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2024-06-20

浅谈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精选9篇)

1.浅谈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篇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谈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审美教育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还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审美教学方面下一番功夫,积极探究高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来促进审美教育的成功展开。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方法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千万次的精挑细选选择出来的优质文章,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秀的语言艺术,多样的表达手段,处处都体现着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这些美,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感知语境,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下面我将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一、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而诵读课文是让学生体验文章情感美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仍有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朗读对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了追求课程的进度,把课堂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讲解新课上,只给学生留出短短的几分钟进行朗读,这在压制学生朗读激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审美教育的推进。因此,教师在教读课文时,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读中增加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在读中对文章思想有所感悟。例如我在讲解《再见了,亲人》一文时,就给了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多种形式诵读课文,去深刻体会中朝人民之间用献血凝成的友谊。小金花、大娘、大嫂、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体现着真、善、美,通过朗读课文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体会人物的形象,领会两国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

二、奇思妙想创造美

创造美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去表达美,才是创新教育、主动精神的体现。想象是创造的基石,如果学生能够由课文展开联想,再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就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进一步领会文章中蕴含的的文学艺术。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天真好动,想象力丰富,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总是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美,还应该适当的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大力提倡学生创造美,这不仅能够提高审美教育的有效性,还迎合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例如在教学《静夜思》时,在播放课件朗诵的同时,我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诗中描绘的情境:天空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月光洒在地上仿佛是一层白霜,李白望着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来家乡,想到自己一人漂泊在外,忍不住留下了眼泪,诗中虽然并未描写流泪这一片段,但学生通过发挥想象,使诗人的形象表现的更加饱满,深刻体会到了使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无比思念。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

多媒体设备可以通过线条、形状、色彩、声音、图片等外在形式,形象、直观的再现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深切的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美丽。因此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原课文情境,提高学生审美感官的灵敏度和活跃性。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就将多媒体设备引入到了课堂教学中。首先我让学生闭目倾听配有音乐的课文朗读录音,生动、优美的语言仿佛真的把学生带到了西沙群岛;接着我又为学生展示了一组西沙群岛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景色,在学生观赏的同时,我结合文章内容对其进行讲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五彩斑斓的珊瑚,海水中嬉戏的鱼群,海滩上五颜六色的贝壳以及周围茂密的树林,这就是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一张张美丽的图片为课堂营造出一种美的氛围,既增加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更让学生享受到了审美愉悦,可以说圆满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运用对比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常同时出现一正一反两种人物或事物形象,教师应该抓住两者间的不同,让学生正确区分美与丑,并通过对比进一步放大美,突出文章的重点。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的《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时,我就将小柳树的傲慢自私与枣树的宽和待人相比较,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每个人的长处与短处,懂得做人要谦虚的道理。在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我也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将爱炫耀自己美丽的公鸡与乐于助人的啄木鸟相比较,看谁更美。这样的对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积极探索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切实落实审美教育的展开,为学生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英.《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术期刊,2014年50期

[2]?R东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术期刊,2012年9期

2.浅谈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篇二

一、通过内容感知美

语文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课程, 每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如描写自然奇观的《火烧云》、《雅鲁藏布大峡谷》;描写山川景物的《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鸟的天堂》;还有描写人文景观的《万里长城》、《颐和园》等。这些课文中描写的事物, 景物不仅再现客观存在的自然美, 而且也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能感受到自然的美, 又能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二、表情朗读抒发美

表情朗读十一中高层次的朗读, 它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课文, 朗读时就能进入文章的意境, 很自然的将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抒发出自己对文章的美的感受。如《草原》一文, 语句优美生动、形象, 读来极富诗情画意。在表情朗读时, 着重让学生感受快慢相宜的节奏美;掌握重点词句的重音的读法, 使其感受到朗读时的力度美;用兴奋, 舒缓的语调朗读描写大草原的句段, 读出草原的广袤, 草原的美, 感受语言的舒缓美, 用明快的节奏朗读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句段, 感受语言的明快美。

三、引入意境享受美

小学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课文, 这些课文中的美需要我们去享受。但由于学生年龄, 感性认识不足, 知识水平有限, 往往难以去鉴赏。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入美的意境之中。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 通过引导学生观赏桂林山水美景, 听配乐朗读, 以及教师语言描述和学生的表情朗读, 一步一步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 他们仿佛荡舟漓江之上, 看到了千姿百态的青山绿水, 从而使学生受到一次美的享受。

四、通过写作创造美

学习了美的课文, 就要有意识渗透审美教育, 使学生受到生活中美的熏陶, 享受到自己创造美的乐趣。如《我爱美丽的××》这一作文就可表达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还可通过写人写事的作文让学生感受社会美、榜样美, 最后通过对班级优秀作文的鉴赏, 特别是对题材新、构思巧、语言美的作文要多加评析, 共同分享创造美的乐趣。

