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应用题及答案

2024-09-18

年龄应用题及答案(精选8篇)

1.年龄应用题及答案 篇一

编者导语:数学竞赛题代表了活的数学。解竞赛题虽离不开一般的思维规律,离不开数学知识,也有一些使用频率较大的方法和技巧,但大都没有常规模式可套,也无万能范本可循。且赛题内容不断更新,重要的是整体全局上的洞察力、敏锐的直觉和独创性的构思。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希望小编整理的三年级奥数题及参考答案:妈妈的年龄,可以帮助到你们,助您快速通往高分之路!题目:

1、哥哥和弟弟两人3年后年龄和是27岁,弟弟今年的年龄正好是哥哥和弟弟两人年龄的差。哥哥和弟弟今年各多少岁?解答:从题中哥哥和弟弟两人3年后年龄和是27岁这句话,可以求出哥哥和弟弟今年的年龄和是 27-32=21(岁),从弟弟今年的年龄正好是哥哥和弟弟两人的年龄差,即哥哥年龄-弟弟年龄=弟弟年龄。可以知道哥哥今年的年龄是弟弟年龄的2 倍,弟弟年龄是哥哥年龄的1/2。解:弟弟今年的年龄(27-32)(1+2)=7(岁)哥哥今年的年龄 72=14(岁)或(27-32)(1+1/2)=14(岁)141/2=7(岁)题目:

2、1994年妈妈的年龄是姐姐和妹妹年龄和的4倍,2002年妈妈的年龄是姐姐和妹妹年龄和的2倍,问妈妈出生是哪一年?解答:把1994年姐姐和妹妹的年龄和看作1倍,那么妈妈1994年就是这样的4倍。到2002年过了 8年,姐姐妹妹的年龄增加了82=16(岁),要使妈妈年龄仍然是姐姐和妹妹年龄和的4倍,那么妈妈必须增加164=64(岁),而实际只增加8岁。现在少增加64-8=56(岁),就少了2002年姐姐和妹妹这时的年龄和562=28(岁),也求出了2002年妈妈的年龄。解:(2002-1994)2=16(岁)(164-8)(4-2)=28(岁)妈妈的年龄282=56(岁)妈妈出生年2002-56=1946(年)

2.年龄应用题及答案 篇二

关键词:血液透析,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

近年来,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大多伴有严重贫血,是慢性肾损害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是体内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绝对或相对不足,补充外源性EPO可有效治疗。应用EPO纠正贫血,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应用EPO的剂量、效果以及影响因素,并无统一认识。笔者通过238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纠正贫血,取得了可靠疗效,并对其按年龄因素分组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238例,男132例,女106例;年龄16~75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42例,糖尿病肾病50例,高血压肾病22例,多囊肾2例,IgA肾病3例,肝移植后肾功能药物性损害1例,原因不明18例。治疗前血尿素氮(BUN)14.01~40.10mmol/L,肌酐(Cr)592~1785μmol/L,血红蛋白(Hb)<80g/L,红细胞比容(Hct)≤0.25。同时使血压控制在170/100mm Hg(1mm Hg=0.133kPa)以下。所有患者均无急慢性感染、严重失血、营养不良、明显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所致的贫血。

1.2 治疗方法 应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s透析机进行透析治疗,每周2~3次,每次4~5h,肝素钠抗凝,应用rHuEPO(北京四环生物制药)3000U/支皮下注射,剂量每周100~150U/kg,分2~3次给药,当血红蛋白>100g/L、Hct>30%时,减量至每周50~75U/kg,继续维持用药并给与低铁控释片、叶酸、维生素B等,4周为1个观察周期。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每周观察Hb、Hct、RBC及BUN、Cr的变化;同时每周监测血压,如平均动脉压增高16mm Hg以上则诊断为血压升高。观察时间为4周。

1.4 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Hb较治疗前升高10g/L以上或Hct较治疗前升高5%以上;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年龄段指标比较采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238例患者中有效224例(94.12%),无效14例(5.88%)。

2.2 HbHctBUNCr水平比较

治疗后238例患者HbHctBUNCr水平明显改善(P<0.01)。见表1。贫血改善情况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P<0.05或P<0.01)。见表2。对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呈负相关(r=-0.682)。见图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注:与18~40岁比较,*P<0.05,#P<0.01;与41~60岁比较,△P<0.01

