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感受(共10篇)
1.摄影课感受 篇一
新闻摄影感受心得
什么是新闻摄影?所谓新闻摄影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
摄影图片有何用处?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当然,新闻摄影除了以最主要的图片对新闻进行报道,一般还都要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在电视台实习期间,在电视台实习期间,本人也做过很多外出的新闻拍摄,回想拍摄过程,自己总结了一下拍摄新闻图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是在没有三角架,特别是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手持相机一定要稳,要注意姿势,在站立时,应避免身体的前倾或后仰,因为这样会导致身体失衡进而影响双手的稳定。同时左右脚一前一后地站开,在降低重心的同时使身体更加稳定,这样拍出的照片才能较好的避免过虚的情况出现。其二,是要注意取景和构图,构图有很多形式美的原则,不过作为新闻报道的摄影,要区别于艺术摄影,在取景和构图要突出重点,把照片的主体焦点放在活动的重点事物上,跟主体无关的景物,最好不要放在取景框里。其三,与取景和构图密切相关联的是照相前对所要照的内容的一个通盘考虑。即思想上要有充分准备,因为一些新闻事件,一个精彩的镜头在瞬间就会消失。所以要提前想到自己的站位,以及镜头焦距可调节的范围是否能够达到自己需要的效果,并做好准备,时刻注意抓拍时机。其四,图片的大小要适中,对于存档的新闻照片,一般1M就可以了,如果是需要刊印画册,那么就要看需要而定了,一般相机设置照片质量越高,相机的反映越慢。其五,一个场景,特别是主体人物在做动作时,要注意多拍几个镜头,这样才能从中选优。其六,如果是自己组织的一些活动,在活动最精彩,也是最能反映事件的时候,这时候可以人为组织从不同角度重复进行拍摄,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个人感觉新闻图片最重要的是在于图片要有现场感、真实感,要有感染力、冲击力,要能够使得图片在进入人们视野第一瞬间传达出新闻消息,让人看了之后就有一种身临现场的感觉。
2.摄影课感受 篇二
摄影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美术联系比较紧密, 并有许多相通之处, 如在广播电视大学美术专业课程安排上适当引入摄影课教学, 对专业班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过不少尝试, 现将体会与实践介绍如下, 以供同行们研讨。
1 摄影和美术相融, 适时开设摄影课
摄影很早就成为各种造型艺术中最富于现实主义的一种大众化艺术。它和美术都属于造型艺术范畴, 摄影与最接近的绘画来作比较, 两者都同属于视觉艺术, 无论在渊源上、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所表达的形象都具有直观性和可视性, 都讲究造型、构图、意境、传神, 都是在二维空间里表现艺术形象, 只不过是造型手段、技巧、工具材料、制作工艺不同而已, 摄影形象都是用光线描绘成的, 故摄影作品又有“光画”之称。自摄影技术的发明开始, 其天然的写实性, 就对写实绘画产生很大的冲击, 同时也促进了绘画艺术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发展到如今, 特别是在工艺美术设计方面, 已经广泛地应用摄影, 可以说与摄影形影不离, 相铺相成了。
综上所述, 如果能紧紧地围绕美术教学为中心, 在课程安排时间节点上, 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教学比较理想, 因为学生到了二年级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有了相当审美能力。理论和实践各7周时间, 学习最基础的摄影知识, 再在以后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巩固和钻研, 不断提高技艺。
2 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摄影知识
学习摄影, 实际操作性很强, 理论方面当然越详细越具体就越好, 但如果学生只光有理论指导而忽略实践操作, 将很难达到教学成效。所以应尽量要求学校购置基本的摄影教学器材, 由于科技的发展带来工业技术的进步, 现在摄影器材的更新日新月异, 数码相机摄影大行其道, 大有代替传统相机摄影之势, 虽然用数码相机摄影方便了很多, 但摄影的原理是一样的, 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很多是相通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摄影的原理, 掌握更丰富全面的摄影知识, 在讲授摄影操作理论时还是应从传统摄影操作入手, 再过度到数码摄影操作。怎样去组织教学, 现分述如下:
2.1 摄影器材
摄影器材包括照相机种类和感光胶卷。摄影者只要真正熟悉了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等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之后, 才能在拍摄时得心应手, 及时把镜头前的事物准确地记录或表达出来。熟悉传统摄影器材是初学者用相机获得清晰影像的保证。这一部分知识包括:1) 透镜成像原理、相机镜头焦距、镜头种类及用途;2) 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的种类、调节装置及使用常识;3) 摄影景深的理解和应用;4) 胶卷的主要性能及使用常识;5) 摄影测光方式。
2.2 摄影曝光
影响摄影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曝光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未经曝光, 胶卷或感光元件就无法记录被摄景物的影像, 曝光正确, 才有可能取得最佳影像效果, 曝光不正确,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补救, 仍会在不同程度上损害影像的质量, 或者说仍是无法取得最佳影像效果。学会正确曝光, 需要长期努力, 不断实践及总结经验, 所以应着重阐述曝光原理与准确曝光方法, 这方面知识涉及到相机的光圈和快门的操作及合理组合, 达到正确曝光。
