货”们喜爱的食物。4个小时之后,他们发现黄色多头绒泡菌不仅找到了迷宫的出入口,而且还找到了出入口之间的最短路径,它们从迷宫四处逐渐汇合,最后全部集中分布在了出入口之间的最短路径上。

因为这一发现,中恒俊之等科学家获得了2008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未来世界的“交通规划师”

既然黄色多头绒泡菌有能力绕过多种障碍物、寻觅到一条通向目的地的最短途径,它们的这种“智慧”能否被人类社会所借鉴呢?

为进一步探索黄色多头绒泡菌的“智慧”潜能,2010年,中恒俊之与英国牛津大学的弗里克等科学家合作,一起搭建了一个东京附近的城市群模型,接着,他们通过控制黄色多头绒泡菌厌恶的光的强度来设置高低起伏的道路障碍,并用美食来标识每个城市的位置。这一切布置好之后,他们将黄色多头绒泡菌放到了实验模型中。

出于寻找食物的本能,黄色多头绒泡菌很快就出发了。它们先是像流沙一般向四周弥散开来,接着似乎已摸清路线,于是渐渐聚拢,形成一个连接各食物点之间的网络。令中垣俊之等科学家感到惊喜的是,黄色多头绒泡菌在美食间快速形成的网络,如果用作人类的交通系统,其运行效率完全可以与精心规划的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相媲美。

由此,中垣俊之认为,在未来世界,人们完全可以请黄色多头绒泡菌来担任交通规划师,帮助人类设计城市间的最佳铁路线路。这一创意,为他再次赢得了2010年的“搞笑诺贝尔”。

除了中垣俊之,世界各国还有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黄色多头绒泡菌,想看看它们在“交通规划”上究竟有多大才能。那么结果如何呢?

西英格兰大学的一名科学家将地球仪作为道具来做实验,经过30次重复实验,他惊讶地发现黄色多头绒泡菌在地球仪上建立的“交通网络”,跟地图上人类已有的交通网络高度相似,尤其在地球仪的“亚洲”板块,黄色多头绒泡菌“规划”出的交通路线,竟然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现有的亚洲高速公路,相似度高达76%。

这还不算什么。黄色多头绒泡菌还有一项超能力——当模拟环境发生改变时,比如拿掉或增加一处美食(相当于城市),它们会根据新的地理环境在第一时间做出调整,并马上形成一个新的最高效的交通网络。

黄色多头绒泡菌所表现出的这种高效自我修复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黄色多头绒泡菌没有脑,没有神经元,没有身体器官,看起来只是一种最简单、最低等的原生生物,但它们却可以像人类一样“记忆”“决策”、预测变化、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最高效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它们甚至在有些方面的表现要比人更快、更精准,让一向以“万物之王”自居的人类望尘莫及。

研究黄色多头绒泡菌的路途还“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过这些古老的原生动物给我们的启示,就只能限于科技方面么?

上一篇:2022年有几个立春_立春的气候变化是怎么样的下一篇:一类细胞神经网络的时滞相关全局稳定性判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