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2024-08-05

乡镇考察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1.乡镇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山东寿光学习考察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个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和关键。6月2日至6日,我乡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对山东寿光等地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地点情况简介

寿光市地处山东北部沿海,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辖19处乡镇、街道,耕地135万亩,人口108万。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先后六次跻身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目前位居第67位,农业增加值列全国第19位,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5.5亿元,财政总收入11.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8亿元,农业增加值3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8元,到今年4月底,各类存款余额132.8亿元,比年初增加17亿元。寿光人种菜有着悠久的传统,上个世纪80年代初,寿光市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推动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目前,全市共推广应用蔬菜生产新技术24类300多项,引进荷兰西红柿、日本伊丽莎白甜瓜、韩国苦菜等30多个国家的蔬菜新品种50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总产38亿公斤,无公害蔬菜基

地面积达到40万亩,无土栽培蔬菜发展到5000亩,有61种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

寿光市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是被国家命名的唯一的“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寿光市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兴办以蔬菜加工为主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4家,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已有上百种农副产品直接或间接通过加工进入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完成农产品出口10多万吨。

该市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先后在市区建设了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在8处乡镇建设了10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发展到26处、集贸市场186处。其中,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辐射全国30多个省、区、市。与此同时,他们开通了寿光到北京、哈尔滨、海南的“绿色通道”,设立了网上专卖店,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市场开展了直供直销、专柜专销,建立了连锁店,带动了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

一、经验与启示

在这次考察中,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整体考察了寿光在农业结构调整,特别市蔬菜生产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同时,针对我乡实际情况,就如何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等问题,重点对寿光的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了考察。通过看现场、听介绍,我们对寿光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照我乡刚

刚起步的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问题,使我们在学到许多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得到了深深的启示:

近年来,尽管我乡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粮食、瓜菜、果品、畜禽水产品的产量逐年提高,但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粮、菜、肉、蛋等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或下跌,农民增产但增收缓慢。农民增收已成为牵动我乡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当前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的最高层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牵动全局的作用。首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的困难,而且可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第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应对WTO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二)、农产品加工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目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极其必要,而且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开拓农产品的新市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

康。高档食品,保健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受人们喜爱。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将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2.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

农产品加工业一边连接初级农产品,一边直接面对最终需求,通过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既可以拉动种植业、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改变农产品的贸易条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和枢纽工程。农产品加工业中的一些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可逐渐成为带动一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与农民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利益关系。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几点建议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和关键,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枢纽工程,面对农民增收缓慢的压力以及我乡跨入经济强乡进程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相应的对策性设计和研究,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效地解决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和深层次矛盾。针对我乡农产品加工业的

2.乡镇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到学校报到后, 很快办理完各项入学手续。就开始了听课、交流和练琴的各项访学活动。半年时间飞速流逝, 回国后, 随手将心中感受较深的几点写来, 与同仁共同探讨。

1经济实惠和环保的管理理念

1.1全天候的智能磁卡管理体系

音乐学院的大门在周六、周日和下午五点以后, 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 电脑会启动程序自动上锁, 因为这些时间属非正常开放的时间。如果需要进入学院只能通过使用学生手中的磁卡。而在正常上课时间, 大门是可以随意进出。琴房管理也是这样, 周末的时候需要用琴房, 刷卡即可解决。琴房里配有录音、空调、钢琴等设施, 所以安全和合理的使用琴房显得尤为重要。当磁卡用于开门时, 它就如同一把钥匙。磁卡钥匙在学院注册时, 磁卡上输入了学生本人的相关信息, 众所周知西方人很重视个人隐私的安全性, 所以磁卡上独一无二信息是无法复制。学院内部各方面的安全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中田纳西州立大学采用了智能系统来管理建筑物和建筑物内的房间 (全职教师的办公室是配金属钥匙) , 这是很经济环保的措施。学生在学校报到的第一天, 每个人将得到一张磁卡 (信息卡和功能卡) 。之后, 学生拿着磁卡去各自所在的学院办理进一步相关的注册手续。只有在学院办理过注册手续的学生, 才可以正常使用这张磁卡。如果丢失, 办理过挂失手续后, 该卡自动作废。这张磁卡只能打开学生自己所在学院的大门, 或者晚上进入学校公共建筑物时使用 (不包括图书馆) , 该卡刷过门口的刷卡机。其次在这张卡输入一定金额后, 也可以在学校内买东西。由于有个人信息, 那这次卡也可以在图书馆借书。去健身馆锻炼等。仅仅一张磁卡却解决了很多问题, 关键是加强了安全问题的管理。毕业时, 该卡需交回学校。小小的一张磁卡给学校和学生带来诸多便利和安全。

1.2处于节俭考虑的电梯

音乐学院是一座仅三层楼高的建筑物, 配备了一个很大、很旧, 却很耐用 (可以看出用了很多年) 的一部“货运”电梯。当时还不明白:使用这样一部电梯, 是学校的奢侈还是学校的节俭!后来才知道, 只有三楼的琴房是可以用来和伴奏、重奏。而大型乐器马林巴、定音鼓的琴房在一楼;平时排练课程结束, 还需要把上课使用的谱架运回储存室等, 都需要通过电梯来搬运。这样的平静运输途径对于乐器和谱台都是最好的保护。乐器和谱台都是很“脆弱”的, 且在购买时价格不菲。运输过程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毁损。看到他们对于乐器的爱护, 再看看国内学院乐团外出演出时, 对于乐器和谱架的粗鲁搬运, 真是叫人深思。而在美国大学里, 虽然只是三层楼却都需要配一部电梯, 不是学校的奢侈, 而是学院知道爱护乐器, 减少维修、延长他们的使用寿命才是真正的节俭。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节

2.1被高度重视的视唱练耳课程和高效运转的外聘教师团队

在音乐学院第1天报到时, 院长手中递过一沓课程表。翻看之后, 笔者发现视唱练耳课程是每个学生, 每天早上8∶00-9∶30 (90min) 必须学习的课程。每个班的学生不超过20人。音乐课中最基础, 也最重要的课程, 往往最不应被人忽视的课程, 学院给予了最高的关注, 而且投入也是很高的。大家可能认为学院的经费太充足了!但是我看到他们的纸张大部分都是反复使用。大家可能又认为:学院的视唱老师好多呀!否则视唱课程的频率怎么能这样高!视唱练耳教师基本都是外聘人员 (这样就降低教学成本) 。虽说是外聘教师, 但教学经验和敬业的精神并不比专职教师差到哪里。音乐学院真是很会“低投入、高产出”。而对学生来说, 四年本科时间有八个学期, 学期中的每一天都需要练习视唱练耳, 这对学生的音准问题会有一定的帮助。而音准问题往往是困扰大部分专业音乐学生的一个棘手而又长期的问题。在这里笔者个人觉得这种做法可能也是一种解决方式。

2.2充分施展才华的校内音乐会

音乐会是一个让演奏家尽情发挥和炫耀自我音乐才华的地方, 也是作曲家把自己平面而又无声的作品变为立体、闪烁着智慧的地方, 但音乐会对于众多普通音乐人来说, 音乐会是对音乐有着不停追求, 或者是某个阶段学习状态的得以体现的地方。音乐会对于每一个学习、从事于音乐专业的人士来说都是充满魅力和挑战的神往之处。在我所访学的美国学校, 音乐会可主要分为特邀音乐会、学生音乐会和教师音乐会。笔者想谈谈学生音乐会和教师音乐会。

