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明礼仪(精选8篇)
1.大学校园文明礼仪 篇一
尊师礼仪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就像我们的父母,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我们人生的导师,尊敬师长,敬爱师长是我们应该做的。至古以来,有不少的尊师故事传为美谈,尊师重道更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的优秀传统,那么尊师应从身边小事做起。
我要做到
1.无论在校内或是校外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
2.进出校门或是在楼梯上遇到老师时,不要与老师抢道,应该主动给老师让道,让老师先行。
3.看见老师手中拿着许多东西,要主动上前帮忙。
4.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要说“请问”,老师回答后,应说“谢谢”,然后再对老师说“再见”方可离开。
5.老师在与人交谈或者做事时,不可随意打算、干扰老师,应站立在一侧,等老师交谈完毕或是做完事后再找老师。
6.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惹老师生气。
7.珍惜老师的工作及劳动成果,认真完成老师每次布置的各项任务。
8.课堂上不与老师说开玩笑或是不雅的话,任何时候都不能直呼老师的名字。
9.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过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10.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尊师小故事
一、尊敬师长名留后世恒荣是汉明帝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尊敬。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亲自拜恒荣为老师。明帝能放下自己的尊贵的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二、李宗仁尊师若父李宗仁幼年的教师曾其新,驼背弯腰,人们戏称“曾背锅”。别看其形陋貌丑,李宗仁先生却敬若父辈。因曾年老无依,长期随军,由李宗仁出钱奉养。李宗仁还在司令部驻地附近修建房屋,给老师静居。并派一名副官专门侍奉,李每天还要亲去问安。李宗仁的另一名姓朱的老师,也长期随李宗仁起居。李对其照顾无微不至。老河口的老百姓都说,在李将军身上,真正体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之爱,得恩不忘报,实乃大丈夫。
尊师名言
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4、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尊师小儿歌
尊师长,古传统;育后代,树高风;呕心血,解疑惑;
一日师,千日友;千日师,一世情;师恩情,无以偿;
2.大学校园文明礼仪 篇二
文明礼仪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礼仪能使师生、生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友善, 使校园文明之风更加浓厚。作为高职院校,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素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为例, 分析在校生文明礼仪现状, 探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1 大学生校园文明礼仪现状
1.1 学生文明礼仪现状
大学校园中经常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 如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薄弱, 不遵守公共秩序, 不懂谦让;在食堂浪费粮食, 教室中乱丢垃圾、乱刻乱画, 在图书馆大声喧哗, 借书不还, 毁坏图书;不懂礼貌, 不尊敬师长等[1]。这跟部分学生内在文化素养缺失, 对传统礼仪和规范知之甚少有关。文化根基浅、底蕴不足, 就会表现出无礼, 在生活习惯、文明习惯乃至人生境界等方面浮躁化、庸俗化, 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成长以及职业生涯发展[2]。
1.2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现状
首先, 大学教育中传统文明礼仪教育不受重视, 且缺乏具体规范和系统管理;其次, 文明礼仪教育缺乏普遍性, 只对一些服务型相关专业设置了文明礼仪课程;再次, 文明礼仪教育师资匮乏, 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最后, 文明礼仪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 一般是临近就业时或相关政策出台后才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使得文明礼仪教育呈现功利性、临时性、随意性特征, 影响师生对文明礼仪教育本质及内涵的掌握。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转变,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完善的人格和“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医疗理念, 这就要求医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而我国高职医学院校学制短, 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 人文素质和文明礼仪教育明显不足[3]。
2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现实意义
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 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大学校园是文明传承的圣地,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塑造良好形象,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实现知行合一, 促使文明礼仪建设与学风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有效结合, 从而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4]。
社会交往离不开礼仪, 医疗服务更离不开礼仪, 文明有礼的医疗服务既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健康的有效途径, 也是加强医患沟通和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法宝。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礼仪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增强其对医院的信任, 减少和化解医疗纠纷, 大大改善医患关系[5]。医护人员需要掌握规范的文明礼仪, 完善自身形象, 以赢得社会支持和认可。作为高职医学院校, 在教给学生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给其灌输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3 对策
3.1 学生个人基本礼仪
