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管理工作(精选9篇)
1.外包管理工作 篇一
友谊广场后勤保障部
友谊广场后勤保障部保洁外包管理规程
1.目的
维护保洁外包项目品质,加强过程控制。2.范围
适用于实行保洁外包项目。3.职责
3.1 保洁主管负责抽查外包项目的人员出勤状况。3.2 保洁主管负责对外包项目的日常工作检查和监督。3.3 后勤部负责对保洁工作进行抽查。
3.4 后勤部定期对保洁工作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全面检查。4.管理规程
4.1 员工的培训内容和要求 4.1.1 新员工入职培训
4.1.1.1入职培训的目的:帮助新员工了解行为准则、规章制度、清楚岗位职责
及工作内容、岗位技能,使新员工尽快胜任岗位要求。4.1.1.2 员工入职培训内容:
①管理制度培训
②员工礼仪礼貌培训
③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的培训
④工作禁忌和须知的培训 4.1.2 工作绩效提高培训
4.1.2.1 我司发现保洁工作质量存在瑕疵时,外包公司必须迅速开展针对性的改进培训。
4.1.2.2 保洁主管负责跟踪培训效果,若经培训后工作仍然不能达标,则可以选择继续培训或调整人员。
4.1.3 以上所有培训均须保存培训记录以备查验。4.2 用工规定
4.2.1 外包公司应选派年龄在 岁以下身体健康,素质良好的保洁员。4.2.2 保洁员应接受过保洁工作程序的培训,熟练使用保洁工具,熟悉保洁工作流程。友谊广场后勤保障部
4.2.3 外包项目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带胸卡或工号牌。
4.2.4 对违反我司规定,不服从我司管理,以及工作标准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员工,应及时要求外包公司给予更换。
4.3 工具材料管理规定
4.3.1 外包公司提供的工具和材料必须符合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型号和质量,工具和材料进场必须得到我方确认,不得擅自变更或取消。
4.3.2 我司在检查中对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工具和材料必须要求外包公司进行更换。
4.3.3 我司自行准备的工具和材料由后勤部统一管理,外包公司领用和使用,必须由我司进行监督和控制。
4.4 工作管理规定
4.4.1 外包公司的保洁员应遵守我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并服从我司各级人员的管理,自觉维护我司的良好形象。
4.4.2 外包公司必须无条件配合我司开展各类促销、展销活动,及时响应各类应急任务,处理好各类突发事件;超过正常的工作时间,按双方合同约定处理。
4.4.3 外包公司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并做好培训记录,正确使用各种保洁工具,造成自身或他人事故的,外包公司承担全部责任。
4.4.4 外包公司员工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禁止野蛮作业。
4.4.5 外包公司与我司一旦确认项目作业人数,不得擅自减少人员,如遇人员请假的,必须及时给予补充完整;保洁主管应定期做好外包人员的考勤抽查,违反规定的按照双方合同进行约定。
4.4.6 因外包公司原因给我司和第三方造成人员、财产和设备等损失的,由外
包公司承担全部责任。
4.4.7 如发现外包公司违反规定使用工具和材料,应及时制止,立刻纠正;造成损失的,照价赔偿;情节严重的,严格执行合同约定;有必要的终止双方合同,由外包公司承担一切损失。检查考核 5.1 检查监督
5.1.1 我司保洁主管每日对外包项目进行检查,及时与外包项目主管沟通检 友谊广场后勤保障部
查情况,协助改进并填写日常检查记录。
5.1.2 每周一次由外包项目保洁主管协同我司对外包项目人员的工作进行检
查,填写纠正整改记录。
5.1.3 每月一次由后勤部组织对大厦所有保洁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填写相关记
录。5.2 考核
5.2.1 保洁主管每月将保洁检查和整改情况作出书面汇报,上报部门备案。5.2.2 每月由我司对外包项目进行考评,并书面通知外包项目主管或外包公司相关人员,并责令限期整改。
5.2.3 不定期召开外包公司与后勤部的工作协调会议,通报外包项目情况及工作改进情况。.
