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

2024-06-26

钢筋混凝土(精选8篇)

1.钢筋混凝土 篇一

浅谈对钢筋混凝土的认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钢筋混凝土由于有着诸多优点以至于其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在运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缺陷,这就要在施工、技术、运用上进行完善,在承载力计算方面得牢记公式准确细心的进行计算。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rogress, reinforced concrete has such advantages that because the reality of life in production is used widely, but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still has some problems, and defect.This will be 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USES for perfect, in the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aspects must bear in mind that the accurate careful calculation formula.关键词: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粘结力 裂缝 承载力

Keywords: concrete

reinforced concrete

cementing bond

crack bearing capacity

正文:

在现代人类的工程建设史上来看,相对于砌体结构、木结构和钢、铁结构而言是一种新兴结构,它已经是当今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是水泥(通常硅酸盐水泥)与骨料的混合物。当加入一定量水分的时候,水泥水化形成微观不透明晶格结构从而包裹和结合骨料成为整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为加劲混凝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利用钢筋抗拉和混凝土抗压这两种材料组成共同受力的结构。通常混凝土结构拥有较强的抗压强度(大约 3,000 磅/平方英寸, 35 MPa),但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通常只有抗压强度的十分之一左右,任何显著的拉弯作用都会使其微观晶格结构开裂和分离从而导致结构的破坏。而绝大多数结构构件内部都有受拉应力作用的需求,故未加钢筋的混凝土极少被单独使用于工程,而相对于混凝土而言,钢筋抗拉强度非常高,一般在200MPa以上,故通常人们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等加劲材料与之共同工作,由钢筋承担其中的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应力部分。如下图所示即为素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情况的区别。

在一些小截面构件里,钢筋除了承受拉力之外,同样可用于承受压力,这通常发生在柱子之中。钢筋与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的。首先钢筋与混凝土有着近似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不会由环境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其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有时钢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间隔的肋条(称为变形钢筋)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与其他结构的构件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用钢筋和混凝土建造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除此之外,钢筋混凝土的优缺点还有以下这些:1.合理利用了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2.耐久性好3.整理性好4.可模性好5.耐火性好6.节约钢材7.就地取材

虽然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一些缺点,但毕竟其利远远大于弊,因此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范围极广,各种工程结构都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原子能工程、海洋工程和机械制造业的一些特殊场合,如反应堆压力容器、海洋平台、巨型运油船、大吨位水压机机架等,均得到十分有效的应用,解决了钢结构所难于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混凝土在现实生活的运用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未能解决,比如;

1、钢筋锈蚀与混凝土的冻融循环会对破坏混凝土的结构造成损伤。当钢筋锈蚀时,锈迹扩展,使混凝土开裂并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力丧失。当水穿透混凝土表面进入内部时,受冻凝结的水分体积膨胀,经过反复的冻融循环作用,在微观上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并且不断加深,从而使混凝土压碎并对混凝土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损伤;

2、混凝土中的孔隙水通常是碱性的,钢筋在pH值大于9.5时是惰性的,不会发生锈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中的碱反应使孔隙水变得更加酸性,从而使pH值降低。从构件制成之时起,二氧化碳便会碳化构件表面的混凝土,并且不断加深。如果构件

发生开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会更容易更容易进入混凝土的内部。通常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会根据建筑规范确定最小钢筋保护层厚度,如果混凝土的碳化削弱了这一数值,便可能会导致因钢筋锈蚀造成的结构破坏。

3、氯化物,包括氯化钠,会对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因此,拌合混凝土时只允许使用清水。同样使用盐来为混凝土路面除冰是被禁止的。

4、碱骨料反应或碱硅反应,(Alkali Aggregate Reaction,简称AAR,或Alkali Silica Reaction,简称ASR)是指当水泥的碱性过强时,骨料中的活性硅成分(SiO2)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硅酸盐,引起混凝土的不均匀膨胀,导致开裂破坏。它的发生条件为(1)骨料中含有相关活性成分(2)环境中有足够的碱性(3混凝土中有足够的湿度 75%RH。

除了这些问题外,钢筋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裂缝,产生裂缝的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材料或气候因素、施工不当、设计和施工错误、改变使用功能或使用不合理等,通常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混凝土尚处于未完全硬化状态时,如干燥过快,则产生收缩裂缝,通常发生在表面上,裂缝不规则,宽度小

2、水泥水化硬化时的裂缝。水泥在水化及硬化过程中,散发大量热量,使砼内外部产生温差,超过一定值时,因砼的收缩不一致而产生裂缝

3、温变裂缝。水泥在硬化期间,砼表面与内部温差较大,导致砼表面急剧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受到内部砼的约束,而出现裂缝

4、设计欠周全。如钢筋砼梁的截面不够、梁的跨度过大、高度偏小,或者由于计算错误,受力钢筋截面偏小、配筋位置不当、节点不合理等,都会导致砼梁出现结构裂缝

5、施工质量造成的裂缝。由于砼标号偏低、受力钢筋截面偏小、截面尺寸不符合设计等而导致砼梁出现裂缝。由于施工不当、模板支撑下沉,或过早拆除底模和支撑等形成的裂缝。施工控制不严,在梁上超载堆荷,而导致出现裂缝

6、预制钢砼梁在运输、吊装过程中,由于支撑不合理、吊点位置不符,以及较大的振动或冲击荷载,也会导致钢砼梁出现裂缝

7、在使用过程中,改变原来使用功能,将办公室改为仓库、屋面加层、使用不当、增大梁上荷载等均会出现裂缝。

由于钢筋混凝土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建造必须围绕着工业化的标准和实际中的考虑,而这两者又随着工业化中积

累的经验和研究慢慢地发展,这一切都基于混凝土结构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领悟逐渐巩固,以便更好的运用于以后的工作实践中。

从开学到现在,经过十周的混凝土结构的学习,我发现其中要我们掌握的理论知识还是很多的,例如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抗拉、抗压强度、疲劳度等等),但总感觉有些知识点太凌乱太分散,所以我自己总结了一些,这样我想思路会清晰点明了点。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斜裂缝出现后斜截面上应力重分布现象显著,材料力学中的基本假定已不再成立。在对无腹筋和有腹筋梁出现斜裂缝后受力状态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三种破坏形态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设法避免。当满足最小配筋率条件时,可防止斜拉破坏的发生;当限制截面尺寸不致过小,亦即控制配筋率不过大后,可防止斜压破坏的发生;对常见的剪压破坏,其特征是与临界斜裂缝相交的箍筋先达到屈服强度,而后剪压区混凝土达到剪压复合应力时的极限强度而破坏,腹筋多少对承载力影响较大,必须通过计算满足一定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偏心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有两种: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受拉钢筋先屈服,而后受压混凝土被压碎,这种破坏属于延性破坏,与受弯构件的适筋截面的破坏形态相类似;受压破坏(小偏压受压破坏)——受压区混凝土先被压碎,距轴向力较远一侧的钢

筋可能受拉而不屈服,也有可能受压未屈服或屈服,这种破坏属脆性破坏,与受弯构件超筋截面的破坏形态有相似之处。一般情况下,轴向力相当偏心距较大时发生受拉破坏,然而有时虽然偏心距较大但钢筋较多时可能发生受压破坏。偏心距小于某一值后,只发生受压破坏,随着偏心距的减小,钢筋可能由拉应力变成压应力,甚至当该钢筋面积较小时受压屈服。偏心受压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首要任务是判断大偏心受压还是小偏心受压。唯一正确的判别方法是受压区高度,属于大偏心受压,否则为小偏心受压。对于对称配筋情况,无疑可直接求得加以判别。但是,对于不对称配筋的情况,必须借助经分析得到的经验方法,即时先按大偏压计算,计算发现时改用小偏压方法计算;当时,肯定为小偏心受压情况。