美育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作欲, 将单一的语文知识学习转换成全方位的真善美, 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力、阅读力、写作力、表达力。因此, 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审美教育。

3.浅谈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篇三

一、 感受音乐美,增强语感和想像力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通过音律与节奏创作了音乐艺术。这种来自视、听高级感官而产生的美感对学生来说能获得一种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巧妙地运用音节艺术能激发学生的想像,使情感,思维及个性心理活跃起来,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儿歌、散文、绕口令中的韵律美,节奏美让人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1、把握语句的节奏,培养良好的语感

节奏,又叫节拍,它是由音节的组合,诗句的停顿决定的。掌握好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体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如我在指导朗读《荷花》中的一段话:

白荷花/在这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第一句话总起句,句首的“白荷花”起提示作用,指导读重音,二至四句起始“有的”读时稍加停顿;第二句描述有的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语调轻松,语音稍低;第三句写有的花瓣全都开了,“全都”读重音,语调稍高,语速稍快,展现荷花怒放的气势;最后一句语音稍低,稍重,好似花骨朵积蓄力量,就要竞相开放。通过这样的引导,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像,体味白荷花的美姿。

2、借助器乐创设情景,激发想像力

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如能使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就能创设出良好的情景。如教《观潮》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跃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音乐声,浪潮声,声声入耳。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浪潮越来越近,一齐向这边涌来,声音非常响。”理解了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当时学生所表现出的眼神和表情,证明了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大潮的壮美。

二、领略诗文的意境美,获得情性和理性的交融与升华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教诗词,不仅使学生弄懂字面的意思,了解其主要内容,还必须“入境”才成。“多读多练”是教学诗词的一个特点。反复吟咏,方能读出韵味来,细细体味诗中蕴含的意境。同时使思维产生发散。如教《朝发白帝城》,这是李白在唐朝元二年春天遇赦,离别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全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清晨诗人辞别朝霞满天的白帝城,乘着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而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山峦叠嶂,夹道相迎……好一幅三峡行舟图啊!”通过听有感情的配乐导读,学生进入情境了:全诗展示了三峡美景,洋溢着诗人遇赦东归时轻松,喜悦的心情。从而与作者思想感情交融,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三、锻炼品格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为提高人文素养打下基础的,也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材的内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真善美,识别伪恶丑,自觉丰满人格力量,增强道德修养。

1、人格力量的培养

教师要把塑造学生真善美三种人格作为奋斗目标。依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去完善学生美好的人格。如第五册《中彩那天》,文章里的小作者多希望能把中彩的那辆奔驰汽车占为己有,但爸爸却把汽车还给了库伯。这体现了爸爸品格上的“真”。讲课时,我让大家讨论这个问题,然后自由发表意见。并说说:你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将向爸爸说什么?大家异常热烈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总结时,同学们懂得了:爸爸的诚实是最珍贵的,是一辆几十万的奔驰汽车无法比的,因为诚实正直是心灵美的体现。

2、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

一种情感向道德、人格、价值观的升华,都离不开一个“知”字,学生在优秀篇章中接受到健康崇高的情感熏陶,是认知的成分。一旦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呢?

首先,要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所谓“势”,即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也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能力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在教童话《幸福是什么》,我先让学生上台谈谈最感幸福的事。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长在甜水里。所讲离不开吃、喝、玩、乐及亲人的疼爱。此时应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幸福的真谛,结合课文领会“劳动最幸福”的主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次,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文章中鲜明的英雄形象,如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雷锋、张思德……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英雄为国捐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会深刻印在脑子里的。这时候的教育会影响他们一生,也正是理想教育,奉献教育,爱国教育的大好时机。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注重审美情趣和意识的锻炼与培养,能唤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亟待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4.浅谈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篇四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所谓美育, 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过程, 特别是语文教学, 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 受到美的熏陶, 完善自我, 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 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 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赏析词句, 品味语言美

我们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 博大精深, 它表情达意的准确与细腻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 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 不仅具有典范性, 而且各具特色: 有的讲究韵律格式, 表现出一种形式美;有的朗朗上口, 洋溢出一种韵律美;有的浓墨重彩, 描绘出一幅景观美;有的满怀深情, 歌颂出一种人文美, 无一不蕴含着美的成分, 无处不闪烁着美的光芒。因此,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 从而感受美的熏陶, 增强美的享受。

二、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和源泉。兴趣来源于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让学生学习中感到精神和谐, 这就要创设好审美情境。对课文的欣赏实践, 教师要指点门径, 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感, 以景生情, 从情联想到境。为此,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 制造气氛, 表情范读, 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 以情动情, 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如教学 《荷花》 一课时, 教师可创设情境, 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 “荷花池” 边。通过画面的展示, 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 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三、熏陶感染, 体悟情感美