2.外包管理工作 篇二
一、企业物流外包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 我国企业物流外包需求与供给分析
1、我国企业物流外包需求分析。
要研究如何进行企业物流外包的管理, 首先得了解企业物流外包的发展现状。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等单位进行的《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数据表明, 在生产制造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 16%的执行主体是公司, 31%全部是第三方, 比2004年有较大上升, 53%的执行主体是部分自理与外包相结合。调查表明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 物流专业分工更加明确。
2、我国企业物流外包供给分析。
根据中国仓储与采购联合会前六次组织进行的《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中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分析显示, 我国企业物流外包市场供给市场现状可以说是物流供给能力有效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物流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主要表现如下:
(1) 我国物流服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5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20%左, 并且拥有的物流设施设备及其能力也较弱。
(2) 企业的运输供给能力还没有达到运输需求规模及网络分布要求, 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车辆空驶率平均高达34.70%和38.50%, 同时物流企业的仓库供给能力有余, 但效率不高, 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库房平均利用率为78.50%和76.40%。总之现有的功能性物流企业, 运作供给能力要大于物流市场需求。
(3) 从数据来看, 物流服务企业的作业能力, 以及作业质量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统计显示物流企业的单据准确率为97%, 配送及时率为92%、货损率为2%。
(4)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有了较大改善, 信息建设受到物流企业的重视, 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的企业比例已经提高到接近60%。
(二) 我国企业物流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企业物流外包的外部环境约束分析
1) 区域物流平台。区域物流平台是区域物流的载体, 是一个包括基础设施、物流设备和各种标准, 整合了区域物流资源的物流服务体系。有了这样的平台, 就可以在成本和时间方面消除客户担心。
2)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整合。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要围绕区域物流平台, 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资源整合。尤其要发展区域综合配送中心。过去有不少零散的设施和资源, 需要通过区域物流平台进行整合, 防止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3) 综合物流商的培植。物流成为热点后, 各路军团纷纷涌人第三方物流, 这对于物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但是要形成有实力的综合物流商, 才能解决成本和服务及时性问题。综合物流商培植也要以区域物流平台为载体, 探索一种投资主本多元化的全新物流平台模式。
4) 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对于沟通供需, 缩短时空距离, 解决及时性问题, 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统一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区域物流平台的信息系统有利于快速采集、处理和反馈信息, 解决速度问题, 同时也能降低物流成本。
2、我国企业物流外包的内部约束条件分析
1) 企业物流观念。物流外包要有外部压力和比较优势, 而企业高层对物流外包重要性的认识, 是影响物流能否外包的条件。目前, 企业对物流及物流外包的认识还刚起步, 有的还停留在狭隘资源观上。
2) 物流体制。企业物流体制是影响企业物流外包的另一个因素, 因为企业物流相对分散, 这给物流外包增加了难度。为此, 企业需要进行物流和内部供应链一体化, 建立适应物流外包的物流管理体制, 即集成化的管理模式。
3) 物流信息化。没有物流信息化, 就无法快速沟通供需, 与第三方物流的信息交流也无法在速度上满足物流外包的要求。为此, 要实现物流外包就要建立与第三方物流对接的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平台, 以期快速响应需求, 满足JIT的需要。
二、企业物流外包管理流程研究
(一) 企业物流业务是否需要外包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它能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但决策失误或者管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丧失。企业如果盲目从事外包, 企业外包的项目不但没有获得改善, 反而会更加恶化。因此, 企业要想充分发挥企业物流外包的优势, 必须谨慎、系统地实施外包。
企业在进行物流业务外包时, 应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所处的竞争环境、企业状况、外部经济因素等。首先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 其次再判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就是物流外包能否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二) 物流外包什么
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将物流活动全部外包或是部分外包。全部外包是指企业将全部物流活动交给外部组织承担。部分外包是指企业将部分物流业务交给外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果企业的物流活动属于如下情况, 企业则可考虑部分外包:企业拥有一定的物流能力,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企业原有的物流能力不能完全地满足自身的需要, 企业可考虑将自身不足以完成的物流业务交给外包。
(三)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
首先, 加强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管理。从物流服务的需求方企业来讲, 最大的风险来自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所固有的道德风险。企业必须认识到自己在合作关系中所处的这种劣势, 在选择外包合作伙伴的时候, 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防范信息风险。
第二, 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散。“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企业适度的、恰当的投资组合 (或项目组合) 可以降低机会成本并能分散风险。物流外包风险分散的重要手段就是选择相应的几个候选外包服务商, 当一个外包服务商出现问题时不会影响到整个外包活动, 或者可以马上将物流活动接上。
第三, 物流外包的风险转移。企业可以通过保险来转移物外包的风险。通过保险, 被保险人以确定的小额成本补偿大额不确定的损失, 虽然说项目经济成本的承担主体仍是原来的企业, 但风险损失额承担主体发生了变化, 保险公司成为物流外包风险的承担主体之一。
第四, 利用第四方物流和第五方物流整合外包管理。在实际的运作中, 由于第三方物流商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性专长和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 往往只能局限于运输和仓储等物流作业, 无法为服务的企业实现长期持续的节约和竞争能力的提升。而第四方第五方物流是“供应链的集成商”“、领衔物流服务商”。它们不只是停留在提高仓储效能或最大程度的减低运输等作业成本上, 关注的是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有效运作上。它通过其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 将整个企业的供应链完全集成在一起, 通过提高运作效率、改进操作流程以及发挥供应链职能中的整体“外包”, 实现整体资源的节省, 为其客户实现更大的价值。
摘要:近年来, 由于物流理论及其实践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对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本文通过对企业物流外包管理的研究, 立足于实践, 为企业物流外包活动提供借鉴, 促进我国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迅速发展。
关键词:企业,物流外包,管理
参考文献
[1]、骆温平.第三方物流——理论、操作与案例[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郝聚民.第三方物流[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3]、董蕊等.供应链管理与第三方物流策划[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马士华.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管理战略与方法论[M].科学出版社.2005.
[5]、张晖.浅议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财经界, 2007 (7) .