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使我对钢筋混凝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门课程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在实际施工中的运用,实际上学习此课程还是有一点的难度,要求我们系统的进行复习总结,在绪论中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史、特点及分类,然后依次进行钢筋、砼的力学性能的探讨及研究,其次是后面的进行真正的计算设计(例如: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拉受压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再到后面要学习的一些其他结构的分析计算,总体来说这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以及施工设计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在的学习阶段熟练掌握知识要点,这样在结构稳定性设计上才能更好地运用此类知识,我个人觉得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首先得在上课前做好预习才能知道老师本节课要讲的知识范围这样才不至于上课听不懂而走神,之外课后还得花上一些时间进行总结,把老师上课要讲的东西形成一条主线同时参照《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习辅导及习题》做一些习题让知识得到巩固,至于在承载力计算上的公式我们首先应该理解公式的来由然后按照将其计算步骤及公式记到笔记本上方便以后的复习,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方法做下去我想我们一定能将此课程学好。

主要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规范》JTG—D62—2004

3、宋玉普《现代混凝土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中国建筑出版社2008

4、王清湘、宋玉普《钢筋混凝土结构》机械出版社2004

5、王立成、王清湘、宋玉普《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机械出版社2008

2.钢筋混凝土 篇二

1 钢筋焊接连接

1.1 电阻点焊

将两钢筋安放成交叉叠接形式, 压紧于两电极之间, 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 加压形成焊点的一种压焊方法。在各种预制构件中, 利用电焊机进行交叉钢筋焊接, 使单根钢筋成型为各种网片、骨架, 以代替人工绑扎, 是实现生产机械化、提高工效、节约劳动力核材料 (钢筋端部不需弯钩) 、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一种有效措施。而且采用焊接骨架和焊接网, 可使钢筋在混凝土中能更好地锚固, 可提高构件的刚度和抗裂性, 因此钢筋骨架成型应优先考虑点焊。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焊接骨架和焊接网, 宜采用电阻点焊制作。以电阻点焊代替绑扎, 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骨架和网的刚度以及钢筋 (钢丝) 的设计计算强度, 宜积极推广应用。适用范围:适用于Ф6~16mm的热轧Ⅰ、Ⅱ级钢筋, Фb3~5mm的冷拔低碳钢丝和Ф4~12mm冷轧带肋钢筋。钢筋焊接的外观检查应无脱落、漏焊、、气孔、裂缝、空洞以及明显烧伤现象。焊点处应挤出饱满面而均匀的熔化金属, 并应有适量的压入深度;焊接网的长、宽及骨架长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焊接骨架高度允许偏差为±5mm;网眼尺寸及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焊点的抗剪强度不应低于小钢筋的抗拉强度;抗渗实验时, 不应在焊点断裂;弯角实验时, 不应有裂纹。

1.2 闪光对焊

对焊是钢筋接触对焊的简称。将两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 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接触点产生塑性区及均匀的液体金属层, 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特点:具有生产效益高、操作方便、节约能源、节约钢材、接头受力性能好、焊接质量高等很多优点, 并对各种钢筋均能适用。故钢筋的对接连接宜优先采用闪光对焊。适用范围:适用于Ф10~40mm的热轧Ⅰ、Ⅱ、Ⅲ级钢筋, Ф10~25mm的Ⅳ级钢筋。对焊接头机械性能的试验, 应按同一类型分批进行, 每批切取6%, 但不得少于6个试件。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实测值不应小于钢筋母材的抗拉强度规定值且断于接头以外处。

1.3 电弧焊

以焊条作为一极, 钢筋为另一极, 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产生的电弧热进行焊接的一种熔焊方法。电弧焊应用较广, 如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接长、装配式钢筋接头、钢筋骨架焊接及钢筋与钢板的焊接等。特点:轻便、灵活, 可用于平、立、横、仰全位置焊接, 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适用范围:适用于构件厂内, 也适用于施工现场。可用于钢筋与钢筋, 以及钢筋与钢板、型钢的焊接。

电弧焊接头的质量检验主要是外观检查, 其要求是:焊缝要平顺, 不得有裂纹;没有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用小锤敲击焊缝时, 应发出与其本金属同样的清脆声。

1.4 电渣压力焊

将两钢筋安放成竖向对接形式, 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端面间隙, 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 产生电弧热和电阻热, 熔化钢筋、加压完成的一种焊接方法。特点:操作简单、工作条件好、功效高、成本低, 比电弧焊接头节电80%以上, 比绑扎连接和帮条连接节约钢筋30%, 提高功效6~10倍。适用范围:适用于Ф14~40mm的热轧Ⅰ连接。主要用于柱、墙、烟囱、水坝等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 (倾斜度在4:1范围内) 受力钢筋的连接。强度检验时,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 每一楼层以300个同钢筋级别和直径的接头为一批, 切去三个接头作为试件, 进行静力拉伸试验, 其抗拉强度实测值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1.5 气压焊

采用氧炔焰或氢氧焰将两钢筋对接处进行加热, 使其达到一定温度, 加压完成的方法。特点:设备轻便, 可进行钢筋在水平位置、垂直位置、倾斜位置等全位置焊接。适用范围:适用于Ф14~40mm的热轧Ⅰ、Ⅱ、Ⅲ级钢筋相同直径或径差不大于7mm的不同直径钢筋间的焊接。

1.6 埋弧压力焊

将钢筋与钢板安放成T型形式, 利用焊接电流通过, 在焊剂层下产生电弧, 形成熔池, 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特点:生产效率高, 质量好, 适用于各种预埋件T型接头钢筋与钢板的焊接, 预制厂大批量生产时, 经济效益尤为显著。适用范围:适用于Ф6~25mm的热轧Ⅰ、Ⅱ级钢筋的焊接, 钢板为厚度6~20mm的普通碳素钢Q235A, 与钢筋直径相匹配。

2 钢筋机械连接

2.1 径向挤压连接

将一个钢套筒套在两根带肋钢筋的端部, 用超高压液压设备沿钢套筒径向挤压钢套管, 在挤压钳挤压力作用下, 钢套筒产生塑性变形与钢筋紧密结合, 通过钢套筒与钢筋横肋的咬合, 将两根钢筋牢固连接在一起。特点:接头强度高, 性能可靠, 能够承受高应力反复拉压载荷及疲劳载荷。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节约能源和材料、综合经济效益好, 该方法已在工程中大量应用。适用范围:适用于Ф18~50mm的Ⅱ、Ⅲ、Ⅳ级带肋钢筋, 相同直径或不同直径钢筋之间的连接。

2.2 轴向挤压连接

采用挤压机的压膜, 沿钢筋轴线冷挤压专用金属套筒, 把插入套筒里的两根热轧带肋钢筋紧固成一体的机械连接方法。特点:操作简单、连接速度快、无明火作业、可全天候施工, 节约大量钢筋和能源。适用范围:适用于按一、二级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Ф20~32mm的Ⅱ、Ⅲ级热轧带肋钢筋现场连接施工。

2.3 锥螺纹连接

利用锥螺纹能承受拉、压两种作用力及自锁性、密封性好的原理, 将钢筋的连接端加工成锥螺纹, 按规定的力矩值把钢筋连接成一体的接头。特点:工艺简单、可以预加工、连接速度快、同心度好, 不受钢筋含碳量和有无花纹限制等优点。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中, 钢筋直径为Ф16~40mm的Ⅱ、Ⅲ级竖向、斜向或水平钢筋的现场连接施工。

3 结论

以上是对现今常用的钢筋连接方法的综述, 这些连接技术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均得到广泛应用。不同的连接方法有其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施工生产中需视具体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 以达到既节约能源又节省工期的目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持久发展, 各种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大量建造, 钢筋连接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因此, 推广应用先进的钢筋连接技术, 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钢筋混凝土裂缝分析 篇三

关键词:裂缝;产生原因;预防措施;治理原则;治理方法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原因及控制措施

1 、 荷载裂缝

构件承受不同性质的荷载作用,其裂缝形状也不同,通常裂缝方向大致是与主拉应力的方向正交。结构受载后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在施工中和使用中都可能出现裂缝。所以在结构设计方面 ,结构设计者必须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 2002)第 811 条规定进行裂缝控制验算 ,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 ,采取相应的合理配筋。

2 、 干缩裂缝

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温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称为缩水收缩(干缩)。混凝土硬化后收缩主要就是缩水收缩,如配筋率较大的构件(超过3%),钢筋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比较明显,混凝表面容易出现龟裂裂纹。

