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演变

2024-08-12

文字的演变(共7篇)

1.文字的演变 篇一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古老的记事方法是()

A.上古结绳记事B.仓颉造字记事C.甲骨文记事D.金文记事

2.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A.是我国最早的文字B.是我国最早的结绳记事画面

C.是我国最早的文字雏形D.是我国最早的甲骨文

3.下面有关甲骨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的文字

B.已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演变过程

C.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

D.甲骨文中已经齐备了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总结的六种汉字构成方法

4.请你在以下有关汉字的评价中,选出正确的项()

①汉字历经千年不衰,形声表意②电脑时代汉字因为输入慢而将走向拼音化③汉字在演变过程中,虽然字形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结构仍是相通的④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中华民族的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二.材料选择题

5.阅读材料:

殷墟,又名殷虚,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郭沫若先生在《访安阳殷墟》一诗中赞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面积约24平方公里。据文献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整个商代后期以此为都,共经8代12王、254年。年代约当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

请回答:

①以上照片所再现的平原为何出名?

②郭沫若先生在《访安阳殷墟》一诗中赞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郭沫若的诗句的?

活动探究

6.由书法兴趣小组的同学,试着收集一些所知道不同字体的汉字字帖,学会辨别字帖上的汉字字体,然后以这些字体为例跟同学们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开阔视野

什么叫甲骨文?

所谓甲,就是龟甲;骨,主要指兽骨。古人迷信,常用甲骨占卜凶吉。占卜以后,往往在甲骨上面写刻或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这便叫做“甲骨文字”,简称为“甲骨文”。这种文字还有其他许多种叫法。如“龟甲文”、“龟版文”、“契文”、“甲骨刻文”。“甲骨刻辞”、“贞卜文”、“卜辞”、”“殷虚书契”等等.但自从陆懋德于1923年发表《甲骨文之历史及其价值》之后,便约定俗成,多数学者统称“甲骨文”了。这种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进程,它和古代埃及的纸草文书、巴比伦的泥版文字以及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一样,是整个人类的文化瑰宝。如今,甲骨文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中文字典。汉朝许慎编著。原作写于100年到121年,现已失落。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者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许慎写完之后,献给汉安帝。全书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说文解字》的书名许慎这样解释: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结实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

答案

1.A2.C3.D4.B5.①因为这里出土了甲骨文;②据文献记载,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整个商代后期以此为都,共经8代12王、254年,年代约当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这里出土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的造字法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安阳殷墟在历史上有过如此辉煌,所以郭沫若在诗里赞叹:安阳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来到这里就象看到一本厚重的史书。

2.文字的演变 篇二

一、前言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记录语言是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 这两句话是索绪尔针对拼音文字说的, 本来明确除外了表意的汉字。但长期以来, 却被我国部分语言学家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当作公理, 当作圣旨, 当作论说汉字落后的根据, 当作是把持反对意见者打成伪科学的法宝。“拼音化———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方向”这一论断也和索绪尔的上述言论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之后, 不少语言学家醒悟到西方语言文字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的汉语、汉字;不少语文学家开始基于汉语、汉字的丰富、独特事实进行新的探索。可惜的是, 至今中国语文学界真正的“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并没有正常展开, 某一些执掌话语权的人实际上还在坚持汉字拉丁化, 压制、限制不同意见。江先生以自己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学者作风和大无畏的勇士气概写出这篇大作。首先, 他追根溯源地点破索绪尔的话原本仅仅是针对拼音文字的。这一点, 虽然有人早些时候已经指出过, 但作为翻译大家的江先生, 把索绪尔相关言论上下文完整、准确地译介出来 (见“江文”一) , 对于中国广大关心汉字、汉语而又无法阅读索绪尔原著的人, 还是莫大的好处。“江文”三指出的事实重要而又十分耐人寻味:几种中国当代权威辞书都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而两个英文版本的大英百科全书, 倒都没有采信索绪尔这种说法。自然, “江文”最具新意、最重要的还是四、五和结语。他论证了文题所概括的“拼形表意———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方向”, 指出“汉字是形源表意文字;西方拼音文字是音源表意文字”。这部分材料是翔实的, 论说是充分的。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一些情况

1. 传统文字的拉丁化风雨。

上世纪50年代, 随着汉语拼音化浪潮,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同样也经历了一次改革风雨。有传统文字的民族, 如蒙、藏、维、哈、朝, 都使用拼音文字, 也曾经考虑过拉丁化问题。文字改革专家通常认为:拼音文字改换字母并不是文字性质的根本改变, 是比较容易进行的。但中国的实际情况似乎并不如此。先看藏文, 藏文虽然是拼音文字, 字母只有34个 (辅音30, 元音4) , 但拼写形式却不像英文那样的线性, 而是双向的。一个音节的书面表达, 其高度和宽度都不等长[2]p80。这使得藏文拉丁化不那么简单。朝鲜文 (谚文) 虽然也是拼音的, 但历史上其音节一直也是拼组成方块形。这也和英文的线性拼写相距甚远。似乎只有蒙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与拉丁拼音的英文相似处多些。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确实实现了短暂的拉丁化, 都有大约20年的拉丁化新文字试行、推行的时期;80年代中期又恢复为阿拉伯字母的老文字。这被一位著名语文学家称为是新中国文字改革中两次重大失败中的一个 (另一个失败是“二简”的被否定) 。此期间内蒙自治区领导和语文学家抵制了拉丁化, 保持了传统蒙古文的连续使用。我曾经认真请教过几位蒙古语文专家。他们告知:蒙古语言有四大方言区, 内蒙有个四区协作的语文机构。传统蒙古文也具有各方言区通用的特点。由于长期使用, 蒙古文中许多词、词根, 对于使用者已经具有见形知意的特点, 阅读起来比较轻松。蒙古文的书写一般以词根为单位, 相当于词根词。这种词根词一般有独立的意义, 在词典中往往被列为主词条, 书写时用空格与前后分开。这种连写的词根称作“字”[2]p70。新拉丁化蒙文, 将会与外蒙古的斯拉夫蒙古文一样, 仿效英文的分词连写。蒙古学者和民众不愿意把老蒙文改换为这样的新蒙文。说到这里, 我想引“江文”五中的两段话。一段又是江先生从索绪尔的原著里“发掘”出来的:对于常用的和熟悉的词, 其书写形象就获得了表意价值。另外一段是江先生自己的概括:“前缀、后缀、词干, 或者是词首、词尾、词根就是拼音文字经过长时间使用形成的文化积淀, 结晶出来的表意词形, 也是拼音文字演变成形意字符的明显表征”。我想, 蒙文的这个事实当可作为江枫先生的拼形表意的佐证吧。这里的情况在拼音文字里是极为个别的特例吗?其实英文这种最著名的拼音文字, 许多人在阅读时, 也并非都默读后才知道意义。江先生已经发现索绪尔本人是肯定这一事实的。