3.国际服务外包与海关管理 篇三
一、我国国际服务外包概况
服务外包按业务性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信息技术外包(IT Outsourcing,ITO),就是将IT系统的维护、开发和应用外包给第三方来实施;第二类是商业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企业将更为复杂的业务系统外包出去,比如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售后服务、技术研发服务等,从而实现对整个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
近年来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极其迅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统计,2008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5万亿美元,并将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其中,美国的服务外包市场较为成熟,是全球最大的发包方和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不仅拥有Hewitt、ACS等全球最大的BPO公司,而且IBM、HP等原制造业巨头也华丽的转身成为ITO和BPO供应商。而印度是国际服务外包的最大承接国,目前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Tata、Infosys、Wipro是全球ITO领域的翘楚,在BPO领域也拥有仅次于美国的实力。而俄罗斯、巴西、罗马尼亚、菲律宾、委内瑞拉等新兴市场国家正努力扩大其市场份额,国际服务外包的产业竞争正处于白热化。
我国在服务外包的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方面与美国、印度等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为118亿美元,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37%,其中离岸外包只占整体收入的12.2%,主要是承接日本的软件开发收入,所谓欧美业务还是凤毛麟角。
我国发展服务外包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强大的实体经济为发展服务外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位居全球第三,国内有着规模庞大的企业群,潜在市场已引起跨国巨头的觊觎,Hewitt、Infosys等已在上海、天津等地设立分支机构。二是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源成本和相对丰富的大学以上毕业生资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在IT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逐渐积蓄起来的优势,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环境。
发展服务外包,开拓国际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和必然选择。商务部于2006年启动了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 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内建设1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部分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并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全方位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1月15日下发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9]19号),批准北京、大连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实行一系列财政鼓励和支持措施,以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二、国际服务外包对海关管理的挑战
服务外包与货物贸易有着显著的区别。首先是“产品”形态,服务外包的“产品”大多是无形“服务”,例如为客户提供人力资源、票据处理等管理服务,或者提供售后电话指导、系统远程维护等流程服务,只有少数“产品”具备了实物形态,例如开发出的软件、研发出的商品,但真正有价值的其实是蕴藏在实物背后的无形的知识产权。其次是它的“送货”方式,网络是服务“产品”输送的主要渠道,软件可通过网络传输,设备可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光纤、互联网及其它现代信息技术让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工作团队就像在隔壁一样方便,这才是国际服务外包得以开展的真正基础。
这些区别会让我们走入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国际服务外包与海关管理似乎没有密切的联系。事实好像也在证明这一点,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并没有对海关提出任何要求。难道中国海关真的可以在这场经济变革中稳坐钓鱼台,坐看风起云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服务外包与海关管理到底会在那几个方面发生联系呢?我们以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近年来出现的几个案例来加以说明。
(一)进口设备税收政策
2007年,某售后服务公司进驻花桥国际商务区,要进口一套呼叫响应设备,却发现需缴纳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不解,因为该公司也曾经在印度设立售后服务中心,而印度海关并没有征收以上税费。
产业发展,设备先行,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必将引起相关设备的进口。服务外包基于IT技术,常见设备有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数据库设备等,如果采用一般贸易方式征税进口,无疑将增加企业成本。而印度自1991年开始就对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免除企业所得税、采购国内投入品流转税、进口资本品关税等,这就造成我国在与印度等对手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2007年我国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重新修订,将“以承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系统应用管理和维护、信息技术支持管理、银行后台服务、财务结算、人力资源服务、软件开发、呼叫中心、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纳入鼓励类产业范围,但至今到海关办理进口设备减免税手续的服务外包企业寥寥无几。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有政策上的缺陷,也有执行上的问题,而海关没有能够推动优惠政策的及时落实,显然也难辞其咎。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内某公司曾经前来海关咨询:由于它已经形成稳定的业务能力,国外客户希望将其设备交予该公司“托管”,进口环节应该怎么操作?目前海关有加工贸易项下外商提供的不作价进口设备的管理办法,允许企业在海关监管下免税进口生产设备,但这种做法还不能移植到国际服务外包领域,所以当国际服务外包企业需要进口此类设备时,暂时只能采用一般贸易方式征税进口,这也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
(二)进出口通关速度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在国外招商过程中曾经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某金融后台企业有将其业务中心迁到中国的设想,搬迁过程中原有业务将由备用系统临时代替,直到在中国的业务中心能够启用为止,因此该企业希望能将这一“过渡环节”所需时间压缩到最短,甚至希望通关时间能够以小时来进行计算。
国际服务外包产业仍然有不少“实物通关”,例如设备的进出口、研发材料的进出口等。值得注意的是,服务外包对通关速度的要求远高于货物贸易,因为国外客户一般是将某业务环节进行外包,该操作以不破坏整个业务流程的正常运作为底线,这就要求国内承接企业能够做到“无缝对接”。如果设备的通关时间延长,就会导致国内企业形成接包能力的时间滞后,就会造成整个业务流程的脱节,影响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向我国转移。
自实施“大通关”之后,中国海关的通关效率显著提升,得到中外企业的肯定,但目前的通关流程是基于货物贸易的特点设计的,在速度上跟不上国际服务外包
的节奏。服务外包企业在通关时往往会在商品归类、审价征税、贸易管制等环节上遇到各种阻助。
