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必修三复习

2024-08-25

高三生物必修三复习(通用8篇)

1.高三生物必修三复习 篇一

第一节神经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的过程: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具神经节)传到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新的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并作出应答。

3、效应器是指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反射活动需要经过 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不能完成。

5、兴奋是指动物组织或细胞感受到 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懂得识图)

1、兴奋是以 电信号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静息电位:电位表现为 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K+外流,其方式为协助扩散。

3、动作电位:电位表现为 外负内正;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Na+内流,其方式为协助扩散。

4、兴奋的传导过程: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两侧出现暂时性的 电位变化,由外正内负 变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

5、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在膜外相反,膜内相同。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双向传导(要求:离体神经元)。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懂得识图)

1、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 轴突末梢的膨大部分。

2、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 突触结构来实现的。

3、突触:包括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结构示意图要掌握)

4、兴奋传递的过程: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经扩散通过突出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若突触后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则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若突触后膜变得外更正、内更负,则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

5、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说明突触后膜为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 最高级中枢。

2、小脑有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3、脑干有许多 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4、下丘脑有 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平衡调节中枢,还分泌功能有关

5、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 的低级中枢。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的功能:a.感知外部世界(感觉中枢);b.控制机体的 条件反射活动;c.还具有 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到人类的听、说、读、写。如果S区受损,患者可以 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3、短期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的 海马区 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第二节体液调节

一、体液调节概述

1、体液调节:激素、CO2、H+、乳酸等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的调节最为重要。

2、激素调节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

3、激素的作用:调节作用,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信息分子。

4、本质:有机物

(1)蛋白质、多肽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不能口服;胰岛、垂体、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全为此类)

(2)固醇类:性激素

(3)氨基酸衍生物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二、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1、下丘脑:能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分别是调节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此外下丘脑还能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垂体:能分泌多种“促激素”,例如 促甲状腺激素 和促性腺激素,靶器官分别是甲状腺和性腺(睾丸或卵巢);其中,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所以缺碘将出现大脖子病。此外,垂体还能分泌生长激素,该激素在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生长激素在成年时分泌过多会得肢端肥大症。 3、甲状腺:分泌 甲状腺激素,其主要功能为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它的合成与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控制。幼年时缺乏这种激素会导致呆小症,成年时缺乏这种激素会导致大脖子病。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

(2)升糖激素:胰高血糖素 和肾上腺素;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糖糖。

3、血糖调节模型、血糖调节模型

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上既有葡萄糖的受体,也有神经递质受体;血糖调节中最直接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间接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所以,血糖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

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分级调节:寒冷或过度紧张,导致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少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将增加TRH和TSH的分泌,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五、体温调节

1、体温的相对稳定,是 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即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即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

3、体温调节过程:

①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②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4、体温调节机制为 神经-体液调节。

六、水盐平衡调节

1、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为 神经-体液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当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得食物过咸:将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一方面通过大脑皮层产生渴觉,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使由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排尿量,使细胞外液渗透压趋于恢复正常。

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八、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第三节免疫调节

3、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4、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5、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病原体进入体液后,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多数病原体先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迅速增值分化,小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消化。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6、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7、特异性免疫中,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功能。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其中,吞噬细胞只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没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

8、免疫失调疾病

过敏反应:已体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器官。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强)

免疫缺陷病:艾滋病(AIDS)-HIV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免疫过强)

9、过敏反应的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③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2.高三生物必修三复习 篇二

第一阶段:学生自述阶段, 花时五分钟左右。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复习提问的形式, 让学生围绕课程标准, 概括复述上节课重点、难点, 也可以让学生板书知识结构。例如在复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一课时, 通过学生复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掌握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巩固封建统治之目的, 理解地主阶级学习层次停留在器物层面, 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探寻救国之道, 理解其学习层次进步到制度层面, 同时重点掌握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学生通过复述上节课内容, 达到巩固知识, 强化知识结构, 明确课程标准的目的。

第二阶段:师生探究阶段, 花时二十分钟左右。围绕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精心设计问题, 师生共同探究。《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设计三个问题: (1)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及其意义; (3) 认识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第一个问题, 学生基本能解决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 也能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 但是对局限性的分析可能会不到位, 教师可以就教材中“打倒孔家店”引发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人物、文章、团体、刊物等几个方面概括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史实, 并总结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第三个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使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使得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即宣传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阶段。