2. 创制拉丁化新文字。

没有流通较广传统文字的民族则提出创制拉丁化新文字问题。上世纪50年代起, 新中国曾积极为这些民族设计、推行拉丁化新文字。据统计, 被正式颁布推行的就有17种之多。这些文字制定, 有着很程序化的方法:语言调查, 确定其音系, 找出全部声母、韵母, 用拉丁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每个声母、韵母, 规定分词连写和标点符号。这是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成熟的”新文字设计法。许多这样的新文字, 已经有了大约40—50年的历史。按照早期汉字拼音化改革家王照所说:用拼音文字的儿童, “解语之年, 既是能文之年”, 又按照鲁迅先生所说“只要认识28个字母, 学一点拼法和写法, 除懒虫与低能者外, 就都能写得出, 看得懂了”。实际情况如何呢?少数民族地区, 似乎完全没有因为拉丁化新文字的使用而促成文化迅速、广泛发展的局面, 远没有获得拼音改革先哲们所期待那样巨大好处。在许多民族地区学汉文的小学更受欢迎。许多少数民族干部, 包括推行拉丁新文字的干部, 也更愿意把孩子送到汉语小学读书。在1991年,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给国务院的请示里, 明确提出:新文字“效果不好, 多数群众不欢迎的, 应该尊重群众意愿, 不要勉强试行”, “提倡没有文字或没有通用文字的民族选择一种现有适用的文字”, 不再普遍去设计、推行拉丁化新文字。[3]p36

3. 汉字式少数民族文字。

中国的少数民族, 特别是那些后来设计推行拉丁化新文字的民族, 许多都曾经流行过汉字式的民族文字。文献[5,6]有详细的综述。周有光先生给出18种汉字式文字或由汉字演变出的文字。其中除日文、朝鲜谚文和喃字外, 都是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5]。陈其光先生的汉字系文字[6], 含表意字17种 (含日、韩、越3种) , 表音字9种[4]p37。许多产生于唐代, 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唐宋两朝是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对其他民族和周边国家影响巨大。他们首先借用汉语书面语, 然后借用汉字书写自己的语言, 产生了一批用汉字书写的非汉语文献。为了弥补借用汉字的不足, 在汉字的影响下创造了书写母语的本民族文字。这就出现了汉字文字的支系, 形成了汉字文化圈。中国少数民族的这种汉字系文字基本都没有获得通用的、主导地位。但在新中国成立时, 民间仍有应用。

4. 被忽略了的可能途径。

在上世纪50年代起的拉丁化浪潮期间, 为少数民族创制拉丁化新文字也是浪潮的一部分。因为当时汉字自身已经前途难料、命运难保, 拉丁化就成了当时的唯一选择。当创建和使用中大量未能预见的问题不断困扰的时候, 就促使人们进行新的思考。蒙古族语言学家清格尔泰先生 (曾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人大常委会委员) , 就曾以多种方式提倡“汉字+字母”式的民族文字。它很类似日文。由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多数与汉语属于同一语系、语族, 语言都缺少形态变化, 语素都大多是单音节的, 这使得“汉字+字母”式的民族文字极可能比日文更好、更有效、更便捷。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是与汉族、其他民族大杂居, 自己小聚居的;许多少数民族方言差异大。这种“汉字+字母”式的民族文字有利于解决方言差异, 有利于紧密作为国家通用语的汉语与民族语的关系, 学习民族语的同时就学会了最常用的一两千汉字, 更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语言负担。许多学者指出, 这种类型文字不仅历史上长期存在过, 现今仍能看到它的某种雏形。根据[7,8]报道, 广西有一种用壮语直接朗读汉字书报的方法, 用在向群众读汉字文件, 甚至中小学教学课堂上。广西有的私塾先生, 教授汉文版四书五经, 但自己并不大会说汉语[9]。这表明:像在日本那里用日语教授、学习汉字版中国古典文献的事, 在中国民族地区也并不罕见。汉字的超语言应用, 在古今中外都有丰富的事实依据, 但这却没有被承认。长期以来, 汉字的超语言使用这种现象, 这种方法没有受到承认, 没有受到重视, 没有得到支持。“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记录语言是文字唯一存在的理由”, 就是两片遮挡了某些语言学家双眼的、小小的但“颇有魔力”的树叶。

三、关于专业文字的一般概述

1. 关于专业文字。

计算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进展, 提示我们从更广的范围考虑文字的分类。通常语言学家所特别关注的是与各个民族语言关联的那种文字, 如英文、汉文、日文等。在信息技术界称此类为自然语言文字。我把下列的称为专业文字:国际音标系统, 乐谱 (简谱、五线谱) , 棋牌谱, 化学公式, 数学公式, 程序框图, 程序语法图, 电子线路图, 等等。

2. 关于文字的形成和习得。

自然语言、文字的形成, 就社会整体而言, 是人类漫长社会中“自然形成”、“约定俗成”的。就个体来说, 自然语言最初是从母亲那里“不知不觉地”学到的, 而后通过普通教育提高;自然语言的文字也主要通过普通教育提高。

而专业文字, 就整个社会来说, 是在专业技术发展中形成的。其语言符号元素、结构规则, 比自然语言留有更多的个别人物、专家发明创造的痕迹。在许多方面, 专业语言都带有人工语言的特点。就个体来说, 专业语言是通过专业教育习得的。

3. 语言文字的民族性、地域性或国际性、专业性。

自然语言文字有很强的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民族文字通常总与某民族语言关联。自然语言还有很强的地域性, 方言差异就是一种地域差异。专业文字很少民族性、地域性, 而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国际性。一种专业文字, 在专业内是国际通用的, 不分地域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 一种专业文字的初期阶段, 可能在不同民族有不同形式 (如记数法、乐谱) ,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交流, 合理的、科学的、方便高效的总是很快扩大自己的领地, 实现国际的统一。