(三)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2008年,法国某数据公司落户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它为多家国外银行提供金融后台服务。该公司认为,其业务涉及大量银行金融数据,属高度机密,因此对海关、税务等部门的正常核查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恩斯克(中国)研究开发公司也位于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内,其对精密轴承的技术研发实力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该公司深感国内不法企业对其技术仿制成风,希望海关能够对其研发技术与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因此跨国公司在进行服务外包时会重点考量承接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国际服务外包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有商业秘密的保护、研发产权的归属等内容,专业性强,难度较高。目前国内企业在制定和执行知识产权安全方案方面缺乏经验,我国政府在服务外包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方面又不成熟,因此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由2004年开始执行,是海关保护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的主要依据。条例明确海关对知识产权主要采用备案保护的方式,即权利人请求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应当事先向海关提出申请,而知识产权也仅限于进出口货物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专利权。而国际服务外包领域的知识产权更为多样,远远超出条例所定范围。所以在目前情况下,海关不仅在提供保护方面难以有所作为,而且在正常的监管过程中有可能与服务外包企业所执行的知识产权保密措施产生冲突。
(四)服务外包贸易统计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多次对区内国际服务外包的产业规模进行统计,一是通过企业自报数据进行汇总,二是从海关、商务、税务等部门取得数据,但每次都发现两者相差甚远,无所适从。
国际服务外包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一种方式,关于它的贸易统计也是我国进出口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准确的编制国际服务外包贸易统计不仅能帮助我们掌握产业状况、科学制定政策,而且对防范潜在风险(如热钱通过国际服务外包渠道涌入),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要做好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统计,离开海关统计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但海关要做好这项工作也面临着两个难题,一是目前服务外包还缺乏统计意义上的确切定义,导致它的统计口径就不甚明确,服务外包和货物贸易的统计界限比较模糊;二是海关统计一般以报关数据为基础,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大多可以避开进出口报关监管手续,造成数据采集渠道受限。
三、对海关管理的建议
(一)制定对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管理办法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针对国际服务外包的专业法律,而商务部和各级地方政府所出台的推动措施却对税务、海关、外汇、银行等部门没有约束力,造成优惠难以落实,企业经营频遇困难,所以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首先要完善政策法规,形成整体战略。就海关来说,就是根据国际服务外包的产业特点和通行规则,为其“量身定做”不同于货物贸易的管理办法,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国际服务外包进口货物和服务产品出口的管理办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实物通关服务。二是制定非报关渠道业务的管理办法,帮助企业解决收汇难等实际问题。
(二)寻找突破瓶颈的解决方案
海关介入国际服务外包管理遇到的一些挑战可通过以下渠道加以解决:一是服务外包企业的身份认证问题,可与商务部等就企业登记与合同管理开展合作,信息互通。二是进口设备的减免税问题,可与商务部、各地政府等合作,共同推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的修改与落实。三是暂时进出口设备的监管问题,可在海关实行全程监管的前提下免征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其税收优惠程度不能低于印度、俄罗斯等竞争对手。四是提高通关速度问题,可为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实物进出口设立专门的通关通道,更加灵活的运用预归类、担保通关等便利措施。
(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外包贸易统计方案
国际服务外包领域既有知识产权又有商业秘密,业务运行有保密规则,外包企业有信息安全方案,这就是国际服务外包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海关应在现有保护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开展通关、监管等工作时遵循业务保密兼备案保护的原则。同时,要健全外包贸易统计方案,明确国际服务外包统计口径和指标体系,建立全面有效的数据采集渠道。对非报关渠道进出口的业务数据可与外管局等部门配合,在监管的基础上为此类企业出具出口收汇证明,这样就可以纳入统计范围。
(四)开展国际服务外包区域监管试点工作
4.申请工作外包请示 篇四
中国东盟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实现睦邻、安邻和富邻的重大战略,也是我国在全球化趋势中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路径。广西在国家发展整体战略中,承担着将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的“三基地一中心”的重要使命。把广西建成中国东盟的“信息中心”,对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形成全球的投资、制造、贸易、文化产业聚集效应,全面加速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东盟信息中心,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其建设和发展,既要有面上的推进,更要有重点的突破。根据中国东盟在区域和全球服务外包上的合作与竞争的现实紧迫性,以及区域和全球服务外包在中国东盟信息中心建设发展格局中的牵引性作用,抓紧XXX服务外包枢纽工程建设,并将枢纽工程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性配套设施,既是中国东盟信息中心体系建设布局的关键突破点,也是中国东盟电信周的一个亮点。
XXX服务外包枢纽工程,是以服务外包产业化示范园区的形式,构建中国东盟的IT基础设施服务中心和东盟自由贸易区数据服务中心。XXX服务外包产业化示范园区,面向东盟各国电信运营商和XXX业务服务商两大类企业,提供东盟区域跨国网络交换、语音和数据业务结算、跨国数据托管、跨国数据灾难恢复、跨国电子商务平台、跨国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政府服务平台等服务,重点为全球对中国东盟的投资、制造、贸易、文化等行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流程、客户管理流程、设计工艺流程、生产制造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协同工作管理流程,财务管理流程、决策支持流程、网上交易流程、软件外包系统、带宽交易系统和版权交易等服务,以及提供各类专业知识和竞争情报、新技术、新产品、标准规范、专业数据库接口等服务。XXX服务外包产业化示范园区所形成的信息服务能力,覆盖了物流、商贸、加工制造三大领域,充分体现并落实了胡锦涛关于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努力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三基地一中心”的重要指示。
XXX服务外包产业化示范园区,由新华社广西分社、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公司联合投资建设。XXX服务外包产业化示范园区的建设运营与发展,需要有力的政策推动和机制创新,为加快示范园区的建设,现将有关问题请示如下:
一、自治区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建设XXX服务外包产业化示范园区,批准示范园区的电信服务实行“境内关外”的运行机制,并在中国东盟电信周上发布。
二、自治区政府报请商务部批准XXX服务外包产业化示范园区作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项目,并将本项目纳入
千百十工程的重点扶持范围。
三、自治区政府商工业和信息化部,协调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的跨境光缆,不绕行国际关口局而直接接入XXX服务外包产业化示范园区,实现东盟各国电信运营商在XXX服务外包产业化示范园区的“境内关外”运行机制。
以上请批示!