语文美育也要靠感情的 “渗透” 及审美实践的感染和陶冶来实现。体味感悟是关键, 是核心。体验是主客体的沟通, 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实践、体验, 通过教学艺术启发学生进入体验状态。叶圣陶先生说: “最要紧的在多比较、多归纳、多论文格式描述、多体会, 一字一句不放过, 引导学生揣摩语感, 体味感情。” 这样, 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大凡名篇佳作, 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 有的借景抒情;因事缘情者有之,直抒胸臆者有之。因此, 在教学中要力求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把握住

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 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 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 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的美, 获得启迪和教益。采用多种方式启发体味, 引导学生感情体验, 并进一步扩展情思, 是培养审美理解力的好方法。

四、言行揣摩, 领会形象美

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 有一心为民的孔繁森、大禹;有潜心科学研究的达尔文、爱因斯坦;有勤学苦练的梅兰芳、怀素;还有深爱自己母亲的陈毅、沉香„„他们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 并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 从而感知人物的形象与心灵。

五、引导诵读, 鉴赏整体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 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有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 也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

彩。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宽广的海洋、寒来暑往、鸟语虫鸣, 都能在作家的生花妙笔下多姿多彩地呈现于学生面前, 使学生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但任何一篇关于自然美的描绘, 都不是单纯的自然美的复现, 而是作者意象的凝聚,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这整体美? 诵读课文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美读感受和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叶圣陶称有感情的朗读为 “美读”。他说: “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出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 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有感情的朗读, 是感知美、欣赏美的重要途径。

六、拓展延伸, 学习创造美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创造美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 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 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论

文格式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 结合课文的学习, 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比如表演, 既是一种欣赏, 又是一种再创造;进行写作练习, 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 可采用续写式、仿写式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训练。

5.小学生语文审美教育方法 篇五

人们欣赏建筑艺术时,常常为建筑家的精巧设计而叹服,为建筑物的构造美而赞叹不已。我们在欣赏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时,也同样为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所折服。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分析文章布局谋篇的意义就在于强调文章的内容结构美。对文章内容结构美的追求,是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基础上,追求文章更加完美的形式。这是人更高一级的需要,我们通常是从逻辑思维的程序、层次内容结构的布局来挖掘作品完美的结构。

请看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内容结构。文章按照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捏着火柴梗死去,这样一个内容顺序反映小女孩贫困的生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悲惨的结局。

6.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六

刘莹 綦江县郭扶小学

【内容提要】在审美教育中,语文审美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具有其独有的语文美。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意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等等。那么,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接受这些美呢?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 键 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美感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即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此,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里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以仁学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和美善结合的美育思想,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她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美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淡泊一切功名利禄,追求至高至善的精神境界。情感是人与动物 的本质区别,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人的灵魂,没有感情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作品。优秀文学作品是艺术家们用心灵雕刻而成的,凝聚着艺术家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我们曾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感动;曾为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感叹年华易逝,也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流泪,为贾宝玉、林黛玉惋惜。窦娥的冤情、鲁宾逊的坚毅、祥林嫂的不幸、堂吉诃德的可笑、于连的可悲等这些不朽的文学形象,曾无数次地震撼着读者。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无数的孤寂、迷茫、脆弱的心灵受到启迪,不管是“断肠”的“天涯沦落人”,还是意气风发的“风流人物”,都能通过这情感的共鸣,引发审美体验,领略人生的真谛,扬起生活的风帆。(黄静辉《略谈“情感熏陶”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的美感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文学形象中得到这样的体验和感受,并能够将之表现在自己的写作中。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从教学角度出发,施教者即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审美教育

(一)在教材文本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亮点

1、发现和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物质材料,缺少语言的表达,即便构思再新、立意再深,也成不了一篇好文章。

朴素自然之美。语言的朴素美,离不开作者的精心加工,但又不能夸饰堆砌,而是来自生活,出自肺腑,朴素自然。如鲁迅在《秋夜》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似平淡,却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清新流畅之美。清新的语言,如春风拂面,爽心怡人。像王维的诗清新而又空寂,朱自清的散文清新而又自然,冰心的文章清新而又明丽等等,让我们体会到阅读的清新和流畅。

委婉含蓄之美。要让文章意蕴深邃,就须含蓄的表达,寄寓言外。如李白离开长安时,壮志未酬,当他独坐敬亭山,品味幽秀的风景,不禁感慨万千,脱口而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怀才不遇的寂寞情怀只能向敬亭山倾诉。