2.2.1 学生独奏音乐会

充分调动主体主动性,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音乐学院里是每个主修器乐的学生必须准备至少一场音乐会, 这是学分要求之一。我看到这些学生为准备自己的一场音乐会时, 身上闪现出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对于音乐会的热情。个人音乐会不仅仅是音乐作品上的准备, 还有节目单、服装、亲友团 (大部分是同学和教师) 、及场地和时间的确定。音乐学院的音乐会场次基本从下午五点可以排到晚上八点。周末时间可能仅安排一两场。“开一场自己的音乐会”这种经历让学生做到了事事亲力亲为。然而在亲力亲为过程中, 学生自己的主动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比如学生音乐会宣传彩页的制作。每场音乐会的宣传彩页没有雷同。但画面风格都很独到, 可谓独具匠心。当然宣传彩页还必须严格的悬挂在学院每层楼所指定的宣传栏。

音乐学院有关于学生音乐会的理念是要求是学生所应该要具有的经历和感受, 从中得到经验的积累。而非平日里必须上一些高难度的作品, 或者很优秀学生才有资格可以开个人音乐会。当然, 学生能力很强, 也可选择高难度作品。所以作品的选择可根据学生的自身状况决定。有一次看到一场大提琴专业学生的个人音乐会, 在音乐会上有几首作品是大提琴和吉他作品的重奏。作品很有意思且音色很美丽, 但作品技巧非常简单。音乐会时长仅一小时, 可是取得的效果确实很好。短短1小时里不仅体现的是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总结和成长历程。同时, 经过进过音乐会的磨练, 也让学生看到自己有待提高的地方。

其次, 学院里的音乐会不仅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包括大量重奏形式的音乐会。学生的热情保证了音乐会的质量。但这不是盲目的热情。因为音乐会反映出的不仅是学生是在学习中学会参与, 同时, 他们在参与中学会了学习。在这些学习和参与过程中, 学生的自信得以培养与成长。音乐会的形式有声部间的重奏音乐会、学生的作品音乐会、学生的个人音乐会、甚至包括学生与校外人员合作的音乐会等。学生都知道:在每一次的音乐会中他们各种能力、经验和自信都在随之增加。因此学生的音乐会的参与积极性都很高。一次看到一场类似于具有民族风情的流行音乐会, 在乐队成员中, 既有学校的铜管专业的学生 (美国的铜管演奏水平很高) 参于, 也有学校外边铜管专业的知名人士参加。音乐会带着浓浓的摇滚和南风风情, 而且中间应该还有一些即兴合作的地方, 包括两位身着便装的男女舞者在台上随乐而舞。音乐会的热情和精湛的演出不停地把听众的激情推向高潮。在音乐会尾声时, 台上台下已跳成一片。音乐会的成功源于乐队内部的每一个成员, 包括学院里的在校生。而这些学生在这场音乐会中不仅会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所换来的成就;同时, 和成熟的演奏员的合作对他们在专业上也是更好的学习和提高。

2.2.2 为人师表的教师音乐会

学院内的各个专业教师仅仅只教授各自的专业课程。因此课后有大量课余时间来准备自己的音乐会作品。同时, 大量的课余时间也可以保证音乐会作品的质量。该学院内的教师音乐会就蔚然成风的延续下来。然而教师的音乐会对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鞭策。大量的课外时间是音乐专业在技巧上的延续或精进前提。没有时间保证的业务考核和教师音乐会, 其质量让人堪忧。表率作用则更让人深思。

3充分开放的网络资源

无线网络的校园覆盖, 便利了教师的授课和学生课后继续听辨、赏析作品。音乐学院的教师上课当中有一节课就是给学生介绍如何使用校园网络资源。因为作业的布置和完成, 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网络的资料。

音像、音响和乐谱资料对于从事于音乐专业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次访学中, 学校丰富的网络影像资料让人眼花缭乱。在学校的电脑上, 在输入自己的随身的磁卡信息后, 你就可以登录学校的图书馆网站。之后, 寻找到音乐的板块。在音乐板块里你可以免费听到世界知名唱片公司NAXOS (那索斯) 的许多音响资料。你也可以登录美国知名的YOUTOBE 网站观看各种音乐会视频。还有就是免费下载乐谱。这些资料的使用和观看对音乐专业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NAXOS 网络唱片里, 可以看到大量的巴赫大提琴无伴奏曲的资料。其中包括很多资料仅仅是第一、二和三组曲;或者是第四、五和六组曲的录音。这让我们对巴赫组曲的理解又有了新的认识。在NAXOS甚至听到了包括大管对于巴赫作品的演绎。风格较之于大提琴的演绎又是另有一番天地。

4结束语

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的音乐学院在音乐教学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的理念:音乐专业的教学既需要有枯燥的基本音乐知识的学习, 也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热情。首先讲求务实, 注重提高和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基础就如同树的根系, 只有树根扎得深, 树才能长得高。学生的日后发展也是一样。其次, 在教学中提倡开放的理念, 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展示自我才华, 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才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August Wenzinger.Bach Six Suites for Violoncello solo[M].Barenreiter Basel.

3.乡镇社区物流现状的考察 篇三

【关键词】中埠镇;社区物流;调查

最近,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所学专业,就乡镇社区物流问题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目的主要想了解一下当前乡镇社区物流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相关的解决办法。

社区物流是一种直接面向社区居民大众,将各种消费品从生产商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的物流运作方式。这也是整个物流过程中“最后的100米”。 不同的社区环境需要有不同的物流运作方式,城市社区之间不同,城乡之间不同,城镇之间不同,乡村之间也不同。总而言之,不同的的社区居民有不同的消费需求特点,因而也就需要不同的物流运作,大到冰箱、彩电、汽车等大件购置,小到水果、蔬菜等的日用品采购,社区居民的需要,就是物流运作的目标,社区物流运作的根本宗旨就是满足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据专业人员介绍,虽然大力发展社区物流是一件很人性化、社会化的利民工程,但是在我国大部分乡镇地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想要普及社区物流,真正把社区物流做好,当前来看仍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为了进一步了解具体的情况,笔者就中埠镇地区的社区物流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考察。

中埠镇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东北部,辖区面积20.47平方公里,人口13072人,12个自然村,东接临淄区凤凰镇,西靠著名的黑铁山,北临淄博高新技术开发区,处在四个行政区划的交界口。南依309国道,北靠济青高速公路,金陵铁矿专用铁路线与胶济铁路相连。属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区中部,环淄博经济发展带、半岛城市群,是一个工农结合、城乡交叉的省级文明镇。镇内驻扎有山东金岭铁矿、山东胜利钢管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由于金岭铁矿的缘故,这一地区的工业化起步比较早,带动了这一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各方面环境条件的不断建设,使得这一地区在社区物流方面相对比较有发展潜力。但是,中埠镇毕竟是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区,既有国家大型企业,又有庄稼地,亦工亦农,城乡混杂。通过实际考察,也发现了在社区物流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