2.3 暗房操作 (数码后期制作)
传统的暗房操作包括胶卷冲洗和照片制作, 现在摄影技术日新月异, 数码暗房已经可以取代传统的暗房操作了, 但了解传统的暗房操作可以使学生在数码调整照片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鉴于这样的目的, 教学时可以简单教授传统暗房的胶卷冲洗, 内容包括显、定影药水的调配, 显影、停影、定影、水洗、晾干等操作方法。这个传统的胶卷冲洗过程要求学生了解即可。如今数码相机已经普及, 数码照片在高科技的支持下, 方便拍摄与传播, 有利存储、输出, 与传统照片相比, 数码照片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 从传统暗房技术限制里解放出来, 借助计算机的操作, 照片的后期处理空间非常广阔, 自由度非常大。所以, 教学重点放在数码调整照片的制作上。处理数码照片首选软件是photoshop, 让学生掌握photoshop的基本功能, 掌握图像处理的一般工作流程和基本操作技术。
3 美术、摄影教学紧密结合, 相互渗透, 互相运用
美术、摄影彼此渗透教学, 是对所掌握知识的灵活运用, 通过实践不断巩固提高, 将会收到很好的成效。如在风景写生课或创作体验课, 不仅可以用绘画工具来描绘对象, 还可充分运用摄影手段来摄取景物, 所拍摄的资料可作为美术创作的素材, 又练习了拍摄的技巧, 一举两得;上丝网版画课时, 可以灵活运用照片制版知识, 这样制作出来的版画画面细腻, 层次丰富、形象、逼真;上室内、广告、环艺等设计课时, 可以利用摄影素材来进行创作……摄影与美术互相结合、补充, 相得益彰。
以上所谈几点是我在摄影教学的粗浅尝试和体会。总之, 开展摄影课教学, 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只要争取学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调动一切的积极因素, 克服客观条件的限制, 不断探索, 肯定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 重视摄影课教学, 以适应当前教育新形势的需要。S
摘要:广播电视大学美术专业摄影课教学要和专业教学相融, 适时开设摄影课。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摄影知识。美术、摄影教学紧密结合, 相互渗透, 互相运用。
3.摄影课感受 篇三
LOOK3名称的由来
摄影节的名字为什么叫LOOK3?第一点原因很简单,摄影节为期三天,参加者用三天的时间体验摄影。在这三天里,除展览外,所有的活动时间都不会重叠,参与者不会面临任何选择障碍,看上去更像是一场场集体活动。
摄影节取名为LOOK3的第二个原因是,每届摄影节都会有三名著名摄影师作为特别嘉宾得到“优待”,他们的展览会更加“豪华”,作品数量会更多,而最关键的是,摄影节会举行三场深入对话(Insight Conversation)活动,让参与者更近、更深入地了解三位大师。在今年的摄影节上,三个人分别是南·戈尔丁(Nan Goldin)、马西莫·维塔利(Massimo Vitali)和安东宁·克拉托赫维尔(Antonin Kratochvil)。其中,南·戈尔丁与莎莉·曼别的对话最为引人瞩目,没有预先的排练和讲稿,内容直接而犀利。
摄影节的功能之一——交流
“三天的和平、爱与摄影”是LOOK3的口号,是不是很熟悉?至今仍被无数人追忆的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也曾以“爱与和平”的口号享誉世界。不错,两者都在强调参与者之间真诚的关系,以及盛会带给大家温暖的体验。Andrew向笔者介绍说,摄影节是开放的,他们希望参与者在摄影节期间感受LOOK3是个人化的,夏洛特维尔小城的气息也更能够让大家感受到彼此的联系,一种亲密的关系,所有人都是友好的,观众可以喝着咖啡闲庭信步,与任何参展摄影师或者组委会工作人员畅谈。因此,促进摄影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是LOOK3的宗旨之一。
在三天的时间里,围绕每届的主题,摄影展览、工作坊、大师对话、大屏幕放映、签名售书等活动将相继举行。在这些活动中,摄影节的核心内容是“大师对话”(Artist Talk、Master Talk),三位特别嘉宾的“深度对谈”(Insight Conversation)包含其中。此外,还会有其他杰出摄影师在舞台上与大家分享经验,克里斯多夫·安德森(Christopher Anderson)、阿什利·基尔伯森(Ashley Gilbertson)、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 、马丁·比尔(Martin Bill)都在第四届摄影节中参加了“大师对话”。
摄影节期间的工作坊种类和数量相较于三天时间而言安排得很满。在今年的第四届摄影节中,就有包括4个摄影师工作坊、教育项目、Adobe软件课程等在内的8个工作坊。多媒体放映、照片从“静态”走向“动态”,也成为摄影节的另外一大特色。 而这些都在促进摄影师及其作品与观众的交流。
摄影节的功能之二——触发创造力
前三届LOOK3摄影节倾向于关注报道摄影,Mary Ellen Mark、Joel-Peter Witkin以及James Nachtwey等知名摄影师都曾在这里展示他们的作品,WPP和POYi的获奖作品展也一直是摄影节的重头戏。不过从第四届开始,在报道摄影外,主办方试着融入更为丰富的艺术元素。LOOK3发展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鲜活影像(living image)”,它强调,在摄影创作与作品中,社会元素、美学元素与创造力将是同时存在的。
在那些主要的摄影展览之外,为了传承Michael “Nick” Nichols当年举办小型聚会时的传统,组委会还专门辟出一块场地向所有来参加摄影节的人开放,形成了一个名为“YourSpace”的开放性展览,每个人都可以来这里制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之后还可以放到摄影节的书店售卖,只要作品的主题与摄影节的主题相符。Andrew说,在促进和支持职业摄影师继续职业生涯外,LOOK3希望能激发年轻一代的摄影激情,他们认为这也是摄影节的主要功能之一。
