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作文

2024-10-18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作文(共10篇)

1.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作文 篇一

《万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经读过好几遍了。近来再重读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

早在国人历史早期,古人便凭借想象将世界和自身进行描述和理解。这倒也不稀奇,几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这个特点。但将想象充分赋予到政治中的,中国却是为数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诸侯国。周公同几乎所有的古人一样,不能科学地理解天下的构成;他同时认为周王贵为天子,万民理应万世顺从,但后来的事实表明,并非如此。周朝人力图使政治体制顺应自然,但由于知识的局限,实际是让自然顺应了他们的意志,这便造成了政府行为自上而下的惯例,而中国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终形成,后世之人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观念,改都改不了。

再到后来,观念由对天的感性过渡到对儒家思想的理性。历朝历代的首要任务与其说是治国,莫不如说是对儒家思想的推广和执行;皇帝及中央政府的最重要责任与其说是推布政令,莫不如说是身先士卒,践行儒家礼仪,与万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可以称之为儒教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传统。中国地域太大,自古而然,技术发展的限制迫使从周公起的统治者以观念规划全国,形成一套独有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上端细致入微,下端粗糙肥大。上端的统治者一是看不清下端复杂多变的实情,二是实在没有能力去处理数以千万计的分散在各地的小自耕农集团。为了统治的便利,只有靠观念,即后来的儒家道德。这种道德一来可以统一文官观念,让他们即使分散在各地,与中央隔绝,也能力解当地的疑难;二来可以规范百姓,使他们各自安分守己,少为国家制造麻烦。道德的产生是因技术的无奈,而实战的结果表明,道德的力量远远超过行政和司法,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以德治国”的原因。

这种德治方式在起初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秦汉、隋唐创造的盛世王朝。然而时代在发展,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放诸四海而皆准道理,永远也找不到一劳永逸的创造。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到了明清时期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中国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开始走下坡路,这也许就是黄仁宇先生创作《万历十五年》的缘故。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以德治国”的深刻剖析。取名“万历十五年”也许只是个象征,也许只是因为音韵的和谐。

2.《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高中 篇二

1587年,就在西班牙从海洋出兵准备攻打萌芽中渴望成长的英国的前一年。我们的泱泱帝国,大明王朝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腐烂的气息。

1587年,没有特别的大事,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一年,在作者看来却隐含了很多后来诸多历史事件的伏笔。

六个人,六个主要故事,多声部手法,犹如历史的长镜头,探讨一个深刻而尖锐的问题:中国是如何从唐、宋强盛后,逐渐地失去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机会。是什么样的体制和力量在从中作祟?又是什么样的传统惯性和现代科学的缺失,让我们的帝国丧失掉革命的机遇?

作为皇帝的万历;两位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守时;古怪的模范官员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和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他们是是历史剖面,是一系列的象征。

虽然贵为皇帝,但当时的体制,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排位,万历从小即位,却在母后、张首辅和宦官的包围中成长。当他独自执掌朝纲时,他既不能摆脱不了烦人的经筵,也改变不了国家的运行机制。当他明白,事实上,他活在死去的祖宗的限制时,他对自己的地位迅速失去了兴趣。他把自己的在位变成了漫长的怠政年代。

张居正为改变政府作风,增强效率,防止贪官污吏,不遗余力。但他没有明白,他想改变的是落后的生产力和现实政治的平衡。在信息不发达和行政管理手段落后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抑制先进生产力,保护落后经济的方式,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综观中国历史,这样的历史场景,不胜枚举。在经历了漫长的十年改革后,伴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改革的努力最终化为乌有,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诽谤和复辟,中国社会的现代商业元素和经济元素,最终覆灭在强大的文官体制中。

作为后来者,申守时使文官体制达到了控制国家运行轨迹的高处。文官们,不关心经济发展,不关心国家前途,只关心利益团体。整个国家表面的稳定,掩盖了内部发展停止的事实,迅速地走向空心化的过程。向衰败的深渊走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即使是在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后,相似的历史选择,再次重演。历史既是分时的,又是共时的,何其让人感叹!

在大多数关于好人和坏人的情景剧中,无论怎么说,清官海瑞,还有爱国将领戚继光都是百姓喜欢的人物。但如果抛开忠孝节义的道德评判,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热血沸腾的激情,而是冰冷的现实:

理想和期望的社会现实,跟真实的现实成反比:我们期望清官,就说明腐败已经司空见惯;我们呼唤英雄,就说明这个时代真的缺失正义。

社会的道义,需要英雄来支持。但是,对于国家的强盛来说,则过于单薄,无济于事。《万历十五年》是六个社会精英人物的命运和缩影: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挣扎、逃逸,饱受煎熬。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中,没有人可以功德圆满。

看《万历十五年》,让你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你不能把某个时间指定为封建社会,现在也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投射在我们的现实之中,根本无法剥离或回避。你也不能用唯一的道德审判来让大家闭嘴,不妨让我们放眼4前,抽丝剥茧,从各个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这才是用历史认识现实的价值。

3.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作文 篇三

首先,万历皇帝。他年幼即登上宝座、继承大统,自小聪慧过人、学习刻苦,立志成为一代明君,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在首辅张居正的调教下,经过多年的精心求学,取得很大的长进。一方面,张居正生前,万历皇帝对他充满尊敬之情,对他精心敬业的奉献精神大加赞扬,并且把一些名贵的珠宝和进贡上来的物产赏给他,以对这种大臣的扶持表示百般地感谢。另一方面,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怨恨却远远盖过恩情,坚决地清算张居正各种过失,甚至恨不得鞭尸。这样的反差不仅是来自于对张居正掌权过度的强烈反弹,更是心理崩溃的一种体现。万历皇帝的职业生涯让我看清了身为九鼎至尊的皇帝也是有苦难言,更多的只是作为一个上层阶级的代理人,而不是我们印象中唯我独尊、号令天下谁敢不从的帝皇形象。例如,在立储君这一问题上,大臣与皇帝之间争执多年,最终以万历皇帝的沉默和消极抵抗结束,使整个朝廷失去了励精图治的机缘。

