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课件(精选9篇)
1.药物毒理学课件 篇一
药物流行病学课件
临床试验,通常是指用来比较不同的处理(药品或治疗方法)对某种疾病的疗效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广义的临床试验则将预防医学领域中的干预试验也包含在内。无论是广义还是通常的临床试验,它们都有这样两个基本特点:首先,试验与观察的对象是人 — 既有生物性又有心理与社会性,非常复杂。其次,它是医学实践与科学实验的结合点 — 既要有可行性又要有科学性,而二者不无矛盾。何况在人体上做试验,又难免涉及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新药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上进行的关于新药效应的一系列实验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的作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用药的疗效与安全性。
新药的临床试验,需要申办者、临床药理学家、医学家、生物统计家、受试者等自始至终的通力合作,必须严格地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9月1日正式发布施行的《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该规范是根据我国的药品管理法,参照国际惯例/规范GCP制定。此次发布之前,曾经过试行阶段,所以其中的有关规定,既大体符合国情,又有利于我国的.医药工业与国际接轨。
临床试验的长期实践表明,必须自始至终地结合实际运用生物统计学的观点与方法,它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才有保证。另一方面,由于临床试验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统计学本身也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适用于临床试验的统计学观点与方法,形成了生物统计学一个丰富多彩、很有特色的分支,也称为“临床试验”。因此,它不仅是一个医药名词,也是一个统计学名词。
临床试验现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福利的重要课题。各先进的工业大国,无不为之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每年花费近亿美元资助近千个临床试验方面的项目,尤其是在企图征服号称“人类头号杀手”的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大规模多中心试验中,项目费用数以百万计。我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存在差距,但近年来进步速度很快。临床药理学家、医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和医药卫生管理学家均为此花费了不少心血,而且他们积极参与或被动卷入的程度有增无减。
为了保障受试者的安全和利益,避免重复,保证质量,临床试验事先必须获得药政管理部门的批准。
新药临床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临床试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下列几方面:①未获得药政管理部门批准即开始试验;②申办者和/或研究者对《规范》的内容和精神欠了解;③试验未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或根本没有伦理委员会;④没有得到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书,或没有事先向受试者告知试验的内容,或告知不够充分;⑤缺乏熟悉临床试验的统计专业人员自始至终的参与;⑥没有试验例数的计算依据;⑦病案记录表格设计不良;⑧出现失访和中途退出者时随意增补病例;⑨原始文件、单据、数据、纪录不全面、不规范、欠准确、部分丢失或不真实;⑩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没有监查员或形同虚设;没有或未遵守统一的临床试验标准操作程序,或在试验中途修改试验设计且未通知有关各方,以致操作程序不统一;试验结束后,有关文件和数据不及时归档备查,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不良,以致总结报告的科学根据不足。
实际上,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提高各类有关人员的水平,以便更好地客观、准确评价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人民的安全用药和身体健康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我国全面落实《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使我国的医药事业与国际接轨的过程。本文将根据《规范》的内容和精神,尽可能按编者的意图,“深入浅出”地向广大的临床试验申办者和参与者普及临床试验的基本原理、具体步骤和常用方法。
摘自《中国新药杂志》〔,9(1):19~20〕
2.药物毒理学课件 篇二
CAI课件的含义为:把自己的教学想法, 包括教学目的、内容、实现教学活动的策略、教学的顺序、控制方法等, 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描述, 并存入计算机, 经过调试成为可以运行的程序。
由于多媒体技术自身的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等特点, 使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过程与传统的教学过程或一般的电化教学过程不同,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功能: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3) 扩大学生知识面;
(4) 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二、教学课件制作的目的
物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 又是一门带头学科, 理论日趋完善, 其技术应用也日渐广泛, 已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较为系统、成熟的学科之一。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的能力, 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
物理是理论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教师采用黑板、挂图及模型的授课方式, 虽然能够将知识清楚地传达给学生, 但是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与掌握物理规律。学生在日常生活及社会实践中已经对物理学有关方面知识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但在真正学习物理学时却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如何更好地、更直观地教授物理学?多媒体技术及设备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来讲解课程, 不但使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 而且对物理在实践中的运用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物理学》课件制作的目的就是将教师授课的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 传达给学生更多的信息, 使学生不再单纯地记知识, 而是运用知识, 并能够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制作过程
1. 编写课件脚本
课件脚本是制作课件的基础, 也是贯穿在整个制作课件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 在制作物理学课件脚本时, 主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 课件内容要“精练化”。优先选择某一章, 甚至是某一节适合用CAI表现的内容, 不必面面俱到。
(2) 课件内容要“模块化”。每一模块称为一段教学素材, 每段素材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具有独立性。
(3) 课件内容呈现手段要“多样化”。不必拘泥于某一个软件平台或表现形式, 对于每个模块, 三维动画、二维动画、文字描述、现场视频或音频, 哪种或哪几种方式最有效、最简单, 就采用哪种 (或几种结合使用) 。
(4) 素材集成时要考虑“网络化”。在开发单机版的同时, 应着眼于校园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 考虑网络教育需求, 尤其是制作素材, 要非常有利于实现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5) 课件内容结构要合理安排, 要突出“简单化”。一个好的课件, 不仅美观、生动、吸引力强, 更重要的是结构清晰, 知识点突出。课件是为辅助教学用的, 它与教师的讲解过程紧密配合, 目的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点, 而不是为了单纯观赏课件的新、奇、特。