个人基本礼仪反映其文化修养、精神面貌、思想状况及审美品位, 应以个人基本礼仪为出发点, 加强大学生仪容、仪表、仪态等方面的教育。可以通过学生会、团委或班级活动形式, 让学生认识到提升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引导其追求讲文明、懂礼仪的高尚品性, 引领社会新风尚[1]。首先, 在校园公共场所, 如宿舍、食堂、图书馆、自习室等, 大学生应遵守特定的秩序和规范。在宿舍里言行举止要尊重并顾及室友和室邻;在食堂要自觉排队, 礼让弱势群体;在图书馆要注重仪表, 自觉维护安静的学习环境。其次, 在校外公共场所也要注重文明礼仪, 在乘坐公交车时有秩序地上下车, 主动让座, 不喧哗吵闹;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花草树木, 不随意破坏;不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果皮纸屑、杂物, 不污染环境。
3.2 师生关系礼仪
师生关系是校园内最基本的关系, 是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成效以及人才培养质量[6]。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为此, 高职院校应从加强师生关系礼仪教育入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6]。高职学生是有思想与活力的青年学生, 是高考受挫者, 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他们更喜欢待人平等、可亲可敬的教师。而部分高职教师并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 在教学态度、管理理念以及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方面尚有欠缺。改善高校师生关系的途径很多, 其中最基本且较有效的途径即加强师生关系礼仪教育,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 而礼仪的功能就是改善人际关系[7]。对于学生, 教育其遵守课堂纪律, 在课堂上不玩手机、不睡觉、不交头接耳等;在校园内遇到教师主动行礼问好, 不对教师指指点点, 评头论足, 要尊重教师的习惯和人格。而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还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 其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教师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 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课堂上语言表达要准确, 音量要适当, 言语要精练, 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 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3 职业文明礼仪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高水平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重任。高职学生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 又因学校培养目标和个人素质不同而具备特殊性。为培养合格人才, 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必须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文明礼仪教育。随着人们卫生保健需求的日益增加, 医疗市场由技术竞争转向服务竞争。礼仪教育可以规范医护人员的仪表和言行, 带给患者温馨舒适的感觉, 赢得患者的信任和赞扬, 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8]。医学院校可以针对医疗行业职业文明礼仪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的礼仪教育要突出职业性, 让学生接受浓厚的职业文化熏陶, 为今后从事医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9]。如组织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职业礼仪, 教师要定期检查其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是否已按要求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在学生实习或培训时, 选择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护士担任带教教师,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起好模范带头作用[10]。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提升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加强礼仪教育, 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是高校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 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 自尊心增强的同时, 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要教育学生树立信心, 应用得体的礼仪、言行, 塑造有礼、自信、文明的良好形象。作为高职医学院校, 除了让大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外, 还应该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完善自我, 成为有文明、讲礼仪的专业技术人员, 成才报国。
摘要:文明礼仪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礼仪能使师生、生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使校园文明之风更加浓厚。本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为例, 分析在校生文明礼仪现状, 探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现实意义以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文明礼仪,高职院校,医学生
参考文献
[1]王爱民, 刘琳琳.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原因及对策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13) :11-13.
[2]邹广文.真正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J].人民论坛, 2010 (15) :26-27.
[3]徐玲.加强人文素质继续教育, 提升护士综合素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8) :82.
[4]张昊冉.浅析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J].青年文学家, 2012 (11) :178, 180.
[5]阮丽琴.浅谈医患沟通中的礼仪[J].新财经:理论版, 2011 (5) :395.
[6]姚静, 熊高仲.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现状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 2008, 23 (3) :135-137.
[7]赵宇飞.加强师生礼仪教育——改善高校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 2011 (1) :103-104.
[8]钟琴, 姚敏, 陈华丽, 等.护理礼仪队在医院和谐护理建设中的实践与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 2013 (20) :1187-1188.
[9]杜祥培.关于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1 (32) :39-40.