其次,世间已无张居正。从黄仁宇先生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张居正宏伟的政治理想抱负。他精心调教、呕心沥血辅佐万历皇帝,在施政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让死气沉沉的明王朝开始渐渐焕发生机。但是他的改革触犯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在行为作风道德操守方面又严重违背了当时的道德规范,对别人的苛刻要求与对自己的奢侈铺张形成鲜明对比,让他在道德层面完全地站不住脚。上到官僚阶级,下到黎民百姓,想要攻讦对立者,就要首先占领道德的高地。或许这就是集权体制下的游戏规则。虽然张有功有过,但从对当时国家的治理而言,我仍感慨可惜了张居正的改革,倘若他的改革能够进行下去,明王朝必定迎来又一繁华盛世。

最后,首辅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继任者,申时行并没有继续张的大刀阔斧式的改革,而是实行较为和缓地施政方针政策。他认为:“作为首辅,宁可被视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他调剂折衷的原则。”他确实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张居正的精明练达,竟忽视了这样基本而简单的事实。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申时行有成功之处,他的和缓政策为其营造了平和的政治环境。张居正把所有的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因此严重地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感。相比之下,申时行对参劾过自己的官员概不追究,甚至还建议其中的几位官员晋级。因此,申时行得以善终,而且退隐归乡后,大寿时仍受到万历皇帝的恩赐。

4.万历十五年初中读书心得 篇四

我曾经以为《万历十五年》会是一幅宏篇巨构的历史,就算不满眼艰涩的文字,也该是难逃作者的主观臆断落了下乘(这也是我不喜欢读历史评论的原因,作者有所偏好,不够客观)。但显然,是我胡乱猜测了。

这本书初读显得琐碎,你甚至不觉得它多有文采,就平淡无奇的讲一个故事,甚至有点无聊。

但到了后面,你开始被它吸引,于平淡中跟着作者不慌不忙的一路过去,竟有点欲罢不能。

看书喜欢窥探作者的三观,企图找出作者的狭隘和洋洋自得。然而这次只看到作者对历史的悲悯、清醒的目光以及高远的视野。这丝毫不夸张的文字,突然让我怀疑:是作者没有斐然的文采,还是不屑炫技,只想安安静静地讲好一个故事?

再说故事。

我们总宣扬人定胜天,认为这样才算英雄,作者却让我们看到到历史的偶然与必然:历史大车轮下,很多人物被裹挟着前进,根本无力反抗。真要反抗未必会失败,只是难如登天!自动开启hard模式,何苦?

历史人物也是人,不是历史课本里的寥寥数语,万历皇帝,海瑞,戚继光,张居正,他们未必没有争过,没那么高尚,也没那么不堪,但最终也未能扭转历史的潮流。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黄仁宇一生经历了太多,对历史有一种天生的悲悯和冷静,者注定了这本书的成就:很多人写史读史,却最终陷入偏见,客观是最基本却最难做到的。黄的高度,黄的经历,足以让很多人说一声佩服,让很多人汗颜。

至于人物各自的故事,突然没有了兴致,罢罢罢,不讲了。

关于万历十五年初中读书心得2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又是一个长假,终于又拿起了读了一半的《万历十五年》,重新翻开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曾有人感叹道:“历史竟然可以这么写!”是的,在读本书时,我也有同感,这本书不是单纯的描述历史,而是生动的分析历史。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到英文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读到所在,我想本书说到的末端小结也许正是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结证。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关于万历十五年初中读书心得3

《万历十五年》通过记录在16世纪中国的历史背景下,万历年间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乱,反映了当时社会,高级官员的悲惨人生。

这本书用传记的手法叙述了当年张居正他生前得志、扬名立万,死后失势、遭掘棺之耻;大英雄戚继光在张居正生前位至“总理蓟州军务”,在张居正死后罢官家居;名士李贽失势后,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海瑞,一个富有传奇性的人物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且执法不阿,但是作为一个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即便是郑贵妃、张鲸、冯保、高拱、卢镗、也统统没有好结果,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无不成为以德替法制度的牺牲品。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为极限,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本书告诉我们在以德替法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为民、为官之人是没有保障的。因为帝王维护或保护的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统治地位。为了帝国的传承,帝王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所谓的“德”。“德”字何解,就是执法公正不阿,待人谦虚,对朋友不分高低官职。对底下臣民则应该视如儿女,这就是君王所要有的“德”。

没有保障的为官之人整天就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没有保障的为民之人不屑为朝廷尽忠,在异族的铁蹄下,明帝国最终灰飞烟灭。我想一个国家的潮起潮落不全在于国主,民众才是最重要的,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想让船跑得快,水才是关键。顺势的话,朝廷会发展和快,逆势则会慢,严重的话船也保不了。最后,大臣们的贪福之心也因此破灭,居民们的生活保障就得看下一个君王了。

历史沧桑,万历皇帝万世传承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失在我们目光尽头,渐渐的久远……

关于万历十五年初中读书心得4

在阅读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之前,首先对其为何选择万历十五年这个时间十分不解,尤其是知道他的英文版书名“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译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时。对此,在看完第一章后,便有了解答,“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而就是这些在1587年前后被历史学家忽视的事件,让那之后的历史掀起了波澜,这些也是随后所发生历史大事件的症结所在。