(6) 避免将课件制作成一本教材, 背离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7) 保证课件操作简单, 使用可靠, 以充分保证使用效率。
实践证明, 遵循上述指导原则制作的《物理学》课件, 不但使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运用灵活、方便、重点突出, 而且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选取课件制作软件
《物理学》内容丰富, 但却一直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学生主要认为内容难于理解。所以应该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及主要规律、原理用多媒体技术方式制作出素材来。
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多样性, 而且制作方法比较成熟, 尤其是制作软件种类繁多、功能强大, 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供了非常完善的手段。例如, 图形处理方面的软件photoshop, AutoCAD等;动画制作方面的软件Flash, 3Dmax等;课件集成制作方面的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课件大师等;网页制作方面的软件Forntpage、Dreamweaver等;视频采集、处理方面的软件Premiere、超级解霸、EDIUS等;还可使用其他一些编程软件例如VB等。
在软件的选择方面, 不要只考虑其功能强大, 而更应该注重其实用性, 任何一种软件都有其自身的优点, 又有其局限性, 主要是根据制作素材的内容来选择软件。在选择软件方面还要注意一个问题, 就是其制作出素材的文件大小, 尤其在制作网络课件时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要考虑到网络上的传输速度。例如在动画制作中, 用flash制作的动画文件要比用3Dmax制作的动画文件小很多, 因此在网络课件制作过程中, 如果用Flash制作的动画能够清楚地表达知识点, 就不要用3Dmax来制作。
3. 制作内容
在课件制作开始, 根据制定的课件脚本, 明确需要做什么, 不需要做什么。然后选择有效的制作软件, 来满足素材制作的要求。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 素材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物理学的素材制作内容主要有文字、图片, 适当加一些动画和视频。物理学的一些规律主要以动画、视频形式表现。素材中的动画主要表现物理规律的过程, 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日常生活和实践中看不到的知识。例如电流的形成, 学生只能通过电流表观察到电流的宏观效果, 如果利用课件演示, 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电荷如何运动而形成电流了。还有电子围绕原子核的运动规律也是如此。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物理课件, 动画大部分是由Flash完成的, 其他的是由3Dmax完成的。另外, 适当的视频是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例如, 通过观看《人与自然》录像, 使学生对地球周围的磁场及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 丰富了知识, 开阔了眼界。课件中所需视频可通过摄像、编辑来制作, 也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编辑, 录像的编辑软件采用Premiere和超级解霸或EDIUS。
最后, 根据脚本的设计要求, 通过编程或已有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例如Powerpoint、Authorware或Frontpage、课件大师等, 将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教学应用软件, 即多媒体课件。课件完成以后, 还要经过试运行检验和使用评价。
四、结束语
课件的制作过程是与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教学经验紧密相关的, 是教师对课程理解以及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综合表达。因此无论在素材的准备还是课件的最后集成, 都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 这样制作出的课件才具有教学性、控制性、简约性、科学性和艺术性。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提高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 网络课程建设已是时代的要求, 是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相信它必将为《物理学》课程的改革带来生机。
摘要:从物理教学实际出发, 探讨如何制作好物理学的多媒体课件, 简明叙述了课件制作的流程和方法、制作课件的常用工具以及课件制作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物理学,多媒体课件,CAI
参考文献
[1]郗学奎, 温建萍.《金属工艺学》助教型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 (S1) .
3.药物毒理学课件 篇三
1.强化感知,共同经验原则
“共同经验”即设计制作的课件所传输的知识经验同学生已有的经验必须有若干共同的地方,否则学生难于理解。共同经验原则和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是一个道理,桑代克认为:“两种学习有共同的要素才能相互迁移。”即在学习上,要甲向乙迁移,重要的条件是甲和乙之间有共同的要素。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课件设计时,要充分注意多媒体与学生之间的共同经验,提供的要素要直观,可以以一定量的感性材料、经验知识积累为前提,通过学生直接感知,形成丰富、明晰的表象。
2. 知识再现,多重刺激,启迪科学思维
优秀作品往往注意从不同角度、侧面去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设计制作课件亦然。因此设计课件时,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的形式、画面、手法多次重复表现同一内容,以突出重点。当然这种多次重复不是机械的、无效的重复,而是每次重复都应提供一定的新的信息量,在学生的认知中增添一点新的内容,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结构的建构。例如:在设计制作“地壳物质循环”时,可采取先分后合的方法。首先依次模拟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其次模拟变质岩变成岩浆,最后模拟地壳物质循环的全过程。这样多次重复,反复刺激,有利于学生对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的掌握,以及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通过现象直接进入地壳物质循环的实质——物质不灭,从而建立科学的思想和世界观,同时也避免了过于复杂的动画过程带给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困扰。
3.逐级分化,抽象层次,减轻学生心理、生理压力
设计的课件,所提供的信息的具体和抽象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大范围内减少课件所使用的颜色种类,避免学生出现心理、生理压力,特别是少数色盲学生。例如:设计“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课件时,因为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对冷锋和暖锋,可用示意图的形式来抽象模拟,而对冷锋暖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则应具体模拟,重点细节特别是降水的位置还应回放或慢镜头播放,而且最好采用分合法,将冷锋和暖锋分别制作、对比播放,避免动画场面拉得过大,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心理和视觉负担,达不到良好效果。
4.思维发散,创设探究情境
发散乃求异,求异有创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良好手段,因此在课件设计中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为实现种种设想的思维发散,及时提供各种探究材料和情境。
(1)创设与课堂教学和科技前沿有关的探究情境,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求新知识欲望。