5.企业员工宿舍管理外包 篇五
企业员工宿舍管理对一个企业非常之重要。企业的发展,无论其技术、设备多么先进,企业有多么雄厚的经济实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都讲以人为本。企业员工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在外的家就企业,在外的安身之处就是宿舍,宿舍的条件,宿舍的管理,成为很多企业留住员工的一个必备的项目。 企业如何的优秀,员工第一眼看到宿舍,就知道企业有没有尊重他们!他们的第一印象
就是去留的决定。
重要客户考察公司,上级领导视察企业,先去宿舍,再去食堂,然后才去车间,宿舍的说服力可见一斑。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每天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宿舍调整好自己的身体,收拾自己的心
情。每天走出宿舍,上班的员工才会朝气蓬勃,精神饱满。
企业除了给员工高工资,老板更希望来这里的每一个员工以厂为家,宿舍算是半个家,希望有尊严的工作。
建设好宿舍,管理好宿舍,都非常重要。在很多企业,宿舍管理上的问题,略作说明。 很多企业宿舍建设了非常好的硬件,软件——管理上,缺乏匹配的科学管理服务。 宿舍管理中的脏乱差,始终是每一个管理者头痛的事情,要不不管,或者睁一只眼,闭
一只眼,得过且过。
宿舍管理中奖惩罚,或者更严厉的管理措施,很多时候会把矛盾激化,给企业管理带来
影响。
新一代的工作群体,不再接受强制管理,他们认为打工不是坐牢,管的太严,他们就或
走,或者在其他的地方可能做出对企业有损失的事情。
好老板,好心想管理好宿舍,可是投入和得到效果差距太大。
宿舍管理走过场,走形式,走极端,管理员流动性非常大,或者缺少作为。 就是企业希望做好宿舍管理,也极其缺乏宿舍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和方案。
种种问题,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好宿舍问题呢?将宿舍管理外包,我们和爱科技就是宿舍管理服务外包的专业公司。
有专业的团队,提供专业的管理,专业的服务,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而且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各有所专,各有所长,让企业做其专长的事情,我们帮企业做好后勤服务。我们作为第三方,不仅可以进行目标管理,企业由管理者,成了监管者,而且可以让员工获得更好的服务,缓冲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最终是将企业家,领导的爱心传递给每一个员工,使每一个员工能够安心的,视厂如家,精神饱满的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创造和谐发展的局面。
如何才能做好宿舍管理呢?
宿舍管理是一个服务型工作,服务就要用心付出,宿舍管理最重要的是视员工如自己的亲人,用尊重,用和,用爱做好服务,让员工产生家的感觉,企业自然会更加和谐,更好的发展。
我们的专职队伍,不仅有各类硬件维护技术人才和科学的管理流程,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和爱员工,用感恩和爱对待自己工作和生活,赢得人心,就是我们的企业价值。
宿舍管理服务外包,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实际考察,约定外包管理服务具体项目和内容,以及考核标准。
宿舍管理外包,能给您的企业带来好的变化!
深圳市和爱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755)
6.劳务外包管理制度 篇六
劳务外包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制定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工作人员,协同合作能更大效率的解决问题。建筑网小编就劳务外包管理制度和大家说明一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规范公司劳务外包管理,满足外包业务发展需要,降低用工风险,搭建联合管理平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务外包是指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将公司经营过程中的部分业务外包至具有资质的相应业务外包单位。劳务外包人员的人事关系在外包单位。劳务外包公司通过与劳务外包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务外包人员的人事、档案、薪酬、福利等进行管理。
第三条
适用范围
(一)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所有劳务外包人员
(二)各分子公司可参照执行,也可自行制定相关制度
第二章 责任主体
第四条
外包用工部门承担以下职责:
(一)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部门人员情况,确定本单位外包业务内容及工作量,发起外包需求;
(二)负责制定劳务公司的工作标准;
(三)负责对劳务公司的工作成果、质量进行验收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计算劳务费、提出奖惩意见,并上报人力资源部;
(四)负责外包人员的工作、检查等日常管理工作。第五条
人力资源部承担以下职责:
(一)负责劳务外包管理办法的拟定与修改;
(二)审核批准相关部门的外包需求;
(三)负责、协调外包合作渠道的拓展及具体合作的洽谈;
(四)负责监督外包业务的日常执行;
(五)按相关协议、考核结果办理外包费用兑现手续;
(六)负责劳务外包人员的退回工作;
(七)办法中涉及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 劳务外包管理
第六条
劳务外包适用范围
(一)公司生产一线的业务
(二)公司经营需要外包的业务,如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临时性业务,或该业务原从业人员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的业务。
(三)公司后勤辅助类业务,即为主营业务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
第七条
劳务外包公司的选择
(一)劳务外包公司必须是正规合法注册公司,并具有合法劳务外包资质;
(二)劳务外包公司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外包劳务人员经验;
(三)劳务外包公司有稳定、持续的外包人员储备及招聘渠道;
(四)劳务外包公司与外包人员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劳动用工手续;
(五)劳务外包公司必须依法为外包人员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第八条
7.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 篇七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专指企业根据其需要将某一项或者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者职能外包出去, 交给其他企业或者组织进行管理, 从而专注于人力资源的核心战略性活动, 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就我国人力资源部门而言, 职责主要集中于事务性工作, 如员工招聘、档案管理、工资福利、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等。此类工作较为繁琐, 在操作上具有基础性和重复性的特点, 适合外包业务。随着近年我国各类咨询服务的快速发展, 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在我国发展速度惊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外包业务是具有不同核心业务的企业间就各自利益的一种合作, 这种合作注定复杂和纠缠, 必然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二、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分析
1. 整体性链接缺失的风险
波特教授曾就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整体性链接缺失做过详细论述。对于企业而言, 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为其创造价值的, 并且紧密相连, 相互依存。在这一链接上, 人力资源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一旦因为外包而导致企业经济活动被分割和碎化, 不仅无法继续为企业创造价值, 反而会导致企业经济活动不协调或者是矛盾。
查尔斯·汉德认为“外包既不是理想的, 也不是必要的, 只不过是一个事实”。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 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的实践性过强, 并不适合我国某些传统企业。就目前一些类似“三叶草”的企业而言, 人力资源外包很有可能使其丧失整体性, 如有突如其来的威胁时往往不能集中全力应对, 进而影响企业核心业务, 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
2. 企业文化沟通及传递失真的风险
人力资源外包在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同时, 也使企业面临着企业文化沟通及传递失真的风险。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紧密相关。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便是一家企业的文化理念潜移默化渗透的过程, 企业员工接受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也是对企业文化认同的过程。如果企业将与企业文化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若合作双方理念相似则合作顺利。若彼此理念存在差异, 则可能导致合作失败。我国在人力资源外包的浪潮下, 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将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 而今后遗症严重。如员工招聘外包, 就会存在不同用人理念。一些企业认为和企业文化契合的人, 外包商可能认为不合适而将之拒之门外。员工培训是企业文化形成和传递的重要环节。如果外包机构对于企业文化和企业内部运作并不十分熟悉, 则很难设计出符合企业文化适合企业发展的培训方案, 所培训的员工存在与企业文化脱节的危险。
