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爱上阅读”家长会发言稿(共6篇)
1.“和孩子一起爱上阅读”家长会发言稿 篇一
怎么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会上的发言
怎么让孩子爱上阅读
——家长会上的发言
很多家长都很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可是效果却常常不够明显。有的孩子基本不看书,有的孩子只爱看他们想看的书,或者说是家长不想让他们看的书,比如家长们只想让孩子看所谓有意义的书籍,而魔幻或者穿越小说则是严格禁止的。
炫宝的读书目录算得上是大多数家长满意的,在家里看国际大奖小说,在学校里看儿童文学和读者等,知识面也算是比较宽广,还有点小幽默,所以我很荣幸的因为她的努力得以在这里为大家分享家长心得。
我想说的第一点是关于阅读的理解。很多家长觉得只有看书才是阅读,但是在我们家里,我们认为,只要是有信息量的获取的文字阅览,就是阅读,读小说读历史是阅读,在网上查一篇介绍资料也是。比如有一天,我跟她回家的路上,我开了个玩笑说“狗改不了吃屎”,然后她问我,狗为什么要吃屎?我答不出来,然后她当即查手机,把狗吃屎的缘由从生理学到遗传学都弄的清清楚楚。一段几百字的文章,我觉得这也是阅读,因为这种文字的获取增强了她的理解能力和知识面。
我想分享的第二点是不要强迫孩子阅读。所有的爱好一定是给人带来快乐的。有的孩子爱静,很容易就可以坐下来读很多书,可是有的孩子爱动,理解能力也不够深刻,看到长篇文章就心里发烦,如果家长在旁边坐着硬要孩子看书,孩子看不进去,自然也不可能获得阅读的乐趣,当然就不可能爱上阅读。所以,我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文字和韵律之美,先让孩子能够安心的坐下来,眼睛看到书上去。
第三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就是不要让孩子每读书必有思想总结。阅读是需要用心体会,但是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都决定着每个人看书所领悟的东西不一样,如果每次看书都要谈出个一二三,孩子就会觉得阅读是件苦差事,而如果他们领悟不到我们需要的东西,也会给他们带来失败感。再就是孩子如果带着总结的目的去阅读,就会将文字片段化,每碰到一段好的文字就会摘抄下来,最终只注意文字的技巧,反而少了对内涵和架构的把握。
第四点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不要规定孩子看什么书,每个阶段,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要求区别是非常大的。有一段时间,他们会感兴趣自然科学,甚至通过小小的阅读分享在家里做科学实验,有一段时间,他们可能因为看一个穿越剧去追踪历史的本来面目,而又有一段时间,他们可能会因为要出去旅游,想知道当地有什么好吃的,而去翻一本地理杂志把当地人文风俗都了解个清清楚楚。炫宝这段时间迷上了推理小说,我算了算她的时间,每周在家里都要培优两个半天,还有家庭作业,几乎也没有什么自由玩耍的时间,所以她说她喜欢推理,我就告诉她我原来看过的推理小说有哪些,甚至还专门给她买了一套《狄公案》,让她如果想看就看个够。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作为家长,不能够把阅读作为一件很功利的事情来对待。如果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作文大赛获奖或者写作文的时候脑子里能浮现出过去看过的好词好句,我觉得这种阅读一定是失败而且孩子永远也不可能爱上阅读。在我和炫宝看来,阅读应该是一件很美好和很浪漫的事情,可以在冬天午后的阳台上进行,也可以坐在地板上,可以躺着歪着,用最舒服的姿势,因为阅读的本源就是关乎个人修养,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变成有胸襟有文化的人。
谢谢大家!
2.“和孩子一起爱上阅读”家长会发言稿 篇二
我从小就喜欢阅读,开始是连环画,后来是《儿童时代》《小学生作文》等刊物,再后来是各种“大部头”。因为喜欢阅读,我考大学时选择了南昌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新闻单位工作。我妻子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也是一个“书迷”。在儿子光羽小时候,我和妻子便在参考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引导他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如今,光羽已经成为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五中学一名喜爱阅读、品学兼优的初三学生。他曾在题为《沉醉在书的世界里》的考试作文中写道:“书是知识的源泉,智慧的宝藏。多读书可以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智慧……我经常沉醉在书的世界里,我喜欢读书。”
幼儿时光:听朗诵“被动阅读”
光羽是2001年12月出生的,五六个月大时,我和妻子就开始读一些唐诗给他听。常读的有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孟浩然的《春晓》、柳宗元的《江雪》等经典古诗词和《唐诗一百首(幼儿版)》。在我和妻子抑扬顿挫地朗读时,他一般都很安静,有时会笑一笑。光羽那时应该什么都听不懂吧,我们只是希望他的耳朵听见并熟悉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声音,想在他心里先播下一颗阅读的种子。
后来,光羽会说话了,我们就教他“念”唐诗和儿歌。起初,我们也没有特意教他“念”。有一天晚上,光羽自顾自地在客厅的地板上玩耍,我一边照看他一边朗读儿歌。当我读出“河边有棵弯弯柳”时,光羽突然接上一句“柳下有头小黄牛”。我读出“小妞用心画小牛”后,他又快速地接上“送给她的好朋友”。光羽的表现令我和妻子惊喜不已,此后,我们就有意识地教他朗读唐诗和儿歌。我们并不要求他背诵什么,只让他跟着朗读。他有时会很认真地读,有时又漫不经心,我们都随他。他好像对朗朗上口的唐诗更感兴趣,偶尔会倒拿着《唐诗一百首》摇头晃脑地“读”。
在教光羽朗读唐诗和儿歌的同时,我和妻子开始讲故事给他听,买了一大堆《365夜故事》《睡前好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之类的书。故事对小孩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每晚的睡前故事逐渐成为光羽的“催眠曲”,《小猪盖房子》《爱迪生救妈妈》《孔融让梨》等都是他最爱听的故事。特别是讲述小朋友交往风波的故事《小路上的画》,他百听不厌:“萨沙画画棒极了,大家都叫他小画家。不过,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张萨沙的画,可难了……”光羽每次听完都会和我们说他要当友善的“卡佳”,不当骄傲的“萨沙”。
故事让光羽明白了一些浅显的道理,唐诗和儿歌让光羽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也让他对书刊产生了兴趣。光羽入幼儿园后,我们让他看《幼儿画报》《大灰狼》等一些图文并茂的幼儿读物,并学着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他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喜欢看书。
小学时光:主动阅读成习惯
读小学一年级时,为了引导光羽阅读篇幅更长的文章,增加阅读量,我和妻子开始读长篇童话小说《小鹿斑比》给他听。《小鹿斑比》是一部表达爱与温馨的童话,善良、勇敢、聪明的斑比深深地吸引了光羽,使得他想主动阅读这本书。后来,我们读了《皮皮鲁历险记》《舒克贝塔传》《爱丽丝梦游奇境》《海底两万里》等书给光羽听,更引起他的阅读兴趣。
大概从读小学二年级开始,光羽会主动找书看。家里有的各种书,他都会找来看,还会跟我们去书店买书,去图书馆借书。当地图书馆推出少儿阅览室后,我专门给他办了一本借书证,他隔段时间就去借本喜欢的书。《小鹿斑比》《淘气包马小跳》《绿野仙踪》《昆虫记》《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等一本本书,陪光羽度过了一段又一段闲暇时光。有的书,他会反反复复地读。在我们的印象中,光羽好像很少有觉得无聊的时候,因为他有最好的伙伴——书籍。他可以和书籍结伴去大海航行,去森林探险,去远古寻宝,去未来遨游。他在书的世界里东游西逛,体味多姿多彩的生活,其乐无穷。
光羽升入三年级后,我们又引导他读长篇小说,最初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这部小说有四本,讲述了以倚天剑和屠龙刀为主线的曲折离奇的江湖故事,少年张无忌因缘际会练就一身武功成为盖世英豪,吸引光羽一章一章地看下去。后来,他把《金庸全集》基本看完了,又陆陆续续看了《笑猫日记》《哈利波特》《猫武士》等大部头著作。其间,发生了一起“窃读”事件,让我们来看看光羽五年级刚开学时的记述吧:
“那是一个下午,我生病了,在家里卧床休息。突然,门被打开了,我妈妈走了进来,她抱着一箱书。我一看有12本呢,上面都写着‘猫武士’三个大字。我想这就是妈妈说要给我买的《猫武士》吧,便拿起了一本来看。妈妈却说:‘看什么看!现在都生病了还看,快回到床上休息!这书虽然是买给你看的,但是你现在不能看!’我央求说:‘妈妈,让我看一会儿吧!’妈妈断然拒绝:‘说了不行就是不行,快休息,不然感冒加重了怎么办?’我没有办法,只好乖乖地休息,妈妈离开了我的房间。我转念一想,妈妈不让我看,我可以偷偷地看呀。于是,我拿起《猫武士之午夜追踪》看了起来。啊,故事既精彩又有趣。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我仍然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突然,我感到眼前有个影子,抬起头一看,妈妈正盯着我,说:‘说了不能看,你偏偏要看,是不是想让我把书没收?’我只好把书放下。妈妈出去后不久,我忍不住又拿起书‘奋斗’起来。谢天谢地,没有被发现,不过我有一种‘负罪感’……”
当然,在鼓励光羽读长篇小说的同时,我和妻子也要求他多读精短文学和学生作文,还要读一些社科类图书。长期大量的阅读,使光羽积累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光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初中时光:“选择性阅读”看名著
上初中后,虽然光羽学业更繁重了,但还是保持了阅读的习惯。我对他说,你是初中生了,应该开始“选择性阅读”,不但要边阅读边思考,还要提高阅读品位,多读历经时间考验仍被奉为经典的书籍。
光羽读书因此更有选择性,陆续读了一些名著,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以及《鲁迅散文集》等。不同的中外名著,让光羽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感受了不同的精神力量。有一次考试结束后回来,光羽找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闷声不响地看起来。我猜他可能是考得不够好,情绪比较低落,想从保尔·柯察金身上寻找力量吧。
有一段时间,光羽迷上了《孙子兵法》,甚至背出了第一篇《始计篇》。他说,要通过背诵不容易懂的文章提高背诵能力。不过,他这项计划并没有持续太久,我和妻子也没批评他。他想读就读,不想读我们也不强求。
现在,即使初三面临中考,他也会忙里偷闲看看课外书。有时看得入迷,我和妻子叫他吃饭也迟迟未动。我们以前一般不限制光羽的阅读时间,在他读初三后却有所限制,毕竟此时不能再把太多时间耗在课外阅读上。每天看一会儿课外书,让他解解馋即可。为此,我教了他“快读法”:拿到一本书先看目录,然后快速浏览,觉得没有多大价值的书就可以放在一边,对于喜欢的书,可以等到假期再慢慢欣赏。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有益,我很庆幸光羽爱上阅读,让成长的岁月变得五彩缤纷。
(图片由作者提供)
3.“和孩子一起爱上阅读”家长会发言稿 篇三
我们的女儿叫周x,今年8岁了,上小学二年级。在老师眼里是一个聪明、好学、听话的好学生;在亲戚朋友眼里是一个乖巧、懂事、多才多艺的好孩子;在她的小伙伴眼里是一个细心、开朗、快乐的小女孩;在我们的眼里是一个任性、倔强的小公主。
我曾经问她的班主任张老师:为什么周颖在学校和外面朋友面前表现得很好,大家都夸她很不错,在家里却很任性呢?我们也在思考,从她上学到现在这几年我们怎样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的,原来我们一直在坚持对待孩子教育的一种方式。那就是我们在平时晚上基本会有一个人监督引导孩子的作业学习;在周末鼓励她和朋友的孩子一起去玩,在与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发生了争吵时,我们会不管她让她们自己解决,过后会与她一起分析争吵的原因,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她很喜欢学习舞蹈,参加过各种比赛,遇到各种她认为不公平的事情,会抱怨,我们每一次都会告诉她:你已经表现得很好,要取得好的成绩,不但要自己做好,团队合作非常重要,每一个人都是团队的主角。在生活中、在学习上我们不放过可以给她表扬、肯定她的机会,让她在表扬中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步和自信,而且对她的行为起到引导作用。
我们一切努力教育,目的就是希望她长大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的人。
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大家好!
我是二(3)班水x的家长,非常荣幸张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聊聊孩子在家里学习的一些情况。我们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孩子一般就是:周一至周四每天放学回家后先做作业。孩子小,容易坐不住,我就一边做事一边时不时提醒一下。写字姿势啊,做作业的进度啊,作业的对和错。数学作业做的对的就及时给予表扬,错的就提示一下,要是孩子还不明白,就给她耐心的讲解,讲完后就装糊涂,让孩子讲给自己听,来加深孩子对这种题型的掌握。做完后让孩子自己认真检查改正。英语作业完全就是换位,我做学生,孩子做老师,孩子不懂的就听录音。让这个小老师有足够的兴趣学习英语。语文作业孩子先独立完成抄写的,我再给她报听写的,她再完成读的和预习的作业。最后是复习所有学过的内容。每天的课外阅读孩子是在睡前完成的,两个孩子和我都参与进来,扮演角色,使孩子能更好的理解文章,更加喜欢阅读及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孩子的这种学习习惯每天都如此,周末的作业是在周五晚上完成的。周六.周日呢,带孩子出去玩玩,走近大自然,放松放松。回来再完成日记的作业。孩子现在还小,正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最佳时期,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著名的心理学家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总之,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好孩子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我们每位家长也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培养方式方法,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4.“和孩子一起爱上阅读”家长会发言稿 篇四
不知不觉,孩子已读三年级了,恍然间,觉得孩子真的长大了,我们班的孩子都很优秀,在培养孩子方面,很多家长都很有经验,在这里我也把和孩子相处的一些点滴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从小培养阅读兴趣。我家尚鸿自小喜欢看书、听故事,小时候我们给他订了《婴儿画报》、《幼儿画报》,他不会认字的时候,就指着读给他听,孩子总是眼也不眨的听得津津有味。
二、循序渐进,巩固阅读兴趣,知道他比较喜欢看书,我从他稍微识几个字起,就买来儿童故事书、漫画书让他翻看,他不懂就问,我们也耐心解释,从看漫画书、童话书,到看整套的注音版的小说,如《比尔•盖茨》、《牛顿》、《达尔文》再到看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以及儿童故事小说,如《笑猫日记》、《小灵通漫游世界》等等。我们给孩子办了一个儿童图书馆借书证,并结合观察孩子的兴趣,借阅相关书籍给孩子看,如孩子在电视上看到飞船升空画面、海上世界等画面很认真时,我就借回《宇宙飞船》、《海洋世界》等科普书籍让他看。我们还订了《少年文摘》、《我们爱科学》,孩子每次收到书,都迫不及待地看。他的阅读量逐渐增大,视野面也不断拓宽,兴趣也不断增强,他经常会看完一本书,就兴奋的跑过来,问:“妈妈,您知道中国的面积有多大吗?知道上海的东方明珠和广州塔有多高吗?••••••”孩子的一连串问题,我有很多都答不上来,有时我会装着困惑说:“妈妈不知道,你能告诉我吗?”孩子就会很得意地告诉我答案,这时候他的自信心与荣誉感增强了,然后他又很快地跑去看书了。
三、阅、讲、写相结合,提高语言使用能力。尚鸿喜欢讲故事,他还经常在我做饭时候,跟在我后面给我讲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什么马小跳、李时珍装贼等等。有时候还自己编,我都不知道那些是他从书上看的,还是自己编的。讲的兴趣高了,就想到自己也想写点什么,他看了《笑猫日记》,就想自己也写一本《笑狗日记》,不过只写了一页,看另外一本书,又写另外的内容了。写的时候是随手拿一张纸写的,可能那时候灵感来了吧,过后又忘记了,我们知道,让他现在写也写不出大作,但他的每一次的写作灵感,我们都积极鼓励,我还把草稿整理起来,就想着以后回忆一下童年的点点滴滴吧。真希望他能自己写完一本书,呵呵,可能要等很多年了。