4. 文字的声音属性。

自然语言, 就现今世界上主要语种来说, 都有口语形式和书面形式。专业文字的形、义属性是普遍具有的, 声音属性则有不同情况。一般说来:专业文字与语音无关, 或顶多是弱相关。数学公式可划入和语音弱相关的一类。棋牌谱、化学公式、程序框图、程序语法图、线路图则可以划入与语声无关的一类。它很难用口头语言描述。对这类专业文字, 说有声语言是第一性, 书面表示是第二性, 绝对荒谬。而乐谱的声音属性是重要的、本质的, 但这种声音可以是和自然语言语音无关的 (无歌词的声乐、器乐) , 也可以是和自然语言语声迭加的 (配了歌词的声乐、器乐) 。

5. 文字的字形属性。

自然语言文字的字形, 尽管有种种差别, 但都可区分出相对独立的个别字符字形。而平面版式, 都可由线性字符串经过简单的分行、分段、分页、分栏等操作获得。版面表现上主要是单向成行性和整版的大体均一性。专业文字的平面表示, 也有种种不同形态, 但基本上都不是线性的, 基本上都不只是单向成行性, 整版表现有明显不均一性。不同局部间差异性较大。这是专业文字难于与线性的语音完全协调、一致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见《江枫论文学翻译及汉语汉字》235—259页, 华文出版社, 2009

[2]戴庆厦、许寿椿主编《中国各民族文字与电脑信息处理》,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1

[3]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汇编 (1949—1995)

[4]许寿椿主编《文字比较研究散论—电脑时代的新观察》,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3

[5]周有光《汉字文化圈的文字演变》, 《见民族语文》1989年第1期, 或[2]8—27页

[6]陈其光《汉字系文字》, 《文字比较研究散论—电脑时代的新观察》26—38页

[7]班绍《汉字在壮语中的一种特殊读法》, 《民族语文》1981年第2期

[8]张公瑾《文化环境与民族语文建设》, 《民族语文》1991年第6期

[9]谢建猷《广西陆西村壮族私塾所读汉字音》, 《民族语文》1991年第1期

3.文字的演变 篇三

【关键词】 地理环境 经济活动 文字演变 高中历史 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8-045-01

目前世界上的文字,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象形文字(以汉字为代表),二是字母文字(以英语为代表)。据考古学家研究成果表明,世界各地都有使用象形文字的历史。早期人类在造字过程中多以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为造字的基本元素。人类早期文字都来源于图画,无论是古代巴比伦和埃及的文字,还是中国的文字,他们都以象形为基本原则。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在公元前十多世纪的时候,世界文字发展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演变趋势。西方世界的文字向着字母文字方向发展,唯独中国把象形文字保存了下来。

东西方文字缘何在演变过程中出现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者们有各自不同见解。笔者认为文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起决定影响的是不同地理环境影响下人们的经济活动。

不同地理环境造就了各个地区不同的经济,不同的经济基础。在东方,成片成片的可耕种土地,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在此基础之上,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建立在古代发达农业基础之上的古代中国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由于希腊多岛屿,海岸线比较曲折,加之岛上沟壑纵横,不利于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创造需要依靠其它途径获得。而希腊靠海又多天然良港,在此基础之上,希腊各城邦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特别快。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弥补了古希腊各城邦物质上的不足。东西方的不同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

经济基础的区别使得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性格特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特别发达,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代中国文化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性,规范性,使古代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性格。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封闭保守,注重天人合一。从而形成了墨守成规,封闭保守,服从意识强等性格。西方的工商业经济,在商品经济活动中,为了简单的交流和计算的简便,在常年的海外贸易中形成开拓、进取、冒险的精神。

东西方不同的经济活动带来的不同思维模式在文字发展演变过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东方的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形成天一合一、墨守成规的的思维模式,创新意识不是很强烈。体现在文字上便是汉字的方正规矩,延续几千年。甲骨文的形成标志着汉字完整体系的形成,以后历经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前后延续几千年,在这个过程中,汉字始终遵循了象形的基本原则,虽在不同时代有其不同特点,而大体方向则没有多大改变。在汉字的这个演变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西方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形成了较强的逻辑思维模式,并且在常年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字的发展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故而在西方的文字演变中逐渐摆脱象形文字,朝着简单的又具有规律性的多变的字母文字方向发展。

文字特征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特征的具体表现。首先,从笔画看。汉字由基本的笔画构成,少者一两笔,多者十几二十几笔。从简到繁因需要不一而类,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不厌其烦的工作心态。正和小农经济的精耕细作相对应,而汉字在后来发展成一门艺术,在书法艺术领域名家辈出,名作层出不穷。这和中国历代国情极其相符。劳动力(从事书法的人)的相对充足,相应的产品也比较丰富,出些优秀成果的几率比较大。而这些优秀的书法艺术成果里尽显自然经济下,中华民族的细心和情感的细腻。从细入手,显微知著。相比起来,西方的字母文字则笔画简单,这和商业文明下追求快捷、简便、效率的特征相一致。其次,从构字原则来看,东汉许慎总结出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构字理论。期中最重要的方法是象形。其他方法都以象形为基础,有所延伸。这充分体现出在自然经济下,循规蹈矩又略有变更的农业生产活动规律。而字母文字则是按照一定规律,将特定的字母组合起来,表明一定的意思。有很强的逻辑性在里面。与商品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4.货币形式的演变 篇四

马克思说:最初充当货币的商品——即不是作为需求和消费的对象, 而是为着用它再去交换其他商品而换进来的商品——是最经常地作为需求的对象换进来的, 即进行流通的商品;因而能够最可靠地用来再去交换其他特殊商品。这个阶段的货币本身具有内在价值。

商品货币, 就是一种有实际用途的商品;同时又是一种足值的货币, 因为它以本身所含的价值与其他商品交换。在远古时期一般商品可以充当货币。在简单商品交换条件下, 由于交易量小, 只要求货币发挥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一些低价值商品如贝壳、布帛、兽皮等就可以充当本位货币。在货币史上有许多实物都被当作货币使用。例如, 古希腊曾以牛、羊等物为货币;古俄罗斯人曾以貂鼠皮等物作为货币;非洲和印度曾以象牙当货币;美洲的土著人和墨西哥人曾以可可豆作为货币。在我国古代, 最初曾以自然界存在的、未经加工的或简单加工而不改变自然物整体形态的物品为货币, 称为自然货币, 如贝壳、皮革、兽角等;后来又出现过仿物货币, 即仿照自然物或劳动创造物而制成的货币, 如仿海贝而制作的石贝、骨贝、陶贝、铜贝等。商品货币的特点是:货币供给量要受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和自然资源所制约;它是一种全值货币、且币值较为稳定。