4.学习新闻摄影的感受和建议 篇四
一、学习新闻摄影的感受
新闻摄影课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如今已将接近尾声,如果说大学里的很多课程以后可能都会忘记,但是这门课在我脑海里一定会有一个较为长久的印象,主要是给我的“冲击力”比较大,这个“冲击力”就是一种对摄影兴趣的勾起,让我很想拿着相机去拍一些东西,去记住一些东西。
摄影这门课,其实从大二上的时候就开始给我们开了,但是那个时候对摄影这种东西,心里有点畏惧,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去做好它,记得摄影技术第一堂课的时候,潘扬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他各种各样的相机,还劝说我们最好每一个人买一个,而且从他的水平高度讲了很多知识,那些当时听着就跟天书似的。后来郑辉老师给我们也讲了一些摄影方面的技巧,不能说老师讲的不好,可能跟他上课的形式也有关系,他上课既不板书也没有PPT演示,就是他自己在上面讲,我们当时还在院办实验室,好几个人挤在一台电脑前面,上课的效果,说实在话,的确不怎么样,现在我能记得就是相机上的P档和Auto自动挡,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印象了。
后来就是实践课,自己到院里借相机出去拍,到期末的时候交30张人物照和30张景物照,本来对摄影的那种惧怕感就变成了对自己没信心,觉得自己不适合摄影,因为有这种心理的存在,自然不可能有多大的兴趣,结果可想而知,虽然拍了很多照片,但是很多都是随手而拍,没什么特别大的收获,唯一的收获就是会简单地使用单镜头反光相机,所以,摄影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纠结的事情,想做感觉做不好,对自己没信心,也没什么兴趣。
上学期选课的时候发现有新闻摄影这门专业选修课,虽然大家都选了,但是吐槽的人还是蛮多的,觉得院里的课程安排的不太合理,课程有重复的嫌疑,而且还在周六,我在上这门课之前心里没什么特别大的好感。
后来通过这么长时间学习,的确给我很大的震撼,我每次上课都会感慨“我们摄影技术就应该让这个老师给我们上!”如果当初老师能这么给我们上课,我也许就不会对摄影有那么大的畏惧感,一个学期的课程过去了,新闻摄影课让我
明白一件事情:其实只要你对摄影有兴趣,坚持去拍,哪怕开始的时候拍出来的照片不是很好,时间长了也就慢慢能够找到灵感,而且,摄影拍出来的照片不一定要很好很专业,只要一次比一次好就行。
首先新闻摄影课教给了我一定技术基础层面上的东西
正是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才一点一点消除我对摄影的畏惧感,慢慢地有兴趣。原来虽然在学摄影技术那个学期会简单地使用单反,但是经过一个寒假,发现对单反上的很多东西又变得很陌生,新闻摄影课上老师并没有一开始就给我们讲新闻摄影,而是用了七周的时间给我们补了补摄影方面的基础知识,从相机的种类、相机的硬件到相机上的一些按钮的作用,如何综合操作使他们能够拍出来好的照片,还有相机的一些基本元素的介绍,包括曝光、ISO感光度等,每一项都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而且文字和图表的综合使用也使得课堂上讲的这些东西显得比较有趣味些。
摄影的基础知识介绍完了还讲了一些摄影技巧,在十一放假前还给我们简单地说了下假期里拍摄照片的一些注意事项,感觉还蛮实用的,后面关于摄影测光、曝光、对焦、用光、色彩和构图,我觉得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有用的。
其中,感受比较深的是对焦、色彩和构图,毕竟这三个实用性要强一点,比较具体易于理解,至于曝光和用光,似乎还要在实践中去体验才会真正的感受得到,这些知识点虽然不能说十分全面,但真的是比较实用,让我感觉摄影其实不会那么难。
其次,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对摄影慢慢有了兴趣
以前我就特别羡慕那些手里拿着相机的人,感觉他们真了不起,能拍出那么多照片来,以前不知道什么是好照片就知道相机能把很多东西记录下来,后来上学的时候就特别想要一个带摄像头的手机,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这个愿望很久之后才实现。
但是当我真正接触摄影技术这门课的时候,我的那点兴趣和积极性,也被一点点的磨没了,老师的要求是专业,但是我连基本的相机操作都不怎们会,而且很多人拍得都那么好,可能人都有这种倾向,往往会向自己可能擅长的地方发展,而刻意回避自己不擅长的,事实也证明是这样的,我当时拍得60张照片没有得到太多的肯定,也使我对摄影更加畏惧,没有什么好感。
大二下学期,《安徽大学报》招新,我和室友都报名了,其实我们的摄影水平都差不多,但是一些因缘巧合,她去了摄影部,我去了记者部,后来可想而知,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不会拍,而我的室友越拍越好,还得到老师的表扬。
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觉得自己不再那么惧怕摄影,在寝室的时候也喜欢拿着室友的相机随处拍拍,摄影也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这是一种观念的转换,就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最后,就是新闻摄影的本身所带给我的震撼
以前我在搜集普利策新闻奖的时候就有一组获奖照片然我记忆深刻——一位妈妈陪着自己患绝症的儿子度过最后的生活,每一张照片都拍得非常的逼真和感人,以前我一直想不通的就是为什么有的记者能把人物拍的那样的有生气,让人觉得特别的真实可感。后来才明白那些拍出好照片的人往往都是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仅是因为摄影技术好,更是对所要拍摄的事物的了解,倾注了自己的情感。
新闻摄影课程让我明白有的时候新闻图片对一件事情表的震撼力要远远大于文字,而且新闻图片永久保存的影响力也是文字这种传播手段没有办法比拟的看到以前抗日战争那些平常的照片现在变成珍贵的历史资料,现在没事的时候我也喜欢在安大拍些照片,没准多少年后,也很历史价值呢!