四、家长要做点兴趣方面牺牲,培养孩子学习阅读的气氛。孩子的阅读习惯,我觉得和培养是分不开的,读书的气氛很重要。小孩的自控能力都不是很好,不可能让孩子在房间看书,大人在客厅看电视,孩子听到电视声音,肯定跑出来看电视。我家规定星期一至星期四是不能看电视的,星期五做完作业,可以看,星期六星期天可以看,每次不超过一小时,每天保证半小时至一小时的看书时间。为了能和孩子有共同语言,买一本新书回来,孩子先看,我也看,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这样也能极大地提高孩子的兴趣。我和孩子去逛超市的时候,把孩子安顿在图书区,让孩子坐在地上看书,等我挑完东西,再去找他,一两个小时都没问题,有很多孩子都在那里看书。还有,买书的时候,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自己挑,家长买回来的,小孩未必喜欢看,但是家长应该指导一下,好像我哥哥的孩子,读四年级了,带他去书店,挑的全是漫画书,漫画书不是不可以看,但是不能作为主要的,因为漫画书对写作的帮助不大。
5.“和孩子一起爱上阅读”家长会发言稿 篇五
我们终于见面了。孩子升入四年级已经两个月了,我和孩子们也由开始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和大家呢,多数是只闻其声,只见其文,今天算是见着了。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吧,大家了解了我这个人,也便于以后更好地交流。我工作已经27年了,09年以前在实验小学,从一年级到毕业班,轮回了好几遍。09年调到这所学校,领导安排我教五年级,当时全是转学来的,那个班70名学生,来自18所学校。两年来,孩子们由开始的我行我素,到毕业时的团结难舍,感动了校长,感动了家长,感动了我和同事,更感动着同学们自己。毕业典礼给我留下的冲击,现在想起还是心里发紧。
和大家分享一下当时的部分照片。ppt
送走毕业班后,我本想着再从一年级带个班,领着一帮小不点享受新教育,走过六年差不多就退休了。于是我一个假期里有时间就为教一年级做准备,心理上的准备最充分了。可是开学前一天,校长在审阅我们的排班安排时,提到了我们这个班,因为秦老师这学期不来了,校长就动员我接。我们校长很会做工作,他说:你去带四八吧,多好啊,你送走金海岸小学的首届毕业生,接下来你再送咱金海岸小学的首届亲学生。我不好再坚持,服从安排是我这么多年的习惯了。于是,我毫无心理准备地做了四八班的班主任,于是就有了我和孩子们的相识,有了我们的缘分,今天相聚在这里了。
开学第一天,我用一首诗和孩子们相识,ppt。记得孩子们写给我的话:(“我们和您能在一起上课是缘分,希望您好好珍惜我们之间的缘分,和我们一起快乐地来往。”)
我这人,不喜欢听前任教师说这个孩子好,那个孩子孬,我会用我的眼睛来判断孩子的情况。我对孩子们说,从现在开始,你是全新的,以前的优秀你要继续保持,原来的不足你可以保留也可以修正,就看你想有怎样的发展,想给牛老师一个什么样的印象。于是,有家长反馈:孩子说啊,我要好好努力了,我要做个好学生,让牛老师看看。
所以孩子在我班上,有一点可以请大家放心,就是我会公平对待每一位。做班主任事很杂,很累,但我挺愿意做的。因为我有了27年的习惯,算是积了点经验,得有用武之处。因为我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我希望她的老师是这样的。因为我自学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对儿童成长中的问题有研究的兴趣。更因为,我和孩子们有同理心,我觉得舞弄一班小孩子是很有味道的事情,不愁得慌。现在的我,孩子不在家,父母身体还好,除了做点家务,所有时间基本用在工作上了,孩子的家庭作业、日记、课堂作业全批全改,尽量做到当天的作业当天批完,及时反馈。晚上就是备课,我从不会把上届的教案拿到现在来用,课堂是不能复制的。再是制作晨诵课件,有些家长关注我的博客,基本有个了解。
每周作业小明星,后面专栏里张贴着。ppt出示
还有早读习惯,从到校一直是先聊天,再无聊,趴着、歪着,就像没睡醒,老师不来不会读书,老师来了读也声音很小,就怕累着似的。而周四早上,我到教室的时候,庞晓乐已经领着大家读得很整齐了,一拐走廊就听到朗朗声音,我去一年级听晨诵课,我们的孩子一直读得很认真。还有课间、中午秩序,甄老师说:现在真好,以前被你们吵死了。呵呵,她虽然教数学,我们的孩子对数学不敢马虎,但他们分得清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的权利大小,所以课下、午间的事情你就管不着了。现在,甄老师经常从后门探进头来,赞叹地说:真安静啊!
再说路队,一执勤同事对我说,你们班变化真大啊!我说,从哪出?
她说以前,这班的孩子路队散漫,说话的,打闹的都有,她上学期给咱班带安全教育课,且做路队执勤,有比较呢。这样的话听了真受用。就像你们听到人家夸奖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再把这评价反馈给孩子们,大家的劲头更足了。
我感受到孩子们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举个例子说:ppt。
周三我们班路队执勤,秦旭辰在日记中写道,通过执勤,我明确了,有一个说话就扣一分,如果一个同学引得其他同学说话,那会被扣更多。希望同学们团结起来,为班级争光。
张奥成:周三,有新疆考察团来参观,我给孩子们讲要求,他做完课间操对我说,老师,我今天认真做操了。我说好啊,他说,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想为学校争光啊,新疆客人看看我们金海岸小学的学生多么厉害。孩子们都是向善的,我把这样话讲给他们听,他们都很认同。
罗景元写的是有一天我班一个同学和别班学生打架,周围学生起哄的事情: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亲相爱。如果失
手打伤了身子,是要落下功课的。如果发同学之间有打架现象,我们要马
上上前制止,不要跟着起哄。
董超、罗景元、盛德浩、赵昱博负责楼道内的小书橱,每天课间、午
间都坚守在哪里,边读书变管理,少了书就追着查,保证一本不少。
还有习作,以日记为例,从一开始只有四五篇较像样的,到现在每次有20多篇优秀的了,大多数孩子的篇幅在增长,丁瑜、陈思宇、姜焜、等同学不止是老师布置了才写,还自己主动写,一周写3—4篇。卜小珊在编自己的故事,已经写了几个软皮本了,我怎么发现的呢?中午大家都在静静地读书,我看到刘又豪低着头在看什么,便走过去,他就把一样东西往桌洞里塞,我问什么呀?他拿出来,是卜小珊的一个软皮抄,我拿过来一翻,好家伙,写着小说呢,已经写到第九章了,主人公还都是外国名。这种自由,这种积极性,可得好好保护呀。我是大力表扬、宣传。这几天,我看好几个学生也在写着。这就很喜人。有兴趣就好。
不少家长电话跟我交流,孩子的作文不好,怎么办,很着急。我看孩子的水平,也着急。但光着急不行,得想办法。
降低要求,培养兴趣是第一步。孩子到了三年级开始要习作,就是作
文,其实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但不是孩子一到三年级咯噔就会写了。他需要有方法指导,如如何写人、写景、写动物、写活动等,更需要有生活。因此开始写文,有的写最重要,出错字没关系,写得简短没关系,只要写的是真实的。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说: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掏真话。内心最真实,最有感觉的话,允许讲不准确的话,或者错话。只要是用自己的话来写,就表扬。
这里说出错字没关系,不是说尽着出错,是说在评价孩子作文时,主要看内容。当然遇到不会写的字,问家长,咱不要说,这么简单的字还不会写?自己去,他被你这么一训,再去,等查到了,想写什么来?思路就断了。所以,说帮助孩子,就给他最直接的。不要想着孩子什么都应该会,其实他不会是正常的。通过咱提醒、指点,会了就达到目的了。有一天,我批改练习册,一个孩子把工厂的厂写反了,改错后依然,我说,这不等于没改吗?没想到她伸开右手在比划,我笑了,给她写了个厂,她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这说明这个孩子在学这个字时就曾产生混淆,所以依然易错,错字不在于字简单还是麻烦,就像汉语拼音b d p q iu ui错得还很多。如果我们知道孩子的易错点,进行几次强化记忆就会有效果的。举例自己总混淆“复夏”
还是说作文,一、习作待提高。
改变这一点,我的责任很大。我的想法是,阅读再阅读,增加阅读量。从
日记入手,勤写、勤批、勤交流。我们的日记分享会,效果较好,在有限的时间里大面积欣赏学生的作文,将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展示出来,大
家一起朗读句子和作者的名字。告诉学生,这些句子为什么漂亮、为什么