3.礼仪教育为校园文明助力 篇三
整合礼仪教育内容,增加养成教育活动趣味性。礼仪教育来源大致有三条路径。一是传统文化经典。比如“二十四孝”、“祭祀”、春节、端午、中秋等蕴含经典的礼节与仪式。教师将这些内容通过文本与多媒体形式呈现,有助于学生找到礼仪之“根”,增强礼仪之邦的认同感。二是现代文明礼节。它广泛存在于影视和日常生活中,这是现代生活约定俗成的交往准则。三是来自日常生活。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分辨家庭与社区交往的言语、行为,起到增强学生判断力的作用。鉴于学生心理特点,礼仪教育不能仅限于说教,要对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化、故事化的整理,赋予每项礼仪教育内容生动的力量。比如编成故事、转化为音视频内容、转化为课本剧、编撰成口诀歌谣、形成鲜明的图案形态,增强礼仪的直观性和可接受性,这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兴趣。
营造礼仪教育环境,增强养成教育活动感染力。学校可利用文化布置,将礼仪文化放置于小学生的活动空间之中,我校采取了三种方式来布置文化环境。一是以歌谣和图案形式,将入学、上课、升旗、出操、活动等学校活动分块展示,形成连续的图案墙,像一幅连环画,让学生在鲜活画面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接受礼仪信息。二是选取经典传说,讲述礼仪故事。如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历史人物用故事说话,帮助学生树立基本道德交往规范和道德榜样。三是选取现代社会基本活动礼节,作为范例供学生模仿和感知,提供直接具体的礼仪行为规范。同时,班主任还利用班队会等形式,形成评定的常规机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身边人的行为对错,寻找身边的典型,发掘学生中的礼仪榜样,让同龄人去模仿、去学习。此外,我校还会按班级选出礼仪“小明星”,按周次进行表扬和公布。比如“尊师”“进餐”“自学”均会选出“小明星”。
优化礼仪教育活动,提高养成教育活动有效性。学校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增加礼仪教育的德育课程,采取辩论、讲演、绘画、文艺表演等形式,促进学生的礼仪行为认知,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获得相关认识。学校经常通过征文比赛、画展评比等平台,让学生将所学、所听、所看转化成自己的道德认知,并形成稳定的道德情感。
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形成。学校除了建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在校礼仪常规》,还建立了一套包含值日制度、国旗班评比制度、学生家校考核制度、行规示范表彰制度在内的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以确保持之以恒地抓好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是常规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学生道德行为的不稳定性、反复性决定了礼仪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学校和班主任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同时要注意将礼仪教育与其他德育活动内容相结合,才能真正起到助推良好习惯养成,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作用。
4.文明礼仪进校园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德育六进工程,决定在我校开展以“文明礼仪进校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促使他们提高文明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提高广大师生文明素养,创建文明校园。
二、活动主题
“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
三、活动内容
1、文明礼仪在校园
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行为举止文明,不追逐嬉戏,不打架,课堂上不交头接耳;教育和引导教师扎实备课,不无故迟到早退,上课不接打电话,不酒后上课,做到讲究个人卫生,不穿奇装异服,不留怪异发型。
2、文明礼仪在家庭
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家孝敬父母,不耍小脾气,不使小性子,不做“小皇帝”,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帮助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验父母的艰辛。讲究卫生,生活节俭,不乱花钱。
3、文明礼仪在社会
教育和引导师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走出学校,走上社会,宣传文明知识,实践文明行为,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做文明小使者。积极开展帮助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活动。
4、文明礼仪在口中
教育和引导师生做到不吸烟、不饮酒、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不说脏话粗话。倡导言语文明,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对人热情礼貌,提倡使用“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5、文明礼仪在手上
教育和引导师生做到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乱牵乱挂、不损坏公共设施、不乱折乱采。倡导“伸手”:对需要帮助的人,伸手扶一把;对丢弃的垃圾,伸手拾一把;对问路者,伸手指一把;对未关闭的水龙头、电灯,伸手关一下。
6、文明礼仪在脚下
教育和引导师生做到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不乱道行驶、不乱停乱放。倡导“止步”:不乱穿乱插,上车、购物等养成自觉排队的习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在红灯面前止步的良好习惯。
四、活动形式与措施
1、大手牵小手,共育文明花
利用学校与课堂的教育主导作用,认真抓好学生及教师文明礼仪活动,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教师在“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中的示范、表率作用。通过主题班会大力宣传文明骑车、文明驾(乘)车、文明行路、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引导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个懂礼仪规范、讲文明言语、守公共秩序的好孩子,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积极争做“遵纪守法文明人”。
2、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
组织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自发走出学校,深入家庭,走进社区,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文明知识,实践文明行为,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途径,让家长共同参与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把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社区和社会,带动家长和群众共同告别不文明行为。
塘背小学
5.校园文明礼仪 篇五