音韵和谐之美。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以上一段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短短四句话,竟使用了七个叠音字、四个比喻、两句比拟,再加上长短句的交错排列,平仄的巧妙相间,便有一种节奏起伏,读来有音调和谐的美感体验。

2、发现和挖掘作品的结构美

文学作品在结构布局上讲究的是把语言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因此,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必须具备美的准则。

整齐对称之美。中国传统美讲究整齐对称。如鲁迅的《药》,全文以药作为作品的中轴,以双线为结构,平行舒展,其中华老栓、康大叔、夏瑜三方人物分居中轴的各边,构成一个结构严谨的三角形,均衡对称,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作品鲜明的主题。

错综参差之美。整齐对称虽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之一,但有时有意破坏对称均衡,同样可以产生美的感受。如秦牧在《土地》一文中“骑着思想的野马,纵横驰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引出一个个土地的传说与故事,古今中外,纵横交错,而不显混乱,在参差中激发起读者的无穷情思。无怪乎美学家荷加斯认为,错杂也产生美。

金线串珠之美。作家秦牧曾说:“思想像一根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够弃散在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描绘空山新雨的景色特征及诗人归隐山林的志向。不管是静态(明月松间照),还是动态(清泉石上流),都似一粒粒的珍珠,熠熠闪光,经“王孙自可留”的金线一串,凸显幽静恬美的意境。

曲径通幽之美。文学作品采用曲径通幽的结构既能丰富作品的内容,又能使文章深寓意蕴、耐人寻味。看吴伯萧的《难老泉》,作者并直入主题,而是从山西概 况写到省会太原,再从太原写到晋祠才收缩到“难老泉”,洋洋洒洒,写了五百多字,好容易才写到主题,却又蜻蜓点水,写起“桐叶封弟”等传说,把“难老泉”像远景一样推向深处,曲折优美、意蕴无穷。

3、发现和挖掘作者自我形象的人格美

文学作品的风格实质是作家的风貌、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我们阅读作品时,就应细细品味作家自我形象的人格美。如古代作家:屈原的志洁孤芳、李白的傲岸狂放、文天祥的孤胆相照,历来为文人所称道。现代作家:像鲁迅的金刚怒目、魏巍的豪放激越、孙犁的淳美乐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志士。

(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朗读,诱发通感。

语文学科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朗读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环节。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也对朗读这种吟诵方式推崇备至。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美感教育。

如诵读《山中访友》,让学生一边美读一边想象,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然后诱导学生找出想象奇特的段落和句子来品析。又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轻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样就能表现出不经意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感受到春天那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新教材中有许多美文,《济南的冬天 》、《在山那边》等等名篇佳作,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直至背诵,烂熟于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得情感审美体验。

2、披文入情,激发想象。

入选课本的散文许多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如何让学生获得这些美感呢?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在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为例,前几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秋野黄昏的画面,而这幅画面又是旅人内在情感存在的外在形式。因此,可先让学生进行再现想象,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看到那已经干枯的藤条攀附着老树,几只寒鸦缩立枝头;地上一曲清溪,清溪之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不远处便是几间幽静的茅屋;一条苍凉的古道从脚下伸向远方,在萧瑟的西风中一匹瘦马驮着自己悄然踯躅„„这与其说是秋野黄昏的现实之景,不如确切地说是旅人悲凉心绪下的心中之景。当这些荒凉萧瑟的景物呈现于学生眼前时,意识的触角也就自然地伸向了旅人的内心深处,深深地体味到了他那旅途的艰辛和他寂寞、孤独、悲凉的悠悠哀愁。

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3、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教材是以语言材料建构而成的。语言就其总体作用而言可以分为认识性语言和情感性语言。语文学科美育在一般情况下凭借情感性语言进行,这一类语言不只包括形象描述语言,而且也包括议论抒情语言。“寡情即无鉴赏力”,激发情感便是美育的主要中介。

在赏析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边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边听歌颂父爱的歌曲《父亲》,从油画中父亲那深深的皱纹中,从音乐中歌手那充 满感伤的歌声中,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朱自清为何时隔八年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问题的提出,便把读者带入特定的环境,渐渐地学生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出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依靠和寄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

4、创设氛围,开发美点。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系统,它需要其他各个系统的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共同为审美教育创造条件。

首先在任课教师方面,应该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于漪老师说,语文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这就是创造性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语文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必须以其富有的审美创造力不断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仅能提高审美感知力、鉴赏力,而且会自觉培养审美创造力,常会发表独到之见,写作也就会出现角度新、立意深、构思巧的佳作,并能迸发审美创造力的绚丽火花。

其次还要重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校外的艺术馆、博物馆,校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等;要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课外审美教育活动,如成立文学社、读书会、演讲团,举行语文的课本剧演出等。学校定期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强化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手段,制作一些配合教学的录象、录音等课件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总而言之,要在课内外、校内外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审美磁场”,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品位的美育文化氛围。

