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2024-11-10

新员工培训计划方案(共8篇)

1.新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篇一

新员工能在一个企业长期工作,关键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保障基本生存和个人持续发展,在保障基本生存方面,很多企业的很多岗位都能满足,但他不是让员工长期留在企业的根本原因。新员工愿意和不愿意在某些企业工作,其给根本差异还是这个企业的环境——人文环境,即能否给员工提供信任、和谐的团队氛围和不断成长的机会。

理想与现实间总是存在着难以消融的差距。在信息爆炸、竞争加剧的时代,学历仅代表过去、能力仅代表现在,唯有学习才能成就未来。时常听人讲起大学毕业升就业难,工作低,即便幸运地谋得心仪的职位,在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时,是喜悦、是陌生、亦或是茫然?万事开头难,怎样才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呢?

现在创力行动学习中心关于新员工如何尽快胜任新岗位,做出以下新员工培训分析:

一、结果定义:

企业需要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只有结果才可以满足客户需求,客户才愿意用钱来交换;企业是靠结果生存,没有结果就注定被淘汰,达成结果是企业的商业底线;企业所必须达成的结果则需要依靠各位员工的齐心协力而共创!

“在规定的时间内达成特定的结果,同时保证质量和控制成本。”——这就是企业和员工共同需要的“结果”。

作为员工,谁是我们的直接客户呢?用人单位是我们的客户,领导是我们的客户,上级部门是我们的客户,我们所服务的下级部门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为客户提供等价值交换的结果了吗?

任务不等于结果。发稿件传真是任务,确认对方收到清晰地文件是结果;开会时任务,解决问题是结果;上班时任务,创造价值是结果;正如挖井只是任务,挖出水才是要达成的结果……

态度不等于结果。“我已经按照你说的做了”、“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我该做的都做了”。虽看似执行任务却无果而终……对客户没有价值的结果,无论你多么辛苦,都是一文不值!

职责不等于结果。尽职尽责,也未必达成结果。比如门卫的职责是“没有通行证就不能进入”,现在有位重要客户到访,但与之接洽人员联系不上。如果门卫断然拒客户于门外,按照职责评判,他是无责任的,但却可能丧失客户而阻碍公司结果的达成。

办法总比困难多。“2:8定律”在职场中依然使用,20%的“主动做”和“边问边做”的优秀员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初入职场,我们是80%,还是20%呢?即便已是20%的优秀者,我们如何才能成为20%中卓越者呢?

二、成功逻辑:

我们要结果不一定真有结果,结果达成的第二个必备条件是要有“成功逻辑”。即根据以往的经验证明,要确认我们设计的达成结果的每个步骤是可以成功的,也就是可以达成结果的。我们不仅要对结果又强烈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要对其中的过程要有十足的把握。不能盲目地认为“我们是最棒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开始行动,其结果往往是打不成结果,让实施者对这种方法与理念失去信心,甚至是对领导对公司失去了信心。

“成功的逻辑”离不开一下两点:

1、程序性知识。即在正常情况下,怎么做会达成什么结果,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家住A,工作单位在C,乘坐公共汽车上下班,需要在B换乘。从A到B需要20分钟,从B到C需要15分钟,公共汽车发车间隔为5分钟/辆……

2、预备方案。程序性知识是正常情况下的成功逻辑,不代表适合于所有情况,每件事都会有其独特的地方,为了保证结果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备份”准备。

三、100%责任:

个人与企业一样,成功来自于追求卓越的净胜和不断超越自我的努力,承担才能成长,责任胜于能力。步入社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都需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承担100%责任。

下面是关于“责任”小思考:

加入某日我在十字路口等待过马路,看到人行道绿灯亮起时才起身通行,但是刚刚走到马路中间,一辆汽车疾驰而来……很不幸,我被酒后驾车的司机驾驶的未通过年检的车辆给撞死了。

是谁的责任?

消极的逻辑、法官的逻辑:闯红灯、酒后驾驶、车辆未通过年检者的责任,赔偿、刑判、枪毙;

积极的逻辑、当事人的逻辑:即使将肇事司机判刑、枪毙,我也不能死而复生。承担最大的后果,就要对自己承担最大责任。哪怕是在绿灯过马路,也要看一看是否有可能带来危险的车辆。

是谁在承担这个不幸的后果?我们能为避免这种后果的发生做点什么?是任由结果的发生付出沉痛代价,还是个人承担责任,采取行动、影响结果、改变结果?

如果我们以积极的逻辑思考问题,就不会抱怨:工作中的成绩得不到认可、不被领导重视、部门之间不协作等任何问题。因为预期无济于事地抱怨,不如以100%的责任来改变饥结果。

有道是:“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步入职场,我们不再是自我的个体,而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关键链中的重要一环,整条链条的承重能力由最薄弱的一环决定,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可能导致整体的土崩瓦解。

承担责任就是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绝对不用别人的错误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为了达成团队的结果,一100%的责任来承担自己的结果。

综合上面所说的,企业75%的战略失败在于执行,有效策划在战略中得到有效执行的不到10%,72%的CEO认为执行好战略比制定一个好战略更难!企业不缺乏伟大的战略思想,而缺乏百分百的执行。

执行力就是持续达成结果的能力!执行力差就是没有结果或者没有持续的结果。结果定义、成功逻辑、100%责任等基石奠定结果逻辑驱动执行铸企业竞争优势而基业长青、祝员工胜任岗位而大展宏图!

祝新员工:努力进取,早日从菜鸟转送脱颖而出,成展翅翱翔的鲲鹏!

看过2017新员工培训计划方案的人还看了:

2.新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 年9 月至2013 年8 月, 护理专业院校毕业后经考核选拔新录用的护士以及从事非手术室护理专业后转入手术室工作的护士17 名, 其中女性12 名, 男5 名, 年龄20~26 岁。本科3 名, 大专14 名。

1.2 方法

1.2.1 确定组织架构。科室建立管理架构和业务架构, 管理架构由科护士长、分管教学的护士长、总带教和教学秘书组成。科护士长负责对整个培训过程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分管教学的护士长负责对总带教、专科导师的选拔考核和工作考评, 总带教负责对专科导师和带班老师工作考评, 教学秘书协助做好培训过程中的各项通知、安排、统计工作。业务架构由分管带教的护士长、总带教、专科组长、专科导师组成, 建立科室带教小组, 护士长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与落实, 总带教负责培训计划的安排与实施, 专科组长负责具体培训和考核内容的实施, 专科导师进行“一对一”的师徒制带教。

1.2.2确定培训目标。第1年基本掌握手术室护理内涵、掌握手术室工作流程、掌握各专科1~2级手术的洗手配合, 熟悉其巡回配合, 能够独立当班参加手术室值班。第2年能够掌握手术室围手术期的护理内涵、具备手术室常见应急状况的处理能力、掌握各专科常规2~3级手术的洗手及巡回配合, 能够通过护理部的N1级护士准出考核, 为进入准专科护士培训阶段做好准备。