鉴于本课是第五单元的终结, 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本单元的知识网络, 形成如下单元结构图。

师生探究过程是辨明史实与理论的重要阶段, 通过探究主要培养学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准确描述与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的能力, 正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并正确阐释的能力, 同时还培养学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习惯。

第三阶段:及时记忆阶段, 花时十分钟左右。及时记忆并进行课堂检查。记忆前可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记忆方法, 提高学生记忆效率。记忆完毕, 及时通过学案中的填空进行自我检查。

及时记忆与检查能让学生掌握本堂课所学内容, 同时不易遗忘, 不浪费学生时间。

第四阶段:能力训练阶段, 花时五分钟左右。训练主要是进行5—8道选择题训练, 题目的选择以近三年新课改高考题为主, 不足则辅之以大市近年来的模拟试题, 选题确保围绕课程标准, 围绕重难点。试题评讲也是关键, 重在分析解题思路, 总结规律性解题方法。“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提高学生阅读解析材料的能力。

第五阶段:心得交流阶段:学生个人谈本节课所得, 可以就知识的掌握、方法的探讨、能力的提升、题目的体会等方面进行总结, 不求全但求异, 求学有所得。

通过实践, 我感觉一轮复习此种课堂模式较为实用, 简洁高效。复习过程紧扣课程标准与重难点, 每节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回忆、探讨、默写、训练、总结等五个环节五次接触课本重难点, 突出了学科主干知识。既有合作探究又有典型题目训练, 长此以往, 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摘要:作者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提升学生能力等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总结出“五段式”教学方法, 即把课堂分成五段:学生自述阶段、师生探讨阶段、及时记忆阶段、能力训练阶段、心得交流阶, 并运用课例做了说明。

关键词:历史教学,“五段式”教学法,运用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刘晓明, 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 1999, (1) .

[3]马雪.关于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9) .

[4]张璞扬.中学历史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3.例析生物必修三热门考点 篇三

本考点多以“生长素”为主要考查对象,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坐标图、图表、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为背景。考查时常与酶、物质的鉴定和跨膜运输、细胞代谢、物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例1 将燕麦放在适宜条件下黑暗培养7天后,从生长状况相同的一些胚芽鞘上分别制取两种等长的切段(S1、S2)若干。然后将两种切段分别在不含外源激素、含生长素、含赤霉素(生长素与赤霉素浓度相同),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3天观察记录结果。结果如图(其中图3为第3天测量的伸长值):

[S1切段][S2切段][1天][2天][3天][C][G][Ⅰ][G][C][Ⅰ] [切段S1对激素的反应][切段S2对激素的反应][胚芽鞘的不同部位取等长切段][伸长(mm)][C组 不含外源激素][G组 含赤霉素][I组 含生长素] [5

4

3

2

1

0] [图1][图2][图3]

(1)胚芽鞘尖端、幼芽、幼叶等部位都能产生生长素,图2中,I组与C组相比,I组的S1段伸长不如C组的原因:

(2)从图3可知, (激素)对S2段的伸长促进作用更明显,主要体现了该激素的哪种生理作用:

(3)如果分别用DNA合成抑制剂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S2段后再进行相应实验,则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的是 抑制剂处理过的切段S2。

(4)某同学利用若干等长的S2段、含14C赤霉素的琼脂块及空白琼脂块,设计实验证明赤霉素无极性运输特点。但只做了一组实验,请右下方框中补出其对照实验,并写出各自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实验1][实验2] [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空白琼脂块][含14C赤霉素

的琼脂块]

实验结果:

答案 (1) 胚芽鞘的尖端S1含内源生长素,过多的生长素促进尖端生长作用减弱(甚至抑制生长)

(2)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3)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4)

[实验2] [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空白琼脂块][含14C赤霉素

的琼脂块][S2]

实验结果:实验1和实验2中的空白琼脂块中都能检测到一定量的放射性(含14C的赤霉素)。

解析 (1)图2中,I组与C组相比,I组的S1段伸长不如C组。因为C组未施加外源生长素,而I组施加了外源生长素。S1切段属于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内源生长素。因此对于I组而言,内源生长素和外源生长素导致生长素的浓度太高,减弱甚至抑制了S1切段的生长。