3. 对环境变化应对迟钝的风险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并不乐观, 企业都在提升自身快速应变能力以寻找突围之路。人力资源外包很好的适应了企业的这一需求, 相对大的组织而言, 小型的组织更易改变规模和业务, 尤其是没有外部限制之时。但另一方面则使企业无法及时获悉自身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而言, 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搜集信息以发现和应对威胁和挑战。人力资源外包则使这一重要渠道消失, 从而导致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迟钝, 延误时机, 造成损失。
4. 员工流失的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后, 对于企业及员工而言确实是一种变革, 一些人员不再是团体的一部分, 至少不是重要部分, 他们脱离了团体的限制, 有的找到更好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 他们有脱离母体的感觉。这些无法适应变化的员工, 情绪受到直接影响, 进而加剧了企业内部的矛盾产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利于企业内部开展业务。
一些企业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专职人员从直接参与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为协调外包服务工作, 作为专职人员会丧失专业性, 有可能另谋他路, 造成人力资源专业人才流失。
5. 企业经营安全方面的风险
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 企业不可避免的要将自身相关资料提供于外包机构, 企业内部的有关资料就处于半公开状态, 比如经营理念、员工培训、团队建设、产品研发以及竞争对手等等, 外包机构掌握了大量的外包主体的信息, 外包主体必然会陷入一种被动, 一旦资料泄露必将给外包主体带来损失。
我国目前尚无相关法律以规范外包行业的运作。外包机构和企业间的权利义务划分也并不明确, 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企业因为外包机构操作失误而出现损失的话, 企业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法律支持。如果企业想更换外包机构, 如何处理与原外包机构的关系, 尤其如何避免因外包结构更换导致人力资源相关信息外露在法律上都无相关规定。可以说我国相关法律的空白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最大风险。
上述问题是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 但是只要企业有计划地开展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管理, 还是可以避免的。总而言之,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并不意味着某些工作的结束, 而是意味着另一种方式管理的开始。
参考文献
8.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探析 篇八
关键词:外包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0 引言
随着以全球化和Internet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日新月异而生命周期加速缩短,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适应更加快速的技术革命,参与世界竞争,许多企业都积极进行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努力朝着柔性化、扁平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的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赢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1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内涵
所谓“外包((outsourcing)”,英文的直译为“外部寻源”,其核心思想[1]是在企业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业务,而将其他业务委托给比自己更具成本优势和专业优势的企业。它是一种以充分利用企业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种企业管理策略。
Greer,Youngblood和Gray[2]的定义: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Lever[3]的定义是关于从外部服务上获得商业服务的长期合同关系。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网[4]给出的定义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就是企业根据需要将某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职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管理,以降低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
综合看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内涵,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即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将一些较为繁琐且程序性很强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外包给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机构进行操作。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发展趋势看,其业务已经渗透到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包括人力资源策略、制度设计与创新、流程整合、员工满意度调查、薪酬和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劳动争议调理等方面,是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型选择。
2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驱动因素分析
2.1 外部因素的驱动
2.1.1 信息技术的普及。外包的实现是以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的。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使员工之间、组织之间的沟通变得简单有效。我们知道,在传统企业模式中,信息获取后,通常要经过逐级汇总,最后传递给管理者,由管理者做出决策,再将决策结果自上而下传给员工。而在外包中,计算机能准确地收集、加工大量信息,并即时地传递给决策者,甚至有时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后,不依靠管理者的决策,训练有素的员工就能够根据计算机的判断解决问题或自己做出决策,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企业通过部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外包和网络技术的使用,实际上是将人力资源部的监督管理转化为员工的自我管理,强调的是企业内部各个组成团体之间自由组合、自由拆分的水平管理。并将人力资源管理者从事务性、行政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转而参与企业的战略规划、企业的组织发展等工作。
2.1.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投资的发展,使得企业不再满足于向国外出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到国外设立营运机构或分公司、子公司,并招募东道国或第三国的公民到其公司工作。这种跨越地理边界的国际雇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特别是在国外营运机构设立初期,由于对当地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很多企业宁愿选择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二是随着全球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整个社会所拥有的知识增加、技术进步,将导致市场一体化程度和市场容量的同时增大,个人专业化程度和全社会职业市场多样化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2.1.3 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实行外包还应当是巨大的竞争压力所致,进入20世纪90年代,企业已经越来越难以靠资本或技术的先进而获得垄断的超额利润,因而压缩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己经显得日益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一方面可以使得公司裁减相当数量的雇员,另一方面可享受规模经济的好处,所以成功的外包不仅使一个公司降低了成本,还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2.2 内部因素的驱动