要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必须美化课堂教学,并且从我们自身做起。只有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才能轻松地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美的教育效果。

1、语言之美。教学语言应做到简洁而有条理,并随着课文内容、作品风格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教优美的散文、诗歌时,老师的语言应文采飞扬、吐珠泻玉,议论文时爽朗明快、朴实稳重。当然,我们也可采用独特的个性化语言,或幽默风趣,或清新秀雅。总之,以学生接受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结构之美。课堂结构,应力避千课一面。心理学的实践表明,改变旧有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因此,语文老师,在一个阶段教学之后,要汪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不过,如今日一变,明日一改,学生不得要领,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3、板书之美。好的板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设计不仅要做到紧扣教材,突出中心,简明扼要,而且还应美观大方,整齐对称,给人以舒适悦目的感官享受。

二、受教育的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审美教育,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

1、理解感悟、再现生活之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如《雨中登泰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和敢于迎难而上,不断攀登进取的精神;《长江三峡》表现了作者感受大自然的伟力和壮观;《雄关赋》蕴含着作家的坚定信念“真正坚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同时我们可借助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美的再创造,达到审美教育。笔者在讲授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时,一般以”导游者“的身份出场子,通过朗读、讨论、主板等教学步骤、满怀热情地引导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去登山临水,去体会作者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间倾注的情感,所蕴含的寓意,启发学生从最平常的一沟一壑、一树一石,去领略造化的神工,感受人类的伟大创造;再通过说家乡,写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热爱祖国一草一木的情感,来达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品味赏析、表现生活之美。让学生学会用一定的形式去表现美好的生活。怎样表现呢?如听《春》一课时,执教者让学生关注“春天的脚步近了”等拟人手法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及对未来生活的欣喜;又如 听《白杨礼赞》时,老师让学生感受作者用“挺直的白杨树”象征抗日战线上不屈战士,表达了作者对胜利充满信心。在讲授课文的同时,执教者重点讲解这些方法,讲练结合,同时又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力、理解力,让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准确地表述出来,并付诸笔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拓宽视野、创造生活之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教育。学生不但要学好课本知识,还得开阔视野,丰富课外知识,增加阅读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积极性,就会自觉地阅读各类书籍,自身的审美素质在不经意间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对那些毁林砍树,废水污染河面等糟蹋自然美的现象,就会产生痛恨的情绪,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他们就会以大自然主人的眼光和胸襟,自觉地去保护自然美,创造自然美。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之一,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则又关涉着人的心理、想象、艺术修养与情趣修养,必将完善和扩大以往语文教学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巧妙渗透,激发思维,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按美的标准和规律 塑造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在倡导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审美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资料】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7.浅谈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篇七

一、小学语文课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

心理学研究表明, 7-13岁之间的儿童正处于个性心理发育成长的少年期, 对美有着较敏感的体验能力, 而语文学科本身就是具有美的魅力的学科。因此, 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可谓相得益彰。语文学科本来就兼具艺术性, 语文教学必须融进美的因素, 运用审美的独特方式, 符合它的学科特点, 才能使语文课教学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运用电教多媒体进行审美教育, 符合儿童审美心理特征

我们知道, 儿童对鲜艳的色彩、突出的形状、变动的形象、动听的乐曲, 有节奏感的旋律, 有着特别强的感知力。换而言之, 由于儿童年龄较小, 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 因此一般凭借形状、色彩和声音等感性形象来感知审美客体, 从直观获得对事物美的认识和判断。儿童的思维具有可感、跳跃等特点, 在审美活动中, 容易捕捉事物外观的特点和运动形式, 尤其那些新鲜有趣、具体可感的形象更能吸引其注意力, 而对抽象的道理、枯燥的说教没兴趣。

电教多媒体可以运用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外在形式, 直观、生动地再现小学语文课文中丰富多彩的美丽形象, 使形象由语言文字的间接显现转化为用相应的物质材料来直接显现, 增加感知强度,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美育效果。

三、电教多媒体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第一, 合理选用音乐让学生感知美。如教学《草原》一文, 可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 倾听草原上的各种声音:鞭子声、马蹄声、牛羊的叫声……在这声、情、景的地交融中, 让学生闭目遐思, 学生会很快进入蓝天白云、小丘绿草、牛羊骏马等构成的草原美景图中。此时此刻, 再播放《美丽的大草原》, 就会使学生心驰神往、如临其境, 情感自然达到高潮, 对大草原的美、大自然的可爱, 心领神会, 与作者的感情产生极大的共鸣, 使美的教育水到渠成。再例如, 小学诗歌教学特别重视朗读, 如《咏鹅》《春晓》《咏柳》等读起来朗朗上口, 极富音乐美, 因此可以借助一些被谱了曲的古诗的演唱CD或一些著名演员朗诵古诗的CD来进行教学, 这都为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打下基础。