(2)从图3中可知,施加赤霉素的G组对S2段的伸长作用最明显。

(3)S2切段属于胚芽鞘下端,该切段内的细胞不再分裂,但是会伸长生长。由于该切段内细胞不再分裂,因此细胞内不再进行DNA的复制,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该切段内细胞会伸长生长,依然会有蛋白质的合成,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会影响细胞内的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影响S2切段的伸长。

(4)本小题要求设计实验证明赤霉素无极性运输特点。要先弄清极性运输的特点: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因此在设计实验时,只需证明赤霉素能否从形态学的下端向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即可。所以实验2中只需将S2切段颠倒180°放置即可。

点拨 该热门考点中,大家注意对类似实验分析与设计的归纳和总结:

(1)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为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见必修三课本P49,技能训练);

(2)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见必修三课本P51,探究);

(3)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一般教辅资料均有归纳)。

该热门考点中,不管题目如何改变,其核心是一定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1)生长素的产生: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都能产生生长素,其合成不需要光。

(2)生长素的分布:①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

②生长旺盛的部位>衰老组织,如生长点>老根。

(3)对生长素运输的理解(见下图)

①方向: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②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③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而横向运输是由单侧光(向光侧→背光侧)、重力、离心力等因素引起的。

热门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考点多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背景,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考查的难度和形式多元化,因此在复习时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种群、群落与演替的相关知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全球环境问题等)的前提下,加强对重难点内容(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突破。

例2 下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变化曲线图,其中工厂会向河流排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 结构,其中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是 。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 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在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 能力。

nlc202309031425

(3)根据图示推测,A处1~2月无机盐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是 。

(4)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山冰川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加速了碳循环的哪一个环节? 。

答案 (1)水平 太阳能、工厂排放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2)氧气 自我调节

(3)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无机盐 温度或光照

(4)化石燃料的燃烧

解析 (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呈镶嵌水平分布在不同地段,因此高山、河流、村庄内的生物也呈现水平分布,故属于水平结构。注意题干中的信息“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变化曲线图,其中工厂会向河流排污”,因此可得到答案。要注意的是,不要自己认为村庄会向河流排放生活污水,而回答“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题干内没有明确给出的条件,不要自作主张地添加。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使得水体中好氧性细菌数急剧增加,水体中O2含量急剧减少,从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村庄附近的河流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

(3)据图可知,A处1~2月无机盐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浮游植物大量增多,吸收了水中的无机盐。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温度太低,也可能是光照时间太短。

(4)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大气中CO2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从而造成高山冰川越来越少。

点拨 (1)图解水体富营养化后产生水华或赤潮的原因: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池塘、湖泊、海湾(水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藻类植物、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藻类植物、浮游生物遗体][水中溶解氧减少][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鱼类、其他水生生物死亡][水华或赤潮][有氧呼吸][需氧微生物

分解][汇 集][死 亡][厌氧 微生物]

(2)能量流动模型分析:(见必修三课本P94~95,图5-6、图5-7、图5-8)

解读三图中的“同化量”:

①同化量=摄入的上一营养级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

②同化量=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③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量。

④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的去路有三条:

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自身呼吸消耗。

⑤在一定时间内,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的去路有四条:

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自身呼吸消耗;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也未被本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即“未利用”。

4.高三生物必修三复习 篇四

2、稳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使内环境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3.9—6.1mmol/L。参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当血糖浓度高于10.0mmol/L时,就会形成糖尿。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

4、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组成。人体的免疫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淋巴细胞。

5、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T淋巴细胞受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直接裂解靶细胞发挥细胞免疫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独自发挥作用,又相互配合。

5.高三生物必修三复习 篇五

()1.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

()2.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用分别添加S型菌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培养R型菌,结果都会出现R型菌的菌落。

()4.格里菲思通过利用小鼠进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5.萨顿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6.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

()7.原核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它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8.含有n个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的种类用2n表示。

()9.有丝分裂间期,只有DNA的复制过程,没有转录过程。

()10.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配对方式的不同。

()1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离。

()12.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1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发现子代噬菌体DNA既有32P又有15N。

()1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

()15.HIV利用自身的核糖体以T淋巴细胞内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

()16.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并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7.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8.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

()19.性别只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环境等无关。

()20.对某一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对细菌的DNA用31P标记,让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已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200个噬菌体,则全部噬菌体都含有 P。

()21.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22.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上清液。

()23.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24.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与核苷酸的组成种类和数量多少无关。