二、对新闻摄影课的建议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如果以后新闻院的器材设备能跟进的话,最好是能将这门课变成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我个人觉得老师讲得东西都很实用,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及时地运用到实践上去,这一点其实是新闻摄影这种实践课程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好老师是关键,但是“师傅领进门”徒弟也得要有器材才能去修行。
2、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业界的摄影记者
课堂讲授上可以多请一些业界的摄影记者来给大家讲讲,就像文字新闻的业
界和学界有很大差别一样,摄影的业界和学界是否也有很大差别呢?而且新闻摄影在新闻业的一些实践,对学生的吸引力和震撼力更大。
这个学期,老师请了业界的一位记者,虽然他只来了一节课,但是也是很受益匪浅的,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摄影不一定要按照常规去拍,很多东西都可以加入自己的感情在里面,在他所展示的那些照片里,有一张会议的照片就让我很佩服,那样一个正式的会议,就算不喜欢,如果是我,我也会规规矩矩地拍下来,但是他就把自己的情感很明显的表现了出来,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而且他拍的照片很多都很独特,很有创意。
3、课程时间的设置
课程是否可以不设置在周六,经过一个星期的课程学习,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很多人心理上就有一种放松的感觉,上课时的积极性多多少少会受点影响,新闻院系的摄影老师貌似都因为平时比较忙,没有办法会把课程安排在周六,大二上的摄影技术是这样,现在的新闻摄影也是这样,总觉得这样的安排不太合理,如果能安排在周一到周五的某一天,我觉得课程教授的效果一定更好点。
4、课程内容的安排
5.摄影课心得 篇五
对于摄影我从小就是怀着好奇的心里。或许是喜欢那片片秋叶,所以在没学人像摄影之前还是觉得比较喜欢拍景,但如今想来,我之所以不喜欢拍人物也是因为景静物动的原因。
人物像在我认为比较难拍,之前往往会把人物放中间,会去刻意拍定动作,而且对相机的各功能使用也不太了解。但学过这门课之后,明白了,人像摄影不仅要把照片拍好,还要具有一定意境。
对于一张照片,要看是否被抖动,是否曝光过度或不足,完美的构图,水平与地平线等。这是我最初对照片的认知。所以我最初明白了我们拍摄的不是被摄体,而是落在被摄体上的光,而阳光又不易控制,只能采用“相对补光”,进行光的转变,来控制现场的自然光。而这也是最重要的.....也许我们还在为昨日留恋但今日却已过。很多人认为选修课你可能学不到什么,但我就在这种可能中学到了,而且是乐在其中。或许我拍的即是照片也是感觉。当遇见阴天的时候,心想,今天不适合拍照;当看见旭阳和夕阳的时刻,有想端起相机拍的冲。
6.摄影课总结 篇六
没接触这门课程之前,基于这个时代发展变化考虑,我对它的理解仅限于用单反相机的创作,但当上了第一节课之后我明白,这才是对摄影及创作的回归,对原始和基础的探求。相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大同小异,社会在进步,但是这种传统机械式相机还是有无可替代的功用,也远未退出历史的舞台。要想在以后运用起数码相机此类衍生品游刃有余,学习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广告计与摄影相结合,形象设计通过对个人进行包装和塑造后所呈现的整体效果为个人形象设计。这主要包适个人的发型、化妆、服饰及仪态的设计。个人形象设计随着人们精神需求和审美要求而不断攀高,需要设计师与时俱进。人的审美进程由最初对人的第一特性的崇拜发展到对人的第二特征的欣赏,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提高,又注重人的第三特性的追求——即对气质和品味的追求,这种追求尤其表现在现代人的审美观上。人物形象就是通过对人的造型来对美的视觉的延伸,而摄影也是人类视觉的延伸,所以二者关系密切。我们在课上对摄影的认识以及对相机的应用对以后我们的形象设计专业有很重要的影响。
这几个星期的课虽然很短,当然我们对这门课理解还需要加深,因为毕竟是把几年的课程都压缩成几天来讲解,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对摄影有着很深的了解,但实践尤为重要。人物形象与摄影都是需要表现色彩,色彩饱和度可能是摄影者最不能控制的要素,要拍出色彩鲜艳的照片,除了被摄体本身的色彩要漂亮外,现场的光线或照明更是重要。好的照片要突出主题,然而形象也要突出主题。总而言之,摄影与形象设计都是人类视觉的延伸,突出人物与事物主题。摄影是通过相机来体现的,而形象设计是通过化妆等造型来表现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老师把学校的相机分发给我们,带领同学们在校园内进行了摄影实践。针对不同的景点,不同的光线教同学们对于光圈、快门速度及ISO进行不同的设置,使我们对相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如下是我们小组成员在摄影课学到的东西进行一个总结:
一、针孔成像:针孔成像原理是与摄影相关的最简单的原理
第一节 照相机的原理及结构镜头(光圈、快门)机身(快门 测距系统 测光系统)
(一)镜头
1、镜头的作用
镜头的作用在于汇聚光线让景物在焦点平面位置形成清晰的影像。
2、镜头的构造 凹透镜、凸透镜
4、焦距(f)
(1)相关问题:焦点、镜头中心(2)单位:毫米(28mm、50mm等)
一、照相机的镜头 1.镜头的焦距: 鱼眼:7.5-13mm; 超广角:15-21mm; 广角:24-35mm;
标准:45-58mm,一般:50mm; 中长焦距:80-135mm;
长焦距:200mm、300mm、500mm; 超长焦距:1000mm以上。2.光圈
(a)定义: 能根据外界光线变化来调节通光孔大小的装置。(b)光圈的作用:控制和调节通过镜头的光线的量。相对口径:实际通光孔大小 变焦镜头的光圈漂移(c)f系数 f =口径/焦距
f系数标法:1/1.4 2 2.8 4 5.6?? 从大到小的整级快门:
B门、1分、30、15、8、4、2、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12000)。
二、测距(对焦)系统 测量被摄体的距离,根据结果调整镜头与感光片之间的距离,使被摄景物能在感光片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三、取景器
1、作用:
a观察被拍摄景物、b界定拍摄景物的范围、c确定对景物的取舍和安排画面的布局。
2、视差现象
单镜头反光相机:无视差旁轴取景相机:取景器单设,有视差。第二节 现代照相机的基本类型
一、135相机
135相机因使用135底片得名,又称为35毫米小型相机,报纸、通讯社摄影记者常用。机类型的划分 感光元件的规格。135旁轴取景相机
二、120单镜头反光相机
使用120底片。画幅可调整(更换后背)60毫米*45毫米、60毫米*60毫米、60毫米*90毫米等,拍摄画幅大小不同,拍得的底片数也不同。
第三节 曝光控制
一、正确曝光
要根据景物的亮度和记录、表现景物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正确记录景物的影像于感光材料上。正确曝光的底片:密度适中,有一系列明暗层次,亮部、暗部均有影纹。
二、正确曝光的方法
1、曝光的量与两个因素有关:光照度和停留时间: E=I · t(E:曝光-勒克司·秒 I:照度-lx t:时间-秒)光圈控制照度(I),快门控制时间(t)正确曝光通过光圈和快门的合理配置实现
2、倒易律:光圈快门可以互相置换 影响曝光量的因素 :感光片的感光度 感光度:感光材料对光的敏感程度 ISO 100 200 400 800 1600 感光度与光圈不同:对质量影响,景深不影响
高感光度的使用:暗处使用,用尽可能低的感光度,RAW,降噪同样亮度条件下,同一景物:
(一)一天中时间变化的影响
1、正午:光线最强,景物最亮
2、日出后和日落前两小时左右:正午1/2
3、日出日落时:正午1/10
(二)天气变化的影响
1、晴天
2、多云 薄云
3、阴天