铁器的出现引起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金属货币逐渐代替实物货币, 其特点是耐久性, 轻便性, 可分性、价值统一;缺点就是金属数量有限, 相比生产力的发展的提供的无限丰富的商品而言, 不能满足商品流通对币材的需要, 另外流通费用高, 易磨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经过简单的偶然交换、扩大的经常交换、中介型的交换到货币型的交换过程, 最终的货币形态集中到了金银等贵金属货币上。贵金属充当货币的阶段大约延续了三千年。16世纪至18世纪, 欧洲各国实行金银复本位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金银复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随着商品交易发展和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贵金属货币本身固有的缺陷开始显现, 成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二、纸币

马克思说:如果说, 金的流通是因为金有价值, 那么纸币的有价值是因为纸币的流通。纸币是符号货币, 是以纸张为币材印成一定规格, 标明一定面额的货币符号。它分为兑现纸币和不兑现纸币两种。兑现纸币是持有人随时可向发行银行或政府兑现成铸币或金银条块的纸币, 与金属铸币同时并存和流通。后来, 因纸币发行权逐步集中于国家, 在国家独占发行的情况下, 纸币常常被借故限制兑换或停止兑换, 最后发展为与贵金属完全脱离关系, 成了不兑现纸币。当今世界各国流通的纸币就是不兑现纸币。它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 依靠国家的法令和信用管理政策来维持其购买了, 并执行货币职能的货币形式。

在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以电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为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基础。在它的推动下, 商品种类迅速扩展, 商品数量急剧膨胀。金属货币由于生产限制无法迅速增长, 已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了。这时候迫切需要有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出现, 这种货币不应受自身物质生产能力的限制, 不受自身价值的限制, 满足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规模日益扩大的需要。纸币产生了, 纸币已完全脱离了与黄金的关系, 不再依附于它的物质价值, 作为一种金融工具独立存在了。这种演变在货币史上被称为“货币革命”;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为新技术革命焕发出来的巨大生产力扫除了流通领域的障碍, 也为国家管理经济提供了可能。

产生在本世纪40年代后期, 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批新兴的产业, 如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高分子化学工业、航天工业等迅速发展起来。国民经济部门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商品经济纵深发展, 以各种劳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兴起了, 需要以货币衡量的经济活动更加抽象了, 货币也变得更加抽象了。纸币完全适应了这种需要。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 本世纪70年代开始了金融创新与深化的浪潮。这次浪潮中纸币完全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形式出现了, 摆脱黄金桎梏成为货币舞台的主角。

三、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票据。它是在货币发挥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基础上, 通过货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条途径产生和发展的。现代信用货币的构成是从纯粹的金属货币制和银行券与金属货币并存的货币制度演变发展而来的。它一般由非全职硬币、不兑现纸币和存款货币共同构成, 是现代世界各国通行的新的货币形式。

信用货币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货币形式, 在货币存量或流量上, 存款货币大大超过了现金, 而成为信用货币供给量的主体;现代货币经由不同渠道产生, 并通过信贷程序投入流通。现金形式和存款形式的相互转化, 构成一种必然的兑现数量规律。但因金融创新日新月异, 变化快、替代性强,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修正, 所以现代信用货币的度量和调控较为复杂和困难。现代信用货币作为一种管理货币制度, 要由国家通过中央银行进行必要的调控, 有效地调控货币量是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的重要方面。

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主要由不兑现纸币和银行存款两项构成。不兑现纸币是由银行 (主要是中央银行) 发行的, 成为发行银行的资金来源, 体现着银行对钞券持有者 (社会公众) 的负债;银行存款是银行对存款人所负的债务, 当存款人提取存款或要求转账作各种支付时, 银行就要负债偿付。其次, 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 是购买力凭证。信用货币本身不是价值实体, 只是在流通中代表价值, 并直接代表购买力。信用货币不是作为货币符号流通, 而是作为一种直接的价值符号进行流通。

货币的第一次重大变革是从具体物品到抽象符号, 即从按重量交易的黄金等贵金属, 到贵金属加工成的铸币, 继而可兑换贵金属铸币的纸币, 最终再到不可兑换的纸币。经过此次变革, 货币失去了其内在价值和商品属性, 全面走向了符号化。

四、电子货币

从价值符号发展的历史来看, 金记号、银记号和铜记号均是以冶炼技术的发展为前提, 纸记号是以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为前提, 电子货币则是以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由于电子货币具有加快货币流通速度、节省现金、减少制造货币的材料费用、取代纸币和信用货币的性能和优点, 因此很快在货币流通领域中广泛普及开来。

电子货币既代表纸币, 又代表信用货币;既反映现金交易关系, 又反映信用关系。商品购买者通过信用卡把货款信息传递到电子数据库, 然后再把货款由购买者的账户转入卖出者的账户, 这时电子货币发挥纸币的功能, 体现现金交易的关系。另外, 商品购买者事先必须在金融机构有存款, 卖出者也必须在金融机构开户, 这时电子货币发挥信用货币的功能, 体现信用交易的关系。电子货币实际上是纸币和信用货币的综合体。

近几十年来, 银行的高科技化助推了货币形态的变革, 货币得以走过短暂的纸币时期, 跳跃式地进入信用卡、储值卡和网络数字化货币阶段。电子货币又称为电子现金、智能货币、网络货币、数字现金、E现金等。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使货币完成了第二次变革, 货币进一步被抽象, 由符号化货币走向虚拟化的货币。而且, 由于不是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垄断发行, 电子货币已经不是法偿货币, 甚至有可能脱离中央银行的法币体系。

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告诉我们, 货币形式取决于货币职能, 货币职能的发展要求货币形式的变化, 货币形式的变化使得货币职能更好地得到发挥和展示。商品货币很好地体现了货币价值尺度职能, 纸币更自如地实现了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信用货币则将货币支付职能发挥到极致。