2.2.1 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外包的动机和外包的具体形式也会有所差别。当企业刚刚成立,处于幼儿时期时,企业人员规模小,职能分工也不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处于萌芽阶段,与业务工作混在一起。但事实上,小企业同样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小企业由于处于发展的初期,如果自己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能会不经济,如果借助外包甚至全部外包,既可以获得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又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处于少年时期的小企业要求提供高质量的常规人事服务,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可以有选择地外包部分事务性职能或自己不擅长的业务。采取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不仅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而且可以获取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这是推动这一阶段企业外包部分事务性工作的动力。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到了处于青年时期的中型企业阶段,企业既充满活力又相对成熟,抗风险的能力也增强。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工作的专业化服务提出了要求,除了保质保量的做好基础人事管理外,还要增加规范培训、个性化沟通、干部培养、满意度调查、通过政策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与直线经理的大量沟通、协调。企业通过外包部分事务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人力资源管理者关注于本部门的关键职能,致力于使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组织发展战略的匹配,这既有利于提供员工满意度,又能够最终增强企业竞争力。
2.2.2 组织结构扁平化趋势。扁平化一方面可能是中层管理者的减少,另一方面有些时候人力资源管理者也会成为精简的对象。这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为了使有限的精力都花费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职能,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将部分事务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外包成了必然的趋势。同时,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也推动了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对于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企业来讲,大量的非特长业务都由合作伙伴来完成,企业可以精简机构而更有弹性。金字塔式的总公司、子公司的组织结构让位于更加灵活的对信息流有高度应变性和快速反应性的扁平性,这种组织结构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具有生命力。
2.2.3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组的需要。信息技术的普及、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等是促进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外界动力。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其他一些内部因素所导致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组的需要是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最直接因素。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重组的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从外部看,随着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必须应对需要不断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带来的压力。同时,随着客户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企业必须更加强调对客户和消费者需要的满足。从内部来说,随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调整,公司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关键岗位缺少称职人选以及不合适的组织与岗位设计成为很多企业感到头疼的问题。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挑选合格的人才;为员工的知识更新、提供培训方面的支持;针对员工需求多样化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等。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的这种现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需要进行重组,以应对新挑战。
2.3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 与其它事物一样,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也具有利益与风险并存的特点。其风险至少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3.1 来自成本估算失误的风险。外包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企业将现有工作人员完成特定活动的成本与外包所产生的成本进行对比,如果外包成本远远低于自行完成成本,则选择外包。因为利用服务商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效应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关键点在于,签订合同之前应该对成本进行准确的预测。一般情况下,显性的成本都较好估算,但是对于一些隐性成本很多企业却不够重视,因此造成企业在进行外包决策时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2.3.2 来自内部员工方面的风险。首先,影响外包企业人员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直接知识和经验,不利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提高。其次,在进行外包时如果没有充分的宣传解释和员工的充分理解,很容易在员工中产生恐慌而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外包还可能会使员工有“受制于外人”的感觉,甚至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3.3 来自于安全和保密方面的风险。外包的内容是需要有选择的,不能盲目的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业务越来越趋向于外包化,但绝不是全无选择性的,有许多因素需要加以考虑。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人员招聘、员工培训及开发、薪酬及福利管理、企业架构及岗位设置等子系统。对于基层人员的招聘,由于需求量大,也最复杂,这种业务可以外包;对于国家法定的福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事务性工作也可以外包;企业需要的一些高层管理人员,也可以外包给猎头公司。对于内部机密则不宜外包,一旦外包出去泄露给竞争对手,可能将对企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2.3.4 来自外包选择上的风险。在对外包服务上的选择中,企业冒着很大的决策风险,所谓“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因此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因为外包服务商的选择通常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但由于企业的组建过程非常复杂,它要求能面向企业资源共享和优化合作,提供整个供应链上的接口,且要求必须实现信息的真实传递。而其与外包服务商进行沟通,进行最终评价的过程总是不够完美的,必然存在不可预知的情况,存在较大的漏洞,一旦这一漏洞在关键时刻扩大,无疑会导致企业的严重损失。更有甚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等,决策者误选了内部机制存在种种问题的外包服务商,其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为企业实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但是,对于国内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职能范围目前还停留在较初级的水平。即使企业有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但专业和高水平的外包服务商还不多见。因此,进行风险控制也是企业在采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冯祈善,王善臣.外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04(2):114-116.
[2]Per V.Jenster.outsourcing projects.Deal maker or deal breaker:human resources issues in successful Strategic Change.1999(8):263-268.