第一.缺乏社区物流整体建设观念。该社区的物流运作主要依靠的是五天一次的传统集市和一些规模不等的个体商店、小型超市,而这些物流主体都是自由发展起来的。所有的消费品,传统集市不说,散乱的商店、超市,要么是供应商送货,要么是店主自己去采购。物流运作各自为政,散乱无章,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占据着主体,缺少社区物流的整体建设规划。这种格局,在降低物流效率的同时加大了物流成本,不利于社区物流的整体发展,并不利于满足社区居民的物流需求。

第二.社区物流运作没有实现良性循环。社区物流一般追求的是低成本、高效率运作,但由于这一地区的社区物流规模上不去,单打独斗,使得物流运作始终处在高成本、低效率的运作阶段。实际上这是一个循环过程,因为规划建设不到位,所以经营物资就难以流动起来,商品流转慢,效益自然就上不来。效益不高成本必然就高。

第三.商业区杂乱无序,缺少科学规划。社区内个体商店数量多,品种杂,分布广泛,大多都沿街开放,范围跨度大,没有整体管理,缺乏有序的规划管理。这不仅会造成商业资源的浪费,还大大降低了物流效率,不利于社区物流的整体运转。

第四.社区物流服务水平不高。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一部分高收入和年轻人群体更习惯现代消费方式,如网络购物、商家上门服务等,这也是未来社区物流的发展趋势。中埠镇社区内尚缺少这方面的服务和设施,如快递公司在乡镇地区不能送货上门等,这使得区现有的商业模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总而言之,从社区物流角度的简单分析来看,该地区的社区物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多方面的,而这些问题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营销理念和经商意识的落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在乡镇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占据主体,缺乏对社区物流概念的认识,二是物流商和经营商自身还不具备从事社区物流的素质和能力,三是乡镇社区商业总体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开展社区物流的规划建设活动。经销商要想加入社区物流中,首先要改变传统营销的观念,并对社区物流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商机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要时刻关注国家对社区物流建设的发展规划,熟知国家以及本地区有关社区建设、社区商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在头脑中形成社区物流的整体概念。其次要加大开拓市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认真研究本地区社区物流发展的复杂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策略。还要加强社区物流方面的推广和宣传,让这种营销的改革方式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和理解。

第二.要大力发展和聘用社区物流专业人才。社区物流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大话题,解决这一话题的关键还是人才。要依靠专业人才以专业的现代科技和理论来弥补各种不足,靠科学的管理来加强社区物流的建设。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一些乡镇社区,由于自身条件的不足,很难聘请到高端的社区物流人才来指导建设工作,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在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下,社区物流的发展是必然趋势,要想又快又好的实现乡镇社区物流化,吸纳专业人才是关键的一步。

第三.建立规模性的商业物流区,统一规划管理。要想实现社区物流,首先要形成相对完善的社区商业。要设立专门的乡镇购物中心,将所有用的个体户商店集结在一块,并且根据销售类别不同分为服装区、日用品区、电子产品区等。进行分类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送货。这样既能够节约成本,提高利润,又能满足当地居民的各种需要,促进社区物流的建设。

第四.利用社会先进资源,建立社区物流的电商化。在当今网络科技发达的时代,乡镇社区在形成一定规模社区物流的前提下可以尝试构建社区物流的网络服务。在社区建立配送站,创建自己的销售平台和客户反馈平台,由商家完成送货到家的任务,先期可以与部分商铺进行合作,使其作为网络营销的试营点,后期以客户反馈的优差评为标准实行“竞争开店制”。这样既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需求、服务,又能提高社区的物流效率。

在近几年,我国社区物流总体发展水平提高很快,全国各地在这方面也加大了政策支持和投入,使商业设施和机制不断完善和提高,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唯一不足之处在于城市社区物流与乡镇社区物流的发展还有一段差距,希望我国相关专业人才能够重视到这一点,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物流环境。

参考文献:

[1]值得推崇的社区物流共同配送(一).易流网,2013-05-05

[2]于宝琴,武淑萍.现代物流信息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8-01

[3]朱占峰.城乡一体化物流配送体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0-01

作者简介:

4.乡镇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一、苏州经济发展概况

(一)苏州基本概况

苏州市经过地市合并、撤市建区、区区合并等区划调整后,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全市现辖沧浪、平江、金阊、吴中、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虎丘区)7个区和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121个镇。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为583.8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7‰,市区人口212.40万人,比上年增加3.33万人。苏州人口以汉族为主,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9.9%,还有回、蒙、维吾尔、满、苗等51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0.1%。

(二)苏州经济发展的特点

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长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最具实力和活力的都市连绵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苏州处于该区域中部,背靠“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并接受其辐射和带动,经济正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其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

2、外向型经济占主体地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苏州经济外向度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贸,出口依存度达80%左右。2002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63.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8%。其中出口总额185.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5%,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3.7%。今年上半年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达125亿美元。二是外资。2002年新增合同外资100.6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8.1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4.6%和59.3%。外商独资、增资项目明显增多,新批合同外资超千万美元的项目571项,增超资千万美元的项目83项,两项合计合同外资78.62亿美元,占全市新增合同外资总额的78.7%。至去年末,全市累计注册外资323.69亿美元,世界500强中已有85家先后来苏州投资兴办了215个项目,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1.54亿美元,缴纳税收104.40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原口径)的38.5%。今年上半年注册外资达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超过上海居全国之首。三是外经。2002年外经合作取得新进展。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8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0%和25.0%。年末在外劳务人员7026人,其中当年新派劳务人员3127人。新办境外企业8家,其中新开业3家,累计兴办境外企业85家,境外加工贸易企业8家。

4、经济发展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高,呈现块状经济特色。苏州产业按产业和地域划分,布局相对集中。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特别是it产业占苏州产业60%的份额,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世界的1/3。另外轻工、轻纺等主要集中分布在吴江市和太仓市(如太仓市璜泾镇号称中国化纤加弹第一镇,占全国市场18%),钢铁等重工业主要集中在张家港市。以张家港为例,该市创新思路,加快资源整合,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先后组建了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纺织工业园和机电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在沿江地区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电炉钢生产基地和优质线材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木材水运集散地。

同时,苏州市的产业配套化率比较高,it业、机电、纺织等产业零部件配套率达到80%以上,使企业不出苏州就能配购到所需要的各种零部件,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比如,笔记本电脑的零部件配套率高达90%。

二、苏州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大胆解放思想,崇尚理性治政,善于抢抓机遇求发展

综合考察苏州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围绕促进经济发展进行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创新,追求理性治政,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机遇,是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秘诀之一。

苏州,古代名称有句吴、吴、会稽、吴州、吴郡、平江等,隋置苏州,延称之今。苏州古城有2500多年的历史,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苏州都是人文汇萃,商贾云集。明清时期,苏州籍状元、进士数量名列江浙前茅,新中国成立后,苏州向国家输送了80多位院士,人的文明程度和生活富裕度都居于全国前列。苏州人人性温和,文化平和,南北文化交流频繁(乾隆七下江南),具有兼容性,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精华。这种悠久的历史和温和的文化导致苏州人睿智、勤奋、诚信、开明开放的品格。正如此,苏州市委市府历届领导都能着眼于促进苏州的经济发展,着眼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善于解放思想,敢于开拓进取,务实创新,总是能够找准中央政策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点,制定合适的施政纲领和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在大胆解放思想中抓住了三次重大发展机遇:

2、抓住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使苏州的经济质量快速提高。在90年代,苏州人坚持以市场推动为主,以政府推动为辅,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鼓励企业增加出口,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和劳务合作,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使苏州的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中,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

(二)加大改革力度,推进资本重组,积极培育规模工业企业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是不可或缺的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生产要素。任何地区要取得发展,都不可能离开资本,都不得不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重组,并以此培育规模工业企业。这是苏州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考察中了解到,苏州经济的原始积累始于乡镇企业大发展时期,通过大办乡镇企业,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但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一是企业经济债务沉重。由于主要依靠政府推动,使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向银行大量借贷,向社会集资,最终使国家的钱变成企业投资,导致政企不分,债务沉重。二是环境污染严重。当时为推动企业发展,提出的口号是“只要金山银山,不要青山绿山”,这样导致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相当严重。沉重的债务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地制约了苏州经济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加大改革力度,进行资本重组,理清产权关系,消除企业债务,培育有规模上档次的工业企业。为此,苏州开始了大胆的企业改革。

2、进行企业转制。从2002年开始至今,实行第二次改革,苏州称为转制,即将国有资本全面退出竞争性行业,并成立了产权交易中心,对国有资产进行公开拍卖,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到2004年,在竞争性行业,苏州将不再有一家国有控股企业。苏州在退出时机的把握上与内地也有很大差别,内地往往是在企业将“死”的时候,才匆忙为国有资产找退路,导致国有优质资产低价变现或隐性流失。而在苏州,国有资产往往是在企业越红火的时候越要退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国有资产全身而退,而且还可能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

(三)营造优良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拓宽领域吸收和利用外资

1、着力优化发展环境。苏州人更深刻地懂得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充分地认识到环境的本质。因此,苏州营造发展环境,不是孤立地修修路、减减税等外科手术,而是作为一个体系来加以建设。这个体系由七个小环境构成:一是法制环境,通过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市民法制意识,引导企业合法、诚信经营;通过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一切投资创业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公平、公正司法,确保各类企业接受平等的法律服务。二是基础环境,凡是愿意来苏州投资创业者,都由当地政府做好前期基础工作,搞好“九通一平”,确保投资企业很快投产运行。三是政策环境,将政府的所有政策一律向全社会公开,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搞“内外有别”。比如太仓市璜泾镇对内对外一律实行“办事零收费”制度。四是人文环境,加强职业培训,向企业提供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政府官员办事效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五是配套环境,政府围绕主导企业的产品链条,下力气培育配套企业,使苏州零部件配套率达80%以上,形成从零碎部件生产到产品组装、运输、销售等一条龙式的产业发展格局。六是服务环境,完善投资咨询公司、生产服务公司、售后服务公司等中介组织,为投资者提供从政策咨询到外汇兑换,从生产环节到售后服务环节等全方位服务。七是居住环境,按照外商的居住习惯,修建与外商国内居室一模一样的住房,让他们感觉就像住在国内一样,当地把它叫住“开发区中的开发区”,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留住外商。目前,有6000外国人在苏州生活或定居。

3、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苏州利用外资水平逐年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灵活新颖的招商方式。除实行坐地招商外,苏州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同时进行的方式招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实行公开招商。把外商请进来后,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全市的基本情况(资源、人口、交通等)、产业政策(含优惠政策)等外商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客观介绍,一切按照既定政策执行,杜绝政策解释和执行的随意性,不隐瞒、不截留,由外商自己作出评价进行选择。二是实行流动招商。组建招商队伍,分赴世界各地进行流动招商。比如昆山市,成立了15支招商引资小分队,常年活跃在各地招商,互通情报,每年底进行总结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昆山市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增长幅度居于全市前列,当地有种说法“引进外资看昆山,利用内资数江阴”,使昆山成为经济活、人气旺、三资企业多的地区,财政收入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

(四)遵循经济规律,发挥自身优势,开辟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加快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须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苏州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最根本的是能够发现和发挥自身优势,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苏州各县市经济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张家港市主要靠政府推动,经济总量和规模占据苏州第一位;常熟市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文底蕴较厚,地税收入占据苏州第一位,社会事业发展较快;昆山市通过建设开发区吸引外资,三资企业多,经济比较活、人气较旺,财政收入每年以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长;太仓市把港口建设作为经济发展重点,潜力较大;吴江市的产业集中度较高,丝绸、电缆等是其拳头产品,每个乡镇都有至少一个自己的主导产业。

1、遵循资本积累和增值的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经济总量做大。苏州人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工业化的路子。但工业化是需要许多条件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因此,谁最先找到一条资本原始积累的道路,谁就会率先发展起来。首先对自身认识要清楚。苏州地少人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资源相对贫乏,“人到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就成是苏州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急迫问题。但是,苏州也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二是人文优势,三是经济优势。特别是经济优势方面,苏州自古以来就比较繁华,农民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农业积累还有6个亿(主要表现为村办企业和社办企业等固定资产),这为苏州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对社会认识要清楚。当时面临的大环境,一是商口短缺,几乎是企业生产什么就能卖什么,不愁销路,二是国家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体制机制上有许多空子可钻。因此,苏州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当时信息和交通相对不便的周庄,没能赶上乡镇企业发展的时机,但通过发挥其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也完成了资本积累,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目前,周庄一年的旅游收入达30多亿元。

资本原始积累不是目的,只有资本增值,经济发展才有强大的动力。围绕资本增值的两个最起码的条件:政企分开和产权清晰,苏州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二是加快个私经济的发展。这两大措施的落实,使苏州产业结构得到迅速调整,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趋好,群众的富裕程度更高。目前苏州每天新增私家汽车130辆,房价比去年翻一番,达4000元/平方米。

2、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优化市场经济环境,开拓两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市场经济需要“短缺”,只有这样才能更懂得交换,市场才能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因此,一个地区本身拥有多少资源并不重要,关键是看谁的市场体系健全完善,有没有优良的发展软环境。谁做到了这一点,谁就能更好地开拓国内国外两市场,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从资本来说,苏州通过完善市场体系,走“借鸡生蛋、负俩增值”的路子;从人才来说,创造了“星期天工程师”这种新的用人机制;从市场开拓来说,发扬了“四千万”精神(走进千家万户、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目前,苏州经济能够做到“两头在外”(原料从外面来,产品到外面去),就是因为具有健全的市场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3、遵循社会协调发展规律,积极缩小城乡差别,实施全面城市化。经济是基础,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在中国来说,稳定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要保持稳定,必须缩小三大差别: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贫富差别。在这三大差别中,城乡差别是目前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苏州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点,围绕发展经济、富裕农民这个中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一是坚持抓好规划。按照“增创优势、做强实力,科学规划、做大规模,完善功能、做优环境,突出特色、做美形象”的要求,以完善设施、提升功能、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形象为重点,认真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比如,苏州城市规划达2000平方公里,将把苏州建设成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丰厚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上海都市圈的副中心,成为国际性旅游城市。二是创新投资体制。采取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式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以经营资产和经营资源的办法经营城市。三是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改革户口制度,只要在苏州有固定居住地、有固定收入的都可落户苏州;所有新生儿都是苏州城市户口;消灭村的建制,转为社区和居委会;农民宅基地可与城镇等额置换。四是加大行政区划调整力度。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苏州先后进行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凡是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总量小的乡镇都要被经济实力强、发展质量高的乡镇“兼并”。比如张家港市由原来的26个乡镇,通过几次合并,现在只有8个镇;太仓市由原来的20多个乡镇并到7个镇。这样就大大推进了苏州的城市化进程。这些措施,使苏州市城镇的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提升、功能逐步增强,城镇建设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人口进一步向城镇聚集。