做有礼仪的现代中学生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接受文明礼仪教育,从幼儿园起,老师就教我们要饭前洗手,这是很简单的事情,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到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于我们的一举一动,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立人,人立而后其事举”,“立人” 就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所以我们要读书求学,完善认知水平,分辨是非善恶,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这就是古人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我们接受文明礼仪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和从来没受过教育有什么区别?我们的校园还存在着很多不文明行为,请看图片:图片一浪费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想想非洲那些可怜的难民吧,这一可怜的儿童将如何能像我们一样享受着现代的物质文明,图片二,我们的同学还有闲情逸致在校园里跟同学大展拳脚,可同学们要适可而止,因为千里之刑,始于足下。图片三,便是操场上垃圾随处可见的场面,同学们大概忘了随手乱扔垃圾是有损社会公德之事,文化水平越高道德水平越低了吗,那可不是我们这些人该干的事啊,同学们要明白这个道理:顺手捡起的是一张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掉的是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心灵。图片四,是一幅漫画,该举止也曾发生在清朝重臣李鸿章的身上,他去访问俄国时由于随地吐痰而受到外国记者们的大肆爆料,此乃又一国耻也,事情表面看来虽小,然而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素质,代表着国民的文明程度,所以同学们“语出不必惊人,“痰”吐一定文明”,图片五,警告住在上铺的兄弟,能在乱些吗?图片六,这位同学做人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啊,图片七,是一封被弄丢了的情书,该情书的主人正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看来应该是年纪不大的同学,特意澄清喜欢与爱的区别,情窦初开,可是这种地下恋情怎么能演变成公开场合下勾肩搭背,搂搂抱抱呢?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一神秘美好的每一个人都向往的事情,可是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恋情,是不高尚的,要记住:知耻方能有所不为,励志才能有所作为,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人生中这一份美好的情感,让它在合适的季节里开出灿烂的花朵。图片八,践踏草坪,坚强的生命无端地成为了我们足下的阴魂。图片九,破坏公物,破坏者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可以利用的东西,这只能说是精神上的发泄,是知识浅薄的表现,是粗鲁的行为,那这些无生命的东西来宣泄只能说是无能的表现,图片十,是近年来发生在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不健康现象,有些人企图通过不法手段,进入高校的大门,试问:一个品行不端之人,如何在高校的氛围中生存,背负着太多的精神债务,你拿什么来还莘莘学子的十年寒窗,挑灯夜战?怎一个忍字了得? 图片十一,校园吸烟现象令人痛心,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 教育部29日发布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禁 1
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严格限制在高等学校内吸烟”、“建立禁烟工作长效机制”等一系列禁令。
同学们,在正义与邪恶较量的年代,学会修身,懂得如何做人,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除了思想什么都不带走,除了美德什么都不留下。从我们的课堂开始,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应在教室前门喊“报告”,先得到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
A、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内容应做好笔记。
B、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 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C、老师讲授课程,要聚精会神地听,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不搞小动作,更不能跑离座位,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玩手机、做手工、看课外书、睡觉等。
(3)下课:
A、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B、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C、课间活动宜选择运动量小、不剧烈的活动或游戏,以恢复疲劳的身心。
2、仪容仪表:
(1)服饰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与中学生的身份相适应。一般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要穿运动服,重要集体活动要穿校服。(2)不穿拖鞋和背心进教室,不穿奇装异服,不盲目追求名贵服饰,不得在校服上乱涂乱画。女生不穿露背装、露脐上装、超短裤、超短裙和半透明装,不穿过分暴露衣着,不穿高跟鞋。
3)不佩戴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等饰物。不染、不装饰指甲,不留长指甲。4)不烫发、不染发,头发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不留怪发型。男生不留长发、不剃光头;女生不涂脂抹粉,不画眉毛,不画眼圈,不抹口红。
3、尊师礼仪:
A、学生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老师好”。B、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或宿舍时,应先敲门,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C、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D、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特别要尊重保安和宿舍管理人员,服从他们的管理。
4、同学之间礼仪:
1)称呼: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
2)礼貌用语: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 时归还,并要致谢。3)关爱同学: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4)尊重同学: 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引用《弟子规》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傥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铿。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技。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责警。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无生戚。
5)在与异性同学交往中应注意什么呢?