1.2.3 培训内容。涵盖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三方面。其中专业理论包括手术室的岗位职责、制度、流程、常规、应急预案;外科相关专科理论知识, 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知识、手术室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控制、洁净手术室的日常维护;常见手术麻醉配合及麻醉并发症的配合要点;手术室职业安全的概念与防护原则;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专业技能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仪器设备使用、1~3 级手术配合护理、文件书写、信息系统操作、单病种急诊手术处理、读书报告书写的内容。而人文素养是由入科后第1 周, 由护士长和总带教进行单独理论授课并签订遵守手术室职业操守的协议, 每个月参加科内集中式授课及讨论, 学习指定阅读书籍如《职业精神》《细节决定成败》《医院文化指南》《护理政策法规指南》《护士条例》《医学伦理学》等。

1.2.4培训方法

(1) 集中培训。采取的主要形式有晨课, 每天交班前半小时由总带教或专科组长进行当日手术的每日1 问以及理论或技能的授课培训;情境模拟培训, 主要运用于应急预案的培训, 由新护士参与角色扮演来提高知识的掌握度和实际运用能力;为提高学习兴趣活跃氛围采取竞技比赛和辩论交流的形式, 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定期回顾考核是检验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的手段, 我们采取的是每周培训的内容每周考核完毕, 以少量多次、及时反复练习来达到掌握的目的。同时参与全科的其他培训, 例如护理查房、安全教育、业务学习等。

(2) “一对一”师徒制带教。原有的总带教负责、带班老师带教模式, 总带教要全面负责实习生、进修生、新护士的带教, 而人员的培训要求、目标、内容、方法均不一样, 总带教精力有效、常出现顾此失彼, 学生满意度不高, 带教效果差、带班老师不满意的现象。而带班老师带教不固定、随意性大、没有连续性、带教内容随机不系统。自科内有了经选拔的多名带教专科导师, 采用“一对一”带教的模式, 立即摆脱了这种现象。采用“一对一”师徒制带教, 科内带教小组的专科导师与入科新护士进行双向盲选, 选定后由老师负责学生的整个培训过程中的示范操作、带班指导、谈心沟通、笔记批阅、工作质量的检查, 学生的各种考核结果与带教老师的年终考核相关。

(3) 晚自习。鉴于应急能力培训模拟的多, 实战少, 自学内容无时间完成, 参考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模式, 每周进行2 次的晚自习至20:30 结束, 在晚自习期间跟班, 学习值班期间应急情况的处理、也可书写笔记、阅读指定专业书籍、观看手术配合视频, 以全面快速的掌握手术室知识技能, 直至进入手术室值班。

(4) 各专科轮转培训。第1 年每个专科轮转1~2 个月要求掌握各科基本专科护理操作, 掌握各专科1~2 级手术的洗手配合及熟悉其巡回配合, 掌握各专科常见急诊手术洗手配合。每个专科轮转结束进行理论和操作的出科考核, 未通过考核者继续在其专科轮转直至考核通过。 第2 年每个专科轮转2 个月要求掌握各专科护理操作和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 掌握各专科2~3 级手术洗手、巡回配合, 掌握各专科各类急诊手术洗手配合, 同样进行出科考核, 而未通过者影响其轮转的周期继而无法参加护理部的N1 级护士准出考核。

(5) 实时评价反馈。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反馈, 制定带教老师的评价反馈表, 从其带教态度、带教能力、带教结果, 学生反馈几个方面评价, 作为带教老师考评和调整的依据;对带教新护士的评价反馈:实时搜集分析新护士工作中的问题, 采用品管圈活动, 及时解决问题, 改善培训效果;对培训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反馈, 如家长制管理方式, 接受度低、逆反心理, 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值, 学习态度、能力差异大、进度不一, 培训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有无法落实的现象等均是在实施过程中实时反馈所发现的, 及时采取改变家长制管理方式, 寻找刚柔并济的平衡点, 有奖有罚, 取得信任, 增加接受度;又根据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因人施教, 避免模式化;重新调整培训方案, 提高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可操作性。实时评价反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3 考核与准出

分管教学护士长、总带教、专科组长成立科考评小组, 手术室护理基础及专科知识由总带教每周进行考核, 《“三基”应知应会》基础理论和护理操作、手术室一般专科护理操作由科内操作组每月考核, 专科护理操作或手术配合在各专科轮转结束由专科组长和总带教进行考核, 综合专科知识每半年1 次由分管教学护士长进行考核, 科内其他统一培训考核、急救技能每季由总带教、分管教学护士长进行考核。新护士工作满一年由科考评小组, 进行理论、操作、人文素养综合考评, 符合要求进入第2 年的培训。满两年各科轮转结束, 独立当班进入手术室值班, 本人申请, 由科考评小组和护理部对其进行准出考核。

2 效果

2.1 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缩短

统计了自2008 年医院重组至2011 年手术室共新入科护士9 人, 平均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为16 个月。2012年至2013 年新入科护士17 人, 平均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为12 个月, 明显缩短了独立当班、进入值班的时间。

2.2 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2012 年到2013 年医师满意度的调查及同行评价, 医师的满意度从95% 上升到98%, 同行评价的优秀等次从人数的70% 上升90%。结合科室的人力现状, 2~3 年的优秀护士能够参与到一些重大手术的配合, 例如肺移植手术、心脏手术等。

2.3 教学相长

专科导师在带教过程中必须不断学习拓展专业知识, 才能巩固其各项技术, 具有指导考核新护士的能力, 这些压力提高了专科导师工作责任感和学习积极性, 而授课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了授课技巧以及制作辅助教学工具的能力, 例如PPT的制作, 授课模具等。

3 讨论

随着外科学的发展, 手术室护理的发展随之而来带来更多的挑战, 器官移植、各种微创技术、日益更新的医疗仪器设备, 需要我们手术室护士更高的专业素质和默契的术中配合技术。而每年入科的新护士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 对于他们的培训尤为重要, 开个好头、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成为手术室将来的栋梁, 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科现采用的对新护士的培训方案, 首先整个管理和教学有了明确的组织体系和分工, 每个人知道自己的责任、工作考核的要求和标准。摒弃原有的总带教一人负责制, 其他高能级护士不参与或即使参与也不承担责任、无考核的状况, 全员调动工作积极性, 选拔专科导师, 有责任也有待遇, 真正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其次在培训内容上进行了调整, 突出重点、主次、先后, 不是对手术室内容宽泛的学习, 使新护士学习的更有针对性和条理性。而在培训方式上注重多样性、趣味性、及时性, 通过专科轮转、每日晨课、情境模拟、竞技比赛、辩论交流、晚自习以及品管圈活动等全面的开展培训, 使新护士的接受度更高。另外在考核的过程中不仅有考核内容而且有多种考核方式和严格的准出标准, 培训过后不只是对新护士进行一次考核就结束, 必须让他们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如何能达成目标, 提高应对能力增强自信心。