本书一开章讲述的便是当时处于权利顶端的人物——万历皇帝,而写他出现最多的词汇便是“演戏”、“预习”等,十分具有讽刺意义,这位帝王8岁登极,“是一位熟悉各种礼仪的君主”,可以说也是一位符合以道德、礼仪所支撑的制度的君主。幼年时期他信任张居正、冯保,认真学习为君之道,是一位勤勉好学的君主;少年时期,开始希望摆脱束缚并独挡一面,而在其真正摆脱张居正、冯保阴影之时,又陡然发现自己仍无法自由,反而落入到另一个漩涡当中,而文官集团的泥沼比之前更胜。之后这个原本积极向上的君王便只能以最消极的态度去抵抗,这可以说是一位帝王的悲剧,他曾经也有抱负也曾勤勉,但在制度之下却无从反抗,最终成为在朝堂上的木偶,祭祀庆典中的演员,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位君王的心情,应当是“无奈”,对这种制度的无奈。

在书中,还有一个人物十分重要,便是张居正,此人在第一章的万历皇帝中便占了很大的篇幅,并且在随后的全文中都时时出现他的影子,可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线索意义的历史人物。张居正此人让看者内心十分复杂,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他前后扶持明神宗,实现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获生机。然而,在黄先生的笔下,张居正却不仅仅是一个平面人物,更是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也拥有普通人的缺点。善于玩弄权术,对政敌心狠手辣,奢靡无度,在规劝帝王勤勉的同时又大量敛财,表里不一的性格使看者对其印象大打折扣。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即是在人生权力达到最高峰时猝然去世,如同闹剧一般,却任然将他的影响带向了他的身后,他的贡献、政策是实实在在的为当时的明帝国撑起了可以喘息的一角,而当这世间再无张居正时,这个庞大的帝国也只能一步步的走向灭亡。

文官集团是那个年代特色,也是使那个年代制度走向僵化的罪魁祸首,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面对明体制下文官集团的“阴”、“阳”两重性,即人性的私心贪欲和道德伦理,张居正所在的十年新政重点便定位在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文官制度受各种环境之累,做事缺乏条理。张居正力图振作,要求过于严厉,以致抗拒横生。在他有生之日,他犹可利用权势压制,可一旦身故,便最终全面崩溃。万历皇帝显然是没有张居正式领导全局的能力,无法制衡文官集团的矛盾,他所采取的消极方式反抗立储问题,反而使矛盾更加不可调和。多少年来,文官制度已经深刻烙印在帝国的骨髓里,万历皇帝也许除了消极怠工,已经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了。

全书,著者对几个典型的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侧面反应当时明王朝内部的烂创,制度的僵化已经无法阻止社会走向灭亡,道德是这个制度的中心,却也同时成为了这个制度致命的缺陷,一个以道德为主,法律为辅的国家,其崩溃的起点总是从内部开始的。黄老先生最后提出了“数字化管理方式”,如官员的绩效考核、军队的系统化管理等,以期解决这个历史的难题,然而我认为纯粹的数字化管理是不够的,我国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人文背景是无法单靠数字进行规整的,这样的方式能够借鉴却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只有在人类不断的前进过程中摸索与实践,充分剖析社会,才能找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解决方式。

关于万历十五年初中读书心得5

洋洋洒洒近三十万字的《万历十五年》今天终于读完了。一部历史书竟能让我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地读完,连我自己都感到些许诧异。一部书只写了一年 —— 万历十五年,写了几个人,写了几件事,场景不可谓不小,正如该书作者黄仁宇所言: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听人言,大师就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比起许多鸿篇大作,《万历十五年》实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却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将整个中国历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读完这一年,顷刻间便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起清晰的历史脉络一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以知一叶而知全秋的写法,将整个中国历史映耀脑海。同时黄仁宇先生的文学化写法,使读者丝毫感觉不到干巴枯燥、索然无味的历史书,而是在品味小说,鉴赏诗词般,一泻千里地读完。读完后还感觉唇齿留香,余香满颊。细细玩味着,浅浅尝茗似的,在脑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简直就是在品尝一道大厨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当我们品味这道美食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国是一个有极强文化传统的封建王朝,在秦统一中国,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以来,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发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精神上的统一引导中国的发展。众所周知,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可到了汉代却独尊儒术,这并不能归咎于生物的随机选择,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在以土地为基本生活资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国家是国与家的结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是具有绝对权威的。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内户主具有权威是生理中产生的,而君臣关系则是一种社会关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调和了个中矛盾,使得家国一体。家是一国,国是一家。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是具有绝对权威,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张居正、申时行等代表的士官阶层对皇权却是一种无形的钳制。这与西方的三权分力是不同的,三权分力讲究平等,而一士官阶层对皇权的钳制则是不平等的。士官对皇权要尽忠、尽孝、尽义,是为了辅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给予的拘束。这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士官对自己也是从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这就造成了重礼轻法,重道德轻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围了。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从这里看,张居正死后被谏,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家国同构的社会,讲究尊上敬祖。尊上为忠,敬祖为孝。自古以来,忠孝占据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儒家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中的礼可以用于治国,孝可以上升为忠。观其《万历十五年》一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哪个不是先强调家,再来治国的呢?