1.言行举止要有分寸,对待异性不必过分拘束,也不要过分随便。一些不应开的玩笑、不应做的举动是要注意男女有别的。2.衣着要整洁大方,同自己的身份相符,不要浓妆艳抹,也不要穿奇装异服,那样容易给人以虚浮轻薄之感。3.要相互理解和尊重,要讲文明礼貌,自尊自爱,互尊互爱。待人要不卑不亢,宽容大度。4.异性之间的交往应在集体活动的时间内,避免时间过晚或单独在一起。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应该是公开的,只限于学习、工作和有意义的娱乐活动范围内,并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应遵循两个原则:所谓自然原则,就是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词;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所谓适度原则,是指异性交往的程度和异性交往的方式要恰到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萌动情愫,又不因为回避或拒绝而对对方造成心灵伤害;既不过多地参与异性之间的“单独活动”,也不在异性面前如临大敌,拒不接纳异性的热情与帮助。
5、集会礼仪:(1)重要集会时应穿校服。(2)升国旗仪式: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要保持安静,不得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3)开校会或年级班会: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保持安静,严禁嘻笑、打闹;认真听讲,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特别是不在会场上看书或阅读杂志。
6、宿舍礼仪
6.校园文明礼仪 篇六
五(2)中队
一活动目的通过引导小学生从小学习文明礼仪,让学生做个讲文明,懂礼貌孩子,使学生从小受到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文明、懂文明礼貌的强烈意识。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主题队会(学生主持)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讲文明礼仪的图片
甲:亲爱的同学们,文明礼貌是一颗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心里播下这颗种子,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人人就会有良好的礼仪规范和文明行为表现。
“今天,你微笑了吗?你问候了吗?你礼让了吗?你帮助别人了吗?从上面的句子猜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了吗 ?今天的主题班会就是:校园文明礼仪
二进行活动
1、读诗歌
中国礼仪代代传诗歌
中国礼仪代代传
孔融让梨敬父母
黄香暖被教育人
中国礼仪不能忘
争做礼仪小标兵
乙:咦?今天怎么大家都读得那么用心啊?
甲:你不知道了吧。文明礼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重要着呢。还是让我们班同学告诉你吧……
2、讲述格言
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3、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4、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5、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6、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7、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8、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9、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10、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11、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乙:哦,现在我终于知道了,讲文明、有礼貌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翁,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中国礼仪当然不能忘。
甲:既然这样,让我们一起铭记先知对我们的告诫吧。
3、故事联说
甲:是啊,从古到今,文明礼仪一直悄悄地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信,你听!
去年夏天,我们班转来一位新同学。他长着圆圆的脸,炯炯有神的眼,高高的个子,挺拔的身材,上眼一看就很惹人喜欢.当老师请他做自我介绍时,他跨着大步,走上讲台,很大方的讲道:大家好,我叫吴家鹏,来自北京丰台……介绍还没讲完,我已从心里萌生出一种敬佩之感。
时间慢慢的过去了,在这半学期里,这个同学完全出乎老师和同学们的意料。原来他是一个非常调皮,不讲礼貌的孩子。平时出风头,爱打架,爱骂人,看见同学乱拍乱打,拿同学当哥们,走起路来横冲直撞.我们班的同学真拿他没办法。虽然他学习成绩优秀,可是大家都非常气氛,非常讨厌他。
就是这样一个同学,通过这样一件事,他变了。有一次,我们学校要表演一个关于文明礼貌的小品。可能老师是为了教育他吧,让他当了主角.他的角色是由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他的台词句句扣人心弦,让人非常感动。他表演的也很出色。可喜的是这个小品在市里
还获得了一等奖。当学校开庆功大会时,老师嘉奖了他.给他颁发奖品时老师深情的对他说:真的希望你能像小品演的那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当时,他深深的低下了头,眼里闪着泪花,诚恳的说:老师,您放心吧!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从那以后,吴家鹏真的变了。听不见他骂人的声音,看不见他打人的身影,看到的是他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以礼待人。看见老师,他第一个问好,看见同学,他会把灿烂的笑容送给你,他真的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同学了。
当老师再一次表扬他时,他笑了,同学们笑了,老师也笑了。
甲:那么,同学们:礼仪是什么呢??(同学发表意见)4你知道吗?