摘要:货币形式的演变基于货币职能的发展而来, 形式的多样化源于职能的多样化。马克思所分析的货币形式主要停留在贵金属货币形态上。实际上, 货币采用了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等不同形式, 这些不同的形式是有利于货币职能的更好发挥, 以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一种货币形式会弥补另一种货币形式无法克服的缺点, 但只要它们仍然是货币形式, 只要货币仍然代表了重要的生产关系, 那么, 任何货币形式都不可能消除货币关系固有的矛盾, 而只能凭借不同形式上代表矛盾。基于此, 当代世界货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并且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关键词:商品货币,纸币,信用货币

参考文献

[1]樊苗江, 柳欣, 《货币理论的发展与重建》,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傅亚辰、杨会晏, 《经典货币学说概论》,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货币、信用与商业》, 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陈野华, 《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文字的演变 篇五

一、再思文字定义

(一) “文字”一词的比较

汉语“文字”一词, 早见于许慎《说文解字序》:“仓颉之初作书, 盖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 即谓之字。”“文”约相当于象形和指事这两种六书字体, 是指“形成符号的动机性表达手段” (孟华, 2004:89) 。在英文中, 没有与“文字”直接对应的单词, 常用的是“writing”, 原意为“书写”,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汉字符号和西方字母符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侧重于形和意的结合, 后者则较为单纯地关注于形。在西方语言学界, writing与“言语” (speech, 也有将其译为“口语”) 为同一级概念。David Crystal在他的《剑桥语言百科全书》将“文字”和“言语”看作是“语言”的两种不同但是平级的表现方法和渠道, 由这两种方法和渠道得到的结果就是“书面语言”及“口头语言” (Crystal, 2002:179-181) ;Coulmas则将“文字”和“言语”看作是平级的“交流活动”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 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看作是语言的两种形式。这些术语经常被混乱使用, 导致了文字研究话语圈内一定程度的混乱。在这些情况下, 文字被定义为语言的表现方法和手段, 这与“工具论”在本质上是类似的, 延续了西方关于语言、文字思想的传统, 是典型的索绪尔式等级制文字定义。

(二) 语言中心主义下的文字定义

自索绪尔以来, 在现代语言学的领域, 文字被作为语言的附属品、记录工具对待, 其地位之低与作用功能之高, 形成了极为强烈而且极具讽刺意味的反差。这种观点被德里达斥为语音中心主义 (phonocentrism) 或逻各斯中心主义 (logocentrism) 。其历史久远, 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柏拉图在《费德若篇》 (Phaedrus) 中就提到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引用古埃及国王Thamus和文字的创造神Theuth的一段故事, 故事中Theuth将自己创造的文字展示给Thamus国王看, 言称这项发明将能帮助埃及人提升智慧和改善记忆, 但是国王持怀疑立场, 斥之为辅助记忆的工具, 人们一旦采用了这种工具, 就会依赖外在性的资源而不会靠精神上的内省获得知识, 其所获得的并不是真知, 而是伪知识 (Postman1992:74) 。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篇》中也有“语言 (口语) 是心灵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 (口语) 的符号”的论说。语言 (口语, 或有声语) 的重要性远在文字之上, 这跟汉语文化的情况截然相反。索绪尔在特殊的语言学转型背景之下, 作出“文字表现语言”的论断, 将注意力从语文学 (philology) 吸引到语言本体研究上来, 而之后的语言学界却一直遵循着这个说法, 并以之为教条, 一致将文字定义为记录或表现语言的工具, 没有综合考虑世界范围内其他的重要文字系统如汉字的实际情况。类似的还有前苏联语言学家伊斯特林的定义:“文字是有声语的补充性交际手段, 这种手段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主要是用来把言语传到远处, 长久保持, 并且借助图形符号或形象来表现;通常这些符号或形象表达某种言语要素——一个个最简单的信息、单词、词素、音节或音素。” (B.A.伊斯特林, 1987:10)

(三) 符号学视野的文字定义

我国国内语言学界关于文字的定义起初跟西方语言学的结论一脉相承, 统一认定文字是记录语言表现语言的工具。然而, 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快速稳步的发展, 国内也开始积极反思传统的语言文字观, 尤其是在立足于汉语汉字的实际, 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 吸取多年文字研究和文字改革的教训, 重新审视将西方逻各斯主义和语言学思想用于汉语汉字研究所造成的弊端和不足。汉字, 作为人类现存使用年限最悠久、单语使用人数最多的独特非字母文字, 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的研究者已经开始跳出语言作为文字定义标准的圈子, 从符号的角度尝试分析文字, 如孟华、黄亚平、陈宗明等, 就汉字符号学写出两本专著, 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 同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批判西方关于文字定义的同时, 国内也有人提出重新考量汉代著名文人扬雄的文字说:“言, 心声也;书, 心画也。”将此视为更适合汉字的文字定义, “把文字看成直接表达心灵经验 (思想、意义) 的, 比口语更形象化的视觉符号” (曹念明, 2006:28) , 强调文字相对于语言的重要性, 同时也提出一个较为中肯的定义:文字是“人们使用由线条 (笔画) 组成的字符集来表达、记录、交流观念、情绪的视觉符号系统” (ibid:35-36) 。较之于以语言为准绳的文字定义方法, 这个定义实际上将文字的范围扩大到了包含所有书写的表音、表意符号在内, 也不否认文字有记录语言的功能。然而, 该定义仍有可商榷的地方:“字符集”本身可以指称“文字符号的集合”, 而且与后面的“视觉符号”有重复累赘之嫌;另外, 符号过程 (semiosis) 的完成, 必须有符号释解双方的共同理解作为基础, 所以, 约定俗成 (conventional) 是文字的一个必要前提因素。为了精确起见, 我们可以在原定义的基础上稍作改动, 将文字定义为:人类用线条 (笔画) 组成来表达、记录、交流观念和情绪的约定俗成的视觉符号系统。

二、再思言文关系

对文字的研究, 出发点有很多, 如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考古学、传媒学等, 总结起来, 都有两个共同的参照系, 那就是人类思维和语言 (文章中“语言”指口语, 或有声语) 。其中, 语言是一个分界点:文字与语言是否平级?这个问题决定了文字研究的走向。