防止因混凝土本身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 ,处于高温环境的构件 ,应采取隔热措施 ,加强养护 ,尤其在气温高、风大且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更应及早喷水。对大体积混凝土应控制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因散热降温引起的冷缩比干缩更容易引起开裂 ,常规的温控措施既复杂又费钱。

3 、 温度裂缝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于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还可以通过改善材料性能来控制 ,如前提到在工程中采用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对此种裂缝的控制也很有效。补偿混凝土是一种适度膨胀的混凝土 ,按国内外补偿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在湿养护期间 ,在配筋率ρ = 0.18%的试验条件下 ,它产生的限制膨胀率为0102 %~0103 % ,在混凝土中建立的预压应力为012~017MPa ,这一预压应力能够抵消导致混凝土开裂的全部或大部分应力。与此同时推迟了混凝土收缩的产生过程 ,这就是补偿混凝土的抗裂原理。

4 、 沉降裂缝

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夯压和加固处理;预制场地应夯打密实方可使用;现浇和预制构件模板应支撑牢固 ,保证其强度和刚度 ,并应按规定时间拆模;防止雨水及施工用水浸泡地基。

5 、 腐蚀裂缝

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以阻止侵蚀介质和水、氧等的侵入;在构件表面加涂防护层。

6、 混凝土配料、搅拌及浇筑

(1)配合比设计应尽量采用低水灰比、低水泥用量、低用水量。投料计量应准确,搅拌时间应保证;

(2)浇筑分层应合理,振捣应均匀、适度,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3)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一旦经试验确定后,不得改变。同时,我们在振拌送料时要保证材料的充裕性,以免使某些材料的用量不足。在输送距离过长,流动性较低,易造成堵管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入减水剂,搞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并按规定缩减水泥用量,而不应该采取增大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来提高其流动性。混凝土振捣要充分,严防漏捣、超捣、振捣时间,应根据其机械性能决定,一般以5—15s为宜。时间太短,振捣不紧实,形成钢筋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时间太长,造成分层,粗骨料沉入底层,细骨料呈在上层,导致钢筋混凝土强度不均。

(4)由于砼搅拌运输时间过长,浇筑速度过快,振捣不实、施工缝做法不当、模板走动等原因形成的裂缝可以按照《混凝土施工规程》严格执行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振捣施工缝设置和旧混凝土连接。模板制作、拆模以及养护方面的规定来防止,对已出现这类裂缝的构件,也要区分构件的类别、构件的受力特征、裂缝所在的部位以及裂缝严重的程度,分别采用一般混凝土裂缝补强措施或采用充填混凝土材料、钢锚栓加固、甚至粘钢板加固、预应力加固等补救措施。

7、 设计方面

(1)建筑平面造型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简单;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增强整体刚度和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2)正确设置沉降缝、变形缝,位置和宽度选择要适当,构造要合理。并增强外墙外保温措施;

(3)砖混结构底层窗台下应采用加筋砌体,洞口较宽的窗台下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梁,以防止窗台因地基沉降产生竖向裂缝;构件配筋要合理,间距要适当。断面较大的梁应设置腰筋。大跨度、较厚的现浇板,上面中心部位宜配置构造钢筋。主梁在集中应力处,宜加设抗剪钢筋。

(4)高度重视钢筋型号、尺寸、连接和几何位置,在保证主筋位置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构造筋的位置,同时,尽量采用同一厂家提供的钢筋。

(5)现浇混凝土楼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楼板的温度应力作用.楼板配筋尽量采用小直径、小间距配筋,一般采用8mm~14mm的钢筋,钢筋间距宜在150mm~200mm之间,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 3%。4)屋面板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6)建筑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处外横墙应与内横墙拉通对齐。

(7)对于房屋长度较长(大于40m)的建筑物,有条件时可在楼面中部设置设置后浇带,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的影响

8 、 材料方面

(1)水泥:根据工程条件不同尽量选用水化热较低、强度较高的水泥,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2)骨料应选用粒径适当、级配合理、无碱性反应、有害物质及含泥量符合规定的砂、石材料;

(3)外掺料宜掺入适量粉煤灰和减水剂等外加剂,超长建筑物或构筑物可加入微膨胀剂,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减少收缩。

为了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应该选用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含量低,细度不宜过细(即比表面积不宜过大)即水化热较低的水泥。而矿渣硅酸盐水泥虽然水化热较低,但泌水量较大,故塑性收缩也大,所以选用水泥应扬长避短、综合考虑加以确定。选用低热膨胀系数的骨料,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尽量不使用细砂或特细砂,使用连续级配的石子,否则应采用人工级配使其满足要求。采用合适的外加剂。合适的外加剂能够有效地改善棍凝土的某些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尽量降低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含水量和水泥用量较高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不断提高和泵送混凝土的大量使用,两者难有较大的下降空间,但采取一些措施用量还是可以降低的。降低水泥用量的其它措施是掺加矿物掺料,它不仅代替一部分水泥,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水化热和混凝土自收缩

(4) 对水泥、水、骨料、外加剂、钢筋材料选用不当形成的裂缝,必须用对进场原材料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的办法加以预防,凡不合格的次品材料一律不得使用,或经试验后降低等级使用;对已发生这类因材料选用不当而产生的砼缺陷或裂缝,必须作长期详细的观察(因有的问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现) ,认真查明其原因和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研究制定其处理和加固方案。这是因为一旦因材料选用不当而发生的质量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的缘故。

9 、 施工方面

(1)加强地基的检查与验收,复杂地基,应做补充勘探。异常地基处理必须谨慎,尽可能使其处理后的承载力与本工程正常地基承载力相同或相近;

(2)合理设置后浇带,较长的墙、板、基础等结构和主楼与裙房之间等高低层错落处,均应设置后浇带。具体要求可由设计单位确定;

(3)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实践证实,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严寒地区的温度骤降也轻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做好温度测控工作,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保证构件内外温差不超过规定(25℃);

(5)钢筋绑扎位置要正确,保护层厚度准确,钢筋表面应洁净,钢筋代换必须考虑对构件抗裂性能的影响。

二、裂缝的治理

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一旦出现了裂缝 ,有的破坏结构整体性 ,降低构件刚度 ,影响结构承载力对承载力无多大影响 ,但会引起钢筋锈蚀、降低耐久性 ,或发生渗漏 ,影响正常使用要求。因此 ,缝性质、大小、结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 ,区别情况 ,及时进行治理。

1 、 裂缝治理原则

(1)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 ,严格遵循设计和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2)应认真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性质 ,根据不同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 ,分别采取不同的治

(3)裂缝处理后应能保证结构原有的承载能力、整体性以及防水、抗渗性能。处理时要考虑缩应力较长时间的影响 ,以免处理后再出现新的裂缝。

(4)防止进一步人为的损伤结构和构件 ,尽量避免大动大补 ,并尽可能保持原结构的外观。

(5)处理方法应从实际出发 ,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 ,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能性 ,力求施工简单易行 ,以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

针对已发生的裂缝,比较常用和成熟的施工方法有:

2 、 表面处理法

表面处理法是对混凝土构件表面较浅的裂缝用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表面涂刷处理。这些表面裂缝一般都很细很浅,裂缝深度尚未达到钢筋表面,一般用高标号的砂浆进行表面涂抹即可。如果表面裂缝贯通底部,出现漏水的情况,可通过在构件表面贴补防水片等方法来解决。适用于对承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及深进裂缝的处理,亦适用于大面积细裂缝防渗、防漏的处理。

(1)表面涂抹水泥砂浆。将裂缝附近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或沿深进裂缝凿成凹槽,扫除并洒水湿润,先刷水泥净浆1层,然后用水泥砂浆涂抹,并用铁抹压密抹光。

(2)表面涂抹环氧胶泥。用钢丝刷、砂纸、毛刷清除干净并洗净,油污可用二甲苯或丙酮擦洗一遍,如表面潮湿,应用喷灯烤干燥、预热,以保证环氧胶泥与混凝土粘结良好,若基层难以干燥,则用环氧煤焦油胶泥(涂料) 涂抹。