(五)推进行政改革,理顺体制关系,努力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着眼于建设入世先行区,加大行政改革力度,理顺体制关系,着力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体制环境,是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苏州体制改革主要抓了两个方面:

2、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一是注重培育和重组投融资主体。相继成立了苏州港口发展有限公司、风景园林投资发展集团、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投资融资主体,组建了市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属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完成了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和区属房管局等事业单位改制任务,使各类投融资主体充分发挥作用,为苏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二是加强金融业监管,积极化解金融风险。切实改进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在总量扩张的同时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32.0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90.9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8.9%和40.7%。全年银行现金收入5828.84亿元,现金支出5992.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17.8%。三是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借助资本市场,积极培育上市企业,全市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22家,其中8家结束了辅导期,吴江丝绸、永鼎光缆实现了再融资10亿元。

(六)突出发展要务,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

紧紧围绕推进经济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重视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是苏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和保证。

1、提高干部执政能力。苏州按照中央“靠得住、有本事”的要求,加强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干部的决策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比如在提高干部决策能力方面,要求干部首先必须详细掌握有关决策问题的信息材料,其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材料,再次注重把握因果关系,最后要重视政治形势分析;在提高干部总揽全局的能力方面,主要从“五个一”入手:一是倡导一种精神。如果精神不振、士气不盛,事业必然难成。要根据形势任务和干部状况,需要什么精神就倡导什么精神。二是确立一个奋斗目标。三是提出一套措施,措施要有针对性、要管用。四是配好一套班子,尤其选好“一把手”,使班子成员具备政治头脑、经济头脑、科学头脑,具备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五是制定一套奖惩措施。实行重奖重罚,提倡奖要奖到眼红,罚要罚到心疼,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积极性。

2、努力稳定干部队伍。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绝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则,在届期内尽量不调整干部,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一是教育干部坚持自学,引导干部从兴趣和职业需要出发加强自学,提倡开放性学习,要在消化、深化和转化上下功夫。二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提出了明确的培训目标,即“六懂两会五种精神”:懂马列、懂法律、懂经济、懂业务、懂科技、懂外语,会开汽车、会电脑,具备认真负责精神、实事求是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团结拼搏精神。

4、突出考核重点。在考核指标的设置上,突出了经济这个中心,体现了发展这个要务,指标简明,办法简便,以发展的绩效来检验各项工作和各级干部。主要考核四大指标:用电、用地、财税和投入(招商引资),而且这些指标到相关部门单位一查便知,既达到考核目的,又节省了人力物力,使乡镇和部门从应对考核中解放出来。

5、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作用。鼓励党员干部通过创办民营企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发挥“以一带

十、以十带百”的乘数效应,即一个干部带动10名党员创业致富,一名党员带动100群众创业致富,从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璜泾镇一村支部书记通过建立棉花收购加工公司,三年资产达7000万,不仅富了自己,还带富了周围群众。同时还鼓励公务员“带薪下海”,带领群众共同开创致富路。

三、对开县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从进一步解放思想和转变思维方式入手,在兼顾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各项工作都要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开县要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思维方式的转变要更快,胆子要更大,彻底摒弃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没有树立起发展缓慢等于倒退的观念,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思考、来谋划。同时,要努力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善于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创新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善于实行“拿来主义”,敢于创造性地执行上级的政策,把经济发展作为发展要务中的第一要务。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工业方面,要以发展资源型工业为重点,如煤炭、天然气化工、电力等。农业方面,现阶段如果不搞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就没有出路,农民不可能靠农业致富。只有跳出农业抓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农产品龙头企业,让农业在市场中自己寻找出路,政府不要干预农民,腾也精力抓好工业。第三产业方面,继续突出劳务经济这个优势,政府加强服务和引导,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务经济质量;旅游资源是开县的优势,要充分挖掘旅游业的潜力,加大旅游投入,打造旅游精品,如海南省投入60亿元巨资打造南山旅游文化区。城镇化方面,抢抓中心城市建设机遇,深入贯彻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把握人口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两大关键,全面落实《中共开县县委关于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决定》,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以骨干产业为支撑,以先进文化为内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一心三极、以极带片、层次分明、互动并进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民营经济方面,认识虽然到位了,但停留在口头上多,落到实际的少,要进一步细化硬化措施。

(二)从改革完善体制和机制入手,在加大责任的同时下放权力,强化乡镇领导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加快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步伐,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运行机制,理顺乡镇和部门关系,强化部门服务经济服务乡镇的作用,大胆为乡镇松绑,使乡镇真正能够承担起作为一级政府应尽的职责,使乡镇敢闯敢冒,大胆探索各地经济发展路子,充分发挥领导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主体的作用。同时,要大力精简各种会议,坚持开短会、讲短话,使各级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发展,去抓大事。

(三)从改革完善目标管理办法入手,在全面考核的同时突出考核重点,发挥考核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调整目标考评办法,指标要紧紧围绕发展要务来设置,做到简洁、科学,突出考核重点,少而精、管用,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使考核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动力。

(四)从优化发展(招商)环境入手,在保持政府投入逐步增长的同时,千方百计吸引和利用社会资本和外资

进一步加大力度,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政府与企业的联系机制,定期发布关于审批、办税等方面的政务信息,定期公布招商引资政策,真正营造出公开公平公正的软环境;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使关卡少下来,使门槛降下来,使程序简下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生产领域;明确“三办”职责,创新招商方式,放宽进入领域,配套招商引资政策,同时政府继续增加引导性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创业,推动开县经济发展。

(五)从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入手,突出“抓人”这个工作重点,提供加快发展的组织保证