3.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研究 篇三

关键词: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一、如何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一)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的首要环节。它由培训管理人员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组织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鉴别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的内容。它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培训评估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分析培训需求,才能设计合理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培训需求可从企业、工作、个人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进行企业分析。先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方案符合企业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要求。大凡企业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就是要把新员工因知识、技能不足,不了解企业的概况、历史、现状、远景规划而造成的盲目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的浪费,控制在最小限度。

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新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未来工作岗位对员工技能、态度的要求进行比照,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研究需要进行哪方面的培训来提高能力,达到员工的职务与技能的一致。

(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资源,培训对象、培训日期与时间、培训方法、培训场所与设备、培训纪律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

1.培训目标。培训目标是培训方案实施的导航灯。有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和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培训的组织者和接受培训的新员工才能少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训内容。一般来说,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知识培训,是入职培训的第一层次。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技能培训,是入职培训的第二个层次,录用新员工不可避免地要走这一步。通过技能培训,让他们了解企业的情况,了解本企业他人的工作,促进各类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使他们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共同合作。

素质培训,这是入职培训的最高层次。素质高的员工尽管他可能暂时缺乏知识和技能,但只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目标,经过适当的培训后,就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如果因为招聘把关不严,录用了素质低的员工,经培训不改的,应及时清退,否则,饴害企业。

3.培训资源。培训资源(又称培训指导者)可分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企业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利用内部资源,可使新员工和培训组织者多方都得到提高。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对于新员工入职培训来说,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各有优缺点,但比较之下,还是首推内部培训资源,只有在企业业务确实繁忙,分不开人手或企业内部确实缺乏适当人选时,才选择外部培训资源。当然,如果能把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结合起来使用有,那就更好了。

4.培训日期。培训日期选择的原则是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培训。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时就必须把入职培训安排在企业挑选、测试、录用员工程序履行完毕,新员工正式加盟本企业之时进行。这时候的新员工都需要通过培训熟悉企业的工作程序和行为准则,不失时机的安排培训是最恰当不过的事。

5.培训方法。培训方法的新异,是培训效果的催化剂。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特色,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要依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合理地选择采用。

6.培训场所及设备。在讲授企业概况等共同知识时,课堂可以在教室、会议室。若介绍各部门的业务技能,则决定了最适宜的场所是工作现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设备包括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投影仪、电视、录相等。在企业财力、物力所允许的情况下,培训设备要与时俱进,尽可能多样化、灵活化。

7.培训纪律。纪律是搞好培训的保证。在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时,应该制定相应的培训纪律。

二、培训方案的评估与完善

培训效果如何、培训的投入是否值得,一直是员工培训工作中尚未解决的一个最大问题。科学的培训评估对于企业了解投资的效果、界定培训对组织的贡献、证明员工培训所做出的成绩非常重要。

第一,培训效果的评估

良好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在工作分析、岗位说明、绩效标准和管理以及培训要素之间的流程管理,这种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绩,并在提高业绩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绩效标准,进而使企业培训进入良性循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

第二,培训评估报告

培训评估最后要提出培训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培训项目概况,包括项目投入、时间、参加人员及主要内容等;二是受训员工的培训结果,包括合格人数,不合格人员及不合格原因分析;三是培训项目的评估结果及处置:效果好的项目可保留,没有效果的项目应取消,对于有缺陷的项目要进行改进,对于某些部分不够有效的项目可以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对于某些领域欠缺的项目可以新增。

第三,跟踪反馈

培训报告确定后,要及时在企业内进行传递和沟通。培训评估报告应传递到如下人员:一是受训员工,使他们了解培训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改进;二是受训员工的直接领导;三是培训主管,他们负责着培训项目的管理,并拥有员工人事聘用建议权;四是组织管理层,他们可以决定培训项目的未来。

4.房地产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方案 篇四

新员工入职培训引导是一种最常用的人力资源开发方法,但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太多企业不能保证这些方案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效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欠。理想的员工入职培训引导方案应该能够向新员工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组织。另外,入职培训引导是一段很有利的时期:通过这段时间,可以减轻新员工的焦虑,强化组织的价值观,并且激励新员工去做好他们的新工作。然而,很多组织并没有利用这些机会获得上述好处。

【课程简介】:

新员工在进入组织时,面临着许多挑战。他们要学会对于他们有效地进行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和行为,同时,他们还要知道组织和工作团队的规范和期望。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组织社会化”,是指圈外人怎样转化为得到认可的和有效率的圈内人(文章自实用工作文档栏目) 。成功的社会化能够产生对新员工和组织都很重要的结果,包括职位的满意度、工作绩效和流动率。如果组织运用好各种策略来让新员工融入组织,这些策略都会对新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然而,并非所有的新员工都会回应组织的这种努力,可大部分新员工也会在采取行动之前积极收集信息,运用各种战略和不同的信息资源,来学习有关组织和组织期望他们扮演的角色的各个方面。

本课程在帮助新员工转化有效率和获得接受的圈内人的两种方法是:现实工作预览和员工入职引导。

【课程特点】:

职业化:这是一套标准的职业化入职引导与培训方案

操作性:企业可依次标准建立属于自己企业的入职培训流程

实用性:实用价值强,弥补了普通企业关于员工入职、培训的缺失

工具性:流程中标准的表格植入是入职培训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享受性:听完这个入职、引导、培训过程,如同享受了一次星级服务的温暖

【课程收益】:

描述组织如何让新员工成为圈内人即“社会化”的内容、成果和过程

陈述新员工进入组织面临的挑战,以及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因素

描述新员工预览现实工作的方法,并解释这种方法能够为组织和新员工带来什么利益

定义并解释员工入职引导的目标

确定有效的员工入职引导方案所具备的特点

学习有关设计、实施和评价有效的员工入职引导方案的关键要素

【课程对象】:

新入职员工、调岗员工、轮岗员工、人力资源部、中高管理者

【课程时间】:

1天,6小时

【课程大纲】:

一、 引言

1. 研讨:《你是否曾经……》

故事:曹操与刘备的“入职引导”

2. 新员工入职面临的问题——政策解决的问题

3. 新员工入职引导四大原则——“您”的引导很重要

二、 社会化:成为圈内人的过程

1. 社会化的基本概念

职位说明书与“角色”:个人如何做才能适应组织的要求

角色沟通与角色定位:个人、同事、直接主管、高层管理者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看法