5.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作文 篇五

对明王朝道德的认识:

明王朝没有西方一样强大的宗教力量,他们只有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规范着帝国的道德,儒家文化是明王朝的根本,成为指导人们的唯一的道德标准,进而成为治国标准。道德规定着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和思想。地方乡绅自治用传统道德为标准;官员判案以“四书”为准绳;皇帝欲废长立幼也要受到伦常的制约。道德纲常为国之根本,它不仅可以指导判案,甚至可以替代法律。用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治国,缺乏“公正性”。道德至高无上,它不仅可以指导行政,而且可以替代行政。没有了“公正”的法律,用“人治”的方式,社会的腐败容易滋生,腐败者本人,多数为人治的执行者。

对明王朝政治的认识:

尽管明王朝的皇权在历朝中已经非常强大,但是书中则反复强调文官集团和皇权的博弈,文官集团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万历皇帝坐姿不雅,他们会立马批评,万历皇帝喜爱书法,他们会加以限制,万历皇帝欲立三皇子为太子,他们则坚决反对。以至后来万历仅为皇权的象征,其权力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官的制约。万历本人可以免去或诛杀冒犯他的文官,但却对整个文官集团无能为力。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因缺乏调和者而导致万历长达二十年的消极怠工。

《万历十五年》给予我的启示: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一个国家体制僵化,发展停滞,没有活力,必须改革。成功则兴旺发达,不彻底则江河日下,不改革或改革失败则坠入深渊。

3、人有两面性,阴面和阳面,人是自私的。明朝一直依靠儒家思想、四书五经的原则来管理人民是行不通的。

4、历史自古就是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

6.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 篇六

关于明朝,说句惭愧的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写的万历年间的事情,我对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万历是明朝的一个皇帝,明朝有段时间是万历年间而已。至于戚继光,李贽,海瑞,张居正这些人在看这本书之前也只是知道他们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们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实中国古代对于社会机制的设计已经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动作。下面的文官机制也能基本上照常运行,它已经将自身内部的人训练成了它自己的齿轮,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不合作就乱了套,哪怕这个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认识到里面几个真实的人。在黄仁宇先生夹叙夹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印象最深的是万历皇帝,书里虽没有万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作者对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还是把万历个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虽贵为天子,但他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他企图用个人的力量和传统习俗做抗争,但强大的阻力将他推回。

万历在十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张居正的协助。他曾经励志做一个圣明的皇帝,但得知张居正的真实面目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师蒙骗了这么久,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在随后数次与朝廷文官的争斗中,也让他心灰意冷。他发现了自己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实质上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为了保护其所有权而创造的符号象征。

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尚且如此,这个王朝还能走多远呢?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死,死后被大清算,家产抄了,儿子革职,所有的荣耀都被剥夺,甚至差点开棺戮尸。一个厉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举国的重大决策的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荣耀多尊贵,现在就有多卑微,多惨淡。

其实张居正所厉行的改革,总的来说,对明朝还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除之而后快,张居正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亲手为大明帝国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

7.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 篇七

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在书中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做一个好官特别是做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是多么的困,

8.《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篇八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一、平凡而神秘的一年

公元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无关紧要的一年,甚至在明代的历史上,万历年间的历史上,都不是引人注目的一年。除了气候有点反常这种司空见惯的小灾小患之外,并无特别之处。总之,万历十五年,是平凡,平常而且平淡的一年。正如黄仁宇先生英文原著的书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即《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但是,作者独选这一年作为切入点绝不会是无的放矢,正如作者所说一些易于忽视的事

①件,“看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诚然,平静的海面下,却涌动着神秘的波涛。

简单来说,这一年确实平凡,也就是“两件不大的大事,一件不小的小事”②。所谓两件大事:就是两位明朝的名人在这一年去世,一是名将戚继光,而另一位则是著名的清官海瑞。所谓生老病死,人之常态也,之所以是大事,也只是因为这两位名气太大,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他们也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的主角人物。而另一件貌似并不起眼的“小事”,才是一切的关键。这件小事就是万历的怠政,从此这位仁兄照着他的祖父嘉靖的方向发展,并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也就是从万历的怠政开始,明朝甚至中国封建社会已然发生了悄然的改变,而1587年,这一平凡而又神秘的年份,也成为了明朝甚至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可以说,这一年平凡的背后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后来明代的衰落甚至封建社会的破败起着不小的作用。而万历皇帝为何会突然的怠政一直是历史上的谜团,这一谜团的背后隐藏着衰落的秘密。

二、别出心裁的历史书写

黄仁宇先生通过《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对这一谜团进行了探究,并以此进入对封建社会衰落的原因的分析。

黄仁宇先生以1587年为切入点,不同于以往纵向叙述,从横向切割,通过横向解剖这一年中各位著名人物的经历、悲剧结局,展现明代甚至整个封建社会的问题,从而分析问题的症结。本书分为7章,通过各方面人物的经历,有天子,有首辅,有名将,有清官,还有追求自由的名士,他们经历苦闷、坎坷,最后或身败或名裂,无一善终,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是“时代的悲剧”③。从中,作者得出了“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④这一结论。

全书以全新的视角,新颖的形式,深刻的思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社会问题的症结,①

②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P1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朱翊钧篇第十二章:谜团

③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P4

④ 同上

从一些小事入手,透过事件的表面,以流畅的文笔,将问题和“以道德代替法制”的原因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悲剧人生的症结

本书中,作者以不同于以往的观点来审视明代甚至封建社会衰落的症结——从道德的角度。

史学界对于封建社会的衰落问题有着不同的解释,正统的史学观往往是从经济,生产力,政治,文化等等角度来说明。比如最常见的观点认为封建社会的衰落因为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封建制度不适应其发展,所以衰落了。而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很难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资本主义是一种“货币——商品——货币”⑤的流通方式,而明代显然未达到如此,全国仍是以农业为主,连张居正想搞个“一条鞭法”以银代实物税,也因其去世而夭折。而西欧的资本主义是私人资本积累,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形成的。反观中国,既无组织能力,也绝不会让私人资本至干预政权的局面,明初的沈万三就是实例。而在这种环境下,所谓的“萌芽”恐怕也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萌芽了。再说封建制度的衰落,我记得高中历史上从很多方面给予了分析,如皇权废除了相权,专制达到了顶峰,从而走下了滑坡,思想文化上的专制,八股取士,束缚人性等等。