4、重阴天气 四类天气,曝光各差一级。
(四)季节变化的影响 夏季、春秋、冬季 各差一级
(五)地域变化
1、纬度每增加15度,应增半级至一级曝光
2、海拔每升高1000米,减少1/4级曝光
三、景物本身反光能力对感光的影响 第三节 测光的方法与曝光控制 测光表:测量来自景物光线亮度的仪器
(一)反射光式测光表
(二)入射光式测光表
(三)入射光、反射光两用型
(四)光点读数测光表(重点式测光表)
一、什么是正确曝光
按照光线条件和表现需要确定曝光 曝光补偿:雪景/暗处
二、相机内置自动测光系统与自动曝光模式
1、平均测光式(“傻瓜”相机)
2、重点测光式:
3、中央重点平均式测光
三、照相机的曝光方法 曝光模式
1、光圈优先式
2、速度优先式
3、程序自动式
4、手动 景深与超焦距 第一节 景深与分散圈
1、景深现象:
在调焦过程中,尤其在使用长焦距镜头、采用大光圈拍摄特写性画面时会出现在对焦物体的前后形成一个清晰区域,不仅对焦物体清晰可见,清晰区域内其他事物也清晰可见,这个清晰区域的范围就是景深范围,这种现象就是景深现象。
2、景深问题
影响景深的各种因素的内容:镜头焦距\光圈口径\拍摄距离 第四节 超焦距及其应用
(一)超焦距的概念:
超焦距:调焦无限远时,从相机镜头到最近清晰景物之间的距离。超焦距与景深的关系为反比关系,超焦距越大,景深越小;超焦距越小,景深越大。
(二)超焦距的应用方法:
A 先选定光圈系数,查出景深近界限:将自动景深表一侧选定的光圈值为无 限远处,然后查出另一侧该光圈值所对应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景深的近界限,景深范围是这个距离至无限远处,如果范围仍不够大,就缩小光圈,使近界限更近; 基础构图
一、点线面的构成
一、中心点
将物体置于画面中心:
1、平衡感,景物的和谐、宁静
2、强调被摄景物的对称
问题:1死板 2可能使构图看上去摆布太明显 黄金分割(三分法)黄金分割比例: 1:0.618=(1-0.618):0.618 例如:人的身体,大多数门窗的横纵比 建筑、绘画
生动,摆布感不明显,自然 线条
中心与黄金分割问题
线条同样涉及到中心与黄金分割的问题 中心:平静均衡,死板 对角线
倾斜的线条会产生强烈的戏剧性,把注意力从一角引向另一角,贯穿画面 为画面增添动感 曲线
曲线更具活力、也更具美感 但曲线更难掌握,容易显得杂乱
合理地运用曲线,不仅能制造柔美的感受,还能形成刚劲有力的效果。形状
被摄体有各种形状和大小,但是在摄影构图中,具有最强烈的视觉感染力的经常是最简单的形状。点线面结合
透视:被摄体的远近空间关系 空间感:1线条透视 深度空间
透视:一点透视 两点 三点 拍摄角度
平视:平等,正常的视点。第七课 彩色摄影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彩色摄影原理 减色法和加色法
A 加色法是利用红、绿、蓝三种原色光相加来产生的彩色影像。B 减色法是利用青、品红、黄三种颜色的单色影像来合成各种色彩的景物。
第一节 彩色摄影原理
(三)色彩三要素:
A 色别 又称色相,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别,也就是不同颜色的表象和名称。
B 明度 色彩的明暗程度。
C 饱和度 同一的纯净度和鲜明度的变化。第二节 色温与色温平衡
(一)光源色温: 色温:由于一定的温度和色光之间有对应关系,这种利用温度的数值来说明光源的色成分就是色温。
“K”为标示符号,色温越低,红色成分越多;色温越高,蓝色成分越多。
日光的色温为5600K,灯光的色温为3200K。第三课 关于光 第一节 自然光与现有光
光的基本特性:无论自然光、人造光都有一些相同的基本特性。(1)光强:指光的相对强弱,随光源的强度及距离变化(2)方向:单独光源方向明显,(直射光)不只一个光源、多云的天空方向性不易察觉(漫射光)(3)颜色:光线颜色随不同光源、光线通过的物质而异。阳光与白炽灯发光成分不同,阳光本身的颜色也随天气、时间改变。(4)光线按照光源的位置可分为四种类型
1.正面光:几乎没有投影的影响,缺乏影调层次,二维平面效果,通常也称为平光。
2.45度角侧面光:能产生很好的光影排列,有丰富的影调层次,可以突出深度感、立体感。使被摄体的结构和质感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现。人像摄影的最佳光线。用于人像摄影能够使人物显得更自然,更生动。
3.90度角侧光:具有表现物体结构的特殊能力,有夸张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戏剧性的照明,可突出明暗的强烈对比。最大限度地制造画面深度空间。
受光面和阴影面都是构成画面的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4.逆光:剪影 轮廓光 硬光(直射光)
创造显著、清晰的轮廓结构。光源越集中,距离被摄对象越近,轮廓结构越鲜明。形成强烈的明暗反差。适用于表现物体质感、形状、色彩。
可以产生明显的阴影,制造醒目的线条,增强画面结构。柔光(漫射光)
非常散漫的柔和光线,能创造几乎没有阴影的效果。使用非常大的光源,就会出现这种效果。阴天强光照射下,大面积的投影部分会产生柔光效果。比其他类型光线容易控制。应用最广泛。
柔光能创造精确的造型、浅淡的色彩和细微的明暗分布。通过将近几个星期的学习,我对摄影有了比以前更深入的了解。所谓摄影艺术,就是指现代平面造型艺术的一个分支,是人类艺术中最年轻的艺术种类之一。其美学特征就是摄影者运用摄影器材,通过对光影调、色彩、构图等主要造型手段,反应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现主题,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塑造美的艺术形象,借以实现宣传、教育等主要的社会功用。摄影艺术与艺术摄影不是同一个概念。
7.摄影课感受 篇七
1 高职院校微课的含义
微课是基于开放共享的对某个知识点或者课堂中的某个教学环节,来设计制作的10分钟左右具有趣味性、交互性、情景化、简洁性、反馈性、可视性的数字流媒体教学视频。微课可以用于翻转课堂学习、慕课MOOC学习、混合式学习、移动网络学习等新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方式。微课学习资源含有记录微课授课的视频,微课教学拍摄脚本,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课件,微课练习的要求、素材及源文件,学习者评价反馈和微课教学总结等。[2]
2 高职院校微课程建设体系架构
依据高职院校微课的含义,借助于对微课作品《摄影曝光基础》的制作研究,高职院校微课建设体系架构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2.1 高职院校微课选题
微课不能取代系统性的高职课堂教学,主要为了解除课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突出某个知识点。比如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等有代表性的知识点或者反映课堂中的某个教学环节,比较适合被制作成微课。以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摄影摄像技术》课程的微课选题为例,其中一个重要课堂知识点为“摄影曝光基础”,其概念为:摄影是光的艺术。曝光是摄影的最基本技术元素,摄影本身就是因曝光而获取影像的。合理分配快门速度和光圈,得到适度的曝光,可以得到更加完美的画面表现效果。
2.2 高职院校微课教学设计
根据微课题目进行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PPT,撰写微课拍摄脚本。微课的教学设计具体而微,包括完整的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高职学生的活动,高职教师的讲授等。以微课《摄影曝光基础》教学设计为例,本微课从曝光的基本理论、光圈和景深、快门速度与拍摄特殊效果等四个曝光的典型实训案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在轻松的校园内拍摄实践,师生根据实训结果讨论出实训结论。教学中应用了讲授法、项目分组实训法、演示指导法、问答法、答疑法、启发法、讨论法等多种教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高职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曝光的基础,还培养了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举一反三创造性思维以及审美情趣。对于摄影初学者(多媒体专业大一高职学生)来说,本微课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能够协助高职学生走入摄影迷人的精彩世界,拍摄出优秀的作品。