群体规范:圈内人共同赞同的行为

期望:对可能的行为、感受、规定和态度的信赖感

“期望”影响满意度、绩效、认同感、流失率

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

新员工检验期望

2. 社会化的内容

基础培训

有关组织的培训

工作团队功能的培训

特定职位的技能培训

个人的学习与培训

3. 社会化的结果

正面结果

5.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篇五

一、目的、宗旨与原则

1、培训方针:自我培训与传授培训相结合、岗位技能培训与专业知识培训相结合。

2、在职培训内容:企业管理知识、企业文化宣传灌输、法律法规学习、理论研讨会、岗位技能和业务知识学习、岗位证书培训及外送培训等。

3、公司员工每年必须参加在职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20课时,包括公司组织的内部培训和外送参加各类培训班。

4、员工参加培训的考核成绩,由人力资源记入员工培训档案,作为其调职、晋升职务、调整工资的重要依据。

(一)公司培训的目的: 公司培训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培训,充实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提高工作质量和绩效。

2、提升公司全员的素质,适应公司不断向前发展的要求。

3、培训的开展结合员工职业发展计划,实现公司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结合。

4、构建符合公司策略和发展方向的培训体系,形成“学习型组织”,提升公司整体的绩效及竞争力。

公司培训的宗旨,是为了提升公司业绩服务,为提高员工素质服务,为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公司对员工的培训遵循以下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公司培训是针对全体员工开展的培训。

2、系统性原则:培训内容的设置是结合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系统设置的,是配合员工职业发展计划的系统工程。

3、全面性原则:员工培训的内容包括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等的内容。

(三)培训对象、师资与组织者:

1、培训的对象为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

2、公司可使用的培训师资有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两类。

3、公司内部培训师资,指公司内部在某些特定领域方面由专长、具备一定讲解能力的员工,可以担任部分内容的讲师。

4、公司外部培训师资,指公司外部专业公司的可担任特定内容讲解的专业讲师。

5、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主要负责公司整体培训活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具体实施和控制等工作。

6、各部门经理及相关人员负责协调综合管理部进行培训的实施、控制及异常情况的追踪,同时负责组织部门内部的培训。

二、培训分类

(一)新员工培训

1、新员工培训是指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公司企业文化、公司组织结构、相关人事制度、基本工作知识以及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

2、新员工培训是由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利用公司内部培训师资,统一组织、实施和评估。

(二)部门内部培训

1、部门内部培训是指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利用内部培训师资对员工开展的有关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的交流与经验分享。

2、部门内部培训由各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自行组织实施,定期向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汇报。

(三)部门交叉培训

1、部门交叉培训是指利用公司内部培训师资,在相关业务部门之间开展的与工作内容相关的知识、技能的交流培训。

2、部门交叉培训由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负责协调相关部门资源,统一组织、实施、控制和评估。

(四)通用类外部培训

1、通用类外部培训是指利用外部培训师资组织开展的全员适用的通用类知识、技能和态度培训,如电脑使用、时间管理、沟通技巧、团队建设等。

2、通用类外部培训由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负责统筹策划、内容设置、组织实施和评估工作。

(五)专业类外部培训

1、专业类外部培训是指利用外部培训师资开展的与业务、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企业管理、项目管理、新项目开发介绍与业务知识等。

2、专业类外部培训是由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负责计划制定、实施和评估工作。

(六)短期教育

1、短期教育指员工参加的企业外部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或专业公司等单位组织的不超过三个月的短期学习。短期及爱与适用于少数员工快速学习专业知识,是公司培训的补充形式之一,也是对员工很好的激励方式之一。

2、短期教育分公司派出学习和个人自修两种,本规定主要指公司派出学习,关于个人自修由公司另行规定。

(七)长期教育

1、长期教育指员工参加的企业外部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或专业公司等单位组织的超过(包含)三个月的长期学习。通过外部资源实施的长期教育,适用于少数员工系统学习专业和管理知识,是公司培训的补充形式之一,也是对员工很好的激励方式之一。

2、长期教育分公司派出学习和个人自修两种,本规定主要支公司派出学习,关于个人自修由公司另行规定。

(八)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1、高层管理人员是指对公司战略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人员,包括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高层管理人员掌握经营环境的变化、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进行决策的程序和方法,提高洞察能力、思维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以确保决策人正确的履行职责。

(九)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1、中层管理人员指各部门经理、各项目负责人。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中层管理人员更好的理解和执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方针,具备多方面的才干和更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改善管理工作绩效、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为企业决策层培养接班人。

三、培训组织程序

(一)新员工培训组织程序

1、凡新入职员工,都要参加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组组织的新员工培训,从而对公司的运作有整体的了解,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人际关系,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以提高工作绩效。

2、新员工入职前一周,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组组织适当内部培训师资,制定不少于8学时的新员工培训计划,新员工培训一般安排在新员工入职时或入职后一个月内。

3、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组根据培训计划,填写《培训安排通知单》,发放至各部门经理、各项目负责人,要求部门经理和项目负责人安排新员工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准时参加培训。

4、人力资源组负责培训实施过程的协调、组织和控制工作,并对每位新员工的表现情况做下记录。

5、培训结束时,人力资源组将综合评估新员工的培训效果,成绩合格者准许回部门参加工作,人力资源组将其《培训成绩单》提交各部门,同时为新员工建立培训档案,并留存此次培训记录。

6、因任何原因未能参加新员工培训的员工,不得转正。

7、未参加新员工培训的员工,不得参加公司组织的其他培训。

(二)新员工培训的目的和内容

1、入职培训的目的是要使新进人员了解公司概况、发展前景、企业文化、员工福利待遇及相关规章制度等,便于新进人员更快胜任工作。

2、入职培训的内容包括:公司历史、发展规划、企业文化建设、公司经营状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相关岗位(职务)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责任制等。

3、凡新进人员的入职培训一般不少于8课时,有特殊情况,可报综合管理部适当延长或缩短。

4、由公司总监职务以上人员主持讲解公司经营历史、企业文化和发展目标、目前经营状况、公司组织结构等,使上岗人员对公司有较为具体的认识。

5、根据应聘岗位由专业对口的业务部门负责人讲解相关岗位(职务)的业务知识。

6、由增员部门主管负责向新员工介绍其岗位工作职责、岗位特征、工作技能及与其他各部门的配合等详细工作环节。

7、由人力资源组负责讲解员工守则、职业道德、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和员工的福利待遇,使新员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三)部门内培训组织程序

1、公司各部门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由部门经理制定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培训计划,并于季度初5日前,提交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组。

2、部门内部培训的内容,可以由部门经理直接安排的与工作相关中的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的交流分享,也可由员工向部门经理提出培训需求申请。

3、部门内部培训的形式,可以是小规模、灵活实用的,例如部门例会、业务小组沟通等。

4、部门内部培训的实施者,可以是部门经理,也可以是在业务方面由专长或经验的员工。

5、部门经理负责内部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

6、部门经理或指定员工填写《培训报告单》,每季度结束时3天内汇总至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组。