5.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一、明确发展目标,切实转换思想观念,调正心态,调好状态是加快存款发展的根本保障。xxx支行之所以能在基础薄弱,资源与我们大体相当,甚至不如我们个别支行的情况下,业务发展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我认为是他们首先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直面问题和矛盾,不回避矛盾,针对全行普遍存在的“三重三轻”、“三多三少”的问题和“四种困惑”,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多途径、坚持不断地传导和灌输省分行党委确立的经营理念及先进的管理方法,使全行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清晰,对办好商业银行的规律性认识逐步深化,从思想上为存款工作取得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其次是他们针对自身实际和所在地的经济环境,打破“环境决定论”的思想束缚,摒弃竞争环境差、存款资源少,无所作为的消极观念,调正心态,调好状态,迎难而上,以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抵减客观经济环境给存款工作造成的种种限制,使全行上下保持了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风貌。回想我们永城支行,今年以来各项存款的增长未能如我所愿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主要原因就在于主观上确实努力不够、办法不多、目标不高、措施不硬等问题,说到底,还是思想观念的转换没有完全到位,或者说状态不佳,认为去年底的存款基数大,再在高增长的平台上大幅度地增长,困难很大,过多地考虑了今后发展可能面临的压力,没有打破任务观念、地域观念,从xx行发展的大局来考虑。xxxx县行的做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以后的组织存款工作中,我们将把转换员工思想观念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突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坚持以理念为先导,调正心态、调好状态,坚持存款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克服固有的思维模式,推动存款的更快发展。

二、抓好存款的早增快增是提高存款市场份额的决定因素。xxx支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在发展存款上都紧紧抓住了一个“早”字,早谋划、早动员、早行动、早见效。第一季度他们就按全年存款任务的80%进行分配,并在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上与第一季度工作力度相配套,将费用的绝大部分用在第一季度,通过第一季度存款的迅猛扩张,抢占存款市场,提高市场占比,在第一季度就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绝大部分。正是这种大力度的奖惩机制,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了一季度存款的迅速扩张。与他们相比,我们虽然在第一季度的任务分配上也按照分行要求增加了任务额度,强化了各项措施,但力度不大,指标不高、考核缺位,没有高奖重罚,支行的决心和导向员工不明晰。虽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了工作越早越主动的道理,认识到了机制对经营工作的强大推动作用,也为推动存款工作早发展、快发展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但是我们抢占存款工作主动权、抢占市场份额、抢抓一季度存款高速增长的意识没有驻马店分行和确山县支行强烈。在激励机制上虽然也实行了绩效挂钩、末位淘汰等措施,但在具体执行中存在漏洞,对落后单位还存在同情照顾思想,还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末位淘汰,致使各种激励奖罚措施没有发挥应有的成效。以后的工作中上述种种现象都将在永城支行消失。机制引导,早抓快增将贯彻到存款工作和各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我行的存款在当地同业市场份额中占据应有的比例。

三、找准切入点,搞好重点营销是扩张存款总量的有效途径。xxxx支行的经验证明,努力增加发卡量,以卡引存,是实现存款总量扩张、提高市场占比,抢占存款资源,弥补撤并网点不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xx县支行给自己的定位是,抓存款就是抓发卡,他们由增加发卡量突破了当地县域经济狭小的限制,实现了存款总量的迅猛扩张,创造了该县每8个人就有一张卡的发卡业绩。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不怕当时无效,就怕卡发不到”。与xx相比,xx市有130多万人,如果每十人有一张我行的银行卡,我们的发卡量就将是13万多张,而我们目前的发卡总量只有3万多张,今年以来也只发了7000多张,市场很大。过去我们抓发卡,重视发卡的质量,着重强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发卡数量。xx县支行的经验让我们认识到了发卡量的重要性,下步为促进发卡量,我们将制定相关的激励考核措施,把发卡的数量、质量、收入综合纳入考核,集中力量,把增加发卡量作为今年后几个月存款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努力使我行的银行卡发卡数量短期内有一个突破性的增加。

走出去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走出去使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走出去使我们获取了宝贵的经验,找到了可以加快业务发展的突破口。面对与兄弟单位在思想状态、管理措施、考核机制、营销策略和工作进度等方面的差距,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第一要把思想状态调整好,把观念真正转换到位,从班子成员到一般员工,都必须把状态调整到盛市分行党委倡导的一系列管理理念、管理要求上来,调整到有压力、有激情、有办法、有认真精神上来,调整到人人思发展、人人谋发展上来。要调整状态,一要强力灌输传导各种先进的理念,通过培训、考试、宣讲等多种形式,促进全员状态的调整;二是要通过机制的刺激,倒逼全员调整状态。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各种激励机制,高奖重罚,兑现到位,做到有诺必践、令行禁止,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xxx分行的员工联名要求撤换所主任,建议支行行长“中间业务不能站中间”等,就充分说明他们通过机制作用的发挥,把全员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第三,管理上要力求精细。xxx行长讲过“规范是对员工最好的福利,严管是对员工最好的爱护,机制是锤炼员工本领的最好手段”。管理是一个单位稳健经营的关键。因此,我们在管理上应注重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通过人性关怀和

6.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 赴天津北京文化考察

覃武祝

2011年11月29日至12月4日,我们到津京地区参观考察了天津中学和普育学校,考察了北京的一些文物古迹。对地处内地的中学名校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了解。作为海南省中学校长教育考察团的一名成员,参观考察后内心深受两校震撼。特别是他们优越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育设施、凸显的文化氛围、全面而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精简高效的领导团队等都值得我们去推敲、学习、借鉴。

一、硬件设施建设给校园架起了“面向现代化”的便捷桥梁,激发我们无限的向往。

天津中学坐落的华苑住宅区是建设部命名的全国示范住宅区,毗邻高科技园区和大学区。学校占地近70亩,建筑面积32000平米,新校舍建于2000年,有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宿舍楼、报告厅、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体育馆、游泳馆、9道400米塑胶跑道环绕的绿茵田径运动场,教育教学设施属国内一流水平。学生公寓为4人间,室内有空调、电话、衣柜、写字台,校内有淋浴室、食堂、小卖部等生活服务设施。普育学校坐落于津北古镇宜兴埠,选址在原宜兴埠第二小学。普育学校创始人为清末最后一科秀才温世霖。1905年,时任天津督学的他创办了普育学校,并亲自担任校长,奠定了“普育精神”的雏形。2006年,天津市“历史名校”工程领导小组同意由北辰区人民政府恢复重建普育学校。学校的建设结合宜兴埠镇总体规划,参照示范中学、模范小学的建设标准。新建的普育学校规划用地702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200平方米,包括小学教学区、实验区及行政办公区、中学教学区、实验区及行政办公区、食堂、操场及仿古建筑,并配套建设400米标准橡胶草皮运动场和近2000平方米的看台。学校规模为60个班,其中小学部36个班,初中部24个班,在校生人数可达2820人,是一所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学校。学校为中式仿清建筑,采用灰墙镶面、白涂粉刷、钢梁连通等手法。院内石材广场、柏油路面辅以不同风格的景观区和园林绿化,使学生在读书之余享受优美环境。学校建有仿古建筑400余平方米,其内部用于校史馆陈列,对学生及社会人士开展传统教育和普育精神教育。这两所学校都是高起点、大手笔的杰作,其短期内能收到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力地证明了投入的必要性与产出可能性之间有着深层次的联系,他使得两校在成就教育教学事业上赢在了起跑线上。学习天津中学和普育学校,我们必须努力争取更多的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加大力度更新教育教学设施,多角度、全方位、有步骤、科学性地规划好学校,建设好学校,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打好基础、理好思路。

二、“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园凸显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极大地触动了我们学习的意念。