2.3 不良反应

15例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发生率为6.30%,经减少EPO用量及加大降压药用量后均得到及时控制;头痛6例,发生率为2.52%,未经处理自行好转。

3 讨 论

本文采用EPO治疗血液透析贫血患者,避免了贫血及输血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EPO治疗效果与年龄因素的关系,发现在16~75岁群体中其治疗效果随年龄增加而效果呈下降趋势,为EPO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尿毒症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EPO绝对或相对不足造成的,其他相关因素可能还包括红细胞生存期缩短、营养素的缺乏以及尿毒症对骨髓的抑制等[1]。血液透析可使尿毒症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但不能纠正贫血。近年来临床应用rHuEPO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了反复输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少[2]。应用rHuEPO时,血压升高是常见和主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7.5%[3]。本组资料显示,血压升高的发生率为6.30%,可能与所选病例或者应用rHuEPO剂量不同有关。目前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认为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研究认为rHuEPO的疗效与甲状旁腺素的功能有一定的关联性[4];亦有学者认为炎性反应是影响EPO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5]。根据笔者本次统计的数据,EPO作用效果与年龄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即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差。

总之,补充rHuEPO是治疗血液透析贫血患者一种较好的方法,治疗中应监测血压等相关不良反应,并防止其发生,疗效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参考文献

[1] Lim SV,Degowin Rl,Zavala D,et al.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treatment in predialysis patient[J].Ann inter med,2004,2:108.

[2] Wanner C,Wanner SF,Rossle C,et al.Carnitin metabolism in patientswith chronic renal failture:effect of L-carnitin supplementation[J].kid-ney Int,1987,32(Suppl 22):132.

[3]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中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8,23(8):20-21.

[4] Gallieni M,Corsi C,Brancaccio D.Hyperparathyroidism and anemia inrenal failure[J].Am J Nephron,2000,20(2):89-96.

3.年龄应用题及答案 篇三

要想做出合理的说明,首先就必须深入了解儿童对待死亡的认知状况。在这方面,匈牙利的心理学家玛丽亚·耐基的实验堪称经典。1948年,她调查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是3~5岁阶段,此时期的孩子认为“死亡”就好像睡覺或去很遥远的地方玩一样,所以认为一天当中可能会有多次体验死的感觉,如爸爸去上班了,妈妈不在了。逝去者只不过是暂时地离开,并没有完全消失。死去就如同睡觉一样,是生命的中断而不是结束。离世的人可以再回转过来,这之间并无任何的矛盾可言。一般的情况下,此时期的儿童几乎将死亡看作是生存的一部分,你死掉一会儿,又醒来一会儿,接着又会死掉一会儿。

第二个阶段大约是在5~9岁阶段,这阶段的孩子已经知道、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尤其是自己身上的事情。他们关心的是别人的死亡,他到哪里去了?他还能变成什么?他为什么要死?而且有时因为别人的去世,他们会心生恐惧和不安,尤其是在亲人离世之后。

第三阶段是在9~12岁阶段,这时期的孩子已经知道死是人一生都不可避免的,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其中自然包括自己有一天也会死亡的事实。他们已经开始不再把死亡看成是一种外在力量,而看成是一种生命固有的必然现象。人都会慢慢地变老、生病最后走向死亡。研究表明,对于一些孩子而言,死亡与黑暗联系在一起,从而具有了某种神秘的色彩。这时的孩子也开始主动地去避免死亡,例如,有病时会主动要求吃药,甚至能忍痛要求打针,配合父母主动治疗,也会尽自己所能,尽量躲避来自生存环境中能意识到的危险。

基于以上的实验结果,真正需要父母对死亡做出解释的是处于5~12岁阶段的孩子。正因为死亡问题对孩子的心理或性格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父母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必须谨慎小心。适当的做法是,生活里,不要刻意避免谈到死亡的问题,更不要压抑孩子哀伤的心理,让孩子自然表现出沮丧、气愤、流泪、内疚、反抗等情绪。也不要禁止孩子对死亡产生的怀疑、流泪、发问以及孩子对此提出的不同意见和疑问,父母尊重孩子对死、生意义的不同见解,不要给予孩子种种对待死亡的错误印象,或用类似童话的那种半真半假的说法去解释死亡。