(四)部门交叉培训组织程序

1、每年10月份,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组向各部门下发《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2、公司各部门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由部门经理在调查问卷中填写对部门交叉培训的需求申请。

3、当工作中遇到部门内部难以结局的问题时,各部门也可以随时向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组提交临时培训需求申请,填写《临时培训申请单》。

4、人力资源组根据各部门提出的培训申请,并充分考虑加强相关部门的业务沟通和配合,结合公司经营的工作重点,制定适当的部门交叉培训计划。

5、根据培训计划,人力资源组负责协调相关业务部门,整合公司内部培训师资,组织落实交叉培训计划。

(五)通用类外部培训组织程序

1、每年10月份,人力资源组向各部门下发《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2、员工可根据个人工作需要,在调查问卷中填写相应的需求申请。

3、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组,在考虑公司培训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汇总员工提出的培训申请,制定培训计划,实现通用类外部培训在全员范围内逐级、逐步实施。

4、根据培训计划,人力资源组负责选择外部资源、安排培训实施,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效果。

(六)专业类外部培训组织程序

1、每年10月份,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组向各部门下发《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2、部门或员工可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在调查问卷中提出对专业类外部培训的需求申请。

3、当经营环境、工作内容发生变化等情况时,各部门也可以随时向人力资源组提交临时培训需求申请,填写《临时培训申请单》。

4、人力资源组根据部门和员工提出的培训申请,经实际情况分析,以提升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制定适当的培训计划。

5、根据培训计划,人力资源组负责选择公司外部培训师资,组织落实专业类外部培训计划,接受培训的部门或员工要积极配合培训的实施工作。

6、外送培训和岗位证书培训的员工,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以业余学习为主,经培训考核获得合格证者,由公司报销费用;未能获得合格证者,其培训费用由个人自付。

(七)短期教育组织程序

1、人力资源组负责收集短期教育的信息,制定初步的培养计划,上报总经理审批。

2、经批准的培养计划,人力资源组公开或非公开的征求部门意见,将确定的培养名单上报总经理审批。人员名单可分为制定、推荐及个人申请三种情况。

3、人力资源组负责实施审批后的培养计划,通知相关人员,签订《培训协议》,办理相关手续等。

(八)长期教育组织程序

1、人力资源组负责收集长期教育的信息,定期上报总经理。

2、公司高层根据需要,确定长期教育培养计划,并将计划下达至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组。

3、人力资源组负责落实计划,通知相关人员签订《培训协议》,协助办理入学相关手续等。人员名单可分为制定、推荐及个人申请三种情况,须总经理或公司高层讨论决定。

(九)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组织程序

1、培训内容:对高层管理人员培训重点应该侧重于观念、理念方面,此外还有市场经济所需求的系统管理理论和技能,如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经营过程控制、领导科学与艺术等。

2、培训方式:

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班:有计划的安排高层管理者参加MBA学习,既可以全脱产,也可以半脱产学习。

B、脱产培训班:参加高等院校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举办的培训班,如总裁高级研修班等。

C、有必要有条件的话,可考虑出国考察:有计划、有选择的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出国考察。

(十)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组织程序

1、培训内容:

A、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市场学、领导科学与艺术等课程。

B、业务知识与技能:负责的业务领域知识技能培训。C、工作改进:工作分配、工作方法的改进、工作流程的改进。

2、培训方式:

A、在职开发:鼓励中层管理人员承担更好的责任,以增长才干,培养领导能力。

B、“请进来、走出去”式培训:结合公司自身的业务发展,外请行业专家讲课或到现今企业参观学习、交流经验。C、内部研讨:企业组织内部研讨活动,鼓励中层管理人员研讨公司的经营管理问题。

D、脱产培训:选送有培养前途的中层管理人员到高等院校进行管理培训。

四、培训评估标准

(一)新员工培训评估标准

1、对新员工培训实施的评估项目,主要有内容准备、讲解技巧、生动趣味、实际效果四方面;评估结果采用百分制,每一项占25分,评分级差为10份。具体参加《培训评估表》。

2、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果评估,通过考试形式采用百分制评分,成绩70分以上为合格。

3、以上相关资料,人力资源组归档保存。

(二)部门内部培训评估标准

1、对部门内部培训的评估项目,主要有《培训报告单》和抽查结果两项。

2、《培训报告单》项目,要求各部门每季度结束日3天内提交两份以上《培训报告单》,简要记录部门培训的内容、参加人员等基本状况。

3、部门内部培训抽查,由人力资源组不定期进行检查,根据现场组织情况进行评分。评分采用百分制,成绩70分以上为合格。

4、人力资源组将相关资料归档保存。

(三)部门交叉培训评估标准

1、对培训实施的评估项目,主要有《培训效果调查问卷》和《培训评估表》两项。

A、《培训效果调查问卷》由被培训者填写,采用评分标准参加《培训效果调查问卷》。

B、《培训评估表》主要对内容准备、讲解技巧、生动有趣、实际效果四方面评分,由人力资源组检查后填写。评分结果采用百分制,每一项占25分,级差为10分,要求70分以上为合格。

2、对被培训部门的评估,通过考试或总结形式采用百分制评分,成绩70分以上为合格。

3、以上相关资料在人力资源组归档保存。

(四)通用类外部培训评估标准 同《部门交叉培训评估标准》

(五)专业类外部培训评估标准 同《部门交叉培训评估标准》

(六)短期教育评估标准

1、对短期教育实施的评估项目,主要有讲解内容、实际运用两方面。评估形式以与被培训者及其上级访谈为主。

2、对被培训者的评估项目,是培训结束后提交的培训总结,人力资源组以百分制评分,成绩70分以上为合格。

3、以上相关资料在人力资源组归档保存。

(七)长期教育评估标准

1、同《短期教育评估标准》。

2、对培训实施的评估工作,主要由被培训者和人力资源组实施。

3、对被培训者的评估,主要由人力资源组实施。

五、培训评估程序

(一)新员工培训评估程序

1、对培训实施的评估程序 A、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组组织新员工填写《培训评估表》。B、人力资源组负责收集、分析《培训评估表》,得到评估成绩。

2、对新员工的评估: A、在培训内容结束后,人力资源组组织新员工进行简单的考试,主要涉及培训内容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B、人力资源组收集考试卷,对其进行评分。C、人力资源组将考试成绩通知本人和主管上级。