(3)表面涂刷油漆、沥青。涂刷前,混凝土表面应干燥。

(4)表面凿槽嵌补。沿混凝土裂缝凿一条V 形或U 形深槽, V 形槽用于一般裂缝的治理,U 形槽用于渗水裂缝的治理。槽内嵌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油膏等,表面作砂浆保护层。

3 、填充密实法

填充密实法是对中等宽度裂缝的处理,将裂缝处凿成凹槽再填充相应材料修补。当裂缝宽度小于0.3mm时,可采用专用的混凝土封堵材料来填充裂缝。

4 、压力灌浆法

压力灌浆法又称注浆法,分为水泥灌浆和化学灌浆。它不仅修补面层而且能通过压力将注射用胶注到混凝土的内部裂缝处,对裂缝进行粘结封闭和补强加固,此种方法处理效果好,应用范围广。用压浆泵将胶结材料压入裂缝中,由于其凝结、硬化而起到补缝作用,以恢复结构的整体性。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水、防渗要求的裂缝修补。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和化学材料,可按裂缝的性质、宽度、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一般对宽度大于0.5mm的裂缝,可采用水泥灌浆,对宽度小于0.5mm的裂缝,或较大的温度收缩裂缝,宜采用化学灌浆。

4.1 水泥灌浆

一般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修补,主要施工程序是钻孔、冲洗、止浆、堵漏、埋管、试水、灌浆。工艺如下:

钻孔孔距一般为1m~1.5m ,钻孔轴线与裂缝呈30°~40°斜角,孔深应穿过裂缝面0.5m以上,当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的孔时,宜交错或呈梅花形布置;冲洗在钻孔完毕后进行,其顺序按竖向排列自上而下逐孔冲洗;止浆及堵缝是缝面冲洗干净后,在裂缝表面用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 涂抹;埋管安装前应在外壁裹上旧棉絮并用麻丝缠紧,然后旋入孔中,孔口管壁周围的孔隙用旧棉絮或其它材料塞紧,并用水泥砂浆或硫酸砂浆封堵,防止冒浆或灌浆管从孔口脱出;试水是用0.098MPa~0.196MPa 压力水作渗水试验,采用灌浆孔压水、排气孔排水的方法,检查裂缝和管路畅通情况,然后关闭排气孔,检查止浆堵漏效果,并湿润缝面,以利于粘结;灌浆应采用425 号以上的普通水泥,灌浆压力一般为0.294MPa~0.491 MPa ,压浆完毕时浆孔内应充满灰浆,并填入湿净砂,用棒捣实,每条裂缝应按压浆顺序依次进行,当出现大量渗露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泵堵漏,然后继续压浆

4.2 化学灌浆

化学灌浆能控制凝结时间,有较高粘结强度和一定的弹性恢复力,结构整体性效果好,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裂缝修补及堵漏、防渗处理。灌浆材料应根据裂缝性质、裂缝宽度和干燥情况选用。常用的灌浆材料有环氧树脂浆液(能修补缝宽0.2 mm以下的干燥裂缝) 、甲凝(能灌0.03 mm~0.1mm的干燥细微裂缝) 、丙凝(用于堵水、止漏及渗水裂缝的修补,能灌0.1mm以下的细裂缝)等,环氧树脂浆液具有粘结强度高、施工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应用最广。

灌浆操作主要工序是表面处理(布置灌浆嘴和试气) 、灌浆、封孔,一般采取骑缝直接用灌浆嘴施喷,不另设钻孔。

5 、结构补强法

因外部因素造成的较大裂缝,严重影响使用,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危及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例如外荷载超出设计的承载力、地震、爆炸、火灾等因素引起的裂缝,或由于钢筋锈蚀造成的构件承载力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裂缝,通常采取结构补强法。具体做法有:

用锚杆、钢板、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对结构作补强加固, 可扼制裂缝进一步发展, 恢复结构的整体性。

(1)锚杆常用水泥砂浆或树脂灌注, 锚杆与缝面夹角越大越好。浆液凝固后, 锚杆成为结构的一部分, 能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采用预应力锚杆, 锚固作用更明显, 甚至能使混凝土弥合。

(2)钢板补强法, 是将钢板用粘合剂粘结在混凝土表面上, 再用锚杆安装固定。为了结合紧密, 也可先将钢板固定,再灌浆充填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空隙。

(3)钢筋混凝土补强法,是在原结构表面浇筑一层钢筋混凝土, 起到封闭裂缝, 提高承载力, 阻止裂缝发展的作用。

结语:综上而述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综合因素繁多 ,影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需要设计与施工等多方面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单位必须对使用中的构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以便及时掌握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以及损坏的部位、种类、危害程度及发展变化 ,据以判断损坏对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 ,并采取相应的维修加固措施。

参考文献

[1] 实用房屋维修技术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3] 李瑞,《结构设计原理》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刘云,《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5] 杨素霞,现浇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J].山西建筑,2008,34(1):151—152.

4.钢筋混凝土 篇四

⑴钢筋安装前,对柱顶进行凿毛清理,凿毛程度满足本册“桥梁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Ⅷ204)关于施工缝处理的有关规定,

⑵悬吊梁立柱应与支架重量及悬吊梁所用材料规格而定,一般不宜大于3m。

⑶钢筋骨架宜加工成型后现场安装就位,

⑷靠模板一侧所有绑丝扣应朝向盖梁混凝土内侧。

⑸保护层垫块强度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底板宜使用混凝土预制垫块,必须严格控制其配合比,配合比及组成材料应与梁体一致,保证垫块强度及色泽与梁体相同;侧面宜使用塑料垫块;垫块设置宜按照梅花形均匀布置,间距不宜大于750mm。

⑹绑扎过程中要注意预应力孔道的预留,以免钢筋成型后孔道预留难度增大。

5.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试卷 篇五

一、填空题(28分,每空2分)

1.常见的双轴荷载试件有()、()和空心圆柱体试件。

2.抗剪连接件按照变形能力可分为刚性连接件和()两大类。

3.按钢管混凝土中钢管的截面形式不同,分为()钢管混凝土、()钢管混凝土及

多边形钢管混凝土。

4.按照节点所用材料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的节点,即钢筋混凝土节点、()

和()。

5.钢骨混凝土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主要有()、减压破坏和()。

6.延性可划分为()延性、()延性和曲率延性。

7.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分为无边框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和()型钢混凝土剪力墙。

8.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极限状态和()极限状态。

二、判断题(10分,每题2分)

1.偏心率不会影响钢管混凝土承载力。()

2.型钢混凝土梁具有良好的延性。()

3.钢-混凝土组合梁是由钢梁、混凝土翼板及抗剪连接件所构成。()

4.目前最常用的抗剪连接件是栓钉。()

5.目前国内工程中最常见的是方形钢管混凝土。()

三、名词解释题(15分,每题5分)

1.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

2.部分抗剪连接

3.钢材的冲击韧性

四、问答题(32分,每题8分)

1.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受力性能及结构特点上有哪些优点?

2.刚性抗剪连接件与柔性抗剪连接件的性能有何差别?