2.3 高职院校微课开发路线
开发制作软件有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 Studio、DV拍摄视频和视频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以微课《摄影曝光基础》开发技术为例,本微课利用相机拍摄微课课堂,结合Premiere软件进行后期视频编辑。
2.4 高职院校微课开发实现
微课呈现形式一般有下面的4种方式:1)拍摄视频及图片,教师形象出现在微课视频中。2)录制课堂知识点的演示屏幕,教师形象不出现在微课视频中。3)二维动画、三维动画。4)Html页面。微课也可以采用多种媒体组合的复媒体形式。以微课《摄影曝光基础》后期加工剪辑为例,本微课后期制作添加形象的动画演示、漂亮的图片、教学提示板和声音,充分利用动画编制形象生动的多媒体交互视频,激发高职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摄影曝光的概念深刻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整个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2.5 微课发布应用
开发一个微课学习共享平台网站。把微课作品和研究高职院校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和设计模板、开发微课的实现技术等资源共享到该网站,可以与高职院校的老师进行微课教学探讨,给微课作品学习者答疑等互动。
2.6 高职院校微课评价反馈
微课评价是对微课的一个优劣反馈,要有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体现,还要有学习者学习效果的体现。高职院校的微课评价指标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化评价体系,它涉及到微课制作的技术,微课授课内容,微课发布平台等因素。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评价微课,得到更加准确的反馈。[3]以微课《摄影曝光基础》为例,本微课以高职学习为主体,注重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根据上面的影响因素制定具体选项让学习者学完之后去点击评价,符合高职高专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
3 高职院校微课程设计原则
3.1 选题单一,命名恰当
微课选题不大不小。微课选题范围不宜大,在微课的短时间内难表达清楚。选题也不宜过于简单,会导致浪费时间和资源去开发。
3.2 微课作品画面清晰
微课作品规范,视频构图合理,画面简洁,美观。
3.3 教学逻辑好,有条理,语言清晰(字幕)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炼简洁,教学设计合理,讲解清晰有条理,重难点突出,有字幕提示,能够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让课堂更加形象生动;课堂形式新颖,学习氛围比较轻松活跃,以高职学生为主体,教与做相结合,教学效果好。
3.4 微课作品结构要完整,有设计感,有细节和片头片尾
微课开发实现手段丰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片头要体现选题特色。
3.5 微课时间短,微课内容精炼,具有交互性
微课符合标准,教学视频一般为5~15分钟左右。微课授课内容具有启发互动、引导思考、提升学习者积极主动性。
3.6 材料齐全
微课学习资源应包含微课教学流媒体视频和其他微课相关的辅助学习资料。
4 高职院校开展微课的现实意义
微课在高职院校中,对高职学生的学习、高职教师的教学实践、高职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建设高职院校微课,丰富职业教育教学资源[4]
微课能使用图片、文本、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开发成具有可视化,情景化的生动形象的数字教学资源,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微课学习共享和交流,也可支持高职教育改革中慕课MOOC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4.2 提高高职学生的个性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领域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接受的程度,来控制学习进度,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播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方便的时间和地点来自主学生。
4.3 提高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促进高职教师职业专业性发展[5]
信息时代高职教师职业要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懂得教学法知识,掌握技术知识。高职教师职业专业性不仅是知识和经验之集合,也不仅是一门艺术,同时还是一门技术。通过微课的设计,能够使高职教师提升学科学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授课表演艺术结合的能力。
5 结束语
经过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微课学习共享平台网站资源共享,微课在高职教学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能有效地激发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本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水平,促进本校教师职业专业性发展。但是高职院校微课设计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微课开发制作过程要求教师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这造成了对非计算机学科教师进行制作的限制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微课领域的发展成效,还要在以后的微课教学中继续实践和研究。
摘要:微课是现代计算机互联网的新型学习资源。明确微课的含义,通过完成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微课作品《摄影曝光基础》的设计与制作,探讨高职院校微课设计思路,高职院校微课的制作技术,高职院校微课的制作流程,以及建设高职院校微课的现实意义,从而找到一种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适合高职院校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体系。
关键词:微课,学习资源,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开发体系
参考文献
[1]沈洋.基于职业教育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设计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4):36-42.