3、以上培训评估结果,人力资源组归档保存,并季度结束5日内在培训实施总结报告中向上级回报。

(二)部门内部培训评估程序

1、对培训实施的评估程序: A、季度结束3日内,各部门向人力资源组提交《培训报告单》。B、人力资源组整理抽查记录,结合《培训报告单》,得到评估成绩。

2、以上培训评估结果,人力资源组通知部门,并归档保存,于季度结束5日内在培训实施总结报告中向上级汇报。

(三)部门交叉培训评估程序

1、对培训实施的评估程序: A、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组组织被培训员工填写《培训效果调查问卷》。B、人力资源组负责收集、分析《培训效果调查问卷》,得到员工评估成绩。C、按照《培训评估表》,人力资源组对培训实施过程打分。

2、对被培训员工的评估: A、在培训内容结束后,人力资源组组织新员工进行简单的考试,主要涉及培训内容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或者要求员工按时提交培训总结。B、人力资源组收集开始卷,对其进行评分。C、人力资源组将培训成绩通知本人和主管上级。

3、以上培训评估结果,人力资源组归档保存,并季度结束5日内在培训实施总结报告中向上级汇报。

(四)通用类外部培训评估程序 评估程序同《部门交叉培训评估程序》。

(五)专业类外部培训评估程序 评估程序同《部门交叉培训评估程序》。

(六)短期教育评估程序

1、对短期教育实施的评估,人力资源组将与被培训者访谈记录和抽查结果,作为对短期教育的评估结果,保存于工作记录中。

2、参加培训者,在培训结束7日内,向人力资源组提交培训总结。

3、人力资源组对培训总结给予评分,并将结果反馈给本人及其上级主管。

4、评估结果归档保存,并于培训总结中做出汇报。

(七)长期教育评估程序 评估程序同《短期教育评估程序》。

五、培训考勤规定

1、员工应按时参加培训,如有事不能参加者,应提前三天以上填写《员工请假单》向部门经理请假,经批准报人力资源组备案;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提前请假者,必需及时向人力资源组申明,并及时补办请假手续。

2、培训期间,不得迟到、早退、缺勤,迟到一次从当月工资中扣除100元,早退一次从当月工资中扣除100元,缺勤按照旷课处理,扣除当月工资300元。

3、员工参加培训,必须在员工培训签到表上亲笔签名以示出勤,严谨其他员工代签,一经发现,代签员工和被代签员工均按旷课处理。

4、培训员工以签到及课上点名为依据,将参加培训的员工的上课记录登记在员工培训记录上,并由人力资源组归入员工培训档案中保存。

六、培训档案管理

1、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组负责将全体员工所有参加培训的名称、表现及成绩等内容,记录汇总成员工培训档案。

2、员工培训档案由人力资源组保管,允许个人和上级领导查阅,对其余人员保密。

七、培训费用

1、按照公司培训预算,不超过预算额度的费用使用由综合管理部经理审批。

2、超出预算额度及临时培训项目费用的支出,需上报总经理审批。

6.企业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篇六

一、总体目标

1、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2、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3、加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

4、加强公司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5、加强公司员工的学历培训,提升各层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员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

6、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加快持证上岗工作步伐,进一步规范管理。

二、原则与要求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2、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公司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临近院校为外委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立足自主培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外委基地搞好相关专业培训。

3、坚持“公司+院校”的联合办学方式,业余学习为主的原则。根据公司需求主流与相关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开办相关专业的专本科课程进修班,组织职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中授课,结合自学完成学业,取得学历。

4、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2010年,高管人员参加经营管理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30天;中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20天;一般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30天。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一)公司领导与高管人员

1、中央、国家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的学习,国内外政治局势、经济形势分析,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研究与解读。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调训。

2、开拓战略思维,提升经营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参加企业家高端论坛、峰会、年会;到国内外成功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国内外著名企业高级培训师的高端讲座。

3、学历学位培训、执业资格培训。参加北大、清华以及中央、省委党校的学历进修或MBA、EMBA学习;参加高级经营师等执业资格培训。

(二)中层管理干部

1、管理实务培训。生产组织与管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与沟通、领导艺术等。请专家教授来公司集中授课;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场讲座;在公司培训中心接收时代光华课程。

2、学历进修和专业知识培训。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层干部参加大学(专本科)函授、自考或参加MBA及其它硕士学位进修;组织经营、企管、财会专业管理干部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

3、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掌握信息、汲取经验。组织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到上下游企业和关联企业学习参观,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借鉴成功经验。

(三)专业技术人员

1、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工程师定期进行专题技术讲座,并建设公司自己的远程教育培训基地,进行新工艺、新材料及质量管理知识等专项培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水平。

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同行业先进企业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年内计划安排两批人员到单位参观学习。

3、加强对外出培训人员的严格管理,培训后要写出书面材料报培训中心,必要时对一些新知识在公司内进行学习、推广。

4、对会计、经济、统计等需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通过计划培训和考前辅导,提高职称考试的合格率。对工程类等通过评审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多渠道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等级。

(四)职工基础培训

1、新工入厂培训

2010年继续对新招聘员工进行强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训、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培训。每项培训年不得低于8个学时;通过实行师傅带徒弟,对新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基层各单位、分公司的新员工合同签订率必须达到100%。试用期结合绩效考核评定成绩,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辞退,考核优秀者给于一定的表彰奖励。

2、转岗职工培训

要继续对人力中心人员进行企业文化、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择业观念、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形象、项目进展等方面的培训、每项不得低于8个学时。同时随着公司的扩建,内部就业渠道的增加,及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天。

3、职工技术等级培训

公司计划新培养一级150名,二级员工100名,三级员工80名,四级员工20名。中级工以上人员占技术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一方面继续普及,扩大比例,工作重点是培养高级技术人员,计划培养中级管理人员10人,初级管理人员20人。形成较为完善的技能人才体系。基层单位及分公司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基础工作上,重点培训中级工和高级工,争取中级工以上人员能占整个技术工人比例40%以上,使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整体提高。

4、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技能鉴定步伐。

今年,公司将选择部分主业工种进行轮训,并在本市相关技校适时组织符合技师、高级技师条件的员工进行强化培训、考核,力争新增技师、高级技师达30人以上。使其结构和总量趋于合理,逐步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职业技能鉴定要使35岁以下的技术工人在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完成初次鉴定取证工作。

5、加强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训。

各部门和基层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员工自学和参加各类组织培训,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培训需求相统一。使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向不同管理职业方向拓展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向相关专业和管理领域拓展和提高;使施工作业人员掌握2种以上的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四、措施及要求

(一)领导要高度重视,各基层单位及业务部门要积极参与配合,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实施计划,实行指导性与指令性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在开发员工整体素质上,树立长远观念和大局观念,积极构建“大培训格局”确保培训计划开班率达90%以上,全员培训率达35%