3.在恒载作用下,减少组合梁的挠度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4.试列举影响混凝土翼板有效宽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五、计算题(15分)

一两端铰支的钢管混凝土柱,钢管为φ273×8,Q235钢材制成,柱长L=5m,两端轴压

22力的偏心距e0=100mm,fs=215N/mm,钢管内填C40级混凝土,fc=19.1N/mm,试计算其极限

6.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 篇六

一、工程概況:

洛南縣玉栗公路石門至麻坪段改建工程三標段位於洛南縣麻坪鎮境內,起始樁號K6+630-K10+220,路線全長3.59公里,本項目計畫2017年3月21日開工,2017年10月20完工,工期238天,施工の範圍包括路基、路面、涵洞、擋牆、水溝、橋樑及環境保護。本工程路面結構全線採用開挖碎石基層、水泥混凝土路面。

1、K7+755.578該涵洞為鋼筋混凝土明板涵,該涵洞與道路夾角120度,孔數及孔徑為1-4m;涵身長度為9m;基礎為C20混凝土,臺帽、支撐梁、涵臺身為C25混凝土,蓋板、鋪裝為C30混凝土,鋪砌為M7.5漿砌片石。進出水口八字牆身、鋪砌、基礎、截水牆為M7.5漿砌片石;

2、K8+409.774該涵洞為鋼筋混凝土明板涵,該涵洞與道路夾角120度,孔數及孔徑為1-1.5m;涵身長度為9.25m;基礎為C20混凝土,臺帽、支撐梁、涵臺身為C25混凝土,蓋板、鋪裝、冒石為C30混凝土,鋪砌為M7.5漿砌片石。左側洞口翼牆牆身、鋪砌、基礎、截水牆、排水溝為M7.5漿砌片石;

3、K8+859.168該涵洞為鋼筋混凝土明板涵,該涵洞與道路夾角90度,孔數及孔徑為1-1.5m;涵身長度為8.75m;基礎為C20混凝土,臺帽、支撐梁、涵臺身為C25混凝土,蓋板、鋪裝、冒石為C30混凝土,鋪砌為M7.5漿砌片石。左側洞口翼牆牆身、鋪砌、基礎、截水牆、排水溝為M7.5漿砌片石;右側洞口跌水井身、鋪砌為M7.5漿砌片石。

Fpg

Fpg 鋼筋混凝土洞身每隔4-6米設置一道沉降縫,縫內填以瀝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

二、施工組織

1、施工放樣:採用索佳全站儀通過座標定位定出蓋板式箱涵の軸線、進出口位置、中心位置;詳見施工放樣表。

2、人員配備情況見後附表《人員配備情況一覽表》。

3、工程材料準備情況見後附表《工程材料情況一覽表》。

4、機械設備情況見後附表《機械設備情況一覽表》。

三、施工方案方法及技術措施

(一)、施工方案

涵洞基礎:採用挖掘機開挖兩邊坡按1:0.5取值,基礎開挖底寬為涵洞混凝土基礎寬度兩邊各加0.5m施工作業空間。上口開挖線寬可根據現場地形進行計算。

基礎開挖到離基底約有20cm~30cm時,則採用人工修整。確保不擾動基底地質層。人工修整完後,對基底軸線、高程、平面尺寸進行自檢,然後報駐地辦驗收,並對 基底進行承載力試驗,根據涵洞施工圖要求該涵洞の地基基本承載力要達到{σ}≥180Kpa,若基底承載力小於設計基底承載力,則上報監理給予處理。

鋼筋由加工廠製作,現場綁紮。混凝土按配合比進行現場攪拌,人工運送到施工部位。蓋板提前進行預製,由吊車調至托運車上,運至施工部位,再進行吊裝作業。

(二)、基礎施工

1、測量:

Fpg

Fpg 基底驗槽合格後,測量人員用全站儀放樣出涵洞中心軸線、邊線,並安裝基礎範本。

2、立模:

基礎範本採用木膠板,一次成形,每節立模長度為3m。為了防止範本受到混凝土內應力の影響而變形,保證涵洞基礎の線形與美觀,在範本縱向每50cm加豎向肋骨一根,橫向因為 高度只有一米,所以就在上中下各加一條橫向肋骨。兩側範本採用對拉螺栓對拉,並用頂托支撐。範本內塗刷脫模劑並安裝嚴密,嚴禁使用廢機油。

3、沉降縫:

涵洞每6m設置沉降縫1道,按設計位置設置,做到兩端豎直、平整,上下貫通,沉降縫の填塞符合設計及規範要求。

4、混凝土澆築:

基礎採用C20混凝土現澆而成。混凝土採用強制式攪拌機,當混凝土到現場時,檢查其坍落度、均勻性等指標,合格後方可使用。混凝土振搗採用插入式振搗器,混凝土振搗應充分密實為止。密實の標誌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現象為止。

當混凝土基礎表面硬化以後,要對牆身部分進行預埋石筍,以便基礎與牆身更好の相結合。

混凝土基礎分段澆築時,多做一組試塊。當混凝土達到2.5MPa時,則進行涵洞基礎範本の拆除與牆身範本の安裝。

(三)、牆身施工:

涵身為C25混凝土,施工涵身時採用分段一次澆灌成形の施工方Fpg

Fpg 法。涵洞牆身範本の安裝時,牆身範本沉降縫按設計位置設置,做到兩端豎直、平整,上下貫通,沉降縫の填塞符合設計及規範要求。

施工牆體混凝土時,範本採用木膠板加條木骨肋。肋木採用10×10cm方木做豎向肋木,間距50cm。在範本施工前,範本內塗刷脫模劑並安裝嚴密,嚴禁 使用廢機油。範本施工好以後,在範本外設立支撐固定,並在側模上每70cm設置一道拉杆固定。澆築混凝土前,對範本進行檢查,範本內如有雜物、積水應清理幹 淨。範本如有縫隙,應用橡膠密封條填塞嚴密,再用膩子灰修補刮平。自檢合格報監理工程師檢驗簽證,通過驗收後方可進行澆築。

在施工牆身混凝土時,按工程施工進度要求,配備相應の人力下到牆身內對混凝土進行振搗。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築。混凝土澆築應連續進行,如因故必須間斷時,其間斷時間應不大於前層混凝土の初凝時間或能重塑の時間,並且不能形成明顯の施工冷縫。

澆築混凝土時,先在基礎頂面澆築30cmの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密實後按梅花狀形式栽種片石,石塊淨距4~6cm。栽種片石時,片石大面朝下,小面朝上(即:大頭朝下,小頭朝上)の方式栽種。石塊在使用前應清洗乾淨,分佈均勻,距範本內面の淨距不小於15cm。片石栽種完成後,進行第二層混凝土の澆 築,混凝土澆築好後,進行第二層片石の栽種,以此類推。但在混凝土澆築到蓋板底部往下40cm處,禁止再往牆體內放送片石,該部分牆體為C15素混凝土結構。施工到該部分時,要注意預留孔,預留孔直徑為42mm,深為25cm。橫向位置位於牆體內側往外20cm,縱向位於Fpg

Fpg 每延米蓋板從外往內20cm處,每延米 預留兩個孔位。孔位預留要準確。以確保與蓋板の連接。

(四)、蓋板施工

蓋板施工所用鋼筋必須符合國家標準,並附有鋼筋品質試驗報告和出廠合格證。鋼筋按不同品種、不同規格分批存放,鋼筋存放時須設標識牌,標明材料來源,是否自檢(包括見證),自檢時間,申報情況,擬使用部位以及材料產地、規格、數量。

鋼筋進場時,本部試驗人員和現場監理共同對鋼筋按規範要求和頻率抽取鋼筋樣品,進行力學試驗,並同時應進行見證試驗。鋼筋試樣の力學性能達到規範要求時,方可使用,否則應清除出場,嚴禁使用。

鋼筋加工在平臺上進行,加工成型の材料按有關規定要求擺放、保護。

鋼筋調直和清除汙鏽應符合下列要求:

1、鋼筋の表面應潔淨,使用前應將表面油漬、漆皮、鱗鏽等清除乾淨。

2、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成盤の鋼筋和彎曲の鋼 筋均應調直。

3、採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I級鋼筋の冷拉率不宜大於2%;HRB335、HRB400牌號鋼筋の冷拉率不宜大於1%。

鋼筋接頭採用搭接電弧焊時,兩根鋼筋搭接端部應預先折向一側,使兩接合鋼筋軸線一致。接頭雙面焊縫の長度不應小於5d,單面焊縫の長度不應小於10d(d為鋼筋直徑)。焊縫須達到飽滿,焊完後焊渣敲除乾淨。

受力鋼筋焊接接頭應設置在內力較小處,並錯開佈置,對於焊Fpg

Fpg 接接頭,接頭長度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配置在接頭長度區段內の受力鋼筋,其接頭の截面面積占總截面面積不大於50%。