(2)引导学生参与地理学基本原则的建立。地理学基本原则是揭示地理环境本质规律的概论系统,是地理学知识的核心内容。一般程序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践验证——得出结论。
(3)适时地提出“发散性”、“开放性”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培养科学素质的一个内容。精心设计,运用发散性和开放性提问,启发学生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培养创造性精神。
因此,高中地理学CAI课件设计和制作应充分发挥地理学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注重知识构建过程教育,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而又富于开拓创造的氛围,启迪科学思想,突破自然的限制,以开发生命潜在的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地理系 山东平邑赛博中学)
4.法理学课件2 篇四
1、何勤华:《中国法学史》、《西方法学史》
2、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4、[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
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
6、[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 》
7、[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第一章
法学与法学教育 第一节 法学教育
一、大学教育的目标与特点
1、大学教育的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人文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品质能力的成熟的、理性的、独立的现代公民。具体包括: 成熟理性:指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显得成熟老练,而不是感性冲动,具有科学理智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法律专业的学生特别重要。良好的精神道德风貌:遵纪守法、精神高尚、富于的理想与追求、怀有公平正义感恩宽容之心、良好身体和心理素质。现代意识:独立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参与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法治意识、合作意识等。优化的知识结构:知识渊博、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底蕴,掌握现代学习和交流工具(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功底。
2、大学学习的特点 自主性、自觉性、选择性、探索性、多元性
3、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确立新的目标:我为何来大学,我在大学带走了什么。
重新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重新评价,树立自信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培育良好的习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二、法学教育
1、法学教育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 “五个一” 一个智脑: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经济、社会、文化学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一双慧眼:具有法律逻辑思维、敏锐的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和抓住问题要害的能力。一颗公心:崇尚和信仰法律、维护公平正义、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一张铁嘴:语言是律师的职业工具。准确、精练、专业、流畅。一支硬笔:用词准确、条理清楚、说理充分、证据确凿,说服力强。
三、中国当代的法学教育 本专科教育:五所政法大学,人数庞大。硕士研究生教育: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 博士研究生教育: 江西师大法学教育情况:始于1940年国立中正大学文法学院,具有历史和传统,培养了一大批法律优秀人才。特别行政区法。特别行政区制定 军事法律、法规。由军事委员会制定。司法:司法解释和司法判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公布的典型案例。
2、按资源要素划分 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正义准则。禁止虐待、家庭暴力和婚外情行为;所有权保护、人的安全、自由、权利、平等的保护等。习惯。法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习惯――习惯法――制定法。如家庭婚姻、继承习惯;商业习惯等;少数民族的习惯。社团规章和民间合约包括在习惯中 国家政策。党的政策变为国家政策后上升为法律。
国家机关的决策和决定。
外国法和国际法。法的移植和国际组织国际条约的签订。法律理论与学说。特别是名家学说。当然,这些渊源只有经过国家的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律。
二、法的形式 是指根据法的效力不同而形成的法的不同表现形态。形式与渊源的不同。法的形式是根据法的效力不同而形成的法的不同表现形态。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形成资源或途径。我国法的主要形式: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规章(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法和军事法 国际条约
三、法的分类 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法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
1、公法和私法 以法所调整的关系是否与国家有关进行划分。凡涉及国家的法就是公法,与国家无直接关系的法就是私法。
2、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 成文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统一的文本形式出现的法律文文件。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有权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形式但却不具有统一规范性文本的法律。一般指习惯法。
3、法的空间效力 法在什么样的空间或地域范围内有效。第一、有的法在一国主权范围内有效,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及底土,也包括驻外使馆、在境外飞行的飞行器和境外船舶。有的法在一定区域内有效。如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特别行政区法、经济特区法等。第三、有的法具有域外效力。如刑法规定,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中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中国刑法。
4、法的时间效力 指法在什么时间有效。法的时间效力以法的公布为前提。法的开始生效时间一般有明确的表示,如自公布之日起生效;确定以后某一时间生效或具备了某一条件时生效等。法的终止生效有明示和默示两种形式。法的溯及力。是指新法对其生效之前的行为和事件拥有效力。一般情况下法律没有溯及力,不能溯及既往。但我国刑法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5、法所效力冲突协调 第一、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第二、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第三、新法优于旧法。但对于第二、三原则,需以同一位阶、同一立法主体为前提。第七章 法的要素
一、法的要素释义
1、概念 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
法的要素与法的渊源的区别: 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外在来源,法的形态不同,其法的渊源也有可能不同,如判例法的渊源主要是司法判例,而制定法的渊源主要是国家立法。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内在构成成分,就如一事物的构成成分。法的要素是任何法都不可缺少的元素。
2、特征 A、个别性和局部性。只是构成法律的内部成分,其单独不能形成法律。只有由各要素进行协调结合,才能形成法律。B、确定性。法律的确定性亦要求其构成成分的确定性。
3、分类近代以来主要有四种模式: 第一、命令模式。即将法律归结为单一的命令要素。代表人物有博丹、霍布斯、奥斯汀等,我国古代的王法观也属此类。第二、规则模式。即将法律归结为一个规则系统。代表人物为新分析法学派的哈特。