天津中学以对学生的能力教育为主,保证了学生今后可以立足社会。丰富的选修小组、优雅的教学环境、花园式单位,无一不是独特。天津中学初中部每年组织父母工作岗位体验活动,高中部每年组织蓟县实地考察活动,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温床,这也让天津中学在每年的市科技创新大赛中的成绩数一数二。校长国赫孚说,一个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制度管理和精神管理。制度管理是治校之术,而精神管理是治校之道。精神管理就是文化管理、文化建设。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执行者和执行对象都是人,人的精神世界至关重要,具有潜能和力量。从马斯乐的需求理论到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从协调原理、公平理论到期望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学校将综合实践创新的成果展现和该校学生的发明专利列管展览,使校园文化氛围一气呵成,浸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和强者之音,其感染性、号召力无时不在向广大师生潜移默化中熏染,这种“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园凸显出的浓厚文化氛围不能不令人折服。普育学校则把辉煌的办校历史和现代化办校理念融为一体,形成了名校效应。学习天津中学和普育学校“文化立校”,我们虽没有这么长久的文化积累,但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促成文化在教育上发挥潜移默化熏染的功能,持之以恒地抓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坚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信念,我想,尽管任重而道远,但前途必将是繁花锦簇的光明。只要是学校,只要是育人的场所,都值得我们去试一试。

7.赴港台考察学习护理工作有感 篇七

1 参观医院概况

1.1 香港九龙西联网中央消毒物品供应部

香港九龙西联网中央消毒物品供应部座落于香港东部的九龙区, 是由7家医院消毒供应室组合成的一个消毒供应部。供应部员工83名, 设总经理1名, 护士长1名, 文员2名, 其中注册护士3名, 其余均为技工及工人。供应部规模大, 区域划分严格, 并有最先进的清洗灭菌设备及标准化工作程序, 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以下几点令人印象深刻。

1.1.1 严格的自我防护措施

中央消毒物品供应部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强, 防护措施非常完善。从去污环节开始, 工作人员即按隔离区着装防护, 只有严格按要求将纸帽、N9口罩、防护镜、全面罩、保洁袍、手套、胶鞋、鞋套等全部着装整齐, 才能进入“去污区”开始工作。并且这些物品分门别类, 按大、中、小号放置在更衣间, 一应俱全。另外, 除设有各种清洗消毒设施外, 还设有紧急洗眼器, 以备眼污染后急用。与我们不同的是, 从物品清洗开始, 他们注重严密的自我防护, 而灭菌后物品贮存、发放的场所则不要求工作人员按无菌室要求戴口罩、帽子, 这一点与我们供应室管理理念正好相反。

1.1.2 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和细节管理

中央消毒供应部的各项工作具有严格的标准和管理程序, 各岗位职责极为精细。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打包、灭菌、监测、发放等环节都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详细、周密的操作规范。工作中特别注重细节, 如对器械、物品清洗、消毒都设有严格的检查环节, 仔细检查各种器械的完好性和清洁程度, 其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令人感叹。

1.1.3 严格的现代化管理和温馨的人性化管理

中央消毒物品供应部围绕2条链进行管理, 即工作链、供应链。工作链:部门经理—护士长—护士—操作工。供应链:物品从污到净全过程管理。各类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制度执行, 必做的事情交接班时写在备忘录上, 相关人员阅读后必须签字, 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用表格评比表示。工作岗位分配每日公示在磁性白板上, 分工具体、明确。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都采取了防范措施, 标示牌随处可见, 如“高热, 小心烫手”“开门时, 请留心门后有人”“注意安全”“此门必须常开”“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等, 公示的各种制度、通告、流程、排班体现出了成熟的管理架构与科学的决策规划。同时, 供应部还设置了“职工之家”“职工园地”, 使人感受到这是一个注重团队精神和持续质量改进的团队。

1.2 台湾林口长庚医院

长庚医院由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于1976年创立, 为纪念其父亲而以父名命名。经过30多年发展壮大, 长庚医院目前已拥有台北、林口、基隆、高雄等7个院区, 8 300多张病床, 是台湾最大的医学中心, 每天的门诊量约有2.7万到2.8万, 占台湾每日门诊量的8%。现拥有长庚护理学院、长庚医学院、长庚护理之家等机构,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私立医院, 在台湾乃至世界都享有一定声誉。

1.2.1 以人为本的院区建设

走进林口长庚医院的大厅, 可以看到醒目的“勤劳朴实”4个大字。林口总院一位主任介绍说, 这是王永庆董事长的教诲, 也是医院的院训。长庚医院的宗旨是“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 天下也没有简单的事, 勤劳朴实是根本”。医院设施均从病人实际需要出发,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如医院门诊大厅备有几十辆轮椅、儿童推车, 可供随时取用;各病区均有自制冰机供术后病人冰敷使用, 另有洗衣机、烘干机、微波炉等供病人家属使用;医院各处摆放着饮水机、一次性口杯、婴儿更换尿布台等;同时还配备了免费巴士开往台北各地。令人惊叹的是, 医院地下街服务部门犹如一座小城市, 设有花店、食品百货超市、取款机、医疗用品店等。地下餐厅有几十家餐位, 能同时容纳3 000人就餐, 饭菜种类齐全, 营养丰富, 为不同人群提供全方位服务;地下街的墙壁挂满了各科室的特色简介, 为医院作宣传。

1.2.2 护理理念

长庚医院秉持全人照护的护理理念, 以临床、教育、管理及研究理论为基础, 人文教育为辅, 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及较高素养的护理人员, 为病人提供整体化、持续性与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并有效协助病人恢复健康、维持健康或获得安终。

1.2.3 护理管理

我们主要参观了林口长庚医院的门诊及感染科病房, 该科有50张床位, 护士编制为25人, 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1人、专科护理师1人, 护士级别由N1、N2、N3、N4组成。管理分2部分, 一部分是副护士长、护士长、护理督导 (科护士长) 、护理部主任;另一部分是专科护理师, 也是N1到N4级护士。护士晋级没有年龄及工作年限限制, 只要考核达标, 条件合格, 便可晋级甚至一年可连升2级。护士排班实行严格的三班倒制度, 白班08:00~16:00, 小夜班16:00~00:00, 大夜班00:00~08:00;每个班次都由1名组长负责。该院护理人力编制设定原则:一般病房护士编制=A×90%, 助理员=A×10%。其中A= (床位数×护理时数×85%占床数/8h) ×1.38休假系数。根据占床率安排护理人力, 占床率大于85%即增派人力, 低于85%时, 以补休、借休的方式减少人力, 为临床医生、护士提供有力支持, 真正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病人创造了安全的就医环境。库存管理方面, 医生只要输入医嘱, 计算机便会自动收费, 库房会根据电脑显示的一次性耗材使用量自动发货, 科室只要确定基数即可。护士的护理记录全部电子化。医院设有配药中心, 每日静点药物、口服药物均在此配置后发放至各科室, 病人口服药物分装在透明塑料袋内, 塑料袋封口处有病人姓名、床号、药名、剂量, 病房计算机内有病人使用药物的剂型、颜色及该药物的全部使用说明, 便于护士查阅和核对, 保障了病人的用药安全。