表中“等级”指文字与语言是否平级, “记录情况”指文字是否记录语言或思维, 语言和思维是记录的“对象”。

现代语言学家已明确地将文字与语言区别开来, “文字并非语言”, 这一点已经在Bloomfield、Crystal、Coulmas、Dinneen等众多语言学家的著作中得以阐明 (Bloomfield, 2002:298;Crystal, 2002:179;Coulmas, 1989:273;Dinneen 1995:2) 。由此可以得出, 文字不隶属于语言, 语言也不隶属于文字, 文字学和语言学的地位应该也必须是相对独立的。根据上表显示和目前的研究现状,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主要有两种。

(一) 文字和语言不平级

将文字看成具有他律性 (heteronomous, heteronomy) , 从属于语言, 居于次位 (secondary) (N觟th 1990:261) ;语言为一级符号, 记录、反映思维, 文字为二级符号, 记录、反映语言 (陈宗明, 2001:8) ;语言第一性的, 文字是第二性的 (高名凯、石安石, 1987:186) ;文字是为记录语言而发明的工具;文字在语言基础上产生 (叶蜚声、徐通锵, 1991:173) ;甚至有人说文字隶属于语言, 等等。这类观点最早应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篇》:“spoken words (ta en to phone) are the symbols of mental experience (pathemata tes psyches) and written words are the symbols of spoken words.” (Derrida, 1997 (1967) :98) 就是说:“语言 (口语) 是心灵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 (口语) 的符号。”多年来, 这种观点在中西方学界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导致文字的研究从属于语言学, 甚至被排除在语言学研究之外。“整体语言和文字是两个符号系统, 文字系统具有表现整体语言的使命, 看起来它们各自和相互的价值不用冒被埋没的风险, 此仅仅是彼的仆人或影像……语言学的对象不是书写的词和口说的词的结合, 而是由后者单独构成的” (索绪尔, 1980:46-48) 。

(二) 文字和语言平级

二者是两个平行的记录、反映思维的符号系统;文字和语言在对方“不在场”的情况下互为符号, 这也就是文字有时“遮蔽”和“投射改变”语言的原因所在 (孟华, 2004:33) ;文字, 是平行于听觉符号的视觉符号, 记录思想情感 (Jean, 2001:12;曹念明, 2006:35-36) , 等等。这类观点, 是近些年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型语言文字观。著名哲学家德里达经过对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 发现并批判了这种思想下语言文字观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文字理论:文字“不再表示一种主要能指的不一致的复制品, 不再表示能指的能指, 文字概念开始超出语言的范围” (德里达, 1999:8) 。他以“分延”的文字观代替了索绪尔式的“等级”观, 文字在呈现语言的同时, 也否定了语言, 因为文字的在场, 必然是语言的不在场;同时, 文字呈现自身, 是以语言的形式, 模拟采用语言的结构,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字记录语言”, 事实上, 文字以语言的结构或方式呈现自己, 所得到的只是语言的摹本, 而并非原型, 这个原型是不在场的 (孟华, 2004:28-29) 。德里达的理论之提出, 处在特殊的反逻各斯主义背景之下, 所以, 可能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文字虽然被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但总的来说, 它终究不能完全代替语言;而且对不少语种来说, 字母文字描写、记录语言的功能仍然是既成的事实, 德里达的理论改变了一叶蔽目的“文字仅仅为了表现语言而存在”这样的论断, 但没有改变字母文字的这种表音事实。

三、结语

文字的定义并不一定能够用语言作为主要参考标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符号系统, 已经相对独立于语言的听觉符号系统之外, 但是又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 呈一种双螺旋式平行关系。此在彼缺失或不在场的情况下, 行使意指作用, 表现思维, 传递情感。在使用文字的文化中, 两种符号系统之间应是一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或者真的就如索绪尔所说, “此仅仅是彼的仆人或影像” (索绪尔1980:46-48) 。

摘要:文章从符号学视角重新审视文字的定义, 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问题, 认为文字是和语言同级的特殊的视觉符号系统, 二者在各自的符号过程中既相对独立, 又相辅相成。

6.档案载体的历史演变 篇六

一、远古时期档案的萌芽

档案从起源到今天, 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 其发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远古时期文字出现之前, 人类始祖为了适应更复杂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通常依靠“结绳”和“刻契”等方法, 来记录狩猎、劳作、人口繁衍等事情, 用以交流思想、处理事务和辅助记忆。所谓“刻契”, 就是在木片或其他物质上刻写标记, 不同形式的符号表示不同的事情和意义。“结绳”与“刻契”, 在一定程度上记录和反映了人们的实践活动, 已具有初步、原始的表意、备忘、信守、留存和凭证的作用。其实, 这就是档案的雏形。

二、甲骨档案

“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统称, 是占卜的用具, 也是殷商时期的书写材料。在商代, 人们迷信于世间万事皆由神灵主宰, 君国大政均先用甲骨占卜吉凶, 再将占卜情况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以备后世查考, 所以甲骨档案便记载了王朝祭祀、征战、出巡、狩猎、畜牧、农事、灾害、生子和疾病等方面的情况。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记录的档案, 这也证明了在3500年前的商代就有了档案和档案工作。

三、金文档案

金文档案是继甲骨档案后又一种珍贵的历史档案。青铜器上镌刻文字在商朝就已出现, 到了西周, 随着中国的青铜器进入极盛时期, 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数量日益增多, 并且记事广泛, 具有了书史的性质。古代先民把金属统称为“金”, 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作“金文”或“铭文”, 具有书史记事特点的青铜器铭文就称为“金文档案”。这些铭文长短不一, 内容也十分广泛, 它是作为记言记事的档案文件保存的, 有极大的文献价值, 为研究当时社会历史情况, 提供了第一手的档案史料。

四、石刻档案

早在先秦时期, 还出现了一种以坚硬的石料为介质的石刻档案。以石作为书写材料, 是秦代档案的一大特点。石刻不仅规模大, 且数量多, 内容广泛, 完全具有了档案的性质。石刻档案自秦代大兴后, 历代都把刻石作为发布政策、记载国政大事的最好的传世材料。这一方面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要求书写材料的变革, 因为刻石具有取材容易、传世久远、便于保存等优点, 弥补了青铜器需要铸造、易腐蚀、容字有限之不足。另一方面石刻文字具有的公布性也适应了地主阶级轻名器、重功利的需要。中国几千年来树碑立传的传统习俗就是最好的证明。