以上。

(二)培训的原则和形式。按照“谁管人、谁培训”的分级管理、分级培训原则组织培训。公司重点抓管理层领导、项目经理、总工、高技能人才及“四新”推广培训;各部门和基层单位要紧密配合培训中心抓好新员工和在职员工轮训及复合型人才培训工作。在培训形式上,要结合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外培与内训相结合,基地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采取技能演练、技术比武、鉴定考试等灵活多样形式;在培训方法上要把授课、角色扮演、案例、研讨、现场观摩等方法相互结合。选择最佳的方法和形式,组织开展培训。

(三)加强培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开发。一是加强和高等院校的联合办学力度,在就近院校设置培训实习基地,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培训资源和专业特长,积极整合,合理开发,使其在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中发挥骨干作用;二是要根据公司内部自身专业特长,建设自己的培训基地、职校功能。选择专业或课题,组织编写适合企业特点的培训教材或讲义;三是要加强企业专兼职培训师队伍建设,实行资源的有偿服务。

(四)确保培训经费投入的落实。我们要按国家现行规定,即按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教经费,由培训主管部门掌握使用,财务部门监督,其中0.5%上缴公司统一协调使用,严禁将培训经费挪作他用。

(五)确保培训效果的真实有效。一是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完善制度。公司应建立完善自己的职工培训机构及场所(如职工大学、职业技术学校),并对培训中心各级各类培训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与指导;二是建立表彰和通报制度。对培训工作成绩显著,扎实有效的单位和培训机构给予表彰奖励;对培训计划落实不到位,员工培训工作滞后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三是建立员工培训情况反馈制度,坚持将培训过程的考核情况及结果与本人培训期间的工资、奖金挂钩。实现员工自我培训意识的提高。

(六)加强为基层单位现场培训工作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深入现场解决培训中的实际问题,扎扎实实把培训计划落实到位。

(七)公司办班培训及员工外送培训要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程序和要求组织落实和实施。各主办部门(单位)要做好开班前的策划及教学设计,各单位要做好学员的选送工作,确保培训质量的有效性。培训是帮助员工提高生存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是人力资源部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一定要自觉站在公司建设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卓越企业的战略高度重视员工的学习和成长;同时,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落实创建学习型企业,从加快职业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入手,来提升员工队伍政治、技术的整体素质,构筑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提高员工参与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在企业改革大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新时期所给予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保持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才能为企业造就出一支能力强、技术精、素质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员工队伍,使其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7.新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篇七

一、强化措施,推动“雨露计划”有效实施

为把“雨露计划”工作落到实处,九江市扶贫和移民办成立了以主任担任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工作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健全了相关工作机制。各县(市)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上有头下有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坚持把“雨露计划”纳入各县(市)年度扶贫和移民工作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做到年初工作部署有安排,月有进度报表,季有检查通报,半年有工作小结,年度有评比表彰。在此基础上,规范“雨露计划”实施程序,规定培训对象必须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组推荐、乡审核、市审批、张榜公示的程序进行选录。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他们采取由有转移培训愿望的贫困户劳动力向乡(镇、办)提出参训转移培训申请,由村委会对申请人的资格和家庭状况进行初审,并出具证明,再由乡(镇、办)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公示,最后由市扶贫办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定,并予以登记。在培训对象的选拔上,坚持择贫而扶,始终把的重点放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上,对年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年龄在18-45岁之间,本人自愿参加转移培训的贫困农民和初、高中毕业生作为培训转移的重点,再扩大到面上的村。同时,针对贫困学员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区别不同对象制定扶持政策,对贫困生、特困生实行免交部分或全部培训费,并对特困生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对参加转移培训的劳动力,培训基地统一建立转移培训台帐,规范档案管理。

二、整合资源,弥补“雨露计划”经费不足

这几年,各地在实施“雨露计划”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受:当前,贫困地区群众对学一技之长、早日脱贫致富的愿望迫切,愿意参加培训的人数逐年递增,但省办下达的计划指标、培训扶持资金有限,很难满足贫困地区群众对学一技之长的需求。在实际操作中,除用好、用足现有优惠政策,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外,各地注重挖掘社会资源,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积极争取全社会的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想办法、寻对策。近年来,他们采取财政部门预算一点,相关职能部门支助一点,本级扶贫配套资金安排一点,企业和社会民众认捐一点,多方筹措资金560多万元用于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为实施“雨露计划”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从2010年开始,九江市财政每年预算20万元专项资金;市本级每年在扶贫配套资金中列支10万元用于深圳技师学院“九江扶贫班”学员学杂费补助;各县(市)每年在重点村中安排3000元用于劳动力转移培训。同时,还积极争取教育、农业、劳动和计生等部门的支持,为贫困地区贫困户子女就学、农业种植技术、农民进城务工、计生双女户提供必要的财力、人力、技术帮扶。2009年,我办与深圳技师学院达成联合办学意愿,在贫困地区选拔贫困户子女到该校学习,该校对每个贫困户子女每年减免学费2000元,同时每年为每个贫困户子女减免住宿费800元,2011年,该院共为“九江扶贫班”减免各种费用约46万元。为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培训经费专款专用,财政、扶贫部门直接将“培训券”发给资格已审定的贫困学员,培训基地凭“雨露计划”项目合同书、贫困学员转移培训申请登记表、转移培训就业台帐、“培训券”、减免学费的收费凭证、培训班项目完成验收报告等有关资料,经扶贫部门审核后,到财政部门申请扶贫培训资金补助,财政部门在培训项目完成并验收后1个月内拨付资金限定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实行专户、专帐、专人管理理,避免了培训资金被挤点挪用的现象。

三、创新模式,永葆“雨露计划”生机活力

我们在调查中感到,实施“雨露计划”,光靠办几个班,搞几天培训,是难以达到实际效果的。为此,在实施贫困地区劳力转移培训中,注重拓宽视野,积极探索实际管用、管长远的培训模式,确保“雨露计划”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深受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欢迎的扶贫项目。一是结合“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培训计划,针对重点村后备干部薄弱的实际,与市委组织部、村建办联合发文,根据重点村的需求,本人自愿、组织部门考察,将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列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和管理。几年来,先后有15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村担任村委会支部书记助理。二是探索“订单式”培训模式。为了解决当地工业园区用工难的问题,主动与企业对接,采取把培训课堂设在企业的做法,让员工边培训边上岗,既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又调动了贫困地区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几年来,先后为全市14个工业园区培训和输送了3800多名技术工人,为企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三是主动对接发达地区。成功实现与深圳高级技师学院联姻,开设“九江扶贫班”。自2009年深圳技师学院在修水、都昌两县招收27名贫困学生以来,由于学校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高的办学质量及高就业率,深受贫困百姓的欢迎,招生计划连年突破。先后选送了201名贫困生到该院学习,已有64人毕业并成功实现了全部就业,工资水平达3500元-4000元,最高的已经达到近5000元。九江市扶贫和移办与深圳技师学院联合办学的做法,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外,他们还探索了校村结合、校企结合、长短结合、城乡结合、工农互动的办班模式,方法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充分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既保证了贫困地区每个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又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四、注重实用,确保“雨露计划”卓有成效