1.尊重老师,首先要尊重老师的劳动,例如上课专心听讲等。
2.不懂就问,多和老师交流。向老师请教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感情。
3..虚心接受老师的意见,要勇于向老师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
4.对老师的问题如有异议,下课后可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5、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不可欺负弱
小同学。
.使用教室的“五做到”:
1.要做到保持教室的整洁,即使清
理废弃物。
2.要做到定期打扫教室。
3.要做到爱护教室的设施和物品,用完
之后放回原处。
4.要做到遵守教室的规定。
5.要做到未经过老师的允许,不随意乱
动教室里的贵重物品等。
6学生谈收获
甲:“讲礼仪,我做合格小公民”主题班会快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乙: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谈收获)看来同学们都有各自的收获。班主任讲话
这次的主题班会开得比较成功。为了这次活动,同学们个个都很努力,我们班的班级凝聚力大大增强了。而且,通过“讲礼仪,我做合格小公民”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同学们都知道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它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同学们能更加努力,把文明礼仪带到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合唱队歌
9结束班会
主持人宣布:“ 通过活动知道文明礼貌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和与小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能在就餐、交谈、集会、观看演出、比赛等场合遵循有关礼节。
7.大学校园文明礼仪 篇七
关键词: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
大学生作为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 应具备知书达礼、学礼用礼、识礼懂礼的内在修养和文质彬彬、内外兼修、知行统一的外在表现, 应成为新时期传承文明礼仪的先锋和模范。然而, 当今大学生却存在着诸多失礼、失范、失态等不良行为和举止, 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大学之道, 在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作为使人明德远行的动力站, 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文明礼仪导航,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 使学生在文明礼仪的教化中体验和领悟真、善、美, 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1 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表现
1.1 内在缺失
文明礼仪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统一, 更应注重内在意识、内在素质的培养。文明礼仪的内在缺失是文明失范、行为失礼、交往失态的决定因素。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有着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是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与思想精华, 是我们的民族特质。礼文化源远流长, 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宽阔的外延, 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品质的源泉, 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 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不断发生着改变。大学生文明礼仪内在缺失主要表现在缺乏对传统礼文化的修习, 对传统礼仪文化和礼仪规范知之甚少。无知就会表现出无礼, 由于本位文化缺失, 造成文化根基和底蕴不足, 导致大学生选择盲目, 行动盲从, 没有主见, 缺乏个性, 一味跟风逐潮, 跟随所谓的潮流, 模仿所谓的流行时尚、外来礼仪, 在生活方式、文明习惯乃至人生境界等方面陷入流行化、浮躁化、庸俗化, 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1]。
1.2 外在缺失
常言道:“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礼。”礼仪内在缺失造成大学生礼仪意识淡薄, 礼仪素养缺乏, 道德水准滑坡, 并通过行为和举止屡屡失范表现出来。具体表现在语言、行为、举止、仪容、仪表等方面大失水准, 在个人修养、人际交往、求职面试、生活细节等方面表现欠佳。
大学生不知礼、不尊礼、不守礼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如社会公德意识薄弱, 不遵守公共秩序, 不懂文明谦让, 唯我独尊;不保护公共卫生和环境, 乱丢垃圾, 践踏草坪, 到处乱刻乱画;在公共场合, 或大声喧哗、吵闹, 或出言不逊;仪容仪表有失得体, 钟情于奇装异服;不懂礼貌, 不尊敬师长和父母;只顾自我感受, 不顾及他人感觉, 谈恋爱不注意影响, 在公共场所做一些亲密动作等。这种无所顾忌、我行我素的表现, 折射出律己敬人行为规范和对人对物的敬重、敬畏之心缺乏。
文明礼仪缺失影响着学生优良品质、高尚品格和理想人格的养成, 易造成人际关系不和谐, 不利于交往、沟通。而过格之态、出格之举则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
文明礼仪素养的形成注重“积铢累寸”, 讲究“由里向外”, 最终达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 是家庭、学校、社会3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同样, 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受家庭、学校和社会3方面的影响。
2.1 家庭文明礼仪教育启蒙不到位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正如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习惯养得好, 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 终生受其累。”很多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 但其教育方式与良好愿望互相矛盾, 甚至背道而驰, 他们忽视孩子良好礼仪素养和文明习惯的养成。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孩子过分关爱, 给予孩子过多物质满足, 而缺乏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塑造;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充满着功利和浮躁, 在孩子学习上不惜代价, 把关注点放在“兴趣班”“特长班”上, 忽略了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等孩子上学后, 只关心孩子的学业。另外, 一些家长不注重自身文明礼仪和言行举止, 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孩子。综上所述, 家长忽视对孩子人格、心理、价值观、责任心等方面的教育, 放松乃至放弃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 造成孩子与文明礼仪渐行渐远。
2.2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开展不到位
应试教育使学校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 片面追求升学率, 和家长不谋而合, 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上, 评价学生时坚持智育第一, 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 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更是严重匮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康成长, 表述平实简单, 实则要求高远。健康成长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体现在身心成长和道德养成这一完整的过程之中[2]。实际上这一过程难以完整, 存在缺憾, 重智育、轻德育, 使德育的首位旁落。在追求升学率的功利思想支配下, 学校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微乎其微。即使开展了德育, 也存在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不足, 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理念和内容上, 把德育和政治教育混淆, 存在德育政治化倾向和德育内容智育化问题[3]。在方法和手段上, 重知轻行, 知行脱节, 用说教代替实践性, 要求和规定比较宏观、笼统、抽象, 不易付诸行动。同时,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补救型教育”和“今天一个主题, 明天某项活动”的赶时髦、“追风型”的“作秀式”的德育活动有浓重的功利色彩和短期效应[4]。由于缺乏完整系统的德育过程, 最终导致在小学教导学生要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上了大学教导他们上车要给老人让座, 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等教育现象。