二、法的体系和法学体系的区别
1、法的体系属社会规范范畴,法学体系属思想意识范畴。
2、法的体系限于一国范围,法学体系还涉及不属于法的体系的其他学科。
3、一国只有一个法的体系,一国可能有几个法学体系。
三、法的体系与立法体系的区别
1、法的体系的组成要素是法的部门和法律规范,立法体系的组成要素是规范性文件和法律条文。
2、一个法律文件中包括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有时,多个法律文件的法律规范才能构成一个法律部门。第二节 法的部门划分
一、法的部门是指对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二、划分的标准及原则
(一)、划分标准 首先,是调整的社会关系 其次,是调整的方法
(二)、划分的原则
1、必须考虑社会关系的广泛程度和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多少。
2、既以现行法为基础又考虑正在或即将制定的法。
3、从实际出发,借簦外国经验。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简介
一、主导部门
1、宪法
二、基本部门
1、行政法部门
2、民法部门
3、经济法部门
4、劳动法部门
5、婚姻法部门
6、刑法部门
7、诉讼法部门 第三、规则、政策、原则模式。即将法律归结为由规则、政策和原则构成。代表人物有新自然主义法学派的德沃金。第四、律令、技术、理想模式。即将法律归结为由律令、技术和理想三要素构成。代表人物为庞德。律令规则、原则、概念等。其实就是指法律;技术是指解释和使用法律的方法;法律理想是指适用法律的社会背景。我国法学界主张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三要素说。
二、法律概念 指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是构成法律最基本的要素。如民法中的所有权概念、合同法中的合同概念、特权法中的特权概念、刑法中的犯罪概念等。作用:一是认识和表达功能。我们只有通过概念才能认识法律、才能进行法律交流和法律表达。二是提高了法律的明确性、合理性、专业性,这就是法律人的专业性和职业性的原因。分类:描述性概念和规范性概念。按法律概念的功能不同进行划分。描述性概念是对概念进行描述性界定;如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显然是对婚姻关系状态的一种描述。规范性概念是对概念进行规范式的界定。如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显然是一种规范性概念。
三、法律规则 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主要因素。如:合同法:当事人双方有忠实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刑法中规定公民有正当防卫的权利等。法律规则强调严密的逻辑结构。三要素说:即法律规则由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构成。假定是法律规则中指出适用这一规则的前提、条件或情况的部分,如正当防卫的条件等; 处理是法律规则中具体要求人们做什么或禁止人们做什么的部分。如合同法中的“不动产的买卖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刑法中的大量禁止性规定,如“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制裁是指法律规则中指出行为承担法律后果的部分,如刑法对犯罪的处罚。二要素说。即将法律规则分为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部分。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可以行为、应该行为、不得行为的规则,它可以是课以义务的,也可以是授权的。如合同法规定的瑕疵告知义务;立法法中的全国人大可以授权国务院制定一些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后果是指规则中指示可能的法律后果或法律反应的部分。刑法中对各类具体犯罪的规定显然包含行为和后果。我国现在一般采用二要素说。特征: 其
一、重复适用性 其
二、普遍适用性 其
三、确定性。确定性和概括性的统一。如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它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其
5.药理学课件(药学专业) 篇五
(复习受体的命名原则:根据与它结合的药物、激素和递质而命名)
1.分类及分布:按能与它选择性结合的递质和药物命名,主要有:
(1)胆碱受体:
M受体(毒蕈碱型受体),根据分布的位置及阻断剂的不同分三类:M1:CNS、神经节、胃壁细胞
M2:心肌、突触前膜
M3:平滑肌、血管、腺体细胞。
N受体(烟碱型受体):N1:神经节、肾上腺髓质
N2:骨骼肌
(2)肾上腺素受体:α受体 α1:平滑肌内脏(胃肠道、膀胱括约肌、瞳孔开大肌)血管(皮肤粘膜、内脏、骨骼肌)腺体汗腺、唾液腺
α2 :突触前膜(主要)、CNS
β受体 β1:心肌、脂肪组织
β2:平滑肌 内脏(支气管、胃肠道、膀胱逼尿肌、胆囊胆道)血管(内脏、骨骼肌、冠状动脉)突触前膜
(3)多巴胺受体:内脏血管:肾、肠系膜、心、脑等;胰腺、神经节
2、突触前膜受体(了解)
功能:通过正、负反馈来调节递质释放,影响效应器官的反应。
如: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β
2、N受体兴奋→正反馈
α
2、M受体兴奋→负反馈突触内自身反馈调节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 → NA↑→突触前膜α2受体↑→负反馈→NA释放↓(多→少)NA↓→突触前膜β2受体↑→正反馈→NA释放↑(少→多)
3、受体的生理效应(掌握)
胆碱受体 M样:心肌心收缩力↓、心率↓、传导↓
平滑肌 血管:舒张→血压↓
内脏:胃肠道、胆道、膀胱逼尿肌、支气管→收缩括约肌(胃肠道、膀胱)→舒张
腺体:分泌↑
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N样:N1神经节交感N节后纤维兴奋(作用复杂此类药较少)副交感N节后纤维兴奋
肾上腺髓质 :分泌(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N2骨骼肌:收缩
肾上腺素受体 α受体: 血管(皮肤粘膜、内脏):收缩→血压↑
瞳孔开大肌:收缩→扩瞳
β受体: β1心肌收缩力↑、心率↑、传导↑
β2支气管:舒张
骨骼肌血管:舒张→血压↓ bn
冠脉:舒张
6.冠心病的药物治疗课件 篇六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简便、常用的方法。尤其是患者症状发作时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还能够发现心律失常。不发作时多数无特异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异常压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有明显的S-T段压低和T波倒置。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表现:①急性期有异常Q波、S-T段抬高。②亚急性期仅有异常Q波和T波倒置(梗死后数天至数星期)。③慢性或陈旧性期(3~6个月)仅有异常Q波。若S-T段抬高持续6个月以上,则有可能并发室壁瘤。若T波持久倒置,则称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冠脉缺血。
2.心电图负荷试验
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如潘生丁、异丙肾试验等)。对于安静状态下无症状或症状很短难以捕捉的患者,可以通过运动或药物增加心脏的负荷而诱发心肌缺血,通过心电图记录到ST-T的变化而证实心肌缺血的存在。运动负荷试验最常用,结果阳性为异常。但是怀疑心肌梗死的患者禁忌。
3.动态心电图
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分析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此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运用于监测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该方法可以观记录到患者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心电图的变化,如一过性心肌缺血导致的ST-T变化等。无创、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4.核素心肌显像
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以及某些患者不能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时可做此项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负荷试验,则可提高检出率。
5.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可以对心脏形态、结构、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是,其准确性与超声检查者的经验关系密切。
6.血液学检查