实施“雨露计划”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早日脱贫,走上富裕的生活道路。这几年,他们在实施培训过程上,并没有跟风上、赶潮流,而是围着市场转,农民需要什么的技术,就选择什么的方向培训,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十五”、“十一五”扶贫规划期间,根据全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两水”(水梨、水产)战略,各地及时策应,着力在全市35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中开展水梨种植、水产养殖技术培训,邀请江西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到水梨基地现场授课,先后举办培训班18期,培训技术人员800多人,使4500多户贫困家庭走上了水梨种植、水产养殖脱贫致富路。为使培训转移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确保参训学员真正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实现稳定脱贫。各县区还针对自身主导产业情况,因地制宜,开展了蚕桑、茶叶、蔬菜、油茶等实用技术培训,贫困农民实实在在学到技术,得到了实惠,真正达到了“培训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针对全市工业园区用工需求,在重点村安排初、高中毕业生到市区劳动力培训基地接受培训,成绩优秀的,一律推荐到企业就业。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各地紧密结合市场需求设置培训专业,先后开设了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缝纫车工、农产品加工等12个专业。根据调查,2006年以来,全市依托省、市培训基地平台,累计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2.65万人。通过抓技能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了一技之长,为就业脱贫和发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选准培训基地,提高“雨露计划”培训质量

8.新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篇八

[摘 要] 教师的入职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入职教师培训计划,为初任教师提供有计划、有系统、适时而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可以促进他们尽快适应教师角色,早日成为有能力的合格专业教师。文章主要阐述了苏格兰地区新教师入职计划出台的背景、内容以及配套的实施系统,并说明了这一计划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英国苏格兰 新教师 入职培训计划

苏格兰位于英国北部,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它虽然是英国的一部分,但在教育体制方面,却与英国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另有一套完全独立的教育体系。因此,苏格兰的教育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中有一定的独特性。随着1999年苏格兰议会的重建和管理权利的下放,近年来这种独特性逐渐增强。苏格兰新的行政教育部致力于建立一种一贯制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未来教师们在完成初级教育之后,要在第一年教学结束时达到完全注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正式的教师,继续从教。换言之,在苏格兰,所有新教师在正式成为教学委员会认可的合格教师之前,都要求完成一段教学实习试用期,之后苏格兰教育权威机构向完成培训的新教师颁发确保一年教学资格的通行证。这一在苏格兰地区广泛推行的计划就是新教师入职培训计划。(注: Draper, J. O′brien J.,Christie,F. First Impressions:The New Teacher Induction Arrangements in Scotland[J]. Journal of In-Service Education,2004(2):201-224.)

一、计划出台的背景

新教师入职指导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多种用来描述新教师向资深能力型教师发展的模式已经出现。例如,伯利纳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的表演者、精通者和专家。这个专业发展阶段的特点包括较强的责任感和深刻的情绪体验。(注:Berliner, D. & Mayes,A.(Eds). Earl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M]. London: David Fulton. 2001:20-26.)

布洛在1989年对入职一年的教师做了研究,并引用了瑞安基于富勒的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四阶段模式,即包括幻想阶段、生存阶段、掌握阶段和影响阶段,在布洛看来,影响阶段已经超出了第一年教师的范围。卡茨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描述从生存阶段开始,随后还有巩固阶段、更新阶段和成熟阶段。这些模式可能在入职程序的设计和评估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并不能完成一个发展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完美过渡。就像布洛所指出的一样:“人类的发展并不服从于简单的分类,它很少一帆风顺,从来没有无故的冲突,而且经常表现出倒退。”(注:Bullough,R. First-Year Teacher:A Case Study[M].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9.)

德雷珀等人在早期教学专业发展阶段模式的报告中指出,当新教师在两年后习惯于他们的教学岗位的时候,他们已经通过一系列相对可预测的挑战而获得提高。报告发现,在中学教师们看来最普通的、最初级的挑战源自“班级的规范和控制”,这与小学教师不同,大多数的中学教师认为班级的组织和管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旦教师们已经开始接受最初的挑战,他们的注意力会转移到学科教学和时间安排问题上,随后,他们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们通过不同阶段挑战的用时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起点可能不同,得到的支持也可能不同。这项研究同样表明,那些配合新教师进行学习的人同样要接受角色训练。(注:Draper, J.,Fraser,H.,Smith,D. & Taylor,W. A Study of Probationers. Edinburgh:Moray House Institute of Education,Heriot-Watt University.1991.)此外,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项连续的调查研究表明,苏格兰新教师两年的试用期计划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注:Draper, J.,Fraser,H. & Taylor,W. Teachers at Work:Early Experienc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British Journal of In-Service Education,1997,23(2):283-295.)1995年,在苏格兰开始教学的新教师,有一半以上已经在一所学校全日从教,而其他的教师则进行部分时间的教学或是在不同的几所学校进行教学。有些教师不得不通过一系列的补充工作来完成他们的试用期,其就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很少有专业发展支持。新教师两年的见习期实际时间变为3 年半。在特殊情况下,试用期代理教师的经验多少影响着进一步发展的顺利程度,它会缩短或是延长新教师入职适应过程。

在以上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的推动之下,苏格兰新教师入职培训计划设想在2002年3月提出,那些完整的、初级的教师教育由带有70%工作量的一年期的培训构成,其中30%的工作时间用于专业发展,资深教师10%的工作时间用于支持新教师。在一年结束的时候,计划参加者必须达到完整注册标准,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执教于公立中小学校或是私立特殊学校。(注:Scottish Executive Education Department(SEED). Teacher Induction Scheme 2004/05. http://www.scotland.gov.uk/library5/education/tis04-00.asp.)

这一教师入职计划在2002年8月开始实行。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这一计划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之上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目前,它已经在各种执行机构的协调下得到了长足发展。例如,苏格兰当地权威机构、苏格兰教育主管协会、苏格兰教师教育委员会、苏格兰普通教学委员会和各种教师组织机构。这一计划也是这些部门和机构针对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连续性而达成的共识。

二、计划的具体规定

所有苏格兰的新教师正式在苏格兰教学总署注册之前,都要完成为期一年的试用考察。教师入职计划取代了以往的试用规定,原有的规定要求教师在正式到教育总署注册之前要有总时长为两年的教学经历。但这段时间经常被有些新教师浪费在多个岗位之上,有些时候要跨越几个当地教育机构进行教学,致使实习的时间有延长的趋势。这样的实习对试用教师来说总是缺少一致性和经验的连贯性,通常教师们平均需要3~4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实习,取得注册资格。

上一篇:2024年浙江省高考考纲名词下一篇:美国资金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