()25.基因型为AaBBccDD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类数是16。

()26.一个正常受精卵中的所有基因都能表达。

()27.一个22肽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需要的tRNA最多有61种。

()28.确定核酸类型(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和单链RNA四种),应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29.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都以核酸作为模板、产物都以碳链为骨架。

()30.进化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的过程。

()31.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32.一个mRNA上相继结合的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33.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34.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发生在核糖体上。

()35.R型细菌与S型细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36.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37.生物体没有显示出来的性状称隐性性状。

()38.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

()39.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

()40.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

()41.出现镰刀型红细胞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差异。

()42.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具更大变异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

()43.细菌、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突变和基因重组。31

()44.人的神经细胞和骨髓造血干细胞中都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45.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蝗虫受精卵可以用来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46.RNA分子中与磷酸相连接的是核糖、含氮碱基。

()47.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48.“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

()49.F1(YyRr)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50.有丝分裂中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5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可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导致基因重组。

()52.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53.两个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基因频率相同。

()54.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

()55.新物种的形成都是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的结果。

()56.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间的斗争实现的。

()57.东北虎和华南虎只有地理隔离,不存在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58.由环境引起的变异都是不能够遗传的。

()59.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组合,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60.基因突变一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

()6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查来诊断。

()62.一个染色体组中不能携带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63.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含有偶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64.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65.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66.三倍体植物能够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67.蓝藻细胞mRNA完成合成前可与核糖体结合。

()68.格里菲思的实验证实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存在的转化因子是DNA。

()69.双链DNA含2 000个碱基对,一条链上A∶G∶T∶C=1∶2∶3∶4,该DNA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鸟嘌呤4 800个。

()70.诱变育种与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原理相同,且都存在食品安全性问题。

()71.诱变育种加快了变异的频率,也加快了育种进程。

()72.由辐射导致的基因突变不是有益的就是有害的。

()73.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个体数长期相对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74.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

()75.某核基因增加了三个碱基对,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76.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运用的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77.卵细胞中肯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78.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79.长期使用某种抗病毒药物会导致病毒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是因为药物诱发病毒产生了定向变异。

()80.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6.高三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篇六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0/12);;中国13亿人口(/1/6)。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理解记忆)

7(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国际社会倡导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

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2、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注1:高级住宅区分布城市外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邻;低级住宅区多分布城市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注2:中心商务区特征(建筑物高大密集、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是城市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地方。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OA——商业区(距市中心近,交通便利、有大量的

消费人口)

AB——居民区(介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便于购

物和上下班)

BC——工业区(远离市中心,土租低而工业占地面

积大,可降低成本)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第二章: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理解]

理想状态下城市的服务范围呈正六边形,同一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的相互重叠、层层嵌套。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

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发达国家:起步早(第一次产业革命后);水平高(平均70%);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二战后),发展快;水平低(平均33%);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减少;岩石圈:城市土地质量下降;水圈: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大气圈:城市热岛。同时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记忆]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

1农业生产的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生产方式、技术先进;政策支持。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3人口稠密,○

4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 ○(70历史)

传统经验丰富。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人多地少,消费量大) ○

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 ○

4、措施: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商品率。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便利 ○

3市场广阔 ○4地广人稀 ○5机械化程度高 ○6农业科技先进 ○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低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

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利润。

二、社会效益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

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

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

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三.环境效益

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

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四.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

(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3、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 (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1. 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20世纪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发达的信贷体系

国内条件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3(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产品:研发费用高; (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 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

(1、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2。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稳定,3。地形地势条件复杂,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

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演变:

崇拜自然(原始时期)→改造自然(农业时期)→征服自然(工业时期)→人地和谐(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现在)

2、人类不断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不断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和能量;人类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环境的反馈作用)。

3、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生态破坏包括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等)

4、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其分布来看,①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②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由于承受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而且发达国家将许多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均较严重。

5、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其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是: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②资源利用效率低,人均占有量少,经济发展需求量大;③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其基本原则是: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7.高三生物复习的常见误区 篇七