2.3 社会不良风气和环境对学生文明礼义的负面影响
新时期的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 生活的物质条件比较充裕, 成长于社会变型和各种价值观念互相冲撞的时期, 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成果的同时, 也受到来自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和消极影响。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社会问题、消极甚至腐朽的思想、思潮无时无刻不在直接或间接地侵蚀大学生的认知和信仰。同样, 社会上的各种不道德、不诚信、有失礼仪的现象也对成长中的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大学生由于自身鉴别力、判断力、自制力有限, 并具有好奇心强, 追求时尚、另类、好玩的身心特点, 在多元社会思潮和多元文化冲突面前, 容易迷失自我, 是非不明, 荣辱不辨, 良莠不分, 对社会上一些所谓的“新思潮”、“新事物”不加分析就一味接受和效仿, 习惯跟着感觉走, 随波逐流, 追风赶潮, 把腐朽当神奇, 把庸俗当高雅, 最终导致精神家园的荒漠化, 致使道德缺失, 大学生不讲文明、不重仪表、不守诚信、不遵规范等礼仪缺失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3 全面提升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途径
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在未成年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存在很多问题。这就更需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纠偏和拾遗。高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采取措施, 切实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学生形成良好礼仪素养方面下工夫, 引导学生知荣明耻, 修身正己, 使学生的人生因其礼仪修养而增值, 为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3.1 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礼仪素养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大学生修身立德的基石, 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更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就个人而言, 礼仪是个人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源泉;就社会而言, 礼仪是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 礼仪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因此,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重要性, 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 切实增强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坚定性, 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的礼仪观念, 有意识地深入挖掘礼仪的教育资源, 引导大学生把讲文明、懂礼仪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永恒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坚持高尚品性, 引领社会新风尚[5]。
3.2 采取有力措施, 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1 开设礼仪课程, 让大学生知书达礼
知书方能达礼, 知书是达礼的基础和先导。大学生由于对礼仪缺乏最基本的认知, 认识不到礼仪价值所在, 觉得礼仪虚无缥缈、无关痛痒、可有可无。为此, 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为大学生开设礼仪课程, 向他们传授和灌输礼仪知识、规范, 为其识礼、懂礼奠定知识和理论基础。在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层次和所学专业, 有所区别和侧重地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对低年级学生主要开展普通礼仪和日常行为礼仪教育;高年级学生要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开设礼仪课程, 如医护礼仪、教师礼仪等;毕业年级要将实习礼仪和求职礼仪纳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经过这样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开展礼仪教育,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 构建以“两课”教学与礼仪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职业生涯规划和面试求职礼仪为支撑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体系, 努力使礼仪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同时, 开展多种内容和形式的礼仪讲座, 让学生不断得到礼仪浸润。
3.2.2 加强实践环节, 让礼仪知识内化
大学生礼仪素养培养是礼仪教育和礼仪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而礼仪实践是人们一定的礼仪知识、行为规范转化为礼仪素养的必要环节和途径, 是礼仪素养形成、巩固和提高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在礼仪教育中起强化、固化作用。礼仪教育要取得实效, 离不开实践的有力支撑。高校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种教育资源,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营造良好氛围, 让大学生得到良好的礼仪熏陶, 将礼仪认知转变为自觉行为, 实现自我教育目的。利用重要典礼、重大节日和各种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使其外在的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觉行为, 并成为新时期践行和传承文明礼仪的先锋和模范。
3.2.3 严格规范管理, 让礼仪畅行
科学、严明、完备的纪律、规章可促进各项礼仪规范在实践中落实, 为礼仪教育提供保障。而大学生良好礼仪素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总要经历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必须发挥纪律对行为的调节和规范作用, 使教育和管理相互促进, 实现教育的初衷[6]。为此, 高校要切实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创设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 大力营造以识礼、遵礼、行礼为荣, 以失礼、失范、失态为耻的氛围。要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引导学生知耻, 身有所正, 言有所归, 行有所止, 对学生不重礼仪、不守礼节、不讲礼貌等不良行为和举止予以纠正, 既要有评优、评奖, 也要有批评帮助, 坚持不懈地把礼仪养成教育放在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
3.2.4 教师率先垂范, 做学生的表率
教师“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教师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 是礼仪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 教师高尚的师德、优良的教风、得体的言行、整洁的仪表都有着很强的示范性, 对学生起着直接的、深远的影响。广大教师要自觉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 严于律己, 做学生礼仪的引路人、品行的示范者。学校应处处重礼仪, 时时守礼仪, 实现“全员育人, 全过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 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礼仪的魅力和价值, 让校园开满美丽的道德之花, 结出丰硕的礼仪之果。
大学生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当贯穿整个大学阶段,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持之以恒,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把正确的道德认知和积极的礼仪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 使大学生成为有良知、有智慧、有教养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邹广文.真正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J].人民论坛, 2010 (22) :27.