通常需要采血测定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肌损伤标志物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临床中以心肌肌钙蛋白为主。
7.冠状动脉CT
多层螺旋CT心脏和冠状动脉成像是一项无创、低危、快速的检查方法,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冠心病早期筛查和随访手段。适用于:①不典型胸痛症状的患者,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核素心肌灌注等辅助检查不能确诊。②冠心病低风险患者的诊断。③可疑冠心病,但不能进行冠状动脉造影。④无症状的高危冠心病患者的筛查。⑤已知冠心病或介入及手术治疗后的随访。
8.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成像技术
7.药物毒理学课件 篇七
1 Powerpoint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Powerpoint课件具有美观、精彩及趣味性强的特点, 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它能将教材中许多枯燥的文字内容转换成集声、图、视频为一体的视听文件, 给学生创设出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弥补了传统教学单调、枯燥的缺陷, 教师饶有兴趣地讲授, 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 师生互动显著增强[1]。
1.2 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Powerpoint课件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种微观的刺激。实验证实, 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这两个加起来达94%[2]。Powerpoint课件让学生既能看得见, 又能听得到, 还能用手操作, 这种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 比单一听教师讲课要多得多, 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 而且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1.3 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Powerpoint课件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在适当的时候运用Powerpoint课件创设情境, 能让学生从有意注意转向无意注意, 避免大脑皮层的疲劳, 使之精神饱满、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 Powerpoint课件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 Powerpoint生理学课件制作原则
课件是教学系统的体现, 是基于教学理论的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 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制作课件时, 要精心加工教学素材, 根据讲授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表示。能用关键字表示的, 不必用完整的话;强调结论的, 把原因附在说明一栏中, 并用小一号字, 使层次分明。这样学生容易抓住要点, 且印象深刻。要开发优质Powerpoint课件,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增强直观性
图片是教师的极好帮手, 具有直观、鲜明等特点, 能更加直观、生动地传达教学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至关重要。如果在课件中采用大量插图、图像文字、声音、动画准确、清晰表达, 并相互结合、相互弥补, 能使学生学得轻松, 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2 增强动画效果
虽然利用Powerpoint很难制作复杂的动态过程动画, 但可灵活运用Powerpoint系统内置的“自定义动画”功能, 在课件中直接制作;或者预先用Powerpoint制成专一动画形式的“小课件”, 然后再并入“大课件”页面。另外, 动态素材还可以采自互联网、录像、光盘等视频资料。
2.3 增强课件的交互性
利用Powerpoint可以很容易地制作出流线型CAI课件, 即只能按幻灯片顺序播放组织教学, 使得课件的交互性较差。但课堂上可以根据不同需要, 交换或调用某一部分幻灯片。所以在Powerpoint课件中, 要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幻灯片的直接跳转, 如超级链接和自定义放映功能、巧妙运用动作按钮进行相关内容的跳转, 这样能更清楚地表述教学内容, 使一堂课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3 Powerpoint课件使用注意事项
3.1 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Powerpoint课件只是辅助课堂教学, 是创设学习情景,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 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 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不能取代教师的活动[3]。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切忌使自己变为单纯的电脑操作员, 忽视肢体语言对教学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站在屏幕边, 面向学生, 使学生在看屏幕的同时能看到教师的活动, 以增进师生的直接交流,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表情、手势等, 调动课堂气氛;学生也能从教师旺盛的精力, 饱满的情绪, 富有表现力的眼神、手势中受到感染。
3.2 注重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的结合
Powerpoint课件不是教材和黑板的转移。因此, 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显示的内容, 做到简明扼要, 围绕课题中心, 突出重点;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媒体, 再配以大量实例的生动讲解和解释说明, 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另外, 教师应当做好多媒体教学设计, 如选择什么样的媒体、什么时候应用媒体, 如何利用媒体创设教学情景等。同时,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使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 充分发挥Powerpoint课件的优势。
3.3 注重教学互动
教学过程不是信息的单向传递, 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在使用Powerpoint课件时, 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 使他们能够与教师、同学等进行积极互动, 增强学习效果。例如, 在讲细胞跨膜物质转运一节时, 如果教师照着屏幕读文本, 易使学生感到枯燥, 教学效果不佳。如采用动画视频演示各种物质在细胞内外的运动过程, 既形象生动, 又容易理解。Powerpoint课件应作为语言的补充, 而不能作为传递所有讲授内容的工具。所以, 教师不能连续不停地讲解, 要注意停顿, 以观察学生反应, 留给学生读懂屏幕内容和思考的时间, 激发学生主动性。
总之, Powerpoint课件可以准确、直观、形象地演示教学过程, 可全方位地利用教学资源, 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合理利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Powerpoint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演示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就生理学教学中Powerpoint课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给出Powerpoint课件制作方法, 并指出利用Powerpoint课件应注意的问题, 认为合理利用Powerpoint课件能促进师生互动,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Powerpoint课件,生理学,多媒体
参考文献
[1]孙卫, 金秀东, 念红, 等.网页式多媒体电子教案在“专升本”生理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9, 31 (2) :87~89.
[2]刘美霞.浅淡多媒体教学在生理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科学家, 2008 (7) :116~117.