一、只知道理解, 不知道背诵

高中生物学科的性质极其特殊, 历届学生都评述高中生物应当属于文科, 或者应叫做具有文科性质的理科综合学科。因为生物学科中含有大量的概念、定义、现象等都需要记忆。理科学生记数学物理公式感觉非常轻松, 但记忆许许多多零碎的知识简直比登天还难。所以, 生物教师经常犯一个错误:不断强调各个知识点一定要理解, 从来不要求把知识背下来。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定位到自己上完一节课后, 看学生是否都听懂了, 也常问学生:听明白了吗?自以为学生都听明白了就说明这节课上得很成功, 已经达到教学目标。但长此以往就暴露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刚学的知识做反馈练习时, 效果非常好, 等到做章节综合习题或总复习题的话, 往往就漏洞百出, 甚至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思考。存在这样的问题说明学生没记住相关知识点。授新课时反馈效果很好, 一方面的原因是他们的短时记忆还保留着, 另一方面原因是他做题时翻课本。所以, 要求学生只在上课时听懂这是最基本的, 课下必须要求学生记住相关知识点。我们一味单纯地强调理解, 学生当时是理解了, 但是记不住以后照样是不会运用, 全部知识学完后翻书都不知道去哪找了。所以, 老师还要很通俗明确地告诉他:记住, 背下来。所谓的“记忆”对他们而言就是“背诵”。现在我们的学生已经是“大学生”了。他们现在这个年龄段只靠死记硬背是很难记住的, 他们要想记住肯定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所以, 你就不必担心他们只是死记硬背, 也不必一再强调让他们理解了。背诵还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生物学术语, 只有准确记忆的知识才能够被熟练去运用。

二、只知道看课本, 不会朗读

复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立足教材, 夯实基础。高三生物复习尤其是一轮复习必须熟读课本。学生要清楚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但教师经常看到学生一看课本就犯困, 读书效率非常低。适时地让学生朗读就能避免这种问题发生。

早晨是人一天中记忆力最强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早自习之前的晨读时间 (因为高中早自习是语文和英语) 朗读生物课本。还可以在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朗读课本。再有, 可以在讲评学生错误率高的纯课本知识习题时, 让学生找到课本原话朗读。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释放心中的压抑情绪, 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同时在朗读的过程中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总之, 生物复习中进行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审题能力, 可能比多做两道题更有用。朗读并不是语文和英语的专利。

三、追求面面俱到或者追赶教学进度, 不要求复习效率

高三, 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果要求面面俱到会阻碍教学进度, 匆忙追赶教学进度往往忽视教学质量, 这两种做法都不能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如何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让学生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完善化, 培养其适应新的高考考试模式变化的能力呢?我认为一定要使用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

高三生物的复习方法有多种。例如: (1) 知识系统构建法。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 再织成网, 构建知识系统, 将所有知识浓缩其中, 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体位置, 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应用时便于搜索, 这对全面回答问题有重要帮助。 (2) 典型例题分析法。具有代表性的生物例题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一定的难度, 成为拉开学生分数差距的主要原因。从多角度、多层次深入剖析典型例题, 对解决类似的习题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 实验复习法。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离开了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重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重点复习实验设计的原则、方法, 实验对照的设立、如何减少试验的误差, 培养学生文字表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训练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肯定符合生物学原理的丰富多彩的答案。特别鼓励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和同中求异。其实, 适用于复习的方法有很多种。不要采取单一的教学手段, 应当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

高三复习要大量做题, 习题讲评课占了绝大部分比例。下面我再介绍四种习题讲评方法:一是逐题讲, 就是面面俱到, 每道题都讲一遍。二是重点讲, 再加变式训练。只对重点难点题目讲解, 搭配变式训练能更好地突破重难点。三是中等学生做, 再由好学生讲, 这样可以发现学生的错因。四是分组讨论, 尽量多使用启发式和讨论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注意每节课都留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消化本节课的知识, 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 以便达到事半功倍数的教学效果。