[2]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3]梁少刚.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19):34-40.
[4]田小梅,胡灿.全国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现状与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6):146-150.
8.摄影课感受 篇八
对于这样的“考试”,刘梦玲直言,的确与她想象中的不一样,她原本以为思政课的结课方式是一场笔试。
《抗战精魂》这首歌,从歌词到谱曲至最后编曲均为原创。当刘梦玲和四位同伴得知以创作MV为结课方式时,他们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讨论,并决定:严肃地做一次音乐。为了严肃地凸显抗战历史,他们要求歌词结合赋和律,且有力量。五人小组中,法学院的徐弘是公认的才子,他喜爱阅读,对抗战这段历史有自己的见解,写歌词的重任被他认领了。
除了徐弘,刘梦玲是五人小组中另一位文科生,她曾学习过拉小提琴,对声乐也学习过一段时间,但她从未编过曲,“也没拍过MV,不过我们看过很多MV,知道拍MV需要作词、编曲,再唱出来,拍视频。”刘梦玲说,她们决定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完成这次创作。徐弘作词,刘梦玲编曲,小组的另三位理科生负责录像、取景和后期合成。
“抗战精魂”的歌词分两段。第一段先扬后抑,从近代前的辉煌、中华气魄到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所呈现的“山河国破”的悲壮;第二段先抑后扬,从让人痛心的历史记忆和无限悲壮的抗日图景到中华儿女奋发图强、誓死卫国的坚定决心,最后“金秋且喜稻如油”表现抗战胜利的欢愉。才子徐弘交出了歌词初稿,但离创作这首MV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有了歌词,刘梦玲开始思考简单的旋律,而第一次尝试作曲,她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由于没有作曲经历,宿舍里没有钢琴,在作曲中,钢琴是较基准音的最佳工具,无奈之下,刘梦玲只能在脑海中想象着音调,再用小提琴拉出来,“我的路子比较野,要作曲最好还是弹钢琴。”刘梦玲解释。作了简单的旋律,刘梦玲就跟着歌词唱,唱给自己听,给小组听。要是旋律无法与歌词配合,徐弘就得改词。
编曲就更难了,得构思如何借助乐器表达效果。刘梦玲打算自学编曲软件,但不理想,录入电子音轨后,效果干瘪,因为电子音乐很难表达她们这首抗战歌曲的内涵。她们最终邀请一名同学,在琴房现场弹钢琴,录制,后期处理杂音,“我们MV中的音乐是现场弹出来的,曾试过不同的方式,这一版最让我们感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时16周,每周一堂课,课后刘梦玲和同伴们都得约时间,讨论进度,不断修改。她说,创作MV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小组从未有过“敷衍”的想法,她们要做就做最好——歌曲曲风雄浑有力,让“历史呼声永回荡”。
9月初刚上大二,刘梦玲来到清华大学美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第五届学生作品展上,再一次观看了自己与同伴们的MV《抗战精魂》,同时欣赏了美院220名同学的140余件抗战主题作品。
抗战精魂
词/徐弘
曲/刘梦玲
中华上下
古今泱泱
挥戈抗倭
忠魂为国
铁军担大任
浩气壮中华
长城犹在 横绝众山
黄河东岸 太行陬然
神州尚有英雄在
谈笑法西意气骇
黄土浩瀚
覆地千万
肃清日寇
解国家忧
志同意自投
砥柱止中流
丹心已诚 大义长争
枪炮声鸣 东方狮醒
抗战连年秋复秋
金秋且喜稻如油
9.摄影课心得体会 篇九
摄影课心得体会
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班级:新闻1106班
学好:201124910609 姓名:张鹏举
摄影课心得体会
大学前我一直想拿个相机把眼中的世界拍下来,很庆幸的是到大学我有了一个实现这个小小梦想的机会,这使我对摄影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以前对摄影的了解也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以为只要一按下快门,可以随便拍出一张相片,也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没想到学过知道才发现,从中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知识、技巧、要领。
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多,一时真的记不下来,不过在课下我经常上网查查如何操作,这是我感到很快乐也很有成就感。最有意思的是实践课了,老师带我们走出校园,去郑州月季公园拍照,在哪里我们欣赏月季的芬芳,我们也拍到了许多满意的相片,不过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拍照知识慢慢就多了起来。才发现摄影并不是当初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摄影需要大脑和手指的协调,眼睛和心灵的默契。摄影更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问学问,与其它的众多门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文学,历史.地理.建筑,音乐等.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单纯的只从摄影上入手,就是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一种多生活深层次的洞查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在众多生活的兴趣中寻找对摄影创作独特视角.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客观存在,生活中的人,尤其是一个摄影的人,就更应该时时处处做一个生活有心人,积累生活,突破生活。如果说我学摄影之前只会按快门的话,那么经过了一个学期课的学习,也懂得了摄影不仅仅是留住人世间的美妙瞬间,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在摄影课上,我也看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有美妙的自然风光;富有生命色彩的静物;蕴含哲理的象征物……这些都能从摄影艺术中去发现。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功。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对摄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新的了解。并且可以让我有去捕捉生活中的美。还可以提高我的摄影水平、提高摄影的基本功,还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每幅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开拓视野,丰富了想象力、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
