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运行特点及困难范文

2024-11-20

中小企业运行特点及困难范文(精选4篇)

1.中小企业运行特点及困难范文 篇一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困难及对策

贵州省赫章县教育局教研室阳世宇

“国运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来临的世界背景下,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农村的中小学教师,如何适应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挑战?只有参加继续教育,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开展虽然使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及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工程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笔者仅从自己从事师训工作的的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仁。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困难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文化落后,观念落后,教育资源严重缺乏,教师素质总体不高,教师继续教育困难重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育资源贫乏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教师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继续教育学习除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必订的几本资料外,其它资源廖廖无几,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上网学习更是天方夜谈。从而使得继续教育的开展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教师培训管理体制混乱、重复培训、造成资源浪费,影响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然而,由于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既要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还须接受政府其它有关部门的管理,因此,在相关部门缺乏统筹的情况下,教师不得不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培训,导致重复培训、资源浪费,给教师继续教育带来较坏影响。尤其个别部门仅以通过培训捞取收入为目的,组织的培训内容既缺少针对性,更难以保证培训的质量。如多个部门组织的计算机培训、法律法规培训与考试等。因而使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三)认识不到位,工作被动

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或有关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认识,工作的开展将难以保证质量。由于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及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认识,工作被动,常规性的工作都难以保证其质量,更谈不上对工作的深入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

(四)培训机构不健全、培训者素质难以适应当前教师培训的需要

培训机构不健全或缺少相应的培训机构,又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不仅培训机构不健全,更为突出的是培训者队伍素质不高,人员稳定性较差,骨干培训及全员培训都不同程度出现倒金字塔的现象。这必然导致培训质量的低下及培训的随意性。

(五)培训内容过于整齐划一,脱离贫困地区教师实际

教师培训内容统一过多,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参加学习学非所用。一些学习内容教师要花较大的精力、较多的时间去学习,然而却由于条件所限,学非所用,脱离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

(六)经费缺乏保障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然而,由于农村政府财政本身相当艰难,再加上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所需经费往往难以形成保障机制,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步履艰难。

(七)工学矛盾突出,教师负担过重

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调查中了解到,由于编制紧缺,教师严重超负荷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农村学校教师工作量达百分之一百六、七十之多,城镇学校教师也由于班额过大(七、八十人一个班的现象常见),教师也是超负荷工作,难以抽出较多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

二、转变观念,积极探索,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切实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此可谓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每一个人都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而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更应当成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表率。“朝闻道,夕死可也。”的古训,对我们可谓不无启迪。因此,无论是从事教育管理者还是每一位教师,只有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学习型社会这一共同的愿景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二)理顺管理体制,避免重复培训,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加强对教师培训的管理,是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关键。而一段时间以来对教师培训管理的混乱状况,也应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教师培训的要求不仅需要考虑教师群体的需要,而且需要考虑教师个体的情况,还要因地制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否则不仅使培训缺乏实效性,教师参加培训更因不堪重负而丧失其积极主动性。因此,只有理顺管理体制,认真研究贫困地区教育的现实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才能做到切实减轻教师工作上、经济上的负担,真正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主动性,才能确保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

(三)建立经费、制度的有效保障机制

确保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专项投入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得以正常开展的基本物质保障。建章立制才能使继续教育工作得以持续健康发展。而农村由于本身各方面基础薄弱,县级政府财政困难尤其突出,要建立专项经费保障机制必然显得无能为力。因而,农村要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设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除了自身多方筹措外,还需要得到上级的大力扶持,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当然,在有了经费保障的基础上,如果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及措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将难以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因此,只有建立经费、制度的有效保障机制,才能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整合有效培训资源,确保教师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教师培训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者素质的高低以及培训者对其它培训资源的有效整合。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培训,由于培训者素质本身的限制,加上其它培训资源的严重缺乏,中小学教师培训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求培训者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另一方面要求培训者还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确保教师培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拓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选择培训内容的空间

从多年来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可以看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基本上由国家、省两级制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在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往往处于被动执行的地位,这种整齐划一的培训内容必然难以照顾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这必将使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国家、省在制定有关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政策方面,应尽量为县级教育部门及学校留下足够的选择空间,以确保培训内容适合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六)真正贯彻执行好“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政策

“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一条基本原则。只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都在各自不同的层面上认真贯彻执行好这一基本原则,形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工程”的目标。

(七)抓好校本培训,注重培训实效,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校本培训要求校长是培训的第一责任人,立足于教师所在学校,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培训基地。它不仅能较好地解决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中的工学矛盾,切实减轻教师的负担,更能确保培训的实效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要抓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只有扎扎实实开展好校本培训,注重过程管理,才能真正确保继续教育工程的质量。

(八)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培训者队伍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是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队伍建设。既要使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硬件设施适应当前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更需打造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稳定的骨干培训者队伍。从而确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开展不断走向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原载“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2.中小企业运行特点及困难范文 篇二