面对孩子的发问,一般的父母常常会用到以下的几种解释,我们首先对此进行分别讨论:

第一种,把“死亡”捏造成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很多父母喜欢这样做,受故事的诱惑,孩子很容易信以为真地掉进一个幻想的世界里,而将“死亡”残酷的一面忘得干干净净。父母以为用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得孩子永远生活在美好的世界里,将他们永远保护在没有伤痛的世界里。但这决不是一种健康的手法,因为往后他们很可能比较难以去面对人生的真实一面。

第二种,父母常会用“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来替代“死亡”的说法。这种方法孩子比较能接受,可以起到安抚孩子的作用,也因此消除了失去亲人或宠物的不安和伤心。但或许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对死者“怎么去那么久”产生抱怨,或认为他们不跟自己说声“再见”就走而怀恨在心,所以父母用旅行来代替死亡告诉孩子,也不是一种很恰当的方法。

第三种,把死比喻成“睡觉”,很多大人也会跟孩子说死亡就是“安安静静的睡觉,睡好久好久永远都不起来”。在这样的描述中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觉这两个事件,关于这一点,身为父母的应该特别注意,否则孩子可能会害怕睡眠,甚至恐惧一睡就会不起,所以要帮助孩子理清死亡与睡眠的差别。

尽管以上三种例子都是父母较常用的,但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常用的方法都存在着问题。那么究竟要用哪种方法才是最好的呢?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自然而亲切地给孩子讲述事实的真相。在对孩子进行说明时,父母可以用植物来做比喻,花草通常会在春天、夏天生长,到了秋冬时就会凋谢,所有的生命也是一样,会有生长、茂盛及死亡等时期。同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可怕、恐怖的语句和神情,用温和的语调、简单的词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形成一种对“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态度。另外要注意的是,谈论的重点也应放在生命是充满美丽的一面,而非在死亡病态上。如此,孩子会慢慢了解死亡的意义,并且能够减少恐惧心理的产生。

总之,解释死亡的最好原则就是:将事实明白且清楚地告诉孩子。以下提供一个简单的范例,可供家长参考:

爸爸,妈妈,你们会死吗?

是的,我们会死的。我们现在身体很好,而且你年纪小,需要我们的帮助,所以我们还不想死;当你长大后,你便不需要我们来照顾你了,即使我们上了年纪死了,我们仍会彼此想念的。这当然使人很难过,但也没什么,因为那时你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如果我们在你没有长大的时候死去,我们会让叔叔、阿姨来照料你;他们无法取代我们,但他们会帮助你的,就像我们做的那样。如果我们现在死去,我们会感到伤心,因为我们不能帮助你,分享你的快乐。但你永远拥有我们的爱,这是最重要的事,而且因为我们爱你,叔叔和阿姨也会爱你的。我们无法预见或阻止我们的死亡,但我们现在可以尽情享受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在我们死了之后,你便拥有了这些美好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永远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死者与生者之间的桥梁就是爱,这是唯一不变的,也是唯一的意义。”所以父母在回答有关死亡的问题时,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多给孩子一份爱,用爱弥补他心中所失去的、用爱消除他心中所恐惧的。

4.追及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篇四

2、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50米,在下午1:30分时,两人在同地背向而行了6分钟,甲又调转方向追乙,则甲在几点的时候追上乙?

3、某学校组织学生去长城春游,租用了一辆大客车,从学校到长城相距150千米。大客车和学校的一辆小汽车同时从学校出发,当小汽车到长城时,大客车还有30千米。已知大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则小汽车比大客车快多少千米?

4、甲乙两人从周长为800米的正方形水池相对的两个顶点同时出发逆时针行走,乙在前,甲在后。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46米,出发多长时间甲和乙在同一点上?

5、甲、乙两人同时从东村出发到西村,甲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甲中途有事休息了2小时,结果比乙迟到了1个小时,求两村相隔的距离?

6、龟兔赛跑,同时出发,全程7000米。龟以每分钟30米的速度爬行,兔每分钟跑330米,兔跑了10分钟后停下来睡觉了200分钟,醒来后立即以原速往前跑,当兔追上龟时,离中点是多少米?