8.药物毒理学课件 篇八
揭晓的结果没有令人失望,三位科学家以一项极有意思同时又和人们息息相关的研究获得了这项桂冠。获奖者分别是耶鲁大学的詹姆斯·罗思曼、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兰迪·谢克曼以及斯坦福大学的德裔科学家托马斯·苏德霍夫。他们的获奖原因是发现了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
发现运输细胞的“班车”
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听起来还是比较难懂的,但你可以将这些囊泡想象成一辆辆“班车”,它们运送的不是货物,而是细胞中产生的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酶等。
这些分子就像恪尽职守的员工,对人体有着不同作用。但它们体型太大,以致于不能直接穿过细胞中的膜结构这扇自家大门,按时到达各“工作岗位”,因此,只能坐上囊泡这个班车,由深谙道路的司机准确送达指定岗位,使得人体这个“大公司”一直保持健康。
囊泡班车的运输是24小时持续不断的。而一旦这些“班车”走错地方,人体公司肯定就会出乱子,比如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免疫疾病等病症。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了解囊泡是细胞运输系统的关键部分,但它是如何记住路线、正确到达目的地的,却一直很神秘。
从“停车怠工”现象中揭秘遗传控制
发现囊泡班车发车信号的兰迪·谢克曼在20世纪70年代,就利用酵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种转运系统。通过基因筛选,他发现了这套系统中一种有缺陷的酵母细胞。这种酵母的细胞货物转运情况非常糟糕,很多囊泡班车没有按时发车,而是统统堆积在细胞的某些角落。利用这个“缺陷”,他发现是遗传原因导致了这种“怠工”,于是开始研究与此相关的突变基因,鉴定出了能控制细胞转运系统不同方面的三类基因,从而发现了一系列囊泡运输所需的基因。
发现囊泡班车“使命必达”的秘密
和谢克曼一样,詹姆斯·罗斯曼也对细胞转运系统深深着迷。他的发现,揭示了囊泡班车是如何做到“使命必达”的。也就是罗斯曼发现了一个蛋白复合物能使囊泡与它们的目标膜进行对接和融合。
正确的运送和精准的投递正是细胞转运这套“物流”工作中的精髓。要实现这一点,膜融合的过程就不能出现半点差池。这涉及两个重要方面,首先,囊泡必须准确识别目标膜,其次,囊泡必须与目标膜发生融合,从而释放内容物。
罗斯曼发现,为了实现这两点,在融合过程中,囊泡和目标膜上的蛋白以类似拉链的方式结合。也就是说,囊泡班车携带一种蛋白,而目标膜上也携带一种与之唯一对应的蛋白,只有两者精准地像拉链一样咬合在一起时,囊泡班车才会载着员工开进公司大门,并在里面卸载员工。
囊泡班车时间精准
托马斯·苏德霍夫则对大脑中神经细胞间如何建立沟通很感兴趣。囊泡通过与神经细胞外膜融合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细胞外。顾名思义,神经递质这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负责大脑中各个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它就像一个传令兵,沟通着众多神经细胞间的信息。而这个传令兵得以开始工作,是借由囊泡班车的运送而实现的。
然而,一些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也并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只有在细胞间需要传递信息时,囊泡班车才会装载神经递质这个传令兵前去开工。问题在于囊泡是如何对这个过程精确控制的?
苏德霍夫的工作解释了这个问题。他发现钙离子参与了这一过程。当受到刺激时,也就是工厂发出开工信号后,神经细胞内部的钙离子浓度会增加。他发现的一种叫做“突触结合蛋白”的蛋白,对钙离子的浓度非常敏感,当这种蛋白感受到高浓度的钙时,它就会对囊泡班车发出开动指令。随后,囊泡班车就会将神经递质运载过来并随即释放。
他的这些发现支持并丰富了前两位科学家的研究,使得囊泡转运的分子机制越发明朗起来。
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次的研究把细胞是怎么通过囊泡转运的机制搞清楚了。这项研究的意义就是在于,未来我们可以针对这些机制来设计一些药物,让药物也能通过这个机制来转移从而治疗疾病。”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医学事业部主任甄二真教授说,但是从诺奖得奖到真正的产业化还需要非常长的路要走。
就好比我们现在已经能看到月球的全貌,并拍下了照片。但后续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运载火箭怎么发射上月球……类似这样的后续工作,在细胞转运的领域都是未知的,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
但是诺奖的意义也就在于此,诺贝尔是个科学奖,不是具体应用的奖项。它的颁发是给全世界的科学家和科学界一个明确的方向和说明,给出一个能促进全世界人们健康的医学或者生理学研究方向。
9.药理学试卷7课件资料 篇九
一、是非题
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序贯应用时,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仅能改变药物的药动学过程,而对药理效应和毒性反应则不受影响。
2.α2受体主要分布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上。3.对硫磷误服急性中毒立即给高锰酸钾液洗胃。4.东莨菪碱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和晕动病。5.普萘洛尔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6.局麻药中,对粘膜穿透力最强的药物是丁卡因,可用于表面麻醉。7.氯丙嗪均能较好地缓解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8.对乙酰氨基酚其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无明显的抗炎作用。9.AT1受体被阻断后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对血钾影响较大。
10.噻嗪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耳毒性,高血脂,过敏反应等。11.大剂量连续使用硝普钠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12.β受体阻断药对扩张性心肌病及缺血性CHF有效。13.硝酸酯类与钙拮抗药合用控制稳定性心绞痛有良效。14.治疗巨幼红细胞贫血时,以维生素B12为主,叶酸为辅。
15.乙酰半胱氨酸祛痰作用的机制是裂解痰液中糖蛋白的二硫键,而降低痰液的粘稠度。16.青霉素与链霉素合用时可产生协同抗菌作用。17.克林霉素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但受食物影响。18.甲硝唑是临床治疗各种厌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19.青蒿素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对继发性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有杀灭作用。20.使用大量叶酸可减轻甲氨蝶呤的骨髓毒性。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 B.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快 C.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 E.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
2.下列一组药物可能发生竞争性对抗作用 A.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B.组胺和苯海拉明 C.毛果芸香碱和新斯的明 D.阿托品和尼可刹米 E.间羟胺和异丙肾上腺素
3.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 A.单胺氧化酶代谢 B.肾排出
C.神经末梢再摄取 D.乙酰胆碱酯酶代谢 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代谢 4.卡巴胆碱的主要临床作用是 A.手术后腹胀气和尿潴留 B.治疗青光眼 C.治疗巩膜炎 D.解救有机磷中毒 E.重症肌无力
5.治疗鼻炎、鼻窦炎出现的鼻粘膜充血,选用的滴鼻药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麻黄碱 E.多巴胺 6.可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是
A.麻黄碱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7.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的药物是
A.拉贝洛尔 B.酚妥拉明 C.普萘洛尔 D.美托洛尔 E.噻吗洛尔 8.吸入性麻醉药主要是通过哪种途径排出的? A.肾脏 B.肝脏 C.肺脏 D.直肠 E.皮肤 9.治疗癫痫大发作合并小发作首选的药物是
A.丙戊酸钠 B.地西泮 C.乙琥胺 D.苯妥英钠 E.卡马西平10.他克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肾毒性
B.肝毒性
C.过敏反应
D.胃肠反应
E.心率失常 11.在低温环境下能使正常人体温下降的药物是