1.3 台湾花莲慈济医院

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是一所佛教医院, 医院缘于证严法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台湾东部边远地区受疾病困扰民众的关爱。经过艰难的起步和发展, 现已成为台湾东部唯一的医疗中心, 并已通过ISO国际认证。医院本着“人本医疗, 尊重生命”的创院宗旨及“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的工作任务, 为病人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1.3.1 志工相伴

志工是慈济医院最大的特色。据了解, 志工大多为已康复的病人, 为真正回归社会, 感受人生价值, 他们回到医院做志工。慈济医院每天有200余名志工穿梭于病房及门诊, 他们的关怀及无所求的服务有口皆碑。在医院随处可见身着黄色背心的志工, 他们协助医院做各种辅助工作, 帮助指路、挂号, 守护在病人身旁, 尽其所能为病人提供帮助, 而这一切都是义务工作。志工们无怨无悔地付出, 搭建起病人及其家属和医疗团队沟通的桥梁。

1.3.2 以人为本

慈济医院引人注目的并不是高科技的医疗成就, 而是其深厚的医疗人文内涵。医院的建造、布局、科室的设置以及工作方法、工作流程等都充分体现对病人及其家属的人性关怀。如为病人留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 虽然就诊病人很多, 但并不拥挤。空间布置艺术化, 随处摆放绿色植物, 有些病区还设有空中花园, 花园里有病人自种的花木和瓜菜。病区随处可见为病人及其家属设置的茶室、餐厅、接待室。就医环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如无障碍设施和防滑设施等。另外, 为充分保护病人隐私, 不管是病房还是急诊留观室, 病床之间都有拉帘, 护士在进行每项操作前都会拉上布帘。

1.3.3 尊重生命

轻安居是一个日间照护病房, 专门收治失智、失记老年人, 这些老年人白天在医院接受照顾, 通过规律的作息时间, 适宜的健康操、物理治疗、智能学习等延缓其心智技能的退化速度, 也解除了家属的后顾之忧。轻安居随处挂有时钟, 时时给老年人以时间和空间概念;门禁系统、打卡机及墙得挂有一些怀旧照片, 能够唤起老年人回忆;固定家属接送, 以确保老年人安全。心莲病房是一个提供临终照护的安宁病房, 病房信守尊重生命理念, 努力维护晚期肿瘤病人的生命尊严, 护士长幽默地跟我们说:“我们要不择手段地使病人舒适”, 正是由于这样的信念, 心莲病房为晚期肿瘤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了全人、全家、全程的照顾, 让病人在弥留之际享受人间最后的关爱。

1.3.4“大体老师”每个医学院都需要一些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慈济医学院用于研究的遗体基本来源于民众捐赠, 台湾人把这些用于医学研究的遗体尊称为“大体老师”。更重要的是, 慈济医学院把对“大体教师”的感恩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学生在这里不但学知识, 更学会尊重每一个个体。

2 感想与体会

这次有幸近距离地接触香港、台湾护理工作, 开阔了视野, 更新了观念。护理是一门帮助人的职业, 护士是温暖、安全、健康和爱的象征, 如何从病人及其家属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提供热心、细心、贴心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是当前护理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1 在服务观念、护理管理等方面缩小差距

通过在港台医院的考察学习, 笔者深刻体会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内涵, 并从中认识到了我们与之在服务观念、护理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因此, 我们应加强护理队伍培训, 即加强护理服务意识、人文精神培训和专科技能训练, 同时要更新管理理念, 提升科学化护理管理水平。

2.2 不断拓展护理专业服务内容和范围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 护理服务范围和方式需要得到不断拓展。医院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 充分提供个性化服务, 轻安居日间照护病房和临终照护的心莲病房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2.3 加强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

参考台湾护理工作时数和人力资源配备, 科学安排护士班次, 占床率高时增补人力, 占床率低时利用补休、借休方式减少人力, 避免资源浪费。这对解决当前护理人力紧缺和浪费并存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4 逐步构建护理资讯管理系统

台湾长庚医院的护理资讯管理使我们深受启发, 护理管理应向规范化、科学化与快捷化方向发展。护理部与计算机部门应共同构建护理行政管理系统和临床护理作业记录系统, 包括护理行政资料库、临床护理资料库、护理人员排班与考勤、医嘱处理等, 以提高管理效率。

2.5 人文素质尚需提升

8.乡镇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篇八

一、历史考察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基于我们党88年的革命和建设史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和理论总结。因为从88年的党建史来看,强调学习问题始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而且,党中央每一次对学习问题的突出强调,都紧随着迎接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战胜困难、团结前进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众所周知,我们党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重大转折。而历史的大转折,意味着社会的大变革,与此相应的,必然是思想的大解放,理论的大飞跃,学习热情的大高涨。在每一次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总是通过学习来提升党迎接挑战、把握机遇的能力,所以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危机提高能力屡试不爽的法宝,这已经为党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在我们党88年的辉煌历史中,对学习问题的突出强调择其大端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局部执政时期: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我们党事业的蒸蒸日上,毛泽东同志敏锐地感觉到“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①为了克服这种恐慌,毛泽东认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②,然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③于是,我们党由中央自上而下地发起了“全党干部学习运动”,在党内进行了有计划的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教育运动。为此,1939年2月中央还成立了干部教育部来统一领导学习运动,并于1940年1月和3月相继发布了《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和《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明确提出全党都应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增长知识提高本领,而且规定每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日为学习节,以此为契机来推动全党范围的大学习。随后,我们党便开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其中整顿学风是重中之重。毛泽东就学习问题先后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学习与时局》等一系列重要文章,对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等问题进行了精辟阐述。毛泽东特别指出,学习最重要的是态度问题。共产党人学习应该采取一种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把学习问题上升到党性的高度来认识。正是基于党性的政治高度,延安整风确实达到了毛泽东所预期的“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④的目标,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与一致,从而为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夯实了基础。

(二)全国执政初期:恭恭敬敬地学。在全国执政初期,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党的历史方位面临着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重大转换,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⑤因此,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号召全党“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⑥,“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⑦毛泽东还就如何善于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与成效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总的来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什么必须善于学习的问题。毛泽东向全党指出:“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⑧我们党现在已经是执政党了,不再是单纯地闹革命了,执政党面临的任务更多更繁重,这就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因此必须更加善于学习。另一方面是学习态度问题。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针对党内一部分自足自满的不良风气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⑨正是在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在执政初期就领导国家较快地实现了经济的及时复苏和全面好转。邓小平同志后来对这次进城学习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指出:“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⑩

(三)改革开放前后:善于重新学习。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同志在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时,就党的学习问题痛定思痛地指出:“这些年来,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主要的精力放到政治运动上去了,建设的本领没有学好,建设没有上去,政治也发生了严重的曲折。现在要搞现代化建设,就更加不懂了。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11}邓小平就如何克服困难、赶超世界先进提出了应对之策,那就是“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12}。应该说,这个时期全党在重新学习这个问题上是形成共识的,但也存在某些比较片面的学习风气,诸如认为现在搞建设最需要学习的是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还有什么用?针对这一片面的学习观,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13}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党搞革命的指南,同样也是我们党搞建设的指南,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指南。为了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把学习搞好,认真建立学习制度。正是在这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气氛中,我们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上一篇: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高中生物教师期中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