精彩,这样做,学生不仅知道怎样的句子叫好,叫美,叫有表现力,也感
受到了写作给人带来的骄傲和荣耀。“欣赏”学生的好句子,还有一个重
要原因,有些同学可能一学期都写不出一篇好作文来,然而,一次作文争
取写出一个有意思的句子,却是人人努力一下做得到的。不少作家回忆儿
时的写作,感谢老师的一次不经意的表扬,而不是一次怎样的技巧训练。
欣赏,大面积的欣赏,要放在第一位。每分享一次,下一次在某些同学的日记就会有学来的语句。家长们该做写什么?能指导的指导,有一次部分
孩子参加全市少年儿童书信大赛,我发现好多家长帮助孩子修改稿子很仔
细。不能指导多鼓励人家说鸡蛋里挑骨头,你就挑着哪怕一个词用得好也
要表扬。再就是给孩子创造写作的生活,陪孩子读书,节假日带孩子玩
耍、旅游,给孩子养盆小植物、小动物,甚至泡一把豆子和孩子一起观察
其变化等等。三是会引导孩子反省一天的生活。ppt
二、字词需要巩固。
虽说现在所有孩子错字都在减少,这只能说照抄或听写本册内容。一
如果孩子的字不够美,抓紧练吧。我的一个毕业生,在新营中学
上初一,对写字的重要性有体会了,写了一篇文章给我:ppt 展示部分书写优秀的作业
三、朗读要加强。
我这里不是说读书,是说朗读,就是在家里,每天要听到孩子读书的声
音,哪怕五分钟,哪怕一小段,既可以培养语感,又能提高朗读水平,免
得孩子默不作声,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囫囵吞枣地过去了。我们在班里读课
文就这样,你问预习了?他答预习了,读课文听听,许多就把句子读破
了,“有时候,它扯长了声如怨如诉地叫着。”连续4位学生没有读对。我倡导早上要大声读书,我一直要求学生:一定要大声朗读。你不要吝啬声
音,大声朗读是很神奇的,它有利于开发右脑,因为朗读是在欣赏自己的声音,有利于领悟语感;大声朗读能够刺激人的思考力、理解力,加强记
忆。你们晚上也让孩子读上一段你听听。
如果说,语文学习的这几个方面都算是一个个小点的话,读书是真正的语文学习。那么我重点要说的是孩子的读书。
在讲这个话题之前,我先和大家聊聊学校正在实施的新教育实验。晨诵 午读 暮省 儿童课程。ppt包括开启诗,一般诗歌、生日诵诗等
(与营造书香校园有关)
下面我就来和大家说说读书吧。
首先我要问一个问题,这两个月里,你知道孩子读了几本书吗?再告诉我,昨天你跟孩子一块儿读书了的请举手。昨天我问了一下孩子们,有8位孩子说爸爸或妈妈一起读书了,有的读同一本书,有的孩子读童书,爸爸读杂志,有的孩子和妈妈读不同的童书。我真为这些孩子高兴啊!
如果希望孩子好,我们可做的事情很多,我觉得成为读书型的父母为首要。有人可能说,现在孩子都大了,我现在读有点晚了,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只要你开始!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读书的好处、读书的方法大家都能说出一大堆。但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喜欢读书是咱们得花心思的。其实也很简单,见效最快的方法就是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我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我一定先读过。要让学生喜欢这本书,我就给孩子们讲故事,讲上那么几章节,孩子就顾不得听你讲了,他要自己来读了。
阅读能力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不一定考第一,但各门功课都不会差。
提高学习能力,唯有阅读。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的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孩子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
有个故事叫《花婆婆》。
ppt
讲的是一个小姑娘叫艾莉丝,在海边的房子住下来,爷爷经常抱着她,给她讲故事,讲爷爷在很远的地方旅行的故事。艾莉丝跟爷爷说,我长大了也跟你一样去很远的地方旅行,老了也要在海边住下来。爷爷说很好,但不要忘了,你还要做人生的第三件事。什么事呢?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她答应了爷爷。
艾莉丝长大了,有了工作,然后攒了钱到世界去旅行,然后有一次把背摔伤了。她退休了,就到了海边一所房子里住下来。两件事完成了。她就想,是什么事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
后来她的背伤发作了,躺在床上看到窗外的鲁冰花开了,蓝色紫色粉色的花,那么好看。伤好了,她出去散步,在一个地方看到一片美丽的鲁冰花。她想一定是风和鸟儿,把我花园里的种子带到这里来的。她知道第三件事该做什么了。大家说,她第三件事是做什么?
她邮购了很多很多鲁冰花的种子,在她居住的小镇,凡是她经过的地方,撒呀撒呀,果真长出美丽的鲁冰花,最后人们在花丛中享受到了世界的美丽。大家都叫她“花婆婆”。
让世界变得更美丽,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崇高。她到世界去旅行,老了在海边的房子里住下,不会买不起房子,说明生活的富足和安宁,这时候她的追求是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因为她内心会更加快乐。花婆婆的美丽人生,其实是爷爷在她童年时候播下了种子。童年播下美好的种子,往往决定了孩子一生的追求。
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的心底播下什么种子呢?播下热爱阅读的种子吧。书里有各种营养,孩子在阅读的同时,就在心灵里播下了很多美丽的种子,他的人生就会更加美丽。你们发现没有,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爱书的家庭。
有人说,在影像时代,阅读还重要吗?美国的《朗读手册》讲:“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就越多,你就越聪明,你在校学习的时间就越长,获得的文凭就越多,你受雇工作的时间就越长,一辈子赚的钱就越多。”这在美国是个定律,阅读仍然是今天美国教育的核心。犹太民族是一个优秀民族,产生了许多有影响力的人物,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里德。据说犹太人家中失火,钱财不是最重要要带走的东西,而是书本。一个民族甚至可以没有国土,但是不能没有智慧。据说犹太人家中失火,钱财不是最重要要带走的东西,而是书本。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阅读65本书,我们多少?有人统计每人每年不到五本书。你想想,一个读5本书的民族,怎么跟读50本、60本书的民族去竞争呢?全世界犹太人多少你知道吗?3千万!犹太人创造的财富和奇迹,令人惊叹。近代这一两百年的历史,犹太人几乎影响了全世界人的思想。所以,我们得想方设法鼓励孩子读书。不会阅读,应用题都读不懂,数学怎么能够好?所以要提高学习能力,唯有阅读阅读再阅读。
再说个故事:
一个晚上,月亮很大。小熊从黑板上跳下来了,它要来帮助安安。小熊画了很多飞船的零件,拿到窗户外面去组装,然后他们要飞了。安安问爸爸,月亮上好像很好玩呢,我们可以去那里吗?我来问问这位爸爸好不好?如果你的儿子说,爸爸,我很想去月亮上玩呢,你怎么回答他?
阿姆斯特朗(美国航天员,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的妈妈。一次下大雨,顽皮的儿子跑到后院蹦蹦跳跳疯玩起来。妈妈问:“你在干嘛?”“我要跳到月亮上去。”“那你别忘了回家吃晚饭啊。”阿姆斯特朗从太空舱出来,就对记者说,我想回家吃晚饭了。这就是智慧的妈妈,没有扼杀儿子的梦想。
其实大人完全可以用童话的方式应对孩子的奇思妙想。有一本书叫《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这小孩叫南美英,韩国人。她从小喜欢看故事书,妈妈说,光读故事书长大了你干什么,喝西北风呀?有一个小精灵说你可以许一个愿,我帮你实现一个愿望。她说愿望就是长大了我不需要挖土啊织布啊,光读书就行了。
后来她长大了,成了一个作家和儿童教育家。所以从小培养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孩子的阅读量越大,想象力越丰富,千万不要扼杀孩子可贵的童心、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要说你这不行,那不行。父母不要把孩子的一切都决定了,那叫做被安排,被人生,孩子是不快乐的。
引领孩子进入书的世界
我发现,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阅读的,所以要老师、父母的引领就很重要。在家里怎么做呢?让家里面满眼是书,随手可得。比如有一本书叫做《我讨厌书》,家里堆满了书,可是她讨厌书,有一天爸爸妈妈上班去了,她和小猫在家,小猫是她的心爱,小猫爬到厚厚一摞书上面,哗哗地书全倒了,那么多童话书全部摔在地上。大家放开想,后面发生了什么?