五、简牍档案

简牍档案是指中国古代以竹木为载体而形成的文字材料。“简”是指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牍”是指方形木片, 主要用于一般公务文书。“策”是指若干片简编联在一起, 用于国家重大政事和书写典籍。从现存史籍看, 由于纸张出现之前, 竹片、木片多用作书写材料, 因而文书档案常被称做“册”“典”“中”“简册”“简牍”“典籍”等。我国以竹木作为文件和书籍的书写材料, 早在殷代就开始了。直到西汉以前, 国家公文和私人著述主要是书于用竹、木制成的简牍之上的。

六、缣帛档案

另一种档案的载体出现在秦汉时期, 这就是细薄的丝绢, 由于它具有质地柔软、书写方便、传递轻, 又可随意折叠、卷轴, 易于保管、便于阅读等特点, 弥补了简牍档案笨重量多、不便传运、阅读、保存的不足, 所以在秦汉时期, 宫廷文书、官方文书便开始使用丝绢代替木竹, 便产生了缣帛档案。封建王朝的一些重要文书多用丝织品书写。直到清代, 皇帝颁授文武官员的诰命、赦命等封赠文书还在使用绫锦。

七、纸质档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出现后, 逐渐以低廉的价格、轻柔的质地和便于书写、运输和保管方便等特点成为官府文书的主要书写材料, 也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档案载体, 我国档案载体由此发生了重大变革。纸张取代竹简作为档案的主要载体, 使人们突破了“慎重落笔”的心理障碍, 释放了写作空间, 思维更加流畅, 这应是写作史上一个最具革命性的改变。古人对于纸质载体的赞美, 无疑是十分中肯和科学的。即使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纸质载体仍以它独特的优越性深得国人的喜爱, 并继续服务于社会建设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 在做好电子文书和档案的征集、管理工作的同时, 也应加倍重视对纸质文书和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 不可妄自菲薄。

八、声像档案

近代以来, 还出现了以磁性材料、感光材料或其他合成材料为载体的、以音像为主要反映形式、对人类记忆的留存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声像档案。声像档案包括照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和录像带等。与纸质档案相比, 声像档案有更强的可视性。

九、电子档案

20世纪中期以后, 档案载体又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即产生了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 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讯网络上传输的电子档案。电子文件的产生, 决不仅意味着一种新型档案载体的诞生, 也标志着人类记录信息、承载信息、传达信息、留存信息和开发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这场革命是纸张产生以来, 近现代档案学理论诞生以来, 文书、档案工作领域最剧烈的一次变革, 它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运作方式、基本理论乃至思维观念。电子文件终将取代纸质档案而成为档案家族中的主流。

7.日语汉字的历史演变 篇七

汉字开始在日本使用时, 用汉字写的文章就是汉文。理解汉文的内容, 同时又可从中找到适合日语标记的形式, 是当时日本人的迫切要求。但最初汉字并不和日语结合, 还是一种外语, 它的音不同于日语中的发音。这时, 即使借用汉字记录事物, 也不可能表达日语本身。大化改新以后, 日本不论在政治上, 还是文化上都以中国为范本进行了模仿。这个时代也是中国文化模仿直译时期。可以说汉语基本上保持了原本的意义用法。因此, 新借入日语的汉语和和语并不相容, 各自并行。汉字只有行政官员、学者、僧侣等有教养的人才会使用, 并非一般百姓使用的文字。而且主要是男性用语, 不是女性的日常语言。

使汉字记录日语成为可能, 主要有以下两种契机:一种是舍弃汉字本身所具备的意义, 只借用它的音来记录日语的音;另一种是固定与汉字意义相对应的日语训读的成立。前者首先开始用于记录固有名词, 但是这种表音的方法不久就扩展开来, 发展为日语中一种独立的标记形式, 确立了独自的用字体系, 从而和中国汉字相脱离。在字形上虽还是汉字, 但事实上它的用法只限于表音的真假名的成立, 所谓“真假名”指的是万叶假名使用汉字, 一字一字地表音。

另外, 在日本人教授汉文时, 开始虽是用汉语读, 用汉语写, 但要翻译成日语进行解释。例如:

(汉文) 学而时习之

(日译) まなびてときにこれをならふ

就像这样在不断的汉日对译中, 与汉字相对应的日语训读逐渐固定下来, 这使直接用日语读汉字成为可能。同时以训读为契机用于表音的借训假名的用法和直接表日语的正训的方法开始普及。

就像这样都是借用汉字的形体, 一种具有表意功能, 一种具备表音功能。在这两种形式并行的文章中, 为了便于阅读, 必须有视觉上的差异。但上述分类之间确有难以明确界定的地方, 而且只用这种平面的方法是不可能完全弄清隐藏在标记后的复杂原理和主观意图的。

为了使表意汉字和表音汉字在视觉上相区别, 除了像诏书体那样, 根据文字的大小来区分以外, 也就只有改变字体了。于是就出现了草体化和省略两种方法。所谓草体化就是把真假名的草体尽量简化为简单字形的方法, 所谓省略就是截取真假名的一部分 (如:偏旁部首) 来代表整体。用这种方法创造出了假名, 假名也是将汉字的一部分或极简草体化而创造的表音文字。

奈良时代以来, 佛教极为盛行, 那时的僧人和知识分子读汉文使用多种符号, 以便于在行间注音, 栏外释义;并考虑到汉字的简化。片假名就是由这类符号和简化汉字而渐变过来的。片假名大部分是通过省略, 只有两、三个是通过草体化和省略并用创造出来的。

二、中世汉字使用的通俗化

从公元11世纪末 (院政时期开始) 到公元17世纪初 (江户幕府) 大约五百年间, 日语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从院政期到南北朝动乱期大约三百年间, 是从古代日语向近代日语过渡的时代, 是极为重要的时期。中世以来, 随着识字阶层的扩大, 汉字的用途日益呈现通俗化。汉字的通俗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汉字的字体, 另一个是汉字的用法。这种倾向在室町后期更为明显, 当时《下学集》、《节用集》、《倭玉集》等通俗实用的词典相继完成, 并被广泛使用。此外, 还可以看到社会通用的汉字标记, 即在汉语用法方面, 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当字 (借用字) ”。例如:上ど (浄土) 、天下 (殿下) 、上ホン王 (浄飯王) 、三化 (懺悔) 、浅猿 (浅マシ) (上面诸词后面括号里的是正字) 。不但字音语 (汉语词) 用汉字, 就连和语词也用独特的汉字进行标记, 日语称为“充”、“宛”。如:

糸 (いと) 星 (ほし) 久 (く) 、糸 (いと) 惜 (をしく) 、白 (しれ) 物 (もの) 、無指事 (させることなし) 《御地堂关百记》

中世以后, 借用字已广泛运用在汉字片假名混写文和书信中。汉语词比起和语词有词型短小、语言明确、表达精练的特点, 所以日本人在用汉字标记日本固有词汇时, 一部分向字音语转化, 形成新的汉语形式。如:

をこ=尾 (び) 籠 (ろう) %%ひのこと=家 (くわ) 事 (じ) %%はらをたつ=立 (りっ) 腹 (ぷく) ではる=出 (しゅっ) 張 (ちゃう) %%かへりごと=返 (へん) 事 (じ) %%造作なし=無 (む) 造 (ざう) 作

这个时代日语在音韵方面的主要特征还有拨音、促音、连浊、连声的出现。这些变化多少都与唐音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形态学方面最突出的就是二段活用一段化。这说明文语正在向口语转变。南北朝统一后, 室町幕府在京都设立幕府后, 日本社会身份制度日益巩固, 语言自然要与身份相符, 自古传下来的身份制度形成了日语在身份方面的区别。

三、近世日语汉字的独立

作为一种实用语言在中世渗透到日本国语中去的汉语进入近世后作为一般百姓用语更为普及。这时, 开始形成了日本的“国语”, 这是人民大众常用的语言。以18世纪中期为界限, 前期是以京都大阪为中心的“上方语”时期, 后期是以江户为中心的“江户语”时期。京都是自平安朝以来日本人建都的地方, 也是长期以来标准日语的中心。但到了明治维新前约150年, 江户语逐渐兴起, 成为日本的共通语。这时汉语不仅可通过文字进行学习, 还可在日常对话中记忆。因此, 逐渐搞不清汉语原本是用什么汉字书写的。汉语用假名标记的越来越多, 汉语的语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随着汉语的口语化, 词形和词义也发生了变化。用和原本汉语不同的汉字标记的词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在江户时代的读本里, 使用近世中国难懂的汉字来标记日本固有词汇的例子显著增加。连一般只用假名标记的助词、副词、动词等也开始使用汉字标记了。如:

丈 (だけ) 、許 (ばかり) 、迄 (まで) 、矢張り (やはり) 、殆 (ほとん) ど、仕舞 (しま) ふ、少 (しば) 時 (らく) 、周囲 (まわり) 、吃驚 (びっくり) 、謝罪 (あやま) る

四、近代用片假名表示的外来语的出现

德川幕府末期开港以后, 西洋文化传入日本, 外语译著不断涌现, 还出版了英日词典等。介绍外国文化、从事外语翻译的知识分子作为修养钻研汉学, 汉文依旧占权威地位, 使用大量汉语的汉文直译体很盛行。但想要限制、废除汉语, 把文章翻译得更为通俗易懂的学者却试图使用日语固有词汇和俗语。福泽谕吉最早提出限制汉字论, 他在《西洋旅行指南》中把“会社”译成“組合”, 把“保険”译成“請合”。但是像这种源于俗语的译语并未获得认可, 翻译时主要还是依赖表现简洁严密的汉语。但到后来不依照汉字出典, 只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了, 于是造出了许多生硬的汉语词, 并用汉字来标记外来语。如:“洋卓 (テーブル) 、軌道 (レール) 、天鵞絨 (ビロード) ”等。但随着西洋学问逐渐代替汉字、汉语, 再加上汉字字体复杂, 同音异义语的不断增加, 日本开始废弃汉字, 直接借用外语的发音来标记外来语了。

五、现代日本政府的汉字改革

1945年8月15日,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日本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旧的事物被否定, 人们开始追求新鲜事物。就在这种风潮中, 于当年11月27日召开了战后第一次国语审议会。这次咨询是以《标准汉字表》再讨论的形式进行的, 《当用汉字表》和《现代假名的用法》成为现代日语标记的出发点。1946年11月16日语内阁公布的《当用汉字表》, 由1850个汉字组成, 并把这些汉字称为表内字。

纵观二战后日本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国语政策, 基本上是以更容易地推行义务教育和提高一般语言生活的效率为目标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手段:

1.使用假名限制汉字。2.使用片假名代替汉字的范围。3使用汉字假名混合词代替纯汉字词。

六、结语

在古代, 中国的汉字传入到日本后, 刚开始与日本的和语并不相容, 各行其道, 汉语只是外语。不久, 把汉字作为日语的表音符号即真假名的诞生, 以及后来假名的正式形成和被广泛使用。而在日语翻译汉语的过程中汉字的训读产生, 这使日语直接利用汉字表意成为可能。最终日语利用汉字达到了表音和表意的双重功能。在中世, 汉字应用不断普及与发展, 汉字使用通俗化, 音韵方面的主要特征还有拨音、促音、连浊、连声的出现。到了近世, 日语中的汉字的发展偏向独立化, 有了很多日语本身的特点。近代, 作为汉字的补充, 用片假名表示的日语外来语出现。现代, 随着西方经济和文化的盛行, 日本民众对汉字的使用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政府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字改革。

摘要: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后, 至今已经历了种种变化而最终演变成今天日语的汉字。对日语汉字历史变化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日本的汉字, 以及日本的汉字与中国的汉字存在的渊源。本文暂且分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现代这五个时期, 讨论每个时期的主要特色。文中的古代指的是大化革新以后的奈良、平安时代;中世指的是镰仓、室町时代;近世指的是江户时代;近代指的是明治以后;现代指的是二战以后。

关键词:日语汉字,汉语,日语,汉字历史

参考文献

[1]白川静.文字逍遥[M].平凡社新版, 2010.

[2]笹原宏之.日本の漢字[M].岩波新書.岩波書店, 1991.

[3]山口仲美.日本語の歴史[M].岩波新書, 2006.

[4]樺島忠夫.日本語はどう変わるか―語彙と文字[M].岩波新書, 1981.

[5]宮島達夫.語彙論研究[M].むぎ書房, 1994.

[6]村山七郎.大林太良.日本語の起源[M].弘文堂, 1973.

[7]曹建红, 王树义, 周晓巍.日语汉字的形成及其发展[J].大众文艺, 2011, (05) .

上一篇:高职高考作文范文下一篇: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年第三阶段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