7、学校组织四年级学生春游,包了两辆大面包车从学校出发。第一辆车速每小时30千米,上午7:00出发,第二辆晚开1小时,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结果两辆车同时到达,问春游的景区离学校多远?

5.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年龄问题 篇五

姓名:

得分:

1、儿子今年10岁,5年前母亲的年龄是他的6倍,母亲今年多少岁?

2、父亲45岁,儿子23岁。问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

3、今年爸爸48岁,儿子20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

4、李老师的年龄比刘红的2倍多8岁,李老师10年前的年龄和王刚8年后的年龄相等。问李老师和王刚各多少岁?

5、姐妹两人三年后年龄之和为27岁,妹妹现在的年龄恰好等于姐姐年龄的一半,求姐妹二人年龄各为多少。

6、兄弟二人的年龄相差5岁,兄3年后的年龄为弟4年前的3倍。问兄、弟二人今年各多少岁?

7、今年兄弟二人年龄之和为55岁,哥哥某一年的岁数与弟弟今年的岁数相同,那一年哥哥的岁数恰好是弟弟岁数的2倍,请问哥哥今年多少岁?

8、哥哥5年前的年龄与妹妹4年后的年龄相等,哥哥2年后的年龄与妹妹8年后的年龄和为97岁,请问二人今年各多少岁?

9、小象问大象妈妈:“妈妈,我长到您现在这么大时,你有多少岁了?”妈妈回答说:“我有28岁了”。小象又问:“您像我这么大时,我有几岁呢?”妈妈回答:“你才1岁。”问大象妈妈有多少岁了?

10、大熊猫的年龄是小熊猫的3倍,再过4年,大熊猫的年龄与小熊猫年龄的和为28岁。问大、小熊猫各几岁?

11、15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7倍,10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求父亲、儿子各多少岁。

6.七上应用题及答案 篇六

1. 读题,了解题意(这是任何方法都要首先完成的)

2. 根据题意设未知数(一般都是问什么设什么)

3. 从题目中找到一句能列出等式的条件(一般是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加一块是多少,之类的.语言)

4. 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等式中的各个量(列完之后观察一下,如果是个恒等式,要返回第3步)

5. 解方程(根据各种方程的要求解方程)

7.年龄应用题及答案 篇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2007~2008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成人。健康人标准为:体格检查和各项实验室检查无肝、胆、肾、心、肺、脑、肌肉等器质性疾患,乙型肝炎检查均为阴性,近期无特殊用药史。职业涵盖了工人、公务员、教师、公司职员、军人、医生、学生、居民等。分成男性组(1066例)和女性组(1128例),每组又分成不同年龄段,即:20~25岁年龄组、26~30岁年龄组、31~35岁年龄组、36~40岁年龄组、41~45岁年龄组、46~50岁年龄组、51~55岁年龄组、56~60岁年龄组和60岁以上年龄组。每一年龄段组收集符合要求的样本数据120例左右。儿童组因1岁以下正常儿童标本较难得到,所以仅收集1~14岁儿童标本,同样分为男性组(160例)和女性组(154例)。儿童标本主要来源于入托、入学体检儿童,也包括少量无相关疾病的住院儿童。

1.2 方法

所有样本均早晨空腹坐位采静脉血,采血前未作剧烈运动,标本无溶血、脂血、黄疸,当天测定完毕。酶法测定UA,试剂由北京利德曼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日本原装进口日本电子生产的Bayer 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质量控制使用RANDOX公司生产的两个不同水平质控血清,采用多规则质量控制标准,每批次在控,承认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分别建立数据库。多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中均数的两两比较,两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使用PEMS 3.1统计软件做单一线图,对各指标测定结果随年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各年龄组血清UA结果

见附表。对总体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P=0.000),呈正偏态分布。经对数处理后,成正态分布,以下结果为对数正态分布统计后再换算成的数据。从附表可见,除儿童组外,其余各组不同性别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不同性别各年龄段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中均数的两两比较。男性儿童组与成年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成人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F=1.910,P=0.055)。女性45岁以前组段与45岁以后组段多存在显著性差异。