四、忽视学生的心理辅导

学生一升入高三, 压力自然而然就增大了好多倍。来自家庭的, 来自学校的, 来自社会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呢?首先不能一味强调高考的重要性, 要教育学生善待学习和生活。“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高考只是磨砺意志的一个过程。人生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还有很多, 现代教育提倡“终身学习”, 高考不是学生的唯一出路。其次, 帮助学生合理定位, 挖掘潜力。学生把目标定得太高, 往往达不到而抱怨学习郁郁寡欢丧失学习兴趣;把目标定位过低, 又会缺乏学习动力;应该正确认识自己, 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值, 把着眼点放在挖掘自己的潜能上。第三, 在平时上课时要多鼓舞学生士气,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适当表扬。不能总是埋怨他们基础不牢, 审题不清, 努力不够。就是因为还不够完美才应该复习的嘛。第四, 教师提高自身的亲和力,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敞开心扉, 教师再因势利导, 及时扮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8.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经验总结 篇八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自己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经验。高三要进行三轮复习。从去年暑假到10月中旬,完成第三册的新课学习。从去年10月中旬至今年的3月初,完成第一轮复习,用的复习资料是《优化设计》。由于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本轮复习用的时间很长,主要任务是立足课本,以大多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起点,面向全体学生,低起点,小步走,循序渐进,分层推进,从而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确保学生拿到基础分。鼓励学生大胆与老师配合,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哪怕是说错了也不要紧等,从而营造一种宽松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教学内容上,高度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和理解,让学生吃透课本,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对基础知识只是作适当的拓展和挖掘,但更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形成系统而完整的高中生物知识体系。从3月份“江南十校”考完至5月初进行第二轮复习,将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章节放在一起组成专题,编排的顺序尽量按书本的顺序以有利于学生看书,使用《优化设计》的二轮复习材料。从理论上讲应该把每个专题的理论知识编制一个粗略的框架,但由于时间紧张只是让学生看书做题,以做题带动看书,老师只是讲解,讲解时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以培养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对于偏、怪、不严密,甚至有科学性错误的题目坚决删掉,选择题每个学生都要做,对难度较大的非选择题则鼓励差生能做几问就做几问,只要努力就能学有所得有所进步。最后20天进行第三轮复习,强化模拟训练。提高答题速度和应试技巧,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面对高考,很多教师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却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布置大量的练习,而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都是有限的,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忙于应付或者干脆不做,使教师教学的实效性差,学生的学业水平下降,师生关系紧张。根据以上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在高三的复习工作中,我们应该把握以下方向。一、重视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稳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形成较强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强调课本的重要性,告诫我们的学生应该静下心来,对生物课本再进行认真的“梳理”,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当然,这里也有技巧,就是老师平时在评讲习题时,应讲清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这样密切联系书本,学生就会认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去复习课本。二、突出教材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教师要突出教材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网络。其方法是打破章节限制,抓住知识系统的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采用不同的形式重新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需要指出的是,这项工作若是由师生共同来完成,效果将更好。我们应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去构建一些知识网络,毕竟自己得出的东西会理解得更深刻,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更易将课本知识转变为自己所学。三、注重复习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效率。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将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教给学生快速记忆的方法、迅速识图的方法和各类解题技巧等,让学生从知识记忆层面上升到理解、运用、迁移知识的层面,真正获得能力的提高。对一些易混淆的知识(如“胚囊”和“囊胚”、“极体”和“极核”、“质体”和“质粒”、“原生质”“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体”等)可通过比较学习来掌握;对一些难记忆的生物学知识可传授一些记忆方法,例如讲到人体中必需氨基酸时,教授记忆口诀“假设来借一两本书”;对一些图形题,要求学生看好横、纵坐标,曲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和交叉点,走向上升、下降或波动等。此轮复习过程中,还要及时地向学生传授一些解题的技巧。高考生物题信息来源广泛,题设障碍巧妙。有的题目解题条件隐蔽,有的故意设置迷惑条件。做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学会避陷阱,破定势,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运用对比、分析、综合、推理、联想等多种思维方法解题。复习过程中,应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的技巧。四、加强实验内容、热点问题的复习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都十分重视实验内容的考查,当然,这符合生物属于实验科学的特点。实验设计题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大,已经几乎占到了理综生物部分总分的三分之一,并成为高考生物试题的压轴题。而我们的学生面对高考实验题,往往感到难度较大,难以突破。对于实验内容的复习,一方面要把《考试大纲》中要求的课本中的16个实验讲清楚(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这些实验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掌握它们将会对独立设计实验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要教授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这里包括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设计实验步骤时要注意遵循三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还要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期、解释和分析,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在热点专题中,将关注热点问题。热点问题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实际,能直接反映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热点问题往往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新闻媒体大量报道的重大事件,如人类基因组问题、克隆问题、SARS疾病和禽流感等。以上是我在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几点经验,这几年我一直按照上述去做,每年都能收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上一篇:工程项目质量检测合作意向书下一篇:高压电工新办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