鋼筋綁紮時,現場需有控制設備,保證鋼筋綁紮間距符合規範要求。

1、鋼筋製作安裝工藝

1)、鋼筋進入加工場後先進行除鏽、調直,然後按設計下料長度切斷,加工成型。

2)、加工成型の鋼筋分類堆放整齊,搬運時輕拿輕放,避免扭曲變形。

3)、焊接和綁紮時應先按縱向鋼筋,然後綁紮水準筋,最後綁紮箍筋,內外鋼筋網體之間の拉筋。鋼筋安裝時嚴格控制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交叉點綁紮時綁紮方向成梅花型佈置,箍筋與主筋相垂直,主筋間距偏差不大於5mm,箍筋間距偏差不大於10mm。詳見表二 4)、鋼筋綁紮完成後,經質檢員自檢合格後,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後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の施工。

2、範本製作安裝工藝

1)、蓋板範本採用1.2㎝厚竹膠板,範本採用加條木骨肋。肋木採用10×10cm方木做橫向肋骨,橫向肋骨間距為50cm,縱向設置三層肋骨,保證範本具有足夠の剛度和穩定性,外面支撐可根據施工現場具體情況支撐。

2)、範本接縫採用泡沫條塞填密實,並用膩子刮平,在範本安裝前要把範本表面の附著物清理乾淨,並塗刷脫模劑。

Fpg

Fpg 3)、調整好範本後,重新進行中線和尺寸復核。自檢和報驗通過後方可澆築混凝土。

3、混凝土澆築工藝

1)、混凝土施工前認真檢查拌合設備並將範本內積水及雜物清理乾淨。

2)、混凝土振搗採用插入式振搗器,混凝土振搗應充分密實為止。密實の標誌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現象為止。

3)、每次混凝土澆注完畢後,用抹子將頂面抹平拍平壓光,防止頂面鬆散。

4)、混凝土初凝後,用土工布覆蓋,並將其灑水濕潤,保持養生,養護時間不少於7天。蓋板澆築時要注意預留孔,預留孔直徑為42mm,深為69cm。橫向位置位於蓋板外側往內20cm,縱向位於每延米蓋板從外往內20cm處,每塊蓋板預留四個孔位。孔位預留要準確。以確保與涵身の連接。

(五)、八字牆施工

八字牆牆身採用M7.5砂漿漿砌片石,牆身外露部分採用M10砂漿勾縫;底部鋪砌材料為M7.5水泥砂漿砌片石,底部素土壓實係數≥95%。翼牆兩側回填土壓實係數按道路要求且不小於90%。片石在使用前必須澆水濕潤,表面如有泥土、水銹,應清洗乾淨。砌築八字牆基礎の第一層砌塊時,由於基底為黃粘土,必須碾壓達到95%の壓實度,形成比較好の 整體性時,直接坐漿砌築。砌體分層砌築,各砌層の片石應安放穩固,片石間應砂漿飽滿,粘結牢固,不得幹Fpg

Fpg 砌、堆砌或架空。砌築時,底漿應鋪滿。豎縫砂漿應先 在已砌石塊側面鋪放一部分,然後於片石放好後填滿搗實。

砌築上層時,應避免振動下層砌塊。砌築工作中斷而恢復砌築時,要將已砌築の砌層表面應加以清掃和濕潤。

在砌築片石時不能有通縫出現,確保牆體の整體性。砌體勾縫可採用平縫或凹縫,M10水泥砂漿勾縫,勾凹縫時,砂漿應嵌入砌縫內20mm深。縫槽深度不足時,應鑿夠深度後再勾縫。

漿砌砌體,應至砂漿初凝後,灑水養生7~14天。養護期間應避免碰撞、振動或承重。

(六)、養護:

涵洞牆身混凝土澆築分節分段施工,在每一段混凝土澆築完,達到終凝時間時,就要對其覆蓋土工布進行澆水保濕養護。養護用水按就近取材為原則。可利用當地村民 飲用水,也可利用就近符合規範要求の溪水。現場質檢人員如對用於養護用水水質有異議時,要組織專案實驗室對現場養護用水,進行實驗檢測。

(七)、防水:

涵洞涵體在蓋板吊裝完畢以後,開始施工防水層。

1、在蓋板吊裝完成後,在蓋板與蓋板間縫隙、蓋板與邊牆間縫隙、穿釘與預留孔間縫隙,用M10水泥砂漿填塞緊密。

2、涵洞伸縮縫處防水處理:伸縮縫處在牆體の內側,用M10の水泥砂漿填塞,牆體の外側用瀝青浸制の麻絮填塞,麻絮要嵌入牆體內2cm。麻絮填塞完成以後,外貼一層瀝青浸制の麻布一層。麻絮填塞範圍與麻布防水範圍為涵洞單條伸縮縫の整長。

Fpg

Fpg

3、涵洞整體防水:涵洞整體防水自蓋板頂面至蓋板底面以下20cm,兩側邊牆外面塗熱石棉瀝青兩層。

(八)、臺背回填:

牆身混凝土範本拆模後,先清除基坑內の碎木屑、垃圾及表面虛土。基底先灑水潤濕,再用小型衝擊式夯實機夯實。然後分層回填,壓實機械用小型衝擊式夯實機時,每層 松鋪厚度為15cm,採用壓路機碾壓時,松鋪厚度20cm。分層回填時,每層壓實度須達到96%以上。分層回填至涵頂。

涵洞臺背回填填料最大粒徑不超過5cm,每側寬度不小於2倍孔徑長度。涵洞回填要兩側對稱均勻進行。本部自檢員層層自檢,監理層層驗收,並建立回填專項檔案。根據《福建省高 速公路試驗檢測辦法》要求:小於150米の填方地段(含橋涵臺背)檢查頻率不少於6處。大於150米少於200米檢查頻率為8個點,每點都必須合格。

四、施工品質控制

(一)砌體八字牆施工品質要求

1、基本要求:

1)、砌塊、砂、水の品質和規格應符合規範要求,混凝土或砂漿應按規定の配合比施工。

2)、地基承載力及基礎埋置深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3)、砌塊應分層錯縫砌築,坐漿擠緊,嵌填飽滿密實,不得有空洞。4)、抹面應壓光、無空鼓現象。

2、實測專案:見表1 Fpg

Fpg 表1 八字牆實測專案

項次 檢查專案 規定值或允許偏差 檢查方法和頻率 混凝土或砂漿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 按附錄D或F檢查 2平面位置(mm)50 經緯儀:檢查牆兩端 3 頂面高程(mm)±20 水準儀:檢查牆兩端 4 底面高程(mm)±50 豎直度或坡度(%)0.5 吊垂線:每牆檢查2處 6 斷面尺寸(mm)不小於設計值 尺量:各牆兩端斷面

3、外觀鑒定:

1)、牆體線形要直順、表面平整。

2)、砌縫無裂隙;勾縫平順,無脫落、開裂現象。

(二)、鋼筋加工及安裝施工品質控制:

1、基本要求:

1)、鋼筋、機械連接器、焊條等品種、規格和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規定和設計要求。

2)、冷拉鋼筋の機械性能必須符合規範要求,鋼筋平直,表面不應有裂皮和油污。

3)、受力鋼筋同一截面の接頭數量、搭接長度、焊接和機械接頭品質應符合施工技術規範要求。

4)、鋼筋安裝時,必須保證設計要求の鋼筋根數。5)、受力鋼筋應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紋及其它他損傷。

2、實測專案:見表2

Fpg

Fpg 表2 鋼筋安裝實測專案

項次 檢查專案 規定值或允許偏差 檢查方法和頻率

1)受力鋼筋間距(mm)兩排以上排距 ±5 尺量:每構件檢查2個斷面,用尺量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礎、錨碇、墩臺、柱 ±20 灌注樁 ±20

2)箍筋、橫向水準鋼筋、螺旋筋間距(mm)±10 尺量:每構件檢查5~10個間距 3)鋼筋骨架尺寸

(mm)長 ±10 尺量:按骨架總數30%抽查 寬、高或直徑 ±5 彎起鋼筋位置(mm)±20 尺量:每骨架抽查30% 5 保護層厚度

(mm)柱、梁、拱肋 ±5 尺量:每構件沿範本周 邊檢查8處

基礎、錨碇、墩臺 ±10 板 ±3

3、外觀鑒定:

1)、鋼筋表面無鐵銹及焊渣。

2)、多層鋼筋網要有足夠の鋼筋支撐,保證骨架の施工剛度。

(三)、混凝土澆築施工品質控制:

1、基本要求:

Fpg

Fpg 1)、所用の水泥、砂、石、水の品質規格 必須符合規範要求。按規定の配合比施工。

2)、涵洞施工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規範和技術操作規程要求進行。

3)、混凝土基礎の地基承載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嚴禁超挖回填虛土。

2、實測專案:見表3

3、外觀鑒定:

1)、混凝土表面平整,施工縫平順。

2)、混凝土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該面積の0.5%,深度不超過10mm。3)、混凝土表面出現非受力裂縫,縫寬超過0.15mm者必須處理 4)、涵身直順,涵底鋪砌密實平整。

5)、進、出口與上下游溝槽連接順適,水流暢通。6)、帽石、八字牆平直,無翹曲現象。表3 蓋板涵實測專案

項次 檢查專案 規定值或允許偏差 檢查方法和頻率 1)軸線偏位(mm)明涵 ±20 經緯儀:檢查2處

2)流水面高程(mm)±20 水準儀、尺量:檢查洞口2處,拉線檢查中間1~2處

3)涵底鋪砌厚度(mm)±20 尺量:檢查3~5處 4)長度(mm)+100,-50 尺量:檢查中心線 5)孔徑(mm)±20 尺量:檢查3~5處 6)淨高(mm)明涵 ±20 尺量:檢查3~5處

Fpg

Fpg

(四)、蓋板製作:

1、基本要求:

1)、混凝土所用の水泥、砂、石子、水、外摻劑及拌和料の品質和規格必須符合有關技術規範要求,按規定の配合比施工。2)、分塊施工時接縫應與沉降縫吻合。3)、板體不得出現露筋和空洞現象。

2、實測專案:見表4: 表4:蓋板製作實測專案

項次 檢查專案 規定值或允許偏差 檢查方法和頻率 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 按附錄D檢查

2)高度(mm)明涵 +10,-0 尺量:抽查30%の板,每板檢查3個斷面

暗涵 不小於設計值 3)寬度(mm)現澆 ±20 預製 ±10

4)長度(mm)+20,-10 尺量:抽查30%の板,每板檢查兩側

3、外觀鑒定:

1)、混凝土表面平整,棱線順直,無嚴重啃邊、掉角。2)、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該面面積の0.5%。3)、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現非受力裂縫。

(五)、蓋板安裝:

1、基本要求:

1)、安裝前,蓋板、涵臺、墩及支承面檢驗必須合格。

Fpg

Fpg 2)、蓋板就位後,板與支承面須密合,否則應重新安裝。3)、板與板之間接縫填充材料の規格和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並與沉降縫吻合。

2、實測專案:見表5: 表5:蓋板安裝實測專案

項次 檢查專案 規定值或允許偏差 檢查方法和頻率 1)支承面中心偏差(mm)10 尺量:每孔抽查4~6個 2)相鄰板最大高差(mm)10 尺量:抽查20% 3)外觀鑒定:板の填縫應平整密實。

7.钢筋混凝土水池设计 篇七

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的扩大, 民用建筑、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水池类构筑物工程建设逐年增多。而钢筋混凝土作为常见的水池结构材料, 被广范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给水、污水、消防工程中。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 水池结构既要能够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 又要经济合理。

1 钢筋混凝土水池分类及应用

钢筋混凝土水池有多种分类方法, 如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圆形水池、矩形水池;按施工方式可分为整体式、分离式和装配式;按用途可分为水处理水池和贮水池等。钢筋混凝土水池大部分建于地下或半地下, 因为这种布置方式质量较好而且可以节省材料, 在地下温度及风化作用等荷载较小, 池壁外土压力能平衡部分或全部池壁内的水压力, 对水池结构的正常使用有利。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 池体结构会产生裂缝 (包括池顶板、壁板、底板) , 为了使裂缝不致过大而影响水池的使用, 应按规范严格控制裂缝的宽度 (一般水池裂缝控制在0.2 mm) 。此外, 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还应考虑池体的抗渗性能。

2 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1) 各种结构类别、形式的水池均应进行强度计算, 可按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计算。根据荷载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确定是否需要验算结构的稳定性。

2) 钢筋混凝土水池应进行抗裂度或裂缝宽度验算。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时, 控制裂缝开展是必要的, 对于圆形水池或矩形水池的某些部位 (例如长壁水池的角隅处) , 其受力状态多属轴拉或小偏心受拉, 整个截面处于受拉状态, 这就需要控制其裂缝出现;更多的构件将处于受弯, 大偏心受力状态, 为满足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需要限制混凝土的裂缝开展宽度, 防止因钢筋锈蚀而影响水池的使用年限。同时, 还要满足规范规定的混凝土抗渗, 抗冻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要求, 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规定。

3) 当建筑场地的地下水位比较高时, 还应对水池进行抗浮验算。

3 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的荷载

对于非地上式水池, 池壁的水平向荷载包括:池内水压力, 池外土压力 (包括地面活荷载影响和地下水位所处的位置的影响) ;垂直向荷载包括:池内水重和池外土重。荷载最不利组合可分为:池内有水、池外无土;池外有土、池内无水。

1) 池内水压力:池内水压作为水池类构筑物的主要荷载。在设计过程中, 应当偏于安全的按满水高度来计算水压, 因为使用过程中很可能由于值班人员疏忽、计量仪表失灵等造成满池。

2) 池外土压力:池外土压力可按库伦土压力理论或郎肯土压力理论确定。在设计过程中, 应考虑底面堆载或活荷载对池壁所受到的土压力的影响, 地面堆载或活荷载的取值可按照相关的规范确定。同时, 当建筑场地的地下水位较高时, 池壁所受到的压力应计入池外地下水压力的作用。此时, 池外土压力应按土的有效重度计算, 池壁所受到的池外压力为池外土压力加上地下水压力。

3) 浮力:当建筑场地的地下水位较高时, 池壁外侧除应考虑地下水的水平向压力外, 还应考虑地下水对池体的浮力。由于地下水位未掌握好而引起结构选型错误及抗浮不够等工程事故也时有发生。地质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下水位一般仅反映勘测期间的地下水位情况。如果详勘在当地枯水期进行, 所提供的地下水位标高将无法被设计取用, 或导致结构计算的失误。根据实际情况, 结合地方水文资料, 确定一个合适的地下水位标高做设计地下水位, 做到既保证使用阶段结构安全和不利情况抗浮安全, 又能降低工程造价双赢的目的。

4) 温、湿度作用。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工业生产条件以及季节变化等使水池膨胀或收缩, 在池体中产生相应的应力, 很容易产生有害裂缝。

4 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的荷载及边界条件

池体结构一般由池壁、底板和顶盖组成。选择合理的结构计算简图和计算公式才能保证结构设计的准确、可靠。水池内力分析计算时, 应做到边界条件的假定与实际情况相符。

1) 当水池设有顶板时, 顶板可按一般的双向板来计算。当顶板长边不小于短边长度的3倍时, 可按单向板计算。

2) 当水池设有顶板时, 池壁顶端的边界条件应根据顶板与池壁的连接构造来确定。当池壁线刚度不小于5倍顶板线刚度时, 可认为池壁顶端为铰支, 否则应按弹性固定计算。当池壁长度不小于池壁高度的3倍时, 池壁可简化为沿池壁高度方向的一端铰接, 另一端固定的单向板。开敞式水池的池壁边界条件可假定为三边固定, 顶边自由, 当池壁长度不小于池壁高度的3倍时, 池壁可简化为沿池壁高度方向的悬臂板计算。比较两种边界条件假定的内力计算结果, 设置顶盖的池壁所承受的弯矩要小很多。