从黄先生的书中看来,这种现象恐怕也是靠不住的。首先说“皇权专制达到顶峰”之一论断,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很不理解,既然达到了顶峰怎么能会衰落啊?当时我被告知是“物极必反”。但是现在看来,还是有些问题的。首先,所谓顶峰,那么就是说皇帝基本上是无敌的状态,没有约束,可以为所欲为了,但是我们就万历一朝来看,万历皇帝在前十年中呗张居正管着,除去张居正之后仍然受群臣(文官集团)约束,想立个太子争了几年,最后还是妥协立了不喜欢的长子;想封宠信的郑妃为皇贵妃,也要为群臣所批评;想保住自己信任的申时行,最后申时行却不得不黯然离去;专制的皇帝专制到这个份上,我实在看不出皇权怎么就达到了顶峰。真如当年明月在书中所写的“一批名叫内阁大学士的人,这些人除了名字不是丞相外,其余的一切和丞相都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比丞相的权力还要大,连皇帝的家事都要管”。可以看出,在朱元璋那皇权对相权确实取得了胜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相权的消失,皇帝可以为所欲为,恰恰相反,从黄先生的书中我们能够发现万历皇帝受的限制实在是太多了,言官可以骂他,首辅可以管他,礼制能够束缚他,而他从小就被教育“他之所以能贵为天子乃是天意,天意能否长久在于人和”,因此要以德行来统治国家,也可以说是按照文官的意愿来统治国家,而万历皇帝正是看透了这一点,他不愿被文管所摆布,但又缺乏反抗的勇气,因而也就采取了消极怠工的方式来报复这些文官,正如黄先生所称他不过是“活着的祖宗”⑥。因此所谓的“皇权专制加强”恐怕不能是封建制度衰败的原因。

至于说“八股取士”,束缚人性的论点,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能说这是明代甚至封建社会衰败的症结,毕竟在科举中也有向张居正,高拱,徐阶这样的大政治家,改革家。与其说“八股取士”束缚了读书人的人性,不如说让其更为圆滑,形成派系,形成了文官群体,我认为这一方面的影响反而更加重要。

对应黄仁宇先生的观点,在科举中,打破了原来的门阀豪族,取而代之的是寒门士族,这些士子通过寒窗苦读,成为了国家的官僚,而他们同样通过科举这一纽带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自己的集团,即文官集团,从而得到了帝国的统治地位。要知道,明代的科举考察的是理学,以朱老夫子的“存天理,灭人欲”为指导思想,主张道德至上,礼制至上,正如书中⑤

⑥ 马克思《资本论》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第四章

写的,“政事千头万绪,其要点不过礼仪和人事两项”⑦,可见,礼仪道德在明代甚至封建社会的影响如何之深!有时候可能犯罪未必会被处罚,而触礼仪则不仅死罪难逃,甚至还会牵扯身后之名(如张居正的“丁忧”“夺情”),像作者所说的那样“道德代替法制”,因为很多从底层的寒门士子知道,“法治的力量有一定限度,但一个人只要懂得忠孝大节,就自然会正直守法”,而道德也是文官集团拿来控制权力,约束他人最好的利器,因而法律成为道德的附庸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我们要看到,本来以德治国并无什么不妥,今日我们也是强调道德的作用,然而,如书中所说“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其不能代替法制”⑧,更何况当时的文官集团并非都是善男信女,他们都是从研究道德起家,而他们却未必遵守道德,正如首辅申时行所说的那样,文官的道德中是有阴有阳的,一方面想实现抱负,提倡仁义礼仪,但另一方面,却又有那么多的诱惑想要去抓取。而道德的阴阳,无疑就造成了不平等,官员与百姓的不平等,清官与贪官之间的不平等。同时,道德的阴阳也导致了文官之间的不信任,导致了皇帝与百官之间的不信任,更导致了百姓与官员间的不信任。比如张居正,曾经多次被自己的学生,下属所参,像开始参他的刘台,“丁忧”时的吴中行、赵用贤,乃至后来他的接班人张四维(可以说张居正就是被他清算了),而官员间也形成党争,清党浊党,互相攻击,关系极其紧张;而皇帝认为大臣的进谏是“汕君卖直”⑨,为了沽名钓誉,为了“陷害”自己入昏君的行列,因此皇帝对一切都感到怀疑,对一切都不再感兴趣,也就形成了消极的怠政。

以道德作为统治的标准,而这一标准却又是不明确的,因为道德是什么不是由百姓说了算的,不是由皇帝说了算的,甚至也不完全是由道德的制定者朱熹老夫子决定的,而是由当时的文官集团来解释的。正是因为道德标准的模糊,导致了文官们可以攻击约束任何人,甚至本身之间也互相攻击以达取政治目的。从万历朝来看,万历皇帝生前被大臣约束,被言官骂,死后更被扣上了“昏庸”的帽子;张居正为了改革呕心沥血,算是有功臣了,死后不到半年,就被清算,抄家,差点灭门;申时行企图调和阴阳,引导万历成为尧舜之君,却被同僚认为先是张居正的余党,后来又认为是和事老,在“皇储之争”的时候更被扣上了皇帝奸细的帽子,后来荣获“首鼠两端”“无能”之称号。而清官海瑞,名将戚继光也未能幸免,海瑞希冀恢复祖制,被参弹劾,看成是官场的古怪人物,最后在郁郁中死去,而戚继光更是因为张居正的倒台而遭殃,最后在贫困中死去。而自相矛盾的李贽也是追求自由而不得,在监狱中自杀而亡。正所谓“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而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这些人的遭遇并不完全相同,虽然都以悲剧结束,但具体原因也不尽一致,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因为得罪了文官集团,因为想要打破那个体制,因为触犯了文官集团的利益而惨遭不幸!所以在那个时代中,“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⑩。