互动
书里面的兔子、大野狼、大象全跑出来了,家里全是动物,有的跳舞,有的啃窗帘。你们别闹了,快回到书里去。她抱起兔子放进一本书。兔子说错了,我不是这本书里面的。怎么办呢,家里闹成这样了,她只好找书,读到了其中一本书,兔子就钻进去了。她开始坐下来读书,没有多会工夫,小动物都回到书里去了。
这时候奇迹发生了,小女孩爱读书了。因为原来没有读过,哇,原来书这么有意思呀。她坐在那里痴迷地读着,读到爸爸妈妈下班。爸爸妈妈也愣住了。其实父母想不到,不知道哪一个机缘,孩子就和书建立感情了。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孩子要尽早阅读,父母得是爱书之人。如果家长一有空就坐麻将桌,家长不读书,如何影响孩子呢?
另外,要做的是让家里尽量多放些书,放那些画面生动、故事有趣的书,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客厅里,沙发旁边放些书,餐厅里也放点书,孩子房间放个小书架,还可以放一些书篮,让你希望孩子读的书露出脸来。你不要想,我放了这么多书,他一定要把每一本书读完。你让他自己去选,就像介绍对象一样,他喜欢的就会产生感情来。
还要注意阅读环境,比如放书架的地方,有个很舒服的椅子、小垫子,要让孩子感觉,我们到这里就是要读书了。还可创建一个他私人的小图书馆。读过的书放一起。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图画书、儿童书都是给小孩子看的,现在大人们几乎不再读书了,一是觉得小儿科,再是主要没时间。其实说到底,很是没有把读书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想想看,如果你单位领导请你吃饭,你无论如何也得放下手中的事情赴约吧?因为你觉得很重要。
暑假里,我读了童书书包的20多本了,阅读越觉得有滋味。所以我跟孩子聊起一本她也读过的书来,她就眉飞色舞,非常神气。我们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密码。
以下内容,我在往年的家长会上说过,今天还要说:
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突出表现。永远不要苛责孩子。如果你以为孩子不够聪明,问问自己遗传了什么;如果你以为孩子行为习惯不好,问问自己如何做的榜样。我对自己孩子的期盼: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如此排列,是因为我们知道,具备了前三条,在学习上,孩子自会取得天赋赠与他的最大成就;即便成绩一般,也能在学术之外的领域独当一面,拥有幸福人生。如果前三条欠缺任意一项,学习很难达到应有的高度,即便成绩幸而优秀,作为身心、人格、能力有缺陷的人,是否可以拥有广阔的前途和快乐的人生,也很值得怀疑。如果努力,至少我们能做到前三条──至少我们能让孩子成为热爱书籍、精神生活充分的人。和大家说这些,就是希望咱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多为孩子做些有益的教育。毕竟他们求学的路还很长。
不要指望别人对你的孩子多么好,只有你们两口字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人。咱们不是配合老师管孩子,而是循着自己的目标培养孩子。周弘的赏识教育值得学,虎妈的严厉也有效仿的,但是什么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得自己寻找。
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一个读书的好习惯是最好。
分数赢得的是一时,读书赢得的是一世。
最后,请大家和我一起朗读这句话吧: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黄金和一柜柜的珠宝,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森林从哪里来?一棵棵树。
大树从哪里来?一粒粒种子。
种子从哪里来?一个个果实。
果实从哪里来?一朵朵花。
人类是根,母语是花。
家是根,童心是花。
童心是根,未来是花。
让我们都来做一件让花儿怒放的事情吧!
谢谢大家!
(后记:有些话想到了,可没说到。如果有开会的家长们看到了,请理解。)
6.家长学校讲座读本和孩子一起成长 篇六
——和孩子一起成长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重保轻教、重智轻德等片面教育导向,教育行为表现出过分保护、过度干涉、过高期望。家长们不遗余力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购买大量课外书籍和辅导材料,聘请家教,送孩子上各类学习班,把学校教育延伸到了家庭中。家长们看重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排名,并且对孩子学习标准普遍要求过高,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南京市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接受心理咨询的中小学生,因与父母相处以及学习、考试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占60%以上。天津一中学的《关于中学生劳动现状与教育对策的调查报告》表明,70%的学生一天在家帮助父母干活仅占半小时左右,一些七年级年级的学生甚至不会用墩布。河北省有关部门一份《关于农村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与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家长在帮助孩子成长态度上,存在比较严重的误区,选择“讲道理,让孩子明白家长苦心”的占82%,选择“为了让孩子学习,尽量不让孩子做家务、干农活”的占27%。带着父母血汗钱上大学的孩子不了解农民生活。片面的家庭教育的结果是孩子智力发育良好,但却自私自利、目空一切、缺乏自信心与责任感,从而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习———内在财富》中,对“学会做人”有这样一段阐述:“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是借助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立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人的成长是一个智力、非智力因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品质。国家督学周德藩认为,教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 核心,要通过家长的言传与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努力教育培养孩子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的甚至危害社会的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应做到身体力行。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说是说,做是做,言行不一,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同时,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几乎都是在家庭中诞生的,从家庭中获得生命,在家庭环境中得到最初的也是给他生命打上烙印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意志、品质、情操、爱好乃至人生观、世界观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的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的重视,如 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也引起了广大家长的关注。家庭教育有哪些误区呢?