课上我积累了不少知识比如拍摄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了平、稳、清。老师讲的挺好的,就是有些专业词汇不明白啊,但也懂得了一些东西,什么拍摄速度啊,和光线什么的。只可惜时间太短了,好多都没领悟到,我感觉这门课必须多加练习才能领悟贯通。拍照时要注意很多。例如,当摄主体外观比较均匀,所以将其放置在画面的中央,然后再通过调整焦距,准确地摄取一定的景物范围,达到通过画面构图准确地向观众表达出所要阐述的内容的效果。被摄主体前面的花丛画面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清晰,被摄主体后面的景象一片翠绿,都是没有规则的画面,也正是由于产生这种不规则的画面才体现得到外观比较均匀的被摄主体的不同之处。
很感谢老师能够安排我们进行这两节课外实践课,使得我们能够根据理论结合实际,在一定程度上亲自体会到了摄影的趣味,在此同时,通过作品的反馈作用,我们进一步地提高了摄影的技术与更好地巩固了摄像的操作要领。在此过程中,手握着沉甸甸的照相机,对准了每一个耐人寻味的镜头,“咔嚓”一下,留下了永恒的瞬间。还能欣赏到其他同学精彩的作品,又开阔了视野,真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我爱上了摄像,真的啊!从对摄像知识的不熟悉到爱上了摄像活动,这是我经过摄像实验课后最大的体会。在摄像活动之前,老师曾把摄像机拿到教室让我们观摩,接触,但由于人数过多,那时并不能满足每位同学都可以实际地操作一下,其中也包括我。对一个从未碰过摄像机的人,像我,非常了解自己的摄像水平,所以在实验课之前,我很详细地看了教材中有关的摄像技术讲解,希望到时能在实践中快速地学习与掌握。由于准备工夫比较充足,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很快就熟悉了摄像的一些简单技术,并且逐渐地得到提升,也正因为如此,我渐渐地对摄像活动产生了兴趣。在拍摄过程中,我通过摄像机机位的移动、镜头的焦距变换、取景的范围与声音的采取等一些比较简单的摄影技术按时完成了我的作品。我在运动画面拍摄所用到的镜头运动技巧有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和移镜头,并且运用得也比较规范。
10.王骞摄影课经典语录 篇十
2. 如果你是蜡烛,四周的黑暗就是你最大的幸运。⑵坎坷是懦夫的绊脚石;障碍是勇士的垫脚石。⑶不尝试疯狂,对不起青春;不结束疯狂,对不起生命。⑷智者知道别人需要什么,慧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大智慧者则知道如何同时满足这两种需要。⑸让脚告诉自己道路在哪里的人,总能走得更远。
3. 【舍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谊;舍得宽容,得到的是大气;舍得诚实,得到的是朋友;舍得面子,得到的是实在;舍得酒色,得到的是健康;舍得虚名,得到的是逍遥;舍得施舍,得到的是美名;舍得红尘,得到的是天尊;舍得小,就有可能得大;舍得近,就有可能得到远。
4. 如果你是蜡烛,四周的黑暗就是你最大的幸运。坎坷是懦夫的绊脚石;障碍是勇士的垫脚石。不尝试疯狂,对不起青春;不结束疯狂,对不起生命。⑷智者知道别人需要什么,慧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大智慧者则知道如何同时满足这两种需要。让脚告诉自己道路在哪里的人,总能走得更远。
5. 每个人,一辈子,总要悲一阵子,喜一阵子,聚一阵子,散一阵子,青春一阵子,美丽一阵子,沧桑一阵子,深沉一阵子,幼稚一阵子,成熟一阵子,烦恼一阵子,艰辛一阵子,痛苦一阵子,幸福一阵子。不管哪阵子,不论你再丑再穷,总会有一个不嫌弃你的人,陪着你,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
6. 天地很大,我们很小。行走于天地间,我们要在卑微中滋养思想,在渺小中强大身心,做到:志要阔,登高方可望远;胆要狭,节欲才得安宁;骨要刚,傲骨支撑脊梁;气要柔,傲气湮没品性;慧要增,智者止于未萌;福要惜,祸事禁于未发;心要虚,若谷胸怀纳万物;言要实,坦诚与人接千载。
7. 地位高的人常看不起地位低的人,但地位低的人也许比地位高的人更能看透生命的本质,更能看破名利生死;富人时常不尊重穷人,但物质贫困可能恰是此人的精神求索造成的,也许精神富有者面对精神贫穷的富人时会产生更深刻的生命怜悯。所以当富贵者因别人的贫贱而侵犯其尊严时,不但毫无道理还会非常可笑。
8. 世界上最疯狂刺激的过山车-----美国俄亥俄州--死亡地狱过山车,高度40层楼高(128米),特点---从天堂直坠地狱。感觉---死过一回,绝不再来。警告---心脏脆弱的人请在地面观看。笑点---男人女人都带上尿不湿,太多的人由于过度刺激而流下激动的尿水!!
9. 做人简单就好,不虚伪,不做作,不跟风盲从,不随波逐流,不文过饰非,不弄虚作假,微博简单就好,不转发,不抄袭,不曲意逢迎,不人云亦云,不低俗馋媚,不蛊惑人心,生活简单就好,不勉强,不造作,不口是心非,不表里不一,不模棱两可,不居心叵测。简简单单走下去就好,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我学不会。
10. 日久见人心;俗话又说:人心隔肚皮。为人不可算计,待人犹如待己;相待真心实意,礼诚迎来知己;友谊得来不易,珍贵更要珍惜!
11.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爱情不是一个人的事,要结婚就就要拍个婚纱摄影。下面就是爱励志为你准备的婚纱摄影经典语录。
12. 好歹一副臭皮囊,美丑一张苦瓜脸,不是摄影的技艺精湛,就是真实的素颜。别把原来美好的想的那么糟糕!
13. 家花没有野花香,俗话又说: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野花再香不过是露水夫妻而已,能患难与共的还是糟糠之妻!祝你幸福!
【摄影课感受】推荐阅读:
纲要课感受08-09
家长汇报课感受11-16
《上好课——小学语文》学习感受11-03
上完国学课的感受07-02
学生对网课课程感受07-28
第一课感受经济发展10-10
上英语公开课的感受10-20
礼仪课收获和感受作文怎么写07-16
职业儿童摄影师解析儿童摄影技巧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