道德背后的思考

虽说“道德”对于明代甚至封建社会来说可能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情况是有特定的原因的:首先,封建社会的问题在于全部依靠礼仪道德,将法律完全沦为道德的附庸,几乎将所有的制度和法律都视为摆设;其次,帝国的道德标准并不唯一,就好像原来西欧的不成文法一样,都是由贵族来解释的,帝国的道德标准则完全由文官集团来解释;最后,文官们并非都像他们自己标榜的那样廉正,而是有自己的私心的,用今天的话说,他们都是有文化的“政治流氓”,为自己的利益而阴用道德。⑦

⑧ 同上P6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

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P65

⑩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P4

如作者所言“道德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技术,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可以说,道德对于人确实有着独特的教育指导作用,对人性有着向善的引导。像西方的宗教思想其倡导的道德中,有公平正义,不仅仅有利于西方文明的发展,西方人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于社会保障等制度也有着指导作用。

但是仅仅依靠道德是远远不够的,道德需要统一的标准,需要一视同仁,这就要用到法律和制度,有了法律,可以规范统一,可以让人们看清什么事阴的行为,什么是阳的做法,而制度确实保证法律有效执行的途径,只有依靠严密的法律,严格的制度才能保证阴阳清晰,公平正义,才能避免明代甚至封建社会的传统问题。

9.读书报告(万历十五年) 篇九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班 级: 行政管理一班 学 号: 20091104133 姓 名: 王天放 指导教师: 王永明 读书时间: 2011年7月10日--20日

2011年 8 月 10日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一、作者简介:

黄仁宇(英文名:Ray Huang,1918年-2000年1月8日),湖南长沙人,曾从戎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动员戡乱期间的国民党军队,后赴美求学,密歇根大学历史博士,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macro-history)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黄仁宇娶美国人盖儿(Gayle)为妻,并育有一子杰弗逊(Jefferson)。

二、内容概要: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三、作者的主要观点:

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我们一般人也都知道事件发生是诸多原因积累的结果,但却无法去剖析,给出令人满意的认识方法。黄仁宇先生运用高超的逻辑技巧,用他独特的研究技巧和方法,为我们展示一个恍然大悟的必然结果是如何产生的。

四、读书心得:

阅读《万历十五年》是在2011年4月,原以为会充斥着完全理论化的学究气息,可细细读来,却另有一番滋味,读历史的方式千千万,偏偏我更喜欢黄老爷子这样的写作手法。娓娓道来之中丝毫不减学术水准,反而给人一种温和的气息,正如本书的主角,那些万历时代的官僚们。

而今天我确是要有感而发了,《万历十五年》留下了些什么宝贵的学术遗产给我们,学生尚不敢大言不惭,但读后又确实有动过脑筋,思考过一些浅显的问题,且请让我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解读属于自己的《万历十五年》。

奇怪于本书很少正面提及的一个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而上来不过寥寥数笔即到了张居正大学士溘然长逝。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不然,相较于本书的几位大人物而言,张大学士的去世不仅对他们,也对整个万历时代的

历史走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正是本书所要阐述的重点,所以我的读后心得也要从1582年张居正不在人世谈起。

1582年的张大学士的离开,往小了说,我们年轻的万历皇帝可以说是悲喜交加(当然悲是占多数的),悲自不用说,喜必然是再也不用束缚于张大学士的言传身教,自己终于可以独立些了。往大了说,整个文官集团的清算计划已经和盘托出,张居正时代得宠的官僚们正在享受着暴风雨前最后的平静。

申时行的阴阳之道

申时行一辈子也绕不开的阴影正是他的前任张居正大学士。对于这一人物,我个人觉得黄仁宇先生应该来说是最为肯定的。在描述其整个政治生涯的过程中也是处处和张居正作比较,申先生对于他在位时期的政治规划也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

在<首辅申时行>一章中,作者不仅对申阁老在位时期的政治生涯做了详尽的叙述,更为重要的是借申之口描述了万历时代官僚社会的本质属性以及朝代衰落的深层次原因。这一点我想放在最后单独出来详细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一个没有详尽法律制度的时代,读书人的道德操行决定了自己朝代的未来。申阁老显然对于文官的双重性格洞若观火。申时行在大学士这个职位上其实非常难做,前有张居正的悲剧下场(皇帝的信任会重新在自己这里恢复吗?),后有百官僚对自己施压(文官们还会对首辅持有敬意吗?),使自己夹在这样的凶险时局之中,阴阳协调也有其必然性。而他的阴阳协调论不仅在政治领域发挥了作用,在其后养生方面也确乎使自己长命百岁。

我在这里所要谈到的更多的是申时行的为官之道。从个人角度来说,一言以概之,即:保全自己的同时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申时行一贯以老成持重著称,他的这种“老成”来自于他对帝国文官习性的深刻了解,但了解并不代表成功,张居正也很了解文官的习性,却最终换来文官们的唾弃。申时行与张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待文官的态度。

同为万人之上,张居正务实却忽略了文官的习性,不顾帝国文官的共同利益强力推行自己的税收制度即是一例;张居正行政效率优先忽略文官双重性格,引用私人提高行政效率即是一例。他所看到的是文官贪利的一面,却恰恰忽视了文官自我牺牲的一面。

而申时行在对待文官时却又是另一副模样。申阁老深知自己的尴尬处境,虽位居高堂,权力和人际远没张先生之强势,加之欲与其划清界限尚不能自已。在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帝国里,申阁老欲有所作为,唯一能依赖的就是与全体文官的合作。全面概括的简单,但真切这个“合作”又何其艰难。

为此申时行提出了自己的“诚意”并且付诸实践。诚意是为合作服务的。申时行最为成功的诚意在自己担任首辅时的人事考察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京官的考察是所有文官最为战兢的。申阁老此时深知自己的处境,这也正是求文官合作的展示自己诚意的绝佳机遇。诸如申时行的这一系列行为也确实稳定了文官集团的情绪,巩固了自己的首辅地位。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在申时行表现诚意的过程中,对于参劾自己的官员概不追究,甚至建议晋级,这一行事方式既表现了自己的大度同时又笼络了文官对于自己的信任,一举两得,实在妙哉。