[3]Lever.S.An analysis of managerial motivations behind outsourcing practices in humanresources.Human Resource Planning. 1997(20):37-47
9.物业管理企业如何管理外包保安 篇九
外包保安是指非物管企业自聘的保安人员,而是物管企业和保安服务公司通过签订供需合同,由保安服务公司选派在物管企业负责安全防范的保安员。据了解,目前.深圳市注册的合法保安服务公司便有10多家,其中福田保安服务公司便有7000多名从业的保安人员,而这些保安当中,有近50%在物业管理企业中从事安全防范工作。可想而知,深圳市内有许多物管企业是从保安服务公司中选派保安员在各种物业中为业主提供服务的。从物管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为业主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势在必行。特别是一些中小物管企业,因为受到成本,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导致公司负担加重。发展受阻,企业经营困难。而选择外包保安会促进管理效率、提升专业化程度、降低经营成本。这无疑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一种策略。其实.很多物管企业在电梯维护,清洁、绿化、消杀,消防等项目很早就使用外包单位为业主服务,只是在决定是否聘请外包保安时,有许多顾虑和管理上的难题,从而不敢轻意地选择外包保安为业主提供服务,加之有些物管企业选择了外包保安后,因为各种各样管理上的问题,造成服务质量不升反降,甚至与保安服务公司不欢而散。而保安又是物管企业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使物管企业左右为难。其实,如果物管企业能够真正理清与外包保安之间的各种管理问题,困难便会迎刃而解,达到双赢的局面。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来一些经验.在此总结出来.希望能够对物管企业能够有所借鉴。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第一,前期筹备阶段
1、选择保安公司时要慎重
深圳目前的保安服务公司基本上是公安系统的附属企业,其合法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娘生九子,子子不同”,保安服务公司的服务质量,信誉和配合度方面还是有区别的。因此,在选择合作供方时,应采取招标的方式,物管企业可以邀请至少3家以上的保安服务公司前来投标。这样,通过评标、现场考察、价格比较等多方面的对比,择优选择一家合作供方。通过招标选择出来的供方一般都会珍惜合作单位.而且.择优选出来的保安服务公司,其在保安培训,社会信誉等方面占的优势也比较大,这为以后挑选优秀的保安员,控制好保安源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合同一定要签订到位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为了避免以后的隐患.在订立合作合同时,一定要将双方的责、权、利明确清楚,特别是关于双方责任划分的条款一定要写清楚。否则.真的出了点什么事情,到时候,就会给物管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会因此与保安服务公司不欢而散.
3、应亲自去保安服务公司基地挑选保安员
一般来讲,社会信誉好的保安服务公司在招聘保安员时都有严格要求,各环节均控制得比较好,但是,作为物业管理企业来讲,保安服务是物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千万不要怕麻烦,应该派人亲自去保安基地挑选合适的人员。这样.能对保安的多方面情况都有所了解,也能够挑到企业满意的人员.
4、进驻前的培训必不可少
当保安员全部挑选完成后,切勿急于进驻物管企业的楼盘,因为这个时候,保安员对前往工作的楼盘什么都不清楚,一旦上岗,很难保证服务质量。所以,为了保证服务质量,物管企业应该将保安员集中起来培训一段时间,由企业自己派讲师向他们培训物管企业的一些基本
情况.服务内容、服务要求等业务知识。
第二,保安人员进驻物管企业初期阶段
l、进驻后的培训非常重要
除了在进驻前需进行培训之外.进驻后一个月内的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此时,保安员已经在岗位上服务,其接受了一些基本的服务内容的培训,但是,在服务质量、服务技巧。服务意识等方面仍是粗放型.还不够专业化。这就要求物管企业需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利用保安员的业余时间进行培训,同时安排人员在岗位上手把手进行教导。一个月下来,应对其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人员应及时淘汰.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千万不能心软,不忍心换人。将规范化的制度推行下去并坚决执行保安服务公司都有自己的一些规章制度,但是,物管企业的服务内容决定了服务制度,其与保安公司的制度是存在区别的,所以,物管企业应将自己的服务制度推行到保安员中,要求他们予以执行,并坚决执行和长期执行,否则,制度形同虚设,保安也只会简单地站岗,放哨等工作。
3、生活设施、生活环境应保证质量
一般保安员的工资待遇普遍比较低,但是,工作并不轻松。一天八小时下来,人还是比较辛苦的。因此.物管企业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量将保安员的居住环境安排得好一些,能够配置的生活设施如:宿舍内的电视机、热水器、风扇等能配置好。其一,可以使保安员生活休闲环境得到改善。其二,可以增加保安员的稳定性.
第三,正常管理运作阶段
1、物管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正确认识外包保安的管理
物管企业将保安外包之后,确实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服务的专业化。部分物管企业的管理者认为,现在保安外包了,有保安公司的人在管理,我们轻松了,可以放任自流了,反正只要按合同办事,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不然,保安服务公司对保安员的管理有该公司自己的方式,而保安服务公司在管理的过程中,一般是从保安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安全防范等方面进行约束,而对物管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特色、服务技巧等方面还是不够了解的。如果物管企业放任自流,那么这中间就会形成一个盲区,形成一个缺口,到头来,真正受影响的还是物管企业。所以作为物管企业来讲,应该将保安员当作本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把握好双方接口之间的分寸。这样,虽然物管企业会付出少量的管理时间,但其取得的效果会非常好,真正受益的也是物管企业。
2、对保安员开展思想工作必不可少
保安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年轻人的普遍特点是情商高于智商。大部分保安员的思想比较活跃过度,不安于现状,脑袋里想着干好干坏一个样,发了工资便游戏生活。作为物管企业和保安公司的管理人员来讲,应该要了解保安员的这种特点,因此,应注重思想教育.可以从保安员求职的艰辛、家庭情况、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引导.避免教条式、独裁式和简单粗放的思想教育。同时,对于保安员的生活应给予关心,给保安员多一份细心与关爱,多一点问寒问暖,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你对他坦诚地沟通、交流,进行有益指导,做他们生活的贴心人,所有这些努力都会转化成工作的原动力。
3、认识清楚军事训练的真正目的很多管理者认为,让保安员进行军事训练的目的便是使他们有过硬的基本技能,如整齐的队
列、熟悉消防的实操.擒拿格斗,军体拳等.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真正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培训保安员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纪律.一支好的保安队伍,应培训其善于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如果不清楚真正目的,而在平常的训练中过于机械,甚至操之过急,这样,无疑会在为业主服务过程中阻碍服务质量的提升。
4、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团队文化即团队的主流价值观念和精神以及全体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潜意识的职业观念.作为物管企业来讲,应该和保安服务公司加强合作,为保安队伍确立好的团队理念,通过工作和生活予以展现,如开展一些有利于团队建设的活动等,最终实现个人和团队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推进安全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