黄晶晶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摘要:新资助体系实施以来,成效显著,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相较于此前的资助体系,新资助体系显示出越来越完善的特点。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若干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贫困生认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资助资金能否准确发放,还关系到整个资助工作的效益与效率,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均等,所以切实需要政府、高校、社会提供相应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困难生认定;诚信;指标体系

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实施,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健全了我国资助困难学生政策体系。6月,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又连续下发了8个配套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新资助体系已全面实施,全国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了各种形式的资助,成效显著,真正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相较于此前的资助体系,新资助体系显示出越来越完善的特点,作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院系基层经办人在欣喜的同时也发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若干不容忽视的问题,试论如下:

一、新资助体系的显著特点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制经过了一系列的演进和发展:从最初的“人民助学金”制度,到奖学金制度与贷学金制度并存的新型高校学生资助模式,再到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多元化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在新资助体系实施之前,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不足或“软肋”也愈来愈凸显出来,比如贫困生信息不畅,评定标准滞后,资助体系分散,资金分配不均,资金来源狭窄,资助力度有限,贷款门槛过高,【1】发展至新世纪,就必然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资助体系,化解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新资助体系的特点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和解答:

1、资助力度大,强度高。

新资助体系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已支出资金154亿元,2008年全年将达到308亿元,这还不包括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收入中足额提取的一定比例的经费。正如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所言,随着新的资助体系全部落实到位,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平均每100名大学生中就有20多人可获资助。【2】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及各种勤工助学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资助。资助力度之大,强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2、资助形式日趋多样化

作者简介:黄晶晶(1981—),安徽怀宁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专职辅导员,安徽大学在读硕士。

在已有的资助形式上,新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探索或丰富了现有的助困形式。比如,大力发展助学贷款新模式——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等面向各级各类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参与高校和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

3、体系更具系统性和长期性

新出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宏观政策和具体配套措施中,充分显示出政策导向作用。既体现政策体系的统一性,又兼顾地区差别,确定合理的资金分担机制;既增加教育投入,又注重改善教育结构;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鼓励优秀学生;既增加财政收入,又注重多种渠道助学。这些系统化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此前资助体系中体系分散、资助标准偏低、资金面窄、资金分配不均、奖学与助学关系不清等弊端,尤其是在国家奖助学金的安排上不搞平均分配,而是适当向国家最需要的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倾斜,有利于促进高校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的实施,以及2007年起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新招生实行免费教育等,也有利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如此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长期目标。

二、新资助体系落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述特点表明,新资助政策体系虽然还是问绕“奖”、“贷”、“助”、“补”、“减”五项措施展开,但无论是资助形式还是体系内容,都比过去更加明确,更加完善,也更加有力。当然,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可能会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援助体系应做到认定程序科学化、资助项目多元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教育对象层次化。而在新资助体系中‘认定全面化科学化’是整个体系的基石”,【3】可以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明确认定是落实新资助政策体系的首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资助资金能否准确发放,更关系到整个资助工作的效益与效率,更关系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只有在更全面更准确地覆盖贫困大学生的基础上,“资助、管理、教育”才会更有意义更有效果。然而,在新资助体系中关于这一方面的相关论述恰恰比较简略和模糊。比如,在《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中提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由学校根据有关部门设置的标准和规定的程序、以民主评议的方式认定”。这段表述虽然界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涵所指,但是依然缺乏定性和定量的具体阐释,而且认定前提也存在着问题,操作起来存在难度:

1、规定程序。“学生申请——班级评议——院系评议——公示——校学生资源管理中心审核——建立信息档案库”,这是一般的操作程序。但是,在“学生申请”环节,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提出申请,虚报家庭情况调查材料;二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为自卑等心里问题,而不愿提出申请:这都给资助工作带来了实际的困难。

2、民主评议.一般以班级评议为主,院系审核评议。而有些高校采取简单的按学生人数分配贫困生指标的办法,学校分解到院系,院系分解到班级;所谓“评议”也只是采取贫困生在班会上讲述家中贫困原因,或采取个人申请,同学投票等方式,因为参与认定的主体单一性,学生提供申请的可靠性难以把握,而造成民主评议简单化,不仅对贫困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更会造成困难生认定的不准确和信息搜集的缺失。

3、认定标准。在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中,只有这样的表述,“合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财政部参照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各地(市、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认定标准可设置

一般困难、困难和特别困难等2-3档。”根据这一意见,各省、市制定了相应的细化标准,以安徽省为例,“高校在组织认定工作时,参照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被当地政府列为特困户或重点优抚对象、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财产损失严重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安徽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而各高校根据办法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又进一步制定了困难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即使如此,认定标准依然显得不够明确,标准应有的准确衡量和判断作用不能完全显现。

总之,尽管资助工作的目标人群在政策设计和预想上是合情合理的,但在实践过程中,因为程序、评议及标准等环节难以确保准确无误,而导致最终的资助难以有效地针对具体人群提供帮助。庆幸的是,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各高校的足够重视,所以在这里,笔者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供以参考:

1、加强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诚信与否根本上决定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成败,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仅严重挫伤了真正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而且更为严重之处是在于造成了认定工作的认为困难,以致有损于“公平与效率兼顾,规范与透明并存”的认定原则。所以加强诚信教育为先,使那些“假贫困生”增强诚信守信的意识,从而有助于降低贫困生认定成本,提高贫困生认定效益。此外,还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助困、管理以及育人功能,以政策的宣传化解贫困生的自卑心理,以世纪的资助激励贫困生的自立自强,以切实的日常关怀帮助贫困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建立生源地贫困认定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针对有些地方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存在“水分”的虚假行为,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保障生源地认定真正成为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中最可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为此必须在政府及高校的共同参与下,对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的相关制度进行重构,建立或健全“四位一体”(政府、高校、社会、学生)的认定主体监督机制,和“三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担保与责任追究制度)等。【4】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实现科学管理。高校贫困生认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参与和运用,将为认定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有效降低认定成本,提高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效率,以适应现代高校贫困生认定、管理、跟踪、调查和分析的需要,优化资助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内部分高校已建立了一卡通网络系统,而为保证认定工作的正常、有序、健康、科学地进行,应更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实现认定工作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

4、实现民主评议民主化、多元化。在民主评议环节,力求参与主体多元化,以学生为主体,辅导员或班主任、学生代表同时参与,着重发挥学生骨干和学生党员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议的积极性,建立班级认定评议小组,在公公平的基础上,民主表决,并充分尊重和保护被评议学生的隐私,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贫困生评定与监督的行列之中,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认定的失误,从而提高资助工作的效益和效率。

5、逐步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为更便于从量化的角度全面考察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的效率与效益情况,需要依据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动态完善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建立相应饿定性与定量指标,探求操作性强的认定标准,更加合理地认定学生及其生源地的贫困情况和贫困程度,与之同时,也需逐步建立起动态的、弹性的纠错机制及惩戒制度等。

总而言之,对贫困生的资助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热点内容,新资助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完善,呈现出令人鼓舞的新特点、新气象,真正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绿色通道”。当然,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诸如贫困生认定问题也成为这一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任务。我们期待贫困生资助模式会在不断地探索中逐

步走向健全和完善,我们也相信新资助体系也会在国家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呈现出愈加鲜明的特点和效力,为公平教育、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铺平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黄进,王骏勇。高校资助体系四大“软肋”[N].瞭望新闻周刊.2006-9-18.【2】吴亮.铺开贫困学生求学之道[N].瞭望新闻周刊.2007-7-9

【3】陈智玲.利用校园一卡通数据流,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J].中国科技信

3.课件的设计特点及安装运行说明 篇三

一、设计特点

本课件运用动画形式展示了课堂授课中的主要环节,集声音,视频,图片展示于一体,色彩协调,布局合理,美观大方,互动性高,使用性强,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二、安装运行说明

本课件不需要安装,双击打开运行即可。

三、运行硬件要求

最低要求: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256内存,20G硬盘及同档次的兼容机、品牌机及笔记本电脑。

四、运行软件要求

Windows98及以后的各种Windows操作系统。

五、具体操作如下

1、双击打开课件,进入课件的片头部分。

2、本课件共4个模块,单击每个按钮,进入相应模块学习。模块

1、情景导入。模块

2、新授内容。模块

3、检测评价。模块

4、课后调研。

4.中小企业运行特点及困难范文 篇四

移动电源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这干电池作为储电单元。区别于产品内部配置的电池,也叫外挂电池。一般配备多种电源转接头,通常具有大容量、多用途、体积小、寿命长和安全可靠等特点,是可随时随地为手机、MP3、MP4、手机、PDA、掌上电脑、掌上游戏机等多种数码产品供电或待机充电的功能产品。

移动电源的通用性是指产品能够适合最大范围的数码产品。即移动电源能够为手机、MP3、MP4、PDA、游戏机(PSP等)、蓝牙耳机、数码相机、CD播放机、复读机、数码摄像机、便携式DVD、手提电脑等多种数码产品服务。不过对于使用电压较高的相关数码产品,比如手提之类的,则需要配置输出电压较高的移动电源,这个与移动电源本身实际的容量成正比。其实,不仅如此,移动电源可以通过usb电缆线使用在任何符合USBOn-the-Go(USB-OTG)的便携型设备(usb电灯,usb眼睛按摩器,usb电热咖啡壶等等等)上,作为移动的最方便的电源供应。

另作为移动电源来说,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应急功能,在电源的本身也没有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某些装置来产生电。以达到我们真正需要时产生作用。如市场出现的太阳能移动电源及带手摇发电机的移动电源。

移动电源的工艺性是指产品的外观设计参入了消费者的大众或者小众的审美观。作为随身携带且具有一定功用的电子产品,消费者很注重其外观的美观性,所以现在主流厂商不仅在加大电池电源管理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在加大符合消费者审美观的产品外观的研发。

上一篇:神九思想报告下一篇:七年级上册英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