第二, 利用幻灯片再现美。例如《祖国多么广大》一文所描绘的景色十分美丽, 但对小学生而言不少内容还很陌生。在教学中, 可以运用幻灯片将大兴安岭、海南岛、长江两岸等景点的代表性图片呈现在学生眼前, 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功能, 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兴趣, 使学生在画中理解美、感受美, 达到一种无法形容的愉悦, 从而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第三, 借助影像资料让学生理解美。如教《瀑布》一文, 单凭说教式教学, 学生很难领会到瀑布声、形的雄伟壮丽。教学时利用影像资料, 让学生欣赏美得超出寻常的瀑布:轰轰作响的瀑布从高山上飞泻而下, 串串乳白的水珠闪着光亮, 简直成了“珍珠的屏”。突然来一阵风, 瀑布水花飞溅, 光闪闪、亮晶晶, 如碎玉崩溅, 似珍珠飞舞。学生目睹上述场景, 很快便领会了“风吹瀑布, 如烟缭绕, 如雾蒙蒙, 如尘滚滚”的美妙景象。如学习《船过三峡》一文, 让学生看影像资料, 使他们真正地领略山之奇 (群山起伏高耸, 云雾缠绕) 、水之急 (江水在群山中七拐八弯, 左冲右撞) 、船之险 (大轮船像摇篮, 又像竹叶, 随着浪花飘) 。总之, 运用影像资料能够引起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兴奋, 令其陶醉在美的氛围中, 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运用电教多媒体进行教学, 是造就学生具备发现美的眼睛的有效途径。但是, 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赶“时髦”、花哨太多、搞形式主义、不顾教学实际盲目甚至滥用电教多媒体、混淆了教学目标的主次等现象, 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立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04) :112.

[2].梁玉玲, 王金玲.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浅谈[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2, (01) :73-74.

[3].程秀珍.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意义[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2, (02) :123+158.

8.浅谈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情感

美学及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中心指导,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美学与审美教育的双向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素质及审美创造力,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审美教育其实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是语言和审美活动的集合体,这些特性的存在,注定了审美教育能成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地位的不可替代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以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塑造真、善、美的灵魂,是教育的宗旨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文化思想与道德观念的制约,语文被视为教化工具和识字工具,导致语文教学忽视了美育作用,最终达不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应注意将美学教育规律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审美教育中,语文审美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具有其独有的语文美。如课文的意境美、语言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等。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使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呢?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从教材素材入手,培养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文本素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

1.借助课件,从感受语言美到情境美

以《颐和园》一文为例,作者对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及石桥长廊的描写语言非常优美,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金碧辉煌的排云殿、造型奇特的佛香阁以及静而绿的昆明湖等等,受此优美文字的影响,学生们迫不及待的想亲眼看看这如画般的美景,然而我们的大多数学生都很少见到过诸如类似的文化遗产,缺乏对这些景物的感性认知,因此在课堂上我通过借助课件,给同学们再现了这幅如画的情境,把学生带进颐和园的画面中,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番颐和园的美。

2.从文到实物,让学生感受美的内涵

《仙人掌》一文为例,文中具体介绍了仙人掌的根、茎、叶及其生长的环境,课堂上,我给学生搬来了几盆不同样式的仙人掌,结合文中内容给他们一一进行讲解,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感受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的内涵,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和理解。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指引学生入情入境的美育教学方式随着教学界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而悄然诞生,即情境教学。“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材的内容,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多种教学辅助设施来完成美的氛围及情景的创设,以达到调动学生从各感官上深入到学习中的目的,让其熏陶在美的意境中。 通过美化教学设计,带动学生集中注意力是一种强有力的方法。

一堂课是否成功,可以从同学们学习时注意力是否集中来判断,注意力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所以注意力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十分密切。爱美是孩子们的天性,事物经过一定的美化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的这个心理特性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比如:给学生展示美丽的画面,或者结合动听的音乐,抑或摆出具体的实物加上绘声绘色的描叙等将学生领进一个特定的情境中,这样学生们在享受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进一步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石。