[2]韩宇.把健康快乐还给孩子[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2011 (11) :26.
[3]张德强.改革德育政治化倾向创建新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J].兰州学刊, 2005 (6) :314.
[4]李连久.浅谈“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现象[EB/OL].http://www.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04-03/31/38505/, 2012-11-16.
[5]袁贵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N].光明日报, 2005-11-02.
8.大学校园文明礼仪 篇八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人们的礼仪,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成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所以,学校必须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我们学校一直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教育,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一些粗浅的经验表述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所有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榜样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举止、好恶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形成和培养有着直接影响。所以,我校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教师的仪容、衣着。教师的穿着要整洁、朴素,不必入时,但必须得体。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仪容、衣着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试想,一个蓬头乱发、衣冠不整、不修边幅,或者衣着过于绚丽、曝露的教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即使他(她)有着渊博的知识,在学生的心目中也不会是一个受人尊重的教师,学生也不会乐意与你交往;甚至学生会反感,“跟着学”。二是教师的精神面貌。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就应把烦恼、恩怨抛开,用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学生,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种朝气蓬勃的形象。假如教师不能处理好自己的个人问题,不能处理好社会、家庭矛盾,而把苦恼和愁容带进课堂,就有可能因为心境不好,精神状态不佳,给学生帶来消极的负面影响。这样,既影响了课堂教学,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也疏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了。
二、氛围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学校有一句标语: “人造就环境、环境塑造人”,所以说要开展好文明礼仪教育就必须创造出氛围,才能起到良好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1、上好文明礼仪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我校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通过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2、注重教师的行为示范,做到以身作则。比如,我校提倡学生见到老师后主动问好,有的同学不习惯,或不好意思,所以,我校要求提倡,老师见到学生后,放下身份主动向学生问好。这样,我校就形成了师生见面后互相问好的和谐氛围。
三、措施是开展的保证
我们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1、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坚持每周都要上。有专任教师,从课程中安排出一定的课时专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组织学生和班主任进行“文明礼仪细则”学习,并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礼仪、礼节、礼貌“三礼”要求的认识。
2、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广播站、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爱国、守法、诚信、明礼”教育为主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讲话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充实,能真正起到引起师生的共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注重养成教育。坚持总结各班开展活动情况,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孩子们。利用班会课、思品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4、创办文明礼仪特色校园。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 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5、开展文明礼仪之星,文明礼仪标兵评选。礼仪之星,礼仪标兵评选从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抓起: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这些活动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6、家校互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切实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组织管理,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
7、在各种活动中进行养成教育。怎样来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呢?我校积极倡导学生不能把自己的自由建立在影响别人自由的基础之上,在自己获得自由的同时要考虑到不妨碍别人,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和习惯水平。
四、检查才能保证持之以恒
1、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定型的,需要长期的耐心的工作,通过反复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为了保持学生文明识礼的好习惯,我校建立督导、检查、评比制度,评出班级每月之星;成立礼仪岗和监督岗,对学生进行礼仪的示范、检查和监督;通过坐、立、走姿势的训练和礼貌用语的学习,使学生礼仪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对子对问题学生跟踪帮教等。通过这些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只要一抓到底,一定会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大学校园文明礼仪】推荐阅读:
关于调查大学生校园不文明行为问题09-08
大学生校园文明素质教育主题班会方案06-22
校园文明礼仪中队08-30
校园文明礼仪相声11-06
校园文明礼仪倡议书08-15
演讲稿文明礼仪在校园10-11
“倡导文明礼仪,营造和谐校园”活动总结06-28
校园文明礼仪演讲稿300字07-26
小学生演讲稿:文明礼仪在校园07-24
国旗下发言稿: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