3) 对于池体容积小, 短跨尺寸在6m以内, 地基土质较好时, 计算底板内力可以按地基反力直线分布计算。一般情况下, 直接作用于底板上的池内水重和底板自重与它们引起的那部分地基反力直接抵消, 而不产生弯曲应力。只有由池壁和池顶、支柱作用在底板上的力所引起的地基反力才会使底板产生弯曲应力。当存在多格水池分格盛水时, 地基反力可按照局部均布荷载下的直线分布的原则计算。此时应分格满池最不利布置按照单向板或双向板进行静力结构计算。当池底为软土地基或板的跨度较大时, 应采取单位截条, 将构筑物内外墙作为集中力按弹性地基梁进行内力分析。此时考虑地基变形影响, 按文克尔假定或半无限弹性体假定计算, 两者均可以查表或软件计算。

5 构造措施

1) 钢筋混凝土水池, 池壁、底板厚度均不宜小于200mm。池壁、底板的受力钢筋宜选用小直径且间距较密的钢筋, 有利于控制水池裂缝的宽度。水池各部位的钢筋间距宜控制在100~250 mm范围内。为了保证水池结构的耐久性, 水池各部位构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的规定。足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保证了混凝土 (钢筋与模板间) 施工振捣的质量, 对混凝土的水密性也是有利的。对于平面尺寸大于规范规定的设置伸缩缝间距的水池, 还应设置800~1 000 mm的后浇带, 以控制温度变化, 混凝土收缩等引起的应力和变形。

2) “暗梁”“暗柱”。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最容易在角隅处出现裂缝, 因此必须在池壁转角处、池壁与底板相交处设置“暗梁”“暗柱”。敞口水池顶端也宜配置水平向加强钢筋。敞口水池在温差或地基变形作用下池壁顶端是结构的薄弱点, 宜设置暗梁。水池池壁的拐角, 池壁与顶、底板的交接处, 宜设置腋角。腋角宽度不应小于150 mm, 并应配置构造钢筋, 一般可按受力钢筋面积的50%采用。

[ID:001250]

摘要:根据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的特点, 总结设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荷载组合,构造

参考文献

[1]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8.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研究 篇八

【摘 要】建筑结构产生裂缝是很普遍的现象,其中最常见的要数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及墙体裂缝。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受弯构件总是带裂缝工作的,在使用荷载不大的情况下,没有裂缝或这类结构性裂缝非常细微,不易为肉眼所察觉。钢筋混凝土梁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材料或气候因素、施工不当,设计或施工错误、改变使用功能或使用不合理等。本文根据多年的工程经验,分析探讨一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1.钢筋混凝土常见裂缝原因分析

1.1材料质量

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较常见的原因是水泥、沙、石等质量不好,若工程上用了这等不合格的材料就会产生“豆腐渣工程”。所以说只要材料的质量关把好了,工程质量才会在根本上得到保证。

1.2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涉及面很广,一般涉及到得有:

(1)水分蒸发、水泥砂石的混凝土干缩通常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

(2)混凝土是一种人造混合材料,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成型后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因此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捣、振实各道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是裂缝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3)模板构造不当,漏水、漏浆、支撑刚度不足、支撑的地基下沉、过早拆模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施工过程中,钢筋表面污染、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太大,浇注中碰撞钢筋使其移位等都可能引起裂缝,施工控制不严,超载堆荷,也可能导致出现裂缝。

(4)混凝土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质量与裂缝的关系密切,混凝土尚处于未完全硬化状态时,如干燥过快,则产生收缩裂缝,通常发生在表面上,裂缝不规则,宽度小,另外水泥在水化及硬化过程中,散发大量热量,使混凝土内外部产生温差,超过一定值时,因混凝土的收缩不一致而产生裂缝。

(5)避免在极端条件下施工,可以减少混凝土结构的开裂情况。

1.3地基变形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造成开裂主要原因是不均匀沉降。裂缝的大小、形状、方向决定于地基变形的情况,由于地基变形造成的应力相对较大,使得裂缝一般是贯穿性的。

1.4温度变形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线膨胀系数一般为1X10-5/℃。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由此产生附加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在工程中,这类裂缝较多见,譬如现浇屋面板上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等。

1.5湿度变形

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会逐渐减小,一般谓之干缩。收缩裂缝较常见,常见于现浇墙板式结构、现浇框架结构等,通常是因为养护不良造成。混凝土的不良值一般为0.2%-0.4%,其发展规律是早期快、后期缓慢。由此对于超长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通常是参加微膨胀剂等,这样可基本解决混凝土早期干缩问题。

1.6结构受荷

结构受荷后产生的裂缝因素很多,施工中和使用中都可能出现裂缝。例如早期受震、拆模过早或方法不当、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施工超载、张拉预应力值过大等均可能产生裂缝。而最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梁、板受弯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承受了30%-40%的设计荷载时,就可能出现裂缝,肉眼一般不易察觉,而构件的极限破坏荷载往往是在设计荷载的1.5倍以上,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允许带裂缝工作的。在使用过程中,改变原来使用功能,如将办公室改为仓库、屋面加层、使用不当、增大荷载等均可能引起裂缝。在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中,分别不同情况规定裂缝的最大宽度为0.2-0.3mm。对那些宽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裂缝,以及不允许出现裂缝则应认为有害,需要以认真分析,慎重处理。

1.7设计欠周全

如截面不够、梁的跨度过大、高度偏小,或者由于计算错误,受力钢筋截面偏小或板太薄、配筋位置不当、节点不合理、结构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引起应力集中,构造处理不当,现浇主梁在搁次梁处如没有设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以及各种结构缝设置不当等因素均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

2.预防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在工程裂缝中很多一部分是通过设计手段、施工手段来克服。

2.1材料选用

(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2)粗骨料:宜用表面粗糙、质理坚硬的石料、空隙率小、无碱性反应;有害物质及粘土含量不超过规定。

(3)细骨料:宜用颗粒较粗、空隙较小、含泥量较低的中沙。

(4)外掺加料:宜采用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收缩。

2.2配料

(1)配合比设计:应采用低水灰比、低用水量,以减少水泥用量。

(2)禁止任意增加水泥用量。

(3)配置混凝土时计量应准确,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搅拌均匀,离析的混凝土必需重新搅拌后,方可浇注。

2.3配筋

钢筋的配置应严格按图施工,重视以下各点:

(1)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的改变、代用,必需考虑对构件抗裂性能的影响。

(2)钢筋的位置要正确,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钢筋间距过大,易引起钢筋之间的混凝土开裂。

2.4模板工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模板应注意以下几点:

(1)模板构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杆件见的变形不同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2)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够的刚度,防止施工荷载(特别是动荷载)作用下,模板变形过大造成开裂。

(3)合理掌握拆模时机,拆模时间过早,应保证早龄期混凝土不损坏或不开裂,但也不能太晚,尽可能不要错过混凝土水化热风值,即不要错过最佳养护介入时机。

2.5混凝土浇注

(1)混凝土浇注时应防止离析现象,振捣应均匀、适度。

(2)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度延长养护时间,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条件下,更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在浇水养护有困难时,或者不能保证其充分湿润时,可采用覆盖保湿材料等方法。

2.6设计构造

(1)建筑平面选型时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简单,平面复杂的建筑物,容易产生扭曲等附加应力而造成墙体及楼板开裂。

(2)合理布置纵横墙,纵墙开洞应尽可能小。

(3)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长高比越小,整体刚度越大,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越差。

(4)合理的调解各部分承重结构的受力情况,使荷载分布均匀,尽量防止受力过于集中。

(5)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除了前述的措施外,(下转第51页)(上接第60页)在基础设计中可以采取调整基础的埋深度,不同的地基计算强度和采用不同的垫层厚度的方法,来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

2.7施工技术

(1)加强地基的检查与验收工作,基坑开挖后应及时通知勘察及设计单位到现场验收,对较复杂的地基,设计方在基坑开挖后应要求勘察方及时补钻探,当探出有不利的地质情况时,必需先对其加固处理,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开挖基槽时,要注意不扰动其原状结构。

(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当相邻建(构)筑物间距较近时,一般应先施工较深的基础,以防基坑开挖较快破坏已建基础的地基。当建(构)筑物各部分荷载相差较大时,一般应施工重、高部分,后施工轻、低部分。

3.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一旦出现裂缝就不容易根治;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应针对成因,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设计施工及使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结构安全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科]

【参考文献】

上一篇:财大定向协议书下一篇:学会宽容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