一、重智轻德,造成孩子畸形发展
现在是中学生家长的这一代人,生在幸福的年代,长在**的年代,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一位年轻的妈妈曾说过:“我刚上学,‘文革’就开始了,我只会写大批判稿,背语录,文化课没学多少。工作以后,补了初中补高中,为取得文凭,又去奔大学,真是苦死了。我可不能让孩子像我那样。”
和这名家长一样,我们许多父母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种十分强烈的补偿心理——自己童年失去的,要让自己的孩子得到;自己中学时没有学到的,一定要让孩子学到;自己上山下乡吃苦,不愿让孩子再吃苦。为了孩子出人头地,聘请家庭教师为孩子补课,购买各种课外资料让孩子看;为了孩子成名成家,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不是让孩子练钢琴,就是让孩子学画画。许多家长把精力倾注在孩子智育上,对品德教育却认识不足,要求不严,甚至对孩子的错误和不良习惯姑息迁就,任其自然。这必然会造成孩子胸无大志、是非不辨、缺乏教养、惟我独尊等坏习惯。这样的“一手硬”、“一手软”教育,必然造成孩子的畸形发展。生活中许多触目惊心的事例发人深省:北京一位女中学生,因考试不好,心理极为恐惧,无奈中跳楼自杀,早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南京一位大学生,父母都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一心让这惟一的孩子出国深造,从小学到大学,天天看着儿子学,逼着儿子学,儿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忍无可忍,就在过22岁生日那天,用皮带勒死了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一名在家长和老师跟前表现不错的九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却热衷于加入“朋友”集团,参与盗窃活动,被公安部门依法收审。事后,家长和教师都感到震惊。类似的例子还可举出一些。铁的事实和血的教训告诫人们,在重视孩子智育的同时,要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二、缺乏情感,扩大了家庭代际距离
中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特点。许多家长虽然整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并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有时不掌握情况,说些警示的话语,孩子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引不起重视;有时发觉孩子有些不对头,却从孩子嘴里得不到实情,常常是干着急没办法。有时家长说得多了引起孩子的反感,家长也就不理不问,听之任之。这样,父母与孩子的代际鸿沟越来越深,距离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面对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巨大压力,一些秉性要强的孩子表现为加倍努力——取得好成绩——获得赞扬,在一片赞扬声中,“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学习好”的烙印便深深地刻在孩子的心里,而虚荣心和变态的自尊心也随之不断膨胀。对于另一类孩子,由于家长设定的目标使他失去了个人发展的余地,便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于离家出走,或走上绝路。
据报载,郑州市一个年仅18岁的中学生用非常残忍的手段杀死了自己的同桌,而理由只是这个同桌使他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这位学生性格内向且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惟一能开启心扉的伙伴是一本又一本日记。生活中,父母、教师只注意孩子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缺乏心灵的交流,缺乏情感教育。为了让孩子抓紧时间念书,父母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套房子让他独住,这就把他推向了更加孤独的境地。由于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他做出了傻事,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学生处于特殊的心理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往往看问题理想化,心理承受能力弱,经受不住挫折和打击。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更需要沟通。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给予他们生活和学业之外的精神上的关怀,教育他们正确认识挫折,给他们倾诉烦恼和宣泄积郁的机 会,帮助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棍棒高压,导致了孩子粗野无礼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古训仍在左右着不少家长。孩子考试成绩差、违反家规校纪、任性不听话,都可能遭到训斥、谩骂甚或痛打。据一所学校对八年级年级一个班的调查,因考试成绩不好在家挨过打的学生占75%以上。棍棒高压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粗暴、封建专横的教育手段是家长不懂教育的表现。高压政策会带来负效应,例如有些孩子在家被父母打,在外面打别人,以强凌弱。家长经常打骂孩子,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会导致逆反心理,不利孩子的健康成长。棍棒、高压、斥责、谩骂教育下的孩子,要么成为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惊弓之鸟;要么成为乖张暴戾、欺凌弱小的害群之马。“好心”获得的只能是难堪酸涩的回报。
一位身为处级干部的家长平时公务缠身,无时间教育孩子,孩子平时迟到旷课,打电子游戏、进网吧上网,上学时背上书包到教室转一圈,然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放学后背上书包回家,家长一点儿也没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日复一日,孩子旷课累计超过了一定节数,学校要进行处分,叫来了家长,家长大吃一惊。回到家对孩子使用“家法”,打得孩子低了头,认了罪;表面上看这场**平息了,孩子也不敢旷课了。可孩子的思想问题并没有解决。在到校后的几周内,连续参与五起打架事件。孩子害怕学校处分,更害怕家长的斥责、毒打,偷偷离家出走„„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并纠正错误,但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动辄训斥、嘲讽、鞭笞,不仅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时反而造成孩子的逆反情绪,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家长对孩子要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一方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可迁就,对孩子的一切不合理要求坚决抵制;另一方面要严中有情,注意场合,讲究方法。
四、金钱刺激,助长孩子的高消费 奖赏运用得当,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激励机制,但不可过多过滥,要有“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有的父母把企业管理的办法搬到了家庭教育之中,如父亲对子女宣布了规矩:给家里拉一次煤,发给两元钱,买一次面发给一元钱等。而且立即兑现,决不拖欠。有的家长为了鼓励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发钱奖励。有的家庭,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有的家长没工夫教育孩子,于是尽量满足孩子花钱的欲望。
一位父亲每天开车接送儿子上学,每周末带上儿子出入高档餐厅和歌舞厅,孩子点什么,父亲满足什么。为了体验“潇洒人生’’的感觉,儿子学会了吸烟、喝酒,学会了向服务小姐付小费。当儿子单独出入歌舞厅的时候,这位中学生已成为舞场老手,至于中学生行为规范,至于学业成绩,全被抛在了脑后。家长把对孩子的“奖赏”变成“贿赂”,把父母子女关系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金钱雇佣关系,不仅助长了孩子高消费的风气,还容易造成一种错误导向:让孩子为钱而学习,为钱而生活,在其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切向钱看”的种子,最终酿成了学习和生活的苦酒,其结果是家长没有想到的。
五、溺爱包办,养成孩子的依赖思想
爱孩子是人之天性,但爱必须得法、恰到好处。然而现在随着独生子女增多,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小皇帝”、“小太阳”、小公主”。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都成了他们奴仆,一切围着“太阳’’转。随着孩子进入中学,许多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干,可许多家长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溺爱包办导致许多中学生缺乏劳动观念,不愿参加公益劳动,生活中事事依赖父母,不懂得关心照顾别人。
一位家长向老师诉说了他的苦恼。他的儿子开始(幼时)可爱,尔后(7—15岁)可恼,现在是可恨!从小到上中学,他对儿子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什么都满足孩子,什么都依着孩子,孩子终于由厌学厌老师发展到厌家厌父母,以至于在外面打打闹闹、偷偷摸摸,最后被判了 劳教。夫妻俩悔恨不已。
现在,社会上不少家长感喟“我怎么付出得越多却收获得越少”。他们宁可刻薄自己,也要让孩子每天能吃上鱼肉禽蛋、水果点心,让孩子穿得体体面面。结果怎样?这些生活上受到父母无微不至关怀爱护的孩子根本不敬重父母。一名女中学生曾公开说:“我的父母是我最忠实的保姆,但却不配做我最崇拜最敬重的人!”一位中学生家长诉苦道:她哪怕病得躺倒了还得撑着下床做好饭,给上晚自习的儿子送去。可她病得几天不吃不喝,儿子连问都没问她一声!这事怨谁呢?溺爱,包办代替,究竟带来了什么?带来了孩子的无情与懒惰,也带来了父母的悲哀和失望!
六、言行不一,降低了家庭教育的可信度
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学校教育,更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美国曾做过一次调查。在问到中小学生“你最敬佩的人是谁”时,很多男孩子的回答是“父亲”,很多女孩子的回答是“母亲”。我国也搞过类似的调查,很少有人在答卷上提到父母是自己最敬佩的人。
这是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言行不一,形象不佳。一些年轻父母,上班时十分繁忙,十分辛苦。而一回到家,便只想着自己的休闲娱乐,全然不顾在一旁写作业的孩子。难怪不少孩子只看到父母“吃喝玩乐”的一面,形成了“享乐至上”的人生哲学,不想学习,不思奋斗。这一切,能都怨孩子吗? 许多家长都承认,现在社会上“最忙最累的是孩子”。成年人每周可以休息两天,可是不少孩子连一天也休息不了。繁忙中的孩子,看到有些父母清闲自在,心理便很感不平:“凭什么让我念书,他们在一边看电视、玩麻将?”劳累一天或心情不佳的父母,为了孩子,请你回家振作精神。你若想让孩子做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做什么样的人;你若要求孩子怎么做,自己就首先那么做。只有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信度。“孩子需要榜样甚于批评。”孩子的目光像永不休息的雷达,不停地注 视着大人的言行举止,模仿着大人的习惯行为。家长应走出形象误区,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祖国的明天。每一个家庭都担负着培养教育祖国下一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有出息、有作为的人,有各种条件、因素和方式的影响,但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家长自身的表率作用。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那么这个家庭就是一个幸福的、有希望的家庭。如果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安定、祥和,充满朝气。
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民族的希望,让我们所有的中学生家长携起手来,共同构筑家庭心理教育的系统工程,不断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高素质的、高水平的一代新人!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参与日后的社会竞争,迎接时代的挑战!