2.2 不同性别UA测定结果随年龄变化趋势

见图1、2。从图中可见男性20岁后基本保持稳定水平;而女性45岁以前水平较均一,45岁以后呈现明显线性上升趋势。

注:本文单一线图上所示年龄段1~10均分别代表1~14岁、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46~50岁、51~55岁、56~60岁、60岁以上年龄段。

3 讨论

近年来,血清UA除作为肾脏疾病和痛风的重要诊断指标外,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2]等诊断及预后观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这就需要了解正常人UA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生理性变化,只有了解了正常生理变化规律后,才能正确判断疾病状态。从以上结果可见,成年男性水平明显高于儿童及女性,而女性45岁以前与45岁以后有明显差异,后者明显高于前者,45岁以后呈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明显线性变化趋势。分析原因,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其血中浓度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的影响。生活习惯对UA水平有较大影响,尤其是营养习惯、有规律的酒精消耗,酒精性饮料如啤酒本身含有大量嘌呤,可致血UA升高[3]。现代社会男性外出应酬机会明显多余女性,饮酒机会增加,同时,男性社会生存及工作压力较大,嗜酒人数也在增加,导致嘌呤摄入增加。此外,女性体内UA清除率快于男性。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成年男性UA水平明显高于成年女性。Nicholls等[4]发现,雌激素治疗能够降低尿酸水平。因此,当女性45岁以后逐渐进入更年期,特别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血清UA水平直线上升。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发现,正常人血清UA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段具有不同生理变化,了解这些生理变化,可使临床应用更加准确。

摘要:目的 了解血清尿酸(UA)在正常人群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生理性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20072008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成人及儿童,对各年龄段不同性别间做t检验,不同性别各年龄段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中均数的两两比较,并对不同性别结果做单一线图。结果 (1)除儿童组外,其余各组不同性别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男性儿童组与成年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成人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F=1.910,P=0.055),女性45岁以前组段与45岁以后组段存在显著性差异;(3)男性20岁后基本保持稳定水平,女性45岁以前水平较均一,45岁以后呈现明显线性上升趋势。结论 正常人血清UA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段具有不同生理变化。

关键词:尿酸,年龄,性别

参考文献

[1]Nakanishi N,Okamoto M,Yoshida H,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for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or TypeⅡdia-betes in Japanese male office workers[J].Eur J Epidemiol,2003,18:523-530.

[2]张小兰,曹克光.尿酸与疾病[J].临床荟萃,2006,21(3):225-227.

[3]托马斯.临床实验诊断学——实验结果的应用和评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3-352.

8.年龄应用题及答案 篇八

折纸是我国一项绵延千年、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技艺,也是广为流传的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手工游戏。作为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部分,折纸也有良好的教育功效。任何一个折纸作品无不是从基本的折纸技法组合创作产生的。在折纸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折纸的基本术语和技法,使幼儿牢固掌握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和组合折等基本折叠技能,再经巧妙组合,就能完成任何复杂的折纸造型。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这些基本的折纸技法掌握得如何?男女幼儿在折纸技法上有何差异及特点,男女幼儿折纸的难点是什么?为此,我们以幼儿的基本折纸技法来考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水平和特点,为教师在折纸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方法

(一)被试:随机取样河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共计90名,各年龄阶段男女幼儿各15名作为调查对象。

(二)材料:采用白色正方形纸张。

(三)具体方法:将幼儿分成2男2女一组,由教师将白色正方形纸张分发给幼儿,教师示范折纸的基本技能并且伴随相应的折纸术语,由幼儿模仿折出和教师一样的成品,观察幼儿折纸过程和结果。主要是考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幼儿在折纸基本技法上的掌握情况。

(四)计分:每一项任务按照折纸的基本规则:分别给予三级打分,熟练掌握3分:能够完全对齐和抹平2分;不熟练:没有对齐抹平1分;完全不会折0分。

三、结果

(一)各年龄阶段幼儿折纸基本技法的达成率

1.小班幼儿各项目达成率。

统计结果显示,小班男女幼儿在对边折和对角折上能够熟练掌握的比率较高,分别达到47%和50%;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以及四角向中心折不熟练的幼儿人数较多,分别占总人数的33%、67%和40%;而双正方和双三角折法,不会的幼儿所占比例达到最高,分别达到90%和97%。说明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水平较低,还不能够掌握比较复杂的技法。