三、启发想象,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达到创造美的境界是美育的终极目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可以在朗读的同时根据书面文字描叙进行语言的表达,逐步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利于学生创造美的培养。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美形成的过程。如《天净沙·秋思》这首词, 作者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人家等人物景象简简单单的描写,阐叙了一个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应突袭;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的感伤情景。通过朗读, 学生体会到了诗情、诗意, 并受到艺术美、自然美的熏陶, 学生边读的同时在脑海中想象这种画面,这样就可以慢慢深入到诗句所描绘的境界中,最后用说,把诗意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四、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内心的体验及情感产生的外部重要条件源于教师的情感,虽然说美感的产生并非是靠“传授”而来的,其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亲身的感受及感悟,然而教师的指引、熏陶和感染在这一过程中无疑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抓住并挖掘课本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受到感染,在乐趣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乐趣中教学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教师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指引学生,以感性的形式吸引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感是审美活动的核心,诱发学生的情感是教育的入口, 以“境中情” 激起学生的“胸中情”。教师应该用满腔热情去激发学生的审美之情, 以自己为榜去打动学生。以课本中《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课堂上先给学生们播放一首气势磅礴的革命歌曲,同时截取了一段文中最惨烈的片段进行播放,并介绍五壮士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与敌人热血奋战的故事,他们爱人民爱民族甚于爱自己的生命的崇高情怀和英雄气概让学生深受感染,学生情感十分投入,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感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本领,更在于鼓动、唤醒、鼓舞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要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事实证明一个不懂美,不追求美,不会欣赏及创造美的人,可以说在精神气质或在能力上是存在严重缺陷的。因此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们这方面的能力,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主战场在课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审美教育,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特点,设法不断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其知识潜能,辅助学生正确审美观的树立及审美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且创造美。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把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看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履行职责,合理利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渗透美学教育,最终美化自身和世界,促进人性的不断完善,为祖国未来培养一代智慧与感情双丰富的新人。

参考文献:

[1]曹明海主編《语文教育美学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周施清.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第9期

[3]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美学原理》第五章,第四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 篇九

摘要:通过多种途径向中小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材本身是美,语文课堂是情感课堂,学生都有获取美的愿望和需求。美的效用主要表现在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纯洁灵魂,培养人们高尚的品格。充分调动学生联想、想象力,是美育实施成功的关键。关键词:审美 学生 情感

一、问题的提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如果不爱美,那他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爱生活,爱他周围的人,爱他的国家。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审美教育即是爱的教育。人有爱美之心,表明人有求真向善之心。人有求真向善之心,才会对大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关切、热爱之情,激情永驻,志存高远;也才会孜孜以求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探索真理,追求事业,献身社会;也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他的生命才有价值。

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下一代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使其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实施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而且也是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审美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激发学生爱美之心,让学生自觉地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并且懂得怎样审美。但近些年来,一些中小学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方面出现了某些偏颇:学校全部工作倾向于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审美和劳动生活技能两方面的教育,审美教育不能说没有抓,但起码是抓得不够目标明确,不够得力,成效不显著,喊在口头上、流于形式的居多。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通过语文课实施审美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语文教材本身是美

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理论指出,美的本质就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力)表现出来,物化在对象之中,就是所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具体地说,就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体现了自己的意志,使自然界打上了自己的印记。人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创造才能和智慧乃至整个生命活动,包括意志、情感、品格等物化在对象之中,以求得在对象世界中“复现自己”和“直观自身”。人们对美的欣赏,本质上就是对复现于对象世界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观照(直观)。具体地说,决定一个事物是美的,使其具有一种魅力,能引起人们喜爱和愉悦感的,正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文学作品)是从古今中外名著中精选出来的美文佳作,其创作源于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记录了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的创造才能和智慧乃至整个生命活动,包括意志、情感、品格等,把这些物化在对象之中,形象地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是真善美的统一。教师教学生阅读文学类课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精神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精神需要才是“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学生从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反观出自己身上的“本质力量”,从而获得美。

(二)语文课堂是情感课堂

形象性、感染性是美的两大特征。形象性是说美的事物一般是以其具体感性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使欣赏者得到一种直接的感受,如欣赏者读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仿佛看到两幅截然不同的风景;感染性是说美首先诉诸于人的情感,或者说在我们欣赏任何一种美的事物时,首先不是明白某种道理,而是在感情上产生某种激动,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论语》中记载了孔夫子在齐国欣赏《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赞叹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说的就是音乐形象的美产生的巨大感染力,它使人陶醉,使人心旷神怡,得到感情上极大的愉悦和满足。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形象性和感染力的课堂,激情燃烧的天地,情山意海的世界。学生来到语文课堂,就是在老师的指引下遨游“情山意海”;就是从作品里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感动、愉悦和艺术美的熏陶下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提高语文素质,这是由语文教材和语文课的规律所决定的。

(三)每位学生都有获取美的愿望和审美需求

如果老师们能一改过去那种“我当演员你们当观众”的死水式课堂模式,构建起“我当导演你们当演员”的新型课堂模式,形成良好习惯,则学生会对语文世界的美景津津乐道,享受无限艺术风光,这将是他们终生的精神财富。

三、美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在语文课中实施审美教育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现结合笔者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美育的实施方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以文学作品为主)中的美育因素,把教材中的美直接剥开给学生看