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佬,在这个衰落的帝国里各自完成好每个人的职

能,他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恕道解决文官内的矛盾,以限制不至于事态升级,最低限度的维持着帝国的运转。

如果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明代首辅的职位恰与当今一国总理或者某一商业帝国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相当。抛弃申时行最后淡出文渊阁的带有些运气成分不谈,申时行的为官之道是非常成功的,他的八年执政生涯可以说一直在不断的周旋于文官和皇帝的矛盾之中,孔孟的恕道被发挥到了极致,申时行可以说是在牺牲自我原则的基础上达成文官与皇帝和衷共济的愿景。首辅申时行的存在为这个已经步入暮年的王朝增加最后的缓和机会,看似没有丰功伟绩的八年却大大延缓了帝国内部的矛盾,直至万历的驾崩。

理想与现实的平衡者——戚继光

戚继光这个响亮的名号如今在中小学课本里早已被学生们熟记于心。可是如此民族英雄的结局却并不怎么光彩。戚将军作为帝国武官,在战场的威武是耳熟能详,倭寇亦是闻风丧胆,但同时在政治上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而这其中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站在他的背后扫除来自内部文官的压力,这个人就是张居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居正之于戚继光,我觉得完全可以用这个典故加以概括。

在16世纪末的这个衰落的庞大帝国里,戚继光的种种扩张军备的行为与早已达到鼎盛时期的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相抵触,这样的结果不言自明。但在黄仁宇先生的叙述中,他又是一个富有现实感的聪明将领。与海瑞相比,他更能保全自己的理想在现实中尽可能的实现。这里面有一样很有价值的智慧就在于戚继光的现实感,他看到了所处时代是不可能达到他所要求的先进,更确切来说是他的善于妥协。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就在私人关系上找寻出路。依靠张居正的力量,戚继光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出任蓟州总兵,并得到了武官所能得到的各种荣誉,这就是一例。

戚继光这样的做法不得不说是十分明智的,在如今的官场职场,很多想法是制度所不允许,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妥协,然后找寻除制度以外的其他出路。妥协的智慧贯穿了整本书,前面所谈到的首辅申时行可以说是与戚帅在妥协的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帝的信仰

在中学课本里,一个为大家铭记的一条知识就是:2000多年封建社会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的过程。可是在黄仁宇先生这里,我们看到是符合这一知识的另一番景象。

张居正作为首辅之时,尚能通过亲信呈递奏折转而利用自己的特权票拟成为皇帝的命令,而年少的万历也尚能对张先生无以复加的信任。这是张居正的智慧,但这种智慧只能由他自己的特殊地位和才能担当,一旦本人有所伤害,这样的现象也将不复存在,张居正的离去就是很好的验证。张大学士的离去对于年少的万历皇帝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打击,不计较张居正后来被清算,相较于之前的年少经历,世间已无张居正的岁月更加煎熬。

皇帝是整个帝国所有文官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他是所有文官的信仰所在。而文官们又是以孔孟以来的伦理道德为做官之本,万历的废长立幼之举显然是违

背文官们道德观念的行为,自然会遭到文官集团的强烈抵制。信仰与道德的冲突由此显现出来。这是一个奇妙的化学反应,按道理来说,两者不可兼得,只能取其一,可是我们看到的是,文官集团对于皇帝的直谏,这不是对于信仰的质疑吗?恰恰相反,文官集团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于自身信仰的保护,皇帝的一切行为应当符合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对于还充满理想的万历来说无不悲惨的事实:皇帝不过是个木偶,仅此而已。

这个问题的发现在阅读的过程中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进而看到了一些原先没有注意到的事实。首先,对于东林党的失败,黄仁宇先生认为其最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皇帝那带有宗教色彩的信仰权威,从另一个侧面也阐释了皇帝对于整个文官集团的重要意义,即他在废长立幼问题上的拖延使文官集团采取了近乎分庭抗礼的严厉。万历皇帝也在这个问题上认清了自己的真实处境,即采取消极怠工的态度面对文官。这无疑是个致命的做法,万历皇帝的这一态度且不说会伤害文官的积极性,文官性格的双重性即可显现出来,一部分人自我牺牲的精神越加强烈,甚至到了死谏的地步,但同时另一部分本来为官态度就比较暧昧的人则选择彻底放弃操守。这样的两极化愈演愈烈,申时行之后的努力也随之付诸东流。

皇帝与文官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这期间谁有过之?依我看这不过是历史的趋势罢了,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一生戎马,完全不顾文官朝政,可依旧逍遥自在,如若放在万历年间,恐怕文官早已群起而攻之。这就是万历皇帝的悲哀,他的前辈们已经把矛盾积累到了顶峰,由不得万历本人再做出任何违背成宪的事情了,他的消极怠工有历史的必然。

皇帝既不愿妥协,只能如此耗下去,御宇四十八年之后,终于解脱。从内心里我很同情这位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能够看清事实却无力改变。对于一个万人之上的皇帝而言,他是极其可怜的。黄仁宇先生的叙述也使我对真实的皇帝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并非从前所想,为所欲为,至少万历是个例外。

可爱的和谐社会范本

在写下这篇读书心得的同时我也重新仔细阅读了相关篇章,从中发现了一些与当下社会或交叉或相似的共同之处,这里我想更进一步加以阐述。可能在段落逻辑上有些分离,但都是我本身所想到的一些从书中延伸出来的问题。