2.中班幼儿各项目达成率。

统计结果显示,中班男女幼儿在对边折和对角折上能够熟练掌握的比率较高,分别达到90%和67%,难度最高的为双正方和双三角折,不熟练的人数达到53%和67%,其他各项处于中等水平的较多。说明中班幼儿的基本折纸技法较小班有了明显提高。

3.大班幼儿各项目达成率。

统计结果显示,进入大班,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和手部小肌肉动作的不断发展,幼儿的基本折纸技能明显提高,其中对边折和对角折均达到100%熟练掌握,其他各项目熟练掌握的平均达到一半以上,难度较大的仍然为双正方和双三角折,完全不会的人数分别占大班人数的23%和20%。

(二)各年龄阶段幼儿折纸基本技法的性别差异

1.小班男女幼儿各项基本技法的平均分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小班男生和女生来说,折纸技法得分从高到低各项任务分布情况依次为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折和双三角折;从男女在各项任务得分情况来看,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这三项女生比男生得分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和双三角折上,男生平均分比女生高,在集中一边折上男女相等。

2.中班男女幼儿各项基本技法的平均分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进入中班,女生在各项任务平均分上整体高于男生,男女平均分由高至低为: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集中一角折;除了双正方和双三角以外,分布基本一致。

3.大班男女幼儿各项基本技法的平均分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进入大班后,男女在各项任务上的平均分也呈现较大差异,女生总体比男生平均分高。男生得分由高至低为: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双正方折、集中一边折、集中一角折和双三角折。女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四角向中心折、集中一边折、双正方和双三角折。男女幼儿普遍对于对边折、对角折、四角向中心折掌握得比较好,其他各项技法处于不熟练阶段。

(三)男女各项任务得分在各年龄阶段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男女幼儿在各年龄阶段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大班、中班、小班。说明随着年龄以及手部动作水平的发展,年龄越大,幼儿得分越高,所能够掌握的折纸基本技法越熟练。

四、结论

由于小班小肌肉动作发展还不十分完善,手眼协调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小班对于基本的对边折和对角折两项基本技法的掌握较之于其他任务掌握程度略高。

中班幼儿基本上已经熟练掌握了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中心折相对不熟练,难度最大的为双正方和双三角折。

大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逐渐完善,手眼协调能力也有较大的进步,此外,随着折纸经验的丰富,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基本折纸技法,对于难度较大的双正方和双三角也基本掌握。

各项任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幼儿折纸水平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五、建议

折纸活动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手指动作的发展是从不协调到协调,从协调到灵活,所以教孩子折纸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所选择折纸的内容应有针对性。小班应练习一些基本的折纸方法,主要培养幼儿对于折纸的兴趣,技能技法是次要的;中大班选择一些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折的物品。在幼儿掌握了折纸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应发散幼儿的思维,启发和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的空间,大胆创新地去折。

教师要注重幼儿个体水平的差异性。由于幼儿的经验、知识水平都存在着不同差异,所以在折纸开始前,教师要先了解幼儿现有的折纸水平和经验,依据实际制定折纸活动重点难点,及时主动地关注每个幼儿在折纸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在最近发展区上适当地给予帮助。如果一开始让小班幼儿学习双三角双正方折,不但费时费力,学习的效果也不好,反而会使幼儿失去对折纸的兴趣。

虽然从样本情况上来看,小中大班女生普遍比男生折纸水平在某些项目上略高,但是男女性别在统计分析上并无差异,因此,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摒弃幼儿性别刻板印象,使男女幼儿都能够在折纸技能上得到更好发展。

在教导方法上,小班幼儿的随意性很强,教师开始教幼儿折纸时,要适度地满足幼儿的需要,让幼儿自由折。中班幼儿好奇心强,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处在一个形象化阶段,喜欢去探索一些事物,这时教师可大胆尝试让幼儿看简单的步骤示意图学着折。大班幼儿仍处在抽象思维萌芽阶段中,他们的探索欲望会强烈一些,教师应引导幼儿自由看步骤示意图自己学着折。

上一篇:去年的母亲节作文下一篇:浦发财富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