美的功利性特征表现为普遍的社会效用性。人类之所以需要美、追求美、创造美,就因为它对人类有益、有用。它的效用,主要表现在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纯洁灵魂,培养人们高尚的品格。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新闻、通讯等,其表现形式上没有多少美感因素可挖掘,但其思想内容,如人物的品质、精神、风范、智慧,多有激动人心的地方,即所谓崇高和精神美,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以异国他乡为家园、以朝鲜人民为父母兄弟而献身的高风亮节和感人精神;《斑羚飞度》中老斑羚舍己护幼的催人泪下的事迹(物化了的人);《我与地坛》中“我”痛苦肉搏的经历

和坚强的意志,母亲超出常人的爱子之心;《五人墓碑记》中五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精神,无不震动学生的心灵,陶冶其情操。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可通过启发、组织讨论、让学生谈感想等途径,和学生共同努力把这些美感因素发掘出来,以达到以美感人的目的。有些实用文注重表现事件或描写景物,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多样化的启发、灵活的引导或形象的讲解等途径,直接给学生搭建形象,使学生得到美的愉悦。

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美学教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教材。现分而述之。

1.诗歌中的景象美、意境美、感情美和表现形式的美都能带给学生感动和愉悦。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里描绘的夕阳映照下康河一带令人心动的景色,表现出了柔美宁静的意境以及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宏壮阔的意境和作者豪迈奔放的感情,均能给人带来美感和激动。教师在课堂上只要抓好“诵读”这个环节,学生就能在充分的朗读中置身于诗歌的意境,感受到景色的美和人情的美,调动起无尽的联想和想象,学生会不由地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涌动着诗人的激情,获得美感。

2.散文中的人性美和语言美能调动美感,陶冶性情。中学课本精选的散文,如《白杨礼赞》、《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花未眠》(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作)、《游褒禅山记》、《登泰山记》等都是名家精品,这类文章的思想内容均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以丰富的情感、主人公高尚的人格和优美的语言深深打动着学生,使学生陶冶了情操,鼓舞了意志,净化了灵魂。教师如果在指导阅读时把这些人性美和语言美的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必定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3.小说、戏剧作品中的生活画面美、风土人情美和人物形象美对学生有强大的感召力。如《荷花淀》所展现的月夜、午间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白洋淀一带纯厚的风土人情,以及水生嫂所代表的具有高度革命觉悟的人物形象,无不给学生带来情绪的愉悦和心灵的震动。

有些小说、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虽然是丑恶的,如夏洛克、葛朗台、别里科夫,但他们容易唤起学生对相反人格的强烈向往。雨果曾说过:“美就在丑的旁边,畸形靠着优美。”达·芬奇也说过:“美和丑互相对照而显著。”这些“丑人”使人厌恶、鄙弃、反感,但他们是美好人格的对立面,能以丑衬美。审丑历来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点化,转化为艺术中的美,从而调动起欣赏者的美感。

有些课文很讲究表现形式的美,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错落有致的诗行,闻一多《死水》整齐划一的方块形式,课文中的骈偶句、排比句等,均给人以外观的美。如果点拨启发到位,则能使学生由此联想到楼群建筑(如布局工整对称的故宫)、山川河流,让学生从课堂中获得了 “美味佳肴”,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

利用这些教材对学生进行欣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是很方便的,但也存在着问题。问题就在于:第一,执教者是否出于完全的自觉,是否把美育设定为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第二,执教者能不能教会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学会审美不单单是能做对几道文学鉴赏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审美的经验和方法,从教材中获得美的满足、心灵的愉悦,从而陶冶性情。

(二)在课堂上实施审美教育的几种方法

1.教师的讲解、引导要富有激情,用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浓厚的情感氛围。

2.指导阅读时要注重教材的整体结构。因为课文的结构形式是构成形式美的要素之一,特别是诗歌。

3.充分调动学生联想、想象力,这是实施美育成功的关键。欣赏美和创造美一旦离开了联想和想象,就好比是鸟失去了翅膀,审美教育就寸步难行了。

4.注重文学作品试创作。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重要,创造美更重要。教师应指导学生试写诗歌、散文、小小说等文学作品。其中仿写就是一个好途径。学生在试写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美感和审美经验,将自身“本质力量”物化在“作品”中,实现美的创造。每一次美的创造都是审美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四、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数十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一些零碎想法和做法。一言以蔽之: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懂美、爱美、创造美的人才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

[3] 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

[4] 唐·王维,《使至塞上》

[5] 《论语·述而》

[6]徐志摩,《再别康桥》

[7]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上一篇:把课堂还给学生演讲稿下一篇:清水教管中心“网上祭英烈”活动总结