首先,张居正与海瑞之间的差异。两人离世相隔近5年,从两人的从政经历来看,几乎都是争议缠身,相同点自不必多说。从两人的离世开始,双方可以说是遭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一方遭到清算甚至全族受到牵连,而另一方则受到追捧,得到大部分人的标榜。从历史的贡献来看,这是极为不公平的。可是为什么这样的不公平会发生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这里显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奇怪现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衰落的帝国社会所投射出来的阴影。

从二人的执政生涯我们可以发现的最为不同的一点就是:张海二人在处理政治性事件时的手段完全不同,一般海瑞十有八九一定是以身作则,以下犯上,自我牺牲。而张居正则“聪明”许多,他与皇帝的关系以及他大学士的地位给了他很大的特权,但他并不直接强压,而是大打软牌,通过自己的私人关系输出自己的意志。

这两种手段即体现出了二人的价值观念,海瑞显然充当了一把孔孟圣贤的化身,他企图以自己的道德之长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他不具有文官集团的双重性,但在信仰和伦理道德则可以说是文官的领袖,无人敢质疑他的清正廉洁。轮到张

居正,虽然他对文官习性已有认识,但他以私人行政措施为手段显然与求“和睦共处”的“文官社会”相抵触,而且多次触及文官集团的利益,这样的进步在文官集团眼里不要也罢。首辅张居正的对于引用私人提高行政效率依赖本质上与文官集团的孔孟伦常治国精神背离,这也是他最后悲剧下场的重要原因。

从这两个人一生的经历,我不禁想到当下社会的一些焦点人物的影子,从张居正的身上我可以隐约看到朱镕基总理,大刀阔斧的政策落实,但结果却并不怎么在中国官员中讨好。

海瑞的影子在很多人物身上也有体现,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都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而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与其叫做时代榜样,不如叫做为人民服务。这一点虽然与海瑞的信仰与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迥异,但从本质上都是问心无愧,不具备文官双重性。这样的人依旧讨公众的喜欢,但实际的生存空间又极为狭隘,只有死后才能得到公允的评价。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另一人就是申时行,他对文官双重性有一个露骨的判断:名为公仆,实为主人。这一论断恐怕至今无人质疑,而在400年前的这位伟大政治家早已看穿。若以当下与万历朝代做一个类比,也许我们的“海瑞”们还没有400年前的万历皇帝时期的遭遇好太多。

当下对于信仰的缺失我觉得并不是腐败的根本原因,相较而言,我更愿意相信法制的力量。可是我们在这一点上的处境并不好过万历朝代。

“在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帝国里,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方法则依靠文牍。道德可以指导行政,更可以替代行政。技术问题最终回归为道德问题。明代的这种以儒家四书为最高行政标准的管理方式。”

当前的法制仍旧很不完善,文官的双重性从未离开过中国人的灵魂,而信仰的缺失不过是这个深渊的基座,我们还没来得及加高加固,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官们”其实仍在统治着我们的人民,掌控着我们国家的未来。这不是西方制度在短短100年内就能拯救的事实。

中国的和谐社会,我觉得倒很像申时行的阴阳治国论。

“因之我们的政事,注重体制的安定,而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牺牲少数人,正是维持大局的办法。”

相较于我们今天的成就,如果从生态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大多数人是愿意穿越回这样一个朝代的。那里更像是今日中国之和谐社会的范本,且它更为可爱。

五、结语

总的来说,《万历十五年》是一本通俗的史书,这与我在阅读之前的想法大相径庭,我并不是一个历史文化专业的学生,也无权过多评价中国研究历史方面的各类书籍,只是站在一个大学生的立场,我想这样一本通俗且客观的历史书应该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在本书中得到充足的发扬,即使是我这样少读书之辈也深有体会,读毕,我觉得黄先生的书可以让我们这些热血于祖国的青年人对于我们的当下的社会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原来,我们的

10.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作文 篇十

然而也就是这一年,在世界史上,西班牙的舰队已经全部出动征英,一个新的时代正拉开帷幕。

何以明朝在这样的洪流中停下了脚步,致使后来几百年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在风雨中色厉内荏,摇摇欲坠呢?黄仁宇写了一些小事。

一位充满创造力却囿于高墙之内,心灰意冷转而不问朝政的皇帝;一位位极人臣,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却中道身故的首辅;一位刚正不阿受人敬仰,但最终调任闲职无法施展的官员;一位革新战术大胜敌人,却最终失势淡出政治的大将;一位言行出格超脱时代,以自我牺牲结束生命的文人。

当我们还相信依靠个人天赋和努力能人定胜天的时候,这些人或身败,或名裂,击碎了有关这个朝代的幻梦。励精图治与耽于声色,克己奉公与徇私舞弊,推陈出新与墨守成规,并没有结局上的区别。这并非能够怪罪到个体的身上,而是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在歌舞升平中日薄西山,走到了它的尽头。

一个疆域辽阔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在政治上以低效率文官集团为核心,在经济上则以小农经济为尊,在思想上以改造后的儒家学说作为指导,以道德作为最高准则,对于法度则轻描淡写,甚至依赖宗教和神秘的力量来维护社会机构的运作,集体无意识的阴影笼罩在这个王朝的上空。

在这样的模式下,维护稳定是最重要的事。为此,这个还没有意识到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的帝国,秉持着惯有的习性,亦步亦趋地遵守礼仪,牺牲少数群体的利益,惊惧新的技术和新的法则。

物质文明往前发展,而国家的法律和组织机构不能随之而改进,势必发生**。

四海升平的万历十五年,暗流已经在潜层涌动。从九五之尊的天子到著书立说的异端,他们的生命走到这一年交织在一起打了一个结,往后再延续也受到这个结的影响,大历史亦如是。

读历史,探求真相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能做到的只能是以史为鉴。太阳底下无新事,怕只怕当局人眼前迷雾重重。自勉。

上一篇:教研老师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