家校教育合力形成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学会与老师沟通交流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职业责任,而履行家长的教育管理职责也是每位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家长必须为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做一准确定位,从而形成学校教育的合力。家长要学会与老师沟通交流。目前到校家长主要是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后被邀请来校,可能出于为难、愧疚、羞于见老师多种因素,很少有家长主动到校了解学生情况其实您完全可以抽出时间主动到校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这与等学生出现问题后,带有被动和怵头的情绪与老师交流的效果大不相同。和老师交流要在真诚、信任的感情中进行,坦诚地接受老师意见,细致的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时将学生在家情况真实的反映给老师,以便与老师制定客观的教育措施。敷衍行事、掩掩盖盖,甚至帮孩子找借口只会贻误孩子的教育。
二、在学生面前尊重教师
我们期待您对老师提出合理化建议,更欢迎您坐下来和老师一道制定适应学生的教育策略。但在学生面前流露对老师的不满,只能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消极对老师的态度,弱化教育效果。在孩子面前,应表达对教师的理解、关心、支持和感谢,才能让学生接受老师的指导。“跟这样的老师上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老师说他的吧,就按我说的做”等消极言行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信任度,“亲其师,信其道”要让每个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三、做学校制度的遵守者
虽然家长不是学校制度的受约束者,但家长言行极大程度影响学生对学校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因此家长必须熟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和学生一起依章而循。要知道中学时期正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一个人具备良好习惯和素养是受用一生的,而有些家长恰恰忽视了只一点,认为学校的一些制度过于繁杂,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淡化了制度的遵守。有些家长明明知道学校不允许带手机,却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殊不知学生把手机极少用于和家长沟通,而是和其他学生传信息,打无聊电话,不健康信息也时常扰乱学生的正常学习,甚至不分课上课下,影响了听课。学校发现手机没收后,归还给家长,但几天后便又回到学生手中,重新带进校园。其实校园里有电话供学生和家长沟通,校讯通也已经成为家校沟通便利的桥梁。
四、不要因工作繁忙,贻误孩子的管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但孩子的教育与管理永远是我们做家长不可推卸和怠慢的责任。一些家长因为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管理和教育,甚至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时间长久之后,一方面会疏远与孩子的感情,另一方面会因缺失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而不是滞后力 现在社会上流传有这样的说法,5+2=0,及五天学校教育和两天的校外教育,效果回归为零。其中就暴露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而不应该滞后学校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家长应该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促进学校教育效果的生成。八年级学生参加为其10天的劳动社会实践,这对学生的生活能力、实践能力都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但个别家长没有正确认识活动的意义,让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都得不到锻炼。这不是溺爱,而是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机会。从11月份,开展了全国性的体育运动。我们学校召开学生动员会,让学生认识到跑步既是锻炼身体技能的健身运动,也是培养集体观念和文明习惯的锻炼身体。而有些家长在学生为难情绪的影响下,为学生虚开假条,逃避一生受益的锻炼机会。
五、帮助孩子“培养一种习惯,收获一种美德”
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人一辈子。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孩子的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凡是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往往学习习惯都不好。事实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却贻害无穷。
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就多一份成功的机遇.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父亲在孩子成长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由于激烈的生存竞争,大多数家庭中的父亲忙于工作,在职场上全力打拼,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出现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这不仅有碍于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更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因而,近几年来,在家庭教育研究领域,“父性教育” 越来越受重视。父性教育即对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特征的家庭教育。专家呼吁,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不可缺失的父爱
父亲在孩子眼里代表着无穷的力量与强大的依靠。父亲角色的弱化和缺失,或多或少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如果父亲淡出对子女成长的关心和指导,不注意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是危害极大的。
父亲带孩子的好处
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戏伙伴,也是儿童积极情感的满足者。父亲会更多地与孩子玩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而不像母亲那样与孩子做一些传统、安静、缺少变化的游戏。所以,孩子更喜欢与父亲玩。研究表明,有自由选择游戏对象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把父亲作为第一游戏伙伴来选择。
父爱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自主、坚毅、勇敢、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富有进取心、合作、热情、外向、开朗、大方、宽厚等个性特征。孩子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中,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父爱,模仿、学习父亲的言谈举止;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个性特征,尤其是对男孩要求更为严格。正常的父爱能促进儿童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男孩能模仿、学习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如果男孩缺乏“父爱”或与父亲交往过少,容易导致“女性化”倾向。对女孩来说,通过对父母性格特征的识别,会更加强化自己的性别意识,掌握性别角色标准。国外一些研究发现,在随单亲母亲长大的女孩中,成年后往往拒绝做母亲或妻子,在取得满意的两性关系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父爱更易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观察和研究证明,母爱与父爱对儿童的智力影响是有差异的。孩子从母亲那里可以更多地接受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知识。而父亲会给予孩子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父亲通过与孩子共同操作、探索多种形式的活动、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促进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发展。一项追踪研究发现,凡与父亲在一起交往机会多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更高,尤其男孩更是如此。由此可见,“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是一种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现象,应引起我们家长的警惕。父亲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多给孩子一些父爱。当然,对于单亲家庭来说,应尽可能地消除“没有父亲”对孩子的不利影响,母亲尽可能地要“母代父职”,与孩子多做一些男性常做的活动。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请家庭中的其他男子,如爷爷、叔叔、外公或舅舅等尽一份“男子影响”的责任,给孩子一些“父爱”,防止教育可能出现的片面性。
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父亲意识到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与母亲同等重要、不可取代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用自己在人格品质、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优势对孩子的成长施加积极的影响,把母亲生活领域之外的东西尽可能地展示在孩子面前,并成为孩子探索新领域的向导和力量源泉。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每个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都会对孩子的未来有种种的设想,希望他们能够成材,能拥有美好的人生,辉煌的事业„„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是否能做到一直陪着孩子成长呢?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母亲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母亲对孩子的影响要多于父亲,称职的母亲应该做到精心、静心、耐心的教育孩子。
母亲,是人类的本源,也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孩子在胎儿没有出生的时候,不仅仅开始吸收母亲体内的营养,也开始吸收了母亲的精神,一个优秀的母亲,在这个时期就会开始修为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修养,让孩子有个美好的起点。言传身教是非常的重要,如果家中有个温柔而又善解人意的母亲,更能体现家的温馨,家不仅仅是孩子吃饱穿暖的地方,更是孩子心灵的栖息地,当孩子出生开始成长的时候,母亲就应该开始静心的教育孩子,引领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从零岁开始,各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当孩子的母亲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孩子永远的支柱,静心教育孩子能发现孩子的细微变化及生活细节,不要以一个家长的姿态高高在上,或者是用粗暴简单的方法管教孩子,那么孩子会疏远家长。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既不能望子成龙心切,用高压的手段迫使孩子学习,也不能溺爱娇纵孩子,任其成长。惟有静心的与孩子相处,做孩子亲密的朋友,才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及优点,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倾向,静心的做到及时疏导,防微杜渐。当孩子渐渐长大的时候,母亲更要以一个女人细腻的心静心观察孩子的成长变化,做孩子永远的朋友,深入孩子的心灵,与孩子经常沟通交流,同时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全方位的教育好孩子。
有些母亲整天沉迷在麻将中或网络里,却时常责骂孩子学习成绩怎 么下降了,作业为什么没有完成,而有些母亲因为忙于自己的事业,没有太多的精力管教孩子,使孩子在成长中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当孩子变得叛逆、早恋、逃学上网等不良现象的时候,家长就开始苦恼了,抱怨孩子不听话,埋怨学校风气不好,教学制度有问题等等,而不去检查自己的行为,孩子出现了不良现象,一定是教子方法出了问题,而不是孩子本身有问题,对待孩子既不能严厉,也不能放纵,在要求孩子做好一切的时候,家长也要反观自己的行为,因为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性格、品德发展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语说的好:“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的素质,包括知识、品德、修养、才能,就像一个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的越厚实越丰富,孩子的成长爆发力就越强烈。
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永无止境,但我认为,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确实非常的重要,面对孩子,母亲要做的事情有许多,但是母亲一定要牵引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用静心的方法教育孩子,做到经常阅读书籍,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和一种美好的习惯,并且培养孩子也要爱好阅读,读书,不仅仅是拥有一份宁静,还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智慧,提升内涵,沉淀心志,母亲在阅读中时时清醒,步步睿智,在静心修养中洗涤自己的心灵,同时也美化孩子的心灵,告诉孩子,比黄金更重要的永远是知识,而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一个有着自己精神追求的母亲,是不会让自己的心志枯萎,不会让自己的才智变为薄弱,始终会让自己保持平静平和的心态,这样的母亲才能成为孩子精神上的良师益友,修养静心不但能改变自己,也可以改变孩子,在生活中对孩子实施静心教育,可以修正孩子的行为,涵养孩子的心性,通过静心体验,讲述故事,精心静心等教育方法,让孩子产生内化作用。
松树,不畏严寒酷暑,不怕狂风暴雨,经过数十年的岁月,绿化了贫瘠的山坡,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松的松果永远坚实,种子 散落四方,再植山林,松树与松果,仿佛就是教育的植树与植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大自然的春华秋实,孕育了人文教化与哲理人情,只有静心的人才能看透世情,参透育人的道理。
养是育的物质基础,育是养的目标、导向,做个心平气和乐观向上的母亲,静心的教育孩子,引领孩子一起成长,做孩子一生的良师益友,做孩子一生的贵人。
你会给孩子“剪枝”吗?