A.乙酰水杨酸 B.吲哚美辛 C.对乙酰氨基酚 D.吡罗昔康 E.氯丙嗪 55.哌替啶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A.抑制呼吸
B.镇痛、镇静
C.扩张血管
D.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及括约肌张力 E.中枢性镇咳
12.关于阿司匹林哮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以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的过敏反应
B.是少数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诱发的 C.与抑制PG生物合成有关
D.由于白三烯和其他脂氧酶代谢产物增多 E.可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13.急性心肌梗塞所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应首选: A.奎尼丁 B.胺碘酮 C.普萘洛尔 D.利多卡因 E.维拉帕米
14.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可引起血液中哪种离子增加? A.K+ B.Cl-C.Ca2+ D.Mg2+ E.Na+ 15.可用于治疗尿崩症的药物是 A.氢氯噻嗪 B.乙酰唑胺 C.呋噻米 D.布美他尼 E.螺内酯
16.手术麻醉时控制性低血压主要是
A.硝苯地平B.氨氯地平C.尼群地平D.维拉帕米 E.硝普钠 17.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是 A.室性心动过速 B.室性早搏 C.心跳停止 D.房室传导阻滞 E.窦性心动过缓 18.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是:
A.异丙托溴铵 B.特布他林 C.麻黄碱 D.去甲肾上腺素 E.氨茶碱 19.哌仑西平的药理作用包括: A.抑制胃酸分泌 B.减少唾液分泌 C.解除胃肠痉挛 D.加速心率 E.促进胆囊收缩,治疗胰腺炎 20.乙胺嘧啶有下列抗疟作用
A.杀灭红内期成熟裂殖体 B.杀灭配子体
C.阻止蚊体内孢子增殖 D.杀灭继发性红外期裂子体 E.中断疟原虫的无性生殖周期
三、配伍题
A.阻断瞳孔扩大肌α受体,缩瞳,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B.阻断瞳孔括约肌M受体,缩瞳,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C.兴奋瞳孔括约肌M受体,缩瞳,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D.抑制胆碱酯酶,间接的拟胆碱作用,缩瞳,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E.兴奋瞳孔扩大肌α受体,缩瞳,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1.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和应用是 C 2.毒扁豆碱对眼的作用和应用是 D A.阿司匹林 B.对乙酰氨基酚 C.吲哚美辛 D.塞来昔布 E.布洛芬 3.长期口服可引起凝血障碍的药物是 A 4.超量服用可引起急性肝损伤的药物是 B 5.属于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的是 D A.首剂低血压 B.顽固性无痰干嗽 C.口干、便秘、嗜睡 D.影响血脂代谢 E.水钠潴留
6.导致ACE抑制药被迫停用的主要原因是 B 7.可乐定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C A.二氯尼特 B.依米丁 C.氯喹 D.喹碘方 E.甲硝唑
8.能干扰乙醛代谢,如服药期间饮酒,可出现急性乙醛中毒的药物:9.可引起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的抗阿米巴病药 D 10.不良反应轻微,很大剂量可导致流产的抗阿米巴病药 A
四、多选题
1.根据药物血浆半衰期可以了解
A.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已基本消除的时间 B.连续给药后,血药浓度达到基本稳定的时间 C.适当的给药间隔时间
D.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消除的绝对量 E.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E 2.药物消除是指
A.首过消除 B.肾脏排泄 C.生物转化 D.肝肠循环 E.蛋白结合 3.神经节阻断药的作用 ABCDE A.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B.便秘 C.扩瞳 D.口干 E.尿潴留
4.肾上腺素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作用机制有 ABCDE A.加心输出量 B.高外周阻力和血压
C.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D.抑制组胺等过敏物质释放 E.减少支气管黏膜水肿
5.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有ABCDE A.胃肠道反应 B.过敏反应 C.牙龈增生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共济失调
6.关于阿司匹林的解热说法正确的是 DE A.降低基础代谢率 B.降低正常人和发热患者体温
C.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 D.对直接注射前列腺素的致热作用无效 E.抑制中枢PG的合成而发挥散热作用 7.具有明显频率依赖性的钙通道阻滞药是 AC A.维拉帕米 B.硝苯地平C.地尔硫卓 D.普尼拉明 E.尼群地平8.甘露醇的适应证是: AC A.治疗急性青光眼 B.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C.治疗脑水肿 D.治疗心性水肿 E.高血压
9.氨茶碱的抗喘原理:ACD A.抑制磷酸二酯酶 B.直接兴奋B2受体 C.促进肾上腺素释放 D.抑制过敏物质释放 E.直接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10.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BC A.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B.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 C.触发细菌自溶酶活性 D.抑制细菌核酸代谢 E.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五、名词解释
1.排泄:吸收后的药物和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2.零级动力学消除:又称恒量消除,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3.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4.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
5.快速耐受性:药物在短时间内反复应用数次后药效递减直至消失。
6.阻断药:如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拟似递质的作用,并可妨碍递质与受体结合,产生与递质相反的作用,就称为阻断药。
7.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能暂时.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而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的药物。
8.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构成的重要体液系统,在调节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与高血压,心肌肥大、充血性心衰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9.红人综合症:快速静注万古霉素时,出现极度皮肤潮红、红斑、寻麻疹、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等特殊性症状。
10.金鸡纳反应:奎宁以及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的其他生物碱,治疗剂量时可出现一系列的反应,称为金鸡纳反应,表现为耳鸣、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视力和听力减退等,甚至暂时性的耳聋,多见于重复给药时,停药一般能恢复。
六、简答题
1.简述麻黄碱的临床应用。
答:临床应用:①防治支气管哮喘:用于预防发作和轻症治疗,对重症急性发作疗效较差。本品有中枢兴奋作用,晚间服用应配合小剂量催眠药。
②治疗充血性鼻塞:用0.5%~1.0%盐酸麻黄碱滴鼻液可消除粘膜肿胀。用于急性鼻炎,副鼻窦炎,慢性肥大性鼻炎。1日3次。
③防治各种低血压状态:防治椎管麻醉,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④缓解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皮肤粘膜症状。
2.为什么巴比妥类药物急性中毒可通过碱化血液和碱化尿液来加快其排泄?