对孩子的批评不可没有,也不可滥用。适当的批评是与孩子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也是孩子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种动力。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调皮、闯祸、做错事,对孩子来说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他们正是在纠正一个个失误甚至错误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我们对此表现出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失误甚至错误,你会采取怎样的态度?来看看这个几乎每家都发生过的场景,你是怎样应对的。
父母的慧眼就在于,能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行为中闪光的亮点,特别是当他出于美好的动因时。应该说,在这种孩子去积极探索和实践心中美好想法的时刻,预防错误的发生大过发生后的批评,特别在这种错误的发生是可预见的时候。
当然,最到位的做法是日常生活中主动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主动施教,先期避免错误的发生,降低孩子被批评的概率。但无论如何,当批评不可避免时,父母们一定深谙鼓励式批评之道,毕竟,对于这么小的幼儿来说,也实在没有什么罪大恶极的错误需要我们去严阵以待。
批评孩子“尊重”在先
孩子虽小,自尊心却不比成人弱。父母一句话说重了,外向的孩子会立刻把不高兴写在脸上,还要申辩几句;内向的孩子则会把怨气憋在心里,日久天长容易形成内心强烈的自尊和强烈的自卑。孩子哪里做得不好,父 母当然应及时指出来,不让小毛病发展成大的祸患,但这并不是说一分钟也不能等。既然事情发生了,最好是先解决这件事,而不是先教训孩子,更不是粗暴地责骂孩子。如果是在人多的场合或家里有客人,父母不妨找机会把孩子拉到一边说句悄悄话,或等到客人走了以后再说,避免孩子遭遇下不来台的尴尬。对于那些很有个性的孩子,强硬的态度其结果是两败俱伤,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他会很快理解父母的意图,默认批评,自尊心也不会受伤害。
批评要找适当的时机,其出发点应该是对孩子的关切。粗话、恶语,就像支支毒箭,只能用来反对敌人,不能用以对付孩子,否则只会使他/她产生不满、反怒、仇恨的情绪以及报复的念头,逐渐学会使用消极的态度和方法保护自己。
美国的海姆·金诺特博士将其母亲常用的对付孩子的尖刻语言归纳如下:
漫骂:混蛋、瘪
三、骗子
侮骂:笨蛋、真是个废物、不中用的东西
指责:又淘气了、真是个坏孩子
压制:给我住嘴、你敢不听大人的话
强迫:不许说不行
威胁:你敢不听我的话,我再也不管你了
挖苦:亏你想得出这种蠢方法,你真聪明
用这类伤害性的语言去批评孩子,有时确实也会立刻见效,孩子会乖乖地服从父母的意志,然而,这种屈服只是暂时的。
从长远看,这些语言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对孩子的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懂得尊重孩子,批评时就事论事,不翻旧帐,使孩子懂得自己她错在哪里,不再重犯,那么,这样的批评就能起到它应该起到的作用。批评的话越实越好
批评孩子,钉是钉、铆是铆,说准说透,以质量胜数量,不要把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老账新账一起算。孩子最烦的就是父母唠叨,它会让孩子产生“永无出头之日”的绝望;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通粗暴指责,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其结果是父母说了很多,孩子却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批评就是试图改变对方的想法、态度和行为。如果孩子对父母的话一耳听一耳冒,批评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其实,即便是成人,每天反复听“快点,别磨磨蹭蹭的!”“去把玩具捡起来!”一类单调、重复的话,耳朵也会磨起茧子,孩子就更容易对此产生“心理惰性”。他们需要新鲜的语言给自己提神,推陈出新往往能提升孩子做事的兴奋点,假如你换一种说法:“如果我们再耽误一会儿,恐怕就看不上海豚表演了”或“已经晚上九点了,该让毛毛熊回家睡觉了”,孩子或许会更容易接受你的批评。
无声有时胜有声
沉默是金。一些很明显的错误或顽固性错误,孩子自己也会意识到。如此习惯成自然地一错再错,被父母“敲打”的心理准备早就“百炼成钢”。此时如果父母仍旧依照惯性老生常谈地指责一番,实际上是如了孩子的愿,他可能会如释重负,眨眼之间就把批评忘得一干二净;相反,父母的冷处理倒让孩子忐忑不安,觉得很不自在,并揣摩父母的心理。适度、适时的沉默可造就紧张的气氛,也给孩子留出了自省的时间,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剪枝” 不留痕
从小到大,每个孩子都需要修正一个又一个缺点和毛病,遭遇孩子成长所带来的烦恼,你是润物细无声地暗示他的不足、给予必要的指导,苦口婆心地讲道理、锲而不舍地修正孩子身上的毛病,还是火冒三丈、挑剔指责,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到孩子身上?来看一看,批评分寸的掌握,最 应回避的伤害有哪些?
伤痕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由于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剪枝”有方: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所以,妈妈此时不如使用“表扬式的批评”方法,去发现孩子的点滴长处,先褒后批:“你的左手手型比右手的漂亮,左手三指比二指好看,这一遍强弱感觉掌握得不错”,接着再提要求:“右手 能不能也像左手那样漂亮,二指能不能往回勾一点,速度如果再放慢一点会更好。来,我们来试一试,我想宣宣一定没问题!”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她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九个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她很可能会毫无心情保持自己的九个优点。
伤痕二:大喊大叫—失控的情绪难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陶陶每天都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玩具散落一地,画笔、画纸摊满了桌子,床上也堆着他的各种小玩意儿,自己最喜欢的书也十有八九到想看的时候不知道去哪了。多次的提醒仍然没能使陶陶有任何改观。
错误批评:屋内的一片狼藉点燃了妈妈心中的怒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从哪儿拿来的东西玩完了还放回哪儿去。你就是不长记性,你不收,看我全把它们扔掉!”说着假装把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扔了,接着是一阵急风暴雨般的叫嚷。
留下的伤痕:不是你的嗓门越高就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声调和结果往往成反比;并且大喊大叫使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也把你的修养咆哮得无影无踪。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抵消为零。而且孩子很快就会知道,妈妈嘴上说“扔掉”,但是手上却没有真正“扔掉”,妈妈的威信也由此丧失。
“剪枝”有方:千万不要以为你的态度,包括表情、语气和目光无足轻重,只有好心就足够了;不肯在表达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难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因为,有时候他们拒绝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所以,最好管住自己的脾气,让自己息怒。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难养成的习惯,妈妈应该对陶陶耐心一些。先和孩子一起收拾,能收好一件东西就鼓励一下。孩子被妈妈的肯定激励着,会慢慢学会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伤痕三:喋喋不休—过滥的批评引来逆反
玟玟有一大盒子各种形状的小珠子,串起项链漂亮极了;但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几个透明的围棋棋子充当“夜明珠”时,哭着喊着要,对方不给,她就把人家装“夜明珠”的小瓶子扔到地上„„
错误批评:玟玟的举动让妈妈觉得很没面子:“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不能总是看着别人的东西好,你家里的玩具还少吗?自己的东西扔在一边不玩,一看到别人拿点什么就跟宝贝似的,真没出息„„下次再这样,我绝不再给你买任何玩具!”
留下的伤痕:如此絮叨、缺乏新鲜感的批评,不能给孩子大脑以明显的刺激,说得越多,孩子越会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而且,别看孩子小,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一点不差,“没出息”、“占有欲”一类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反感,明着或暗着和你对着干,身上的毛病很可能会有增无减。
【“和孩子一起爱上阅读”家长会发言稿】推荐阅读:
“四有”好老师事迹材料:和孩子一起长大08-09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成长08-15
《陪孩子一起成长》的读后感09-17
让孩子爱上课外阅读06-20
家长应该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09-16
孩子不爱学习?教你8招让孩子爱上学习……10-07
在孩子的家长会发言稿10-18
如何让孩子爱上幼儿园06-17
如何让孩子爱上音乐课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