答:由于细胞外液PH值高于细胞内,巴比妥为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中分布多,口服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可促进巴比妥类药物由脑细胞转向体循环,碱化尿液可减少巴比妥在肾小管的重吸收。3.简述长效磺胺与乙胺嘧啶配伍治疗恶性疟的理论依据。
答:由于疟原虫不能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叶酸和四氢叶酸,必须自身合成叶酸并转变成四氢叶酸后,才能在合成核酸的过程中被利用,乙胺嘧啶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较大的亲和力,并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止四氢叶酸的合成,导致核酸的合成障碍。长效磺胺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剂,与乙胺嘧啶合用,能够在叶酸代谢的两个环节上起双重抑制作用,且可以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因此,乙胺嘧啶与长效磺胺配伍治疗恶性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4.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有哪些? 答: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根据对环氧酶的选择性分为非选择性COX抑制药和选择性COX-2抑制药;根据化学结构不同分为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及其他有机酸类。各类的代表药分别是非选择性COX抑制药: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吡唑酮类-保泰松和其他有机酸类-吲哚美辛等。选择性COX-2抑制药:塞来昔布。
七、问答题
1.局麻药吸收后会引起哪些不良反应? 答:(1)吸收作用
①中枢神经系统 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先兴奋后抑制,初期表现为眩晕.惊恐不安、多言、震颤和焦虑,甚至发生神志错乱和阵挛性惊厥。中枢过度兴奋可转为抑制,之后进入昏迷和呼吸衰竭。中枢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比较敏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不平衡而出现兴奋症状。局麻药引起的惊厥是边缘系统兴奋灶向外周扩散所致,静脉注射地西泮可加强边缘系统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防止惊厥发作。中毒晚期维持呼吸是很重要的。普鲁卡因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常被利多卡因取代。可卡因可引起欣快和一定程度的情绪及行为影响。
②心血管系统 局麻药对心肌细胞膜具有膜稳定作用,吸收后可降低心肌兴奋性,使心肌收缩性减弱,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多数局麻药可使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因此在血浓度过高时可引起心血管虚脱,突发心室纤颤导致死亡。特别是药物误入血管内更易发生。高浓度局麻药对心血管的作用常发生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之后,但少数情况下较低剂量也可出现严重的心血管反应。布比卡因较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而利多卡因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2)变态反应
较少见,在少量用药后可发生中毒样症状,出现荨麻疹.支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2.比较三类利尿药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作用部位、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答:(1)高效利尿药:起效快、作用强;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为抑制Na+-K+-2Cl-共同转运子,影响了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功能;临床主要用于急性脑水肿和肺水肿,心、肝、肾性水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高钙血症,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不良反应为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久用可引起耳毒性,其它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2)中效利尿药:作用温和而持久;主要作用于近曲小管近端Na+-Cl-共同转运子,影响尿液稀释功能;临床用于抗尿崩症、降血压;不良反应为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糖、高血脂等。
(3)低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如螺内酯为醛固酮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作用弱、起效慢而持久,与高效利尿药或中效利尿药合用可增强利尿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久用可引起高血钾,长期应用有性激素样作用。作用于近曲小管如乙酰唑胺。3.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有哪些?
答:(1)对代谢的影响:对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的氧化过程;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加速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大剂量还能抑制蛋白质合成。对脂质代谢影响:长期大剂量增高血浆胆固醇,激活四肢皮下的脂酶,促使皮下脂肪分解。对核酸代谢:诱导合成某种特殊的mRNA,表达一种抑制细胞膜转运功能的蛋白质,抑制细胞对能源物质的摄取,使细胞合成代谢受阻。对水,电解质代谢:利尿作用,长期用药骨质脱钙。
(2)允许作用:对某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活性,但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条件。(3)抗炎作用:对炎症早期和炎症后期都有作用。(4)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5)抗休克作用
【药物毒理学课件】推荐阅读:
生理学呼吸课件08-17
13心理学课件810章10-05
自考现代管理学课件全10-13
管理学老师课件里的案例06-24
药物制剂专业08-02
抗菌药物指标09-28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07-04
药物美容学心得07-14
激素类药物07-20
抗菌药物管理总结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